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2 11:32:36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扶貧的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教育扶貧是能夠改善、穩定發展扶貧工作的基礎。
2、通過不同形式的知識培訓進行教育扶持,使貧困地區的人口無論從思想文化素質,還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這也是扶貧攻堅能夠進一步推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扶貧是保障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改善貧困戶生活生存條件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留守兒童藝術教育扶貧
一、國內外文化藝術教育扶貧經驗的借鑒
日本是開展文化藝術扶貧活動時間較早且成效顯著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日本東京農村地區勞動力流失情況日益嚴重,當地政府開始實施文化藝術振興計劃,大力發展文化藝術教育事業,把文化藝術教育同當地特有的手工藝與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發展地方手工藝產業和文化旅游業,為當地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同時還有力地保護了當地瀕臨消亡的民間藝術和歷史文化遺產。印度政府在2006年實施的包容性旅游扶貧戰略,強調了教育和培訓的作用,通過大力推行文化藝術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培訓,讓貧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帶動了貧困人口就業和收入水平的增長。韓國在文化扶貧別注重開展文化建設和教育活動,在2009年實施的農村新文化空間建設扶貧項目中,通過新辦文化藝術教育事業,提高了農村居民的藝術素養,推動了地方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福建是我國最早推行文化藝術扶貧的一個省份,從2005年到現在,歷經14年時間,福建已經走出了一條資源集約型藝術扶貧的成功之路,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福建經驗”對于貴州等落后地區藝術教育扶貧的啟示主要有:大力整合社會文化藝術資源,通過政府、高校、藝術單位以及其他社會團體全面推進農村文化藝術扶貧教育,努力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藝術素質,為他們今后的就業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貴州農村留守兒童藝術教育扶貧的意義
(一)為貴州農村發展特色文化藝術產業培養人力資源
貴州山地眾多,沒有平原支持,農業土地資源有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是一個發展傳統農業條件相對薄弱的省份。貴州也是眾多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當地人民在相對原始和封閉的生產生活環境中保留了純樸的民俗民風和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因此貴州應當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制定農村扶貧政策,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展演、民族民間手工藝品等特色產業。要將貴州獨有的民族文化藝術轉化為發展特色產業的經濟資源,需要一大批能夠傳承、發展民族文化藝術的基層人才,對貴州農村留守兒童實施藝術教育扶貧能夠為培養文化藝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完全符合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的要求。
(二)為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貴州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貧困不僅是經濟上的貧困,更是精神上的貧困。許多相關研究成果表明,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心理、思想上的缺陷,這些缺陷給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埋下了巨大隱患。音樂、舞蹈、美術、戲劇等藝術形式能夠為人們提供優秀的精神糧食,改善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精神品質。在貴州農村留守兒童中推行藝術扶貧教育能夠該感染孩子們的心靈,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消除他們的封閉、自卑與冷漠,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扶貧。
(三)為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打下基礎
如前所述,貴州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文化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在民族音樂方面,民族村寨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苗族飛歌、侗族大歌、布依族“浪哨”情歌、黔東南山歌等民族歌舞早已蜚聲海內外,侗族大歌更是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俗民居方面,貴州各地的民居建筑具有很強的多樣性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例如:黔東南苗族依山而建,氣象萬千的吊腳樓,黔東南侗族極具藝術魅力的風雨樓、鼓樓,黔西布依族樸素簡潔,裝飾考究的石板房等。在民族手工藝品方面,苗族刺繡、蠟染、布依族簸箕畫、安順儺戲和地戲面具等手工藝品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點。然而應當指出的是,貴州少數民族大多居住在邊遠的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加之隨著城鎮化率不斷加快,大量青壯年人口離開鄉村,導致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后繼乏人,面臨嚴重的危機。筆者認為,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的最大希望可以寄托在留守兒童身上,寄托在文化藝術教育扶貧事業上。通過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扶貧教育與培訓能夠實現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通過人力資源形成和文化藝術市場的開發能夠實現民族文化藝術的保護與發展。
三、貴州農村留守兒童文化藝術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現階段,貴州農村留守兒童普遍接受了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但在教育質量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文化藝術教育方面與城市的同齡兒童相比具有很大差距。例如:貴州長順縣茅山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由于土地貧瘠,石漠化程度高,農業基礎設施滯后,茅山村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2018年筆者參與了貴州省民盟組織的茅山村小學文化藝術扶貧活動,該小學的在校學生人數為234人,其中70%以上是留守兒童。在文化藝術扶貧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抱有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學校缺乏教授藝術類課程的老師,缺少樂器、畫具等基本的教學設備,導致學生在藝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幾乎是一片空白。貴州羅甸縣打改村是省級一類貧困村,大概小學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留守兒童。筆者在扶貧走訪該村期間,發現該小學過去的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是由一位來支教的語文老師兼職教學,這位老師離開后音樂課、美術課就一直處于停課狀態。當前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藝術教育主要面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首先,缺少藝術教育扶貧的有效路徑。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藝術教育扶貧不夠重視,沒有整體規劃,政府投入不足,社會各方力量的幫扶缺乏長效性。其次,師資力量奇缺。由于條件艱苦,教師待遇缺少保證,貧困農村的中小學嚴重缺少藝術類專業老師,許多學校根本無力開設藝術類課程。再次,針對民族文化藝術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扶貧教育處于空白狀態,不能為民族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儲備。
四、貴州推行農村留守兒童藝術教育扶貧的對策建議
(一)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科學規劃農村留守兒童藝術教育扶貧路徑
首先,要立足貴州省情,制定農村留守兒童藝術教育扶貧長期規劃,將扶貧教育同民族文化藝術的保護與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施藝術教育、職業培訓、文化藝術就業并舉的長期扶貧機制,推動農村留守兒童文化藝術素質、經濟狀況、精神品質的不斷改善與提高。
(二)強化文化藝術扶貧的人才機制和教育機制
政府對于藝術教育扶貧應當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全面扶持,將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藝術教育扶貧事業中。鼓勵和充分利用藝術院校、文藝事業單位、民間藝術團體三方的力量,全面推進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的藝術教育工作,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藝術素質,為貴州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培養人力資源。
關鍵詞 小額信貸扶貧 信用風險 信貸資金總額
中圖分類號:F323.89
文獻標識碼:A
一、 小額信貸扶貧
為解決我國落后地區人口的貧苦地區人口的貧困問題和彌補信貸扶貧政策的缺陷,我國自20世紀90年底初開始引進并推廣農村小額信貸扶貧模式。政府實施的小額信貸扶貧,是借鑒國際經驗又結合我國實際加以改造而形成的一種資金和服務同時到戶的扶貧方式,具有短期小額、整借零還、連續借貸、滾動發展、小組聯保、不要抵押、經社并重、婦女為主的特點。小額信貸扶貧能夠使貧困戶實行自由組合聯戶擔保,不需要抵押擔保,容易獲得資金,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農村產業化的形成,增加農民的收入,加速農民脫貧,從而導致小額信貸扶貧資金到戶率高,還貸率高和項目成功率高的“三高”特點,提高了資金的扶貧效益和經濟效益,使這種扶貧方式受到了廣泛的稱贊和肯定。但小額信貸扶貧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還有不少關鍵性的問題尚未解決,影響著小額信貸的健康發展。
二、 小額信貸扶貧實施中的問題
縱觀1995年我國實施信貸扶貧政策以來的情況,小額信貸扶貧在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一)組織機構不健全、不完善,小額信貸成本相對較高。
由于我國的小額信貸扶貧是一種政府行為, 其牽涉的單位眾多, 主要有政府扶貧辦、財政、計委、農發行、婦聯、共青團等, 機構人員都是臨時從這些單位抽調出來的, 造成信貸扶貧機構人員組成復雜、水平參差不齊、機構渙散、職能模糊。在小額信貸扶貧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基層機構提出項目并組織實施,而這些政府機構并不承擔貸款使用所帶來的風險,使小額貸款扶貧項目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或個人主觀意志,為行政官員樹立形象的工具。
由于農村銀行、農發行業務向縣城收縮,支持農民小額信貸的業務主要就落在農村信用社的肩上,但由于小額信貸具有涉及面廣、操作成本高的特點,信貸扶貧對象散布在偏遠的旮旮旯旯,貸款額度小, 貸款的程序多而繁雜,面對廣大的農戶都要建立詳細的信用檔案,并掌握一手誠信動態情況,這就大大增加了信貸員的工作難度,所需要的小額信貸工作人員數量要增加,相應的成本也會提高。
(二)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貸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即投資失敗,投有其他資金可償還。第二類是貸款人道德品格決定的主觀不愿意還款。小額信貸原則上不需要抵押擔保.有的則是多戶聯?;蚩刹扇§`活多樣的抵押擔保形式,其擔保作用與一般金融機構的商業貸款擔保相比也是微乎其微。特別是農村的征信體系和保障機制還沒有完善。我國的小額信貸主要以偏遠地區的貧嗣農民為扶貧對象,加之貧困地區的農業大部分沒有實現集約化、產業化經營,所以農民在從事傳統的農業生產時,不可避免地被置于農業風險中,靠天吃飯,如果天有不測的話,農業生產必然受影響,信貸安全便難以保證;農業生產具有周期長的特點.以季節為周期的農作物還占農業生產的絕太多數,這決定了貸款的回收期受季節影響。農民除了勞動力和土地的使用權外,幾乎沒有其他財產,違約后的懲罰措施對其無計可施便無法及時還貸,其授信額度因此下降.對提供小額信貸服務的機構造成沖擊。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扶貧組織對于信貸資金的使用無法進行有效監督,也使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增加。
(三)農村小額信貸資金總量不足。
政府主導型的小額信貸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扶貧信貸資金,這部分資金是由農行管理的,而農行先自籌資金,再由財政貼息。為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如在本地無法通過吸儲解決,就有下級農行向上級拆借。貧困地區的貧困縣吸儲量很小而常規貸款還尚不夠,扶貧貼息貸款就需要拆借,而拆借利息為3.75%的月息,發放給農戶的利率為年息3%,農行的借貸利息倒掛,再加上運作小額貸款的高成本,農行發的越多就會虧的越大,所以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都不愿意直接對農戶發放貸款,而將業務重點轉向獲利高的行業,這樣會導致農村小額信貸供應渠道狹窄、總量不足。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廣大農民越來越多地參與市場競爭,迫切需要資金支持。農戶強烈的資金需求,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支農資金在總量上難以滿足農戶所需。
(四)小額信貸期限短制約了貧困戶的經濟行為。
小額信貸實行的是整貸零還的方式, 其期限一般為一年左右。而貧困戶用于投資的種養項目一般生產周期較長, 為遵守還款制度樹立良好信用聲譽, 不得不留出相當部分貸款用于首期或二期還款。貸款數額本來就小, 再扣去首還款, 最后真正能用之于生產的貸款額所剩無幾, 剩下的貸款額也只能上些短平快的小項目, 這只能暫時緩解農戶的貧困, 而不能從根本上真正解決。
三、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對小額信貸的風險控制。
具體措施有:(1)小額信貸機構應引入現代企業管理體制;(2)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監控體系;(3)運用合適的財政政策以降低小額信貸的風險,改革國家財政支持小額信貸的方式, 將目前的貼息貸款轉變為共同財政擔保基金。擔?;鹬饕糜谘a貼經營機構因辦理小額貸款而產生的合理虧損以及為扶貧到戶、提高還款率、減少虧損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的少部分獎勵;(4)加快農村誠信體系的建設; (5)建立農業重大自然災害風險補償機制;(6)培養有償還能力的貸款者,要求政府加大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如道路、教育等方面的投資。加強貧困地區的市場化建設, 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 可以為貧困地區的人民提供更多賺錢的機會, 有利于貧困人口獲得的商業化信貸資金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增值。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積極加強培訓, 提高貧困者發現盈利機會的能力。
(二)擴大信貸來源渠道,提高小額信貸效率。
具體措施有:(1)擴大小額信用貸款發放額度,發展高效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流通和畜牧養殖業,為他們提供額度較大的農戶信用貸款。(2)延長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期限,要與借款者的生產經營周期一致起來。該長則長該短則短,對有恰當理由無風險隱患且確有延期要求的也應給予延期。(3)建立發展小額信貸專項資,建議由政府劃出一定量的扶貧資金作為發展小額信貸的專項資金。由小額信貸實施機構提出申請.經扶貧機構和資金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后,用于補貼小額信貸工作經費或周轉用于小額信貸的資本金。(4)改變部分金融機構“抽血”的角色,為了強化對農村小額信貸的支持,可規定在農村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要把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農村小額信貸的投放,從而減少農村資金外流。(5)央行適當增加“專項小額支農再貸款”,以增加小額信貸實施機構的資金來源。(6)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逐步深入農村地區提供服務(7)不斷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三)加強監管,使信貸扶貧資金落到實處。
具體措施:(1)要經常檢查信貸資金的真實用途, 保證在扶貧項目的申請、審核、貸前調查等方面切實把握好扶貧貸款, 要集中投向國家貧困縣以及貧困鄉、村、戶, 以改善其基本生產條件和發展種養業。堅持扶貧貸款落實到戶、扶貧項目到戶的方針, 以防止扶貧貸款的挪用、擠占。(2)要有效地建立聯戶擔保機制, 相互牽制, 共同激勵, 共同脫貧。(3)減少由于造成的無謂浪費,減少各級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門對扶貧資金的挪用、拖延、故意克扣等行為。
(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 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 這一方面使得許多小額信貸機構在執行扶貧任務時身份曖昧, 處于合理不合法的尷尬境地; 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金融風險, 所以完善對小額信貸的法律規范迫在眉睫:
(1)要盡快修改《人民銀行法》, 補充有關小額信貸的法律條文, 規范小額信貸組織的性質和審批條件, 在法律上賦予小額信貸組織獨立的主體地位;
(2)要允許小額信貸組織享有按照其資金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利率浮動的權力, 使其可以近似市場利率的水平進行信貸服務, 增強其可持續性。
(3)開通小額信貸組織從金融市場上融資的渠道, 允許它同其他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方式開展有意義的存款、貸款、拆借等業務往來。
(五)堅持持續借款原則和以農業產業化為核心的原則。
小額信貸扶貧資金為貧困戶擺脫貧困提供持續服務。貧困戶真正完全脫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孟加拉鄉村銀行在連續三年的信貸扶貧中仍然有30%—40%的人沒有脫貧。因此, 要真正落實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 必須堅持持續借款原則, 對還貸信譽好、資金利用率高、效果不錯的貧困戶增加其后續貸款,把貧困戶徹底完全地從貧困的苦海中解救出來。農業產業化是目前中外農業發展的理想產業模式,信貸扶貧理也應順應這一潮流, 著重扶持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 使之連結成為卓有成效的農業產業鏈整體。
小額信貸扶貧是一種全新的扶貧模式,在今后的扶貧實踐中也會出現一些系列的新問題,這就需要廣大扶貧工作人員、小額信貸員及時發現,及時總結經驗,真正讓小額信貸為貧困地區脫貧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華中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忠明.小額信貸的風險控制.杜曉山.中國小額信貸十年.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 2005
關鍵詞:農村金融;小額信貸;扶貧
中圖分類號:F323.8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49X(2007)-01-0054-02
一、 完善小額信貸的外部環境
1、改變對小額信貸的認識與定位
現階段,對小額信貸準確的定位應該是一種向特定的目標群體――貧困或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或產品,是完善農村金融市場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認識到小額信貸不僅僅是一種有效的扶貧方式,更是一種特殊的金融形式。金融反映一種借貸關系,這種借貸的金融關系決定了小額信貸機構不應被視為一種單純的福利機構。把小額信貸看成一種正常的經營業務可以消除不少誤解,從長期來說也將更有利于小額信貸扶貧的持續和深入發展。
2、轉換政府在小額信貸發展中的職能
首先,要創造一個有助于小額信貸發展的環境,促使商業可持續的小額信貸機構成長、壯大和競爭。政府要把管理的重點從管理資金使用方向、進行利率管制等方面轉向貧困地區市場化建設和信用環境培育上來。對小額信貸而言,當前政府要做的事情主要是:(1)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2)實行小額信貸扶貧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小額信貸扶貧系統;(3)建設有競爭的農村金融市場,保證不同經濟部門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時處于同等地位;(4)加強市場信用環境建設,形成信用大環境不僅有利于實現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也可以為地方吸引更多的資金,從而有效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其次,要大力培養有償還能力的貸款者。如果說傳統的政府干預是一個扭曲的金融資源的配置方式,那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小額信貸就應該是一種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方式,應該讓真正有償還能力的人得到金融服務。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分配金融資源,而是培養有償還能力的貸款者。培養有償還能力的貸款者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如道路、教育等方面的投資。加強貧困地區的市場化建設,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可以為貧困地區的人民提供更多賺錢的機會,有利于貧困人口獲得的商業化信貸資金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增值。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積極加強培訓,提高貧困者發現盈利機會的能力。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這一方面使得許多小額信貸機構在執行扶貧任務時身份曖昧,處于合理不合法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金融風險,所以完善對小額信貸的法律規范迫在眉睫:
1.要盡快修改《人民銀行法》,補充有關小額信貸的法律條文,規范小額信貸組織的性質和審批條件,在法律上賦予小額信貸組織獨立的主體地位;
2.要允許小額信貸組織享有按照其資金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利率浮動的權力,使其可以近似市場利率的水平進行信貸服務,增強其可持續性。
3.開通小額信貸組織從金融市場上融資的渠道,允許它同其他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方式開展有意義的存款、貸款、拆借等業務往來。
4.條件合適時,開辦存款保險制度,為小額信貸壯大資金來源、增強低抵御風險的能力提供保險。
5.改進金融監管模式,加強對小額信貸組織的存款保障、資金安全性等方面的監管力度,以確保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損失,維護整個金融秩序的健康和穩定。
二、建立形式多樣的小額信貸模式
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平衡,因此,不可能以一種固定模式解決所有地方的信貸扶貧問題,因地制宜,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才是尊重實踐的做法。以下是幾種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可供選擇的方案:
1、成立新型的扶貧銀行,組建強大的小額信貸機構
這樣的銀行的特點是: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專門服務于低收入和貧困人口的金融機構;是實行自負盈虧,企業化經營的非政府機構。資金來源:國家財政撥款、財政扶貧資金、農業銀行的扶貧貼息貸款、國際貸款、扶貧基金等。由于這樣的扶貧銀行本身不以盈利為目的,國家應使資金增補制度化、法制化,加強對貸出資金投向扶貧領域的監管。
2、現行正規金融機構運作模式
可以借鑒印尼BRI-UD的村信貸系統管理模式,在農行內部設立完全獨立的小額信貸專職機構,完全獨立運行、獨立核算,制定區別于銀行內部其他商業部門的運行和考核指標、標準和規則,行使市場化運作取向的政策銀行的職能。農村信用社自身改革目前處在攻堅階段,為鼓勵其積極性,建議對農信社辦理的農戶小額貸款免征營業稅。農行與農信社畢竟是商業性的金融機構,不能不考慮擇優的原則。所以,他們小額信貸的服務對象應該是有一定生產經營能力的中等收入以下的貧困農戶,但不是最貧困戶。
3、三線運行的間接信貸模式
“三線"即“政府+銀行+扶貧合作社”,黨政一條線,主要負責制定政策,安排計劃,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扶貧社一條線,主要負責確定扶貧對象,選擇扶貧項目,提供配套服務和協助農行收貸收息;農行一條線,主要負責籌措資金和放款。該模式需要改進的地方有:①扶貧資金的供給方式,應當恢復到由中央政府提供基礎貨幣的方式。②將中介組織(扶貧社、工作站)專業化,把中介組織改造成企業型服務組織。③解決好專業化中介組織的辦公操作費用。在現行的合作體制下,可采取政府從扶貧資金中拿一點用于操作費補貼;再向農戶收取貸款額度的1~2個百分點的管理費來分擔解決。
4、完善非政府組織專業性小額信貸模式
①允許有條件、有實力的NGO注冊為準金融機構。②給予NGO小額信貸免稅的待遇。③成立NGO小額信貸行業協會,代央行監管NGO項目的活動;定期向央行提交報表,匯報NGO項目動態;代表全體NGO向政府提出發展和政策建議,起草文件等;為NGO項目籌措資金、培訓干部。
三、 合理制定利率,確保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
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是決定該制度能否存在并真正起到扶貧作用的關鍵,狹義的小額信貸可持續性是指小額信貸機構不需要外部提供的特別資助的條件下實現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其經濟可持續性即小額信貸機構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夠支付貸款的全部資金成本和非資金成本。但目前我國農村小額信貸利率過低,遠沒有達到可持續發展所要求的最低限度,隨著相關政策環境和小額信貸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國農村小額信貸實現利率市場化是一種必然選擇和趨勢。
四、建立適宜小額信貸運作管理的有效機制
1、推進窮人自愿組織的建立。將單個的窮人組織成小組,以增強他們應付風險的能力,降低信貸機構的監測和管理費用。
2、加強資金籌措與儲蓄動員。措施有:①改變農行自籌扶貧信貸資金的方式,由中央政府提供基礎貨幣;并在扶貧信貸資金中劃出一定比例用于小額信貸,建議這一比例不低于60%;同時,財政扶貧資金中也可以拿出一小部分用于小額信貸的操作費用。②可以考慮創立一個總部機構或批發式資金形式來解決中國小額信貸資金問題。批發式基金從政府、銀行和捐助機構動員貸款和資本金贈款,然后轉貸或入股于基層的小額信貸項目,有助于克服小額信貸零售機構為爭取資金和管理資金而付出高成本的缺陷。③設計適宜的存款制度,充分吸收窮人的儲蓄。為減少金融風險,可分為兩個檔次:一般的小額信貸,可以向貸款人吸收儲蓄,額度限制在貸款的80%以內;對于已有較強實力資本較多的機構,可以吸收社會儲蓄,額度不得超過自有本金的50%,后一種必須獲得批準。
3.強化對適宜窮人需要的小額信貸產品的開發。
4、小額信貸工作人員專職化,完善激勵機制。
五、加強對小額信貸的風險控制
具體措施有:1、小額信貸機構應引入現代企業管理體制。2、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監控體系。3、運用合適的財政政策以降低小額信貸的風險。改革國家財政支持小額信貸的方式,將目前的貼息貸款轉變為共同財政擔?;?。擔?;鹬饕糜谘a貼經營機構因辦理小額貸款而產生的合理虧損以及為扶貧到戶、提高還款率、減少虧損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的少部分獎勵。4、加快農村誠信體系的建設;5、建立農業重大自然災害風險補償機制。
參考文獻:
[1]艾路明.小額貸款與緩解貧困[M].北京:科學經濟出版社,2000
[2]劉文璞.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A] .杜曉山.中國小額信貸十年[C].北京: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05
[3]社科院小額信貸管理體制課題組.關于改進和完善政府實施小額信貸扶貧管理體制的研究報告[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8(5)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農村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
[中圖分類號]F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6-0108-02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民生、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和諧,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農村食品市場日益繁榮活躍,各種小食雜店、小超市、小集貿市場等應運而生,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繁榮。在極大方便廣大農民群眾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食品安全隱患,嚴重威脅著農民的身體和生命安全,成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關注的焦點。農村是食品安全的重點,農產品是食品產業鏈的源頭,農民又是最大的消費群體,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群體。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提高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首先要解決好農村食品安全問題。
一、當前農村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引起全國關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仍不斷發生,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涉及質量安全和假冒偽劣問題種類相當之多:毒豬油事件、福壽螺致病、人造蜂蜜事件、“蘇丹紅”鴨蛋、孔雀石綠事件等等。農村食品市場依然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
(一)農村食品市場的“三多”
一是“三無”食品多。農村消費者主要生活用品主要來源于小食雜店、小超市、小集貿市場等,很多食品是城市中失去市場的劣質、即將過期的“三無”食品,特別是針對兒童消費群體的餅干、方便面、棒棒冰等,危害著農村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二是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環境差的較多。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管理意識不強,在經濟效益不景氣的情況下,更多地注重經濟效益,不愿投入資金改造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尤其是小型食品生產加工廠、小食雜店,市場占有率較低,存在生產廠房和居住區不分,商品、食品與生活用品存放不當,小餐飲店無消毒滅菌設備等現象,極易產生二次污染;
三是農民缺乏食品安全知識較多。劣質食品之所以有市場,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于部分農村消費都不關注食品安全。目前部分農村消費者安全意識普遍淡薄,表現在消費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首選“便宜”的商品。農村消費者安全意識淡薄,一方面助長了不法廠商的行為,另一方面也為安全監管工作增加困難。
(二)農村食品市場的“三少”
一是從事食品行業人員擁有健康證的少。尤其是直接接觸食品的從業人員健康證也很少,一旦這些人患有疾病感染,就餐的農村消費者有可能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二是監管人員監管次數少。目前的監管體制,很多職能部門由于農村監管成本較高等諸多原因,使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檢查次數遠遠少于城市的監管次數;
三是農村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的少。農村是最大的食品市場,農村消費者是弱勢群體,農村食品安全宣傳工作的力度較小、覆蓋面不足,應該對全民特別是農村消費者普及食用農產品安全知識,規范農產品廣告的宣傳。
二、當前福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規體系
法律法規交叉,執法體制不順?,F行監管食品安全的部門和法律眾多,《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食品質量管理交叉規定,分工不明。事實證明,很多按食品鏈來分工監管,容易出現環節監管空隙,形成“兩不管”地帶,形成監管盲區。
(二)農村消費者安全意識薄弱
由于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力度不夠,廣大農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存在許多誤區,甚至很多農民對于購買商品主要是“價格優先”,很少注意產品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至于是否過量使用色素等方面關注的更少。
(三)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力量不足
很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鄉鎮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要開展對全縣范圍內的食品安全監管,監管力量遠遠不足,便造成了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力量較為薄弱的狀況。一些監管人員不能耐下心來研究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只是硬背條文,理解能力差,實際操作能力不高。
(四)監管部門硬件設施不足
一方面,由于監管部門的檢測設備不完善,檢測手段單一,甚至某些鄉鎮連檢測設備都沒有;另一方面,監測人員沒有具備專業的監測知識,對于食品添加劑、成分含量是否合格等無法檢測,而且在農村由于受經費的限制,有些應該檢測的食品項目卻不能得到檢測,從而滋生出更多的食品安全問題。
三、建立保障農村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食品安全的監管工作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因此,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健全長效機制,做到對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源頭治理,預防為主,完善體制,健全機制。
(一)構建食品安全“宣傳網”
首先,由于農村消費者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對商品的認知水平與城市消費者有差別。因此,應該把工作的重點放在轉變農村消費者的觀念上。要通過農民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食用農產品的知識,提高農民的安全意識。其次,可通過開通熱線的方法,使更多的農民了解正確的食用農產品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并且可以及時舉報農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食用農產品問題。最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應該深入到中小學校,增加食品安全授課內容,引導學生從小就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二)構建食品安全“監管網”
健全農村監管網絡是無縫隙的監管工作的保證,建設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網絡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
一是要從源頭上加強食品安全整治。在食用農產品生產中,農藥、化肥、飼料添加劑等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使用是保證農業產量和農業品質的重要手段,但是,不科學地使用農藥,就會嚴重污染食品,繼而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污染環境。因此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關系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和諧安定。
二是要從生產環節加強食品問題整治。構建食用農產品流通的預警機制,以抽查、巡查和專項檢查形式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監測,及時公布檢測結果。
三是積極構建食品生產企業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并完善與標識管理相聯系的可追溯制度,有助于確定產品的身份、歷史和來源。實行現場巡查制度,加強食品生產企業產品的抽檢力度,嚴把市場準入關。
(三)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督網”
實踐已經證明,社會監督對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爆發的“蘇丹紅非法添加物”“三鹿嬰幼兒奶粉”“膨脹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幾乎都是先被消費者或媒體披露的,這充分證明了社會監督不可低估的作用。
要實現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全面和到位,需要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社會監督等多重方面的總體配合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大良.新農村建設中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8,28.
[2]楊潔彬,梁春穗等.食品安全性[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鄭剛,王淑玲.中國農村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建議[J].財經界,2008.
[4]范梅華.關注農村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2005,22.
一、生態移民是西部地區擺脫貧困、制止生態環境惡化的有效途徑
我國西部地區面臨嚴重的貧困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這里經濟水平低下,人口壓力大,生態系統十分脆弱,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居住在此地區大部分人的貧困屬于生態貧困,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因缺乏必要的客觀物質條件而處于的貧困狀態。要促使生態貧困者脫貧,主要的途徑是使他們從生態惡化的自然環境中脫離出來,即進行生態移民。
生態移民是指為了保護貧困生態環境,將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超載人口(生態難民)遷到生態承載能力高的農(牧)業區或城鎮郊區從事農、牧、農畜產品加工業,但不應該破壞潛入地的生態環境。生態移民的對象是“生態難民”,即由于生態環境變化而導致的土地或草原退化、自然災害頻繁、各種生存條件惡劣,無法在原住地正常生活,不得不遷移到其他地方生活的農牧民,生態難民基本上是貧困者,所以,也可以稱其為“生態貧民”。這種貧困者的獨特性在于,他們不僅溫飽問題難以解決,還缺乏基本的生存環境條件。
二、生態移民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西部生態環境脆弱的農村牧區,生存和生態是一對難以化解的矛盾,生態惡化和貧窮落后如一對孿生兄弟困擾著西部許多地區的農牧民。經濟發展的長期落后,工業化、城鎮化、第三產業發展相對緩慢以及人口增長較快,使得居住于西部生態惡劣地區的居民,出于解決溫飽問題的目的,不得不大肆開發環境,造成當地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生態移民工程的實施,使部分人脫貧了,也使許多人看到了西部生態環境恢復的曙光。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生態移民的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
(一)缺乏科學規劃
移民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簡單的人口搬遷過程。但是在移民過程中缺乏科學規劃。表現為:第一,在移民過程中,往往把便于“五通”(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的地方確定為移民點,至于地下水的儲量以及是否符合未來的城鎮化布局則欠考慮。如內蒙古首批生態移民扶貧開發試點項目--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淘井、溝心廟移民開發區,位居烏蘭布和沙漠東南緣的荒漠地帶,2002年前搬遷安置移民1000余戶。但是目前這里早已被連綿的活化沙丘包圍,村內的道路上、院落旁,堆積著厚厚一層隨風而來的沙子。而村里不少房子都門窗緊鎖,空無一人。其實,烏蘭布和沙漠東南緣這片荒漠地的生態系統原本已經相對穩定,但是在移民過程中沒有考慮水資源的承載力,大批移民搬遷進去以后,大量抽取有限的地下水墾荒種地,放牧牛羊破壞稀疏的植被,致使固定沙丘重新活化淪為流沙地。而遷來的移民大部分又回遷走了。第二,有的地方政府對生態移民的認識不足,認為只要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任務即可,于是搞“過場式”的生態移民,把移民從生態環境非常惡劣的甲地遷往條件稍好但依然惡劣的乙地,結果非但沒有達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的,反而使遷入地的生態環境也迅速惡化了。
(二)移民安置補償費用低
資金投入是生態移民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移民搬遷、遷入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土地資源開發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同時,為了動員和幫助移民搬遷,往往還要付給移民一定的安置補償費。但是這些費用普遍偏低。如內蒙古涼城縣在移民搬遷過程中,除給每戶人家配備兩間房子和部分耕地以外,每個人的安置補償費只有5000元。這點錢在移民安家落戶后已所剩無幾,無力再拿出充裕的資金來發展生產,不能及時擺脫貧困。
此外,生態移民的過程往往也是退耕還林(草)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但與此同時,農牧民的個人收益遭受了損失,個人的邊際收益小于社會的邊際收益,但是得到的相應的補償較少。
(三)移民搬遷后增收困難
穩定和逐步提高移民的收入是生態移民工程最終成功與否的關鍵。雖然移民搬遷以后生存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但是如果不能迅速提高他們的收入,就會加重他們離開故土的痛苦和對未來生活的困惑。移民遷入區一般人口相對集中,可分配的土地資源相對較少,尤其是我國從2005年開始免征農業稅,而且每種一畝地國家都要付給一定的補助,如內蒙古涼城縣每畝地國家補貼15元。如此一來,農民把原來不愿種的地又都重新種上了,在移民村勢必會出現土地緊張,這樣就會有一部分閑置勞動力,將其轉移到鄰近城鎮也不失為較好的措施。但是這部分人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無法在城鎮中生活下去。如何增加移民的收入成為一個難題。部分移民就偷偷的回原住地繼續種地或放牧,更有甚者,終日游手好閑,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分子。
(四)對遷出區的環境缺乏有效治理
生態移民工程的目的一是解決處于生態貧困區的農牧民的脫貧問題,二是阻止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環境繼續惡化,改善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卻把生態移民看作是單純的人口搬遷過程,忽視了對遷出區生態環境的治理。如從內蒙古烏海市實施禁牧移民工程來看,全市共有203.96萬畝草場,退化面積占96%。為了有效的防治沙化和水土流失,從2002年12月起全市實施禁牧移民。然而,在牧民搬遷后空出的草場上又出現了新的破壞,到處是正在施工的小煉焦廠,小陶瓷廠和小硅鐵廠。只有將移民與治理相結合,對移民后的土地及時進行治理,才能恢復生態,才能達到搬遷一方群眾,致富一方群眾,恢復一方生態的目的。
(五)對移民缺乏人文關懷
移民在搬遷過程中,是作為“少數人”進入到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而這個特定的遷入區有自己穩定的文化。移民只能慢慢適應這里的既定文化,很難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文化融入。據《北京青年報》2004年8月15日報道,我國最后的狩獵民族--鄂溫克人下山后,一天就返回了大山。在進行移民過程中,除生產狀況、衣食住行等物質條件外,還應該充分考慮民族、文化、宗教、社會、傳統、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移民過程中更應該充分考慮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此次鄂溫克人下山后又重返山林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對移民要進行多方面的關懷,幫助移民度過在初期的經濟、文化、社會心理等諸多方面面臨的貧窮和一系列的不適應問題。
(六)移民過程中法制不健全
生態移民過程中,法律是有效的保障。生態移民工程關系到廣大移民的切身利益,只有在移民過程中有法可依,才能保證移民利益不受損失,工程順利進行。但是在移民過程中,法律制度還不健全。如移民安置補償費的確定,沒有法律依據,沒有統一標準,全國各地確定的安置補償費普遍偏低。
三、有效實施生態移民的政策建議
(一)科學規劃,統籌管理
移民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及千秋的偉大工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科學合理的規劃是移民工程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首先,生態移民要統籌規劃。移民點的確定,不僅要考慮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而且要考慮當地環境容量特別是水資源承載力的大小。如果移民遷入區的水利灌溉設施容載量小,很可能會造成移民遷入區新的生態破壞。其次,移民村要科學定位,不僅便于搬遷,而且符合未來城市化布局。最后,在移民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不僅要保證移民村水、電、暖、道路橋梁等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高質量,還要花大力氣在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部門的建設上。
(二)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脫貧步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增產并不意味著農民增收。單一的農業種植業或糧食生產結構無法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入。因而,應該追求移民收入的多元化渠道,積極調整農牧區的經濟結構,發展本地的特色農業,通過特色農業帶動第三產業等的發展,吸收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達到快速致富的目的。如內蒙古商都縣在實施移民工程中,注重產業結構調整,依托當地的蔬菜種植業優勢,為移民另辟生路:每人4500元補貼,每戶29平方米住房,一間標準化畜棚和0.6畝蔬菜大棚。并發動全縣干部進行一對一包扶,幫助移民盡快脫貧致富。他們種植從北京引進的具有反季節的硬質番茄等。產品還遠銷廣州、北京等地。2001年移民第一年落戶,人均收入就達2220元,三分之一的移民自己又蓋了新房子。
(三)加強教育,提高移民自身的素質
移民大都來自貧困地區,在這些地區普遍存在著貧困制約教育的發展,教育落后又阻礙脫貧的惡性循環,其直接后果是人口素質低下。治貧必先治愚,扶貧必先扶教。因此教育是移民村工作中的重點。對于成年人,他們最迫切的是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因此要有針對性地對移民進行技術和知識培訓,讓他們比較系統地掌握生產和生活技能。對于未成年人,一定要保證他們全部享受義務教育,以確保移民新生代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四)加強計劃生育,控制移民數量
通過教育提高了移民的素質,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對移民數量的控制。我國西部地區長期以來生態環境惡劣,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西部人口多,而且增速非常快。因此,要繼續大力宣傳計劃生育政策,使移民樹立正確的婚育觀,擺脫過去“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使廣大移民群眾能夠少生、優生、致富、奔小康。
(五)把生態移民和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起來
城鎮化是一國或地區,實現人口聚集、財富聚集、技術聚集、服務聚集的過程,其突出強調的是農業人口功能的轉變。把生態移民和城鎮化結合起來,通過城鎮化的建設,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促使移民從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迅速脫貧致富;同時,移民遷移到城鎮定居,也可以加速城鎮化的進程。
(六)建立移民社會保障制度
移民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群體,搬遷后他們的生活、生產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困難。因此要讓移民安居樂業,必須從制度上為移民提供安全保障,即建立移民社會保障制度,讓移民搬遷后沒有后顧之憂。除了在制度層面對移民生活進行保障外,還要在文化、宗教、社會、傳統、心理等多方面對移民進行人文關懷。
(七)將生態移民納入法制化軌道
把生態移民的規劃、建設、補償和驗收統統都納入到法制化的軌道中,這樣才能保證生態移民工程的順利進行。如在移民補償費的確定中,全國制定統一的標準,各地再根據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適當的調整即可。
一、扶貧開發成效顯著。
(一)農民收入增長,農村貧困戶、中等戶減少,上等戶、富裕戶增加
調查監測顯示:2012年宜君農村居民人均總收入8278.15元,同比增加1438.17元,增長21.03%,人均純收入4385.25元,較上年增加491.25元,增長12.62%。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組來看:人均純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貧困戶減少12.5%,2301-5000元中等收入戶減少17%,5001-10000元中上等戶增長63.6%,1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增長51%。
(二)生活消費支出增長,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提高
2012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人均5580.56元,比上年增長63.26%,其中服務性人均支出1755.81元,增長24.9%;商品性支出人均支出增長90%。
1、谷物消費減少,蛋、奶、水果、蔬菜消費增加,食品消費結構改善。2012年谷物消費人均111.18公斤,同比減少27.91%;人均消費蛋類2.8公斤,人均消費奶類6.58公斤,人均消費分別較上年增長35.71%、4.36%。
2、衣著消費增長, 衣著水平檔次提高。2012年衣著支出人均增長43.4%;其他商品及服務人均消費92.61元,增長1.1倍。
3、居住面積增加,住房質量進一步提高。2012年農村居民居住面積23.7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8%,其中一半以上的農戶人均居住面積大于25平米。2012農村居民人均鋼筋混凝土結構住房面積3.95平方米,占住房面積16.7%。人均磚瓦磚木結構面積19.73平方米,磚瓦磚木結構住房中80%的農戶通過政府補貼和自籌資金,重新裝修改造房屋,價值翻倍。
4、文教、娛樂消費連續增長,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化素質逐步提高。2012年農村居民文化、教育、娛樂消費人均支出同比增長15.9%,占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比重14.2%。其中學雜費人均增長了60.74%,主要是家庭供養大中專學生費用增加,購買文具紙張增長1.7倍。
5、耐用消費品擁有數量增加,消費層次提高。2012年農村居民家庭設備用品消費人均增長79.26%。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冰箱53臺,增長6%;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112臺,增長14.2%;每百戶手機擁有89部,增長10%;每百戶擁有計算機2臺,增長10%;百戶擁有太陽能熱水器15部,增長100%;百戶擁有洗衣機90臺,增長1.2%;百戶擁有摩托車80輛,增長7%;百戶擁有小汽車2輛,增長100%。
(三)新農村建設力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改善
2012年,農村有衛生旱廁的農戶占33.3%,普通旱廁66.7%,無廁所的戶徹底消除。取暖條件不斷改善,有83%的農戶冬季能用煤爐取暖。飲用水更加衛生、安全,集體供水管道入戶飲用自來水的農戶占33.3%。有66.7%的農戶用國家扶貧改造的水窖供水。住房外部環境改善,住房外有水泥或柏油路面的村達到50%。
(四)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
2012年宜君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增長47.4%。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9%。
(五)農村文化交通事業顯生機。
2012年,宜君縣9個鄉鎮中,有綜合文化站的鄉鎮9個,有政府辦衛生院的鄉鎮9個。在178個村委會中通瀝青水泥路的占94.4%,通客運班車的村占93.2%,通電話的村占90%,通寬帶的村占61.8%,通有線電視信號的村占24.1%,有文化活動室的村占57.3%。
2012年宜君扶貧項目覆蓋的農戶數8570戶,扶持人口29500人;易地扶貧搬遷256戶,得到扶貧貸款的農戶2100戶,新增及改擴建公里里程34.15公里,新增經濟林面積1125公頃,新增及改良草場面積30公頃,新增衛生院、村衛生站面積690平方米,新增農村中小學校舍面積6878平方米,解決飲水困難人數5200人,解決飲水困難牲畜1300頭,參加職業技能培訓1077人次。
二、扶貧工作面臨的問題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宜君縣扶貧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多。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宜君有9000多貧困戶,貧困人口3.25萬,占總人口的34%,新階段扶貧任務艱巨。二是收入水平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2012年,宜君貧困監測人均純收入為4385.25元,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6%,生活水平仍然較低。三是扶貧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成本增加。宜君縣扶貧重點村大多數處在自然條件較差、生產生活條件落后的山區。農民收入78%來源于家庭經營收入,對農業的依賴程度較高,而農業生產資源有限,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增幅的空間不大。四是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宜君農村勞動力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者占32.4%,僅有43.2%的農民接受過專業培訓。絕大多數農民外出只能在收入較低的崗位務工。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大多是60歲左右,新的農業科技知識難以普及,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應用和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五是勞動力市場作用發揮不夠。目前宜君農村勞動力流動大都是自發的。據監測,2012年自發性轉移的勞動力占34%,通過親友介紹的占60%左右,而有組織轉移的只有6%。主要原因是村一級就業服務體系缺失,農民對社會中介組織的認同感不足。
三、加強扶貧工作的對策。
(一)加大投入,夯實基礎,發展現代農業。一要繼續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農業的抗災避災能力;二要積極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做大做精玉米、核桃、蘋果等優勢種植產業,充分利用宜君地域優勢,把發展優質高效、綠色無公害特色農業作為穩定和提高農民收入的基礎工作。
(二)大力發展工業和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圍繞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發展縣域特色工業。要圍繞“生態避暑”優勢,發展旅游觀光業,鼓勵民間資本,發展鄉村游、農家樂等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