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14:51:39
序論:在您撰寫高三語文學科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了解高三語文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激發他們學好語文的前提
高三學生面臨高考壓力,各學科的學業負擔都更加繁重。面對各科老師爭分奪秒,不少學生會選擇“舍棄”一兩個學科的學習時間,而語文便成了他們的首選?!胺艞墶闭Z文學習的時間,這是許多高三語文學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中一部分的語文學困生在其他學科表現優異,唯獨語文學科“瘸腿”,我們將其稱之為――學優生中的語文學困生: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投入得到有效回報幾乎是所有學生苦苦追尋的“成功秘笈”,在這種功利心理的驅使下,被認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語文學科便“理所應當”地被部分學生擺在了“不重要”的位置,學優生中的語文學困生便是如此。
另外一部分W生屬于各學科成績均不理想,是班級里的“后進生”,我們將其稱之為――“全科學困生”:這類學生都存在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源于他們成績的不理想,他們感覺自己不受老師重視,或是受到成績好的同學的排擠,有的甚至認為成績差使他們抬不起頭。這類學生雖然渴望學好,可由于自信心的缺失,他們常常感覺到自己能力不足,產生“我可能不是學習的料”的消極思想。
二、矯正高三語文學困生不良心理,是提高他們語文成績的保證
要想提高三語文教學質量,就要找到每個學困生的語文薄弱因素,對癥下藥,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因此,能否做好“高三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衡量高三語文教師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標志。
1.尋找需求點,消除“語文學困生”的不良心理
針對有功利心理、厭學心理,或是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語文教師應傾聽他們的心聲,積極尋找他們的需求點:對于學優生中的語文學困生,應該讓他們認識到各科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動力。對于全科學困生,在各科成績均不理想的情況下,應該讓他們明白,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只要你會說話,你就能學會,只要愿意投入時間,語文成績要想在短期內提高一個層次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2.抓住閃光點,培養“語文學困生”的意志品質
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明確肯定、扶植,使之發揚光大。無論哪類“學困生”,意志薄弱是他們的共同特點。語文教師要善于培養“學困生”的堅強意志,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喜悅。一旦學生真正地相信自己有學好功課可能的時候,就會創造出奇跡。
3.凸顯魅力點,增強對“語文學困生”的感染力
學困生長期生活在受人歧視和嫌棄的陰影里,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關心,久而久之,就與同學和老師在心理上產生對立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打動他們、感染他們,努力為學困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精神氛圍,滿足他們的正當需要。同時,語文教師要借助課堂凸顯自身的魅力,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教學技能,將語文課上得精彩,讓學生喜歡語文,并為之努力,燃起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三、找準高三語文學困生的教學突破口,是提升他們高考成績的關鍵
矯正語文學困生的不良心理,這是提升語文學困生成績的保證,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師要找準高三語文學困生教學的突破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研究發現,高三語文學困生最薄弱的環節就是作文。找到高三語文學困生的最薄弱環節,也就抓準了分數的最大增長點。隨著高考日子的日益迫近,學困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仍為自己裹足不前的寫作狀況憂心忡忡。他們認為要想在作文上拿理想的分數,太難!
心態是軟實力,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及時堵住學困生的這種心理漏洞,既要及時鼓勵學生,讓他們知道,寫了10余年作文的他們,已經積淀了豐厚的思想和知識底蘊,讓他們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又要幫助他們抓住作文得分的漏洞所在,進一步加強針對性訓練,相信只要努力,把握寫作的技巧,提升10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了五個系列,分別是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在“詩歌與散文”這一系列中,有五項具體的課程目標。下面筆者就課程目標和教學建議進行比較分析。
一、培養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边@一目標提出了詩歌與散文閱讀鑒賞的總體要求。從中可見,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被放在目標核心的位置。語文屬于人文學科,它肩負著“德育”“美育”的目標,而對審美能力的鍛煉和審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長時間的引導與熏陶。審美情趣是個體在審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偏愛。高中時期,正是學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過渡時期。他們的審美情趣也從兒童趣味向成人趣味發展,因此,此時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平時接觸到的資源如偶像劇、網絡小說、娛樂節目往往帶有通俗、淺薄、娛樂性的特征。因此,通過對選修課本中優秀詩歌與散文的閱讀和學習,學生可以在比較中自覺選擇更有營養和美感的資源,在閱讀中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的教學建議。這項建議將“誦讀”作為核心概念,通過誦讀感受古典詩詞的音韻之美,體味蘊含在詩文中的深刻意蘊。
二、開闊閱讀視野,理解作品內涵
“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詩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并給予恰當的評價。”這一目標表明“詩歌與散文”選修課程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和閱讀量,重點體會詩歌和散文中蘊含的思想內容。在必修課本中,由于課時的要求,收錄的課文是很有限的,學生的閱讀范圍較??;而選修課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選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學生通過閱讀可以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學特色。在這一小段話中,兩次提到了“思想”??梢姡n標對理解詩文的思想還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詩言志”。詩歌、散文較小說、戲劇更為直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蘊含的思想內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視對詩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就是對學生的道德陶冶與教化。
在教學建議中這樣寫道:“應在一定的閱讀量的基礎上,精選重點,鑒賞研讀”。這一建議突出了“點面結合”的策略?!耙欢ǖ拈喿x量”對應了該課程目標的“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詩歌、散文作品?!本褪且袕V闊的閱讀視野,豐富的閱讀內容。
三、精選重點詩文,研習傳統文化
“借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與附錄一建議的古詩文程度相當),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边@一目標提出了對古詩文閱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它對古詩文閱讀有兩個層級的要求,一是讀懂,二是背誦。要“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闭n標將古代詩文單獨提出來闡述,體現出課標對古代詩文學習的重視。“讀懂”就是要在翻譯時做到“文從字順”;而“背誦”則是倡導“熟讀成誦”。古代詩文是我國民族精神的載體,學生可以通過感性的閱讀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號泛濫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獨立和身份的認同。
教學建議中的“精選重點,鑒賞研讀”主要對應了該課程目標中的“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與附錄一建議的古詩文程度相當),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就是指對于不同難易程度和藝術價值的作品在閱讀上要有一定的區分,挑選出一部分富有價值、難度適中的作品進行重點學習,精讀細讀,而對其他作品可以進行泛讀。
四、學習鑒賞方法,發現多維意蘊
“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詩歌、散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边@一目標主要從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出發,要求學生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學習詩歌與散文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感性認識上,還需要借助理論和方法對詩歌散文進行理性的認識。由于詩歌和散文屬于兩種不同的文體,因此,鑒賞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對于詩歌來說,可從格律和意境兩方面賞析,而散文則可從語言、意境、藝術構思、表現技巧等方面賞析。
本課程目標給出的教學建議是:“應重視作品閱讀鑒賞的實踐活動,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教學中不要一味追求統一答案,也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這一教學建議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作品的多維闡釋。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側重于鑒賞實踐,邊閱讀邊鑒賞,而不是一味講授理論知識。
五、嘗試詩文創作,鼓勵學生實踐
“嘗試詩歌、散文的創作,組織文學社團,展示成果,交流體會。”這一目標是對創作實踐活動的指導,是對詩歌、散文學習的一個更高的要求,即將所學的表達技巧和藝術手法運用到實踐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課標要求的只是“嘗試”,因此,更強調的是學寫詩歌、散文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
“對有興趣嘗試詩歌散文創作的學生應給予鼓勵?!薄疤岢e辦詩歌散文朗誦會,組織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積極向校外報刊投稿?!边@兩項建議主要對應上述課程目標,表明了教師應有的態度——鼓勵與提倡。剛開始創作的學生,文筆難免會生澀稚嫩,要多鼓勵多支持,發現學生習作的閃光點,激發學生不斷創作的動力。舉辦詩歌朗誦會,組織文學社團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校園里形成熱愛文學的良好氛圍,教師應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體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技術的時代,我們的語文課堂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這項建議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師應通過ppt展示、朗誦視頻播放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或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边@項建議要求教師提供資料幫助學生理解作品,而資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師學會利用媒體資源。“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體現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從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利用媒體資源,提高自學能力。
七、小結
[關鍵詞] 高三語文 教學策略 綜合素質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三的語文教學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學生經過前兩年的語文學習,在掌握了豐富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應該進入了知識的內化生成和發展創新的學習階段。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因基礎薄弱,往往對語文產生一種難言之痛。高考又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在最后的沖刺階段,提高語文成績,難于上青天。不過,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注意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頗有一定的成效。
一、務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注重板塊,以一點帶全面
高考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抓分”,為了高考能抓住分,就要狠抓基礎知識,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學生是否優秀,要在細微之處見分曉?;A正是細微之處,只要抓牢基礎就可以拿高分。因此,在平時的復習中,就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把握。老師總結出一些高中學生應該基本掌握的字音和字形,并印發給學生,然后不定期考查其中的內容,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時間長了,學生再做選擇題的前兩道題時,自信心就明顯增強了,正確率也明顯提高了。
實際上,適應高考新題型與狠抓基礎并不矛盾,很多高考新題型實際上并不“新”,比如高考中新增加的“文言文翻譯”和“古詩鑒賞”就是我們平時經常練習的題型,它不過是從選擇題演化成了主觀題而已。因此,我仍然沿襲了以前的講課方式,對文言文,我仍然特別注重文言文句式的特點以及詞性、古今異義、通假字等老知識點做認真講解;對古詩鑒賞,我也是仍然特別注重對詩人的寫作風格、詩詞背景、描寫方法等做分門別類的講授。從這個角度來看,高考題型的變化實際上對我們的教學帶來的沖擊并不是很大。
老師要注重板塊教學,以一點帶全面。比如古詩鑒賞這一板塊,我計劃分形象、語言、技巧、思想內容、觀點態度五個板塊給學生復習。每個板塊教給學生基本知識、答題方法、基本術語,這一板塊訓練好了,對現代散文這一板塊,語言運用里的修辭等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二、注重情感,培養學習興趣;設置障礙,激發學習熱情
語文學科尤其是高中語文一直在學生的心目中處于弱勢地位,有的學生從來都不重視語文學科,有的認為學與不學是一樣的,感覺似乎下了一番苦功夫,好像成績上也沒有明顯的進步。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開始逐漸減少,再加上高三的時間緊張,各科的練習如排山倒海般壓在學生身上,因此,許多學生就開始逐步放棄語文學科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語文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占領陣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兩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對厭倦語文學科的學生先進行思想疏導,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意識到語文學科在學習和以后的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還要他們明白語文學科也是一個可以通過努力提高的學科。讓學生堅信經過高三一年的強化訓練,他們一定能在知識儲備、閱讀水平、解題技巧以及寫作文采等方面有一個全新的飛躍。而且,語文學科是高考第一科,成績的好壞,將極大地影響到以后的考試情緒,千萬忽視不得。學生是明白事理的,只要我們耐心地為他們講清道理,一般來說,學生是比較容易接受老師的勸解的。第二步,老師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語文課不能讓學生做數理化。如果這個陣地都不能占領,要指望學生課后在學語文幾乎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必須堅決占領我們的陣地。
三、注重交流,搜集高考信息;適應形勢,探索教學途徑
高三開學前,筆者認真學習了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盡量把握各種題型的命題特點、規律和走向以及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領;積極探索高三語文教學的方法,語文教學的靈魂,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們學生的高考語文成績,探索如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漢語言素質。本人特別注重高考動向,搜集有關高考的各種信息,并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案。因為我深知:教學實際上就是一場戰爭,誰的信息靈,誰就掌握了先機,誰也就有了獲勝的把握。準確的信息,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少浪費許多學生寶貴的時間。從某一個角度來說,誰掌握了準確的信息誰就贏得了更多的有效復習時間,誰就搶得了主動,占得了先機。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作為教師的我們也逐步擺脫了“粉塵漫天飛,黑板到處掛”的教學模式。老師還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因為多媒體這種教學手段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容量,還會使學生的興趣點更加集中,識記只是更加牢固。就語文學科來說,這種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擺脫單純靠聲音傳授知識的單一形式,增加了直觀性和形象性。
四、注重試卷分析,梳理知識要點;規范時間,營造考試氛圍
高三教學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考試頻繁。我們絕不應輕視任何一次考試,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課堂測試,我們都會根據題量的大小以及題目的難易為同學們規定考試時間。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營造一種緊張的考試氛圍,以期與高考合拍,讓學生們經常感受這種限時的緊張的考試氣氛,一是可以鍛煉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個好的應試心理狀態;另外一個目的也是讓學生們注意掌握自己的解題速度,避免因題量稍大而答不完的現象出現。
每一次檢測、考試結束以后,進行詳細的試卷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中分析出哪些問題是學生掌握得最為薄弱的。同時,這些薄弱的環節也為我們確定了以后的教學方向,最主要的是,通過試卷分析,我們可以避開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知識要點,甩開這些“包袱”以后,我們就可以輕裝上陣,教學中的針對性就會更強,經過反復幾次的“甩包袱”的過程以后,最終會使學生達到全面掌握各個知識點的目的。這樣的綜合運用,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綜上所言,在新課程高中語文改革教學浪潮的推動下,高三語文教學必須加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連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為他們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奠定良好基礎。學生在開放式的教學中,形成“在學習中掌握知識,在實踐中提高技能”的良性循環,定能夠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和審美價值觀,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張孔義.新課程中學語文實用教學85法.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4,4.
[3]董梅.淺談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三語文教學的應對策略.中學語文(下旬),2008,(05).
關鍵詞:高三學生 語文心理策略
教育心理學認為,心理素質是生命的精神載體,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其它一切素質將失去存在的意義。處于高考緊張備戰時期的高三學生在語文學科方面往往存在淡薄意識,以致作為母語的學科語文居然得不到學生的重視,語文科成為了不少學生高考科目中的“短腿”,這與學生的特殊心理無疑有很大的關系,仔細探討這個問題無論是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高考成績還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筆者經過認真搜集材料,,比較研究,發現總結了一些特點,并分析其成因,探究應對策略。希望對高三語文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學好語文學習起到一些作用。
一、特點
功利性強,急于求成。 處于激烈競爭中的高三學生往往以能否迅速提高成績,提高成績的速度來判定在學習的哪一方面花多少時間。而“語文學科知識的掌握在于學生不斷地積累和鞏固。”1語文學科需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特點又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的這一心理。過分功利的學習動機導致很多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違背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學生對語文淡薄意識明顯。長期以來社會上流傳著語文學科拉不開差距的思想不可能不對學生產生影響。有的學校指導思想也不正確把語文學科排在了高考科目的最后一位。高三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為緊張的一年,許多學生希望在這個短暫的時期考到最好的成績,而語文學科本身的循序漸進性又不能象其他學科那樣在短時間內增長特別多,反而讓學生覺得即使不努力,也不會下降很快。
依賴性強,缺乏自主意識。長期以來,學生已經習慣了依賴老師。老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做,不敢越雷池一步。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逐一進行檢查,學生才肯做。高中的學生依然沒有忘記這種模式,即使背課文,也習慣于給老師背課文,這樣他們才有信心背。高三的學生依然無法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布魯納認為: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除了盡可能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以外,“還應當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
二、形成原因
語文成績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在高考這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中取勝依然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目的,分數依然是一個硬性指標。高考語文涉及的知識面很寬,而學了十幾年的語文在一年之內有突飛猛進的提高實在是難上加難,而其它的科目努力起來卻可以前進不少。老師所總結的那些做題方法和技巧也不象其他學科那樣見效,而且還受理解能力的限制。不少學生語文學習成就感不強。有的學生開始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了,但考試時因為理解能力不夠,還是無法得到高分。而那些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做的學生憑語感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分數。社會上長期以來流傳“語文拉不開差距”在學生心理已經形成。個別學生甚至以為即使不在課堂上努力學習,作為中國人語感也不會差到哪里。
高三時考試頻繁,而且形式單一,一套套形式大同小異的模擬題讓學生感到沒有高一、高二時那樣賞讀作品的樂趣。這樣對于一些文學愛好者也漸漸感覺到高三語文課堂已經不再是他們自由馳騁的天地,而是考試的訓練場。
學生正常的閱讀權利被限制或剝奪。古今中外的大多數文學作品都是精華,學生大膽地閱讀可以提高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還可以拓展視野。少數學生限于小說閱讀中不能自拔的反面勢力讓少數學生家長、老師不能正確引導學生閱讀,把學生正常的課外閱讀理解成閑書,進行沒收,這樣學生的一點點求知欲也被抹殺了。
過分追求有趣的學生心理特點導致學生對武俠、故事會、讀者等雜志較感興趣,而對比較難懂的學術性文章、科技說明文不感興趣。曾經有位學生提議如果課本編的象作文書那樣適合學生理解就好了。
可見,還需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只以趣味判定書的好壞,還要看它能否給自己實實在在的提高。
數理化的練習可以迅速地改變學習成績,學生做對題后,往往會有成就感,而語文學習不是通過做練習來完成的,硬性作業少、軟性作業多,硬性作業要天天檢查、評比,軟性作業效益是隱性的、長期的,所以他們投入的精力就少,甚至有些學生還認為,語文考試的成績往往是不定性的因素更多,考得好與否,關鍵不在于復習、學習的情況,更在于臨場的發揮與“運氣”
三、應對策略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葉克斯--多德森(Yerkers Dodson)律向人們揭示了, 在一定范圍內,動機增強,學習效率也隨之增加,動機過弱不能激起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因地質宜地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首先,應該從思想上教育學生,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基礎性,讓學生明白學好語文對其他科的影響。語文素養是基本素養,其重要性在于決定一個人的文化歸宿、決定了一個人了解中國社會的能力3。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科對現實生活的重要意義可以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強大動力。記得教高一時,有部分學生不明白為什么現代人要背誦古文。我給他們講有個同學過五關斬六將即將贏得工作機會,但在適用期內因為把“沁園春”的“沁”讀錯了,就失去了工作機會。
其次,要讓語文課上得精彩。每一堂語文課都是教師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應該使語文課堂生動活潑,并且富有文化內涵,讓學生感到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了,比教師被迫學習效果要明顯得多。教師的作文批語、課外談話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再次,盡可能的讓學生參與,體會主人翁的自豪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只要學生參與了,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最后,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會了學習方法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探究,自主學習。
總之,改變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科的錯誤思想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分析他們輕視語文的心理特征,對癥下藥采取有效措施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語文作業研究》中國語文課程網
【關鍵詞】 高三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11-0024-01
1 高三語文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的成績現狀
語文教學的成績與其他學科、同年級同班相比,平均分不如其他學科高。語文教師在學生評課中的滿意率也不如其他學科高。就學生個人來看,成績提高不明顯。中等生是老師用心給予幫扶的對象。語文教師對這部分人的成績提高沒有把握,甚至會出現越幫越差的現象。社會各界對中學語文教學評價不高。我們語文老師比其他任何學科的老師都辛苦,既要完成比其他學科厚的多的課本的教學任務,還要加班加點地批改作文,搬過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結果換來的是學生、領導、社會的不滿意,甚至指責。
1.2 教材與考題的不一致
我們的語文教參只說結果不講其中的道理:主題思想怎樣總結出來的?為什么層次結構那樣劃分?它不管。高考要考的重要詞句的含義怎樣解釋?重要信息怎樣提煉?這些思維規律它也不給指出來。有些內容老師還不理解其所以然,就讓學生記錄下來,反正“我”都教給你了,書上就這么說的。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占用大量時間做了與考試題目的要求不一致的工作,所以勞而無功。這也是造成語文教學成績不理想的歷史性原因。
1.3 教學過程(環節)中存在不科學因素
“理解”是講課的一個目的。不通過你講解,學生照樣能理解,那么”講”是不科學的。怎樣讓學生理解?如果通過你的講解尤其是在他沒有什么體驗、感悟的情況下通過你的講解達到理解,那就不科學。語文“理解”了的結果往往需要記憶。而你講后才剛剛理解,但是他記憶不住,也不科學。讓學生多讀,結果越讀越沒勁,因為沒有效果。還如,作文批語,語言簡練流暢、結構嚴謹、內容豐富、立意深刻等等正確而空洞的套話,老師批與不批,學生看與不看都對寫作水平沒有影響。
1.4 增加負荷是錯誤之舉
高三,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時期。于是乎,加大訓練量,星期天不讓休息,以考促學――意圖很好,出發點不錯。其實這種給師生加負的舉措,既無科學性,又無操作價值,因此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事實告訴我們:首先,語文學習成績與考試頻率、難度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因為學科特點決定了語文的教學,與理科有天壤之別,要求教師注目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懂、悟、聯、用――即明白原理、理解體驗、聯系聯想、遷移運用,學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師可以代勞的,也不是通過考試就能辦到的。據此可見,當前高三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師將教學的重心誤投于頻繁的無休止的也將是無益的考查考試上了。其次,師生在頻繁的考查考試中,只得窮于應付,疲于奔命,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積極準備,因此效益很差,必會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憊,也讓人悲觀失望。這恰恰表明:那種津津樂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試萬能的做法,已經走進了死胡同。
2 解決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的問題的對策
2.1 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1)認識高三語文教學的性質和作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三的教學直面高考,教學的功利性加大。應試時的心態和考場的技巧在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增強。這些特殊性必然體現在教學中。另一方面,對于整個小學和中學語文教學來說,高三語文是最后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前面十來年的語文學習決定了高三語文教學的基礎,高三語文教學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是早已奠定的了,高三語文教學只是把預期的可能轉化為現實。
2)認真研究新課標和《考試大綱》以及歷年高考真題
以《新課標》的指導思想為前提,研究《考試大綱》對考點的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然后逐一對照、條分縷析,以便把握各種題型的命題特點、規律和走向以及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領。對于考試對象進行細致深入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就能幫助我們確定教學的重點。同時,要善于利用網絡,網絡龐大的資源優勢、先進的交互技術、多樣的表現方式等都有利于提高高三語文教學的效率。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有關高考的最新說明以及相關例題,及時地把這些資料整理、反饋給學生。
2.2 開學后的教學指導
1)認識語文學習重在積累
首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語文學科,了解語文成績的漸進性。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艱苦性、積累性、長期性,從而培養學生堅韌的學習精神,是一項重要的任務。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個注重積累的學科,我們不可能指望它在短時間內就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它也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2)認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
我們要有對教學對象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越詳細越深入越好。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他們的學習現狀和心理,為他們建立一個數據庫,并根據了解的不斷深入隨時進行更新。這要求我們做大量細致而煩瑣的工作,平時跟學生多溝通交流,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加深對他們的了解,爭取做到因材施教。
3)指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高三的語文復習一般要經過三個環節,一個是聽老師講,一個是做題,一個是想。 “想”是領會高考題目的一般思路和能力的要求,了解解題的關鍵在于什么,在解題思路和解題實踐中間搭一條橋梁,尋找解題規律,盡量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三個環節中,“想”是核心的環節。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就應精于講述,即對知識不是進行面面俱到的簡單“回鍋”,而是富有針對性的、具有啟發性的、含有前瞻意義的“指導”。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學生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并敦促嚴格執行
在語文學習中,不少學生往往表現出一定的依賴性,具體表現在,上課不是努力思考,而是等待教師分析講課材料,公布答案。作業拖拉,總是不能按時完成??记安徽J真復習。這些是缺乏獨立性品質的突出表現。 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基本條件;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指導、管理。
【關鍵詞】高三語文 高效課堂 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093-02
高三語文復習是把知識系統化、考點具體化、能力分數化的一個綜合過程,需要教師有正確的教學思想和獨到的教學方法。凡是上過高三語文的教師差不多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語文,想說愛你并不容易。學生語文素養的積淀主要靠長期以來課內外的學習和生活來充實,到了高三,語文學科受時間的限制,學科的擠壓,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事實上,獲得知識、形成素養、培養能力、提高語文成績是高三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而教師備考的主要任務則是對語言積淀進行個性化的梳理、篩選、補漏并壓縮范圍。下面筆者就如何打造高三語文復習高效課堂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 復習課需要理念
目前,高三語文的復習,充斥著大量的試卷和寶典般的三輪復習資料。許多老師感覺,如今高三的課堂上,語文的翅膀不再輕盈,語文的面孔有些僵硬,語文總有些事半功倍的尷尬與無奈。是的,當教師都覺得教的不靈活、不生動、無激情、不投入的時候,我們的學生還能對高三語文有多少熱情和投入呢?學生的不夠主動,讓語文在數學、物理、化學的夾縫中艱難生存。因此,高三語文的復習課必須進行“突圍”,回歸語文課的“本色”,注重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繼續激發學生的文學興趣和人生思考,引導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積累厚重的底蘊,否則,高一、高二培養起來的語文感覺很可能會在枯燥的題海和所謂的技巧中喪失。
二 復習課需要模式
畢竟是高三,離不開知識的整合與歸納。高三復習課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1)依次講解式。根據專題內容,分板塊講解,或根據試卷的結構,依次講解,以教師主講為主。這是最常用的一種課型模式。(2)重點點撥式。根據專題內容,或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點撥內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學的針對性。(3)方法指導式。課堂教學的重點,以能力提高為主,重在規律的總結和方法的指導。(4)師生交融式。教師不再是教師“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現了“平等的對話”。(5)自主探討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貫穿啟發性原則,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幾種課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學情分析的結果,既可以克服教學中的機械刻板,又能凸顯教學的有效性。
三 復習課需要診斷
診斷,是對學生進行檢測評估,讓好學生做示范,讓后進生提不足。優秀的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應該是了如指掌的,教師要讓自己的勞動在學生身上取得成果。有的老師印制了考試檢測評估表,對學生每次的考試成績作登記,評估項目細化到每一個知識點。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弱點暴露出來,下學期,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幫助其查缺補漏,有效提升。這樣的做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效果肯定是平均用力所不及的。特別是對尖子生的輔導,“診斷”顯得尤為重要。
診斷學生,使教師從“本”的研究上升到“人”的研究,難度雖大,但絕對值得。
四 復習課需要高度
高三語文復習課,不僅需要老師有廣博的知識,還需要有睿智的見解、足夠的策略。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須明確,既然是“首席”,其“主導”作用必須體現。
高三教師的教學需體現高度。高度是一種層次、一種教學的境界。比如,老師們對某一個知識點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師們對某些題目的方法點撥,就是高度;老師們對某類題目的規律總結,就是高度;老師們不再僅僅滿足于全盤灌輸,而是突出重點,加強針對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如果教師能結合語文問題的多樣化,語文學科的多極化特點,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參與討論和辯論,在充分表達自己獨到見解的基礎上,明是非、分主次、求異同,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也展現了學生的才華和高度。
五 復習課需要氛圍
高三語文復習,內容多,題量大,綜合性強,稍不注意,就會讓課堂變得沉悶、枯燥。有人說:“高三是煉獄”,雖然不一定科學,但至少道出了一種現實。這種狀況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實施有效教學,不利于構建高效的復習課堂。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睘楦呷Z文復習課營造氛圍,增強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才可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我們的學生才會像陀螺一樣,輕輕一鞭子抽下去,就可以不停地旋轉。
老師們精心備好每一節課,這可以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奠定基礎;老師們情緒飽滿,熱情洋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們善于從學生最關心的方面切入教學,抓住學生的心理,調動學生的情緒,營造一種有效的情境教學的“場”;綜合試題,老師們給學生印發答案的做法,也很有效,對節省教學時間,強化規范答題有很好的作用;老師們課堂上的幽默必不可少,說一個笑話,緩解課堂氣氛,會減輕學生心理的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高三的語文復習課需要有點笑聲。
六 復習課需要整合
1.整合集體智慧
只有組合好的石頭才可以成為堅固的城堡;只有組合好的音符,才可以成為動聽的音樂;只有組合好的色彩,才可以成為美麗的圖畫。同樣,只有組合好的高三語文教師隊伍,才能創造出語文高考的奇跡。常言道:“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只有融集體智慧于一爐的團隊,才是一支能打硬仗、無堅不摧的團隊。
2.整合資源
有學校提出:“寧可老師多費時,不讓學生做廢紙?!逼渲芯吞N含著對資源整合的探索。到了高三,最好的復習應該是讓學生做題越來越少,但效果越來越好。復習的主流資源應該是經典的,我們不缺資源,缺的是對資源的整合。
七 復習課需要引領
1.情感引領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與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高三學生的目標意識和自控能力較強,但心理相對脆弱。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同時是一名心理輔導師,幫學生解難,給學生減壓。一堂成功的復習課背后,可能折射的是教師一顆博愛的心,可能凝聚的是教師無數的心血與付出。
2.學法引領
關鍵詞: 高三語文 江蘇高考 教學策略
面對江蘇高考語文卷現代文閱讀、詩歌鑒賞等考題,一些學生往往一片哀號,留給老師的就是對現實高三語文教學的反思,這種反思絕不是一句“學生把大量時間都花在數學上了”就能了事。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對客觀現實,教師必須從主觀上加以重視。
一、高三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初中語文教學受中考影響,語法教學幾乎“癱瘓”,造成學生對句子結構、成分關系判斷不清,直接影響到病句判斷、文言文倒裝句式辨認,甚至影響到文本理解。比如,“當他和自己同甘共苦、一路走了半個世紀的老友……”這句話,很多高三學生認為是對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缺少介詞,其實要在“和”的后面加上“同”,這兩個字,一個作連詞,一個作介詞。
(二)江蘇最新一輪課改及高考方案,降低了語文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近年來,江蘇省高考本科線是按照語數外三門功課劃定的,數學的分差最大,接著是英語;從學生現實來講,數學相比語文,其規律性更強,練習后見效快。因此,一些學生在課余時間的分配上,更傾向于數學。
(三)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的使用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規范、認字能力和閱讀素養的培養,比如“小強”一詞源自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那只蟑螂,在網絡語言中泛指生命力特別頑強的人。越來越多的學生熱衷于網絡快餐閱讀,閱讀文章時的深度和靜心程度越來越低,影響語文素養。
二、高三語文教學應對策略
面對困難,語文老師絕對不能袖手旁觀,從現實角度看,語文和數學一樣,是絕對的主課。高三語文老師要動用智慧,從細節處尋求到一條適合語文學科發展的陽光大道。
(一)找準母題,用好用透。
復習“母題”的挑選,是高三語文教學增效的一大突破口。教師在尋找“母題”的過程中,首先要瞄準《考試說明》;其次,在目標的指引下做題、品題、選題、改題;再次,根據學生學情,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教師在使用母題時,應通過這一例題,發散開去,講清講透。以病句題為例,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將病句題考點分為六大類型。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命題人的“病句”也是根據一定原則“制造”出來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判斷病句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體會病句“制造”的過程、原理,讓學生在總結中,提高判斷病句的敏感度,進而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度。
(二)重視文本,結構為先。
現代文閱讀,文章看不懂、答題找不到切入點,讓滿腦子答題寶典的考生無所適從。回歸本源,對文本內容理解的考查、對文本結構判斷的考查,就是在引導高三復習,不要為了解題而解題,勿忘文本本身。反觀教學,基礎年級在各種“創新”理念的“指引”下,拋開文本抓活動探究,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到了高三,閱讀復習課堂,一直把“陳題”細細咀嚼,嚼題目、嚼區間、嚼表達,唯獨把文本一帶而過。殊不知,文章讀不懂、脈絡理不清,一切都是徒勞。其實,許多文章,即使沒有直接考結構,但指導學生分析結構,照樣能高效答題。比如說2008年江蘇卷現代文閱讀《侯銀匠》一文,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三要素――環境、情節、人物,明確并分析這三大方面內容,理清“侯菊出嫁前后生活狀態”這一文本線索,將整個文本內容從整體上把握后,許多題目,只要抓住小說中的相關內容情節思考就能正確解答??梢姡喿x能力的培養比重復的審題訓練重要得多。
(三)凸顯自主,巧借理性。
在“減負增效”的背景下,高三語文老師與其擔心無法掌控學生課余時間,不如明確指導學生課后可以“干什么”、應該“怎么做”。如語音題、成語題,教師除了在課上告訴學生常見的錯誤類型、一些解題技巧外,更多的要靠學生課后的巧妙積累。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利用參考答案自我提升,一些主觀題,可以將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進行對比,看是思路上的偏差還是表達上的欠缺。如作文,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背誦范文、一味模仿,但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他人佳作時,積累素材、學習他人素材的運用技巧等。
(四)挖掘魅力,各顯神通。
“親其師,信其道”,美國教育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中說:“當他的老師對待所教的學科馬虎了事,毫無熱情并且沒有生氣,那么他的學生也很少會積極熱情地學習這門學科?!闭Z文教師的獨特的人文素養是其他理科教師無法匹敵的。如果語文老師能對各種知識進行廣泛涉獵,努力成為“雜家”,那么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能帶來常飲常新的活水。一切凝聚人類文化精神的讀物都應該進入語文教師的視野,這樣的語文教師才能底氣十足地走向學生、走進語文課堂,才能以廣博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一位飽讀詩書、業務水平很高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甚至會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這種崇拜可以化成學生學習這門課的強大動力。
三、對高中基礎階段語文教學的期待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迎接高考絕不能僅依靠高三的強攻沖刺,從起始年級,就應該打牢根基。首先,高一、高二的語文課堂必須與高三明顯區分,利用教材和讀本,將文本讀通、讀順、讀懂。其次,高一、高二可以適當接觸高三習題,但絕對不能高一、高二練習高三化。最后,領導要理性看待起始年級的考試分數,有些老師為了應對分數、考核,無奈地選擇“煮夾生飯”,成績看似說得過去,實則能力沒有提高。
面對教學實際,高三語文教學策略的思考不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妥協,其實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主動發展式的思考。對于學生來講,一門好不是真的好,各門功課間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是權宜之計,才能得到實惠。語文學科的思變與高姿態,會讓學生在學習時間分配上多了幾分淡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