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6 16:21:34
序論:在您撰寫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基于ios、Android等系統的手機應用在近兩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蘋果公司推出的網上應用商店App Store里有六十多萬種不同類型的手機應用供用戶下載使用,娛樂和豐富著用戶的生活。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手機應用涵蓋了游戲、社交、閱讀、商務、工具等多個領域,資訊類手機應用也在眾多產品中嶄露頭角,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改變著用戶的資訊獲取方式和閱讀習慣。優秀的界面設計呈現出的視覺效果能幫助信息有效的傳達,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和應用的使用頻率。
本文從功能角度出發,將基于ios系統的資訊類手機應用界面的信息構成分為三類:
應用圖標——傳達應用的品牌信息;
應用導航界面——傳達應用的結構信息;
應用內容界面——傳達應用的核心價值信息。
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實現整個資訊類手機應用界面的信息傳遞。
2 實現應用圖標設計與品牌信息傳達的統一
應用圖標作為下載和使用應用的重要入口,是應用的象征性標志,承載著用戶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圖1為App store里眾多資訊類手機應用圖標集合。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圖標設計多以純色為背景,融合圖片形象或文字。部分應用借助已深入人心的品牌標志,吸引用戶關注。但整體創新及趣味性不足,在形狀、顏色、質感結構等方面缺乏變化,相似度高,對比其他類型應用的圖標設計,略顯保守。如何通過應用圖標設計向用戶清晰的傳達應用獨特的品牌信息,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2.1依托已有品牌標志,轉接用戶忠誠度
互聯網知名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品牌價值,用戶對公司品牌標志具有較高的認知度、美譽度和信任度。因此,出自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資訊類應用,可依托公司標志,設計應用圖標,例如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掌中新浪的圖標設計,將用戶對原有品牌的忠誠度轉接到手機應用上。
2.2 差異化圖標設計,抓住用戶眼球
每個資訊類手機應用雖然都是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但都有自己獨特的賣點。可以將這種品牌特性與圖標設計相結合,分析同類設計的共性,差異化自己的圖標設計,抓住用戶眼球。尤其對于原生的資訊類應用,沒有大公司的既有優勢,可以突顯圖標的視覺效果,吸引用戶注意。
2.3統一界面設計元素,傳遞一致的品牌信息
應用圖標是整個應用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非獨立存在。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在色彩、樣式、質感等設計元素上與應用的其他界面相統一,構成品牌的視覺特點,從而向用戶傳遞一致的品牌信息,形成連續的視覺體驗。
3 實現應用導航界面與結構信息傳達的統一
資訊類應用以內容贏得用戶青睞,應用的導航界面對整個應用內容進行了整合和分類。清晰的導航結構能實現用戶在不同版塊內容之間流暢切換,引導用戶高效瀏覽信息。
3.1依據結構特點,選擇導航樣式
資訊類應用由于承載內容的差異,會有不同的結構特點。通過測用主流資訊類手機應用發現導航的樣式設計主要分為兩種:始終呈現在屏幕中的Tab分頁式導航和手指滑動觸發的側滑導航。Tab分頁式導航也在其他多類應用中被廣泛使用,適合少而淺的內容結構。側滑導航欄則更好的適應了資訊類應用分類多的特點,手指滑動后出現,不占用內容區域,節省屏幕空間,流暢的滑動感也能給用戶帶來驚喜的導航體驗。
因此在設計導航的整體樣式時要依據自身內容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導航樣式,簡潔明了的向用戶傳達應用的結構信息,方便用戶快速定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3.2 組合視覺元素,優化導航結構
摘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三創”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所制定的培養模式,與傳統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有本質的不同。通過“三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應用型課程體系建設、應用型教學團隊建設,結合人文素養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優化以及產學研項目實踐,達到創意、創新和創業能力培養的互動轉化,形成強大教育合力。
關鍵詞 :三創 視覺傳達設計 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圈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 015) - 06- 0123 - 04
2012年國家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調整,視覺傳達設計從藝術設計專業中單列出來,作為獨立專業進行招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有了自己更為明確和直接的高等院校專業人才培養。21世紀文化創意產業在全國各地悄然興起,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產業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提高,社會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而我們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必須結合市場需求的標準,應重視學生創意創新能力、實踐應用能力以及對視覺形態的審美能力和市場預測能力等,培養出市場能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決定著我們教育環節中的核心競爭力,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1.1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重要性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設計人才的培養關系到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成敗的關鍵,我們認為應用型院校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境,有其固有特色功能并與傳統大學共同塑造國家可用人才,所以應用型設計教育的專業性加強其整合力度,重視人文藝術修養的訓練,職業實踐能力等培養,能夠滿足和適應國家社會發展、能夠進行創業、能夠體現自我價值并在社會上有立身之地的應用型人才,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升級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1.2視覺傳達設計應用型人才的不足
隨著我國的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投入教育的經費也逐年上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擴招學生人數的急劇增長,在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意識形態變化還跟不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現階段的社會市場需求,學校注重根據教學大綱傳授為主的知識能力框架,學生在學校所學理論根本無法完全應用于市場設計上,而企業市場需要能夠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因此,如何將學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和市場之間無縫接軌,促進我們探索“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路徑之一。
1.3學生缺乏創造力與敏銳性
由于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學生創新的再創造能力和想象力受到了束縛。一部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在思想上注重設計的創新,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過于懈怠,難以對一事物保持長久的興趣與觀察,因而無法有效處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設計創新最終淪為空想。另外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不善于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鉆研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皆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創造力是重要的一個方面,發現并解決問題都需要敏銳的觀察力與獨特的創造力,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只會填寫答案的學生,在標準答案下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視覺傳達設計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才能用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是目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急需改革的一環。因此,在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問題,以敏銳的觀察力、創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
2“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三創”是“創意、創新、創業”的簡稱。創意:老師、學生具備創新的思想,進行教與學;創新:老師用創新實踐的教學方法授課,學生用創造性的實踐行為自主學習;創業:老師教授學生以實際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專業課程學習與管理,培養具備設計制作、管理、創業的應用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
眾多國際組織和專家學者對創業定義的理解不一,提出的創業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上講創業,主要代表是哈佛大學斯蒂文森(Stevenson)的定義,強調對機會的追求;從廣義上講創業,以歐洲共同體為代表,注重個人的能力。與此相對應,本專業將創業融入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目標之一,側重即培養學生的創業態度、行為和技能。創意、創新與創業三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創業能力離不開創意創新能力,而創意創新能力又會體現在創業能力上。從創意過程中學習、好奇、靈敏。創意不會有一定的標準答案,從課堂視覺傳達專業知識外學習創意的敏感度,培養對問題的探索,從已知的知識中,學習找到新觀點。從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互動過程中學習、熱情、勇敢。從分組團隊過程中,體驗在團隊創作過程中的投入指數,你是否能以興奮的心情去接收任務,用樂觀與熱情的態度去感染他人。當困難來臨時,會協助甚至鼓勵他人,以積極與不服輸的斗志,對未來與挑戰永遠興致盎然。從實際項目過程中學習與合作。以期末大作業的創作過程為例,通過研討交流和分工合作,增進學生們的觀摩學習。了解自己的學習任務,知道忠實于自己工作所代表的價值,懂得團隊合作的價值;在推銷自己理念時也善于傾聽與學習;不但扮演好在團隊的角色;同時全力照顧團隊中其他的伙伴。本專業推進“三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進一步提高學生視覺審美觀和創造性潛力的發展。
3“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1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寧波大紅鷹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立足浙江,面向長三角,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藝術修養和創新精神,系統掌握扎實的視覺傳達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平面設計、新媒體設計、品牌形象設計與制作能力,能在廣告裝飾、文化傳媒、網絡等中小企業從事新媒體廣告、平面設計、交互界面設計、展示設計、品牌策劃與執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以“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和就業目標的優勢互補,重視學生的知識變成智慧的過程和方法,基本涵蓋學生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環節。給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尤其突出人文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且加大實踐課程比例,增加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拓展課,以加深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理解。重視拓寬學科基礎,突出“三創”能力,強化實踐教學和項目訓練,增加專業認知、實踐實訓、素質拓展等學分,為學生提供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個性化培養空間。結合學生自身興趣特長,選修專業拓展課程,強化專業目標特點,制定相應的指導性計劃,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全面發展。
為保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三創”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創意、創新、創業”的課程設置優化及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與整合,課程體系和課程群的設置既要考慮到專業內在的綜合性,又要考慮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3.2優化應用型課程體系
3.2.1人文素養課程的優化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國際上已有近百年發展史,而在國內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專業。目前,較多專業理論知識是引入西方國家的,國內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當下更多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將實踐技能放在首位,對專業課程的學習相對片面,忽視傳統文化藝術素養教育。社會信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如何做到視覺傳達設計人文素養課程設計的本土化。
中國傳統哲學、美學、繪畫等與視覺傳達設計是緊密相連的,將其融入統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讓學生從傳統文化中提煉精華,賦予視覺傳達設計精神內涵,而并非是只懂設計技法的操作工匠。本專業在學科基礎課程多采用翻轉式和啟發式教學方式為主,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們的創意、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開發與培養。在公共基礎課和拓展課程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理論、美學教育,開設專業史論必修課程等(見表一)。以史為鑒,讓學生們了解中國傳統元素、文化內涵和精神實質,能夠較好地進行本土化視覺傳承,更系統的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學習,為專業設計課程的創意、創新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人文素養課程的融入與優化,被賦予了“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形態新的時代面貌。
3.2.2專業核心課程的優化
專業課程構建了“人文素養+專業核心+實踐項目”教學模塊結構,來體現“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的課程轉化。核心應用型課程特色乃是培養專業一技之長,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核心能力的應用為重要指標,這些課程強調視覺傳達設計各種媒介應用與表現進行專門的教學實踐,強調以品牌設計與開發、交互界面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圍繞核心能力及崗位需求,進行整合和優化為交互界面課程群和品牌形象設計課程群(見表二),明確了核心能力在相關課程中的體現,結合實際案例與應用技術項目的連貫與延伸,對現有核心課程內容作進一步的調整與拓展,逐漸減少課程課內總學時,加大課外調查、學習、設計與制作輔導。除了專業核心課程之外,尋找校外實習的機會,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廣泛吸收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經驗,從新的角度思考設計問題。對原有單一核心課程進行了優化,形成現在專業課程組之間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交叉、有機結合,開發大視覺核心應用型課程群。
3.2.3實踐課程的優化
以多層面和多角度的實習實訓凸顯“三創”視覺傳達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重專業綜合應用能力培養。本專業實踐課時比例占總學時的56.7%。其中課內實踐包括專業課程實踐環節、集中實踐課程實訓、綜臺實習實訓、畢業設計;課外第二課堂的實驗室、工作室、產學研合作項目實踐(見表三)。對學生完全開放實驗室、工作室,學生課外自主實踐項目操作;運行管理由本專業應用型教師主持負責,如手工創意實驗室、交互界面實驗室、印刷工藝實驗室等;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選拔優秀學生,分層次、分時間段的進駐學習,在工作室由專業導師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竟費項目和產學研合作項目。另外,加強產學研合作,發展相關企業、政府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關社會服務項目,吸收具有一定設計能力的學生參與到項目實踐中來,以社會服務為載體提高學生設計技能和水平;并且作為專業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實習實訓基地的選擇確保廣告設計公司、品牌策劃與營銷公司、交互設計公司的平衡與相互補充,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大視覺設計范圍實踐與實習實訓需求,培養應用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
根據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加強和優化應用型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研討和學術交流;以科研促教學,提升教師隊伍的學術水平,形成科研成果向教學活動積極滲透與轉化的良性機制。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三創”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改革方面,不斷推進國內國際間的校際合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需要接觸世界的設計前沿、設計潮流。鼓勵和支持高年級學生參與國際專業競賽項目、學分互認學習、教師互派訪問學習以及學術論壇交流,并且嘗試開展創業計劃,讓學生們親身體驗社會,了解市場,理解視覺傳達內涵,培養具有國際前沿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
4“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教學團隊建設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三創”教學理念的推行,首先是優化教學師資團隊。對現有團隊教師的學歷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分析,通過柔性引進、外聘、企業兼職等方法進一步合理化師資隊伍;根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開展教師的國內外培訓、進修和業務交流活動;督導青年教師制定并實施教學和教學改革研究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其次,有序推進“三創”教學理念。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改革激勵政策,組織團隊成語高質量有序地完成教學改革任務,堅持高職稱的教師為學主授課;積極聘請行業內的設計師兼課教授,并擔任實訓項目和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等。以逐步推進,層層遞進的方式,形成高質量、有特色的“三創”應甩課程教學體系。最后,直甩型課程與直甩型教師團隊建設。本專業開展以專業核心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為重要支撐作用的課程組,可以申報為應用型課程,結合應用型教師團隊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學生主動性參與度高,突出創意創新能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建立完善、系統、科學的適應專業發展需要的“三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體系、教學保障與評價體系等,同時組建了一支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教師隊伍。
5結語
縱觀以上全文,通過“三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專業建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皠撘?、創新、創業”的教學理念融入課程體系建設中,以基礎實踐能力、專業核心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的三層次進階培養,在不斷深入探索和實施中,結合學校專業建設激勵機制,該培養模式在理論與實踐中反映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三創”人才模式對提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起到強大推動作用。
基金項目:
1.2013年寧波大紅鷹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三創”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一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編號:13jyzd07)
近幾年,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突飛猛進,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形式和生活習慣。同時信息技術也帶動了世界民族文化復興,在高科技應用的形式下人們越來越重視民族文化的發掘和應用,將傳統文化滲入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方面對傳統文化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現代技術和傳統文化內涵的融合發展。本文主要分析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回歸傳統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傳統文化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以“圖”作為載體的一種信息傳遞藝術,屬于藝術設計范疇,視覺傳達設計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行各業中。過去對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一般多考慮西方時尚元素,而中國傳統文化很少應用在這個領域[1]。而近幾年,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大大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創新意發展,提高視覺傳達設計美感。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造力不足。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設計數字化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數字化科技的額迅速發展推動了視覺傳達設計課程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2]。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改變了設計的面貌,計算機輔助設計逐漸進入到設計課程中。目前,我國現階段的設計教育在課程安排過程中對計算機設計的依賴性比較大,相應的學生計算機水平和技能也得到較大水平的提高,但是學生手繪能力比較低。這種現象說明學生偏好計算機設計,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學校教學對傳統課程不是很重視。所以,在數字化科技指導到設計教育雖然培養出了一些硬件和軟件技術較高的學生,但是這些人才缺乏獨立思考和創造力能力,導致這些人才僅僅算是“執行機器”。
(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缺乏文化素養。
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需要借助圖案、信息和色彩等元素傳達創作者所要表達的設計意圖,通過設計給人一種知覺感受,讓人能夠領會到設計的成果。視覺設計要從追求以“文化”為基礎的設計理念實施設計,使視覺設計不僅從視覺上給人們以享受,而且將設計層次提升到以語意理念為基礎的設計,注意引導人們對于感知和心靈的體會。但是,目前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缺少人文關懷設計教育,也就是說現代設計教育培養出的人才缺乏人文素養。
(三)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缺乏視覺素養。
視覺素養是一種以視覺實施溝通的能力,也可以說是一種視覺傳達,它使用視覺對象對人們實施溝通和交流,做好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工作的前提就是教育和被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視覺素養。一個人設計者如果具有較高的視覺素養,就能夠從理論作品中蘊含的深層文化含義感知文化元素,從而分析出作品中的文化內涵,并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提高設計藝術價值。
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回歸傳統文化的措施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我國文化傳承和文化藝術的母體,當今國際視覺、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應用能夠帶我們回歸民族文化,重新整合文化元素和精神元素,促進多元化民族文化藝術的發展。視覺創達設計過程中創意比較受重視,而回歸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創達設計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意的設計思維,在視覺創達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創造力,創作出較高價值的核心創意思想作品。
(一)在設計過程中把握議題核心素養的應用。
議題在視覺創達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實施設計定位思考,設計定位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具有創意的表達觀點。一般情況下,一個設計訴求就是一段敘述語句,將這個語句轉化成創意的理念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同樣設計表達也需要從多角度進行選擇,在目前的設計定位中,創意感的強弱決定了設計作品的好壞。所以設計定位是創意設計的開始,而做好設計定位首先必須掌握議題核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營銷學中的SWOT分析法以信息傳達為主,確保信息完整的傳達,并且保證信息的傳達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歧義”。視覺傳達設計目的是通過視覺媒介傳達意念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策略方面入手,提出傳達的主體,然后研究溝通動機,“為什么要傳達”沒然后掌握文化的機會,并指導傳達的是什么,最后找出傳達的目的和對象,在此基礎上采取行動策略,確定傳達的方式。這個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傳承問阿虎中美學素養和視覺因素的融合,將設計的議題核心反映到設計案例中,同時要注意設計過程必須建立在傳統文化上,切記憑空捏造,賦予視覺傳達設計傳統文化素養。
(二)注重創意切入點的尋找。
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創意切入點的尋找,從文化和社會雙層層面找到影響個人設計的因素。在設計教育過程中糾正學生習慣用主管態度看事情的方式,特別是對于傳統文化的應用,必須開發自我,接受過去、積極創新,重新認識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自我知覺的敏感度。從傳統文化方面尋找創意切入點,將設計中的各種事物自由的連接和轉化,連接個人和社會、目的和方法、視覺和心靈等等,從連接的事物中尋找事物發展的新意涵。
(三)傳統文化融入到視覺設計中的設計策略。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之前,必須要教育學生選擇于設計議題相關的內容,對設計方案的構思、背景、場地、預算等進行整理和分析,并掌握這些信息從而有效的引導設計。從傳統文化方面構思發展設計的概念,考慮設計的限制因素,形成落實的設計策略,視覺傳達設計必須要從傳統文化方面經過研究、構思和發展形成一個具有創意的設計,從而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結語
目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確實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僅僅重視學生技術的培養,只能讓學生成為制圖的機器。所以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具有文化素養,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提高學生創新意識,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意事業的發展。
作者:孫薇卿 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視覺傳達;管理;設計;企業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4-0085-01
一、設計管理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
“設計管理”是一個結合了設計和管理兩門科學的交叉學科,對于現在視覺傳達設計而言其涵義可分為兩個層面來理解:一種基于設計師平面上,即對具體設計活動的管理,而另一種基于企業管理的層面,即對塑造企業形象(VI)、品牌形象、企業文化以及產品包裝設計與推廣而進行的輔設計工作所做的戰略性管理和策劃。這兩個層面的認識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設計與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發展企業,設計與管理活動主體是人,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管理設計”的認識與分析首先要建立在這兩個基本的基礎上。
對設計師而言,為什么一些好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或者一些創意方案,卻不能被客戶采納?原本很好的設計方案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視覺和宣傳效果?可見,具有藝術性美觀性的設計作品并不一定就是市場需要的有效設計,要讓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兼具美觀與實用,就需要充分利用設計管理原理,對設計管理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在定位組織的企業形象,品牌管理功能的同時也需要定位視覺傳達設計功能,將設計與品牌結合起來,最佳方式就是在組織內定位設計,并且表明與之相聯系的功能,將設計與品牌聯系起來對于提高設計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它能夠使企業更加注重企業品牌形象和企業文化,意識到強力的品牌價值所在,有助于形成競爭性優勢。
二、設計管理在視覺傳達設計的中心思想
設計管理涉及人的自主性,目標性,計劃性,“以人為本”,對于視覺傳達設計來說并非一個新口號,新概念,而是有著悠久歷史意蘊的人物思想,也是設計管理的核心理念。
企業在建立品牌策略的同時,也要注重該策略中發揮作用的品牌視覺傳達設計以及在其策略上的管理,傳承好設計管理的中心思想。視覺傳達設計影響著消費者對品牌的心理和生理感覺,也引導著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價值認可度,所有企業要重視產品視覺傳達設計及其策略管理的重要性,通過設計,市場策略及管理的集合使企業的品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三、視覺傳達設計中創造力管理
設計的本質在于創造,決定了設計師一個創造性很強的工作,同時決定了設計師要具備核心素質——創造能力。創造性思維是人類創造能力的基本支柱,貫穿人類創造活動的全過程。任何發麻創造的第一階段都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過程,進而才是創造性思維付諸實踐的過程。個性的特征里包含對藝術創造的管理。創造力是設計的核心,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是創造力展現和物化的過程。致力于改善現有產品,延伸有產品的外沿發展或者開放新的產品。創造力的管理即是在設計構思的過程中尋求可能的解答并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開發和管理。第一,扎根生活,關注人性,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為人服務,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關注生活,關注人性是設計的根本落腳點。設計活動中的“創意”,其實質是針對產品,市場,目標受眾的情況,為產品尋找一個“說服”消費的“理由”,并根據這個理由用視覺化的形象來影響消費者得情感,態度和行為。第二,豐富視野,開闊眼界。做設計,如果總把眼界和思路束縛在狹小的空間,只關注自己生活的一個小圈子,對專業外的科學、知識興趣寡然,是很難再設計思維時產生火花的。設計絕非是文化的孤島,它與太多的科學知識發生著聯系。不接觸相關的藝術,不加強對自然知識、社會人文知識的學習。
四、結語
現代企業與現代設計從誕生到發展都是密切關聯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企業和設計之間的關系一直是雙方共同探索的重要課題。將現代化設計觀念與企業經營管理充分結合起來的“企業形象設計(CIS)”正是設計管理的重要整合表現。它包含了三大不放即企業理念識別(MI)、企業行為識別(BI)、企業視覺識別(VI)。視覺傳達設計必須符合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等,也就是說要與企業的理念識別保持一致。因此從企業管理的層面來看,設計離開管理則是盲目的設計,管理離開了設計則是管理的缺失,只有兩者充分結合才能達到推銷產品、推廣企業形象、塑造品牌形象的目的從而實現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綜上所述視覺傳達設計離不開管理,管理也離不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只有充分有效的與管理結合起來才能保住設計的有效、順利實施,達到既定的設計目標,為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推廣服務。只有恰當的運用設計管理來指導、實施視覺傳達設計活動,所做設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而實現設計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視覺傳達專業 教學調控
一、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現狀
按照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定位需求,視覺傳達專業應該培養素質高、技術應用能力強的視覺傳達設計專門人才。我院視覺傳達專業下設兩個方向:平面設計和廣告設計。從麥可思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畢業生的調查數據來看,我院平面設計方向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指數為93.2%。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7%,高于本校平均94.7%與本省高職94%的數值;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為2827元,高于本省高職2709元的數值。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為27%,全院第二低。這些數據都表明我院平面設計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條件和培養過程等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無論是就業單位還是學生本人,對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質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廣告設計方向人才培養質量反饋的各數據就差強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就業競爭力低下,離職率較高。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妥善解決好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系到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根據麥可思的《2012年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用人單位需求測量與使用評價報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排在第十七位,為全院倒數第四。且2011屆視覺傳達專業下的廣告設計與制作方向的畢業生畢業半年的離職率高達75%,比2010年增長了27%。離職的畢業生中有90%是主動離職,主要原因是個人發展空間不夠和薪資偏低。
2.溝通能力薄弱。
如今,很多大學生普遍存在溝通能力薄弱問題。這是由于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參與討論、匯報及評價的機會少,溝通意識不夠或者根本不愿意溝通等原因造成的。當前高職院校在教學活動中主要以教師講解、教師評價為主,忽略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甚至企業人員與學生的交流,結果造成“教師主講、學生被聽”的局面,導致師生間、學生間交流的缺乏,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溝通能力的提高。
3.對核心課程的滿足度不高。
專業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個課程體系的精髓。我院視覺傳達專業的核心課程為視覺識別設計、書籍裝幀設計與包裝設計。從麥克斯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窺見,80%的畢業生認為核心課程對現在的工作和學習較重要,其中視覺識別設計課程的重要度為92%,但滿足度僅為57%。學生對核心課程滿足度的平均值為51%,表明近1/2的學生不太滿足核心課程的知識,也進一步說明了我院視覺傳達專業的核心課程設置存在問題,如課時較少、課程深度不夠、知識與市場脫節等,應引起足夠重視。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文嘗試從市場需求、校企合作、評價體系和就業指導等角度進行分析,并探求調控措施,以期提高我院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就業水平。
二、調控措施
1.面向市場需求,優化課程結構。
為了建立更加符合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課程結構,視覺傳達專業教研室的教師們專門對長三角地區的企事業單位進行了調研,細致考察和分析該地區視覺傳達的業務范圍、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情況,并邀請企業領導與設計師一起座談,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為專業建設獻計獻策,使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課時與教學設計更加合理。
(1)構成基礎由2011屆的128課時(8周)調整為96課時(6周)。2011屆的構成基礎課程分布在兩個學期完成授課,而2012屆則把課程安排在一個學期完成。這樣的調控措施有助于三大構成知識體系的連貫講解,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體系,能夠在視覺傳達專業課程中運用自如。
(2)計算機平面設計Illustrator由原先的64課時(4周)調整為54課時(3周),這一調整較為合理。因為就軟件的難易程度而言,Illustrator較Photoshop容易,而且學生先接受Photoshop的學習,兩個軟件之間有共通性,所以3周的Illustrator學習尚為充足。
(3)圖形設計課程安排在Photoshop課程之后,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圖形語言的表現形式,學生可通過手繪表現圖形,也可借助Photoshop軟件來表現圖形。從麥可思報告來看,2011屆畢業生從事的主要職業為圖像設計師,說明了圖形設計課程對以后職業的重要性,因此學習時間相應增加了一周。
(4)2012屆的InDesign軟件課程與版式設計課程并為一門課程,版式設計(含InDesign)80課時(5周),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自行安排授課內容,將軟件知識與專業知識結合,通過“操作軟件——掌握版面編排的技法——對軟件運用自如——能編排出有設計感的版面”的上課流程,使學生能真正掌握知識。
(5)廣告設計方向的包裝設計與書籍裝幀設計課程在2011屆都為36課時(2周),這對于核心課程來說,總學時嚴重不足。在36課時中,僅僅讓學生完成包裝設計中的紙盒結構設計或書籍裝幀中的版面設計的功課就已很倉促,更何況還涉及后續的制作,學生對課程的滿足度可想而知。所以,2012屆教研室將這兩門核心課程調整為108課時(6周)。這樣的安排無論從課程的重要性,還是從教學情境設計上來說,都較為合理。最后的作業都以實物形式上交,讓學生不僅掌握了如何去設計,而且也親自體驗到了印刷與制作的流程。
(6)增設了招貼設計課程,54課時(3周)。與之前的廣告設計(側重商業廣告)真正區分開來,更加側重公益招貼的設計與制作。
2.注重校企合作,拓展和共享資源。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需要。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校企合作形式在2011年還處于淺層次的初級階段,形式僅局限于帶領學生參觀企業,了解企業項目的設計流程,并未真正參與項目的設計與制作。當時合作深度有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藝術類公司往往業務雜多,所涉及的書籍設計業務并不能完全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2)學生自身的能力較弱,無論在策劃方面還是設計方面都難以達到企業的要求;(3)出于對客戶資料的保密,藝術類公司一般不輕易將客戶資料泄露,也就使學生失去了設計項目的機會。
2012年,學院與系部通過召開專業建設專家研討會、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人員互聘、校外實習基地掛牌等形式,切實將企業的具體項目引入到教學活動中,提高了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學生能夠在具體的項目中真正地經歷、感受和理解課程內容。同時,系部也鼓勵學生在企業完成設計作品,以解決學院短期內的設備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新生兒”——現代學徒制,已經在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實行。所謂現代學徒制。就是學生一半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一半時間在企業學徒。與傳統學徒制不同的是,學校教育環節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培養方式從單純的經驗學習到工學交替、理論實踐并重的學習,培養目標也從單純培養熟練技術工人發展為理論聯系實際的高技能人才。此外,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要求藝術教育工作者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扎實的專業功底。通過校企合作,專業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到企業一線鍛煉,承擔企業設計任務,切實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學院也可聘請社會上具有較高聲譽的、實踐豐富的新媒體專家擔任外聘教師,以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從業人員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有利于提升視覺傳達專業的整體師資力量。
3.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當前,高職教育在藝術類課程的評價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作品結果,輕視了學生創作作品的過程,評價主體與評價方式較單一,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為此,我們在視覺傳達專業改革中需要進一步強化溝通機制,建立多條溝通渠道,服務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首先,注重對團隊協作精神的評價。在課程作業的創作過程中,有時需要團隊完成,需要團隊的集體智慧,個人的知識與力量是有限的,良好的團隊協作可以創作出優秀的設計作品。注重對團隊協作精神的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潛能等;其次,強化學生間的互相評價。以前在評價過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師掌握發言權,學生一般不愿意對他人的作品“指手畫腳”。強化此環節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交流、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取長補短,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最后,創造校企融合服務市場的評價,讓學生有更多的溝通機會。學生、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參與,增加他們間的互動。所有主體通過評價可以更加客觀地發現自己、改善自己。另外,通過評價這個平臺,企業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生,甚至能夠發現和挑選到理想的設計人才,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4.開展就業指導,幫扶學生實現就業。
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班主任可在最后一學期到班級多次舉辦就業指導班會課,幫助大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參與求職擇業活動;學工處應及時為畢業班學生提供準確的社會需求信息和就業形勢分析,聘請就業指導專家或優秀畢業生進行專題講座;學院應及時舉辦百家企業進校園招聘會,提供足夠的頂崗實習崗位,為畢業生的就業拓展廣闊的平臺。
三、結語
本文基于麥可思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研究報告,通過實踐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即面向市場需求,優化課程結構;注重校企合作,拓展和共享資源;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開展就業指導,幫扶學生實現就業。通過對教學調控的探索與實踐研究,以期為高職院校視覺傳達專業的進一步改革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李賢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與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2).
[2]鄭繼兵,王邵峰.從人才培養方案透視高校專業建設的困境及出路[J].江蘇高教,2013(1).
關鍵詞:數字媒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圖形創意》;教育啟示
1 何為數字媒介
數字媒介是以數字形式和數字內容并存,在數字技術的平臺下展現其交互性、智能性、簡潔性的新興媒介。數字媒介的產生反應的是其時代的特性,不同于傳統傳播媒介,數字媒介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交互性,基于此特征,在數字媒介的干預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類課程能夠更好地傳播課程理念。
分析數字媒介,首先是從媒介角度上來說,它作為一種具有傳播功能的媒介介質而存在。新媒體研究學者劉自力把將出現于現代媒體,如廣播、電影、電視等之后的數字技術媒體稱作新媒體。這其中包括電腦和一切運用微處理器、數碼、鐳射、互聯網的技術設備、電子娛樂產品,用于生產和消費的多媒體系統、高科技視頻系統、遙感系統以及通過數字手段生產的藝術品、仿生信息產品和各種含有電子內容的輸入、輸出和存儲設備等等,這些都應屬于數字媒介。所以數字媒介是基于計算機技術及網絡信息技術所產生的新型傳播媒介環境,它在技術特征上是具有明顯的開放、互動、虛擬、共享、兼容特點信息載體的溝通環境。
其次,從傳播的角度上講,數字媒介的環境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特征,并集合了多種媒體的特點和優勢,極大地提升了“大眾傳播”的規模和影響力,信息的改變傳統媒體線性(直線)、無間斷性和固定的單向傳播模式的環境,使用戶將線性思維、單一話語還原成點狀結構和多重話語,角色由被動接收變為主動選擇和參與,體現了雙向、互動的傳播理念和傳播方式。對于數字媒介來說,它本身不能傳達信息和思想,人才是主導者和策劃者,但是數字媒介使得人在傳達信息的方式上產生了巨大的變異。例如,在互聯網博客中,作者消息的同時,閱讀的受眾也在參與消息的,消息本身和對消息的評價一樣重要,都是博客信息內容的組成部分。
2 《圖形創意》等設計基礎課發展趨勢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作為設計學科重要的分支學科,自身專業特性就和媒介的發展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系。首先從課程本體來看,作為一門集綜合性于一體的學科,視覺傳達設計是借助視覺符號來傳達信息的設計,是應用性傳播與藝術的結合;其次,從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來看,傳播媒介發展的歷史也是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歷史一一新興媒介的接踵而來,引領并開拓和發展了新的傳播領域和傳播方式,從而推動了視覺傳達設計整體學科的發展。
《圖形創意》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綱的核心課程之一,它擔負著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創意思維訓練任務,其課程任務是讓學生在課程當中通過對圖形的理解,運用創意性思維模式,創造出既有信息傳播功能,又新穎和獨特意象想象力的視覺創意性圖形,支撐著視覺傳達設計成為一種具有創造性價值的設計形式?;凇秷D形創意》課程任務,它的核心便在于使復雜的信息內容有效和富有情感化的傳播,傳播本身成為了受眾與信息交流的絕對途徑,因此,一方面《圖形創意》課程設置的目標就是要做到信息的有效傳播;另一方面《圖形創意》課程的性質就也決定著其應利用更加有效地授課方式來傳遞課程信息。傳統的平面設計是基于印刷媒介為架構而進行的設計實踐,而印刷媒介單一的感官認知并不能讓學生全方位和高效的理解課程內容,數字媒介的介入能夠彌補授課過程中的不足,同時也使得課程內容本身發生著微妙變化,革新課程的培養方案。
3 《圖形創意》課程的教育啟示
國內的《圖形創意》課程伴隨著藝術設計專業的興起在20世紀90年代末逐步發展,由江南大學林家陽先生最早推廣,并出版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學科專著《圖形創意》,奠定了該課程作為以視覺傳達設計課程的核心地位。蘭州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所開設的《圖形創意》課程最早也追溯到2003年,十年間該課程穩步發展。在這十年,課程的授課核心和其他高校《圖形創意》課程設置一樣,都集中在將傳統創意理念應用在圖形的創意設計中,也獲得過諸如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等一些成績,但能夠感受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的不斷老化,設計的創新思維受到了限制。伴隨著設計對象由印刷媒介轉為數字媒介,體驗化和情感化設計理念開始興起,《圖形創意》課程與其他視覺傳達設計基礎課程一樣,面臨著只將自己局限在單一媒介的設計實踐的窘境,繼續在新的設計觀念中尋找源泉成為一種空想。在面對新的媒介挑戰,學科組對課程乃至專業的建設都重新定位,將數字媒介作為現在乃至將來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對象,設計的思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3.1 教學方法的多種媒介化
首先在課程設計中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實現教學方法多樣化,在課件的編撰中采用視頻和交互動畫,如制作關于同構圖形的變化時所采用的數字媒體技術,讓同學們更加清晰的知曉所學的基本知識點,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使用非美術元素來提煉視覺圖形,如用圖形的表現形式繪制音樂的韻律和武術的節奏等。
3.2 設計實踐的多種媒介化
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曾寫道:媒介即訊息。強調媒介本身非消極的、靜態的,而是對信息內容有強烈地反作用,所以在設計實踐環節中,媒介選擇的不同使得設計內容也會發生變化,這就要求同學認真區分媒介的差別來選擇最終索要實踐的媒介。針對這一實踐新課題,鼓勵同學不拘泥于傳統媒介――印刷媒介的限制,積極開展多種媒介的設計實踐活動,尤其是緊貼時代的數字媒介,讓圖形這個靜態元素不再冷冰冰,成為動態的、交互的、豐富情感化的傳播要素。
3.3 設計交流的多種媒介化
積極利用手機媒體來傳播圖形設計,如在微信平臺和微博空間新設計,使其成為焦點事件,盡管目前傳播面還僅限于部分業內,但隨著課程本身的不斷開放,未來會展現出更加積極的一面。
4 結語
傳播媒介的發展將數字媒介帶到我們身邊,使得《圖形創意》等傳統視覺傳達設計課程必須適應新的傳播媒介做出革新,因此,應做到不固守經典,并且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自我調整,才能將課程的授課內容最有效的傳授于學生,也才能通過授課方式的變化來發展自身的授課內容。
參考文獻:
[1] 馬歇爾?麥克盧漢(加拿大).理解媒介[M].何道寬,譯.譯林出版社,2011.
[2] 童芳.新媒體藝術[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3] 陳玲.媒體藝術史綱:走向整合的旅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 劉自力.新媒體帶來的美學思考[J].文史哲,2004(5).
[5] 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6] 廖祥忠.數字藝術論(上、下)[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7] 馬曉翔.新媒體藝術透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創新;課程體系
當下,無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行業,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都越來越大。但現階段要想快速、有效地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尚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該專業人才的就業競爭力。尤其是在信息時代,各高校必須想方設法推進網絡時代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使教學理念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效改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固有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所謂視覺傳達設計,指的是設計師利用插圖、文字、標志等平面視覺符號向受眾傳遞各種信息的設計藝術。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創意性較強的專業,需要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并不是十分濃厚,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也難以適應崗位需要。
1.教學方式陳舊,難以適應時代需求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固有的教學方式,以書本知識為主,進行灌輸式的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與此同時,一些條件較差的學校缺乏教學設備和實訓場所,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畢業后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國內學者對視覺設計專業的深入研究是從20世紀末期開始的,起步比較晚,而且基本上是借鑒國外的設計教育經驗,并未充分結合國情。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缺乏創新,阻礙了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
2.課程設置不合理
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然使用陳舊的教學內容,而這些陳舊的教學內容已經難以滿足信息時代背景下的行業發展需要。這樣就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找到理想的企事業單位工作,即使上崗也難以勝任。
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
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改革會影響實際教學效果。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1.豐富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
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新思想和新藝術形式等。同時,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擴大專業教學知識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具有開放性特征,因此教師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應當盡量使用網絡、電視、手機等媒介,通過這些媒介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創新,以不斷完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知識體系。
2.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以往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會讓學生逐步失去對該學科的興趣,導致其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設置一些有深度的綜合性問題,然后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在傳統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專業核心課程結構,使其與市場實際需求接軌,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增加特色課程,通過校企合作、安排學生實習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A課程設置方面,教師需要在兼顧全面的前提下有梯度地開展教學活動,強調課程結構之間的銜接,做到舉一反三。另外,在專業核心課程中,除了要保留傳統的核心課程以外,還要適當增加與行業發展相關的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學科的發展趨勢,從而與市場接軌。
3.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
高校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不要制定過多的行政管理制度束縛教師的創新意識。另外,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僅要采取考試的方式,還要輔以考查等手段,要根據學生提問情況、作品展示等進行綜合評定,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結語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師應當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當今的各種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著重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與此同時,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快速學到豐富的專業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鹫n題: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專業教學的研究與創新(2017yjjg015)。
參考文獻:
[1]寧培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藝術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