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9 10:37:41
序論:在您撰寫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廣義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3、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于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準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零花錢。
(來源:文章屋網 )
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創新的作用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文化創新的作用知識1、了解中華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華文化的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有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的特點.
②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所謂“”,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3、認識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⑤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4.(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3)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5、了解大眾文化的含義(P89)
“大眾文化”指的是“為大眾的”文化,即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6、觀察和分析社會中的文化現象,自覺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P91—94)
(1)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們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原因:當今,各種各樣的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之勢.透過紛紜復雜的文化現象,我們應看到: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發揮著強有力的導向和示范作用.②社會主義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并依靠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力量,在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③隨著時代不斷前進,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特征更加明顯,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我們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內涵(P97)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創新簡單題匯總1.文化創新的途徑有哪些?
(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
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所以,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這是實現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一;要著眼于文化的繼承,繼承是發展的前提,文化創新必須批判的繼承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創新還必須“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2.怎樣理解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怎樣進行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①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
(2)做到: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納百川的胸懷、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
②要正確處理好文化差異和文化競爭與文化合作的關系
③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如何理解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1)文化創新具有繼承性。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一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傳統文化既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也是實現文化創新的前提。
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棄傳統而從頭開始。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就會失去其基本內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創新不是對傳統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社會實踐的發展,帶來了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的變化,要求文化體現新的時代精神。文化創新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就是問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內涵。所以,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1)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過程,是“取長補短”、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工程。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鑒,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創新的成果。因此,我們對待外來文化不能一味拒絕和排斥,而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
(2)外來文化中有優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文化創新不是固守本民族傳統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閉主義”,也不是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和“”。
5.在文化創新過程中,怎樣做到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
(1)要正確把握當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的錯誤傾向?!笆嘏f主義”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則 ─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
(2)要正確把握好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反對“封閉主義”與“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民族虛無主義”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閉主義”則拒絕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來文化。
(3)以上兩種錯誤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創新,必須予以克服,才能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
文化創新知識點1 文化發展的實質
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
2 社會實踐文化創新的決定作用(重點)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3 文化創新的作用和意義(重點)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意義: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4 文化創新的途徑(重點)
(1)根本途徑(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基本途徑之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古今):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3)基本途徑之二: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中外):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采眾長。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今)與傳統文化(古)、民族文化(中)與外來文化(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
5 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①文化創新的過程,既是一個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過程。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一。
②文化創新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繼承是創新的必要前提。對一個國家民族來說,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就會失去根基。
③創新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6、創新與借鑒、融合
①文化創新的過程,既是一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過程,又是一個借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發展民族文化的過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間要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在作者眼中,百多年來,國人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存在諸多瑕疵?,F代人思維的根基尚可商榷,動輒以西方文化的諸多標準蠡測中國傳統文化也絕非聰慧之舉。譬如:在論及“天人關系論”時,他肯定了該理論中包含的人文情懷;儒家“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問題也屬于法里含情,有其合理性;現代人以科學的標準量度宗教,他則提出專注于研究人類精神與情感生活的宗教亦屬于科學;對于人們崇尚理性的科技思維方式,作者則覺得傳統文化中以直覺的智慧去認識世界也有著可取之處;有些人用西方理念為標準誤讀中醫,作者卻盛贊中醫為“國醫”,將其視為具有一套望聞問切系統的內觀解剖學,應保留其主體性。
對于廣泛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力圖使之大眾化的某些做法,作者則不循慣例,認為對小眾的文化不必苛求其大眾化,最佳狀態應為:“不求轟轟烈烈,但求不絕如縷?!?/p>
作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人文化成”,即“以人為本”。以兩個層面去體現:“以史為鑒”與“以天為則”。樓先生通過梳理《周易》《詩經》《尚書》《韓詩外傳》等典籍,總結出“天”在華夏文化中的豐富內涵。他說:“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重點就在于人不受外在的力量、命運主宰,不是神的奴隸,而是要靠自身德行的提升?!彼讶宋年P懷視為情感的投資,認為發展科技的同時,也應當提倡科技倫理。他覺得科技創造要用人文精神作為指導,否則盲目實現一些科技目標,未必不會給人類帶來負面效應。
作者突破了現代人審視中西方文化的慣性視點,強調儒家“執兩用中”的思維方式。認為西方科學重在探索“物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科學旨在追尋“人道”。一個是以“物”為根本,另一個是以“人”為對象。側重點不同,各有短長,不必厚此薄彼。而應該擇善明用,并序兼容。
傳統與現代,在很多中國人眼里是非此即彼的兩種不同的文化選擇對象,國人對于中華傳統的文化認同感逐漸消弭。傳統文化的精神、邏輯思維方式不斷受到國人質疑,其主體內容在現代人的錯解與誤讀中離我們的生活似乎漸行漸遠。樓宇烈則主張要“做傳統文化下的現代人”。他直言,一個能夠傳承民族文化的中國,才更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由儒、釋、道三家相融互補而成,同時融攝了其他思想學派的精髓。治心以佛,治身以道,治世以儒。傳統文化充滿正向力量,譬如:禮、義、廉、恥等文化因子在現代社會尤為匱乏;華夏文明的“致中和”等思想,在這個交流與競爭并重的時代下,更有著積極的文化探究與推廣意義;傳統書院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自學為主與教學相長等教育理念,仍歷久彌新。
編輯通過對老人的講座錄音、學術作品以及學生的課堂筆記等資料的整理與匯編,娓娓講述著這位耄耋之年的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博見與思索,努力搭建傳統與現代對接的橋梁。傳統文化的希望何在?樓先生的答案宛若空谷傳音:“世界文化的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東西方都在回歸傳統,二是向東方文化靠攏。從這兩大趨勢看,中國回歸傳統文化還是有希望的?!?/p>
《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樓宇烈 著
關鍵詞: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
1中國傳統文化的概述
1.1中華傳統文化
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1.2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和與中;(2)剛健有為;(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5)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創造精神;(6)剛柔相濟――窮本探原的辯證精神;(7)天人之際――天人關系的艱苦探索精神;(8)厚德載物――人格養成的道德人文精神;(9)和而不同――博采眾家之長的文化會通精神;(10)經世致用――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精神;(11)生生不息――中華人文精神在近代的豐富與發展"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貴“和”持“中”。注重和諧,堅持中庸;是浸透中華民族文化肌體每一個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齊用“相濟”、“相成”的思想豐富了“和”的內涵。他將其應用在君臣關系上,強調君臣在處理政務時意見“否可相濟”的重要性。通過“濟其不及,以泄其過”的綜合平衡,使君臣之間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諧統一關系“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謂之中庸。貴“和”持“中”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基本精神,使得中國人十分注重和諧局面的實現和保持。做事不走極端,著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大同而存小異,成了人們的普遍思維原則。當然,由于貴“和”持“中”的觀念說到底是一種否認斗爭、排斥競爭和簡單協同的道德;貴和持中是東方文明的精髓,它對社會秩序的和諧安定,處事中庸,,維護集體統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天人關系的辯證統一,是中國文化中處理天人關系的根本原則和主導思想。古今文學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情景一合,妙語自得",文如行云流水等等,無不以天人合一為其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為一種歷史的積淀,早已滲透于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時也是創造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2當前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意識現狀分析
2.1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意識現狀
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意識淡薄、興趣不濃、高校關于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的系統性不足、大學生價值觀扭曲、傳統道德觀念淡薄等。
2.2具體原因分析
(1)大學生自身的因素。當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充分,學習動機不足。往往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們心理發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還有待提高,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穩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環境的干擾。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各種不同文化、價值理念沖擊的影響下,他們易受到各種消極文化思潮的影響。
(2)社會環境的影響
西方文化的的強勢入侵,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劇下降。而且對于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還沒有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的合力。
(3)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影響
由于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學校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重視不夠。如學校往往強調成績與分數,輕視了傳統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x、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傳統文化教育則受到了一定的忽視。
3提升傳統文化意識的途徑
3.1更新教育理念
要加強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讓學生、家長、學校及全社會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轉變智育至上、唯實用主義的傾向,重視大學生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建立一套完善的傳統文化教育教育教學體系與良好的教育教學手段。
3.2營造傳統文化育人氛圍。
傳統文化教育需通過各種方法與形式來幫助大學生親近、了解傳統文化,而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要以創建優雅的人文環境、營造傳統文化育人良好氛圍著手,以創建優雅的校園文化環境為載體,將傳統文化元素盡可能地帶入到校園環境建設中去,讓大學生充分認識、認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使當代大學生置身于一個有著濃郁中國文化風情與韻味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優雅校園,時刻感受優秀傳統文化軟環境的滋養,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化品位,培養健康的人格。
3.3開展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以文化經典為主要內容,力求專精結合、循序漸進,注重寓教于樂、引導啟發。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多為文言典籍,可能會使初學者產生枯燥無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因此,高校應通過開展各種關于傳統文化的主題教育活動,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樂,把傳統文化的魅力盡可能的展示出來,努力使原本枯燥無味的傳統文化教學變得興趣盎然。
參考文獻:
[1]竇坤,劉新科.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傳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管窺[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02):82-84.
作者簡介:
(一)傳統文化在發展中受市場經濟下功力主義思想映象嚴重,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情操精神與人文境界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發揚。
市場經濟對于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視,但不可否認,自發的市場經濟也會給社會發展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尤其在文化領域,功利主義盛行的結果只能導致文化發展中道德價值觀的缺失。在傳統文化發展中,如何處理好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問題,是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于對人都道德主體地位的尊重與保護,然而,市場經濟下道德主體地位缺失,“異化關系”成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常態,違背了馬克思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基本原理。
(二)傳統文化發展中行政力量的影響太大,為了一味符合政府官員的政績需要,文化發展違背了自身成長的規律。
文化的發展自有其自身的獨特規律,包括:文化載體――文獻資料的整理與闡釋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與思想方法積點;文化的傳播需要以具有更高文化素養的專家學者來引導;文化的接手更多是一個自由與自覺的個體行選擇更不是一個強制性過程。而今天的中國,政府在文化傳播中則更多的是直接管理而不是宏觀規劃和引導,文化研究在中文化研究機構本身的行政化導致行政權力大于學術權力,使文化科研成為行政的附屬。這樣的文化研究,其結果只能是使文化研究為官本位服務而不是用科研成果去為大眾服務。
(三)道德價值觀讓位于功力主義價值觀,導致傳統價值觀扭曲。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知識的價值層面被淡化,忽視了知識本身的價值導向。知識分子自身對知識價值興趣的減退,文化研究學者所關注的根本問題不再是“為天地立心”般的宏大和堅毅,研究者研究文化的目的更多的是為謀取理想的職業以滿足自己和家人的生存需要。文化研究領域自身功能的蛻化反映了當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盛行,道德價值的核心靈魂被肢解,道德越來越成為了偽道德――道德建設本來是為提高個體心性境界和觀眾利益服務的,現在卻成了個人謀取私利的幌子。傳統文化發展中的這種危險傾向是阻礙傳統文化資源繼承和發揚的最大障礙。
二、以實踐唯物主義為指導提升傳統文化研究境界
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在綜合國力構成中其地位和影響越來越被世界各國重視。研究任何一個能夠在世界發展歷史上形成強大影響力的國家的發展史,或通過分析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強國和世界大國的成長歷史,可以發現注重文化軟實力建設都是這些國家得以走向繁榮昌盛的重要原因。史學家們在研究世界近現代史時,往往驚異于德國在世界近代史上的發展奇跡,殊不知研究德國的文化思想史就可以回答這一問題,近代以來可以說整個世界思想史就是德國思想史,從康德到黑格爾,到馬克思到尼采再到海德格爾,又有那一位不是影響世界思想史的劃時代的人物呢!我國雖然在經濟、科技、軍事等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強國的夢想。研究世界歷史就可以得出一個答案,真正的強國絕對不僅僅是以經濟發展水平來衡量的,在構成強國的要素中,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文化建設具有更為根本的標志性意義。
(一)凸顯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提倡尊重實踐個體基礎之上的平民文化研究。
實踐唯物主義文化觀是一般人的文化發展觀。它的終極文化價值目標是通過文化普及性教育,通過使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接受先進文化思想教育,從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上改變人民的精神面貌,為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精神智力支持。文化觀是以唯物史觀為理論支撐點的文化觀,其根本宗旨是以結合社會歷史發展的科學理論,為尋求一條通往公平、正義的文化之路而設計的。
(二)轉變人們價值觀念。
實踐唯物主義的文化哲學在實踐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哲學的根本精神是通過對人的內在精神力量的激發,為其終極目標――實現全人類的解放事業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而服務的。實踐唯物主義文化哲學的精神旨趣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不謀而合的。它們都注重對人的主體性的培養,都努力追求對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培養為了資本家更多的榨取剩余價值的工具。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發展,各種反和非思潮對中國文化研究的影響作用日益凸顯。中國能否消除這些不利影響,堅定不移的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堅定不移的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進程,關鍵在于能否把的文化哲學研究與促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追求寓于中國的文化研究事業中去。
(三)構建文化語境,營建利于傳統文化傳播的文化氛圍。
實踐唯物主義哲學是批判的哲學,培養人的自由個性和創新精神是實踐唯物主義文化哲學的基本精神。文化哲學思想給予我們研究傳統文化問題以方法論的啟示。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影響人和塑造人,傳統文化精神主要包括道德境界精神和自然博愛精神,對這種精神的闡釋和傳播,必須要深入進人民群眾生活之中,通過構建文化語境,營造利于文化傳播的文化氛圍,來激發群眾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來塑造群眾良好的道德情操境界。傳統文化傳播是一個全民性的活動,不僅要靠專業研究人員的推動,同時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發揮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恰是實踐唯物主義文化發展觀的基本思想。
農村傳統文化歷經滄桑巨變、社會變革的歷史浮沉,因而是難以泯滅的、穩定的、深層的東西,它自發的左右著人們的各種行為,制約著農民與農村社會的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是農民世代相傳的思想、道德、習俗等文化內容與形式的表現。如何評判農村傳統文化,首先得看其折射出來的哲學精神是怎樣的。基與此,農村傳統文化折射出來的基本哲學精神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農村傳統文化應當具有鮮明的與時俱進品格,充溢著現代創新精神。農村傳統文化是農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產物,隨著農村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演變而演變,并在創新中不斷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因為創新首先是一種生活,對農民而言,是他們對待生活的一種心態、觀察生活的一種視角、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體現著農民始終執著的生活熱情、辛勤勞作的品質、熱愛家鄉的傳統美德、對于理想生活的渴望,所以,農村傳統文化創新是永無止境、沒有窮盡的。農村傳統文化創新就是對自身的自我“揚棄”,是在文化的“人本性”無形引導下進行的自我批判和否定,并在批判和否定求得對農村傳統文化的新的認識和新的升華。
二、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又叫做原理精神,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根本,求得最根本的原理,是人類在探求真理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高尚品質,反映了人類崇高的精神追求,激勵著人們驅除愚昧、求實創新,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在農村傳統文化中,科學精神是以不自覺的形式存在著,且十分匱乏。原因是兩千多年來封建統治形成的以宗法關系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影響下,農民多重人倫,輕功用的文化觀念,宣揚保守,以遵循守舊為榮,阻礙著農村社會的發展,只有通過從外部輸入先進文化,才能激發其成為以自覺方式存在的精神。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諸如文化“三下鄉”活動等,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引導農民積極投身于探索世界奧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學實踐及認識的活動。通過這些積極的方式向農民灌輸先進文化的活動,逐步培養農民崇尚科學的習慣和思維??傊?融科學精神于農村傳統文化中,使之成為農村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這不僅是惠及農民的重要舉措,而且是我們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基礎性的工程。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傳統的精髓,其目的不在于“解釋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是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積淀、凝聚、孕育而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展現人們的氣質和價值取向,主張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人的自由發展和全面發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傳統文化就要著眼于現有文化環境和農民的審美情趣,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優者而用之,對一切的新思想、新文化兼容并收,融會貫通,賦予農村傳統文化以新的內涵;特別凸現“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注重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潛移默化的教化、熏陶、陶冶出農民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優良素質,使之轉化成當今農民積極向上的意識,不斷強化農村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品質。
四、和諧精神
和諧精神包含著協調發展、均衡發展的理念,體現了科學發展的思想方法和實踐邏輯。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發展觀實際上就是和諧發展觀。“和諧”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農村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們今天所說的和諧精神既扎根于源遠流長的農村傳統文化,又融進了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和諧精神的產生有賴于良好的農村文化環境。就農村傳統文化而言,有精華也有糟粕,恰恰是農村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才導致了農村中不和諧因素。只有傳承并弘揚農村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改造、引導以至消滅落后文化,才能使得和諧精神展現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每一個角落,造就新農村、新觀念、新精神、新風貌。
關鍵詞:動畫民族化 民族傳統文化 表達 形神兼備
現代動畫藝術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成為當代社會主流傳播媒介之一。動畫拉動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涉及到影視、書籍、游戲、音樂、廣告、文化傳播等多個領域。但無論動畫的發展如何的迅速與現代化,都與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動畫藝術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動畫作為一種文化創意活動必須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進行,而民族傳統文化是這門藝術成長與發展的最好土壤。動畫從民族傳統文化資源中獲得靈感、吸取養分,不斷得到滋養,獲取有益的補充。綜觀國內外優秀的動畫作品,如美國動畫《獅子王》、《海底總動員》、《超人》等,日本動畫《千與千尋》、《海賊王》、《火影忍者》等,無不帶有獨特而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傳統文化印記。民族傳統文化被很好地融入動畫作品的同時,動畫作品本身也成為了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播載體。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動畫界就明確提出“走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并積極探索“民族形式之風”,誕生了一大批海內外皆具口碑的作品,如《豬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三個和尚》、《大鬧天宮》、《哪吒鬧?!返?。這些動畫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國古代神話、民間傳說、寓言故事、諺語成語等,在創作手法上充分吸收了我國民間藝術的多種表現手法,如木偶戲、皮影戲、中國水墨畫、剪紙藝術、京劇臉譜、敦煌壁畫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格、獨特而鮮明的民族審美特征,體現了強烈的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精神與氣質,被譽為“中國學派”。中國動畫呈現出“民族化”的追求與取向,“民族化”也逐漸成為中國動畫發展的基本路線。
“民族化”是指“作家、藝術家運用本民族的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藝術形式、藝術手法來反映現實生活,表現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藝作品具有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1]。動畫的民族化也即通過動畫藝術作品展現本民族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并傳達本民族獨有的氣韻和精神。雖然中國動畫的一直以“民族化”為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綱領,但不容忽視的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內地再也沒有制作出真正具有文化影響力的動畫作品。即使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少數優秀作品,雖然深受國人喜愛,有成功的產業化運作和巨大的經濟收益,但也基本上沒有能體現民族化的特征,當下的中國動畫始終未能真正具備民族的特色,動畫產品缺乏“獨特的有效差異性”[2]而無法與美日等國動畫作品抗衡,因而在世界動畫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深究原因,其根本在于民族傳統文化在動畫中的表達長期錯位,存在巨大的誤區,具體體現為有“形”無“神”,以“形”代“神”。
在動畫創作中,動畫的民族化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指作品在視聽要素等藝術表現形式上進行民族性的積極展現,二是指在作品主題及精神意義等藝術內容中進行民族性的深入表達。因而,民族傳統文化在動畫中的表達,應涉及形式與內容兩個方面。早期中國動畫藝術家們充分利用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獨創出一些帶有民族藝術特色的新片種,如水墨動畫、剪紙動畫、皮影動畫等,大大豐富了世界動畫的種類。這些獨一無二的動畫媒介載體本身就是“民族化”的產物。但是,隨著大眾審美取向的多元化、大眾文化語境的擴大及動畫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些早期的動畫媒介表現力越來越不足,民族形式的獨特性被大大削弱。在當今的動畫發展中,如果還把對這些形式的模仿和簡單運用就看作是民族化的表現,那么顯然是凝滯和膚淺的。反觀當下中國的動畫制作,對民族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絕大多數停在對傳統樣式和藝術表現形式上的探索,認為在動畫作品中堆砌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就是“民族化”。如《寶蓮燈》、《功夫小子》、《圍棋少年》等動畫作品,都是以傳統文化為表達主題,或取材民間故事和傳說、或運用民族傳統藝術樣式等,在形式上不遺余力。雖然這些無一不是民族的,但作品卻飽受非議,無法獲得觀眾的普遍認同和喜愛,其原因主要在于作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對人文精神的表現都比較膚淺,內容和意蘊普遍蒼白。藝術的本性在于其精神性,雖然精神性最終需要借助形式得以表達,但如果只是圖解文化元素而不得其“神”,這樣的作品是形式大于內容的,有“形”而無“神”,必定無法詮釋出民族文化獨特的神韻和魅力,當然令人頗為失望。
造成這一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未能準確把握動畫民族化的真正內涵。內容是構成事物的所有內在要素的總和,而內容需要通過各種具象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直觀地表現出來。因此,不少人認為,在一個動畫作品中,如果表達的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題、人物服飾和發型等是古代的、有各種民族文化的背景展示,那么這部動畫作品的內容就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其錯誤在于將“內容”狹隘地理解為具象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而忽視了“內容”所包含的抽象的、深層次的、最為根本的“內蘊”,即某種精神、旨趣、意味、韻味等,實際上將“內容”形式化,因而其本質仍然是形式主義的。這種普遍存在的誤區使得在當下中國動畫的發展中,民族傳統文化的表達往往只關注表象而缺乏深入思考,只具備具象化的“內容”要素而缺乏抽象化的“內容”要素——內蘊,有“形”無“神”、甚至以“形”代“神”,民族傳統文化在動畫中也成了無血無肉的風干之物,因而動畫作品也就喪失生動性與感染力,缺乏審美張力。這也是大多數中國動畫片品質平庸、缺乏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根本原因所在。
當今傳媒經濟日益發達,由于傳播渠道的多樣化及文化產品競爭的激烈,“內容”已成為文化產業決勝的關鍵所在。而隨著高科技對動畫制作的不斷作用和滲透,在當代背景下的動畫民族化更具有了時代的特征與要求,應當是“以全球化的制作形式和技術手段表達出中國民族文化的內容”[3]。中國的動畫片要具備強大的競爭力,首先必須立足民族傳統文化,以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韻味顯示其獨特性和差異性,既有“形”的表達,也有“神”的彰顯,“形神兼備”。這就要求我們動畫從業者們不僅掌握高科技下的具有技術屬性的各種載體、技法和形式,能夠充分運用各種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能夠進行“形”與“神”的融合,深入挖掘,通過形式有效傳遞出各種文化元素所深含的內蘊——意味、韻味、旨趣、精神,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思想精神和哲學思考,在通過動畫作品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呈現于世人的同時,作品本身也因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神韻具有了審美價值和商業價值。
參考文獻:
[1]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