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6 10:20:56
序論:在您撰寫氣候變化的影響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F11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3-0214-0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推進,大多數國家的人民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在人民安居樂業、享受生活的同時,逐漸惡化的氣候導致的世界各國頻頻出現的極端惡劣天氣現象卻成了現階段人類社會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1]。城市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的確在一方面推動了社會經濟,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周圍環境卻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越來越多的國家出現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引發的人口遷移現象,以及氣候移民所導致的人道主義危機、難民潮、地區沖突等問題。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不得不在氣候變化問題日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和重視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一系列不利影響。在中國,由于氣候變化而引發的氣候移民現象也十分的普遍。因此,中國也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一
近些年,隨著各國、各地區惡劣天氣的不斷出現,由天氣因素所引起的移民潮―氣候移民”逐步成為國際社會的新關注點。氣候移民,顧名思義,就是指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周圍環境所現有的生存條件由于不斷受到惡劣氣候緩慢或突然的不利影響,迫使人們不得不被迫或主動、暫時或永久離開其原有家園進而遷移到其他地區或國家的人或人群??傮w看來,現階段氣候變化的類型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
1.自覺型氣候移民和被迫型氣候移民。自覺型氣候移民是指:由于氣候的突然或緩慢的變化,對人們的生存要求或生產生活造成了相對不利的影響,人們在相關氣候政策影響的作用下,自覺暫時或永久離開自己家園的群體。被迫型氣候移民是指:由于氣候的突然或緩慢變化給所在城市的居民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造成人們難以在原居住地更好地維持生計和生活,從而迫使人們不得不被迫地暫時或永久地離開自己的家園,以抵御或減輕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各方面影響。
2.長久型氣候移民和短暫型氣候移民。長久型氣候移民一般情況下是由氣候的變化和人類的活動引發的長久性環境改變,人類選擇的以個人形式或群體形式進行的永久性遷移。短暫型氣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極端突變性氣候災害風險引發的環境暫時性變化,人類迫于外部環境的壓力而暫時的離開家園。
3.國內氣候移民和國際氣候移民。國內氣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相關因素引起的人類生存環境逐漸改變,從而出現在一個國家內部不同區域和城市之間進行遷移的人或人群。國際氣候移民一般是指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引起的人類生存環境改變,造成國與國之間進行遷移的人或人群[2]。
總之,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氣候移民,這種“移民”都是由于氣候環境的惡化造成的,但根本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二
國際紅十字會表示,環境災害已經超過戰爭,成為迫使人們背井離鄉的主要原因。據倫敦慈善團體基督徒互援會估計,目前全世界有1.63億人被迫離開家鄉。從現在到2050年為止,將再有2.5億人為了逃離氣候變化所引起的洪水、旱災、饑餓、颶風而離鄉背井,有5 000萬人的家園將被天災吞沒,另外還有5 000萬人會因為嚴重的侵犯人權和區域沖突而前往他國避難[3]。氣候變化最主要、最明顯的表現是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周圍環境和人類社會因此而變得危機重重,嚴重影響和阻礙全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氣候變暖導致冰川不斷融化、海平面逐漸上升,造成許多沿海國家和島嶼遭受淹沒和風暴潮。由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氣候變化產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現已導致了約2 600萬氣候移民,在未來四十年,以全球氣候變暖為主的氣候變化將使全球10%的人口,約5億到6億人,面臨淪為“氣候難民”的風險,其中將有約2億的氣候移民被迫背井離鄉。據一些科學家預測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將迎來第一個無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況同樣也發生在南極,如果兩極冰蓋全部融化殆盡,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0 m[2]。顯而易見,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勢必會導致和引發世界上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會經濟損失。
其次,氣候變暖也使許多地區降水變少,溫度升高,疾病肆虐。干旱導致一些國家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地區水資源缺乏,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此外,全球氣候變暖還會使各類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繁發生,最近幾年,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被不斷頻繁發生的極端突變性氣候災害所影響和改變著。如厄爾尼諾現象、洪澇災害、風暴災害和沙塵暴災害等。
氣候移民作為一個近些年來才出現的新名詞,或許并不為大家所熟知和了解,但這種現象卻早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存在。分析氣候變化導致移民現象所帶來的影響,對于以后我們更好地避免和解決氣候移民所帶來的后續一系列問題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首先,氣候移民對遷出地區的影響。氣候變化導致遷出地區環境惡化嚴重,引發的移民潮導致社會動蕩不安、人民背井離鄉。同時,隨著原有居住地人口由于氣候變化的原因大量前往它處,本地人口逐漸減少,政府和相關部門可能會因此降低對環境治理的力度。
其次,氣候移民對遷入地區的影響。氣候移民導致遷入地區的人口密度增大,就業機會降低。同時也給遷入地區的環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壓力,時間久了,可能會使遷入地區的氣候產生變化,引發一系列的氣候災害。隨即,再一次進入氣候移民的惡性循環當中。
三
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各類顯性或隱性危害并不只是單單影響某一個城市或某一個國家。因此,全世界都有治理氣候變化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易受影響的地區和國家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加快努力,實施更廣泛的應對氣候移民的措施。
對中國來說,互利共贏的原則是必須并將長期堅持的,同時積極參加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不斷加強有關氣候變化領域的多邊外交活動,努力促進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的共識。另一方面,廣泛開展與各國國際組織和國際機構的務實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必須進一步學習并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大力推進國內相關領域應對氣候變化和科學研究工作,與各國攜手積極應對全世界范圍內出現的氣候變化現象。
在國際上,應改進現有國際性法律條款關于“難民”權利的相關規定,制定應對國際氣候移民法。加強國際合作推進地區間協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協力促進氣候移民難題的有效解決。建立國際社會應對氣候移民問題的的治理機構和管理機構。
總之,氣候移民問題目前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要想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與氣候移民問題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需要世界各國在努力推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協同合作,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層面建立起有效的適當調節應對機制,形成在實現共同發展中協同努力并加以解決。在應對氣候變化導致的移民問題對全球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方面,世界各國唯有秉持積極的態度,堅定的理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著力破解影響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的諸多難題。
參考文獻:
[1] 胡鞍鋼,管清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的貢獻―――兼評托尼?布萊爾《打破氣候變化僵局:低碳未來的全球協議》報告[J].當代亞太,2008,(4).
1.1日照對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
1981—2009年期間河曲地區的日照時數以61.0h/10a的速度遞減,其中,1997—2007年日照時數連續減少,2007年減少到歷史最低值(1055h);玉米氣象產量以9.2kg/10a的速度遞增,1995年達到歷史最低值(-171kg)(圖2-A)。日照時數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1—1982,1986—1989,1990—1994,1996—1998,1999—2000,2001—2003,2004—2005,2006—2009年8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9a期間有17a二者間變化趨勢相反,其余時間變化趨勢一致。1981—2009年期間五寨地區日照時數以54.8h/10a的速度遞減,2005—2008年日照連續減少,2008年減少到歷史最低值(943h),玉米氣象產量以20.2kg/10a的速度遞減,2006—2008年玉米氣象產量連續增加(圖2-B)。日照時數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6—1989,1991—1992,1995—1997,1999—2003,2004—2005,2006—2009年6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9a期間總共有14a二者之間變化趨勢相反,其中,2007年以來,日照時數與玉米產量變化趨勢明顯相反。1982—2009年期間五臺地區日照時數以10.8h/10a的速度遞減,當地玉米氣象產量以4.9kg/10a的速度遞減,1999年達到歷史最低值(-226kg)(圖2-C)。日照時數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3—1988,1990—1991,1992—1994,1995—1998,2000—2003,2004—2007,2008—2009年7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8a間有18a二者變化趨勢相反。1981—2009年期間繁峙地區日照時數以66.9h/10a的速度遞減,在1995—2009年除1998,2000,2005年外日照均處于減少狀態,2003年減少到歷史最低值(1030h),玉米氣象產量以27.0kg/10a的速度遞增(圖2-D)。1981—2009年忻府區日照時數以67.4h/10a的速度遞減,玉米氣象產量以8.0kg/10a的速度遞增(圖2-E)。綜上所述,近29a來,本研究所選5個氣候代表站中,日照時數與玉米氣象產量五寨、五臺和河曲總體呈正相關,繁峙和忻府區呈負相關,但不同年份或時期日照時數和玉米氣象產量又會出現正負相關更替的情況,說明玉米氣象產量是與日照時數并非單調的正相關或負相關。
1.2平均氣溫對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
1981—2009年河曲地區平均氣溫以0.47℃/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6.8kg/10a的速度遞增,1995年玉米氣象產量達到歷史最低值(-171kg)(圖3-A)。平均溫度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1—1988,1989—1992,1993—1994,1996—2003,2004—2005,2008—2009年6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9a有20a二者之間變化趨勢明顯相反。1981—2009年五寨地區平均氣溫以0.42℃/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15.3kg/10a的速度遞增(圖3-B)。平均氣溫與玉米氣象產量只在1981—1982,2003—2004年2個階段變化趨勢一致。29a期間有26a二者變化趨勢相反或不一致。1982—2009年期間五臺地區平均氣溫以0.19℃/10a的速度遞增,1999年達到歷史最高值(18.8℃),玉米氣象產量以0.82kg/10a的速度遞減。平均氣溫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5—1989,1990—1991,1996—1997,1998—2005,2006—2007,2008—2009年6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8a間有15a二者呈相反變化趨勢(圖3-C)。1981—2009年繁峙地區平均氣溫以0.42℃/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平均25.6kg/10a的速度遞減。平均氣溫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4—1992,1996—1997,1998—2007,2008—2009年4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9a間有19a二者變化趨勢相反(圖3-D)。1981—2009年期間,忻府區平均氣溫以0.31℃/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平均3.8kg/10a的速度遞減。忻府區平均氣溫對玉米氣象產量無明顯影響(圖3-E)。綜上所述,近29a來,五寨、五臺和河曲平均氣溫與玉米氣象產量總體呈正相關,繁峙和忻府區呈負相關,但不同年份或時期平均氣溫和玉米氣象產量又會出現正負相關更替的情況,說明玉米氣象產量與日照時數并非單調的正相關或負相關。
1.3降水量對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
1981—2009年河曲降水量以4.42mm/10a的速度遞減,玉米氣象產量以6.8kg/10a的速度遞增(圖4-A)。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2—1985,1986—1990,1991—1993,1996—1999,2002—2005,2006—2007,2008—2009年7個階段變化趨勢一致,28a有17a二者之間變化趨勢一致。1981—2009年期間五寨降水量以2.6mm/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15.3kg/10a的速度遞增,降水量在1995年達到最大值(597mm),2001年達到最小值(243mm)(圖4-B)。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1—1983,1986—1992,1993—1994,1996—2007,2008—2009年5個階段變化趨勢一致,29a期間有21a二者變化趨勢一致。1982—2009年期間五臺降水量以1.27mm/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0.82kg/10a的速度遞減。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2—1988,1992—1995,1996—1997,199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7,2008—2009年8個階段變化趨勢一致(圖4-C),28a間有17a二者變化趨勢一致。1981—2009年繁峙降水量以6.07mm/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25.6kg/10a的速度遞減。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1—1988,1990—1995,1998—2002,2003—2005,2008—2009年5個階段變化趨勢一致(圖4-D),29a間共有19a二者變化趨勢一致。1981—2009年期間忻府區降水量以平均12.1mm/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平均3.8kg/10a的速度遞減。從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折線圖上看,二者之間變化趨勢非常一致(圖4-E)。綜上所述,近29a來,5個站點歷年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總體呈正相關,但不同年份或時期降水量和玉米氣象產量又會出現正負相關更替的情況,說明玉米氣象產量與降水量并非單調的正相關或負相關。
1.4≥10℃積溫對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
1981—2009年河曲≥10℃積溫以9.6℃/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6.8kg/10a的速度遞增(圖5-A),總體表現為很好的正相關。1981—2009年期間五寨≥10℃積溫以110.4℃/10a的速度遞增,且≥10℃積溫在1998年達到最大值(3023℃),在2004年達到最小值(2200℃)(圖5-B)。玉米氣象產量以15.3kg/10a的速度遞增,≥10℃積溫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2—1987,1989—1990,1992—1994,1996—1997,2001—2003,2004—2005,2006—2009年7個階段變化趨勢相反,29a間共有15a二者變化趨勢相反。1982—2009年五臺≥10℃積溫以44.9℃/10a的速度遞增,并在1998年達到歷史最高值(3215℃),玉米氣象產量以0.82kg/10a的速度遞減(圖5-C),28a間共有17a二者之間變化趨勢一致。1981—2009年繁峙≥10℃積溫以115.6℃/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25.6kg/10a的速度遞減(圖5-D)?!?0℃積溫與玉米氣象產量在1983—1985,1986—1987,1988—1990,1991—1999,2003—2004,2005—2008年6個階段變化趨勢一致,29a間共有15a二者變化趨勢一致。1981—2009年期間忻府區≥10℃積溫以54.4℃/10a的速度遞增,玉米氣象產量以3.8kg/10a的速度遞減(圖5-E),29a間共有17a二者變化趨勢一致。綜上所述,近29a來,河曲、五臺和忻府區≥10℃積溫與玉米氣象產量總體呈正相關,五寨和繁峙為負相關關系,但不同年份或時期≥10℃積溫和玉米氣象產量又會出現正負相關更替的情況,說明玉米氣象產量與≥10℃積溫并非單調的正相關或負相關。
2氣候變化對玉米氣象產量的綜合影響
(1)近29a來,日照時數與玉米氣象產量五寨、五臺和河曲總體呈正相關,繁峙和忻府區為負相關關系;平均氣溫與玉米氣象產量五寨、五臺和河曲總體呈正相關,繁峙和忻府區為負相關關系;5個區歷年降水量與玉米氣象產量總體呈正相關;≥10℃積溫與玉米氣象產量河曲、五臺和忻府區總體呈正相關,五寨和繁峙為負相關關系。但不同年份或時期氣象要素和玉米氣象產量又會出現正負相關更替的情況,說明玉米氣象產量與氣象要素并非單調的正相關或負相關。
(2)不同的地理氣候區域,氣象要素影響的程度不同。從5個區多元回歸模型看,對玉米氣象產量影響最大的均為平均氣溫,其效果也最明顯;五寨、河曲和繁峙對玉米氣象產量影響排第2位的為年降水量;五臺對玉米氣象產量影響排第2位的為日照時數;忻府區對玉米氣象產量影響排第2位的為≥10℃積溫,表明不同代表區氣象要素對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不盡相同。
(3)不同的氣候因子對不同代表區玉米氣象產量有著不同的影響。較多的日照時數有利于五寨、河曲地區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而對于五臺、繁峙、忻府區則相反;較高的平均溫度對于五臺和忻府區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非常有利,對于五寨、河曲、繁峙則相反;除忻府區外,其余4個代表區均表現為隨降水量的增加玉米氣象產量增加;≥10℃積溫增加有利于繁峙、河曲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對于五寨、五臺、忻府區玉米氣象產量則表現為減產。
(4)通過分析各代表區回歸模型的系數,可從各氣候因子系數的大小、正負等判斷影響該地區氣象產量氣候因子的正負和大小。較低的平均氣溫、較大的降水量、較弱的日照可以促進五寨地區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較低的溫度、較弱的日照可以促進河曲地區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較低的溫度、較強的降水量可以促進繁峙地區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較高的溫度有利于忻府區玉米氣象產量的增加,其他氣象因子對其影響不大。
一、平均氣溫和降水變化情況分析
1.平均氣溫變化情況氣溫作為一個重要的氣象因子,它的變化是衡量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圖1是阿爾山地區1956~2005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由圖趨勢線分析,近50年來,阿爾山地區的平均氣溫是呈上升趨勢的,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平均氣溫上升的趨勢尤為明顯,根據最小二乘法計算,近50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3℃/10a,其中90年代后氣溫上升的貢獻率最大,達到0.77/10a。平均氣溫上升使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概率增大,在阿爾山地區尤其表現為高溫、干旱日數的2.降水變化情況降水的多寡直接關系到一個地區的干旱與否,從而導致該地區生態植被的好與差。圖2是阿爾山地區50年年降水量曲線變化圖,從圖波動曲線分析,50年代末、1987~1998年屬于降水偏多期,1998年以后為降水偏少期,其它時段在正常值附近振蕩。從總的趨勢分析,近50年來阿爾山地區總的降水趨勢是偏少的,1998年以后年降水量減少尤為突出。由最小二乘法計算,近50年來阿爾山地區的年降水量減少了7.8毫米/10a,1998年以來年降水量減少的最明顯,50年來年降水量最小值和次小值均出現在此階段,此階段降水量只是正常年份的81%,個別年份只有60%,加之氣溫升高,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等原因,阿爾山地區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高溫干旱加劇,對阿爾山地區的生態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湖泊、濕地萎縮甚至干涸。
二、濕潤指數變化情況
1.年代際分布特征表1是通過K指數計算公式計算出阿爾山地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1~2007年濕潤指數。從表中可分析出,只有80年代K值為1.07>1,為濕潤期,其余均為水分虧損期,特別從80年代后,K值一直呈變小的趨勢,這與80年代后,年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導致潛在蒸散量增大和年降水量的減少是相吻合的。因此阿爾山地區的地表濕潤度呈下降趨勢,大氣的干燥度增大。
2.月分布特征從表2可以看出,阿爾山市月均濕潤指數分布不均勻,較好的只有1月、2月、7月、8月和12月,在這些月中只有1月和12月降水量是潛在蒸散量的2倍以上,但這些月份是阿爾山的冬季,對植被和作物的生長基本上沒有作用,而7月和8月降水量是潛在蒸散量的1倍以上,能夠很好的滿足作物的生理需水量,是濕潤多水階段。3~6月和9~11月則是相對干旱階段,在這個階段大氣降水不能滿足作物的生理需水量(尤其是4月和5月,大氣降水不到作物生理需水量的一半),容易出現春旱、秋旱和春夏連旱,極易出現春秋季的高森林火險,春旱和夏旱對植被和林木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大,而6月份的干旱則會造成農作物的減產。
3.季分布特征從表3分析阿爾山市一年中冬季是最濕潤的季節,春季是最干燥的季節,容易發生春旱,秋季次之。潛在蒸散量的最大值在春季,最小值在冬季。冬季的多年濕潤指數平均值(K)大于1,但由于冬季降水對阿爾山地區植被和作物生長基本上沒有影響,故在此不作具體分析。而夏季盡管多年的濕潤指數平均值(K)大于1,但是水分狀況不是很好,也有階段性干旱發生,在37年里有11年K〈1,約占30%,而夏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2/3,且是植被和作物生長關鍵時期,如出現干旱對生態環境和作物的產量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災難性的(如2007年的嚴重伏旱)。而春秋兩季K〈1的年數均在20年以上,春季甚至達33年,極容易出現春秋季干旱,這是阿爾山地區容易發生春秋季特別是春季森林火災的根本原因。據各個季節變化情況分析,潛在蒸散量呈現上升趨勢,只有夏季的變化趨勢最明顯,夏季出現階段性干旱的的機率會越來越大,其它三季變化不明顯;同時濕潤指數呈下降趨勢,且在90年代以后呈加快的趨勢。這說明阿爾山地區干旱化會越來越重。
4.潛在蒸散量變化趨勢分析如圖3所示,阿爾山市近37年來年均潛在蒸散量呈波浪式上升趨勢,其線性趨勢系數為每10年20.01毫米,潛在蒸散量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濕度、大氣壓等氣象要素的綜合作用,阿爾山市年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線性趨勢系數為每10年0.47℃),年平均相對濕度呈下降趨勢(線性趨勢系數為每10年0.01),12米高度年平均風速呈減小趨勢(線性趨勢系數為每10年0.14米/秒),年均大氣壓呈增加趨勢(線性趨勢系數為每10年0.58hpa)。潛在蒸散量的增大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氣溫上升等因素導致了阿爾山市地表潛在蒸散量的增大(表4),阿爾山市近37年來的潛在蒸散量與各氣象因子的相關性不是很好,在這些因子中只與年平均氣溫相關性略好些,隨著年平均氣溫的升高而增大。在1971~2007年中,年均潛在蒸散量最小值出現在1971年,為260.6毫米,最大值出現在2007年,為439.13毫米,兩者相差1.6倍。
5.年均濕潤指數變化趨勢分析如圖4所示,從阿爾山市濕潤指數變化曲線可以清楚的分析到,阿爾山地區近37年來濕潤指數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其值在變小,尤其在21世紀后,濕潤指數呈急劇下降趨勢,這與降水量減少和潛在蒸散量增大有關。濕潤指數最大出現在1988年(2.04),次大值出現在1985年(2.0),盡管降水量最大值出現在1998年,但由于氣溫最高(2007年除外),導致其蒸散量偏大,使得濕潤指數偏小。最小值則出現在2007年(0.71),這與氣溫最高和降水偏少相吻合。在近37年中有3年K〈1(1999、2004、2007),這表明這三年的降水量不能滿足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生理需求,而其他年份是可以滿足的,這說明阿爾山地區總體水資源狀況是良好的,大氣降水可以滿足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生理需求,但是近幾年來阿爾山地區出現的嚴重階段性干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它也表明,在全球氣溫呈升高趨勢的背景下,阿爾山市的降水有向集中發展的趨勢,階段性干旱會越來越嚴重。
三、小結
1.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阿爾山市地表潛在蒸散量一直呈增大的趨勢。
2.21世紀以來,濕潤指數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這是由于降水量減少和潛在蒸散量增大造成的。
3.從濕潤指數分析,春秋季最干燥,最容易發生旱災,其次是夏季和冬季。尤其應引起注意的是21世紀以來夏旱的發生頻率有增多的趨勢,這對阿爾山市的生態環境和作物生長影響較大,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開發自然資源,以使本地區的富足的生態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關鍵詞:氣候形勢寶雞氣候影響
中圖分類號:P4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我國生存環境的基本特點
1.1.我國生存的基本格局我國位于歐亞大陸東部,地域遼闊,地勢呈西高東低,地形復雜多樣,山地和高原面積很大,約占國土總面積的66%,有世界著名的青藏和黃土高原。這是構成我國生存環境的四大要素(大氣、水體、土壤和植被)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基本背景條件。我國氣候的基本特點是:東部季風氣候、西北干旱氣候和西南高原氣候。
1.2.我國生存環境的基本特點具有復雜多變,敏感脆弱和受人類活動影響強烈等三個主要特點。在空間上,我國的氣候不僅在宏觀上形成三種氣候,而且具有從熱帶到寒溫帶的多種氣候帶,加上地形的分割,同一緯度上,氣候更是千差萬別。地表水體被分割成三大自然區(西北、高原和東部),每個區內幾乎都是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冰川點綴其間,形成十分復雜的自然水體。土壤種類繁多,共計有10個土綱,46個土類,128個亞類,天然植被類型多樣,物種豐富。在時間上的易變性主要表現為年際變率大。多年尺度上的階段性變化明顯。
不同類型植被間的“過渡帶”或交錯群落是全球變化的敏感區。在我國有三條“過渡帶”。我國對外界擾動的承受力很差,主要表現為自然災害多,發生的頻率高,損失大。自然災害有干旱,洪澇,臺風,海嘯,風暴潮,低溫凍害,林火,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風沙災害,病、蟲、鼠害等等。
1.3.我國在全球氣、植、水、土的變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3.1.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6.2億噸碳,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0.7%,居世界第三位。
1.3.2. 甲烷的排放量約為2612萬噸,約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4.7%。
1.3.3.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在全球碳排放中的相對位置還可能上升。
1.3.4. 全球森林采伐率為7046千公頃/年,而我國在1976―1980年期間的采伐高達1342千公頃/年,約為全球采伐量的1/5。
1.3.5. 我國荒漠化中,旱地沙化的比例為69%,全球平均61%。
1.3.6. 在水資源方面,我國人均年徑流量不足世界的1/4。
二、寶雞的氣候變化
我市位于西北地區,屬于一級敏感區,地形復雜,地理環境多樣,主要是干旱半干旱氣候,是氣候脆弱地帶。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北部淺山丘陵水量缺乏,植被較差,覆蓋厚層黃土。中部為關中平原,植被覆蓋率低于10%。南部是秦嶺山地是黃河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是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氣候適宜,降水豐富,林木繁茂,樹種繁多、垂直分帶,植被覆蓋率達32―50以上% 。
2.1. 氣溫變化特征近50年來,可以70年代中期為界分成冷、暖兩個階段,1976年以前為冷期,以后為暖期。年平均氣溫變化總體呈上升趨勢,50~80年代變化平穩,90年代增溫顯著。近50年來年平均氣溫以0.18℃/10年的速度上升。歷年平均值為13.0℃,1993年以后氣溫上升最明顯,峰點是1998年14.2℃,1967年出現谷點12.1℃。
2.2. 降水變化特征近50年來我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趨勢,增長率為-27.16mm/10年,年降水量平均值為671.4mm,最大值是1981年為951.0mm,其次是1975年948.7 mm,最小值在1995年378.3 mm,其次是1997年396.9mm,90年代中期開始顯著減少。
60和80年代為多雨期,70、90年代為少雨期,尤其是90年代為干旱少雨期。80年代為豐水期,90年代為枯水期,春季降水量各年代間的變化與全年走勢一致。夏季和冬季變化趨勢相同,50~60年代呈下降趨勢,60~80年代呈上升趨勢,80~90年代明顯下降。秋季是50~60年代年降水量明顯上升,60~90年代持續下降。汛期50~70年代呈下降趨勢,70~80年代呈上升趨勢,80~90年代呈下降趨勢。90較80年代汛期降水量減少了137.3mm,夏季減少了82.7mm,秋季減少了34.5mm,降水量變化幅度最大的是汛期、其次是夏季。
2.3. 氣溫與降水異常分析50年來我市年平均氣溫偏暖集中在90年代,異常偏暖年有1995、1997、1998、1999年,偏冷集中在70年代中期以前,1953~1976年間有8個偏冷年,其中1976年顯著偏冷,歷史上無異常偏冷年。
1953~1968年降水量以偏多為主,1969~1979年降水量變化幅度較大,1969、1977年顯著偏少,而1975年顯著偏多,1980~1984年降水量顯著偏多,1985~2001年以偏少為主,其中1995年異常偏少,1997年顯著偏少。汛期降水量1981年異常偏多,1956、1980、1984年顯著偏多,1977、1997年顯著偏少。冬季降水量1953、1975、1988、1989年異常偏多,1998年顯著偏少。夏季降水量1956、1981年異常偏多,1980年顯著偏多,1969、1974、1997年顯著偏少。歷史上汛期、冬、夏季降水異常偏少不存在。
2.4. 寶雞氣候變化小結
2.4.1 通過近50年資料分析,我市年平均氣溫是在波動中呈上升趨勢,增長率為0.18℃/10年,特別是1985年以后年平均氣溫明顯上升。冬季增暖最顯著,上升速度為0.401℃/10年,春、秋季氣溫變化與年平均氣溫接近,增長率分別為0.179℃/10年、0.193℃/10年,夏季增溫幅度最小,增長率為0.018℃/10年,呈現出冬暖夏涼的現象。
2.4.2 近50年來,可以70年代中期為界將我市氣候劃分成冷暖兩個階段,前為冷期,以后為暖期,90年代為最暖期。
2.4.3 年極端最高和最低氣溫均呈上升趨勢,變化速度分別是0.142℃/10年和0.745℃/10年,年極端最低氣溫的增長幅度遠大于年極端最高氣溫上升速度,氣溫的年較差減小。
【關鍵詞】極端氣候;溫室氣體;新能源;危機調度;智能電網
近年來,全球氣溫普遍升高,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仍未有所緩解。全球自然災害頻發,極端氣候增多:冬天暴雪多發,夏天干旱、雨水分布不均,兩季極端氣溫更是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而在我國,近兩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澇災害交替發生,全年氣溫偏高,季節偏晚,高溫日數創歷史新高。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發生之頻繁、強度之強、范圍之廣,歷史罕見。溫室效應對發電有什么影響呢?極端氣候的增多,對發電又有什么影響呢?筆者在下面文章中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一、氣候變暖對于風力發電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生產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溫室氣體吸收特定頻率的紅外輻射,溫室氣體會重新將一些沒發散出去的能量輻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大氣層中溫室氣體增加,意味著能發散出去的熱量減少,地球因此變得更溫暖。自從19世紀工業時代開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從280ppm上升到380ppm。目前,溫室氣體的排放軌跡接近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差情況。如果人類還不采取相應措施,到2100年二氧化碳濃度可能達到1000ppm,甚至更高。
溫室氣體的排量與風能發電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那么風速會減小,風功率也隨之變小。筆者想通過一個公式來更加清楚的說明風速與風功率的關系,風功率(y)與風速(x)的統計關系為:
y=5.4932x2 + 66.53x-159.38
從公式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風速與風功率成正比關系。作為新興的低碳環保清潔發電能源,風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著廣闊的前景。但是,全球變暖大環境下導致的風速變慢,必然使得風力發電量有所減少。據文獻估計廣東沿海10m高處風力發電可能裝機容量為600萬kw??墒怯捎诙趸己吭黾?,導致氣候變暖,造成風能減少。Xu Ming等分析中國305個氣象站測風資料的出:1969-2000年,年平均風速下降28%。圖1給出了1980-2008年年沿海五個島嶼海島站觀測的平均風速變化趨勢圖。從圖表我們可以看出,風速的下降對風能發電的能力也會產生進一步阻礙。
圖1
說明:X軸表示年份;Y軸表示風速(m.s2);大川島(H215m);大萬山(H702m);云澳(H272m);東山(56.2m);遮浪(H19m)。
二、極端溫度對發電的影響
近幾年,我國夏天經常有超高溫出現,冬天很多地區都會出現特大暴雪和極為寒冷的天氣。這種極端氣溫對電網、電桿的抗寒耐熱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冰雪災害的增多會導致更多的冰閃、導線斷線、地線斷線、倒塔等故障。在2008年初,我國南方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災害,持續的冰凍和低溫導致多起斷線、冰閃事故,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0億元。
我國夏天的高溫天氣頻發,冬天低溫天氣增多,會有越來越多居民,尤其是沒有供暖的南方居民選擇冬天開空調制熱風,所以,夏季冬季兩季生活用電需求會大大增多。而我國南方的電廠主要以水利發電為主,冬季又是枯水期,發電量小,發電能力受到了限制,會產生供不應求的狀況。
三、霧霾天氣--火電的發展何去何從
2012年,華北地區連續多日出現霧霾天氣,當地居民苦不堪言。霧霾天氣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霾吸入人體內對呼吸道有害,嚴重可以致人死亡。在這段時間,各大醫院接待患有肺部疾病人大大增多。同時,霧霾天氣也給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帶來了諸多不便,比如,開車出行受阻、飛機晚點等。霧霾天氣的成因一方面是全球變暖導致的空氣不流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廢棄污染物的排出。據國際能源署2002統計,在二氧化碳排放濃度貢獻中,火力發電占到了40%。由此可見,氣候變暖與發電也存在緊密的聯系。而且在我國,火力發電仍然是發電的主要途徑。那么在綠色發電的大環境下,火電廠自身應該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呢?
四、極端氣候下發電企業的解決途徑
我國不僅是能源消耗大國,也是CO2排放大國,據統計,我國GDP占全世界GDP的10%,能源消耗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的20%,溫室氣體排放占世界溫室氣體的25%。電力行業,尤其是火力發電廠,是排放CO2主要來源,而我國火力發電廠比例占到了70%。這些數據都可以說明綠色電力、新能源發電是我國電力未來發展的道路。針對氣候變化對發電的影響,筆者提出以下幾點解決途徑:
(1)全球CO2 排放量的增加,導致氣候變暖,出現霧霾天氣等等,這也間接阻礙了風力發電的前景,那么對于發電企業來說,關鍵問題就是怎樣減少CO2氣體的排放。筆者認為有效的途徑是在未來合理的期限內,首先,火電廠采取“上大壓下”政策,即采用大發電機組,關停小發電機組,盡快取代小電廠,發揮、發展超臨界機組,從而降低煤耗和CO2排放。其次,逐步啟動新能源發電,代替火力發電。新能源不僅包括了核能、風能、太陽能,還包括了垃圾焚燒、糞便焚燒等等。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是一把雙刃劍,就發電而言,海平面上升,海水動能增大,利用海水動能發電進一步成為可能。2012年數據顯示,我國風電并網達到了6038千瓦,局世界首位,同時我國也是太陽能發電大國,雖然生物發電在我國發展還是較為緩慢,但是我國可以先采取生物質和煤餛燒發電,這樣既可以應用原有設施發電,又可以降低生物質發電投資和運行費用,最重要是可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新能源發電在我國發展有廣闊的前景。
(2)面對極端氣候增多、自然災害頻發的大環境下,電力行業應該怎么做呢?筆者認為電力行業應該發展智能電網,加強危機調度。特別是面臨極端氣候,更加需要采取相應的智能危機調度措施來進行預防和校正。
危機調度是適用于危機發生前、危機發生中、危機后恢復各個階段,著眼于危機預防,側重于對危機發生時的控制,以及危機結束后對系統的恢復。危機調度包括六個方面主要內容:風險預測、危機組織、預案編制、演習演練、調度實施和評估反饋,通過對自然災害對電網損壞程度和范圍的預測,建立有明確分工的、可以針對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相應的組織機構,確保好人員落實和工具落實,按照方案進行演練,最后進行可行性評估。這樣,當電網遭到自然或者人為的危機時,可以迅速做出反應,把損失降到最小。
(3)在低溫天氣越來越多的南方冬季,我國南方地區面臨著電力需求的增多、枯水期電力供應不足的窘境,筆者認為的有效解決途徑是:在以水利發電為主的同時,風力發電、核發電都是重要輔助途徑,如果技術達到要求,糞便焚燒發電、生物質發電也作為調峰調頻時期的輔助發電。
五、結論
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我們應該逐漸減少火力發電廠,在現有階段,實施“以大壓小”、發展臨界機組,盡可能減少煤耗和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發展風力、核能、太陽能以及生物能發電;在極端氣候增多的大環境下,我們應該不斷發展、完善智能電網和危機調度系統,減少氣候和自然災難帶給電網的損失,這樣,才能更好保證電網的穩定、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侯靜梅,陳為華,華樺,華棟,陳皓勇.極端氣候影響與智能電網研究[C].分散式發電與智能電網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11).
[2]鄭兆勇,湯超蓮,陳特固,蔡兵,鄧松.氣候變暖對廣東海島風能發電影響的初步分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1(1).
[3]毛健雄.氣候變化對潔凈煤發電技術的挑戰[J].2009中國電力論壇論文集,2009.
[4]黃輝.廣東省發電發展淺析[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9(11).
[5]Klaus R.G Hein,Advanced High Efficient Coal Fired Power Plants,34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Conference on Clean Coal&Fuel Systems[C].Florida May 31.June4,2009.
[6]Mi,Jianhua,Upon Operation of CFB Boilers in China,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idized Bed Combustion,Xian,China[C].May 11,2009.
關鍵詞氣候變化;影響利弊;有序與定量適應;主動應對;中國
中圖分類號F12;X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4)01-0007-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02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要挑戰?!稓夂蜃兓瘒以u估報告》的編制,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基礎性工作,然而新的國際形勢和國內需求需要我們繼續開展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編制工作。鑒于此,香山科學會議于2013年6月18-19日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了以“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重點問題凝練與判斷”為主題的學術討論會(下稱香山會議)。作為香山會議的中心議題之一,氣候變化的影響受到與會專家的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會議指出,當前,對中國來說,一個核心基礎問題是:氣候變化對中國自然與經濟社會系統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利弊如何科學界定?雖然國家和地方已經編制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方案,并開始了部分實踐。然而,如何有針對性地根據氣候變化影響的利弊,采取不同行動,合理利用氣候變化的有利影響、規避不利風險,仍需要科學認識和評估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程度,從而實現有序適應氣候變化,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會上,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編寫專家組組長劉燕華參事對今后的工作進行了部署,特別提出要形成以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氣候變化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全球范疇的我國氣候變化國策、減緩和適應的關系等為主題的專題報告,進而清除政策與研究之間存在的障礙與瓶頸,縮短我國發展戰略、國際戰略與氣候變化研究的差距。根據會議要求,整合大量相關研究成果,經反復修改,遂成此文。
1氣候變化對中國不同領域與區域的總體影響
氣候變化的總體影響主要表現在:對不同領域和區域造成的直接影響;通過對水熱格局、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造成對不同領域和區域經濟社會系統的間接影響;減緩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系統的間接影響。
1.1不同領域
(1)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分布、生產力、服務功能等形成可辨識的影響,并可能造成物種減少、生境棲息地退化等危害。東北多年凍土區伴隨著氣溫的顯著升高和降水量減少,植被覆蓋顯著下降[1];北方農牧交錯帶植被凈初級生產力下降[2-3],而新疆、青藏地區凈初級生產力則呈增長趨勢[4];內蒙古中部大部分地區的植被在總體上保持基本穩定,少部分地區的植被覆蓋得到了明顯改善,極少部分地區仍存在較強的植被退化或土地沙化趨勢[5-6]。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還包括:樹種分布變化、林線上升,物候期變化,生產力和碳吸收增加,林火和病蟲害加劇等[7-11]。
氣候變化使得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改變,使一些物種在原棲息地消失[12-13],如與上世紀中期相比,青藏高原東部青海湖地區豆雁、灰頭鶇、白頭鷂、鵪鶉和文須雀等26種鳥從湖區消失。此外,氣候變化還可導致有害生物分布范圍改變,危害加劇,并引起物種棲息地退化[14-16]。
(2)自然資源(水資源、能源等):氣候變化導致不同區域的降水變化趨勢不同??傮w上,西部地區降水量增加趨勢明顯,華北、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減少,南方地區降水量有所增加[17]。海河、黃河、遼河等北方河流的實測徑流量減少較為明顯。
由于氣候的變化,人們生產生活對能源的需求發生變化,北方地區冬季增暖明顯,采暖日數減少[18];夏季高溫則對空調技術、建筑物結構、隔熱水平提出新的需求[19]。同時,減緩氣候變化需要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對能源供應結構形成影響[20]。
(3)第一產業(農業):氣候變化導致的農業氣候資源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利弊各兼[21]。在西北干旱區,一方面, 干旱區熱量資源得以改善, 作物生育期延長, 天然植被氣候生產力顯著增加;另一方面, 干旱區熱害與冷害等極端氣溫事件增加, 光照資源顯著減少, 水資源嚴重缺乏和分布不均, 這造成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22]。東北地區熱量資源持續增加,使得作物種植結構發生較大變化[23]。由于氣候變暖造成了全國種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麥和雙季稻種植北界北移,熟制的變化可能使種植制度界限變化區域的糧食單產增加。然而降水量的減少造成了雨養冬小麥-夏玉米穩產北界向東南方向移動[24]。1980-2008年氣候總體變化趨勢,包括氣溫、降水、太陽輻射等,分別導致了小麥、玉米和大豆產量降低了1.27%、1.73%和 0.41%,而水稻增加了0.56% 。其間受氣候變化影響最敏感的區域和作物是我國北部和東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區的玉米和小麥,在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氣候增暖引起干旱加?。┑木C合作用下,該區玉米和小麥生產已受到較大負影響[25-26]。
(4)第二、三產業(工業、建筑業、旅游業):氣候變化對工業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氣候變化通過其對農業和自然資源的影響而間接地對第二、三產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從生產來看,氣候變化通過影響農業生產而使農產品生產和價格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那些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部門的生產[27];氣候變化也可通過影響能源和水土資源的可獲得性或交通運輸成本而影響工業生產的布局和決策。從需求來看,氣候變暖會增加對空調、冷飲和啤酒等工業產品的需求,促進其擴大生產規模[28]。
相對于工業生產,建筑業和旅游業受氣候變化(尤其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會較大一些。氣候變化將促使暴雨等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和強度增加,從而直接威脅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和安全水平,也對建筑物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29-30]。氣候變化會引發環境景觀與生物物種多樣性的調整,毀壞當地的自然特色和人文旅游資源,從而影響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會致使地區交通停滯甚至癱瘓,氣溫和濕度等在短期發生驟變會影響旅游人數和逗留時間,從而影響旅游業的收益[31-32]。
(5)社會系統(城市、公共健康、重大工程):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事件增加、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可能較大影響社會民生發展。隨著極端降水頻率的增加,城市內澇頻發[33];氣候變化引起的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不僅直接影響人體健康[34-35],同時也會使傳染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36-38];氣候變化對若干氣候敏感性極高的重大工程具有重要影響[39-44],包括:沿海核電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山地災害防護工程、寒區公路鐵路工程、沙漠化防治與水土保持工程、內陸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等。
(6)自然災害:在氣候變化影響下,大部分地區極端天氣事件的頻次與強度顯著增加[17,45-46],包括:極端干旱、洪澇、冰雪冷凍、高溫熱浪等。年均極端高溫的次數上升,而年均極端低溫的次數有所減少;華北與東北部分地區干旱化有加劇的趨勢;長江中下游、西南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頻次與強度顯著增加。
1.2不同區域
華北地區總體暖干化趨勢明顯,水資源緊張態勢加劇,氣候變暖導致的熱量增加也影響該區的農業產量及布局[47-49];東北地區最明顯特征是熱量資源增加,然而東北西部地區干旱趨勢同時加重,農作物由于積溫增加,種植面積擴大[50-51];華東地區受到的最顯著影響為氣溫升高導致的高溫熱浪對人體的影響[52],以及日趨加重的洪澇災害;華中地區近年洪澇災害加劇,濕地面積減少,且部分蟲媒疾病傳播范圍擴大(如血吸蟲、釘螺)[53-54];華南地區熱帶氣旋個數減少、強度增加,而且海平面上升明顯,進而導致的紅樹林和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嚴重[55-57];西南地區大部分區域增暖,而四川盆地的氣溫存在明顯的下降趨勢,干旱、洪澇災害頻次增多,程度加重,山地災害呈頻發趨勢,同時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退化、巖溶石漠化加劇[58-62];西北地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冰川退縮,降水總體增加,農業產量有所增加[63-64]。
1.3減緩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雖然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系統會產生直接影響,但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是應對或減緩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即通過采取減緩措施而產生的間接影響為主。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包括實施碳稅、碳關稅、碳交易等經濟政策措施和推廣低碳環保技術等技術措施,這些措施的采用將對社會經濟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65-68]。
從短期來看,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將對中國社會經濟系統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高耗能產業的影響最為明顯;但從長期看,部分負面影響會逐漸被正面影響(如有利于擴大政府稅收和低碳經濟投入,促進節能減排技術、清潔能源產業和綠色經濟的發展等)所抵消。不同減緩措施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總結如下:
(1)碳稅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但要付出能源密集型部門產出下降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等經濟發展成本。現有很多研究表明碳稅對降低碳排放具有明顯的效果;然而,征收碳稅將提高能源使用價格,顯著拉升能源密集型產業(也是高排放)部門的生產成本,對其產出和出口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雖然由于資源配置效應,征收碳稅對低排放產業部門的產出和出口有促進作用,但是中國目前的經濟從總體上看是以高耗能或高排放的產業為主,總體經濟增長、社會經濟福利和就業將受到一定負面影響[68]。
(2)發達國家征收碳關稅對全球碳減排的效果不很明顯,但對我國產品出口和經濟發展產生較顯著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自身產品競爭力下降與碳泄露,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將對未承擔約束性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國家征收碳關稅。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而且出口產品中隱含碳排放量較高,歐美等發達國家所征收的碳關稅將對我國高耗能行業出口、產出和總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69-71]。特別是碳關稅政策具有較強的效仿效應,發達國家同時實施碳關稅政策在短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將更為顯著?,F有研究表明:雖然碳關稅對全球減排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是效果非常有限。
(3)采用低碳環保技術將促進國內企業的轉型升級并減少碳排放,雖然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發展將產生負面影響,但從長期上看,有助于培育出新的行業和經濟增長點[72-73]。短期內,采用低碳排放技術需要企業增加設備和技術的投資,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對國內生產和市場占有份額以及產品出口將產生負面影響。但從長期上看,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業長期平均生產成本,有助于企業生產的轉型升級,提高企業長期競爭力。同時,隨著低碳排放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化,將培育出新的行業(如新能源行業)和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氣候變化影響利弊共存、弊大于利
氣候變化對中國的不同領域與區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響,總體上利弊共存,弊大于利。
2.1有利影響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對我國有利的方面包括:①氣候變暖導致的北方部分地區種植制度界限變化區域糧食單產增加;②部分高、寒地區熱量資源增加、作物生育期延長,如青藏河谷、東北地區,使得種植品種、范圍都明顯增加;③西北地區降水增加,氣候由暖干化向暖濕化發展,青藏高原、內蒙古等部分地區植被覆蓋度得到顯著改善,有利于遏制荒漠化趨勢;④短期溫度上升可能使作物產量有所增加;⑤冰川融水增加,使得塔河等流域徑流量增加,有利于西北干旱區綠洲農業的發展;⑥中國森林生物量碳庫累計增加;⑦氣候變暖會增加對空調、冷飲、啤酒等部分工業產品的需求,促進其擴大生產規模。
減緩氣候變化措施間接影響的有利方面包括:①有助于節能減排技術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形成新的產業部門和經濟增長點;②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向低碳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有效降低經濟發展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和污染物排放,為實現經濟的綠色發展提供契機。
2.2不利影響
氣候變化的近期直接影響不是十分明顯,而中長期高幅度增溫負面影響比較突出。主要包括:①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率與強度的增加,可能造成重大的自然災害損失;②降水時空變化的空間差異,導致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洪澇干旱頻繁發生,部分地區的水資源極度匱乏可能加劇;③大幅升溫將加劇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導致生產力與服務功能下降,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甚至導致部分物種滅絕;④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風暴潮頻率、強度增加,海岸侵蝕和咸潮入侵加劇,并顯著影響海岸帶生態系統;⑤極端農業氣象事件導致作物產量降低,農業病蟲害增加;⑥氣候變化引起的人體健康問題、重大工程建設問題等;⑦極端氣候事件對旅游業影響較大。
應對或減緩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間接影響在短期內將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主要包括:①提高企業生產成本,提高國內產品生產價格,對高排放企業的產出和出口產生不利影響;②對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GDP和就業的增長將有所減緩。
3應對氣候變化的建議
為了有效適應氣候變化,合理利用其有利影響、規避不利影響,從而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3.1趨利避害
趨利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方面,目前較多地表現在農業上的適應。針對氣候變暖的事實或未來氣候變暖的情景,充分利用氣候變暖帶來的熱量資源和無霜期延長等有利條件,采取調整種植結構和作物布局、改變耕作制度、提高復種指數和開發新品種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作物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發展反季節果蔬[74-77]。
在趨利的同時,由于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近海和海岸帶環境、能源、重大工程、工業、交通、區域發展等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需要采取避害的適應措施[74-85]。包括:適應國家戰略的制定、氣候變化影響與風險的監測評估、適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支持、公眾意識的提高、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
3.2有序適應
為避免人類無序適應活動所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需要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協調不同部門以形成有序適應,從而實現科學應對氣候變化,達到“有序應對、整體最優、長期受益”。包括: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加強氣候變化及極端氣候事件影響機理的實驗與綜合評估模型研究,開展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性與風險分析,評估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以及全球持續升溫情景對各領域和區域的綜合影響;加強氣候變化適應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氣候變化適應與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與規劃的結合研究,開展適應氣候變化政策制定和立法研究,以及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研究[86];強化不同部門與領域的協同協作,加強多維知識和學科領域的聯合,緊密結合現有政策、規劃以及資源管理、社區發展、增進生計能力、持續發展和風險管理等相關決策過程,強化適應能力[87]。
3.3定量適應
加強定量適應氣候變化研究,并付諸實踐。定量適應主要包括:①加強氣候變化的定量影響與風險監測評估,尤其區分不同驅動因素的影響,從而建立適應氣候變化的定量目標;②加強適應技術和措施的定量成本效益分析,通過開發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標分析和風險-效益分析等方法定量評估適應的效果[88-89];③需要借助定量和定性方法,對不同適應措施和技術進行不確定性分析,明晰它們的風險、適宜性和優先性,判斷其適應效果,進而可為未來不同時段的適應措施選擇提供科學依據[90]。
3.4主動應對
減緩氣候變化(或減排)將減緩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特別是在短期內的經濟和就業增長,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議:①逐漸調整國內產業結構,扶持低碳行業的發展,在國內外實施碳稅和碳關稅前有效地降低高碳排放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以減少未來碳稅和碳關稅實施對總體經濟發展的影響;②深入研究碳稅、碳關稅和碳市場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做好應對發達國家對我們征收碳關稅以及我國征收碳稅和實施碳市場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的準備;③深入研究各種技術減排措施的成本與效益,在短期內對減排和經濟增長目標進行權衡;④加大減排技術研發投入和技術引進以及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節能減排技術和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使其成為我國新的產業與新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毛德華,王宗明,宋開山,等. 東北多年凍土區植被NDVI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和土地覆被變化的響應[J]. 中國環境科學,2011,31(2):283-292.
[2]劉會軍,高吉喜. 氣候和土地利用變化對北方農牧交錯帶植被NPP變化的影響[J]. 資源科學,2009,31(3):493-500.
[3]李秋月,潘學標. 氣候變化對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空間位移的影響[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10):1-6.
[4]張山清,普宗朝,伏曉慧,等. 氣候變化對新疆自然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的影響[J]. 干旱區研究,2010,27(6):905-914.
[5]王軍邦,陶健,李貴才,等. 內蒙古中部MODIS植被動態監測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0,15(6):835-842.
[6]張戈麗,徐興良,周才平,等.近30年來呼倫貝爾地區草地植被變化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地理學報,2011,66(1):47-58.
[7]張峰,周廣勝,王玉輝. 內蒙古克氏針茅草原植物物候及其與氣候因子關系[J]. 植物生態學報,2008,32(6):1312-1322.
[8]郭連云. 青海同德近50年氣候與草地畜牧業生產的關系[J]. 草業科學,2008,25(1):77-81.
[9]方精云,楊元合,馬文紅,等. 中國草地生態系統碳庫及其變化[J].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0,40(7):566-576.
[10]戴君虎,王煥炯,葛全勝. 近50年中國溫帶季風區植物花期春季霜凍風險變化[J]. 地理學報,2013,68(5):593-601.
[11]郭兆迪,胡會峰,李品,等. 1977-2008年中國森林生物量碳匯的時空變化[J].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3,43(5):421-431.
[12]馬瑞俊,蔣志剛. 青海湖流域環境退化對野生陸生脊椎動物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06,26(9):3061-3066.
[13]袁婧薇,倪健. 中國氣候變化的植物信號和生態證據[J]. 干旱區地理,2007,30(4):465-473.
[14]趙慧穎. 呼倫貝爾沙地45年來氣候變化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 生態學雜志,2007,26(11):1817-1821.
[15]吳春霞,劉玲. 加拿大一枝黃花入侵的全球氣候背景分析[J]. 農業環境與發展,2008,25(5):95-97,104.
[16]李林,吳素霞,朱西德,等. 21世紀以來黃河源區高原湖泊群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自然資源學報,2008,23(2):245-253.
[17]張建云,章四龍,王金星,等. 近50a來我國六大流域年際徑流變化趨勢研究[J]. 水科學進展,2007,18(2):230-234.
[18]陳莉,方修睦,方修琦,等. 過去20年氣候變暖對我國冬季采暖氣候條件與能源需求的影響[J]. 自然資源學報,2006,21(4):590-597.
[19]陳峪,葉殿秀. 溫度變化對夏季降溫耗能的影響[J]. 應用氣象學報,2005,16(增刊):97-104.
[20]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Core Writing Team,Pachauri R K and Reisinger A (eds.). Geneva,Switzerland: IPCC,2007.
[21]Wang J, Huang J, Yan 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en Large River Basin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3,12(7):1267-1278.
[22]孫楊,張雪芹,鄭度. 氣候變暖對西北干旱區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J]. 自然資源學報,2010,25(7):1153-1162.
[23]紀瑞鵬,張玉書,姜麗霞,等. 氣候變化對東北地區玉米生產的影響[J]. 地理研究,2012,31(2):290-298.
[24]楊曉光,劉志娟,陳阜. 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可能影響I. 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北界和糧食產量可能影響的分析[J]. 中國農業科學,2010,43(2):329-336.
[25]Tao F,Zhang S,Zhang Z.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Wheat Phenology in China unde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Day Length and Cultivar Thermal Characteristic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12,43:201-212.
[26]Xiao D,Tao F,Liu Y,et al.. Observed Changes in Winter Wheat Phenology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for 1981-2009[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13,57:275-285.
[27]張永勤,繆啟龍. 氣候變化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 自然災害學報,2001,10(2):121-126.
[28]陳宜瑜. 中國氣候與環境演變評估(II):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影響與適應、減緩對策[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5,(2):51-57.
[29]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R].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ttp://ipcc.ch/SPM2feb07.pdf,2007.
[30]李瑞,張紅,張洋. 氣候變化對我國住宅產業發展環境的影響[J].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70-73.
[31]劉慧芬,陳會敏,裴啟云. 氣候變化對旅游活動的不利影響及對策研究[J]. 江蘇商論,2011,(1):135-136.
[32]鐘林生,唐承財,成升魁. 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旅游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J]. 中國軟科學,2011,(2):34-41.
[33]陳峪. 中國主要河流流域極端強降水變化特征[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4):265-269.
[34]陳凱先,湯江,沈東婧,等. 氣候變化嚴重威脅人類健康[J].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1):19-23.
[35]錢穎駿,李石柱,王強,等. 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4):241-247.
[36]楊國靜,楊坤,周曉農. 氣候變化對媒介傳播性疾病傳播影響的評估模型[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4):259-264.
[37]魯亮,林華亮,劉起勇. 基于天氣因素的我國登革熱流行風險地圖[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4):254-258.
[38]楊坤,潘婕,楊國靜,等. 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血吸蟲病傳播的范圍與強度預估[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4):248-253.
[39]程國棟. 局地因素對多年凍土分布的影響及其對青藏鐵路設計的啟示[J].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3,33(6):602-607.
[40]王濤,吳薇,陳廣庭,等. 近10年來中國北方沙漠化土地空間分布的研究[J].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3,33(增刊):73-82.
[41]康志成. 中國泥石流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2]戴會超,王玲玲,蔣定國. 三峽水庫蓄水前后長江上游近期水沙變化趨勢[J]. 水利學報,2007,10(增刊):226-231.
[43]任國玉,姜彤,李維京,等.氣候變化對中國水資源情勢影響綜合分析[J]. 水科學進展,2008,19(6):772-779.
[44]王國亞,沈永平,蘇宏超,等. 1956-2006年阿克蘇河徑流變化及其對區域水資源安全的可能影響[J]. 冰川凍土,2008,30(4):562-568.
[45]章大全,錢忠華. 利用中值監測方法研究近50年中國極端氣溫變化趨勢[J]. 物理學報,2008,57(7):6435-6440.
[46]鄒旭凱,張強,任國玉. 中國氣象干旱指數及其監測研究[J]. 氣候與環境研究,2010,15(4):371-378.
[47]費宇紅,陳宗宇,張兆吉,等.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華北平原水資源影響分析[J]. 地球學報,2007,28(6):567-571.
[48]Wang J, Mendelsohn R, Dinar A, et al.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J]. Agricultureal Economics, 2009,40:323-337.
[49]譚方穎,王建林,宋迎波,等. 華北平原近45年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分析[J]. 中國農業氣象,2009,30(1):19-24.
[50]廉毅,高樅亭,沈柏竹,等. 吉林省現代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影響的簡析[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1):46-49.
[51]石淑芹,陳估啟,姚艷敏,等. 東北地區耕地變化對糧食的影響評價[J]. 地理學報,2008,63(6):574-586.
[52]談建國,鄭有飛,彭靜,等. 城市熱島對上海夏季高溫熱浪的影響[J]. 高原氣象,2008,27(增刊):144-149.
[53]Zhou X N. Epidemiology of Schistosomiasi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4[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7,13(10):1470-1476.
[54]黃世寬,熊漢鋒. 湖北省濕地生態環境現狀分析及對策[J]. 鄂州大學學報,2008,15(5):38-41.
[55]韓秋影,黃小平,施平,等. 華南濱海濕地的退化趨勢、原因及保護對策[J]. 科學通報,2006,51(增刊II):102-107.
[56]胡婭敏,宋麗莉,劉愛君. 登陸我國不同區域熱帶氣象氣候特征的對比[C]. //大氣科學研究與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7]時小軍,陳特固,余克服. 近40年來珠江口的海平面變化[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8,28(1):127-134.
[58]Moseley R K. Historical Landscape Change in Northwestern Yun-nan, China[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6,26: 214-219.
[59]程建剛,解明恩. 近50年云南區域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學進展,2008,27(5):19-26.
[60]崔鵬. 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泥石流滑坡及其減災對策[J]. 中國水土保持,2008,(12):31-34.
關鍵詞:氣候變化 氣象災害 對農業 影響 對策
前言:由于氣候變暖后作物發育期提前,使春季霜凍的危害加大,內蒙古草原區春旱加劇,生產力下降。氣象災害造成的農牧業損失加大。如果不采取適應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產能力在總體上可能會下降5%~10%,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下降為主。2050年后受到的沖擊會更大,主要作物產量和品質將進一步下降,病蟲害加重,肥料和水分的有效性降低,農業使用的化肥和灌溉水量將增加,生產成本將提高。
一、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
1、干旱:當植物發生水分虧缺,葉片就會出現萎蔫。萎蔫可分為暫時萎蔫與永久萎蔫兩種。萎蔫特別是永久萎蔫會使植物受到一系列傷害:(1)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加強;(2)有機物的運輸減慢,積累減少;(3)有機物質合成與分解的正常比例遭到破壞;(4)原生質脫水、衰老,遭到破壞,最終使得植物死亡。
2、洪澇:(1)生長減慢,植株較弱: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需要能量,土壤水分過多使根系周圍缺氧,只能進行無氧呼吸,能量轉換效率降低,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供給根系吸收水肥的需要。(2)葉片發黃,莖稈變紅:玉米的氮素營養主要來源于溶解在水中的硝態氮和銨態氮及有機質中的有機氮,當受澇時,一部分被流失,另一部分會經反硝化作用而還原為氣態氮而跑到大氣中去。(3)根系發黑、腐爛:在受澇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氣,嫌氣性微生物活動加強,有機質發酵分解,大量積累二氧化碳,會使根系細胞受害。同時土壤氧化還原電勢下降,有害的還原物質硫化氫、氧化亞鐵等大量出現,都會使根系受害。
3、臺風:臺風攜帶的風雨會對大部分的農作物產生影響,10級以上大風就可使果樹、農作物等大面積倒伏,并且帶來的暴雨會讓土壤水分達到飽和,土壤空氣缺乏使得作物根部呼吸作用受阻導致作物出現生長不良,枯萎甚至死亡。
4、沙塵暴:輕者可使大量牲畜患呼吸道及腸胃疾病,嚴重時將導致大量“春乏”牧畜死亡。所到之處使農作物和牧草根系外露,刮走種子和幼苗,覆蓋在植物葉面上厚厚的沙塵,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當年農牧業減產。
5、寒潮:寒潮來臨帶來強降溫及霜凍,對越冬農作物很不利;低溫凍害可能凍死農作物,導致來年農業減產;大風、凍雨會損壞樹木,影響來年水果產量;暴雪覆蓋率草地、壓塌了圈棚,使牛羊等因缺乏草料及受凍大批死亡,導致畜牧業下降。
6、雪災:雪災對新鮮蔬菜的生產,在有些地方甚至是“毀滅性”的,降雪積壓造成了菜棚倒塌。
二、適應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適應對策
1、不斷應變能力和抗災水平。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不穩定,對農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這些地區應加強農田基本建設,以改土治水為中心,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高產穩產農田,提高應變能力和抗災水平。
2、選育抗逆品種,采用穩產增產技術。
通過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要分析農業氣象災害的新格局,改善布局作物品種,有計劃地培育抗逆品種,采用防災抗災、穩產增產的技術措施,預防病蟲害。
3、發展生物技術等前沿學科。
面臨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食物以及氣候的襲擊,要加強生物固氮、光合作用、設施農業(如溫室大棚)、生物技術、抗御逆境和精確農業等方面的研究,從而強化人類適應氣候變化及對農業影響的能力。
4、科學地調整種植制度,適應氣候變暖。
在北方,要充分利用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氣候變暖,生長期延長的現象,科學地調整種植制度,適應氣候變暖,大力發展東北糧食產業。
5、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與響應能力建設。
加強氣候災害預警與響應能力建設,完善氣象綜合檢測和應急服務系統建設,把氣象、遙感和計算機通信等先進技術相結合,建立國家級和升級的農業生產氣象保障系統。還要加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的建設,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極端氣象對農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