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1 10:08:08
序論:在您撰寫平面課程精品培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程;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7)02-0050-03
精品課是一種能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優質課程,能夠對其他專業學科起到輻射作用,對同專業其他學科起到示范作用。精品課應具有明顯的教學特色、顯著的教學效果,能夠合理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教學規律的總結研究,提煉出新的教學模式、深化課程內涵。書籍裝幀設計課程是平面設計領域的必修課程,我校在2008年開始在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開設此課程。本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在精品課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積淀,對于一個年級實施一輪精品課程教學后,通過對學生學習、就業等情況對比,總出新經驗、方法,再投入到下一輪精品課的教學實踐中。2013年該課程被確定為“長春市職業教育精品課程建設項目”,2014年該精品課被確立為長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6年10月被確立為吉林省教育廳2016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課題。
《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建設整體構思:
精品課程建設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教育教學理念要不斷地更新,教學中要體現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過程重點落實崗位技能、突出實踐,以我校《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帶動計算機平面設計精品專業建設,在此過程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校的精品課建設的整體構思為:政策支持、制定方案、建設與實施。
一、政策到位。領導支持
《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從開始建設以來,得到學校領導的有力支持,學校組建了精品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制作了關于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學校精品課建設框架要求等。精品課建設政策到位,領導支持,學校按照“職業崗位明確,層次定位準確,培養模式先進,專業特色鮮明,人才質量優良”的課程建設要求進行精品課建設與開發,全面推動我校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書籍裝幀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全面提高我校平面設計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制定方案,明確任務
依據實際情況撰寫切實可行的《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實施方案與課程建設任務書,對本精品課在目標要求、工作內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驟等做出全面、具體而又明確的安排,并根據實施方案要求及任務書的時間節點按步驟建設,從而指導精品課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的建設與開發
對于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精品課的建設我們要重點考慮該課程的課程性質定位、項目化課程內容要與時俱進,教學方法要結合職業學校學情,體現操作性、實踐性強。教材的選擇要符合中職學生特點,多與就業崗位任務相整合。
從課程性質來看《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程,是指對書籍裝幀設計課程進行項目化、任務化,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書籍裝幀的相P工藝知識、各要素的設計方法,培養學生分析、研究、解決書籍裝幀設計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設計中自覺的運用,形成平面設計領域的崗位能力和技能,對學生未來就業及職業能力的培養,能起到支撐與促進作用。課程標準的制定遵循企業崗位需求,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與提升。
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主要以項目引入,這些項目的設定要與目前平面設計專業最前沿的工作項目緊密結合。我們打破傳統教學內容的羅列化,實行課堂教學任務分層設定,將課堂教學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進行實戰設計與學習,把書籍裝幀設計細化為10個真實的工作任務,通過書籍封面、封底、護封及相關設計讓學生真正了解書籍設計的基本特點和方法。結合學生特點和崗位需求,典型工作任務設定為:紅酒雜志的扉頁設計、學校招生簡章的設計、兒童古詩詞的版面設計、班主任藝術的封面設計等。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完成任務,課程內容對接崗位工作內容,實現項目化教學。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我們結合職業學校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方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合一的“項目化”教學方法,由校內課堂延伸到校外實訓基地,由實訓基地兼職教師進行實踐環節的教學,校內專職教師輔助完成實訓環節。校企雙線并行合作,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一體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新知,形成學生設計工作室,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拓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手段,使課堂開展教學活動更加方便、快捷、實時。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了起來。學生還到互聯網的相關任務網站上如“威客任務網”、“豬八戒任務網”上收集商家的真實書籍封面設計任務,進行設計制作,從而鍛煉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中已經對項目教學法運用自如,有力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在教材的運用上我們采用了符合我校學生特點,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的、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多元化的校本教材,該教材能夠很好與課程標準匹配,同時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項目、學習指南等教學相關資料齊全,為課程的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校本教材的應用更好地滿足職業學校學生的興趣和未來崗位的需要,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教學環境上我們要求實習實訓環境能夠滿足課程實施需要,我們結合企業工作規范、要求和文化元素配備了書籍裝幀設計實訓室、打印掃描噴繪室等。實訓室的機器數量與學生規模相匹配,利于學生了解各種書籍在尺度、色彩、形式、風格、裝訂等方面的要求,開發了學生的創新設計思維。學生可以在實訓中,真實設計、排版、打印、噴繪書籍封面、膠裝圖書、塑封、壓膜,力爭實訓環境與工作崗位環境一致,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力爭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零距離”、教師與學生的“零間隙”、畢業與上崗的“零過渡”,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在教學評價中,我們追求創新和突破,每學期我們都會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測評,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測評,對學生的考核實現全方位的跟蹤。評價考核體系體現多元化。建立完整科學的評價制度,引入同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這樣可以與同行所教學生有個橫向對比;學生為教師及課程效果評價,可以促進教師不斷學習提高教學技巧;行業企業專業為學生的設計作品評價,可以對課程的深度和實用性提供參考依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質量的評價,就業滿意率逐年提升得到廣泛認可。通過多元化、科學、嚴格的評價課程,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精品課程建設的效果,是課程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保證。
把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同時引入企業行業專家參與測評相結合起來;態度評價與能力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模式,科學有效的評價學生,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很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在專業技能方面努力的方向,這樣的評價對該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更具有指導意義。
在《項目化書籍裝幀設計》精品課程建設的同時要搭建該課程的網站平臺,在平臺中主要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教師公開課、師生風采等板塊,教師把教學的相關視頻和微課到網站平臺上,制作了與課程配套的課程單元設計、電子課件、案例、習題集等資源容量大和互動性強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學生通過網站平臺獲取相關教學信息,通過在線交流或論壇進行實時互動,可以隨時提問獲得解答、分享心得、課程相關拓展知R。網絡平臺可供平面設計愛好者隨時登錄,領略名師風采,吸收裝幀設計方面的先進知識與信息。精品課網絡平臺的建設成為課程資源匯總、共享、傳遞的重要途徑。通過平臺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幫助和促進教師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程師資方面我們通過課程的建設,努力使教師的學緣結構更加合理化,從任課教師的更換頻率上保證相對穩定,從教學科研能力上,不斷提高課題研究能力。逐步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梯隊。在課程建設和開發的過程中,團隊教師多到外地參觀學習,兩年內分批安排團隊成員到華東師范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參加培訓,接收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并到對口企業輪訓,教師經常與用人單位員工聯系,獲悉最新的、最前沿的實際工作案例。引入最新的書籍裝幀設計技巧和經驗。在教師的培養過程中建設可操作的、公平、公開的良性評選機制,選拔優秀的教師加入精品課程的建設中來,發現年輕教師潛力、發揚中年教師的特長、發揮專家教師的優勢。挖掘教學骨干、教學名師、精品課首席教師等。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關教師均獲取行業證書。教師得到技能和素質不斷提升,打造一批具有“雙師”素質和結構的有實踐能力的教學團隊,同時鼓勵來自企業、行業一線的優秀兼職教師主講專業技能課程,提升整體師資隊伍的水平。
《電腦平面設計》課程是本科、中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課程多數是以軟件教學為主。近年來,隨著教學教改的浪潮,很多院校都在探索電腦平面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模式,也有部分院校在探索軟件教學之外的新方法,如加入商業應用案例的講解,也有針對崗位能力培養的探討。不管形式與目的如何,《電腦平面設計》這門傳統課程一直處在教學教改的風口浪尖。在此,本文針對我校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電腦平面設計》課程的建設和教學改革方案做了一些探討。
二、教學改革方案
1、課程性質?!峨娔X平面設計課程》是本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職業通用能力課,屬必修課,學時90課時,共5學分。該課程是依據藝術設計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電腦平面設計工作項目設置的,該課程是集“軟件操作基礎知識”、“平面設計表現技能”“、軟件應用及項目設計”于一體的理實一體化課程。
2、課程理念。本課程自2004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以來,一直提倡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平面設計原理、制作技巧之余,能夠通過實際企業設計項目進行訓練,從而達到熟練運用電腦平面設計軟件進行專業設計的目的。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打破以平面設計理論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學科課程模式,轉變為以具體電腦平面設計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從“軟件操作基礎知識”、“設計表現技能”、“軟件應用及企業項目實踐”三大模塊突出學生平面設計的創意與表現能力的訓練。該課程為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提供電腦平面設計的軟件基礎操作知識,使學生掌握電腦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為學生開設平面設計表現技巧訓練,使學生獲得軟件表現技能;為學生開展企業實際項目設計練習,使學生具有軟件應用實踐能力,并培養學生與市場緊密聯系的意識。課程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同時又充分考慮了高等職業教育對理論知識學習的需要,并融合了商業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對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要求。項目設計內容以平面設計職業能力為線索來進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等多種途徑,采取工學結合、充分開發學習資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
3、課程建設(1)、教學團隊建設。本課程為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因此教學團隊配備了集軟件操作基礎、專業設計、藝術理論、教學理論、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專業復合型隊伍,安排有藝術理論背景、電腦技術專業背景、設計專業背景和企業從業經驗的教師對應教學。根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要求,配備了有理科背景從事計算機網絡維護十余年工作經驗的專業老師,有教育學背景從事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的專業教師;團隊成員整體素質較強,團隊的學緣結構、“雙師”結構合理,團隊成員有60%為“國家級———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成員,有50%曾參加過精品課程建設。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專業知識較扎實、教育教學能力較強,具備了建設國家級《電腦平面設計》資源共享課程條件。(2)、教學資源建設。本課程的教學已具備較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場地具備理論課與實踐課一體、可視與演示同步。如多媒體藝術教室既適用于知識理論講授又能滿足實踐教學;電腦平面設計機房既有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體現,又兼具現代聲像演示效果;教學資源充足,從《電腦平面設計基礎與實例教程》的“十五”教材到“十二五”的《電腦平面設計》規劃教材,從省級精品課程《電腦平面設計》到2004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從《電腦平面設計》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到企業的電腦平面設計流程、企業的平面設計方案策劃,從教師的優秀作品到學生的獲獎作品,從電腦平面設計作品的獲獎到電腦表現的產品設計專利,可謂是類型豐富,資源充足。(3)、教學方法改革。近年我院教師在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學規律、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根據“珠三角”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的用人要求,與行業企業合作,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改革與實現,在解決“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銜接”“、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的對接”“、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關系”等問題,取得良好效果。實現了從“教軟件”到“教技能”的教學目的轉變:軟件教學不能等同于設計技能的傳授和訓練,軟件教學既不能是純粹軟件操作知識的教學,也不能僅僅是平面元素的簡單排版教學。電腦平面設計教學應該是設計技能的教學。從軟件操作教學轉向設計技能教學是電腦平面設計的根本出路。設計技能的表現實際上是體現了設計者對設計素質的深度理解,是設計者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如何有效的傳播信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設計技能只有結合設計項目才能不斷提高設計者的設計能力、審美能力、商業執行能力。軟件僅僅是設計的工具,而不再是為了學軟件而學軟件。設計技能的教學直接導致的結果不但是學習者設計能力的提高,更可以形成正確的設計思維方式,重組設計理念、塑造設計風格。
創立了從“專業———基礎———專業”的教學思路: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目標定位,通過對廣告設計行業、包裝設計行業及其相關的藝術設計行業的職業能力分析,從藝術設計行業的職業范圍、職業能力要求,構建具有商業藝術設計特色的電腦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方案,一方面強化學生的藝術設計表現手段和設計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學生設計思維、設計風格、藝術審美方面的培養。在教學模式上以專業統帥基礎,以項目承載教學,以任務驅動學習。用致以學,為用而去“補”基礎,為用而去學知識,為用而去練技能。把原來游離于專業之外的“純基礎”、“純知識”、“純技能”的孤立訓練課程融入到項目中,回歸到職業能力培養這個點上來。實現了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專業與職業的高度融合。實踐了“專業基礎專業”教學新思路,創立了的“先專業”的課程體系,節省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強化了職業能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創建了“技能+項目”的教學模式:本課程教學以項目貫穿課程的整個教學,用項目把過去靜態的單體課程“激活”,讓原來的孤立的課程知識與技能在項目教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課程知識與技能學習系統化,形成一個為完成項目任務而教,為完成項目中的工作而學習的氛圍。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努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完成項目來學習知識和技能,遵循設計行業的職業道德,獲得設計崗位的職業能力。把企業項目帶到課堂、帶給學生,既是實踐教學,又能完成方案,既是培養學生,又能培養員工,既是教室,又是公司,真正體現企業融入學校,使設計師成為教師、企業項目成為教學內容、學生成為成員工,彌補了中小型設計公司資金、人員緊張的關鍵性問題,提升了中小型設計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校企雙贏。創立了“學生工作室”對外服務機制:工作室模式為學生和老師提供了一個開放與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在現代日益繁榮的商業社會中,這種教學方式與人才培養模式無疑是緊跟市場腳步,適應市場需求,增強社會適應力,培養學生的就業適應力。成立“學生工作室”,用相對傳統教學更開放的教學方式,圍繞課程基礎知識,以加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主,達到基礎教學、技能訓練、項目執行三者融為一體的教學的效果。“學生工作室”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擔任設計指導的方式,讓學生直接對外承接設計項目,以工作室為平臺開展校企合作,充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責任心、社會道德心,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設計素養和專業技能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實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又一有效途徑。
建立教師企業掛職鍛煉,承擔社會項目的機制:作為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是能夠提高教師真實的專業技能的有效途徑。只有專業教師及時了解當前專業市場行情,掌握當前的先進生產技術,并加以消化、吸收,才能在專業教學中結合市場行情與最新的技術進行教學。高職的專業課開發也必須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適應職業資格規范要求,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因此,本課程的專業教師一年兩次到企業掛職鍛煉,了解企業對學校的具體專業要求,了解企業完成生產任務的工作流程,生產場景的布置,所需的相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思想素質等,然后在教學中將工作項目按照企業流程進行分析,并對專業課程的進行重組與開發,將課程項目進行實施和完善。形成了高職特色的“電腦平面設計”基礎課程:全部采用真實項目作為課程的教學項目,采用“教、學、做”一體“,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和要求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方案設計。專業教師利用自身在設計行業的影響力,承擔商業設計項目,并引入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與訓練的素材,同時按照設計師的工作流程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學習到了電腦軟件的基礎知識,又學習到了在企業項目設計過程中該如何使用軟件為企業服務。如為企業做標志設計、宣傳畫冊、戶外招貼、雜志封面、報紙廣告、展板設計、包裝設計等項目,學生直接與市場、公司的設計要求對接,使電腦平面設計課程直接體現了職業性與行業性的特點,成為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為一體、基礎學習與專業學習相融合、技能訓練與職業能力訓練相聯系、課程內容與項目任務相一致的“工學結合”的課程。
三、課程建設作用
關鍵詞: 《機電裝調技術》 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 實驗
《機電裝調技術》課程以PLC控制為主線,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主要選取實現機電一體化控制的主體內容,將傳感器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結合具體的控制對象,完成機械手、機器人、電動機、自動流水線的裝配與調試。本文圍繞該課程教材選用、教學方法改革、實驗設備更新與教學效果四方面闡述課程改革概況,總結課程改革取得的成績,制訂課程建設規劃和發展方向。
一、《機電裝調技術》課程改革概況
(一)校本教材編寫。
編制適合本校學生的“理實一體化項目”教材,該教材的特色是基于工作工程,以行動導向為教學實施原則,課程內所有學習情境的項目都緊密聯系現場或直接來源于現場研究課題及技術服務項目。例如:機械手PLC控制、送料小車自動往返系統、物料傳送分揀系統、十字路通燈等項目[1]。
(二)實驗室建設。
結合學校實驗室建設,對課程原有實驗設備進行更新和改造,采用散件自行設計、組裝和制造了與三菱PLC配套的控制實訓板,取代了一些內容陳舊的理論性過強的實驗,使實訓和學生動手設計相結合。另外添置了YL235光機電一體化培訓裝置、機械手控制系統、平面倉儲控制系統、立體倉庫系統、自動小車往返系統等多個真實工作項目模型,吻合企業需求,培育學生的職業技能。
(三)教學方法。
《機電裝調技術》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和項目教學法,以機電一體化設備中常見的實例為情境:如電動機控制、交通信號燈控制、機械手控制等為載體和項目。在具體項目教學中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高度融合,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和企業實際出發,提高教學有效性。在時間上將學習項目在不同時段內完成;在空間上將教室與實驗室、實習、實訓場地結合形成專業教室;在教學方式上將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融為一體,形成工作任務為導向,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項目[2]。
二、《機電裝調技術》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隨著近幾年課程改革穩定推進,《機電裝調技術》課程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教學實踐與考工結合,積極組織學生技能證書考核。通過考證的督促,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壓力,使之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學習。三年級高職學生95%左右取得了維修電工中級工證書,80%的學生取得了維修電工高級工證書,形成了以職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為目標的多維實踐方式。
2.學校配置了YL235光機電一體化培訓裝置、機械手控制系統、平面倉儲控制系統、立體倉庫系統、自動小車往返系統等多個真實工作項目模型,以現場真實工作項目為載體,以模擬仿真型和真實工作現場為學習場所,學習與工作崗位緊密結合。
3.學校專門在各班選拔一定比例的學生成立提高班,經過專程老師輔導參加電工技能大賽。形成了學習與競賽、學習與技術服務的實踐模式,加強了學生技能訓練和知識的綜合運用,鍛煉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4]。
(二)《機電裝調技術》課程參與精品課程申報,并順利通過審核。
精品課程建設使學生學習突破時空限制,通過校園網絡教學將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將《機電裝調技術》的理論教學課件、實訓視頻、編程軟件上傳到精品課程校園網站,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和校園網絡優勢。
三、《機電裝調技術》課程建設規劃與發展方向
在今后課程建設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規劃:
(一)重點做好課程體系和內容建設。
第一,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并滾動修訂課程標準,編寫與不斷變化的課程環境相適應的配套教材,強調按工作過程編排教學內容,建立并逐步完善課程網絡資源庫。第二,通過對畢業生情況的跟蹤調查,了解畢業生適崗能力、職業后續發展能力、技能不足之處,改進課程教學。第三,按照服務區域經濟的理念,結合江蘇省和長三角經濟發展的特點,重建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校企合作,利用行業企業提供的資料擴充實訓內容,完善實訓教材的建設。
(二)進一步推進“以賽促訓,以訓強技”的技能強化工作。
技能大賽對加強學生技能培養、深化實踐教學改革、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及科學制定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要將技能競賽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常抓不懈[4]。
(三)加強課程團隊建設,深化課程改革。
加強校本培訓,以老帶新;落實教師進廠實踐制度,為本課程培養更多“雙師型”教師;有計劃地安排課程主講教師進修學習等,提高課程團隊的整體水平,力爭三年內將本課程建設成省級精品課程。
四、結語
《機電裝調技術》作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經過幾年建設,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然而,教學改革是永無止境的,課程組老師將繼續努力,鞏固已取得的成果,不斷進行探索,為培養適應時代、具有本專業特色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余伶俐,蔡自興,肖曉明.智能控制精品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10-10.
[2]劉玲玉.項目教學法在PLC控制及應用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廣西教育,2011.4.
[3]楊國山.從《PLC控制及應用》談一體化教學實踐[J].科教文匯,2008.25.
(1)設計創新式實踐教學。結合當前服裝行業的需求,設計人才的創新能力培養尤為重要。本課程的一個重點改革就是利用211院校的平臺優勢,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服裝設計實踐環節課程緊密結合。申報立項的創新課題與課堂上學生的設計選題緊密結合,學生通過獲得的項目基金組成設計團隊共同完成實踐環節的設計。在實踐環節中,以3~5人團隊為單位,共同完成1個設計主題,每人分工明確,分別負責設計,面料采購,工藝制作,展示陳列,平面拍照,設計總結等,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經過一年的訓練計劃,項目的結題成果包括創新系列作品,學術論文,專利,競賽獲獎等。為學生設計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吉林大學服裝專業學生已獲得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39項,其中國家級課題5項,校一類11項,校二類19項,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校一、校二類共4項,其中5項創新創業課題獲優秀結題,并創新保送碩士研究生。這些課題應用于服裝設計實踐教學中,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篇,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
(2)企業合作式實踐教學。主要通過與企業簽訂合約,成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建立長期聯系,除畢業實習外,學生還可利用寒暑假進行實習。不同實習單位可以鍛煉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在服裝企業的專賣店實習,可鍛煉學生的營銷能力,在設計部門實習,可以提供設計能力,在生產車間實習,可以了解服裝生產的整個流程,提高自己的工藝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同時打造精品暑期實習項目,每年暑期選一個集團或企業,根據實習崗位選拔優秀的學生,由企業負責培訓,學生上崗實習,為期一個月,由企業支付酬金。對表現好的學生進入人才庫進行跟蹤,在其畢業時優先考慮就業。如本專業與綾致集團合作,從三個年級中選拔30多名學生在其旗下的四大品牌專營店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產品銷售,賣場陳列,銷售數據整理分析等實習。學生們通過這樣的鍛煉,對專業的認知更加成熟。
(3)專業賽事式實踐教學。參加大賽是學生得到多方面鍛煉的好機會。本專業團隊教師十分重視服裝設計大賽,指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將每年的賽事特點和主題融入服裝設計的課堂訓練中。本專業學生參與的服裝專業賽事,覆蓋了時裝設計,時尚買手,皮草設計,面料設計,時裝畫等多種形式的比賽,共獲得110項專業獎項,其中國家級15項,省級95項。如2012年8月進行的中國泳裝時尚買手大賽,同學們經過專業培訓后,通過店面陳列、實戰銷售、知識問答等環節的比賽,經過7天的激烈角逐,在27所全國院校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亞軍。
(4)畢業秀場式實踐教學。通過舉辦畢業作品會的形式,讓學生從作品設計、服裝制作、宣傳拍攝、制作作品集、舉辦會宣傳、模特選用培訓,彩排至正式演出的所有環節均親力親為,這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2優化教學手段,拓展教學空間,建立精品課程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
在此基礎上建設了服裝設計學網絡課程,完整地呈現了服裝設計學的理論內容和實踐特色,教學資源豐富,為服裝專業學生提供了學習平臺。同時為了拓展教學空間,增強交流與互動,還建設了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網站和吉大紡織服裝微信公眾平臺,在公眾平臺中開通了專業快訊、課堂實錄、教師有約、秀場直擊、市場解析、服裝技術與紡織科學等欄目,通過每天及時最新的專業資訊讓學生掌握時尚前沿與專業技術;通過豐富多彩的在線課堂討論,讓學生與教師及時互動,這些平臺與課程網站共同支撐服裝設計學精品課程的建設。
3優化師資結構,建立優秀教學團隊
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本課程團隊十分重視青年教師培養,3人赴加拿大,韓國,美國留學1年,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學交流訪問,經常性參加國內各項專業交流與學術交流。通過學習,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開闊了眼界,擴大了交流范圍。
4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1.在對IT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對專業培養目標和能力培養要求進行準確定位,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根據行業需求和崗位需要,建立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開發與企業崗位能力無縫對接的課程內容,并注重與企業聯合開發核心課程,打造精品課程,將行業、企業的焦點、難點問題融入課程,體現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應用性。
3.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評價方法,推行“教、學、做、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建立理論考核與實踐技能考核相結合的考核體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優質人才。
4.加強信息化資源建設,搭建數字化教學資源服務平臺,優化信息資源庫,提高計算機專業的信息化水平。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專業教師隊伍的結構優化與素質提高,重點是專業教師實踐技能的提高。
6.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升級實習實訓設備,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創設優越的實習實訓環境。
二、建設內容
(一)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根據人才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堅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過“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的形式,著力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互動、真實演練,學生以企業員工、學徒身份參與生產過程等形式,促進知識學習、技能實訓、工作實踐和職業鑒定等功能的整合。
2.課程體系建設及改革創新
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實現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技能,制定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機制,適應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用人需求;圍繞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創新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針對職業能力中核心能力的培養要求,構建基于工作過程、梯次遞進培養職業能力的課程體系;逐步完善“工學結合”優質精品課程建設及教學資源信息庫建設。
3.教材建設、應用及更新
根據IT行業和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的需求,適應課程體系改革的要求,完成核心課程建設相關校本教材的編寫,組建以專業教師為主體、企業專家參與的校本教材建設團隊,落實教材編寫負責人,編寫《Photoshop平面設計》《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三本適合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實訓的校本教材。
4.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
以校園網為依托,搭建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服務平臺,建立完善核心課程的聲像資料、課件、電子教案、數字化素材庫平臺及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平臺、平面設計實訓系統的建設,提供較完善的網絡與服務支撐環境,實現全?;ヂ摶ネā①Y源共享。
(二)師資隊伍建設
1.專業帶頭人培養
通過國外進修、國培、省培、專業或行業研討、下企業鍛煉等多種渠道,制定人才成長激勵機制和措施,培養專業帶頭人,引領把握本專業發展的方向以及前沿知識,在專業建設中起到帶頭的作用。
2.骨干教師培養
通過在職進修、企業崗位實踐、外出培訓等方式,培養專業骨干教師,使其具備一體化教學能力,承擔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與實踐指導,帶動本專業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3.“雙師型”教師培養
以建設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為目標,制訂專業“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規劃和專業教師職業能力認定標準,制定“雙師型”教師準入制度、培訓制度、實踐操作考核制度。
(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
1.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
通過“學生工學結合、協助企業完成訂單”的形式,與企業合作共建生產性平面設計實訓室;增加和補充理實一體化教學所需要的設備,使其成為工學結合的載體,使計算機實訓室不僅用于培養計算機專業在校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還能滿足各級各類社會培訓,并力爭為培訓學員提供優質服務。加強與IT行業、用人企業和兄弟院校的合作,通過人員交流和體制創新建立穩定長期的合作模式,滿足學生專業實習和人員培訓的需求,同時也為專業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
2.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進一步發揮社會服務功能。本專業將積極利用專業優勢,加大校內教育資源共享的力度,以“校內短期培訓班”的方式,以社會青年為招生對象,加強與勞動部門的聯系,建立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點,積極開展職業技能上崗培訓,并直接輸送人才到企業就業。
三、結語
通過建設,力爭將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打造成具有中職示范性的重點專業,帶動周邊城市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發展;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帶動IT產業的發展,使我校成為滁州市計算機應用行業技能人才的優質輸送基地。
參考文獻:
[1]宋艷芳.淺談我校計算機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2(7).
[2]呂娥.對中職計算機專業實訓的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27).
1.1專業發展
在學生的培養方面,已由培養學生文字處理、軟件編程的就業發展到培養學生計算機組裝、維修維護、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平面廣告設計和室內設計等多方向、多工種的就業。專業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配置有多媒體、圖形圖像處理、軟件、計算機組裝維修室等九個機房,近500臺高檔計算機,學生實訓課程一人一機。軟件資源豐富,能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學習之用。
1.2課程設置
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兩年,第三年是頂崗實習。在課程的設置和安排上,文化素質課和專業課兼顧,重心是專業課。語文、數學、英語、德育、體育每期每周各兩節,其余就是專業課,始終圍繞“文化課服務于專業課,專業課服務于就業”這一中心思想。結合我專業的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文化課的教學中我們嘗試做了如下改革。《語文》包括:計算機及網絡相關設備、產品說明書的閱讀和寫作,安裝使用規程寫作,合同書、協議書等寫作,溝通能力、與人協作能力訓練。《數學》包括:函數、平面幾何、邏輯等方面內容?!队⒄Z》包括:計算機及網絡名詞術語、英語說明書閱讀、各類軟硬件的英文認識?!兜掠钒ǎ郝殬I生涯設計、四職業教育、計算機行業規范、心理素質訓練、創業素質訓練、法律基礎?!扼w育》包括:體育保健訓練(如用眼保健)、太極拳、形體素質訓練。專業課的開設:筆者就列舉兩個班。①計算機應用班:計算機基礎(文字錄入)、辦公自動化、硬件組裝、維修維護、網絡基礎、網絡技術與應用、網站建設與服務器管理、網絡綜合布線、網絡硬件綜合實訓、網絡推廣、FLASH、視頻編輯、Photoshop、AutoCAD。②計算機平面設計廣告方向:計算機基礎(文字錄入)、辦公自動化、設計色彩、美術基礎、視頻編輯、文字設計(POP)、CorelDRAW、Photoshop、攝影攝像、Flash、裝飾畫、平面設計、3DMAX、包裝設計、畢業創作。
1.3學生情況分析
現在計算機基本上已經普及,會操作計算機是人人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小學、中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眾多的網吧也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絕對多數學生都會一些基本的操作,而男生最喜愛的就是游戲,尤其是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其中計算機應用班的學生最為突出。面試時問學生為什么選擇計算機專業,學生非常直率的說喜歡打游戲。他們來校學習的目的是不明確的。問為什么不選擇汽修或機械專業,學生回答汽修和機械又臟又累。他們沒有吃苦精神,都認自己以后是白領,是做辦公室的人才。從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市場需求的穩步提升,學校無論是硬件方面還是軟件方面也在不斷提升從而緊跟市場緊跟技術,課程的設置也是要不斷的更新和調整,而且還要面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這個客觀事實。這就給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讓我們的學生成才,如何讓我們的家長放心,如何讓我們的社會滿意。思路決定出路,我們必須重整思路。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進。
2對策
2.1加大專業課教師的行業培訓力度,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隊伍
要讓我們的學生在學校學到一技之長,必須靠我們的老師,特別是一線的專業課老師。大家都知道計算機知識更新換代較快,作為一名IT從業者,所受的社會壓力將比其他行業更加沉重,要學會創新求變,以適應社會的需求。作為學校擔任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老師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專業課老師知識陳舊,思想落后,培養出來的學生是跟不上市場的。所以說專業課老師必須加大行業培訓的力度,加強繼續教育。學校要多安排我們的老師參加省級培訓,國家級培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該到國外去參加培訓和學習。同時,專業課教師還應該深入企業獲取新技術、新工藝。去年,我專業有2位專業課老師到企業去進行了半年的企業實踐,都談到收獲很多,啟發很大,并信心滿滿的應用到教學中。教師脫產到企業實踐鍛煉,是職業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師技能和教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既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能實現學生的零距離就業。
2.2打造精品課程,增強計算機專業的吸引力
每個專業或者說子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都是在精心的設計和調整,但難免比較雜。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好像是樣樣都會一點兒,要說那一門專業課學得很扎實,比較精通,就很困難。因此,我們每一個子專業都應該有一兩門精品課程。比如說計算機應用班,就應該應該精心打造《硬件組裝維修維護》和《網絡綜合布線》這兩門課程。要求學生人人過關,并熟練掌握。最基本的故障排除應爛熟于心,如電腦在啟動的時候可以通過聲音來判斷故障:1短:啟動正常;2短:非致命錯誤,1長1短:顯示錯誤,1長2短:鍵盤錯誤。計算機藍屏的原因:①系統重要文件損壞或丟失引起的(包括病毒所致);②內存超頻或不穩定造成的藍屏;③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藍屏;④硬件散熱引起的藍屏等等。
2.3深度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企業培養優秀技能型人才
2009年1月14日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養的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我們學校積極響應,并認真落實,專業都至少與4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的關系。我們計算機專業分別與中百電腦科技公司、金色年華廣告裝飾公司、廣東星藝裝飾公司(樂山分公司)、樂山愛子影國際兒童攝影合作,同時計算機專業成了一個集打印、復印、廣告設計制作一體的廣告室,作為學生的教學實習場地,為同學和老師打印復印們提供方便,還承接學校和班級的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深度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這一模式,更好的引進企業的先進管理方式,引進企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才做到學校和企業零距離,學校培養的學生才是合格的“產品”。通過實踐,學生才能把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實踐中,通過實踐才能檢驗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自己進步和發展。
3結語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法;建筑CAD;應用與實踐
1.引言
《建筑CAD》課程是建筑工程類相關專業,如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監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是將傳統建筑制圖與現代信息技術通用繪圖軟件AutoCAD相結合,以天正建筑(TArch)等應用軟件教學相融合性課程?!督ㄖ﨏AD》課程是建筑工程制圖、工程識圖、建筑施工技術、房屋建筑學,建筑結構、施工組織與管理等課程體系的補充與延伸。
我院(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筑CAD》課程主要任務是通過學習AutoCAD與天正建筑軟件,讓學生熟練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學生在熟練操作基本命令及繪制工程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能夠熟練地繪制各種工程圖,能熟練地應用天正建筑軟件,快速繪制建筑工程圖,培養學生計算機繪制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及其它工程圖的技能。
2.模塊化教學法應用
2.1模塊化教學內涵
模塊化教學模式,主要以“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塊式技能培訓)和“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兩種比較具有代表性。它們的區別在于CBE是從職業普遍規律和需求出發,側重于職業基礎通用能力,而MES是從職業具體崗位工作規范出發,側重于職業崗位工作能力,它們的共性與內涵是都強調實用性和能力化,這也正是職業教育目標所強調的,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具有扎實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
2.2 模塊化教學在職業教育的應用
對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早于“項目化”教學,職教界總結出了相對適合我國國情的“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所謂“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就是從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發,根據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通過模塊課程靈活劃分、合理的搭配,首先培養學生寬泛的基礎知識、從業能力,進而培養其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
職業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其成為一名從事某種社會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本科層次以上的教育,高職教育突出的在于應用,在于具有某一工作技能,而模塊化教學的內涵與應用正是“能力為本”培養的體現,所以模塊化教學在職業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
2.3 模塊化教學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中的應用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2012版)中的結構要求指出:基本資源須按照課程概要、教學單元、教學資源,或按照課程概要、課程模塊、教學單元和教學資源來組織。其中的課程模塊正是模塊化進行組織教學的重要體現與應用,各教學模塊課程模塊由模塊概要、教學單元集合、模塊作業等構成,可理解為課程的章和節。
3.建筑CAD課程模塊教學應用與實踐
3.1 關于建筑CAD課程
建筑CAD課是《建筑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簡稱,是將傳統建筑制圖與現代信息技術繪圖軟件相結合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基于行動導向的職教理論指導下,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定位,滿足高職教育專業計劃中人才規格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的實訓要求。是從事工程設計及CAD建筑繪圖應用的基礎,課程共 60學時。
課程是通過學習AutoCAD與天正建筑軟件兩個軟件,讓學生熟練掌握與利用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熟練地操作基本命令來繪制工程圖,并通過課程學習,進一步加深對工程制圖的相關規范的理解,掌握繪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夠熟練地繪制各種工程圖,如建筑施工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詳圖)、結構施工圖等。通過天正建筑軟件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熟練地利用天正建筑軟件,快速繪制建筑工程圖,培養學生計算機繪制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及其它工程圖的技能。AutoCAD通用軟件側重于基礎訓練與制圖規范的掌握,天正建筑軟件則重于實際應用。
3.2 建筑CAD課程模塊化單元的應用劃分
建筑CAD課程是在60學時內完成AutoCAD與天正建筑兩個軟件的講解、實習、實訓、考核,課程知識點多,而現行的教材編寫的關于AutoCAD教材一般以是一個學期,70左右學時編寫,所以課堂教學可以采取知識模塊單元的教學方法,不完全以教材的章節為順序教學,將兩個軟件劃分為不同的知識單元(模塊)教學。通過精心的教學模塊劃分,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劃分到不同的教學模塊中,在大綱的編寫,課程教學組織,學生實習實訓資源的編寫都圍繞模塊進行。例如將通過矩形命令REC的寬度、標高、厚度等參數的講授時,同將AutoCAD的各種視圖模式、視覺樣式、三維動態觀察等知識點融合其中講解,還可以進一步講解平面窗、剖面窗的繪制、定數等分、點樣式的設置,對像捕捉等知識點融于其中講授。建筑CAD課程模塊劃分如表1。
模塊在劃分時要將整個課程,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劃分在不同的模塊中,如模塊6:綜合實例,模塊主要內容有:CAD的綜合實例項目(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的繪制)圖框與布圖、打印出圖技術,文字與尺寸標注等。
模塊在劃分時對于各項主要內容,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如根據不同的專業,分為了解、掌握、熟練掌握等內容。如第7模塊,CAD復結、建筑工程圖與結構施工圖、建筑大樣圖、三維圖基礎部分,要求學生了解三維實體的繪制與編輯,面域創建及布爾運算、三維視圖與觀察,掌握建筑結構施工圖,熟練掌握與應用,建筑工程大樣詳圖的繪制技巧。
3.3 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申報與建設中的實踐
建筑CAD課程是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必修課程,是必須掌握的基本應用技能之一,在學院市級精品課程《建筑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建設過程中,模塊化教學模式得以應用、在2012年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申報中,明確提出以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2012版)的要求,整個課程的教學組織以模塊為教學單元,將整個課程分為15個基本模塊,AutoCAD分為7個模塊,天正建筑軟件也分為7個模塊,還有一個綜合考核模塊。無論是教學大綱,還是學習指導教學課程錄像、演示文稿、教案、實習實訓、作業等主要教學資源都是以模塊為單元進行組織教學與課程建設,
4.建筑CAD課程模塊教學提升與發展分析
建筑CAD課程是一門專業應用非常強的課程,要求教師自身具有建筑工程類相關知識、掌握常見的建筑制圖規范,并結合規范與知識進行講解,讓這門課程真正成為建筑相關專業的課程的補充與延伸。
學生通過建筑CAD課程的學習,能快速利用計算機繪制建筑工程圖,課程教學要能滿足學生在畢業后,在建筑相關單位,不同工作崗位群中對計算機繪圖需求,培養學生畢業前,就擁有能完成相關崗位繪圖的能力,實現畢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教學目標。
如何提升模塊化教學質量呢?如何推進模塊化教學法在建筑CAD課程中的發展應用?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部份建筑CAD教師,因歷史原因由計算機教師擔任,他們有些缺乏建筑專業背景,提升專業知識水平更利于課程的教學;
第二:建筑CAD教師與建筑制圖課程老師相互配合,提升學生在建筑制圖課程學習的質量與知識,將更利于建筑CAD課程的學習;
第三:精心制作與劃分模塊,各個教師可以根據自我教學習慣,將整個課程的知識點融合于不同模塊中進行教學,特別要模塊化與實例項目教學法相結合教學,模塊劃分知識點要完整、要靈活而不呆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學生類別、所授課程的特點等各種不同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模塊教學法來完成教學,達到所要求的教學效果。
第四:教學過程中,要將建筑制圖的相關規范引入教學課堂中,各種建筑工程制嚴格按相關規范、以及建筑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學習與繪制。
第五:編寫模塊化校本教材與模塊化實習、實訓圖集或教材。將所有建筑CAD課程相關知識要點設計有圖集或教材中,利于教師教學,學后課后實訓。
5.總結
總之,模塊化教學法是應用于建筑CAD一種很好的教學法,再結合實例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模塊化教學法是建筑CAD課程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教學法。當然任何一門課程要達到理想的教學質量,都需要教師以實際的行動去研究、去總結適合于所教課程、所教學生的教學法,要以學生為本,以校為家,用心去教,用心去激發學生學的能動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這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之根本。
參考文獻:
[1]王晶瑩,高鴻翔.高職《土建工程CAD》課程模塊化改革的教學實踐[J].中國科技縱橫.2011年16期.
[2]卞素蘭. 模塊化教學法在AutoCAD教學中的探索應用.科技風[J].2008年1月(上)
作者簡介:
王武兵:(1971—),男,碩士,副教授,重慶市市級精品課《建筑計算機輔助設計》主講教師,現任教于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