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1 16:05:09
序論:在您撰寫道德與法治核心概念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新標準整合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三個課程標準,并按照學段要求進行一體化設計。課程內容選取更加突出政治性和時代性,著力確立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的道德與法治基礎,增加反映文化傳承創新、最新社會發展要求、國內外重大時政事件,以及與學生生活密切結合的各類內容。課程設計以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范圍作為暗線,突出道德與法治的基本內容;以主題組織課程內容,其中包括國情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入學教育等主題。除強化中華傳統美德、革命傳統和法治教育外,還有機地融入了國家安全、勞動教育以及信息素養、金融素養教育等相關內容。另外,新標準也統籌課程性質、課程理念、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等各部分內容,使課程標準既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又體現出不同學段的特殊性和適切性。
2.凝練了五個方面的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這五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既突出了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培養時代新人方面的獨特貢獻,符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發展特征,又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核心素養保持銜接與一體化,同時為道德與法治課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找到了可以落地即與學習內容直接關聯的目標,從而能夠圍繞核心素養重組課程內容。同時,我們還研制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有利于改進教學方式,突出活動和議題式教學,開展綜合性評價,注重過程評價??梢灶A期,圍繞培育核心素養的教學,能夠提升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實現了課程目標的綜合性表述與分學段闡述的有機統一
新標準在描述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時采用了一些具有統攝性的大概念。這些目標是核心素養在課程中的轉化和落實,是對學生學習本課程之后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綜合性表述,整合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是對2011年版課程標準三維目標的傳承與超越。這樣,課程目標側重在學生發展上,落實到具體的問題解決和實踐過程中,不再是相互割裂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與此同時,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按照四個學段,即“二二二三制”(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根據每個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分別闡述了課程的學段目標,使學段目標之間體現出較好的連續性和進階性。這是課程標準研制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對道德與法治這門政治性比較強的課程,能夠分段進行系統全面的量的刻畫,可以說是政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創新。
4.強調內容的綜合性和生活實踐性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126
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終身發展奠基呢?下面,作為一名一線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要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德育實效,必須解決教育觀念的問題,觀念的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變革?,F代德育觀念強調發展人的潛能,煥發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積極性,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經驗。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首先,堅決拋棄“應試教育”下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滿堂灌”,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轉變。其次,明確學生道德與法治的形成和發展是錯綜復雜的心理過程和實踐過程。教師應以自身的素質力量選擇最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內容,采取最合理的方式手段,創造學生最樂于接受的教育氛圍,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同時,打鐵先要自身硬,要在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扎實、要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教師素質,必須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
二、制定恰當目標,明確培養方向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又是教學活動的達成點。因此,制定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關系到整個課程的設定與進行??茖W合理的教學目標會幫助教學走出一條清晰的軌跡,不會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上偏離核心。為此,目標的制定要兼顧知識的傳授、過程與方法的設計、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只有這樣,目標才不會出現方向性的錯誤。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結合新課程的理念、學科目標、單元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是泛泛而談,必須是具體而細致的。比如九年級的《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這一課,從題目來看,外眼光,內涵深,概念籠統,難以入手。因此,要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將本課所涵蓋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最終確定課程的三維目標:1.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熱愛和平、厭惡戰爭的情感,增強憂患意識,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貢獻力量。2. 能力:培養用辯證、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3. 知識:掌握當今時代的主題,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維目標的設定從表及里,形成的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體系,學生可以從身邊的事、自己的事理解這一宏偉的概念,從而樹立并形成真正的技能與情感。
三、創設生活情境,構建思維平臺
認知理論與建構理論都強調學習是主動而積極的過程,學習者知識的獲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教師的指導、同學間的交流來實現。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中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為學生創設提供生活化的情景,學生在這一情境中解決遇到的問題,由此判斷學生的行為動機、觀察學生的思維養成,最終引領學生實現學科所要達到的核心素養。比如,最近在網上頻頻出現的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會新聞引發了大量網民的討論,從中可以看出價值觀的不同,甚至是兩極分化。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現象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分析老人跌倒扶不扶現象的成因,對于這些現象可能引起的社會影響進行討論,并從中得到啟示。學生會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增強了法制觀念,提高了公民素質。
四、運用現代手段,提高德育功能
在教學手段上要緊跟時代步伐,盡可能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增強教學直觀性、新穎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實踐證明:新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節省了時間,增大了課堂信息量,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也全面調動學生的視聽等感覺器官,激發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促進知識的消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德育功能。
五、建立有效評價,激發學習動力
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美好的潛能,因此,在學習活動中要建立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中肯的評價,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精神獎勵,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我們一定要摒棄那種“一考定終身”的評價方式,應該是結合著日常學習中的表現,給予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態度等綜合性的評價,運用科學的定量與定性分析,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與要求,才能更加有力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改善自己的學習行為,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道德與法治課的開設貫徹了黨和國家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學生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不但可以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可學習到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公民應有的權利和義務,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習慣,運用法律保o自己。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頒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為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系統規劃和科學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標定位、原則要求和實施路徑提出了綱領性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切實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這一背景下,道德與法治課應運生,這是新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選擇。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負責任的守法公民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這是每一個教育人應當承擔起的責任。中小學實施道德與法治課程需要處理好以下幾組關系。
一、理解道德與法律概念的關系
道德和法律是人類社會內外一致的雙重規范機制,缺一不可。道德歸屬于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道德以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標準來評價人們的言行,并通過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維系并發揮作用。道德對人是一種“軟約束”,法律對人是一種“硬約束”。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法律是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由此可見,道德是內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主“內”,法律主“外”;道德治“心”,法律治“身”;道德治“本”,法律治“標”。道德與法律作為人類生活中的兩大基本社會規范,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剛柔相濟,內外結合,共同制約和引導著人們的行為,調節著各種利益之間的關系,維護著社會良好的秩序??梢赃@樣說,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維護道德的有力武器。
二、理清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關系
道德教育側重培養有德性的人,更多的是從倫理學的角度來強調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法治教育側重于培養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識、具備法治精神的公民。法治教育以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為基礎,引導學生去理解個體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和責任,讓學生從小懂得,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教育追求的是未來公民能夠理性地、執著地探索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推動社會以法治的方式發展。
三、將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有機融合
在實施道德與法治課程時既要注重對中小學生良好道德的培養,又要加強中小學生對法律信仰的培植,幫助中小學生從小增強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既不是兩者的簡單調和,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取向與法治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目標的道德化的法治教育和法治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機融合。它們是彼此聯系、互相促進的動態關系,是一個完整的教育整體??鬃泳驮岢觥暗乐哉?,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币簿褪钦f,以法律刑罰整頓、約束民眾,雖然民眾為了避免刑罰而服從,可使民眾暫時免于犯罪,但無法使他們在內心樹立以犯罪為恥的觀念。如果用道德來引導民眾,用禮儀來規范民眾,民眾不僅在內心樹立以犯罪為恥的觀念,而且會自覺地端正自己的行為。可見,道德自覺與法律約束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我們只有在法律的約束下將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內化為人們心中的道德觀念,才能更好地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同樣,我們也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撐下進行法治教育,才能增強人們的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更好地培植人們對法律的信仰,使他們自覺遵法和守法,凸顯法律的權威性。
本學期我承擔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工作任務,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常規教學
㈠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圍繞公民與國家的關系的生活主題,以法律和憲法精神為主線,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基本制度、國家機構等內容貫穿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1.通過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的教學,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會和諧美好,讓學生體認憲法的核心價值,初步理解憲法精神
2.通過第二單元《我們是公民》的教學,著重講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并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是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依法行使權力,依法履行義務。
3.通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家機構》的教學,識記國家機構的含義、組織體系、設置。著重講憲法規定國家制度,憲法將國家權力賦予國家機構并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4.通過第四單元《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的教學,體會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護,增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了解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的專門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地位。
㈡教學資源分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
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 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4. 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㈢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共有44人。孩子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㈣教學方法設計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 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依托,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
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6.領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7.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采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8.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
關鍵詞:中職德育課;教學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揚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5C-0014-0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吨械嚷殬I學校德育課貫徹黨的十精神教學指導綱要》指出,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學,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要求貫穿始終。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把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總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具體化、細化,深入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如何發揮中職德育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如何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切實具體化,推動十精神系統進教材、生動進課堂、扎實進頭腦,這些已成為當前中職德育課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
德育課教學目標中的凸顯
“價值觀”是判斷事物有無價值的評價標準,是判斷是非曲直、真善美與假丑惡的價值準則,是一定的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的總和。價值觀為正當合理的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個人格之中支配著人的情感、態度、觀點、信念、理想的一種內心尺度。[1]
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過程是一個由表及里、由外到內、由淺入深再由內到外呈螺旋式發展的復雜心理過程。學生必須經歷以接受、反應、形成價值,信奉與展露個性五個層次的連續內化的過程,才能將它們轉化為自己信奉的內在價值。當前教師對情感態度觀念目標的把握存在以下問題:(1)情感態度觀念目標缺失。部分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只考慮到認知目標,情感態度觀念目標根本沒有得到重視。這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深,過于強調認知目標,而忽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確立。價值觀的自主建構理論認為,人的價值世界是個體在自主能動的狀態下生成的,是在原有的價值系統基礎上增值地獲取和建構價值。[2]一個人掌握了大量的價值規范和價值標準,如果僅僅停留在認知層面,沒有真正地認同并內化到自己的價值系統中,并轉化為日常的行為,那么價值觀的教育目標就沒有達成;(2)情感態度觀念目標的“標簽化”。教學中較常見的現象是教師在設計情感態度觀念目標時,直接從教學大綱的文件中簡單照搬,當標簽貼在教案上,常表達為一些空泛的套話。如“養成熱愛工作,敬業愛崗的情感”“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等;(3)情感態度觀念目標的設計泛化,脫離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不具備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這樣的現狀背離了中職德育教學大綱和當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黨的十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德育課教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依據。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德育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德育課教學中突出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和活動來提高價值觀教育的功效,使偶然性轉化為必然性,使可能性成為現實性。這就要求創新德育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微觀的課堂教學層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要求旗幟鮮明地確立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并切實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始終,內化為學生的行為習慣。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
德育課教學目標中的表述
價值觀屬于教學目標的情感領域。情感領域的目標在我國課程和教學改革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50年來的情感目標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長期目標,不僅分類較復雜,同時也較難評估,所以在課程和教學實施中往往會被忽略,由此帶來了學生個性的各種缺陷和社會問題。[3]美國教育家豪恩斯坦(Hauenstein,A.D)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目標的一種概念架構――對傳統分類學的整合》中對布魯姆等人的“教育目標分類學”進行了透徹細致的分析與評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情感領域目標的教學系統,作為整個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來分析。它以處方性信息和符號性信息為主要輸入信息。符號性信息、處方性信息是情感目標落實的主要路徑,發揮著規范的“應然”功能,以接受、反應、形成價值,信奉與展露個性五個層次為過程,經過學習體驗之后,最終使學習者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4],并對照目標進行評價性反饋,突出了如何使得內在的情感品質轉化為能夠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的過程。該理論把情感領域目標劃分為若干個子類目標,使以往過于抽象、模糊、籠統的情感領域目標變得具體、實在,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5]豪恩斯坦情感目標分類理論擴大了情感目標的范疇,本質上相當于我國中職德育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維課程目標。該理論為我們落實三維課程目標,特別是德育課程落實“情感、態度與觀念”目標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理論武器。
價值觀教育要輸入符號性信息、處方性信息。符號性信息是指一系列可用于各種信息和內容的符號,旨在表征觀念和概念,為達成溝通理解服務,如感動中國的人物案例或一個典型事例的描述。處方性信息是指體現在社會、文化、宗教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風氣習俗和哲理中,其功能在于作出是非、真假、善惡、美丑等價值判斷。學習過程重點是學習經驗,形成價值觀與信念,最終實現個人品質的升華,成為一個有情操、堅守核心價值觀的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德育課教學目標中的表述應清晰具體,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應包括四個基本要素:(1)A――對象(Audience):闡明教學對象;(2)B――行為(Behavior):說明通過學習以后,學習者應能做什么(行為的變化);(3)C――條件(Condition):說明上述行為在什么條件下產生;(4)D――標準(Degree):規定達到上述行為的最低標準。
如《職業道德與法律》第一課“塑造良好形象”,教學目標要體現友善價值觀的要求,可這樣表述: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留心于個人禮儀的細節,自覺按禮儀要求去做,贊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諾做到禮貌待人、誠信待人,以友善的價值觀和信念,養成個人禮儀的習慣。具體見表1。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要求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目標的更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目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貫徹黨的十精神教學指導綱要》以及《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應對教材每一個單元和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價值觀目標更新。其中價值目標的細化可以參考表1。
第一單元“習禮儀,講文明”內容主要體現友善、平等、誠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第一單元教學重點應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提高學生禮儀素養,養成文明禮儀的習慣。通過第一課和第二課的教學,學生應能夠留心于個人禮儀和職業禮儀的細節,自覺按禮儀要求做,贊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諾做到禮貌待人、誠信待人,依據友善的價值觀和信念,養成個人禮儀和職業禮儀的習慣,塑造良好友善的個人形象和職業形象。教學中還應引導學生自覺養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習慣。
第二單元“知榮辱,有道德”中內容體現和諧、敬業、誠實、文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通過第三課和第五課教學,學生認同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據和諧、誠實、文明的價值觀和信念,自覺形成良好的個人道德素質,選擇真善美、拒絕假惡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確立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認同勞動光榮、創造偉大,參與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第三課的教學應引導學生認同珍愛自然、保護生態是遵守社會公德、形成良好個人品德的重要內容,確立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信念,更加自覺地養成珍愛自然,保護生態的習慣。第四課應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和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認同敬業的觀念,依據敬業誠信的價值觀和信念,養成愛崗敬業、誠信公道的職業行為習慣。確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榮辱觀。第五課應引導學生堅信友善的價值觀,養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品格。
第三單元“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內容,體現了民主、法治、自由、正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通過該單元的教學,學生能認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首要前提;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保證司法公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努力建設法治社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實基礎。理解法律法規是推廣社會核心價值的重要保證。支持國家的民主、法治、自由、正義事業,確證民主、法治、自由、正義對于中國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依據法治的價值觀和信念,養成公民的守法習慣。第六課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同厲行法治,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認同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性。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規定的作用,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引導、保障、促進作用,認同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方略。依據正義的價值觀和信念,堅信中國法治建設的正義基礎。第七課應引導學生認同學法、遵法、守法、用法觀念,選擇用法律的權威來確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崇尚憲法權威,樹立人民觀念,依據民主的價值觀和信念,以公民的身份參與中國的政治生活。第八課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大意義,認同我國憲法的人民原則和保障人權原則,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觀念。依據法治的價值觀和信念,養成尊重別人權利和自覺守法的習慣。
第四單元“自覺依法律己,避免違法犯罪”內容體現了法治、自由、正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第五單元“依法從事民事經濟活動,維護公平正義”內容體現法治、自由、誠信、平等、和諧、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具體內容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加】加克里夫?貝克,學會過美好生活:人的價值世界[M].詹萬生,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
[3]盛群力.21世紀教育目標新分類[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A.Dean Hauenstei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a holistic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taxonomises [M].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5]馬蘭,盛群力.教育目標分類新架構――豪恩斯坦教學系統觀與目標分類整合模式述評[J].中國電化教育,2005(7).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Secondary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dvoc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 Case Study
SONG Ji-lian
(Nanj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210004, Jiangsu Province)
一、道德與法治微作業設計原則
“道德與法治”微作業的設計不能隨興而為,其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一份優秀的微作業必然是短小精悍而又充滿針對性,能夠做到因材施教、而又與傳統作業實現
互補。
短小精悍原則。這是微作業的一大特色,也是設置和實施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因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實現對學生進行減負及提高作業效果的雙重目的。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教師將微作業的實施納入到各種“社交平臺”,如微信、QQ群等。以浙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進超市》一課為例,事實上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并不在于如何指導學生完成“購買”行為,而是要懂得在超市中有哪些“可為”和“不可為”,而積累和認知這些“可為”與“不可為”的過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自走到超市當中,去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而為了打成這樣一種目標,教師就可以利用微信群為學生布置兩條“60秒”的語音作業。第一項作業是“你是否在超市中看到過錯誤的購物現象?具體是什么?”第二項作業是“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的去購物?”60秒雖然是對作業長度的時間限定,但是由于時間較短,因此不會給學生太大的負擔,相反一旦學生會有過盛的表達欲,縱然超過60秒也沒有任何關系,相反在教師予以單獨肯定和表揚的過程中,學生還會為自己收到老師的認可感到高興,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因材施教原則。指的是教師能夠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差異性的進行作業設置,而非“一碗水看齊”。以一年級下冊《班級生活好習慣》一課為例,由于班集體內的每個同學性格特點、學習能力、愛好特長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每個人身上都會有閃光點,都會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但倘若教師限定了好習慣的特定方向,那么其必然會對某部分學生造成打擊,因為他們并不屬于這個范疇。如果說善于幫助別人是一種好習慣,那么沒有這種習慣的學生自然不屬于這種被認可、被表揚的范疇,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他們的自卑情緒。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嘗試著將作業設置與學生日常在班級中的表現進行有效結合,創作“分享小紙條”。如讓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分享自己的好習慣;讓體育成績優秀的學生分析自己的鍛煉心得;讓會做家務的學生分享技巧等。
互補原則。微作業有別于傳統復寫式、求量的作業類型,但卻是對其的有力補充。就“道德與法治”本身而言,為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微作業的設置要突出強調應用與實踐的部分。以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冬天》一節為例,在作業的設置上應突出強調如何在冬季加強自我保健和身體鍛煉,而不是將核心內容置于冬天來了、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上。
二、道德與法治微作業實施要點
基于小學道德與法治微作業設置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筆者認為其具體的實施方略應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
(一)貼合實際,強化認知
正如同學習很多詩詞名篇,將其放到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去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懷和思想一般,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很多內容也需要與現實生活相關聯,與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相關聯,才能有益于其理解、認知和內化。否則所謂道德與法治自然與空洞、無趣的理論
無異。
以三年級上冊《我們一起成長》之《難忘的第一次》為例,本部分的教學關鍵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回憶生活中無數次經歷“第一次”、“挑戰第一次”的記憶,培養自身敢于挑戰、敢于拼搏、敢于付出的精神。而為了喚起小學生對于“第一次”的認知,培養其勇敢、堅毅的品質,筆者另外設置了這樣的微作業: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很多第一次,并且留下難忘的回憶,比如我們第一次旅游、第一次上臺演講、第一次拿第一名……而伴隨這些難忘的記憶同時而生的或驚喜、或感動、或遺憾的情緒,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是成長道路上寶貴的財富?!罢堄米约合矚g的發方式,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簡單的PPT”等,請大家用這些媒介記錄自己難忘的一次記憶,并上傳到班級公共的群相冊中。由于班級公共相冊本身是共享的,因此每位同學上傳的作品都會被他人瀏覽,而自己也可以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在這個瀏覽和關注的過程中,他們會基于已有的體驗和認知,產生一定的觸動。而接下來在課堂上教師也會引導學生進行分享,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和感觸道德,嚴格意義來說,道德與法治屬于意識層面的內容,因此單純理論性的教學模式結合抄寫式的作業設計并不利于學生全面掌握其本質。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微作業”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看似枯燥和乏味的理論,感受其應用的價值、強化
認知。
(二)實踐操作,增強實效
《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很多內容都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現實意義,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很多學生雖然在課堂上獲取了一定的知識,但是在?F實生活中的利用率很低。比如一年級上冊的《麻煩事,我不怕》,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要求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瑣碎、麻煩的事情,綜合性地分析原因,而不是盲目的抱怨、消極、鬧情緒。雖然課堂上也向學生傳授了一些有益于情緒控制和原因分析的方法,但是很多小學生仍然反應,一旦自己遇上突發的煩心事兒、讓自己不愉快的結果,自己的情緒仍然會受影響,并且沒有辦法做到快速
調整。
所以針對這樣一種情況,筆者另為學生布置了如下的微作業:
首先,讓每個同學主被一個自己喜歡樣式的筆記本,可以選擇直接購買、或者以手工的方式裝訂、制作;
其次,養成記日記的習慣,但是日記所采用的方式不是大篇幅的文字,而是每天根據自己的心情,在日記本上畫一個符號,并配上簡短的一句話說明原因。
這樣做的目的不單是為了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也是為了讓他們在落筆的一刻在內心深處形成一種緩沖,進而反思我今天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心情?我該怎么改變、怎么調整?
可以看出這樣微作業的設置,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手動過程中實現反思和自我認知。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被父母溺愛、被長輩嬌慣的“小貴族”,生活中難以有機會清晰地認識自己的不足、并實現改進。這種看起來像游戲一樣的作業,卻能夠實現從課上到課下的有效延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互動合作,綜合提升
當然教師在進行微作業的布置時,還可以從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組合作業(即學生不可能通過獨自的力量去完成,需要其他同學幫助,二人或多人合作才可完成)。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學生可以在努力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溝通,從而增進彼此的了解,強化各自的溝通能力,實現綜合性提升。
以一年級上冊《老師,您好》這一章節為例,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了解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礎上逐漸養成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習慣;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懂得和老師之間展開科學、友好的交流與對話;建立正確的師生關系,理性對待教師的表演和批評。在很多學生的概念中,教師僅僅是向他們傳說知識的人,是遇到困難時可以求助的人,但除此之外,意識不到教師的其他作用,也缺乏和老師互動交流的意識。所以為了達成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老師、認知教師的作用,筆者在課堂上設置了這樣一道“微作業”:
想一想你在學校曾經遇到過什么樣的困難?并將困難記在紙上。
接下來,筆者安排兩人一個小組,將紙上的困難類型進行分類:這些困難后來都是怎樣解決的?哪些是通過老師解決的、哪些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的?
處在這個時期的小學生,還沒有完全擺脫在幼兒園時期的慣性思維,有困難便尋求幫助是概念當中的慣性辭藻、甚至于是很多學生家長硬性強化的認知。但是通過這種互動作業的形式,兩個孩子會在彼此交流、對話、共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進行溝通,通過對比互相認識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從而明白哪些問題本來是我們可以自己解決的(但是卻找了老師進行幫助),進而實現自我提升。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將對教師的職業生成更加清晰的認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當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成長、讓學生自主生成解決困難的能力。
摘要: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承擔著幫助學生認識基本的道德法律體系、建立健全人格的法律與素質教育任務;如何通過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新課標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的熱門論題。本文圍繞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討,以期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教學研究;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11-01
生活化教學基于“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的經典代表有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我國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旨在剔除嚴格、死板、等級化的教學方式,以輕松、歡快、科學的生活化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新課標背景下,適當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為教學提供新的發展平臺,符合新時代人才培育要求的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筆者經過思考和分析并結合自身經驗,拋磚引玉地提出以下幾點初中道德與法制生活化教學策略,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啟發。
一、從生活化內容入手,激發學生參與學生的興趣
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元素,要發展生活化教學模式,教師應首先促進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并不是指將教學內容進行大幅度改造,而是通過抓住教學的中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通過生活化聯系進一步地理解知識、應用知識。
以人民出版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教師在進行七年級第十課《我的朋友圈》一課的教學時,可找準切入點進行課文內容生活化設計。例如,以“我最好的朋友”、“我討厭的一個人”、“當好朋友犯了錯誤……”等為主題展開課堂自由討論會。如,以“我最好的朋友”為主題,教師可圍繞“最好的朋友”開展課堂自由討論會,設置如“你眼中的好朋友應該是怎樣的?”、“你認為好朋友對你的意義是什么?”等生活性強、議論性較強的主題;經過課堂討論與分享后,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的反例引導學生進入關于“朋友”真實的意義的闡述,如“最好的朋友偷了錢,我該怎么辦……”、“好朋友漸漸疏遠了我”等,將案例或者故事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并于課堂分享,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客觀評價。另一方面,在學生的的自由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從生活案例入手,對學生的觀點與疑問進行補充和解答,使學生能真正認識生活中的“朋友”,進而使其清楚朋友的意義,甚至通過朋友進一步認識自己,同時也達到激發其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目的。
二、以生活化探究為基準,加強學生學習深度
要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變革,教師還應從教學方式著手進行創新。教學方式是溝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媒介,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方式生活化又包括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以及教學手段生活化;其中,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指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定的順序與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一個完整的教學組織形式一般可包括課堂導入、知識呈現、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等環節,而生活化變革可發生于任一環節中;教學手段生活化則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輔助工具,如多媒w技術、教具、場地、信息技術等;尤其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現階段,教師更應以時展方向為指導,考慮學生的日常生活特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生活化創新。。
同樣以人民出版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在七年級《你敢競爭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本課的教學目的為使學生逐步適應初中的新生活,并在學習與生活中承認競爭的客觀性,正確認識競爭,積極加入競爭,清楚競爭于自身發展的意義。對此,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可利用“創設情境、課堂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首先,摒除傳統的“直接進入主題開展‘灌輸式’教學“的模式,使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生命的樣子》、課前小組探究以及其他途徑自行理解“競爭”對于個人成長的含義,包括自我、集體、社會等各層次的意義;其次,向學生列出幾個生活事例,如“在某個以匿名許愿為目的的app中,每天有100個匿名用戶愿望,A、B每天瀏覽這些愿望;兩年后,A仍然在毫無目的地使用這個軟件,B成了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家”等;要求學生對A、B的行為進行評價,并分析在實例中“B”如何有效提高競爭力,做到充分利用機會和資源以尋求發展的。透過各類案例與故事,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情境中自由討論、分享,學生可在自學、討論中逐步獲取“競爭”的大致概念和價值,以及五花八門的觀點,以豐富自己的認識體系。這種教學模式使得課文中抽象的理念與價值觀獲得學生認知范圍內的現實意義,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三、引導學生建立起“道德與法治”的自學體系
要實現新課標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應用能力”等目標,教師還應通過從生活出發,幫助學生建立以教學內容與方向為指導的創作平臺,通過各種類型的生活化創作提高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的能力,從而達到發展綜合素質的目的。在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打造的創作平臺主要為不同形式的學習方案創造平臺;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從教學內容、方法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
以人民出版社的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在《情緒調味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即可借包括真實案例、文學作品、小說等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案例進行關于“情緒”主題的描述,在此過程中對其表達方式以及效果進行及時評價。使學生在課堂上針對不同類別進行“情緒”為題材的思考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忌對其提出過多格式、套路等方面的暗示與規定;完成創作后,在課堂上進行匿名分享,并引導其他學生參與該創作中關于觀點、價值觀和情感等方面的討論,使學生建立起多種角度思考個人情緒的習慣,使其在面對各種事情時,能更客觀、理性;此外,教師應給予每個作品以積極、肯定的評價。從創作上提高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是教學的創新之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旨在從與時俱進的現實生活角度出發,以生活化的方式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契合度。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考慮時代特點以及學生所接觸的日常生活情況;從學生的角度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含義,以實現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現實意義以及有效性,從而避免走入形式主義的生活化教學歧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