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0 10:30:06
序論:在您撰寫對多媒體技術的認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去。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認識、理解以及課堂設計等方面的問題也慢慢顯現出來。能否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直接關系到音樂學科教學理論的完善和學科的規范化建設。要科學看待多媒體技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諸如效率果低下,成績與實效性差的問題,繼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深入探究和持續完善課堂教學的模式。本文就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情況簡單談幾點看法。
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拓展學生的
形象思維能力
多媒體以其生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以及悅耳的音樂將抽象、枯燥、乏味的音樂理論說教變成趣味十足的視聽形象,并利用多種形式展現音樂的魅力,使學生在“樂”學、“活”學中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拓展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2 利用多媒體進行人文情境的創設,增
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它不但將藝術性與思想性融為一體,而且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音樂新課標也提出要把審美體驗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利用學生的興趣來推動音樂學科的學習,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他們大膽進行音樂創作。這是一個要貫穿整個音樂教學過程的基本理念,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音樂學科的教學目標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感知力、創造力的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其在充滿美感的環境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健全的個性品格,在體驗音樂藝術的過程中加強音樂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的學習。
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音樂實踐的機會,為他們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音樂教學的“人文性”特點。利用多媒體開展音樂學科的輔助教學,能夠把抽象的音樂變得具體形象,把理論由枯燥變為有趣,條理化零亂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刻感受到音樂知識的形象性、趣味性以及實用性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思維,促進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3 利用多媒體進行音樂知識的詮釋,幫
助學生增強理解力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不斷優化和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教學和學習的需要。多媒體技術有著存儲量大、方便快捷等特點,能夠把虛幻的音樂內容變得形象具體,把復雜繁瑣的知識變得簡明快捷,把枯燥的音樂學習過程變得趣味橫生,實現教學效率的極大提高,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保證。比如:在欣賞民族器樂的學習中,會涉及西洋交響樂與民族管弦樂的學習;在合奏民族器樂的學習中,主要包括吹打樂、絲竹樂等幾個樂種;從樂曲欣賞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古今中外囊括幾十種主要樂器的音色特點等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樂隊演奏陣容、指揮手勢風格、道具和演員服裝、樂器音色、演員動作表情等內容的展示,把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幫助學生聽得更清楚,看得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徹。
每首音樂作品都包含有很多內容,如作者生平介紹、主要作品、本作品的題材以及曲式結構等。在進行這些知識的講授時,單單依靠教師的口述和演示,很難實現全面、深刻的講解,而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通過教學軟件來把音樂知識轉化為聲音、圖像、文字,從時空范圍上進行有效濃縮,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欣賞《天鵝湖》這首世界名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感受該曲目的力度、速度以及音色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出教學軟件,以文字加圖像的方式展現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事跡及他的《波羅乃滋舞曲》《第一鋼琴協奏曲》等代表作品,再為學生播放《天鵝湖》的視頻錄像,鼓勵學生對錄像中天鵝行走、跑動和跳舞的方式進行模仿,感受惡魔的陰險、詭異和奸詐??赐旰笞寣W生談一下自己在學了《天鵝湖》后,對其蘊含的優美意境和音樂特質的理解。這種一邊觀看一邊模仿練習的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在欣賞和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從官能體驗到情感體驗的過渡。
4 利用多媒體進行德育滲透,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指出字母、數字和音符是人類智慧的三個關鍵因素,由此可以看出音樂對于民族素質的提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的深層內涵,發掘其中蘊涵的德育資源,在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與單純的聽、唱歌曲相比,利用多媒體的電影、電視以及網絡等手段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會更具感染力,效果會更好。比如抗日期間的音樂,大都以全民抗戰為主題思想,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抗日影片來呈現日寇侵略我國疆土、奴役中國人民的殘暴行徑,從而激發學生抗擊侵略、保衛國家的愛國情懷。再比如在進行中國民歌的鑒賞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中國民歌的演變史展現在大屏幕上,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民歌是我國民族藝術的瑰寶,是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智慧的結晶,要繼續弘揚和傳承這項偉大藝術。使學生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進而促使他們積極去創造優美的動作、聲音、形態、旋律甚至世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5 注重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有效利用
其功能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時,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課件內容,充分利用文字、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信息資料對學生的各個感官形成直觀刺激,使學生愉悅地接受所學知識,增強課件的應用價值。此外,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雖然多媒體具有強大的優勢特點,但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管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什么水平,都不能越俎代庖,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式。最后,注重課件的簡約性,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化難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因此要嚴格遵守簡約、簡潔的制作原則,將學習重點和難點以最簡約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
總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有著傳統教學方式難以比擬的優勢,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教師切記不可盲目使用,而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正確選擇和合理運用,充分發揮其強大的輔助教學功能,積極推動音樂教學向著素質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莉霞.論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風,
2008(5):90.
[2]王鳳英.論多媒體技術對音樂教學的影響[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1):45-46.
[3]孔祥臣.談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成才之路,2011(17):54-55.
[4]陳豪.多媒體:音樂教學的好朋友[J].成才之路,2011(15).
一、用多媒體上數學課的優勢。
將多媒體運用于數學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了教學效率。
1.多媒體可以用于模擬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數學實驗提供了可能。數學是一門系統的演繹科學,具有很強的實驗性,數學的創新教育更需要數學實驗,在數學實驗中,觀察、分析、對比、歸納、發現規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數學實驗提供了可能。讓學生通過做數學實驗主動發現、主動探索,不僅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現象能力和數學能力得到了較好的訓練,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直覺思維。
2.多媒體技術方便地實現數學對象的多重表示。多媒體技術使數學概念、理論及數學問題容易地用數字、圖形、符號、語言等多種方式表達,學生可以在這些表示法之間進行自由轉換,既可以用計算機或計算器的數據處理分析功能、作圖功能、可視性與動態顯示效果,又可以通過圖形的方法或數值的方法來探索數學,使得多重表示與表示的互相轉換這一重要的學習理論的實現成為可能。
3.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能為學生進一步展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展現思維軌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教學模式將從以教師講授為主轉為以學生動腦動手自主研究為主。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數學課堂轉為數學實驗室,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得出結論,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革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
1.合適的多媒體課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與以前相比,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教材內容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新的條件下,制作適合教學的多媒體課件,采用適宜的教學手段,是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課件中,如能盡量選取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能體現數學概念、結論及思想方法發生發展過程的學習情景,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就能體會到數學的力量,數學論證的優美和精彩,從而啟發學生更深入地學習數學。
2.多媒體技術和數學教學整合的教學設計要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基本的、核心的思想是:讓學生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因此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學生個體的主動建構過程,每個學生都是從自己的認知基礎出發依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解數學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數學是無法灌輸的,是難以講授的,只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其學好數學。建構主義應該是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教學設計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當前形勢下,多媒體技術和數學教學整合是改變這一現狀的絕好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也是多媒體技術和數學教學整合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戰略需要。
3.注意研究其方式和手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是教學發展的趨勢。目前多媒體教學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信息量大,學生有時記筆記有相當的難度。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將電子教案制作成網頁,連接到校園網,供同學們瀏覽、查閱、整理筆記等;依托教研室,加強對多媒體教學方式的研究,使廣大教師盡快熟悉、適應這一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4.好的教學創意是多媒體技術和數學教學整合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保障。教學創意集中體現在教學設計的創新、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學評價的創新上。教學設計的創新過程應該是一個創造性地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文科教學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時可以利用豐富的視、聽等多媒體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數學學科有它自身的特點。如果一味利用視聽等刺激,久而久之學生必然產生厭倦情緒,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就需要教師有好的創意,用“問題”吸引學生,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5.豐富教學、學習資源,促進數學交流。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的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起到提供資料、促進交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自己在網絡中下載的課件給學生以引導、啟發,也可以在課堂上留下問題供學生探索,讓學生課后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在下次上課時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師和其他學生對結果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模式變傳統的師生之間的二元交流為教師、學生、計算機之間的三元交流,突破了課堂限制,拓寬了學習空間,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革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認識
一、應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優勢
1.變抽象為具體,有效促進學生的感性認識,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有很多的知識點,用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只能使學生了解表面現象,或一知半解,更難以做到靈活應用。多媒體提供了豐富逼真的形象,可以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形成、發展的變化過程;能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學生找出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促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充分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三極管內部載流子的運動過程”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或采用掛圖來增強直觀性,既費時又無立體感,而利用F1ash制作課件,可以把載流子的運動過程制作成動畫,將基極流向發射極的電流畫成小線條,且設置小的悅耳的聲音;將集電極流向發射極的電流畫成較粗線條,設置為另一種較大的聲音;匯集到發射極時又變為一種聲音,且將電流畫成更粗的線條。從而在感官上使學生明白了極管電流的分配關系。在動畫的演示過程中,既可以連續觀看動態效果,又可以暫停觀察某一時刻的情形。
2.應用仿真模擬軟件,營造實驗探究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電子電路教學中,電路分析一直是教學的重點。由于電路在工作過程中各部分的工作狀態、信號傳輸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對電路內部的影響等都是不可見的,加之中職學校的學生專業素養欠缺,電子電路的分析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難點。
現在,各種電路仿真實驗平臺的開發,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其中,應用Electronic―workbeach(仿真電子工程師工作平臺,簡稱EWB)輔助教學,可將實驗數據和波形在屏幕上放大顯示,有利于復雜電路的演示和實驗教學,是電路分析的優良伙伴;同時EWB軟件的操作界面友善,有良好的數據開放性、零件互換性和可操作性,使學生在一些大實驗中存在的插件慢、出錯率高、實驗誤操作造成電路和儀器損壞等問題迎刃而解,是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和學生模擬實驗的優秀虛擬操作平臺。
3.應用投影,擴大可見度,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傳統的技能課教學中,雖有一定的器材供學生觀察,但教師展示實物電路時,大部分學生是無法觀察到教師所指的電路的,教師的具體操作過程也是無法觀察到的。這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采用實物投影的方法,能讓每個學生清楚地觀察到教師對整機電路的分析、電路的構成、電路故障的分析和電路故障的排除過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學生進一步的實際操作,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應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不足
1.多媒體教學容易忽視師生的情感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體。教師運用教學手段發揮主導作用,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認識活動中來,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的人格魅力都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中職學校的教師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尤其要創造與學生情感交融和信息交流的學習環境,并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教學進度,真正實現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大量使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教學,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相對減少。多媒體課件在制作時先將教學過程分成若干步驟,再用固定的程序將其鏈接起來;課件完成后在課堂教學中難以改動,教師只能按程式一步步進行演示,即使教師對某些內容可做適當調整,但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由電腦控制,教師只是一個解說員和放映員。多媒體課件容易把教師和學生割裂開來,減少師生之間的會心交流。無論應用何種教學手段,教師都必須保持與學生盡可能多的共同活動的機會。
2.多媒體教學容易忽視實際實驗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親自做,我才懂得?!庇^察與實驗是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基礎,是實現新課程改革“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最有效途徑。仿真模擬實驗雖然形象、直觀,但畢竟不是真實的電子實驗。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性,在實驗方案設計實施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合作性和創造性,而這些單純依靠課件和仿真模擬實驗平臺是無法得到真正落實的。
三、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手段
1.多媒體的合理使用,應該是在正視多媒體地位的基礎上實現的,其核心特征是“輔助”,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多媒體再好,也只是個教學工具,它無法替代人的情感與智慧”。
2.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配合。無論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還是多媒體,都各有特點,在一定的條件下,各有其特殊的功能。多媒體教學有獨特的優越性,教師不能只圖省事,一味采用傳統教學手段;也不能片面地強調多媒體的作用,忽視或否定傳統教學手段。多媒體是對傳統教學手段的一種完善,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將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從實際出發應用教學手段,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 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認識上的誤區
1.1 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鑰匙
筆者在聽課中發現一部分教師把教學目標、練習、板書等所有教學內容都放入課件中,上課時只是不停在操作計算機,演示課件。課堂節奏偏快,容量過大,忽視了那些反應較慢的學生,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鑰匙”,它只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起到的只是輔助教學的作用。
1.2 多媒體教學不應喧賓奪主
有的教師在設計和制作課件時,過分表現課件的新奇和獨特,有精美的圖像、動感的Flash、吸引人的音頻和視頻。這樣一來,學生過多地關注多媒體,而沒有重視教學中的知識和教師的講解。多媒體起了負作用,喧賓奪主,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1.3 多媒體教學不要面面俱到
多媒體英語教學可以借助電腦、投影儀、觸摸屏、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工具向學生展示圖、文、像、音相結合的課件。課件使教學容量增大,教學節奏加快,教學環節緊湊,拓展了相關知識,開拓了學生視野。但不要面面俱到,包羅萬象,應突出重點和難點,這樣有助于教師重點講解,化繁為簡。
2 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2.1 多媒體應與傳統媒體相結合
傳統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書本上的文字及圖片、實物、錄音等手段向學生傳輸信息,這種教學并非一無是處,它能提供方便、直觀、可感知的事實材料。多媒體教學與之相比,只要是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教學方式。雖然多媒體教學豐富多彩、變化多端,但一定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不能認為不用多媒體教學就達不到教學目的。
2.2 多媒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當今學生對事物有自己的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制作適合他們學習特點的課件。在設計教學課件時,要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入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
2.3 多媒體要與創設情境相結合
英語教學是一個學習語言的過程,而語言學習需要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不容易忘記。多媒體創設的情境,真實、自然、有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3 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具體應用
3.1 整合網絡資源,制作優秀課件
網絡資源對于教師來說是“半成品”,不能拿來就用。教師可以多看一些優秀教師的課件,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結合自身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一加、減一減”。通過整合資源,吸取別人的長處,提升課件的質量。課件制作的過程對于英語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計算機操作技能,學習語言知識。在制作課件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研讀教材。在制作課件之前,教師必須認真細致地分析和研究教材,了解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以及教學過程,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考慮本節課可能用到哪些素材,如何處理它們。
2)搜集素材。英語教學素材主要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這些素材要貼近學生生活,是他們所喜聞樂見的;要有時代感,是他們所認同的;素材要圍繞教學目標,為教學內容服務。
3)編寫課件。根據教學內容將課件的步驟書寫清楚,可以以一個個小任務的形式來編排。在編寫時,按學生的思維規律進行;同時掌控課件節奏,預留一定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提問的空間。
4)優化課件。好的課件不會一蹴而就,必須經過反復修改、調整、補充、完善,使之適應不斷發展的英語教學的要求。
5)課后反思。上完課并不是結束,教師應該從教學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梢宰约悍此迹部梢詮膶W生那里獲取反饋的信息,并在以后的課件制作中考慮這些因素。
3.2 利用網絡資源,引導自主學習
學生在教學中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一些適合學生自主教學的網站,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網絡學習。如江蘇省牛津英語教研網(省略/)中的英語聽力口語測試活動,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組織學生參加這項活動,既提高他們聽力和口語的水平,又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3 精選優質習題,鞏固學習成果
網絡提供了大量的習題,這些資源良莠不齊,在采用的同時一定要有取舍。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學生等精選練習試題,進行整理、改編,然后用于教學。優質的習題可以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習的效率。如蘇州名校名師網(省略/)、蘇州市網上教師學校(省略/)提供了大量的英語優質習題,習題為許多名校名師提供,很有價值,適合《牛津初中英語》教學。
3.4 設立學科中心,共享校內資源
一所學校同一學科同一年級教學進度往往相同,每一位教師教學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校內設立學科中心,相互交流教學信息,進行集體備課,取長補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梢越W科組網頁或校園局域網,實現資源共享,也可以在校內論壇相互交流教學上的問題。吳江市實驗初級中學建立了江蘇省吳江市初中英語學科中心網站(省略/yyxk/default.asp),不僅為校內英語教師服務,也為區域內英語教師所關注。
1 現代多媒體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
1.1 利用現代媒體,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深奧抽象而又充滿邏輯推理的自然學科,因此不少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尤其是喜歡形象思維的女生,對物理課常常是望而生畏。經驗表明,學生感到物理題目難做的原因不是對物理規律(公式)不熟,而是無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從而無法準確地弄清物理過程。現代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多種技術于一體,能夠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物理畫面,降低物理知識的認知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如在進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學中,課本上只是用一個平面圖表示出來,不夠形象。筆者用Flash軟件把太陽、地球、月亮三者按天體中的坐標放好,使三者按實際情況運轉起來,這樣在什么地方怎樣形成什么樣的現象就很明顯直觀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非常好。再如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學生不明白電荷怎么移動,如果做成動畫如同水流,學生一看就很明白。又如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作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及磁場的方向之間的關系,通過多媒體動態展示出來,很容易建立3個物理量空間的立體關系,突破教學難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利用現代媒體,輔助物理實驗教學
盡管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有的內容抽象深奧,有的演變過程瞬間即逝,有的實驗具有危險性、污染性,有的實驗器材無法滿足要求,這些條件的限制給實際的課堂教學帶來諸多不便。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上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以直觀形象的模擬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圖像或過程展示,使過去使用了“千言萬語”也不一定能敘述清楚的物理模型或復雜的物理過程,通過圖形語言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促進學生的多種感知和多種思維形式的整合,同樣起到通過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來實現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為學生顯現其他教學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來發現規律,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掌握重點。
如液體、固體的擴散實驗,液體的擴散現象觀察需要幾天甚至十幾天,而固體的擴散現象需要更長的時間,若采用動畫模擬實驗,放快擴散的過程,擴散現象便一目了然;還有介紹天體的運動,通過多媒體視頻課件使宏觀現象微觀化,就可以使學生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現象;還有冰的升華現象模擬等,都向學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畫面。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節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3 利用現代媒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所具有的交互性特點,不僅能實現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儲存與反饋,還能調控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如多媒體計算機制作的物理教學系統,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章節、難易各異的內容進行學習;對重點的內容一次弄不清楚、弄不明白的可重復播放;還可以參與練習、測驗等實際操作??傊瑢W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并控制程序的流向,從而使其在學習物理過程中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選擇知識。
現在是網絡時代,網絡環境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Internet查閱相關的物理知識,或瀏覽網絡上的權威網站查看有關學科最新發展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應用現代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學習及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熱情都很高,然而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應用要適時恰當、科學合理,以免弄巧成拙。
2.1 應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整合既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整合后的教學活動不應理解為全堂上機或多媒體演示,不應忽視書面表達和口頭交流,不應忽視閱讀、理解和計算。例如,板書是教師配合講授和練習的需要,在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時,要板書課題;在引入概念、計算公式時要板書;在探究規律、研究性質時要板書;在分析解題思路時,要板書主要的思考路徑;在解計算題時,要板書解題的過程;在復習與總結時,要板書知識的結構及其內在的聯系,以及主要的結論和注意之處。雖然這些層面有的可以用多媒體代替,不過板書是學生模仿的藍本,像光學中的光路圖、電學中的電路圖、力學中物體受力分析等一些基本作圖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開始就使用多媒體代替,應由教師與學生互動,共同練習作圖,掌握作圖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收到學習的效果。
在整合的過程中要講究實效,并不是另起爐灶,而是把各方面的優勢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在開展的整合研究中,在學期初就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對一些用傳統方式來教效果一樣或更好的,一定選用傳統方式來教。例如,計算題的解題過程、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的實驗數據、物體的受力分析等,用傳統教學一樣奏效。但比較抽象的物理現象如電流電壓、分子運動、磁體磁場等章節,采用多媒體技術來實施教學,就很直觀、形象。
2.2 多媒體的科學性
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注意科學性,不能只顧畫面生動、色彩鮮艷、聲效特異而失去科學性。多媒體的科學性有其豐富的內涵,它包括課件闡述的物理概念規律科學,展示的時間順序科學,場景和實驗的模擬及表現形式科學,聲音的搭配科學,課堂上教師對先進媒體操作使用科學等。否則,不但起不到理想的輔助作用,反而會將學生帶入誤區,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比如有人在光的折射定律模擬實驗中,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線分別采用不同顏色,給學生造成光線在兩種物質交界處變色的誤解。物理課件的主要作用是生動形象地向學生揭示科學而嚴密的規律,如果多媒體手段使用不科學,給學生帶來誤解,給教學帶來麻煩,將失去它的意義和使用價值。
3 多媒體的實用性
多媒體教育技術的優勢在于它能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必須采用多媒體教學,如果通過明顯真實的實驗演示、激烈的討論爭辯以及科學的分析推斷等方式可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不必非得使用課件,以免畫蛇添足。然而目前存在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傳統灌輸式教學的情況,有的教師用課件只是替代板書,失去先進媒體的使用價值。因此,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應充分考慮它的實用性與必要性。只有那些教師不能用語言詳盡描述、圖片不能充分顯示、實驗不能或不易操作的,才考慮采用多媒體技術。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古人曰“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迸d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多媒體教學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說媒體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選擇地再現所學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媒體的可控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得以延長,并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使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這樣就能讓他們認真學習。此外,由于學生,感知較為模糊,總是習慣于從事物的整體上獲得感知,把握事物的綜合印象,而忽視對事物的更為具體、細致地把握等這些現象,我們應運用多媒體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以圖文聲像并茂,直觀生動的形象,刺激學生的感官,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促進其思維、記憶和想像等心理活動。通過多媒體創設真實教學情境,還可以將學生置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使他們積極動眼、動耳、動口、動手,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充分有效地發揮其主體作用,達到最佳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查漏補缺,及時復習,夯實基礎
第一,利用多媒體解決單詞關。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學習一門語言,掌握大量的詞匯是最基本的要求。詞匯猶如砌墻的磚,做飯的米。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庇纱丝梢?,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很多學生剛上高一,一看到課文篇幅變得長,詞匯比初中增多,馬上就失去了信心。他們覺得英語單詞難讀、難記,或者說英語單詞前面記住了,后面又忘了,加上剛結束緊張的中考后,暑假兩個月的放松,很多初中學的單詞都淡忘了,特別是一些初中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借助多媒體,快速復習初中英語詞匯,加強詞匯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和運用詞匯的能力,是高一新生的緊迫任務。
其次,再從閱讀教學方面談。英語閱讀分為朗讀和默讀兩種形式。近幾年來,英語閱讀越來越受廣大師生的重視。從高考所占的分值和所占的試卷篇幅,我們都能看出提高閱讀技能的必要性。而且,篇幅在加大,詞匯量變多,并出現超綱詞匯,這些都導致難度在增加,因此在高一階段就要讓學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在高一階段還要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計算機輔助教學則是教師組織、指導,學生集體協作,自主學習。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組織者。教學過程中人機交互,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教育的狀況,實現了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求知識的轉變。
自主學習意味著學習者自我負責管理學習,包括負責做出有關學習的所有決策,并負責實施這些決策。其核心就是學習者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運用多媒體網絡,結合課前預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化學教學;多媒體技術;高中化學;教學效果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教師、學生和教材是傳統的教學系統的三大要素,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粉筆+黑板”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過于依賴教師在黑板上板演,而對于板演的文字和圖像,學生的能力有限,圖像很難在其大腦中產生動態,抽象的問題很難被形象化,這樣的課堂教學比較單調乏味,教學效果一般。
二、多媒體技術輔助化學教學的優越性
1.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向導。多媒體技術通過悅耳的聲音,多樣的圖片,形象的畫面拋開一些表面的因素,將本質的東西呈現出來,如,抽象的概念、瞬間完成的實驗、不易實現的實驗等,通過處理和圖像輸出,在屏幕上實施宏觀縮小、微觀放大、動靜結合、重復播放,使學生獲得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為進一步上升為理性知識打下了堅實基礎。
2.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利于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如,教學《金屬鈉的性質》一課時,可以采用動畫和視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創設情境,啟發思維,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歸納總結鈉的性質,再分小組交流,可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交流并反饋學習成果,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3.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實現實驗化靜為動
有些實驗現象,雖然可用演示實驗演示出來,但不利于觀察過程或不利于進行分析實驗現象。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動畫模擬不僅可以補充演示實驗的不足,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控制:由快變慢,由靜到動,由小放大,重復播放等,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強化對知識的理解,體現出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4.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減少板書,增大課堂容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板書占用了較長時間,課堂的容量也隨之縮小。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高中化學教學,可把較長的板書或例題和習題制成課件,極大地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同時,也為增大課堂的容量提供了可能。
三、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實驗教學的作用不可替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其概念的建立和規律的獲得都是建立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的,人們提出的各種假設也要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這就決定了高中化學教學應該以實驗為基礎,不能是簡單純粹的理論教學,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到真實的現象進而總結出正確的規律。為此,課本上安排的演示實驗應盡量做,還要對一些演示實驗進行改進,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除非教學過程中實際條件不允許,否則演示實驗絕不能被動畫模擬或者視頻播放所代替。
2.課件要注重實效性
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過程,獲得新的知識或者技能。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要尋找到最佳切入點,什么時候播放視頻,什么時候插入圖片,恰當地完成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保證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課件的制作要避免“花哨”,不能被多媒體所左右,這樣才能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板書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