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 14:46:49
序論:在您撰寫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南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性
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和管理好自然保護區,對于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寧夏海原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周邊地區地貌多屬黃土丘陵溝壑地帶,氣候屬典型的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條件惡劣,常年干旱少雨,風沙頻繁,水資源匱乏,水土流失嚴重,各種災害頻繁,尤以旱災為最。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社會發展層次低,生產力水平低,生態環境脆弱,群眾生活長期處在相對貧困的狀況,素有“貧瘠甲天下”之說。
一是水資源短缺是地處寧夏中南部山區海原縣過去、現在、以至將來發展的最主要制約因素。南華山孕育著具有強大蓄水和保水功能的森林和草原,對保證和調節整個寧夏中南部地區水分平衡和水資源供給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保護區內有大小泉眼50余處,解決周邊人畜用水總量的90%以上,南華山已成為海原百姓的“母親山”,其中的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已經成為海原縣城及周邊人民的生命工程,保存完好的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就像西北干旱區的一顆“綠色明珠”,發揮了明顯的生態綠島效應。加強對南華山的保護建設,將有利于它發揮更大的生態價值與社會效益。
二是從區位上看,南華山地處寧夏南部六盤山北端,與六盤山相距約300km,北靠我國半荒漠區,距騰格里沙漠只有百余公里。在寧夏地區,它與六盤山、羅山和賀蘭山4個同為南北走向的山體依次由北向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屏障鏈,能有效阻擋來自于西北蒙古高原風沙對寧夏中南部、陜西西部以及我國東部地區的侵襲,南華山作為連接四者之間的重要環節,具有舉足輕重的生態作用和地位。南華山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及生態效益的發揮,將會構筑起我國東西部生態防線的重要屏障之一。
三是植被類型豐富,保護區具有闊葉林、灌叢、疏林草原、草原、草甸和人工植被6個植被型、29個群系和34個群叢,植被類型的豐富性占據寧夏自然保護區的前列。不僅具有以白樺、遼東櫟等為建群的多種喬木群落和由黃瑞香、蒙古扁桃、灰荀子、虎榛子、繡線菊、華北丁香、山杏、銀露梅、沙棘等組成的各類灌叢,而且還有由針茅、中生雜類草、羊茅、茭蒿等為建群種的各類草原及草甸,共同組成了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復雜和穩定的森林草原生態系統,尤其是保護區的草原類型多樣性、復雜性以及垂直方向上的替代性是其它同類保護區所不具備的。此外,在保護區發現的國家Ⅱ級保護植物蒙古扁桃群落,不僅使其分布范圍南移300km,而且該群落成片集中分布的特點大大不同于在其它分布區零星分布的特征,在保護區內成為陽坡灌叢的主要建群種之一。充分說明了南華山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護價值。
摘要:自然保護區作為一個有代表性的的被保護的區域,是根據法律劃定了一定的面積給予保護和管理的區域。根據建立的目的和具備的條件的不同,分為自然遺跡保護區、生態系統保護區和生物物種保護區三種不同類型的保護區,不論何種類型的保護區都是以保護為主,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可持續發展建設,利用自然資源結合科學研究和教育、旅游等活動,讓生態和社會經濟效益得到發展。但是在成立和保護自然保護區的實際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要想讓自然保護區得到更好的發展建設,還需要建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本文就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一些問題,簡單探討了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之路。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建設
我國是一個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國家,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飛速發展,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而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護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平衡,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一切保護區內的發展建設都是在保護的基礎上來有所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是在當地生態系統和自然狀態、地理條件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和經濟關系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發展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對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一、我國自然保護區現狀
(一)自然保護區網的建立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資源的嚴重破壞,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我國的自然保護區自1956年建立至今,自然保護區已經初步實現和發展為自然保護網絡,發揮著保護自然資源的作用。自然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系統的工程,不僅關系著自然環境和資源,還關系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然保護區網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為基礎,管理和發展這些資源以得到可持續發展。
(二)管理監督體制的不完善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自然保護法也有待完善。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涉及整個保護區內的資源、交通和旅游等各項建設和日常管理,合理有效的發展建設活動可以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維持生態環境平衡,增加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效益。自然保護區內的管理機構繁多,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的管理體制有待完善,對各個管理部門的監督體系缺失也導致管理機構功能不能正常運行。提高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強自然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在提高環保意識的基礎上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管理,才能保證自然保護的管理水平。同時,由于保護觀念的落后,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不高導致了魚龍混雜,加強管理人員的職業培訓,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三)基礎設施落后,管理和發展力度不夠
隨著我國自然保護區的迅速發展增加,由于自然保護區投入的資金有限,基礎設施落后,嚴重制約了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和發展。在一些地方資金的不足已經影響到日常的保護管理和維護工作,保護區內的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管理薄弱和資金短缺等各種原因,許多保護區內甚至還存在非法狩獵和濫砍濫伐現象,過度利用自然保護資源,過度開展旅游業等。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水平還很落后,管理機構人員的缺失,自然保護區與當地經濟的發展的矛盾,都是影響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問題。我們要重新認識和規劃自然保護區與當地經濟的發展關系,在自然保護的基礎上,合理有效利用資源,發展當地經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奠定物質的基礎,同時以當地經濟的發展為自然保護工作提供經濟的保障,提高自然保護的建設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
二、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環境保護意識。
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首先我們要從基本的意識上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觀念。自然保護不僅僅是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還包括社會經濟、區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協調人與資源、人與環境關系的和諧發展。在人與資源的關系上,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改善,而對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則要求在保護資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體現生態資源的利益最大化,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加強管理力度,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
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和當地經濟的發展關系密切相關。在一些地方上認為的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會影響到當地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大形勢下與自然保護發生矛盾沖突,我們要更新觀念,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長久之計。自然保護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其可持續的發展建設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則是自然保護管理工作經濟基礎,為提高更高水平、更有質量的管理工作提供經濟保障,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三)提高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能力和資源利用率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要根據其自然的自然資源的優勢和地理環境的特點來發展,在保護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種植業、養殖業及相關的加工業的產業建設,以人類活動的適度原則來發展生態旅游業等,調整自然保護區的產業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建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檢測體系,為及時掌握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變化提供依據,科學保護自然資源,增自然保護區的自身發展和經濟能力。
三、結語
總之,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長期工作,需要我們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著眼于長遠和全局的利用,根據不同的保護區類型找到合適的管理模式,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經濟建設,科學發展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旅游業;旅游資源;自然資源
一、前言
人類生活在地球這個大的生態系統里,這一系統為人類提供生活環境,也受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干預,越來越受人的控制,人們也看到了保持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資源的保護提上日程,并被全人類一致認可。但是,人類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要生活,必然需要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的開發為人類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生產資料,同時自然資源也被人類開發出來,作為人們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場所,成為一種旅游資源。
自從人們認識到生態系統需要保持平衡后就一直在爭論著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自然資源的保護,到底某一區域的自然資源是否應該被開發出來作為旅游資源。旅游管理方面的專家及各地政府從經濟效益出發,當然希望能夠很好地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發成旅游資源,增加當地居民及政府的收入。而一些環保愛好者則從自然資源的保護出發,反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認為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失衡,使溫室效應加重,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從各方論證的觀點來看,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們不可能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就像原始人類那樣停滯不前,不去干預自然資源,也不可能為了現世生活的更安逸、舒服,就不去管子孫后代,過度地開發自然資源。為了解決這兩種極端,首先人類應該樹立正確的自然資源保護意識,并采取科學的自然資源保護方法,才能使自然資源在滿足當代人生活需要的同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使自然資源得以可持續發展,造福人類。
二、自然資源的保護
最近幾十年由于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已向人類告急,各國政府及全人類也認識到了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種措施對自然資源加以保護。但是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需要樹立正確的保護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封存造成保護的極端,同時還需要采用科學的保護方法,才能達到較好的自然資源保護的目的。
(一)樹立正確的自然資源保護意識
每當一處新的自然資源處于開發論證階段時,新聞輿論就會報道眾多環保愛好者集會,發出反對的聲音,要求停止開發,保護自然資源等等。這些環保愛好者確實給人類自然資源保護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在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方面作出了很多貢獻。但是也存在一些行為過于極端的環保愛好者,自然資源保護并不是封存,人類不可以開發利用,而是要避免過度開發,不給自然資源造成過大的負擔,影響其持續發展。因此,人們應該樹立正確的自然資源保護意識,才能真正做好保護自然資源的工作。
(二)采用科學的自然資源保護方法
在進行自然資源保護時,不可盲目地進行,要采用科學的保護方法。對自然資源首先應進行勘察,收集統計數據資料,經過論證規劃出合理的保護方案,再加以實施,而不能只顧眼前的經濟效益,而過度地對自然資源進行索取,破壞其生態平衡,再花時間、人力、金錢去補救。
三、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為人們假期的一種休閑方式。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旅游資源的開發,旅游管理部門及旅游公司開發大量的旅游資源來滿足人們的休閑所需。如今旅游資源已較為豐富,各地均充分發掘當地自然資源的特色,開發出供人們觀賞、娛樂的場所,很多自然資源在開發過程中融入了人文資源,使其成為更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梢哉f當前旅游資源的開發已較為成熟,能夠滿足不同人們的需求。
然而在旅游資源開發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開發自然資源時規劃不夠,或者為了追求暫時的經濟效益,而造成過度開發。還有一些旅游公司帶有很強的商業性,收取過高的門票費用,剝奪了普通民眾親近自然的權利。當然,在景區游覽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游客,隨手丟垃圾,亂攀折植物等現象,因此必須加強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識,不能讓開發出來的自然資源受到破壞,否則很多自然資源就不會再對游客開放了,游客也就無法欣賞到大自然的奇妙世界。
四、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自然資源的保護并不矛盾
(一)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自然資源的保護可以兼顧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將自然資源開發成旅游景區會破壞自然環境,通過對當前旅游景區的現狀調查來看,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尤其是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實質上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自然資源的保護是可以兼顧的,就像新近提出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建設,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二)旅游資源的開發也是一種保護自然資源的方法
隨著人類對地球資源探索的逐步深入,純粹的、原始的自然環境已不多見,就算是自然資源需要保護,也不應該是封閉的保護。其實將自然資源開發成旅游資源,對自然資源也是一種保護的方法。通過旅游資源的建設,政府明文設置成星級保護區,會加大投入力度,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對自然資源加以人為干預的保護,不僅使自然資源得以保護,還可以讓人們領略到自然資源的奇觀,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心,進而加強對其保護。
(三)自然資源的保護為人類留存更多的旅游資源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已對自然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自然已經出現危機,每天世界上都有很多大自然的物種在滅絕。為了我們子孫后代來能夠欣賞到各地大自然的獨特風光,需要加強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否則我們的后代將只能在標本室里欣賞大自然留存下來的動植物物種,更別說帶領孩子們到天然的旅游景區去親近大自然了。因此說自然資源的保護是為人類留存更多的旅游資源。
五、結語
自然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目前已遭到比較嚴重的破壞,自然環境也向人類敲響了警鐘。自然資源的保護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在面對自然資源保護和旅游資源開發問題上,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自然保護意識,并采用科學的自然保護方法,清醒地分析當前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從本質上來看,自然資源的保護和旅游資源的開發二者并不矛盾,兩者是有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的。旅游資源的開發其實也是一種保護自然資源的方法,自然資源的保護為人類留存更多的旅游資源?;谶@一觀點,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建設生態旅游。生態旅游就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是在改變傳統的旅游形式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和沖擊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旅游活動形式。未來生態旅游理念將成為調和自然資源保護和旅游資源開發關系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美國大地上的綠色世界,是自然資源保護運動和環境保護運動的重大成果。西奧多·羅斯??偨y則是美國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運動的強力推動者、領導者。
嚴格依法保護環境
羅斯福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學過多門自然科學,在北達科他州當“牛仔”的兩年內取得了經營牧場的經驗,尤其增進了對大自然的感情,開始把保護自然資源視為自己一生的重要事業。他曾說:“如果國家將自然資源視為財寶,它的表現就會很出色,這些財寶在傳給下一代時,其價值應該只多不少?!睆漠敿~約州長開始,他就一直重視自然資源保護問題。當總統期間,他先后采取了多項重大措施,如宣布將很多土地、森林收歸國有,建立森林保留地,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下令將很多礦產資源劃歸國有,禁止私人開采;設立森林管理署,簽署建立國家公園的法律;簽署《灌溉法》,要求開發西部貧瘠土地,在那里興修水利;召開全國州長會議,宣布“保護自然資源是國家的職責”;召開全國性自然資源保護大會,以喚起美國人以至全世界的共同關注。他尤其重視保護森林,要求把保護森林資源當作中心環節,使整個自然資源能良性循環,從而保持水土,美化環境,使野生動物有生息繁衍之地。作為美國第一個“自然資源總統”,羅斯福為子孫后代創建的功績彪炳史冊,一直為后人稱道。
羅斯??偨y在任期間,共建了5個國家公園,這一措施后來得到繼承,如今全國有58個國家公園。這些由國家公園管理局直接管轄的大公園,既保護森林、湖泊、動植物,保護美麗的自然景色,又保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地,是人們游覽、娛樂、度假的好地方。如全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 ,位于愛達荷、蒙大拿和懷俄明三州交界處,建于1872年,面積8900多平方公里。它的附近還有一個大蒂頓國家公園,牛仔鎮杰克遜則是進入這兩個大自然公園的門戶。高聳的大蒂頓峰俯瞰著牛仔鎮,駕車的人們抬頭一望見那終年積雪的峰頂,就會加大油門馳騁而去,直奔那開闊的曠野和牧場。麋鹿和野牛出入的黑松林,浩瀚的湖泊,深邃的大峽谷,匹練般的瀑布,奇妙的間歇泉……那多姿多彩、美不勝收的湖光山色和風土野趣盡收眼底。
環境保護運動的開展,最初是因為人們對戶外娛樂活動的興趣大為增加而有損于自然環境,所以在上世紀60年代先后建立了全國森林地帶保護系統、全國林間小道系統和全國景色優美的天然河系統,規定在野山林地禁止伐木、修路,景色好的河流上不準筑水壩,以防美學價值高于物質價值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這場運動中更提倡將野生動物視為觀賞而非獵殺的對象,聯邦政府因此制定了保護瀕臨絕種動物計劃、禁獵動物計劃,各州都分別設定野生動物棲息地、野生植物保護區,努力保持野外自然生態多樣化。
環保運動后來逐漸把人們的關注點轉向污染問題,先是空氣和水的污染,后是有毒化學廢料、廢水的污染。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聯邦、各州、各市先后頒布了許多防止空氣和水污染、禁止隨意棄置有毒化學物的法律,以保持空氣的清潔,河、湖、海洋的干凈。聯邦政府制訂的1970年《清潔空氣法》和1977年《潔水法》早已成為家喻戶曉、大家嚴格執行的法律。
民間組織和專家努力推動綠色運動
在總統領導下,各聯邦政府依靠民間組織和專家推動自然資源保護運動順利開展。
山脈俱樂部。1892年由著名博物學家、森林保護論者約翰·米爾創辦于舊金山,現在美國和加拿大有數十萬成員。其宗旨為“勘察、欣賞、保護地球上的荒野之地;倡導并實行有責任地使用地球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教育、幫助人們努力維護自然環境和生存環境的質量,用法律手段來實現這些目標?!痹摻M織在保護加利福尼亞州幽山美地地區,使之成為國家公園等活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荒野協會。建于1935年,現有30多萬成員和支持者。該組織在協助建立全國森林地帶保護系統、擴大此系統的范圍方面作出了顯著成績,不少國家公園、國家森林保留地、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建立都與該組織的努力分不開。《荒野法》、《景色秀麗的天然河法》、《全國林間小道系統法》、《全國野生動物禁獵區系統改善法》等多項重要法律的通過,與他們的努力分不開。
全國野生動物聯合會。為美國最大的倡導保護自然資源的非營利組織,創建于1936年,擁有400多萬成員,其中包括運動員、戶外活動愛好者、鳥類觀察和研究者、野生生物園藝家、熱愛自然者等等,由這些志趣相投者組成的州和地方團體形成全國性聯絡網,研討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舉行自然資源保護高峰會議,并出版多種雜志。目前該組織的工作重心放在三個方面: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解決地球暖化問題;保護和恢復重要的野生動物棲息地。
全國奧杜邦學會。創辦于1905年,有將近500個地方分會,以科學、教育、基層輔導方式實現其保護自然資源的使命。奧杜邦是19世紀美國法裔鳥類學家、水彩畫家,長期從事對鳥類的觀察,著有巨作《美洲鳥類圖譜》和《鳥類史》。該學會以其名命名,并以保護鳥類為主要任務,經常獨立或與其他組織聯合舉辦實地旅行觀鳥活動,辦有《奧杜邦雜志》和《e鳥》網站。
在當代美國歷史上,也出現了多名倡導保護自然資源和人類環境被稱之為先驅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海洋生物學家、科普作家雷切爾·卡森。她以熱心呼吁保護自然生態、防止環境污染而贏得普遍尊敬。她的名著《寂靜的春天》是美國環保運動的開山之作,最早向美國公眾報告環境污染帶來的嚴重危害,指出濫用殺蟲劑(如致癌的DDT)、除草劑造成的惡果。她曾強調指出人類應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她說:“我們仍在侈談征服自然。我們尚未成熟到足以認識到自己是浩瀚得不可思議的宇宙的很小一部分?!噲D用權力來改變和摧毀自然界從而控制自然界,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一場反對自己的戰爭,一場會失利的戰爭,除非能與自然界達成妥協?!?/p>
從美國國鳥白頭鷹的境遇,也可以看出美國開展這“兩項”運動的成果。國鳥名列禁獵禽鳥名單榜首,可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白頭鷹卻越來越罕見,這就是卡森所指出的各地濫用有毒化學品的惡果。美國政府后來終于頒布了《瀕于滅絕物種保護法》,聯邦環境保護署又宣布嚴禁使用DDT,結果白頭鷹像其它珍稀動物一樣,經歷了瀕于滅絕而又復生繁衍的過程。據估計,美國大陸48個州的白頭鷹數量由40多年前的500對,已經增至目前的7000多對。
從“地球日”到“走向綠色”
如果說1962年《寂靜的春天》的問世標志著美國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開始,那么1970年4月22日在許多大學校園舉行的“地球日”活動則是早期環保運動的一個。國會參議員蓋洛德·內爾遜曾親眼目睹1969年2月南加州圣巴巴拉海峽嚴重溢油事故造成的海面污染景象,因受學生反戰運動舉辦“宣講會”的啟發,他倡議全國各大學都在1970年4月22日舉行“環保宣講會”,讓年輕一代也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此后,全國環保團體每年都于4月22日舉辦“地球日”活動,以游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以生態保護、控制大氣層污染為中心內容,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有時還舉行“地球周”活動。
如今全世界已有175個以上的國家慶?!暗厍蛉铡?,有些國家在這一天還舉行植樹活動,美國則有稱之為“Arbor Day”的植樹節,Arbor源自拉丁語,意為“樹木”。各州植樹節日期并不統一,北部地區一般在春季,南方則在冬季。早在1872年,內布拉斯加州就舉行了全國第一個植樹節。
在美國,愛護樹木早已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許多城市都有保護樹木的義務人員。如在芝加哥,有一支由3000多名普通市民組成的志愿者隊伍,每個周末都在城市四處移苗、植樹、護林、修枝、除蟲。有人專為他們寫了一本書——《橡樹下的奇跡——大自然在美國復興》。當然,也總有人肆意砍伐林木,這樣的人一旦被發現,就不會有好日子過。如有一名醫生從紐約州遷居康涅狄格州,買了一座豪宅,房子四周有大片樹林,他嫌樹太多,遮擋視野,竟一下子砍掉了95棵,結果多次被召至社區會議聽取質詢,接受重新造林的要求,更嚴重的是,不再有病人上他的診所(有病人說:“他拔樹,我們拔腿”),使這名醫生無醫可行,最后不得不賣了房子搬回紐約州。
關鍵詞:自然資源;環境保護;對策;可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增加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并在土地管理和自然資源利用方面提高了重視程度。對于當下自然環境而言,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內加強了相關企業的建設力度,從而導致自然環境被大規模破壞,相關管理人員沒有做好本職工作,造成資源浪費現象產生。為解決該問題,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并制定合理利用對策。
1自然資源發展現狀
針對自然資源的概念較為廣泛,其主要是指在自然環境中能夠被人們利用的相關資源,其產生條件與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人們在自然資源的利用過程中能夠產生使用價值并有利于社會發展,可以在不同方面減少勞動生產率。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的資源??稍偕Y源也可以成為實物性資源,主要包括生物、土地、水資源等對人們經濟發展道路上有幫助的生態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多數指天然形成的物質資源,其中包括金屬礦物質、化石、燃料等。第三種資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等,此種資源在利用完畢后不會減少其資源使用量。自然資源可以滿足人們的當下需求,并可以為人們的生存、生活、生產等方面帶來有利的影響,在滿足人們各類實際需求的同時,實現生存環境的維系與優化。在此條件影響下,自然資源不僅包括以上三種資源,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都可以成為自然資源。如森林、土地、草原、湖泊、耕地等。對于當下自然資源的發展現狀而言,其在人們的不斷利用中產生了不同的問題。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足,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這樣一來,導致生態系統及耕地資源無法穩定,耕地質量及利用率成下降趨勢,從而對自然資源發展造成阻礙。相關農業用地、建設用地、商業用地沒有隨時代的發展而進行開發及利用,導致內部土地分配不合理,耕地利用不全面的現象產生。為保障生態效益的完整性,相關部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其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是土地資源得以轉換并能夠滿足當下經濟、人口、政策的要求。
2自然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2.1土地分配不合理
相關人員沒有重視土地管理工作,導致土地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產生。這樣一來,在長期的運作下,造成不可再生資源出現短缺現象。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是指地球上不可人為創造的資源,一旦被開發利用就無法恢復。需要通過其自行轉化,在一定時間內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可創造的自然資源。其再生時間緩慢,超過人類的生長歷程,在人類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幾乎不可再生。所以,此種資源極為珍貴具有一定意義的利用價值,當下人們常見的不可再生資源有煤礦資源、土壤資源、石油資源、礦石資源等。有關部門沒有根據國務院下發的耕地非農化需求進行轉化,造成其無法滿足財務稅收及市場開發需求,使相關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壞影響整體生態資源。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關環境保護制度相對不完善,對于自然資源保護方面沒有定向的法律法規,多數制度傾向于行業發展,造成環境及自然資源的惡化現象產生。相關環境保護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沒有相關條例可遵循,從而導致其在執法方面出現空白區域,城鎮建設范圍多樣農業耕地,相關人員治理工作開展時僅憑個人責任意識,造成資源管理人員對此工作的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時出現沖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更有先進科學產物誕生,相關人員在環境保護工作上沒有運用科學技術進行協調工作,導致森林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產生。
2.3廢棄物處理不合規
人們日常生活中會產生較多的生活垃圾,如污水、糞便、垃圾等,相關環境保護人員沒有加強清理工作,造成當地空氣受到污染,土地受到垃圾破壞。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垃圾的產生量也隨之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極易生成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常見的塑料制品、泡沫制品、高分子化合物等,增加了環境保護的難度。
2.4環境保護意識不足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更向往自然生活增肌案例旅行頻率。在此條件作用下,加大了對林業系統的傷害。由于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足,在旅行過程中不重視垃圾的合理擺放并隨意丟棄垃圾,造成水資源被破壞。當地生物長期受污染影響,出現死亡或變異的現象,導致生物資源和土壤資源受到侵害。人們不注重林業是保護并在叢林中生火,導致森林出現火災,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系統及林業資源并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3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相關對策
3.1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為保障內部資源的穩定性應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自然資源長期存儲在山川、河流、土地內,其生長不會影響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經過長時間運轉后形成了不可再生資源,其形態隨當地環境而定并在形成過程中產生有利于環境要求的物質及氣體,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不可再生資源的產生受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壞。人們為保障生活質量,加大了荒地開墾的力度及相關工業建設力度,對相關自然資源無限制的開采使用,造成資源短缺現象產生。部分人員為謀取暴利大幅度破壞不可再生資源,造成其不必要的浪費。在長期的破壞下,阻礙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使資源利用出現不合理的現象。我國相關資源管理部門應加大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將資源開采區域進行劃分,根據時間、空間、企業規格等制定相應的開采計劃,落實農田建設、土壤質量檢測相關保護工作,使不可再生資源得到合理、高效、合規的利用。制定統一的耕地質量提升措施,這樣一來,工程建設僅可在城鎮邊界進行開發,減少城市內部的資源使用情況。增加相關資源的使用途徑及利用率,盡量將沒有用盡的資源進行二次開發,避免資源浪費現象產生。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計劃,劃分基本農田耕地,減少不必要的耕地現象產生。
3.2完善管理制度
對于當下大環境而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評估不足,所以無法采取出實效性、針對性強的優化措施,在資源使用、分配、回收上的工作無法準確進行。這樣一來,不僅出現了相關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產生,工作人員的工作效果也得不到保證,使管理制度無法完善,造成環境及自然資源的浪費現象及不合理現象產生。根據當下環境影響,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及自然資源利用條例,使相關人員可以按照正確的法律法規開展工作并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間的監管工作,合理規劃糧食種植面積,根據相關地區土地環境要求引導種植作物并加強退耕還林的工作。針對林業資源加強監管力度,將叢林進行保護將此區域進行劃分,讓人們在進入森林時就可以看到環境保護標語并禁止在叢林中生火,避免對林業資源的不必要破壞。為高效保護自然資源,設立環境保護監督隊伍,根據不同時間點,安排相關環境保護人員在叢林、湖泊、田地中進行巡視工作。如保護區間較大可在其中設置巡查點,監督進入保護區域人員的實時狀況,同時加強環保人員的監督工作,對其攜帶行李進行檢測,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減少森林、海洋、耕地中的火災產生概率。這樣一來,使自然資源得到高效的保護。對于企業項目工程建設而言,需要根據當下環境保護要求進行實施工程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要減少化學燃料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問題,合理分配自然資源的使用并實施新型資源的開發工作,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避免造成自然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因此,要落實環境保護工作并實施整體保護。
3.3制定廢棄物處理條例
相關環境管理人員應增加廢棄物的處理政策,根據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例如,糞便可作為肥料,由專業人員進行運輸并在農業產地中使用,增加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的整體產量,減少沙塵氣候的產生。同時,要注意其處理方式,減少肥料中的傳播性疾病產生,以此保障糧食安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可由相關人員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將不再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進行清洗、消毒、溶解,最后合成新的產物。這樣一來,不僅減少了生活中的廢棄物產生,還可以減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減少耕地及糧食安全問題產生,以此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
3.4提升環境保護意識
相關部門宣傳工作不到位,流轉土地運用不合理,人們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從而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業種植結構整體失調,使不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及耕地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害,阻礙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發展,使自然資源不能發揮其根本價值。在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實施時,應加強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運用現代化技術,通過當下的多媒體軟件、電腦、手機等終端通信設備進行自然資源保護宣傳工作。相關部門可以加強信息化技術的學習,開展自主學習課堂,以此減輕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的難度。通過微信小程序的開發、相關視頻的制作、宣傳海報的策劃及環境保護標語的編寫,讓人們可以通過相關內容學習了解自然資源保護、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加強人們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由環境保護管理人員進行組織,在住宅區域、工作區域、工程建設區域定向培養相關環境保護人員,以此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利用率,讓人們都能夠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行為,使人們都能明確自然資源保護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增加黑土地的利用技術并明確責任,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環保公民。
4結語
綜上所述,為保障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相關人員必須加強資源及土地管理工作,結合當下環境需求制定出相應的保護制度。若未落實到位,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阻礙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影響下,為保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合理利用相關自然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平,艾文靜.探究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對策[J].皮革制作與環??萍?2021,2(14):157-158.
[2]羅國峰.探究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對策[J].低碳世界界,2021,11(06):42-43.
本世紀以來,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推動了物質文明和進步。但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開發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嚴重地威脅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在這種形勢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走過的歷程,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環境、資源和經濟、社會能夠協調發展的道路,這就是本世紀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一般地說,可持續發展包括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其中,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沙掷m發展強調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五個方面的綜合協調。這就是說,加快經濟發展決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2.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
我國一貫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1994年,我國政府制訂了今后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
3.關于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教育的建議
我國中學生物教學,歷來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读x務教育初中生物教學大綱(試用)》在“教學目的要求”中明確要求學生“熱愛大自然,認識保護自然資源、控制人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中明確要求學生“初步認識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保持生態平衡、控制人口和保護動植物資源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中寫入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等多個知識點。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編寫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在植物、動物等部分十分注意滲透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筆者認為,中學生物教學有必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
第一,義務教育初中生物教學大綱和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分別是在1992年和1995年編訂的,盡管上述大綱都十分重視和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教育,但是由于可持續發展這一提法在當時尚未見諸報刊,所以上述大綱自然無法提到這一概念。根據新的形勢,在修訂教學大綱時,建議在前言的適當部分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使所有的生物課教師都能夠從生物學科的特點出發,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乃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中學生物教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任,從而更加重視開展生態學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的教學。
第二,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修訂時,建議在原有基礎上,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滲透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編寫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已努力把大綱的精神和規定,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點及其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體現在緒論、生物與環境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等章節中。這樣可使學生從更高的層面、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物科學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國家各行業的建設乃至子孫后代的生活都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從而更加自覺地學好生物課。
中國是世界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對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的自然保護區事業,作為保護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到2001年底,已有各類自然保護區1551個,國家級171個,面積達1.45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4.44%左右。林業系統建立的自然保護區達909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55處,總面積1.03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0.63%。這些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我國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濕地。中國自然保護區作為宣傳教育的基地,通過對國家有關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及自然保護科普知識的宣傳,極大提高了我國公民的自然保護意識。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生態環境法律體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先后頒布了《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全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綱要(1996年—2010年)》,組織編制的《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總體規劃》,同時,國家先后批準加入了包括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在內的20多項有關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國際公約和條約。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開展全國野生動植物、濕地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國際影響,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然而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發展速度雖然很快,在“數量”上得到了迅速擴大,但“質量”提升卻相當滯后?!?998】11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確指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識,片面強調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不足,全國1/3的自然保護區尚未建立管理機構,基本上處于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狀態;一些自然保護區名存實亡……”,表現為體制不順、管理不力、經費不足等許多矛盾。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完善有關的法律條文
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保護和管理的直接目標是把對人類具有特殊意義的自然資源完整地保護起來,避免人類的直接利用,這就限制人類一些眼前利益。在現實生活中,要順利地達到這一目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它涉及各種利益的沖突,如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大局利益、自然保護區利益(代表國家)與社區居民利益、自然保護事業與其他事業之間的沖突和矛盾。自然保護區立法首先是保護國家利益,當然是不影響其他利益的前提下、是漸進式的,因為認識自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都是漸進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尚處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時期,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與現實沖突非常明顯,特別是社區的經濟發展需要與嚴格的法律保護之間,如《森林法》第三十一條第三款“……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采伐”,嚴重制約了社區的經濟發展,《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三條“管理自然保護區說所需經費,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規定了自然保護區的投入問題,但沒有明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哪一級政府安排;而《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中有關分區管理的條款規定,可以在實驗區開展一些經營活動,有利于緩和社區矛盾,帶動社區經濟發展,同時也為自然保護區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更有利于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的目的。為此,如何根據實際,完善《森林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制定《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是自然保護區保護和發展的關鍵所在。
二、建立縱向的分級管理體制
針對自然保護區點多面廣、地域偏僻、條件落后的實際,建立一個“虛擬”的管理體系更顯得迫切和重要。這種“虛擬”的管理體系是充分利用數字高速公路建立的能夠下達指令、信息反饋、建立數據庫、又能對社會開放、讓公眾參與的網絡信息系統,只要一臺服務器,各保護區為網絡終端,國家林業局保護司的指令通過網絡辦公系統即時到達各保護區,各保護區也可以即時匯報工作。況且,我們現在資金緊缺,沒有必要把有限的資金用來濟汽車、乘火車去參加一個培訓和幾個小時的會議,因為這個系統為大家開通了網上培訓系統和會議系統。同時,各自然保護區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積累大量的數據為自己建立檔案(需要保密的文件資料可加密打包,單向傳輸),網上開展的資源調查,為建立全國的數據庫創造了條件。更為重要的是網絡的社會開放系統,完全有能力完成宣傳教育任務,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參與、關心、支持自然保護區事業。
三、認真編制規劃、分步實施
《總體規劃》是每個自然保護區落實有關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的具體方案。方案的制訂必須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并且要結合保護區和社區的實際。貫徹“全面規劃、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自然保護方針,根據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的理論與原則,必須合理劃分三個功能區,把保護、科研、監測、教育和旅游結合起來,統一規劃與布局,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旅游與教育、資源保護區與社區發展等關系,致力于保護區和社區經濟的同步發展。在開發項目的選擇上,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在堅持保護第一的前提下,選擇不破壞自然資源又可重復利用資源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