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4 16:35:13
序論:在您撰寫雙減之下的語文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學校危機事件的頻發急需加強危機管理
所謂學校危機事件,是指由學校內外因素引起的、干擾學校正常運行的、嚴重損害或可能嚴重損害學校組織功能及成員利益的突發事件、意外事故或演變趨向。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矛盾與困惑的時代,是一個多事之秋。一方面,社會經濟、政治得到了突出的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另一方面,各種災難和危機事件又頻頻發生,給人們帶來深重苦難。人們己經感受到學校并不永遠是一塊平靜的港灣,而更像是社會海洋中一葉扁平的小舟,其命運與整個社會緊緊相連。尋常時看似安寧和平的校園,在災難襲來時也難于平靜,甚至也無法幸免。同時,近幾年一些學校內部發生的事故也不少見,如校舍倒塌、踩踏事件、食品中毒、校園暴力、學生自殺、交通事故、疾病傳染等。這些危機事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突發性傷害事件近年來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頻發,給一些活潑天真的孩子帶來了肉體和精神傷害,也給一些家庭帶來無盡的痛苦。教育部《200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事故總體形勢分析報告》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全國各地上報的各類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毆占10.71,校園傷害占14.29%,中毒占2.68%,學生踩踏事故占1.79%.[1]另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每年導致9萬人死亡、75萬人傷殘。更令人心驚的是,我國中小學在校生意外傷害的發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遞增。
(二)師生心理危機
2007年5月23日某報報道:2002年大學生自殺案是27起,2004年是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大學生自殺事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有數據顯示,自殺己成為中國全國人口第5位、15至34歲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2]濟南某高校一名大四學生半年內應聘52次未果,患上了精神分裂癥,三次試圖自殺。’[3],前不久,研究生楊元元自殺事件引起國人的普遍關注。中小學生自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在南京,因老師生氣地批評了在課堂上開手機的一男生,并找來家長,家長暴怒之下,對孩子拳腳相加,這孩子便從四樓一頭跳下;在上海,一初二女生被老師嚴厲批評之后,回家從11樓一躍而下,瞬間便天人永隔,[4]青春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處于人生的迷惘期,是心理危機的高發期。心理問題導致學生中自殘、自殺、殺他與其他攻擊行為的人數日漸增多,令人擔憂。教師心理危機也時有發生。高考壓力、教學失敗、智能不足、職稱難評、婚姻解體、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子女教育極端不良等對教師的心理都有重大影響,都可能成為危機源。特別是每年中學的高考,每次高考變化都讓教師恐慌?!耙驗椴恢罆趺纯?,因為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高考模式,想到學生的期待和自己對高考模式的迷惘,教師的心理壓力實在難以言表,有時甚至夜半難寐。[5]而教師心理問題又總會給學生帶來影響。鑒于學校內外危機事件頻發的嚴峻現實,我們深感加強學校危機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并認為加強危機管理是現代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作為學校領導,應該把關注生命、保障師生的安全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而常抓不懈,應該高度重視對各種可能發生或己經發生的危機事件的管理。如果不進行危機管理或者放松對危機的管理,這是一種嚴重的不作為或失職。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我們所說的學校危機管理是一種全員參與的,基于對學校內外環境以及相關因素的認識而進行的危機防范和應對活動,它并非等同于危機干預。危機干預的主要職能在于對危機現場的應對與排除,而危機管理不僅指對危機現場的對付,還包括危機未發時在日常生活中對危機的防范及對危機現場處理后對有關人員的持續關心和幫助,并且著重于日常對可能引起危機發生的各種因素的防微杜漸。因此,學校危機管理具有全程性、全員性和全面性的特點。
二、學校危機管理應凸顯生命教育的特色
生命教育是學校危機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展生命教育是學校危機管理的內在要求。學校危機管理應該把生命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所謂生命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人們認識、理解生命,關心、熱愛生命,注重生命質量與發展生命價值的教育。因生命教育有其獨特的價值、深邃的涵義、豐富的內容與重要的目的,我校歷來重視對全校師生的生命教育,并力圖使生命教育成為我校的一種特色教育。同時我們也認為,在廣大師生員工中積極地開展生命教育,也應該成為所有學校不同于其他非教育機構進行危機管理的一種特色。
(一)生命教育能更好地體現學校危機管理的本質特征
學校危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教育人,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顯然,這與整個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一致的,與生命教育主要在于使人們認識生命現象,感悟生命境界,提升生命質量,凸現生命價值的理念是相通的。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是學校一切工作中最重要的,生命不存或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無論是知識的傳授,還是能力的培養,一切都將喪失意義。而要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就必須形成良好的保障機制。一般來說,這種機制的建立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科學、完善的外部環境保障體系,二是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在這里,人是第一位的因素,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具有自我意識與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在應對危機的挑戰中,學生是自我保護、自我與危機與災難抗爭的主體。只有通過生命教育,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自身力量,培養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自我保護的技能,并充分調動他們對危機防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危機事件頻發的狀況,并減少那些可能使我們遭受的巨大災難與痛苦。同時,生命教育也不是教學生一味地求生避死甚至貪生怕死,而是讓學生理解與洞悉生與死的真義與價值,讓他們懂得既要熱愛和保護自己的生命,又能在祖國面臨危險的關頭,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生命教育與學校安全教育、價值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系。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人格健康、意志堅強、自身強大起來,使他們具備防范與應對危機與災難的知識、技能、智慧與力量,才能在危機發生時化危險為機遇,在災難中獲得重生與發展。更何況,學校本身就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專門機構,是造就那些勇于與自己的不幸命運抗爭,善于操握自己的生命之舵的具有健全人格者的地方,是師生追尋人生意義和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園。加之一般學校都有著較其他機構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與施教條件,加強對學校師生的生命教育,是學校的優勢與強項,能收到更好的教育與管理效果。因此,開展生命教育既是學校的本職工作,也能更好地體現學校危機管理的本質特征。
(二)生命教育的要義、內容與目的
1、生命教育的要義
我們認為,人的生命包括兩部分內容:生理生命與精神生命。生理生命是精神生命的基礎,而精神生命是生理生命的靈魂。人的生理生命消亡了,他的精神生命還可能長存于世;人的生理生命還存在,他的精神生命也可能早已消亡。這正如著名詩人減克家所說“有的人活著,他己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憋@然,這里的生理生命與精神生命之說,是賦予了生命更多的哲學睿思與倫理學道義,其“生命教育”的內涵也因此更為豐富與深邃,它不僅包括對人的身體安全教育,而且包括對人的精神生長的促進。因此,生命教育的第一要義是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使其免遭各種不良因素對身體的器質性傷害。第二要義是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生命教育可以而且必須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使他們對生與死、利與義、是與非、榮與辱、真善美與假惡丑有正確的認知,這也有利于他們健康的情感與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形成,以及樹立起堅定的信念與遠大的理想,從而促進其人格的健全發展。因此,學校教師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應參與學生生命的成長。然而,目前許多學校和教師較少開展生命教育的教學與研究活動,學生對于生命的價值意識多半處于沉睡狀態。
2、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與目的
“在新形勢下,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很多煩惱,迫切需要通過生命教育予以引導,幫助他們正確處理‘生命與自我、生命與他人、生命與社會、生命與自然’的關系,形成健康人格”,[6]這可謂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根據這些內容,學校應開展系列生命教育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生與死的意義,從而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這可謂生命教育的基本目的。生命教育不僅要培養人們積極的生命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還要培養人的生存意識與生存能力,這對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自我防范.與自我發展能力,以及培養他們關愛他人、關注社會、關心自然等的品格,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梢娚逃幕疽笤谟谑箤W生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避免個體作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社會的行為,而最終目的是使生命價值得到充分的展現。開展生命教育,不僅對學生是適應的,對教師來說也是必要的,事實上,對于生命的認知、理解和如何正確對待,不少教師也是一個盲點。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自身也會受到熏陶和教育。這與學校危機管理的目的在于防范危機發生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并提升人的生命品質等是息息相通的。
三、學校危機管理及生命教育的實施
學校危機管理一定要以預防為主,以教育為重。近幾年,我校在探索危機管理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達州特大洪災抗洪搶險、緩解學生心理危機、"5.12”災后重建與創傷醫治、甲型HIM防治等方面受到上級領導與社會的好評。特別是在甲型HIN1的防治中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并多次受到市領導的表彰。對此我們有以下一些認識:
(一)要重視學校危機管理的思想建設與組織建設
1、在思想建設方面,我們首先要消除幾種錯誤觀念:第一,在管理時空上,危機管理僅是一種短期對危機現場的干預,‘在平常無須杞人憂天;第二,在管理對象上,危機管理僅是對涉及嚴重危機事件的事或人進行管理,對一般有問題的情況不予干預;第三,在管理人員上,危機管理僅是學校領導與少數專業人員的工作職責而與己無關;第四,在管理系統中,學校危機管理僅是學校內部的事,與學生家庭和社會的關系不大。事實上,這些傳統的管理理念與模式,與新時期危機發生的普通性、復雜性、嚴重性的特點是不相適應的。學校領導應幫助學校全體人員樹立危機意識,除對已發生的危機要將其危害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在平時還要防患未然,加強對危機苗頭的及時排查及有關情報的收集與處理工作;在危機后要對相關人員持續關注。
2、在組織建設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視專業人員的配備與作用。在構成立體化的管理體系中應以專業人員為核心,以他們科學、規范的管理為重點,并采取措施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二是要構建危機管理體系,以形成高效的管理機制。這個體系應包括危機管理工作系統、危機管理制度系統、危機管理宣教系統三個子系統。危機管理工作系統又由危機管理行政系統及相關支持系統(由校領導、學校中層干部等組成)、危機信號發現與預防系統(由專職人員、學校其他教師、心理委員、班級與宿舍的同學等組成)、危機后修復與支持系統(包括家庭的監護、班主任與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專家對危機學生的輔導和治療等)三個部分組成。危機管理制度系統主要為危機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如實施“周末晚點名制度”“、學生問題報告制度”、"24小時危機值班制度”、“危機管理責任簽訂制度”、“學生信息檔案及危機管理跟蹤日志的建制”等。危機管理宣教系統主要負責學校危機的宣傳教育工作。預防是最有效的危機管理。這種預防性的管理應包括培養人們的危機意識、擬定危機預案、構筑危機預警系統。危機預案應包括危機事件預案(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食品應急預案、火災應急預案、傳染病應急預案等)與心理危機預案兩部分。
(二)創設安全的校園環境
1、創設安全的校園物理環境
學校人口密度很大,一旦遭受突發性自然災害的侵襲,往往會產生嚴重后果。但是如果能從已有案例中汲取經驗教訓并積極研究對策,通過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制訂相應的應急預案以及注重防災設施的修繕等措施,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例如,在“5.12”地震發生后,同樣在強震沖擊下的安縣桑棗中學的教學樓卻依然矗立、庇護學生安全地逃離險境,這是因為這些教學樓并非“豆腐渣”工程。設計者、建設者除了有灼見之外,歸根到底是心中有“以人為本”的理念。所以學校領導者在負責修建校舍樓房時,一定要嚴把質量關,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事實上,學校物理環境安全的保障,需要非常細致的工作,學校管理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如在用電防火方面,為防止電線的老化和短路,要使用高質量的器材,依托專業人員進行安裝、檢修;教室和辦公室的電腦、充電器和其他電器用品不能長時間持續通電,使用后要隨時切斷電源。學校對煤氣、天然氣的使用同樣要異常小心,一定要讓工作人員受到專業的培訓,科學正確地使用各種灶具和廚具。抽煙也可能是火災的巨大隱患,校車使用時間過長而未檢修也存在危險,當雨季到來,房屋倒塌、洪澇、山泥傾瀉等危害學生安全的現象時有發生,這都應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作為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定期、不定期地對校舍、教學設備進行排查,如查看學校陽臺防護欄的焊接處是否松動,電線是否有的地方,體育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下水道井蓋是否破損,樓梯扶手是否光滑,學生上下樓是否排了隊,教室內電器是否結實,戶外活動的防護措施是否到位,學生飲用水和牛奶是否無毒、清潔或衛生等,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只有這樣逐一排查,才能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創設安全的校園心理環境
學校危機管理除了對學校物理環境的管理外,還包括對人的心理衛生的管理。因此,在保證物理環境安全的同時,還要加強對良好心理環境的構建,其中包括對師生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過教育提高人的素質,使每一個學校成員在危機管理中都能成為防微杜漸的主體。對此,管理者首先要有正確的管理觀念,要尊重、關心、理解與信任學生及學校其他成員。每個人都渴求肯定和贊揚,渴望鑄就一生自信、自尊的基石。尊重師生是學校管理者的必修課,即使對他們的懲戒也需要愛心與技巧。
(三)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或生命教育活動
有必要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或生命教育活動,或將這些課或活動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中。通過專門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體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具體地說,一是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的神圣,讓他們深刻思考“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關于生命的哲學追問,了解生命的歷程,認識生命的獨特性、有限性、不可再生性、豐富性、創造性等基本特征:二是幫助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學會欣賞生命的美麗與可貴;三是激勵學生學會在挫折中選擇堅強,立足現實,做最好的自己:四是教導學生牢記祖國人民的恩情與囑托,高揚生命的風帆,讓生命放射光芒。學校領導要和教師一起解決青少年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學生身心發展不平衡,大部分青少年學生營養攝入過度、生理成熟度明顯提高、心理成熟度相對滯后的問題:對生命現象和生命價值認識模糊的問題;面對競爭壓力心理素質不強的問題;代際差異日益加大,學生對理解與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問題;消極亞文化和網絡虛擬生活的負面影響,使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生命和現實世界的問題。[7]學校特別要對那些高危人群,如對勸其退學的學生、家庭特困生、就業特困生、在“5.12”大地震中親人傷亡的學生、考試多科不及格的學生、身心有較為嚴重疾病或障礙的學生、情緒與行為異常改變的學生等進行持續關心與幫助。需要強調的是,在專門的生命教育課或生命教育活動中,要讓學生掌握危機發生時求生的基本技能,不要形成純粹的知識教育和“應試教育”。在危機發生后如何自我拯救和助人自助,學校有必要組織師生開展一些情境模擬演練。如演練火災發生時如何靈巧地使用身邊的消火栓,地震發生時如何在強震的短時間里進行有效的自我防護,從高樓逃生時怎樣扎出結實的逃生結,洪水暴發時怎樣選擇安全的路線逃跑,校園暴力發生時如何應對,在重大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發生時怎樣急救和處理。同時還應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應對心理危機的方法和救助渠道。如在高恐怖、高焦慮時怎樣進行自我放松或脫敏訓練,在遭遇重大挫折或失敗時怎樣正確審視自我,舒解情緒或尋求社會支持。心理學家經過測試證明,一個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必然產生恐懼和.驚慌,是很難逃過一劫的。
(四)把生命教育滲透于各科教學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