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7 15:19:50
序論:在您撰寫人文精神和人文主義的區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人文”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與“天文”一詞對舉。最先見于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創立的后天八卦中,即《周易·彖傳》。原文是:“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庇纱硕姡疤煳摹笔侵缸匀唤绲倪\行法則,“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運行法則。具體地說,“人文”的主要內涵是指以禮樂教化為天下之本,建立一個人倫有序的理想文明社會。
公元前5—6世紀,西方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希臘文化,成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頭。當時的政治家伯里克利首次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思想家普魯戈拉也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主張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獨立不羈、狂歡取樂、享受人生的個體本位意識,在困難面前表現出一種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些觀點和主張,集中反映在具有世界影響的古希臘文學中,比如《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伊索寓言》等。
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打破宗教神學對人的桎梏束縛,復興古希臘文化對人的個性和人權的尊重。反對禁欲主義,倡導人道主義,反對神權,爭取人權,變“以神為本”為“以人為本”,響亮地提出了“人文主義”這一概念。從而,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這個時期的文藝作品蒙上了人文主義的厚重色彩。如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米開朗基諾的“大衛雕像”等。作為文藝復興運動延續的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使人文主義思想深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綱領,從而將人文主義或者說人文精神延伸到政治、經濟、社會、哲學、法律、宗教和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
“人文精神”近些年在我國“隆重出場”,始發于上海。1993年至1994年,上海開展了一場為期兩年的“人文精神危機”大討論。經過十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海納百川、服務全國,艱苦奮斗、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之后,他們制定了“城市精神八年行動計劃”。今年,他們又從世界級大港“洋山深水港”的建設中總結出一種“洋山精神”,即“不辱使命的負責精神、勇挑重擔的拼搏精神、保持本色的奉獻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的大局精神”。
還應當看到,全國出現培育和提煉“人文精神”的熱潮,除了歷史的影響、傳統的影響、國外的影響、上海的影響外,最主要的還是黨和國家的影響。比如,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及“構建和諧社會”,國家及時出臺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精神”起著領航導向的作用。
二、思辯——人文精神的深度透視
人文精神演進到今天,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思考的問題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精神固守精神家園。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調動了人們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動性,一方面由于物質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使得許多人的道德失衡,出現了坑蒙拐騙行為和假冒偽劣商品等丑惡現象,甚至使人與人的關系變得空前的淡漠和復雜。如果長此下去,人類的精神家園就會雜草叢生、凋零破敗,甚至轟然坍塌。而人文精神由于是人所派生的、人所向往的、人所期盼的,它可以引導人們去選擇理性的行為、健康的情趣、正確的目標、高尚的境界。從而,建立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家園。
(二)人文精神催生物質能量。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實說明,人文精神的每一次張揚,都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當地的經濟繁榮。如首倡“人文”的周朝初期,通過禮樂教化天下,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經濟繁榮和社會和諧;重視“人文”的古希臘,由于人的個性和人權得到了尊重,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受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大力倡導的人文主義影響的歐洲,工業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使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一大批歐洲國家率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我國上海、江浙等地,由于釋放了人文精神的巨大能量,經濟社會日新月異、后勁十足。
(三)人文精神引領社會進步。縱觀人類歷史,社會的進步總是伴隨著人文精神的足跡前進的,而且人文精神每上一個層次,社會的發展就每上一個臺階。典型的例證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啟蒙時期,由于“人文主義”的巨大影響,造就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巨人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比如,哥白尼、牛頓、哥倫布等。盧梭的“天賦人權”,莎士比亞的“悲喜劇”,達爾文的“進化論”等等,都是“人文主義”催生的明珠。
(四)人文精神切忌陷入誤區。開展人文精神討論是必要的。但當前有的討論陷入了誤區。突出的是喜歡用歷史上的某一把尺子,丈量現在人文精神的內涵和外延。于是,發現和驚呼某某人文精神“解釋有誤”,某某人文精神“跑題離軌”,以至各執牛耳、爭論不休,難分伯仲、莫衷一是。其實,我們不需要按照歷史的原樣評判現在的版本、規范現在的版本、仿制現在的版本,只需要了解歷史、借鑒歷史,從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繼往開來。只要有地域性、時代性、先進性的版本,就是好的版本;只要能振奮大家精神、規范公眾行為、促進經濟社會進步的版本,就是好的版本。
(五)人文精神必須三輪驅動。一是培養。人文精神能在客觀的土壤中滋生,也能在主觀的培養中成長;人文精神的形成固然不是一朝一夕,但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經過人為的努力能夠縮短周期。二是提煉。提煉人文精神,絕對不能陷于純學術研究的窠臼之中,用許多純學術的東西束縛我們的手腳,從而舉棋不定,久拖不決,喪失機遇。三是弘揚。經過提煉的人文精神,絕不是簡單的四言八句,而是事關人的素質的若干項工作,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要像上海制定“人文精神八年行動計劃”一樣,制定弘揚人文精神的總體規劃、具體方案、目標任務、責任分解、保障措施,扎實有效地實施,堅持不懈地開展。
(六)人文精神必須與時俱進。無論人文精神提煉多么精當,都不能一勞永逸、恒久不變。重慶當今的人文精神,必須立足于重慶今天的實際,賦予與時代合拍、與實際吻合的新的內涵。
三、假定——人文精神的本土版本
我的學習體會是,提煉本土人文精神必須遵循四個基本原則:
一是要傳承歷史精華。歷史上的人文精神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時過境遷,但它畢竟是人文精神的根和源,有許多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東西,我們應恰到好處地“古為今用”。
二是要圍繞時代主調。即要與中華優秀民族精神相結合,與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相結合,與“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相結合,與市委提出的“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精神相結合。
三是要抓住本土特質。即重慶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兩江環抱的山城,是三峽大壩的腹心庫區,是中國年輕的直轄市,是相對封閉的內陸城市,是二元結構突出的特大城市。
四是要善于逆向思維。比如充分看到,重慶人由于“耿直豪爽”,但有口無遮攔、出言不遜的一面;由于“剛烈火爆”,但有易于沖動、行為粗魯的一面;由于“重情仗義”,但有感情用事、原則性不強的一面;由于“吃苦耐勞”,但有安于現狀、不善開拓的一面,等等。而且應當看到,“耿直豪爽”、“剛烈火爆”、“重情仗義”、“吃苦耐勞”與人文精神是有區別的、有距離的,不能簡單地引以自豪和固守。又比如我們渝北區,丟掉了長期抬不起頭的“江老幺”的帽子,但一些人背上了“江老大”的自滿包袱;許多農民進城成了市民,但離市民的素質還有相當的差距,等等。
根據這些原則,擬對重慶人文精神的版本做如下假定:
假定之一:“負重自強、堅毅奮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
這個假定的內涵詮釋是:重慶是地位很高的直轄市,要實現中央設立直轄市的初衷,重慶的任務艱巨而繁重,必須自加壓力,真抓實干,大膽開拓,以巴渝人固有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追趕先進,創造出與直轄市地位相稱的業績。
這個假定的自我評價是:定位比較準確,用語比較樸實,內容比較嚴謹,但地域特色不夠強,用語也不夠新穎。
假定之二:傳承剛毅勤勞的巴人性格,弘揚無私無畏的紅巖精神,永葆開放包容的兩江胸懷,不辱負重自強的直轄使命
這個假定的內涵詮釋是:剛毅勤勞是巴人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磨礪出的優秀品質,我們應當傳承;無私無畏是紅巖英烈留給世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應當弘揚;開放包容是長江、嘉陵江在重慶交匯形成的一種博大情懷,我們應當永葆;負重自強是基于重慶特殊的市情和直轄的使命提出的必然要求,我們應當為之不懈奮斗。
這個假定的自我評價是:抓住了重慶的基本特征,能夠較好地凸顯人文精神的歷史性、地域性和時代性。但字數較多、句式較長。
假定之三:居安思危,負重自強,開拓開放,文明和諧
這個假定的內涵詮釋是:居安思危是重慶人在成績面前保持清醒的一種境界,負重自強是重慶人不辱歷史使命的一種精神,開拓開放是重慶人加快發展的一種戰略,文明和諧是重慶人共同追求的一種目標。
這個假定的自我評價是:緊扣市委二屆九次全委會同志提出的“自強不息,開拓開放”這個主調,時刻警示我們不要為重慶的大好形勢而陶醉自滿,同時蘊含了中央所要求的、人民所期望的“文明和諧”的這一宏偉目標。但同樣有地域性不強的弱點。
假定之四:志氣、大氣、正氣、和氣
這個假定的內涵詮釋是:重慶人有一種吃苦耐勞、不甘落后的志氣,有一種心胸豁達、辦事果敢的大氣,有一種心地善良、慷慨仗義的正氣,有一種為人友好、絕少排外的和氣。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人文魅力;分析
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是十之后治國理念的核心來源,我國傳統文化具備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教化思想,還有道德理念這些,能夠給人們認知以及創新世界提供良好的啟示。能夠給治國理政提供有利的啟迪,同時還給道德共遇見提供積極的啟發。針對傳統文化當中對于協同社會關系以及鼓勵人們積極進取的有關內容,我們必須要依照時代特點進行繼承和發揚,給其添加新的內涵。因此,下面將進一步分析和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人文魅力。
一、注重德性
我國哲學屬于文化的中心,占據主導地位,而倫理文化屬于我國哲學的重點內容。把人生和人心當作參照,實際上是在尋求必然之理的過程中,一般是指向人性,進而把人性歸納到道德之性,于是構成了中國傳統理論文化當中的德性主義精神。在這樣德性主義精神的前提條件下,我國古代人文精神將先秦儒家思想當作主動,編制出十分全面的道德標準,將仁當作倫理道德的中心,重視生命的作用和道德方面的教化,重視自律和自我反省。例如,如家代表人孔子,其提倡的仁政以及德治教化,屬于我國歷史第一個提出以德治國的觀點,其在我國幾千年歷史進程當作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二、以人為本
我國古代有關書籍當中提出,為天地萬物之母,為人萬物之靈,這不僅表達了我國古代人們對于人性的看法,也給不一樣歷史環境下生活的人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選擇機會。我國人文注意,在春秋階段開始流行的,但是,我國人文主義中心思想,也就是民為邦本這一思想觀點,早在堯舜時期就出現了。在有關書籍當中記載,皇祖有訓,民可進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很多古代哲學家,例如,孔子和孟子以及朱熹和王陽明這些人,都由不一樣的理論,站在不一樣的角度贊揚了將人當作核心的這個主題。
三、和合精神
這里所說的和合精神,包含天人合一以及和諧思想。在老子的有關作品當中,有道法自然這個說法,實際上就是提倡人們一定要順應自然,在宋朝和明朝的時候,天人合一這一思想發展到巔峰,有關學者吾心和宇宙之間的存在的關系,心外無物和心外無理這一思想,囊括著人心和萬物合一,這些也相當于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進一步延伸。傳統文化當中的天人合一這一思想包括著人和自然二者的相互融合,將人和自然結合在一起,表現出尊敬和順應自然的意思。我國人們思維模式當中的和合精神對于全國思想文化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國古代和合的自然觀和現代主張人,和自然和諧相處這些理念一致,在某種程度上防止人們核心主義。
四、群體本位
我國傳統人文精神在形態以及本質方面是將自然經濟當作前提的農業文明是群體本位的思想。而群體本位文化屬于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現,覺得人是需要群體生存的,擁有理論道德的互動個體的一種。所有人的命運均和群體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以往群體本位其價值觀點提出,人們的全部行為都要確保群體利益,將群體和諧當作出發點,要求個人一定要融入到社會以及其所屬的系統當中。在群已關系的基礎上,注重加家和國以及天下三者均是存在統一的關系,擁有不可以分割的特點。因此,我國傳統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存在本質上的區別,重點體現在將人當作群體的一部分,是群體的人,并不是非獨立的個體。
五、熱愛生活
人文主義熱愛生活,并且人生態度屬于積極向上的,但是人文主義者之間還存是存在一定不同的,莊子和荀子存在特別顯著的區別,就是在先秦儒家學派內部,還有曾子一派主內,和子夏一派主外的不同。主內重視獲得心理方面的圣明,道德修養能夠到達圣人的地步。主外注重獲得功勞和事業,事業成功能夠給王者治理天下提供幫助。儒家學派屬于內圣外王的學派,曾子比較偏向內圣,而子夏比較偏向外王。后人受到人文魅力感染學人均是關注社會和政治的,但是部分人也十分積極向上,還有一些人更多的是思考和默念。一個人一生當中,也有由積極向上轉變成沉默死角,或者是發生反響轉變的現象,這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其關鍵在于其所處的環境和改變,人文主義熱愛生活,敢于承受,但是在環境情況不讓其承受的情況上,貴生和重生也并沒有偏離人文主義的核心。
所有人均不可以脫離人己關系,有關學者發出感慨,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僅僅是氣憤激動的言辭,發這個牢騷的莊子還要和人爭辯,朝人借米,和多種類型的人交往,以一身而已,人有萬千,人已關系實際上就是個體和社會二者之間的關系。所有人存存在相應的社會關系當中,這是一個不可以否認的實施,而如何對待,就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問題了。我國傳統文化當中,修己治人,提倡人要利用修養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為社會貢獻一份理想,是采取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人己關系。但是,這個說法現在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其是給治人者模擬的人生道路,僅僅是少部分的,針對大部分人來講,治人幾乎使用不到,修己這一部分也存在不一樣的內容,因此,歷史文化遺產不可以照搬使用,需要進行改進,添加新的內容。這也是另外的話題。我國思想文化面對人己關系思想存在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要求人們注重加強自身素養,承受其對應的社會責任,給社會貢獻出一份自己的理想。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中國傳統文化人文魅力的進一步分析和探索,使我們了解到人文主義教育這個傳統的陣地以及人文精神會不會消失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以往的經驗表明,任何偏差均有可能出現,但是基于人類社會整體以及歷史發展方向觀察,能夠發現人文主義光環不會暗淡下去,這是由于其植入在人本質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當中。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中國傳統文化人文魅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確保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于麗萍.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6,06:21-22.
【關鍵詞】人文素養;內涵;培養途徑
一、人文素養的內涵
(一)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行為幾個方面:人文知識,是與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相對應的一種知識類型,是人類總體知識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世界的把握、體驗、解釋和表達。人文知識是人文素養的基礎。人文精神,泛指人所體現出的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一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尊嚴和道德情操等。人文精神應與當時的時代主旋律相吻合,應反映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人文行為,是指一個人通過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和體悟,感悟生命價值,生存意義,以及由此而行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等人文精神的培養,而表現出的具有全面素質的行為。人文行為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征。
(二)人文素養與人文主義的區別
1.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思維模式,重視人的主體價值,人的尊嚴,人的自由意志,人創造文明和改造完善世界的潛在能力,以及對人的追求和成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重視教育、理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現代西方社會哲學中,人文主義的核心變成了“非理性的人”,于是,感性與理性互相對立起來;只有非理性的生命體驗(或情感、意志、本能等)才是最真實的存在,這也是對“人性”及人的本質的一種探求;而理性只是外在世界的邏輯,是人類意志的附屬。2.人文素養與人文主義有著明顯的區別(1)人文主義,是人們對以人本身為核心的非物質世界的一種認識,這種認識主要強調人的感性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客觀的;人文主義歸終是一種意識方面的產物。(2)人文素養,是人們在社會的自我管理與自我發展的過程中,由民族文化傳統和社會自我管理與發展現實的需要,在人類不斷的自我發展中所體現或經慎重選擇所形成和傳承下來的人的基本素養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人的和平生存所必需具備的品質。素養不是意識形態,而是個人所具有的意識形態指引下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境界以及知識水平和所有一切所表現的行為及語言的綜合體現。就素養而言,又分為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而人文素養又有別于科學素養。
(三)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和智商至上主義的不同
1.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主要指科學知識、技術、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學精神的統一??茖W方法和科學技能是從事科學研究,進行科學創新的重要元素??茖W知識、技術、方法是通過長期的積累與學習獲得的,理性能力與科學精神是在長期堅持積累、學習、研究并培養創新能力的實踐過程中培養出的,具有時代特征的能力。2.智商至上主義智商至上主義直接來自于對科學素養的片面極端的強調。由于對內在科學精神外化的片面理解,加之高智商人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導致人們盲目的追捧智商至上主義;而忽視對人文素養的培養;過分的強調智商至上主義,將導致人格的不完善;人,不是機械的唯高智商而是從,而是在追求實現人格健全與人性美好的過程中,實現的人的自我統一。
二、現代人的人文素養缺失
(一)教育的“工具主義意識”
工具主義教育具體表現為教育目的的工具化和教育過程的機械化兩個方面。教育已越來越表現出現實的功利主義和機械的程序化;導致了教育的“唯考試能力說”,這種觀念,在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仍然占有一席之地?,F代教育就要有別于舊時的封建制度下的教育體制,也要在現在的工具主義教育形勢下,以中國特色的文化知識體系的訴求為依托,也就是,既要與世界接軌,也要保留民族自我的發展特色和空間。
(二)我們的文化認知
1.我們的自信缺失(1)從民族自我認知方面,即文化自信方面談。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影響著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這已是古而有之;但在清朝末期,、八國聯軍的入侵,東亞病夫的劣號;好像突然間,我們的民族不那么自信了?在之后,我們的意識從沉睡中漸漸蘇醒,積極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成為婦孺皆知的語言。但,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盲目吸收(從外)成為各領域發展的一大弊病。也影響了人文素養教育的諸多方面。(2)世界人的自我認知分析,即從不同國家文化自信方面來談。外國人的自信之與中國人的謙和,源于文化理念及哲學思想的不同;當然,我們的謙和絕對不是不自信,而是源于我們的民族文化對客觀現實事物的承認和對自我精神意識的陶冶,是民族文化在精神意識方面的表化;就像審美的不同,究竟蒙娜麗莎的微笑神秘還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莊嚴;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自信,并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拋棄了謙和、友愛等中華民族的品德,而是在融合了國外先進文化之后,對我們自身文化的重新審視和發展。人皆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不是只有盲目的自信,膨脹的內心,虛偽的欲望。(3)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經濟發展落后,導致貧窮指數增加,科學文化知識普及度低下,自然科學知識的匱乏,自然的宏大,人類自身的渺小,或在不可抗力面前的孤立無助,通常會導致產生愚昧的現象。經濟發展要緊緊以科學文化知識的進步水平為依托,科技文化為經濟建設提供可靠的發展源動力及基礎支持,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為科學文化知識的進步貢獻物質刺激。
(三)外國文化的影響
外來文化,帶著他們的異域風情和席卷全球的資金、技術,相對于中國的貧窮和落后,在一段時間內,國人的劣根性似乎成為自嘲的代名詞;在積極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的尋找迷茫的自我,在不同文化的沖擊與碰撞中,思想逐步多元化,浮躁成為一個流行詞。
(四)人文素養培養缺失
1.受陳舊思想的影響在重視科學技術的同時,很容易造成其片面性影響;“學遍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總結了發展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但也說明了知識結構的不完善,導致對人文素養培養重要性的忽視。2.應試教育的局限和素質教育現實中的尷尬長期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應試教育,以追求高升學率為主,強調智力型教育,重視培養技能性的智力因素素養,而忽視意志、責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素養。過分強調工具性意識,而忽略其人文性;教學公式化傾向嚴重。因此,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但目前,還不可避免的存在應試教育的痕跡,這是現階段應該正視和解決的。3.功利主義的影響在生活水平低,經濟發展落后,科技技術水平落后,人們急切渴望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現實中,欲望逐利主義思想對教育產生很大影響,人們眼中的實利主義,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忽略了對人文素養的培養。4.正確區別人文素養與封建迷信、腐朽思想的不同具備人文素養,并不等于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是需要破除的;針對傳統文化的特點,極端片面的強調人文素質培養會把人們引向封建迷信和思想腐朽的舊式弊端。人文素養對于健全人格、改善思維方式、提高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人文素養培養的方式及途徑
(一)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培養的統一
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都是人們所應該具備的,二者應同時并舉,不可偏廢,這樣才能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其培養過程是個人境界提升的內在轉化和汲取科技文化營養的綜合發展過程,是一個知行統一的過程。
(二)通識教育
現代教育存在著一種片面性,忽視了人文素養的教育。忽視了對人的健全人格、全面發展的培養。通識教育,在于強調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整合,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達到二者的內在統一。人文素養的培養,應以打牢人文知識基礎,著重培養人文精神,體現在人文行為。
(三)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塑造
人文素養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科學精神、藝術精神、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人文素養教育不應過分強調小我意識,應該使人們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的狀態中,得到拯救。人文素養教育,著重于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個性解放。從而使人們具備先進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四)熱愛閱讀
培養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閱讀中,豐富自己,豐富見聞,汲取知識、培養高尚的品德及精神;加強培養人文素養,使之具備社會責任感、避免信任危機。書讓人慧智,以書為伴,熱愛閱讀。
四、高職院校人才人文素養培養的方式
(一)加強教師人文素養培養,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人文素養教育的傳播者、實施者。職業院校還應重視教師人文素養的培養;教師從自我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人文素養的培養工程中,教師應不斷地提升職業素養和人文素養,以先進的人文精神為依托,將人文素養教育付諸于行動。
(二)學生人文素養培養
1.創建充滿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特點在于它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同化同一環境中的每一個因素。每個學校都應根據學校特色,創建具有不同特點的校園文化,使身處其中的受教育者每時每刻都有校園人文環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以達到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結合統一。2.實現人文素養和教學活動的結合教學活動能夠積極營造人文精神的氛圍,促進學生心理活動充分而自由的發展,從而提升其做人與做事的道德素養,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3.通識課程的設立通識課由歷史學、民族學、政治學、文化學、藝術學、宗教學等各種人文知識課程組成。通識課程可以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設置通識課程,通過人文知識的熏陶,進一步培養人文素養。
五、我們的傳統、傳承與前進
悠久的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人文素養培養的不竭動力。只有在繼承傳統文化,并結合先進外來文化,培養國人的科學素養的同時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吐故納新中實現對人文素養教育傳統的傳承,我們的前進才會更加有力,才會實現,新形勢下的全面素質教育。
六、結語
飽經風霜的中國文化,在不同的演繹中,必將成為人類文明瑰麗的仰望,對人文素養的培養,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結合國家發展現狀,既要滿足普通勞動者的生存訴求,又要創造環境,支持他們自身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磊.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提升[J].重慶大學學報,2003.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識與人文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06):12-14.
[3]劉昕嵐.“人文主義”與“宗教”———對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回顧以及對儒家人文主義的反思[J].中國文化研究,2004,(04):11-12.
[4]孟建偉.科學與人文主義-論西方人文主義的三種形式[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03):27-33.
[5]龍偉.婁底職業技術學院[J].理論界,2007,(06).
[6]杜署欽,鄭小東.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影響因素探析[J].九江學院學報,2009.
[7]劉興亞.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與對策[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9.
[8]林堅,黃婷.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整合[J].科普研究,2011.
[9]毛明香.教師的人文素養與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現代教育,2014.
[10]龔光軍.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與重構[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
[11]王玉.職業院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模式探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04):34-35.
論文摘要:白壁德認為大學的人文性和貴族性是大學之為大學的根本所在。現代人文主義的真諦就在于以一種“中庸”的尺度,在極端的功利主義和極端的人文主義之間保持一種平衡。反觀當下中國大學,筆者認為人文精神的復歸是當代大學改革的重要使命,這種復歸并不是將大學變成封閉的象牙塔,而是與功利主義形成一種適度的張力。它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確立大學的學術性;嚴格大學和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的區分;學生接受人文教育。
大學是什么?紐曼、洪堡都有過關于大學的經典論述,上個世紀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也有過大學的名言。但是對大學性質和大學與人文主義的關系的論述,有一個人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美國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歐文·白壁德先生。(Irving Babbitt,1865-1933)。他是美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教育家,“新人文主義”的鼻祖。他的《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一書值得特別一提。在該書中,白壁德對大學的精神、大學的性質和大學與人文主義的關系進行了深刻地闡述,并對大學如何面對社會的變化,尋找功利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平衡進行了思考,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重溫白壁德的經典論述,無疑對我們今天的大學走向更加理性的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
大學及其人文內涵
在書中,白壁德闡述了大學的三層內涵:(1)大學的指導精神是人文的,并且是貴族的;(2)大學是為塑造社會精英而悉心選擇研究方向的場所;(3)大學的培養目標是造就有“質”的人。
在白壁德的論述中,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他對大學實質的揭示。他強調,“大學的指導精神卻既不應是人道主義式的、亦不應是科學式的,——盡管這些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體現,而應該是人文的,并且是貴族式的?!边@句話揭示了大學實質的兩大含義,一是人文性,二是貴族性。一方面,大學作為培養人的場所,從根本上說,它是人文的。它以人為中心,“教人所以為人之道”,關注的是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關懷的是人的終極理想:另一方面,大學約束性的人文標準的存在,使它不可能指向多數人,而只能是少數人,這就體現了它的貴族氣質。這從人文主義一詞的含義中就可以得到說明。人文主義一詞是英語humanism的中文譯名,它的含義是“信條和紀律”。接受人文主義教育者通過“信條和紀律”約束自己的行為,來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在整體上就與未受過教導和規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以“嚴格的選擇”,而不是“泛濫的同情”,表明它只適合于那些“挑選出來”的小部分人,而不是普遍的大多數人。所以大學從本質上說又是貴族的。這是白壁德先生在20世紀初,面對美國日益嚴重的大學社會化傾向,而著意提醒人們要注意大學根本的特性。
如前所述,由于大學人文、貴族氣質,這就決定了大學不同于社區性學院,它是為“精心挑選”出來的小部分人塑造完美人格的場所。因此大學內涵的第二條就是,大學從其性質上,應該界定為一個為塑造社會精英而悉心選擇研究方向的場所。對此,大學必須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大學被定義為讓任何人做任何事的東西”;二是把大學變成“科學大工廠”。關于前者,白壁德將矛頭指向盧梭,他認為盧梭人道主義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分鼓勵人類任其自然地發展他的性情,它使大學成為讓任何人做任何事的東西。因此,他對于大學實行選課制并不支持。他認為,選課制固然逃脫了高頭講章與權威論斷的武斷呆板的教育方式,但卻是陷入另一種危險——不受限制的個人主義式的學究作風。在這里,白壁德并不否認民主化是現代社會的需要,但是他認為大學需要的民主應當是一種“選擇式的民主”,而不是“博放式的民主”,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大學的人文精神。
事實上,白壁德的觀點不無道理,如果一個大學完全成為由學生自己來決定自己想選什么課就選什么課的所謂菜單式學習,那么這與市場上的買賣商品又有什么區別呢?所以,白壁德主張“選擇式的民主”的觀點,還是比較合乎人才發展的規律,它既滿足了人才個性的需要,同時又保證大學所應有的“心智訓練”。
基于這樣的邏輯思維,白壁德還對大學與社區學院的功能做了嚴格的區別:社區學院,可以追求博放式的民主,以大眾化教育為目標,讓更多人受到教育。但是大學則不然,它應當成為一個能為人文主義者按自身律法完善自我提供豐富機會的場所。
對于后者,白壁德著力提醒的是現代科學主義對大學的影響,正在使大學一步一步變成“科學大工廠”。培根科學主義傾向于單純使用量化檢測手段并用自然科學的術語來表達一切事物,它對大學最嚴重的影響就是人的法則完全被自然的法則所代替,從而導致功利主義在大學校園的暢行。
對于大學的第三條內涵,白壁德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的目的就是(如果它有獨立的目的的話):它必須在這個量化的時代中造就有“質”的人。所謂的有“質”的人,白壁德作了這樣的解釋:“盡管整個世界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學卻必須牢記自己的任務是使自己的畢業生成為高質量的人——這就是‘質’這個詞的真正意義而非通俗意義而言。”有質的人就是“高質量”的人。那么什么是高質量的人呢?這里白壁德的意思不僅僅是指大學畢業生成為某一專業的行家,更主要的是指成為一個有人文氣質和內涵的人,即“獲得人文的教養”,包括“趣味和判斷力的原則”、“明智、集中的觀點”、“對以往歷史應有的尊重”等。有質的人避免了由于專業的學習(對任何一種學科過于熟悉)所可能導致的“人類心智的失衡”,對此,白壁德提醒道:“現代生活所特有的環境要求我們幾乎全部成為行家與專家,而我們因此更加需要自我防范,勿使自己的頭腦因過分沉迷某一學科而有損健全?!睋Q句話說,大學生先成為人文學者,然后始從事于專門之學,這才是有“質”的人的真正含義。
適度的平衡——現代大學人文主義的真諦
可見,大學的人文性,是大學之為大學的根本所在??墒牵F代社會發展的特點是,一方面專業化、都市化、世俗化程度越來越高,要求教育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協調社會發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學生存和發展面臨市場經濟的壓力。學校規模的急劇擴大,教師、學生、后勤人員的激增以及圖書、設備的完善,需要大量的經費,不能不迫使學校管理者在籌措經費上花費大量的精力。而學生需要面對社會嚴峻的就業壓力,為將來的就業謀生做準備。市場經濟發展對大學的滲透使得人文的堅守變得非常的困難和不切實際。
面對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不可能不對社會的急劇變化作出反應。繼續固守傳統就顯得迂腐和不合時宜。事實上,從學校發展史來看,學校越來越專業化,培育之人才亦越來越重職業之專才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片面地迎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把直接的功用性作為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有可能使教育成為受教育者的一種“人力投資”,學校成為訓練社會各業人力的“知識的工廠”,就有可能導致學校教育理想的喪失。這似乎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事實上,白壁德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但他認為現代大學人文主義的真諦就在于:在極度的同情與極度的紀律和選擇之間、統一與多樣之間尋求平衡,并根據它調節這兩個極端的情況而相應地變得更加人文。其所包含的意義是以一種“中庸”的尺度,在極端的功利主義和極端的人文主義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抱著人文主義的態度,同時期的美國學者弗萊克斯納也認為,現代大學在現代社會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大學不能遠離社會”,但是大學要有一種基本的原則和立場,這就是“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學應不時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深受西方大學理念影響的、竺可楨、李登輝,在他們辦學理念中也高度強調教育超然于社會的重要意義。相信“教育指導社會,而非隨逐社會也”,“大學是社會之光,不應隨波逐流”?!凹偈菇逃聵I,要對現在和將來的社會有所貢獻,不當僅注重物質的進步,而更當注重道德的進步”。這就是說,在他們看來,教育并非只是滿足社會現實功利需要的一種制度和機構,而更是社會理想的制定者和實行者。這就是說,人文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沖突和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在二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余英時先生曾說過,相對于任何文化傳統而言,在比較正常的狀態下,“保守”和“激進”都是在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例如在一個要求變革的時代,“激進”往往成為主導的價值,但是“保守”則對“激進”發生一種制約作用,警告人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而毀掉長期積累下來的一切文化業績。代表激進的功利主義追隨者和社會變革者,和理性主義追隨者正好形成了張力,相互對立和抗衡中推進了大學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下更為合理的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社會隨著贈地學院和實用技術大學的興起,傳統大學以培養個人為目標、注重心智發展的理性主義理念受到社會的挑戰,大學服務社會的觀念獲得許多大學的響應,并漸趨上風,影響著美國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的主流思想。在這個社會現代化和世俗化的過程中,“大學不容置疑地成為社會的知識工廠和思想庫、成為科技進步的‘孵化器’和社會進步的‘加速器’,由社會邊緣的‘象牙塔’成為現代社會的‘軸心機構’”。大學的人文傳統因此備受世俗的挑戰。但是應當注意到的是,在現代大學的發展過程中,理性主義作為傳統的大學理念并沒有因功利主義的興起、猖獗而消退,相反,在功利主義大行其道時也是理性主義給予抨擊最猛烈之時。以白壁德為代表的新人文主義對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的抗爭,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實用主義的糾偏,它使美國大學教育的“教育鐘擺”并未真正偏斜,而是能在一種合乎社會發展而理性中向前發展,大學的人文精神因此從未真正喪失過。
超越功利與回歸人文——當代中國大學改革的使命
如果我們依此來反觀一下當下中國的教育,實事求是地講,今天的大學在功利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天平上已經發生了傾斜。因此,對于當下中國的急功近利現狀,我認為中國大學最需要的就是人文主義的復歸。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大學自12世紀產生以來,雖有過很多發展,但是仍然繼續遵守某些顯然不變的規律?!边@種“不變的規律”,也就是大學根本之所在的東西,它規定著大學之為大學。
在美國,大學盡管充斥著非常濃厚的實用主義色彩,但是作為學術組織,其基本的特性和人文傳統沒有改變。而中國大學的情況就不是這樣。由于中國的高等教育現代化在建國后一度與傳統斷裂,失去了積累。教育從“政治的婢女”轉向“經濟的侍從”,一直未能正視教育自身,這就導致了建國后中國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人文精神的復歸是我們今天在面臨浮躁的功利世界時特別需要召喚的,人文主義的復歸也是與功利主義形成必不可少對話的需要。當然,這種復歸,并不是將大學重新封閉起來,成為象牙塔,而是與功利主義達成一種平衡,形成張力。具體來說,這種人文主義的復歸,需要從哪里入手?
首先,確立大學的學術性。大學是學術組織,不是行政組織,更不是經濟組織。現代大學是學者云集之所,有自己獨特的使命,“無論現代大學發生了何種變化,大學在本質上仍然是社會的學術組織,是學者的共同體?!薄皩W術功能仍然是其最為主要和不可撼動的部分,這是大學成其為大學的關鍵?!币虼?,對于現代大學來說,學者治校是體現大學學術性質的主要方面。
學者治校就是強調由學者來管理學校。先生從教育目的出發,對此作了專門的論述: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為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的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所以教育事業應當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有獨立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或各派教會的影響。因此,大學校長的人選,首先必須是一位學者,一個教育家,有自己獨到的大學理念和管理大學的能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原則。而在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中,學者治校的要求就是實行教授治校和學生自治。
就我國目前高等教育而言,在管理體制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學特定的學術性被輕視,大學的管理體制并不蘊涵現代大學自身獨特的人文精神。其表現就是大學在管理上與機關沒有差別,行政機構主導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在北大教改的論壇中,就有人尖銳地指出:“在中國大學里,行政權力是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的,學術權力長期以來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難以發揮作用。”所以,即使是2003年北京大學出臺的教改中,為了與國際接軌,而提出要設立教授會,但有人即尖銳予以了抨擊,“在中國大學這樣一個官員治校的組織中,教授會的設立并不是學術自由、教授治校的自然產物,而是領導批準,依然處在行政權力之下,因此很難享有真正的獨立性和權利?!币虼耍瑢τ诟叩葘W校的改革而言,尊重大學的學術性,構建現代大學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實際上就是中國大學創建出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所在。
其次,復歸人文主義就必須嚴格大學和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的區分。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庸俗化、世俗化的一個典型表征就是大學與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之間沒有了明顯的區別。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都升格為大學了,這是中國大學喪失人文氣質、淪為世俗工具的體現。復歸人文主義首先必須為大學正名。如前所述,為精挑出來的小部分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學創辦的真正目的,它的目的不僅在“訓練一技之長而尤在養成宏正通達之士,不僅在傳授知識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學才識具備之完人與培養健全之士風”。因此,保有人文、貴族的氣質應該成為大學區別于較為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之所在。
一般專門院校適應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側重于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社區學院靈活應對社會急需的實用和應用人才,可為普通公民的就業出路做好充分的準備,服務于大眾化的教育需要。但是大學作為一個塑造社會精英的場所,不應以追求大眾化為目標,保持它獨特的貴族氣質,是大學人文精神和人文價值的體現,因此,大學無須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責任。
對此,我國學者梅貽琦的見解也是頗值得我們今天大學主政者借鑒的。梅貽琦在批評大學迎合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要廣設工學院的現象時說到,大學教育畢竟與其他程度學校教育不同,它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農等等學院所培植的是這幾個方面的通才,甚至于兩個方面以上的綜合的通才。“它的最大的效用,確乎是不在養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種專門學術的專家或高等匠人?!彼J為,大學工學院在造就高級工業人才與推進工程問題研究方面,應該有更大的使命,不應使其只顧大量的生產,而將品質降低,而且使其更重要的任務,無力擔負。為此,他強調工業化程序中所需的大量的技術人員,大學工學院實無法供給,亦不應盡要他們供給。
復歸人文主義第三個要點就是,學生必須首先接受人文教育。毫無疑問,今日社會上的職業結構越來越要專門知識的情形下,高等教育的分科分專業是必要的,但大學畢竟不應只是訓練一技一能的專門之士,大學的人文特性決定了大學不僅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還要著眼于人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為實現這種理想,現代大學一方面設置各種學科廣泛適應社會的需要,培養專門人才,并以教學科研的成果服務于社會,對社會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作為高等學術的中心,大學又有繼續承擔保存和增進社會中最寶貴的學術的責任。但是長期以來,教育工具性的一面得到廣泛的張揚,教育片面追隨市場的需求,進行專業性教育幾乎就是高校單一的職能,根本忽視大學教育的本體價值和人文精神。正如一位學者所指出的,現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長度(終身教育、繼續教育)和廣度(大教育、泛教育),卻在喪失它的深度(對人生的關懷、對人性的提升)?,F代教育在教學內容上、教學方式上絕對崇尚理性,過分追求規程化、單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一一非理性層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發育、成熟中的作用。教育重心的失衡,導致人性得不到健全的發展。
論文摘要:白壁德認為大學的人文性和貴族性是大學之為大學的根本所在?,F代人文主義的真諦就在于以一種“中庸”的尺度,在極端的功利主義和極端的人文主義之間保持一種平衡。反觀當下中國大學,筆者認為人文精神的復歸是當代大學改革的重要使命,這種復歸并不是將大學變成封閉的象牙塔,而是與功利主義形成一種適度的張力。它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確立大學的學術性;嚴格大學和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的區分;學生接受人文教育。
大學是什么?紐曼、洪堡都有過關于大學的經典論述,上個世紀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也有過大學的名言。但是對大學性質和大學與人文主義的關系的論述,有一個人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美國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歐文·白壁德先生。(IrvingBabbitt,1865-1933)。他是美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教育家,“新人文主義”的鼻祖。他的《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一書值得特別一提。在該書中,白壁德對大學的精神、大學的性質和大學與人文主義的關系進行了深刻地闡述,并對大學如何面對社會的變化,尋找功利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平衡進行了思考,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重溫白壁德的經典論述,無疑對我們今天的大學走向更加理性的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
大學及其人文內涵
在書中,白壁德闡述了大學的三層內涵:(1)大學的指導精神是人文的,并且是貴族的;(2)大學是為塑造社會精英而悉心選擇研究方向的場所;(3)大學的培養目標是造就有“質”的人。
在白壁德的論述中,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他對大學實質的揭示。他強調,“大學的指導精神卻既不應是人道主義式的、亦不應是科學式的,——盡管這些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體現,而應該是人文的,并且是貴族式的?!边@句話揭示了大學實質的兩大含義,一是人文性,二是貴族性。一方面,大學作為培養人的場所,從根本上說,它是人文的。它以人為中心,“教人所以為人之道”,關注的是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關懷的是人的終極理想:另一方面,大學約束性的人文標準的存在,使它不可能指向多數人,而只能是少數人,這就體現了它的貴族氣質。這從人文主義一詞的含義中就可以得到說明。人文主義一詞是英語humanism的中文譯名,它的含義是“信條和紀律”。接受人文主義教育者通過“信條和紀律”約束自己的行為,來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在整體上就與未受過教導和規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以“嚴格的選擇”,而不是“泛濫的同情”,表明它只適合于那些“挑選出來”的小部分人,而不是普遍的大多數人。所以大學從本質上說又是貴族的。這是白壁德先生在20世紀初,面對美國日益嚴重的大學社會化傾向,而著意提醒人們要注意大學根本的特性。
如前所述,由于大學人文、貴族氣質,這就決定了大學不同于社區性學院,它是為“精心挑選”出來的小部分人塑造完美人格的場所。因此大學內涵的第二條就是,大學從其性質上,應該界定為一個為塑造社會精英而悉心選擇研究方向的場所。對此,大學必須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大學被定義為讓任何人做任何事的東西”;二是把大學變成“科學大工廠”。關于前者,白壁德將矛頭指向盧梭,他認為盧梭人道主義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分鼓勵人類任其自然地發展他的性情,它使大學成為讓任何人做任何事的東西。因此,他對于大學實行選課制并不支持。他認為,選課制固然逃脫了高頭講章與權威論斷的武斷呆板的教育方式,但卻是陷入另一種危險——不受限制的個人主義式的學究作風。在這里,白壁德并不否認民主化是現代社會的需要,但是他認為大學需要的民主應當是一種“選擇式的民主”,而不是“博放式的民主”,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大學的人文精神。
事實上,白壁德的觀點不無道理,如果一個大學完全成為由學生自己來決定自己想選什么課就選什么課的所謂菜單式學習,那么這與市場上的買賣商品又有什么區別呢?所以,白壁德主張“選擇式的民主”的觀點,還是比較合乎人才發展的規律,它既滿足了人才個性的需要,同時又保證大學所應有的“心智訓練”。
基于這樣的邏輯思維,白壁德還對大學與社區學院的功能做了嚴格的區別:社區學院,可以追求博放式的民主,以大眾化教育為目標,讓更多人受到教育。但是大學則不然,它應當成為一個能為人文主義者按自身律法完善自我提供豐富機會的場所。
對于后者,白壁德著力提醒的是現代科學主義對大學的影響,正在使大學一步一步變成“科學大工廠”。培根科學主義傾向于單純使用量化檢測手段并用自然科學的術語來表達一切事物,它對大學最嚴重的影響就是人的法則完全被自然的法則所代替,從而導致功利主義在大學校園的暢行。
對于大學的第三條內涵,白壁德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的目的就是(如果它有獨立的目的的話):它必須在這個量化的時代中造就有“質”的人。所謂的有“質”的人,白壁德作了這樣的解釋:“盡管整個世界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學卻必須牢記自己的任務是使自己的畢業生成為高質量的人——這就是‘質’這個詞的真正意義而非通俗意義而言?!庇匈|的人就是“高質量”的人。那么什么是高質量的人呢?這里白壁德的意思不僅僅是指大學畢業生成為某一專業的行家,更主要的是指成為一個有人文氣質和內涵的人,即“獲得人文的教養”,包括“趣味和判斷力的原則”、“明智、集中的觀點”、“對以往歷史應有的尊重”等。有質的人避免了由于專業的學習(對任何一種學科過于熟悉)所可能導致的“人類心智的失衡”,對此,白壁德提醒道:“現代生活所特有的環境要求我們幾乎全部成為行家與專家,而我們因此更加需要自我防范,勿使自己的頭腦因過分沉迷某一學科而有損健全?!睋Q句話說,大學生先成為人文學者,然后始從事于專門之學,這才是有“質”的人的真正含義。
適度的平衡——現代大學人文主義的真諦
可見,大學的人文性,是大學之為大學的根本所在。可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特點是,一方面專業化、都市化、世俗化程度越來越高,要求教育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協調社會發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學生存和發展面臨市場經濟的壓力。學校規模的急劇擴大,教師、學生、后勤人員的激增以及圖書、設備的完善,需要大量的經費,不能不迫使學校管理者在籌措經費上花費大量的精力。而學生需要面對社會嚴峻的就業壓力,為將來的就業謀生做準備。市場經濟發展對大學的滲透使得人文的堅守變得非常的困難和不切實際。
面對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不可能不對社會的急劇變化作出反應。繼續固守傳統就顯得迂腐和不合時宜。事實上,從學校發展史來看,學校越來越專業化,培育之人才亦越來越重職業之專才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片面地迎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把直接的功用性作為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有可能使教育成為受教育者的一種“人力投資”,學校成為訓練社會各業人力的“知識的工廠”,就有可能導致學校教育理想的喪失。這似乎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事實上,白壁德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但他認為現代大學人文主義的真諦就在于:在極度的同情與極度的紀律和選擇之間、統一與多樣之間尋求平衡,并根據它調節這兩個極端的情況而相應地變得更加人文。其所包含的意義是以一種“中庸”的尺度,在極端的功利主義和極端的人文主義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抱著人文主義的態度,同時期的美國學者弗萊克斯納也認為,現代大學在現代社會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大學不能遠離社會”,但是大學要有一種基本的原則和立場,這就是“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學應不時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深受西方大學理念影響的、竺可楨、李登輝,在他們辦學理念中也高度強調教育超然于社會的重要意義。相信“教育指導社會,而非隨逐社會也”,“大學是社會之光,不應隨波逐流”?!凹偈菇逃聵I,要對現在和將來的社會有所貢獻,不當僅注重物質的進步,而更當注重道德的進步”。這就是說,在他們看來,教育并非只是滿足社會現實功利需要的一種制度和機構,而更是社會理想的制定者和實行者。這就是說,人文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沖突和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在二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余英時先生曾說過,相對于任何文化傳統而言,在比較正常的狀態下,“保守”和“激進”都是在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例如在一個要求變革的時代,“激進”往往成為主導的價值,但是“保守”則對“激進”發生一種制約作用,警告人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而毀掉長期積累下來的一切文化業績。代表激進的功利主義追隨者和社會變革者,和理性主義追隨者正好形成了張力,相互對立和抗衡中推進了大學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下更為合理的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社會隨著贈地學院和實用技術大學的興起,傳統大學以培養個人為目標、注重心智發展的理性主義理念受到社會的挑戰,大學服務社會的觀念獲得許多大學的響應,并漸趨上風,影響著美國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的主流思想。在這個社會現代化和世俗化的過程中,“大學不容置疑地成為社會的知識工廠和思想庫、成為科技進步的‘孵化器’和社會進步的‘加速器’,由社會邊緣的‘象牙塔’成為現代社會的‘軸心機構’”。大學的人文傳統因此備受世俗的挑戰。但是應當注意到的是,在現代大學的發展過程中,理性主義作為傳統的大學理念并沒有因功利主義的興起、猖獗而消退,相反,在功利主義大行其道時也是理性主義給予抨擊最猛烈之時。以白壁德為代表的新人文主義對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的抗爭,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實用主義的糾偏,它使美國大學教育的“教育鐘擺”并未真正偏斜,而是能在一種合乎社會發展而理性中向前發展,大學的人文精神因此從未真正喪失過。
超越功利與回歸人文——當代中國大學改革的使命
如果我們依此來反觀一下當下中國的教育,實事求是地講,今天的大學在功利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天平上已經發生了傾斜。因此,對于當下中國的急功近利現狀,我認為中國大學最需要的就是人文主義的復歸。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大學自12世紀產生以來,雖有過很多發展,但是仍然繼續遵守某些顯然不變的規律?!边@種“不變的規律”,也就是大學根本之所在的東西,它規定著大學之為大學。
在美國,大學盡管充斥著非常濃厚的實用主義色彩,但是作為學術組織,其基本的特性和人文傳統沒有改變。而中國大學的情況就不是這樣。由于中國的高等教育現代化在建國后一度與傳統斷裂,失去了積累。教育從“政治的婢女”轉向“經濟的侍從”,一直未能正視教育自身,這就導致了建國后中國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人文精神的復歸是我們今天在面臨浮躁的功利世界時特別需要召喚的,人文主義的復歸也是與功利主義形成必不可少對話的需要。當然,這種復歸,并不是將大學重新封閉起來,成為象牙塔,而是與功利主義達成一種平衡,形成張力。具體來說,這種人文主義的復歸,需要從哪里入手?
首先,確立大學的學術性。大學是學術組織,不是行政組織,更不是經濟組織?,F代大學是學者云集之所,有自己獨特的使命,“無論現代大學發生了何種變化,大學在本質上仍然是社會的學術組織,是學者的共同體。”“學術功能仍然是其最為主要和不可撼動的部分,這是大學成其為大學的關鍵。”因此,對于現代大學來說,學者治校是體現大學學術性質的主要方面。
學者治校就是強調由學者來管理學校。先生從教育目的出發,對此作了專門的論述: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為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的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所以教育事業應當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有獨立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或各派教會的影響。因此,大學校長的人選,首先必須是一位學者,一個教育家,有自己獨到的大學理念和管理大學的能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原則。而在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中,學者治校的要求就是實行教授治校和學生自治。
就我國目前高等教育而言,在管理體制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學特定的學術性被輕視,大學的管理體制并不蘊涵現代大學自身獨特的人文精神。其表現就是大學在管理上與機關沒有差別,行政機構主導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在北大教改的論壇中,就有人尖銳地指出:“在中國大學里,行政權力是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的,學術權力長期以來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難以發揮作用?!彼?,即使是2003年北京大學出臺的教改中,為了與國際接軌,而提出要設立教授會,但有人即尖銳予以了抨擊,“在中國大學這樣一個官員治校的組織中,教授會的設立并不是學術自由、教授治校的自然產物,而是領導批準,依然處在行政權力之下,因此很難享有真正的獨立性和權利。”因此,對于高等學校的改革而言,尊重大學的學術性,構建現代大學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實際上就是中國大學創建出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所在。
其次,復歸人文主義就必須嚴格大學和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的區分。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庸俗化、世俗化的一個典型表征就是大學與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之間沒有了明顯的區別。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都升格為大學了,這是中國大學喪失人文氣質、淪為世俗工具的體現。復歸人文主義首先必須為大學正名。如前所述,為精挑出來的小部分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學創辦的真正目的,它的目的不僅在“訓練一技之長而尤在養成宏正通達之士,不僅在傳授知識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學才識具備之完人與培養健全之士風”。因此,保有人文、貴族的氣質應該成為大學區別于較為一般專門院校、社區學院之所在。
一般專門院校適應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側重于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社區學院靈活應對社會急需的實用和應用人才,可為普通公民的就業出路做好充分的準備,服務于大眾化的教育需要。但是大學作為一個塑造社會精英的場所,不應以追求大眾化為目標,保持它獨特的貴族氣質,是大學人文精神和人文價值的體現,因此,大學無須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責任。
對此,我國學者梅貽琦的見解也是頗值得我們今天大學主政者借鑒的。梅貽琦在批評大學迎合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要廣設工學院的現象時說到,大學教育畢竟與其他程度學校教育不同,它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農等等學院所培植的是這幾個方面的通才,甚至于兩個方面以上的綜合的通才?!八淖畲蟮男в茫_乎是不在養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種專門學術的專家或高等匠人。”他認為,大學工學院在造就高級工業人才與推進工程問題研究方面,應該有更大的使命,不應使其只顧大量的生產,而將品質降低,而且使其更重要的任務,無力擔負。為此,他強調工業化程序中所需的大量的技術人員,大學工學院實無法供給,亦不應盡要他們供給。
復歸人文主義第三個要點就是,學生必須首先接受人文教育。毫無疑問,今日社會上的職業結構越來越要專門知識的情形下,高等教育的分科分專業是必要的,但大學畢竟不應只是訓練一技一能的專門之士,大學的人文特性決定了大學不僅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還要著眼于人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為實現這種理想,現代大學一方面設置各種學科廣泛適應社會的需要,培養專門人才,并以教學科研的成果服務于社會,對社會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作為高等學術的中心,大學又有繼續承擔保存和增進社會中最寶貴的學術的責任。但是長期以來,教育工具性的一面得到廣泛的張揚,教育片面追隨市場的需求,進行專業性教育幾乎就是高校單一的職能,根本忽視大學教育的本體價值和人文精神。正如一位學者所指出的,現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長度(終身教育、繼續教育)和廣度(大教育、泛教育),卻在喪失它的深度(對人生的關懷、對人性的提升)?,F代教育在教學內容上、教學方式上絕對崇尚理性,過分追求規程化、單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一一非理性層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發育、成熟中的作用。教育重心的失衡,導致人性得不到健全的發展。
在人類的封建時代,差不多所有國家和民族都處于宗教的全面統治之下,唯獨中國是一個例外。當然,這不是說在中國封建時代宗教沒有起重要的作用。在中國,佛教、道教、各種封建迷信也曾廣泛傳播,并多次試圖登上封建意識形態的王座。與其他國家和民族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非宗教的具有濃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占據著統治地位。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遠遠高出其他國家封建時代文化的突出標志。
中國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的源頭,可以追索到西周。殷商時期的奴隸主階級是篤信宗教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求神問卜,巫師集團在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尚書?洪范》追述,殷人在作出重大政治決策時,要“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十筮”。其中有五種情況值得注意:“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兇。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兇。”從這里可以看出,在殷人的決策程序中,龜筮的結果,即神的意志(亦即巫師集團的意志),具有不容違抗的最高權威。這種情況,至西周為之一變。西周統治者雖然從形式上繼承了殷商的宗教并以此愚弄、恐嚇治下的人民,但他們骨子里并不真正相信。西周統治者的信條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在宗教的外殼里明顯地孕育著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抖Y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薄爸苋俗鸲Y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钡莱隽艘笾茉谧诮谭矫娴牟町悺?/p>
西周末年,隨著宗法奴隸制的危機日益加深,“天”的權威也維持不下去了。春秋戰國時期,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破殼而出,獨立地發展起來,并從此確立了它們在士文化中的統治地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與西方近代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在理論形式上頗為相似。它也和西方人文主義一樣,把自己活動的領域和研究的對象集中在人文方面,而把鬼神生死之類的宗教問題置之度外。如孔子講“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后來的許多思想家,進而采取了無神論的立場。它也和西方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一樣,重視現世人生的意義,高度評價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稱頌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重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在春秋戰國時期多數思想家看來,人類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為貴”,是域中“四大”之一,是“三才”之一。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覺,是“天地之心”;人能憑借道德和智慧“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能夠“參天地、贊化育”。一些哲學家如老子、莊子把所謂“天道”“地道”“人道”中的“道”抽象出來,抬高到宇宙本體的高度,他們所謂的道,實際上是被實體化了的普遍規律、最高原理。一些哲學家如荀子主張以“道”為“衡”。道在荀子那里有總的原則、規律等意思。以道為衡,也就是主張以人們認識到的法則、規律為裁判、衡量一切的準繩。一些思想家如韓非講“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即人們的行為應該遵循客觀規律。凡此種種,都是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觀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自春秋戰國時期確立之后,在兩漢時期、南北朝時期受到嚴重的挑戰。兩漢時期,具有許多“非??晒种摗钡拇呵锕蛘f和宗教迷信色彩極濃的讖緯之學盛行一時,南北朝時期,佛道二教泛濫。但這兩次挑戰,都受到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堅決而有效的回擊。宋、明以降,儒學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統治力量大大加強,宗教勢力日益衰落。
應當承認,中國古代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基本上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思想。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這種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在理論形態上與西方人文主義、理性主義是相通的。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哲學和文化在17世紀傳入歐洲后,受到了啟蒙思想家的大力推崇,在啟蒙運動中推波助瀾,成為啟蒙思想家們理性主義傾向的思想先驅和他們“借以鞭撻舊歐洲的‘巨杖’”。
在德國,這種影響可以明確地追溯到德國古典哲學的先驅萊布尼茨。萊布尼茨高度評價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他的單子論在相當程度上吸收了中國哲學尤其是宋、明理學的思想。萊布尼茨認為在實踐哲學方面,歐洲人實不如中國人,中國人的倫理更美滿,立身處世之道更進步,從而開啟了以后啟蒙思想家借重中國文明鞭笞舊歐洲傳統的先河。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政治理想,是希望在清除現存的基本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一種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新的“理性宗教”。而在伏爾泰心目中,中國儒學乃這種“理性宗教”的楷模,而中國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爾泰還仿照元曲《趙氏孤兒》編寫了詩劇《中國孤兒》(副題《孔子學說五幕劇》),劇中崇尚武功、企圖以暴力取勝的成吉思汗,最后折服于崇高的道義。伏爾泰在這部詩劇的前言中寫道:“這是一個巨大的證明,體現了理性與才智對盲目和野蠻的力量具有自然的優越性?!?/p>
伏爾泰對中國理性主義的贊揚,得到其他啟蒙思想家的共鳴。狄德羅在其《百科全書》中認為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是“理性”,他特別稱贊儒學,說它“只須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國平天下”。
這些評論都說明,中國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對西方近代的啟蒙運動發生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 人文精神 人文主義
一、圖書館的人文精神
1.圖書館與人文主義。圖書館是以人文為基礎的。文獻是人類進行人文進化需要的產物。而文獻的產生及積累是圖書館產生的直接原因,圖書館正是為了滿足人類對文獻的有序化存儲、管理和利用的需要而產生的。這說明,圖書館現象的產生歸根溯源也是為了滿足人類人文進化需要的產物。因此,圖書館“天生”就具有人文屬性,即人文主義精神。
但是,自從20世紀40年代以后圖書館領域開始重視技術應用以來,圖書館理論與實踐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長期處于分離狀態,人們一味地熱衷于科學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建設。
其實,學者們早已注意到技術的有害傾向,他們強調人文精神在圖書館和圖書館學中的重要地位。美國圖書館學家巴特勒認為:“圖書館作為一個‘專業’,和其他任何一個專業一樣,有技術、科學和人文學這三個層面。以往的圖書館學過分強調了技術的層面,而忽視了科學和人文學的層面。今后應該強調科學和人文學層面”。圖書館事業“主要還是一個人文主義的事業。圖書館在其技術和服務方面日益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靠得更近,但我們要提醒自己記住,圖書館學始于人文主義”。我國的盧泰宏先生指出:“圖書館學人文傳統源遠流長”。蔣永福先生提出“圖書館學也是一種人學”。
2.圖書館的人文精神?!叭宋闹髁x”(Humanism)指稱,主要體現是以人為本的思想,而之所以用“人文”一詞,主要是為了同“科學主義”(Scientism)中的“科學”一詞相對應。人文主義的基本特點是:第一,與把人看作神的秩序的神學觀點和把人看作自然秩序的科學觀點不同,人文主義的焦點是在人的身上,是從人的經驗開始的。第二,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或者說是有尊嚴的,其他一切價值的根源和人權的根源就是對此的尊重。第三,它始終對思想十分重視。
在圖書館的發展史中,正是這種思想促使了近代公共圖書館的產生,圖書館成為人們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場所,并且“研究人文的圖書館是21世紀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研究方向之一”。圖書館人文精神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文精神在圖書館中的具體體現,是指“在圖書館實踐和理論研究中所體現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展,體現人文關懷的一種思想態度”
二、圖書館人文精神的意義
1.圖書館人文精神的發展符合社會的進步。圖書館是社會需求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的自我意識的顯著提高,人們的社會進化觀已經從致力于物的發展、以物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社會的現代化和信息化以人的現代化和信息化為首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圖書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人文精神是整個社會的進步潮流對它的要求,符合圖書館自身發展的規律。
2.圖書館人文精神有利于認清和克服技術傳統的局限性。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中,講究科學精神和方法,以此保證圖書館活動的先進性和有效性,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我們決不能顧此失彼或走向極端――只重視技術的應用,而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和人文方法的使用。缺乏人文精神的圖書館精神,則是一種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圖書館精神。
3.有利于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F代信息環境對圖書館所提出的要求是:以用戶為中心,即“以用戶而不是技術為龍頭,要以服務而不是資源為導向”,實施個性化服務。這與以往文獻、圖書館為中心的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具有顯著區別。現在迅速發展和推廣的信息推送服務、檢索幫助服務、智能服務、專題服務等,就是個性化服務的具體表現。圖書館人文精神所主張的“圖書館是用戶的圖書館”、“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圖書館服務體系”、“在圖書館面前人人平等”、“圖書館是體現人類自由與平等理想的圣地”等思想,完全可以為圖書館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與個性化服務提供充分的指導,實現內在的統一和貫穿。
三、圖書館人文精神的建設
圖書館人文精神的實現需要從理念到行為、從圖書館工作人員到用戶、從圖書館業務到圖書館環境的全面的實施,需要在理念、行為、環境等全方位的散發出圖書館的人文氣息。
1.圖書館人文精神的理念。思想是行為的先導,人的行動都是人的思想的反映。因此,圖書館人文精神的體現首先要從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思想理念中反映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樹立圖書館公益性、平等性、服務性的理念。
自由平等是圖書館公益性的進一步延伸,它的公益性決定圖書館要向社會的所有人提供無差別的服務。美國圖書館協會1995年發表了《美國圖書館事業發展12條宣言》,其中強調:“圖書館是改變社會不平等現象的基地……圖書館應不論貧富等級,向社會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資料……圖書館尊重個人價值,圖書館要每一個人、每一種思維方式打開方便之門?!痹凇豆矆D書館宣言》的1996年修訂本中,對這一論點表示的更為簡潔、明晰:“每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边@說明平等地獲得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是民主社會中每個人的基本權利。樹立了這個觀念后,圖書館在具體行動中才能把用戶放在第一位,我們是用戶的服務人員;才能體現圖書館的人文精神,表現出濃厚的人情味。
2.圖書館員工的人文精神。人力資源是各種生產資料和先進技術的使用者。圖書館的各項制度、政策和服務的實施都有賴于圖書館的員工。對圖書館員工要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對他們進行培訓、考核、提供晉升的機會,提高圖書館員工的自身業務素質。一方面,滿足了圖書館員工對自我的價值實現,達到對自我的提高,實現人的自我完善,體現人文關懷;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用戶開展服務,從中更好地體現出圖書館的人文精神。對圖書館員工的人文關懷更要從細微之處落實,實行彈性化工作制,使員工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業務提高和個人事務的處理,注意解決員工的家庭問題,如住房、孩子上學等,從而穩定后方,為圖書館的高質量服務提供后盾。
3.服務用戶的人文精神。隨著圖書館的公共性與開放性不斷增強,用戶的范圍不斷擴大,用戶的數量也迅速倍增,從而促使用戶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以至發展到今天,用戶已占據了圖書館各組成要素中的核心地位。圖書館是用戶的圖書館,強調用戶及其需要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中的核心地位,是圖書館固有的人文屬性的必然要求,是圖書館人文精神最集中和本質的表現。
這要求我們為用戶提供圖書館的開放服務,從資源和時間等方面開放,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用用戶的滿意度衡量圖書館工作。資源開放要求圖書館反對“藏以致用”的觀念,使圖書館的一切館藏和設施都要向用戶開放,最大限度地實施開架服務;各館之間相互開通館藏,實現資源共享。時間開放,即最大限度地延長開館時間,做到節假日不閉館。需求是多樣的,開展服務也應是多種的形式,如咨詢服務、借閱服務、主題服務、代譯代查服務等。
4.圖書館環境的人文精神。圖書館建筑不僅以其強大存貯、傳播文獻信息的功能而成為充滿地域特色的標志性建筑,而且在外部造型的功能設計、結構布局上極大地體現人文關懷的建筑思想,構成建筑、色彩、內部布局、家俱配置交相輝映的勃勃生機和溫馨如家的閱讀環境。
(1)便利的地理位置。列寧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提出應該在離家徒步10分鐘之內可以找到一家圖書館的辦館思路。從地理上接近讀者,是圖書館普及發展的方向。所以在建造圖書館時,應該考慮選址在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的樞紐地帶。
(2)人文意蘊濃厚的建筑造型。圖書館建筑作為瑰麗的文化風景在建筑造型以及外部形象上要具有濃厚的人文意蘊和時代精神,以優雅、新穎、親切的格調,成為平易近人的“人間圖書館”。
(3)人性化的閱讀環境。圖書館的閱讀環境通常是經過精心設計和營造的,人性化的環境可以提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興趣和效率。
綜上所述,圖書館的人文精神作為圖書館發展的精神內核和動力,在圖書館中將發揮其重要作用。我們要珍視這種寶貴的傳統,讓它與科學精神相融合,以指導圖書館人的思想和工作,使我們的圖書館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蔣永福:《人文圖書館學論綱》,《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4。
2.盧泰宏:《圖書館的人文傳統與情報科學的技術傳統》,《中國圖書館學報》,1992.3。
3.黃純元:《論芝加哥學派(中)》,《圖書館》,1998.1。
4.袁詠秋、李家齊:《外國圖書館學名著選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5.吳:《.21世紀圖書館情報學的研究方向》,《圖書情報工作》,2001.1。
6.肖希明:《圖書館呼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圖書館》,2000.1。
孫英: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