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16:44:28
序論:在您撰寫超聲科院感工作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鳥槍換炮
想方設法,構建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實驗場地
在廣州市東風中路335號廣東環保大廈的12樓,跟隨檢測中心工作人員輸入指紋進入實驗區域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貼著銘牌的小房間,走近一看,有樣品室、有機前處理室、無機前處理室、色譜室、天平室、無菌室、嗅辯室等等,各個房間用途一目了然,還有考慮到實際使用便捷性,設置在1樓的外出設備采樣室和頂樓的土壤前處理室、消化間,一個看似普通的寫字樓里,居然藏著這么多專業的實驗室,記者不禁有點驚訝。
“現在整個實驗室用房面積為800平方米,由20多間不同功能的實驗用房組成。”檢測中心主任曹俊介紹說,“現在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設備儀器我們都有了?!痹诓芸〉膸ьI下,記者走進了各個實驗室,各種先進檢測儀器琳瑯滿目,“目前我們擁有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離子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石墨爐原子吸收、原子熒光在內的各類儀器設備近300臺(套),價值約1300萬元?!?/p>
“檢測中心的發展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院對科研技術的重視?!睋芸〗榻B,檢測中心成立之初,僅有一個十幾平方的小實驗室?;凇翱蒲性囼炞鳛榭萍蓟顒拥暮诵氖侄?,需要功能完善的基礎實驗室做支撐”的認識,省環科院先后投入一千多萬元用于改善實驗室軟硬件條件,才建成今天這個設施齊全、儀器先進、功能完備的水、氣、土壤基礎實驗室。以基礎實驗室為依托,2015年10月,省環科院大饣肪徹芾磧胝策模擬重點實驗室、土壤環境管理與污染防治實驗室獲批成為廣東省第一批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為了擴充實驗室場地,省環科院在辦公場地十分有限的條件下,硬是通過各種改造、騰挪方式,擠出了地方用于完善實驗室?!盀榱擞谐渥愕膶嶒瀳龅?,我們盡量擠占辦公用地,人均辦公面積大概只有1平方米。”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說:“辦公場地小一點無所謂,實驗場地必須盡量滿足?!?/p>
人才培養
完善機制,推動員工能力大幅提升
與“年輕”的檢測中心相對的是,這里的工作人員也都非常年輕,大部分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很多才剛剛走出校門。這支年輕的隊伍,是怎樣承擔起繁重而精細的檢測工作的?關鍵就在人才的培養模式上。
“挑選人員時既要求有理論知識功底,又要有扎實的動手操作能力。除面試和筆試外,還會進行盲樣操作考核?!辈芸≌f,檢測中心在人才培養方面,從源頭就設置了較高門檻,同時十分重視員工的實操能力。
檢測中心人才引進的原則是多層次、多梯隊,組建了以博士和碩士為項目負責人、本科畢業生為中堅、大專畢業生為基礎的三層次,無機、有機、理化三梯隊的專業檢測團隊?!艾F在我們也會在學校招聘實習生,實習期一般要求為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會讓他們學習實驗室的操作技能,實習期過后從中挑選優秀的人才考核合格后聘用?!辈芸”硎?,這樣不僅可以挑選到合適的人才,而且工作對接非???,有效保證了隊伍的工作質量。
為了讓檢測人員盡快熟悉各項業務工作,檢測中心內部實行導師制,每名新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均指定一名成熟技術人員作為導師,由質控部門定期跟蹤學習進度,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開展實驗。此外,檢測中心也設置多項鼓勵政策,全力支持員工不斷提高職業技能,包括考取相關專業資格證書、專著等。2016年,檢測中心有兩名員工通過工程師評審;員工在核心期刊2篇;由檢測中心人員作為主要參與人的科研課題獲得廣東省環??萍吉劧泉?。
修煉內功
夯實基礎,為環境科研提供有力支撐
在院里的大力支持以及檢測中心全體員工上下一心的拼搏下,2017年2月檢測中心再次擴項,具備CMA資質的檢測參數新增至690項,涵蓋了水和廢水、空氣和廢氣、室內空氣、噪聲和振動、土壤和固廢、電磁輻射、電離輻射7個環境檢測領域。在滿足自身開展科研的需要外,還具備了對外承接排污單位污染源及環境質量監測、環境損害評估監測、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監測、企事業單位自主調查監測、排污申報環境監測、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監測、場地調查階段環境監測、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等環境檢測業務的技術能力。
檢測中心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檢測能力的不斷提升,也為省環科院的環境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撐。
依托檢測中心基礎實驗室,省環科院大氣環境研究團隊對各類污染源排放特征及控制對策、區域和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源清單、大氣污染過程和來源分析及區域大氣環境管理技術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編制了首個面向城市群區域的大氣復合污染治理計劃《廣東省珠三角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0-2012年)》、國內首批制定并實施的地方性典型行業VOCs排放標準(廣東省印刷、制鞋、家具、汽車涂裝行業VOCs排放標準)、國內首個應用系統化信息管理平臺的石化企業LDAR技術應用案例《廣東省石油煉制業LDAR技術應用試點研究》、省內首個廢棄物處理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國內首批船舶排放測試、結合交通流量的最新機動車排放清單及最新的珠三角大氣污染源清單等,這些科研成果為廣東省大氣環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依托檢測中心基礎實驗室,省環科院生態環境與土壤修復研究團隊開展了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技術的研發工作,對有機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體系的界面行為、遷移轉化機理進行研究,并進行了類Fenton氧化與過硫酸鹽活化氧化等修復技術的研發工作。此外,團隊還開展了對珠三角范圍內農田及礦山土壤環境中重金屬區域分布規律和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機理、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究。這些工作為開展污染場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復技術的研發及本土化奠定了基礎。
依托檢測中心基礎實驗室,省環科院環境工程技術研發團隊開發了環境工程新型藥劑、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技術,自主合成的新型復配型重金屬捕捉劑可用于處理典型重金屬廢水(包括電鍍廢水、燒結含鉈廢水),有機廢氣吸收液可用于處理三苯廢氣。此外,在自主研發的新型陶粒臭氧催化劑、新型納米光催化材料基礎上開展了對新型H2O2/O3多相催化氧化反應器、混頻超聲強化臭氧氧化反應器、新型脈沖擋板式光催化反應器的性能測試工作。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全市科技工作抓住重點領域,突破關鍵環節,以大科技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整合科技資源,強化自主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高新2009年,我局將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作為推動自主創新的重中之重,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在全國范圍內整合科技資源,以更加更新的觀念拓展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探索和開辟國內重點高校服務我市經濟建造和社會發展的新途徑,不斷提高對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能力,為我市與重點高校、科研機構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努力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開發與轉化.
〔一)努力爭取對我市產學研合作的有力扶持。在對我市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充分調研的基.6.122010*科技針對我市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著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升級的關鍵共性問題,積極引導企業聯合國內重點建造高校,共同提出促進產業技術水平提升的重大共性、關鍵和核心技術項目,積極爭取省部產學研合作平臺的支持.
2009年,我市共有23個項目列人省部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1430萬元資金扶持。其中,“綠色包裝產業共性技術”列人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獲得200萬元資金扶持,“高性能紙張的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列人*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獲得210萬元資金扶持.
(二)積極探索開展產學研交流對接的新模式。為總結市校科技合作的經驗成果、探索雙方合作的途徑與形式、推動*和相關高校全面科技合作邁上新臺階,2009年,我市采取主動“走出去”的形式,先后赴武漢市和成都市開展產學研活動。1月份,我市構造印刷包裝行業部分重點企業和有關專業鎮負責人赴武漢市,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就校市、校企產學研合作事宜開展深人洽談。本次活動實效顯著,勝利促成“共建廣東省綠色包裝與數字印刷省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等10項科技合作協議的簽訂。10月份,我市再次構造產學研合作訪問團,赴成都市與*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開展產學研交流對接活動,促成我市企業與兩所高校簽訂了“綠色包裝與數字印刷產業重大共性技術”等13項科研合作項目.
(三)繼續辦好我市特色產業產學研交流傳統活動。繼前幾年連續勝利舉辦食品、包裝機械、新材料、輸配電設備制造等行業的產學研交流活動之后,2009年6月,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教導部產學研結合調解領導小組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09粵東(*)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裝備產業產學研結合活動”又在我市勝利舉辦。來自*大學、省材料研究學會、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暨南大學、*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省科技廳、省部產學研結合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粵東各市科技部門負責人,粵東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裝備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本次活動。產學研結合活動由科技發展論壇、產學研對接座談會和重點企業參觀考察等活動組成。本次產學研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共促成*大學與我市有關企業達成41項合作意向。本次活動的勝利舉辦,對于推動*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資源與粵東地區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裝備產業需求實現有效對接、加速科技成果在粵東地區的轉化和產業化、提升粵東地區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裝備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造,提高自主創新的承載能力
2009年,我市創新載體建造取得新進展,創新服務體系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企業隊伍取得新發展。全市科技創新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一)加大對創新載體的建造力度,優化科技創新的空間布局。一是科技園區發展態勢良好。高新區、民營科技園、軟件園、農業科技園等科技綜合、專業性園區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集聚效應持續增強,科技園區已發展成為我市培育科技型企業的重要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技術創新的聚集地,成為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工業財稅收人的主要來源。金平民營科技園現有人園企業300家,其中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10家,組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家,園區形成了輕工裝備制造、印刷、食品、輸配電設備、精細化工五大支柱產業,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44.00億元,上繳稅金18.60億元,成為驅動金平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龍湖民營科技園現有企業252家,其中省級民營科技企業47家,組建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5家,一批光機電、電子信l/2010*科技·7技工作息、輸配電設備制造、生物技術企業在園區集聚,產業特色鮮明,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45.30億元,上繳稅金19.63億元,園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軟件園現有人園企業65家,匯集了我市軟件產業的主要開發力量,其中醫療信息化產業特色顯著,依托于軟件園的“省火炬計劃醫療信息化特色產業基地”建造有序推進,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完善,2009年園區實現總收人6.5億元左右,軟件產品收人達到3.5億元,其中軟件服務外包2萬美元,實現了零的突破。此外,高新區、*國家電動汽車試驗示范區、農業科技園也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
二是特色產業基地發展成績喜人。加大力度引導和扶持特色產業基地開展科技創新,以基地建造帶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升級,不斷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對全市經濟發展的綜合帶動效應。目前,全市4個國家級和4個省級特色產業基地為光機電、輕工機械裝備、智能玩具創意設計與制造、輸配電設備、印刷包裝、醫療信息化等6個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載體.
三是技術創新專業鎮建造成效顯著。繼續圍繞我市縣域經濟特色產業的發展特點,開展技術創新專業鎮試點工作,引導和扶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南澳縣深澳鎮、龍湖區龍祥街道、金平區大華街道3個鎮(街道)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全市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增至26家,數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構造認定了龍湖區金霞街道、潮陽區關埠鎮、金平區東方街道、澄海區蓮上鎮、蓮華鎮5個鎮(街道)為*市技術創新專業鎮,全市市級專業鎮增至12家.
(二)鼓勵優勢企業搭建創新平臺,提高行業創新的服務能力。一是支持產業公共科技創新。加大對現有的輕工裝備等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的引導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項扶持平臺的創新能力建造,*輕工裝備研究院的“節能減排技術實驗室建造”、“輕工裝備智能測控技術實驗室建造”兩個項目列入省科技計劃項目,獲得扶持資金320萬元。新啟動建造由澄海區與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術服務公共平臺”,該平臺的建造,對于研究和解決澄海玩具產業面臨的新產品研發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促進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二是組建一批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積極引導行業優勢企業增強研究開發機構的建造,組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提高行業的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能力.
2009年,新組建了高效節能換熱設備、現代電源、中藥、金屬包裝容器、再造煙葉、LED半導體照明、糖果涼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電動玩具8家省級工程中心和13家市級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擁有行業公共科技創新平臺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實驗基地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3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44家,市級國有科研機構16家,市級民辦科研機構3家.
(三)培育科技創新的主體隊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民營科技經濟。2009年,我市積極引導企業增強自主創新,不斷壯大我市自主創新的主體力量。一是積極培育創新型企業。擇優選擇部分在技術創新、品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業,重點增強引導和支持,通過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探索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種類型具有示范性的創新型企業。2009年,廣東光華化學廠有限公司、*超聲儀器研究所、廣東金明塑膠設備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創新型試點企業。全市現有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7家。其中,廣東東方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西隴化工有限公司通過試點驗收,被認定為省首批創新型企業。二是按新標準重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以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治理辦法》出臺及實一/2010*科技契機,在高新技術企業的重新認定過程中,敦促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建造,規范財務治理,促進企業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更好的發揮在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治理工作指引》的要求,會同市財政、地稅、國稅部門大力開展宣傳培訓,精心構造申報,共推薦兩批共72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有62家企業通過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構造的專家評審,進行公示。三是大力培育民營科技企業。重點扶持一批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企業。2009年,全市新增13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構造認定了29家市級民營科技企業,全市累計認定市級以上民營科技企業616家,其中省級民營科技企業283家。同時,根據民科企業認定的新變化,制定出臺了《關于做好民營科技企業認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就民科企業的界定,省、市級民科企業的認定標準、程序進行明確,不斷完善我市民營科技企業的培育和治理。四是努力培育軟件企業。新增2家省級軟件企業,全市現有省級軟件企業20家。五是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扶持政策.
2009年,省科技廳、經貿委、國稅局、地稅局聯合制定了《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稅前扣除治理試行辦法》,規范了企業研發費稅前扣除的操作程序。該政策出臺后,我局會同市經貿局、國稅局、地稅局建立了實施企業研究開發費稅前扣除調解機制、明確了具體操作規程,推動此項政策在我市的貫徹實施。目前,此項工作正有序推進中。此外,繼續做好軟件園人園企業的優惠政策落實,2009年共落實稅收優惠返還100多萬元,補助人園企業辦理著作權登記、雙軟認證和系統集成費用20萬元.
三、實施精細化治理和服務,實現創新資源的科學配置
2009年,我局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不斷規范科技治理手段、細化科技服務內容,提高科技資源配置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切實引導和幫助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構造實施科技計劃項目。積極引導和構造企業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通過科技立項扶持企業增強技術創新,促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認真編制2009年度*市科技計劃,按工業科技項目、信息技術項目、大農業科技項目、社會發展項目、其他項目(包括科技能力建造、創新體系建造等)五部分進行統籌安排,并在工業和社會發展項目中,重點安排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項目,大力扶持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項目,促進產業發展。本年度共安排項目159項,計劃總投資7.5億元,資金來源以企業自籌為主,市財政科技三項費用投人1745萬元作為引導啟動資金。這批項目的實施,預計年新增產值可達32.49億元,年稅利6.19億元,創節匯1.58億美元.
(二)抓好科技成果的治理獎勵。2009年度,主持省、市科技成果鑒定36項,包括工業項目17項、農業項目7項、醫療衛生項目12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項、國際先進水平11項、國內領先水平n項。進一步完善*市科學技術獎評審辦法,對評審專家選聘、評審方式、工作要求等進行明確規定,確保評審工作的科學公正。共評定市科學技術獎勵39項,其中一等獎12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13項,構造19項科技成果申報省科學技術獎勵,科技獎勵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的激勵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三)增強科技項目的績效治理。一方面,構造開展2009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增強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及時、全面地掌握項目的執行情況,有效地發揮科技經費的引導作用,推動項目的規范治理和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增強省級科技項目的規范治理,共構造122010*科技·技工作對181個省級科技項目開展結題驗收,其中,工業項目68項、農業項目48項、科技能力建造項目27項、民科園建造項目巧項、社會發展項目6項、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造項目6項、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項目4項、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計劃項目4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3項.
(四)加快技術市場的培育發展。大力發展網上技術市場,做好科技成果、技術需求項目的網上采集和工作,提升科技成果引進、吸收、轉化的服務能力。做好技術合同登記、統計工作,全年共受理、登記技術合同44項,其中技術開發合同40項、技術轉讓合同1項、技術服務合同3項。技術合同交易總額為2388萬元,其中技術交易額2291萬元.
(五)開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根據我市外向型企業居多的特點,引導企業增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在全球范圍拓展合作領域,并積極爭取省科技廳的立項扶持,發揮推廣、示范、帶動效應。2009年,我市共有5個項目列人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獲得扶持資金90萬元,立項數量和獲得扶持資金均為近年最好成績.
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發揮科技對新農村
建造的引領作用2009年,我市抓住國家加快農村改革發展的有利時機,繼續貫徹落實《*市農業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9一2010)》,加大力度引導和扶持農業科技創新,依靠科技進步帶動我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造,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一)開展專題調研,明晰發展思路。
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我市農村科技和農村信息化工作開展廣泛深人的調查研究,形成了《加快科技興農步伐,推進農村信息化建造》的調研報告,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開展農業科技區域創新能力調研,對2009年以來我市農業科技發展情況進行梳理,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報省科技廳。此外,還就海洋科技發展等開展專題研究,形成研究報告.
(二)功少決農業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興農。
一是發揮科技支撐效應,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年初,低溫冷凍災害對我市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造成較大危害。為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在防寒抗凍恢復生產中的支撐作用,我局成立了農業防寒抗凍恢復生產科技應急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切實做好科技防寒防凍以及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經精心構造申報,“潮南區無公害蔬菜生產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減災綜合措施”項目列入省科技減災專項。同時,指導各區縣各有關部門積極構造專家到種養大戶、農業基地指導抗災減災工作,依靠科技手段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實施項目扶持,引導農業科技發展。積極引導和精心構造本年度農業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個項目列人省農業科技項目,獲扶持經費123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提升了我市農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三是扶持優勢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根據我市海藻資源豐富、海藻養殖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特點,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支持省重點課題“*海藻資源調查及開發”項目的有關工作,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該項目在龍須菜、壇紫菜等養殖標準化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此外,引導各涉農科研機構發揮各自專業技術優勢,開展林業種植、蔬菜瓜果種植、*柑品種改良等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扶持引導本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四是實施信息直通車工程,推動農村信息化建造。積極構建我市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實施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向農民提供及時的科技、市場等信息,加快農村信息化進程,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村經濟發展.
2009年,“*農村基層綜合信息服務體系(蔬菜產業)”列入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建造項目.
(三)開辟工作新路,增強農業科技合作。
在鞏固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關系的同時,增強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的科技合作,尋求農業高校的技術支持。牽頭聯系華南農業大學,作為潮南區東華村的技術支撐單位,做好科技部認定的國家新農村示范點工作,幫扶東華村發展成為具有粵東瀕海平原種養業的示范典型。增強地區間的橫向農業科技合作,積極建立與我省粵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進一步深化對臺農業科技合作,推動*龍魚進口項目落戶我市。此外,積極構造引導我市農業科技界增強與*臺商的合作,以聯合攻關項目,共同促進農業科技的提高.
(四)構造科技下鄉活動,普及農村實用技術。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造,先后構造了在澄海區蓮上鎮蘭苑村舉辦的“科普惠農興村—送科技下鄉”,以及在南澳縣舉辦的“龍須菜栽培技術培訓班”兩次大型科技下鄉活動。同時,通過科技立項,支持*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開展龍須菜品種的引進和技術推廣工作,構造開展龍須菜栽培和加工技術培訓.
五、增強科技發展環境建造,完善科技創新的支撐體系
2009年,我市科技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全市上下發展科技的意識得到增強,鼓勵自主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
(一)增強構造領導,統一思想部署工作.
1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產學研結合工作會議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達學習省科學技術大會精神,表彰獎勵省、市科學技術獎的獲獎者,總結部署產學研結合工作。會議的召開,對于進一步增強全市上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造創新型*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科技創新的工作合力具有積極意義.
(二)出臺工作計劃,明確目標細化任務。
經充分醞釀、反復論證,市政府于3月巧日頒布實施了《*市科學和技術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科學分析了全市科技發展的基礎和環境,提出了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發展目標,部署了重點任務,明確了規劃布局,是“十一五”期間統籌全市科技發展的綱領性政策。同時,制定了《建造創新型*行動計劃》(2009一2012年),提出通過實施行動計劃,切實推進創新型*建造,從而有效提高科技進步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三)開展科普教導,營造氛圍提高認知。
一是廣泛開展群眾科普宣傳教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全市廣泛開展了以“攜手建造創新型*”為主題的“科技進步活動月”活動,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撐發展兩大主線,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的群眾性科技活動。二是引導科普場館增強功能建造。精心構造我市的省級青少年科技教導基地申報省科普項目,增強基地建造,完善科普功能。“*科技館模擬人體解剖實踐室”、“科普畫廊的建造與利用”和“教導基地科普宣傳演示設施建造”列人省青少年科技教導基地科普項目。積極引導科普基地開展科普活動,發揮科普功效,*科技館新增“青少年科技探索園”常設科普展館,全年承辦7項大型展覽及科普活動,完成各項學術報告會、講座、論壇技術演示等科技活動59場次,承接舉辦各類培訓班18場次,接受參觀科普展覽85000人次。三是增強基層科普陣地建造。引導一批基礎良好、具備一定科普能力的街道社區居委會增強科普功能建造,經常性開展科普教導活動,建立和發展面向群眾的科普活動前沿陣地。金平區永祥街道永安社區、石炮臺街道新湖社區、海安街道海悅社區,澄海區澄華街道華冠社區被認定為2009年度廣東省科普示范社區。四是及時報送政務信息和開展宣傳報道。全年共向省科技廳報送信息專報6期,向l/2010*科技·11·技工作市委報送信息專報18期,向市政府報送信息專報17期。出版編輯《*科技》4期。通過新聞傳媒、網絡大力宣傳報道我市的科技工作動態。參加電臺“民聲熱線”欄目,解答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二是實施項目扶持,引導農業科技發展。積極引導和精心構造本年度農業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個項目列人省農業科技項目,獲扶持經費123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提升了我市農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三是扶持優勢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根據我市海藻資源豐富、海藻養殖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特點,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支持省重點課題“*海藻資源調查及開發”項目的有關工作,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該項目在龍須菜、壇紫菜等養殖標準化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此外,引導各涉農科研機構發揮各自專業技術優勢,開展林業種植、蔬菜瓜果種植、*柑品種改良等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扶持引導本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四是實施信息直通車工程,推動農村信息化建造。積極構建我市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實施廣東省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向農民提供及時的科技、市場等信息,加快農村信息化進程,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村經濟發展.
(四)抓好隊伍建造,強化治理提升服務.
認真開展“繼續解放思想,保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學習討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