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7 11:19:28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經營分析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企業績效評價;平衡記分卡;經濟增加值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導致了委托理論的產生,正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可能引發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從而產生了需要對高管層進行績效評價來衡量其經營業績以及企業的運營情況。而我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弱有效市場,股價沒能成為反映經營業績的晴雨表,在這樣的證券市場中,投資者和公司的所有者最關心和必須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評價公司的真是經營績效情況。由此引入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的研究。
一、傳統的績效評價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績效評價方法所用的評價指標基本上都是財務指標,主要有凈收益、投資報酬率(ROI)、剩余收益和現金流量等。這些績效評價指標中經常使用的指標ROI(Return on Investment)是19世紀初Dupont Powder公司發明的,用于管理垂直型綜合企業的輔助方法。計算ROI的目的是通過比較營業收入和投資資本,來評價公司及各部門的經營業績。其基本公式是:ROI= 營業收入/資產投資=(營業收入/銷售額)×(銷售額/資產投資)
從中企業可以通過兩種途徑提高其ROI:提高銷售利潤率或提高資產周轉率,一般來說,企業所屬部門的收入水平與各自的規模(投入額和資產的投入量)成正比,這一指標充分考慮了部門規模差異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影響,衡量的是各部門占有資產的使用效率。但是,如果僅僅基于ROI評價與獎勵管理者,有可能在實際上鼓勵管理者從自己的最大福利出發而不是從公司的財富最大化出發,做出投資決策。比如,如果公司進行一項投資,WACC 同時,其他傳統的績效評價指標存在局限性。首先,這些指標多采用會計收益和會計收益率方法,認為扣除了債務成本的會計利潤就是權益資本增加值,而忽略了權益資本成本。因此不能客觀地確定經營者的經營業績。其次,這些方法可能會使經營者過分地注重短期財務成果,使公司不愿進行可能降低當前盈利目標的資本投資,弱化了追求長期戰略目標的動力。再次,由于目前會計系統是以歷史成本和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財務基礎數據往往難以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同時又容易產生利潤操縱問題,從而得出財務指標容易扭曲,以此為依據進行業績評價往往有失公允。最后,傳統財務評價方法過分看重財務業績的可直接計價因素,從而忽略了像市場占有率、創新、質量和服務以及雇員培訓這類不可直接計價的非財務因素,而這些因素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二、引入戰略性經營業績評價模型——EVA和BSC
1.斯特恩。斯圖爾特咨詢公司的EVA評價方法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經濟增加值,是稅后營業凈利潤扣除所有資本成本(包括股權和債務資本成本)后的經濟利潤。據此定義,EVA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EVA=稅后營業凈利潤-資本成本=調整后稅后營業凈利潤-資本投入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計算經濟增加值要對部分會計報表、資本和經營利潤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消除會計方法的一些不能真實反應企業經營業績的部分,并糾正會計報表信息對真實業績的扭曲,促使企業更關注其長期價值創造能力。雖然對稅后營業凈利潤的調整內容達到200多項,通常包括研發費用、商譽、初始投資、資產清理等,企業具體運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多采用5到10種調整就能達到比較準確的程度。
目前我國存在的一種現象是權益資本成本的觀念非常淡泊,更談不上資本成本的概念,EVA作為績效評價標準相對于會計利潤的優點之一在于一致性和準確性較高,能夠比會計利潤指標更準確的結合以反應股東財富的增減情況。它相比于傳統的業績評價標準有以下獨到的優勢。其一,它考慮了資本成本,將其從稅后利潤中扣除,能真實的反映通過生產經營創造的新增經濟價值。其二,通過剖析EVA的計算公式,得出提升公司價值的3條途徑:①更有效的經營現有的業務②投資預期回報業務③放棄對公司價值的毀損業務??梢?深入的理解該方法的內涵,可以指導公司決策的制定和運營管理,使戰略規劃、資本分配、并購和出售等公司行為更符合股東利益。其三,建立在EVA評價方法基礎上的激勵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把EVA增加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報給投資者,而且獎金不封頂。這樣,EVA激勵制度就把股東和管理者的利益在同一目標下很好的結合起來,防止部門經理決策與公司財富最大化決策的不一致,導致資本的低效率使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短期行為,緩解因委托關系而產生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其四,以往的很多績效評價方法都與資本市場上的股價掛鉤,使用對象只是上市公司,而對于非上市公司無能為力,但是EVA克服這一弊端,使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有進行業績比較的共同基礎。
雖然EVA有諸多優點,相比以前的方法有很大改進,在我國有很好的適用性,但是還是存在一些缺點:只注重財務方面的評價,而忽視了非財務方面的評價;不能充分反映工廠不同部門之間的規模差異;EVA是一個計算數字,它依賴于收入實現和費用確認的財務會計方法,為提高部門的EVA,部門經理可以通過設計決策順序,來操縱這些數字。在今天以知識競爭和全球競爭為主的環境中,即使最好的財務評價方法也難以涵蓋績效的全部動態特點,由此引入BSC評價指標。
2.卡普蘭和諾頓的BSC
由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提出的平衡記分卡作為一種績效考核體系,對公司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一個關注關鍵管理過程的框架。平衡記分卡是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對企業各個部門的綜合考核體系,它把企業的戰略轉化為具體目標。它以企業遠景為核心,從財務,顧客,內部運作流程,學習和成長四個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種考察企業價值創造的戰略方法。在平衡記分卡中,“創新與學習”是核心,“內部業務程序”是基礎,“客戶”是關鍵因素,而“財務”仍是最終目標,四個方面的綜合評價全面的反映了企業的業績。在保持對財務業績關注的同時,BSC清楚的表明了長期的公司價值和業績驅動因素的關系。應該說,BSC不僅是從財務的角度,而且從戰略的角度體現了公司價值最大化的思想,它是一種典型的綜合業績評價系統,把財務目標和非財務目標變成具體的目標和衡量內容。
但是,平衡記分卡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會受到企業信息化程度的制約。由于BSC的實施需求大量的關于企業經營各個重要領域的一手資料,因此企業運用它之前必須在信息獲取、整理和運用方面具備先天優勢。而這一必要條件是為許多中小型企業所不具備的,事實上,即使是在某些大型企業在信息系統的建設方面也還有許多工作有待完成,此外,信息系統的建設本身也需要經歷一個長期和復雜的過程,對信息系統的過高要求就給BSC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帶來了很大的制約和不便。同時,給財務指標在使用過程中最大的缺陷與難點在于它的量化比較困難,有些甚至不可能,但是量化對其使用至關重要,可增強其客觀性和可理解性。這也增加了BSC的使用難度。
三、有效的績效評價方法應考慮的問題
績效評價經歷了由單一的財務指標到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過程,隨著企業所處行業、競爭環境、限制因素、生命周期等內外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目標也隨之發生變化,進而企業業績評價系統中評價目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都會發生變化。無論是出于實踐還是理論需要,一個合適的績效評價系統是易于被企業掌握并運用的,可以比較全面的記錄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控制企業當前的經營過程并指導企業的未來發展與變革。
這種績效評價方法應具備以下特征:
1、績效評價的過程導向和結果導向并重。 在以往的績效評價過程中,對于經營過程的績效評價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過程導向的績效評價,可以有效的對于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給予有利的監督和控制,從而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產出結果——遠期的經營績效。另外,以往績效評價均以經營戰略為起點,即在假設企業經營戰略已經明確的前提下實施績效管理和評價工作。實際上,戰略的制定往往與企業自身能力、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因此起始于戰略制定之后的績效評價工作并不能給予企業經營全過程的充分支持,由此可以得出績效評價方法應該把企業的目標和愿景包括在內。
2、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充分結合運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綜合運用,是企業經營發展過程對于信息利用最大化要求的必然結果。二者中的任何一個都無法單獨提供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需的更為全面的參考信息。然而,在非財務指標的具體運用方面,仍存在著許多問題難以解決。關鍵績效指標評價模式是比較早的引入非財務指標評價的績效評價方法,然而它并沒能解決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如何能夠匹配的問題,在指導實踐方面,也沒有能夠提出具體實施辦法。
3、強調可操作性,具有較廣的適用范圍。一套有效的績效評價方法應當在管理實踐過程中易于操作,并能為大、中、小企業廣泛適用——這些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資源與能力、企業經營狀況、行業特征等因素靈活運用這一方法。BSC方法最早源于通用公司的管理實踐,在結果與過程導向、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結合方面都有獨到之處,然而卻由于對信息系統的過高要求而無法為多數企業采用和實施。
關鍵詞:經營決策;方法;應用分析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時刻面臨各個經營環節的決策,這些決策都是基于企業的發展來展開的,企業的經營活動包括產品的生產、人員的組織、物料供應、市場開發等方面。如何利用科學的決策方法使企業的經營活動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尤為重要,這些方法運用的恰當與否以及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企業本身的生存與發展。特別是企業重大的戰略性決策包括企業產品轉型、擴大規模、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等,決策是否科學準確決定了企業的存亡。實踐中,在同樣的條件下,決策水平不同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在有利條件下,由于決策錯誤造成失敗;在不利條件下,由于決策正確,能變不利為有利,從而得到成功。由此可見,決策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決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沒有正確的決策,企業就不可能有正確經營行為和管理活動。經營管理決策正確與否,決定著企業生存和發展 。
一、經營決策分析的常用技術方法
企業常用的經營決策分析方法有兩大類:定性決策分析方法和定量決策分析方法。
(一)定性決策方法
定性決策方法是在決策中充分發揮人的智慧的一種方法。它直接利用那些在某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知識和能力的專家,根據已知情況和現有資料,提出決策目標和方案,做出相應的評價和選擇。定性決策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經驗決策法。這是一種最古老的決策方法,由于它簡便易行,在現代企業經營決策中,仍然經常使用。特別是對那些業務熟悉、工作內容變化不大的專家,往往可以憑經驗做出決策,并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德爾菲法。它的核心組織形式是:不把專家召集在一起開會討論,而是發函請一些專家對一定的問題提出看法和意見。收到專家們回答的意見后加以整理分析,再分寄給專家們繼續征求意見。如此重復多次,直到意見比較集中為止,以據此做出決策。這種方法可以使專家們毫無顧慮,各抒己見,同時又能把較好的意見逐步集中起來。
3.頭腦風暴法。這是邀集專家,針對確定的問題,敞開思想、暢所欲言、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尋找新觀念,找出新建議。其特點是運用一定的手段,保證大家相互啟迪,在頭腦中掀起思考的風暴,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提出大量的有效的設想。
4.集體意見法。這種方法是把有關人員集中起來以形成一種意見或建議。與會者發表的各種看法,其他人可以參加分析、評價,或提出不同看法,彼此之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相互完善。
(二)定量決策方法
定量決策方法是建立在數學分析基礎上的一種決策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決策的常量與變量以及變量與目標之間的關系,用數學公式表達出來,即建立數學模型,然后根據決策條件,通過計算求得決策答案。定量決策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確定型決策方法。確定型決策是指決策的影響因素和結果都是明確的、肯定的。一般根據已知條件,直接計算出各個方案的損益值,進行比較,選出比較滿意的方案。主要有盈虧平衡分析法、差量分析法等。
2.風險型決策方法。風險型決策方法一般先預計在未來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自然狀態,估計可能出現的概率。然后根據決策目的提出各種決策方案,并按每個方案計算出在不同的自然狀況下的損益值。最后分別計算出每個方案的損益期望值,進行比較,擇優選用。具體方法有兩種:決策樹法和決策表法等。
3.不確定型決策,是指未來事件的條件,即自然狀態發生概率不能肯定情況下的決策。這種決策是決策人憑著自己的態度和判斷力,按照一定的法則去選擇方案,不同決策人可能選出不同的最佳方案,并得到不同的結果,故稱為不確定型決策。不確定型決策的選擇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可能性法、保守法、 冒險法、樂觀系數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二、經營決策分析方法的應用分析
企業經營決策包括企業正常經營管理決策和戰略性決策兩方面,企業正常經營管理決策就是企業經營沒有重大調整所采取的經營管理方面的決策,包括企業生產的產、供銷等方面。戰略性決策就是企業經營發生重大調整所采取的決策,包括企業產品轉型、擴大規模、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等。
(一)企業正常經營管理決策分析方法的應用
企業正常經營管理活動就是為保證企業適應市場的需求開展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了保證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就要求企業生產能夠高效運行并且可控。經營管理決策由于各個方面的數據在經營過程中都有所掌握,并且數據的準確度相對真實,在做這方面的決策分析時要盡量用定量決策分析的方法,從而保證決策的準確性。
1、生產活動的決策分析:企業的生產不是產量越多越好,產品銷不出去產成品就會占壓資金使企業經營不暢,最合理的產量就是以銷量定產量,但是不能低于盈虧平衡產量。這里就用到了定量決策分析的確定性分析方法,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經營,確定合理的產量范圍和合理的盈利區間是保證企業持續經營的關鍵,盈虧平衡分析不僅可決策企業的合理生產利用率,同時通過分析可以找出企業節能增效的關鍵點,包括企業生產成本中的節約和浪費,通過這些控制而增加企業的利潤。
2、企業原材料供應的決策:企業原材料應區分管理的重點要著重管理好用量大的原材料的進貨渠道和周轉周期,確定這些方案就需要運用確定性決策的差量分析法找出最優的方案,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銷售決策:銷售的決策關鍵是企業生產產品市場的占有率,開展市場營銷的前提就是了解產品市場的需求量,通過定量確定性決策來預測產品市場的占有率,有了這一數據企業就可以有計劃和有針對新開展市場的營銷策略,實現企業產品銷量的最大化從而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二)企業戰略性決策分析方法的應用
企業戰略性決策關系到企業的存亡,所以在涉及到戰略性決策時,要綜合運用經營決策的定性決策分析方法和定量決策分析方法。在企業要進行企業產品轉型、擴大規模、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等重大事項的決策時,要把定性決策分析方法和定量決策分析方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來運用。戰略性決策首先要做好項目前期的考察、調研、分析工作,這一方面的工作要充分運用定性決策分析的方法,要把經驗決策法、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集體意見法靈活運用綜合考慮,用最恰當的方法決策不同的重大事項方案,在以上戰略性決策中對涉及企業產品轉型、擴大規模、技術改造決策時要側重運用經驗決策法、德爾菲法,在涉及到項目投資決策時要側重運用頭腦風暴法。定性決策方法的綜合運用應掌握運用集體意見法來對決策進行歸納和總結,掌握了這些方法對企業戰略性決策是至關重要的。前期工作完成后,其次就是運用定量決策分析方法對決策進行定量的分析和論證,對于基礎數據可以進行準確預測的要應用確定性決策的方法進行分析,主要是對方案的經濟效益和期望值的準確計算論證方案的可行性,企業目前戰略性決策的確定性決策經濟評價指標主要有總投資收益率、內部收益率、凈現值、投資回收期。這些指標的計算是基于預測的基礎數據沒有變化的前提條件下得出的,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會發生不確定的變化,那就要對方案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對可以預測因素發生概率的就要進行風險性分析,概率無法預測的用可能性法、保守法、 冒險法、樂觀系數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進行分析,在這一分析過程中要運用定性決策的方法來預測方案影響因素的發生概率,從而使定量的數據更為準確和可以信賴,保證決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企業能夠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取勝。
決策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時刻存在,準確的決策可以使企業從容應對風云變化的市場,可以推動企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尤其是在競爭與日俱增的今天,公司決策稍有閃失,便有可能招致滅頂之災。如何在激烈動蕩的市場競爭中,適時做出適當準確的經營決策,已經成為決定公司能否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向祖庚.現代企業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2]王華煒.現代企業管理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一、收益性分析方法版權所有
收益性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從損益表中只能了解到盈虧額,分析不出因果關系,也評價不出好壞程度。因此,需要通過財務報表中的有關項目之間的聯系來評價企業的收益性。企業收益性水平高,意味著企業可獲取的回報高,同時說明企業的資產與資本結構合理,并在經營活動中有效地運用,為企業安全性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反映企業收益性指標有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
1.銷售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是指凈利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率=(凈利/銷售收入)×100%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也是反映投資者從銷售收入中獲得收益的比率。凈利率低說明企業管理當局未能創造足夠的銷售收入或未能控制好成本、費用或者皆有。利用這一比率時,投資者不僅要注意凈利的絕對數量,而且也要注意到它的質量,即會計處理是否謹慎,是否多提壞帳準備和折舊費來減少凈利。
2.毛利率
毛利率是銷售收入扣減產品銷售成本后的余額,它反映的是企業生產效率的高低,是企業利潤的源泉。計算公式:
毛利率=毛利潤/銷售收入
與此相關的是銷售成本率,其公式為:
銷售成本率=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毛利率
毛利率的變化與多種因素有關,是銷售收入與產品成本變動的綜合結果。當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產品成本上升時,產品售價往往難以及時隨之調整,從而表現為毛利率的下降;如果企業通過改善經營管理、加強技術改造等措施降低了產品成本,則相應地表現為毛利率的上升。企業產品結構變化對毛利率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企業由生產微利產品轉向生產高利產品時,毛利率將顯著上升,從而增加凈利,提高投資者的報酬率。
3.資產凈利率
資產凈利率是企業凈利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果越好,說明企業在增收節支和加速資金周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資產凈利率是一個綜合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凈利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
又可分解為:資產凈利率=銷售收入/資產平均總額×年銷售凈利潤/年銷售收入
從上式中可知,資產凈利率的高低由銷售凈利率和資金周轉率決定。資金周轉率越高,資產凈利率越高,同時提高收益。但若資金周轉率過高,則會導致資金不足,降低安全性(流動性)。而且從以上指標分析中可知,要提高企業效益就必須增加銷售收入,降低產品成本,加快資金周轉率來增加凈利。
進行收益分析,還應考核一些有用比率,一是銷售退回和折讓比率,即銷售退回和折讓除以銷售收入。這一比率高,說明生產或銷售部門存在問題,應及時檢查另一個比率:銷售折扣比率,即用銷售折扣除以銷售收入。用這一比率可了解競爭對手的銷售政策,從而調整自己的銷售戰略,增加銷售收入,提高凈利。
二、安全性分析方法
企業安全性主要是保證能收回本金和固定性收益。影響企業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的資本流動性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它可通過資產負債表的有關項目之間相互比較來分析。資本流動性所反映的是到期償債能力,當然還有分析資本結構的合理問題。反映投資安全性的主要指標有:支付能力、資金和資源利用效率、資本結構合理性分析。
1.支付能力分析
分析企業是否有維持一定的短期償債能力,對于企業會計報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某一企業無法維持其短期償債能力,連帶也無法維持其長期償債能力,同樣也滿足不了股東對股利的要求,最終會陷入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甚至可能難逃破產的厄運。短期償債能力是企業活動的主要憑籍,短期償債能力薄弱,不僅維持日常交易活動艱難,而且根本談不上如何計劃未來。分析支付能力的主要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關系,表示每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來作還款的保證。一般來說,企業的流動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對于投資人來講,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因為比率越高,資金流動越暢通,投資者的短期投資行為越有保障。
流動比率因受到若干因素的影響,實際上是無法為各種行業確定一項共同的標準的。一般來說,凡營業周期較短的企業,其流動比率也較低。因為營業周期較短,就意味著具備較高的應收帳款周轉率,而且無須儲存大量存貨,所以其流動比率可以相對降低。反之,如果營運周期較長,則其流動比率會相應提高。因此,企業投資者在分析流動比率時,應與行業平均比率或以前各期比率相比較來判斷流動比率是偏高還是偏低。計算流動比的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其中:流動資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收帳款+存貨+預付費用
由上列各項因素得知,流動比率表示企業在其特定時點可使用的靜止狀態的資源,是一種存量觀念。因為其分子分母都取自時點報表——資產負債表,不能代表全年平均的一般狀況,而這種靜止狀態的資金償付概念顯然與未來真正資金流動的情形無必然的因果關系,流動比率僅顯示在未來短期內資金流入與流出的可能途徑。事實上,此項資金流量與銷售、利潤及經營情況等因素,具有密切的關聯性;而這些因素在計算流動比率時,均未予考慮。
總而言之,企業在采用流動比率對企業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時,尚須配合其他各項分析工具,才能作出最后的判斷。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也是檢驗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有效工具。它反映的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所謂速動資產,是指現金、有價證券及應收帳款等各項可迅速支付流動負債的資產。在流動資產中,預付費用是變現能力最差的項目。例如預付租金、預付保險費等,因在合同中訂有不可退回的條款,故其變現能力為零,一般的預付費用也很難收回而轉化為現金。存貨項目中作為安全庫存的那一部分資產,幾乎是一項長期資產。而原材料、在制品等存貨的變現能力較低,部分存貨可能已被抵押給特殊債權人,并且企業在為償債和清算而被迫出售庫存品時,其價格也往往受到不利的影響。速動比率的計算,就是將這些變現能力較差的流動資產扣除后,由剩下的現金有價證券和應收帳款等迅速變現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除后得到。
一般報表分析者認為,企業的速動比率至少要維持在1.0以上才算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通常情況下,速動比率的變化趨勢與流動比率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通過分析兩者中任何一項比率,都可以得到關于短期流動性改善或惡化情況的相同信息。影響流動比率變化的因素,通常情況下也會影響速動比率變化。一般而言,流動性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會導致企業風險增大,不安全。
2.資金、資源利用效率分析
合理地籌措資金,有效地運用資金,是企業科學經營管理的條件,是分析企業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具體指標有:
(1)應收帳款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是指企業賒銷收入凈額與平均應收帳款余額的比率,用以反映企業應收帳款的流動程度。它是用來分析應收帳款的合理性與收帳效率的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只是靜態地說明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而應收帳款周轉率與存貨周轉率則動態地補充說明了企業的流動資產的流動性,進而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應收帳款周轉率的計算公式為:
應收帳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帳款余額版權所有
應收帳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資金的周轉和利用情況。周轉率高,說明企業在短期內收回貨款,利用營業產生的資金支付短期債務的能力強,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流動性比率低的不利影響,使資金流動安全。企業現存問題中,存在應收帳款因收不回來而形成的呆帳。因此,分析應收帳款周轉率指標時,還應結合應收帳款壞帳備抵率來分析。即壞帳備抵與應收帳款總額之比。該比率如逐年增加,企業應注意應收帳款有效性問題,因它必須連帶影響應收帳款的周轉性,影響資金安全性。
(2)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是一特定期間的存貨余額對期間銷貨成本的比例關系,用以衡量企業存貨通過銷售實現周轉的速度。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往往占有相當份量。因為大多數企業為了銷售的需要都維持相當數量的存貨,如存貨不足,不能及時供貨,銷售就會因減少而導致凈利的降低,影響長期償還能力,降低資金流動的安全性。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庫存額或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上式反映了與銷售量相比,存貨利用效率的高低。存貨周轉率高,表時存貨的使用效率高,存貨積壓的風險相對降低,資金流動的安全有保障。但存貨周轉率過高也有問題,如庫存水平太低,未設置應有安全庫存、經常性缺貨、采購次數過于頻繁、批量太小,造成庫存成本過高。存貨周轉率過低,通常是企業庫存管理不良、產供銷配合不好、庫存積壓和資金積壓的結果。這樣會導致企業庫存成本上升,減弱資金流動安全性。
在企業實際工作中,如果存貨中存在劣質積壓品,就會影響周轉率的真實性,從而不能真實反映企業資金流動安全性,應及時進行改善處理。
(3)長期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從這個比率中,可以看出自有資金的動向,可通過企業的資源配置結構來反映企業資金流動的安全性。一般而言,該比率較低,資金流動安全性較高;比率低,所有者權益的收益率會降低。在美國通常以1.0做為標準比率使用,如該比率小于1.0說明該企業固定資產全部由自有資金來解決,剩余部分用于流動資產中;如該比率大于1.0,則說明自有資金不足,不足部分由長期債務來解決。企業如以長期舉債方式過多地購置固定資產,企業將處于危險邊緣。因此,企業往往利用該指標來考核資金、資源利用效率。
(4)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一般而言,企業的長期資產如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一般用自有資金和長期負債等長期運用的基金來支持。因此,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以低于1.0為好;如果該比率高于1.0,說時企業長期資產的一部分是由流動負債來支持的,這樣則會降低企業的資金、資源利用效率。
3.資本結構的安全性分析
企業保持較好的資金流動性、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提高資金收益率,是保障企業投資安全性的重要指標。進行資本結構合理性分析,目的在于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評價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時,不僅要分析企業償還本金的能力,也要分析其支付利息的能力。具體指標有:
(1)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全部資產中有多大比重是通過借貸獲取的。對投資者而言,負債對總資產的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權益的比率越大,則企業的資金力量越強,資金收益率低。它希望以較高的負債比率,擴大企業獲利基礎,并以較少的投資即可控制整個企業。但若負債比率過高,而企業狀況良好,當然可通過財務杠桿作用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報酬率;倘企業狀況不佳,利息費用將使之不堪重負,有導致破產的危險。
(2)所有者權益比率。所有者權益比率是企業所有者權益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所有者權益比率=所有者權益/資產總額
由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以得出:負債/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1,即負債比率+所有者權益比率=1。由此,權益比率是負債比率的反面,兩者表達相同的狀況,實際應用時,只求其一即可。
(3)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了兩者的比例關系。計算公式為:
負債與自有資金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與前兩個比率意義基本一致,分別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同一事實。由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得:
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1
或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1/所有者權益-1=負債比率/所有者權益比率
同時,這一比率還表明了投資者對企業乃至債權人承擔的義務的大小。比率低,則表明投資者對債權人承擔的責任越大,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此外,由于某些資產如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一些遞延借項的價值不穩定。因此,這些資產對于企業償債能力的意義不大。因此,應將其從企業資產中扣除,在據以計算負債與有形資產比率時宜保守一些。特別是當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并有倒閉的危險時,有形資產是償債的主要來源。該項比率越低,則表明企業有形資產對其負債的保障程度越高。
三、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業不僅關心投資的報酬,更關心高報酬率的持續性。因此,企業獲取高利潤的持續性分析成為被關注的另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宏觀經濟條件、各種政策規定等競爭環境相同時,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只有以提高效益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企業效益,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勞動、資源、設備、材料等各種經營要素,經過經營者和職工有效地運用,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貢獻。它用來衡量勞動力與資產的有效利用程度。具體指標有:
1.附加價值率
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時,最關心的是能否產生高附加價值的問題。附加價值是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創造出的新增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附加價值=稅前凈利+人工費+資本化利息+租金+費用稅金
附加價值的計算,可通過查找損益表、管理費用明細表、制造費用明細表來計算。附加價值率是附加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附加價值。一般來說,越是資本密集的行業,其產品附加價值越高,凈利潤也隨之提高;反之資本密集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產品附加價值較低,凈利潤也就較低。
2.勞動生產效率
勞動生產效率是附加價值與總人數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計算公式為:
勞動生產效率=附加價值/總人數
該指標越高,說明勞動利用效率高,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因而成為衡量同行業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經營者最關心之點是企業的收益性、安全性、效益性及成長性。對其進行經營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確定分析目標,然后對報表的實際數據采用比率法計算其數值,并與過去的業績或同行業的標準統計數值進行比較,最終判斷其結論。筆者就企業經營的幾種分析方法試作探討。
一、收益性分析方法
收益性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從損益表中只能了解到盈虧額,分析不出因果關系,也評價不出好壞程度。因此,需要通過財務報表中的有關項目之間的聯系來評價企業的收益性。企業收益性水平高,意味著企業可獲取的回報高,同時說明企業的資產與資本結構合理,并在經營活動中有效地運用,為企業安全性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反映企業收益性指標有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
1.銷售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是指凈利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率=(凈利/銷售收入)×100%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也是反映投資者從銷售收入中獲得收益的比率。凈利率低說明企業管理當局未能創造足夠的銷售收入或未能控制好成本、費用或者皆有。利用這一比率時,投資者不僅要注意凈利的絕對數量,而且也要注意到它的質量,即會計處理是否謹慎,是否多提壞帳準備和折舊費來減少凈利。
2.毛利率
毛利率是銷售收入扣減產品銷售成本后的余額,它反映的是企業生產效率的高低,是企業利潤的源泉。計算公式:
毛利率=毛利潤/銷售收入
與此相關的是銷售成本率,其公式為:
銷售成本率=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毛利率
毛利率的變化與多種因素有關,是銷售收入與產品成本變動的綜合結果。當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產品成本上升時,產品售價往往難以及時隨之調整,從而表現為毛利率的下降;如果企業通過改善經營管理、加強技術改造等措施降低了產品成本,則相應地表現為毛利率的上升。企業產品結構變化對毛利率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企業由生產微利產品轉向生產高利產品時,毛利率將顯著上升,從而增加凈利,提高投資者的報酬率。
3.資產凈利率
資產凈利率是企業凈利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果越好,說明企業在增收節支和加速資金周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資產凈利率是一個綜合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凈利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
又可分解為:資產凈利率=銷售收入/資產平均總額×年銷售凈利潤/年銷售收入
從上式中可知,資產凈利率的高低由銷售凈利率和資金周轉率決定。資金周轉率越高,資產凈利率越高,同時提高收益。但若資金周轉率過高,則會導致資金不足,降低安全性(流動性)。而且從以上指標分析中可知,要提高企業效益就必須增加銷售收入,降低產品成本,加快資金周轉率來增加凈利。
進行收益分析,還應考核一些有用比率,一是銷售退回和折讓比率,即銷售退回和折讓除以銷售收入。這一比率高,說明生產或銷售部門存在問題,應及時檢查另一個比率:銷售折扣比率,即用銷售折扣除以銷售收入。用這一比率可了解競爭對手的銷售政策,從而調整自己的銷售戰略,增加銷售收入,提高凈利。
二、安全性分析方法
企業安全性主要是保證能收回本金和固定性收益。影響企業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的資本流動性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它可通過資產負債表的有關項目之間相互比較來分析。資本流動性所反映的是到期償債能力,當然還有分析資本結構的合理問題。反映投資安全性的主要指標有:支付能力、資金和資源利用效率、資本結構合理性分析。
1.支付能力分析
分析企業是否有維持一定的短期償債能力,對于企業會計報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某一企業無法維持其短期償債能力,連帶也無法維持其長期償債能力,同樣也滿足不了股東對股利的要求,最終會陷入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甚至可能難逃破產的厄運。短期償債能力是企業活動的主要憑籍,短期償債能力薄弱,不僅維持日常交易活動艱難,而且根本談不上如何計劃未來。分析支付能力的主要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關系, 表示每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來作還款的保證。一般來說,企業的流動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對于投資人來講,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因為比率越高,資金流動越暢通,投資者的短期投資行為越有保障。
流動比率因受到若干因素的影響,實際上是無法為各種行業確定一項共同的標準的。一般來說,凡營業周期較短的企業,其流動比率也較低。因為營業周期較短,就意味著具備較高的應收帳款周轉率,而且無須儲存大量存貨,所以其流動比率可以相對降低。反之,如果營運周期較長,則其流動比率會相應提高。因此,企業投資者在分析流動比率時,應與行業平均比率或以前各期比率相比較來判斷流動比率是偏高還是偏低。計算流動比的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其中:流動資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收帳款+存貨+預付費用
由上列各項因素得知,流動比率表示企業在其特定時點可使用的靜止狀態的資源,是一種存量觀念。因為其分子分母都取自時點報表——資產負債表,不能代表全年平均的一般狀況,而這種靜止狀態的資金償付概念顯然與未來真正資金流動的情形無必然的因果關系,流動比率僅顯示在未來短期內資金流入與流出的可能途徑。事實上,此項資金流量與銷售、利潤及經營情況等因素,具有密切的關聯性;而這些因素在計算流動比率時,均未予考慮。
總而言之,企業在采用流動比率對企業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時,尚須配合其他各項分析工具,才能作出最后的判斷。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也是檢驗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有效工具。它反映的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所謂速動資產,是指現金、有價證券及應收帳款等各項可迅速支付流動負債的資產。在流動資產中,預付費用是變現能力最差的項目。例如預付租金、預付保險費等,因在合同中訂有不可退回的條款,故其變現能力為零,一般的預付費用也很難收回而轉化為現金。存貨項目中作為安全庫存的那一部分資產,幾乎是一項長期資產。而原材料、在制品等存貨的變現能力較低,部分存貨可能已被抵押給特殊債權人,并且企業在為償債和清算而被迫出售庫存品時,其價格也往往受到不利的影響。速動比率的計算,就是將這些變現能力較差的流動資產扣除后,由剩下的現金有價證券和應收帳款等迅速變現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除后得到。
一般報表分析者認為,企業的速動比率至少要維持在1.0 以上才算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通常情況下,速動比率的變化趨勢與流動比率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通過分析兩者中任何一項比率,都可以得到關于短期流動性改善或惡化情況的相同信息。影響流動比率變化的因素,通常情況下也會影響速動比率變化。一般而言,流動性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會導致企業風險增大,不安全。
2.資金、資源利用效率分析
合理地籌措資金,有效地運用資金,是企業科學經營管理的條件,是分析企業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具體指標有:
(1)應收帳款周轉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是指企業賒銷收入凈額與平均應收帳款余額的比率,用以反映企業應收帳款的流動程度。它是用來分析應收帳款的合理性與收帳效率的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只是靜態地說明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而應收帳款周轉率與存貨周轉率則動態地補充說明了企業的流動資產的流動性,進而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應收帳款周轉率的計算公式為:
應收帳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帳款余額
應收帳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資金的周轉和利用情況。周轉率高,說明企業在短期內收回貨款,利用營業產生的資金支付短期債務的能力強,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流動性比率低的不利影響,使資金流動安全。企業現存問題中,存在應收帳款因收不回來而形成的呆帳。因此,分析應收帳款周轉率指標時,還應結合應收帳款壞帳備抵率來分析。即壞帳備抵與應收帳款總額之比。該比率如逐年增加,企業應注意應收帳款有效性問題,因它必須連帶影響應收帳款的周轉性,影響資金安全性。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一特定期間的存貨余額對期間銷貨成本的比例關系,用以衡量企業存貨通過銷售實現周轉的速度。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往往占有相當份量。因為大多數企業為了銷售的需要都維持相當數量的存貨,如存貨不足,不能及時供貨,銷售就會因減少而導致凈利的降低,影響長期償還能力,降低資金流動的安全性。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庫存額或存貨周轉天數=360 /存貨周轉率
上式反映了與銷售量相比,存貨利用效率的高低。存貨周轉率高,表時存貨的使用效率高,存貨積壓的風險相對降低,資金流動的安全有保障。但存貨周轉率過高也有問題,如庫存水平太低,未設置應有安全庫存、經常性缺貨、采購次數過于頻繁、批量太小,造成庫存成本過高。存貨周轉率過低,通常是企業庫存管理不良、產供銷配合不好、庫存積壓和資金積壓的結果。這樣會導致企業庫存成本上升,減弱資金流動安全性。
在企業實際工作中,如果存貨中存在劣質積壓品,就會影響周轉率的真實性,從而不能真實反映企業資金流動安全性,應及時進行改善處理。
(3)長期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從這個比率中, 可以看出自有資金的動向,可通過企業的資源配置結構來反映企業資金流動的安全性。一般而言,該比率較低,資金流動安全性較高;比率低,所有者權益的收益率會降低。在美國通常以1.0做為標準比率使用, 如該比率小于1.0說明該企業固定資產全部由自有資金來解決, 剩余部分用于流動資產中;如該比率大于1.0,則說明自有資金不足, 不足部分由長期債務來解決。企業如以長期舉債方式過多地購置固定資產,企業將處于危險邊緣。因此,企業往往利用該指標來考核資金、資源利用效率。
(4)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一般而言, 企業的長期資產如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一般用自有資金和長期負債等長期運用的基金來支持。因此,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以低于1.0為好; 如果該比率高于1.0, 說時企業長期資產的一部分是由流動負債來支持的,這樣則會降低企業的資金、資源利用效率。
3.資本結構的安全性分析
企業保持較好的資金流動性、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提高資金收益率,是保障企業投資安全性的重要指標。進行資本結構合理性分析,目的在于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評價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時,不僅要分析企業償還本金的能力,也要分析其支付利息的能力。具體指標有: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全部資產中有多大比重是通過借貸獲取的。對投資者而言,負債對總資產的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權益的比率越大,則企業的資金力量越強,資金收益率低。它希望以較高的負債比率,擴大企業獲利基礎,并以較少的投資即可控制整個企業。但若負債比率過高,而企業狀況良好,當然可通過財務杠桿作用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報酬率;倘企業狀況不佳,利息費用將使之不堪重負,有導致破產的危險。
(2)所有者權益比率。 所有者權益比率是企業所有者權益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所有者權益比率=所有者權益/資產總額
由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以得出:負債/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1,即負債比率+所有者權益比率=1.由此,權益比率是負債比率的反面,兩者表達相同的狀況,實際應用時,只求其一即可。
(3)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了兩者的比例關系。計算公式為:
負債與自有資金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與前兩個比率意義基本一致,分別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同一事實。由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得:
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1
或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1/所有者權益-1=負債比率/所有者權益比率
同時,這一比率還表明了投資者對企業乃至債權人承擔的義務的大小。比率低,則表明投資者對債權人承擔的責任越大,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此外,由于某些資產如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一些遞延借項的價值不穩定。因此,這些資產對于企業償債能力的意義不大。因此,應將其從企業資產中扣除,在據以計算負債與有形資產比率時宜保守一些。特別是當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并有倒閉的危險時,有形資產是償債的主要來源。該項比率越低,則表明企業有形資產對其負債的保障程度越高。
三、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業不僅關心投資的報酬,更關心高報酬率的持續性。因此,企業獲取高利潤的持續性分析成為被關注的另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宏觀經濟條件、各種政策規定等競爭環境相同時,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只有以提高效益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企業效益,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勞動、資源、設備、材料等各種經營要素,經過經營者和職工有效地運用,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貢獻。它用來衡量勞動力與資產的有效利用程度。具體指標有:
1.附加價值率
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時,最關心的是能否產生高附加價值的問題。附加價值是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創造出的新增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附加價值=稅前凈利+人工費+資本化利息+租金+費用稅金
附加價值的計算,可通過查找損益表、管理費用明細表、制造費用明細表來計算。附加價值率是附加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附加價值。一般來說,越是資本密集的行業,其產品附加價值越高,凈利潤也隨之提高;反之資本密集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產品附加價值較低,凈利潤也就較低。
2.勞動生產效率
勞動生產效率是附加價值與總人數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計算公式為:
勞動生產效率=附加價值/總人數
該指標越高,說明勞動利用效率高,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因而成為衡量同行業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可行性分析研究在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的決策與運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以實現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最小投入、最佳的投資效果為目標的科學性分析方法,它從企業標準評價出發,通過對企業開發項目投資可行性步驟分析,給出企業前期工作重點,以編制項目計劃任務書。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項重要工作,它可以保證企業項目運營成本最小化、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運行得以順利完成。
二、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概述
1.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
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項較為成熟的理論,它被廣泛應用于多項學科,通過對項目的宏觀政策、外部環境及發展預期等進行全面分析,以項目擬建市場前景,確定項目在技術上、經濟上是否具有可行性,盡可能的保證項目效果最優化,以輔助決策者做出決策;可行性分析不斷完善,并且逐漸被運用在許多領域,尤其是在企業項目決策中,其表現出明顯的完整與科學性。隨著經濟體制不斷改革,我國經濟建議中也引入了可行性研究,國家出臺了相關文件,對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加以規定,以保證決策民主與科學性。
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比較復雜,并且需要消耗大量資金,受外部因素的影響,此時企業開發項目面臨具大風險及很多不確定性,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研究項目開發可行性,以得到最佳方案,確定項目潛在風險及未來收益,企業在進行決策時充分吸收可行性分析結果,立項過程以可行性分析報告對各項目的可行性做出評價。
2.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特點
首先,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目的是研究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找到適合企業的項目,而項目的可行性需要從:經濟可行性及技術可行性入手分析,即企業當前的經濟實力與技術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實施項目。
其次,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是最基礎的準備工作,這是一個項目付諸實施的重要支撐,此時它已不只是尋找實施項目的依據,而是為了項目實施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決策失誤的工具,成為項目的規劃圖,對整個項目全過程加以思考。
第三,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并非容易的事,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市場調查,通過調查結果對整個企業項目因素納入其中,即對各因素進行詳實分析,充分調查形成高質量報告,通過充分調研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出切實可行性報告。
最后,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具有鮮明、跨學科特點,它可以通過經濟環境及需求預測或者以SWOT分析工具進行準確定位,從財務上進行成本、盈利與風險的大致分析,而這些需要大量數據做為依據,考慮相關政策、主體偏好、技術及市場需求等,這些綜合特點難以通過一門學科做好,需要跨學科從多角度進行綜合考慮。
三、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相關理論及評價標準
1.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相關理論
首先,PEST分析模型,對企業宏觀因素分析。不同企業具體分析過程存在差異,主要分析: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它可以判斷總體形勢被廣泛應用。
其次,市場需求理論,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過程中進行需求分析十分重要,因此,其需要一定市場需求理論知識,對項目開發進行評價,它對消費者需求總和進行分析,成為最為詳盡的需求理論,闡釋了需求決定因素及需求曲線導向;受市場需求受價格、貨幣收入及消費者偏好及相關替代品的影響。
最后,SWOT分析理論,將企業戰略、資源及環境有效結合,對分析項目的優劣勢、機會及風險通過矩陣表現出來,將各因素綜合分析,最后得出決策需要的信息。該理論分析過程考慮了內部及外部環境,是一個全面性的理論。
2.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評價標準
當前,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已經被廣泛應用,其分析過程需要以多種科學進行分析,項目投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可行,其主要標準包括:
首先,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市場需求,當項目建成后會為社會帶來商品,而對于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就是根據資料對項目未來需求量及變化情況進行概率性的判斷,對需求量進行分析是市場分析,對其的分析結果可以保證項目投入與產出多少,所以,項目規模、質量、方案等都要通過預測擬定的。
其次,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需要確定投資方向后,對資源、布置、工藝等進行方案比較,通過比較后找到最優資源配置的方案,即布置緊湊、技術先進的、最具有競爭優勢的投資可靠方案。
最后,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動力源泉,通過對項目價格、周期、投資估算、經濟效益分析了解資金投入增值情況,決定項目是否進行深入開發。
四、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內容及步驟
1.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內容
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分析需要深入細致的劃分:
首先,項目的投資機會分析,它是指為企業尋求更加具有價值的投資機會,以項目背景、資源及環境狀況等進行調查與分析,找到企業戰略規劃目標,項目投資機會的分析是最為粗略的分析,它不是項目可行性分析過程中必要內容,如果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已經擬定,則可以直接進入下一階段。
其次,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初步分析,其對項目生命力加以判斷,在投資機會基礎上,對項目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它較投資機會分析更深一步,對項目投資機會正確性加以研究,這一過程需要更多更詳細的資料對項目因素進行分析,認證項目實施的價值所在,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包括:目標定位、需求研究、方案構思及建立初步方案等。
最后,對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進行詳細分析,它是分析過程最為關鍵的環節,進一步分析以上過程的信息,更深入的進行論證,多角度進行合理性及可行性探討,提出最終意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主要內容與初步分析相同,但其范圍更大,深度更高,準確度更高。
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基本內容包括:項目概況、市場調查、需求預測、項目規劃設計建議、進度安排、投資估算、資金籌措、財務評價、風險分析等。
2.企業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步驟
經營開發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需要專門團隊做好研究任務:
第一,確定可行性分析對象及目的,明確項目實施后需要達到的目標,可行性研究需要系統有針對性;
第二,對實施的項目進行現場資料收集與整理,對市場調查與研究。主要調查:投資環境,如:外部環境、經濟發展及各種配套設施等;市場狀況,如:客戶群、行業競爭關系等;在進行資料收集過程中應該關注相關法規政策及短中長期的規劃等;
第三,經營開發投資項目最優化選擇。根據可行性分析結果及相關數據,對經營開發投資項目資源提出規劃方案,由專家對不同方案進行總結,選出最優方案;
第四,對方案進行論證與分析,當方案選擇后以技術指標對項目可行性進一步分析,包括:財務、經濟、效益等評價,并進行風險評估,如:概率、敏感性分析等;
第五,編寫項目可行性報告,對研究成本進行總結,通過描述體現出研究結論,為項目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
【摘要】隨著建筑企業不斷的發展,建筑施工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在原有建筑企業經營中的額定工程報價已經不能更好的滿足建筑企業需求。為了更好滿足建筑企業需求,就應該采用清單報價模式。這種清單報價模式不僅能為投標者提供報價及工程合同的簽訂提供相依據,也能降低招標人承擔風險,保證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本文主要從清單報價概念、對建筑企業經營中清單報價模式轉變方法進行分析兩方面出發,對建筑企業經營中清單報價模式轉變的適應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企業經營;清單報價;模式轉變
清單報價項目在建筑企業中是比較重要的,能為建筑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提供有效依據。就目前來,看清單報價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工程報價模式已經由原來的額定報價轉向清單報價。這種新形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了方便。清單報價相較于之前的額定報價,其能更好的為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更多依據,以保證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如何更好的適應清單報價模式轉變,已經成為建筑企業值得思索的事情。
1 清單報價概念
所謂的清單報價就是建設工程在招投標工作中,招標人以國家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為依據提供工程數量,由投標人自主報價并按照經評審低價中標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
2 對建筑企業經營中清單報價模式轉變方法進行分析
2.1 對額定工程報價轉向清單報價進行分析
2000定額工程報價,一般是受業主的委托擬建的工程項目工程量進行相應估算,并在此基礎上列出相應清單,同時也能對取定的價格材料進行統一規定,為各投標單位提供報價參考工程量,使相應投標單位能對工程項目有所了解。在實際施工中,是按照政府擬定的類別費率,來規定主材定價的。這樣做能使參與投標的各單位以自身經濟實力為基礎承諾讓利率,中標后工程量和施工內容能以實際施工圖為依據合理進行調整。這種額定報價編制模式相對簡單,要想使工程報價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在實際工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應該進行工程量計價清單編制。工程量計價清單編制能體現招標人工程項目及數量,全面反映工程投標報價標準,為投標人進行投標、簽訂工程合同提供相應依據,同時也能為其工程量調整及辦理竣工計算提供相應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將地投標人投資風險。工程量計價清單具體內容包括可能發生的體工程、工程內容中未能感應其他相關內容,投標人以相應投標文件和圖紙為依據進行編制,以項目清單為依據,在工程報價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考慮,并將其融入其中。這樣工程清單人員就能以
計算規則為依據對工程實物量進行計算。其最終結果是具有唯一性的,同時也能
體現公平、公正和公開原則。計算出結果之后,還應該進行相應說明。之后,應該以實體工作量為依據列出所有工程量,為凈值計算提供方便。最后,建筑工程量應以公開的形式將清單公布出來,這樣不僅能為競爭者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也能使投標人對工程量清單有一清晰的認識,有利于投標人從自身實際經濟狀況出發并結合市場進行分析,并以相應原則和方法為依據,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主承擔風險。應該轉變建筑企業經營中的額定工程報價,實行清單報價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企業相應工作順利進行。
2.2 對不適應市場成本管理核算轉向新型成本核算制度
建筑企業之前的成本核算中的清單報價為綜合單價,這種綜合單價并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成本管理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改變其報價模式,將不適合建筑市場管理成本核算中的綜合單價核算轉變為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單價核算。在核算的時候,可以將管理費和稅金進行分別記取,并將綜合單價中的直接費、稅金及管理費等還原,將綜合單價中的不同時間、不同性質的施工內容進行單價拆分;在綜合單價拆分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完善清單報價中的預算臺賬,以便為以后的工程變更及索賠提供相應依據??梢詫ν稑藭靸r、圖紙變更、修改造價、簽證造價及定額預算等相應內容進行修改;為了使預算臺賬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可以不斷完善價格狀況臺賬,不僅要對單價確認臺賬、再定確認臺賬進行完善,還要對固定工料機臺賬進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工程管理中的暫定價、定價及未報價之間的聯系,并時刻提醒施工過程中的人們能夠及時辦理相應確認手續,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此外,還應該建立項目利潤預測臺賬,并將分包項目中的清單、收入和實際施工單價列表分別列出,以便使其能更好的反映出項目的實際盈虧狀況,提醒人們要時刻關注項目成本的盈虧狀況。
2.3 對地方法規執行法規轉向國家強制性法規進行分析
之前的定額工程報價法規屬于地方性法規文件,在實際工作中是必須執行的,其合同模式也是可以調整的。具體來說,其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施工圖進行相應調整,也可以以市場為依據經過甲乙雙方認定的價格進行相應調整,但是這種額定內的綜合施工內容、額定含量及定額取定的材料及機械班臺費是無法調整的,其費率以政府規定的類別工程記取的。定額工程報價法具有強制性的執行的傾向,但是其承擔的合同風險相對較少。其施工預算編制按照2000定額進行編制的,其能對工作量進行及時的調整,但是其預算收入的準確性卻不能準確的估計,甚至會使整個施工過程成本管理出現先虧損后盈利的現象。其在設計預算在編制過程中,雖然注重工作量的簽證、階段計算和竣工結算,使其計算結果相對準確,但是從其差值來看,其不是一個固定值。因此,這種算法在施工工程中對整個工程的預算收入只能是一個概數,只有等到預算結束后才能真正的確定預算值;而新的定額是一個參考性的文件,并沒有強制執行規定,其實施的是量價分離,但是其與當下建筑市場相適應,也能對單價合同進行相應調整,項目取費率不是政府規定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對進行相應報價。工程量也能按照實際施工圖進行相應調整,材料定價合同的約定也可以以市場為依據來執行,或是由甲乙雙方共同協定。這種新型的計價合同與額定報價合同相比,其是比較科學的,但是卻比較繁瑣。特別是在市場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建筑單位承擔的風險將比額定報價要大。新型的定額只是預算定額,施工過程中的預算管理是以施工圖實物量進行調整的,其注重的是過程中合同商定之外的材料單價的確認工作,其工作量則是以實際完成的施工圖進行計報的。因此,其對工程的預算收入能準確的做出估算。要想保證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進行,還要以國家強制性的規定的法定文件《工程量計價清單》為基礎進行報價。其作為一份能與技術規范相對應的文件,能對合同中需要或是可能發生的工程項目及相應工作量進行詳細的說明。在工程結算時,其在實際結算過程中應該按照合同約定價格執行,工程量也能按照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執行。這就使得工程量單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決定建筑施工合同。
結束語:
要想更好的掌握建筑企業經營中清單報價模式的轉變,就應該對額定工程報價轉向清單報價進行分析、對不適應市場成本管理核算轉向新型成本核算制度、對地方法規執行法規轉向國家強制性法規進行分析等轉變適應方法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為建筑企業服務,才能更好的促進建筑建筑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方.淺析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企業經營策略[J].現代經濟.2009.8.(04).
關鍵詞:黃金價格 基本面分析 技術分析 生產經營
黃金被稱作是上帝賜給人類的貨幣,所謂“貨幣天然不是黃金,而黃金天然就是貨幣”,黃金本身具有非常典型的投資屬性。目前,關于黃金價格走勢的分析研究業已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理論體系。本文從基本面、技術面兩方面對黃金價格的走勢分析預測,并據此對黃金生產企業的經營策略進行淺析。
一、對黃金價格走勢的分析方法
1.基本面分析法
所謂基本面分析法就是對影響黃金價格的各種要素進行跟蹤、分析,以此來把握黃金價格的變化趨勢。
(1)找出影響近期黃金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和線索
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多很多,但是在一段時期內,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就是這一個或兩個因素決定了黃金價格的主要趨勢,而其他一些因素影響黃金價格的結果只是黃金價格出現了一些小波動。因此,如果要對黃金價格走勢進行分析,最主要的就是把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挑出來,進行跟蹤分析。比如:對2011年的黃金價格走勢進行分析的時候,我們把美債危機、歐債危機這兩個主要因素挑了出來。因為這兩個因素尤其是歐債危機影響了黃金價格一年的走勢。每次債務危機加深或緩解時,黃金價格就會出現較大波動。
(2)對影響黃金價格主要因素和線索進行跟蹤、分析
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挑出來后,就要進行跟蹤、記錄、分析。同一個因素同一個方向的演變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方向可能不同,因此,必須具體事項具體分析。分析這一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影響到的結果又是什么、能體現出黃金的那一項功能、是避險還是防止通貨膨脹?比如:歐債危機開始發生時黃金價格上漲,黃金主要體現出的是避險功能;到歐債危機發生到一定程度,黃金價格處于高位,影響到了世界經濟復蘇,歐債危機再加深時,歐洲各大銀行及投資銀行紛紛賣出黃金進行貨幣套現,體現出了黃金的貨幣功能。
總的來說,對黃金的基本面進行分析,由于分析的是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根本性原因,主要是把握黃金的一個中長期趨勢。分析對了對黃金生產企業的經營具有重要意義。
2.技術面分析法
如上所述,黃金價格的基本面分析是一種本質性的分析方法,但是影響黃金價格的基本面因素卻很多,因此,要對黃金價格進行基本面分析,就需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這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有時難以做到。于是,很多投資者利用已有的黃金市場價格信息和交易信息,如成交量、價格等并借助相關的圖表、曲線和統計分析工具,對黃金價格的走勢作出判斷。這種分析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黃金價格的技術性分析方法。它是以“歷史會重演”為假定條件的分析方法。雖然它是一種非本質性的分析方法,但是在實踐當中,投資者運用的卻比較多,因此,這種分析方法也就成了一種重要的分析手段。
由于技術分析方法實在太多,而且還在不斷地產生,這里只對在實踐中運用比較多的三種技術性分析方法加以適當的介紹。
(1)趨勢分析
所謂趨勢,就是說明市場行情是出于利多、利空還是出于中性的一種變動趨勢。利多的趨勢存在于價格上升的行情之中,一般又將利多的趨勢稱為上升的趨勢,利空的趨勢存在于價格下跌的行情之中,一般又將利空的趨勢稱為下降的趨勢;中性的趨勢存在于價格盤整的行情之中,一般又將中性的趨勢稱為盤整的趨勢。趨勢最直觀的表示就是把價格連接成圖來看。如圖1、圖2、圖3。
圖1 上升趨勢
圖2 下跌趨勢
(2)艾略特波浪理論
同任何一個技術分析工具一樣,波浪理論需要結合其他分析工具做相互的驗證。例如分析基本面以判斷長期趨勢,趨勢可能的延續周期。在黃金市場上,根據經驗,波浪理論在長期趨勢的運用中的有效性要強于短期趨勢?;旧衔覀冋J為用波浪理論分析短期趨勢,例如小時圖周期,并無多大意義?,F以圖4為例進行分析。2001年低點252美元到2011年9月高點1912美元這輪上漲趨勢,做為大三浪中的上漲浪,內部運行為完整的5浪結構。此后,金價震蕩下行,至2013年4月基本確定進入下行通道。
圖4 現貨黃金周線圖
(3)移動平均線-MA(Moving Average)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移動平均線是必不可少的指標工具。移動平均線利用統計學上的“移動平均”原理,將每天的市場價格進行移動平均計算,求出一個趨勢值,用來作為價格走勢的研判工具。計算公式:
MA=(C1+C2+C3+C4+C5+....+Cn)/n
其中:C為收盤價
n為移動平均周期數
例如,現貨黃金的5日移動平均價格計算方法為:
MA5=(前四天收盤價+前三天收盤價+前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今天收盤價)/5
移動平均線依時間長短可分為三種,即短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長期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一般以5日或10日為計算期間,中期移動平均線大多以30日、60日為計算期間;長期移動平均線大多以100天和200天為計算期間。
移動平均線的基本應用方法:葛蘭碧的法則(見圖5):
二、黃金生產企業如何根據黃金價格走勢進行經營
黃金生產企業選擇黃金銷售經營策略最重要的是把黃金價格的趨勢把握住,那么分析好趨勢之后,如何去經營呢?
1.建立市場分析團隊
對于黃金生產企業來說,利潤主要來自于黃金的采掘、生產環節,很少有企業重視黃金銷售策略對企業利潤的巨大影響。其實,一個完善的黃金生產企業必須有自己的市場分析部,其主要的職能就是搜集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信息,并對此進行篩選,分析,根據分析形成分析預測報告,然后把報告提交給企業管理層進行討論,依此制定企業的銷售經營策略。
2.綜合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市場研究
黃金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與證券市場、外匯市場相同的作用,同時由于黃金的特殊屬性,即其內在價值穩定性與分散金融風險的能力,又有著不同于其他金融市場的作用。因此企業市場分析團隊以黃金的雙重屬性入手,基于宏觀經濟學理論,結合基本面分析及技術分析等方法,分析黃金價格形成機制,預測黃金價格變化趨勢,以此為前提研究黃金市場的運行機制,以期準確把握市場脈搏。
3.根據黃金價格走勢制定企業經營策略
策略制定環節非常重要,制定的策略好與不好對企業利潤的影響甚至會超過采掘、生產環節。當分析黃金中長期價格會下跌時,就必須制定套期保值策略,套期保值一方面會幫助黃金生產企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并可鎖定原材料的成本和正常的利潤,另一方面可以節約資金占用,實現效益最大化。當分析黃金中長期價格還會上漲時,就不需要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了,這個時候就必須將一部分黃金產量留住,待價格上漲之后再進行銷售,但這種留住黃金產量等價格上漲后再銷售的策略必須在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需流動資金的前提下進行,否則,流動資金出現問題同樣也會給企業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三、結語
正如歐洲歷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所言:“知識不是預見,但預見是知識的一部分”。黃金生產企業通過正確利用各種金融分析工具,準確把脈黃金價格趨勢,并依此制定企業的銷售經營策略,這樣既可以準確把握市場節奏,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又為企業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羅伯特.愛德華茲.《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