時間:2024-01-24 15:06:49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環境概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優化了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規模結構外資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兼并收購的方式。大量外資進入吉林省市場促使市場集中度低,中小企業多的行業出現行業整合,通過規模整合提升了整體實力。中大型企業采取了一體化發展策略,通過橫向一體化再造了企業組織形式,將分散的中小企業整合起來,實現規模經營,提高了組織化程度;通過縱向一體化,使部分有能力和資源的大中型企業形成了產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實現了集團化、規?;慕洜I業態。
提升了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國際競爭力外資進入吉林市場后,必然會帶動吉林省優質品牌產品進入全球分銷體系。吉林省部分品牌產品在國際市場獲得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被國際市場認可,使吉林省品牌產品出口量連年增加。這無形中提升了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國際競爭力,為以后拓展國際市場奠定了一定的市場基礎。
影響了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外資多數選擇與吉林省內的大中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確定投資項目。外資企業勞動生產率高、技術先進、優秀的管理理念,與中小企業相比具有先天優勢。外資的進入加速了市場競爭力度,部分中小企業自由資金不足、經營成本過高、經營規模過小使其處于市場劣勢,受到了市場競爭的嚴重壓力。伴隨著外資所占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勢必導致中小企業生存環境的惡化,中小企業虧損甚至倒閉數量增加,嚴重影響了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穩定性。
導致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結構部分失衡外資進入吉林省市場多數選擇優勢產業進入,且多進入經濟發達區域,這必然會導致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結構出現一定程度的失衡,使行業間的差距和區域間的差異越來越大,生態環境的結構調整變得尤為困難,這不利于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綜合平衡和協調發展。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實體承載。為了迎合未來發展的需要,應富有前瞻性的角度建立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發展的基礎設施,為吉林省各個產業的發展和知名品牌體系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充分發揮外資的溢出效應外資對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整個產業發展的縱向拉動作用和企業間的橫向借鑒學習,充分發揮外資的溢出效應能夠有效地實現整個吉林省品牌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促進吉林省品牌種群的進化和發展。
一、金融生態的理論發展
(一)、生態系統學
按照生態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的仿生,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的物理環境共同組成的動態平衡系統。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泰斯勒認為生態系統是指生物有機體及周圍一切空間和所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生物有機體的環境共同組成的,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協調,共同形成的具有統一功能的系統。
自然界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但各類系統基本上有兩部分組成,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環境,或叫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其中生物群落是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物理環境是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空間和條件。所以生態系統是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物理環境體系構成。
生物群落和物理環境是相互影響和彼此依存的動態關系。這種動態平衡是在生物體演進過程中不斷發展、變化的。這樣的生態系統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就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環境,所以不同的生態系統就具有地域性的特點。而生態系統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職,相互維持與制約,循環往復,并進行自我修復,具有自我修復和完善的功能。
(二)、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復合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運動規律的學科,即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及其矛盾運動發展規律的學科,從經濟學和生態學的結合上,圍繞著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研究生態經濟結構、功能、規律、平衡、生產力及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的宏觀管理和數學模型等內容,旨在促使社會經濟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美國海洋學家萊切爾卡遜在1962年首次真正結合經濟社會問題開展生態學研究。幾年后,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正式提出“生態經濟學”的概念,他認為生態系統是穩定的,經濟系統是增長的,生態系統供給的穩定性和經濟系統的渴求增長性之間的矛盾必須要經過協調才能更好的發展。
生態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有生態經濟基本理論、生態經濟區劃、規劃與優化模型、生態經濟史。這些研究內容就主要包括了社會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與生態需求,生態價值理論,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等。(三)、金融發展理論
1、金融發展理論的概念
主要研究的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關系,即研究金融體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體系和金融政策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增長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資源以實現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并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金融發展理論的發展
格利和E.S.肖分別發表《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機構與儲蓄——投資》兩篇論文,從而揭開了金融發展理論研究的序幕。他們相信金融的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手段。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一書中指出,金融理論的職責在于找出決定一國金融結構、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經濟因素,確立了衡量一國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水平的基本指標體系,奠定了金融發展理論的基礎。金融發展理論的形成。羅納德·麥金農和E.S.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認為適當的金融改革能有效地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使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是金融發展理論的行程。金融約束是指政府通過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間部門創造租金機會,以達到既防止金融壓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銀行主動規避風險的目的,進入新金融發展理論研究。金融政策包括對存貸款利率的控制、市場準入的限制,甚至對直接競爭加以管制,以影響租金在生產部門和金融部門之間的分配,并通過租金機會的創造,調動金融企業、生產企業和居民等各個部門的生產、投資和儲蓄的積極性。政府在此可以發揮積極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為銀行體系創造條件鼓勵其積極開拓新的市場進行儲蓄動員,從而促進金融深化。
二、金融生態的內涵
參照生態學對生態系統的分析,根據自然生態系統的構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態系統長期演化的結構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把金融生態系統理解為金融主體及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金融生態環境共同構成的動態平衡系統。
金融主體,既包括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生產者,即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這些直接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主體,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也包括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消費者,主要是指接受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的個人、企業、機構和政府,還包括那些保證金融交易得以順利進行那的第三方,如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金融咨詢評估機構等,也包括以制定政策,確定規范,進行調控和實施監管為職能,從而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運行,同時也直接影響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供應之種類、規模、價格、質量、范圍等的金融決策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
金融生態環境,指的是由居民、企業、政府和國外等部門構成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消費群體,以及金融主體在其中生成!運行和發展的經濟、社會、法治、文化、習俗等體制、制度和傳統環境。
徐諾金認為金融生態,又可稱為金融生態體系,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
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在這個金融生態系統中,金融主體和金融生態環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響的。一方面,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主體得以生存的活動空間,它決定著金融主體的生存條件、運行方式和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體則以主動及被動的方式接受金融生態環境與制造其生態環境。(作者單位:貴州商業高等??茖W校)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2011年校級課題一般項目《貴州省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進入到發展的新時期。在發展過程中,由于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農村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立足實際,學者們認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大方面。
1.農村環境污染根據污染源的不同,學者們對農村環境污染進行了分類。有學者將農村環境污染分為農村廢棄物污染、化肥農藥污染、鄉鎮企業工業污染和礦產資源開采造成的污染。還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污染是在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我國農村現代化包括生產方式的集約化和工業化、人口分布的城鎮化以及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據此,進一步將農村環境污染分為現代化農業生產手段的過度使用帶來的污染、農村聚居點因缺乏規劃和環境管理滯后造成的污染,鄉鎮企業和集約化養殖場布局不當、污染治理不夠導致的污染。根據污染域的不同,學者們對農村的各種污染進行了具體研究。農村水污染嚴重。農村水污染主要指水體富營養化和有機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早在1989年,就有學者考察了鄉鎮企業對農村水環境的污染。有學者則以太湖流域污染為例,論證了太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種植業污染和養殖業污染。還有學者指出,農村生活垃圾會隨雨水進入河流,進而對農村生態環境構成較大的威脅。農村土壤污染嚴重。有學者指出,化肥、農藥、農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污染加劇、土壤環境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還有學者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集約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土壤污染面積只有幾百萬公頃,而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000萬hm2,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農村空氣污染嚴重。與水、土污染類似,各種來源的有害物質隨著物質循環和流動會進入到大氣之中,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另外,針對農村獨有的秸稈焚燒問題,有學者結合實證指出,農業秸稈焚燒綜合各種不利自然條件,會導致空氣嚴重污染,進而影響到周邊地區甚至更廣泛區域的空氣質量。
2.農村生態破壞對農村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從而導致包括人在內的各種生物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對于農村生態破壞,學界基本取得共識,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耕地質量下降。耕地質量下降主要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導致。有學者指出,我國耕地資源自然質量不高。隨著農田集約化利用程度的提高,農用化學品的大量投入和大型機械的使用,又引發了不少新生土壤問題。有學者則進一步指出,農村傳統農業區和草原地區存在著不同的耕地質量下降問題。植被破壞。20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指出,我國天然林覆蓋率低,宜林地因各種占用還在大量減少,林木資源面臨著亂砍濫伐、開發破壞和污染的威脅。同時,草地退化率也在逐年上升。進入21世紀,有學者指出我國農村依然存在森林覆蓋率低,草地資源破壞嚴重的問題。生態植被破壞是導致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脅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安全。水土流失面積增大。學者普遍認為,中國水土流失一直呈發展趨勢,面積不斷擴大,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現實,有學者指出,水土流失也是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另外,水土流失會加劇土壤干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導致耕層淺薄和土壤沙化,這已成為我國耕地持續利用的一大制約因素,嚴重地影響著農業生產水平和經濟水平的提高。
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對于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學術界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概而言之,已有分析基本從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兩大方面進行。
1.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表層原因學界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表層原因的探討,來自于對各種環境污染源和生態破壞源的分析。鄉鎮企業不科學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但是,其在發展中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忽視了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課題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鄉鎮工業環境污染與鄉鎮企業生態破壞經濟損失自1978年逐年增長,1988年的損失占全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總損失值的1/4。時至今天,鄉鎮企業發展質量提升,但是,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依然存在。城市污染蔓延。自20世紀90年代,城市工業污染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引起學界關注。有學者考察了沈陽市區1980~1989年的“三廢”排放情況,指出農村是城市“三廢”的主要排放場。有學者以上海為例,談及城市垃圾運往農村形成的垃圾之災、堆場之災。農藥和化肥濫用。有學者以農業大省河南為例,論證了其80年代化肥和農藥高施用量的嚴峻情況。進入21世紀,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亦是高居不下,成為全國農村的普遍問題。大量化肥和農藥的不合理施用,不僅造成農田、水體和食物的嚴重污染,對人民的健康產生巨大威脅,還對整個生態系統極為不利。其它原因。如礦產資源無序開采、農業地膜濫用、生活垃圾隨意處理、農村養殖場布局不當等。
2.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在對各種污染源和破壞源進行總結之后,學界進行了深入地理論分析,探討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生產方式不科學。有學者指出,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方式休戚相關,認為現代農業大量采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在提高農業產量的同時,也進一步破壞了生態環境。有學者亦認為農村生產活動、農村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密切相關。消費模式不合理。有學者認為,當前我國農村的消費模式不合理,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更不利于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一些學者亦指出生態環境問題同農村消費模式有關。認為農村總體消費水平偏低,消費所面臨的環境約束日益顯現。環境管理不力。有學者認為我國農村的環境管理體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業污染防治為目標建立起來的。因此,當前農村的環境管理不到位。有學者認為由于農村環境管理缺位,造成環境系統運行缺乏有效引導。另有學者認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是由于未建立起系統的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所致。農村環境資本濫用。有學者指出,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中有人口和自然歷史條件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資本濫用造成的。亦有學者認為,資源利用制度和產權管理制度存在弊端是行為短期化的根源,也是生態破壞、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根源。其它原因。如農民生態和環保意識缺乏、村民利益共同體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能動性與自治功能欠缺、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農民價值觀偏差等。
三、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路徑
基于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以及原因的分析,學術界為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轉變發展觀念。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需要轉變不合理的發展觀念,提升生態環保意識。有學者認為要抓好環保宣傳教育,特別要注意強化以農民和農村環保基層工作者為對象的宣傳教育工作。有學者認為,要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注重農民的價值觀轉換。有學者認為,農村生態倫理建設是農村可持續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轉變生產方式。為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轉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有學者提出要發展生態產業,使物質、能量能多級利用、高效產出,資源、環境能系統開發、持續利用。有學者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最有效途徑。針對鄉鎮工業發展忽視環境保護,有學者則提出要按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發展鄉鎮工業。轉變消費模式。有學者認為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必須轉變不合理的消費模式,包括農村的生產消費模式與生活消費模式,形成適度性、可持續性、全面性的生態消費模式。有學者亦認為應該轉變農村消費模式,實現生態消費。完善環境管理政策和制度。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管理應當借鑒城市的經驗,逐步形成符合農村特點的環境保護政策和管理制度。有學者亦提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快速發展。農村生態系統建設。有學者認為,農村是以農業經營為主體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應該運用生態學原則建設農村,實現農村生態化。有學者從農村復合生態系統結構多樣性的角度,提出了農村生態系統結構設計的新思路。還有學者基于對農村生態系統的認同,提出要充分發揮農村生態系統的功能,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技術支撐。有學者提出,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建設農村生態環境。隨著認識的深化,有學者提出為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要注重技術的系統組合,進行生態工程建設。加強制度建設。有學者提出,為了徹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必須改革現存的不合理的資源利用和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資源產權制度,制定并完善資源稅費,貫徹有償使用制度。還有學者從公共環境意識、經濟手段、所有權、行政領導責任制,立法和執法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國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的對策。
四、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
究竟什么樣的生態環境才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學界基于不同視角,對構建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谵r業競爭力的農村生態環境指標。一些學者在構建現代農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時提及生態環境競爭力,體現了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有學者在構建生態農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時涉及到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內容,其中包括資源利用率指標、生態功能效益指標、經濟功能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還有學者在構建農業現代化指標時,涉及到水土質量和產品質量水平、森林覆蓋率等內容。這些研究都不是專門針對農村生態環境指標的研究,但是也反映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的一些重要方面?;谵r村生態環境質量的指標。有學者們初步探討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指標體系,并對云南省元謀縣生態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一些學者則具體探討了黑龍江省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及標準。還有學者分析了福建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并構建了福建農村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另有學者則從空間結構、生態功能、協調度三個方面構建了農村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用以評價農村地區的生態化程度?;谵r村復合生態系統的評價指標。有學者將農村視為一個社會、經濟和自然復合生態系統,認為農村生態復合系統結構的評價應該從系統的競爭能力、共生能力、再生能力、自生能力四個方面進行。
五、總結
一、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內涵
為求得穩定的生存和發展,各金融組織的內部組織之間與其生存環境間經過長期密切合作和作用,形成了金融生態。金融生態是一種動態平衡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特征,執行著一定的功能作用。而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作為金融生態的子系統,主要涉及到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資金融通和其他金融服務的各類金融機構。為維持動態平衡,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需要不斷完善,構成相互作用,分工合作的系統。在系統中,農村經濟作用于農村金融,而農村金融又反作用于農村經濟。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相互影響、作用,使得農村金融環境處于高水平的均衡狀態,而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的互動又必須將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作為基礎。因此,農村經濟環境、農村信用環境、農村市場環境以及農村制度環境與農村金融業的產生和發展之間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是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主要內容。
二、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健康穩定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但就目前現狀來看,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中尚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著農村金融改革的順利實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制環境不完善,金融債權缺乏保護
法律環境因素是影響金融生態建設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普遍存在著農民可擔保資產不足、“法律行政化”、“勝訴率高、執行難”、缺乏保護農村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的專項法律等問題,使得無法有效實施對金融債權的保護,損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挫傷了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投入的積極性。
(二)農村信用管理滯后,征信體系不健全
誠信環境的缺失則是導致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惡化的直接原因。一些農村企業和個人誠信意識和公眾金融風險意識淡薄,通過各種手段逃廢金融債務,嚴重損傷了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金融機構缺乏正常獲取和檢索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的渠道,信息不對稱,貸前調查難等問題的客觀存在使得對自然人真實借貸情況難以掌握,這種風險的不可預見性影響著后續貸款,不利于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改善。 本文由收集整理
(三)信息披露失真,銀企關系變異
目前,農村私營個體企業財務制度極不健全,各種風險問題的存在給信貸留下了風險隱患。此外,隨著金融同業競爭日益加劇,金融機構各項違規操作也相繼出現,給金融行業自律和合規經營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一些企業和個人在多行開戶借貸,有意逃避金融機構監督,直接加大了金融機構貸款營銷和最終收貸難度,給其進行貸款欺詐提供了機會。
(四)經濟金融錯位,誘發金融風險集中
在一些農村中,重數量增長、輕質量發展的現象十分普遍,違背了經濟規律,使金融機構貸款風險高度集中,很容易造成金融機構貸款在少數行業、產業、項目上的沉淀和損失,阻礙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三、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決定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面對目前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就必須深入研究,找到造成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問題的原因,從根本上促進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的實施。對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農業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受傳統思想的嚴重影響,許多農村依舊堅持農業生產是農村經濟唯一保障的觀念。這就使得農村金融建設的實施在貫徹推廣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農業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直接導致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落后。
(二)農民經濟實力薄弱
受自身素質水平和勞動特點的影響,我國農民的經濟實力水平十分薄弱。多年來的農事勞動給農民帶來了經濟收入,但不能從根本上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未能使農民真正富裕起來。而這種經濟實力的薄弱,對于農村金融的生存和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
(三)農村法制貫徹不完善
法律制度是保證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根本依據,起著重要的指導和約束作用。然而,農村的金融法制環境并不健全,不利于風險問題的解決。
四、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的戰略分析
作為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國政策制度的基礎和依據。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不完善,是造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決定著農村金融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建設有效的體制和機制,實現農村金融各方利益的動態均衡,從而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本文針對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戰略對策。
(一)建立完善的農村金融組織體制,改善農村金融市場環境
隨著金融改革進程的加快,我國金融企業正面臨著由壟斷型市場環境向競爭型市場環境的轉變。對于農村金融市場環境來說,是新的機遇和挑戰。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要求,必須充分分數農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將農村金融定位于適度贏利的信用互助合作組織。要進一步擴大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范圍,確保政策性支農銀行資本金補充渠道發展的可持續性。努力構建有序、開放、競爭的農村商業金融市場,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同時,要重視“三農”保險,構建政策性農業保險組織體系,為形成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三農”資金投入機制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加強政府導向和金融機構工作,改善農村金融信用環境
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就必須改善農村金融信用環境,要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杠桿、利率杠桿等多種手段的作用,努力推廣“農戶聯保”貸款,開展信用村、信用戶和信用企業評定工作,在總結創新的基礎上強化管理。同時,利用全社會的合力改善農村信用環境,以政府為主導,建立社會征信制度,設立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并要求政府職能部門相互協調,各司其職,形成合力。
(三)推進隊伍建設和城鄉合作,改善農村金融人才環境
人才的缺失是制約農村民營金融體系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人才總量少、整體素質低、結構矛盾明顯、市場化配置缺乏以及認識存在誤區等問題給我國農村金融隊伍建設帶來了障礙。這就要求必須完善、創新人才機制,為人才作用的充分發揮提高足夠的平臺和空間;構建人才市場,建立起高效的農村金融人才交流渠道和人才服務平臺;健全法制、法規和法律服務體系,以保障金融人才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擴大宣傳,深化正確的人才觀;加強職業金融家和金融工作人員隊伍的建設,為職業管理者隊伍的健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摘要:本文分析了都市農業經營形式和多效能特征,說明了農業成為改善城市生態,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優質生活空間、保護農耕文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都市農業;經營形式;多效能特征
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我國許多城市面臨著生態、食品安全及持續發展的危機。為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給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優良的生活空間、保護農耕文化,現代社會開發了都市農業。1都市農業的定義及合理性
所謂都市農業是一種發生在市內或市外周邊地區的,由城鄉居民經營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質量、能為市民提供勞動就業和農業教育機會、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促進城鄉社會協調發展的多效能農業生產模式。這樣界定現代都市農業,能引導都市農業朝著多效能方向發展,使都市農業走上科學發展軌道。其合理性如下:
這種定義強調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F代人只有轉變常規農業經營方式,才能消除農業的負外部性效應?,F代社會在都市區域開展農業生產,就是要轉變農村地區破壞生態環境、缺乏人文關懷的常規農業經營方式,挖掘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人文功能和社會功能,使農業成為改善城市生態、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優質生活空間的產業系統。
規范了都市農業的生產區域。都市農業應該特指在城市區域進行的各種農業生產。界定都市農業概念必須確定其區位范圍和地理空間。如果都市農業定義不限定在城市區域,在實踐上會產生許多誤解,在操作上難以與鄉村農業劃定邊界,也不便于都市農業的行政管理。
2都市農業的經營形式
作為城市區域的農業發展方式,都市農業應該成為一種產生經濟、生態、人文、社會效益的農業發展方式和發揮經濟、生態、人文、社會功能的農業發展方式。
都市農業主要經營形式
郊外生態防護林業。這是人類為了調節城市氣溫、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澇災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城郊地區開發的一種都市農業。這類經營領域在食物短缺的時空環境里不受重視。在過去,許多城市郊區本應成為生態防護地帶,但被一座座工廠、養殖場和一塊塊蔬菜基地所占領。結果造成城市周邊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氣質量下降。有了這些教訓以后,人類才重視郊外生態防護林業。
郊外食物農業。這是建在生態防護林業帶和城市之間的,給市民提供安全糧食、蔬菜等食物的一種都市農業。其經營領域包括蔬菜種植、糧食生產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因而郊外食物農業將向生態化、優質化、集約化、工廠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城市園林園藝農業。這是都市農業服務城市的主要表現,也是人類通過農業手段為城市提供綠色空間、園林景觀、綠色公共活動場所、優質空氣的重要領域。這種農業活動有悠久歷史,自古以來,人類就重視城市園林園藝建設。城市園林園藝農業包括郊外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和市內綠化、美化工程兩大領域。前者是城市園林園藝農業的初級產品生產過程或原材料供應過程,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城郊農村。后者是城市園林單位或郊區園林園藝公司將郊區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區、街道和道路兩旁、街心花園、市內公園以及其他綠化地帶的過程。兩者是園林園藝市場的供求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郊外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是市內綠化美化工程的基礎,為城市綠化和美化生產源源不斷地供應原材料;市內綠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的價值體現,為郊區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提供了強大需求。城市園林園藝農業發展過程就是這兩種生產的協同過程。
市內樓宇農業。這是城市內的居民在城市樓宇間可用空間里從事種植和養殖的多功能農業經營方式。樓宇農業的產生源自市民對田園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對住區生態環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決了食物保障問題的市民一般把從事樓宇農業作為調節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處于食物供應短缺狀態的市民一般把發展樓宇農業作為家庭食物供給的一條途徑。但是在農業生產受到工業化污染的情況下,一些市民也重視樓宇農業生產,將它作為解決食物安全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市內的樓宇農業成為城市食物農業的一部分。
都市文化農業。這是農業經管者借用文化產業經營技術,通過開展文化活動促進當地農業發展和利用農村文化資源,給市民提供優質農產品、文化旅游服務、農業手工藝品、農村文化產品,從而獲得較高經濟收入的農業經營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經營方式:第一,民俗旅游。這是經營者以民俗事像為經營內容、以文化旅游社區為經營空間,為市民提供旅游服務的文化農業經營形式。都市發展民俗旅游具有優勢,因為都市人多,旅游服務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區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發展比較快。第二,農耕文化展覽。這是經管者按照農業發展歷史線索通過實物和文字資料將農業文化在展覽館展示出來的文化農業經營形式。這種經營項目具有較強的農耕文化傳承價值,我國已出現這種都市農業經營方式。第三,農產品展覽。這是經管者借助會展文化,在城市空間和特定時段,舉行的農產品交易活動。
3都市農業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農業是現代多功能農業的一種,能產生經濟、人文、生態、社會效益,能發揮經濟、人文、生態、社會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3.1都市農業的生態效益與生態功能
都市農業的郊外生態防護林業、園林園藝業、農作物種植,向城市提供綠色生態環境、綠色的生態屏障、綠化隔離帶,營造綠色景觀,保持清新寧靜的生活環境。都市農業還可以防止和減輕都市外來不利因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與危害。
3.2都市農業的經濟效益與經濟功能
由于都市農業具有經濟上的區位優勢、接近城市市場、擁有龐大的購買力旺盛的消費群體、具備走集約經營和發展設施農業所需的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而且產業分工比較發達,所以,都市農業的經濟效能比較突出。
3.3都市農業的社會效益與社會功能
都市農業是溝通城鄉的產業形式,具有較強的社會效能:都市農業利用工業社會提供的物質設備和生產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和在工廠內從事園林園藝生產,使得社會的第一、第二產業得到有機結合;都市農業使農民進城,在城市內部進行農業生產;同時為市民下鄉旅游提供休閑娛樂場所,為市民體驗農業提供耕地,促進了城鄉居民的直接互動,有利于市民與農民的結合;都市農業加速了工業文化和農業文化、城市文明與農村文明的交流,這有利于消除城鄉居民的文化隔閡,為城鄉一體化奠定了文化基礎;都市農業加速了逆城市化進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區轉移的現象,這有利于對緩解城中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生態惡化問題。都市農業為市郊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統、電力、公共休閑場所的建設速度,有利地吸引著市民向郊區轉移。所以,都市農業是我們解決城市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生態惡化等社會問題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會計;生態倫理;會計要素;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可持續發展是的科學發展觀。從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來看,可持續發展具有三個維度:經濟、社會、環境。這三個維度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堅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對各自現實利益的追求總是打垮了人類的偉大理性,各利益集團的爭斗總是以犧牲人類的總體利益為代價。而由此所帶來的嚴重后果。長期以來卻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全球環境的惡化危及現實社會中每一個人的生存時,直到社會的動蕩造成社會發展的停滯時,人類才在面臨的巨大災害面前驚醒:沒有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人們在經濟發展中不顧一切地毀滅了自然生態。人類最終也要被毀滅。
20世紀以來,由于全球環境的迅速惡化,人類深深陷入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困境之中。面對嚴峻的生存困境,各國目前的現實、緊迫選擇更著重于對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也更著重于對危及全人類和某個國家、某些區域人們生存環境的治理。由此,人們對環境會計展開了深入研究。
二、兩種生態倫理觀——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
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教訓使人們重新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哲學和倫理學的視角出發。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
(一)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自身才是整個世界發展的最高目的,因而忽視大自然的規律、權威與尊嚴,僅僅以人類自身的價值作為惟一尺度來衡量自然的價值,根本不考慮生態的平衡與和諧。這就是以人類經濟發展為惟一目標的狹隘人類中心主義。
以人類經濟發展為惟一目標的狹隘人類中心主義是造成災難性生態狀況的認識論根源。“人類中心主義”建設在三種人性觀的基礎上:1、人是理性動物;2、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貴者;3、人千方百計滿足自身欲望。有學者認為,人作為理性動物,導致了人類征服自然、駕馭自然的狂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貴者,誤以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滿足欲望的動物,瘋狂、猖獗地掠奪自然,使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演出了一場摧殘大自然的慘烈悲劇(曹孟勤,2002)。生態危機的深刻根源是人性的危機,是人類中心主義倫理道德和價值觀的危機。
(二)非人類中心主義
現代生態學研究證明,人與自然共同構成地球的生態系統,人與自然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員。這一科學生態觀的出現為人與自然的平等性奠定了基礎。非人類中心主義正是根據這一現代生態科學的成果,譴責了傳統人性觀中的理性主義、人類貴族主義、享樂主義,提出人應尊重自然的價值。既肯定自然不僅擁有工具價值,還肯定其擁有不可剝奪的內在價值,并且讓自然按其自身的規律和存在方式成長與發展;應賦予自然以權利,尊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維護大地的完整、穩定和美麗;強調應該把人際之間的倫理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把對人的道德關懷延伸到對非人類存在物上,從而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生態倫理觀”。
顯然,人們應當反省“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觀和價值觀,并且用新的倫理規范來制約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三、環境會計開展的現實背景
在人類實踐活動中,人類對生態的認識是基于“經濟發展——環境破壞——不可持續增長——危及生存”的現實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理論。環境會計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管理活動,其基本理論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會計是基于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對被破壞生態進行恢復而發展起來的會計新學科。它是人類對保護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急迫的體現,是人類對只核算經濟發展的傳統會計的修正和革命。同時。它也是具體進行環境資產核算、環境消耗補償,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傳統會計學只服務于經濟發展,未能涵蓋環境保護的相關業務。不能收集和提供有關環境數據,這不僅造成環境管理信息缺失,而且可能導致企業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決策失誤。因此,傳統會計學顯然是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物。而在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對被破壞生態進行恢復中逐步發展起來的環境會計(或稱綠色會計),從會計學的意義上講是一場革命;從倫理學的意義上講是對狹隘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批判和懺悔;從現實的意義上講是對人類中心主義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進行的補救。
四、傳統會計與環境會計的要素與基本結構比較
(一)傳統會計要素與會計基本結構的缺陷分析
傳統會計要素及會計等式是:
資產=權益(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等式1)
收入-費用=利潤(等式2)
在等式1中。對資產只承認是某主體擁有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這是一種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只承認經濟資源而不承認生態資源的缺陷。這既是對傳統經濟運行方式的現實反映,也加深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千方百計把一切變為“經濟資源”;而對權益只承認債權人和所有者擁有權益,不承認社會權益,導致各個主體漠視和踐踏社會權益,尤其是社會的生態權益。
在等式2中,只承認收入是企業資產運作的結果,只將費用定義為自身資產價值的耗費,既漠視環境帶給企業的效益,也把破壞環境的成本統統推給社會承擔,世界環境和中國環境的現狀正是傳統經濟運行的后果。而傳統會計一方面反映了這種經濟運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對環境的加速惡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環境會計基本結構
環境會計的基本結構可以用以下兩個等式表述:
生態資源=社會權益 (等式3)
生態收益-生態成本=生態利潤 (等式4)
[關鍵詞]環境會計;生態倫理;會計要素;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可持續發展是的科學發展觀。從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來看,可持續發展具有三個維度:經濟、社會、環境。這三個維度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堅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對各自現實利益的追求總是打垮了人類的偉大理性,各利益集團的爭斗總是以犧牲人類的總體利益為代價。而由此所帶來的嚴重后果。長期以來卻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全球環境的惡化危及現實社會中每一個人的生存時,直到社會的動蕩造成社會發展的停滯時,人類才在面臨的巨大災害面前驚醒:沒有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人們在經濟發展中不顧一切地毀滅了自然生態。人類最終也要被毀滅。
20世紀以來,由于全球環境的迅速惡化,人類深深陷入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困境之中。面對嚴峻的生存困境,各國目前的現實、緊迫選擇更著重于對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也更著重于對危及全人類和某個國家、某些區域人們生存環境的治理。由此,人們對環境會計展開了深入研究。
二、兩種生態倫理觀――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
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教訓使人們重新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哲學和倫理學的視角出發。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
(一)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自身才是整個世界發展的最高目的,因而忽視大自然的規律、權威與尊嚴,僅僅以人類自身的價值作為惟一尺度來衡量自然的價值,根本不考慮生態的平衡與和諧。這就是以人類經濟發展為惟一目標的狹隘人類中心主義。
以人類經濟發展為惟一目標的狹隘人類中心主義是造成災難性生態狀況的認識論根源?!叭祟愔行闹髁x”建設在三種人性觀的基礎上:1、人是理性動物;2、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貴者;3、人千方百計滿足自身欲望。有學者認為,人作為理性動物,導致了人類征服自然、駕馭自然的狂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貴者,誤以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滿足欲望的動物,瘋狂、猖獗地掠奪自然,使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演出了一場摧殘大自然的慘烈悲劇(曹孟勤,2002)。生態危機的深刻根源是人性的危機,是人類中心主義倫理道德和價值觀的危機。
(二)非人類中心主義
現代生態學研究證明,人與自然共同構成地球的生態系統,人與自然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員。這一科學生態觀的出現為人與自然的平等性奠定了基礎。非人類中心主義正是根據這一現代生態科學的成果,譴責了傳統人性觀中的理性主義、人類貴族主義、享樂主義,提出人應尊重自然的價值。既肯定自然不僅擁有工具價值,還肯定其擁有不可剝奪的內在價值,并且讓自然按其自身的規律和存在方式成長與發展;應賦予自然以權利,尊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維護大地的完整、穩定和美麗;強調應該把人際之間的倫理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把對人的道德關懷延伸到對非人類存在物上,從而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生態倫理觀”。
顯然,人們應當反省“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觀和價值觀,并且用新的倫理規范來制約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三、環境會計開展的現實背景
在人類實踐活動中,人類對生態的認識是基于“經濟發展――環境破壞――不可持續增長――危及生存”的現實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理論。環境會計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管理活動,其基本理論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會計是基于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對被破壞生態進行恢復而發展起來的會計新學科。它是人類對保護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急迫的體現,是人類對只核算經濟發展的傳統會計的修正和革命。同時。它也是具體進行環境資產核算、環境消耗補償,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傳統會計學只服務于經濟發展,未能涵蓋環境保護的相關業務。不能收集和提供有關環境數據,這不僅造成環境管理信息缺失,而且可能導致企業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決策失誤。因此,傳統會計學顯然是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物。而在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對被破壞生態進行恢復中逐步發展起來的環境會計(或稱綠色會計),從會計學的意義上講是一場革命;從倫理學的意義上講是對狹隘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批判和懺悔;從現實的意義上講是對人類中心主義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進行的補救。
四、傳統會計與環境會計的要素與基本結構比較
(一)傳統會計要素與會計基本結構的缺陷分析
傳統會計要素及會計等式是:
資產=權益(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等式1)
收入-費用=利潤(等式2)
在等式1中。對資產只承認是某主體擁有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這是一種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只承認經濟資源而不承認生態資源的缺陷。這既是對傳統經濟運行方式的現實反映,也加深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千方百計把一切變為“經濟資源”;而對權益只承認債權人和所有者擁有權益,不承認社會權益,導致各個主體漠視和踐踏社會權益,尤其是社會的生態權益。
在等式2中,只承認收入是企業資產運作的結果,只將費用定義為自身資產價值的耗費,既漠視環境帶給企業的效益,也把破壞環境的成本統統推給社會承擔,世界環境和中國環境的現狀正是傳統經濟運行的后果。而傳統會計一方面反映了這種經濟運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對環境的加速惡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環境會計基本結構
環境會計的基本結構可以用以下兩個等式表述:
生態資源=社會權益 (等式3)
生態收益-生態成本=生態利潤 (等式4)
等式3的意義在于反映了人類對生態的認識在兩個方面的飛躍:一是生態資源被承認;二是生態資源是為社會所共有的,社會應該維護生態資源的完整性。如社會只指人類社會,這仍是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的反映,只是視覺的開拓和認識的擴大。
等式4的意義在于提出了人類維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資源的大方向:一是生態資源能夠為人類社會帶來效益,這個效益能夠為人類所認識和確認;二是人類對生態資源的耗費構成生態成本,不僅生態成本要求被反映。還要求必須得到補償;三是只有生態成本被生態收益全部補償,社會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如果補償不全或不能得到補償,將進一步減少生態資源并使環境進一步惡化;四是在一個會計
期間內,只有生態成本被生態收益全部補償后的剩余才能形成生態利潤,生態利潤可以用作:改善生態需要增加的投入及人類由生態利潤得來的福利,由此人類可以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五、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
除環境會計基本結構外,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也是環境會計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包括:
(一)生態資源的有限存量假設
這是建立環境會計的首要基本假設。資源是有限的,越開采就會越少。生態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不能無限制地開采。對已被過度耗費的存量資源要進行不斷的補償。生態資源的有限性還決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對生態資源的存量、流量進行測算、計量、評估、對比等。
(二)生態資源的社會權益假設
生態環境資源應當被看成是整個社會的權益,包括所在地權益、影響地權益和國家權益。而不僅是所在地的權益。這是由生態資源的特點所決定的。任何生態資源都既對當地產生影響又對全局產生影響。由于生態資源的地理屬性和發揮其作用的遷移性(如上游的森林狀況影響下游的水流量、內蒙的草場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塵暴等)。使其對生態資源開采的影響、生態成本的補償、生態收益的確認都大大超過了地理屬性的范圍,從而使環境會計的空間范圍大大擴展,并呈現出宏觀會計的顯著特點。
(三)效益相關性假設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一切經濟活動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任何經濟效益獲得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使人類社會和人類的經濟活動做到可持續發展并產生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其生態效益與賴以存在的經濟活動效益的普遍聯系性和不可剝離性,從而導致人們雖然認識到它的存在卻很難單獨準確地計量它,因而其生態收益不能靠單個市場交易確認,而要靠建立起多個生態資源變動與效益相關性的模型,通過大規模、多指標、多時點的測定、評估、比較、計量,并通過全國財政補償機制的建立來實現,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生態建設和環境會計持續運作模式。
(四)復合計量單位假設
傳統會計采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一切會計要素都以貨幣進行計量。但環境會計卻不能被限制只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來反映一個流域或領域的生態資源狀況,如森林覆蓋率、林地規模、等級、草場質量、水土涵養量以及空氣質量的改善度、水資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塵暴強度、頻率等。因為一個流域或領域的生態資源狀況一是很難用貨幣計量;二是用貨幣計量反而不能說明問題。但在財政轉移支付量和對生態建設的項目投資方面,卻又不能不用貨幣計量。問題在于如何把這兩種計量方式統一在環境會計的核算體系里,如何使兩者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轉換。
上述環境會計的四大假設,相互關聯,形成體系。第一個假設為其奠定了存在基礎;第二個假設界定其空間范圍;第三個假設保證其持續運作;第四個假設指出其計量特征。
六、環境會計的支持系統
實施環境會計必須首先建立環境會計支持系統。筆者主張建立以兩大體系為支柱的環境會計體系:
(一)建立起以生態資源、生態效益、生態成本及生態資源變動與經濟效益變動的相關性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測定模型,并以此作為環境會計的計量及計量支持基礎
例如:一公頃某一品種的林地,在一定高度、一定直徑、一定密度、一定年限的條件下對水的涵養力、土的保持力、造氧度、對廢氣的吸納力到底能值多少價值?上游的治理程度對下游平均利潤的增長的相關性如何等,就需要由生態科學家與會計學家、生態資源評估師、工程師進行對話與合作,才能建立起相關性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測定模型。
(二)建立起全國財政補償體系和財政轉移支付體系,作為環境會計的運行支持基礎
環境資源是一個社會的公共品,理應由國家進行保護、維護。國家維護生態資源的財政轉移支付資源的來源一是對生態資源的直接耗費者收取生態資源耗用稅;二是對生態資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態資源維護費等。而對于生態資源所在地的農戶則要為其創造新的生存手段,變靠開采資源謀生為靠建設生態謀生。
除以上兩大體系外,還應形成以全國生態補償機制和財政轉移支付體系為支持和誘導的機制,以企業資金運作為中心進行多重會計循環,并在此體系運作上形成資金市場和投資中心。財政的轉移支付可分為兩大用途:一是對治理公司(特別是指以生態林建設為主要業務的治理公司)的支付,包括對治理公司的治理成本補償及對公司治理成果的投資回報(即讓治理公司得到生態利潤,這樣才能既形成完整的環境會計循環,又誘導更多的公司投資于環境治理工程);二是作為對治理區社會發展的投資,如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及教育、文化、衛生發展等。
七、結論與啟示:對于生態倫理學的認識與會計要素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