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8 17:08:51
序論:在您撰寫鄉村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收稿日期:20161014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7.01.20
基金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SS15B12)
作者簡介:譚英(1964-),女,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鄉村傳播與農村發展。
引言
知識產權指的是權利主體對其智力創造的各種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1],而農業知識產權則是指存在或運用于農業領域的知識產權,強調智力成果的涉農性[2]。作為法律制度的知識產權,其立法目的在于保護智力創造者的權利,維系社會正義;促進知識廣泛傳播,有效配置智力資源,這即是正義與效益的雙重價值目標[3]。
以知識產權制度確立為前提的知識產權保護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自不待言,在經濟建設方面,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激勵創新、優化創新資源的配置、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技術和創新知識的傳播與利用、促進國際間經濟和技術的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成效卓著[4]。相關實證研究表明,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水平總體增長平穩,中西部地區增幅較大,東部地區增速出現減緩趨勢[5]。知識產權保護強度與經濟增長高度相關,保護強度100%的提升將會帶來21%經濟增幅[6]。但是知識產權保護在“三農”領域中的重要性極容易受到忽視,尤其是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其為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提供了動力源泉[7]。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保障農產品市場秩序、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8];有利于更好地發展農業高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競爭力,為農業增產的實現提供可靠保障[9]。具體來說,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優化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志保護、重視民間文學藝術的知識產權保護尤為重要[10]。
然而,課題組在調研中了解到,有些農村在發展特色養殖和種植時就受到了侵權的困擾,但大多“被侵權者”都選擇沉默,并非他們不想維權,而是確實不知道怎么維權,甚至由于某些原因根本無法維權。民間要求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處力度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家對保護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條例的界定也越來越明晰[11],但僅有法律的威懾還不行,如何提高農村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遇到問題能夠主動維權、并有效率地解決問題,可能是當今新農村建設中應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
“知識運用是運用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習者經由對公共知識的內化、轉化、外化、習俗化進而實現認知層面與實踐層面的知識創新”[12]。在當今新媒體時代和多元文化交集的時代,要想提高農村公眾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首先需要了解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認知和關注狀況,以便解決現實問題,助推農村的經濟發展。為了較為科學地評估基于媒體的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關注度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本研究從認知原理及傳播效果的角度入手,主要從公眾認知取向和實踐取向運用知識的過程或心理效果層面(認知、情感、意愿、關注、滿意等)分析受眾認知、關注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認知是關于受眾對事物作用的了解;情感是關于受眾對事物的態度;關注是關于受眾對事物采取的行動,如最相信的渠道、最關心的信息等;意愿是關于受眾對事物采取的行動的驅動力;滿意度是關于受眾采取行動后的評價。近年來數字傳媒發展迅速,農村公眾如何借助媒體獲取相關信息,并運用知識產權更好地保護產權人的利益,了解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關注度及其實踐運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為相關政府部門及農村發展者提供決策依據。
一、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采用偶遇方法選擇樣本,結合定點村莊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共發放1 2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 187份,問卷有效率達99%。共涉及26個省4個直轄市,118個市的53個鄉鎮147個村莊(見圖1)。調查對象主要集中于東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浙江、廣西等鄉村,中部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鄉村,西部的四川、重慶、陜西、甘肅、新疆等地的村莊。在調查對象的年齡分布上,主要以年輕人為主,35歲以下人數占比達到66%,36~50歲的占24%。從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分布來看,本科及以上學歷占37.5%;高中、中專至大專學歷占比近32%;初中及以下學歷占30.5%。從被調查者的職業分布來看,在校大學生占比最高,占24.94%;其次是企業工作人員,占比約為15%;種、養殖戶占比10.91%,位居第三;從事其他職業的公眾諸如中小學教師、生意人、村干部、農技員等占比近50%。對獲得的調查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偶遇抽樣又稱為便利抽樣,其依據是認為被調查總體的每個單位都是相同的,因此把誰選為樣本進行調查,其調查結果都是一樣的,而事實上并非所有調查總體中的每一個單位都是一樣的。因本研究的內容是基于媒體的公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認知研究,在調查總體中各個單位接受大眾媒體大致相同的情況下,了解農村、職業等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認知度,從空間的不同方向和方位對他們進行抽樣調查,比較適宜采用偶遇抽樣法。同時配合對某地區定點單位公眾進行概率抽樣面對面地問卷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當然,由于每一個體文化背景差異較大,可能會出現沒有足夠的代表性的嫌疑,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公眾從媒體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基本現狀,對本研究內容有較大的幫助。
二、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的關注度及運用能力
(一)農村公眾了解知識產權相關信息的意愿
本研究把公眾了解知識產權相關信息的意愿劃分為“愿意”“不愿意”“說不清楚” “無所謂”四個等級。需要說明的是,“說不清楚”與“無所謂”雖然都是不明確選項,但前提不同,“說不清楚”的前提是對知識產權毫無了解,“無所謂”的隱含意思是對知識產權概況略有所知但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薄弱。
數據顯示,有63.18%的公眾表示愿意了解知識產權方面的信息,明確表示不愿意了解這方面信息的公眾不多,占比為2.27%,選擇“說不清楚”選項的公眾占比近11%,表示“無所謂”的公眾占比23.64%。
(二)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及法律制度的認知
1.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及法律制度的知曉度。課題組選取了5部與公眾生活較為貼近的法律,分別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此調查公眾對相關法律政策的知曉程度。
數據顯示,農村公眾對法律、條例的認知水平較低。大多數公眾對這些法令一無所知,對此較為熟悉的公眾占比都未超過2%。就單部法律來看,對其不了解的公眾占比都超過60%(見表1)。
2.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作用的認知。本研究預先提出了知識產權的17個作用,讓公眾作出選擇。圖2的數據表明,有18.64%的公眾認為知識產權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獲取許可收益,緊隨其后的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選擇占比為15.45%。除這兩個被選率較高的作用之外,還有“自己應用”與“提高企業市場影響力”得票率都在8%以上。
(三)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信息的關注度
1.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渠道。數據顯示,農村公眾最常用來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三個渠道為網絡、電視臺和報紙,其中,電視臺占比68.91%、計算機網絡占比65.13%、報紙占比29.83%(見表2)。
可以看出,電視臺仍是農村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第一大渠道,網絡緊隨其后,報紙重要性雖然降低了一個等級,但仍不可忽視,位居第三。除此之外,鄉政府、村能人、圖書、宣傳冊、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都在知識產權信息傳播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將是在傳統媒體影響力下降后,提高農村公眾知識產權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2.公眾最相信的渠道。調查顯示,對于獲取知識產權相關信息,35%的農村公眾最為信任的渠道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其次就是電視臺,選擇占比在30%左右(見圖3)。
除這兩個占絕對優勢的渠道之外,鄉政府這一獨特的渠道表現亮眼,得票率僅次于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和電視臺,公眾對其認可程度接近15%。此外,農村公眾對報紙這一傳統媒體的信任度也較高,排在第四位。
3.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類信息的關注。本研究把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類信息的關注度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必看必聽、常??绰?、偶爾看聽和不看不聽相關信息。數據顯示,在農村中,偶爾看聽知識產權保護類信息的公眾最多,占76.82%;必看必聽相關信息的公眾僅占1.36%;常??绰牬祟愋畔⒌墓娬?.55%;明確表示不看不聽知識產權保護類信息的公眾占17.27%。
4.最關心的知識產權信息。從具體數據來看,農村公眾對于政策法規類信息受關注度相對較高,占比在30%上下。關注“專利侵權與法律責任”方面的信息公眾占比在18%左右。但是,明確表示不關心知識產權類相關信息的公眾占比達到18.64%(見圖4)。
(四)農村公眾對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滿意度
數據表明,在農村,對媒體提供的知識產權服務基本滿意的公眾人數最多,占比為81.82%;明確表示對知識產權相關服務不滿意的公眾占比17.99%;非常滿意此類服務的公眾僅占比0.45%。
調查中了解到,明確表示對媒體提供的知識產權相關信息不滿意的公眾有兩種:一類是沒有現實需求,又想接受這方面信息,但媒體提供信息不足;另一類就是有實際需求,但媒體沒有提供與其需求相關的信息。
(五)農村公眾運用知識產權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公眾遇到的問題。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低、缺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意識、不知道如何使用知識產權相關信息是公眾遇到的三個主要問題。
表現在農村公眾遇到知識產權問題時不知道怎樣使用;同時,農村公眾對于“缺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意識”的反應較為突出,占比近26%;此外,有9.55%的農村公眾認為技術水平不高是他們遇到的主要問題(見圖5)。
2.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數據顯示,農村公眾最希望解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執法水平、維權成本、懲處力度三個方面(見圖6)。
對一些相對深入的問題,反應則相對較少,如結案速度問題顯然只有參與過此類案件的公眾才有發言權;再如侵權取證難也是相對專業的問題,不過這兩個問題在農村有近6%的公眾反映。
三、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在對知識產權信息的了解上,農村公眾有較高的意愿,占63.18%,有超過20%以上的公眾持無所謂的態度。
2.農村公眾對相關政策及法律制度的知曉度極低,對一些常識性法律較為熟悉的公眾不超過2%。
3.農村公眾認為知識產權重要的作用是獲取許可收益、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自我應用和提高企業市場影響力。
4.農村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渠道的偏好是計算機網絡、電視臺和報紙,但公眾最相信的渠道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業網站。
5.農村公眾中,偶爾看聽知識產權保護類信息的公眾最多,占76.82%;必看必聽相關信息的公眾僅占1.36%;明確表示不看不聽知識產權保護類信息的公眾占17.27%。
6.在運用知識產權的過程中,農村公眾遇到的主要問題有三個方面:(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水平比較低;(2)缺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意識;(3)不知道如何使用知識產權相關信息。農村公眾最希望解決執法水平低、維權成本高和懲處力度低三個問題。
(二)建議與對策
大多數農村公眾認為知識產權與自己的生活毫不相關,其實這種看法比較偏頗,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享受知識產權給這個社會帶來的好處,所用到的東西也多多少少會涉及到知識產權。如果公眾對知識產權相關信息不聞不問,直接原因有二:(1)公眾感覺沒有實際用途,即使有部分公眾認為知識產權的作用是獲取許可收益,但可能也并不知道如何去獲??;(2)由于農村公眾文化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對于比較枯燥乏味的相關產權和政策條文理解困難。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電視、互聯網、手機媒體應加強向農村公眾傳播與其生活相關的或感興趣的內容,提高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增加知識產權信息的吸引力。
2.注重知識產權信息傳播的通俗度,培育農村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如增加知識產權方面的案例研究,讓公眾切實感受到知識產權的作用。有必要時,可以針對某些有特殊需求的農村,比如發展特色養殖與種植、民間藝術產業化的村莊,定期舉辦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訓會,現場解答公眾提出的問題并及時做出解決。
3.借用新媒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育。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農村公眾第一大信息來源。利用互聯網及微信等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傳播或轉載知識產權信息,舉辦生動有趣的相關活動,鼓勵農村公眾積極參與面,調動其學習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
4.發揮鄉政府及村委會的“上傳下達”的作用。數據顯示,鄉政府是農村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第三大權威信息來源。為此,可發揮鄉政府執行力的作用,以宣傳冊、農村集市或文化娛樂活動為載體宣傳知識產權信息,引導公眾充分利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這一權威資源庫。
5.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的設計要簡單明了,相關信息要及時更新。公眾只要有需求就能打開官網進行相關信息的查詢。
6.針對公眾反映的問題做出積極回應,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大環境建設,從根本上激發農村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動力,提升農村公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運用能力。
農村公眾了解知識產權相關信息的意愿度較高,但公眾運用知識產權能力比較弱。執法水平低、維權成本高、懲處力度不夠,是公眾集中反映的三個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一會喪失法律尊嚴,損害群民利益;二是容易讓公眾產生消極心理,不利于保護知識產權大環境的建設。
關鍵詞:豐臺區;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服務業;建議
1引言
豐臺區是北京市六城區之一,作為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區,是北京市國際國內知名企業代表處聚集地,北京南部物流基地和知名的重要旅游地區。伴隨著市場的好轉和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豐臺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也開始進入快車道,但同時也面臨著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本文從豐臺區知識產權行業的環境、現狀等方面入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2北京市豐臺區知識產權現狀分析
本節試從知識產權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政策等幾個方面對豐臺區知識產權工作現狀進行分析。
2.1知識產權創新
通過多方機構的共同努力,豐臺區知識產權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建成,在促進創新、實現專利技術實施方面卓有成效。
鼓勵創新方面,北京市和豐臺區積極開展專利試點單位和示范單位的審定工作,專利優勢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豐臺2013年全年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6373件和3275件,分別比上年增長31.5%和9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2829件和755件,增長29.2%和0.5%,2009~2012年專利申請數量復合增占率約為232%,專利授權數量復合增長率為237%(表1)。
促進技術轉化方面,豐臺區科委下設生產力促進中心,以貸款擔保、技術合同登記、科技培訓等業務為重點、在區科委的直接指導下,全面開展各項工作。區內組建有豐臺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構建孵化器可持續發展機制,進而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2013年,豐臺簽訂各類技術合同2479項,技術合同成交總額629.5億元,增長28.4%,居北京各縣市第2位。目前,豐臺區知識產權保持著持續穩定增長,技術交易市場發展活躍,豐臺區科委等有關部門的相關管理舉措,有利地促進了豐臺區知識產權工作的開展與進步。
2.2知識產權保護
伴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得到重視,北京市及豐臺區政府從多層面改善當地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為科技、文化創新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司法方面,北京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布局更加完善,各有關部門相繼制定了《北京市專利保護和促進條例》等一系列知識產權法規條例,知識產權法制建設更加系統。北京市法院知識產權庭2013年共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案件12464件,共審結一審案件12238件,受理案件數量較之2012年上升10.2%。機構設置方面,北京市知識產權局下屬單位北京市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及其工作站;豐臺區人民法院設立基層知識產權庭,審理除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糾紛案件以外的各類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宣傳方面,北京12330同豐臺區知識產權局積極合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工作,對于郊縣地區和社區居民,加強宣傳和教育力度,通過開展“知識產權進鄉村”“身邊的知識產權”等活動,增強居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2.3知識產權政策
2008年6月5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確定了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除《綱要》外,我國陸續出臺多項知識產權政策,知識產權政策體系的整體架構已經基本完善,框架涵蓋了戰略目標和近期目標、戰略重點、戰略專項任務及其戰略措施多個方面。
北京市政府積極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政策,制定了《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為北京知識產權的發展確定了基本方向和重點任務;還制定了《北京市專利保護和促進條例》、《北京市專利商用化促進辦法》等一系列具體行政法規,從鼓勵發明創造、鼓勵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制度體系及服務平臺等多方面對北京市知識產權工作進行規范指導。
豐臺區人民政府《北京市豐臺區“十二五”時期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強調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加大中介服務組織培育、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了政府創新服務體系。為此,豐臺區科委制定《豐臺區專利支持辦法》,區政府每年設立專利支持資金1200萬元,對專利獎勵進行了詳細規定,主要用于支持專利授權、專利轉化及專利服務。
總體來看,北京政府長期以來堅持鼓勵并支持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鼓勵知識產權轉換和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間,各項制度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為北京科技文化創新提供了良好政策環境。
3北京市豐臺區知識產權特點
綜合豐臺區知識產權現狀和經濟發展特點,分析得出豐臺區知識產權特點,包括知識產權企業集群分布、軍工科技資源密集、高技術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專利技術市場活躍、知識產權持續快速發展、區內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具體分析如下。
3.1知識產權企業集群分布
豐臺區的知識產權研發主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集聚與中關村豐臺科技園等地,集群現象明顯。園區擁有企業共計約40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到2900余家,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50家,擁有上市公司24家。園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是豐臺區進行科技創新的主體,是研發投入的主要投資者。
3.2軍工科技資源密集
豐臺區軍工科技資源密集,促進以軍民融合為特征的產學研結合,是發揮資源稟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點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兵器工業集團名下大約有近50家企業入駐豐臺園區,在高端裝備制造業、信息產業、衛星應用產業、集成電路產業、新材料產業等領域有著較大優勢,是軍民融合的重要領域。利用軍工科技資源密集的特點,豐臺區采用“軍民融合”模式以促進本地技術創新和經濟的發展,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
3.3高技術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豐臺區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工程服務、軌道交通和航天軍工為代表的特色產業,以文化創意產業和生產業為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型產業,已初步形成創新活躍、要素集中、經濟發達、區域和諧的總部經濟區。
3.4專利技術市場活躍
2012年豐臺區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仍穩居全市區縣第二位位,合同成交額為490.3億元和382.2億元,占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的19.9%,輸出現代交通技術合同成交額332.0億元,比上年增長9.1%,占全市現代交通技術合同成交額的73.7%。
3.5知識產權持續快速發展
2013年,全年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6373件和3275件,分別比上年增長31.5%和9.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2829件和755件,增長292%和05%;商標申請9893件,獲得注冊5439件,累計有效商標32080件,2010年至2013年,商標注冊申請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復合增長率為21%。
3.6區內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
截止2013年,豐臺區擁有商標機構149家,占北京總量的9%左右;至2014年4月,北京市共有專利服務機構291家,其中海淀機構數量約占總數45%左右,朝陽約占20%,西城約占17%,豐臺區只有數家專利機構。區內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對知識產權的轉化實施有一定的影響。
4北京市豐臺區知識產權發展建議
結合豐臺區知識產權發展現狀與特點,本文試從工作重心、外部
4.1打造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
培育知識產權轉化平臺。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豐臺區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服務,提高區內企業的知識產權轉化與運用能力。探索設立多層次、多領域的知識產權投資基金,吸引產業資本、風險投資采取多種商業創新模式,共同參與知識產權的運營和管理。
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企業、行業組織、產業聯盟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依托專業服務資源,積極建設知識產權訴前調解機制,為企業解決知識產權爭端提供高效服務。
發展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立足科技園、服務北京的跨區域知識產權交易網絡。以促進知識產權交易為目的的配套服務體系,以及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為核心的集成式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以服務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為特色的綜合服務體系。
4.2優化知識產權環境,加強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修改
對現有法規政策進行整理和修訂完善,將工作重心轉變到為國內科技文化創新服務、國民經濟轉型服務上來,制定有利于促進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鼓勵性政策。
制定有利于專利轉化運用的支持政策,對搭建專利技術交易平臺、專利轉化實施項目、專業服務支持、金融服務等予以支持。支持專利運營機構發展,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知識產權運營領域。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相關法規,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效率和處罰力度,減低專利企業和個人通過法律等手段維護自身權利的成本。
4.3加大知識產權宣傳力度,增強社會知識產權意識
多渠道、多方式共同作用,擴大知識產權宣傳工作的受眾范圍,利用知識產權人員培訓、知識產權知識普及展示、知識產權教育等形式,對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有針對性的進行宣傳。
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內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制度,通過知識產權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強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開展各項宣傳活動,面對社會居民進行知識產權教育活動,加強居民知識產權法律意識。使居民能夠,自覺自律地提升知識產權修養,不再使用盜版軟件、不購買盜版書籍和音像資料,提升社會公眾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4.4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專業化發展
拓展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積極拓展知識產權服務領域,鼓勵豐臺區現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更加豐富全面的服務活動。在知識產權戰略咨詢服務、知識產權評估服務、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等現有機構的薄弱環節,加強人才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
鼓勵組建專業化、滿足特定客戶群體(如大學等)需求的專門化服務機構,豐富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服務質量。
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人才隊伍建設。全面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職業培訓工作,組織好對專利人的繼續教育工作;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多形式、多渠道引進人才,要著力引進服務豐臺區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知識產權高級人才。
4.5以企業為知識產權工作的重點
關注并重點鼓勵以豐臺科技園高新技術企業群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性活動和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構建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務支持。
充分利用豐臺科技園高新技術企業集群的有利優勢,鼓勵其創新能力的建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群。
4.6加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
加強知識產權對外交流合作。通過搭建交流平臺等多種渠道,加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取長補短,最終達到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目的;積極開展國際多層次交流合作,包括如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間的國家機構層面的交流合作,通過數據共享等方式,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發展現狀、促進國際知識產權實業發展。
鼓勵國內外知識產權機構、企業雙向發展。鼓勵有實力的大型知識產權機構設立國外分支機構,參與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市場的競爭;鼓勵國際知名的知識產權服務機企業到過國內開展業務。
2014年7月綠色科技第7期5結語
在新形勢下,只有從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增強社會知識產權意識、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業化發展、加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不斷深化改革,促進重點企業的科技創新與轉化,才能使知識產權持續良性發展,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裝變、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濤,中國知識產權政策十年反思[J].知識產權,2014(3).
[2] 姚泓冰,馮曉青.我國知識產權商業機構現狀研究[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3(1).
[3] 徐棣楓.專業化與體系化結合的美國知識產權服務業[J].求索,2013(1).
[4] 何耀琴.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分析[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8(3).
[5] 王勉青.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述評[J].探索與爭鳴,2010(10).
[6] 趙弘.關注北京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11).
首先,傳統文化主要包括民間文學藝術、傳統工藝及民間民俗三大類。其中,以民間音樂、舞蹈、曲藝、美術、語言文字、戲曲雜技等為主的民間藝術形式則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之余創造的或在民間得以廣泛流傳的藝術。多有相對公開性、不可再生性、表達形式多樣性等特點。傳統的民間藝術基本以口口相傳或者形體記錄的方式進行傳承,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其保護出了個大難題。其次,民間傳統文化作為一個群體性的文化形式,基本上是屬于一個村寨,或者一個鄉鎮,抑或是一個民族的,甚至有可能是流傳于少數的傳承人之間,這在主體確認上有了很大的挑戰。與現行知識產權規定的自然人、企業、其他組織較為明確的主體不同,其在主體的資格上很難去確定主體。再次,民間傳統文化比如民歌很大程度上是靠口口相傳的,只要其被使用就會一直被傳承下去。在我國特別是新絲路背景下的很多多民族地區,有很多藝術形式都有上千年的歷史。這給我們現行的著作權法對相關作品的保護期限規定出了個難題,以文字作品為例,其保護期限為作者生前及作者死后50年。而民間傳統藝術的自然傳遞和不斷傳承特性,讓其在期限上有個嚴重的不確定性和超長性,這也讓現行知識產權保護的期限性無所適從。
二、現行立法的缺失,欲保護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國際社會對傳統知識的保護尚處嚴重不完善的境地。不管是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還是一些嘗試立法的發展中或者第三世界的國家,都處在星星點點、相互摸索的狀態。從最初的1976年,WIPO與UNESCO共同制定的《發展中國家突尼斯版權示范法》最早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了解釋,至1977年的《關于建立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班吉協定》對“民間文學藝術”有過相關的論述,再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第一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钡臍w納將民間傳統文化中的大部分內容歸納至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際社會對民間傳統文化形式的歸納和總結以及其立法保護都未直接將其歸納至知識產權領域,或者說都未直接將其置于知識產權體系的管轄之下。我國對非物質文化的概念界定出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中,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第二條與第三條規定的內容,不難發現我國目前立法狀況將民間傳統藝術基本歸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雖然我國著作權法第6條規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但具體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類型和種類并未得到詳細的解釋,因而,可以說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保護和立法內容尚處欠缺狀態。
基于以上的分析,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界不管是從立法還是從司法實踐中,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保護都尚處欠缺階段。在“新絲路”拉動區域經濟、文化、政治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文化產業的貿易必將成為經濟貿易的一大重心,要加強文化產業特別是民間傳統藝術的產業化和知識產權保護顯得迫在眉睫。在分析主體、客體、時限性、和立法缺失等現狀的基礎上,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保護提出如下解決思路。
(一)激活產業,為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提供市場保障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的不斷深化發展,知識作為另一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越來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08年夢工廠制作的兩部動畫片《功夫熊貓》風靡全球,在給夢工廠帶來11.64億美元票房的同時,還分別捧得了第81和84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這兩部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本元素的動畫電影在受到市場和業界肯定的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傳統文化的潛在市場價值和無限的可能。“新絲路”橫跨的各省份和地區都是傳統文化較為繁榮的地區,在“新絲路”經濟圈的背景下激活民間傳統文化產業市場不僅可以為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提供市場保障,而且可以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出很大的貢獻。以《云南印象》的成功為例,各行業及藝術家在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地方政府要在政策、市場準入、稅收等方面給予民間傳統文化產業以一定的優惠,積極的鼓勵文化公司、藝術家不斷的以民間傳統文化為創作的素材,不斷的加強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與傳統的民間傳統文化的融合。實現民間傳統文化科技化,科技人文化,真正的打開民間傳統文化的發展市場。
(二)科學立法,為民間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基礎保障民間傳統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僅在客體和價值取向上是與現代知識產權保護戰略不謀而同的,而且在經濟價值方面加強民間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是知識產權人的智力成果,而民間傳統文化在數千年的傳承歷史中無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重要的是這種智慧結晶不僅具有創新性還具有實用性,這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無疑是完全吻合的。此外,知識產權保護在給予知識產權人一定期限的排他性獨占權的同時,也激發了創作人的創作激情。民間傳統文化不僅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更具有弘揚的民族精神和繁榮文化產業的巨大功效。給予民間傳統文化以知識產權保護無疑在激勵傳承人的創作、弘揚激情的同時還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繁榮和發展。雖然民間傳統文化有相對的公共性,但是基本集中于傳承人、鄉村、片區,仍然具有私有性,僅其私有范圍較廣而已。因而,不管是從客體還是從價值取向抑或潛在市場價值角度出發,我們都可以將其與現代知識產權保護相融合,而不是簡單的將其歸類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列。“新絲路”背景下,文化產業特別是民間傳統文化產業的貿易和交流將會愈發的頻繁,加快科學立法,全面促進地方、片區、經濟圈的科學立法,是民間傳統文化得以保護的基本前提。
(三)嚴格執法,為民間傳統文化的產業化和資本化提供執法保障在科學立法的同時,還要不斷的注重執法的保障。在震驚全國的“烏蘇里船歌案”的審判結果里我們看到了民間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尷尬處境?!盀跆K里船歌案”經過二次審理雖然分別判決赫哲族勝訴,但是對于赫哲族索賠的訴訟請求卻沒有予以支持。面對這種“新拿來”主義,我們在有立法保護的同時,還要在司法、執法的時候予以支持。著作權法第37條規定: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演出,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我們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應該以現行知識產權法的相關規定為引用,在合理考慮雙方當事人創作的基礎上,要求再創作者者給予原創作者以適當的經濟報酬。這樣,不僅可以使得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得到一些經濟補償,也不至于因高昂的使用費用將民間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嚇得不敢靠近。就烏蘇里船歌的判決來看,司法和執法仍然存在含糊和糊弄的意思,沒有更好實質的解決問題。而“新絲路”背景下的民間傳統文化貿易,卻需要嚴格的執法。需要完善的法律基礎上能夠有嚴格的司法、執法隊伍,這樣才能保護好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的促進其再生和循環創作。
旅游業是現代朝陽產業,逐漸發展為我國服務型產業的重心。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本文主要結合貴州省的一些實例,概括出我國旅游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
一、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問題
(一)景區名稱商標頻被搶注
很多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片面重視資源的開發、宣傳、營運,忽視品牌建設與保護。有的旅游企業完全沒有景區商標的概念,也有的雖然申請了商標,但商標注冊范圍過窄,擴展延伸不夠,致使我國頻繁發生有關企業和個人把歷史古跡、風景名勝的名稱搶注成商標的事例?!跋愀窭锢?、“瘦西湖”、“武當山”、“黃山”等都在某個商標類別中被搶注。安徽省著名風景區“天柱山”、“九華山”被外省搶注成商標,并標高價出賣。海南省旅游行業的品牌――天涯海角,1997年被一公司搶先注冊了包括“觀光旅游”服務項目在內的6類“天涯海角及圖標”商標。
貴州省旅游資源極其豐富,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觀、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悠遠凝重的歷史文化和舒適宜人的氣候條件構成了貴州獨特的旅游資源。然而面對景區名稱被搶注的狂潮,貴州旅游幾乎面臨同樣的尷尬。貴州梵凈山被很多企業和自然人在藥品、水泥、面粉、啤酒、礦泉水、瑪瑙、保險、典當等類別,甚至還在寵物飼養、動物育種、墓碑等類別上被注冊了商標?!拔鹘裘缯薄ⅰ扒裘缯币驯毁F州和上海的自然人搶注。其中,貴州兩個自然人在6個商品類別上申請“西江千戶苗寨”和“千戶苗寨”商標共7件,上海的自然人夏某在45大類商品類別中,每類都申請了1件注冊商標。黔東南州“朗德上寨”于2006年被上海的個人注冊了全部類別的商標計45個,“青龍洞”、“和平村”亦被他人注冊。截至2008年,使用貴州省景區名稱申請商標注冊共有1388件,省內景區自己申請的商標僅有61件,占總數的4.4%。省內其他主體以我省景區名稱申請商標注冊共599件,占總數的43.2%。省外申請人以貴州省景區名稱申請商標注冊達728件,占總數的52.4%[1]??梢?,加強旅游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形勢嚴峻。
(二)旅游線路模仿、抄襲現象嚴重
旅游線路往往分為普通旅游線路和特色旅游線路。開發設計并宣傳旅游線路尤其是特色旅游線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復制它卻十分容易。由于未對旅游線路及時注冊商標,很多旅游企業設計的旅游線路都不同程度地被復制、抄襲。如“自駕車重走絲綢之路”旅游線路是1998年四川某國際旅行社投巨資在全省首次開發的,在設計中,游客將以自駕車的方式從成都出發,經陜西、甘肅、青海環線旅游。不料這一旅游方式和旅游線路很快被省內外其他旅行社“抄襲”,該活動也因這些旅行社省略了開發成本的低價競爭而被迫中止。雷同的線路、混亂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購買欲望,影響了旅游業的整體發展。這一問題在貴州也很普遍。
(三)旅游活動安排、旅游商品簡單“克隆”,缺乏吸引力
景區為提升旅游產品質量,增加景區吸引力,往往安排專人進行活動項目的創新和推廣,如各種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等表演形式和游戲活動。同時為增加經濟效益,旅游企業往往精心打造一些凝聚了當地的特色旅游信息和特色旅游文化的具有實用性、紀念性、禮品性的旅游商品出售。無論是旅游活動安排還是旅游商品都耗費了旅游企業的精力和財力。然而實踐中,旅游項目、經營模式、旅游商品等“克隆”現象非常嚴重,假貨、次貨、低質旅游商品和服務泛濫,致使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影響了商品的品牌地位,降低了游客的購買欲望。貴州旅游商品市場仿冒較為嚴重。如被稱為“東方第一染”的安順手工蠟染長期被機器化大規模仿制,且價格低廉、質量低下,導致安順蠟染的聲譽在近些年大受打擊。除此之外,貴州銀飾、刺繡、服裝服飾、雕塑、編織、民族樂器等旅游商品也往往因為生產規模小且分散,產品開發深度不夠,企業法律保護意識不強而頻頻被復制、克隆。
二、旅游知識產權保護之對策
(一)強化旅游管理部門工作職能,解決當前突出問題
1.各省旅游管理部門應責成下級旅游管理部門全面調查掌握所在轄區的各類旅游景區的商標注冊情況。對尚未申請注冊的,督促相關單位盡快申請注冊。必要時旅游管理部門可將轄區內的重要旅游景區名稱注冊為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準許具有良好商譽、講求誠信、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加以使用。已經注冊的,要掌握其注冊類別等信息,對重要的已被搶注的商標鼓勵相關單位進行回購。
2.各地旅游管理部門還應與文化部門、遺產保護部門配合,加強對本地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民俗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等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民族的DNA,“保護文化遺產,守望精神家園”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貴州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省份,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主要有苗族古歌、刻道、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銅鼓十二調、木鼓舞、蘆笙舞、儺戲、安順地戲、彝族撮泰吉、木偶戲、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戲、思南花燈戲、侗戲等。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貴州開展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貴州省旅游管理部門可責成下級旅游部門對轄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時申請商標或專利保護,并支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以姓名注冊商標。同時,貴州省獨特的民族旅游商品資源豐富,比如銀飾品、漆器、樂器、民族織品、刺繡、蠟畫、蠟染、木雕、奇石等,因此有必要將獨具特色的民族特征信物、標識申請商標。最后,貴州旅游管理部門可依托民族旅游村寨注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貴州有眾多民族風情濃郁、環境優美的民族村寨,已成功打造出以凱里巴拉河苗族文化旅游區、黎平肇興侗族文化旅游區、貴定音寨布依族文化旅游區等為代表的少數民族鄉村文化發展模式,西江千戶苗寨、郎德上寨、平壩天龍屯堡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景點[2]。為防御這些資源被搶注商標,相關旅游管理部門應盡快將這些民族村寨名稱、民族村寨的物質、文化標識申請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
3.組建旅游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協調處理保護工作。旅游管理部門作為旅游業發展的調控主體,隊伍建設十分重要。為此必須在各級旅游管理部門中增設內設機構旅游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組建一支高效精干的旅游知識產權保護隊伍,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機制。
(二)提高旅游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1.提高旅游企業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首先企業領導層要通過集中培訓、向同行考察學習等方式快速積累旅游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學習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策略,盡早制定企業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其次,要在企業上下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形成合力。
2.及時申請商標、專利。首先,旅游企業務必高度重視商標注冊,及時注冊商標并擴大注冊類別,有實力的企業可盡量申請在覆蓋商品和服務類別的45大類商標上全部進行注冊,有效避免商標流失。對于符合專利申請條件的外觀設計、生產配方、生產技術等盡早申請專利。對于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專利,旅游企業可以將商標、專利許可出去,收取使用費,或者作為無形資產投資入股,達到了宣傳品牌和增加經濟收益的雙重目的[3]。另外,旅游企業要加強市場監測,及時發現并打擊侵權行為。
3.密切關注《商標初審公告》?!渡虡朔ā返?3條規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因此,旅游企業和旅游管理部門對他人搶注的自己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可以及時提出異議,以維護自身權利。如果商標已被他人注冊成功,應密切關注商標市場的情況。如果搶注人商標注冊后三年內沒有使用,根據《商標法》第44條規定: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此時要把握機會及時申請注冊,奪回商標權[4]。
(三)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旅游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地理標志;特產;保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圖分類號:F327.8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8-1980-05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of the Enshi Specialty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s
LIU Zhi-yang,SUN Zhi-guo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outhern Hubei Province,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4371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20 kinds of national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14 nation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trademarks, 6 ki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nation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the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e 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Some advices and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 Enshi prefectur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specialty;protection;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地理標志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規定的7種獨立的知識產權之一,為多哈回合知識產權談判的三大議題之一[1-3],是當今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普遍關注的一大熱點。地理標志保護制度源于法國,有100多年的歷史[4],但其在中國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制度,實施時間不久,始于1995年。這種新型知識產權主要是針對名優特產(農產品、酒類、食品、工藝品、紡織品等廣義的特產),是農業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5],能構建“地理標志”區域公用品牌,從而帶動特產產業集群發展[6,7],尤其適用于民族工藝品、民族傳統醫藥等地理標志權的保護[8,9],從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因此,地理標志具有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價值[10-14]。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將武陵山片區等連片特困地區定為中國未來十年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并確定了新階段扶貧方面特色優勢產業的主要任務,專項扶貧中產業扶貧的思路,行業扶貧中發展特色產業的方法。2011年2月16日,湖北省率先啟動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強調以大別山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和幕阜山區為扶貧攻堅主戰場。
如何利用TRIPS協議中規定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等培養特產品牌[15],提升特產競爭力,是武陵山片區特產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產業扶貧的重要問題。將武陵山片區特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農業扶貧的關鍵。因此,分析了武陵山片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特產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1恩施州特產地理標志保護現狀
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目前存在3個主要系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和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1.1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國家質檢系統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始于1999年,1999-2005年稱為原產地域產品。恩施州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種,具體如表1所示。
1.2地理標志商標注冊
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工作始于1995年,恩施州有國家地理標志商標14件,具體如表2所示。
1.3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開始不久,始于2008年。恩施州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6種,具體如表3所示。
2恩施州地理標志保護存在的問題
2.1地理標志保護不全面
恩施州目前已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的特產還不到該州名優特產的10%,許多區域性特色名優農副產品與農副產品基地尚未實施地理標志保護。食用油、紡織品、飲料、調味品、花卉等特產尚未實現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水產品、調味品、花卉、紡織品、食用油、酒類、飲料、煙草等特產尚未注冊國家工商總局的國家地理標志商標;飲料、水產品、煙草、棉麻、調味品、花卉等特產,尚未登記農業部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恩施州的紅茶、貝母、續斷、窯歸、百合、魚腥草、天麻、首烏、竹節參、金銀花、板栗、核桃、白果、薇菜、香菇、魔芋、茶油、烤煙、白肋煙、馬頭羊等名優特產,均未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
2.2地理標志保護系統分工不明
由于行政體制分管問題,地理標志保護存在的3個主要系統。結果是同一特產不得不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時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還得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在不同地理標志保護系統中,同一特產存在同物異名、同物地理標志保護范圍有異等現象。如同一種桐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系統中稱“金絲桐油”,而在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中系統稱“來鳳金絲桐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伍家臺貢茶”保護范圍為,宣恩縣萬寨鄉伍家臺村、板場村、馬鞍山村,椒園鎮香樹林村、紅巖卡村,曉關侗族鄉小溪村、覃家村現轄行政區域,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伍家臺貢茶”保護范圍則為,宣恩縣萬寨鄉、曉關鄉、椒園鎮、珠山鎮、長潭河鄉、沙道溝鎮。
2.3部分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狹窄
我國藏毯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為青海省現轄行政區域及自治區現轄行政區域;普洱茶的是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11個市州部分現轄行政區域,地理標志保護范圍都較大。然而,恩施州地理標志的保護范圍則一般不超過一個縣域,有的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太小,只有一個鄉鎮。如板橋黨參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僅為恩施市板橋鎮現轄行政區域;超過一個縣域的僅有恩施黃牛肉和恩施黑豬肉2種。
2.4相應的國家質量標準缺失
保護與利用地理標志這種無形知識產權,必須對其載體地理標志特產有嚴格的質量技術要求,制定相應的國家質量標準。恩施州國家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特產,只有地方質量標準,目前尚無相應的國家質量標準。
2.5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情況較差
為了維護地理標志的合法權益,可合法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我國3種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中國家質檢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最早、最好。截至2013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共核準了4 760家企業使用526種產品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企業數最多的10種地理標志產品依次為:武夷巖茶、盤錦大米、陽澄湖大閘蟹、龍井茶、安溪鐵觀音、瀏陽花炮、洞庭(山)碧螺春茶、郫縣豆瓣、龍口粉絲和五常大米,其使用企業數分別為255、212、180、172、129、124、112、104、101和92家。然而,恩施州“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情況較差(表4),20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12種尚無企業使用,另8種的使用企業數均在1~13家,遠不及武夷巖茶等的使用情況。
2.6缺少少數民族工藝美術品的地理標志保護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均適用于工藝品,但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則僅面向農業的初級產品。恩施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世居少數民族,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工藝美術品資源,包括土家織錦、挑花、刺繡、制陶、印染、雕刻、編織等多種門類,但其地理標志保護尚處于空白狀態。
2.7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地理標志保護未受重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傳統醫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的一大類。少數民族傳統醫藥保存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其相關產品具有地理標志人文因素特征。恩施州有土家醫藥、苗醫藥、侗醫藥等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相關藥品(非農業初級產品)可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或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相關藥材(農業初級產品)還可另外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但目前該州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尚未受到重視。
2.8特產富硒地理標志自然因素特征不突出
恩施州硒資源極為豐富,分布廣、含量高,居世界之首,2011年恩施市被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大會(TEMA14)組委會授予“世界硒都”稱號,恩施天然富硒農產品為世界70%以上缺硒地區帶來了福音。產自富硒環境中的特產(尤其是農產品)常具富硒這種地理標志自然因素特征,而恩施州地理標志名稱中含硒極少,僅1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恩施富硒茶),完全沒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與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顯然,該州特產富硒地理標志自然因素特征在國家地理標志名稱上未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3恩施州地理標志保護對策
3.1推行“一縣八品”的地理標志特產政策
大力推進恩施州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實行一縣(區、市)八種國家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政策。突破“一村一品”的老觀念,盡量擴大地理標志保護范圍,最好以一個或幾個縣(區、市)為范圍,利用WTO十分認同的地理標志制度,實現地理標志特產區域化、專業化,從而發展縣域特色優勢產業。
3.2深入研究名優特產的地理標志人文因素與自然因素特征
地理標志特產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決定,其中自然因素是指原產地的氣候、土壤、水質、天然物種、特產立地農業地質背景等;人文因素是指原產地特有的產品生產工藝、流程、配方、生產歷史、文化遺產等。恩施州可以借助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相關專家之力,深入研究名優特產的地理標志人文因素(尤其是文化遺產)與自然因素(尤其是特產立地農業地質背景)特征,做好地理標志特產保護工作。
3.3構建地理標志區域公共品牌
構建地理標志區域公共品牌,需要加強跨縣域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協作,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實現跨省域地理標志保護合作。還應該聯合統一恩施州區域性名優特產地理標志名稱,如恩施魔芋、恩施薇菜、恩施魔芋粉、恩施油茶、恩施竹筍、恩施銀杏、恩施桐油、恩施烏桕油、恩施生漆、恩施西蘭卡普等。
3.4建設地理標志特產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大力推進恩施州地理標志特產標準化,制定各種地理標志特產的相應國家質量標準,通過實施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規范生產過程,開展全程質量控制,構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大力推行地理標志管理、產品條形碼制度,做到質量有標準、過程有規范、銷售有標志、市場有監測,打好地理標志特產品牌發展的基礎。大力開展恩施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中藥材GAP等認證,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與有機農產品。
3.5堅持地理標志戰略品牌
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集團性和商品獨特性,應該從地理標志申報、質量控制、專用標志使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等方面,完善恩施州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系統。應充分利用地理標志品牌效應,鼓勵與支持地理標志特產保護范圍內的更多企業使用其相應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并結合中華老字號認定、中國特產之鄉命名、中國馳名商標認定等,在統一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對現有品牌進行整合,切實解決地理標志“多、亂、雜、弱、小、散”的現狀,培養地理標志特產的區域公共品牌,推出一批影響大、效益好、輻射帶動力強的名牌地理標志特產。
3.6依靠地理標志權保護發展特色農業及農林產品加工業
深入研究恩施州各種名優農產品,尤其是茶葉、中藥材、果品、蔬菜、油茶、烤煙、家禽、牲畜、蠶繭等的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特征,揭示其地理標志特征。并結合《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加快推進油茶基地、茶葉基地、蠶繭基地、烤煙基地、高山蔬菜基地、魔芋基地、柑橘基地、中藥材基地(尤其是GAP生產基地)、干果基地、肉類基地等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實施糧食產能工程、油茶示范工程、優質茶葉工程、優質烤煙工程等。申報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從而發展恩施州特色農業(茶產業、中藥材種植業、果業、蔬菜業、糧油業、煙草業、畜牧業、蠶繭業等)以及農林產品(茶油、茶葉、蠶繭、蔬菜、獼猴桃、魔芋、柑橘、核桃、竹木和畜禽產品等)加工業。
3.7建立完善的農業知識產權體系
農業知識產權特指農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包括涉農專利、商標、版權以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農業生物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農業商業秘密等。其中,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包括畜禽遺傳資源、水產種質資源。應該將地理標志與農林植物新品種景陽雞(九斤黃雞)、中蜂(華中中蜂)等畜禽遺傳資源,清江白甲魚等水產種質資源以及涉農的中國馳名商標等相結合,建立完善的農業知識產權體系,為恩施州農業科技創新護航,促進農業現代化。
3.8加強民族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
收集與整理恩施州土家醫藥、苗醫藥、侗醫藥等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對相關藥品(非農業初級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對相關藥材(農業初級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實施少數民族傳統藥材與藥品的地理標志權保護,加強少數民族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
3.9重視地理標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
其實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與特產無關的,和地理標志也沒有明顯聯系,但傳統技藝類、傳統美術類、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則常與地理標志的人文因素密切相關。有些傳統特產具有地理標志特性,并包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國家地理標志特產“湖北第一歷史名茶”恩施玉露,其傳統制作技藝是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且地理標志名稱“恩施玉露”為農業品牌類非物質遺產。因此,應該對恩施州傳統特產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理標志的雙重保護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傳承地理標志特產的傳統加工工藝。
3.10挖掘地理標志資源的旅游扶貧意義
開發恩施州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特產、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特產之鄉等的旅游資源,結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等,加快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促進旅游扶貧工作的開展。
3.11促進農業知識產權融入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支持恩施州龍頭企業,尤其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尤其是中國50佳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使用地理標志,創建新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地理標志+特產之鄉+馳名商標+龍頭企業+專業協會+農戶”,加強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業知識產權融入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參考文獻:
[1]田芙蓉.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制度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2]王笑冰,萬怡挺.我國參加WTO地理標志談判的立場和對策[J].知識產權,2010,20(1):47-51.
[3] 馮壽波.論地理標志的國際法律保護――以TRIPS協議為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王笑冰.法國對地理標志的法律保護[J].電子知識產權,2006(4):16-21.
[5]宋敏.農業知識產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6]韋光,左停.農業產業集群發展與“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建設――基于SWOT分析框架的戰略選擇研究[J].經濟界,2006(2):90-96.
[7]崔俊敏.基于農業產業集群的地理標志產品產業化發展[J].商業時代,2009(18):98-100.
[8]孫志國,鐘儒剛,劉之楊,等.武陵山片區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2(9):10-15.
[9]孫志國,鐘儒剛,劉之楊,等.武陵山片區特產與遺產優勢資源的保護及扶貧開發對策[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2(10):12-15,26.
[10]孫志國,鐘儒剛,劉之楊,等.武陵山片區特產資源的地理標志保護與特色產業扶貧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12):119-124.
[11]曹新明.我國地理標志保護制度之完善――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為視角[J].知識產權,2007,17(1):26-31.
[12]游泓.地方特產的地理標志與地方性文化知識保護――對湖北省西部利川市農業經濟發展的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9(2):69-72.
[13]王笑冰.地理標志的經濟分析[J].知識產權,2005,15(5):20-26.
關鍵詞 科技工作;現狀;發展對策;遼寧彰武
中圖分類號 F32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0-0368-01
抓科技就是抓經濟,基層縣市科技工作是我國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戰場,是科技惠及民生的重要陣地,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1]??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彰武縣只有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科技富民”戰略,認真實施“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帶領全縣人民,堅持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振興縣域經濟的路子,才能實現科技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穩步及又好又快地發展。
1 彰武縣科技工作的基本情況
彰武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縣”戰略,重視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縣科技成果不斷增加,5年來,全縣共實施省、市、縣科技項目61項,獲市以上科技獎勵的成果9項,科技培訓扎實有效。利用科普之冬、科技之春活動舉辦各類培訓班累計5 312次,培訓人數450萬人次;科技共建和科技特派效果明顯,建成了以花生產業基地為主的科技示范基地,聘請省農科院專家組成3個科技特派團,381名特派員到各個特色產業的鄉村、企業開展工作;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增強,專利申請量61件,授予專利權52件。
2 彰武縣科技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科技培訓工作未完全到位
農技部門下鄉培訓在鄉鎮辦班居多,真正需要技術的農民聽課的少,講理論多,做示范少。涉農部門單兵作戰較多,統一協調少。農業產業化項目缺少中心示范戶,致使農民看不見、摸不著、學不會。經紀人缺乏,市場信息不靈,市場流通不暢。特色產業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規模,但是沒有形成產業化,產加銷有脫節現象。
2.2 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淡薄,自主品牌意識不強
主要表現在發明專利少,而且對知識產權的擁有和保護意識淡薄,創新的成果常為他人所利用。
2.3 體系建設不健全
縣、鄉、村3級科技服務網絡亟需建立起來??萍汲晒D化率不高,有的成果封存多年不能轉化,使經濟總量中的科技附加值不能有效地提高。
2.4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企業自主創新基本處于被動發展態勢,企業內部的研發機構沒有建立起來,使產品研發相對滯后,技術含量不高,產品更新換代慢,儲備不足,發展后勁不大,市場競爭能力不強[2-3]。
2.5 對科技的投入不足
縣級財政列支的科技經費有限,遠不能滿足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和新技術的應用、新項目引進、新成果的轉化。企業內部的自主研發資金也很有限[2]。
3 科技工作發展對策
3.1 轉變科技培訓方式
建議有培訓任務的部門要結合自身特點和特色產業做好統籌規劃,按照“按需施教,缺啥補啥”的原則,讓農業專家走村入戶開展培訓,專家與農民近距離接觸,面對面授課,把培訓班辦到村、屯、戶、田間地頭、小區、大棚,讓農民看得見、學得來、會應用、得實惠。
3.2 突出產業特色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發揮中心示范戶、專業技術合作社的職能作用,帶動一方百姓,特別注重培養自己身邊的經紀人,他們既是示范戶,又是技術員和經紀人,農民既看又學,產品就在家門口銷售,可促進特色產業盡快形成產業化[4-5]。
3.3 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工作
縣政府2012年初已下發文件,成立以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彰武縣科技特派工作領導小組,對科技特派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對選派的381名科技特派員要加強引導和服務,不但要有數量,而且要有質量,人人要帶項目到農村、到企業,幫助鄉鎮發展特色產業,盡快形成產業化,幫助企業謀劃發展大計,真正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體現科技人員的價值。
3.4 增強服務意識
政府對企業的服務要“用心”、“用智”、“用力”?!坝眯摹笔怯谜嫘?,動真情,辦實事?!坝弥恰笔菐椭髽I引進項目,引進人才,搞好技術儲備、項目儲備、人才儲備?!坝昧Α笔钦畬ζ髽I要加強政策支持、資金支持、項目支持、專利項目成果轉化的支持。幫助企業找準依托,構建平臺,打造品牌,自主研發,形成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技術與市場有效的銜接。要幫助規模以上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加速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成果的轉化,使現有企業由一般加工型轉變為科技開發型、科技先導型、科技創新型。
3.5 提高創新能力
政府要出臺政策,設立專利項目基金,鼓勵企業自主研發,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培育自主品牌產品,要變“產地品牌”為“產品品牌”、“產品效益”為“品牌效益”。支持新興產業高起點發展,支持企業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培育一批擁有核心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熟練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龍頭企業。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支撐和引領創新型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吸引國內外的高校院所知識產權成果向彰武縣轉移,實施品牌戰略,加速知識產權品牌化。2012年爭取省知識產權示范縣,積極爭取省專利成果轉化資金。加大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保護知識產權,加強行政執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自律,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保護監督機制。
3.6 加大科技投入
經濟發展靠科學技術,對科技的投入是最好的投入。技術含量越高,經濟增長的速度越快,質量越好。建議縣政府按照“十二五”規劃安排,實現科技項目經費逐年增長,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使科學試驗、示范同步進行,推廣、開發全面開展,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企業快速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4 參考文獻
[1] 田笑明.科學技術普及是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J].新疆農墾科技,2012(1):3-6.
[2] 張新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扶持力度仍需加強[J].中國農村科技,2012(1):40-41.
[3] 韓長賦.堅持不懈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努力確保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J].農村工作通訊,2012(2):6-12.
一、積極做好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申報認定工作
今年以來,我們把大力促進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圍繞高新技術開發,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方面,我們跟據國家新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敦促企業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促進企業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更好的發揮在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精心組織河南夢想食品有限公司、巨龍淀粉實業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兩家企業已經被省科技廳批準。
在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申報方面,我們積極引導,政策鼓勵,措施到位,使我市企業申請成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熱情得到了極大調動。今年,我們組織河南巨龍淀粉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夢想食品有限公司、鄭鐵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xx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天瑞鑄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截至目前,鄭鐵三佳組建的“河南省高速鐵路無渣軌道工程技術中心”、巨龍淀粉組建的“河南省色氨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玉松汝瓷組建的“河南省汝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通過省科技廳的論證,獲得批準。這使我市的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增至4家,省級工程技術的研究中心的建成將對推動我市工程研發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增強產業自主開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認真做好科技項目計劃工作,爭取上級科技項目創歷史最好成績
為做好今年的科技項目計劃工作,我們一是及時制定2012年科技計劃項目實施方案,報市領導審批。二是通知各科研單位及早做好科研項目的申報準備工作。三是圍繞扶持、促進我市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形成、發展、升級,積極組織開展項目調研工作,全面了解企業的技術現狀、技術需求和科技項目實施情況。通過以上措施,全年我們共安排本市級科技計劃項目x個,投入科技經費x萬元,目前經費已全部撥付到位,項目也都開始實施,這些項目的實施,必將對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支撐推動作用。
一年來,我局科技工作以項目為主抓手,注重深入企業、鄉村等基層調研,挖掘技術含量高,市場發展前景好的項目進行包裝,上報到國家、省、平頂山市科技部門。在平頂山市下撥的第一批科技發展項目資金中,我市在平頂山各縣(市、區)中榮登榜首,河南巨龍淀粉實業有限公司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發酵法生產l-色氨酸”夢想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夢想食品有限公司的“降糖、降脂、降壓、助消化功能型餅干”、金庚康復醫院 的“中藥腦癱一號治
療腦癱兒童療效觀察”等8個科研項目獲得185萬元的項目資金支持。創歷史最好成績。全年共爭取國家、省、平頂山市各類科技項目x項,獲得項目資金x萬元,同比增長x。
三、、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力度,促進科技創新
為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營造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良好環境,我局以“專利宣傳月”、“知識產權保護周”和“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為載體,以“保護知識產權,促進自主創新”為主題,深入企業、社區、鄉鎮開展大型義務咨詢活動,懸掛橫幅,散發各種宣傳資料5000余份,接受群眾各種咨詢600多人次。二是先后深入到天瑞集團、明鑫科技、夢想食品等重點企業宣傳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三是組織協調平頂山市知識產權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洛陽代辦處的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和鄉鎮,幫助企業和個人申請專利。全市專利申請繼續呈現質好量多的良好局面。截至今年十一月,我市共申申請各類專利x件,其中發明專利x件、實用新型x件、外觀設計x件、職務專利x件,僅玉x一家今年就申請專利x件;今年我市專利授權達x件,創歷史新高。這些成績說明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在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明顯增強。
在今年申請的105件專利中,寄料鎮小石門村的張書堂、張洪溧、黃建西申請的發明專利“玉米纖維提取工藝”把我市專利申請的質量又向前推進一個臺階,該項專利若能推廣利用,形成規模,必將產生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利用該專利技術提取出的玉米纖維絲,可制成各種日用品和其它纖維的替代品,且提取率高達90%;沖洗玉米纖維的水可為養殖業和種植業提供肥水;提取過程中還能產生酒精。這無疑是農副產品深加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廢物利用的一條良好途徑。我市玉米種植面積廣泛,如果玉米纖維的生產能夠形成一定規模,將對我市甚至我省的農業結構調整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以科技活動周為契機,加強科技宣傳
五、精心組織開展“ 5.12” 全國防震減災日宣傳活動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兩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第二個“防震減災日”,為了進一步發揮“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教育功能,普及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知識和地震科普知識,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法制意識,我局組織開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使“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深入人心。
刊登地震科普知識;五是組織河南省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獂x市實驗小學在5月12日舉行地震應急演練和防震減災知識競賽;六是于5月12日在市標工人文化宮舉行宣傳咨詢活動,懸掛橫幅兩條,展出板面三塊、宣傳畫12幅,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設置咨詢臺接受市民咨詢。
通過本次活動切實增強了公眾防震減災意識,預防避險和自救互助能力,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防震減災的良好氛圍。
六、以科技活動周為契機,加強科技宣傳
今年,為做好科技活動周期工作,我們組織聯合相關單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懸掛“攜手創建創新型xx”的橫幅5條,發放科技宣傳資料4000余份。宣傳資料內容包括科技、醫療、農業相關政策及科技信息等,增強了廣大干群的科技和創新意識;二是電視臺以平時采訪的先進人物和典型科技致富事例為內容進行播放。如,溫泉鎮陳寨千畝“梅子杏”科技示范園,楊樓鄉李莊村沼氣、養豬、溫棚蔬菜科技示范園等;三是在夏店、小屯、蟒川、寄料等鄉鎮,市科技局、科協、農林局、農機局、農科所、畜牧局組織派出高級農藝師、畜牧師20余人,設立咨詢臺,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活動周期間共接受群眾咨詢3500多人次,受到群眾的歡迎和一致好評。
七、努力做好平頂山市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工程村和科技示范工程鄉鎮申報工作
為充分發揮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我們根據《平頂山市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工程實施方案》(平科〔2007〕13號)精神,在組織好xx村、xx村和xx村申報平頂山市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工程村的同時,認真組織申報今年的科技示范工程鄉鎮,經過認真調查研究,篩選確定了小屯鎮申報今年的平頂山新農村建設工程示范鎮,目前申報材料已報送平頂山科技局待批。
八、做好省、市科技特派員入住企業的遴選工作
2009年我省要在全省范圍內實施科技特派員計劃,省科技廳要求我市推選出三家候選企業。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們對市重點科技企業進行認真排查,遴選出xx市夢想食品有限公司、明鑫科技有限公司及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作為我市上報省科技廳的科技特派員候選企業。
九、做好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一)各選派一名副職負責計劃生育包村和新農村建設幫建工作,目前所包村的計劃生育工作較以前已有較大改善,幫建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也已完成,為接下來開展全面幫建工作奠定了基礎;(二)加強廉政建設,確保全年無任何違法違紀案件發生,同時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決策、重要工程項目建設及重點工作任務全部也落實到位;(三)切實抓好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按照汝政辦〔2007〕94號文件要求,在xx市政府網站公開科技局政務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及相關政務信息。
一年來,盡管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當前和今后還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在全市各個領域內還要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全民對科教興市的認識。用科技指導生產,服務于社會,讓全市的經濟真正依靠科技進步,快速得到發展。二是要加大對科技的投入,解決經費不足制約科技工作發展的實際問題。三是我市還有相當部分科技人員和工人、農民技術素質還比較低,科技推廣普及和技術培訓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針對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需要不斷解放思想,開闊思路,通過不斷提高人們科技意識,培養創新主體,提升創新能力,
à′í??ˉ?òêeμ???????2?2???è?μ?ea·¢?1?¢e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