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5 11:43:55
序論:在您撰寫海洋產業發展趨勢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北部海洋經濟圈由遼東半島、渤海灣和山東半島沿岸及海域組成。該區域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基礎雄厚,科研教育優勢突出,是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同時也是我國對外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的重要平臺。十二五期間,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海洋經濟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海洋產值占接近全國海洋產值的1/3。
十報告明確提出了“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的戰略目標。因此,需要在新的發展時期對北部海洋經濟圈進行發展態勢和趨勢分析,以促進各沿海經濟區優勢互動、協調發展,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實施。本文以此為研究背景,運用地理信息系統ArcGIS研究我國北部海洋經濟圈十二五期間海洋三次產業發展的演變情況,以期為區域布局優化與協調互動提供依據和參考。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ArcGIS中的反距離權重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進行插值,該方法以插值點與樣本點間的距離為權重進行加權平均,能夠對地理區域內的空間數據進行很好地描述和估測。本文研究數據為北部海洋經濟圈內15個地級市2009年和2013年海洋三次產業產值,數據來源為《中國海洋統計年鑒》。
2結果分析
運用反距離權重插值法將各地市海洋三次產業產值插值到柵格圖層,可以直觀地顯示北部海洋經濟圈十二五期間海洋三次產業發展的演變情況。
根據圖1,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第一產業發展的輻射效應明顯,區域內四個比較強勢的發展地區都對周邊地區該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協帶作用。同時,大連、唐山、濰坊和煙臺四個主要產業重心點并未發生較大偏移,始終處于較為強勢的地位,但濰坊、煙臺的重心域表現出明顯的收縮跡象,說明兩地海洋第一產業的優勢正被省內其他地市逐漸縮小,產業發展越來越均衡。另外,環渤海地區海洋第一產業的整體發展趨勢較為一致,五年內相對發展程度并未發生太大的變化,只有天津市拉大了與其他地市的產業差距,這與渤海灣地區產業快速發展的現實情況是一致的。
從圖2可以看出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第二產業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天津市一家獨大,其產業產值遠高于其他地市的產值甚至兩個次重心點青島、大連,承接京津冀優秀的產業發展要素使得天津市相關工業的發展水平遙遙領先;另一方面,天津市對周邊地區的發展輻射作用非常巨大,帶動了河北省的大部分沿海地市以及山東省北部地區,正外部效應明顯;另外,山東省海洋第二產業發生了相對的衰退,膠東半島相對于山東中西部的相對優勢也在減弱,甚至威海市還產生了相對劣勢,應引起更多的注意。
圖3反映了海洋第三產業的演變趨勢:一是天津市和山東省存在著十分明顯的比較優勢,大連市相對優勢也比較明顯;二是天津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十分巨大,帶動了河北省的大部分沿海地市甚至河北、山東的部分內陸城市相關產業的發展,青島市對膠東半島的輻射作用也較為明顯,而大連市對遼東半島的輻射作用則十分有限,甚至不能覆蓋大連市自身區域,協帶作用較弱;最后,天津、青島、大連對周邊地區的產業輻射作用都在減弱,主要原因與資金、人才等產業資源的集中引起的產業集聚效應有很大的關系。這一問題是十三五期間各經濟區所面臨的比較典型的問題,即如何在吸引產業資源集聚發展的同時產生積極的輻射協帶作用,對周邊地區產生正面的外部性,最終實現整個區域整體發展的共贏局面。
3結論與建議
(1)分析表明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三次產業發展的協同性較差,第三產業發展較一、二產業明顯滯后。十三五期間應注重構建合理的產業體系,鞏固海洋第一產業的基礎地位,優化發展海洋第二產業,提高技術水平和資源產出效率,側重發展海洋第三產業,以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2)北部海洋經濟圈具備雄厚的工業產業基礎,技術、資源、人才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海洋經濟發展需要依靠陸海聯動與陸海統籌,實現以陸促海、以海帶陸,充分發揮陸域產業的溢出效應。同時要強化區域內部的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
(3)大力推進科技興海戰略。人才的培養方面要夯實教育基礎,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技術創新方面則注重構建多層次的海洋科技創新體制,同時積極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以此實現科技創新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張h.基于GIS的黑河市森林碳儲量空間分布特征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3.
[2]徐琳.基于ArcGIS的地面沉降數據空間分析技術與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3]張富剛,劉彥隨,張瀠文,翟榮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農業發展態勢與可持續對策[J].資源科學,2009,08:1335-1340.
[4]陳雯,宋偉軒,楊桂山.長江三角洲城鎮密集區的城市化發展態勢、動力與趨勢[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01:28-38.
【關鍵詞】灘涂文明;歷史演變及發展趨勢;調查研究
一、灘涂文明的歷史演變及灘涂資源開發和發展價值
我國海洋灘涂總面積217.04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北起遼寧、南至廣東、廣西和海南的海濱地帶,是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產業的一筆寶貴財富。灘涂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土地資源和空間資源,而且本身也蘊藏著各種礦產、生物及其他海洋資源。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灘涂資源的開發和發展必然會更加鞏固中國海洋大國的地位。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資源的匱乏日趨嚴重,灘涂資源作為強有力的貯備資源,對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具有重要的影響。灘涂資源不僅可以增加耕地面積,促進耕地占用與補償的動態平衡,緩和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還可以促進農、林、牧、漁等的發展,對我國沿海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灘涂文明的歷史演變和灘涂資源的發展趨勢的現狀,課題組于2016年7月到8月期間,利用暑假的閑暇時間,對南通市如東縣的灘涂進行了實地調研,從相關政府部門了解了他們對灘涂資源的開發政策及實施情況,并進行一定的考察調研與數據收集。在此基礎上,通過網絡、圖書館等平臺,憑借調查問卷、實地走訪等方式,掌握了更為詳盡可靠的資料,對灘涂文明的歷史演變和灘涂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二、灘涂文明的歷史發展和灘涂資源開發實證調研背景
目前,已經有許多學者對灘涂文明的歷史演變及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研究:有學者以江蘇灘涂為例對灘涂造林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劉增,1985);有學者研究了灘涂的開發模式并且對此進行了適宜性的評價(王芳;朱躍華,2009);有學者分析了灘涂圍墾的利弊和會出現的問題(文偉;徐向明,2012),有學者探討了在灘涂發展中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李富春;王延樹;胡艷麗;姚祥,2013),有學者研究了灘涂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保障機制(顧長洲;李偉,2011)。以上研究對我國灘涂資源的開發和產業發展等問題提出了建議,進行了嚴謹的論證,但是灘涂的開發和產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發展,開發水平的不斷提高,開發范圍的不斷擴大,開發成果也將不斷豐富,所以對灘涂文明的歷史演變和灘涂資源的開發和發展問題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灘涂資源的開發和產業發展趨勢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資源的短缺;人口的增長和生態的破壞,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尤其是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雖然我國的灘涂資源豐富,但是我國對于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例如,荷蘭利用灘涂圍墾進行個體經營大規模機械化農場, 發展大農業;還有些國家設立淺海灘涂自然保護區,在保護濕地的同時也為當地居民提供環境優美的休憩地,并形成旅游產業等等。相比而言,我國的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單一,發展的農業大多規?;?、機械化程度均較低,并且許多地方不重視設立自然保護區,導致灘涂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另外,在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上,還存在相關法律制度體系不健全;政府的檢查力度不夠強;相關技術水平不夠高等等問題,這些都對我國灘涂資源的開發和產業發展造成了阻礙。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沿海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已逐步成為沿海地區振興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手段。因此,加強對沿海灘涂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向國外的優秀經驗學習。主要把握以下幾點。第一,海岸帶進行綜合管理;第二,利用灘涂生物技術,進行灘涂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第三,設立淺海灘涂自然保護區。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我國的灘涂資源的開發和產業發展就一定能為我們社會主義經濟建添磚加瓦。
四、加強灘涂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的思路
加強我國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關鍵在于兩點。其一,創新灘涂資源開發利用模式。我們不能再跟以前一樣走老路,我們要提高技術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優化產業布局。比如,發展大規模的機械化程度高的灘涂農業;還有,利用高新技術――灘涂生物技術,從而使成本降低,但是形成了灘涂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發展格局。其二,大力推行灘涂自然保護區的設立。灘涂自然保護區的設立,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灘涂資源,形成可持續性的發展,而且還可以發展特色旅游業。這樣,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發展了經濟,一舉兩得。
確立以創新開發灘涂資源方式的目標和實施技術創新戰略加快淺海灘涂資源開發是現在我國灘涂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的最主要的途徑?,F代海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實施技術創新戰略對改造傳統海洋產業、發展海洋新興產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灘涂資源的_發利用要想發展,就只有創新。此外,灘涂圍墾的開發利用,既是我國沿海開發的增長亮點,也是探索實踐的創新焦點。灘涂是一種綜合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只有可持續性發展,才能體現其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水文、地質價值等。
結 語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灘涂文明的歷史演變和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再是離我們很遙遠的話題。中國作為海洋大國,如何向海洋強國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我看來,可以就從灘涂資源著手。豐富的灘涂資源是我們的強有力的后備軍。但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開發利用它,讓灘涂資源最大程度的體現它的價值,并且做到可持續性發展。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的路雖然難走,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成功。
>> 山東省無棣縣侯家村農地適度經營規模研究 山東省兗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的調查研究 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無棣縣物流業現狀與發展分析 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究 山東無棣縣制定落實對殘疾人的稅費減免政策 無棣縣現代農場設計 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分析 山東省文化產業核心層發展趨勢與比較 金融創新支持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構想 淺議無棣縣的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 淺析無棣縣農田水利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河北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山東省文化產業金融支持研究 山東省齊河縣休閑食品產業發展調查 加快江西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探究 借鑒日本經驗探究山東省動漫產業發展策略 1971―2010年無棣縣降水變化趨勢分析 山東省發展綠色經濟的路徑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參考文獻
1.姜秉國,韓立民.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戰略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5:92-96.
2.梁晨.北海市海洋文化產業調研報告[C].中國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產業研究(第二輯).齊勇鋒.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188-195.
關鍵詞:產業競爭力;指標體系;TOPSIS法;對策建議
一、產業競爭力研究基礎
(一)產業競爭力的內涵
產業競爭力,指某國或某一地區的某個特定產業相對于他國或地區同一產業在生產效率、滿足市場需求、持續獲利等方面所體現的競爭能力。產業競爭力的實質是比較的內容和比較的范圍。產業競爭力比較內容指的是產業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最終體現于產品、企業及產業的市場實現能力。產業競爭力比較范圍指的是國家或地區,是一個區域的概念。因此,產業競爭力分析應突出產業集聚、產業轉移、區位優勢等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
(二)產業競爭力研究的理論基礎
產業競爭力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比較優勢原理和競爭優勢原理。比較優勢強調同一國家不同產業間的比較關系,而競爭優勢強調不同國家同一產業間的比較關系。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往往易于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比較優勢要通過競爭優勢才能體現。因此,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性決定因素是比較優勢,而直接作用因素是競爭優勢。
1. 鉆石理論
根據波特的“鉆石模型”,產業競爭力由生產要素、需要條件、相關和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機遇、政府六個要素共同決定。其中前四項是關鍵要素,后兩項是輔助要素,它們之間彼此互動(如圖1)。
(2)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
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分為顯示性指標和分析性指標兩類。
2. 顯示性指標,用以說明國際競爭力的結果,主要包括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兩個指標。顯示性指標可用數學公式進行計算,方法包括四種:一是“貿易專業化系數”(TSC);二是“出口績效相對系數”;三是“固定市場份額模型”指標(CMS);四是“顯示性比較優指標”(RCA)。
3. 分析性指標,用以解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因,反映的是競爭力已經得到顯示的解釋變量或未實現的競爭潛力,可分為直接原因指標和間接原因指標。其中,直接原因指標又可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與生產率有關的各項指標,如勞動生產率、成本、價格、企業規模等;第二類是與市場營銷有關的各項指標,如品牌商標、廣告費用、分銷渠道等;第三類是與企業的組織管理有關的各項指標、如售后服務網點和全球質量保證體系等。間接原因指標主要是指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四要素”模型。
二、廣州市海洋產業競爭力研究分析
(一)海洋產業競爭力指標體系建立
結合廣州市海洋發展情況,利用海洋資源、環境和人口為約束條件,選擇四個量化海洋經濟主導產業評價的基準指標:產業結構基準、市場競爭基準、效率基準、產業關聯基準。
1. 產業結構基準
衡量產業結構基準選取的是經濟彈性系數和產業集聚水平,經濟彈性系數可以反映出產業的發展和萎縮過程;產業集聚水映的是產業生產的集中程度。
(1)經濟彈性系數
產業經濟彈性系是指產業的相對變化量與國民經濟的相對變化量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η為產業經濟彈性系數,θi,t為i在t年的產值∑θ,為所有產業在t年的產值。
(2)產業集聚水平
hi=(xj/x)2,(j=1,2,3,4,...,n)
其中:xj表示j行業i的經濟活動水平,x為全國范圍內該行業的經濟活動水平
2. 市場競爭力基準
市場競爭力基準通常采用產業相對規模和產業環比增長速度來衡量,產業相對規模說明了目前產業的增長實力,產業增長速度則能說明產業的成長性。
產業相對規模m=Δy/y,其中:Δy表示該產業的增加值
產業增長速度v=yt/yt-1,其中:yt表示報告期產業增加值,yt-1為上一期產業的增加值
3. 效率基準
效率基準可以由勞動生產率、就業彈性來表示,勞動生產率反映產業生產的效率,就業彈性系數反映該產業對于整個經濟系統的就業的拉動。
勞動生產率e=xi/li,其中:xi和li分別為i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
就業彈性系數d=r/g,其中:r和g分別為廣州市就業人數增長率和海洋生產總值
4. 產業關聯基準
對產業關聯基準的測度,選取產業對地區經濟帶動率和產業貢獻度。都能反映出海洋各產業對地區經濟的拉動與貢獻作用。關于海洋產業間的關聯系數,采用了灰色關聯模型測度。
產業對地區經濟帶動率V=C*R,其中:C是產業貢獻率,R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產業貢獻度C=M.D,其中:M表示廣州市海洋生產總值增量,D表示廣州市國民生產總值增量。
(二)廣州市海洋產業指標測算及結果分析
1. 廣州市海洋產業指標測算
在指標測算中,主要使用2010~2013年廣州市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各主要產業產值、就業人數。根據上述指標計算公式分別對廣州市2011、2012年的四個基準進行測算,然后分別對2012年的廣州市主要海洋產業發展現狀和這2年的發展變動情況進行分析,測算結果(如表1):
2. 結果分析
(1)產業結構基準
從經濟彈性系數上看,2012年廣州市的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和濱海旅游業的經濟彈性均大于1,說明這些海洋產業發展處于增長階段,增長速度高于廣州市海洋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從變動趨勢上看,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和海洋船舶業處于增長狀態,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和濱海旅游業處于穩定階段,而海洋交通運輸業處于負增長狀態。
廣州市海洋產業集聚水平相對于全國來說,海洋化工業為低寡占型產業,其他均為競爭型產業。從發展趨勢看,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呈聚集趨勢,海洋生物醫藥業、濱海旅游業、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呈分散趨勢,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狀態。
(2)市場競爭力基準
廣州市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濱海旅游業、海洋船舶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相對產業規模不大,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建筑工程低于1%;從發展趨勢上看海洋生物醫藥業呈上升趨勢,其余業均成下降趨勢。
從產業增長速度上看,海洋生物醫藥業增速比較大,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增長比較平穩,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船舶業增長速度有所下降。
(3)效率基準
從勞動生產率看,海洋化工業、海洋船舶業有所下降,這可能與宏觀經濟政策有關,其余產業均呈上升趨勢,正是科技創新在海洋產業發展的作用體現。
從就業彈性系數上看,海洋工程建筑業、濱海旅游業就業彈性系數較大,說明這些產業對勞動吸納的能力比較強,其他產業就業彈性系數比較低;從發展趨勢上看濱海旅游業有所增長,其余產業均呈下降趨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這些產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而是海洋科技創新成果應用于海洋各產業中。
(4)產業關聯度基準
海洋醫藥生物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對廣州市地區的帶動作用比較大,其他產業帶動作用較小甚至呈現負帶動;從趨勢上看海洋醫藥生物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呈現增長趨勢,海洋工程建筑業呈穩定狀態,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船舶業呈下降趨勢。
海洋醫藥生物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貢獻度比較大,其他產業帶動作用較小甚至呈現負帶動;從趨勢上看廣州市海洋產業的貢獻度逐漸分散化,說明廣州市海洋產業的發展更加全面化,逐步走向多元化。
(三)基于TOPSIS的海洋產業競爭力評價
分別用A、B、C、D表示產業結構基準、市場競爭力基準、效率基準、產業關聯基準。用A1、A2表示經濟彈性系數和產業集聚水平;B1、B2表示產業相對規模和產業增長速度;C1、C2代表勞動生產率和就業彈性系數;D1、D2代表產業對地區經濟帶動率和產業貢獻度。采用調查、咨詢專家等指標賦權方法得到如下權重(如表2):
將數據正向化和標準化處理:
其中:xi表示標準化值;Xi表示原始值;Xmax、Xmin分別表示原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將表1中數據標準化處理,然后根據TOPSIS進行測算,得出主要海洋產業發展評價得分(如表3、4):
(四)廣州市各主要海洋產業競爭力現狀
指標體系測算的結果顯示,2012年廣州市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生物醫藥業位居海洋產業發展總得分前三位。說明,這些產業在現階段已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處于快速成長期,對海洋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強大帶動力,符合海洋主導產業的選擇標準,適合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從我國主要海洋產業的發展趨勢看,廣州市主要海洋產業的得分和排名一直在變化。2011年排名前三的海洋產業有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和濱海旅游業。濱海旅游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得分差距比較大,其他產業發展比較平穩。濱海旅游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質量呈現大幅度的提升、其余產業發展質量正在穩步增長。
(五)關于廣州2013年濱海旅游業和港口運輸業與計劃單列市的比較
1. 濱海旅游業
以表5中可以看出,在計劃單列市中國外入境旅游這項中廣州占有很大的優勢,在國內旅游人數這項中廣州與其他計劃單列市并無明顯差距,而在國內外旅游人數這項中廣州次于大連、青島和寧波。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出廣州的濱海旅游業與計劃單列市是旗鼓相當的。
2 .港口運輸業
從表6中可以看出,廣州的港口貨物運輸量僅次與大連,但是與領先于其他計劃單列市優勢并不是很明顯,而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排在深圳和大連之后與青島齊平。從一定的層面上看,廣州的港口運輸業略占優勢,但是優勢并不突出。
三、提升廣州市海洋產業競爭力的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
(一)加強政府對海洋產業的發展引導
海洋開發涉及眾多產業部門,包括港口、水產、運輸、石化及旅游等,各種產業活動之間有較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沖突,因此,要優化廣州市海洋產業結構,需充分考慮海洋開發活動的特殊性與復雜性等,按照資源優化配置原則,做好海洋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規劃在海洋經濟發展中的指引作用,引導海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布局,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二)調整優化海洋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海洋戰略新興產業和高端臨海產業。圍繞廣州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建設工作,重點發展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醫藥和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產業,著力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技術,形成一批重大海工裝備和產品,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規模。突出發展涉海服務業。加快發展海洋運輸物流業、海洋旅游業、涉海金融、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體育和商務服務業,發展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和海上觀光旅游,同時,實現由夏季觀光向四季休閑度假的轉化,進一步提高濱海旅游產品層次,拓展產品內涵,提升海洋第三產業的引領和服務作用。穩定提高海洋第一產業。樹立品牌漁業、高效漁業和生態漁業發展理念,搞好漁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三)創新海洋產業投融資機制
拓寬海洋產業發展融資渠道。擴大海洋產業直接融資規模,依托政府財政資金探索建立海洋產業投資基金,吸收機構和民間資本投入海洋產業發展,鼓勵工商資本、外商投資等進入海洋新興產業,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促進涉海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完善金融支撐體系。創新海洋保險種類與產品,提升海洋產業保險補償能力。創新信貸產品支持涉海項目建設。積極探索涉海抵押融資方式,推進海域使用權交易平臺建設。對海洋第一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給予政策性扶持,加大財政投入和稅費優惠措施,完善涉海政策性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完善保險保障功能。
參考文獻:
[1]劉洋,豐愛平,劉大海,馬琳娜.基于聚類分析的山東半島沿海城市海洋產業競爭力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8(01).
[2]殷克東,王曉玲.中國海洋產業競爭力評價的聯合決策測度模型[J].經濟研究參考.2010(28).
[3]徐叢春,宋維玲,李雙建.基于波士頓矩陣的廣東省海洋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特區經濟.2011(02).
[4]李曉光,崔占峰,王少瑾.藍色經濟區城市海洋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2(02).
[5]王圣,張燕歌.山東海洋產業競爭力評估體系的構建[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1 (07).
[6]扈丹平.我國海洋新興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
[7]孫林林,李同N,吳濤.我國沿海地區海洋產業結構及其競爭力的偏離份額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05).
[8]吳姍姍,張鳳成,曹可.基于集對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國沿海省海洋產業競爭力評價[J].資源科學,2014(11).
關鍵詞:海洋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ocean. The coastal countries (region) al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in marine power (region) a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nation (region). Shandong province, as one of the marine economy provinces, is with urgency, reality and necessity to develop marine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the marin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marin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words: the marine economy;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 K928.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世界經濟不斷發展,海洋經濟的開發逐漸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全球海洋經濟產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億美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7萬億美元,海洋經濟對全球GDP的貢獻率達到了4%。挪威通過開發海洋石油,一舉摘掉了窮國的帽子,成為北歐富國之一,目前70%的國家財政來自海洋的開發利用;日本海洋經濟已占該國GDP的14%。通過分析國內外各國家(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對我省發展海洋高薪技術產業提出策略建議[1][2]。
1世界海洋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1.1 世界海洋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80年代以來,為了適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建立起來的國際海洋法律新秩序和海洋高技術產業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勢,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分別提出優先發展海洋高技術的戰略決策[3]。
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沿海各國(地區)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歐洲委員會(The Council of Europe )的研究估計,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服務直接產生的經濟價值每年在180億歐元以上;臨海產業和服務業直接產生的增加值每年約1100億~1900億歐元,約占歐盟國民生產總值(GNP)的3%~5%;歐洲地區涉海產業產值已占歐盟GNP的40%以上 [4]。
1.2 海洋開發與保護意識普遍增強
自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后,國際海洋政治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公約》的生效實施使沿海各國對海洋的認識進入了全新的歷史階段,海洋意識普遍增強,對海洋在社會經濟、國防建設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高度重視。發達國家已經把海洋開發作為國家戰略加以實施,形成了許多新的海洋觀,如,海洋經濟觀、海洋政治觀、海洋科技觀、海洋地理觀以及新的海洋國土觀、國防觀、海洋軍事空間觀等[5]。
1.3 人口與海洋的聯系日益緊密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人口、經濟、產業不斷向沿海地區聚集,海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目前世界上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區,預計到2025年將有接近75%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區。如,美國大西洋沿岸的“波士華”城市群面積約13.8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500萬, 該區面積雖不到美國國土面積的1.5%,卻集中了15%,左右的美國人口,制造業產值占全美的30%以上,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和世界經濟的重要樞紐;日本東海道城市群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占日本總面積的20%,人口近70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61%,集中了日本工業企業和就業人數的2/3、工業產值的3 /4和國民收入的2 /3,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樞。
1.4 海洋科技投入不斷增加,研究領域不斷拓展
20世紀80 年代以來,美、英、法等傳統海洋經濟強國以及近鄰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都分別制定了海洋科技發展規劃,提出了優先發展海洋高科技的戰略決策。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海洋科學技術發展政策,旨在激勵和引導科學技術發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升海洋競爭力,保持其在海洋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海洋科技的發展使得海洋研究領域不斷拓展,而海洋研究領域的拓展又導致海洋開發深度逐漸加深,難度不斷加大。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深??睖y和開發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科學考察船、載人潛水器、遙控潛水器、深海拖拽系統、衛星等先進設備的使用,人們對海洋的開發開始從近海轉向深海,開發內容也由簡單的資源利用向高、精、深加工領域拓展。
2國內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盡管我國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總體水平仍然不高。由于海洋的復雜性、研究的艱巨性以及投入的有限性,使海洋調查、監測以及對海洋資源環境基本規律的研究相對缺乏,目前為止還沒有弄清我國近海的資源環境狀況;海洋技術裝備落后,海洋基礎建設緩慢;海洋科技投入水平低;可供轉化的高技術成果少,轉化率低;海洋科技體制改革有待深化,海洋高技術人才不足,創新能力不高;促進海洋高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有效投入機制尚未建立;海洋經濟整體規模偏小。
中國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重點是發展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化工程技術,開發海洋藥物資源,形成海洋醫藥產業;發展海洋農牧化技術,培育優良生物品種,推動海水養殖業發展;開發海水利用技術,擴大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規模,形成海水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海洋環境技術,推動海洋儀器儀表產業、海洋環保產業的發展;發展海洋生物制品研發技術,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形成海洋生物制品加工產業。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實現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對于國家海洋經濟以及科技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十一五” 期間,沿海地區各級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努力推進海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海洋經濟運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海洋經濟現已成為帶動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構建開放型社會的有力支撐,也為 “十二五”時期實現海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浙江、廣東、福建、天津和遼寧等省市堅定不移地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分配海洋高新技術研究和開發資源,通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市場開發,將海洋高新技術大規模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道路,形成了一些成效顯著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模式。如:以技術為依托發展海洋高新技術企業——建立海洋高新技術企業,使海洋高新技術的研制與生產緊密結合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有效模式;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中的合資模式——利用外資進行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模式;產業園模式——創辦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和示范基地使之成為海洋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和輻射中心及積極培養和引進海洋高新技術研發人才,集中力量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等模式。
3加快推進山東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山東省是我國的海洋經濟大省,海洋產業基礎較好,門類齊全。良好的海洋產業基礎條件是山東省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石。但還有一些因素制約著山東省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如產業技術含量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不足;科研機構分布過于集中,科研管理體制比較陳舊;科技投入明顯偏低,人才結構亟待優化;產業積聚度不高,資源共享機制有待完善等。
山東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還剛剛起步,需要在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加大優惠扶持力度。要結合《全國海洋科技興海規劃綱要(2008-2015)》以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要求,加快制定相關鼓勵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 實行政策聚焦,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優勢、產業基礎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等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加快海洋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組建一批“科工(農)貿一體化、銷一條龍”的大型海洋科技產業集團。在工作指導方面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
2. 加大資金投入,增強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金融支持。除省級財政增加對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外,鼓勵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所屬的市、縣(區)財政增加對海洋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研發的投入,增長的幅度高于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對入駐基地企業可享受各種形式的財稅優惠政策,對公共實驗平臺建設、企業引進境外先進專有技術等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對重點產業及配套生產企業購置土地或物業方面給予補貼。幫助致力于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解決人民幣銀行貸款授信額度,并給予部分貸款貼息。
3. 加強政策引導,加快集聚海洋高新產業風險投資。盡快落實山東風投引導基金的投放。率先建立促進風險投資集聚的政策體系。形成多渠道風投引導基金政策的集聚。
4. 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人才集聚,構建海洋高新技術的人才高地。加強海洋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對于重點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的個人所得稅給予補貼或部分返還,并在戶籍、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出入境手續等方面實行系列的優惠政策。設立海洋高新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獎勵基金,鼓勵科研人員結合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企業生產進行有針對性的海洋高新技術應用研究。
5. 加大對海洋高新技術集聚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加快臨港新城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商務商貿、教育、居住、醫療、旅游等綜合配套設施建設,營造引人入勝的海洋生活環境,成為郊區生態環境優良、形態美好的宜居新城之一。
6. 實施規范化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要實現藍色經濟區的可持續發展,依法管海、依法用海是關鍵。
參考文獻:
儲永萍,蒙少東.發達國家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及對中國的啟示[J].湖南農業科學,2009,8:154-157.
劉容子.海洋高技術發展趨勢[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0,3(1):35-42.
付一新.各國海洋產業界定與海洋經濟發展統計比較[J].經濟論壇,2011,8:144.
郭軍,郭冠超.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思考[J].宏觀經濟與管理,2011,1:39-41.
向云波,徐長樂,戴志軍.世界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上海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初探[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9,26(2):46-52.
張莉.世界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N].中國海洋報,2007,3.
胡建廷,鄭冰,馬健.山東海洋科技創新現狀芻議[J].科學與管理,2006,3:27-30.
關鍵詞:臨港產業 發展趨勢 發展原則 發展舉措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5-295-01
一、臨港產業的發展趨勢
近些年來,海洋經濟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海洋經濟內容豐富,涵蓋諸多方面,而臨港產業成為海洋經濟一個重要熱點。進入21世紀臨港產業已成為沿海國家或地區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
國際發展實踐表明,臨港地區尤其是港口城市通常都是產業集中、物流集散、要素集聚、經濟繁榮的發達地區,如美國的紐約、洛杉磯,日本的沿太平洋工業帶,以及新加波、香港等,都是依港而建。世界上多數沿海地帶由于有港流而成為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我國沿海地帶,上海的洋山港開發,寧波――舟山港的一體化規劃,福建省組合福州、廈門、泉州港的力量,打造海峽西岸物流中心。臨港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大進大出的特征。蒼南縣要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關鍵就在于通過臨港地區開發,釋放臨港地區的巨大潛能,切實把臨港地區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主戰場,推動蒼南縣產業的優化升級。充分利用臨港優勢,抓機遇、搶時間,加大推進力度,盡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分散優勢整合為整體優勢,全面提升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的水平。
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基地,培育大園區,快上大項目是臨港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按螽a業”指市場前景廣闊,比較優勢明顯,具有導向性、支柱性、帶動性的產業;“大基地”是指形成特色產業企業群體,規模擴張,配套服務體系健全,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的產業聚集區;“大園區”是指環境好、成長快、能夠促進優勢生產要素集聚的發展平臺;“大項目”是指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建設載體。
二、發展臨港產業的基本原則
發展臨港產業要遵循港口開發和產業開發的規律要求,緊密結合蒼南實際,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策略,形成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為支撐的可持續發展的港口經濟體系。
1.可持續快速發展原則。按照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理論,蒼南縣經濟總體上處于工業化中期。這個階段社會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海洋經濟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因此,政府在指導海洋經濟發展的時候,要注意環境與生態建設,在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堅持海洋經濟適度快速發展的原則。
2.重點發展主導性支柱性產業原則。海洋經濟發展要突出重點:一是大力發展海洋資源加工業和臨海重化工業,形成帶動全縣經濟發展的臨海工業經濟地帶;二是堅持捕撈、精養、深加工協調發展的方針,努力發展外海和遠洋捕撈業、港灣和近海網箱養殖業、海產品精深加工業。保證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三是充分發揮環境優勢,把蒼南建成海島度假旅游勝地;四是在海運、公路、鐵路、航空綜合運輸體系的框架下,加強港口建設,發展海洋交通運輸業和物流業。
3.科技興海原則。整合海洋科研力量,培養海洋科技人才,努力引進智力、人才和科技成果,推進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高新科技發展。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促進海洋開發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資源節約型和循環經濟型轉變,增強海洋產業的競爭力,提高科技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三、發展臨港產業的主要舉措
為適應臨港產業的發展需要,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善海洋經濟發展環境。
1.加強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做好宣傳工作,強化民眾海洋意識,使海洋經濟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創新管理體制,建立限期辦結制、首長責任制,對歷史遺留重大項目進行清理,建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制度。簡化審批程序,建立行為規范、程序簡便的審批制度。建立臨港產業開發信息網絡,加強經濟預測和信息服務。
2.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通過舉辦招商會議、走出去招商、穿針引線和中介等方式,加強海洋產業的招商引資推介工作;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招商引資,建立招商引資獎勵制度。
3.以優惠政策吸引大項目。組織力量研究制定適合蒼南特點的稅收政策、土地政策和產業政策;在國家政策允許下,鼓勵各種投資者開發投資。積極發展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企業投資項目的融資渠道。
4.建設市場服務體系。加強中介服務,培育多層次的海洋經濟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貿易市場、海域使用市場、海洋科技市場、人才市場、信息市場等,完善市場運行機制,為國內外企業進入臨港產業園區創造良好的環境。
5.建設海洋公益服務系統。建設海洋產品質量、環境及災害監測體系和預報、預警系統,增強海洋地震和海嘯預報預警的能力;建設海洋、氣象、公安邊防、環保、海事、民政、廣播電視等相關部門組成的防災減災應急機制,全面協調災害預報、災情評估和災后救助等的組織領導,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關鍵詞 廣西 海洋化工 專利信息分析
1.引言
海洋化工業是指以海鹽、溴素、鉀、鎂及海洋藻類等直接從海水中提取的物質作為原料進行的一次加工產品的生產活動。據科學家測試,海水中含有80多種化學元素,其含量最大的11種依次為氯化物、硫酸鹽、碳酸氫鹽、溴化物、硼酸鹽、氟化物、鈉、鎂、鈣、鉀、鍶等;在80多種元素中,其中有17種元素是陸地所稀缺的,其數量比陸地儲藏量要大得多,對提供人類能源和工農業現代化的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2.我國海洋化工產業專利信息分析
2.1海洋化工產業專利申請與授權趨勢分析
任何現代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該領域的技術發明創造。產業從無到有,從興起到衰退,總是伴隨著該領域專利申請數量曲線的變化而變化?;趯@暾埖臄祿治鑫覈?0年海洋化工專利申請,對把握海洋化工產業發展趨勢有指導作用。
圖1 2002-2011我國海洋化工專利申請與授權趨勢見
從圖1顯示,10年間我國海洋化工專利數量增長呈現出典型的朝陽行業曲線特征,合我國海洋化工作為新興產業的技術特點。發明專利的申請量與授權量從2006年開始的大幅增長,與我國2006年《國家“十一五”海洋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的有力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十一五”期間我國海洋事業跨越式的發展,各沿海省份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開展科技興海,取得了初步成效,也證明了科學技術和知識創新能力對于海洋產業的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2 海洋生化工業用酶專利分析
圖2.1 海洋工業用酶申請與公開趨勢圖
海洋工業用酶專利申請在2007年以前不足每年5件的申請量,說明該時期以前對海洋工業用酶的研發投入不夠重視,2007年開始增長,說明申請人的相關研究已開始有所突破并企圖搶占市場份額。值得一提的是,5項外國發明專利均在2008-2011年申請,說明該領域外國公司進入中國時間較晚,說明海洋工業用酶領域在全世界范圍內起步較晚,擁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我國在海洋工業用酶專利申請排名前五名的分別為山東 26項發明專利,江蘇 6項發明專利,浙江5項發明專利,遼寧4項發明專利,安徽 3項發明專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國專利申請占了總量的近10%,說明國外科研機構已經開始重視我國海洋生化工業用酶領域,我國應加大力度發展自身技術,做好國外申請專利的相關準備與應對措施。
圖2.2 海洋工業用酶申請各省分析
綜上所述,在海洋生化工業用酶領域我國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各種理論技術發明多由相關研究所完成,在技術生長曲線中處于萌芽期階段,相關參與研究和開發的人員相對較少,在獲利能力方面短期內難以見成果,需要在技術科研相關方面給予扶持,使其在產品方面得到突破與創新。
2.3海洋精細化工專利分析
專利公開相對于專利申請具有滯后性,故專利公開數據與專利申請數據存在一些差異,但總體變化趨勢保持一致。由圖中可以看出:在2008年專利申請量最多,2011年僅次于2008年,專利申請量6件,而2004年未有專利申請;其余年限專利申請量比較穩定,保持在3件或4件??傮w來看,我國在海洋精細化工領域方面的專利申請比較穩定,但每年的申請量較少,與我國擁有大面積海域的地理優勢存在不和諧之處。
我國在海洋精細化工領域專利申請數據最多的省份為天津市,且遠遠高于其他省份,其次是山東和遼寧,分別申請專利有3件、北京和廣州、四川專利申請各有2件,江蘇、臺灣和河南省也均申請有專利。如圖:
圖2.6 海洋精細化工領域各省份專利申請量圖
綜上所述,我國在海洋精細化工領域的專利數量較少,且針對支持提溴、提鉀等新技術研發,大力發展溴系列制品、苦鹵綜合利用制品、精細化工等產品的專利更少,專利技術尚不成熟,從側面也表明我國在海洋經濟化工領域的巨大發展前景。
3 促進廣西海洋化工產業發展的對策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進行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技術革新,加快以海洋資源為依托的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廣西作為臨海大省,占據著明顯的地理優勢,在海洋新興產業相關領域并未有突出成就,為加強廣西該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尚需較長的一段路要走。基于廣西現有海洋新興產業相關技術現狀,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快廣西海洋化工產業發展。
3.1增強海洋資源開發意識,合理利用海洋資源
制定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建設國家級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綜合示范區和產業化基地,強化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裝備研發和生產基礎,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產業技術、裝備和產品體系,是推動廣西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和發展。
3.2加強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培育海洋科技人才
我區海洋新興產業的發展要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科技隊伍和科技人才的培養。借鑒山東福建等省份的先進經驗,廣西在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布局上,應以大學和相關科研機構為依托,建立新型海洋科技人才激勵機制,構造引進和培養海洋科技重點人才的良性環境,形成以人為本的人才梯隊,以盡快縮小海洋科技水平與海洋經濟發展需要的差距。
3.3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
基于我國海洋新興產業專利申請情況來看,一方面產業相關技術不夠成熟,缺乏科研技術的支撐,產品科技含量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大學與科研機構的相關專利苦于缺少將專利成果付之產業的渠道,導致相關專利發明壽命普遍較短。因此,廣西要大力促進產學研結合,以促進專利成果產業化,推進廣西海洋開發形成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改造成和提升海洋經濟的發展。
4 結束語
近十年我國海洋化工專利申請數據的時序曲線充分顯示著一個典型的朝陽產業趨勢,廣西政府把加快海洋化工新興產業建設列入“十二五”科技規劃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要想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廣西需要加強海洋化工產業支持力度,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型高新技術海洋化工企業,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海洋化工技術科研水平,力爭建設成全國優秀的海洋化工基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