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8 14:52:04
序論:在您撰寫對光伏產業的認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據預測,2050年以后,光伏發電將超過風力發電等其他新能源,成為新能源中占主導地位的能源種類,屆時光伏發電成本也將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降低成本,技術、產業雙推動
據鄭方能介紹,當前世界各國對光伏技術的研發給予了高度重視,各國都加大了對光伏發電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我國政府將新能源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培育與扶持。在“十二五”能源科技發展中,太陽能光伏技術是重點支持的方向之一。
“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光伏尚不具備與常規能源競爭的優勢。主要還是靠政府補貼,如果沒有補貼,業主很難承受它高昂的成本?!?/p>
“通過政府進行補貼,拉動規模應用,隨著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發電成本就會進一步降低,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從科技支撐的角度,就是要實現技術突破,提高轉化效率和發電壽命,從而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
據鄭方能介紹,太陽能發電主要是光伏發電和熱發電。相對成熟的還是光伏發電。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產能應該說是已經很大了,能夠完全滿足2010年世界總的裝機容量,2010年我國光伏電池的實際出貨量超過800萬KW,占全球生產總量的50%,而我國光伏電池的95%以上用于出口。就龐大的產能來講,國內目前的光伏發電裝機顯得微乎其微,截止去年底累計裝機只有80多萬KW。
“金太陽”取得了局部成效,未來利好在即
“金太陽示范工程是由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于2009年共同實施的旨在推動我國光伏應用的科技示范工程。我們希望通過金太陽工程的實施,擴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推進光伏應用。光伏發電的成本構成主要有太陽電池組件、逆變器和支架等平衡系統、安裝基礎等。硅材料生產本身要耗一定的能量,目前利用成熟的技術,生產每公斤的多晶硅料耗電是上百度級的。目前生產1Wp約需硅料6~7克,光伏系統的能量回收周期只有2年左右,和25年的發電壽命相比,我們獲得的能量遠遠大于生產光伏系統消耗的能量。這幾年多晶硅料的價格國際上的波動比較大,每公斤的價格在幾十美元到幾百美元之間波動,主要是歐美市場需求旺盛,多晶硅料產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價格的波動,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隨著多晶硅料產能和市場需求的平衡,現在硅材料價格正在逐步回歸正常,今后很難再有獲得超高額利潤的機會了?!?/p>
金太陽工程自2009年開始實施以來,應該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比預期的還有距離。主要原因是太陽電池成本和電池的供應。2009年當時的國際市場很好,國內電池廠家主要是出口,出口利潤高。國內盡管補貼,但也沒有出口的利潤高。很多國內的業主都買不到電池,這樣影響了“金太陽工程”項目的按期完成?!叭ツ辏覀儗鹛柟こ痰膶嵤┻M行了調整:對電池、逆變器、蓄電池等供應商進行了入圍招標。業主只能從入圍的企業中選擇產品,供應商須承諾按時、按質、按承諾的價格提品。應該說,這一措施對降低光伏系統的總體造價,推動批準項目按期實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p>
今年因為國際市場補貼下降,市場增長速度放緩,我國光伏電池出口受到了很大影響。據鄭方能介紹,基于新的形勢,今年三部門協商對金太陽工程做了一些調整,不再限定光伏組件等只能由入圍企業供應產品的規定。
政府需要考慮到整個產業的發展,進行適時市場調節是必要的。業主可根據需求,向信譽好、質量高、成本低的企業求購產品。主要的目的是推動國內市場的發展,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內企業參與金太陽工程的實施。
“現在雖說是補貼資金直接撥付給供應商,其實還是補貼給業主。比如說電池組件本來是每瓦12塊錢,業主向供應商付6塊,還有6塊由國家補給供應商。也就是說業主花了6塊錢買了12塊錢的東西。
目前,光伏發電還有上網的問題,存在某些政策瓶頸,特別是用戶側并網問題。當然也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光伏國產裝備還未成體系發揮作用
“歸根結底,要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要實現技術的突破和生產裝備的國產化。我國太陽能電池的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我們的生產線關鍵裝備基本都是進口的。進口設備非常貴。一套生產線好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紤]到折舊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還有維護、配件更換都是很大的支出。”
鄭方能說:“近幾年國產的裝備也在研發,但總體上還沒形成體系,真正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光伏電池成本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補貼不能是長期的,但國家對產業的扶持不變
問及目前國際補貼降低的原因,鄭方能向記者表示,第一、國際上光伏市場發展好的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都是實行的固定上網電價政策,像德國每年光伏上網電價按9~11%的速度遞減,以期盡快實現光伏平價上網(光伏并網電價和用戶用電電價平衡),每年高出常規電價的部分全民分攤,這幾年,光伏安裝量連續超過政府預期,補貼額度增加,德國等政府加快降價,有的還限制每年的安裝總量。政府補貼不能是長期的,考慮到光伏發電市場的培育有一個過程,政府的補貼只是在某一階段拉動市場、促進高技術及產品向產業轉化,就像小孩剛學走路時,需要大人扶持,待學會走路后,大人就不用扶了;第二、隨著技術進步和產量的增大,補貼電價逐年降低符合客觀規律。歐盟預計2020年之前,歐盟所有國家都可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到時政府就不用補貼了。今年國際市場總體還是預計快速增長,只不過產能的增加更快,特別是我國光伏產能持續超速發展。
“毫無疑問,我們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也是一種階段性的措施,政府不會無止境地拿公共財政的錢去補貼太陽能產業。當然,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國家將來還會出臺一些新的激勵措施和相關政策。政府補貼太陽光伏產業是基于將來其發電成本完全可以和常規能源競爭,隨著常規發電電價的升高和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當光伏發電的成本和常規能源可以競爭時,政府就完全不用補貼了。”
“金太陽示范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補貼500MW以上的光伏發電,隨著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單位KW補貼力度也會逐步減少。三年以后可能還需要繼續支持,如何支持及支持多大安裝量,我們幾個相關部門會再研究??偟膩碚f我們還是要扶持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創新和產業的發展,這一點是明確的,不會改變”。
降低成本,除規?;瘧猛猓钪匾氖羌夹g提升,特別是轉化效率的提高。目前,太陽電池的效率晶硅電池,規模生產平均效率也就是15%~17%,非晶薄膜電池5%~7%左右,用全進口生產線有到9%的。我們希望通過技術進步,近期晶硅電池發電系統效率達到20%以上,薄膜電池達到10%以上,甚至更高。效率的提高,發電成本自然會降下來。另外,光伏除太陽電池組件的成本持續降低外,平衡系統的成本降低速度更快,我們國家太陽光伏系統的建設成本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p>
“現在在太陽能資源好的地區一塊錢左右的發電成本是可以實現的,也是比較客觀的,低于一塊錢,比較困難,可能造成企業的虧損。近年來,國內外光伏發電的成本持續下降,但發展總有一個過程,不可能出現超低的成本價。當初,我們預計‘十二五’結束的時候,把光伏發電的成本降到一塊錢以下,這是我們的目標。但是據了解,現在可能已經實現了,但這種實現不完全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包括產業規模擴大、專業分工越來越完善、標準化和規范的應用以及匯率的變化等。所以成本下降的因素不能籠統地說?!?/p>
據鄭方能介紹,在“十二五”期間,在太陽能方向進行材料、器件、生產裝備和系統全產業鏈整合布局,重點支持三個方向:即:先進的電池技術、先進的光伏發電系統,包括接入電網技術以及太陽能電池的裝備制造技術。
就近來意大利等國下調光伏發電補貼的事件,鄭方能表示,主要是基于市場行為,政府不能干預太多。至于國內的價格戰,如果是惡意的降價這肯定是有問題的,這樣需要政策來規范?,F在因為產能的增長大大高于市場需求的增長,價格回歸到合理的價位也是大勢所趨。一些小企業原本成本就高了,該淘汰就得淘汰。因為現在太陽能行業相對門檻比較低,什么人都可以進來,有點錢就可以投資,沒有技術也可以做,這樣的話,成本自然就高。通過價格回歸到理性的價格以后,那些價格高的自然就得淘汰了,這是市場調節,是合理的。如果是人為的壓價那就是不合理的、不規范的。充分競爭以后才能形成合理的價格。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這樣。
【新聞速遞】
【關鍵詞】 光伏發電 現狀 問題 應用前景
1 光伏發電的發展及現狀
早在十九世紀中期,法國科學家貝克雷爾就通過實驗發現了“光伏效應”,證實了光照能使半導體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在1954年,美國科學家首次制作完成了單晶硅太陽電池,從此進入了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光伏發電新時代,而作為最基本光電池材料的晶體硅在光伏發電產業中也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更加迅速,工作效率和生產規模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與此同時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直線下降到3美元以下。在發展中國家的范圍內,印度的光伏發電產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有50多家公司從事與光伏發電技術有關的制造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許多發達國家先后出臺了包括光伏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計劃,對光伏發電和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生產在歐、美以及亞洲都開始大規模地進行。目前為止,主要的光伏發電技術和產業規模都集中在美國、日本和歐盟,其光伏發電市場份額占到了全世界光伏發電總量的五分之四左右。為了成為世界光伏發電市場的領頭羊,美國和日本先后出臺有關太陽能技術和光伏發電的研究開發計劃,如百萬屋頂計劃和日本的新陽光計劃。由此可見,在國際大環境和大市場下,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勢頭是十分迅猛的。
1959年我國成功研制出首個具有實用價值的太陽能電池,并于1971年成功應用于我國第2顆人造衛星中。1979年我國開始實現單晶硅工廠化,在此之后引進了國外光伏發電產業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水平,初步形成了屬于我國的光伏產業。而在進入2000年以后,由于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和國際市場的驅動,我國的光伏產業迎來大發展,光伏發電技術和產業日益增多,光伏發電技術漸漸應用于通信、交通、天氣、偏遠地區等不同領域.太陽能電池的使用率也逐年提高。盡管我國的光伏發電水平從總體上來看同國外比較還有一定距離,但我國的光伏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2 我國光伏發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上游產業污染嚴重
雖然太陽能源和光伏產業屬于綠色無污染的能源產業,但利用太陽能的上游產業和硅材料的相關生產和加工會對環境帶來很大的污染。例如太陽能薄膜電池制造時會伴隨四氯化硅和氯化氫等廢氣污染物。特別是四氯化硅,如若處理不當,極有可能會變成某些酸性物質,從而對土壤帶來污染和破壞。我國將大部分目光放到了光伏產業的優點優勢上,對太陽能制造引起的相關消極影響卻缺乏有效的重視和監管。
2.2 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機制
我國擁有眾多光伏發電企業,且產業化產品中出口份額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在大部分時間內只重視自身企業的發展和利潤,忽略了同類企業之間的團結和協作,往往無法團結對外,這就導致了當我國光伏產業面臨國際帶來的反傾銷危機壓力時,無法采取有效的應對方法。造成這種局面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缺乏統一的組織或者協調機制,去管理光伏企業之間的利益紛爭,僅僅只靠少量的光伏產業協會顯然無法滿足光伏發電產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2.3 對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不夠
盡管光伏發電和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已經減少了數十倍,但同傳統發電手段相比價格依舊過高,這也成為制約光伏發電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就必須依靠本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我國政府針對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仍有所欠缺。在美國,采用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家庭會獲得政府一定數額的補助。在法國和印度,使用可再生資源的企業項目都會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而在我國,此類針對光伏產業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手段仍需出臺和完善。
2.4 部分群眾的認識不足
光伏發電雖然并非近幾年的事,但對我國大部分人,尤其是偏遠地區人民來說是個新事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推廣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和困難。很多人缺少對光伏發電的足夠認識,或多或少存在著不信任的態度,這也反映了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光伏發電產業缺乏有效宣傳與指導,導致消費者認識不足。
3 光伏發電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應用前景
光伏發電是人類目前研發的新型能源中最可靠、最有代表性的發電工藝,可以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光伏發電必定會代替傳統發電方式,成為發電方向的主流。歐洲光伏工業協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到2020年,全球光伏組件產值每年能達到40GW,系統的總裝機容量接近195GW,屆時光伏發電的產量會占到全球發電量的1%左右[1]。而到2040年時,光伏發電的比例會快速上漲到21%左右。世界能源組織研究結果表明:光伏發電為世界總發電帶來的貢獻呈飛躍式發展,從2000年的0.01%,到2020年的1%,到2040時比例會達到五分之一左右。
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都是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式也急需透過傳統的手段,尋找新的解決辦法。發展光伏發電產業,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未來發展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道路上,我國應采取上網電價均攤方式,通過降低光伏產業成本來促進太陽能發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技術成熟后進而過渡到取消法規,使其真正成為切實具有競爭力的新型發電技術,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在未來我國光伏發電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具有先進水平的國家級太陽能光伏研發中心,并根據我國國情建立不同的產業基地,例如在我國西部成立硅材料生產基地,而在東部沿海地帶建立太陽能電池產業基地,在加大光伏發電研究的同時還要積極研發應用光伏的系列產品,包括光伏建材、光伏家電、光伏燈具和文具等。在發展光伏發電產業的同時,要加強學習和吸收其他新型發電產業優勢,通過開展獨立光伏電站、城市并網光伏電站和風光互補電站的建設和示范來大力培育我國光伏發電市場。
4 結語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會更加主動和高效地利用好光伏發電產業的優勢,為光伏發電創造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光伏產業,產業發展,問題,戰略對策
我國目前正面臨著嚴重的能源危機,且伴隨著大量的環境問題,致使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面臨嚴峻的挑戰??稍偕Y源不但能夠環節當前人類的能源結構,還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太陽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可再生資源,其不但廉價、環保,對環境的污染也小,若是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的熱量來進行發熱的話,能源危機將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1.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分析
為了更好地提出光伏產業發展的戰略對策,就需要對我國當前光伏產業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1.1產業融資狀況不樂觀。為了進行產業相關的研發和生產,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企業進行融資的渠道僅有上市融資、銀行信貸、風險投資等幾種。我國當前的金融環境不景氣,貨幣政策收縮,要從銀行爭取到信貸存在著很大難度。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要想上市融資幾乎不可能,國內關于風險投資的實踐還不十分很充分,當前的融資環境對光伏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生產效率低下的企業將很快被市場所淘汰。
1.2產業對外依賴較強。火力發電會導致CO2排放量增多,光伏產業本來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然而我國當前的光伏產品去主要用于出口,CO2排放量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我國也并沒有享受清潔能源,這使得產業發展的目標并未實現,其對于國外市場存在著很大的依賴性。若是國外市場的需求量減小或者出口國貿易保護政策實施,我國的光伏行業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縮減財政支出,當前很多對于光伏產業的扶持政策都逐漸降溫,太陽能電池需求量也逐漸降低。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光伏生產企業,陸續出臺了貿易保護政策,以維護本國的企業的利益。之所以我國的光伏產業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對外依賴性,技術限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為了更好地降低對國外市場的依賴,使我國的百姓享受更多的清潔能源,就需要從核心技術的掌握上入手。
1.3產能過剩嚴重。自2006年開始,我國的光伏產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諸多企業在海外上市,光伏產業逐漸成為了中央和地方支持的新興產業,這使得進軍光伏行業的中小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截止到2011年底,超過500家光伏企業在進行光伏產品的生產。然而這些產品的結構并不是十分合理,處于光伏產業鏈下游的企業數量占到了大多數,企業重復競爭的現象比較嚴重,產能過剩情況日益突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的光伏產業面臨了“寒冬”,很多光伏企業就此夭折。
1.4光伏并網不暢。當前國外市場仍舊是我國光伏企業主要的依賴,為了更好地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就需要將國內市場逐漸打開,為此就需要并網發電向居民出售電力,然而這卻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點:其一,技術不是非常成熟,在電網中接入光伏發電的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若是魯莽地進行光伏并網,將會出現諸多方面的問題。其二,太陽能發電受限因素較多。無論是季節、晝夜,還是天氣的變化都會對光伏發電造成影響,致使其發電不穩定,若當其出現供電不穩定狀況用儲備能源發電彌補,則就會造成大量的額外成本的支出。其三,太陽能資源存在區域性,我國太陽能輻射最多的地方是我國的西北部,大量的光伏電當地并不能消耗,需要運輸到東部才能實現價值,而長距離的運輸成本,也是這一設想的重要的阻礙。其四,補貼政策不完善。光伏電站企業是我國當前主要的政策補貼對象,而電網運輸企業獲得的補貼則比較少,而電網公司為了改善原有設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資金鏈條容易斷裂,若是缺乏相應補貼的話,則很難促進其發展。
2.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戰略對策
通過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問題的分析,我們對光伏產業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在此基礎上就需要提出相應的戰略對策來促進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具體來說,主要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2.1加強政策扶持。為了促進光伏行業的發展,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然而這些政策不系統,難以進行有效地落實,為此,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其一,要提升公眾對光伏產業的認知度。作為一項新興產業,看似和公眾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只有公眾認可和接受這些新興產業,認識到太陽能資源的重要作用,產業的發展才能得到更好的用戶,采油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群眾基礎。為了提升公眾對光伏產業的認知度,臺灣地區采取了相關的政策,通過教育系統的教育、公共系統太陽能的使用來逐漸提升公眾的認知。大陸也應該出臺相似的政策,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公眾的認知度,奠定光伏產業的市場基礎。其二,采取有效的產業政策,為了更好地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應該對國內外光伏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對產業的發展路徑進行選擇,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產業鏈條,制定系統的光伏行業發展戰略,細化產業政策和決策,使產業目標能夠更好地實現。其三,出臺相應的財政稅收政策,為了更好地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政府應該制定津貼、稅收減免等措施,這樣才能為光伏產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其四,進行價格激勵政策,不斷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并逐漸增強傳統發電行業的成本,使新能源價格的市場適應性能夠得以提升。
2.2解決貿易爭端。“雙反”調查在歐美等國家發起,由于缺乏在這方面的應對經驗,我國的很多光伏企業蒙受了損失,為了更好地在國際貿易中爭取權益,創造公平的貿易環境,完善應對機制,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建立預警體系,對行業的相關信息,諸如政策、政治、價格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行業發展的走向進行越策,以便完善相應貿易爭端應對手段。其二,提升應訴能力,為了更好地對我國企業的正當利益進行維護,是國外的貿易環境對我國的貿易自由權進行保障,就需要提高我國企業的抗訴能力,以爭取應有的權益和保障。其三,加強與國外政府、企業的交流和溝通,為了更好地預防爭端的發生,應該建立廣泛的交流機制和協商機制,這樣才能逐漸改善當前的貿易爭端狀況。
2.3創新關鍵技術。巨大的利潤是促使光伏企業發展的巨大的動力,然而由于政府引導不到位,我國的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其企業多處于產業鏈的下游,技術能力不強,產品重復競爭壓力大,這樣就限制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國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在關鍵的技術上予以突破,實現技術上的創新,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永恒發展。具體來說,主要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促進產學研合作,光伏產業不但需要科研能力、資金實力,還需要技術轉化能力,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技術的自主創新,攻破更多的核心技術,就需要推動產學研的合作與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技術轉化為產量,促進產業的長遠發展。其二,吸取國際經驗,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應該逐漸與國際接軌,在分析自身狀況的基礎上制定發展目標和路徑,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光伏產業盡快走出困境。要實現技術的發展,就需要一個系統化的產業平臺,國家不但需要建立研發中心、信息中心,還需要建立檢測中心、培訓中心,只有完善這些企業的服務體系,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使相關的光伏企業能夠得到整合,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實現企業之間的有序競爭與長遠發展。
2.4規范行業發展。光伏產業本身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若是不顧企業的實際而使這個行業涌入大量的企業的話,只能造成大量的資金、資源的浪費,為此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行業準入門檻,使行業的初始發展狀況能夠更加規范,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并在行業組織和檢測體系的建設上加強力度。通過行業組織,可以更好地優化我國的行業形象,使其更好地進行自律,在國際競爭中表現出優勢;要對行業進行調查和監督,將行業報告進行定期,這樣能夠保障行業發展的正確方向,使相應的重復建設的問題得到改善;整合光伏產業,對于當前我國的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要有效地解決,加強對行業的整合,完善中小企業聯合經營模式,鼓勵優勢企業進行兼并、收購,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產能過程的狀況。
3.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若是不對這種狀況予以改善的話,我們的生活質量不但會大幅下降,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出現了一些新興產業,如何促進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太陽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可再生資源,其不但廉價、環保,對環境的污染也小,若是能夠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的熱量來進行發熱的話,能源危機將能得到很大的緩解。本文分析了光伏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光伏產業戰略發展的對策,希望能夠對光伏產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紅波,俞善慶.太陽能光伏技術及產業發展[J]. 上海電力,2006(04).
[2]呂志新.光伏產業的2008[J]. 陽光能源,2008(01).
目前,我市的光伏產業已初具規模,尤其在太陽能光伏裝備制造的組件方面,*的企業已搶得先機,優勢較為明顯?,F已集聚了奧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碩光電設備有限公司、鑫美源工貿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光伏設備生產廠家,其中絕大多數廠家分布在海港區。這些企業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主要設備“層壓機”,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二,其他還有一些企業生產配套產品如:電池板組框機、玻璃、焊帶、電池板接線盒、EVA膠片等多個廠家。
客觀說,*光伏產業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奧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近幾年,在市、區的重點扶持下,企業得到了快速提升,產品遠銷歐美等數十個國家,陸續向光伏行業提供900多臺各型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設備,位居國內同行業龍頭地位。中國光伏前30家企業中,有27家使用奧瑞特設備。最近四年,企業每年實現產值翻一番。企業的快速成長,也帶動了我市光伏裝備制造業的整體發展,目前以奧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碩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太陽電池組件封裝設備制造業,已在我國光伏產業占據了一定位置,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梢哉f目前全國光伏產業封裝設備的主要基地就在*,并有一定的產業發展基礎,太陽電池組件封裝設備制造業產業鏈已具雛形。2008年,全市光伏企業年總產值達2.5億元,根據整個光伏產業發展趨勢及未來對裝備的需求,僅現有品種年遞增將超過50%。
二、我市光伏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發展機遇
近年來,我市太陽能光伏產業雖然有了較快發展,卻也并不盡如人意,整個光伏產業基本上還是處于“幼稚期”。正確認識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把挑戰轉化成機遇,是推動我市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一)我市光伏產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
一是產業規模不夠大,企業競爭力不強。企業規模普遍比較小,多數企業散、小、亂,在全國的知名度還不夠高,整體實力不強,規范化水平不高,產品單一,品牌零亂,產品附加值低。同時,光伏產業又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三高”——高投入、高產出、高回報是重要的產業特征,穩定的資金鏈是支撐企業正常運轉的“生命線”。目前受大環境影響,在國際市場硅料、硅片和組件價格大幅下跌,資本市場驟然變冷時,多數光伏企業資金回籠難、流動資金短缺,資金鏈高度緊張,使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二是產業鏈發展不平衡。“腰板不硬”是我市光伏產業的一大弱點。在光伏產業鏈中,產業結構明顯呈現金字塔形,最上游是高純度硅料生產,技術含量最高,利潤最大,價格約占太陽能電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電池片、電池組件等環節,越往下游技術和資金門檻越低,利潤越薄,競爭力弱,受市場沖擊就越大。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我市既沒有上游產品做支撐,下游應用產品開發基本也是空白,上、下游產業鏈的缺失,成為制約我市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光伏企業間缺乏溝通與協調。目前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合作不多,市內各設備生產廠家基本上各自為戰,為了搶占市場,相互之間不能在技術上溝通,一味在價格或降低設備的性能方面進行競爭。而且沒有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各家生產的設備規格不統一,用戶在使用、配套消耗品選擇、工藝系統配備等方面感到不便,甚至影響到標準工藝的推廣應用和最終產品的質量。由于企業間未能形成有效的協作與配套體系,使有限資源難以集中使用形成發展合力,無法形成產業集群的吸引力和整體競爭力。
四是產業扶持政策不到位。與先發地區比,我市對光伏產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特別是對光伏產業爆發式增長態勢及巨大的發展空間缺乏應有認識。在全市范圍內認識、了解、研究光伏產業的人不多,既沒有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也沒有在企業界引起共鳴。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推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差距明顯,在光伏產業的政策、布局、人才和資金等方面還沒有配套齊全,形成合力。
五是科技支撐能力弱。雖然我市光伏設備制造能力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但像奧瑞特一樣能夠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很強研發能力、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企業還太少。目前在光伏企業中也只有奧瑞特被河北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能夠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大多數企業為近年成立的小型企業,自身處于艱難發展之中,無力投入資金研發,創新能力極其有限。由于自主研發能力跟不上,導致企業在科技創新水平,技術攻關能力上明顯不足,企業發展后勁不足,成為產業鏈中的“短板”。
六是光伏產業人才短缺。我市有眾多的光伏生產企業,顯然要求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支撐,但由于我市尚無太陽能開發應用專業,適用型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嚴重短缺,眾多企業基本上是高薪聘請外地專家、高薪聘請工程技術人員,加之各方面條件的制約,光伏企業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一些小企業為了生產,甚至相互“挖人”,有一技之長的工程技術人員頻繁“跳槽”的也不在少數。
(二)當前我市光伏產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一方面,金融危機給光伏產業的非理性成長踩了一腳“急剎車”,同時給管理者和投資者注射了一針“清醒劑”。業內人士開始認識到,不進行產業規劃,不扼制盲目投資,不引導結構調整,不重視技術研發,不加強人才培養,光伏產業就永遠“長不大”。目前,中國光伏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和戰略布局階段,主要板塊和重點城市都面臨洗牌壓力,國內34個省市都在搶占光伏產業制高點,明確提出發展光伏產業,大上光伏項目,把光伏產業作為新的主導產業,競爭十分激烈。今后一段時期,光伏產業面臨結構調整的嚴峻考驗,產業整合趨勢將加快,具備資金、技術、品牌以及管理優勢的企業在未來幾年將主導市場,而以代工、配套服務為主的中小企業將面臨市場轉型甚至被淘汰的危險。
另一方面,近三年中國光伏產業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2008年中國光伏產業產值已達1600億元。今年3月23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鼓勵城市光電建筑一體化應用。這兩個文件被稱為“太陽能屋頂計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經濟發達、產業基礎較好的大中城市積極推進太陽能屋頂、光伏幕墻等光電建筑一體化示范;二是積極支持在農村與偏遠地區發展離網式發電。對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最高給予20元/瓦的補貼。4月15日國務院《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光伏產業被列入其中,而中科院的“太陽能行動計劃”也早已啟動。同時,在我國高達4萬億元的投資中,節能環保行業占據重要角色,這些投資都為太陽能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依據歐美國家的經驗,一旦政府出臺對商業化太陽能光伏利用的補貼,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國內市場將啟動,太陽能光伏產業每年將呈現100%的爆發式增長。
*是國內光伏設備重要的生產基地,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在國內市場占有重要份額。從近幾年國內太陽能光伏設備銷售情況看,2006年銷售額為5.97億元;2007年銷售額為10.35億元;2008年銷售額為17.66億元;2009年在各種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光伏設備產業的市場需求會依然強勁,也將繼續保持較高速的增長。當前,如果我市能夠搶前一步,抓住機遇,以打造“國內光伏設備生產基地”為突破口,同時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就能逐步躋身光伏產業梯隊前列。
三、先進地區發展光伏產業的啟示及思考
通過調研,突出感到,有些光伏產業發展走在前列的地區,太陽能資源并不占優勢,光伏產業起步也不比*早,但他們光伏產業的發展步伐、太陽能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他們的成功經驗對我市加快發展光伏產業有諸多啟示。
必須善于搶抓發展先機。可以說,資源優勢不是經濟優勢,也不可能自然轉化為發展優勢,就看是否善于從國家發展全局和宏觀政策中發現機遇,抓住機遇。我市在光伏裝備制造方面已經有了先發優勢,應該敏銳把握住當前難得的發展機遇,充分認識加快光伏產業發展和太陽能應用步伐對我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增加社會就業、改善和提高城鄉群眾生活質量諸方面的重大意義,感悟到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和廣泛應用將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保效益,搶抓發展先機,占領發展高地,培育壯大光伏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戰略格局中確立一席之地。
必須注重形成產業集聚優勢。*光伏設備制造企業發展較早,但目前全市卻沒有一個光伏組件生產廠家,值得深思。要真正做大做強我市光伏產業,必須重視和研究產業自身特點,在光伏產業發展之初,就把分散的產業節點聯成產業鏈,使各鏈條有序銜接,同類相關企業形成產業聚集,最終形成產業集群。同時加強與省內外光伏企業的合作交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招商和“補鏈式”專業招商,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集聚度,引導產業集群化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固支撐。
必須依靠政府的強力推動。一個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和壯大,離不開政府積極有力的扶持和推動,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合力互動是朝陽產業加速發展的希望所在。我市光伏產業發展剛剛起步,雖然有些優勢,但若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強度不夠,也難以在強手如林的光伏產業領域爭取到發展先機,也就難有作為。要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利用規劃、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給予強有力的組織指導,有效引導市場、企業和社會積極參與進來,增強企業增加投資、加快發展的信心,形成促進光伏產業做大做強的合力,培育形成優勢產業。
我市位于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地帶,有發展光伏產業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如若借鑒先進地區發展光伏產業的成功經驗,加強對發展趨勢的分析與把握,采取有針對性地措施給予扶持,以積極的姿態加以推動,我市光伏產業就能在未來國內市場中占得先機。
四、加快我市光伏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發展我市光伏產業應堅持前瞻性與可行性相結合,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按照產業環節實施“適時突破材料、發展電池組件、壯大裝備制造、有序試點應用”,依托我市光伏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強化項目引進,打通產業鏈,形成區域產業集群優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強化政府推動,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一是在海港區建立光伏產業園,為我市光伏產業發展提供平臺。由于我市80%的光伏生產企業集聚在海港區,要立足海港區現有基礎,建立產業園實現產業集聚,短期內形成區域產業集群優勢,有利于搶占國內光伏產業制高點。二是出臺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對入駐產業園的光伏企業在投資、用地、稅費等方面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目前海港區已經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發展光伏產業基地的若干政策規定》,但由于市、區管理權限不同,在用地、稅費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建議在光伏產業政策制定上要實現市、區聯動,市、區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切實提出對光伏產業發展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從根本上促進我市光伏產業整體發展。三是設立光伏產業發展基金,專項扶持光伏產業發展。市財政從每年增加的財力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統籌設立光伏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成立協調機構,強化對光伏產業發展的組織引導。光伏產業的發展和推廣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聯動要求高,而且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離不開統一、高效、科學的組織引導。由于我市光伏產業尚無統一高效的組織機構,推進光伏產業發展的合力不足,已經較大程度地影響到太陽能光伏這一朝陽產業的加速發展。建議考慮實行由市領導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光伏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并成立光伏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組織機構“光伏產業發展辦公室”,加強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協調產業發展有關政策的制定;跟蹤、關注光伏產業發展動態;引導市內外投資者來我市對光伏產業進行投資。要明確牽頭部門和職責分工,形成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分工負責、有機協調的工作機制,增強加快光伏產業發展的合力和動力。
——加強規劃引導,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從調研掌握的情況看,我市現有光伏企業都在迅速擴大產能,另外還有不少企業準備投資光伏領域,企業發展光伏產業的積極性高漲,但處于各自為戰的境況,缺乏統一的引導。我市應盡快制定《*市光伏產業發展規劃》,產業導向要多聽專家和企業意見。重點對光伏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目標、產業布局、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保障措施作出明確的具有前瞻性的謀劃,對太陽能推廣應用的重點、目標、步驟制定出具體的工作方案,統一各方面的行動,促進部門分工職責的落實。這對加強行業管理,引導產業集約化發展,降低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同時能夠引導企業找準定位,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促進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加強相互合作,完善產業分工,形成發展合力。
——注重產業的有序銜接,形成合理的產業鏈。目前,我市在光伏組件的組裝設備(層壓機)和組裝材料(光伏焊帶)方面已形成規模,具有國內知名度。但在硅材料、硅片、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終端應用產品及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方面還很薄弱,幾乎沒有企業在做。當前應著力破解產業鏈難題,根據我市情況,努力保持住光伏產業中游占據的優勢地位,在產業結構上以做強中游為核心,加強與省內上游生產企業合作,在材料方面適時尋求突破,并注重下游產品的開發應用。可按照“適時突破材料、壯大電池組件、發展裝備制造、有序試點應用”的思路,有針對性地打造更趨合理的光伏產業鏈,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注重把握市內光伏產業的前后銜接及合理配套,引導企業投資相關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作到資源共享,前道扶后道或后道扶前道,實現產能、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惡性競爭。
——培育強勢龍頭企業,著力打造國內光伏設備生產基地。由于太陽能電池封裝設備的制造是集機械、電子、真空、加熱系統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其生產過程必然形成緊密聯結的產業鏈,其規模化的分工協作,構筑了各資源、技術、成本等優勢的區域產業集群,其大規模的發展必然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從先發省市經驗看,也是緊緊抓住龍頭企業,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重點支持,產業帶動效果顯著。無錫通過扶持尚德新能源、邢臺扶持晶龍集團、保定扶持英利新能源等,均在本地形成百億產值的光伏產業群。在我市現有光伏企業中,奧瑞特、博碩兩家企業已在國內光伏能源設備制造方面取得了較大優勢,具備了較強龍頭帶動能力。所以,我市應積極扶持這兩家企業做大做強,通過他們的輻射帶動作用,吸引更多的企業發展光伏產業和相關產品,拓展、延長光伏產業鏈,實現增量推動,提升產業水平,培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光伏產業發展優勢。
——加大對光伏產業的宣傳和產品推廣應用力度。要加大對光伏產業發展和產品推廣應用的宣傳力度,提高對光伏產業發展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性的共識,增強加快光伏產業發展的機遇意識,創造加速發展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同時,在產品推廣應用方面,要因地制宜,重點推進,注重成效。結合城市三年大變樣和新農村建設,適當加快我市太陽能路燈、交通指揮燈、廣告燈箱、太陽能廣場照明、建筑亮化美化工程太陽能源的推廣應用,加速新建公用設施和住宅小區太陽能集熱采暖建筑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引導對既有建筑實施應用改造,形成太陽能應用的示范效應,進而帶動全市城鄉太陽能的規模應用,使太陽能應用成為節能減排、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供應鏈;戰略聯盟;光伏產業;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2)07—32 —02
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和日本核泄露危機,世界各國都對核電的發展更謹慎,從而對新能源及清潔能源的追求都大加強,這無疑對光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福音。但伴隨著這一兩年硅等原材料的大幅瀑跌及各國對光伏政策的從嚴,光伏企業可謂是正處于嚴冬。我國光伏企業大量靠出口,更加重了我國的光伏企業的困境。
對中國各地區的光伏產業來講,可謂"海外市場不穩定,國內市場不確定",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方面也在短期內難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各大豪強企業在規模、技術、資本等競爭力勢均力敵的形勢下,唯有依靠控制或降低自身運營成本,得以維持或提高經營利潤。在當前全球光伏市場風云突變的局面下,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國內各省市地區加強光伏供應鏈條上的各企業的合作,在當前全球光伏市場風云突變的局面下,科學進行光伏產業供應鏈整合,成為各省市地區提升光伏產業自身競爭力,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突破方向。
一、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分析[1]
在國外良好的政策的趨動下,中國的光伏產業經歷了一段很好的發展時期,帶動了中國大量的光伏企業的發展,使我國已成為光伏生產應用大國。但隨著今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和對中國光伏組件的限制,以及各國對光伏補貼政策的調整。我國大量光伏企業在國外市場都處于低迷的狀態,造成我國多晶硅產能過剩,小企業無法支撐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國光伏企業洗牌在即,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中,中國在中下游的優勢強于上游。競爭日趨激烈,光伏產業面臨整合,由于競爭激烈,產品價格下降趨勢加快,規模較小的企業將被購并或倒閉,存活下來的企業也將面臨過度供給所帶來的毛利壓力。隨著競爭環境的改變,光伏企業產業鏈面臨局部調整。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等五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隨著業內廠商對上游利潤的逐漸攤薄預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中下游。上游廠商和風險投資將會加大諸如太陽能電池片與應用系統等中下游環節的資本投入,產業一體化的趨勢有所加強。
二、 中國光伏企業供應鏈戰略聯盟[2]
我國光伏企業已成為國際新能源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力量和全球光伏產品的主要生產國。目前國內已形成包括多晶硅制造、硅片生產、太陽能電池制造、組件封裝,以及系統應用的產業鏈,并表成以此為核心的完整供應鏈。
過去幾年光伏市場過度擴張,整個光伏產業格局呈倒置漏斗形狀,光伏產業鏈上游企業較少且擴張速度較慢,原料供應成產業發展瓶頸。產業鏈上游為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企業。下游企業擴張較快,原料供應不足導致短期產能過剩。原料價格上漲、供應不穩定是國內光伏企業所必須共同面對的困難。因此,對光伏產業供應鏈進行管理是各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三、供應鏈戰略聯盟對中國光伏產業各地區提升競爭力分析[3]
隨著國家對能源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地區都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如何加強供應鏈通過供應鏈戰略聯盟提升各地區光伏產業競爭力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因此需要恰當的評價指標和合適的評價方法以檢驗實施供應鏈戰略聯盟以后,各地區光伏產業競爭力是否得到提升。已有不少學者開展了產業競爭力評價方面的研究。但至今,國內外還沒有公認較完善的對各地區光伏產業競爭力的評價,對于各地區實施供應鏈戰略聯盟以后光伏產業競爭力變化的評價研究尤為不足。本文設計了基于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光伏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基于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各地區光伏產業競爭力綜合評價方法。
(一)基于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光伏產業競爭力變化綜合評價
供應鏈中實施戰略聯盟會對成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各構成要素產生影響,特別是光伏核心企業來說,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而提升核心企業及整個鏈條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基于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光伏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設計
決定一個產業是否有較強的競爭力,可以從以下四個因素進行分析:一是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二是需求條件——主要是本國市場的需求(目前中國光伏產業的市場需求主要以國外需求為主)。三是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這些產業和相關上游產業是否有國際國內競爭力。四是光伏供應鏈上企業的戰略、結構、競爭對手的表現。這四個要素具有雙向作用。除了上述四種因素外機會和政府也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特別對是光伏企業來說,由于受各國政府政策的驅動,顯得更為重要。本文設計了包含上述5個方面的光伏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見下表。
(三)供應鏈戰略聯盟對光伏產業競爭力促進作用評價[5]
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供應鏈戰略聯盟對光伏產業競爭力的促進作用。具體的評價過程如下:(1)確定評價指標集。評價指標體系分為3個層次:目標層、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
建立權重集。設定Yi對Y的權重分別為ω1,ω2,ω3,ω4,ω5。
各指標權重的確定。指標權重的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設計專家調查表,由行業內的專家將各指標進行兩兩對比,以確定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其中兩個元素之間的重要性程度按1—9賦值。
關鍵詞:光伏產業 快速擴張 原因 應對之策
氣候變化和能源短缺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最好的辦法是減少對煤炭、石油等非再生化石能源的需求,轉而應用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由于太陽能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可利用的最大能量來源,利用太陽能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由此,催生了光伏產業。光伏產業致力于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它包括多晶硅、光伏電池、光伏電池組件和相關生產設備的生產、光伏發電系統等。
歐美國家和日本率先利用太陽能發電,因此,也是最早發展光伏產業的國家。中國光伏產業于20世紀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并在2004年后經歷了飛速發展的過程。2007年至今,中國的光伏電池產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光伏產業嚴重依賴外需,絕大部分光伏產品依賴出口。出口的迅速擴張,加之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導致歐美光伏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美歐相繼對中國光伏企業發動“雙反”調查。
2011年11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輸美光伏電池展開“雙反”調查。2012年10月,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終裁結果: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的關稅范圍為23.75%—254.66%。9月初,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9月下旬,歐洲光伏產業聯盟向歐盟委員會提起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反補貼”訴訟。這是中歐之間最大的貿易糾紛,也是全球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這些將對中國的光伏企業造成巨大的困難。
為了更好地發展光伏產業,需要我們探究光伏產業快速擴張的原因。然后,提出應對挑戰的對策。最后,本文給出光伏產業對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啟示。
一、中國光伏產業的快速擴張
最近10年,整個世界的太陽能產業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遞增,最近3年,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中國光伏產業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了世界的平均增長率,2004—2009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00%。2011年,在中國光伏產業鏈中,多晶硅企業70多家,硅片企業60多家,光伏電池組件企業700多家。行業年產值超過3000多億元,進出口總額220億美元,就業人數達30萬人。2011年,中國的尚德電力成為第一家光伏組件出貨量超過2GW的光伏企業,連續兩年高居市場研究機構IMS Research出貨量排行榜之首。光伏組件出貨量前五中唯一一家非中國光伏企業是美國的First Solar,排名第二。由于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擴張過快,遠高于歐美需求的增速,自2008年以來太陽能板批發價格下跌了近四分之三。
二、中國光伏產業快速擴張的原因
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在市場經濟中,某個產業快速擴張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投資該行業有利可圖,而且利潤率要高于其他行業。進一步,我們可以將光伏產業高利潤的原因分解為三個。
第一,歐盟著力推行太陽能發電支撐了光伏電池需求的增長。歐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領導者,積極施行各種碳減排措施。近20年來,歐盟積極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歐盟是世界上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地區,2008年,歐盟的光伏發電量占世界光伏發電量的80%。預計在2020年,光伏發電量占歐盟總發電量的12%。歐盟對光伏發電的推廣應用創造了對光伏電池的巨大需求。中國的光伏電池嚴重依賴外需,尤其是歐洲市場。
第二,中國光伏產業具備快速擴張的供給因素。首先,我國的光伏產業具有加工貿易的性質,光伏產業是典型的“兩頭在外”。由于我國光伏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不足,主要的半導體原材料和設備均靠進口。其次,相比歐美國家,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有助于光伏產品在國際上樹立價格優勢。
第三,地方政府推波助瀾。為了拉動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地方政府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從名義上講,光伏產業屬于新能源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又由于光伏產業的高額利潤,企業愿意投資,地方政府不約而同地選擇將光伏產業作為本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把光伏產業列為本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600個城市中,有300個發展光伏產業。為了發展光伏產業,地方政府在土地價格、貸款等方面給予了大量優惠。
三、中國光伏產業的應對之策
第一,政府應鼓勵應用光伏發電,創造光伏電池的國內需求。國內光伏產業的快速擴張得益于歐盟市場的擴大,同樣,光伏產業的困境也是由于歐債危機導致歐盟需求的下降。嚴重依賴外需的現狀導致中國的光伏產業受制于外國。2010年,中國太陽能發電占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例僅為0.1%。中國應用太陽能發電具有巨大的潛力。為了使得光伏產業穩定發展,致力于創造國內需求是政府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第二,整合現有企業,大力支持研發。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大型光伏企業出現經營困難,許多中小光伏企業更是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產業整合不可避免。為此,中央政府應該致力于整合現有光伏企業。許多地方政府由于前期對光伏企業的貸款扶持,已經被光伏企業綁架,整合光伏產業的任務應該由中央政府完成。將光伏企業整合成少數具有發展空間的大企業,并把未來的方向確定為突破光伏產業的關鍵技術,改變依賴外國核心技術的局面。
第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為了應對歐美國家對中國光伏企業發動的“雙反”調查,對于沒有最后裁定的訴訟,最適宜的解決方法是協商解決爭端。首先,說明中國政府并未對光伏企業進行巨額補貼,中國光伏企業的價格優勢主要得益于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光伏電池加工貿易的性質。其次,讓歐美認識到對中國企業征收反傾銷稅會危及到歐美自身的經濟利益。因為中國從歐美進口了相應的設備,為歐美的光伏產業創造了就業。最后,中國可以考慮主動削減對歐美的出口,讓中國光伏企業對歐美的出口在其可承受范圍之內。
四、光伏產業對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啟示
第一,要深刻認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本質。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本質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短缺,換句話說,就是為了節能減排。因此,只有當某個產業確實做到了節能減排才能稱得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將發展光伏產業理解為生產光伏電池,而并未利用光伏電池進行發電,這并不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而生產光伏電池,又重走加工貿易的老路,并沒有走自主研發之路。因此,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不能集中于某個產品,只有該產業確實做到了節能減排,才能稱得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二,抑制企業盲目擴張,鼓勵研發。中國企業起初投資光伏產業,主要是看到了其背后的巨大利潤,因此,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先進設備和技術,然后依賴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各種政策扶持來快速發展光伏產業。在光伏產業不具備創新能力的前提下,盲目擴張,盡管短期內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但從長期看,抗擊外來風險的能力太弱,不具有可持續性。因此,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時,應該抑制企業的盲目擴張,并鼓勵研發。
[關鍵詞]太陽能光伏產業;現狀;綜述
[DOI]10.13939/ki.zgsc.2016.03.056
隨著光伏產業飛速發展,光伏產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從整體上看,國內關于光伏產業的研究起步較晚,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太陽能光伏產業屬于新興產業,其發展需要識別時間,使得學術研究跟不上實際發展;二是新興產業許多指標沒有納入統計口徑,導致研究數據匱乏。
1 光伏產業現狀分析
縱觀國內學者的研究,學術界總體上依然看好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同時也明確指出了目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一旦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光伏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具體說來,國內學者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現狀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1 發展邁入新階段
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國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戰略意義。從現實角度看,光伏產業的發展,具有能源結構優化效應、產業經濟效應以及節能減排效應,這些效應都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國低碳經濟建設的訴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背景;從戰略角度看,搶占新能源高地已經成為全球發展趨勢,我國也應當順應大勢,居安思危,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2011年,我國光伏產業受歐美國家反傾銷戰略的影響,遭遇了最強“寒冬”。2013年年底,隨著我國光伏產業在歐美市場份額的萎縮,這場“雙反之爭”也基本落下帷幕。關于我國光伏產業的未來,國內學者大多持樂觀態度,認為產業發展已經邁入了新階段。自2014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整體狀況開始企穩回升,各大光伏上市公司也逐步扭虧為盈。伴隨新興市場對光伏產品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大,眾多利好消息昭示著我國光伏產業的春天已經來臨。
1.2 國內市場培育滯后
從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程來看,雖然近幾年我國光伏產業年增長率遠超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國光伏產品幾乎全部用于出口,國內需求市場的培育遠遠落后于世界光伏需求市場的發展。熊勇清等認為,市場培育嚴重滯后于產業發展速度,背離了新興產業培育的基本規律;市場培育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嚴重背離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現實國情。“兩個背離”是造成我國光伏產業面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而國內外市場協同培育當是破解這些問題的務實之舉。
1.3 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據工信部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產能利用率不足60%,出現了所謂的“產能過?!眴栴}。不過,國內學者在承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的同時,也指出光伏產業的產業過剩不同于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只是由于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的相對的“產能過?!?,而不是絕對的“產能過?!?。王文祥認為,我國光伏產業產能過剩,是由于需求暫時萎縮與產能迅速擴張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光伏產業的產能相對于需求而言出現了顯著的階段性過剩,產業并沒有因此進入產業生命周期理論中描述的衰退期。
1.4 產業技術創新不足
劉燕認為,國內光伏產業“大而不強”,技術水平不高,科技附加值低,在硅料提純、生產設備設計開發、光伏組件生產及組裝、測試技術等方面差距較為明顯,偶有創新也多為工序創新和工藝細節改進。我國光伏產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必須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以創新為驅動,掌握行業核心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 光伏產業發展國際經驗借鑒
自太陽能光伏概念興起之時,發達國家就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名副其實的光伏強國。對于這些光伏強國的發展經驗,也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劉益君分析了各國的發展經驗,為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2.1 德國經驗
1991年,德國首先提出了“1000光伏屋頂”計劃,開創了政府支持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先河。這一計劃的主要目的在于獲取安裝太陽能設備的經驗,使住房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需求兼容,并鼓勵民眾消費太陽能。之后德國主要采用了兩種鼓勵方法:一是用高價收購居民的太陽能電力匯入總電網;二是通過貸款優先鼓勵居民購買太陽能發電設備,并對貸款貼息。
2.2 美國經驗
美國太陽能光伏產業以《能源政策法》為法律依據,通過法律上制定光伏產業相關公共政策、稅收政策、融資和研發支持政策,采取減免稅收、稅收抵扣、財政補助、投資科研等手段,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發展。
2.3 日本經驗
日本由于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很早就開始重視新能源的發展。日本政府在1994―2005年間對住宅建筑用光伏發電系統實行補貼政策,促進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在住宅建筑中的應用,且根據初期設置費用的降低逐步減少補助費用。如今,日本政府又開始大力鼓勵光伏企業技術開發和創新,以期用先進技術來提升國家產業競爭力。
3 光伏產業激勵政策機制分析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一系列相關鼓勵性發展政策得以出臺并實施。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推動了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但是,由于管理體制不完善,這些政策在制定或實行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達不到政策制定的預期效果。
3.1 國家級激勵政策存在扭曲現象
肖興志等在觀照他國政策的基礎上,梳理了我國光伏產業激勵政策的歷史演進過程,發現我國現有光伏產業鏈不同環節的激勵機制存在標準不一的扭曲現象,表現為對光伏產品生產補貼過度而光伏發電補貼不足。激勵政策指向不平等,導致了國內光伏發展重生產而輕應用,為此,必須要重構我國光伏發電激勵機制,合理確定光伏上網電價,禁止對光伏生產環節實施不當補貼,完善光伏發電環節補貼和光伏發輸電及計量的研發激勵。
3.2 地方性激勵政策存在缺陷
譚琪等分析了我國地方性的光伏產業激勵政策體系,發現現行的地方激勵政策體系中,存在著結構性、內容性、配套性以及溝通性四個方面的問題。其中,結構性缺陷表現為缺乏完整專項的產業規劃;內容性缺陷表現為缺乏目標依據、原則規定、研發戰略、政策手段;配套性缺陷表現為大量綜合配套政策不夠完善;溝通性缺陷表現為各級政府政策體系之間存在一定溝通障礙。
參考文獻:
[1]王開科,黃如良,關陽.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路徑選擇[J].經濟問題探索,2010(10):43-47.
[2]肖翠仙.中國光伏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3):117-118.
[3]熊勇清,黃健柏.光伏產業困境擺脫與市場的協同培育[J].改革,2013(12):52-57.
[4]王文祥,史言信.我國光伏產業困境的形成:路徑、機理與政策反思[J].當代財經,2014(1):87-97.
[5]劉燕,聶思痕.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路徑選擇[J].江西社會科學,2015(2):58-61.
[6]劉益君.國內外光伏產業政策比較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12):221-223.
[7]肖興志,李少林.光伏發電產業的激勵方式、他國觀照與機制重構[J].改革,2014(7):75-86.
[8]譚琪,及月如.我國地方新能源產業激勵政策創新體系研究[J].生態經濟,2011(11):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