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1 10:08:06
序論:在您撰寫城市規劃就業方向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城鄉規劃專業就業前景
在未來幾十年內,就業前景很好,能畢業就能就業,不能畢業也能畫圖!就形勢來看,中國需要規劃的鄉鎮太多,對規劃師的需求量巨大。國家最新的政策也是接下來十年大力推進鄉村規劃建設!
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隨著城鄉統籌發展思路的鋪開,我國城市化進程將加快步伐。一個城市能否規劃得當,關系著城市的發展與穩定布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公眾參與熱情的提升,城市規劃者開始從幕后走到前臺,城市規劃人才的價值越來越得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受人注目。城鎮規劃專業主要就業崗位為:建筑設計師、規劃設計師、建筑師、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規劃師、城市規劃設計師、設計總監、景觀方案設計師、助理規劃師、方案設計師、設計部經理等等。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建筑、餐飲業、房地產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餐飲業;
3 房地產;
4 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化妝品);
5 教育/培訓/院校;
6 互聯網/電子商務;
7 廣告;
8 其他行業。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城鄉規劃、城鄉生態與環境保護、城鄉交通、城鄉市政工程規劃、區域規劃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城鄉規劃設計等基本訓練,掌握城鄉規劃、城鄉設計和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能力
1.掌握城市規劃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與城市規劃學科相關的知識,具有綜合分析城市問題、協調解決城市問題的能力;
3.具有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城市規劃學科發展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關鍵詞:地方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TU98;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5)05003205
人才培養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而適合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是新常態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課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在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基礎上調整而來[1-3],該專業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培養既善于宏觀區域經濟層面機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觀層面規劃設計的應用型復合人才[4],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應用型專業。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為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就業和創業崗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為學科專業發展和提高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帶來了機會。由于專業設立較晚,目前關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研究并未深入展開,對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研究較多[5-7],部分學者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專業定位、實用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了研究[8-10],但關于地方院校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較少。因此,筆者以菏澤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構建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求為社會培養大量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地方院校該專業人才提供借鑒。
一、菏澤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設置現狀
2004年菏澤學院升本后,為適應菏澤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于2006年申報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屆畢業生順利畢業。專業設立以來,我們積極致力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2006年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分別于2008年、2010年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作了兩次大幅調整,完成了從單一的培養方案到分城市規劃與管理和旅游規劃與管理兩個獨立方向的培養方案,再到分城市規劃、旅游規劃、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三個模塊的培養方案,培養目標日趨清晰,培養方案日趨完善。2012年,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2012年)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相應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070503)專業,并組織精干力量修訂完善了相關培養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首次招生。2014年該專業被評為菏澤學院特色專業。
二、地方需求與院校專業特色分析
(一) 地方需求
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鄉規劃行業的人才需求一直處于旺盛狀態。從國家層面的新型城鎮化規劃、新農村建設到區域層面的都市區規劃,再到某個城市乃至最微觀的村鎮或社區發展規劃,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觀社會經濟層面機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觀層面規劃設計的應用型復合人才。從目前來看,發達地區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較高,競爭激烈,而欠發達地區和中小城鎮人才嚴重匱乏,城鄉規劃人才地域分布嚴重失衡。菏澤市地處魯西南,是山東省城鎮化水平最低、經濟基礎最薄弱的市區之一,人才引進困難,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尤為匱乏[11]。
在全國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菏澤市城鎮化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由量變到質變,中心城市、縣城和小城鎮同步呈現出爆發式發展之勢。審時度勢,菏澤市新一屆政府確立了今后一段時期城鎮化發展的三個目標:一是高標準推進新型城鎮化。圍繞構建中心城市、縣城、小城鎮、農村社區“四位一體”的新型城鎮體系,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確保在目前城鎮化率43%的基礎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產城融合、設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縣城鎮發展規劃,搞好功能區劃分,優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完善城鎮水、電、路、暖、氣、通訊等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學校、醫院、市場、公交、綠地、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在菏澤市城鎮化推進的同時,借助鄉村文明建設契機,菏澤市旅游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原有牡丹觀賞旅游的基礎上,本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依托菏澤各縣區的生態、文化、地域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鎮和鄉村旅游品牌,實現“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目標。以上城鄉建設、鄉村旅游目標的實現及后續工作不僅需要高起點的規劃設計,更需要關注“人地和諧”、城鄉一體化和人文關懷等問題。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具備了從城鄉實體空間規劃到“人地關系”人文哲學的多層次素質,擁有從宏觀城鄉規劃,高起點做好城鎮規劃設計、構建和諧宜居的城鄉環境,到微觀項目設計的綜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為菏澤市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 專業特色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基礎上,學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立足小城鎮、面向新農村
專業建設從菏
澤
市及周邊地區城鎮化發展迅速,小城鎮數量眾多,建設滯后的實際出發,堅持以小城鎮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為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充分體現了專業設置的社會需求和市場化趨向,這些內容在培養方案制定及平時作業訓練中均有體現。
2. 注重動手實踐技能的培養
該專業為學生開設了兩個學期的美術基礎課程,以加強學生的手繪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開設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專業所需的各種城鄉規劃計算機軟件課程,并配備專業教師加以輔導,以加強學生在計算機應用上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圖件制作和圖像處理能力,強化對規劃圖件的綜合表達。培養計劃中從“建筑單體” 到“城市詳細規劃”, 再到“城市總體規劃”,最后到“區域規劃”的課程結構設置,更體現了對學生循序漸進的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過程。
三、結語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剛剛脫胎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新專業,其人才培養模式尚處于探索之中。學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實際,從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實踐教學、教學改革等方面對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構建。但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是一項艱巨任務,該專業發展與完善尚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為此,在專業發展中,緊密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以及人才需求的新變化,不斷優化本專業培養理念和培養方式,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真正使該專業畢業生適應社會需求,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參考文獻:
[1]趙映慧,袁兆華,王杜春,等.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4):94-98.
[2]謝啟姣.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用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36-39.
[3]許樹輝,李航,飛溫瑞虹.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建設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5(1):54-56.
[4]張璐.專業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5(2):88-92.
[5]楊莉,周秀慧,康國定.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為例[J].學理論,2010,36(3):268-270.
[6]鄧琳,王純巖,喬雪.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3(28):132-134.
[7]趙小風,黃賢金,付重林,等.中國高等教育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比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 53.
[8]劉富剛.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建設思考[J].實驗室科學與技術,2014,12(6):165-168.
[9]許樹輝,左盤石,李航飛.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J].教師教育,2013(5):59-60.
[10]張守忠,李玉英,胡囡. 應用型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課程體系構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11]侯光輝,張前進,陳衛.以“小區域”導向改造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以天津城建大學的探索為例[J].中國地質教育,2015(1):40-43.
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實踐環節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整個理工科的教學質量。城鄉規劃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隨著城鄉規劃一級學科的成立,以及《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3版)的出臺,全國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育必將面臨新一輪的改革和調整。對于地方高等院校,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新形勢下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將是地方院校學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容。
1 城鄉規劃專業實踐
雖然城鄉規劃學在2011年才正式成為一級學科,但是城鄉規劃實踐卻是伴隨著人類的誕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完善??梢哉f城鄉規劃專業就是一門先有實踐而后有學科的一門科學。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既是國家快速發展壯大的時期,更是城鄉規劃專業快速發展和完善的時期。國家的發展為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也很好地指導和促進了國家的快速城鎮化。面對新形勢下國家建設和發展的轉型,如何變革高校城鄉規劃專業教學,特別是民族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是地方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容。
《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3版)指出“強化實踐、重視能力培養是專業規范的重點。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1)認識調研的能力;(2)規劃設計的能力;(3)規劃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鄉規劃專業實踐體系包括實踐領域、實踐單元、知識與技能點三個層次。為此,所有的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必須緊緊圍繞這“三個能力、三個層次”來進行展開。筆者認為在“三個能力”方面調研能力是基礎,規劃設計能力是核心,規劃管理能力是目標;在“三個層次”中實踐領域是對象,實踐單元重點,知識與技能點是抓手。
為此,在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和安排上必須遵循上述的邏輯順序展開,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從基本的調研能力培訓開始到核心規劃設計能力的培養,最終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規劃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點為突破口,促進若干實踐單元的有效實施,培養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領域認知。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業務實踐能力。
2 城鄉規劃專業實踐現狀及問題
湖北民族學院地處中國西部武陵山欠發達地區,湖北民族學院城鄉規劃專業創辦于2004年,學制4年,經過10多年的探索、實踐,在培養體系、師資隊伍和教學條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先后為國家輸送了近千名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為國家快速城鎮化建設做出了貢獻。在做出了部分成績的同時,在專業學科建設方面,特別是專業實踐教學方面也還存在眾多的不足。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建設美麗中國,以及武陵山地區發展的需要,對武陵山地區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2.1 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有待進一步完善
經過10多年的教學實踐,湖北民族學院先后編制完成了五個版本的《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在每一輪人才培養方案調整中都很重視實踐環節。以湖北民族學院2014年版《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為例,主要實踐性環節有軍事技能訓練、暑期社會實踐、城市認知實習、測量學課程實習、城市總體規劃課程實習、城市社會學與調查課程實習、畢業綜合考核、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主要實踐設計課程有繪畫基礎、城市規劃實用軟件、建筑設計、居住區規劃設計、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城市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場地設計等。所有實驗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比例為30.85%。可見學院對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認識調研能力和規劃設計能力都有足夠的重視。但是在規劃管理的能力培養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隨著湖北民族學院建設高水平地方性應用型民族大學定位的出臺,勢必加強應用型專業的培養和轉型。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呼之欲出。
2.2 師資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難重重
高校城鄉規劃專業教師稀缺,特別是高學歷專業教師更是奇缺,這是當前國內開辦有城鄉規劃專業高校的普遍現象。而湖北民族學院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更是很難引進高學歷的城鄉規劃專業人才。時至今日,湖北民族學院城鄉規劃教研室共有11名專業教師,其中副教授1名,高級實驗師2名,講師3,助教5名。碩士8人,在讀博士1人,博士1人。專業構成方面,城市規劃專業6人,土建類專業3人,測量學專業2人。在現有的教師構成中具備了一定的學科交叉能力,但是總體上要進行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教學,特別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難重重。急需建設一支隊伍具有地方專業特色的一流城鄉規劃專業實踐師資力量。
2.3 認識調研環節力度不足
在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中,認識調研是基礎,是城鄉規劃專業的敲門磚。就目前的專業認識調研環節來說主要有暑期社會實踐、城市認知實習、測量學課程實習、城市總體規劃課程實習、城市社會學?c調查課程實習、畢業綜合考核、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而其中暑假社會實踐、城市社會學與調查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環節以學生自助進行為主,老師只是實踐前期指導和后期把關,未能全程參與指導學生實習。城市認知實習與城市總體規劃課程實習是專業老師全程指導,但是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往往是兩個專業老師要指導60個學生實習。老師的指導深度嚴重不足。
2.4 課程設計總體質量不高,學生規劃設計能力不足
對于城鄉規劃專業學生來說,規劃設計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開設有建筑設計、居住區規劃設計、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城市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場地設計等規劃設計課程。由于城鄉規劃學科的知識體系十分龐大,哈佛大學建筑學院的院長曾提到,大約需要1992 年的時間才能培養一個通曉規劃各個領域的通才。為此,在有限的師資條件和辦學條件下要針對性地教好每一門設計課程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說因材施教。
2.5 忽視規劃管理能力的培養
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規劃管理能力的培養,而規劃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規劃認識調研和規劃設計能力。目前,我校與規劃管理相關的課程主要就《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一門理論課程,在培養學生規劃管理能力方面有待進一步優化培養方案。
3 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3.1 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好的實踐教學培養體系,必須要有好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做支撐。以湖北民族學院建設高水平地方性應用型民族大學為契機,以《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3版)》為指導,結合學?,F有師資教學條件及武陵山地區特色制定科學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專業理論課程為指導,以培訓學生認知調研為基礎,規劃設計能力為核心,規劃管理能力為目標的實踐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師施教,教學相長
教與學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不同個體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師也有不同擅長專業領域和專業設計方向。因此,在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中一定要結合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因師施教,做到教學相長。在注重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一支專業結構合理、專業背景豐富、年齡搭配合理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
3.3 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
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不僅僅是課堂教學,更多的是要走向課外,走向社會。加強教師與業界的聯系,以及學生與業界的聯系來提升教學活動的水平。課堂上嚴把教學理論關,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設計基礎理論。課外引導學生拓寬專業視野,學習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同時,鼓勵和帶領學生走向社會,通過學校與校外設計企業簽訂校外實習基地,定期將學生送往相關設計企業進行規劃設計實習。此外,也把優秀的規劃設計師請進校內,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將這個學習生涯置身于專業實踐領域之中。
3.4 嚴把實?`教學環節和教學實踐質量關
嚴格按照科學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組織各項實踐教學環節,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嚴格組織,細心輔導。建立嚴格的過程質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學實踐環節考評機制。嚴格要求學生,全面系統掌握現行的城鄉規劃種類,及各類規劃的設計的內容深度要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規劃設計能力。
3.5 構建地方實踐教學特色
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師隊伍培養、認知調研能力培養,以及各類設計課程案例點的選擇等各方面密切與地方相結合。系統挖掘武陵山地區建筑、村落、城鎮等特色,并將其應用于城鄉規劃實踐教學各個方面。同時,與地區相關設計和管理機構密切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的專業設計能力。探索出一套具有湖北民族學院特色、武陵山地域特點、能充分凸顯地方城鄉規劃專業辦學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城鄉規劃專業;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城鄉規劃作為城鄉發展建設的依據和藍圖,其作用愈發重要。
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原蘭州鐵道學院土木建筑學院相關專業的基礎上,由鄧延復、陽世B、劉純翰三位著名建筑師領銜創建的。
1 我校城l規劃設計類課程現狀分析
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設立以后,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通用標準,我校的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現更為明顯,作為城鄉規劃專業主干課程的設計類課程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教學改革,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為在城鄉規劃專業階梯式教育平臺中建構課程體系,我校城鄉規劃專業的設計類課程體系設置仍然存在以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1)專業基礎教育課程存在問題分析
按照目前城鄉規劃專業培養計劃,我校城鄉規劃專業前三年教學的專業基礎教育課程,包括《建筑設計基礎1》、《建筑設計基礎2》、《建筑設計1》、《建筑設計2》、《建筑設計3》,分別開設在入學第1、2、3、4、5學期,即從入學開始進行專業基礎教育,每周學時在6-8學時之間,以上課程總學時數為512學時。
(2)專業設計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城鄉規劃的設計類核心課程基本已納入我校的教學體系,但設計基礎課程還普遍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缺乏系統而扎實的城鄉規劃設計的基本功訓練,導致學生在進入高年級時無法建立較為宏觀層面設計概念。同時,以上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缺少城市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 這與城鄉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編制的《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的專業知識體系中推薦核心課程內容不相一致。
(3)專業實踐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城鄉規劃專業的設計實踐類課程,主要包括學時各為2周的《城鄉規劃課設1》和《城鄉規劃課設2》,分別開設在第6、8學期;學時各為16周的《設計院實習》和《畢業設計》,分別開設在第9、10學期;學時各位2周的《建筑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和《建筑設計強化設計周》,分別開設在第2、6學期;學時為4周的《專業方向強化設計》,開設在第期。
2 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
(1)堅持人才培養方向與特色,構建完善的設計類課程教學體系
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通用標準,借鑒學習國內城鄉規劃教育知名院校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完善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培養模式,使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的主干課程體系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層次關系更加清晰,課程體系更加完善。
(2)以城鄉規劃實踐為中心,重構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
通過開展充分利用我?,F有資源,進一步加強設計類課程教學的整合力度,以城鄉規劃專業實踐為中心,重構各門設計課程的教學計劃,以避免各學科片面強調自身特點而各行其是,努力形成合力以整體提升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成效。
(3)以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優化設計類課程教學安排,逐步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和多元化。
通過以上目標的實現增強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體系改革的實施策略
(1)構建適應我校師資力量的城鄉規劃專業教育設計類課程的教學體系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我院的城鄉規劃專業教育采用的2.5+2.5的兩階段模式,現已不再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要求,鑒于各種原因,我校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訓計劃每年都在修訂,一輪改革后的培養計劃還未得到有效的實踐和反饋,又使用了新版的培養計劃.
(2)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城鄉規劃專業教育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內容
目前,我院城鄉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內容不夠完善的問題。我校城鄉規劃教育應結合以上各方面的變化,重新修訂新版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確立各個教學階段學生的專業基礎和教學目標,對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重構,以構成連貫、漸進式的教學內容體系,即對規劃設計課程進行規劃。
(3)以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設計實踐類課程體系
按照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要求,城鄉規劃學科的實踐性決定了設計類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的實現和學生的設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與提升。多年來我校設計類課程教學的一個最大缺憾是課程與實踐脫節,學生的設計專業實踐能力卻沒有得到明顯提升,仍無法適應專業業務的實際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學生設計基礎不扎實,實踐環節薄弱,近些年以來,我院對設計類實踐課程進行了改革嘗試,開設新課程,拓展設計教學領域。如在2016年畢業設計選題階段選取了省內著名設計院所的實際課題,答辯時邀請這些知名設計院所的院長、總工采用模擬評審的方式進行,使得學生可以直接與專家、學者一同交流,同時獲得了向用人單位展示的機會,學生普遍感覺受益匪淺,提高了設計能力。今后,我院應繼續堅持以設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加強與設計一線的單位的聯系和交流,聽取企業對人才的各種需求,把我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目標的一致性,以需求為導向設置教學實踐類課程體系,強化學生設計基本技能與思維方式的訓練,并積極為學生創造各種設計實踐機會。再者,在第期應嚴格要求學生利用此次機會進行全面的鍛煉,幫助學生協調好找工作單位、考研復習和設計院實習之間的相互關系,即應加強《設計院實習》等實踐類課程教學環節的全程管控。
4 結語
關鍵詞:城鄉規劃;應用型人才;就業;人才培養
2011年,城鄉規劃獨立成為一級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思路正處于更新、轉變的過程中。隨著國家深化教育改革,2014年2月,國家提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在轉型的大背景下,城鄉規劃專業的高等教育在教學內容、教育培養方向、就業等方面應有新的思考和舉措”。
一、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及主要工作內容
從以往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得出,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有六個:城市規劃設計:依據現行的規劃原則和設計規范,組織制定、參與各層面規劃項目。城市規劃管理:組織擬訂、編制和修改各層面規劃,可對規劃設計工作進行審查和管理,實施城市規劃管理監督檢查,查處違反城市規劃的建設行為。村鎮規劃:組織城鄉一體化建設、村鎮體系規劃、美麗鄉村規劃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造等鎮域、村域規劃設計工作。④城市設計:承擔城市公共空間、開放空間、建筑空間組合、空間形象節點等的設計工作,撰寫設計文件。⑤城市規劃咨詢:負責各類規劃項目的咨詢和策劃、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及招投標技術咨詢等;組織市場調查,進行相關分析。⑥制圖:使用CAD、PHOTOSHOP、SKETCHUP、3DMAX、GIS等軟件工具進行制圖:運用各類規劃設計表現技法進行方案表達。
二、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應用能力要求
目前商丘師范學院城鄉規劃專業主干課程為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建設史、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城市園林綠地與規劃、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學、城市地理學等,以理論課程為主。但從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來看,較為偏重實踐和政策,這就需要調整課程結構,以適應人才需求。
在原有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新增城市規劃初步課程。通過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基本職業素質:較強的自信心、進取心、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并具備忠實、嚴謹的工作作風;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全面的質量意識、法律意識。除基本素質外,畢業生還應具備相應的職業應用能力,每個就業方向要求具備相應的職業應用能力。
三、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探索
為滿足不同方向的就業應用能力要求,根據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應用能力要求調整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結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新增設的主要能力課程,詳見表1。
【關鍵詞】城市規劃本科教育工作坊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2-0151-03
【Abstract】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urban construction scale is enlarging quickly. The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demands the planners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Urban planning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mode and social dem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fault between. Contradiction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lanning platform for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in teaching. And try to find an appropriate mod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s well.
【Key words】Urban PlanningUndergraduate EducationWorkshopInnovationPractice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繼續深化,社會對城市規劃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城市規劃人才需求巨大?,F代城市規劃學科誕生至今,已經從單純的建筑學范疇延伸至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各個領域,形成了一個集“政府公共管理、專業工程技術和社會改造運動”三方面相互滲透、共同作用[注1]的綜合交叉學科。學科內涵的這種更新與演變,對城市規劃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城市規劃本科教育必須加強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城市規劃本科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適應相關政府部門、工程設計單位和科研單位的用人需求。根據近年來的畢業生就業單位的意見反饋,畢業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仍然較為欠缺。盡管高校教育一直以來都在對加強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革,但總是效果不佳。在國際交流活動中,中國學生與國外學生相比,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均略顯不足。
目前我國的城市規劃教育主要集中于工學類和理學類兩個方向。其中,工學類由建筑學科或園林學科發展而來,其教學更注重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理學類的主要來源是經濟地理學科,其關注點主要在于經濟、管理、社會、人口和地理的分析與研究。由于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各項建設對工程設計人才的需求較大。這從客觀上推動了高校城市規劃教育向工學類方向傾斜,著重于培養具備工程設計能力的實踐型人才。因而我國的城市規劃本科教育,總體而言對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視的。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去看,就會發現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往往無法較好地與用人單位接軌,在設計和管理工作中,常有手足無措之感。一方面是用人單位的求賢若渴,另一方面則是畢業生的就業困難。造成這種尷尬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規劃本科教育與社會需求銜接不足,人才培養中缺乏對創新與實踐能力的訓練。
二、多樣化創新實踐平臺的建立
城市規劃是一個綜合性的交叉學科,知識面寬、研究對象龐雜,不是單獨一個學科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個綜合性的大學平臺,提供多方面的教學資源。同樣地,它的創新實踐平臺也必須向多樣化方向發展,能夠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實踐機會和激發創新思維的場合。這需要專業課教學、課外教學和就業導向三個方面工作的配合。
1.關注專業課教學
專業課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主戰場,因此也是建立多樣化創新實踐平臺最應關注和重視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注意創造實踐機會,引導創新思維。
(1)加強最新研究成果的引介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需要激發的,而城市規劃領域內的最新成果就是一種效果較好的激發因素。學生可以從模仿這些成果開始,逐步培養出自我創造的意識。教師應當及時關注學科動態,在教學內容中補充新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個不斷更新的內容體系。尤其應當注重設計案例引介的時效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可以著重選擇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進行引導性地實踐訓練。以浙江大學為例,在新校區規劃與城市設計國際招標的同時,將這一事件引入課程教育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學生對校園規劃有了充分的理解,還能夠接觸學科前沿的高水平創作,可謂一舉多得。
(2)鼓勵學生研究身邊的課題
城市規劃是一個社會性很強的學科,國外的許多院校都非常注重規劃的社會學視角。作為規劃從業人,應當具備從身邊的事件發現問題的自覺性。記者出身卻對規劃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的簡•雅各布斯就是從細微的生活角度、社會學角度觀察規劃和建筑活動,才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觀點。
身邊的事件是啟發科學研究的鑰匙,學會從身邊的事件中總結和思考,是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重要一環。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發現并研究生活中的課題,因為這些其實就是一種社會需要?!俺鞘幸巹澒ぷ鞣从成鐣男枰?而規劃教育也應反映規劃工作的需要”,[注2]三者不應脫節。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提供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研究與設計題材,讓學生習慣于從實踐和實施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相應的工作能力。
(3)增加課題選擇的自主性
目前城市規劃本科教育的課題選擇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工程項目或科研項目,學生基本沒有自主選題的機會。雖然這加強了課題的有效性,也可以著力培養學生對真實項目的認識,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城市規劃是一個交叉學科,其外沿廣闊、內涵豐富又貼近生活,可以研究的方向極多。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在某個較大的方向下進行自由選題,自行設計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自主收集資料,寫出調研報告和研究成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借助學校的相關設施開展調查、分析和實驗等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與協作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
2.重視課外教學――建立工作坊定期交流機制
各種形式的課外教學是專業課教學的必要補充,同樣也是構筑創新實踐平臺的重要環節。目前,國際論壇和報告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已經非常頻繁。這些活動對營造強烈的學術氛圍相當有效,但從培養創新實踐能力角度來看,作用卻非常有限。筆者結合浙江大學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舉行的國際交流工作坊的經驗,認為可以在城市規劃本科教育中大力推廣以中外合作交流為基礎的工作坊教學方式,打造一個體系化的創新實踐定期交流機制。
工作坊原指以某個經驗豐富的主講人為核心,30~40名成員組成的小團體在該主講人的指導下通過活動、討論等多種方式,共同探討某個話題。由于參與人數不多,因而更便于互動。工作坊本身具有開放性、體驗性和互動性等特征,而國際交流工作坊更提供了一個與國外同行共事的平臺。這個平臺打破了傳統的師生授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設計小組為基本單位,以現場交流、公開點評、專題論壇為內容,以多國教師團隊為指導,以學生設計與學習心得交流為輔助,形成一種綜合的國際化創新實踐平臺。其內涵與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探訪與調研”、“設計與合作”、“展示與匯報”。
(1)探訪與調研
目前的城市規劃設計課程的設置,是由教師提供的“真題”進行的“假作”。也即利用真實地形和環境,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后,進行創作。這種方式雖然創造了實地考察探訪的機會,但也僅限于側面觀察,所了解的情況依然相當局限。在參觀的過程中,也不容易深刻和全面的認識現場。在這種僵化的模式中,學生往往更容易關注一些抽象的模式和構成形態,忽略了最基本的空間、材料以及人文等特殊條件塑造出來的真實環境。
在設計工作坊的教學過程中,探訪與調研是一個重要的實踐平臺。構建這一平臺,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現場,關注真實環境,強化調研的重要性。不是限定明確的設計對象,而是選擇較為寬泛的場地或地區,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現場踏勘,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有興趣的內容開展更深入的探訪,了解與挖掘真實環境與條件,為設計或研究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創新元素。
整個探訪過程的設置是開放性的,鼓勵學生走訪各個場地,通過拍攝照片、居民訪談、文字記錄等各種方式對當地的交通狀況、物質環境和居民狀態做出客觀的調查。在此基礎之上,要求學生形成“第一印象報告”,以便系統地整理所見所得,并進行公開的報告交流會,讓學生就每個場地充分交換“印象”資料,建立對場地更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主選擇進行場地設計或是社會調查研究。這種方式激發了學生在設計和科研工作中的主動性,在培養自主創新和實踐能力方面效果明顯。
(2)交流與合作
設計與合作平臺的打造,旨在加強不同知識文化背景之間的交流,而重點則在于培養團隊精神。城市規劃的研究和設計工作屬于創造性工作,在校生習慣于獨立思考,構思出具有自身風格的方案與設計。但在工作實踐中,往往需要團隊合作,這是傳統的教學訓練無法提供的,卻是用人單位非常注重的一種能力?;谶@樣的考慮,工作坊設置了混編的設計小組和開放式的交流平臺。
1)混編設計小組
工作坊設置了一種不同專業、不同國籍學生混編的設計小組,作為一個整體來合作創作方案。在這樣的小組中,由于文化背景與知識結構的不同,各人的關注點有較大的差異,在交流設計、形成方案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接觸到全新的角度,獲得新的體驗和知識。比傳統的規劃設計教學和理論傳授有著更明顯的效果。
設計小組作為一個團隊,強調共同的責任、效益和業績,這也就要求學生要具備與人溝通、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生在團隊中能夠學會互相學習、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和互相支持,通過充分發揮各自的能力,幫助團隊獲得認可。在設計過程中學會合作,充分體會合作的效率和樂趣,樂于參與團隊合作。
2)開放式交流平臺
開放式交流平臺打破傳統的師生授課講解的知識交流傳授方式,包括有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以及設計小組與居民的交流。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小組被封閉在教室中完成作品,期間,學生可以自由地與老師進行過程交流,從而在第一時間修正完善自己的設計。工作坊還設置了開放式的中期答辯和最終答辯。這些答辯對公眾開放,接受公眾提問,以達到設計者和使用者充分溝通的效果,并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
3)展示與匯報
將設計展示出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城市規劃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工作坊為小組設計成果提供了廣闊的展示匯報平臺。采用公開答辯會的報告形式,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充分表達成果內容。開放式地公開演示,是一個自我展示的良好機會,這一做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有助于培養表達能力和自我推銷能力。
(3)考慮就業導向
城市規劃內涵的豐富性決定了其專業發展方向的多元性。我國當前的城市規劃本科教育在課程設置和知識結構方面逐漸趨于同一,人才培養方式較為均衡,在各個交叉學科的方向上均有涉獵卻難以深入。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城市規劃教育對專業方向的分化則成熟許多。美國的規劃教育主要的一級專業方向就達到了23個,法國的規劃教育也會在完成基礎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特點、愛好以及社會需求強化某一特定方向的知識結構。從目前的全球城市規劃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專業細化的趨向越來越明顯。要適應這種趨勢,必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方向的分異培養,改變畢業生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由于不同專業方向對實踐和創新的需求類型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打造創新實踐平臺時,就必須考慮不同的方向和培養方式。建立一個適應不同社會需求,著重于不同實踐方向的可選擇的平臺。例如側重設計能力的培養方式,其創新與實踐內容就應多結合工程項目;而側重發展戰略或區域經濟方向的人才,則應注重社會調查以及分析總結方面能力的培養。
三、建立實踐平臺的科學評價體系
為了保障實踐平臺的有效性,必須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以考試成績為準繩的傳統評價方式并不能夠適應城市規劃本科教育這樣一個以培養實踐能力為核心目標的學科。從考慮全面評價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角度出發,必須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全面的評價體系,以考核實踐平臺的實際作用,使創新與實踐教育更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成效。
評價體系可根據學生在實踐活動考核和綜合素質考察中的表現進行分模塊階段性打分,最終形成綜合評價。其結果應當有利于區分學生在各個方向上的能力表現,以便教師進行專業方向上的導向性培養。
無論是城市規劃科研人才還是設計人才,都必須具備相當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因此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城市規劃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標。無論是從適應學科發展角度,還是從適應社會需求角度來看,建立創新和實踐平臺都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注 釋
1 仇保興.追求繁榮與舒適――轉型期間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若干策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前言
2 崔功豪、梁鶴年、葉嘉安、汪德華、王 東、馬武定、金笠銘、孫安軍、劉東洋、王 凱.改革――中國城市規劃教育迫在眉睫的選擇[J].城市規劃,1995(6):8
參考文獻
1 仇保興.追求繁榮與舒適――轉型期間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若干策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 陳秉釗、王士蘭、肖大威.美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考察與感想[J].城市規劃匯刊,2003(6):23~28
3 陳秉釗.城市規劃專業教育面臨的歷史使命[J].城市規劃匯刊,2004(5):25~28
4 任紹斌.基于就業市場需求的城市規劃本科教育研究――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J].城市規劃,2009(9):78~81
關鍵詞:城鄉規劃;地方高校;學科發展;特色辦學;安徽建筑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6)03001104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同濟大學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城市規劃本科專業[1]。到2015年5月,我國設有城市(鄉)規劃本科專業的學校有207所,其中通過評估的高校有42所①??梢钥闯?,我國城鄉規劃專業發展迅速,但水平差異較大,大城市、辦學歷史悠久的高校發展良好,地方性、新辦專業的高校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2]。為此,2013年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頒布了《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對城鄉規劃專業培養目標、課程安排、師資隊伍和硬件條件等進行了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可根據本校專業特色和定位增加有關教學內容,制定專業培養方案[3]。近年來,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提出了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要求。綜上所述,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如何凝練特色,將是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辦學成敗的關鍵所在。
一、 城鄉規劃專業面臨的新形勢
(一)地方高校辦學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開辦城鄉規劃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以安徽省為例,目前有8所高校開辦城鄉規劃專業,除合肥工業大學屬于部屬院校,其他7所高校均為省屬地方高校(表1)。從辦學時間看,除了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開辦時間較早外,其他高校城鄉規劃或相關專業開辦時間均小于15年。從辦學背景看,5所高校是依托建筑學的工學專業,1所高校是依托地理學的工學專業,2所高校是依托農林學的工學專業。從招生數量看,年招生數量普遍在50~70人。這些高校的城鄉規劃專業大部分依托原有相近專業開設,不同背景的城鄉規劃專業教育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建立自身特色,已成為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發展的當務之急。表1安徽省高校城鄉規劃及相關專業簡表高校名稱專業名稱開辦時間學制專業類型招生數量/年是否通過評估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19835工學60是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20005工學50否安徽農業大學城鄉規劃20025工學60否安徽科技學院城鄉規劃20085工學70否黃山學院城鄉規劃20114工學70否安徽師范大學城鄉規劃20124工學30否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城鄉規劃20075工學60否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城鄉規劃20045工學100否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顧康康,等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特色辦學路徑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學為例
(二)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近年來,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快速,城鄉規劃行業市場需求火熱,畢業生就業面不斷拓寬。但是隨著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數量快速增長,部分城鄉規劃設計企業需求日趨飽和,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就業也面臨了許多的困難。由圖1可以看出數據由安徽建筑大學就業辦公室統計。,2011―2015年,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生就業率整體高于90%,但2015年降到7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城市就業市場日趨飽和,另一方面畢業生就業面較窄,中小城市及鄉鎮選擇較少。從就業方向來看(圖2),35%的畢業生進入設計公司,25%的畢業生讀研,這2個方向的畢業生占總數的60%。進入建設單位、考取公務員以及出國的畢業生分別占21%、7%和9%。就業方向以大中型規劃設計企業為主導,就業區域以省內大城市和省外大中城市為主,就業選擇仍相對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就業率的提升。
二、 國內地方高校特色辦學案例探討
(一)北京建筑大學
北京建筑大學是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中唯一一所土建類高等學校。其城鄉規劃專業在辦學過程中一向注重實踐,實踐教學共計6分(課內實驗120學時,折合實踐教學7.5學分),占總學分33.5%,加之所在地域為經濟發達地區,其將專業實踐與城市發展互動,形成了共贏局面。該校的課程設置以設計課為核心,從本科低年級到畢業設計各個環節以學生創造力培養為側重點,圍繞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下的六個研究方向,在學校的大平臺課程基礎上,設置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設計課、專業核心理論課,同時輔以寬基礎、寬知識面的基礎課與選修課程,構成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專業實踐性強,學生除理論與設計類課程學習外,還應參加多項專業實踐環節。圍繞“立足首都,面向全國,依托建筑行業,服務城鄉建設”的辦學定位,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畢業生。畢業生就業范圍廣、就業率高。良好的就業前景帶來了良好的聲譽,良好的聲譽又吸引了良好的生源,形成了專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 山東建筑大學
山東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辦學歷史長,是改革開放后國內第三所開辦城鄉規劃專業本科教育的學校。學科基于地方院校的特點,立足地域城鄉發展,在山東半島城鎮群可持續發展研究、山東省土地集約利用研究、半島藍色經濟區村莊建設研究、淺水層城市有軌交通研究、城市洪水防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其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特色是土地使用,在城市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控制標準和評價體系、城市核心功能要素配置和布局、城市建設用地變化測度和分析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山東省區域類型多樣,城市發展各異,為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更豐富的空間與樣本。山東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對外技術服務方面,為地方城市建設做出較大貢獻,業已成為山東省城市規劃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基地,在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
三、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特色辦學路徑
(一)特色凝練
1.依托學校大土建學科優勢,創造交叉方向
安徽建筑大學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現有6個一級學科,在節能環保、城鎮化與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進建筑材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多個具有影響力、特色鮮明的科研方向和學術團隊。因此,依托學校優勢學科,積極尋找城鄉規劃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方向,構建相關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是學科特色凝練的途徑之一。
2.依托地方合作資源優勢,創新實踐教學
落實產學研合作,是提高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辦學水平的重要保障[4]?!爱a、學、研”相結合是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的辦學傳統,城鄉規劃專業教育應把面向市場培養實際動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需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際工程設計中鍛煉學生。由城市規劃系、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甲級)及研究所(教授工作室)等單位共同形成了城鄉規劃專業教學、科研、生產互相支持的體系,在省內外建立長期、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為城鄉規劃專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3.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創新研究領域
徽派建筑在中國建筑文化史上獨樹一幟,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體現了徽州工匠的建筑設計理念和藝術風格?;罩莨糯迓涫俏覈4孀钔暾?,數量最豐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縣西遞、宏村是至今為止我國唯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遺產[5]。近年來,城鄉規劃專業依托學院下設的徽派建筑研究所,以及學校和世界遺產地宏村同時設立的徽派建筑陳列館,在城鄉規劃專業教學與課程設計中,設置了地方建筑或古村落及古建筑保護規劃、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等課程作業,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徽派建筑,為弘揚徽派建筑文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夯實基礎。我國新型城鎮化政策更加重視鄉村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提出通過振興鄉村和農業來解決城鄉發展差距的社會矛盾[6]。安徽省農村人口多,鄉村規劃是城鄉規劃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安徽建筑大學開展大量鄉村規劃與研究(表2),鄉村規劃課程在本科生課程體系的比重日益增大,鄉村規劃教學與實踐已成為我校城鄉規劃專業的一大特色。表2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鄉村規劃實踐項目時間地點人員成果委托單位蕭縣新農村規劃2011年7月至8月蕭縣20個村莊教師2人,本科生20人編制《蕭縣新農村規劃》蕭縣人民政府皖北美好鄉村調研2012年8月皖北6市12村教師3人,本科生6人編寫《皖北美好鄉村調研報告》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皖北農民及企業員工城鎮化意愿與影響機制調研2013年3月皖北地區教師6人
本科生28人編寫《皖北農民及企業員工城鎮化意愿與影響機制調研報告》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岳西縣水畈村美好鄉村規劃2013年11月岳西縣
水畈村教師2人,本科生4人編制《岳西縣水畈村美好鄉村規劃》,水畈村榮膺“2014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稱號岳西縣人民政府岳西縣美好鄉村規劃2014年4月岳西縣6村教師6人,本科生12人編制《岳西縣美好鄉村規劃》岳西縣人民政府寧國市美好鄉村規劃調研2014年7月寧國市2村教師3人,本科生12人美好鄉村調研報告寧國市人民政府安徽省農民流動與宜居性調研2015年7月安徽省5縣30村教師5人,本科生10人編寫《安徽省農民流動與宜居性調研報告》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寨縣村莊布點規劃2015年8月金寨縣教師2人,研究生5名村莊布點規劃(文本、圖紙、說明書)金寨縣人民政府海門市海州鄉美麗鄉村規劃方案競賽2015年8月至12月海門市
海州鄉教師4人,本科生8人美麗鄉村規劃方案同濟大學(二)課程優化
專業理論課程體系設置既注重高等教育“寬口徑、厚基礎”,工程教育理念的落實,同時又要適應城鄉規劃學科綜合性、社會性與政策性發展趨勢,與我國注冊規劃師執業制度接軌,注重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核心[7-9]。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以城鄉規劃設計與城鄉規劃管理兩大方向為核心構筑系列課程群,其中規劃設計類課程以我國現行規劃體系及城鎮化發展人才需求為導向,重點培養學生進行區域規劃設計、總體規劃設計、詳細規劃設計及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設計能力,城鄉規劃管理類人才培養在設計表達類課程設置基礎上增設規劃政策、規劃管理及規劃實務類課程。實踐類課程體系設置圍繞規劃專業“雙主線、三階段”教育過程,按專業認知規律要求分階段設置城市認識與體驗實習、建筑測繪實習、城市建設史實習、系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
(三)就業導向
據統計,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生就業以規劃設計單位為主,且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較少。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面向二、三線城市以及鄉鎮的規劃人才需求將大大增加。因此,中小城市及鄉鎮將成為未來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生的重要就業市場。此外,除了規劃設計單位,拓寬就業方向將成為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例如,安徽建筑大學近年來組織的“創業之星”活動,多名城鄉規劃專業學生走上了創業之路,擴寬了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促進了城鄉規劃學科發展。
四、結語
新型城鎮化對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由于種種限制因素不可能延續985、211高校的發展模式,只有凝練特色、錯位發展才能在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安徽建筑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積極創造特色化發展道路,依靠學科和地域特色凝練教學、實踐和研究內容,學科建設逐步發展創新力、提升競爭力、擴大影響力。
參考文獻:
[1]侯麗, 趙民. 中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的回溯與思考[J]. 城市規劃, 2013, 37(10):60-70.
[2]方程. 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城市規劃專業發展道路探索[J]. 規劃師, 2013, 11(29):101-104.
[3]楊貴慶. 城鄉規劃學基本概念辨析及學科建設的思考[J]. 城市規劃, 2013, 37(10):53-59.
[4]唐春媛. 地方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4): 15-18.
[5]陸林, 凌善金, 焦華富, 等.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過程及其機理 [J]. 地理研究, 2004, 23(5): 686-694.
[6]周嵐, 于春. 鄉村規劃建設的國際經驗和江蘇實踐的專業思考[J].國際城市規劃, 2014, 29(6):1-7.
[7]徐嵐, 段德罡. 城市規劃專業基礎教學中的公共政策素質培養[J]. 城市規劃, 2010, 34(9):28-31.
[8]呂飛, 戴锏, 路鄭冉. 城市規劃專業設計類課程教學體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4): 85-89.
[9]白淑軍, 許峰. 城鄉規劃專業城市調研類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2): 129-133.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schoolrun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university under new situation:
tak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 Kangkanga, CHU Jinlonga, ZHANG Hongyab
( 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 b. Graduate Faculty,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022,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