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5 17:08:49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農業的特征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
一、生態農業的提出
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了擺脫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機農業”(美國等)、“生物農業”(西歐各國)、“精久農業”(美英及第三世界國家)、狹義“生態農業”(歐美及亞洲國家)等“替代農業”(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積極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經過世界各國的有益實踐,多種“替代農業”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緩解生態危機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也因減少或拒絕“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產出和效益,發展十分緩慢。而“生態農業”汲取了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精華,在不斷提高生產率的同時,保障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高效、穩定的新型農業生產體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廣義的生態農業可以追溯到相對于“石油農業”的原始農業,系統概念的產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歐洲興起于1924年,發起者是德國農學家魯道夫?斯蒂納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講的“生物動力農業”課程中最先提出“生態農業”的概念。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生態農業在瑞士、英國和日本得到發展。20世紀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狹義的“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詞最初由美國土壤學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Worthington M.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其中心思想是把農業建立在生態學的基礎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生態農業在歐洲得到國家的補貼支持,世界各國生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
我國農業經過近20年的結構調整與環境資源建設,基本形成了適應國內對農牧產品需求的農業結構。但農業生產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農產品的成本高;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質含量超標;以水源、地力為核心的資源環境長期超載使用等。致使農業的可持續性受到威脅,農業環境資源短缺與農業系統內資源閑置浪費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國農業,農牧產品逐漸走向國際市場,但因品質質量不合格屢屢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國際市場的今天,我國農業如何發揮自己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優勢,克服現代農業的弊端,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農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我國學術界對農業發展道路的討論開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國農業生態經濟學術討論會在銀川召開。在會上我國第一次使用了“生態農業”一詞。當時的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指出:中國的生態農業建設不僅要發展農業,還要以全面提高鄉村環境質量為目標。此后,各種關于生態農業的研究成果相繼發表,這些研究推動和促進了生態農業建設全面展開。
二、生態農業的內涵
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國農學家Worthington M.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其中心思想是把農業建立在生態學的基礎上。此后,各國學者對狹義生態農業做出多種不同的解釋。
國內學者關于生態農業的涵義的闡述也有多種。我國著名農業經濟管理和生態學家葉謙吉先生在其專著《生態農業?農業的未來》(1988年)中對生態農業概念作了概括:“生態農業就是從系統的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的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簡單地說,就是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進行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農業體系。”
我國著名生態學家、環境學家和生物學家馬世駿教授在其專著《中國的農業生態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態農業是生態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它運用生態系統的生物共生和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據當地自然資源,合理組合農、林、牧、漁、加工等比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結合的農業生產體系”。
中國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概括是:“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社會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規劃和組織實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它以發展農業為出發點,按照整體、協調的原則,實行農林水、牧副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并使各業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進農業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多層次利用和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生態農業建設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第一,生態農業是協調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關系,解決需求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是我國發展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的指導原則;第二,生態農業是對農業和農村發展做整體和長遠考慮的一項系統工程;第三,生態農業是一套按照生態農業工程原理組裝起來的,促進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的實用技術體系”。
綜合國內學者的闡述,我國生態農業的定義應當為:“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學、現代管理學、現代農業理論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學技術成就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有機結合,優化配置土地空間、生物資源、現代技術和時間序列,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合為一體,促進系統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續,最終形成區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設、專業化生產,并建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和產供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多層面鏈式復合農業產業經營體系,是天、地、人和諧的農業生產模式”。
綜合各種觀點,生態農業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現代食物觀念引導下,確保國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以繼承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精華和吸收現代高新科技相結合;三是以科技和勞動力密集相結合為主,逐步發展成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農業現代化生產體系;四是注重保護資源和農村生態環境;五是重視提高農民素質和普及科技成果應用;六是切實保證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七是發展多種經營模式、多種生產類型、多層次的農業經濟結構,有利引導集約化生產和農村適度規模經營;八是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牧漁,種養加、貿工農有機結合,把農業和農村發展聯系在一起,推動農業向產業化、社會化、商品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
三、我國生態農業的特征
生態農業建設較以往的農業系統有以下的優勢:一是通過建立合乎生態原則的生產系統,達到對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的有效運用,解決糧食供應,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從而發展高效農業;二是通過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規劃系統,使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資源的承載能力,自然資源不會消耗過量,保護環境不致退化,確保農業發展的可持續;三是農民收入增加,生活環境得到改善,達到協調發展農村經濟的目的。因為生態農業建設具備這些優點,所以便成了現今中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即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我國的生態農業是繼傳統農業、石油農業之后,在我國具體條件產生的一種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農業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國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精華,也不拒絕化肥、農藥的適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使生態系統保持適度的物質循環強度和能流通量,實現高產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強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綜合協同提高,使農業生產與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使我國的農業、農村納入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我國的生態農業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目標,以大農業為出發點,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建立的具有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的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是較為完整的可持續農業理論與技術體系。其主要特征有:
(1)綜合性。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2)多樣性。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3)高效性。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的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4)持續性。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建革.“三料”危機:華北平原神態農業特點分析[J].古今農業,1999,3:42-51.
[2]姚學會.北方灌區節水農業發展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農學通訊,2005,9:403-406.
關鍵詞:生態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責任
農業的生態化回歸是人類進入生態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然而生態農業所具有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特別是生態功能都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市場無法體現其完整價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產生了對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責任問題。
社會需求的演進與農業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的經濟功能不斷弱化,而其非經濟功能特別是生態功能則不斷強化。
(一)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分析
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生態需求已成為一種基本的社會需求,這是農業生態功能拓展及生態農業發展的歷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現代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科學技術的飛躍進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類消費的極大增長,使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需求日益擴大。而這種需求的實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的基礎之上的,使現代經濟社會出現資源短缺乃至瀕臨枯竭;同時人類又將自己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廢物還給自然界,超過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吸收和凈化能力的限度,使現代經濟社會出現環境污染乃至環境危機:這兩種生態現象使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需求正在急劇增長,成為現代經濟社會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隨著現代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產過程以體力勞動為主轉變為以智力勞動為主。這種變化雖然相對減少了人體筋肉的能量消耗,卻增加了勞動者神經能量的消耗,而這種消耗的補償不僅要豐富多樣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而且還要有優美健全的生態環境,人們越來越需要同作為體力和智力恢復與發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們對安靜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觸大自然的需要就大為增長。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實際上生活在一種脫離自然環境而過分依賴人造的生活環境中,這種傾向對人的體力和智力充分發展很不利。因此,通過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一個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人類本性的良好生態文化環境,已比以往歷史時期更加重要。
(二)從農業自身發展的歷史分析
從農業自身發展的歷史來看,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功能的拓展已成為必然趨勢。世界農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傳統農業階段,集中解決豐衣足食問題,以社會效益為核心,維系了幾千年農業社會“低水平均衡”的穩定和延續。二是工業化農業階段,以發財致富為優先目標,以經濟效益為核心。二戰以后,西方技術先進國家先后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現代化農業大量投入以化肥、農藥、機械和動力為代表的能物資源,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農業的生產力大大提高。現代農業盡管帶來了一段虛假繁榮,也逐漸暴露出諸多缺點和弊端,能源危機、資源破壞、環境污染、蟲草猖撅,成為難于解決的問題(郭文韜、曹隆恭、宋湛慶,1983)。三是后工業化農業階段,重視藍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態效益為核心。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環境和資源問題,世界各國已承諾共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農業對于保護環境和資源、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需求、消除工業化農業的負面影響、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生態需求是隨著現代生產力一起發展起來的,它已成為一種基本的社會需求。由于生態需求是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而發生變化的自然需要,因此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需要,是對現代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文明和生態健全的優美環境的一種依賴和渴求(劉思華,1988)。甚至,現代人自身消耗環境質量的生態需求比他們的經濟活動消耗環境質量的生態需求更為重要,因此,生態需求的滿足成為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標志,這一趨勢正說明了生態農業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生態農業的公共產品特性與外部性
公共物品具有消費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效用上的非分割性、滿足公共需要的物品(服務)的特征。非排他性是指,如果一種物品被提供,就無法阻止或很難阻止消費者的無償消費。非競爭性是指公共物品的邊際消費成本為零(科諾里、曼洛,2003)。從理性人假設和私人出于成本與收益的考量來看,公共物品難以避免坐享其成的“搭便車”現象,因而公共物品很難由私人提供,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功能為核心,是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它除了提品要素、就業保障之外,更強調對國土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如水資源涵養、土壤保護、凈化水質和空氣質量、提供自然景觀和避難場所、循環利用能源和資源等。同時,生態農業具有更加明顯的社會功能,如消除社會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保持社會的創造性、多樣性、穩定性和永續性;提供社會交流和身心娛樂的休閑空間,感受勞動的創造性,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功能以及人性回歸的體驗等。這些產品在性質上基本上屬于公共產品范疇,其消費和使用上具有明顯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由于生態具有公共產品特性,因而基于農業的價值具有綜合性、多元性,市場無法體現其完整價值。生態農業具有準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無法通過市場形成合理價格。特別是其生態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在市場制度中其產權無法界定,因此在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被作為一種公共物品來使用,產權上的非排他性導致嚴重的“搭便車”行為。同時交易上存在的非市場性,也使其無法在一定價格上對其進行交易,甚至成為免費產品(生態效益、文化效益),造成這些非經濟功能衰退、甚至枯竭(楊培源,2010)。生態農業的公共物品特征使功能拓展不可能通過市場調節達到和諧,由此產生了對外部政策的需求和依賴,這為政府介入農業提供了必要條件。
內容摘要:農業的生態化回歸是人類進入生態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然而生態農業以生態功能為核心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公共物品特征,難以避免市場失靈,使其功能拓展受阻,需要政府在宣傳引導、制度建設、資金投入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護。
關鍵詞:生態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責任
農業的生態化回歸是人類進入生態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然而生態農業所具有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特別是生態功能都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市場無法體現其完整價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產生了對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責任問題。
社會需求的演進與農業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的經濟功能不斷弱化,而其非經濟功能特別是生態功能則不斷強化。
(一)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分析
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生態需求已成為一種基本的社會需求,這是農業生態功能拓展及生態農業發展的歷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現代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科學技術的飛躍進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類消費的極大增長,使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需求日益擴大。而這種需求的實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的基礎之上的,使現代經濟社會出現資源短缺乃至瀕臨枯竭;同時人類又將自己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廢物還給自然界,超過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吸收和凈化能力的限度,使現代經濟社會出現環境污染乃至環境危機:這兩種生態現象使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需求正在急劇增長,成為現代經濟社會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隨著現代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產過程以體力勞動為主轉變為以智力勞動為主。這種變化雖然相對減少了人體筋肉的能量消耗,卻增加了勞動者神經能量的消耗,而這種消耗的補償不僅要豐富多樣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而且還要有優美健全的生態環境,人們越來越需要同作為體力和智力恢復與發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們對安靜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觸大自然的需要就大為增長。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實際上生活在一種脫離自然環境而過分依賴人造的生活環境中,這種傾向對人的體力和智力充分發展很不利。因此,通過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一個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人類本性的良好生態文化環境,已比以往歷史時期更加重要。
生態種養循環農業是伴隨著整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全新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發展生態種養循環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并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二、集中居住條件下生態種養循環系統模型構建及效用分析
(一)模型構建
模型以成都市河流協會創建的郫縣安龍閉合循環生態家園模式為原型進行改進和完善,但安龍村的模式以傳統的農戶散居為主,是以單個農戶為單位的小的生態循環系統, 而在集中居住條件下,土地通過綜合整理之后一般由村集體或農村合作社統一經營,因此,模型的構建以成片的土地為依托,構建在集中居住條件下的生態種養循環系統。成片的土地代表著規?;慕洜I和管理,加上技術、金融等生產業作為要素注入到每一個生產環節中,生產效率將得到大幅提高,同時,規?;洜I為一級產業及產業鏈的發展也奠定了基礎。由于農戶的集中居住,生態系統構建的基礎設施成本可以得到控制,生活成本也將下降。
如圖1的生態種養循環系統模型,可知:通過傳輸廢棄物的廢棄物鏈、傳輸再利用物質的再利用鏈、傳輸原材料的原材料鏈、傳輸產品的產品鏈一起構成生態種養循環系統,形成共生、閉合、系統的有機體系,確保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并將污染盡可能地進行控制。系統本身涉及勞動力、土地、信息、設施等各種要素的充分參與,包含廢棄物處理與循環再利用、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廢水的生態處理與再利用等多個環節,在各種要素參與到各個環節的過程中,利用生產業的積極作用,使要素的利用率盡可能提高,資源盡可能達到最優配置,再輔以觀光農業的配套,系統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才得以充分體現。
此模型根據集中居住區的規模大小和土地面積、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等不同而有所區別,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計實施,以實現產業鏈條和生態鏈條的合理構建,在實施中最重要的是各種設施的規模應當相適應,種植面積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產業或是產業鏈的選擇與農產品產出規模相適應,整個系統內的各個環節盡量實現閉合,盡可能實現廢棄物的系統內消耗和再利用,以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并且使農戶就業和收入得到增加和提升。
(二)集中居住條件下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效用
1. 降低生活和生產成本
生活和生產成本的降低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第一,集中居住條件下,設施的建設比散居更為集約,可避免重復建設,也可降低設施的維修和保養費用,如沼氣池、灌溉設施以及垃圾回收設施的修建和使用等;第二,垃圾的回收利用減少了需要清運的垃圾數量,減少了垃圾清運的費用;第三,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廢水的清潔利用可節省肥料的費用和灌溉用水的費用,沼氣的使用可節省天燃氣或電力的使用;第四,如達到一定規模,可以就地進行第二產業生產,可以節省原材料的收購和運輸成本。
2. 增加就業,提高收入
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構建,可以解決在傳統種植和養殖模式下生產效率低下、人均產出低、農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用有機肥料的農產品附加值較傳統農產品更高,而系統內的農產品可以轉化為另一種農產品生產的原料,也可轉化為第二產業的加工原料,延長產業鏈,增加就業,增加收益;第二,作為農業投入的生產業,如良種服務、農資服務、農具服務、培訓服務、信息服務等,以及作為農業產出的生產業,如流通服務、營銷服務、保險服務等,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更是可以吸納大量就業和提高農民收入;第三,附著于整個系統而存在的觀光農業更是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
3. 環境保護
我國對化肥、農藥、農膜的大量使用,在實現農業高產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污染,有些地域的土壤甚至已經無法再進行種植,地下水系更是遭受嚴重破壞。農村的垃圾、廢水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建設,使得生活廢棄物以及每一個生產階段產生的非經濟產品被用作另一種經濟產品的原料,通過建立資源的回收、利用、再利用、再生產的循環機制,實現資源的低消耗和廢棄物的低排放。在系統中,糞便得到資源化處理和利用,灰水處理后可以完全達到農灌水標準,循環利用。系統中種植型土壤快滲池對于生活廢水的處理是通過在池中種植多種植物過濾來實現的,投入低,效果好,經植物過濾的廢水可以達到養殖魚蝦的清潔程度,可以有效防止生活廢水對地下水系統的污染。
三、推動集中居住條件下生態種養循環農業的對策建議
(一)重視規劃設計
生態種養循環系統需要在集中居住區修建之時便一并規劃建設,集中居住區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在建設之前,必須將集中居住區融入整個生態種養循環系統內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以避免在集中居住區建成之后不符合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要求,而需要進行大量改造或重新建設。整個系統的規劃設計應當考慮到各個環節的相互配合,要避免各個組成部分規模的不相匹配,以致難以達到資源的最優利用和廢棄物的最低排放。
(二)加強系統的標準化建設
對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各個環節以及各種設施進行嚴格的標準化控制,各環節包括:廢水處理和排放的標準、灌溉用水的凈化標準、沼氣的清潔標準、有機肥料的使用標準、農產品的檢測標準等等。在建設過程中,各種設施的質量和規格也應制定專門的標準來進行控制,如:沼氣池和糞尿分集式生態廁所所用的材料、規格,種植型土壤快滲池的深度及內種植物的層級和種類等。 另外,應加強系統建成后成效的監測和評價體系的標準化,以安龍村為例,截止2012年8月,安龍村以村民為主體完成160戶農村生態家園建設,兩年間該系統使糞便資源化利用96噸,尿液資源化利用383噸,節約用水量11497.5噸,污水處理,循環利用22995噸,如果每一個循環系統都有相同的指標進行評價和監測,有利于對各地不同系統的運作進行對比,以找出區別利于改進。標準化既有利于系統快速有效的建設,也有利于系統長期、高效能地可持續運作。
(三)鼓勵系統配套的農業生產業的發展
農業生產業包括三類:第一類,可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在生產過程中的服務,例如:農產品的研發、設計、良種、農技等,這一類的服務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二類,作為農產品產出的服務,如流通服務、營銷服務、休閑服務等,可帶來更豐厚的收入;第三類,貫穿于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金融、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既可提高勞動生產率,也有利于增加收入。生產業目前面臨融資難、資源散亂未經整合、發展模式有限等一系列問題,如投入服務化中的農產品設計、產出服務化中的農產品包裝與推廣目前還尚顯弱小,市面上的農產品難以實現差異化,不僅僅不同生產商的農產品本身無法識別,包裝也趨于同質化,沒有差異,就沒有高附加值,沒有差異,就沒有對品牌的認知,更談不上對品牌的忠誠。農產品設計以及包裝、推廣正是處于價值鏈最高端,附加值最高,同時,對于農產品本身價值的提升也大有益處。集中居住條件下的生態種養循環系統規模較大,只有確保生產業在各個環節的注入,才能保證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良性運作和效率的最優。
(四)加強財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引導社會資金進入
各級政府在財政預算內應保障生態種養循環農業的推廣資金,并通過完善多層次金融體系,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加強對循環農業的貸款支持,與各級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協調,積極支持開展信用合作、資金互助和貸款擔保。要防止循環農業貸款被挪用。還應以財政資金支持循環農業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及循環系統標準化的建設和推廣。對于積極加入循環農業的集中居住點和農民合作社,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并對農民給予補貼。對循環農業進行農產品補貼和農產品運輸優惠,以在市場不成熟的條件下能夠生存并適當贏利。鼓勵社會資金投資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建設和運營,在土地、稅收、用水用電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性優惠。
(五)大力培育NGO,由第三方監管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健康發展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領域里,活躍著一大批形形的非政府組織,安龍村的循環農業項目便是由成都河流協會發起并發展壯大的。非政府組織往往發揮著政府和企業所沒有或難以充分發揮的作用,且有著政府和企業難以比擬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在循環農業的推廣和發展中,NGO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在宣傳過程中,更貼近農民,在技術支持上,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為農民尋找市場的過程中,有更廣闊的渠道,在資金的支持上,有更多的途徑,甚至在國際合作交流中也有先天性的優勢,而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監管由NGO作為第三方進行也更為公正和客觀。
(六)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獎勵和培訓機制
鼓勵基層農技人員從事循環農業工作,其工資待遇、職稱評聘、考核任用等參照在崗農技人員,甚至可以給予額外的崗位補貼。為到本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聯系做好人事檔案保管、辦理集體戶口、黨團組織關系掛靠、代繳社會保險等服務。利用財政專項資金,為循環系統的主體經營機構如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提供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培訓,不僅僅要有提升管理能力、專業技能的培訓,還要有提升團隊意識及勇敢力的拓展訓練。對農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給予資金鼓勵和表彰,并建立技術推廣贏利模式,使技術和模式的創新能夠轉化為實際收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生態農業;特征;必要性;技術
中圖分類號 X1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9-0272-01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隨著“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提出,發展生態農業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視及鼓勵生態農業的發展,因而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的發展觀,是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1-3]。從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就開始對生態農業進行理論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到了21世紀,伴隨經濟全球化發展,加入WTO之后,面對環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生態化的影響,全球農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這樣大的環境下,我國農業生產面臨嚴峻的考驗,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1 生態農業技術的概念與特征
1.1 生態農業的概念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自然風光的優勢,因地制宜地規劃與組織適宜的綜合性農業生態體系。
1.2 生態農業的特征
生態農業的基本特征是保證農業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前提條件,把生物工程技術作為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4]。
2 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
首先,我國的人口眾多,耕地資源少,淡水資源少,工業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從而決定了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發展路線,要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其次,發展生態農業可以使我國的農產品和制成品得到國外綠色認證,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量。最后,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 我國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概況
3.1 生態農業技術體系的特征
一是通過人工設計的生態工程,實現資源合理開發、環境保護、生態調節與循環作用;二是采用節能、節水的保護性技術措施,提高生態效益,增強生產創收;三是在方法上,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將工程技術、人力資源開發與體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組織農業生產,推動農業生產發展。
3.2 我國生態農業技術的主要內容
我國生態農業強調發展生態技術,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取其精華構成具有系統綜合性特征的生態農業技術體系。我國生態農業技術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和營養生態位技術;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農業資源保護與農業生產自凈增值技術;水土流失與小流域綜合治理、利用、開發等技術;物質與能量良性循環與再生技術;立體種植與庭院相結合的綜合利用開發技術;資源多層分級與再生能源綜合利用開發的生態工程技術;農村能源互補型綜合建設;能源副產品循環再利用技術和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生態農業綜合評價技術。
3.3 我國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原則
盡管生態農業模式多種多樣,結構有繁有簡,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項基本原則:地域性、層次性、戰略性、高效性、多樣性、持續性、整體與協調性等,以達到資源合理利用,產品數量穩定增長,產品高質量,經濟上高效益和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4 生態農業的技術
4.1 生態農業接口技術
生態農業接口技術是指不同產業或不同組分之間物質循環與能量轉化的連接技術。它主要包含:飼料接口技術、貯藏工程技術、肥料接口技術和加工工程技術。
4.2 庭院生態農業技術
庭院生態農業是庭院經濟與生態農業結合的產物,是生態農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在農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設施、資源和勞動力等優勢,運用先進的環保技術,從事適宜的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等生產經營。該技術包括庭院環境建設和資源開發利用,這樣可以改善小范圍內的人類生活環境,如凈化空氣、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聲等功能。
4.3 高效立體種養技術
高效立體農業是相對于單一種植或養殖的平面農業而言的,是指在單位面積上,一定的區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內,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溫、光、水、氣、土等條件和資金、物資等方面的投入,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建設生態農業體系。其特征是能實現生物種群間的最佳結合,充分發揮生物間的相生相克作用;實現農田生態的良性循環;實現生物產品的多層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 農業水肥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節約用水是解決我國供水危機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需要。節水農業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產效率為目標,以各種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為手段的農業生產體系。其本質是提高應用于農業的單方水的經濟產出效益,包含工程節水技術、化學節水和管理節水技術、生物節水技術等多種節水技術。
4.5 能源綜合開發利用技術
農村資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礙了農村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應節約能源,提高利用效率,盡最大地可能開發和利用的潔凈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礦物燃料,這是我國能源建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政府有關部門目前高度重視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因地適宜地積極發展秸稈氣化、風能和太陽能的清潔能源,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推進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綜合治理和轉化利用[5]。
5 結語
生態農業在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最符合我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找出我國生態農業實踐中出現的技術類型,總結成功的經驗。生態農業產業化是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的動力,進行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理論研究,可以促進生態農業產業化體系的建立,使生態農業產業化走向好的發展道路。
6 參考文獻
[1] 黃海濱.農村水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2):3636-3653.
[2] 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農業立體污染防治中循環經濟的運作機制與模式[J].農業技術經濟,2005(3):2-5.
[3] 彥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和啟示[J].世界農業,2005(1):7-10.
關鍵詞:生態農業;現代農業;激勵機制
一、生態農業內涵與特征
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態農業的概念,1981年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進一步明確定義生態農業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1980年我國學者葉謙吉對生態農業定義為“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2]??梢姡l展生態農業,目標是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目的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手段是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態農業具有生態性與可持續性
生態農業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提倡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注重農業生產的生態性、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性循環,使農業生產走上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軌道。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農村水資源污染程度,能有效減緩現代農業生產帶來的農業、農村自然生態環境惡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
(二)生態農業具有綜合性與高效性
生態農業以大農業為出發點,強調農業生產的整體性、協調性、循環性、再生性,注重農、林、牧、副、漁各業相互協調和全面發展,具有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特征。生態農業通過物質能量循環,實現了廢棄物的轉化再利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實現了農業生產的高產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態農業具有地域性與多樣性
農業生產表現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樣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環境、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等因素決定的。生態農業是在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現代農業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樣性特征?,F階段,我國在生態農業發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發展了適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種類型的生態農業模式,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區域性與多樣性。
(四)生態農業具有外部性
就生態農業生產過程看,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技術、生態農業產品都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體現在農業生產者利用生態農業技術發展農業,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還體現在綠色、有機、健康的生態農產品對人類健康的貢獻。另外,農戶最初采用新品種和新技術是對生態農業技術的一種推廣,但采用新技術投資無法從其他農戶那里取得補償,又無法限制其他農戶模仿性消費,因為一旦推廣就可以被許多農戶同時消費,且每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過近30年的探索和發展,其范圍不斷擴大,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不斷提升。2009年駱世明將生態農業分為景觀模式、循環模式、立體模式、食物鏈模式和品種搭配模式等5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在此基礎上將每一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再劃分為若干個生態農業模式型。2002年,農業部在全國范圍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進行推廣。近年來,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從生示范縣逐漸擴大到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市,建立了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多個、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達2000多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對綠色、有機農產品需求的增加,生態農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優勢將越來越多的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現實困境
(一)激勵和補償機制缺失,影響了生態農業推廣普及
生態農業實質上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生態農業農民投入的勞動量大,投入技術多、成本相對較高、風險也大。而生態農產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態農產品定價過高,消費者需求不足,難于銷售,只能采取略高于傳統農產品價格,即生態農產品優質不優價,導致農戶獲取的經濟效益低。由于我國農產品價格機制的缺陷,使得農戶生產生態農業產品獲得的個人福利小于生態農業產品對于全社會提供的福利,使農戶發展生態農業的外部正性沒有體現。另外,我國發展生態農業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補償機制,彌補農戶外部正收益,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使得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無法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削弱了農民普及和發展生態農業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社會化小農生產,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我國農業生產模式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徐勇、鄧大才、劉金海等學者針對現代農業生產特點及農民演進特征提出了“社會化小農”,并認為“社會化小農”作為現代社會農民演進的新形式,具有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決策化特征,是生態農業發展的主體?!吧鐣∞r”在農業生產中的社會化生產決策的基本前提是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一般根據自身經驗進行分散性和獨立性生產決策,這種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小規?!⊥度搿睂е隆暗彤a出—低效益”,致使農民從事生態農業生產所獲取收入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經濟效益,影響了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社會化小農”分散經營農業生產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礙了生態農業規?;洜I
從綜合性與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范圍內,生態農業的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和效益,即發展生態農業要規?;N覈r業生產耕地面積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這種“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響,我國農戶平均耕地面積僅有0.4hm,且耕地面積呈進一步縮小趨勢。同時,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采取不同質量等級的土地分別進行平均分配,農戶耕地面積被小塊分割,使農戶生產經營極不方便。近年來,有部分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一部分耕地面積,絕大部分仍為小規模生產,這種以農戶為單位小塊分割農田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規?;ㄔO,使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仍處于小規模的、零星的、低層次的狀態。
(四)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
從生態和可持續角度看,生態農業倡導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物質,關鍵是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農作物的新品種采用及農業機械化使用,以提高農業產出。農業生產種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種植、除草、收割;農業蟲災泛濫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蟲。現代農業生產整個過程都融合了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從種子選擇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進現代農業技術,同時在整個過程都有價格較低的高倍農藥被使用,致使蔬菜幾乎見不到一個蟲洞;農作物種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劑量除草劑就能解決,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農業生產中這種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資源污染嚴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農田生態環境更加難以為繼。顯然,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推廣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相去甚遠。
四、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一)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和補償機制
生態農業的效益包括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通過市場機制只能實現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要實現經濟、生態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應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補償和激勵機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財政補償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態建設專項基金,實施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生態農業在稅收、金融等政策上傾斜。同時,地方政府實行配套資金支持等。二是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利益誘導機制,通過利益驅動使農業生產者積極主動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對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行為進行資金補貼和技術扶助,如良種補貼,綠色、無公害種植補貼,同時加大技術部門在技術上的免費指導和服務。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分配及產權制度
依據生態農業特征,發展生態農業的農田土地一般生產經營周期期限比較長、投資成本較大、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市場風險較大。因此,為了鼓勵農戶發展生態農業,鼓勵其增加農業資源投入、積極主動采用生態農業新技術,政府應適當延長生態農業戶的土地經營承包期,為此,一要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使生態農戶對土地的使用權拓展到實際上的占有權,即農戶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對其所承包土地有實際上使用、占用、收益和處置權,集體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終歸屬權。二是農村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推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通過土地產權制度的完善,穩定土地使用權,延長農戶對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從而有利于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強化生態理念
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一方面要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戶的生態理念。一是加大生態農業技術及生態理念宣傳。利用互聯網、電視進行宣傳農業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對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產生的危害。二是推廣新農藥和綠色有機肥。鼓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生產商品有機肥,鼓勵廣大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大幅度減少農藥的濫用和亂用。三是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培訓力度。政府牽頭組織各類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接受能力,鼓勵科技人才推廣生態農業實用技術,引導農戶采用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來提高生態農業及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場競爭力,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發展。
(四)通過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推廣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具區域性與多樣性特征,我國區域差異性大,各地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資源狀況不一致,各地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選擇“最佳”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進行推廣應用。一是加強生態農業試點示范建設,利用生態農業建設基地,建立生態農業模式并形成配套技術,為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繼續堅持已經開展的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遴選出生態農業模式好,配套技術先進的示范基地,通過以點帶面方式,由“縣—市—省”的方法進行推廣,直至推廣到全國。三是鼓勵企業自建生態農業基地。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依托“企業+基地+農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帶動農戶實現生態化種植養殖,使自己有穩固的基地和農戶群,并實現已有非生態型農業基地向生態型農業基地轉變。
作者:張燕 張進 單位:延安大學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秀艷,王麗靜.再論生態農業的內涵及特征[J].中國市場,2008(1):108.
[2]鄭軍,史建民.我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7(1):93.
[3]張燕.我國發展生態農業保障制度研究[J].農村經濟,2010(5):103-105.
[4]駱世明.論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3):406-409.
關鍵詞:生態農業;現代農業;激勵機制
一、生態農業內涵與特征
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態農業的概念,1981年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進一步明確定義生態農業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1980年我國學者葉謙吉對生態農業定義為“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2]??梢?,發展生態農業,目標是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目的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手段是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態農業具有生態性與可持續性
生態農業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提倡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注重農業生產的生態性、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性循環,使農業生產走上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軌道。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農村水資源污染程度,能有效減緩現代農業生產帶來的農業、農村自然生態環境惡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
(二)生態農業具有綜合性與高效性
生態農業以大農業為出發點,強調農業生產的整體性、協調性、循環性、再生性,注重農、林、牧、副、漁各業相互協調和全面發展,具有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特征。生態農業通過物質能量循環,實現了廢棄物的轉化再利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實現了農業生產的高產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態農業具有地域性與多樣性
農業生產表現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樣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環境、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等因素決定的。生態農業是在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現代農業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樣性特征?,F階段,我國在生態農業發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發展了適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種類型的生態農業模式,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區域性與多樣性。
(四)生態農業具有外部性
就生態農業生產過程看,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技術、生態農業產品都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體現在農業生產者利用生態農業技術發展農業,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還體現在綠色、有機、健康的生態農產品對人類健康的貢獻。另外,農戶最初采用新品種和新技術是對生態農業技術的一種推廣,但采用新技術投資無法從其他農戶那里取得補償,又無法限制其他農戶模仿性消費,因為一旦推廣就可以被許多農戶同時消費,且每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過近30年的探索和發展,其范圍不斷擴大,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不斷提升。2009年駱世明將生態農業分為景觀模式、循環模式、立體模式、食物鏈模式和品種搭配模式等5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在此基礎上將每一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再劃分為若干個生態農業模式型。2002年,農業部在全國范圍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進行推廣。近年來,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從生示范縣逐漸擴大到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市,建立了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多個、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達2000多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對綠色、有機農產品需求的增加,生態農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優勢將越來越多的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現實困境
(一)激勵和補償機制缺失,影響了生態農業推廣普及
生態農業實質上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生態農業農民投入的勞動量大,投入技術多、成本相對較高、風險也大。而生態農產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態農產品定價過高,消費者需求不足,難于銷售,只能采取略高于傳統農產品價格,即生態農產品優質不優價,導致農戶獲取的經濟效益低。由于我國農產品價格機制的缺陷,使得農戶生產生態農業產品獲得的個人福利小于生態農業產品對于全社會提供的福利,使農戶發展生態農業的外部正性沒有體現。另外,我國發展生態農業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補償機制,彌補農戶外部正收益,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使得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無法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削弱了農民普及和發展生態農業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社會化小農生產,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我國農業生產模式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徐勇、鄧大才、劉金海等學者針對現代農業生產特點及農民演進特征提出了“社會化小農”,并認為“社會化小農”作為現代社會農民演進的新形式,具有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決策化特征,是生態農業發展的主體?!吧鐣∞r”在農業生產中的社會化生產決策的基本前提是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一般根據自身經驗進行分散性和獨立性生產決策,這種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小規?!⊥度搿睂е隆暗彤a出—低效益”,致使農民從事生態農業生產所獲取收入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經濟效益,影響了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吧鐣∞r”分散經營農業生產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礙了生態農業規?;洜I
從綜合性與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范圍內,生態農業的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和效益,即發展生態農業要規?;?。我國農業生產耕地面積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這種“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響,我國農戶平均耕地面積僅有0.4hm,且耕地面積呈進一步縮小趨勢。同時,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采取不同質量等級的土地分別進行平均分配,農戶耕地面積被小塊分割,使農戶生產經營極不方便。近年來,有部分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一部分耕地面積,絕大部分仍為小規模生產,這種以農戶為單位小塊分割農田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規?;ㄔO,使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仍處于小規模的、零星的、低層次的狀態。
(四)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
從生態和可持續角度看,生態農業倡導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物質,關鍵是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農作物的新品種采用及農業機械化使用,以提高農業產出。農業生產種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種植、除草、收割;農業蟲災泛濫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蟲?,F代農業生產整個過程都融合了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從種子選擇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進現代農業技術,同時在整個過程都有價格較低的高倍農藥被使用,致使蔬菜幾乎見不到一個蟲洞;農作物種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劑量除草劑就能解決,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農業生產中這種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資源污染嚴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農田生態環境更加難以為繼。顯然,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推廣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相去甚遠。
四、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一)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和補償機制
生態農業的效益包括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通過市場機制只能實現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要實現經濟、生態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應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補償和激勵機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財政補償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態建設專項基金,實施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生態農業在稅收、金融等政策上傾斜。同時,地方政府實行配套資金支持等。二是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利益誘導機制,通過利益驅動使農業生產者積極主動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對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行為進行資金補貼和技術扶助,如良種補貼,綠色、無公害種植補貼,同時加大技術部門在技術上的免費指導和服務。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分配及產權制度
依據生態農業特征,發展生態農業的農田土地一般生產經營周期期限比較長、投資成本較大、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市場風險較大。因此,為了鼓勵農戶發展生態農業,鼓勵其增加農業資源投入、積極主動采用生態農業新技術,政府應適當延長生態農業戶的土地經營承包期,為此,一要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使生態農戶對土地的使用權拓展到實際上的占有權,即農戶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對其所承包土地有實際上使用、占用、收益和處置權,集體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終歸屬權。二是農村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推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通過土地產權制度的完善,穩定土地使用權,延長農戶對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從而有利于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強化生態理念
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一方面要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戶的生態理念。一是加大生態農業技術及生態理念宣傳。利用互聯網、電視進行宣傳農業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對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產生的危害。二是推廣新農藥和綠色有機肥。鼓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生產商品有機肥,鼓勵廣大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大幅度減少農藥的濫用和亂用。三是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培訓力度。政府牽頭組織各類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接受能力,鼓勵科技人才推廣生態農業實用技術,引導農戶采用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來提高生態農業及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場競爭力,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發展。
(四)通過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推廣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具區域性與多樣性特征,我國區域差異性大,各地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資源狀況不一致,各地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選擇“最佳”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進行推廣應用。一是加強生態農業試點示范建設,利用生態農業建設基地,建立生態農業模式并形成配套技術,為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繼續堅持已經開展的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遴選出生態農業模式好,配套技術先進的示范基地,通過以點帶面方式,由“縣—市—省”的方法進行推廣,直至推廣到全國。三是鼓勵企業自建生態農業基地。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依托“企業+基地+農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帶動農戶實現生態化種植養殖,使自己有穩固的基地和農戶群,并實現已有非生態型農業基地向生態型農業基地轉變。
參考文獻:
[1]劉秀艷,王麗靜.再論生態農業的內涵及特征[J].中國市場,2008(1):108.
[2]鄭軍,史建民.我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7(1):93.
[3]張燕.我國發展生態農業保障制度研究[J].農村經濟,2010(5):103-105.
[4]駱世明.論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3):406-409.
[5]黎振強,楊新榮.生態農業投入產出的經濟利益誘導機制研究[J].經濟問題,2014(12):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