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0 10:45:43
序論:在您撰寫藝術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基礎組成,公共藝術課程在培養學生審美,提升其藝術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徑。藝術課程與文化課程教學略有差異,其更側重學生審美能力及藝術素養的提升。但是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成為該課程深入改革的制約因素,因此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做好公共藝術課程教育改革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做好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創新改革的研究才能促進高校藝術教學,實現高藝術素養人才的輸出。
一、新媒體時代公共藝術課程重要性
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很大程度上側重學生文化價值理念的正確引導,側重于學生正確人生價值導向的樹立,提高其審美能力與文化素養,促進其健康成長。此外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資源極大豐富使得高校學生接觸信息更加自由靈活,加上新課程改革的引導,高校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對藝術知識充滿興趣。學生個性表達更希望借助藝術的層面展現出來。此外新媒體時代改變了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對復合型綜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在各大高校開展公共藝術課程可以實現社會及新媒體環境對綜合性藝術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必須做好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創新的研究。
二、高校開展公共藝術課程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經濟發展迅速,有效地推動文化建設。而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藝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人們綜合素質更多地與藝術的欣賞及藝術的感知聯系起來。藝術對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階段組織藝術教育的學習可以起到精神陶冶的目的,也奠定學生對藝術的熱愛之情。其一公共藝術課程是大學生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通過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可以開闊學生的胸懷與眼界,帶來他們生活體驗的進一步豐富,有助于其富有魅力人格的形成。其二藝術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助推劑,藝術教育的關注點是人與人、人與世界及人與自我關系的解讀與梳理,加強高校的公共藝術課程教育可以滿足學生對藝術及精神的需求,為其個性化發展提供心理與文化的多元化支持。其三做好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創新教學,可以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性培養,作為一種特殊的美育形式,起到品德塑造與人格培養的作用。因此在高校開展公共藝術課程創新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均衡發展,也帶來學生個人修養的提升。結合新媒體的背景,其更契合高校創新思維的培養理念。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創新思路
(一)做好內容的創新,奠定藝術學科教育的核心
高校藝術學科種類繁多,而傳統公共藝術課程教學中面臨師資不足,學生基礎不同的制約,其在內容的組織與呈現上也往往帶有單一性,而新媒體時代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更希望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因此必須做好公共藝術課程的內容關注。對于低年級的高校學生可以開展基礎性的藝術選修課程,讓他們學習藝術導論、音樂鑒賞及戲劇鑒賞等藝術課程。課程教學的落腳點依然是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提升,以審美為核心,融合藝術基礎理論并將其與作品的鑒賞分析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和世界的優秀文化藝術,從而激發其民族自豪感,也激發其藝術關注的興趣,從而培養起審美能力,這屬于基礎奠定的階段。對于熱愛藝術并且具備一定藝術文化素養的學生開展形式多元的藝術選修課程,豐富他們的文化學習。課程教學的定位應該是學生藝術表達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寫、畫、唱及跳等實現其自身藝術技能的提升,在藝術實踐活動的參與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與價值,從而進入到高層次的藝術文化學習中,實現人生境界的進一步升華。最后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藝術專題講座,邀請藝術家進行學生藝術學習的指導培訓,從而讓藝術轉化為學生內在的人文精神,實現藝術理論修養與藝術感悟能力的雙提升。
(二)做好形式創新,讓公共藝術教學更具吸引力
傳統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學習參與十分被動。而新媒體時代下理應做好新媒體與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結合,實現其展現形式上的創新。更側重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與體驗,實現學生藝術課堂主導地位的回歸。讓學生真正成為藝術學習的主人,激發其藝術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教學中也發揮新媒體教學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開展慕課教學,線下網絡遠程與學習互動,實現課堂內外的學習延伸,讓藝術理論的學習轉化為藝術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參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生公共藝術學習的學以致用,讓藝術學習的價值在學生成長發展中得以充分體現。
(三)改革課程體系,促進與新媒體融合
公共藝術教育是隨著人們對藝術教育本質認識深化而衍生出的學校素質教育內容。其課程設置的著眼點是學生藝術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與提升。然而我國公共技術教育課程體系還不健全,亟需重新審視與調整,以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要加強對公共藝術教育的關注與重視,正確看待藝術教育的目的,這是其教學質量保證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加強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關注學生審美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發揮公共藝術教育在學生人格完善及情操陶冶方面的積極作用。堅持多層次與多元化的課程選擇原則,選修與必修結合,兼顧興趣培養、藝術感知、欣賞、實踐能力的綜合性提升,并注重藝術教育與其它學科的融合發展。在這兩方面的實施中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將其融入到公共藝術實踐活動,發揮新媒體對藝術教育的宣傳和推廣優勢,能夠讓學生順應現代藝術發展潮流,為學生的藝術實踐提供良好的藝術氛圍。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與形式,更關注學生學習主動性與體驗性。因此高校的公共藝術課程改革創新也應結合學生的主動性與體驗性,從內容、形式與課程體系上進行創新調整,讓藝術課程教學真正助力學生的價值引導與成長發展。
作者:許孟巍 單位: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穎,胡志峰.淺析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現狀[J].音樂時空,2014(21):125.
【關鍵詞】危機階段;審美培育;緣起與觀點;內容與預期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35-0065-03
【作者簡介】皇甫立同,江蘇省淮陰中學(江蘇淮安,223002)校長、黨委書記,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庸俗文化的相關元素刺激著高中學生的感官,混雜于網絡、動漫、游戲、通俗讀物、廣告等庸俗化的內容和形式充斥于高中學生的生活,再加上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中對學生審美素養培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能科學認識審美教育和智育的關系,導致審美教育被嚴重邊緣化、形式化、功利化。學校審美教育的嚴重缺位以及高中學生青春期特有的求新求異的心理特征,造成了高中學生審美取向的混亂狀況。
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國家的高中學校進行了綜合課程的改革與探索,加大了審美教育力度。我國也愈來愈重視普通高中的審美教育?!吨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提出“要通過藝術教學實踐加強學生藝術體驗,增強審美與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與小學、初中相比,高中階段學生逐步由自發走向自主、感性走向理性,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個體審美素養發展的“危機階段”,非常需要在思想、精神層面得到正確的引導,非常需要利用“學?!边@個審美素養培育的主陣地,加強審美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江蘇省淮陰中學立足高中生審美素養的現實基礎,面向審美素養的培育目標,圍繞校內外資源,開發、轉化、運用所需要的各類因素構成的教學系統及系統內各類因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和機制,構建了一套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尊重教育基本規律的課程、課堂以及有利于生活和諧融通的,并逐級推進的審美教育體系,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協同發展,實現學校優質、特色發展的新突破。
一、基本觀點
對于“審美素養”的定義,目前美學界還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界定和結構劃分。我們嘗試將“審美素養”的概念界定為:個體在自然成熟和環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過對藝術作品、自然物態、社會生活、科學探究等領域的審美活動,所形成的認識美、體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及水平。它主要表現為個體的審美觀念、審美意識、審美經驗以及審美創造行為四大維度。
我們把項目課題界定為“普通高中審美素養培育的生態重構”,并初步形成了以下六個觀點:
(1)高中審美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趣味,側重審美素養的培育。它是面向全體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是培養“全人”的重要途徑。
(2)審美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不是審美教學的本原目的和根本任務,其主旨在于引導學生樹立審美觀念,進而美化生活,提高現實的乃至未來的生活質量。
(3)審美教學是一種普適性教育,既區別于為升學而進行的專業性訓練,又區別于以高品位的藝術追求作為人生目標的宏大愿景。
(4)美育不是智育、德育、體育的附庸,它只是學校完整教育之一端,是一種既獨立于其他“育”之外,又與其他“育”有密切關聯的教育。
(5)審美教育的全民化應當成為教育質量提升的一條必由之路。
(6)審美教育必須摒棄功利意識,嚴格遵循規律,扎實循序漸進。
二、項目內容
1.研究高中生審美素養現狀與發展需求。
重建高中學生審美素養培育的教育生態,必須建立在λ們審美素養現狀的正確認識基礎之上。學校與相關高校、專家合作,以我校及周邊兄弟學校為基本單位,通過抽取城市和農村的不同年級的高中學生為樣本進行調查,為重建高中學生審美素養培育的教育生態提供有效的數據資料,研制出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基本目標,深入探究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實踐路徑,建立學校美育重建和社會美育發展的溝通機制,體現“重構”的必要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2.重構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課程生態。
開發、開設“高中美學課程”,整合、重組與提升已有的藝術課程;吸收地方文化藝術資源,開發、開設一批具有綜合性的藝術審美必修或選修校本課程,如戲?。ê胤綉騽。?、表演、設計、篆刻、陶藝、攝影、創意表達等;加強非藝術課程審美要素的發掘與整合,逐步形成各類學科完善的課程美育方案和實施細則,引領非藝術課程改革實踐;加強藝術課程與非藝術課程的整合,如“數學+科學+工程+藝術”等新型跨學科審美課程;探究、設置以藝術課程為核心的新的綜合性的審美教育課程,形成高中三年系列的、整體的、不同門類且逐級提升的審美課程群。
3.重構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課堂生態。
高中學生審美素養培育不僅是藝術課程及施教教師的目標和任務,也是其他所有課程及其施教教師的目標和任務。每個學科、每位教師都應該負有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責任。提升教師自身的審美素養,追求“教學美”的課堂教學,促進各學科美育滲透逐步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加大對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出如藝術課程的單科切入模式、藝術綜合課程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數科的交叉模式、藝術綜合課程中的藝術鑒賞類課程以及相互關聯的系列課為單元的“一串葡萄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是本項目引領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價值追求。
4.重構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生活生態。
從根本上說,審美是一種生活方式、態度、習慣和品位,學校努力為學生創設審美生活的環境生態。譬如,改造或重建藝術教室、創意表達場所等審美環境,實踐以“美”為核心的班級生活,開發以審美素養培育為核心的校園系列活動及平臺,特別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重建與改革原有的藝術社團、藝術興趣小組等。
5.研究c實施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評價。
依據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意見》,有序實施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評價,為審美素養培育評價的生態重建提供方向和標準。主要包括:藝術課程的定量、定性測評,非藝術課程、課堂的美育目標達成評價,美學課程的達標評價體系建構及實施,學生審美實踐評價體系的建構及實施。
6.建設高中生審美素養培育的配套項目。
成立“審美素養研究中心”,選聘專職或兼職的高水平專家組成指導團隊,建設一支勝任教學需要的專業教師隊伍;建立學生“藝術素養評價檔案”,對學生進行跟蹤培養指導;與高等院校聯合培養,為綜合素質全面的學生創設培養和升學的“高端平臺”或“綠色通道”;改建、擴建學校藝術樓,設置更多更先進的藝術功能教室,提供更豐富的藝術教學資源;以地域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為依托,借助社會力量,聯合建設校外美育基地;自籌建設一個配套的校內“美育課程基地”,引領藝術教學改革縱深發展。
以上六項內容與邏輯關系可以用下圖反映。
三、項目實驗成果
本項目借鑒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實踐探索,力求科學、準確地把握高中生群體的審美素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強化對高中生審美基本素養的培育實踐,積累更多審美教育教學改革的普適性經驗,重新建立合乎審美教育規律的教學生態,引領普通高中審美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成果明顯。
1.學生審美素養明顯提升。
學生在自然、社會、藝術、科學等領域表現出較好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追求美的心靈、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熱愛自然生態,擔當社會責任,追求幸福人生。
2.學生藝術素養較為突出。
學生多次參加省、市藝術展演或評優活動,均贏得高度評價或獎項;學校交響樂團應邀參加維也納國際音樂節。
3.師資隊伍審美素養良好。
一、對當前藝術課程的觀察與分析
第一,學科界限明顯,缺乏融通。長期以來分科教學的音樂、美術課,學生分科而學,各學科涇渭分明。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缺乏教學交流與合作,不同年段的教學內容缺乏連貫性,學習方式從單科層面考慮較多,從整體層面、學科融通層面考慮過少,更多地過分強調專業化、學科性,未能體現藝術課程作為一門綜合課程的基本特征。
第二,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不足。藝術教育“以美育人”的目標無法落實,課程理念在當前藝術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學生藝術核心素養得不到很好的培養。
第三, 地方美育資源未獲重視,未得合理運用。許多地方都擁有豐富的地方美育資源,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校的藝術課程卻很少將地方美育資源整合到課程中去,使藝術學科的教學僅限于教材,缺乏時代特點和地域特點。
二、對藝術教育的重新認識
藝術教育在課標中的要求。在藝術教育的新課程標準(2011版)開篇即指出“藝術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詩、歌、舞、畫為一體的‘樂教’傳統”,“學生通過綜合性的藝術學習,學會欣賞藝術,培養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為學生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礎”。并且明確建議以融合學科教學的方式改革藝術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重點。
藝術教育文獻學習中的觀點。通過文獻學習,我們發現很多研究者認為音樂和美術作為一對藝術姐妹,淵源與內涵密切相關,而非形單影只。郭聲健先生曾說:一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藝術形式在審美意蘊、表現手法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通之處。苑麗麗老師在研究中提出藝術學科課程整合應該從大藝術教育視角出發,寓涵“審美教育”的“藝術教育”為塑造未來的創新性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區別于以藝術門類作為基礎教育的學科分類,而使“藝術”成為一個整體的學科概念。
三、“巧藝課程”實施的總體思路
珠村小學“巧藝課程”是在試圖打破傳統音樂、美術單科界限的基礎上,以促進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綜合發展為追求的課程統稱。我們以整合為思路,通過對2011版的《藝術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我們在研究中依據課程標準,對原來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組織、考核評價進行調整和重構,從而展開“巧藝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在具體實施中,主要關注了以下要素的建設:
一、前言
長期以來,在我國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實用和重技術的教育傾向非常嚴重。盡管我國基礎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但受傳統基礎教育的影響,我國高中劃分文理科的客觀現實仍未根本改變。由于理工院校學生入學前的學習背景大多為理科,入學后自然科學又是他們的主要課程,所以導致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尤其是藝術素養更為匱乏,成為制約理工科院校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切實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是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 促進理工科院校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一項迫切任務,是解決理工科院校學生創造力不足、想象力較差、精神生活匱乏等問題的必由之路。
近幾年來,理工科高校對公共藝術課程體系的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高校以課堂教學、開展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舉行系列藝術講座等形式,使大學生接受藝術的熏陶。本課題在對理工科院校藝術素養培養現狀考察時發現,各高校的藝術課程開設大不相同,隨意性強,課程體系結構松散,缺乏系統的培養目標,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材的編排、教學任務和目的的確定以及教學方法的選用等方面,都有著十分明顯的技能化、專業化傾向。如何優化藝術類課程體系,更加有效地培養大學生藝術素養,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藝術素養的概念及構成
藝術素養作為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這是我們探討大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問題的邏輯起點。目前關于藝術素養的表述仍是一個存在爭議而無定論的概念,甚至由于對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過程中藝術素養培養目標的制定和培養效果的評價變得模糊不清。本課題在考察了藝術概念的形成的歷史后,我們認為藝術素養是指個體先天所具備的藝術天賦,通過社會環境和美的藝術教育在社會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特征。藝術素養主要包括:藝術知識技能素養,藝術審美能力素養,藝術審美情感素養,藝術審美創造素養,藝術審美道德素養。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藝術課程體系的建構
1.理工科院校公共藝術課程目標定位
公共藝術課程是高校提高大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的基礎,建立科學合理的大學公共藝術課程體系,首先要明確其課程設置的目標。課程目標是達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和手段。確立課程目標,不但可以確定課程設計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本課題認為,理工科高校設置公共藝術課程的目標是: 在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感知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情感,通過對藝術作品分析、批判、評價,提高審美素養,發展形象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結合,培養其健全和諧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藝術課程內容的選擇
首先,理工科大學公共藝術課內容選擇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①基礎性與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學生具有的藝術知識的層次不一,對各種藝術種類的興趣不同,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當根據大多數學生已有的藝術知識狀況和興趣,設置課程內容和難度,要滿足大多數學生對藝術知識的需求,強化和突出基礎性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藝術類學科本身種類與內容繁雜豐富,在有限的學時中教授和傳播優秀的藝術知識和信息,在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上應當科學化、合理化。應削弱公共藝術課程內容的專業性,要同專業藝術教育區別開來,加大公共藝術課程中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培養,使公共藝術課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為適用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文課程。
②整體性與層次性
藝術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公共藝術課程是一個系統的綜合性課程,被分為若干種類只是人為的結果。開設公共藝術課時,在藝術素養結構要素的前提下,課程設置上需要注意藝術知識整體與局部的問題,基于學生在藝術資質和審美能力方面參差不齊的個體差異性,在公共藝術課程內容的深度和難度設計上應具有層次感,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藝術理論、藝術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與提高。
③綜合性與系統性
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因此,公共藝術課程的綜合性與系統性主要體現在藝術素養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及藝術素養與其它素養之間尤其是科學素養之間的關系上。藝術知識技能素養是藝術素養的基礎,其他素養都是在藝術知識技能素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藝術審美素養是藝術素養的核心和紐帶,藝術情感素養是藝術審美活動中的情緒表現,藝術創造素養是藝術知識、審美、藝術情感的的綜合表現。綜合性的公共藝術課程,在課程設置上,應當充分考慮藝術素養構成要素的內在結構及其關系。使公共藝術課程之間建立內在聯系,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藝術知識,使藝術素養獲得全面發展。
④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結合
藝術與科學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兩翼。在人類的社會發展史中,許多科學發明都從藝術的靈感和想像中受益,而歷代藝術又從當時的科技發明和生產力發展中得到支持和啟發。在藝術教育中,學生通過藝術與科學的聯系和比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達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學生藝術素養培養而言,在公共藝術課程內容設置時,要緊密地結合科學知識中所蘊涵的藝術要素進行設計,使學生了解到藝術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結合,可以創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以致用,產生興趣,并為其今后進行創造性地活動奠定基礎。
其次,要科學合理地劃分理工科大學公共藝術課程的領域。
藝術課程體系的具體設置有賴于藝術的分類,藝術是一個分支多、門類廣的學科。迄今為止,藝術的分類方法有六種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類為視覺藝術、聽覺藝術、想象藝術、視聽綜合藝術;以存在的方式分類為空間藝術、時間藝術、時空綜合藝術;以表現形式分類為靜態藝術、動態藝術;還有以表現情感分類法、媒材分類法等等。為了更好地實現公共藝術課程目標,根據公共藝術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藝術素養的構成,我們將公共藝術課程劃分為四個大的課程群:
①藝術基本知識和技能類課程群:
藝術基本知識和技能類課程其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藝術的基本分類、藝術的發展歷史概況、藝術的基本表現技法、藝術表現的美學原理等等,具體開設課程包括:《藝術概論》《美學概論》《中國美術概論》《工藝美術概論》《書法概論》《中外美術史》《中國美學史》《中國電影史》《中國建筑史》《中國畫理論與技法》《油畫理論與技法》《素描表現技法》《動漫畫基礎》《藝術設計原理》《攝影藝術》《中外戲劇文化精粹》《音樂基礎理論》《基本樂理與管弦樂》《聲樂基本原理與技法》《視唱基礎》《中國民族舞練習技巧》《舞蹈形體與氣質培養》《影視后期制作》等。
②藝術審美類課程群:
藝術審美類課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藝術課程為媒介,幫助學生體驗審美的過程,掌握審美的方法,對藝術作品有一定的鑒賞和判斷的能力,并能給予一定水準的評價。具體可開設以下課程:《美術鑒賞》《音樂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舞蹈鑒賞》《交響樂賞析》《中國美術名作欣賞》《書法賞析》《廣告創意與欣賞》《中國古代建筑與雕塑欣賞》《中外名曲賞析》《京劇藝術欣賞》《器樂作品欣賞》《世界經典電影欣賞》《中外名城賞析》《中國園林賞析》《中國鄉土建筑賞析》《中國民族服飾賞析》等。
③藝術創造類課程群:
藝術創造類課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藝術活動的參與,使學生在思維和實踐兩個層面發揮其創造性,完成簡單的藝術表現活動。這類課程除了以課堂作業的形式實施外,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或社會實踐等都是有效的途徑。具體可開設以下課程:《繪畫創作》《書法創作》《剪紙創作》《攝影》《三維動畫制作》《舞臺設計》《合唱表演》《器樂演奏》《小品創作與表演》《經典電影配音體驗》《健美操》《舞蹈表演》《相聲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藝術感悟類課程群:
藝術感悟類課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在錯綜復雜的知識體系中,了解藝術學科之間,以及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對藝術內涵的認知,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健康的美學觀。具體可以開設以下課程:《中國藝術精神》《書法的藝術哲學》《藝術與科學》《電視傳播技術與藝術》《現代藝術與大眾文化》《中國山水畫與山水詩》《中國古代藝術和宗教》《藝術和文化中的種族性》《后現代藝術與美學》《老莊與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藝術素養培養的管理對策
1.加強宣傳,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公共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藝術課程要深入實施,首先在觀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師和學生對開設公共藝術課程的意義及藝術素養在人生當中的作用和價值有較深刻的理解。加強宣傳,改變原有的認為公共藝術課程就是休閑娛樂的課程的膚淺認識,使更多的人參與到公共藝術課程建設上來。建議將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納入學校教育評估體系,以評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藝術教學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2.加強校園藝術文化建設, 營造校園藝術教育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提高大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學校公共藝術教育部門和學生工作管理部門要加強合作,周期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并將其納入第二課堂學分。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藝術活動,使不同特長、不同興趣的學生獲得展示和發展藝術才能的機會,又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廣泛參與到藝術文化活動中去。
3.建立與理工科專業互補交叉融合的公共藝術教學體系。
藝術與技術、藝術與科學、情感與理性相結合,是理工科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的理想選擇。在教學的實踐中,緊密地結合科學知識尤其是專業中所蘊涵的藝術要素進行設計和講授,不斷豐富課程資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藝術課程模式。
4.在公共藝術課程的四個基本領域,提出了對學生的最低學分要求,通過試講或專題講座等形式,使學生了解各領域課程的基本情況。
至于具體選什么課程,學生在學分制約和教師指導之下自主去選擇,在自由選課和教師指導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使學生的藝術素養與科學素養協同發展。
5.規范藝術類公選課程遴選程序。
通過學生評價、專家評價等形式,不斷地增設和淘汰課程,在公平競爭的機制下,逐漸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質量的藝術類公選課程。
6.通過引進和自主培養兩種方式,加強公選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課程系數、外出研修等),使更多優秀的教師樂于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在教學的實踐中使他們積累更多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經驗,從而使公共藝術課程教學質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藝術課程考試的內容與方法,關注學生課程學習過程的體驗。
考試內容和考核方法是檢驗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試內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藝術素養是衡量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效果的主要指標。由于藝術素養的構成要素是復雜而多維度的,因此在公共藝術課程考核內容中,不應當只體現藝術知識掌握的情況,還要涉及學生審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是否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否根據所學獲得藝術知識在實踐當中進行創造性地運用等緯度。本課題認為,由于公共藝術課程教學中感性認知貫穿教學始終,公共藝術課程考核要對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體驗給與更多的關注。
關鍵詞:公共藝術課程;特色課程群建設;食品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3-0248-03
公共藝術課程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藝術課程的開設對學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養和科學認知等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不斷提高學生文化藝術素養,不斷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學院是以食品冠名的國內唯一高職院校,我們一直致力于建設以“誠信+良心”為核心內容的食品文化藝術教育體系,大力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食品文化藝術,將“成才”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形成了“技藝與素質并行,知識與能力并重,教學與體驗共舉”的素質教育思想。通過創新建設思路、優化課程結構、開發特色課程、實施教學改革、開展藝術體驗等建設措施,構建了食品特色的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群,培養學生審美觀念和人文理念,提升學生文化藝術素養,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促進了公共藝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提煉食品資源,開發特色課程
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中指出:“發揮文化育人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大學文化?!蔽覀儗W院作為以大食品類專業為主體的工科高職院校,無論是人才培養模式,還是課程體系構建,在努力建設食品類優質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的同時,從學生需求出發,也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注重開發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藝術選修課程。
1.創新思路,優化結構。公共藝術課程本身就是由多種藝術學科交叉、多種藝術門類相互滲透的綜合性課程,因此,既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必修課,同時也要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地開設內容廣泛、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較強的選修課程。近年來,我們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在各專業課程體系原有五大課程模塊的基礎上,增加了“素質拓展課程”模塊,開發了覆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類的公共藝術課程120余門。如“酒店管理專業”開設了茶藝、普通話、形體、音樂欣賞、插花藝術等藝術類課程;“文秘”專業開設了音樂鑒賞、美術鑒賞、形體訓練、職業裝束與化妝、美學概論、書法等課程。各專業開設的藝術類課程,與公共藝術選修課相得益彰,優化了專業課程結構,完善了課程體系課程模塊的構建,使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知識結構更為合理,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質得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社會適應性、合作意識、知識應用能力和人文藝術素養等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共同支撐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半壁江山。
2.提煉食品資源,開發特色課程。學校開設的公共藝術選修課,是專業教學的必要補充,是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文化品味,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增強其就業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的重要環節。學院作為以“食品”冠名的全國唯一的高職院校,食品大類專業占全校專業總數60%,食品大類專業在校生占全校學生總數67.9%,食品大類專業教師占全校教師總數58.6%,形成了食品特色專業群人才培養優勢。我們利用學院的“食品”教學資源,設計開發了食品制作工藝、食品養生與保健、飲食文化、食品藝術、淮安當地食品飲食習俗研究等五個課程群,設置了整套課程建設流程。依靠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藝術課程群的建立,學生選擇性地學習,使非“食品”專業學生分享食品特色課程,使食品大類專業的學生互享食品特色課程。
二、構建公共藝術課程群,彰顯食品特色
通過幾年的建設,食品特色公共藝術課程開設每年呈遞增趨勢,由2011年的12門次增至2013年的41門次;全院選課人次平均每學年達2000以上人,占全校公共選修課程選課人數的三分之一(見圖1)。
五類食品特色課程建設分屬不同的二級學院,在建設中也各有交叉,已呈顯著成效,已建有食品加工制作工藝類的5門課程(面塑欣賞與制作、日本飲食文化、葡萄酒品嘗與鑒賞等),食品營養與保健的8門課程(中華傳統養生等),食品安全的7門課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講座等),飲食文化與習俗的12門課程(飲食文學欣賞、茶文化賞析、酒與酒文化、中外飲食文化趣談、旅游美食、西洋酒知識等)和淮安當地食品飲食2門課程(淮安名人與美食、淮揚菜鑒賞)。每學期,公共選修課程安排表中開設包括食品技術、食品安全、食品營養、食品藝術、食品賞鑒、食品文化、餐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學等“食品特色群類課程”,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學生選課踴躍。食品類公共藝術選修課程群建設,是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深化內涵建設,促進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開發,培養學生具有食品行業所需的綜合職業素質的需要。通過食品特色公共藝術選修課程建設,豐富了公共選修課程的類別,凸顯了我院食品特色,實現了全院學生共享食品教學資源,每位畢業生都打上了“食品”的烙印。
【關鍵詞】高校公共藝術課程 價值取向 價值觀念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實施10多年來,我國學校藝術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在建立各級學校相互銜接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深入開展課外藝術實踐活動、建設高素質藝術教育教師隊伍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2006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的出臺,為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公共藝術課程體系建設一直處于發展探索期。一直以來,加強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價值取向的研究,更好地實現公共藝術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進一步明確課程目標、課程結構以及課程標準等,推進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價值取向的基本涵義
課程的價值取向是課程對教師與學生以及社會所體現出來的目標追求和發展指向,是“根據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教育需要對教育客體進行價值設定、價值預期所表現出來的意向或傾向”①,換言之,就是指課程主體在課程活動中圍繞自身的實際需要進行有選擇的價值判斷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傾向性。關于課程的價值取向問題,學術界普遍將其歸納為“個體本位價值取向”“社會本位價值取向”“知識本位價值取向”三種基本論斷?!皞€體本位價值取向”的核心理論觀點就是強調教育要根據個體的需要來確定,教育是人本性發展的內在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個體本能的自由成長。而“社會本位價值取向”則強調課程和教育目的是要滿足社會需求,個體的發展服從于社會的發展,使受教育者社會化是其最終的價值取向。“知識本位的價值取向”強調的則是學科本身的邏輯和知識結構的完整性,把知識傳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之所以對以上課程價值取向的三種理論進行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三種課程的價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或者直接存在于我國高校公共藝術課程之中?!皞鹘y的課程價值觀試圖像原子排列一樣對藝術教育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進行正確詳盡的劃分和評價,把人的主觀因素、情感作用排斥在這一過程之外,就必然很難滿足藝術課程中屬于人的、難以預測和控制的本質屬性如非標準化和不確定性等的要求?!雹谝虼?,傳統的課程價值取向強調的是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以及對知識獲得“顯性”素質的體現,忽視了個體行為規范的確立以及新觀念的形成與更新等“隱性”素質的形成。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是高校實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徑,強調的是學生個體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強調的是學生個體文化藝術素養的提高和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提升,目標是為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這需要上述“顯性”與“隱性”素質的共同作用,相互影響。
與傳統課程的價值取向相比較,我們認為,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價值取向應該具有這樣的特性與內涵:一是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價值取向受價值主體(學生和社會)需求的影響。高校培養的不僅是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更是需要培養具有個人良好個性心理品質、豐富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具備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社會性”人才。二是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價值取向是一種從藝術本性出發的價值系統,與其他課程相比,更加注重課程的主體性和人格性。三是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價值取向重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素質影響。與其他課程的技能和知識價值相比,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更多的強調一種個體審美素養的提升。
二、當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價值取向存在的幾種偏差
由于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觀念認識的不統一,當前一些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客觀存在一些偏差,這些偏差反映到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的實踐之中,帶來的是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內容、手段、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異化發展,直接影響到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目標的實現。當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價值取向的偏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的時代創造了新型的藝術課程;新的時代也賦予音樂課程新的活力。音樂課程與新型的藝術課程從價值取向、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諸多方面存在哪些異同,又存在哪些內在聯系?展望藝術課程和音樂課程的未來能引起哪些反思,是值得我們探索和關注的問題。
一、藝術課程與音樂課程的價值取向
音樂和藝術課程的價值就是人與音樂和藝術課程之間特定關系的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概念。藝術和音樂都是精神產品,所以藝術課程和音樂課程的價值不同于物質價值,它的實體是精神價值和教育價值的載體。不同的教育哲學和不同的課程觀對學科的課程價值會產生不同的認識。當前,我們更應該以素質教育理論,以新的視角去看待兩類課程的價值。
1. 藝術課程的價值取向。
(1)人文價值。藝術課程關注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從藝術的角度塑造學生的人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注意生命的價值,同時從“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四個方面,要求學生不僅要懂得如何欣賞藝術,珍愛生命,而且要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這才是藝術的課程價值所在。
(2)情感價值。綜合藝術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特別是心理與人格得到和諧協調發展。綜合藝術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體驗,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方式進行自我表達和交流,使情感得到豐富,達到人格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
(3)智能價值。藝術課程通過各類藝術的溝通和聯系,全面培養了學生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肢體語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得到整體協調的發展。
2. 音樂課程的價值取向。傳統音樂課程以傳授音樂知識與技能為其價值取向,新一輪課程改革推出了音樂課程的新理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音樂課程三維目標的首位,強調音樂的學習和音樂自身的價值作用,在音樂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音樂審美體驗價值。通過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為音樂表現出的真、善、美的意境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
(2)文化價值。音樂課程教育的價值在于傳播與普及音樂文化,繼承文化遺產,音樂藝術的普及造就了一個高層次的文化群體,音樂教育的文化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3)創造性發展價值。音樂實踐活動中的音樂思維具有創造性的一些特點,是多維的、求異的、求新的和發展的。音樂給人以啟發并使人得到靈感和頓悟,音樂教育無疑會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二、藝術課程與音樂課程教育目標的差異
課程目標是按照國家教育方針,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完成規定的教育任務和學科內容所要達到的結果和標準。藝術課程目標和音樂新課程目標具有如下共性:
1. 課程目標與課程價值定位及教育理念相統一。
2. 兩類課程目標都注重人和人的發展,突出人文精神。
3. 兩類課程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文化修養,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藝術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出“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為總目標。藝術課程的總目標是基于人的終身需要及和諧發展所具備的綜合藝術素質而提出來的,它的基本精神體現了人文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思想性與審美性的統一,以人文精神統領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發展的趨勢,人文精神的統領可以引導教師走出藝術教育的誤區,走出技能訓練的怪圈,使藝術教育真正成為實現培養和提高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任務的主要陣地。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分三個層面,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并指出了新課程目標的三維整合與構建,體現了音樂課程由知識本位向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轉變。音樂課程的總目標關于“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維度是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要將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和提高到一個新的高質量的品位。而“過程和方法”這一維度,本來就應該是音樂學習者自我體驗、自我展示的過程。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過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輕視乃至放棄“知識和能力”。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有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音樂課也不例外。音樂目標的三個維度是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協調統一的,三者不能孤立無關,也不是簡單相加,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三、藝術課程與音樂課程內容之比較
課程內容是課程目標可見的載體,也是具體化了的教學目標。從表面上來看,藝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涵有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因為綜合藝術課程在學習內容上提出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門類為學習領域,但從實際情況看,藝術課程是以人文內容為主體,圍繞人文精神來進行的,而音樂課程的內容是以音樂為主體,圍繞音樂審美來進行的。
新課程標準把音樂教學內容表述為四個領域:“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其中“感受與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表現”和“創造”則是音樂教學中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表現包括演唱、演奏、識譜、表演等,是教學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創造”則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學習領域,對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功效;“音樂相關文化”是音樂作為人文學科的集中體現,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擴大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新課程改變了原來音樂教學內容的繁、難、偏、舊等現象,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的情感和文化,易于操作,使音樂學習更容易、更有趣。
四、藝術課程與音樂課程教育的展望
在基礎教育領域,藝術課程與音樂課程改革,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改革的方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課程結構的綜合化。強調各門藝術學科之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與綜合。
2. 課程內容的多元化和人文化。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途徑的多種多樣,教學方法更貼近于生活,倡導藝術教育以人為本,以藝術(音樂)為本的思想,注重個性發展,面向全體學生。
由于藝術課程的人文性和綜合性符合改革的趨勢,從而決定了其可行性和生命力。藝術課的實質是把握藝術的通感。藝術的各門類是相通的,我們不能把藝術各門類之間的聯系完全割斷。藝術是生命之源,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清泉甘露,體現不同的人對待生活不同的態度,并決定了每個人的不同生活方式。
藝術課程經過幾年的實驗,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學生在藝術課中獲得了快樂和輕松,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也得到了提高,但也有許多問題值得思考:
1. 怎樣結合農村實際實施藝術課程?其實在我國農村當今最小的單位學校――村小,一般只有一兩個老師,他們要教義務階段的各門課程,作為這些教師本身要求應該是綜合性的教師,所以在那里開展綜合藝術課教學是再恰當不過了,但目前在農村并未得到開展。
2. 面對現狀,藝術課程的師資如何解決?教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各地采取了許多辦法培訓教師,但就長遠而言,各大專院校培養師資迫在眉睫。
3. 現行教材雖然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及深刻的人文性與民族性,但學生在掌握各門藝術知識技能時容易流于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