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5 14:51:51
序論:在您撰寫電磁輻射對人的傷害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物聯網設備 射頻識別 電磁輻射 屏蔽 監管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6-0256-01
1 引言
物聯網概念是1999年由麻省理工學院提出,是指依托射頻識別(Radio Fer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和設備,按約定的通信協議與互聯網的結合,使物品信息實現智能化管理。RFID技術又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常用的有低頻(125KHz~134.2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等電磁波頻段。無線信號是通過發射某個頻段的電磁波,把數據從附著在物品上的電子標簽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電子標簽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電子標簽中存儲的信息,在數米之內都可以被接收和識別。在物聯網設備中使用的射頻識別技術,與其相關的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對其他電子設備產生電磁噪聲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2 物聯網設備的電磁輻射影響分析
2.1 對人體的影響
物聯網設備發射的電磁波與人體相互作用,可以為人體所吸收,但并不是所有情況下,人們都會被電磁輻射所傷害。電磁輻射對人體傷害的程度與以下因素有關:①電磁輻射頻率。電磁輻射頻率越高,機體的熱效應就越明顯,對人體的傷害越重,在相互作用下,脈沖波對人體的傷害比連續波嚴重。②電磁場功率。人體周圍電磁場功率越高,人體吸收能量越多,傷害就越重。③電磁波進入人體的傳輸距離。電磁波進入人體越多,對人的傷害就越大,電磁波進入機體的距離與很多因素有關,如電磁波的波段、電流形式、電磁波進入人體角度(入射角)、組織含水量與組織類別、組織的介電常數與電導率等。④輻射時間。電磁場對人體的傷害具有累積效應,人體接受輻射的時間越長,間隔時間越短,傷害就越重。
2.2 對周圍電子設備的影響
電磁輻射可直接影響周圍電子設備、儀器儀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誤,控制失靈,對通信聯絡造成意外。當醫院附近的電工器產生高頻電磁輻射時,可干擾腦電圖、心電圖和血流圖設備,使之無法正常工作。當鐵路控制信號失誤時,會引起機車運行事故。當飛行器指示信號失誤時,會引起飛機、導彈或人造衛星的失控。
3 電磁輻射的監測與屏蔽
3.1 良好的監管機制
由于我國電磁環境近場測量設備的研制工作也開展比較晚,目前國產的近場測量儀器及設備存在屏蔽性能差、靈敏度低、頻帶范圍窄、測量費工費時、型號少、精度差等問題20世紀90年代,我國相繼建立了一批電磁環境實驗測試中心。但是,目前我國對電磁環境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實際干擾問題的防護水平上,物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必然帶來各種物聯網設備的射頻輻射,所以大力研發應用于物聯網電磁環境分析和預測的軟件。
3.2 良好的屏蔽措施
對于物聯網設備附近的人、設備進行屏蔽,比如電磁兼容技術、電磁屏蔽技術、傳導回路的防護控制、吸收防護技術、隔離與濾波防護等技術。加強對重要的物聯網設備強電磁輻射源的研究,建立電磁環境實驗基地,對電磁輻射產生的機理、對人的作用機理、污染范圍、分布規律、抑制方法等進行研究。
4 結語
綜上可知,物聯網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的電磁輻射,如何降低電磁輻射對周圍人類及電子設備的影響是物聯網設備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磁輻射;危害;防護
1.常見的電磁輻射源
一般來說,雷達系統、電視和廣播發射系統、射頻感應及介質加熱設備、射頻及微波醫療設備、各種電加工設備、通信發射臺站、衛星地球通信站、大型電力發電站、輸變電設備、高壓及超高壓輸電線、地鐵列車及電氣火車以及大多數家用電器等都是可以產生各種形式、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電磁輻射源。
在日常生活周邊環境中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可能造成影響的電磁輻射源主要有這樣一些設備: 雷達、電視廣播的發射系統; 射頻感應加熱設備; 射頻及微波治療設備; 移動基站; 高壓及超高壓輸電線等。在家中, 對人們可能造成影響的電氣設備主要是: 微波爐、電磁灶、電腦、電視、手機等。
2.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2.1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人體所處環境的電磁輻射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或產生累積效應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傷害。國內外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量的試驗研究已經證明,電磁輻射可造成廣泛的生物損傷效應。
2.1.1對心理和行為健康的危害
電磁輻射可以對健康和患病人群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大量資料證明,電磁能使人出現頭昏腦脹, 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電磁場對睡眠的影響是對患者心理,行為和識別能力影響的反映,進而推斷暴露于人工電磁輻射中的人員,其睡眠異常也許是其后精神紊亂的開始。
2.1.2 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
超短波,微波除了引起比較嚴重的神經衰弱癥外,最突出的是造成植物神經機能紊亂,主要在心血管系統有反應,其中以副交感緊張反應為多,如心動過緩,血壓下降或心動過速等。但至今,關于電磁輻射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的研究仍未取得較為一致的結論,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
2.1.3 對眼的危害
高強度電磁輻射可使人眼晶狀體蛋白質凝固,輕者混濁,嚴重者可造成白內障,還能傷害角膜,虹膜和前房,導致視力減退乃至完全喪失。人眼在短時間內經微波輻射后,出現視疲勞,眼不適眼干等現象,視力明顯下降,夜晚更為突出。
2.1.4 對生殖系統的危害
電磁輻射對生殖系統的危害及其引起的生殖障礙也日益被各國學者所關注。在微波輻射作用下,即的溫升達到10℃~ 20℃,皮膚雖然沒有濁痛感, 但男性生殖機能可能已經受到微波輻射的損害。受微波輻射后,可能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不育。同樣,電磁輻射還會造成女性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2.1.5 對癌癥發生率的影響
大量試驗研究表明:電磁輻射以多種方式影響生命細胞,極低頻電磁場(ELF-EMF)與白血?。ㄓ绕涫莾和籽。⑷橄侔?、皮膚惡性黑色素癌、神經系統腫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等有關。這些結果通過細胞學研究得到了理論驗證。電磁場可能通過干擾鈣離子穿越細胞膜的流動而促發癌癥,因為鈣離子的流動具有控制肌肉收縮,卵子受精,細胞分裂以及生長發育等主要功能。電磁輻射還可能擾亂細胞處理激素, 酶及其它化學物質的能力,會導致各類癌癥的發生。
此外,電磁輻射對人體內分泌系統,免于系統,骨髓造血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許多國內外學者正在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研究。
2.2 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機理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有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等。
2.2.1熱效應
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到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關于熱效應研究比較深入,美國等西方國家已以此作為制定電磁暴露限值的依據。
2.2.2非熱效應
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于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遭到破壞,人體也會遭受損傷。
2.2.3累積效應
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于人體后,對人體的傷害尚未來得及自我修復之前(通常所說的人體承受力——內抗力),再次受到電磁波輻射的話,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之會成為永久性病態,危及生命。對于長期接觸電磁波輻射的群體,即使功率很小,頻率很低,也可能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應引起警惕。
高頻及微波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和植物神經紊亂。多種頻率電磁波特別是高頻波和較強的電磁場作用人體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人的精力和體力減退,容易產生白內障、白血病、腦腫瘤、心血管疾病、大腦機能障礙以及婦女流產和不孕等, 甚至導致人類免疫機能的低下, 從而引起癌癥等病變。
2.3 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影響因素
電磁波與生物體相互作用,可以為生物體物質所吸收,但并不是所有情況下,人們都會被電磁輻射所傷,發生“電磁中毒”。電磁輻射對人體傷害的程度與以下因素有關:
2.3.1 電磁場強度
人體周圍電磁場強度越高, 人體吸收能量越多,傷害就越重。
2. 3. 2 電磁輻射頻率
電磁輻射頻率越高,其機體的熱效應就越明顯,對人體的傷害越重,在相互作用下,脈沖波對人體的傷害比連續波嚴重。
2.3.3 電磁波進入機體的深度
電磁波進入機體越多,對人的傷害就越大,電磁波進入機體的深度與很多因素有關,如電磁波的波段,電流形式,電磁波進入機體角度(入射角),組織含水量與組織類別,組織的介電常數與電導率等。
2.3.4 照射時間
電磁場對人體的傷害具有累計效應,因此,人體接受輻射的時間越長,間隔時間越短,傷害就越重。
2.3.5 周圍環境
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或溫度過大時,不利于人體散發由電磁能轉化的熱能,使機體內溫度升高,電磁場傷害加重。
2.3.6 個體差異
電磁場對人體的傷害程度,隨個體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在相同的情況下,女性較男性嚴重,兒童較成人嚴重,瘦者較胖者嚴重,這可能與人體的含水量有關。
3.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預防措施
預防或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其根本出發點是消除或減弱人體所在位置的磁場強度,其主要措施包括屏蔽和吸收。
3.1 屏蔽
屏蔽就是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將電磁輻射的作用和影響限定在一定的空間內,防止其傳播與擴散。按照輻射場源與工作性質不同,可采用主動場屏蔽和被動場屏蔽兩種形式,通常兩種均采用板狀、片狀或網狀的金屬組成的外科來進行屏蔽。其中,主動場屏蔽是將場源置于屏蔽體內,這種方式適合于輻射源比較集中,輻射功率大,工作人員作業位置不固定等場合;而被動屏蔽是指采用屏蔽室,個人防護等屏蔽方式。這種屏蔽是將場源置于屏蔽體外,實現屏蔽體中的人由于屏蔽作用而免受傷害。這種方式適用于輻射體比較分散、工作人員作業位置固定的場合。同時,為了保證高效率的頻率作用,防止屏蔽體成為二次輻射源,屏蔽體應該有良好的接地。此外,還可利用反射,吸收等減少輻射源的泄漏等來加強防護。
3.2 吸收
吸收是指利用特定的吸收材料將電磁輻射能量吸收掉以降低其強度。這種材料主要是電的良導體和較強的鐵電性,大致可分為諧振性吸收材料和匹配性吸收材料兩大類。前者是利用某些材料的諧特性制成的, 能吸收的微波頻率范圍較窄。后者利用材料和自由空間的阻抗匹配達到吸收輻射能量的目的,吸收的微波頻率范圍較寬。吸收材料的防護措施,一般多用在微波設備的調試上,它要求在場源附近就能把輻射能量大幅度衰減下來,以防止對較大范圍的空間產生污染。為此,可在場周圍鋪高吸收材料,如金屬纖維,金屬鍍層纖維,涂覆金屬鹽的纖維等。同時,可在主要輻射方向上使用功率吸收器,等效天線等波能吸收裝置。另外, 將屏蔽材料與吸收材料疊加制成防護板或防護罩,既可以防止電磁輻射的定向傳播,又可以進行吸收以免反射產生二次污染,大大的降低了電磁輻射的能量,起到了良好的防護作用。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五大影響:①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②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傷害。③是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④直接影響兒童骨骼的發育,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脫落、肝臟造血功能下降。⑤可使生理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在日常生活中,家用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有無危害,最重要的是要看輻射能量的大小。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協會和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電磁場的安全強度是0.2--0.4微特拉(這是24小時接觸計算機時的電磁場安全限度),低于此強度對人體沒有危害。一些專門研究機構測試過計算機的電磁場強度,結果發現,緊貼熒光屏處電磁場強度為0.9,但離開熒屏約5厘米處;強度不到0.1,再遠一點至30厘米處(這是計算機操作者的身體與熒屏之間的習慣距離),其強度幾乎無法測出。此外,空間中的電磁波確實是無處不在,但在一般情況下,這種電磁輻射的強度很小。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我國頒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規定了電磁輻射污染的設備和對人員影響的標準限值,只有當電磁波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才需要重點保護。
目前,國內對電子產品的輻射有了嚴格的規定,如強制執行的3c認證就是其中之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要在電腦設計中完全杜絕輻射并不現實。因此作為用戶,我們可以購買通過tco認證的顯示器、選擇大品牌廠商的機箱或一些特殊的專業防輻射產品來避免電磁輻射問題。盡管電磁輻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但只要掌握足夠的輻射知識和計算機的正確使用方法,我們完全不用為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感到恐慌。
(1)盡可能購買新款的電腦,一般不要使用舊電腦,因為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舊電腦輻射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
(2)操作電腦時最好在顯示屏上安一塊電腦專用濾色板及質量較好的防輻射屏,以減輕輻射的危害。室內不要放置閑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
(3)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
(4)控制房間電腦數量,房間里電腦數量越多。擺放越密集,空氣中的低頻電磁輻射量越大,對人體的傷害也越大。電腦顯示器的背部輻射強度大大超過顯示器正面的輻射強度,電腦擺放盡量避免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最好是距屏幕半米以外;以能看清楚字為準,至少也要有50~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美國熱播的電視劇《迷失》講述了一架飛機墜落后幸存者在荒島上遇到的一系列離奇事件,謎底漸漸揭開之時,觀眾發現原來飛機失事的始作俑者竟是巨大的電磁輻射。美劇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讓公眾見識了電磁輻射的威力。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電磁輻射就曾“顯威”:前蘇聯曾發生過一起震驚世界的電腦殺人案,國際象棋大師尼古拉•古德科夫與一臺超級電腦對弈時,突然被電腦釋放的強大電流擊斃。后經一系列調查證實,殺害古德科夫的罪魁禍首是外來的電磁波――電磁波干擾了電腦中已經編好的程序,導致超級電腦動作失誤而突然放出強電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家用電器已經相當普及,電腦、手機幾乎是人手一臺,無線網絡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人們在享受諸多方便和樂趣的同時,也開始注重高科技帶來的負面效應:電磁輻射。
在我國,電磁輻射污染已經引起了各方重視。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如《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了《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等相關標準,都對電磁輻射強度及環境要求進行了規范與限制。
對大多數人來說,像《迷失》中所描述的情形和尼古拉斯的遭遇畢竟太遙遠,對他們來說,身邊的電磁污染究竟如何?
電磁輻射不等于電磁污染
從理論上來講,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汛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造成了電磁污染。在這個電子產品充斥的時代,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幾乎無處不在,尤其是擺滿各種家電產品的房間,電磁輻射源更多。
通常情況下,電磁輻射能干擾電視的收看,使圖像不清或變形,并發出噪聲;會干擾收音機和通信系統工作,使自動控制裝置發生故障,使飛機導航儀表發生錯誤和偏差,影響地面站對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的控制。
專家指出,并非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傷害人體,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其實是兩個概念。電磁污染是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后的結果,電磁污染會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如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
據職業病研究的專業人士介紹,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程度則隨波長而異,波長愈短對人體作用愈強,微波作用最為突出。有資料顯示,處于中、短波頻段電磁場(高頻電磁場)的操作人員,經受一定強度與時間的暴露,將產生身體不適感,嚴重者引起神經衰弱,如心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失調,但這種作用是可逆的,脫離作用區,經過一定時間的恢復,癥狀可以消失,并不成為永久性損傷; 處于超短波與微波電磁場中的人員,其受傷害程度要比中、短波嚴重。尤其是微波的危害更甚。在其作用下,人體除將部分能量反射外,部分被吸收后產生熱效應。這種熱效應是由于人體組織的分子反復地極向和非極向的運動摩擦而產生的。熱效應引起體內溫度升高,如果過熱會引起損傷,一般以微波輻射最為有害。這種危害主要的病理表現為:引起嚴重神經衰弱癥狀,最突出的是造成植物神經機能紊亂。在高強度與長時間作用下,對視覺器官造成嚴重損傷,同時對生育機能也有顯著不良影響。
一位家電行業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從理論上說,一般電子產品,包括電腦、手機、家用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并不是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影響健康。就拿家用電器來說,由于一般使用的是低壓電,只會產生低頻電磁輻射,所以一般家用電器電磁輻射都很小,只要不集中擺放,一般不會造成電磁污染,通常情況下家電只要擺放在離人經常逗留處1.5米之外,就能大大降低對人體的損害。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只要小于12伏/米,家電的電磁輻射就達標了。消費者提高警惕是必要的,但是應該了解到,一般的家電電磁輻射只要處理得當,并不會造成電磁污染,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多少負面影響。
其實,多年來,人們對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一直爭論不休。但是,由于研究證據的缺乏及相互對立,科學家至今也未有定論。廠商、專家以及醫療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對此問題也是各執一辭,一時也很難得到一個確定的結論。在采訪過程中,不少相關人士在談到電磁輻射對人的傷害時都指出,此問題尚未有官方說法,一般來說電磁輻射只要符合相關規定標準,就可以排除在電磁污染之外。但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的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就一定對人體無害,還很難給予確定性的評價。
電磁污染危害到底有多大
所以,對這一點也是見仁見智。
據美國華盛頓技術評定處報告,家用電器和各種接線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組織細胞有害。例如長時間使用電熱毯睡覺的女性,可使月經周期發生明顯改變;孕婦若頻繁使用電爐,可增加出生后小兒癌癥的發病率。近10年來,關于電磁波對人體損害的報告接連不斷。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電磁污染較嚴重的丹佛地區兒童死于白血病者是其他地區的兩倍以上。瑞典學者托梅尼奧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在電磁污染嚴重地區的兒童,患神經系統腫瘤的人數大量增加。
一些研究資料表明:電腦顯示器所發出的電磁輻射長期作用會對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產生劣性影響,危害生殖細胞或殃及早期胚胎發育。電腦的電磁輻射尚未達到影響父母身體健康的強度時,已經對胎兒產生了不良影響。我國有關研究人員在上海和南京進行對比調查發現先兆流產和自發性流產的異常發生率,使用電腦的孕婦明顯高于對照組。
歐洲七國科學家2004年也發表研究報告稱,經過長期反復的實驗證明,手機電磁輻射會破壞實驗室中人體細胞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報道稱,歐洲12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進行了長達4年的研究。當人體細胞受到輻射強度在每公斤0.3到2瓦特之間的電磁波干擾時,單個DN斷就會斷裂。輻射越強,接觸輻射時間越長,人體細胞DNA的損傷程度就越大。研究人員指出,這種DNA損害可能會導致癌癥?,F有手機的輻射強度為每公斤0.5到1瓦特之間,與上述這個區域有很大的重疊??茖W家呼吁移動電話生產商和政府以該實驗結果為基礎,進行手機輻射的人體實驗。他們說,這樣才能確定手機危害的大小??茖W家也指出,不能根據實驗室的結果武斷地說手機會危害人體健康。但研究人員在多個實驗室進行的上百次實驗結果至少說明,在特定的情況下,手機輻射會對DNA造成損害。
對于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有些報道過于危言聳聽,事實上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稍做預防就可避免。
北歐五國的國家輻射保護局則在最近發表聯合聲明說,至今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夠證明手機損害人類健康,但盡量減少在輻射下的暴露是值得提倡的。聲明說,近年來各類國際研究都證實,在不超過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ICNIRP)輻射規定值的情況下,無論是使用手機還是手機基站本身都不會對人類健康帶來不利影響。聲明同時還說,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即便在輻射規定值以下,手機電磁輻射也會給人帶來一些生物反應。有關的研究還將繼續,但生物反應絕不表示對人類健康有損害。對此有醫學界人士認為,電磁輻射對DNA等的影響有可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對人類后代的影響才能得到確認。電磁輻射的影響不是簡單直觀的,有些結論可能不是幾年或者幾十年的研究就可以得出的。
而且目前電子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手機業。以北歐為例,不少手機巨頭廠商都出自北歐,現在北歐有80%~90%的人使用手機。這種大規模的使用情況更使人擔憂――即使是極細微的危害也可能對人類健康帶來嚴重的后果。
特殊人群寧信其有
這種情況之下,對于特殊人群而言,不妨遵循寧信其有的原則,防患于未然。況且,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也是因人而異的,尤其是孕婦等特殊人群,往往更容易受到傷害。某醫學從業人士指出,學術界對電腦與健康的關注首先就是從報道女電腦操作員流產和畸胎開始的。資料顯示:從1990年到最近,美國、加拿大、日本、波蘭、瑞士、荷蘭、中國等,對814708名接觸VDT(電腦顯示終端)的孕婦(含孕前3個月)與未接觸的對照組懷孕婦女相比,結果流產率為14.5%~29.0%,對照組為5.5%~21.3%。大部分報告均得出“流產異常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結論,但對后代出生缺陷增加未有結論。學術界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一致認為:“VDT工作環境中有些因素可能影響妊娠結果,最有可能的因素是低頻電磁場。”
新疆醫學院勞動衛生教研室與新疆地區多家科研單位聯合,曾經對視屏作業工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長期小劑量的電磁輻射、精神緊張、強迫是影響工人集體健康的主要原因。調查認為,妊娠婦女應暫時脫離視屏作業。由此可見,并非小劑量的電磁輻射就能達到絕對安全。
不同行業從業人員受到的電磁輻射影響也不同,從事防輻射產品研究的深圳先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全國勞動醫學協會的一項研究成果證實,在電磁場里工作的人患白血病的數量劇增,其中受危害最大的當屬電氣火車司機,飛機乘務員和核電站的工作者。
因此專家指出,如果能有簡單而便宜的方法能夠讓人們減少某種物質對自己的輻射,即便這種輻射被科學懷疑是極微小的,這樣的方法也值得提倡。大規模的電磁污染防治可以通過在電磁場傳遞的途徑中安裝屏蔽裝置,使有害的電磁強度降低到容許范圍內,這種裝置為金屬材料的封閉殼體。當交變電磁場傳向金屬殼體時,強度衰減。電磁屏蔽可分有源場屏蔽和無源場屏蔽兩類;通過諸如使電磁污染源遠離居民稠密區、改進電氣設備、在近場區采用電磁輻射吸性材料或裝置、實行遙控和遙測、提高自動化程度等方式進行改善。
深圳先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指出,電磁波頻率越低,穿透能力越強,距離越近,電磁場越強,在40萬伏高壓電纜下面,電磁波為13微特斯拉;距它30米的地方,電磁波為8微特斯拉;距它200米的地方,電磁波僅為0.1微特斯拉。電磁輻射的傳播是隨距離、按指數有規律地衰減,距離越長,衰減指數越多。因此在使用電器時,拉開一定的距離,即可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如使用電視機和微波爐時,在距離3米外就可以避免傷害;日常操作電腦時,人體與電腦屏幕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離,與電腦后部及兩側保持不少于120厘米的距離;經常長時間操作計算機的人員最好身著屏蔽服裝。
催生新興產業
目前,電磁輻射已經越來越多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如電腦操作時間長了電磁輻射會引起頭痛和注意力難以集中。人類正面臨著電磁輻射的直接和間接傷害。如何抵擋并削弱電磁波的輻射,正成為全球高科技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成為我國“九五”重點攻關項目。而廣泛應用于防電磁輻射的吸波材料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
世界上吸波材料的研究始于二次大戰期間,本身來源于西方國家為應對軍事干擾而進行的研究。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被廣泛應用于通信抗干擾、環保及人體保護等諸多領域,電磁輻射是通過熱效應、非熱效應、累計效應等對人體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使用吸波材料,可以將電磁輻射降低到國家衛生限制安全標準38微米/平方厘米以下,以確保人體健康。
市場的需求催生了產業的發展,隨著防輻射產品不斷受到重視,生產防輻射產品的廠家也進行了越來越多的創新,譬如深圳市先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從事新型電磁波吸波材料開發研究、生產、銷售,以及解決系統級、設備級電磁兼容問題的專業高科技公司。從1994年至2000年,先聲公司開發出從30兆赫到50000兆赫、吸收率大于90%、并達到可控的新一代高效率、寬頻帶電磁輻射吸波材料――鐵氧體磁介質吸波材料。數年來相繼為TCL、海爾、通用電器、長城電腦、富士康、格蘭仕、同州電子等公司,提供不同類型的SEM吸波材料,同時又為航天工業部、國防軍事、部隊院校、國防重點實驗室、濟南部隊裝備部合作開發各項應用SEM吸波材料的系列產品。除此之外,許多防輻射服裝、食品、防護設備也應運而生。目前在中關村的大型電子賣場,如鼎好、海龍等地,都有防輻射服和防輻射屏出售,在淘寶、易趣等大型購物網站,防輻射產品也十分熱銷。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家相關標準的陸續規范、出臺以及人們對電磁輻射的日益重視,對防輻射產品的檢測和監督標準將日趨完善,防輻射值將成為各廠家推銷電子產品的新賣點。同時,對電磁輻射的關注也將催生一個新的產業。
鏈接一:電磁波強度及衰減距離
現在,專家們正在呼吁生產廠家研制電磁輻射較小的家電產品。但對我們來說,當務之急是學會正確使用現有的家用電器,減少電磁波對自己和家人的影響。以下的表格是日常家電產品電磁波強度及衰減距離,供您日常擺放參考。
鏈接二:哪些地方的電磁輻射容易超標
1.電腦0.6~1.5米的距離內;
2.居室中電視機、音響等家電比較集中的地方;
3.工、科、醫的電氣設備及VDT周圍;
4.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
5.各種微波塔周圍;
6.雷達周圍;
7.高壓變電線路及設備周圍。
鏈接三: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3.電磁輻射是造成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形,對人體的影響是緩慢的和間接的,也因為如此,它的危害性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盆長勢正旺的富貴竹放在微波爐的旁邊,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原來長得郁郁蔥蔥的富貴竹竟然一天天蔫了下來,綠綠的葉子變成枯黃枯黃的。更令人吃驚的是,切開富貴竹的桿,里面竟然已經是干枯了——富貴竹被烤熟了。
有專家提醒,如果有時間,你連續看兩個小時電視,看之前把臉洗干凈,盡量不要有油脂留下,看完電視后再找塊白色的毛巾擦一擦臉,看看上面有什么,保證有一層黑黑的東西。這是因為電視的輻射使空氣中灰塵電離,而電離了的灰塵有吸附作用,一旦碰到有油脂的物體,就會粘上去,你想想許多的灰塵粘在你臉上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嗎?
只要電器處于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存在著電磁場或電磁輻射。這種輻射具有一定能量,可以穿透多種物質,包括人體。根據審定標準,假如每平方厘米不超過50微瓦,而一天里的總劑量也不超過每平方厘米300微瓦,那還算是夠安全的。但危險的是:它無色、無味、無形,你也許每天暴露在不同電磁輻射的累積中而不自知,因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緩慢的和間接的,也因為如此,它的危害性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仍然處于調查研究階段,仍無明確的定論。但有關專家認為,家電輻射對身體有四大危害——
第一,誘發基因突變、促使變異細胞產生,皮膚衰老加快?;钚越档?、數量減少導致不孕癥。胚胎細胞產生大量變異細胞,導致胚胎發育不良、孕婦流產率升高。
第二:激素分泌紊亂。
第三:神經衰弱。電磁波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電流和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發生異變。這會干擾人體的生態鐘,導致生態平衡出現混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第四:熱效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頭痛、頭暈、乏力、嗜睡。電磁波還會影響腦部神經系統,影響了正常睡眠。電磁波還可以傷害細胞膜,干擾激素,影響兒童發育,女性經期紊亂,男性減退。
電磁場無所不在,人們無法離開它,但至少可躲避它,專家認為個人防護的原則是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盡量遠離電磁輻射源。一般距離1.5米以上就基本安全了,而且家用電器不要集中擺放。睡覺之前一定要洗洗臉,不要嫌麻煩。
第二,每一次接觸家用電器,要盡量縮短時間。
第三,不使用的電器,一定要記得關上電源,通電的電器照樣能產生大量的電磁輻射。
第四,注意家電的通風。電磁能使空氣中的電離層分離,如果總是在密閉的環境中,一旦碰到人的皮膚,就很容易吸附上去,久而久之就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
第五,飲食上,有意識地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特別要多吃海帶,有效加強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進入了普通百姓家,給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一般人都不是很清楚,這些用品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卻可能對人體導致程度不同的傷害??茖W研究證明:輻射是一種能量,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無所不在。而能量高的輻射,則會穿透物體,破壞物體內部組織,產生輻射生物效應,造成各種程度的傷害。就家用電器輻射而言,大家很快就會想到電腦、電視機、微波爐等,而往往忽視了體積較小的電吹風,其實它才是真正的“輻射大王”,因為它在使用時離頭部最近。
上海環境輻射研究監測中心日前一項檢測數據顯示:電視機的輻射值為45毫克斯(磁場強度單位)、電腦顯示器的輻射值為100毫克斯,而一般普通家用的1000瓦的電吹風,其輻射值則高達350毫克斯左右,遠遠高于電視機和電腦等家用電器的輻射量。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由于人體的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電磁輻射往往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一旦人體(尤其是頭部)受到電磁輻射損害,久之就可導致中樞神經和精神系統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頭暈、疲乏無力、記憶力衰退、食欲減退、失眠、健忘等亞健康癥狀。
同時,在洗頭之后過多地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干及給頭發定型,加上電磁輻射的影響,還容易使頭發彈性減弱、發質枯黃、沒有光澤,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斷發而引起掉頭發現象。這是因為,頭發和毛囊除受電磁輻射傷害外,特別是電吹風使用不當(如用高功率電吹風,近距離吹熱風),不僅會使頭發中的天然油脂和水分大量耗失,還可損傷構成頭發的蛋白質和頭皮,讓頭發失去營養和韌性。據檢測,如果頭發所含的水分降低到10%以下,發絲就會變得粗糙、分叉、易斷,而經常使用電吹風吹發的后果就會如此,掉發自然也就難以避免了。此外,頭皮對冷熱變化和刺激的反應比頭發更敏感,電吹風吹出的熱風不光會加速水分流失,還會加快頭皮角質干裂脫落,從而加重頭皮屑。
因此,若不趕時間,洗發后盡量少用電吹風,讓頭發自然晾干最為理想。但如使用電吹風,則要悠著點!為了盡量減少電吹風對人體及頭發的傷害,在使用電吹風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電吹風的輻射量往往和功率的大小有關,即電吹風功率越大電磁輻射越強,所以應根據具體情況調節電吹風功率,不要圖快盲目都開最強檔,能用涼風吹干頭發就盡量不用熱風。為了縮短電吹風使用時間,洗發后應先用吸水性較強的毛巾包裹頭部,吸掉頭發殘留水分。這樣既有利于減少輻射對頭部的傷害,又能使頭發少受高熱風的不良影響。
2.電吹風電磁輻射最大的地方是電吹風后端,而電吹風的出風口,安全系數要高得多。測試表明,在距離出風口的3厘米處,低頻輻射量為42.8毫克斯;再遠一點,大約8~10厘米處,這里的輻射量就只有5.5毫克斯了。因此電吹風盡量不要貼近頭部,應讓它與頭發保持約20厘米的距離比較安全,這樣腦部和頭發的傷害便會大大降低。
3.電吹風使用時,宜將電吹風與頭部保持垂直,最好間斷開機,不要長時間連續使用。吹風時要合理使用溫度調節器,并且要不斷地移動電吹風,使局部頭發免遭過熱的不良刺激。注意要順著頭發生長的方向吹,而不要逆行吹頭發。每次頭發吹至七到八成干即可,不宜吹得過于干燥,以利維護頭發的健康。
【關鍵詞】 電磁輻射 WCDMA 移動基站 強度預測 監測防護
一、移動通信基站及電磁輻射
1.電磁輻射在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長被人們稱之為電子煙霧,它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組成的,由電荷的移動產生的能量。而移動通信正是依賴電磁輻射來實現傳播的。電磁輻射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有很多人也都為此苦惱,移動通訊在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對人們生活環境和人的身體健康的影響極大。
2.電磁輻射會照成電磁污染,當電磁輻射超出人體和環境的影響的范疇,就會產生極大的危害。電磁輻射對于身體的危害主要分為三方面,其一就是所謂的非熱效應,人體的器官都是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而電磁輻射則會改變這種平衡關系,人體的器官和身體細胞會受到損傷。其二是熱效應,人體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水,當水分子吸收電磁輻射之后,相互碰撞,溫度不斷提高,溫度的升高會對人體中的蛋白質和DNA結構產生影響,嚴重的能夠引起細胞突變。其三就是累積效應,現在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著電磁輻射,當電磁輻射對你身體的傷害還沒有完全恢復之前,就在此受到傷害,長此已久,人受到的傷害會越來越重。
3.移動通訊系統往往由移動臺、基站、移動交換中心以及與市話網絡相連接的中繼線等組成。移動通訊的特點是信息交流的雙方至少有一個處于移動通訊收發狀態,它依賴電磁波的傳播,所以一些惡劣的條件會影響通訊信號。并且移動信號與信號之間有干擾,常會出現紊亂的現象,經過人們研究,移動通信設備使用了自動功率控制電路,就是人靠近基地站的時候他的發射功率自動降低,而遠離的時候則會自動升高。
二、基站電磁輻射的評價標準及監測方法
1.基站就是無線電臺的一種,它主要是作為信息的中轉,也就是信號的收發,它連接著移動電話和移動通訊網絡。基站是固定在某一個地方的高功率多信道雙向的無線電發射工具,當你用手機打電話的時候,民眾手機上發出和接受的信號都會通過附近的移動基站,通過移動基站,會把你的電話接入無線網路中,為了避免信號的相互干擾,往往不同區域的信號高低不同,就好像蜂窩一樣,因此通訊系統又被成為蜂窩系統。
2.移動基站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其一是發射機本身的電磁泄漏,基站一般建設的都比較高,距離地面比較遠,其對于地面上的輻射強度小。其二是發射天線的信號發射,發射天線一般建設在離地五十米以上的塔樓上,他們的發射能量有限。其三是高頻電纜和接頭處,但是接頭處一般都有著特殊的防護。但是那些建設在高樓樓頂的發射基站對于那些居住距離樓頂比較近的人,危害還是很大的。
3.當今社會對于電磁輻射越來越重視,移動通信方面不能馬虎,移動通信對于基站電磁輻射的檢查時刻都不能松懈,電磁輻射如果泄露嚴重,對于人和環境影響都是巨大的。對于電磁輻射監測一般都是定期進行,一般都是固定的某一個時間段固定的地點進行不間斷的監測,防止電磁輻射對于人們的危害,把電磁的輻射控制在一個安全的范圍。
三、基站電磁輻射的防護
1.安全防護距離是指符合我國對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的公眾照射限值和電磁輻射的管理規定。由于發射天線有著方向性,所以對于不同方向上電磁輻射程度不同,對于電磁輻射的防護力度應該也有所不同,并且發射天線與空間某一點的最小距離也要控制好。如果這這些因素無法改變,那么就應該對防護人員進行個體防護。
2.想要減少電磁輻射對于環境的污染,可以有三種防護措施,防護措施主要是干擾源的改變、干擾傳播途徑、減少敏感設備。對于移動通訊中的電磁輻射的防護,主要是對干擾源的合理建設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四、結束語
移動通訊的應用現今越來越普遍,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人們逐漸意識到電磁輻射對于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和影響,民眾應該更好的去了解相關的知識,正確的看待電磁輻射,適當進行防護。通過移動通訊電磁輻射對于環境方面的影響的研究,讓民眾對于電磁輻射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于移動信息基站建設的一些防護措施進行了簡略的探討。
參 考 文 獻
[1] 林少龍,蔡賢生. 移動通信基站天線設置與電磁輻射影響分析[J]. 中國無線電.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