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14:54:45
序論:在您撰寫人工降雨的害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雨――我們知道,云是離散形式的液態水(小水滴)或固態水(小冰晶)形成的.其形成是由于大氣層中的水蒸氣遇到0℃以下的冷氣流時放出熱量,以塵埃為核心凝結(凝華)成數目巨大、直徑很小的小水滴(小冰晶).可見,無論是朵朵白云還是滿天烏云,均不是水蒸氣的集合,而是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液化或者凝華后的產物,由液態水滴為主所組成的云體稱為水成云,由小冰晶為主組成的云體稱為冰成云,而由水滴和冰晶共同組成的云稱為混合云.
在一定的溫度、氣壓的條件下,水成云內小水滴由于水蒸氣的不斷液化而逐漸增大,當增大到不能在空中懸浮時就會下落到地面,這就成了雨.而對冰成云和混合云來說,是由于在一定條件下,大氣中的水蒸氣不斷凝華使冰成云或混合云中的小冰晶不斷增大,從而形成冰晶或雪花下落,在下落過程中遇到較高溫度的氣流后又熔化為水滴下落到地面,從而形成降雨.
雨滴的直徑在0.1~7mm之間,按其大小和降落緩急可分為毛毛雨、小雨、中雨、大雨、陣雨、暴雨.適時適量的降雨能夠解除旱情,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把降雨過程稱為“天降甘霖”、“及時喜雨”,并把“風調雨順”與“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聯系起來,可見雨水在人們心目中多么重要.
了解了雨滴的成因,就可以實施人工降雨以解除干旱,其方法是利用高射炮、小火箭或飛機把食鹽、碘化銀或干冰(故態二氧化碳)粉末播撒到云層中,作為凝結核和降溫劑,促使水蒸氣液化為小雨滴以及加速小雨滴變大直至下落為雨.
露――在溫暖季節的清晨,人們在路邊的草、樹葉及農作物上經??梢钥吹铰吨?,露也不是從天空中降下來的.露的形成原因和過程與霜一樣,只不過它形成時的溫度在0℃以上罷了.
在0℃以上,空氣因冷卻而達到水汽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溫度”.在溫暖季節里,夜間地面物體強烈輻射冷卻的時候,與物體表面相接觸的空氣溫度下降,在它降到“露點”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為這時溫度在0℃以上,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結成水滴附著在地面物體上,這就是露.
露和霜一樣,也大都出現于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同時,容易有露形成的物體,也往往是表面積相對較大的、表面粗糙的、導熱性不良的物體.有時,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溫度繼續降低,使物體上的露珠凍結起來,這叫做凍露.有人把它歸入霜的一類,但是它的形成過程是與霜不同的.
在農作物生長的季節里,常有露出現.它對農業生產是有益的.在我國北方的夏季,蒸發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時,農作物的葉子有時白天被曬得卷縮發干,但是夜間有露,葉子就又恢復了原狀.人們常把“雨露”并稱,就是這個道理.
霜――在寒冷季節的清晨,草葉上、土塊上常常會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結晶.它們在初升起的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待太陽升高后就熔化了.人們常常把這種現象叫“下霜”.翻翻日歷,每年10月下旬,總有“霜降”這個節氣.我們看到過降雪,也看到過降雨,可是誰也沒有看到過降霜.其實,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而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里形成的.
霜是一種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間.少數情況下,在日落以前太陽斜照的時候也能開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熔化了,但是在天氣嚴寒的時候或者在背陰的地方,霜也能終日不消.
霜的形成不僅和當時的天氣條件有關,而且與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也有關.當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么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余的水汽就會析出.如果溫度在0℃以下,則多余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因此霜總是在有利于物體表面輻射冷卻的天氣條件下形成.此外,風對于霜的形成也有影響.有微風的時候,空氣緩慢地流過冷物體表面,不斷地供應著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風大的時候,由于空氣流動得很快,接觸冷物體表面的時間太短,同時風大的時候,上下層的空氣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溫度降低,從而也會妨礙霜的形成.大致說來,當風速達到3級或3級以上時,霜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節里晴朗、微風或無風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僅和上述天氣條件有關,而且和地面物體的屬性有關.霜是在輻射冷卻的物體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體表面越容易輻射散熱并迅速冷卻,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類物體,在同樣條件下,假如質量相同,夜間它們同時輻射散熱,那么,在同一時間內表面積較大的物體散熱較多,冷卻得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這就是說,一種物體,如果與其質量相比,表面積相對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葉很輕,表面積卻較大,所以草葉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體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輻射散熱,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體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塊等.
霜本身對植物本沒有害處,通常人們所說的“霜害”,實際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時產生的“凍害”.
霧――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km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一般來說,秋冬早晨霧特別多,為什么呢?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m3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g;而氣溫在20℃時,1m3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g.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并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懸浮在空氣中,這就形成了霧.
關鍵詞:誤區原因 草坪功能 合理應用 草坪問題 草坪管理
中圖分類號:S68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b)-0237-02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旅游業的發展,到城市綠化美化;從體育事業的發展,到城市環保、水土保持、公路護坡等,我國曾刮起一股草坪熱。但20世紀末期以來,草坪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疑。而這樣就使得人們對草坪的了解產生了模糊,故而,中國內的草坪業也相繼進入低谷期,同時社會也對草坪的理解產生了一定的誤解與誤區,其表現在以下方面:(1)草坪易產生病蟲的害處多;(2)草坪在耗水耗養料上的成本較高;(3)草坪的生態功能上不全面,較小;(4)草坪沒有灌木與大喬木綠量。
1 誤區產生的原因
產生這些誤區的原因主要有很多種造成的,既有傳統方面的原因,也存在國內在草坪科研上的滯后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一,國內對草種的研發缺乏積極性,同時草坪在管理技術的研究成果也沒有得到較好的轉化;第二,國內各地在草坪管理技術發展上沒有形成一套很好的規范,例如:草坪的灌溉、施肥、修建的頻率和高度、生長調節手段、病蟲害以及雜草的防治等,在管理上滯后,并且有不管理額現象,使得草坪的質量不佳,甚至產生死亡;第三,草種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導致了洋草種的當道,而洋草種是比較的耗水耗養料的,而這樣人們就對草坪的認識產生偏差,認為不僅生態功能不大,還很耗水耗養料。此外,在園林的建設中,種草不如種植喬木與灌木帶來的價值高,賺的錢多,同時也不利于草的發展。
2 科學定位草坪功能
克服認識誤區,科學定位草坪功能,國內草坪要想健康發展,首先克服的就是認識上的誤區,既不要夸大草坪的作用,也不要貶低其功效,要給其科學的功能定位?,F就喬灌木相比,除去相同的生態作用外,草坪的不可替代性是其它植物無可比擬的。
2.1 文明生活的象征
一片開闊的大草坪清新宜人,天高云淡的感覺油然而生。這就是說翠綠如茵的草坪,能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能開闊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志趣。綠色毯狀的草坪上,開放著五彩繽紛的鮮花,掩映于紅墻、黃瓦、白屋之間,顯示出欣欣向榮的城市田園風貌,能讓人忘記工作的疲勞、生活的憂傷,從而精神飽滿,奮發向上。
2.2 游覽休閑的樂園
均勻一致的綠色草坪,給人提供一個舒適的娛樂活動和休息場所。“小草偷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朱自清先生筆下描寫的青草就是真實的寫照。
2.3 保持水土的衛士
草坪因具致密的地表覆蓋和在表土中有絮結的草根層,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蝕作用。據試驗,在30°坡,200 mm/每時的人工降雨強度下,當覆蓋度為100%、91%、60%、31%時,土壤的侵蝕度相應為0、11%、49%、100%,土壤的侵蝕度根據草坪密度的增加而銳減。據研究,不同土地的表層20 cm厚的土層,被雨水沖刷凈盡所需要的時間,草地為3.2萬年,而裸地僅為18年。
2.4 草坪的覆蓋功能
現代綠化要求黃土不露天,有地必見綠,草坪覆蓋面積是現代城市環境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常被譽為“有生命的地毯”。進行草坪覆蓋要因地制宜,根據立地條件,選用合適的品種,切忌盲目地引用外國草種。
3 借勢美麗中國,合理應用和開發草坪
黨的十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覆蓋度極強的草類在城鄉綠化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國內草坪也應迎頭趕上,借勢全方位進行開發。
3.1 公園綠地
在公園綠地建設中,綠色基底的草坪是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它不僅是人們游憩的場地,更關系到公園綠地防災避險功能的發揮。結合公園的性質和功能都要建造一定面積的草坪,但一定要掌握好度,避免只有一塊單調的草坪。在潞城市南華公園,栽植有早熟禾、石竹、麥冬等草種。
3.2 廣場綠地
廣場綠地一般位于道路交叉口,主要起擴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形象的作用。在環境設計時,應以開闊、簡明的景觀為主,采用喬木加矮灌木或草花加草坪植物組成。要正確區分雜草和可利用資源。例如潞城市的府前廣場,在人工布置的花壇中,長出了幾株刺兒菜或狗尾草,就應視為雜草而將其拔除,但是,在較大的廣場綠地里,80%以上都是單一的草坪,其中星星點點很自然地長出和草坪一樣高的開著小黃花的小、很受小朋友喜愛的蒲公英等等,在色調單一的草坪中,平添了幾分情趣,應該加以利用。
3.3 防護綠地
防護綠地營造定位于以防護為主,觀賞為輔。這類綠地以針葉闊葉混交,喬灌花草有機結合的復層植物種植方式為主,以便于更有效地發揮阻塵、削減風力、吸收有害物質等功能。草坪應以耐蔭的鄉土草種或野草為主,盡量不要人工種植草坪。潞城市在城西環城林帶布置了三葉草;在城南鐵路北側的林帶種植了鄉土草種白茅根,一年就修剪3次,只靠老天下的雨就夠了,既覆蓋了黃土,又有生態效益,且養護成本很低。
3.4 居住區綠地
由于我國居住區多為行列式排列,故居住區綠地多為樓間綠地或中心綠地。綠地的分散與獨立為居住區創造風格迥異、類型豐富的綠地景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根據居民樓外形統一、數量眾多的特點,利用植物材料不同組成不同的景觀來辨別方向,更是綠地功能的拓展。
4 理性看待草坪問題
4.1 草坪根系淺,耗水量大,生產成本高
4.1.1 可以選擇抗旱品種
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草坪草以及同一種中的不同品種對水的需求存在差異,所以使用節水草坪品種對草坪節水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4.1.2 節水管理和科學灌溉
草坪的節水灌溉關鍵之一在于把握草坪的經濟灌溉量。經濟灌溉量是保證正常生長的最小灌溉量,既維持草坪生態系統的水分平衡,又避免過量灌溉造成水資源浪費。目前主要的節水灌溉方式有管灌、噴灌、微灌和滲灌4種。實踐證明,使用噴灌是草坪草主要的節水灌溉方式。另外,使用草坪矮化劑,可以節約用水50%以上。
4.2 草坪病蟲害嚴重,制約其發展
據調查,國內草坪病蟲害防治的費用約占草坪養護總成本的31.6%,據北京、天津、青島等11個試點草坪病蟲害防治用藥情況分析,每年在草坪病蟲害防治用藥方面有約46%的浪費。究其原因有4個方面:一是草坪病蟲害誤診率高達70%以上;二是沒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缺乏預測預報專職人員,常常是見病、看蟲用藥;三是綜合防治病蟲害的意識淡薄,措施單一,用藥單一,無法標本兼治;四是用新藥,配高濃度藥,結果是用藥效果差,成本高,污染嚴重。通過對93家用藥單位現場抽查,草坪病蟲害防治用藥濃度一般超過致死濃度的36%~51%。所謂的新品種農藥使用占86%,效果較好的傳統農藥只占14%左右。
4.3 草坪施肥
據調查,在我國華中、華南地區,每年草坪施肥1~2次,667 m2施用量30~40 kg;華北、西北、東北地區施肥用量為30~35 kg??茖W施肥氮磷鉀比例為5∶4∶3,并配以微肥,同時施肥與澆水一并進行,杜絕雨天施肥的現象。
5 結語
綜上所述,草坪是現代園林綠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在闡述草坪不可替代的同時,從合理應用草坪,理性看待草坪問題,加強科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 趙洪章.草本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1(4).
[2] 劉杰,楊恒友.野生花卉資源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8(3).
[3] 陶琳.彩葉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析[J].華章,2010(5).
關鍵詞 二氧化碳;教學實踐;啟示
樂學――引導學生求知欲望
二氧化碳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要氣體之一,形態多樣,用途廣泛。我開始教學時,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首先將一
個有趣的問題給學生:“人吸進氧氣,吐出的是什么呢?”頓時,學生像炸開了鍋一樣,紛紛舉手搶答:“我知道,我知道,吐出的是二氧化碳!”。接下來,我又問了個問題:“人吸進氧氣,吐出的是二氧化碳,但為什么人能保證不會吸進二氧化碳呢?”這下學生安靜多了,吸引他們去考慮問題。“其實人的呼吸也是需要二氧化碳輔助的,沒有也是不行的。就像氮氣(占空氣的78%),吸進去了。氮氣既沒營養,也沒害處。當然會原封不動地呼出來!不過如果氧氣濃度下降到一定水平時,人就會發生呼吸困難?!睂W生一聽這樣解釋后,若有所思,哈哈笑開了。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有沒有剛好與人相反的東西呢?吸進的是二氧化碳,吐出的是氧氣?”這時,很多學生舉手回答:“有的,有的,是樹!”我回答說:“樹木有光合作用,樹木在光合作用下會釋放氧氣,就像‘綠色工廠’。我們吸進氧氣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時,樹木會把我們吐出的氧氣吸進去,然后釋放出清新的氧氣,讓我們健康、幸福地成長。因此, 植樹造林可為人類提供氧氣,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那么二氧化碳究竟有幾種形態呢?究竟有什么性質呢?究竟有哪些用途呢?”這樣設問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知識。
精煉――倡導學生精益求精
精煉,顧名思義,就是將物質進行提純的過程,主要是指對自然資源中可用的部分進行純化,使其能更好地被利用。在精煉過程中經常利用化學反應去除雜質。因此,用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要倡導學生精益求精,敢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精心掌握基本知識和運用技能。如講解二氧化碳用途時,當處于氣態、液態、固態情況下二氧化碳的真正用途。
氣態情況。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碳氧化物之一,是一種無機物,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碳酸飲料基本原理)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做關于呼吸作用的產物等產生二氧化碳的試驗都可以用到。氣體二氧化碳用于制堿工業、制糖工業,并用于鋼鑄件的淬火和鉛白的制造等。二氧化碳在焊接領域應用廣泛。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常溫下密度比空氣略大,受熱膨脹后則會聚集于上方.也常被用作滅火劑,是目前生產中應用最多的滅火方法,但Mg燃燒時不能用CO2來滅火,因為:2Mg+CO2=2MgO+C(點燃)。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溫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能使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等用途。
液態情況。氣態二氧化碳能被液化成液體二氧化碳,相對密度1.101(-37℃),沸點-78.5℃(升華)。有利于減低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在能源、工業及運輸業領域所造成的溫室廢氣排放。
固態情況。液態二氧化碳蒸發時吸收大量的熱而凝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升華時可吸收大量熱,因而用作制冷劑,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于制造煙霧、二氧化碳球棍模型等。
眾議――督導學生參與互動
二氧化碳用途廣泛,益處頗多。那么究竟該怎樣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產品主要是從合成氨制氫氣過程氣、發酵氣、石灰窯氣、酸中和氣、乙烯氧化副反應氣和煙道氣等氣體中提取和回收??捎商荚谶^量的空氣中燃燒或使大理石(CaCO3)、石灰石、白云石煅燒或與酸作用而得。是石灰、發酵等工業的副產品。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我教學如何提取二氧化碳時,我把學生分成二個小組,設計了二個問題讓學生共同探討。一是為什么不能用碳燃燒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二是為什么不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
經過討論,讓學生對二氧化碳的性質有了更深層的了解:雖然碳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比較方便,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與反應物氧氣混合在一起,導致很難分離出純凈的二氧化碳。碳酸鈉跟稀鹽酸反應十分劇烈,迅速產生大量氣體。碳酸鈉跟鹽酸反應速率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容易收集。
知識目標
聯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標
學習通過實驗認識物質性質的方法;
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生活視角觀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從社會視角分析其使用,體會化學與社會的關系;
聯系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對溫室氣體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紹,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建議
知識講解指導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建議以探索式學習為主,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而不是教師先講二氧化碳的性質,然后做實驗驗證給學生看。
2.講授方法上,建議以談話法為主,引導學生觀察,與學生討論每一點二氧化碳的具體性質。
3.對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在強調不可燃性和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的同時,單獨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況下不支持燃燒的性質,有利于學生理解滅火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學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講到二氧化碳與碳酸鈣反應得到碳酸氫鈣,這樣只會使難點集中,增加學生學習難度。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近來地球上氣溫正在逐漸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氣溫如此變化呢?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就來學氧化碳的性質。
方法二:據紙報道,某農村一戶農民挖了一口井,約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時在井下燒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為氣態化合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無論呼入的新鮮空氣還是呼出的濁氣中都含有二氧化碳。雖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識,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通過這節教學,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與前面的物質學習聯系起來,織成知識網。通過本節的學習,完善并提高學生對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認識。
在氧氣、氫氣后學氧化碳,從學習程序來說對學生并不陌生。如學習物質從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入手,到物質的用途學習。物理性質主要學習色、味、態、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等內容。二氧化碳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挖掘學生的主動性進行學習。
此節教學的重點是二氧化碳的性質知識的教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對學生形成知識的重要作用。實驗探究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節知識的教學難度不大,多數內容都為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或在小學自然、初中生物學科中已經接觸過的知識。教學中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建議:
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物質性質、形成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利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根據學校情況(生源、實驗條件)不同,采用開放程度不同的實驗探究法學氧化碳的性質。
采取小組討論式學習模式。
聯系實際生活、生產學氧化碳。
課程結束指導
引導學生依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學氧化碳的用途從用途復氧化碳的性質。
課外實驗指導
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有條件時可以用干冰來制備,這樣能避免用鹽酸與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氫氣的干擾,使學生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認識更清楚。建議補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實驗,用U型管做,并為講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打下良好基礎且過渡自然。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過程:
【引言】
在某農村,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約有十四、五米,因為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曾在井內燒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劇呢?是誰在作案呢?
原來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來學氧化碳。
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過1%,就對人類有害處,4%~5%人會感到氣喘頭痛眩暈,10%的含量人就會窒息死亡。
【板書】第三節二氧化碳的性質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氣體。
【演示】
如圖:兩只紙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講解】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比空氣重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氣重。剛才我們介紹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難于擴散。
【提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舉例說明。
【小結】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強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壓溶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將溫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氣體二氧化碳就變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其含義是“外形似冰,熔化無水”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演示】
兩支燃著的蠟燭都熄滅,且下面的火焰先滅。
【提問】由此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板書】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
(進一步解釋上述事故的發生及蠟燭熄滅的原因)
【講解】在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處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生命。
【提問】怎樣測試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
(學生討論后歸納)
【講解】在菜窖里做一個燈火實驗,如果燈火熄滅或燃燒不旺,說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進去。
【演示】
【現象】紫色石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顏色變紅,加熱后紅色褪去,又恢復紫色。
【講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液變紅。碳酸不穩定,加熱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和水反應: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板書】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a(OH)2+CO2====CaCO3+H2O
【講解】碳酸鈣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體,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鈣溶解變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氫鈣溶液加熱后,又變成碳酸鈣
廣西桂林著名的蘆笛巖內的石柱、石筍或溶洞都是長年累月發生上述反應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質,可用之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講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許多重要的用途。
【板書】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不能燃燒,且比空氣重,可用它來滅火。(簡介滅火器原理)
2.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可用它做致冷劑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業制純堿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結】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種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質后合理利用它。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既二氧化碳與水、與石灰水的反應
教學過程:
【引入】
找有關溫室效應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錄像放1~2分鐘。
提出問題:
1、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
2、多些行否?
3、沒有行否?
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質?
【展開】
教師組織學生實驗。
根據學校條件不同,采取不同方案。
方案一:學生以小組形式活動。教師將實驗內容提前印成學案發給學生。課堂上簡單講解實驗注意事項。而后又學生一小組為單位實驗,邊實驗邊填表分析每個實驗的現象與結論。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板書填表來認識CO2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用途。
方案二:學生以組為單位活動。教師將實驗內容提前印成學案發給學生。教師講一個實驗學生做一個實驗,總結一個實驗。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板書填表來認識CO2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用途。
方案三:學生邊講邊實驗。
方案四: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逐步得出結論——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學生實驗:
實驗1:觀察氣體實驗
利用簡易氣體發生裝置制取一集氣瓶二氧化碳,觀察。再將一根燃著的火柴伸到瓶口,觀察火柴燃燒的情況。(用小型塑料瓶裝)
實驗2:溶解性實驗
向集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約一半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
實驗3:滅火實驗
將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觀察
實驗4:密度實驗
在自制杠桿天平的兩端掛上質量相同的兩個紙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桿平衡后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樣倒入其中一個紙盒或杯子里。觀察。
實驗5:與水反應實驗
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滴入2滴紫色試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一段時間,觀察。加熱試管,使試管內液體沸騰,觀察水溶液顏色。
實驗6:與石灰水的反應
試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一段時間,觀察石灰水變化。與水反應實驗
實驗7:趣味實驗
打開一瓶汽水瓶蓋,立即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
總結: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燈火試驗)
2.與水反應
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H2CO3====CO2+H2O(碳酸飲料)
3.與石灰水反應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
(抹墻)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滅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化工產品的原料
3.制冷劑
4.植物光合作用
四、石灰是的用途
石灰石、大理石、白堊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
主要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生石灰:CaCO3=====CaO+CO2
3.制水泥
結束:
討論:為了使用石灰漿(氫氧化鈣)抹的墻壁快點干燥,為什么常常在室內生個炭火盆?為什么開始時,墻壁反而潮濕?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生炭火盆是為了生成CO2
C+O2====CO2
CO2+Ca(OH)2===CaCO3¯+H2O
生成的CaCO3會比較堅硬。但引有水生成,反而開始墻壁會潮濕。
探究活動
1.試設計家庭化學實驗證明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
2.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占0.03%,而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占4%。怎樣用實驗證明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3.調查報告:結合生活經驗,查閱資料,試寫出氧氣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報告。
4.討論: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溫室效應的?
提示:
聯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標
學習通過實驗認識物質性質的方法;
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生活視角觀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從社會視角分析其使用,體會化學與社會的關系;
聯系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對溫室氣體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紹,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建議
知識講解指導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建議以探索式學習為主,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而不是教師先講二氧化碳的性質,然后做實驗驗證給學生看。
2.講授方法上,建議以談話法為主,引導學生觀察,與學生討論每一點二氧化碳的具體性質。
3.對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在強調不可燃性和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的同時,單獨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況下不支持燃燒的性質,有利于學生理解滅火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學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講到二氧化碳與碳酸鈣反應得到碳酸氫鈣,這樣只會使難點集中,增加學生學習難度。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近來地球上氣溫正在逐漸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氣溫如此變化呢?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就來學氧化碳的性質。
方法二:據紙報道,某農村一戶農民挖了一口井,約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時在井下燒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為氣態化合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無論呼入的新鮮空氣還是呼出的濁氣中都含有二氧化碳。雖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識,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通過這節教學,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與前面的物質學習聯系起來,織成知識網。通過本節的學習,完善并提高學生對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認識。
在氧氣、氫氣后學氧化碳,從學習程序來說對學生并不陌生。如學習物質從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入手,到物質的用途學習。物理性質主要學習色、味、態、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等內容。二氧化碳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挖掘學生的主動性進行學習。
此節教學的重點是二氧化碳的性質知識的教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對學生形成知識的重要作用。實驗探究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節知識的教學難度不大,多數內容都為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或在小學自然、初中生物學科中已經接觸過的知識。教學中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建議:
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物質性質、形成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利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根據學校情況(生源、實驗條件)不同,采用開放程度不同的實驗探究法學氧化碳的性質。
采取小組討論式學習模式。
聯系實際生活、生產學氧化碳。
課程結束指導
引導學生依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學氧化碳的用途從用途復氧化碳的性質。
課外實驗指導
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有條件時可以用干冰來制備,這樣能避免用鹽酸與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氫氣的干擾,使學生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認識更清楚。建議補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實驗,用U型管做,并為講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打下良好基礎且過渡自然。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過程:
【引言】
在某農村,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約有十四、五米,因為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曾在井內燒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劇呢?是誰在作案呢?
原來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來學氧化碳。
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過1%,就對人類有害處,4%~5%人會感到氣喘頭痛眩暈,10%的含量人就會窒息死亡。
【板書】第三節二氧化碳的性質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氣體。
如圖:兩只紙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講解】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比空氣重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氣重。剛才我們介紹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難于擴散。
【提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舉例說明。
【小結】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強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壓溶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將溫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氣體二氧化碳就變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其含義是“外形似冰,熔化無水”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兩支燃著的蠟燭都熄滅,且下面的火焰先滅。
【提問】由此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板書】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
(進一步解釋上述事故的發生及蠟燭熄滅的原因)
【講解】在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處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生命。
【提問】怎樣測試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
(學生討論后歸納)
【講解】在菜窖里做一個燈火實驗,如果燈火熄滅或燃燒不旺,說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進去。
【現象】紫色石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顏色變紅,加熱后紅色褪去,又恢復紫色。
【講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液變紅。碳酸不穩定,加熱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和水反應:
H2O+CO2==H2CO3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板書】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a(OH)2+CO2====CaCO3+H2O
【講解】碳酸鈣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體,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鈣溶解變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氫鈣溶液加熱后,又變成碳酸鈣
廣西桂林著名的蘆笛巖內的石柱、石筍或溶洞都是長年累月發生上述反應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質,可用之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講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許多重要的用途。
【板書】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不能燃燒,且比空氣重,可用它來滅火。(簡介滅火器原理)
2.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可用它做致冷劑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業制純堿和尿素等。
關鍵詞:播種;撒播;插穗;苗期管理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forestry, afforestation seedling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eedlings, 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level of forestry production, planting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forestry seedling breeding of, hope to help the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taff in the actual growth.
Keywords: sowing; seeding; cuttings; seedling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986.3
一、 播種育苗
1.種子處理。種子消毒:福爾馬林、硫酸銅、高錳酸鉀,也可用敵克松粉劑拌種;發芽促進:用物理、化學的方法處理種子,給種子創造利于發芽條件的處理。但并未使種子達到發芽的程度。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冷水浸種:經過干藏的種實,在播種前要浸種。浸種時間長短因貯藏期長短和樹種而異。浸種能刺激種子增強新代謝作用,提高種子活力,播種后出苗快而且齊壯,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熱水浸種:水溫為40℃~60℃。不耐高溫的種子宜低,而種皮厚耐高溫的種子宜高些。刺槐、紫穗槐、合歡、皂莢、山楂。
高溫浸種:水溫70℃~90℃??捎糜诜N皮堅硬、致密、透水性很差的種子。刺槐、皂角、樟樹等。
堿性溶液浸種:有蠟質的種子如烏桕和漆樹等的種子。用1%的堿或洗衣粉溶液浸種也有效。
2.催芽。以人為的方法打破種子休眠,并使種子出芽的處理。催芽是為了縮短出苗期并使幼芽出土整齊,提高場圃發芽率,以達到提高苗木產量的目的。如紅松、椴樹、水曲柳等。
3.土壤處理。目的消滅在土壤中殘存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蟲。主要方法有兩種:燒土法和藥劑處理法。
二、播種方法與播種技術要點
1.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三種。條播:是按一定行距將種子均勻地播到播種溝里,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優點:苗木有一定的行間距離,便于土壤管理、撫育保護和機械化作業;比撒播省種子;行距較大,使苗木受光均勻,有良好的通風條件,質量較好;起苗工作比撒播方便,適用于一切樹種;點播:按一定的株行距將種子播于播種溝內。一般只適用于大粒種子,如核桃、板栗、山桃;撒播:將種子均勻地播種到育苗地上(楊、柳、桉、桑、泡桐、馬尾松)主要優點:苗木產量較高缺點:不便于土壤管理等工作;苗木密度大,易造成光照不足,通風不良,使苗木生長不良,有時會降低苗木抗性,甚至使苗木質量下降;撒播的用種量較大。除極小粒種子外一般不采用該方法。
2.播種技術要點。播種時要使播種的深度一致,分布均勻,下實上虛,覆土適當。
3.插條育苗
(1)插條育苗法。截取樹木枝條或苗干的一部分做繁殖材料進行育苗的方法。經過截制的繁殖材料叫做插穗。用插條法培育的苗木叫插條苗。
插穗的長短對成活率和苗木生長情況也有明顯影響。一般落葉樹種,插穗長度以14~25厘米為宜。常綠樹種一般以10~35cm為宜。插穗的粗細與營養物質的多少和充實度有關。插穗粗,積累的營養物質多,成活率高,苗木生長較好。多數樹種的插穗粗度以0.3~2厘米之間為宜;針葉樹種細0.3~1.0,闊葉樹種較粗1.5厘米左右較為理想;插穗必須有最上面的兩個芽;用水浸插穗不僅增加了插穗的水分,還能減少抑制物質的抑制作用,對某些樹種有提高成活率的效果。干旱區造林尤為必要;插穗的第一芽和其他側芽要保護好(尤其是闊葉樹種和萌芽力弱的樹種)。落葉樹的插穗上切口要平,下切口易生根的要平,不易生根的要斜,并且防止切口劈裂,為防止扦插失水過多,可將插穗下部枝葉剪掉,剪掉數量占插穗全長的1/3~2/5。
(2)扦插技術要點。一般春季進行插條,插條密度當今向大株行距發展,因樹種和環境而異。插條深度要適宜。根據地類、環境等因子而定,過深,地溫低,氧氣供應不足;過淺,水分不足。插條一般采用直插法和穿孔法。
三、育苗地的管理
主要指從播種開始,到幼苗出土后為止這一時期的管理工作。
1.播種地的管理。覆蓋:保蓄土壤水分,減少灌溉量,防止因土壤水分蒸發而造成土壤板結現象,減少幼芽出土的阻力;提高土溫,因而使出苗期縮短。塑料薄膜覆蓋效果最好;灌溉:適宜的溫度和水分是發芽的兩個主要條件。播種地在幼芽未出土前有時需要灌溉。是否要灌溉,灌溉的次數,主要決定于種粒的大小,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及覆土厚度和覆蓋與否;松土:播種地土壤板結,應立即進行松土;沙地播種育苗要設風障。防止風吹覆土,砂打幼苗。
2.降溫措施。高溫常使某些樹種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大量死亡。降溫的有效方法是遮陰和噴灌。
遮陰:主要在幼苗期進行,要適宜,遮陰過重,影響苗木光合作用強度,降低苗木質量;噴灌降溫:高溫時期既能降溫又能提高空氣相對濕度和土壤濕度。
3.灌溉?,F用的灌溉方法有:側方灌溉、漫灌和噴灌等。
側方灌溉:高床或高壟作業;漫灌:上方灌溉方法之一。低床育苗和大田育苗的常用方法。費水、效率低、易土壤板結;噴灌:又稱人工降雨。省水,便于控制,不破壞土壤結構,效率高。
4.中耕。中耕作業主要包括作物行間鋤草、松土、培土和間苗等內容。及時中耕,可以消滅雜草,蓄水保墑,提高地溫,促使有機物的分解,為作物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環境。
5.間苗、幼苗移植。間苗:苗木過密影響苗木生長質量,易引起病蟲害。間苗宜早不宜遲。一般分為2~3次進行。間苗對象:受病蟲害的、機械損傷的、生長不良和不正常(霸王苗)的幼苗;幼苗移植:一般用于種子很少的珍貴樹種,也可用于生長特別迅速要在幼苗期進行移植的樹種。有時為調節苗木密度而補苗也用幼苗移植。掌握苗木移植最佳時期,因樹種而異。一般選在陰雨天,且移植后要及時澆灌,必要時進行遮陰;苗木的越冬及防霜凍: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生理干旱(最嚴重,一般發生在早春因干旱風的吹襲,苗木地上部分失水太多,地下部分土壤凍結,根系不能供應水分,苗木體內失去水分平衡而致死)、地裂傷根、凍死。越冬保苗一般采用土埋法、蓋草、設防風障和架暖棚等措施。
四、落實育苗技術,抓好苗期管理
在選定采用何種容器育苗具體方法之后,在育苗過程中采用恰當的管理方法則能夠有效促進育苗工作質量和水平。在種子播放之前,要對容器內的土壤進行肥力施放,消毒和平等,保證土壤成分和營養適合種子發芽發育,為苗木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苗木在破土之前,如果出土率超過三成,則要對苗木進行第一次消毒防蟲害處理,采用退菌特、多菌靈等農藥進行處理。消毒之后,每一周都要做一次消毒,以防止任何蟲害對苗木健康的影響。追肥方法以溝施法為主。留床苗的追肥時間,應在開始生長時進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的追肥時間,以生長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為主。苗木出圃宜在苗木落葉至土壤封凍前或翌春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應澆透水,起苗時保證苗木不受傷,主、側根系完好。臨時假植,應在背陰干燥處挖假植溝,將苗木根部埋入濕土中進行假植;越冬假植,將苗木全部埋入濕沙中,及時檢查溫濕度,防止霉爛。外運苗木每50株一捆,根部蘸泥漿,并進行包裝,苗捆應掛標簽,注明品種、等級和數量。遠途運輸應遮蓋帆布,中途灑水保濕。
五、結束語
科學的育苗技術提高了林業育苗的效率,但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要把容器擺放在苗床上便于管理,要保證苗木不缺水、保持苗木的根系濕潤,保證容器內基質的填滿并保持濕潤狀態,基質采用較為肥沃的森林土等等需要注意的內容,選擇了較好的育苗技術也要配合科學的管理方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苗木的根系生長,提高苗木成活率。林業育苗技術的改善,改變了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的缺陷,促使我國林業育苗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
[1]張博.東北地區苗木培育技術研究[J].中國林業,2008(7)
[2]魏紅亮,周曉光.淺談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聯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標
學習通過實驗認識物質性質的方法;
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生活視角觀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從社會視角分析其使用,體會化學與社會的關系;
聯系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對溫室氣體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紹,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建議
知識講解指導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建議以探索式學習為主,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而不是教師先講二氧化碳的性質,然后做實驗驗證給學生看。
2.講授方法上,建議以談話法為主,引導學生觀察,與學生討論每一點二氧化碳的具體性質。
3.對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在強調不可燃性和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的同時,單獨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況下不支持燃燒的性質,有利于學生理解滅火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學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講到二氧化碳與碳酸鈣反應得到碳酸氫鈣,這樣只會使難點集中,增加學生學習難度。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近來地球上氣溫正在逐漸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氣溫如此變化呢?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就來學氧化碳的性質。
方法二:據紙報道,某農村一戶農民挖了一口井,約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時在井下燒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為氣態化合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無論呼入的新鮮空氣還是呼出的濁氣中都含有二氧化碳。雖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識,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通過這節教學,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與前面的物質學習聯系起來,織成知識網。通過本節的學習,完善并提高學生對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認識。
在氧氣、氫氣后學氧化碳,從學習程序來說對學生并不陌生。如學習物質從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入手,到物質的用途學習。物理性質主要學習色、味、態、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等內容。二氧化碳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挖掘學生的主動性進行學習。
此節教學的重點是二氧化碳的性質知識的教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對學生形成知識的重要作用。實驗探究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節知識的教學難度不大,多數內容都為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或在小學自然、初中生物學科中已經接觸過的知識。教學中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建議:
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物質性質、形成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利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根據學校情況(生源、實驗條件)不同,采用開放程度不同的實驗探究法學氧化碳的性質。
采取小組討論式學習模式。
聯系實際生活、生產學氧化碳。
課程結束指導
引導學生依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學氧化碳的用途從用途復氧化碳的性質。
課外實驗指導
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有條件時可以用干冰來制備,這樣能避免用鹽酸與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氫氣的干擾,使學生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認識更清楚。建議補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實驗,用U型管做,并為講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打下良好基礎且過渡自然。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過程:
【引言】
在某農村,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約有十四、五米,因為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曾在井內燒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劇呢?是誰在作案呢?
原來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來學氧化碳。
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過1%,就對人類有害處,4%~5%人會感到氣喘頭痛眩暈,10%的含量人就會窒息死亡。
【板書】第三節二氧化碳的性質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氣體。
【演示】
如圖:兩只紙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講解】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比空氣重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氣重。剛才我們介紹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難于擴散。
【提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舉例說明。
【小結】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強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壓溶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將溫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氣體二氧化碳就變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其含義是“外形似冰,熔化無水”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演示】
兩支燃著的蠟燭都熄滅,且下面的火焰先滅。
【提問】由此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板書】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
(進一步解釋上述事故的發生及蠟燭熄滅的原因)
【講解】在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處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生命。
【提問】怎樣測試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
(學生討論后歸納)
【講解】在菜窖里做一個燈火實驗,如果燈火熄滅或燃燒不旺,說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進去。
【演示】
【現象】紫色石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顏色變紅,加熱后紅色褪去,又恢復紫色。
【講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液變紅。碳酸不穩定,加熱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和水反應: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板書】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a(OH)2+CO2====CaCO3+H2O
【講解】碳酸鈣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體,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鈣溶解變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氫鈣溶液加熱后,又變成碳酸鈣
廣西桂林著名的蘆笛巖內的石柱、石筍或溶洞都是長年累月發生上述反應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質,可用之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講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許多重要的用途。
【板書】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不能燃燒,且比空氣重,可用它來滅火。(簡介滅火器原理)
2.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可用它做致冷劑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業制純堿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結】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種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質后合理利用它。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既二氧化碳與水、與石灰水的反應
教學過程:
【引入】
找有關溫室效應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錄像放1~2分鐘。
提出問題:
1、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
2、多些行否?
3、沒有行否?
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質?
【展開】
教師組織學生實驗。
根據學校條件不同,采取不同方案。
方案一:學生以小組形式活動。教師將實驗內容提前印成學案發給學生。課堂上簡單講解實驗注意事項。而后又學生一小組為單位實驗,邊實驗邊填表分析每個實驗的現象與結論。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板書填表來認識CO2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用途。
方案二:學生以組為單位活動。教師將實驗內容提前印成學案發給學生。教師講一個實驗學生做一個實驗,總結一個實驗。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板書填表來認識CO2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用途。
方案三:學生邊講邊實驗。
方案四: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逐步得出結論——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學生實驗:
實驗1:觀察氣體實驗
利用簡易氣體發生裝置制取一集氣瓶二氧化碳,觀察。再將一根燃著的火柴伸到瓶口,觀察火柴燃燒的情況。(用小型塑料瓶裝)
實驗2:溶解性實驗
向集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約一半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
實驗3:滅火實驗
將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觀察
實驗4:密度實驗
在自制杠桿天平的兩端掛上質量相同的兩個紙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桿平衡后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樣倒入其中一個紙盒或杯子里。觀察。
實驗5:與水反應實驗
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滴入2滴紫色試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一段時間,觀察。加熱試管,使試管內液體沸騰,觀察水溶液顏色。
實驗6:與石灰水的反應
試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一段時間,觀察石灰水變化。與水反應實驗
實驗7:趣味實驗
打開一瓶汽水瓶蓋,立即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
學案表實驗名稱
實驗步驟
結論
實驗1
觀察氣體實驗
利用簡易氣體發生裝置制取一集氣瓶二氧化碳,觀察。再將一根燃著的火柴伸到瓶口,觀察火柴燃燒的情況。(用小型塑料瓶裝)
實驗2
溶解性試驗
向集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約一半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
實驗3
滅火實驗
將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觀察。
實驗4
密度實驗
在自制杠桿天平的兩端掛上質量相同的兩個紙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桿平衡后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樣倒入其中一個紙盒或杯子里
實驗5
與水反應實驗
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一段時間,觀察。加熱試管,使試管內液體沸騰,觀察水溶液顏色。
實驗6
與石灰水的反應
試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一段時間,觀察石灰水變化。
實驗7
趣味實驗
打開一瓶汽水瓶蓋,立即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
總結: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色
味
態
密度
溶解性
熔沸點
無色
無味
氣體
比空氣大(1.5倍)
能溶于水(1:1)
無色液體、雪狀固體“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燈火試驗)
2.與水反應
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H2CO3====CO2+H2O(碳酸飲料)
3.與石灰水反應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
(抹墻)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滅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化工產品的原料
3.制冷劑
4.植物光合作用
四、石灰是的用途
石灰石、大理石、白堊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
主要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生石灰:CaCO3=====CaO+CO2
3.制水泥
結束:
討論:為了使用石灰漿(氫氧化鈣)抹的墻壁快點干燥,為什么常常在室內生個炭火盆?為什么開始時,墻壁反而潮濕?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生炭火盆是為了生成CO2
C+O2====CO2
CO2+Ca(OH)2===CaCO3¯+H2O
生成的CaCO3會比較堅硬。但引有水生成,反而開始墻壁會潮濕。
探究活動
1.試設計家庭化學實驗證明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
2.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占0.03%,而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占4%。怎樣用實驗證明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3.調查報告:結合生活經驗,查閱資料,試寫出氧氣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報告。
4.討論: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溫室效應的?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