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3 15:58:02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保護的概念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教學方法;生態保護;宣傳方式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環保要深入人心,啟發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環保是一項終生事業,當教育啟發人們環保意識時,生態環境就可以持續不斷的改善。當小孩子從小就擁有環保意識和行為,那么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將取得持續發展。
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概念、意義
(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概念
生態保護,保護的是整個地球的生態,由于人類的過多破壞,地球的生態系統不再能自然協調,產生了很多自然災害。人們意識到保護生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生態保護的實質是人類與自然資源攝取平衡的一種過程,生態保護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存空間,這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生態保護不是一個名詞而更像是一個動詞,你我積極參與其中的行動。環境教育是進行生態保護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們才知道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才能身體力行的進入環保事業中。環境教育是每個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課,環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課堂教師的學習,是身邊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課,是終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環境教育可以是身邊公園的文明標語,亦可是學術研討會上激烈的辯詞,環境教育不分大小,環境教育可以帶動全員促進生態保護。
(二)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意義
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有著必不可分的聯系,生態保護就是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互相尊重,生態保護是在人們已經破壞生態環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種觀念。是在生態遭到了極大地破壞后,人們自覺意識到危機的前提下進行的一種行為,生態保護不是一個階段性過程,而是持續的過程,環保教育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生態保護,只有大力宣傳進行環保教育,讓人們普遍了解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更好的持續發展。環境教育要深入淺出的進行引導。環境教育質量的提高直接關系到的人們環保意識的覺悟,從小就接受保護環境的教育,讓人們從小就培養良好習慣。環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讓人們了解環境對于每個人意味著什么,人類身處的每一個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種種都是與大自然密不可分,通過實時性環境教育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學生生態保護和環境的教育教學策略
(一)深化教材內容
教材是學習的母本,深化教材內容,把生態保護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表述給小學生聽,改變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傳統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本中能看到身邊生態保護的行為及破壞環境后生態的景象,學生能夠在課本中讀出生態保護是與每個人體息息相關,與大家平時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并引導學生發現生態環境的神奇和破壞環境后所引發的惡性影響。通過思考和反思來理解生態對于我們來講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引導學生進行生態保護的閱讀是環境教育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學生課堂上所接受的東西主要都是被動的,與老師的教學風格和課本編材有著重要的關系,那么在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生態保護的閱讀,讓學生主動去接受環保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拓學生關于生態環境的視野,使生態保護更加深入學生的心中,閱讀也可以更加符合每個學生對環保教育的理解,讀學生喜歡的環保類型教育能夠讓學生持續關注生態保護并參與其中。增加興趣了解的同時,學習更多環境保護知識。
(三)展開專題講座
開展專題講座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到社會上有這么多杰出的環保人士,在講座中每個主講人都有著關于環保事業的不同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環保事業領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績,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值得去學習。在生態環境專題講座是應更加著重針對主講人自身參與的環保事業為核心進行講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們感同身受。
(四)加強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的行動當中,讓學生們感受到環保事業就是深處在身邊的點點滴滴,加強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參與環保事業,積極開展每周環保一行。讓父母引導孩子開展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還可以使家長們提高保護生態的意識,開展課外活動中孩子所進行的每一項環保行動都會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這對于素質教育教學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生態保護關系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回歸天然保護生態。人類是生物圈中的一個參與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進行對小學生環境保護教育中我們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課的老師就是熱愛自然,生態保護的參與者,老師以身作則可以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授課的內容一定要言簡意賅,用最簡單通俗的語言讓學生接受環保教育。在社會環境中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們做出模范的榜樣。通過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們能夠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地球家園。
參考文獻:
[1]陳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區中小學生環境意識的內隱聯想測驗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2]袁曉鋒.淺談西部農村中小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教育[J].新西部(理論版),2015.
[3]顏靜.城市小學生課外活動現狀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關鍵詞:教學方法;生態保護;宣傳方式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環保要深入人心,啟發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環保是一項終生事業,當教育啟發人們環保意識時,生態環境就可以持續不斷的改善。當小孩子從小就擁有環保意識和行為,那么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將取得持續發展。
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概念、意義
(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概念
生態保護,保護的是整個地球的生態,由于人類的過多破壞,地球的生態系統不再能自然協調,產生了很多自然災害。人們意識到保護生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生態保護的實質是人類與自然資源攝取平衡的一種過程,生態保護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存空間,這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生態保護不是一個名詞而更像是一個動詞,你我積極參與其中的行動。環境教育是進行生態保護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們才知道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才能身體力行的進入環保事業中。環境教育是每個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課,環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課堂教師的學習,是身邊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課,是終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環境教育可以是身邊公園的文明標語,亦可是學術研討會上激烈的辯詞,環境教育不分大小,環境教育可以帶動全員促進生態保護。
(二)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意義
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有著必不可分的聯系,生態保護就是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互相尊重,生態保護是在人們已經破壞生態環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種觀念。是在生態遭到了極大地破壞后,人們自覺意識到危機的前提下進行的一種行為,生態保護不是一個階段性過程,而是持續的過程,環保教育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生態保護,只有大力宣傳進行環保教育,讓人們普遍了解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更好的持續發展。環境教育要深入淺出的進行引導。環境教育質量的提高直接關系到的人們環保意識的覺悟,從小就接受保護環境的教育,讓人們從小就培養良好習慣。環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讓人們了解環境對于每個人意味著什么,人類身處的每一個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種種都是與大自然密不可分,通過實時性環境教育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學生生態保護和環境的教育教學策略
(一)深化教材內容
教材是學習的母本,深化教材內容,把生態保護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表述給小學生聽,改變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傳統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本中能看到身邊生態保護的行為及破壞環境后生態的景象,學生能夠在課本中讀出生態保護是與每個人體息息相關,與大家平時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并引導學生發現生態環境的神奇和破壞環境后所引發的惡性影響。通過思考和反思來理解生態對于我們來講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引導學生進行生態保護的閱讀是環境教育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學生課堂上所接受的東西主要都是被動的,與老師的教學風格和課本編材有著重要的關系,那么在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生態保護的閱讀,讓學生主動去接受環保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拓學生關于生態環境的視野,使生態保護更加深入學生的心中,閱讀也可以更加符合每個學生對環保教育的理解,讀學生喜歡的環保類型教育能夠讓學生持續關注生態保護并參與其中。增加興趣了解的同時,學習更多環境保護知識。
(三)展開專題講座
開展專題講座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到社會上有這么多杰出的環保人士,在講座中每個主講人都有著關于環保事業的不同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環保事業領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績,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值得去學習。在生態環境專題講座是應更加著重針對主講人自身參與的環保事業為核心進行講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們感同身受。
(四)加強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的行動當中,讓學生們感受到環保事業就是深處在身邊的點點滴滴,加強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參與環保事業,積極開展每周環保一行。讓父母引導孩子開展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還可以使家長們提高保護生態的意識,開展課外活動中孩子所進行的每一項環保行動都會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這對于素質教育教學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生態保護關系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回歸天然保護生態。人類是生物圈中的一個參與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進行對小學生環境保護教育中我們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課的老師就是熱愛自然,生態保護的參與者,老師以身作則可以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授課的內容一定要言簡意賅,用最簡單通俗的語言讓學生接受環保教育。在社會環境中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們做出模范的榜樣。通過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們能夠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地球家園。
作者:李琳琳 惠興科 單位:云南省曲靖地區宣威市普立鄉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陳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區中小學生環境意識的內隱聯想測驗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2]袁曉鋒.淺談西部農村中小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教育[J].新西部(理論版),2015.
關鍵詞 生態補償 環境補償 受益者承擔部分補償模式政府承擔全部補償模式
我國已在多個領域進行了生態補償的大量實踐,并在全國“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設想。為加快推動這項工作,本文就有關問題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外延、內涵及其理論基礎
界定生態補償機制的外延和內涵是討論生態補償機制問題的重要前提,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依據。
(一)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外延和內涵
討論生態補償機制問題,有必要將生態補償機制與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這兩個概念的外延作一個簡單的界定。雖然少有文章論及這兩個概念外延的異同,但從國家有關文件對上述兩個概念的應用中,我們不難判斷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排污收費制度、礦山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眾所周知,在全國“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與“健全礦山環境恢復補償機制”、“三廢”的防治是分別在有關生態修復、資源管理和“三廢防治”的章節中表述的。上述三方面的內容,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則概括地表述為:“建立健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因此,我們認為,“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包括“生態補償機制”和“環境補償機制”兩方面的內容,其中排污收費制度和礦山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可歸為“環境補償機制”范疇。“環境補償機制”主要是解決外部不經濟性的問題,即解決“誰污染,誰付費”和“誰破壞,誰治理”的問題,環境的污染者和破壞者應該付費用于環境治理和恢復,這是一種懲罰性付費?!吧鷳B補償機制”主要是解決外部經濟性的問題,即解決“誰保護,誰收益”的問題,生態保護者應該得到補償,是一種獎勵性收益。排污收費制度在我國自1979年開始實行至今已有近30年歷史,礦山環境恢復補償自1983年開始在部分地區實施起至今已有25年歷史,可以說,“環境補償機制”相對成熟一些,其主要原因是作為補償主體的環境污染者和破壞者比較容易界定。比較而言,我國的“生態補償機制”總體上處于探索階段,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理清楚,其主要原因是生態保護的受益者和受益程度往往難以準確界定。順便指出的是,我國相當多的學者在使用“生態補償機制”這一概念時,常常將礦山環境恢復補償機制的內容也納入其中,有時甚至連排污收費制度也包括進來。這實際上是將“生態補償機制”與“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兩個概念混為一談,不利于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界定生態補償機制外延,還需探討其內涵問題。我們認為,生態補償就是指為糾正生態保護領域中因經濟外部性而造成的市場失靈,生態保護的受益者應該向生態保護者提供補償,以實現生態保護中經濟外部性的內部化,從而調動生態保護者的積極性。生態補償機制就是在實施生態補償中對補償主體、補償內容、補償對象、補償方式、補償標準、補償期限等方面做出的制度性安排。生態補償機制強調的是生態補償的長期穩定性和規范性,比如我國實施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可以說已經建立了機制;而退耕還林等其他方面的補償,則尚未建立機制。
(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理論基礎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外部性理論。經濟外部性又稱外在性、外部效應、外溢因素等,經濟外部性是一種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現象,即某種商品的生產者或消費者自身并不承擔生產或消費這種商品所產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副作用。經濟外部性包括外部經濟性和外部不經濟性兩種,生態保護行為屬于前者。根據生態經濟學理論,外部經濟性應該內部化,即生態保護的行為人應該享受外部經濟性成果。這一理論是實施生態補償的基礎。
眾所周知,生態產品是一種具有明顯外部正效應的公共產品,具有消費上的“非排它性”特征。所謂消費上的“非排它性”就是指一部分社會公眾在消費生態產品時不會導致另一部分社會公眾對該產品消費的減少。生態產品的這種“非排它性”特點決定了其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搭便車”現象,即出現有些人獲得利益而逃避付費的行為,這將導致生態產品供給不足,即生態不斷惡化。為避免生態不斷惡化,生態保護的受益人應該向生態產品提供者支付費用,予以補償。
二、我國實施生態補償的基本特點和主要問題
(一)我國實施生態補償的基本特點
一是從補償涉及的領域看,主要包括生態公益林草和流域上游地區保護兩個方面。生態公益林草方面:2004年中央財政正式建立了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對重點公益林管護進行補償。同時,在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地還林(草)、退牧還草等工程實施中,國家對有關企業、農戶和地方政府都進行了補償。流域上游保護方面:主要包括省際間的補償、省內市際間的補償、市內縣際間的補償等形式。省際間補償的典型案例是北京對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市的補償;省內市際間的補償的典型案例是福建省的閩江流域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的補償;市內縣際間補償的典型案例是浙江省的紹興市區對位于紹興縣和上虞市交界山區的湯浦水庫庫區的補償。
二是從補償主體看,以政府補償為主、企業和居民補償為輔。前面提到的生態公益林草和流域上游地區保護兩個方面的補償中,前者的補償主體是政府,后者的補償主體在個別情況下是用水的企業及居民,絕大多數情況下也是政府。因此,總體上看,我國實施的生態補償中,補償的主體是以政府為主的,特別是以中央政府為主。例如,僅1998―2001年,中央財政投入在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草)、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大重點生態工程的資金就達417億元,對6.68億畝重點公益林的補償,2001~2007年累計投入中央補償基金就達到133億元。
三是從補償內容看,既有對生態保護所支付的成本進行補償,又有對因實施生態保護而引起的損失進行補償。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國家向有關國有林場提供管護費用實質上就是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所需的成本進行補償,國家對有關地方政府增加專項財政轉移支付實質上就是國家對因實施天然林保護而導致地方財政收入減少進行補償。在退耕還林工程中,國家向退耕還林的農戶提供的樹苗費補助、糧食補助和現金補助中,既包括對生態環境建設所需成本的補償,又包括因退耕還林而導致農業收益減少的補償。
四是從補償的對象看,既包括生態保護的組織者和承擔者,也包括實施生態保護而引起的利益受損者。在退耕還林(草)工程中,接受補償的是有關的農戶,他們既是退耕還林任務的具體承擔者,又是將
耕地變成林(草)地后引起農業收益減少的利益受損者。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接受補償的是國有林場和地方政府,國有林場是天然林資源保護任務的具體組織者和承擔者,地方政府則屬于因實施天然林保護而引起地方財政收入大幅度減少的利益受損者。
五是從補償的方式看,主要為資金補償,輔之以少量的實物補償和提供公益就業崗位。退耕還林工程采取了糧食補助和資金補助兩種形式,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采取了資金補償和為山區農民提供生態林撫育、保護和管理工作的公益性工作崗位兩種形式,其他各方面的補償幾乎都是采取資金補償這種形式。
(二)我國現行的生態補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生態補償缺乏長期性和穩定性。在我國實施的各領域生態補償中,只有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做出了制度性安排。其他方面的補償,基本上都是依托特定的生態工程或生態治理規劃進行的,其突出的問題就是補償缺乏長期性和穩定性。比如我國頗具影響的“退耕還林(草)”、“退牧還草”,其補助都有一定期限,農戶總擔心今后政策有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態保護效果。再如三江源生態治理規劃,于200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實施,國家將在7年內完成75億元的生態投入,但真正落實的投入比當初計劃的少得多。
二是補償標準偏低且未能充分體現區域差異性。嚴格地講,我國現在實施的生態補償只能叫作生態補助。據專家測算,目前,廣東省生態公益林每年每畝補償費應達42元左右,才能基本滿足生態公益林經營者因禁止采伐后的經濟損失補償。,@我國目前實施每畝每年5元的補償標準明顯偏低。其次,對與退耕相關聯的產業收入減少沒有相應的補償。再次,地方政府組織退耕還林工作的管理費用未納入補償范圍,這部分支出都由當地政府承擔。同時,生態補償標準設計中,未能充分體現區域差異性。比如,在退耕還林(草)和退牧還草工程中,盡管在實施補償時,根據大區域的不同從糧食補助數量上做了微小的區分,總體上看仍屬于“一刀切”的補償標準。
三是某些領域生態補償主管部門不明確,相互協調不夠。我國的生態保護涉及林業、農業、水利、環保等多個部門,各部門根據自身業務,分別進行了生態補償的實踐。如林業部門推行的生態公益林補償、天然林林保護工程、退耕退林工程,農業部門推行的退牧還草工程,水利部門推行的水土保持生態補償費、水資源費。這種分部門實施生態補償的好處是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但在實踐中,一些領域如流域生態補償、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問題,沒有明確哪個部門負責,或指定負責的部門未必合適。同時,在涉及多個部門的實施生態補償時,部門間的協調性也有待提高。
四是政府承擔過多補償責任,補償收費的法律和政策依據不足。我國目前實施的生態補償,基本上都是由政府買單,這給政府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客觀上也導致了補償標準偏低問題。一些地方為了籌集生態補償資金,從水利、電力、林業、旅游等多個行業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費用,但這種籌集方式大多缺乏法律依據。如福建省三明市,為保護其東牙溪流域上游飲用水源,從城市供水的每噸水費中收取0,02元作為專項資金用于水源地水土保護,但由于目前正常水價的構成要素中不包括水資源保護費,因此這項收費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據。
總之,我國進行了大量的生態補償實踐,但沒有真正建立起生態補償機制,即對補償主體、補償方式、補償對象等基本問題沒有做出制度性安排,這已經并將繼續制約著我國生態補償工作的順利推進,嚴重影響生態的恢復和保護,這一問題必須盡快加以解決。
三、我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初步設想
根據我國實施生態補償機制的實踐和世界其他國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經驗,推進我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需要重視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盡快將有關方面實施的生態補償內容寫入相關法律
名不正,則言不順。國外的大量實踐已經證明,在依法行政的國度里,要推動一項觸及各方利益的工作,必須首先立法。在我國廣大干部群眾法制觀念日益增強的今天,如果沒有法律法規作依據,要出臺觸及各方利益的政策往往也是十分困難的,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誕生史已充分說明。眾所周知,面對“瀕危林業”的嚴峻現實,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建議從旅游行業、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水利發電等幾個方面收6億元,建立中國森林生態補償基金,經歷了3年的討價還價,這個方案流產了。2004年所以能夠建立中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是國家在1998年修訂的《森林法》中已明確提出了這一要求。從生態補償的實質看,就是要讓生態保護的受益者向生態保護者支付費用,使生態保護行為的外部正效應有所回報。由于生態保護受益者具有廣泛性和一定的模糊性,一般情況下,受益者是不愿向保護者付費的。因此,為了使生態補償能夠順利推進,應該盡快將生態補償的內容納入相關法律。當務之急,是要將我國正在實施的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草)、退牧還草、水土保護、流域防護林建設等生態建設工程中具有生態補償含義的內容,納入《森林法》、《草原法》、《水法》、《水土保護條例》等法律中,明確生態補償的主體和對象、補償的方式和途徑以及補償資金的籌集渠道等。
(二)因地制宜確定生態補償模式
生態產品是一種具有顯著外部正效應的公共產品,其受益群體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受益群體中各個體受益程度的差別有時可以區分,但多數則難以區別;二是受益群體覆蓋面有較大的伸縮幅度,可能惠及全國,也可能局限特定區域。我們認為,根據生態保護受益者的受益程度是否可區分狀況,可將生態補償模式分為主要受益者分擔補償模式和政府全部承擔補償模式。
所謂主要受益者分擔補償模式,就是指在生態保護的主要受益者比較容易界定的情況下,主要受益者應該分擔一部分補償費用,有關受益地區的政府或中央政府則代表其他次要而分散的受益者承擔其余的補償費用。我國的流域補償中應主要采取這種補償模式。即作為主要受益者的該江河上的用水企業和居民,應該分擔上游地區保護的部分補償費用,其余部分則由有關受益地區的政府或中央政府承擔。這種模式在國外也常采用。例如在哥斯達黎加,一家私營水電公司按每年每公頃土地18美元向國家林業基金繳納資金,國家林業基金再在此基礎上,按每公頃土地另加30美元,以現金的形式支付給水電公司所在河流上游的私有土地所有者,要求他們必須將土地用于造林,從事可持續林業生產或保護有林地。再如美國哥倫比亞地區的流域管理,其資金主要來源于兩個渠道:一是有關市鎮部門的財政撥款,政府規定其撥款總額應該為該市鎮部門預算的1%;二是生態服務課稅,課稅對象主要為電力部門和其他工業用水大戶。我國福建省三明市、莆田市等地,已采取這種模式。我國的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上的大型水電企業承擔的上游地區生態保護
責任遠遠不夠,國家有關方面應加快組織這方面的研究,推動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所謂政府全部承擔補償模式,就是指在生態保護受益者的范圍較廣,且誰是主要受益者、誰是非主要受益者難以界定的情況下,由代表全體公眾利益的政府承擔生態保護的全部補償費用。這樣做,既比較合理,又可節省組織成本。非流域型重要生態功能區的補償應采取這一模式。這種模式還可進一步分成兩種情況,如果生態保護的受益者覆蓋很多省份甚至遍布全國,則由中央政府承擔補償,為中央政府補償模式;如果生態保護的受益者僅局限于特定地區,則由當地政府承擔補償,為地方政府補償模式。國家級的重要生態功能區的恢復和保護,包括青藏高原的保護、青海三江源地區的保護、重要生態公益林、重要草原、重要湖泊、重要濕地等的恢復和保護,由于其主要受益者難以界定,且受益者遍布全國,應采取中央政府補償模式。而對一些區域性的生態功能區的恢復和保護,應采取地方政府補償模式。今后,應將我國的生態功能區首先劃分為流域型生態功能區和非流域型生態功能區,再將非流域型生態功能區劃分為國家級的和區域級的,對上述三種類型的生態功能區分別采取主要受益者分擔補償模式、中央政府補償模式和地方政府補償模式。為此,需要對我國正在實施的有關生態工程的生態補償主體、補償范圍等重新審視,進行合理調整。
(三)分階段逐步提高生態補償標準
什么是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依據,目前理論界認識不一。一種觀點認為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依據是生態保護的成本,另一種觀點是生態服務的價值,還有一種觀點是介于生態保護的成本與生態服務價值之間。從目前的研究狀況看,生態服務價值的估算存在一定的難度,雖然已經有了很多相關研究,但諸多研究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分歧,計算結果往往是天文數字,無法在實際中應用。我們認為,確定生態補償的標準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價值判斷方面的;既可以根據計算確定,也可以通過談判商定。要解決這一十分復雜的問題,可以考慮將生態補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直接成本補償階段、直接成本+間接成本補償階段、全部成本+部分生態服務價值補償階段。現階段可行的辦法是依據生態保護的成本來確定生態補償的標準。因此,逐步提高補償標準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給予足額的生態保護直接成本補償,然后將生態保護間接成本逐步納入補償范圍,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再增加生態服務價值的補償。
我們認為,生態保護直接成本的核算,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一是生態建設的資金投入。如退耕還林(草)工程中,將原來的耕地改為林地或草地,所需的樹苗、草籽購買費用,退牧還草工程中草場圍欄所需的圍欄材料等。二是生態建設中的勞動投入。包括種樹、種草的人工投入,以及林木和草原的日常管護等。在直接成本補償方面,當務之急是要增加有關生態保護工程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管護成本的補償,特別是加大用于購買公益性管護就業崗位的補償力度。
生態保護間接成本核算,至少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土地用途改變后的直接經濟損失。如耕地變成了林地、草地后農民減少了糧食收益,草地禁牧后牧民養殖增加了購買飼料的支出,目前國家分別給予了糧食和飼料糧補助。再如天然林禁伐后,原用材林土地變成了生態林土地,這使有關森工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失。二是土地用途改變后的間接經濟損失。如天然林禁伐后,也就是原用材林土地變成了生態林土地后,與林木資源相關的木材加工業、運輸業以及其他服務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萎縮。再如,退耕還林(草)地區,由于糧食的減少,南方某些地區依托糧食的生豬養殖業普遍萎縮。三是生態工程實施地區有關勞動力轉產轉業的技能培訓費用。四是生態工程實施地區有關勞動力轉產轉業所需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五是實施生態工程的組織費用。在生態保護間接成本補償方面,應逐步將生態保護工程實施后造成相關產業萎縮的損失、生態工程的組織費用逐步納入補償范圍。此外,還應將生態補償的區域劃得更細一些,使補償標準更能體現區域差異性,增強科學性。
值得指出的是,確定生態補償標準時,應將生態補償與扶貧脫困以及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等區分開來,前者是一種專門補償,后兩者往往通過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加以解決。
(四)分類分級組織實施生態補償
關鍵詞:文化生態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態傳承;整體保護
當提到“生態保護區”這一名詞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立刻聯想到“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字眼,甚至還會想到茂密的叢林以及各種動植物。是的,“生態保護區”這個概念長期以來都是以這種形式被人們來認識的,但我們今天要談的是“文化生態保護區”,而非“自然生態保護區”。同為保護區,二者一個側重“自然”,一個側重“文化”。
為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保護原則以及原生態保護原則,一些國家紛紛以“傳統文化之鄉”、“傳統藝術之鄉”、“文化生態博物館”等名義,建立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初衷是想通過對某一地域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使該地區的優秀傳統得以延續和傳承,也使這些地方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概念是在我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實踐中提出并不斷完善的。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在福建廈門召開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工作研討會”上提出:“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在一個特定自然和文化生態環境區域中,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如古建筑、歷史街區與鄉鎮、傳統民居及歷史遺跡等)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傳統手工技藝等)相互依存,并與人們生活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環境密切關聯,和諧相處?!雹?/p>
2007年9月,文化部公布了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其“規劃綱要”中指出“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通過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修復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和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等)相互依存,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緊密相關,并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雹?008年10月出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修訂版中將“文化生態保護區”又做了界定“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物質文化遺產(如古建筑、歷史街區與鄉鎮、傳統民居及歷史遺跡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統與表述、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傳統手工技藝等)相互依存,并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③
2010年文化部在《關于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的意見》中又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界定,即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區內文化及其生態進行整體性保護,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劃定的特定區域。
從這些年“文化生態保護區”這一概念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非物質遺產保護,以及文化生態保護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同時,我們還應該總結出這樣一個理念:文化生態保護區是以“自然-經濟-社會”三位一體的文化生態環境為依托,以活態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的區域。
在明確了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概念以及其演變歷程之后,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是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的必要性。文化生態保護區理念的理論基礎,是非物質遺產保護中的整體保護原則。所不同的是,這一理論不但要求注意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內在聯系,同時還要注意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空間的全方位保護。在這一理論中,它并沒有將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割裂開來,而是將它視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互依存、互為表里的外在環境。所以,在這類項目中,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將受到同等重要的保護。“整體保護原則”不僅是指要對某種遺產的技能、技藝及工序進行整體保護,更重要的一層含義是指對遺產的生存環境所實施的整體性保護。因為任何一種遺產都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這種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人文環境。一旦離開這種特定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存活。在現實生活中,只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而忽略其生存環境的做法屢見不鮮。舉例來說,分布在濟寧市長溝鎮的運河夯歌是勞動人民群眾在新筑或修復湖堤河堤,夯實地基時所唱的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勞動號子。筑堤,大壩,修復塘堰尤其需要打牢基礎,夯實土層,以防河水、湖水滲水透水,甚至決堤塌壩④。建筑房屋打地基的工具稱為“夯”,而筑堤打地基用的夯具在長溝叫“石硪”。這種夯歌是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一種體現,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發揮,是一個時代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反應,充分展示了勞動大眾的智慧和才干,對于研究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狀況有較好的價值?,F在運河夯歌已經瀕臨消失,因為生活中已不再用人力“打夯”,“打硪”,所以也就失去了使用的價值,目前,只有76歲的老人薛傳琢等幾位古稀老人會唱。如果我們為了保護這一瀕臨失傳的文化遺產而只把這技藝做收集和整理,亦或是將傳承人請到博物館或者文化節做表演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為這種文化遺產創作出能生存下去的環境。有了活態的整體環境,才能使那些古老的技術與技藝原汁原味的傳承下去。
那么,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主體或稱其為保護者又是誰呢。首先,人民群眾是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中最直接也是最活躍的力量。保護區是一個活態的存在與傳承,所以該區域內的人民群眾身擔兩種角色,他們既是保護對象又是保護主體。他們是該區域內一切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創造者、享有者和傳承發展者,他們的生活狀態與文化生態保護息息相關,也正因如此,他們也更該成為該保護區的最直接的建設力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尊重民眾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基礎上,更要激發起群眾參與保護區建設的積極性,享受管理權益的同時更好的履行管理義務。其次,相關學術機構和專家是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保護區建設中會涉及到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和概念,比如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建立相應的名錄體系等方面都離不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機構的支持。由他們牽頭成立各地文化生態保護區專家委員會,負責保護區的專項調研、評估和申報文本論證等會讓工作變得更順暢。假如只有各級政府出面完成保護區建立及管理的話,那將會因缺少學術智力支持而出現保護區“誤入歧途”的局面。所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專業機構在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各級政府是首當其沖的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主體。各文化生態保護區所在地的各級政府是對于此項工作最有力的執行者。各級政府應該在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和協調下編制該保護區的總體規劃、實施細則和相關的地方性政策法規,設立保護區專項基金,成立保護區工作領導小組,貫徹執行保護區建設的工作方針、原則和各項戰略部署,實現保護區建設的總目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中,商界和新聞媒體的積極參與是十分重要的。商界的經濟支持為保護區建設工作增加動力,而新聞媒體的宣傳普及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建設工作更加順暢。
有了保護主體,明確保護對象成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對象是“保護區內以活態存在并傳承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及自然生態”⑤。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生態保護區最核心內容。保護區的建設中要將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作為首要工作,做好名錄項目保護的各項配套工作。其次,保護好文化生態保護區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無形的文化,其精粹是與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緊密相連的,因此保護傳承人是保護工作的重點。再次,保護好文化生態保護區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是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保護好文化保護區內各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是一切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所以要將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為各項保護工作的基礎。
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工作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創建人際關系和諧、生態環境友好的理想型社會的需要,也是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立對于科學地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注釋:
①―《中國文化報》―黃小駒、陳至立《加強文化生態保護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②―《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
③―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
④―《任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⑤―汪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生態論》
參考文獻
[1]《2013年度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宋俊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10月.
【關鍵詞】生態環境修復;水資源;非工程措施
0 前言
生態環境修復是一個具有生態、環境和自然屬性的概念,既反映了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水生態系統的可持續功能,也反映了水生態系統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它取決于自然水體功能、水資源數量、質量和時空分布特征及開發利用深度、排污、社會發展和技術水平、人類認識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等諸多因素。
1 生態環境修復水資源保障概況
河道內生態需水包括維持河流中水生生物生態平衡所需的水量,維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態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維持河流系統水沙平衡和水鹽平衡所需的入海水量,使河流系統保持稀釋和自凈能力的最小環境水量,保持河流水體調節氣候,美化景觀等功能所需水量。但考慮到天津市在海河流域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目前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具體情況,恢復河道功能和良好生態狀況必須從實際出發,對于維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態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暫時持保留態度,爭取在全流域逐步實現水資源科學合理調度、增加新的水源和水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的前提下,先行安排逐步加大陸域生態需水量的補充,以期盡快改善河流、濕地的水域生態環境,遏制不斷惡化的陸域生態狀況。
2 水資源保障非工程措施分析
2.1 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生態保護政策、法制體系
完善的政策和法制體系是有效保護濕地和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應通過建立對威脅濕地生態系統活動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濕地資源保護活動的鼓勵性政策,來協調濕地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
(1)對現行中國水域生態保護的現行政策和法律法規進行評估;改革現有政策中制約、阻礙水域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發展的機制。
(2)制定鼓勵節約利用水域生態自然資源和保護水域生物多樣性的政策和管理體制,并在投資、信貸、項目立項、技術幫助等方面解決政策引導問題。
(3)鼓勵地方立法機構根據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建立并完善地方性法規、規章,同時注重發揮社會各界以及當地社區的民間保護習俗、鄉規民約等的綜合作用。
(4)加強執法力度,嚴格執法,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制裁過度和不合理地利用水域生態資源的行為,建立有效的執法和執法監督的體制。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對執法的技術、手段加強研究。
(5)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對因開發利用造成的水域生態環境破壞問題,要建立由開發利用部門采取補救措施積極加以解決的機制。
2.2 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
積極推進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集中統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權威的資源管理體制,以加強對全國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
參照國內、外一些大都市水管理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天津市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以建立全市統一的水事務管理部門為方向,負責全市防洪、供水、節水、排水、水資源保護、水域生態保護、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等諸方面,以利于水資源管理的統一、高效。
應該進一步加強流域機構的管理和仲裁權威,使流域機構在對流域水資源、水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決策、協調、仲裁處理上有更大的執行能力;同時,流域機構也應加強對上述問題的應變和決斷能力,努力解決好生態水量的上下游合理分配和生態水價的政策和價格制定問題。
2.3 健全水資源生態保護信息管理體系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分析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合理、科學的開發利用水資源顯得益為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的水資源信息和水域生態保護信息管理體系,為水資源和水域生態保護的管理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科學的依據。
健全水資源生態保護信息管理體系規劃開展的工作有:
(1)完善水域生態保護監測站網。
(2)建立一支高效的水域生態保護信息管理隊伍。
(3)組建水域生態保護信息研究、管理中心。
2.4 加強水資源生態保護的科學研究
加強水域生態保護的科學研究是促進水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對水域生態保護類型、特征、功能、價值、動態變化等有較為全面、深入、系統的了解,為水域生態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學基礎。
(1)加強水域生態保護的基礎研究,包括分類系統、分布、發生學及演化規律和過程的研究,編制并逐步發展以“3S”技術為基礎的中國水域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電子地圖集。
(2)加強應用技術研究,包括保護技術,水域生態修復重建模型,持續利用技術及管理技術研究、水域生態保護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以及與水旱災害關系等的研究。
關鍵詞:濕地公園;濕地文化;生態旅游;長遠利益;可持續發展
Abstract:Ecotourismissignificantforwetlandpark.Thepaperdiscussestheconceptsofwetlandparkandecotourism,andexpatiates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andsummarizesfivefeatures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whichareprotection,participation,profession,educationandresponsibility.Besides,thepaperputsforwardsevengeneralprincipl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inwetlandpark.
Keywords:wetlandpark;wetlandculture;ecotourism;longtermbenefit;sustainabledevelopment
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非傳統旅游模式,生態旅游把生態保護置于旅游開發的首要位置,強調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因此,在濕地公園中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保護和利用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之一。
一、濕地公園與生態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濕地與濕地公園
“濕地系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盵1]這是一個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接收的濕地定義。目前對于濕地公園的定義還沒有定論。在我國,有眾多學者及相關行業部門對濕地公園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筆者綜觀各類濕地公園定義,認為濕地公園概念的界定應滿足如下三個標準:
(1)濕地景觀在公園中發揮主體性生態作用。濕地公園最根本的屬性在于它的濕地特征,不論這種濕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濕地公園首先是自然的公園,其中的濕地應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其濕地特征典型、自然風景優美、美學價值較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效益良好。
(2)以濕地保護為前提。濕地資源的保存與保護是濕地公園設立的首要宗旨,其內容主要為通過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觀賞游憩、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等功能。旅游觀光是濕地公園作為公園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濕地公園的旅游更強調其生態旅游的特色。濕地公園也是作為以環境保護為主要科普教育內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過對濕地的了解,加深了保護自然的意識。另外,濕地公園也是科研人員研究濕地自然過程、探索濕地奧秘的重要場所。
(二)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的定義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內涵界定依然模糊,眾說紛紜。有的學者統計,國際上與生態旅游相關的概念有140多種,國內學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種,但至今還沒有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統一的定義。[2]盧小麗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煉出生態旅游概念架構所遵循的8個標準規則。筆者認為這8個標準規則對生態旅游概念的描述較為全面,它們是: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的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體驗和文化。[3]二、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內涵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是以濕地為資源基礎,對濕地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等進行了解、觀察、欣賞和學習的旅游活動,是具有強烈濕地生態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類型,這種旅游活動不改變原有的濕地生態系統,而且還可以促進濕地公園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使當地社區民眾受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宗旨是:在保護濕地的自然、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提供給生態旅游者高質量的旅游經歷,并帶動濕地公園所在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體現的是人類與濕地自然環境的伙伴關系,兩者應協調發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既要尋求適宜的經濟效益,更要在保護濕地資源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其生態、社會和美學價值。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礎上的,其目標是既要使當代生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滿足,又要對濕地資源環境進行保護,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機會和權利。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特別關注的是旅游活動的生態合理性。旅游經濟收入并不是衡量其發展的唯一指標,而是從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多項指標綜合評價,從而能夠較好地把生態旅游業的當前效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沿著可持續性的軌道上發展。
三、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特點
(1)保護性。以保護為前提是濕地公園建立的基本標準之一,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保護性包括自然與文化兩個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濕地為主體的自然環境,這里指的自然環境有時并非一定指純自然環境。實際上,完全未被侵擾的濕地純自然環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數的濕地自然環境多多少少總會留有人工的痕跡,從而形成獨特的濕地文化。生態旅游強調對濕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保護,要求生態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應保護自然、保護資源、保護文化。
(2)參與性。參與性可以表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以讓旅游者從工業化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親自參與到濕地自然與文化生態系統中,在實際中享受和體驗濕地自然美與文化美;另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也是一種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者和政府、社團組織及研究人員廣泛參與的旅游活動。[4]
(3)專業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具有較高的專業性。這種專業性首先表現在技術層面上,比如要求濕地公園旅游設施、旅游項目、旅游路線、旅游服務的設計和管理均要體現出生態保護技術策略,以保護濕地旅游資源和環境;同時,專業性還體現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者是具有欣賞、探索和認識大自然和當地文化的明確要求的較高層次的游客,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
(4)教育性。環境教育既是濕地公園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態旅游概念的標準規則之一。生態旅游者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能獲得對自然界生態和諧、萬物相依相生的深刻體驗,并進而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讓人們在旅游活動中接受環境教育,提高濕地環境保護意識,將豐富的濕地自然科學知識、環境保護知識與生動的觀賞娛樂活動相結合,增強旅游者的環保道德責任感。
(5)負責任性。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如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在對生態旅游定義時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游和觀光行為。國內有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環境中,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的感受并負有責任感的一種旅游活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是一種對濕地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區域濕地資源的保護。[5]
四、開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一般性原則
(1)規??刂?。濕地公園的游客數量不宜太大,旅行團隊也應是小規模、較分散的。當游客數量過大而超過公園生態系統的忍耐程度,其所帶來的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復時,就會造成環境質量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因此,要解決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必須正確評估濕地公園的環境容量,并以此來嚴格控制游客數量。確定旅游容量是闡述旅游者數量與環境之間適度的量的關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確保濕地公園的資源和環境不受破壞或降低破壞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開放。濕地公園應做到局部開放與管制。根據濕地公園不同地段生態保護狀況的要求,結合人為活動的需求一般可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地帶三個區,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圓形態居多。人類的活動強度和頻率依地帶、緩沖區、核心區而遞減。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開發活動都在生態較不敏感的地帶開展;緩沖區作為地帶和核心區的過渡,其人為活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區一般處于絕對保護狀態,禁止游人進入。
(3)注重濕地生態環境的科學監測。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相當重要,應在濕地公園各個水域結點處建立水質監測點并派專業人員定時監測公園水文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定期報告水質情況,以隨時根據新發生的情況調整濕地的保護措施,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4)保護當地的文化與環境。早期的定義將生態旅游的對象界定為相對未被侵擾的自然區域,隨著在實踐中認識的深入,生態旅游的定義當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濕地公園一般蘊涵了較高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活動既是一種濕地自然旅游,同時又是一種濕地文化旅游。當地的民俗風情及文化對旅游者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要注重對這些人文資源進行維護,并在其基礎上開發出相應的文化活動。
(5)旅游行為及管理準則的制定。要特別加強對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并應制定相應的旅游管理規則,明確對游客的活動行為進行規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動是禁止的,哪些活動是準許的,讓公園中的每一個人,包括游客、旅游從業人員都能了解公園生態環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雙贏”策略。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開發應同當地社區發展結合起來,堅持與社區共建(管)的原則。如果得不到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并脫離當地社區的發展而孤立地發展生態旅游,其持續發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同社區利益需求聯系起來,其旅游產品的開發項目必須和社區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區群眾參與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和管理、旅游活動的組織、旅游服務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態旅游活動事務。生態旅游要顧及社區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從旅游中受益。通過生態旅游來增加社區就業機會,改善社區基礎設施,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從而使其成為開展生態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終實現生態旅游與社區發展的雙贏。[6]
(7)利益的長期性。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應為旅游資源、公園所在社區提供長期利益,短視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過于強調商業性,其結果也和傳統旅游沒有什么兩樣了。[7]生態旅游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手段,生態旅游不僅僅局限于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還能促進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將自然旅游導向可持續發展,這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理念。
五、結語
相對于傳統旅游,生態旅游的產生是巨大的進步,是當前人類重視環境、保護自然的觀念在旅游行業上的反映。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自然為基礎的,濕地公園作為自然的濕地景觀,符合生態旅游“以自然為基礎”的對象標準。濕地生態保護是濕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首要目標,這個目標與生態旅游強調“對保護的貢獻”這一標準是一致的。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符合和“科學合理地利用濕地資源,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人們提供游憩的場所,享受優美的自然景觀”的濕地公園建設宗旨。[7]因此,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公園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確的旅游開發方式。在濕地公園中,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從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把握兩者的平衡的關系,才能真正建設好濕地公園,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區與旅游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祿康.濕地與濕地公約[J].世界林業研究,2001(1):1-7.
[2]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等.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學刊,2007(1):67-71.
[3]盧小麗,武春友,HOLLYDONOHO.生態旅游概念識別及其比較研究:對中外40個生態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學刊,2006(2):56-61.
[4]汪輝.需求:設計的原動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園為例[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95-99.
[5]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方躬勇.自然保護區旅游規劃初步研究[D].長沙:中南林學院,2003.
[7]張建萍.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關鍵詞:濕地公園;濕地文化;生態旅游;長遠利益;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非傳統旅游模式,生態旅游把生態保護置于旅游開發的首要位置,強調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因此,在濕地公園中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保護和利用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之一。
一、濕地公園與生態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濕地與濕地公園
“濕地系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 m的水域?!盵1]這是一個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接收的濕地定義。目前對于濕地公園的定義還沒有定論。在我國,有眾多學者及相關行業部門對濕地公園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筆者綜觀各類濕地公園定義,認為濕地公園概念的界定應滿足如下三個標準:
(1)濕地景觀在公園中發揮主體性生態作用。濕地公園最根本的屬性在于它的濕地特征,不論這種濕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濕地公園首先是自然的公園,其中的濕地應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其濕地特征典型、自然風景優美、美學價值較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效益良好。
(2)以濕地保護為前提。濕地資源的保存與保護是濕地公園設立的首要宗旨,其內容主要為通過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觀賞游憩、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等功能。旅游觀光是濕地公園作為公園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濕地公園的旅游更強調其生態旅游的特色。濕地公園也是作為以環境保護為主要科普教育內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過對濕地的了解,加深了保護自然的意識。另外,濕地公園也是科研人員研究濕地自然過程、探索濕地奧秘的重要場所。
(二) 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的定義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內涵界定依然模糊,眾說紛紜。有的學者統計,國際上與生態旅游相關的概念有140多種,國內學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種,但至今還沒有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統一的定義。[2]盧小麗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煉出生態旅游概念架構所遵循的8個標準規則。筆者認為這8個標準規則對生態旅游概念的描述較為全面,它們是: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的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體驗和文化。[3]二、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內涵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是以濕地為資源基礎,對濕地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等進行了解、觀察、欣賞和學習的旅游活動,是具有強烈濕地生態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類型,這種旅游活動不改變原有的濕地生態系統,而且還可以促進濕地公園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使當地社區民眾受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宗旨是:在保護濕地的自然、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提供給生態旅游者高質量的旅游經歷,并帶動濕地公園所在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體現的是人類與濕地自然環境的伙伴關系,兩者應協調發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既要尋求適宜的經濟效益,更要在保護濕地資源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其生態、社會和美學價值。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礎上的,其目標是既要使當代生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滿足,又要對濕地資源環境進行保護,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機會和權利。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特別關注的是旅游活動的生態合理性。旅游經濟收入并不是衡量其發展的唯一指標,而是從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多項指標綜合評價,從而能夠較好地把生態旅游業的當前效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沿著可持續性的軌道上發展。
三、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特點
(1)保護性。以保護為前提是濕地公園建立的基本標準之一,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保護性包括自然與文化兩個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濕地為主體的自然環境,這里指的自然環境有時并非一定指純自然環境。實際上,完全未被侵擾的濕地純自然環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數的濕地自然環境多多少少總會留有人工的痕跡,從而形成獨特的濕地文化。生態旅游強調對濕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保護,要求生態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應保護自然、保護資源、保護文化。
(2)參與性。參與性可以表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以讓旅游者從工業化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親自參與到濕地自然與文化生態系統中,在實際中享受和體驗濕地自然美與文化美;另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也是一種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者和政府、社團組織及研究人員廣泛參與的旅游活動。[4]
(3)專業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具有較高的專業性。這種專業性首先表現在技術層面上,比如要求濕地公園旅游設施、旅游項目、旅游路線、旅游服務的設計和管理均要體現出生態保護技術策略,以保護濕地旅游資源和環境;同時,專業性還體現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者是具有欣賞、探索和認識大自然和當地文化的明確要求的較高層次的游客,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
(4)教育性。環境教育既是濕地公園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態旅游概念的標準規則之一。生態旅游者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能獲得對自然界生態和諧、萬物相依相生的深刻體驗,并進而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讓人們在旅游活動中接受環境教育,提高濕地環境保護意識,將豐富的濕地自然科學知識、環境保護知識與生動的觀賞娛樂活動相結合,增強旅游者的環保道德責任感。
(5)負責任性。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如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在對生態旅游定義時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游和觀光行為。國內有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環境中,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的感受并負有責任感的一種旅游活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是一種對濕地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區域濕地資源的保護。[5]
四、開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一般性原則
(1)規模控制。濕地公園的游客數量不宜太大,旅行團隊也應是小規模、較分散的。當游客數量過大而超過公園生態系統的忍耐程度,其所帶來的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復時,就會造成環境質量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因此,要解決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必須正確評估濕地公園的環境容量,并以此來嚴格控制游客數量。確定旅游容量是闡述旅游者數量與環境之間適度的量的關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確保濕地公園的資源和環境不受破壞或降低破壞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開放。濕地公園應做到局部開放與管制。根據濕地公園不同地段生態保護狀況的要求,結合人為活動的需求一般可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外圍地帶三個區,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圓形態居多。人類的活動強度和頻率依外圍地帶、緩沖區、核心區而遞減。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開發活動都在生態較不敏感的外圍地帶開展;緩沖區作為外圍地帶和核心區的過渡,其人為活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區一般處于絕對保護狀態,禁止游人進入。
(3)注重濕地生態環境的科學監測。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相當重要,應在濕地公園各個水域結點處建立水質監測點并派專業人員定時監測公園水文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定期報告水質情況,以隨時根據新發生的情況調整濕地的保護措施,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4)保護當地的文化與環境。早期的定義將生態旅游的對象界定為相對未被侵擾的自然區域,隨著在實踐中認識的深入,生態旅游的定義當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濕地公園一般蘊涵了較高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活動既是一種濕地自然旅游,同時又是一種濕地文化旅游。當地的民俗風情及文化對旅游者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要注重對這些人文資源進行維護,并在其基礎上開發出相應的文化活動。
(5)旅游行為及管理準則的制定。要特別加強對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并應制定相應的旅游管理規則,明確對游客的活動行為進行規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動是禁止的,哪些活動是準許的,讓公園中的每一個人,包括游客、旅游從業人員都能了解公園生態環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雙贏”策略。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開發應同當地社區發展結合起來,堅持與社區共建(管)的原則。如果得不到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并脫離當地社區的發展而孤立地發展生態旅游,其持續發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同社區利益需求聯系起來,其旅游產品的開發項目必須和社區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區群眾參與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和管理、旅游活動的組織、旅游服務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態旅游活動事務。生態旅游要顧及社區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從旅游中受益。通過生態旅游來增加社區就業機會,改善社區基礎設施,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從而使其成為開展生態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終實現生態旅游與社區發展的雙贏。[6]
(7)利益的長期性。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應為旅游資源、公園所在社區提供長期利益,短視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過于強調商業性,其結果也和傳統旅游沒有什么兩樣了。[7]生態旅游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手段,生態旅游不僅僅局限于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還能促進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將自然旅游導向可持續發展,這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理念。
五、結語
相對于傳統旅游,生態旅游的產生是巨大的進步,是當前人類重視環境、保護自然的觀念在旅游行業上的反映。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自然為基礎的,濕地公園作為自然的濕地景觀,符合生態旅游“以自然為基礎”的對象標準。濕地生態保護是濕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首要目標,這個目標與生態旅游強調“對保護的貢獻”這一標準是一致的。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符合和“科學合理地利用濕地資源,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人們提供游憩的場所,享受優美的自然景觀”的濕地公園建設宗旨。[7]因此,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公園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確的旅游開發方式。在濕地公園中,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從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把握兩者的平衡的關系,才能真正建設好濕地公園,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區與旅游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祿康. 濕地與濕地公約[j]. 世界林業研究,2001(1):1-7.
[2] 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等. 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學刊,2007(1):67-71.
[3] 盧小麗,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態旅游概念識別及其比較研究:對中外40個生態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學刊,2006(2):56-61.
[4]汪輝.需求:設計的原動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園為例[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95-99.
[5] 盧云亭,王建軍. 生態旅游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護區旅游規劃初步研究[d].長沙:中南林學院,2003.
[7] 張建萍. 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