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14:54:45
序論:在您撰寫鄉村旅游發展存在問題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06)09―0075―05
一、問題的提出
鄉村旅游,是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閑、觀光、體驗及學習等的旅游活動。
中國鄉村旅游起步較晚,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城市化和社會經濟獲得較快發展,人們經濟收入增加,生活觀念和消費結構轉變,生活質量有了新要求?!半p休日”和“黃金周”假日制度的執行,以及鄉村地區交通設施的改善,都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于是,繼1998年“中國城鄉游”之后,在國外已盛行幾十年的鄉村旅游在我國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但是我國鄉村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對鄉村旅游的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推進我國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對當前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地、系統地研究,探尋根治問題的“秘方”。
二、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對研究成果的分析
關于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現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認識問題:無論是社區居民,還是政府,抑或鄉村旅游經營者,均存在對鄉村旅游認識不足的現象。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對開發鄉村旅游所需的條件缺乏充分的分析與認識,對鄉村旅游資源分析不夠、評價過高,導致對鄉村旅游開發過于樂觀、期望過高。二是缺乏對鄉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確認識,致使忽視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繼續有效地保持“鄉村性”和“鄉村意象”,出現建筑的城市化、活動的商業化等趨向。三是認為旅游應是風景名勝區與大都市的事,鄉村地區沒什么可游的,未能認識鄉村旅游與農業生產的互補性和功能優勢,從而忽視鄉村旅游的發展。這三個認識誤區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
(2)規劃問題:缺乏統一規劃。尹少華、鄧德勝、文建林認為,地方在發展鄉村旅游時,沒有將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納入區域旅游開發的大系統,進行統籌安排,全面規劃,任由經營者進行盲目的投資與開發,甚至出現了遍地開花和重復建設的現象,是導致資源開發的形式單一、水平不高、檔次低下、特色不強,從而缺乏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基礎設施問題:當前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基礎設施落后。許多基礎設施仍然適應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車場、洗手間、工具室、電話亭等公共設施簡陋、設備不足;客房、餐廳茶樓等主要食宿設施條件差,衛生狀況和設施設備條件難以讓人接受,難以留住游客。
(4)資金問題:資金短缺,投入不足。雖說鄉村旅游投資相對較少,見效較快,但并不是說不需要資金,尤其是建設上規模、上檔次的鄉村旅游區,既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又需對外宣傳促銷,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保證。但目前在我國興辦旅游景點的熱潮中,人們的投資熱點是開發規模較大、資源品位較高的景區以及建主題公園,很少有人去投資鄉村旅游。
(5)人才與管理問題:鄉村旅游景點管理滯后,服務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一是衛生狀況不好,存在“臟、亂、差”現象;二是亂搭亂建現象嚴重,破壞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樸風格,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三是少數景點游覽線路組織不好,標志不明顯,有的還要走回頭路;四是有的景點工商戶太多,濃厚的鄉村文化氛圍或宜人的自然風光被花哨的商業氣息所沖淡,讓旅游者找不到“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感覺;五是管理與經營體制不健全,從行業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夠,并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大多數“農家樂”協會也形同虛設,許多開發和經營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規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專業管理人才。沒有專業管理人員的統一管理,會使本來就很松散的鄉村旅游經營者更加松散;沒有專業管理人員的點撥和引導,也很難加快鄉村旅游向前發展的速度。
(6)產品與效益問題:首先,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產品單一,未形成系列,產品雷同,品位不高,難于滿足旅游市場日趨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其次,產品粗糙,深度開發不夠。許多鄉村旅游產品只是表層開發,缺乏創新設計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顯。第三,我國鄉村旅游產品參與性不足,難于提高旅游者旅游感受。由于產品單一,檔次不高,經營管理不善,服務質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我國鄉村旅游效益不明顯,而負面影響則有所加劇。
2.對研究成果的思考
雖然上述研究成果對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但是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市場與促銷問題缺乏關注;二是未能厘清這些問題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問題發生的脈絡。
(1)利益分配問題: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涉及政府、農村集體、旅游企業和農民等的利益分配問題,如何妥善、合理地處理好這一問題,協調好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各方的關系,對于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鄉村旅游利益主體的多樣性和利益關系的復雜織在一起,給鄉村旅游收入的分配帶來諸多障礙,造成各利益主體間的矛盾。任何一方利益得不到保障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安徽省宏村在古村旅游開發中,村民缺乏應有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利益分配,在對產權極不尊重、分配極不公平的情況下,宏村全體村民于2000年、2002年兩次分別向黃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名提訟,控告黟縣人民政府違法侵權行為,導致宏村旅游辦得越紅火,宏村村民與政府、企業的矛盾越尖銳的現狀。村民因利益分配不公而與旅游景區經營企業沖突的事件在我國其他地區也多有發生,如華夏第一苗寨――德夯苗寨村民曾封堵景區游道、鳳凰縣黃毛坪村村民分占鳳凰苗王府景區停車場等。
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發展經濟,無論是政府、經營者或是農民,都希望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從中獲利,追求經濟效益是他們發展鄉村旅游的共同目的,同時也是問題和矛盾的產生所在。因而,利益分配問題是鄉村旅游發展中一個關鍵性問題,這一問題的順利解決有助于其他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推進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理應得到政府、社會以及業界與學界的廣泛關注。
(2)市場營銷問題:市場研究不足,宣傳促銷力度不大,方式單一。目前,我國旅游開發已由資源導 向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但鄉村旅游存在地域分散、經營規模小的特征,而且資金不足,專業人才匱乏,致使鄉村旅游經營者無力從事全面的市場調查研究。因而,目標市場與宣傳促銷方式也較為單一。例如,黃山周邊地區鄉村旅游的市場總是定位在游玩黃山景區之后意猶未盡的游客身上,很少走出去宣傳促銷,只寄希望于導游或其他從業人員將人帶去。鄉村旅游宣傳促銷手段以發傳單或發名片和宣傳冊為主,并多局限在人際的范圍和較原始的手段,主動宣傳和參加集體促銷的意識和要求不強,這很難適應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市場宣傳促銷不力已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發展。
(3)問題的關聯性:一切事物總是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v觀現有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但未能就所存在問題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分析,僅把它們作為各個單一問題與現象加以分析;未能從問題的相互聯系進行研究、分析其中的根本與核心問題,沒有找出引發鄉村旅游問題的根源和厘清問題的發展脈絡,只停留在鄉村旅游問題的一般性描述。在此研究基礎上所提出的對策與建議,難免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難于收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系統論認為,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是由眾多系統構成的有機集合體,每一個系統都是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鄉村旅游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其關聯要素含多個方面,其中主要包括:體制要素、政府要素、農業結構要素、土地政策要素、利益主體要素、資源要素、生產要素、經營管理要素、市場要素等。因而當系統運動發展時,其中某一子系統或要素發生改變,必然帶動其他部分與要素進行相應的變化,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是由于系統運動發展時,某一子系統、環節以及構成要素未能進行相應的變化和調整而產生,即運動發展所造成系統內部的不協調以及系統與外部環境的不協調。因此,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關聯性,只要找出根本問題,也即問題產生的根源,厘清問題的發生脈絡,加以分析、解決,其他看似復雜的問題便隨之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標本兼治”,實現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如圖1所示。
三、解決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基本步驟
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關聯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所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源以及問題發展的脈絡。思想認識問題處于問題關系鏈中的起因位置,是鄉村旅游發展進程中引發相關問題的根源,是產生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思想認識是行為決策的基礎,政府、開發商、村民等鄉村旅游開發主體,在對鄉村旅游具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行開發,但因認識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致使行為決策出現偏差與不當,從而產生了缺乏整體規劃、基礎設施滯后、經營管理不規范、服務質量不高、資金與人才匱乏等影響旅游產品生產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以旅游產品生產為核心,筆者概稱之為生產過程問題。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導致旅游產品問題與效益問題的相繼發生,也隨之產生了利益分配問題。
筆者依據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問題的關聯性及其發生脈絡,提出根除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問題的4個基本步驟:
1.提高認識,根除“病源”
無論是政府決策者還是農村村民、旅游企業管理者以及從業人員均要提高對鄉村旅游開發的認識。首先,正確理解發展鄉村旅游現實意義和功能優勢,認清鄉村旅游的主要內容與特點。其次,充分認識農業不僅是農村的主導產業,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協調好旅游業與農業的關系,樹立“以旅助農”、“農游合一”的開發理念。最后,對鄉村旅游開發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科學分析,這樣既可以對可能產生的問題制定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盡可能規避問題的發生,又可使各相關開發主體對問題的產生有心理準備,避免問題發生時出現慌亂、不滿,甚至對鄉村旅游開發喪失信心的現象??傊谒枷肷蠈︵l村旅游必須具有系統的、全面的認識,就鄉村旅游發展達成共識,從而,消除問題發生的根源,并為后續問題的解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合理分配利益,消除問題惡化的隱患
鄉村旅游發展進程中,利益分配不公,則會出現諸如宏村、德夯苗寨等地的鄉村旅游愈是發展、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和激化的現象,致使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進一步惡化。雖然只有當鄉村旅游發展產生效益時,才發生利益分配,但是,此時只是利益分配的結果體現。實際上,利益的分配思想與方式在確定開發主體與發展模式時就已形成。為此,要實現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首先在鄉村旅游開發前必須進行全面的社會調查,明確各個相關單位與人員的利益主體地位;然后依據各利益主體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相關程度、貢獻等,制定科學的分配制度與途徑,并保持應有的透明度。
3.全盤運作,突破生產難題
生產過程問題是鄉村旅游發展中的核心問題所在,如何解決這一環節的問題,已是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員廣泛關注的焦點,并提出了許多有效的建議與對策。生產過程問題看似繁復,但只要順利解決思想認識與利益分配問題,各相關開發主體就能明確目的、統一認識,形成鄉村旅游發展合力,生產過程問題也能得以有序解決。
從圖2中可以看出這一環節的問題主要是圍繞旅游產品生產而展開的,規劃、資金、人才、設施、經營管理等問題既相互關聯、相互支撐,又相互制約。為此,要順利解決生產過程問題,必須全盤運作,提高整體生產能力。
(1)制定整體規劃,鑄造破解生產難題的金鑰匙。規劃是旅游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在生產過程問題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措與管理、人才開發、市場開發等問題,均需有科學的規劃。由此可見,規劃在生產過程中具有統率作用,是破解生產難題的金鑰匙。因而,鄉村旅游開發應該對旅游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翔實的調查與評價,然后,在區域空間上進行統籌安排,全面規劃;在時空上對鄉村旅游開發活動進行有序的周密安排。這樣既可以減少盲目開發和投資失誤,又可以避免相鄰地區的雷同和重復建設,提高鄉村旅游開發的效果,從而促進鄉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穩定發展。
(2)拓寬融資渠道,消除生產投入瓶頸,完善基礎設施。資金是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條件之一,資金缺乏制約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從而影響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鄉村旅游開發可通過三條渠道籌集資金:第一,由政府部門統籌、批撥扶貧資金開發鄉村旅游,政府投資的優勢在于有利于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有利于鄉村旅游的整體規劃和迅速發展。第二,引進外資,給鄉村旅游開發注入新鮮“血液”,拉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第三,鼓勵村民出資合股聯營,這有助于增強村民的責任感,以主人翁的態度投入鄉村旅游開發工作中。在整體規劃的 指導下,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完善旅游設施。
(3)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培養能夠破解生產難題的人才。鄉村旅游要上規模、上檔次,關鍵在于人才,人才是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和提高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鄉村旅游開發中的人力資源建設,需根據鄉村旅游發展特點,遵循“培引”結合原則,以培養當地人才為主,引進人才為輔。通過加強經營管理者、從業人員、村民等相關人員的旅游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從而提高服務接待水平。
(4)加強管理制度、法律法規建設,規范經營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人們提出向管理要效益的經營理念,這一經營理念在鄉村旅游開發中同樣適用。因而,必須建立和完善管理機制,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不斷提高經營者的管理水平;逐步實現鄉村旅游管理規范化。
(5)加大市場研究與宣傳力度,拓展客源市場。從圖2可以看出市場與旅游產品的關系,產品只有適應市場需求才具有生命力,再好的旅游產品必須投入市場,并為市場所接受才能實現其價值,由此可見,市場是旅游產品價值實現的保證。鄉村旅游產品要適應市場的需求,首先必須研究市場動態,研究旅游者心理特征和消費趨向,再進行精心規劃設計。同時,還需主動出擊,把產品投入市場,充分運用各種促銷方式,積極引導和激發旅游者的消費行為??傊哟筻l村旅游宣傳力度,提高旅游產品知名度,是推動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
4.消除問題,實現協調發展
生產過程問題的順利解決,產品與效益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首先,立足當地鄉村旅游資源實際和發展狀況編制的鄉村旅游規劃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設計開發的鄉村旅游產品具有明顯的個性與特色,有效地消除產品雷同現象。其次,經營管理者、從業人員等相關人員的業務知識與技能的提高,開發資金籌措到位,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經營管理的規范化,都為開發高質量、高品位的鄉村旅游產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在廣泛研究市場動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與消費行為前提下,設計和開發集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旅游產品,有效地滿足了旅游者多層次的旅游需求。同時,隨著宣傳促銷力度的加大與客源市場的不斷擴展,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也隨之逐步提高。
其實,產品與效益問題的解決是上述各環節問題順利解決的結果,是問題消除、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的成功體現。此時,人們所要進行的應是對鄉村旅游發展進行分析總結,思考如何加以完善,如何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的功能優勢,進一步推動農村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協調發展。
鄉村旅游是出現在1980年,一種新型的農村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迅速發展的鄉村旅游一般是獨特的鄉村民俗文化為靈魂的農民業務實體。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鄉村旅游的發展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中國的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是在農業、旅游、休閑農業和觀光學習、參與、娛樂、休閑、度假、娛樂等方向發展。
一、鄉村旅游的定義
鄉村旅游以鄉村生活鄉村風光和自然旅游資源為吸引物,依靠鄉村特有的美麗風景與自然環境,配合當地的建筑與鄉村文化,在農村和和農業休閑的基礎上,開發度假、休閑、娛樂和參與體驗等旅游項目的新興旅游形式。國內有關鄉村旅游的定義較多,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
二、鄉村旅游開發的意義
發展鄉村旅游主要是現在的城市中人們生活壓力大,人們有一種釋懷的感覺、可以放松身心,因為在城市沒有一種田家樂園般的田園風光和淳樸的農村生活,所以農家樂等項目正好迎合他們胃口。還有就是農村的資源相對薄弱,為緩解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當地政府開發和引導下,一批批農家游、生態游、體驗休閑游等相續出現,這對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貧富差距,減少城鄉差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建立一個和諧社會和發展共贏。
三、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狀況
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的農業大國,地大物博,農業資源豐富,隨著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和游客日益的的增長,傳統的旅游項目已經無法滿足旅游者的需求。鄉村旅游的出現極大地滿足城市居民遠離城市的喧囂與壓力,,體驗鄉村生活、鄉村民俗和傳統文化的需要。且鄉村旅游進入門檻較低,自20世紀90年代起,鄉村旅游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一大批有濃郁鄉村特色和文化的鄉村旅游景區。鄉村旅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人民的就業問題,加快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財富。
四、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
首先,鄉村旅游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一方面國家對農村問題的重視的政策所決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工業化導致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想逃離工業環境享受休閑安逸的鄉村生活的需求,為此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將涌向鄉村,將會對鄉村經濟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其次,鄉村旅游將會沿著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緊密結合的方向發展。歐洲國家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綠色內涵尤為重視,日本更加重視鄉村旅游的傳統文化,而鄉村旅游的發展在我國現階段則側重于其經濟效益。這是中國的國情,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者與旅游開發者素質的提高,鄉村旅游的綠色內涵和文化內涵,將得到進一步的挖掘,我國的鄉村旅游將發展的更加完善。
最后,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鄉村旅游的發展依托于當地的風俗文化和地理特征,所以離不開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需要用淳樸的民風來創造一個可以讓旅游者達到放松身心休閑娛樂目的的環境氛圍,只有當地居民的積極配合才能使鄉村旅游更具地方文化特色。才會更加得到旅游者的青睞,保障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五、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問題:無論是社區居民,政府或鄉村旅游經營者存在對鄉村旅游的理解缺乏的情況。一方面是對開發鄉村旅游項目所需要的條件分析和認識不夠,對本土資源的評價過高,致使旅游開發者對于鄉村旅游開發期望過高。另一方面是對鄉村旅游特征的認識不足,越來越多的非鄉村建筑和工商戶出現在鄉村旅游景區,沒有很好地保護鄉村原有的風貌,使鄉村旅游景觀“鄉村性”不足。
(2)規劃問題:沒有進行統一的規劃。導致地方在發展鄉村旅游時,缺少對當地旅游資源的合理運用,允許開發商對當地旅游資源盲目的開發,類似的建筑過多,缺少地方特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形式單一、水平不高、低品位、特色不強,是缺乏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基礎設施問題:鄉村旅游發展目前最大的一個約束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后。大部分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如道路、停車場、洗手間、工具間、電話亭和其他公共設施,公共設施設備不足,餐廳和其它大型餐飲住宿條件差,衛生狀況和設施設備條件難以難以留住游客。
(4)資金問題:資金短缺、缺乏投資。雖然鄉村旅游投資相對較小,見效更快,但不是不需要錢,尤其是在建設規模、水平的鄉村旅游地區,既需要能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又對外宣傳推廣,所以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保證。然而,目前在中國設立旅游景點的繁榮階段,人們的投資熱點是開發大型、高檔風景旅游區和主題公園,很少有人投資鄉村旅游。
(5)景點的管理問題:
鄉村旅游景點的管理比較落后,服務的質量也不是太好。具體表現為:首先,衛生條件不好,有“臟,亂,差”現象;二是亂搭亂建嚴重,破壞了古代建筑和村落原有的風格,使當地的文化色彩降低,三是旅游景點的線路設計的不夠合理,缺少相應的指示標志或標志不明顯,致使游客走許多冤枉路,浪費時間。四是,景點的商戶過多,當地的文化氛圍被過多的商戶所沖淡,過多的商戶打破了原有村莊寧靜祥和的生活,使游客無法感受到鄉村生活回歸自然、放松身心的感覺。
景區產品問題:
第一,中國的鄉村旅游產品單一,沒有形成系列,產品是類似的,品位不高,難以滿足旅游市場日趨多層次、多樣性和高文化品味的旅游需。;其次,產品粗糙,不夠深度開發。第三,我國鄉村旅游產品參與性不足,難于提高旅游者旅游
感受。
六、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解決
(1)提高對鄉村旅游的理解和認識
首先,要理解鄉村旅游業的意義和功能優勢,理解其主要內容和特點。第二,農業不僅是在農村地區的主導產業,也是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協調旅游與農業之間的關系,營造農業與旅游相互補的環境尤為重要。最后,需要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的進行科學的分析,這樣既可以對可能產生的問題做好預防,盡量避免問題的發生,也可使相關開發的主體對出現的問題有一個心理準備,從而避免問題發生時出現慌亂、不滿,甚至失去鄉村旅游開發的信心。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實現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首先,鄉村旅游發展必須進行一個全面的社會調查,清楚所有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利益主體地位,然后根據各利益相關者在發展鄉村旅游的相關程度、貢獻等,制定科學的分配制度,并且要有一定的透明度。
(3)通力合作,解決生產問題
生產過程是核心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為此許多專家和學者提出了許多有效的建議和對策。生產過程似乎很復雜,但只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和利益分配問題,每個相關開發主體明確的目的,團結合作,鄉村旅游發展生產中的問題將得到有效地解決。
(4)解決問題,保障發展
生產過程的問題解決順利,產品和效益問題也會得到解決。首先,基于當地鄉村旅游資源和準備的農村旅游發展規劃有其自身獨特性的基礎上,設計和開發的鄉村旅游產品具有明顯的個性和特點,有效地消除產品類似的現象。其次,經營管理者、從業人員等相關人員提高業務知識和技能,發展融資到位,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和運營管理標準化,對于發展高質量,高檔鄉村旅游產品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 鄉村旅游;現狀;問題;對策;湖北荊州;桃花村
中圖分類號 F5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4-0315-01
1 桃花村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桃花村位于荊州古城西門外約6 km處,是太湖農場管理區的一個生產隊。1996年幾家農戶在棉田里套栽桃樹收益頗豐。2001年生產隊組織規模栽桃,形成了40 hm2桃園。得益于桃花盛會品牌效應的推動,目前桃花村已建成80 hm2桃園、100 hm2梨園、33.3 hm2科技示范園、6.67 hm2蓮花島嶼、13.33 hm2垂釣基地及58戶農家特色餐店,年接待游客規模多達150萬人次。如今的太湖桃花村是一個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田園采摘、田園認領、田間勞作及垂釣和水上娛樂于一體的休閑觀光旅游勝地,是荊州區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為了響應國家旅游局打出的“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的宣傳口號[2]。有關部門先后對桃花村共投入資金3 000多萬元,完成了“五大基礎”設施建設,如“六通一平”(供水、排水、供電、道路、廣場、電信、寬帶網、平整土地)基礎設施建設,桃花村擁有許多文化品牌,如“桃園三結義”,還有桃花節與桃花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2011年11月獲得了“湖北旅游名村”的稱號。
2 桃花村旅游的發展前景
桃花村“農家樂”是農業經濟與旅游經濟結合的產物,是以農民家庭為依托,以田園風光和別有情趣的農家生活為特色,吸引游客到此休閑度假、觀光娛樂、體驗勞作的一種新型旅游活動。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擁擠的交通、巨大的工作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等讓大量城市居民渴望到郊區鄉村去滿足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逃離喧囂的都市生活,休閑度假市場需求大幅度上升,這就為桃花村旅游的興起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桃花村旅游是響應國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實施,并且得到了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它為農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茖W的規劃,改變了落后的農村面貌。旅游業的發展實現了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解放剩余的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減小了城鄉差距,同時也給當地居民提供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1]。
3 桃花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3.1 思想認識單一
經營管理者缺乏對鄉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確認識,忽視了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應繼續有效地保持“鄉村性”和“鄉村意象”[3]。桃花村顧名思義是以桃花為主,經營管理者就僅僅開展以賞花摘桃為主的旅游活動,特色單一,很難使游客二次或多次旅游。
3.2 基礎設施落后
雖然桃花村已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但仍然不能滿足游客的需要,如道路沒有明確的分級,僅有主干道和田間小路,主干道狹窄,只能并走2輛車,田間小路坑坑洼洼,不利于游人行走;沒有專門的停車場,就在景區廣場或路邊???,造成旺季交通大擁擠;洗手間設置不夠且內部設施不齊全;電話亭等公共設施簡陋、設備不足或基本沒有,缺少一些游樂健身設施;餐館、酒家設施條件差,難以留住游客。
3.3 資金投入不足
鄉村旅游區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及對外的宣傳促銷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桃花村引進資金力度不夠,導致基礎設施落后,鄉村旅游經營者無力從事全面的市場調查研究,大大制約了桃花村的發展[4]。
3.4 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是大多數景區出現的問題,一到旅游旺季,交通不暢,人滿為患。游客亂丟亂扔現象嚴重,亂踩亂踏,攀爬現象也很嚴重,導致許多樹木的枯死。鄉村旅游經營者沒有很好的分配客流量,影響了游客旅游的心情。到了淡季,基本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讓在淡季的游客對旅游區的印象大打折扣。
3.5 植物配置單一
植物配置主要是桃樹和紫葉李,還有少量的樟樹、桂花等,灌木就是海桐、大葉黃楊、紅繼木等。植物搭配單調導致桃花村的植物季節性非常明顯,夏天景色迷人,秋冬季節蕭條冷清。
4 桃花村旅游發展對策
4.1 提高認識,加強管理
一是正確理解發展鄉村旅游現實意義和功能優勢,認清鄉村旅游的主要內容與特點;二是充分協調好旅游業與農業的關系,樹立“以旅助農”、“農游合一”的開發理念;三是加強景區管理人員對景區管理的認識,組織一些員工到相近或成功的鄉村旅游點去考察學習,借鑒創新使桃花村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針對亂踩亂踏胡亂攀爬的游客應給予一定處罰或警告,設置宣傳標語,減少游客對環境的破壞,實現游客、景點雙贏的局面。招收專業管理人員,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5]。
4.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議修建一些寬闊的主干道,設立分級公路,減輕旺季客流量的負擔。在旅游旺季可以分派工作人員免費充當導游,有意識的進行分流管理,大大減輕人滿為患的局面,也提高了游客的旅游質量[6-7]。桃花村應多引入一些觀葉觀花植物,改善目前植物配置較少的現狀。植物選擇時應注意做到體現植物春華秋實的本質,無論游客什么時候來到這里都感覺到強烈的季節變化。同時也應該大力發展道路兩旁的綠化,如在人工橋邊種上迎春花,路旁可規劃出2~3 m寬的綠化帶,由高大的喬木到低矮的灌木,層次分明,增加綠量以達到美化環境和凈化空氣的效果。
4.3 開發新型旅游項目
桃花村的主要項目是觀賞桃花和采摘活動,這就形成了嚴重的季節性。旺季很旺,淡季游人稀少。開發一些娛樂活動如土壕對戰、騎馬游桃花村這樣的野趣活動在淡季也能夠很好地吸引游客到來。建設農業研究基地,不光是促進當地的農業發展,而且那些新型農產品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
5 參考文獻
[1] 劉德謙.關于鄉村旅游、農業旅游與民俗旅游的幾點辨析[J].旅游學刊,2006,21(3):12-19.
[2] 張文,安艷艷,李娜.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問題及對策[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3):17-24.
[3] 鄒統釬.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成都農家樂與北京民俗村的比較與對策[J].旅游學刊,2005,20(3):63-68.
[4] 林伯明.關于發展桂林鄉村旅游的思考[J].社會科學家,1999(4):75-77.
[5] 劉愛服.試論京郊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旅游學刊,2005,20(1):68-71.
隨縣人文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態勢較好。但是隨縣鄉村旅游起步相對較晚,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基礎設施落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交通相對不便。雖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的交通狀況,但某些景區旅游路線道路太窄,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比如唐鎮華寶山村,道路太窄、錯車困難。二是接待能力有限。游客的吃住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尚市鎮群金村“桃花文化節”吸引了周邊游客前來體驗,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影響了總體接待能力,成為了制約發展的瓶頸。
2.市場發育不成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旅游資源開發不夠。雖然鄉村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但名城風貌、自然生態資源特色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尚未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二是“六要素”挖掘不夠。“吃住行游購娛”是旅游產業的六要素。只有充分挖掘此六要素,才能形成完善和成熟的旅游市場,最終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更是如此。從目前隨縣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的鄉村旅游產品來看,仍然存在旅游六要素挖掘不夠、鄉村旅游產業鏈條過短的問題。例如尚市桃花節主要靠賣油桃增加農民收入,桃花節作為鄉村旅游的產業帶動效果并不明顯。此外,神農牡丹谷、草店芍藥園等景點的季節性過強,無法形成持久動力。也就是說,目前隨縣鄉村旅游精品多以半日游為主,留不住人,經濟帶動效果不顯著。
3.瓶頸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金瓶頸。鄉村旅游的特點之一是初期投入大,見效相對較慢。有些投資人在早期難以準確預判投資金額,結果容易導致資金周轉困難。二是技術瓶頸。不少鄉村旅游以經濟作物為基礎,這些經濟作物的種植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做支撐,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信息瓶頸。不少旅游企業在發展初期缺少國內市場、市內市場調查,造成信息不對稱。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鄉村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交通、食宿等問題。與交通部門合作,開辟旅游專線,為游客出游提供方便。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PPP模式,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合作,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2.創新鄉村旅游投融資體制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的融資支持,解決鄉村旅游資金投入問題。
3.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發揮隨縣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把各種鄉村民間娛樂藝術如舞獅、高橋、吹打樂、花鼓、民歌對唱及各種民俗表演納入鄉村旅游產品中,形成系列和規模,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4.與高校合作尋求技術支持。合理配置和共享雙方資源,使雙方的優勢得到最佳互補。引進高校人才參與旅游項目開發和管理。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提供經濟作物種植技能培訓。
5.合理規劃,形成隨縣旅游品牌效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旅游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詳實的調查與評價,打造出具有隨縣特色、與鄉村環境相協調、具有品牌效應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6.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特色農業、林業等資源開發旅游項目,讓農民參與旅游產業,實現就業創業和脫貧致富。吸納村民參與景區建設,改善旅游基礎設施。
一、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之交通運輸業、尤其汽車和高鐵的迅猛發展,外出旅游正在成為中國人的一項基本生活需求。與以往的長途旅行乃至出國、出境旅游相比,短途旅游正以其方便、靈活的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二、鄉村旅游的優勢
在形式多樣的短途旅游中,由城市向周邊農村輻射的鄉村旅游,無疑是近年來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一種旅游形式。在短途旅游方便、靈活的優點之外,鄉村旅游更同時具備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經濟實惠等多種獨特優勢,是一個擁有較大市場潛力的發展項目。
三、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逐漸崛起成為一項火熱的消費項目,居住在城市的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農業生活蘊含的魅力和鄉村地區自然環境的極大優勢,周末和節假日全家老小共同來一趟鄉村之旅,已經成為城市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綜合來看,國內鄉村旅游尚處于較低層次,存在較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
(一)旅游“硬件”不能適應發展需要
所謂硬件,指的就是眾多鄉村旅游開發地區的基礎設施,包括衛生、醫療、服務等設施。目前各地鄉村旅游基本處在原生態的狀況,即僅有當地居民和以開發為目的的旅游項目,配套設施嚴重缺乏,如公共廁所、衛生服務站、加油站等基本設施幾乎沒有。由于鄉村旅游各景點之間往往距離較遠,這些基礎設施的匱乏,使得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較為不便,放大了路程在游客選擇景點時的考量,其結果就是離城市較近的景點游客較多,且游客數量的減少幅度遠大于景點路程增加的幅度,對離城市較遠的景點十分不利。
(二)鄉村旅游項目開發效率較低
鄉村旅游,尤其是平原地區的鄉村旅游,通常面臨景點與景點之間距離較長,對游客吸引力較弱的問題。與此同時,各地在開發鄉村旅游資源時,經常以縣、區為單位,各自為政,互相競爭,造成的結果就是各地區都有若干個規模不大的景點,分散在境內各地,但每個景點可供游客欣賞、娛樂的內容都十分有限,讓游客感到僅去一個景點玩的不夠盡興,但去其他景點又太過麻煩,難以讓游客獲得足夠的樂趣,也削弱了游客重復前來游玩的興致。
(三)鄉村旅游形式單一
目前國內鄉村旅游在形式上仍然以農村生活體驗為主,主要形式有農家樂、果品采摘、垂釣、賞花踏青等。相比數量眾多的鄉鎮和景點,形式上顯得較為單一,無論是對游客的吸引力,還是產品的附加值,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旅游“軟件”亟需增強
當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主要以各地居民為主,缺乏統一的組織和有力的管理,景點附近經常演變成農貿市場,管理混亂,臟亂差現象普遍存在,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很難得到有效的服務,更多只能依靠自己摸索,缺乏良好的旅游體驗。
四、改善鄉村旅游整體質量的對策
(一)增強認識,加大投入
各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鄉村旅游市場的廣闊前景,對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應加大政策性投入,扶持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避免為發展而發展,無條件迎合游客而對環境進行破壞性開發;通過廣泛宣傳,逐步培養游客形成“我欣賞這樣的自然”而非“我要看這樣的自然”的旅游心態,形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二)完善基礎服務設施
鄉村旅游的游客數量大幅增加,相應的衛生、醫療等服務需求也快速增長。各地應充分考慮鄉村旅游多為自駕游的實際情況,結合本地旅游景點分布情況,加快公共廁所、衛生服務站、加油站、汽車修理站、商場等基礎設施的修建,為游客提供一條龍服務,確保游客在游玩過程中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得到幫助,消除后顧之憂,同時帶動地方人員就業。
(三)統一規劃,豐富內容
鄉村旅游落點在鄉村,規劃則應在省市一級地方政府。只有將鄉村旅游的規劃工作提升到省市一級的高度,才能有效避免縣區政府互相競爭、一盤散沙的規劃局面。在旅游項目的規劃中,應減少重復和雷同項目,根據時間長短、路程遠近、項目內容等,科學規劃設置旅游項目,開發多條旅游線路,為游客提供多種可選組合,吸引回頭客。通過跨地區、跨類型的旅游項目設置,如農業生態游、鄉村訪古游、野外健身游等。
(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在鄉村旅游規?;l展的基礎上,增強旅游項目和服務的規范化,對各鄉鎮旅游從業人員進行統一培訓,提升整體素質,優化服務質量;引入管理人才,實施企業化運作,減少粗放管理造成的資源浪費,實現旅游資源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五、結束語:
一、九江鄉村旅游的供給現狀分析
九江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田園風光和生態環境。近年來,在九江市政府的規劃和支持下,九江鄉村旅游地區的公共交通不斷完善,旅游項目不斷增加,眾多便利條件吸引了眾多去往九江鄉村旅游的游客,因此九江鄉村旅游具有廣闊的市場。
(一)鄉村旅游購物
橘子園山下大多是出售橘子,沒有其他特色購物商店。而農家樂地區也沒有特色購物商店,只有在較大的農家樂地點偶爾有出售當地土特產等商品,二者附近幾乎都沒有正規的購物門店。
(二)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實地走訪,橘子園和農家樂地區的接待設施差強人意,忽略了許多細節問題:如停車場的規模和范圍不合理;衛生間數量有限,又有些簡陋。農家樂地區的衛生間則相對好一些,因為大多數農家樂農莊就是開在自己家里,因而其數量和質量上要比橘子園的好一些。垃圾桶數量也都明顯不夠。
(三)公共交通
易家河橘子園沒有直達的旅游專線,散客都需要乘坐客運車以及出租車才能到達,而去往各個農家樂地點的交通則相對便利許多,因為大多數農家樂都建在大型旅游景區周邊,交通設施以及路面都相對完善。
(四)餐飲
橘子園山下有許多餐飲店,在價位上高低不等,提供當地的特色或者傳統餐飲;農家樂本身就是以餐飲為主,因此也分為兩類,一類是游人親自動手做,一類是直接享用。但無論哪一種,都能基本滿足游人的需求。
(五)娛樂項目
易家河橘子園主要的旅游項目是上山摘橘子。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對于親自體驗摘橘子還是很感興趣的,并且幾乎老少皆宜;農家樂主要以小型的娛樂項目為主,大部分農家樂除了必有的廚房、餐廳以外,還配有卡拉OK、麻將桌、臺球桌等。單純的鄉村農家樂還提供蔬菜、禽類等食材,但是近郊的農家樂地區例如五七二七廠附近則不提供食材,需要自己備好。
二、九江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鄉村旅游地區交通有待完善
在九江鄉村旅游地區中,多數采摘園的交通不是很便利,盡管有直達的公路,但是公共交通工具數量很少。加之路面稍窄,有些崎嶇,通行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而且交通擁堵現象經常出現,最終需要步行到達采摘園的小路也沒有修建得十分完善。大部分鄉村旅游景區的都有一些黑車,宰客現象時有發生。至于景區門口缺少足夠的停車位,一些自駕游客的車無法就近停放,也存在安全隱患。
(二)鄉村旅游地區缺乏品牌建設
品牌是鄉村旅游乃至整個旅游業都非常關注的方面之一。九江鄉村旅游資源很豐富,但是缺乏品牌經營意識。目前九江大部分農家樂及農莊都是自給自足,有的甚至連牌子都沒有,許多人根本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些農家樂農莊。沒有自己的獨特品牌和創意。
(三)鄉村旅游項目缺乏創意和特色
調查發現,各個鄉鎮幾乎都有不同規模的采摘園,農家樂山莊的數量也相當龐大。在環廬山的大型景區周邊,不少鄉村旅游景區都提供漂流項目,但在項目設計上缺乏創意,造成同質化競爭。九江大多數鄉村旅游如采摘園、農家樂等只是為游客提供表層的參與和體驗。每個鄉鎮的鄉村旅游產品具有很強的相似度,沒有與當地文化、經濟等緊密結合起來,缺乏應有的特色。
(四)鄉村旅游地區服務不到位
在旅游業中,服務至關重要。鄉村旅游地區的服務在質量以及服務人員的素質、態度方面更應該有所重視。九江眾多的鄉村旅游項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務缺失,如交通及信息服務不足;人員服務不專業;景區內的向導及安全服務缺失等。
(五)鄉村旅游管理缺失
由于缺乏整體規范的管理,沒有系統專業的管理模式,存在許多管理上的漏洞和死角。管理缺失造成了景區內環境被破壞、秩序混亂、資源浪費等,最終影響整個鄉村旅游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六)鄉村旅游地區營銷及宣傳不到位
九江絕大多數鄉村旅游地區都缺乏營銷戰略和廣泛積極的宣傳。在九江鄉村旅游類別中,農家樂和果園占多數,但其中大多數為自家經營,幾乎沒有營銷策略。
(七)鄉村旅游地區對資源環境保護不力
融水苗族鄉村旅游發展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在柳州市、大桂林旅游圈乃至廣西都占有一定的市場,但是新形菹攏在旅游新常態下,融水鄉村旅游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問題。
一、較低的旅游產品層次
鄉村旅游產品形式單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高端旅游產品及高質量鄉村旅游服務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在“融水苗族自治縣鄉村旅游客源地結構特征”調查方面,有將近80%受訪游客都是來自柳州市本地,有超過90%游客來自廣西區內,區外游客較少,這也是融水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層次上不足以吸引大桂林旅游圈、北部灣旅游圈及省外其他地區的游客;在“鄉村旅游動機”方面,田園回歸和釋放壓力是首選,而以“民俗風情、民間藝術體驗”為出游動機的游客僅僅為12%,動機缺乏。在“鄉村旅游消費”方面,超過一半的游客消費水平較低,僅僅在100-300之間,人均消費超過300的不到三成。融水是少數民族地區,民俗風情濃厚,人文歷史底蘊厚重,風土人情堪稱一絕,游客到融水鄉村旅游主要還是集中在田園觀光、鄉土美食和緩解工作生活壓力幾方面,而以融水苗族風情、歷史文化體驗和科普教育為主打的旅游產品開發力度尚顯不夠,缺乏高層次,高標準的旅游產品。
二、不健全的基礎設施
旅游基礎設施是支撐旅游發展的主要載體,然而在調查過程中,情況并不是很樂觀,融水鄉村旅游在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方面跟不上鄉村景區景點的建設步伐,表現出很大的滯后性,融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原本就是這一片山區才能孕育出如此美好的鄉村風情,在基礎建設方面就存在先天的薄弱性。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客源地結構”和“出游時間選擇”這兩方面,融水鄉村旅游的主要客源還是以柳州本地就地參與居多,且出游時間也是以“法定假日”和“雙休日”為主,假期的固定造就出行的密集,在先天基礎薄弱和旅游時間集中雙重壓力下,融水鄉村旅游基礎建設薄弱矛盾特別突出。
在對融水鄉村旅游不滿意情況調查中,發現“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位列前二,融水包括4鎮16鄉,各區域擁有豐富的鄉村自然景觀、民俗文化景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等鄉村旅游資源,但是通觀整個融水鄉村旅游重點區域分布狀況,發現融水鄉村旅游地分布較為分散,集聚效應較差,規模小,因此特別是在交通規劃建設方面難以適應、更加無法滿足鄉村旅游發展的要求。也是因為融水鄉村旅游分布分散,交通條件較差,導致鄉村旅游區、旅游點規模小,經營管理水平低,長期以來處于自發無序的開發狀態,旅游開發的效益低下,使得鄉村旅游對融水旅游業的促進作用顯得尤為不明顯。
三、薄弱的旅游營銷
從游客對“鄉村旅游目的地感知”來看,大多數游客對融水鄉村旅游并不是十分了解。主要是缺乏相應的了解渠道,大多數人都是在網站上初步瀏覽知道粗淺信息,并不能夠了解具體情況,而且在餐飲住宿網絡訂購等方面十分欠缺。主流媒體宣傳的也只是諸多整合的大型項目,造成了大多數游客只熟悉一些相對大型、知名度高、開發時間長的鄉村旅游景點,而對鄉村旅游景區景點的基本情況了解甚少。而且,融水鄉村旅游普遍自駕的方式,對其本身發展也帶來了弊端,對于旅游信息和旅游感受,游客只能口口相傳,自駕游的瘋狂體現了團隊旅游的缺乏,旅行社的推介作用很難發揮。
在鄉村旅游品牌建設方面,融水沒有經過整合,缺乏具有凝聚力的鄉村旅游形象,各個景區景點分散經營和獨自營銷,缺乏統一的理念形象定位和統領,營銷過程中缺乏系統的營銷策略,產品市場識別不夠清晰,產品開發定位不準,品味不高,空間和時間容量小,難以吸引和留住游客。
四、旅游生態破壞嚴重
從游客對融水苗族自治縣鄉村旅游目的地選擇影響因素來看,將近30%的游客一致認同,天生麗質的生態環境、別具一格的鄉土風情讓融水鄉村散發著迷人的魅力,他們認為生態環境對于融水旅游來說十分重要。然而,從游客對融水鄉村旅游不滿意情況調查來看,也有少部分游客認為融水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環境生態遭到了破壞,目前融水鄉村旅游發展缺少整合及統一的監管,各個景區景點各自為營,隨意經營,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缺乏長遠的發展目光,給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破壞,在發展過程中也不注重環境容量,來者皆是客,盲目發展。調查了解到在參與融水鄉村旅游過程中,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游客學歷普遍低下,文化素質不高,也有可能造成游客環保意識不強,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高,隨意而為。
五、較低的旅游旅游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