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0 15:17:23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地理學科教學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初中生所學的課程越來越多,地理的學習時間逐漸減少,然而,初中地理課程要求卻越來越高。《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因此,擺在地理教師面前的難題就是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構建一個高效的地理課堂。下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提出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幾點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有一位名人說過,教師人格的感召力,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態度的形成以及興趣的培養,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既要有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向學生傳播正能量,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地理教師還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既包括地理學學科知識,也包括進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所必需的教育科學知識。初中地理教師應透徹理解地理學的完整體系,能正確熟練地掌握地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和掌握與地理學科相關的背景、知識及地理學的發展趨勢。此外,教師要做到穿著整潔、得體、大方,語言表達要文明、準確、親切、生動。教師還必須學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更新和充實學科體系,提高教育理論水平。
二、做好課前準備
一堂地理課的成功與否,除了地理教師對教材內容是否能運用自如之外,還與教師是否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密不可分。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一堂地理課的前提,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做好初中地理課前準備,就要結合初中地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根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導學案。地理教師要在課前多查閱資料,對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取其精華。還要寫好教案,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此外,地理教師還要做好課前候課,調節好自身的情緒,暗示學生開始上課。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睒嫿ǔ踔械乩砀咝дn堂,需要激發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學習興趣,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課堂氣氛是一個可以左右課堂教學活動效能的關鍵因素,也是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關鍵。輕松、愉快、積極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知識的建構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學習者對學習的焦慮,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也能隨之提高,而且可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需要設置有效的課堂導入,使學生情緒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并且,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很多學生因為喜歡教師而喜歡該教師所教授的學科,并培養了對該學科的興趣。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樂于接受老師的指導,才能樂于和老師交流,積極參與課堂,使課堂生機勃發、充滿活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積極開展教學評價和課后反思,實現由優質教學向有效教學的轉變
教學評價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尤其要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生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進一步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關注他們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還要關注他們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團隊合作意識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變化和發展。教師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學方式,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課堂教學反思是一個深層次的認識過程,也是構建地理高效課堂、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關鍵因素。每一位地理教師在課后要善于進行教學反思,并且要經常與學生和其他教研人員探討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與此同時,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改進教學手段,然后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自身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關鍵詞 初中地理 高效 創造性思維能力 感情 情景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9-0083-02
一、地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因素――感情
初中地理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地理教師的主觀、客觀兩方面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拘泥于教材,強調地理事實的記憶和地理思維的嚴謹,死記硬背者居多,缺乏生動活潑的地理情趣,即過多注重知識目標而忽視情感目標。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太明確,愉悅、興趣是他們學習的一種催化劑,甚至對地理老師的好感也會成為他們學習的驅動力。
學生如果不喜歡地理教師,就不會喜歡地理課,那么,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地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位置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就要求他們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以趣相融”,努力營造一個輕松、和諧、舒暢的師生關系,使師生在輕松自然的情境下“自由地呼吸”。這種親切的地理教學氛圍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一環。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歡聲笑語進課堂,需要地理老師注意增強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中,教師精湛、詼諧、幽默的語言,可親可敬的教態,機敏的教學機智,都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豐富的知識必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敬仰。
二、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1.通過引導學生轉變看問題的角度,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中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往往會犯單向性思維的錯誤,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導他們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是至關重要的,往往有“驀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學生問:“老師,你曾說過南海諸島中,島嶼都很小,而且盡是珊瑚礁,這樣的島還值得保衛嗎?”問題提得很幼稚,但很實際。因此教師僅從島嶼本身去解釋是很難有說服力的。但如果轉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據“海洋法公約”島嶼擁有與大陸一樣的權利??梢試@島嶼劃定其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等各類管轄海域。據海洋學家測算,一個面積為2平方千米的小島,從圍繞該島的領海基線起劃定寬度為12海里的領海,則該小島即可擁有面積為400平方千米的領海海域,此外還有12海里的毗連區及從領海基線起算寬度為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可想而知,為什么不能放棄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無價值的孤島了。像這樣把審視問題的角度進行變換而使問題變得明了,極易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2.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性
同樣是上面的小島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充分讓學生理解其保衛的價值,小島作為國土的一部分,不僅具有意識(國防意義),而且具有廣闊的資源價值(海域內的石油、天然氣、礦產品、魚類及其他生物),更具有開采捕撈形成的經濟價值。
三、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的學習方法是“悟”的要訣
1.觸類旁通,做好引導,理論聯系實際來理解
初中地理知識基本上是與實際聯系得較為緊密的,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找到例證,如太陽、月亮的東升西落印證了地球的自主;一年四季的更替印證了地球的公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體驗來引導,如講到環境保護時,我們不應單純講應如何做,更應讓學生親身體驗黑水河的可怕、廢氣嗆人的滋味,同時讓他們寫上一份調查報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情景感悟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
由感性思維轉入理性思維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途徑,而地理知識的直觀感悟更是比^可用的。如講述到沙漠地貌時,讓學生從一張清晰度高的食物景觀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氣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師講一萬句有用得多。又如講述南北氣候異同時,用兩張南北方特色景觀的圖片進行對比,再加上表格練習,學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講西歐和北美氣候和地形關系時,運用寥寥數筆的簡筆畫畫出兩個地區的差異,再由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效果更好。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探究式;生活化;課外實踐活動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深化,初中階段學生所學習的課程越來越多,地理課程雖被列入中考科目,但受課時的限制,學生花在這門課程上的學習時間也逐漸減少,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掌握無限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課堂,應該受到廣大初中地理教師的高度重視和重點研究。下面,筆者就從自身教學經歷出發,對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提出幾點個人意見。
一、實施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弊端,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限制了學生學習個性和學習思維的發揮,導致地理教學顯得生硬呆板、缺乏活力,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也得不到發展和提高。而《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改變學生地理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辫b于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的我們,就應改變以往從自身“教”的角度來設計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來獲得新知和培養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世界氣候類型分布”這一節時,課前,我給學生制訂了一份預習導學案,導學案內容如下:1.找出教材中的各種定義,并用筆勾畫出來;2.制作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的表格,表格中的內容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寒帶氣候等的分布、特征、植被;3.思考:(1)從自身體驗出發,說一說不同季節人們的衣食住和農業生產有什么不同;(2)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知道氣候異常會造成哪些災害。然后,讓學生按照這份導學案,對教材進行自主閱讀和自主思考。課堂上,大家一起對所獲得的知識進行分享交流,探討學習感悟和心得。這樣,我通過給學生制訂導學案讓學生自主學習,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實現地理課程的生活化教學,拉近學生和地理知識的距離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具體的地理教學內容,引入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實現地理課程的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體驗到地理學習的價值,如此,便能拉近學生和地理知識的距離,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學習“多變的天氣”這一章內容時,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基本上每天都會收聽天氣預報吧,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過預報里都包括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接著,我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讓學生仔細地傾聽和認真地觀察,而后,我讓學生回憶了東營市一周內的天氣情況,并說一說東營市這一周當中都有哪些天氣現象出現,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樣,我通過在課堂上引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了解了天氣和我們生活實際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其對即將學習的地理內容產生了親切感,從而能夠大大促進地理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開展地理課外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種地理概念、定義等的講解,學生腦子里也儲存了大量的地理理論知識。作為一名初中地理教師,我們在課堂上除了完成教授給學生地理文化知識的基本任務外,還應開展一些地理課外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運用這些知識的機會,如此既能提高學生積極探究地理事物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從而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創造有利的條件。
比如,在學習“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這節內容時,在學生了解了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知道了水資源是有限的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外實踐活動:6人為一組,對小組成員所生活的社區進行水資源方面的調查,如是否存在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是否有水污染的情況存在,如果有,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可以為保護水資源做哪些努力,等等。然后,將調查到的資料進行及時的記錄,然后寫成小論文,上交給教師。這樣,我通過給學生布置這項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具有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的機會,既培養了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也增強了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我們一定要積極研究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學策略,優化地理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需求,以此促進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實現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模式初中地理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它以傳授地理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通過學生的學習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的地理素質。然而,近年來受“中考成績”指揮棒的影響,課堂教學更側重于死記硬背,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效率,對學生未來地理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深入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效課堂構建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地理課堂的構建模式也發生了重要的變革,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今天的教學模式注重“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是課堂的聽眾,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課堂角色發生了轉變,學生變為活動的主體,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欣賞的觀眾。教師采用科學的課堂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之中,實現地理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實現高效化課堂發展。如(圖1)所示:
從高效課堂的構建模式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可見一斑,新形勢下高效課堂側重于培養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包括質疑、探究、創新等能力的發展,特別強調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學習,在體驗中逐步培養地理素養和提高學習能力。
二、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模式構建策略
(一)明確學習目標,奠定高效課堂的基礎
《新課程改革教學綱要》對初中地理課時做出了明確要求,與之前相比教學內容沒變,但是課時數減少,這就意味著不能再利用時間戰術,靠課堂死記硬背達成教學目標,而要求教師深入分析教材,認真備課,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突出重點,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地理教學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級《多變的天氣》一課教學中,教學內容包括天氣及影響、明天的天氣怎樣和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三個教學板塊,如果對教材把握不準確的情況下,教師可能會組織很多活動了解天氣,環保只停留在口號上,然而,作為高效課堂的設計,本課教學目標應為:(1)理解天氣預報的重要性;(2)學會通過電視、報紙多種渠道看天氣預報;(3)從環保角度呼吁學生保護大氣環境。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上將學習目標明確地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看預報,識天氣”的比賽活動,讓學生扎實獲取閱讀天氣預報的能力,從而達成教學目標,找準切入點,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地理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下,才能拉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在有效的時間中提高課堂效率。創設情境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模式,主要方法有:利用復習導入新課、利用直觀掛圖導入新課、聯系生活實際導入新課、實驗演示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導入新課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極地地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雪龍號駛向南極”的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對兩極產生興趣,接下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后明確今天的學習任務是了解兩極地區,于是教師出示兩極地區的投影圖,并讓學生結合課本地圖材料對照分析。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視頻投影圖導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兩極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為后邊的教學鋪墊了良好的氣氛。
(三)利用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探索狀態之下,對于知識的記憶和能力的獲得效果最佳。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往往教師“一言堂”,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因此,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遼闊的疆域》一課教學中,考慮到本課內容較為豐富,如果教師單純講解,學生可能無法把握要點,于是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參與,幫助學生建立我國地域的相關地理知識。首先,要求學生參照“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來填寫導學案上的表格,填好后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生對中國地理位置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其次,教師出示題目,從全球不同經度、緯度上看中國位置,小組需要合作探討,將探討結果與全班交流;再次,教師要求小組競賽,與日本、蒙古等國家比較一下,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是什么?通過這類問題的設置,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提升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導學――自學――合作――展示等環節,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適時指導,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加強練習鞏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良好的課堂組織形式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并轉化為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練習鞏固環節也不可忽視。為了落實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設置自測題目,當堂檢測,當堂評價,可以利用面批、互批、自批等多種方式實現當堂反饋,教師和學生一起查缺補漏,逐步完善學習內容。課堂練習鞏固小測通常包括三部分內容,分別是基礎知識部分、提升訓練部分、綜合應用部分。對于學習能力偏低的學生完成第一、二部分測試題目即可,而學習精力旺盛的同學需要全部完成。測試題題目的制定需要教師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具體而定,為強化學生記憶,提高學生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提供鞏固途徑。
總之,要改善當前地理教學現狀,以新課程為背景,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將地理課堂看作是一個長期動態發展的研究課題,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自主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體驗式學習中善學、樂學,勤于動手,勤于動腦,勤于動口,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打造地理高效課堂,為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和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國珍.如何構建高效地理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1).
\[2\]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學課堂效率\[J\].文教資料,2010,(16).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
地理科學是中學一門基礎課程,他主要以地理科學知識為重點,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思想情感價值觀培育有機結合,是新課改下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地理學科較為陌生,此外由于受到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重視度不夠,學習積極性較低,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提高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已經成為地理教師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要全面構建地理高效課堂,應該結合地理學科特點,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思路和教育方法,擴大課堂教學容量,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地理教學的趣味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提高學生地理知識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努力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1.排除心理障礙,樹立學習信心
信心是學好地理學科的前提條件,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緯線這部分內容對于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一的學生而言較為抽象,學生常常感到困惑和畏懼,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座位所在的行代表緯線和用列代表經線,隨機選出一個學生確定他所在點的經度和緯度,再附加上每行緯度相差20度和每列經度相差30度的條件,讓學生們根據上述要求報告自己所在位置的經緯度。通過把抽象的經緯線知識設計成學生容易理解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解開了疑惑,找到了規律,排除了畏懼心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要想讓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信心,關鍵在于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排除畏懼心理,進行教師角色轉換,注重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中找到自信,享受學習的樂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努力挖掘教材,創設生活情境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靈活處理教材,并將教材與生活實例緊密相連,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實例,讓學生擺脫對地理的恐懼和陌生,產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地理來自生活”的新形象,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探究地理科學的興趣。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地理《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時,教師以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夏天吹東南風而且經常下雨,冬天吹西北風而且天氣很干燥為切入點,組織學生對季風氣候進行小組討論、分析。讓學生用平常感受到的知識加深對我國季風氣候變化的理解,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冬季風與夏季風共同構成了我國的季風,夏天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風的影響,冬天干燥主要由于冬季風造成的,從而達到課堂高效和有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與學生實際結合,激勵學習動機
創設問題情境對于構建高效課堂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帶著疑問學習,開拓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實踐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用心設計具有啟發性、探究性、合理性的問題情境。
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主要應圍繞兩個方面:一方面,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具有趣味性、啟發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課堂的高效運轉;另一方面,教師創設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把握好難易程度,讓學生“跳一跳,能夠得著”,樹立學習的信心。如:在學習長江時,教師可以設立以下問題:
(1)長江自源頭至人???,落差約多少?(2)長江自源頭至宜賓,落差約多少?(3)長江水能集中在哪一河段?為什么?(4)假如你是一個水電站建設專家,你將把水電站建在長江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發揮長江的“水能寶庫”作用,為什么?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四個問題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發散思維,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長江上游主要流經山區,落差大。推理出河流的流速快;從降水量分布圖中發現長江流經地區降水豐富,推理出河流的水量大,從而加深對長江是“水能寶庫”的理解和掌握。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提高課堂效率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一方面,能夠將圖像、音頻、聲像有機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創設出豐富多彩、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使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另一方面,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將教師教學過程中所需的教案、板書等內容提前制作成課件,節省了熟悉板書的時間,增加了教學容量,教學進度變得緊湊有序,有利于大力提高課堂效率。
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有趣、形象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有效地學習地理知識。如:在教授“我國的地勢”這一章節時可以把我國的主要地勢特征做成動畫,在課堂上播放,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中國各地的地勢特征,并組織同學進行討論、探究,自己總結出中國地勢的主要特征,教師在同學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動畫進行補充、評析。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堂形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一、創設精彩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精神動力。初中地理教師要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初中生心理發育尚不成熟,對事物的認識多為表面化,容易憑視覺、聽覺來決定自己興趣的特征出發,關注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需要,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新穎生動的教學情境,營造活潑和諧、情趣充盈的教學氛圍,以此增強教學素材的趣味性,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抓住學生的情感中樞,觸動學生的興奮點,吸引學生以主動的心理情緒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多變的天氣”之前,教師可先在黑板上寫下諺語“春天猴兒臉,陰晴隨時變”,并提問學生誰能解釋其中的含義。諺語創設出的新穎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頓時好奇心倍增。在有效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地展開教學,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開發教學情感因素,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師生之間有效的情感交流是課堂教學高效進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開發教學情感因素,構建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高效學習。首先,教師要尊重和了解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盡量采用幽默、親切的語言,以此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要善于運用與教學內容有關聯的故事來渲染課堂氣氛,調節課堂節奏。例如,在教學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地形和地勢”時,教師把徐霞客考察地質和地貌的故事講給學生聽,渲染課堂氣氛,進而引入所要講解的內容。再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衍化為直觀、生動的視頻或畫面,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最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開展地理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競爭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活動中實現學習目標。
三、引導自主合作探究,促進課堂互動交流
傳統教學中,教師居于主宰地位,學生被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難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開展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新課標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是課堂得以持續進行的關鍵元素。因此,教師應轉變傳統“以師為本”“以教材為本”的觀念,從學生需求和實際出發,為學生搭建一個民主、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平臺,有效組織課堂。例如,教學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海陸的變遷”一節時,教師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教材知識內容要點后,可引導學生分組進行下列探究:(1)滄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哪些事實可以證明魏格納大陸漂移假說的成立?(3)喜馬拉雅山為什么會由海洋變成陸地?(4)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基本上全部是海洋?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充分的交流、辨析中促進知識內化,還能使其進一步感受到地理探究活動的價值和意義。
四、優化課堂評價反思,鞏固學生學習信心
關鍵詞:初中地理 高效課堂 構建體會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貴在探索好的學習方法?!案咝дn堂教學”,毋庸置疑,就是在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而不是在課堂外。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教學方法,更要注重學生的學法,而注重學生的學法,無疑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高效”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指導思想,選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地理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作為地理教師來說,改變教學策略,積極探討高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是達到有效教學標準的關鍵。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體會:
一、正確認識地理學科,培養學科興趣
現代地理學從德國“洪堡時代”到現在,只有兩百年,學科研究范疇卻變化很大,無論在自然還是人文方面,處處都有地理學。它以各學科為基礎,更在各學科之上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研究諸地理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它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維系著全社會的發展。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處是地理知識”,如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等自然現象;再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五彩繽紛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再到全球性的糧食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這些關系到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將在初中地理課上探討。認識到學習地理知識在生活中能解決問題,解釋困惑,這就是興趣和動力的源泉。
二、創設情感氛圍,促進師生和諧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一種美;而面對學生,一張誠摯的笑臉,一句溫馨的叮嚀,這更是一種美,一種永恒的美。在課堂上,老師一張真誠的笑臉,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動的話語,一次真誠的交流,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教與學互相交融,師與生互相尊重,課堂氛圍充滿民主、平等與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地理課堂教學的基礎。老師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我認為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輕松的教學流程。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氣氛。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輕松起來。試想,鈴聲響后,學生看見講臺前板著臉的老師,誰還能輕松起來。因此,老師要努力保持微笑,讓微笑成為教師課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老師不要刻意讓學生體驗學習壓力。有的老師喜歡一上課給學生個下馬威,先來個背和罰,這如何能讓學生輕松起來呢?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已夠多的了,有來自家長、老師和同學,重重的壓力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了,這些均與新課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馳。因此,地理知識的呈現也要輕松、自然。通過輕松的形式呈現有趣的地理學科知識,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學習,不僅易懂,而且樂學。
2、幽默的教學表達。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并給人以啟迪,其主要表現為:老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有時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猶如畫龍點睛,給學生以啟迪。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生心情舒暢,樂于學習,變機械模仿為心領神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有時面對學生的差錯,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地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教學中我們可以幽默引趣、幽默點撥、幽默糾錯、幽默啟悟,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使課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為學生留連忘返的殿堂。
3、自我價值的實現。人的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個“四塊糖果”的故事。這說明了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優點和缺點。作為教師要努力放大他們的優點,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實踐充分證明,教師與學生心心相印了,教師的行動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的知識成為學生探索追求知識的磁鐵了,這樣的師生和諧的關系,就成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保障。
三、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惫耪Z說:“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闭n堂上,教師應注意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1、自學導讀,有目的的學習。教師指導學生先閱讀課堂上將要學習的教材內容,做到整體把握教材內容框架。學生亦可針對疑難提出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
2、圖文結合,善用地圖。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課堂上,教師運用地圖教學,并且指導學生識圖,將課文落實到圖上,培養學生用圖技能,使地圖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
3、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地理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落實到生活中,地理知識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如在學習地圖時,引導學生將啟東市交通圖、匯龍鎮圖進行比較,得出比例尺不同,內容詳略不同的結論。
4、科學記憶。重要的地理知識,如名詞、概念、規律和原理等,需要記憶。
教師引導學生科學記憶的方法,而非死記硬背。如諧音記憶、口訣記憶、歌訣記憶、首字記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