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5:32:13
序論:在您撰寫鄉村產業發展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根據寧化縣獺兔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2010年獺兔產業工作意見》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現制定2010年度我鄉發展獺兔產業工作意見。
指導思想
按照“鄉抓村、村抓戶”的工作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為保障,以培育獺兔養殖大戶、創建獺兔養殖專業示范村為主攻目標,做大做強做優獺兔產業,使其盡快成為農民致富的又一新興產業。
工作目標
全鄉年度養殖獺兔種兔1200只,出欄商品獺兔21600只,培育2個獺兔養殖專業村(標準為養殖獺兔種兔達5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戶5戶以上),力爭發展養殖獺兔種兔達100只以上的規模大戶4戶。(各村任務詳見附表1)
工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
一要采取召開獺兔產業工作現場會,進村入戶指導,交通要道設立廣告宣傳牌等多種形式,加大發展獺兔產業的宣傳力度。
二要大力宣傳發展獺兔產業的重要意義和做強做大做優獺兔產業的有效措施、方法。樹立“農民養獺兔多賺錢”的新理念。
2.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政策扶持。鄉政府根據本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協調各部門制定扶持獺兔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如國土、村建、林業等部門為養殖戶提供優質服務,簡化辦事程序和審批手續,按最優惠收費或減免優惠;金融部門對獺兔養殖戶給予更多的貸款方便和優惠,以保證養殖戶有足夠資金投入發展獺兔產業。
二是資金扶持。鄉政府對養殖獺兔種兔100只以上(含100只)的養殖戶給予每戶2000元扶持經費;同時,鄉政府設立獺兔產業發展專項經費,用于獺兔產業工作宣傳、技術培訓、先進獎勵。
三是技術服務。建立長期有效、運行合理的技術服務體系,依托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推廣獺兔養殖先進技術、獺兔疫病防治綜合措施,幫助養殖戶解決獺兔養殖過程中的技術難題,提高養殖技術水平,提升質量,增加效益,有力地推動獺兔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脫貧;發展原則;規劃內容;保障措施;四川萬源;廟坡鄉大坪溪村
中圖分類號 F3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309-02
為了扎實推進農業科技人員進村開展技術扶貧工作,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派科研人員對萬源市廟坡鄉大坪溪村技術扶貧點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與村支兩委對接,與村民座談,詳細了解了該村的基本情況,明晰了該村產業發展制約因素,提出了“建基地、育主體、促發展”,破解發展瓶頸難題,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實現脫貧攻堅的建議。
1 大坪溪村基本情況
大坪溪村位于花萼山北麓,西與梨樹鄉相連,南與曹家鄉相接,海拔750~1 650 m,距離萬源市城區57 km,是萬源市極為偏遠村之一。全村幅員面積為17 km2,有耕地170.67 hm2,林地1 400 hm2,轄6個村民小組215戶881人,其中精準貧困戶62戶214人。201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 335元。主導產業為玉米、洋芋、紅苕、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蔬菜種植為輔;自家養的豬、雞、羊以自給自足為主。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勞務輸出,大坪溪村有富余勞動力150人,長期外出務工,務工收入成為經濟的主要來源。農村種植農作物和飼養家畜,少數富余的進入市場銷售,成為家庭經濟來源的補充。
2 導致貧困的原因
2.1 交通不便
大坪溪村距廟坡鄉集鎮較遠,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交通難”導致農民種植成本增加,銷售途徑不暢,農民種植的農產品參與市場銷售積極性不高,農民增收難。
2.2 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該村可耕土地面積嚴重不足,缺糧問題比較突出。農業基礎設施發展滯后,耕地質量不高,中低產田面積約占耕地面積的70%。該村山多田少,農田水利設施落后,大部分山坪塘、蓄水池因無資金維修,不能正常運轉或帶病運行,防澇抗旱能力差,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脆弱。
2.3 產業結構單一,生產方式落后
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洋芋、紅苕等傳統農業為主,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強,農業綜合效益不高。農業生產方式大多仍是小規模經營,過度分散經營的農戶、過度零散的土地、過度分散的產品,加上日益老齡化的農業從業人員、日益老化的農田基礎設施、日益老化的傳統農業技術,不符合現代農業集約化、規?;a業化要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面臨嚴重挑戰。
2.4 農民組織化程度偏低,農民收入增長乏力
該村還沒有一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上缺乏科技支撐,留在農村的農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嚴重制約了當地產業發展。
3 產業發展原則
一是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該村生態氣候條件,結合農民的種植習慣,以現有產業為基礎,篩選確定主導產業。二是堅持生態優先原則[1]。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注重發展循環農業,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協調發展。三是堅持市場導向的原則。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指導,面向市場,充分預見產業未來發展需求,向市場要效益、向市場要發展[2]。四是堅持農民自主原則。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保障農民主體地位,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帶動、技術服務等途經調動農民自覺自愿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五是堅持長短結合的原則。既要在短期內保證農民收入能迅速增加,增強農民致富信心,彰顯幫扶效果,又要通過幫扶活動,給當地農民留下一個能長期持續增收的產業。
4 發展思路及目標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突出資源稟賦特色,圍繞“發揮山區資源優勢,堅持一業為主,多業融合,發展綠色經濟,實現脫貧致富”的總體發展思路,完善產業投入機制,創新產業開發手段和方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重點培育壯大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高山蔬菜兩大主導產業,鞏固提升中藥材、蜜蜂養殖兩大優勢產業,逐步形成布局更趨合理、特色更加鮮明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真正達到產業興旺、群眾富裕的目的。力爭到2018年,全村實現“五個一”的產業發展目標:即優質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66.67 hm2,高山蔬菜基地6.67 hm2,中藥材、經果林種植66.67 hm2,蜜蜂養殖100桶,建立專合社1個,農業綜合效益明顯提高,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5 000元以上,達到全鄉平均水平,實現與全鄉、全市同步達小康的目標。
5 規劃建設內容
5.1 發展優質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66.67 hm2
該村海拔750~1 650 m,植被覆蓋率高、生態條件好、無工業大氣污染,適宜發展優質馬鈴薯。按照集中成片、規模發展的原則,與萬源市萼山薯類種業開發有限公司、萬源市華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接,在第1、2、5、6村民小組實行訂單生產,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優質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66.67 hm2,配套建設溝渠池路等基礎設施;實行規范化栽培、標準化生產,推行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生產技術;統一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現年產脫毒馬鈴薯種薯 1 750 t,產值350萬元。
關鍵詞:鄉村休閑文化產業;城鄉一體化;資源開發;地域旅游
作者簡介:王義杰(1976—),男,山東濟南人,河北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農村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1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4-112-03
把農業和旅游業巧妙結合在一起的鄉村休閑旅游模式在我國掀起了一股熱潮。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和精神追求的日益提高,給這種旅游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城市化進程的腳步不斷前進,同時帶來了環境污染、人心冷漠、心理壓抑等問題。工作日人山人海的城市和節假日擁擠的公園、景區讓城市居民變得越來越浮躁,鄉村清新自然、心曠神怡的環境讓人們極度向往,很大程度上為鄉村休閑旅游開拓了潛在的客戶源,使游客在享受自然氣息、民族風情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一、鄉村休閑旅游及其現實意義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精神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鄉村旅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它建立在鄉村這個物質基礎上,鄉村自然優美、心曠神怡的環境是大家放松、休閑的好地方,讓城市居民感受鄉村風情、田園農作的樂趣,同時為他們提供娛樂、參與生產、游玩、飲食、住宿等各方面的服務。旅客可以在體驗鄉村生活中提高情操,熏陶自身的文化內涵,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這種旅游模式的推廣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它是提高人們精神生活水平,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標志之一。
1、帶動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鄉村旅游給農村地區帶來很多好處,充分利用了當地天然的優勢,幫助其開始農業轉型,把不起眼的農業資源凸現出來,把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調節到一個恰當的位置,促進其他產業快速發展。大多數鄉村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通過發展旅游業的方式可以增加農業資源的價值,把單純的農業范圍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鄉村旅游可以促進農村交通、旅館和飲食等方面的發展,幫助當地政府提高經濟實力。城鄉一體化的推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鄉村休閑旅游這種方式,農民在和各地游客的交流溝通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精神追求,漸漸拋棄一些傳統的思想,接受和實施先進的理念,同時,建設鄉村旅游基地可以帶動外地資金對農村投資的熱情;項目公司或旅游管理公司帶來的先進經營管理理念可以提高農民從業的水平,幫助他們學習正規的經營模式知識,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方式。加大鄉村發展的腳步,進一步降低城鄉距離,形成城鄉共同發展、前進的局面。
2、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
工業化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工群體的壯大,解決了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問題,迫于傳統勞作低廉價值的情況,農民成批的到城市工業園區就業。雖然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但是也造成了城市人口過多等問題。大力倡導鄉村旅游業可以解決農民就業問題,帶動建筑、交通、工藝品等產業的發展。同時,農民可以重新進行農業生產,提高農村土地的利用率;能夠在所在地區工作極大的方便了農民的生活,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需要很多的勞動力,需要為游客提供吃、住、行等服務。這對減少城市日益增長的人口和鞏固農村地區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3、有助于改善鄉村民風,不斷提高村民素質,塑造農村新文化
農村文化建設所需時間長、阻礙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思想和農民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決定了這點。有些迷信、粗俗、消極的文化思想還在農村盛行,他們束縛了農村居民的思想,給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這對發展和諧社會都帶去了負面的影響。鄉村旅游帶來了一股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城鎮居民較為自由開放的思想和言談會潛移默化到農民身上,與此同時反思和改變自身傳統、腐朽的觀念,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
4、有利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和民俗古跡等
鄉村休閑旅游的模式勢必會帶動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這也是吸引游客游玩的途徑之一。道路、房屋、通信等方面的建設都要越來越現代化,這對促進游客消費和農民增收都有正面作用。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提高農民的文化修養,擴大他們的眼界,引導他們追求更環保、美好的生活,對國家推行的公共服務工作和城鄉一體化進程有重要作用。不過開發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是關鍵,真正意義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鄉村旅游的內涵、形式和特點
(一)鄉村旅游的內涵
鄉村旅游是一種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客戶群體、以鄉村農業生產、鄉村自然風光、鄉村民俗娛樂和鄉村地標農產品銷售為旅游依托來滿足城市旅游人群休閑、娛樂、觀光、體驗、購物等一系列需求的特色化、質樸化和地域化的旅游活動。
(二)鄉村旅游的特點和形式
鄉村旅游活動的特點是旅游類型豐富多彩,旅游地理標志性產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且鄉村旅游在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受季節性影響較小,即旅游環境和風格穩定。
鄉村旅游的活動形式主要包括:第一,生活體驗式鄉村旅游;第二,農業園采摘式鄉村旅游;第三,生態花卉園觀賞式鄉村旅游;第四,畜牧觀賞與狩獵式鄉村旅游。
二、影響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的制約因素
(一)鄉村旅游產業規劃缺乏科學性和整體性
首先,部分鄉村旅游產業定位存在偏頗,且缺少對鄉村旅游產業的整體性規劃;其次,在鄉村旅游產業的管理上,缺少健全的法律保障機制和監督管理機制,從而不僅加劇了鄉村環境的破壞,降低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生命周期,還拉低了鄉村旅游特色產品的定位和品質;最后,鄉村旅游產業缺乏文化內涵,對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低下,難以發揮品牌輻射的作用。
(二)鄉村旅游產業的經營理念和特色仍需完善
首先,部分鄉村旅游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落后,且對農村區位優勢和鄉村旅游資源的挖掘不夠深入;其次,對鄉村旅游目標群體定位不準確,從而難以在有效的目標市場擴大消費人群基數;最后,部分經營者存在重建筑投資,輕特色服務的理念,從而難以實現鄉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設。
(三)鄉村旅游產業在開發力度和體驗產品的拓展上缺乏動力
首先,鄉村旅游產業在開發力度上顯得后勁不足,雖然旅游形式以“體驗+休閑”為主,但仍然缺少特色化的服務內容和項目;其次,過于追求初級農產品所構成的農業園項目的開發,而忽視了鄉村文化、民風民俗的體驗與深度開發;最后,鄉村旅游產業缺少體驗式文化傳播,游客的參與行為仍停留在觀賞、拍照和采摘層面。
(四)鄉村旅游產業的宣傳規模較小,且營銷力不足
首先,鄉村旅游產業在多媒體宣傳上策劃力度不夠,且缺少強有力的廣告宣傳和促銷策略;其次,鄉村旅游產業數量發展較快,行業競爭激烈;最后,部分優質鄉村旅游資源由于宣傳不到位,面臨著資源閑置、運營不利的窘態。
(五)鄉村旅游產業人才和資金投入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首先,由于鄉村旅游產業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因此,出于風險收益的考慮,很多投資者不愿意參與到鄉村旅游產業的開發和建設上;其次,由于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雖然旅游景區內的環境較好,但周邊外部環境仍存在臟、亂、差的特點,所以難以有效的留住“回頭客”;最后,部分鄉村旅游景點的服務人員都是當地村民,由于未經過專業系統培訓,服務意識低下,從而致使鄉村旅游業的客戶流失率大幅增長。
三、促進鄉村旅游產業升級和發展的建議
(一)借鑒國內外鄉村旅游成功經驗,制定合理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首先,要結合鄉村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民風民俗,制定一系列的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其次,充分汲取、借鑒國內外鄉村旅游建設的成功經驗,不斷融合、內化和改進,從而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特色的戰略計劃;最后,加強古鎮名村游、民俗游等鄉土特色項目的開發。
(二)加強鄉村旅游市場的開發,提高旅游產品的特色化設計
首先,在ο绱迓糜渦棖蠼行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分析游客的差異化、多樣化需求,從而為打造適宜消費者的旅游產品創造條件;其次,要對鄉村旅游市場進行細分,依據游客的差異性消費特點推薦匹配的旅游項目;最后,在旅游產品的設計上既要突出民族風情,體現當地文化內涵和藝術品味,又要巧妙的進行旅游產地的宣傳。
(三)運用多元化的營銷手段,加大鄉村旅游產業的宣傳力度
首先,擴大媒體宣傳規模,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和報刊等媒體渠道擴大鄉村旅游的宣傳力度;其次,通過積極地參與各地的旅游交流會來增進對行業發展趨勢的了解以及先進宣傳經驗的學習;最后,分層次、分群體的實施針對性強、效果突出的旅游產業營銷和宣傳。
(四)重視鄉村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推進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積極培養鄉村旅游產業專業人才,利用網絡、實地交流等多元化渠道吸引優秀旅游管理人才;其次,調整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為加速高校旅游專業人才與鄉村旅游產業的人才對接創造條件;最后,加大對鄉村道路、通訊、水電等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從而為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提供硬件保障。
(五)加強集約化、規?;洜I理念的轉變,積極學習先進的旅游管理方法
>> 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的制約因素與發展建議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問題探析 河北省環京津鄉村旅游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問題研究 河北鄉村旅游產業融合優化升級研究 中國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理論概述 北京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芻議 臺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啟示 以經營模式的創新引領中國鄉村旅游升級 冰雪旅游產業發展升級路徑研究 成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轉型升級研究 對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探析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的研究 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之路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 吉林鄉村旅游發展問題及分析 促進鄉村旅游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地域特征影響下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濰坊市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研究 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06-10-28.
[7] Sharpley, P..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233-244.
[8] 國家旅游局、國家統計局.2000年“十一”黃金周旅游統計報告[R].旅游調研,2000(49).
[9] 吳必虎.大城市環城游憩帶(ReBAM)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地理科學,2001(4):354-359.
[10] 馬勇,趙蕾,宋鴻,郭清霞,劉名儉.中國鄉村旅游發展路徑及模式――以成都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為例[J].經濟地理,2007(2):336-339.
>> 林下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村鎮銀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廣西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機遇、挑戰及對策建議 遼寧產業集群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瀾滄縣蠶桑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淺析制約河南動漫產業的因素及發展對策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淺談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羊絨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與對策建議 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的制約因素與發展建議 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羊絨產業出口貿易可持續性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遼寧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郯城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農合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制約通江革命老區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建議 我國發展金融工程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我國人才市場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 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當前制約消費增長的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郁義鴻.產業鏈類型與產業鏈效率基準[J].中國工業經濟,2005-11.
[4]張軍杰,楊鑄.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狀況、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NO.13.
[5]侯赟慧,岳中剛.我國物聯網產業未來發展路徑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0-02-10.
[6]甘志祥.物聯網發展中問題的初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03-01.
[7]楊永志,高建華.試論物聯網及其在我國的科學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0年第2期.
[8] ITU.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2005-12.
[9]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EB/OL].http://
[10]胡向東.物聯網研究與發展綜述[J].數字通信.2010-4-25.
[11]倪一鳴.淺析我國物聯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科技信息.2012第3期.
[12]劉勇燕,郭麗峰.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及瓶頸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2年4月
[13]袁國智,董毅明.我國物聯網產業現狀及其發展對策分析[J].商業時代.2011年第4期.
[14]程元棟,陳巧蓮.我國物聯網發展中的瓶頸及應對策略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2年第3期.
基金項目
【關鍵詞】葡萄采摘旅游;旅游產業;葡萄產業;敦煌市陽關鎮
采摘觀光旅游是以當地農民為主體,以農民所擁有的果園、菜園、花園、花圃等自然資源為特色,讓游客在園內摘果、賞花、采茶,享受田園樂趣,同時以滿足城市居民追求綠色,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為目的,給游客以奇、異、野、土、嘗、購等吸引力,并擁有觀賞、參與、科考、休閑、健身、求知等多種旅游功能的一項親身參與收獲、娛樂于一體的較高層次旅游消費。
一、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優勢
(一)環境優勢
一是光熱資源豐富。光照時間長,全年日照時數為3 246.7 h,年總輻射量為6 882.57 MJ/平方,日平均輻射量為18.86 MJ/平方,屬于光能富集區。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僅為42.2 mm,而蒸發量高達2 460 mm,是降水量的59倍。高溫、干燥、日照長、溫差大的自然條件對葡萄病蟲害的發生和生存極為不利,是我國無公害葡萄產品生產的最適區域之一。二是由于境內的土壤多為沙質壤土,質地均勻結構疏松,通透性好,酸堿適中,四周被“瀚海戈壁”包圍,形成了天然的生物隔離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為敦煌陽關鎮葡萄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使產出的葡萄含糖量高,品質優良,色澤艷麗,酸甜適口,深受消費者青睞。
(二)旅游資源優勢
陽關鎮有陽關、玉門關、渥洼池、壽昌城等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并投資興建了野麻灣度假村、新工壩游樂園、高老莊度假村等現代觀光景點,重點打造文物古跡游覽和鄉村旅游.
(三)旅游產業基礎優勢
2011年陽關鎮被評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龍勒村被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建成以鄉村觀光休閑、農家餐飲、采摘體驗為特色的葡萄農家園十余家,人均年收上萬,接待游客過十萬,農家園極大地拓寬了農民的增收途徑。
二、對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于2013年7月選取陽關葡萄產地陽關鎮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20份《旅游業的發展對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優化升級政府游客調查問卷》和100份《旅游業的發展對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優化升級游客調查問卷》抽樣調查,其中有效問卷各為18份、92份,有效率各為90.0%和92.0%?;靖采w陽關鎮政府及來此游客日均量的三分之一。通過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使用a信度系數分析及相依樣本t檢驗、分層聚類分析等分析方法,對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評價與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前景評價的一致性,當地政府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分層聚類分析等進行量化分析,定量研究游客和當地政府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的評價分析。
(一)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調查分析
1. a信度系數評價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前景評價的一致性。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以1-5代表“較差”到“很好”的表述來評價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現狀評價及敦煌市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前景評價。通過a信度系數測量累加李克特5點量表,經spss19.0 計算量表的a信度系數為0. 754,表明量表中各個研究變量內部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通過比較評價結果的均值,反映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前景評價均值高于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現狀評價均值,說明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前景評價好于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現狀評價。
2. 游客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的吸引力評價與游客對旅游促進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產業發展評價相依樣本t檢驗。本次調查選取了游客對陽關鎮葡萄產業的旅游吸引力評價與旅游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評價,各用a、b表示,以“1”-“4”代表“一般”的表述到“很強”。為了反映被調查者對于這兩個變量評價的差別,使用spss19.0相依樣本t檢驗比較兩個變量的均值,在此基礎上建立原假設H1:游客對陽關鎮葡萄產業的旅游吸引力評價與對旅游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評價總體上沒有差別。經spss19.0 計算變量“游客對陽關鎮葡萄產業的旅游吸引力評價”的均值為2.59,小于變量“游客對旅游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評價”的均值為2.85。因為p-值0.160>0.05,所以接受沒有差別的原假設H1,說明被調查者對這兩變量的評價近似,較多的游客評價為“強”。
3. 游客對旅游促進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產業發展方面分析(多選)如圖1所示,在游客對葡萄旅游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方面分析中,有83.72%的被調查者認為葡萄旅游在擴寬銷售市場方面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81.4%的被調查者認為葡萄旅游在促進當地居民增收方面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65.12%的被調查者認為葡萄旅游在推廣品牌營銷方面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的58.14%被調查者認為葡萄旅游在優化產區布局方面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的32.56%被調查者認為葡萄旅游在創新開發葡萄產業方面促進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4. 游客對旅游促進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產業發展建議分析(多選)如圖2所示,在游客對推動當地葡萄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分析中,有73.9%的被調查者建議為規范葡萄觀光市場,有69.77%的被調查者建議為擴大宣傳,有69.6%的被調查者建議為嘗試開發葡萄高端旅游產品,有60.47%的被調查者建議為深度開發葡萄周邊商品。
(二)當地政府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分析
1. 如圖3所示,在當地政府對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現狀評價分析中,有75%的被調查者評價為成立各類葡萄后加工龍頭企業,同樣有75%的被調查者評價為標準化集約化發展,有66.67%的被調查者評價為“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有58.33%的被調查者評價為品牌化發展,有33.33%的被調查者認為葡萄觀光旅游產業規模初具,有28.33%的被調查者評價為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和質量監督制度。
2. 當地政府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評價分析。如圖4所示,在當地政府對陽關鎮葡萄旅游產業發展評價分析中,有91.67%的被調查者認可將葡萄旅游納入全鎮旅游體系中,有83.33%的被調查者認可發展集觀賞采摘餐飲休閑葡萄觀光園,有58.33%的被調查者認可開發葡萄酒相關旅游產品,有41.67%的被調查者認可開發葡萄相關旅游產品。
3. 當地政府對敦煌市陽關鎮葡萄旅游推動葡萄采摘產業發展分析。如圖5所示,在當地政府對葡萄旅游推動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分析中,有83.33%的被調查者認為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66.67%的被調查者認為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推動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58.33%的被調查者認為創新產銷模式推動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50%的被調查者認為擴展市場需求推動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有33.33%的被調查者認為轉移吸納勞動力推動陽關鎮葡萄產業發展。三、研究價值
綜合以上調查及以往文獻,筆者整理出研究農業采摘旅游產業具有以下意義:一是促進結構調整,推動農業轉型。采摘旅游作為傳統農業的后續產業,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可形成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服務第一、第二產業的良性結構。農業采摘旅游拓寬了農民致富途徑。同時,農業采摘旅游使當地村民重視環境資源的價值,農業采摘旅游有利于改善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最終使農村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三從促進城鄉交流來看,鄉里人進城,城里人下鄉,尋求差異,形成了都市與鄉村的一個過渡帶、銜接帶、綜合帶。從經濟角度看,城鄉經濟的互補互哺,有力地拉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從文化角度看,城市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文化生活的品位影響了農村。實際上也形成了城鄉經濟、文化、社會的過渡和銜接,從而帶動了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同樣帶動了農村的社會進步和文化建設,推動了城鄉統籌和城市化建設進程。這對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村的城市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發展對策
(一)規劃始行
敦煌市陽關鎮當地政府應對當地葡萄采摘旅游進行系統性規劃和協調管理,制定當地葡萄采摘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農業采摘旅游綱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充分考慮區域旅游總體發展情況和旅游發展潛力等各方面因素,使規劃既切合當前實際,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同時又具有一定前瞻性,推動當地葡萄采摘旅游快速發展。
(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交通、水電、餐飲、住宿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與旅行社、酒店等其他涉旅企業的聯系合作。為游客提供觀賞、品嘗、購物、農作、休閑娛樂等多項服務。
(三)豐富產品內涵
敦煌市陽關鎮應進一步豐富葡萄采摘旅游產業內涵,合理搭配品種,分散采摘季節,減弱季節性,同時探索開發主題農業采摘旅游活動,進一步增強農業采摘旅游產業吸引力。增強采摘旅游產品的參與性、趣味性,滿足游客多層次需求,形成集觀光旅游、度假休閑、旅游商品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采摘旅游規模產業鏈。
(四)創新經營管理模式
對敦煌市陽關鎮政府葡萄采摘旅游可實行政府+公司+農村旅游協會+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農戶+農戶模式和個體農莊模式。成立“農業采摘旅游”協會,盡快出臺“葡萄采摘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及評定辦法等制度。通過管理委員會來規范監督農業采摘旅游經營戶的各項服務質量及服務標準,定期進行評價并發放相應的星級證書,構建葡萄采摘旅游內部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務,實現葡萄采摘旅游產業內部管理體系,進一步優化管理和服務,實現農業采摘旅游集約化與規模化經營,統一收費標準來規范市場環境。
(五)加強人才培訓
當地政府應建立科學的人才機制,重視農業采摘旅游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科學的選人、引人、用人和培養人機制。通過與相關高校和其他地區的旅游企業合作,提高農業采摘旅游產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管理水平。
(六)品牌化建設
葡萄采摘旅游產品重復性高,同質化競爭強。因此,當地政府應強化品牌建設,實行標準化管理。樹立本土品牌,統一品牌形象,利用現代媒介加強品牌營銷。
(七)注重營銷
當地政府應強化調研市場信息,增強營銷投入,注重營銷策劃,采取多樣化的營銷方式,與其他涉旅企業合作,通過當地葡萄采摘旅游協會、政府組織,舉辦葡萄節會等方式,整合營銷。多角度、全方位地宣傳全鎮葡萄采摘旅游產業。加大打造品牌、塑造形象的力度,不斷擴大敦煌市陽關鎮葡萄采摘旅游知名度與影響力。
(八)加強生態保護
當地應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合理利用農村資源。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制定并貫徹實施“農業采摘旅游”發展開發規劃。葡萄采摘旅游產業開發應與資源環境相適應,妥善處理應“農業采摘旅游”開發而產生的垃圾、廢水等,保持生態平衡,保證鄉村清潔,形成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曾武英,范巍.采摘觀光旅游開發之探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6):107.
[2] 張莉,楊建軍.敦煌市葡萄產業發展的SWOT模型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2(19):37.
[3] 余生明,陳翠蓮,李葆榮,余海正.對敦煌葡萄產業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甘肅林業科技,2011(1):60.
[4] 劉洋,劉玉梅.論我國采摘旅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4):91.
[5] 李海平.從農家樂旅游發展看山區新農村建設--以?報?福?鎮?2?0?0?0?年?至?2?0?0?5?年?農?家?樂?旅?游?發?展?為?例[J].商場現代化,2007(6):232.
[6] 廖軍華淺析當前我國農家樂旅游的發展[J].湖北農業科學,2009(9):2324.
[7] 陳義彬.經濟欠發達山區農業旅游發展研究--以廣東梅州市為例[J].地理科學,2008(3):442-443.
[8] 鄭群明,鐘林生.參與式鄉村旅游開發模式探討[J].旅游學刊,2004,19(4):33-37.轉引自李加林,童億勤,時媛媛,李菁.中國鄉村旅游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2009(1):92.
[9] 王永強,馮軍.海南“農家樂”旅游可持續發展探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5):30.
[10] 趙世釗,張洪智,吳羽,等.安順市農家樂旅游現狀及對策分析[J].安順學院學報,2009(6):57.
[11] 郭煥成,孫藝惠,任國柱,等.北京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2008(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