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 14:46:47
序論:在您撰寫目前能源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清潔能源;財政補貼
能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能源,如今在全球環境變化影響下,清潔能源的發展得到廣泛的支持,并且成為相關國家的未來能源的發展戰略的主要方向。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大,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新能源的良好發展,國家也給予了相應的資金與政策的扶持。
1.中國關于清潔能源的補貼措施
1.1支持節能環保
1.1.1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
自2007年開始,中央財政就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給予相關的引導資金,并且利用獎勵的方式來對工程給予支持與獎勵。據相關的統計,“十一五”前四年,中央財政總共計劃287.6億元,用以支持地方企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工程項目。
1.1.2“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財政補貼
國家對于節能高效產品也給予相當大程度的支持,并且安排專項資金來擴大高效節能產品的市場推廣,提高產品的能源效率水平。據相關統計,“十一五”期間,實現3.32億只高效照明產品,并直接帶動41億元的內需,同時每年實現節能125億千瓦時。
1.1.3再生節能材料補助
從2008年開始,國家對于再生節能建筑材料安排了專項資金進行財政扶持,這些資金的使用范圍主要包括:節能建筑材料企業擴大化發展貸款息貼、再生節能建筑材料的推廣獎勵以及財政部批準的相關節能建筑材料的生產相關支出和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和規范研究。
1.2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
1.2.1“金太陽”工程財政補貼
光能是一種再生清潔能源,為了進一步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擴大新能源發展產業,中央財政專門設立專項資金,對光伏發電實現產業化發展給予支持,并且在各領域實現光伏發電技術的推廣,擴大大國內光電應用市場。
1.2.2“太陽能屋頂計劃”財政支持
國家財政在對光電建筑示范工程給予資金補助,同時在先進技術、產品高效以及建筑一體化程度高和網電價分攤等示范項目都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當然,為了積極發展地方太陽能技術推廣工作,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稅收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
1.2.3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
國家對發電產業的發展設立專門資金,擴大風力發電項目規模。
1.2.4秸稈能源利用補助
對于農作物遺留下的秸稈利用,國家在財政上也給予相關資金支持。資金支持的項目主要有秸稈干餾以及秸稈氣化和秸稈燃氣,這些資金主要是對秸稈能源的合理利用的支持,主要投入在秸稈收集以及秸稈能源產品生產與市場推廣。
2.清潔能源財政支持方向
2.1風能發展財政支持
2.1.1加大對風能產業發展資金扶持
隨著能源產業的發展,風能發電產業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一些風電產業需要國家大量資金的支持,例如基礎性研究、風能產業培育等。這些風能發展項目需要大量財政資金的投入,并且需要設立專門的資金或者基金,保證資金使用規范,形成完善的風能發展資金制度,是我國風電行業有一個健康穩步發展的環境。
2.1.2對經濟發展緩慢地區風能轉移支付制度
在我國,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由于增值稅轉型,使得風電場所繳納的地方稅收出現大幅度的降低,同時由于企業稅收等優惠政策,使得風電項目在發展的初期不能夠獲得較大的利益,因為這些原因,使得地方政府對于風電項目的發展出現消極態度。國家對此安排專項資金,對因為增值稅轉型而造成地方財政收入損失,在一定時期內給予相關的財政資金補貼,抑或以轉移支付的方式給予彌補,這樣使得風電產業在這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有著良好發展勢頭。
2.2推進太陽能發展支持
2.2.1加大光伏發電技術研發資金支持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產業對外部的依賴性過高。未來的發展需要依靠再生能源基金以及稅收等優惠政策下,加大太陽能的相關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其中主要有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技術、光電轉化效率以及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和新能源電網技術與設備。這些資金主要是由于提高技術的自主研發以及降低成本和設備穩定性研究。
2.2.2政府補貼引導太陽能產業發展
國家和相關技術人員的大量投入,勢必使得光電產業走向成熟?,F如今,我國的光電產業逐步成熟,需要對其未來進行鋪路,政府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財政部門應該發揮其杠桿作用,利用市場機制,對產品的價格規范化,并給予一定的補貼,將產品引入市場,擴大其影響力和競爭力。另外,還需要積極的推動相關設備制造規模,加快其發展步伐,使企業能夠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
2.2.3繼續完善太陽能項目建設財政支持
在太陽能發電項目未能夠獨立發展前,國家對光伏發電的關鍵技術以及產業的基礎建設需要繼續投入大量資金來給予支持,完善息貼和補助的相關制度,使得資金能夠用到確切的位置,同時還需要擴大沙漠光伏發電站的建設。
3.總結
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專家預測,由于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具有高效、運行靈活、投資少和建設時間短等優勢,其發電占全世界發電燃料的比例,將從2003年的19%增加到2030年的22%。核電發展也呈現提升勢頭。水電及其他清潔能源發電均有望提高。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國必須在清潔能源上取得成績,才能夠保障社會經濟建設的暢通無阻,而在清潔能源無法真正走向成熟前,就需要國家的政策對其進行扶持,推動其快速發展。(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關 鍵 詞 淺層地溫能 地埋管 小微地源熱泵
中圖分類號:O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淺層地溫能資源
淺層地溫能也稱淺層地熱能或淺層地熱,是指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巖土體、地下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是地熱資源的組成部分,但是又不同于傳統的地熱能。受地球天然溫度場、水圈、大氣圈、太陽周期循環變化的影響,淺層地溫能也是循環、周而復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淺層地溫能的分布受控于區域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控制。不同的地質巖性特征和成因組合,不同的地下水動態,不同的巖土體結構、綜合物理和熱物理性質對淺層地溫能的分布和開發利用條件都有顯著的影響。由于淺層地熱容量、淺層地熱換熱功率差別較大。因此可開采利用的淺層地溫能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淺層地熱能賦存溫儲一般形態為基巖和第四系松散層。基巖巖石比重大、孔隙度小,熱導率高,并隨著含水率增加熱導率和熱容量增加。松散巖土體孔隙度大則熱導率相對低,隨著含水量變大則熱導率和熱容量變大。松散巖土溫儲的熱導率大、熱容量大,則其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時供熱和制冷能力強,為開采條件適宜或相對經濟地段。
由于淺層地溫能分布范圍內的地下溫儲溫度相對恒定,夏季比氣溫低,冬季比氣溫高。根據溫儲溫度相對穩定的特性,利用已經存在的溫度梯度,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電能,加速將低品位熱能向高品位驅動轉移來實現供暖和制冷,效能比直接用高品位電能高數倍,經濟上較為合算。
淺層地溫能利用技術
當前普遍利用地源熱泵系統技術開發利用淺層低溫熱能,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內供暖、制冷和提供熱水等的能源供給。也可以用于滿足服務于其他生產領域的供熱和制冷方面的能源供給需求。
地源熱泵技術是以巖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為低溫熱源或冷源,以水或乙二醇為循環工作媒介,由熱泵機組、地熱能交換系統、建筑物內系統組成的空調系統,通過熱能驅動交換方向轉換達到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淺層地熱能開具有利用可再生、節能經濟,運行費用低、較為可靠穩定安全,環境效益顯著、一機多用、應用范圍廣,占地面積小、節省空間等特點。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具備可供開發利用價值的淺層地溫能深度范圍一般小于200m。開采利用技術方式有地下水熱泵系統和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淺層地溫能溫儲一般具有能量密度小的特點,決定了單位面積或體積的溫儲所能夠提供的供熱量和制冷量也有限。開發利用技術決定了當地就近占有的溫儲規模大則經濟效果好。
烏魯木齊市區及周邊地區淺層地溫能賦存分布特點
烏魯木齊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準噶爾盆地南緣天山北麓中段,南山、東山高中山地與西山低山山地之間為達坂城-柴窩堡-烏魯木齊河山間盆。第四系廣泛分布于烏魯木齊河、頭屯河流域、柴窩堡盆地及北部平原區。
烏魯木齊城區大部位于烏魯木齊河從南部山間盆地向北部山前平原穿越西山與東山間的河谷區,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復雜多變,富水性極不均勻。烏魯木齊河及東部的水磨河等小河河道向北在前山河谷分布有厚度幾米至幾十米厚度不等的粗顆近南北向的帶狀粗顆粒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富水性較強。河道下部及河間則為基巖裂隙水和碎屑巖類孔隙裂隙水,河間多形成隆起壟崗臺地,至北部則為切割的黃土長垣殘丘。由于人為對河道改變強烈,河谷地帶地下水水位下降強烈,含水層厚度大幅度變小,富水性及水質明顯變差。
城區北部八鋼石化斷裂為山前丘陵河谷區與山前沖洪積平原的構造分界,斷裂垂直斷距巨大,北部基底發沉降幅度、松散層沉積厚度急劇加大,烏魯木齊河、水磨溝河以及東西方向的頭屯河和東山小河河谷松散巖類潛水地下水向北徑流的在此形成跌水,地下水位由南部埋深幾十米變為數百米。
從地質地貌及水文地質條件分析,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淺層低溫能的賦存分布條件有以下特點:
南山、東山、西山等基巖出露或上覆有薄松散透水不含水層的高中山、低山丘陵、壟崗臺地等基巖裂隙水、碎屑巖類孔隙裂隙水分布地區。地下水富水性極不均勻,連通滲透性差,富水地段難于確定。地形起伏變化大,地貌類型較復雜,巖石堅硬至半堅硬。此類巖性雖然熱導率高、熱容量相對較大,淺層地溫能溫儲條件較好,但地下水開采鑿井施工難度大、費用高、地下水抽灌平衡能力差別變化大,不利于開采地下水的循環利用,采用地下水熱泵技術一般不適宜;同樣在該溫儲施工數量眾多豎埋管,會有鉆孔費用高、難度大的問題,屬于欠經濟區;開挖水平埋管的槽溝少平坦地面,因凍土深度大需開挖較大的深度,也存在施工難度大費用較高的問題,可歸入欠經濟區。
南部山間盆地周邊山前與北部西山、東山山前沖擊扇傾斜平原等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單一大厚度粗顆粒潛水含水層分布區,地下水位埋深變化巨大。該區地下水富水性強、補給徑流條件好,可采用地下水熱泵技術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但靠近山前地段地下水埋深很大,在大于一百米埋深區鑿井開采地下水需要特殊設備難度較大,為一般適宜開采區。該區域包氣帶厚度巨大,卵礫石間空隙較大,熱導率和熱容量小,是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經濟型較差地區。
在達坂城-柴窩堡-烏魯木齊南山間盆地中部、盆地南緣地下水淺埋及受低山丘陵阻擋出露地段、烏魯木齊和流經市區河谷地段、頭屯河和東山小河出山河谷地段,地下水淺埋深小富水性強且滲透性好,地下水易于開采且出水量大,回灌地下水條件好,為地下水源熱泵系統適宜區。由于本地也多是地下水水源地分布地段,因此在規劃時必須查明當地的地下水開發利用狀況,避免由于淺層地溫能的開發利用使得地下水水源地保護遭到破壞。
西山東山北部山前、烏魯木齊河谷迎賓路以北地下水因跌水埋深急劇增大,至烏昌路至吐烏大高速公路聯絡線一帶,沉積巖性為沖洪積卵礫石,地下水開采較為困難,為地下水源熱泵系統應用一般適宜區及較適宜區;該地帶包氣帶厚度大,熱導率和熱容量小,為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欠經濟區。
昌吉-安寧區-米泉以北至沙漠地區為山前沖洪積稀土平原、湖積平原及風積平原,沉積巖性細砂、粉砂、粉土、粘土,地下水位埋深小,含水層為多層結構,滲透性不好,富水性弱,為地下水源熱泵系統一般適宜區,地埋管地源熱泵經濟區。
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條件適應性
進入21世紀后,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隨著經濟的增長,帶動了中國空調市場的發展,促進了熱泵技術越來與廣泛的應用,淺層地溫能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
烏魯木齊處于中國北方,冬季供暖時間長達6個月,氣溫的空間分布各特點是北部平原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溫差大,向南部丘陵山地夏季氣溫相對較低,冬季氣溫相對較高,多年平均氣溫山區2.1℃左右,平原區6.1℃左右,沙漠區5.7℃左右。在夏季也有制冷的需求,城區、特別是北部平原地區,夏季氣溫相對較高,采用空調制冷的建筑逐漸增多。對于烏魯木齊周邊現行的供熱狀況而言有效推廣利用地源熱泵技術系統,可以減少化石燃料利用和碳排放量,改善環境條件,提升生活質量。
烏魯木齊及周邊的昌吉、五家渠、阜康等地目前居住人口有近四百萬人,形成城市、鄉鎮、村社相間分布的居住方式,靠近南部山前城區集中建筑比例大,北部平原則以鄉村相對分散低矮建筑為主。在城鎮冬季采暖所用能源主要為煤炭,在城區采用集中供暖,在北部平原地區則采用分散供暖。目前在烏魯木齊城區城市集中及分散供暖逐漸向燃氣熱水方式轉換,夏季制冷空調主要是空氣源熱泵技術。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只在城區有個別新建建筑采用。
烏魯木齊城區建筑物密集且高樓林立的地方主要在靠近河道兩側,總體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條件不好,溫儲熱容量和傳導能力較小,開發利用不能保證所有甚至大部分建筑能得到較好供熱和制冷,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因為包氣帶厚度大且缺少埋設場地不適宜采用,只能少部分建筑可以采用地下水源熱泵系統技術。建議對間隔一定距離的建筑物采用這種技術以避免相鄰太近而受鄰區影響降低效率。具體距離需要對地下水資源進行勘查評價論證后加以確定。達坂城區范圍有限人口較少,建筑密度相對小且樓層低,單位規模溫儲所保證供暖或制冷的建筑面積比主城區小得多,地下水資源較豐富,開采便利,采用地下水源熱泵技術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減少化學燃料的應用是個很好的選擇。為保護地下水資源,避免地下水熱泵盲目上馬造成對已有的供水水源地造成交叉污染,對已有的地下水熱泵開采溫儲造成出水量和溫度的大幅不利變化,需要根據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出臺相應的管理法規。
一些新近擴大的城區多位于第四系厚度小基巖埋藏小以致出露的起伏地區、第四系相對較厚地下水埋藏較淺的丘間小塊低洼地。獨立的新小區本身有規劃,同時距離其他居民區有相當的距離,便于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技術地下換熱管的規劃布置,同時可供利用的溫儲規模較大,對小區采用淺層地溫能進行供熱制冷的能力的保證程度較高。這些地方如倉房溝、西山陶瓷廠、王家溝、九家灣、水磨溝村、南湖、三屯碑、八道灣等地。只是因為基巖地區巖石硬度大,施工地埋管鉆孔或溝槽的難度較大、費用較高,在應用時應根據條件進行經濟收益方面的分析之后再決定是否采用。因供暖制冷對象為樓房小區,由于小區人員集中,在這些地區可采用大功率規模集中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
北部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小,含水層巖性組成顆粒細,滲透系數小,地下水富水性差,開采回灌條件不好且采灌能力相差較大,采用地下水源熱泵技術效果會受到較大的限制。而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卻有非常大的應用前景。這一地區主要是鄉鎮分布地區,建筑呈現小集中大分散狀態,環境條件多為農田、水域和荒地,第四系松散層厚度大于二百米,巖土層含水飽和,包氣帶厚度很小只有幾米,溫儲調節能力強,地埋管埋設場地條件好。在五家渠這樣的小城市城區因存在較大的集中連片建筑,現在也出現一定數量高層建筑,地溫能利用可因地制宜,利用地溫能只要有適當場地埋設換熱管,在相互之間不影響的情況下均可以采用。對于一些新建小區應事先對利用地溫能加以考慮,在地基基礎施工的時候同時將換熱管埋入已被后期使用。對于兵團團場、鄉鎮,因為建筑區范圍相對較小,可以考慮統一規劃集中開發地溫能,也可以分小區組織進行。對于鄉村可考慮全村集中開發利用,也可以分房分散進行。
近些年在北部地區居住小區得到長足的發展,城區不少人到該地購房置業,以小區為單位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將淺層地溫能利用納入其中可以為各方面帶來收益。以農家樂、后花園等休閑度假旅游為特征的度假村大量發展,為城區居民夏季去度假游玩休閑提供了較好的選擇和去處。度假村建筑本身獨立緊湊,周邊多為空地,正好適合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通過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還可以促進冬季這些度假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在房地產發展中,在這一地區也開發了大量的單體別墅等建筑,由于位置偏遠居住分散且整體范圍規模偏小,無論是集中供暖或是分散供暖均存在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問題。因為每個別墅周圍都留有空地,所以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在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的時候可根據服務對象的規模不同因地制宜的分別采用不同功率規模的熱泵系統。對于較大的住宅小區可以采用大型集中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對于度假村等可采用相對中型系統,對于別墅洋房則可以采用單建筑小型或微型熱泵系統。
在山前沖積扇第四系大厚度松散層地下水深埋包氣帶厚度巨大的地區淺層地溫能開發條件總體不佳。水西溝、板房溝、永豐鄉、西山農場、頭屯河米東城區、昌吉市、一帶開采地下水費用成本較高,淺層深度內巖土導熱儲熱換熱能力較差,利用地下水源熱泵系統一般適宜,地埋管地源熱泵不經濟,效能比較差,是否開發利用地溫能資源應從經濟環境方面綜合考慮。
小微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對于推廣利用淺層地溫能的意義
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在山前沖洪積扇平原雖然為城建集中人口密集,對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市場需求強烈廣泛,但是開發利用條件卻相對不佳。因此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和給予鼓勵優惠的政策對采用地溫能供熱制冷技術非常重要。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為北部平原地下水淺埋區,采用技術為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但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薄弱,大規模集中開發利用地溫能的需求有限。針對北部平原分散供暖的實際現狀,研發效能高的各種功率等級水平的小微型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技術使得地溫能被大力推廣開發利用至關重要,使其能夠滿足一家獨戶生活居住或是小規模旅游經營的需要。
在新疆與烏魯木齊北部平原區具有相似的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和經濟發展和居住條件的地區還有天山北部山前和環塔里木周邊的沖洪積細土平原。這些地區多為分散鄉鎮村和兵團農場分布,地下水埋藏淺,飽水帶厚度大、包氣帶厚度小,小微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在南疆塔里木盆地煤炭缺乏,燃氣供應有限,生態環境脆弱。通過利用淺層地溫能,對于減少和緩解煤炭燃氣的應用保護環境,降低沙漠地區植被破壞減少沙漠化的發生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北京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北京地質勘察技術院,北京淺層地溫能資源,中國大地出版社
【關鍵詞】新能源,發電,現狀,情景
引言
在我國,充足保障電力供應對經濟的持續發展必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在現有大電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技術將是我國電力系統發展的趨勢。新能源發電是指某些中小型發電裝置靠近用戶側安裝,它既可以獨立于公共電網直接為少量用戶提供電能,也能直接接入配網,與公共電網一起為用戶提供電能。它是以資源和環境效益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最優化來確定方式和容量的新型能源系統。
一、我國能源和發電技術的現狀
我國作為工業大國和人口大國,對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近年來,消耗總量的增長速度也非常快:標準煤從2001年的14億噸增長到2005年的22億噸,原油進口從2001年7300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1.79 億噸。電力電能作為能源輸出的最大方向,其消耗總量從2001年的3.2億千瓦增長到了2008年的7.9億千瓦。如此巨大的電能消耗,必然會加劇能源的需求,對于我國的能源政策也更加不利。
目前,集中發電、遠距離輸電和大電網互聯的電力系統是我國電能生產、輸送和分配的主要方式。這種大電網的弊端主要有:不能靈活跟蹤負荷的變化,無法及時更改供電量,如冬季取暖負荷的激增就會導致電力供應短時不足;另外,電力系統龐大,事故發生頻率高,在這種大型互聯電力系統中局部事故極易擴散, 導致大面積的停電,而一旦發生電網崩潰,其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將十分嚴重。
電能是國民生活和生產的根基,因此無論是從能源角度,還是電力系統自身方面來看,研究新能源發電技術對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都具有相當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二、我國的新能源發電技術及其現狀
目前我國用于發電的新能源主要有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核能、地熱能等,由于這些能源在我國應用起步時間及其對技術的要求不同,其發展程度也各有深淺,下面坐著就其中幾種主要的性能源的應用現狀進行具體分析。
2.1 風力發電的應用及現狀
風力發電系統由槳葉、機械傳動系統、發電機、電力電子裝置、升壓變壓器等組成,風力發電系統的發電過程是一個能量轉換過程,風的動能先被風機的槳葉捕獲轉換為機械能,再經過機械傳動系統傳遞給發電機,由發電機實現機械能到電能的轉換,直接接入電網或通過電力電子裝置接入電網。目前風機的輸出電壓多為690 伏,需要經變壓器升壓到滿足電網要求的電壓,一般為35 kV 及以上。
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電力工業的奠基人查爾斯•弗朗西斯•布拉升安裝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運行且用于發電的風機,到現在為止,風機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尤其是20 世紀90 年代以后,世界各國政府相繼出臺了風電發展的激勵政策等,促進了風電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了幾種成熟的主流技術, 包括失速型恒速風機,主動失速型恒速風機,雙饋變速風機,直驅變速風機,半直驅變速風機。
現代風機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 從幾百千瓦到兆瓦級。目前市場上的風機單機容量平均約為2000千瓦,風機單機容量最高已達6000千瓦。
1986年4月中國第一個風電場在山東榮成并網發電,1989 年起全國各地陸續引進風機建設風電場,裝機容量逐年增長,規模在1000千瓦以上的電場有新疆達坂城、內蒙古輝騰錫勒、廣東南澳等地的風電場。2009年底我國風電并網總容量為1613萬千瓦,同比增長92.26%,截至2010 年底,風電并網總量已超過2000萬千瓦,而我國風電開發潛力超過25億千瓦。
2.2 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應用及現狀
太陽能是地球永恒的能源, 我國陸地面積每年接收的太陽輻射得熱量在 3.3×103~ 8.4×106kJ/ ( m2•a)之間,相當于2.4×104億t 標準煤的發熱量, 屬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全國總面積 2/ 3 以上的地區年日照時數大于2000h,日照得熱量在5×106kJ/ ( m2•a)以上。我國、青海、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高原的年太陽輻射得熱量和日照時數均較高,屬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除四川盆地、貴州等地太陽能資源稍差外,東部、南部及東北等地區均為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和中等地區。
太陽能發電有2 種方式,即太陽能熱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我國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間,對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進行了一些研究,但實際應用尚未真正起步。美國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目前正處于太陽能熱發電商業化的前夕。據專家預測,2020年左右,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將在發達國家實現商業化, 并逐步向發展中國家擴展。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已日趨成熟,2004 年全球安裝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裝機容量已超過1000GW。中國第一座大功率的太陽能發電站建于內蒙古巴林右旗古力古臺村,功率為560W,1982年10月11日正式投運。隨后又在建成2座10kW、一座20kW和一座25kW的光伏電池電站。中國目前裝機容量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工程是安多光伏電站,安多光伏電站于1999年3月建成,,裝機容量達100 kW.。該電站自投入運行以來,累計發電量達131280 kW•h,日平均發電量達240kW•h。
2.3 生物質能發電技術的應用及現狀
所謂的生物質指的是農林廢棄物、水生植物、油料作物、工業加工廢棄物和人畜糞便及城市污水和垃圾等。生物質能發電是指利用生物質本身的能量,將其轉化為可驅動發電機的能量形式,用來發電,然后將所發電能直接提供給用戶或并入電網。
目前,美國在生物質發電領域有許多成熟的技術和實際工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總裝機容量已達10 GW。底特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發電廠,日處理垃圾量4000t,發電能力65 MW。在這方面,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首座國產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日前已在溫州市甌海區并網發電,日處理生活垃圾320t,年發電量2500萬kW•h。
2.4 核能發電技術的應用及現狀
核能自從問世以來就被許多專家認為是當代可能大規模開發的新能源,尤其對于能源資源匱乏的國家和地區來說,核能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和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有效途徑。
我國擁有豐富的核能資源,天然鈾提煉及其加工能力已初具規模,能夠自行設計制造300MW壓水堆核電站的成套設備,正在建造600MW的核電站。我國目前已形成廣東、浙江、江蘇3個核電基地,自從1985年秦山一期核電站開工至今,我國現有機組11臺、裝機容量900萬kW。
2004 年國務院分別批準了廣東嶺澳二期、秦山二廠擴建和浙江三門、廣東陽江4個核電項目。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0GW,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比例由目前的1.7%上升到4%。
2.5 地熱發電的應用及現狀
地熱發電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帶動發電機發電,這一點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像火力發電那樣要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利用的是地熱能,需要有載熱體把地下的熱能帶到地面上來。目前能夠利用的載熱體,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熱水, 因此地熱發電可分為蒸汽型地熱發電和熱水型地熱發電兩大類。
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各地涌現出大量的地熱電站,如廣東風順、山東招遠、遼寧熊岳、江西溫湯等地,建于1977年的羊八井地熱電站位于我國羊八井地熱田,地熱蒸汽溫度高達172℃,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溫地熱田。
目前,全球范圍的地熱發電每年大約以9%的速度增長,以此速度推測,到2020年,全球年地熱發電量將達到3180億千瓦時。我國要發展地熱發電,還必須加大對地熱資源的勘查,加強對地源熱泵技術的研究。
三、新能源發電在中國的應用前景
目前,新能源發電在中國剛剛起步不久,其特點適應中國電力發展的需求與方向,在中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具體體現在:
(1)新能源發電是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形式。國家“十二五”規劃將積極推動和鼓勵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作為中國的重點發展戰略之一。一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對于中國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環境、開發西部、解決農村用能及邊遠地區用電、進行生態建設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然而,可再生能源容量小,功率不穩定,獨立向負荷提供可靠供電的能力不強以及對電網造成波動,影響系統安全穩定的缺點將是其發展中的極大障礙。若能將負荷點附近的分布式能源發電技術、儲能及電力電子控制技術等很好地結合起來構成微電網,則可再生能源,充分發揮其重要潛力。例如,對于中國未通電的偏遠地區,充分利用當地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設計合理的微電網結構,實現微電網供電,將是發揮中國資源優勢,加快電力建設的重要舉措。
(2)由新能源組成的微電網在提高中國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改善電能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的經濟已進入數字化時代,優質、可靠的電力供應是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大電網的脆弱性日益凸顯的情況下,將地理位置接近的重要負荷組成微電網,設計合適的電路結構和控制,為這些負荷提供優質、可靠的電力,不僅可省去提高整體可靠性與電能質量所帶來的不必要成本,還可以減少這些重要負荷的停電經濟損失,吸引更多的高新技術在中國發展。
(3)微電網與大電網間靈活的并列運行方式可使微電網起到消峰填谷的作用,從而使整個電網的發電設備得以充分利用,實現經濟運行。此外,對于中國已有的眾多獨立系統,在系統中加入基于電力電子技術的新能源并配以智能、靈活的控制方式,一方面可提高系統的智能化與自動化,另一方面也可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總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發電技術的進步,新能源在我國未來的應用中前景必將十分廣闊,充分利用好各項電能資源有助于緩解國內用電危機,這對于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異波.新能源發電技術的最新進展[J].電工技術, 2004.
【關鍵詞】生物柴油 發展現狀 發展前景
生物柴油行業作為我國的新能源發展行業,是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生物柴油行業的興起和發展對我國新能源建設有著極大的深遠影響。一旦具備了經濟可行的生產能力,就會為我國的新能源建設帶來十分可觀的發展前景,同時也給生物柴油行業的發展也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生物柴油泛指可供柴油機使用的可再生的原料主要源于生物液體燃料并且十分環保的新能源,是非常優質且理想的新能源,各國都在積極研究和發展新能源的開發生產技術。
1 我國生物柴油發展現狀
1.1 我國生物柴油制備技術研究現狀
我國生物柴油研究和發展起步較國際整體來說較晚,但是卻將其作為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在生物柴油植被技術研究方面也有較大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生物柴油的制取大致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種,物理法生產的生物柴油都屬于直接法,與生產技術的同時進行的,性能指標難以控制,穩定性存在很大問題,所以在生物柴油產業使用物理法進行生產的比重較低?;瘜W法的原理則是對動植物油進行相應的化學轉換,運用化學原理改變物質內部分子結構,改變動植物油脂的根本性質,從根本上改善其粘度和流動性,成為完全均勻的液態產品,酯交換法是最常見的化學法,通過不同的催化劑實現符合不同柴油內燃機的燃料。目前國內主要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是采用無機酸和無機堿作為催化劑的均相催化法,容易在催化過程中產生廢酸或廢堿,造成空氣的二期污染,這也是目前生物柴油制備存在的問題,新的制備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研發和完善,希望能夠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的制備技術,實現生物柴油的制作。1.2 我國生物柴油原料來源現狀
原料來源的充足保證是生物柴油能否產業化擴張的重要指標之一。原料來源是否充足也是影響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的原料來源主要是油料作物、木本油料植物、廢棄油脂以及水生植物和動物油脂等等,油脂成分組成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性能,并且占生產成本的75%左右。研究表明,工程微藻比陸生植物的產油脂量高出幾十倍,并且原料成分穩定,產出柴油油品好,是目前普遍關注和推廣的原料來源研發項目。
1.3 我國生物柴油生產現狀
生物柴油由于其技術上的難關,造成較高的生產成本,產業化的生產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我國生物柴油的研發和開發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還是較為迅速的。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自主產權、生產技術以及實驗工廠。大型相關生物柴油產業生產廠家也于2001年在國內建成,標志著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的全面展開,并且,相關性能指標達到了一定的國際標準,具有本國自己的生物柴油的生產技術和產業化能力,并且,目前仍然有很多生物柴油生產工廠正在籌劃和建設過程中,都是頗具規模的現代化高科技生物柴油生產廠家,也有部分國外生產廠家在國內建廠,與我國合作??傮w來說,目前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化道路還屬于初始階段,在產業策略、技術指標、技術方案選擇以及銷售方式和環境評估等等很多方面還沒有形成配套的產業化鏈接,作為新興產業,生物柴油行業將在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經濟刺激下不斷規范和完善。
2 我國生物柴油的產業化發展及對策2.1 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趨勢
生物柴油的產業化發展是我國生物柴油發展的必然趨勢。生物柴油作為一種先進的可再生的能源,得到產業化的發展并取代舊的化工能源的使用,勢必為一個國家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一國不斷向前發展。加強我國生物柴油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生物柴油產業從產業策略、技術指標、技術制備方案到銷售方式和環境評估方式的全面的完善規范化生產,堅持可持續經濟發展是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的目標和核心思路,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2.2 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對策
要實現我國生物柴油的產業化發展,有幾點值得注意的方面,以下進行簡單的論述:首先,在來源選擇和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閑田進行油菜套中,通過基因工程改善作物產油量,運用更多的空閑資源和生物工程技術創造價值,提高產量,在保證農業用地的基礎上實現生物柴油生產來源的可靠保證。其次,生物柴油產業化生產受到阻礙的主要原因是生產成本過高,無法得到普及,針對這種現象,可以針對油脂自身結構特點,走一條經濟可行的合成和多元化產品開發的路線,實現生產成本的降低。并且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受到技術、原料和產業化配套產業發展的限制,生物柴油建廠要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堅持與時俱進,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制定完善的生物柴油產品質量標準和相關技術指標并完善流通和銷售體系等等也是十分重要的,是生物柴油產業化生產能夠持續擴張的重要保證。
3 結語
生物柴油產業作為全球矚目的重要新能源開發產業,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和新能源取代舊能源實現全面的現代化建設具有特別的意義。生物柴油生產作為新興行業在我國還屬于剛起步,在制備技術和產業化生產道路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環保型新能源,是未來的能源發展趨勢,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是提高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未來的發展中,結合國家政策扶持和相關能源調控等措施,實現我國生物柴油能源產業化發展是總體發展戰略思想也是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魯厚芳,史國強,劉穎穎,梁斌.生物柴油生產及性質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1(1)
[2] 常新林.生物柴油研究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科技信息,2011(9)
[3] 趙檀,張全國,孫生波.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進展[J].化工技術與開發,2011(4)
[4] 謝玉強,黃昭月.生物柴油的應用和研究現狀及進展[J].科技信息,2011(7)
[5] 羅光碧,涂勇,林朝陽,劉明剛,吳勇.生物柴油的現狀及前景展望[J].瀘天化科技,2011(2)
[6] 趙檀,張麗,馮成江,張國甲.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現代化工,2011(5)
[7] 佟華芳,邴淑秋,趙光輝.生物柴油的制備技術及發展方向[J].化工中間體,2011(8)
[8] 譚冬霞,徐麗萍.我國生物柴油研究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11(18)
【關鍵詞】新能源;投資;技術
新能源是一個相對于傳統化石類能源的概念,泛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核能等,涉及到生物、新材料、電子等多個領域。具體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燃料電池等。
一、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一)投資現狀分析
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立體式的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能源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廣。目前投資新能源的,既有屬于國有性質的資金,也有民間投資;既有國外風險資金,也有國內民間資本。而國有資金雖然投資項目少,但單項投資額度大,是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2.投資方式靈活、領域廣泛。國有大中型企業或各級政府的財政投資都以大中型風能、核能、太陽能項目為主;風險投資機構則以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相關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為主;民營資本的創業投資則以太陽能、風能等節能輔助類項目為主。
(二)經營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看,目前新能源企業的經營現狀不佳,不同企業的贏利能力差異大。
1.大型新能源項目虧損較多,少數中小型項目有高額投資回報,但整體堪憂。大中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節能減排”,其社會作用遠高于經濟價值,投資初期出現普遍虧損實屬正常。中小型新能源項目因缺乏規模效應,使得新能源在價格上很難替代傳統能源,盈利能力差。僅有采用成熟技術,針對特定細分市場開發或提供實用性強的產品或服務的新能源項目,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和快速發展。
2.不同能源類型的項目運營情況相差甚遠。光熱類太陽能項目的盈利狀況最好。其次是中小型風能項目,尤其是提供中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和工程服務類的企業盈利能力強,成長迅速。部分實用性強的光伏類項目、大型風力發電項目、生物能項目在相應的優惠政策下,具有發展潛力。而海洋能、地熱能等項目還處于概念炒作階段,能真正獲得投資回報的項目少。
二、新能源經濟發展存在的障礙
雖然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宏觀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項目資金,但從新能源項目的運營現狀看,卻不容樂觀,因為新能源發展面臨著以下不足和障礙:
(一)信息障礙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與其他產業發展不同的是,新能源產業人才的不足不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緊缺,更重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術、資本、市場三者之間存在信息障礙。
絕大部分新能源項目的技術關鍵并非是重大技術創新,而是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即把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根據各地資源和環境特點開發出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與服務。因此,項目成功的關鍵便是技術、資本、市場三方面的有效溝通。但新能源發展時間短,懂技術者不懂投資、懂投資者不懂市場、懂市場者不懂技術,使得原本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技術、資本和市場三者間的關系斷裂,導致項目效率低、盲目投資多。
(二)技術障礙
從長期看,新能源項目發展必須依賴于重大技術突破。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卻并非技術成果少,而是現有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基本技術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現在:
1.項目系統內存在技術匹配障礙,降低研發效率、不利于系統優化。新能源項目主要是將成熟的新能源技術轉化為實用新型產品,這一轉化過程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門學科知識,只有各項技術緊密結合,才能研發高效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而新能源學科領域跨度廣,技術溝通難度大,系統匹配性能差。
2.新能源項目的基本技術普及程度低,項目的投資、推廣等存在技術障礙。如前幾年各地一哄而上“水變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項目騙局,都能吸引了不少風險資本盲目加盟。這些華而不實的新能源項目的失敗卻使得許多風險資本對新能源抱懷疑態度,甚至于敬而遠之。技術障礙已經嚴重制約了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領域,使得風險資本對新能源項目的態度走向兩種極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徹底排斥。
(三)資源障礙
新能源項目所利用的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資源雖然具有可再生性,但開發這些能源,卻要受到相應的資源和條件限制,如自然氣候條件、礦產資源條件、國土資源條件等。如風力發電項目必須選擇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沿?;蛭鞑康貐^,太陽能發電項目投資在日照時間長、晴天多的區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則必須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灣。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轉化率低的情況下,規模大的新能源項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面積場地獲得太陽光能;風力發電場的占地規模動輒千畝以上;生物能則需要有大面積適應作物生長的土地;核能的選址則更加復雜。
三、結論
我國新能源項目投資強勁,但整體盈利能力差,造成目前現狀的原因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好、資源豐富、市場巨大、資金充沛的同時,卻又面臨著信息、技術、資源等諸多障礙。因此,國家應在加強新能源知識普及、培養復合型新能源人才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發展新能源經濟,而不應鼓勵盲目投資。
參考文獻:
[1]辜勝阻:新能源產業的特征和發展思路[J].經濟管理,2015,(11)
[2]匡 梅:中國能源新戰略探討[J].統計與決策,2014,(14)
[3]李建民: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路徑選擇的戰略性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15 (6)
[關鍵詞] 新能源 投資 技術
一、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新能源是一個相對于傳統化石類能源的概念,泛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核能等,涉及到生物、新材料、電子等多個領域。具體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燃料電池等。
1.投資現狀分析
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立體式的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能源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廣。目前投資新能源的,既有屬于國有性質的資金,也有民間投資;既有國外風險資金,也有國內民間資本。而國有資金雖然投資項目少,但單項投資額度大,是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2)投資方式靈活、領域廣泛。國有大中型企業或各級政府的財政投資都以大中型風能、核能、太陽能項目為主;風險投資機構則以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相關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為主;民營資本的創業投資則以太陽能、風能等節能輔助類項目為主。
2.經營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看,目前新能源企業的經營現狀不佳,不同企業的贏利能力差異大。
(1)大型新能源項目虧損較多,少數中小型項目有高額投資回報,但整體堪憂。大中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節能減排”,其社會作用遠高于經濟價值,投資初期出現普遍虧損實屬正常。中小型新能源項目因缺乏規模效應,使得新能源在價格上很難替代傳統能源,盈利能力差。僅有采用成熟技術,針對特定細分市場開發或提供實用性強的產品或服務的新能源項目,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和快速發展。
(2)不同能源類型的項目運營情況相差甚遠。光熱類太陽能項目的盈利狀況最好。其次是中小型風能項目,尤其是提供中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和工程服務類的企業盈利能力強,成長迅速。部分實用性強的光伏類項目、大型風力發電項目、生物能項目在相應的優惠政策下,具有發展潛力。而海洋能、地熱能等項目還處于概念炒作階段,能真正獲得投資回報的項目少。
二、新能源經濟發展存在的障礙
雖然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宏觀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項目資金,但從新能源項目的運營現狀看,卻不容樂觀,因為新能源發展面臨著以下不足和障礙:
1.信息障礙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與其他產業發展不同的是,新能源產業人才的不足不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緊缺,更重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術、資本、市場三者之間存在信息障礙。
絕大部分新能源項目的技術關鍵并非是重大技術創新,而是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即把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根據各地資源和環境特點開發出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與服務。因此,項目成功的關鍵便是技術、資本、市場三方面的有效溝通。但新能源發展時間短,懂技術者不懂投資、懂投資者不懂市場、懂市場者不懂技術,使得原本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技術、資本和市場三者間的關系斷裂,導致項目效率低、盲目投資多。
2.技術障礙
從長期看,新能源項目發展必須依賴于重大技術突破。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卻并非技術成果少,而是現有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基本技術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現在:
(1)項目系統內存在技術匹配障礙,降低研發效率、不利于系統優化。新能源項目主要是將成熟的新能源技術轉化為實用新型產品,這一轉化過程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門學科知識,只有各項技術緊密結合,才能研發高效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而新能源學科領域跨度廣,技術溝通難度大,系統匹配性能差。
(2)新能源項目的基本技術普及程度低,項目的投資、推廣等存在技術障礙。如前幾年各地一哄而上“水變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項目騙局,都能吸引了不少風險資本盲目加盟。這些華而不實的新能源項目的失敗卻使得許多風險資本對新能源抱懷疑態度,甚至于敬而遠之。技術障礙已經嚴重制約了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領域,使得風險資本對新能源項目的態度走向兩種極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徹底排斥。
3.資源障礙
新能源項目所利用的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資源雖然具有可再生性,但開發這些能源,卻要受到相應的資源和條件限制,如自然氣候條件、礦產資源條件、國土資源條件等。如風力發電項目必須選擇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沿?;蛭鞑康貐^,太陽能發電項目投資在日照時間長、晴天多的區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則必須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灣。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轉化率低的情況下,規模大的新能源項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面積場地獲得太陽光能;風力發電場的占地規模動輒千畝以上;生物能則需要有大面積適應作物生長的土地;核能的選址則更加復雜。
三、結論
從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和面臨障礙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經濟發展的關鍵并非是項目資金的不足和存在重大技術難題,而是要提高新能源基本知識和技術的普及程度,培養新能源行業的復合型人才。政府在新能源經濟發展上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在對新能源項目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進行新能源項目建設,才能真正的促進新能源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辜勝阻:新能源產業的特征和發展思路[J].經濟管理,2006,(11)
(一)我國經濟增長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經濟水平呈現出快速持續增長的趨勢,進而我國國民經濟水平有所提高。但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的差異,各地區間的經濟水平極其不平衡,從整體分布情況來看,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中部次之,而西部的發展水平較低和經濟增長速度較為緩慢。
(二)我國能源消耗的現狀
首先,我國能源消耗的整體情況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在我國加入WTO以后,我國能源消耗速度更快,然而我國一次能源數量有限,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其能源消耗會越來越多,不利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我國地區的能源分布不均衡,致使各個地區間的能源消耗水平有所差異,為此,我國應該根據地區能源消耗程度的不同而制定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的措施。最后,我國地域遼闊,能源較為豐富,但我國人口眾多,致使人均能源量較少,因而我國亟需對能源消耗進行合理分配。
(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些一次能源,從而導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這對生態環境有著較大的影響,更不符合我國低碳經濟的實施和發展。目前,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量和人均量都相對較大,并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甚至增長速度超出預料。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能源儲存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各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有所不同。但從總體來看,我國東部地區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顯比西部地區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高出許多。
二、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原則和目標
(一)優化原則
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進行優化時主要遵循五個原則。第一,節能減排原則,減少我國一次能源的消耗程度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維護能源安全的原則,能源的供求和需求相協調,以滿足人們正常使用和合理使用能源的需要。第三,能源低碳多元化的原則,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對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的依賴程度較大,這些一次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不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第四,注重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第五,因需制宜原則,根據能源需求而積極開發新能源。
(二)優化目標
在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的目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關于經濟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國經濟水平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其發展速度有明顯的加快,進一步縮小了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但是我國仍然需要制定合理的經濟發展目標,以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其次,關于能源消費的目標。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費越來越多。因而在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應該制定有效的能源消費戰略,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最后,關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目前,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并且在逐年增長,因而我國應該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發展目標。
三、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的建議
(一)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議
在低碳經濟視角下,優化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需要加強管理制度建設。首先,加強我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以加強我國的能源管理水平;其次,完善我國能源儲備制度,加強我國能源的儲備量,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支持;最后,改進我國的能源投資方式和加強對其管理力度。
(二)技術方面的建議
對于優化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一定要加強技術支持,進而為促進能源消費結構更加優化提供重要作用。首先,加強能源的勘探和開采技術,促進我國發掘新能源和提高有效開采能力。其次,加強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能力。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對一次能源的依賴程度較大,而一次能源的過度消耗不利于我國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政策方面的建議
我國相關部門完善關于一次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規,既有利于加強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又有利于加強對我國一次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管理。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