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7 09:46:36
序論:在您撰寫青少年問題心理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冷漠與孤獨。冷漠是指對人對事很冷淡,漠不關心,有時甚至“冷酷無情”。國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現代社會中,不少青少年在心理上處于“三無”狀態,即無動于衷,謂之無情;缺乏活力,謂之無力;漠不關心,謂之無心。冷漠的孩子,在學校對所學的知識不專心,缺乏學習熱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于事外,給人以“看破紅塵”的印象。
2.過度自卑。自卑感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數年齡階段都可能發生,過度自卑者缺乏自信和競爭勇氣,不敢交際,畏懼失敗。一般說來,差生比優生自卑,女生比男生自卑,且隨年齡的增高,自卑人數會增加。
3.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混合心理,伴有焦慮、悲哀、猜疑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緒。具有嫉妒心的學生,不僅會對他人先天的容貌、聰明產生妒忌,而且對其他諸如榮譽、地位、家庭情況等也會產生嫉妒。具有嫉妒心理的學生,一旦在學習或其他方面不順利時,就會怨天尤人而不能進行正確的自我反思。在極端情況下,有些學生甚至會發生人生傷害等攻擊性和破壞性的行為。
4.抑郁。抑郁是以情緒低沉和憂郁為特征的心理狀態,表現為極度苦悶,對外界不感興趣,活動減少。我國曾對高中生進行過調查,發現高一、高二和高三各年級抑郁情緒的發生率分別為25.14%、28.03%、22.76%。這表明約有25%的高中生有著程度不一的抑郁情緒。
5.焦慮。焦慮是一種恐懼和不安的心理狀態,常常伴有憂慮、煩惱和不安的情緒體驗。焦慮一般發生在性格較為保守、不開朗、交往少、興趣愛好較少、遇事敏感的孩子身上,而且焦慮發生之前,大多有些不愉快的遭遇,比如考試失敗、與朋友同學之間發生口角、睡眠不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
6.逆反心理?!澳阕屛掖蚬?,我偏要攆雞”,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現。不少青少年學生由于辨別是非能力差,疑慮心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和老師的一片苦心和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做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7.厭學心理。一部分青少年學生缺乏認真刻苦、勤奮鉆研的精神,造成厭學等學習上的心理障礙,心理上有許多的矛盾,比如渴望尊重與遭受歧視的矛盾、爭強好勝與自卑心理的矛盾等等。如此矛盾的心理,造成厭學心理進一步加重。
二、青少年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預防與矯治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確立是防止心理異常的根本條件,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能使孩子正確認識外界與個人的關系,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與能力,并協調處理好各種關系,保證心理健康,防止異常。如果一個人的需要、理想、行為違背了社會準則,自然會到處碰壁,遭受挫折,陷于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痛苦中,導致心理的不健康??梢姡_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保證個人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礎和心理基礎。
2.指導學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知人容易知己難,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學生不僅要了解自己的長處、興趣和愛好、能力、性格,更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要正視它們。如果對自己不了解、不接受,那么,不是感到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就是憤世嫉俗、狂妄自大,或是過分自卑焦慮,導致心理的不平衡。因此,老師及家長應引導學生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礎上坦然接受自我,既不過高估計自己,也不自欺欺人,這樣才會心安理得,減少心理沖突,保持心理健康。
3.使學生認識現實、正視逆境。人在現實生活中,而客觀現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要求個人去充分認識和了解現實、適應和改造現實。這就要求學生面對現實,把個人的思想、愿望和要求與現實社會統一起來。青少年學生有時身處逆境是在所難免的,如學習的困難、班干部工作的辛苦、考試的失利等。對此,老師和家長應鼓勵孩子鼓起勇氣,培養自己遇事不亂、應付自如的心理素質。而要形成這種良好的品質,必須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和工作,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問題,不斤斤計較,不以人之長度己之短,不好高騖遠,培養調整自我與社會關系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人際交往和溝通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而良好的人際關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條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現。由于目前學校的教育多以升學為目的,以競爭擇業為準繩,過分強調學生之間的競爭,導致學校生活緊張、單調。另外,學校和班集體可通過講座、咨詢、討論、學習小組、實驗、課程等形式,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結交朋友,使學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取得進步,克服緊張、恐懼、自卑、孤獨、偏見、敵意、猜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傾向。
摘 要 本文從理論實際出發,運用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和相關文獻資料,對當代青少年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心理障礙方面的文集進行分析歸納,旨在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增強此類人群在當今社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 青少年 心理障礙 探析
當今世界是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在高負荷的學習生活之后,隨之而來的是高強度的就業壓力,在這些嚴峻的形勢下,青少年學生中越來越多的出現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關系的多元化,使得教育逐漸意識到只有人的生理、心理高度的和諧統一,克服心理障礙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技能,才能更快更好的擔負起偉大的社會責任,才能更健全的成長。
一、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心理活動中出現的輕度創傷,是指影響個體正常行為和活動效能的輕微的心理失調。屬于正常心理活動中暫時性的局部異常狀態。它是一種由各種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異?,F象。心理障礙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焦慮、適應、抑郁、人格障礙、強迫等幾種類型。
二、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征
(一)需要的多樣性
青少年時期是從身體的急劇變化和性成熟開始的,此時期是身體逐步發育完成的時期,第二性癥的出現,必然會影響青少年心理和行為的變化,影響生理和精神需要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個體學習政治、文化,掌握社會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按照一定的社會生活規范初步完成個體社會化,使個體達到社會成熟的階段。
(二)思維的組合性向辯證邏輯思維發展
青少年學生的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都發展到接近成人的新水平。在感知和觀察方面較以前更富有目的性、系統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其思維能從一般原則出發,運用理論來分析和綜合事實材料,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手邏輯的推理,已開始具有辨證思維的特點。
(三)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意識是個人對于自己的意識特別是人我關系的意識。它是人把自己這個主體從客體中區分出來,并且從主客體的相互關系中認知自己的行為表現、心理活動和個性品質等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包括以下幾點:1.要求深入地了解自己和關心自己的成長;2.自我評價能力與自我教育;3.自尊心的發展;4.人生觀的初步形成;5.職業的選擇。
三、產生心理障礙的因素
與其他社會群體相比較,由于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的特殊性,青少年學生群體可能要經受更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因而,這一發展時期的心理障礙也會表現得更加突出。調查資料表明,在校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的小學生約為13%,初中生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而大學生則高達25%左右;另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在18―29歲年齡組當中,大學生組(約18―22歲)是出現心理問題最多的一個時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絕不能用單一的因素來解釋,而必須從多方面、多維度去考慮和認識。
(一)由于各種原因無法真正溶入學習生活
學生的繼續社會化是在校園里進行的,它有一個巨大的特點,即青少年學生習慣于將其他同齡尤其是高出自己年齡又比自己優秀的學生作為自己的參照群體,自覺與不自覺地予以模仿。一旦無法溶入自己的參照群體,就容易產生心理恐慌甚至心理疾患。
(二)社會文化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壓力
人的心理本質上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社會文化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正常發展的因素,它同樣也是影響心理異常變化的重要因素??缥幕睦韺W家馬爾塞拉認為,社會文化之所以能夠引起心理障礙,是通過壓力和個性改變來實現的。當代青少年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生活、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具體的社會變革形式,它給學生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觀念的變遷。傳統的價值觀不斷地與現代價值觀碰撞,新舊價值觀不斷地發生著沖突。由于學生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仍缺乏穩定而統一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處理某些問題上就會顯得緊張甚至是困惑,也就相應地要產生較多的適應障礙。
(三)巨大的壓力也是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主要是考學(針對于初高中生)和就業(針對于大學生)。據新浪網報道,在2003年大學畢業生中,約有44萬人找不到工作,相當于30%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對于農村的貧困學生而言,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學是他們認為可以改變生活的惟一方式,因此在入學前就普遍背負著沉重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在入學后卻有增無減,在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前,保持平和、健康的心境變得異常困難。
青少年學生產生心理障礙,既有社會原因,又有個人因素,且經常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獨特性加劇了他們心理障礙的發生率和復雜程度。因此,只有通過個人以及全社會的努力,從源頭上杜絕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才能為社會主義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四、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當今社會,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群體人生觀、教育觀、家庭觀等觀念的轉變,使青少年學生面臨著更多更重的心理負荷,若不能及時的疏導與調節,就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障礙,對其個人的成長與發展以及社會、家庭帶來不良的后果。要克服心理障礙,具體可以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不斷提高對自我的評價,對自己作全面正確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多想想成功的經歷,并且通過不斷進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勵:“我一定會成功的”、“我一定能行的”等進行長時間鍛煉,逐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二)想辦法不斷增加自己成功的體驗,尋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試點,努力獲取成功。如果第一次行動成功,使自己增加了自信心,然后再照此辦理,獲取一次次的成功,隨著成功體驗的積累,心理問題就會逐步被自信所淡化掉。
(三)有意識地選擇與那些性格開朗、樂觀、熱情、善良、尊重和關心別人的人進行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你的注意力會被他人所吸引,會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跳出個人心理活動的小圈子,心情也會變得開朗起來,同時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認識他人和自己,通過有意識的比較,可以正確認識自己,調整自我評價,提高自信心。
(四)加強理想和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標,是克服學生心理障礙與提高心理技能的根本途徑。在心理問題較多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個人中心較重,過分注重自我的需要和自我的情感,沒有擺正利益關系,因而遇到問題時心胸往往不開闊,在挫折面前比較脆弱,難以適應環境。這需要青少年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經受成敗,使其真正領悟到人生的價值,增強社會適應性。
(五)從心理上培養起防御心理障礙的機制,完善個性,提高適應外界壓力的素質,是青少年學生發展時期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務。應激事件是人人都要面對的,但應激事件只傷害那些適應力差的心靈。因此,青少年學生只有密切聯系社會,通過與社會的交流而從中汲取營養,才會形成對外界不利刺激的抵御能力,從而消除心理上的各種障礙。
參考文獻:
[1] 李晶.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1999.03.
[2] 曾儒香.淺談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02.
[3] 楊銳.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自我調適[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S2.
[4] 昝忠,宋平.大學生心理障礙及調節[J].大同醫學??茖W校學報.2000.03.
[5] 章志光.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關鍵詞:青少年;學習;心理問題;表現;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8-0089-01
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發育都還不完全,對事物的認識不足。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現代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青少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誘惑,同時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等各方面的競爭和壓力越來越多,家庭和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對青少年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況會產生極大的影響。青少年本身就處于身心發育期,再加上身邊的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響,如果家庭、學校和社會不加以正確指導,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甚至產生嚴重的后果。
一、表現
由于來自各方面的誘惑以及壓力等原因,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1)學習動機不正。由于受到父母或親友的激勵,說如果考試考了第幾名或者考了多少分就獎勵多少錢或什么東西等,導致青少年學習的動機不正,他們學習的動機是為了那些所謂的物質獎勵或者別人的羨慕而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而不是為了真正的學習。(2)學習習慣不良。大部分青少年都或多或少會存在學習習慣不良的情況,今天的學習任務會拖到明天,數學課做語文作業,上課遲到、早退等不良習慣,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3)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都有好玩的天性,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卻又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在學習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上課不認真聽講、喜歡東張西望,做作業粗心大意,甚至答非所問。(4)學習能力不夠。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推行多年,但大部分地區素質教育還流行于形式,并沒有真正施行。很多家長老師給學生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布置過多的課外作業,青少年學習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吸收所學的知識,對他們的成長反而是不利的。(5)自控能力差?,F代社會,存在太多的誘惑,有來自周圍的同學朋友的,也有來自網絡的,一系列的誘惑導致青少年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學習。上課看小說、玩手機,不認真聽講,有些甚至逃課去上網,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6)學習焦慮。由于來自父母老師等各方面的壓力,青少年將學習成績看得特別重,這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主要表面為考試時顯得焦慮、晚上睡不著、一會兒就要上廁所,一系列的焦慮情緒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7)自卑心理。很多學校都會給學生的成績排名次,甚至有些老師會當眾公布名次,成績好的學生會得到比成績差的學生更好的待遇,讓那些成績差的學生會無形之中產生自卑心理,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二、對策
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極大地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家長、學校和全社會都要采取高度重視。為了更好地應對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1.老師和家長之間做好及時有效的溝通,及時報喜,委婉報憂。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成績有一定的進步或者按時認真完成了相關學習任務,老師要及時跟家長溝通,給學生多一些肯定,家長也要及時看到孩子的長處,多鼓勵;如果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難,上課不專心,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不能第一時間就向家長“告狀”,要和學生多溝通,弄清楚情況,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實在不行,就和家長商量,尋求合理的解決辦法,促進青少年成長,不能動不能就打罵他們。
2.正確看待青少年的成績,不以成績論“英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青少年的學習成績都會有好有差,老師不能以成績來評價一個學生,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閃光點,也許他學習不好,但是他樂于助人,他體育很棒,他熱情活潑。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他們多一點肯定。
3.開展與青少年有關的主題教育,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與他們自我認識和對社會的認知不足,容易受到周圍不良事物的誘惑。學校和社會可以針對青少年的特點,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向他們傳輸積極健康的思想和觀念,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動態,給他們提供心理咨詢。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育期,在學習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家長和老師要給他們多點關心,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教師要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熱愛學生是形成教育藝術的基礎?!案腥诵恼吣群跚椤?對情感的渴求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需要。老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同時學校要設立心理咨詢指導機構,給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詢和指導,在青少年學習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可以給他們及時提供幫助,解答他們的心理困惑,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少年的成長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我們要正視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是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全社會要攜起手來,形成一項系統的工程,積極應對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曹斌鋒.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成因分析與對策
[論文摘要]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象,常常使教師和家長表現出難以應對的困惑,以致使他們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因此。如何有效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問題,便值得我們正視和探討。本文闡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質,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學生身上的種種體現,論述了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在對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師和家長普遍感到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象。逆反心理正使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實質、分析其成因、尋求解決它的對策等問題便擺在我們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質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突出的表現是內心世界更為豐富。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多地進行反省,“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別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這些有關“我”的問題常常縈繞在他們的心頭。記日記是他們的明顯表現。到了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基本穩定。這一時期,青少年普遍存在著反抗心理。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逆反心理”期。
關于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人們的認識不盡相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有一種說法比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簡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長期的社會化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對認知信息的比較穩定的一種心理傾向,其心理結構是由認知、情感、意向三種心理因素構成的。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F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因此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是不正確的。
(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個別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出現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一)影響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由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形成的:
1.主觀因素
(1)學生心理發展的客觀變化的影響
由于青少年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及相當敏感的特殊時期,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他們迫切希望當家作主,從而擺脫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現自己的非凡與成熟,因而對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態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法為成人們所重視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所以才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上采取了極端的各種手段和方法,形成與外界對峙的局面,從而確立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2)學生認知水平的偏差影響
青少年在認知發展過程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知的偏差度較大,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固持己見,走極端。這些學生自尊心強,但有時又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尤其當他們屢遭挫折、失敗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顯得意志薄弱;對老師、同學的幫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勸說、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對立面,繼而產生逆反心理。
(3)學生主體內部的綜合心理因素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綜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獨立意識過強,過分強調自我,受好奇心的驅使,偏激片面地看問題等。這是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認知方式的發展,特別是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展。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開始對社會生活中出現和書本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獨立地用自己的知識觀點來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來判斷曲直,對老師家長的教導,常常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一番,對書本上的一些定論也會提出疑問。加上他們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學習中提出一些與師長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設想和看法,并親于嘗試一些在教育者看來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尤其是對那些封閉禁錮的事物,向往之情更為迫切,以至于產生你越不讓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觀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誤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脫離了學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種行動都是以滿足個人(社會)的某種需要為前提的。在學生還沒有產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們應該積極培養他們的需要,否則勢必為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造成困難。此外,當學生產生一定需要以后,對他們提出的過高過急的要求也是難于被接受的。
第二,對學生提出要求時采取了強制或觸犯學生個性的方式。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他們強烈地要求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我們對這個問題決不能掉以輕tb。有人認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論怎樣向學生提出,他們總是應該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不尊重學生是造成師生關系不融洽和對立的常見原因。
第三,教育者處理問題不當,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對問題的不同處理,表明了對學生實際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處理問題時不從實際出發,堅持統一標準,碰到問題只憑主觀臆測就作處理,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公正的態度,甚至未經深思熟慮,不問青紅皂白,采取過激的措施,這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搞滿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而使學生降低或喪失學習信心,感到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獲得良好成績,消極情緒占了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加以引導,也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師把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教給學生。就其本身來說有兩條途徑:一是口頭講解或勸導;二是展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自己說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難發揮教育作用。這種矛盾會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會使學生反感,對一些正面宣傳教育的信息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范圍內,社會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現象都會直接或問接影響著他們,尤其是一些后進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破裂會給子女造成心理創傷和失落感;學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鼓勵,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產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方法簡單粗暴,會導致子女過大tb理壓力,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社會影響因素更加廣泛復雜,內容、形式、渠道也多種多樣,但影響較普遍的是社會輿論、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社會逆反心態。比如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包括不正之風,都可能影響敏感的學生,以致腐蝕他們的心靈,導致極端的逆反心態的產生??傊饨绲姆N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定勢,這也同樣是教育學生所不可忽視的。
(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青少年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對同輩群體的依賴。這是因為在青少年同輩中,青少年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問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個體青少年的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對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穩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二)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具體措施
1.了解學生,正確對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的一種正常表現,是青少年中的一種普遍行為。這一時期,教師應“對癥下藥”,不應盲目作為。了解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發展特點,正確對待其逆反心理行為,與他們做朋友,是應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師可利用上下課時間,對有逆反心理行為的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多種正規的方式了解其tb理變化;另一方面,教師可找個別學生聊天,通過聊天發現其反常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做到“對癥下藥”,切忌盲目指責、批評學生或不尊重學生。
2.以情動情,消除疑慮
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以及大量的社會現象都說明,感情在無形中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與做法。而對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處于“反抗”時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師對感情的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們的教師不能采取簡單和偏激的行為,而應做到以情動情,以心換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愛,從而對教師消除疑慮,真正從內心接納教師、與他們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憂與愁,這將有利于改變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創造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要共同重視學生逆反心理問題。要認識一致,互通信息,改變不適當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極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家庭;學??赏ㄟ^開展多彩的教育活動等,為我們青少年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社會要竭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讓青少年處處感到是溫暖、處處感到是關心。從而嚴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規范化,以此來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疏導
【關鍵詞】學業不良 心理問題 干預策略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中的每一個個體,注重教育質量整體的提高,而學生學業不良問題也一直倍受關注。國內外研究表明,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突出,影響其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對學業不良青少年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及成因探索并進行教育干預,相關的研究成果將會對學校對這類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提供指導,有利于促進學業不良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目前關于學業不良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較多關注其類型、成因、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及教育干預策略。
二、學業不良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學業不良指學習成績低于群體平均水平,且不是由感官或智力障礙引起的。
孫紅梅,姚本先(2010)研究總結發現青少年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有:情緒問題、學業問題、人際關系問題、青春期性心理類問題、網絡問題、危險行為問題等。
關于對學生的成長的影響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學業不良對學生心理與行為健康的影響。有研究顯示,學業不良學生會出現各種心理與行為問題影響其健康成長。國內外研究表明,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突出表現在社會適應、違紀行為、人際關系問題、焦慮抑郁情緒、自殺傾向、自我認識問題、網絡問題等方面。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影響其學業表現,形成惡性循環。
俞國良等人(2000)對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的研究發現,學業不良學生的孤獨感明顯高于一般學生,并且學業不良學生的同伴接受性較差。程黎等人(2011)對10-12歲學生研究發現,隨年齡的增長學業不良高智商兒童考試焦慮水平在五、六年級時顯著高于學業優秀高智商兒童;而在成績目標掌握方面低于學業優秀高智商兒童,且表現出更多的成績回避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優秀高智商兒童的非學業自我概念在五、六年級時顯著高于學業不良高智商兒童。
三、學業不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
隨著對學業不良學生的教育干預的迫切需求,研究者們逐步探索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的成因,期望對其教育干預提供指導。一般研究者從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兩方面來分析影響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因素;國內外研究表明,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影響因素大致來源于個體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學校教育因素和社會因素。
1.個體自身因素。個體自身因素方面,學業不良學生的大腦發育程度、智力水平、個性特點、歸因風格、應對風格等影響其心理與行為問題。劉愛書,陳力(2004)研究發現智力不平衡和P300潛伏期延遲提示的腦功能損傷可相互驗證;且有混合行為問題兒童的腦功能損傷程度比單一問題兒童嚴重;智力不平衡且有混合問題兒童的腦功能損害更有可能是器質性損害。其結果一定程度反映了腦損傷影響智力發展進而影響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類型。蔣航英(2011)研究發現學業不良者的倒攝抑制更明顯,記憶績效較差。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方面,家庭教養方式、家庭氣氛、家庭結構、父母受教育水平、親子關系等因素均影響學業不良青少年心理問題。
家庭氣氛包括家庭環境、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等。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關系以及孩子學習的環境,良好的家庭物理與心理環境、和諧融洽的夫妻關系、相對親密的親子關系將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學業發展,相反,不良的家庭氣氛也會產生消極影響,從而影響他的學習成績導致學業上的失敗,引起各類心理問題。俞國良的研究發現,學業不良兒童更多的生活在父母關系緊張的家庭中,而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教育分歧大,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投人相對較少。
父母教養態度和方式對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和人格發展都有比較重要的影響;正確的教養方式塑造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使青少年認知能力和個性得到正常發展;錯誤的教養方式和教養觀念,影響其認知能力及個性的健康發展。谷長芬等人(2009)研究顯示學業不良兒童的孤獨感與父母的“情感溫暖”呈顯著負相關,與父母的“懲罰嚴厲”、“拒絕否認”呈顯著正相關;對學業不良兒童而言,母親的懲罰嚴厲和父親的溫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釋變量,即母親的懲罰越嚴厲其孤獨感越高,父親的溫暖理解越多,其孤獨感越低。
家庭教育資源不足是影響學業不良青少年心理與行為問題的重要因素。劉頌,劉全禮(2007)研究顯示學業不良兒童的家庭教育資源在家長受教育水平、家長期望值、家庭學習氛圍方面顯著低于一般兒童,學業不良兒童家長提供的學業支持存在不同于一般兒童的特點。
3.學校與社會因素。學校教育因素方面:教師對待學業不良學生的態度和給予的支持,學校同學關系、班級氛圍等影響其心理與行為問題。社會因素方面,社會支持、同伴團體特征等影響其心理與行為問題。社會支持是學業不良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內容,它包含學生從父母親、教育工作者、朋友等處獲得的支持力量。社會支持的力度對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發展會產生影響。葛娟(2011)研究顯示:學業不良學生在獲得父母親、教師和同性朋友的總體社會支持上均少于普通學生,且學業不良學生對異性朋友支持的需求高于對父母與教師。另外,同伴群體的特征也會影響學業不良學生的各類心理行為問題產生。
四、學業不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干預策略
學業不良青少年的干預,目前大致有兩類干預模式:醫學-心理教育結合干預模式和只進行心理教育的干預模式。
國內主要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干預策略為:心理健康檢測并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團體心理輔導、家庭干預和學校干預等。
學校教育中,教育者應關注青少年心理與行為問題的成因并開展相關的干預。對于源于家庭因素的心理問題,家校合作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干預形式。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開辦家長學校等形式,使家長了解和體會到健康的家庭功能對于教育和矯正學業不良學生的重要價值;并且學校也可針對學業不良學生的家長舉行關于學生問題的特點、成因及干預策略方面的講座,指導家長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積極改善學業不良兒童的家庭教育環境,改進學業不良學生家庭環境中的社會性發展狀況,也可開設關于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講座與家長交流會。對于社會適應不良的學業不良學生,應引導他們掌握一定的社交禮儀和人際交往技巧,并為他們提供應用這些社交禮儀的機會和場所,以發展其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結交朋友并維持友誼的能力;且可在教學中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于學業不良學生的同伴接納積極發展。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對學業不良學生予以積極關注,學習運用班級氣氛、班級同伴關系、師生關系來對學業不良學生的各類問題進行教育干預。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應認識到積極樂觀對待學業不良學生對此類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有效的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班級同伴關系,特別是引導學業不良學生發展積極的同伴關系,增強社會交往技能。
針對學業不良兒童的嚴重心理問題,也可以開展相關的個體與團體輔導。關于心理輔導進行干預方面,戴育紅等(2004)研究發現,小組輔導活動是幫助學業不良學生提高學習適應性和學習效果的一條重要途徑。普通學校宜采用個體干預和團體輔導相結合的綜合干預模式,實行朋輩幫扶、學校教育、家庭輔助、社會支持的多層面結合,形成教育與預防同時并進的三級防御系統。
五、關于學業不良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反思
綜上所述,研究者對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的探索在逐步深入,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相關研究呈現出多元化研究的特點。然而,目前,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實證研究非常欠缺,對于學業不良學生的發展性研究不足。
從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來講,目前的大多研究是揭示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現狀,靜態研究成果較多,而相關的動態干預研究成果較少,然而對于這類群體來講更需要的是干預研究成果來指導教育實踐。
從研究方法方面來看,目前對學業不良青少年的各類問題的研究絕大多數研究者采用的是定性的調查法,然而,每一種教育現象的發生都有具體的教育情景,學業不良學生都有獨特的教育生活實踐,因此質性的研究方法,特別是行動研究和敘事研究對學業不良問題的研究尤其是其心理問題的干預研究更容易解決實際問題,這將是將來研究的新的方法學取向。
本文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科所2012年校本課題:DY12014.
參考文獻:
[1]孫紅梅,姚本先.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研究[J].中國校醫.2011(25).
[2]俞國良,辛自強,羅曉路.學業不良兒童孤獨感同伴接受性的特點及其與家庭功能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0(01).
[3]程黎,胡永濤,毛莉麗.10-12歲學業優秀與學業不良高智商兒童非智力因素的比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1(06).
[4]劉愛書,陳力.兒童P300與行為問題和智力不平衡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4(27).
[5]蔣航英.學業優秀者和學業不良者的倒攝抑制比較——從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角度[J].心理科學.2011(34).
[6]谷長芬,王雁,曹雁.父母教養方式與小學學業不良兒童孤獨感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09(104).
[7]劉頌,劉全禮.學業不良兒童家庭教育資源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7(84).
[8]葛娟.學業不良兒童與普通兒童社會支持的對比研究.畢節學院學報.2011(29).
[9]劉小天.學業不良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障礙與教育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6(11).
一、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現狀分析
我國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研究也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僅僅是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缺乏系統的操作標準。突出表現在,即使在正規的公立學校,相關方面的輔導老師也很少達到國家規定的資格認定標準,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是為了滿足辦學者的私利而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我國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相對來說比較普遍。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有3000萬青少年學生患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中中小學生的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2.5%到33%,并且近幾年呈上升趨勢。一項對全國22個省市的調查顯示,我國兒童未成年人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在人際關系、情緒穩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有焦慮不安、恐懼、神經衰弱和抑郁情緒等問題的大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6%以上。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自卑、抑郁、浮躁、叛逆、嫉妒、自私等方面,由于心理問題而導致青少年學生產生了說謊、逃學、偷竊、暴力行為、離家出走、自殺等問題行為。所有這些都嚴重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著我國中小學教育所培養的未來人才的質量。
從社會發展需要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角度來分析,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危害程度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影響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第二,造成青少年學生違反道德規范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第三,導致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這三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從數量上是依次減少,從影響程度看則是漸趨嚴重的,從懲罰手段看則是愈益嚴厲。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我國人才的素質。具體而言,當前未成年人的問題行為集中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青少年學生學習方面的不適應心理和行為
由于青少年學生從生理年齡上看多為17-18歲以下,大多數還處在學齡期,學習壓力過大,競爭激烈,被期望值過高,再加上考試、升學、教師獎懲等問題,導致青少年學生經常出現情緒緊張、心里發慌、頭昏腦脹、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考試焦慮、厭學棄學,甚至離家出走、自殘、自殺等現象。
2.由于青少年學生個性原因而導致的心理和行為的不適應
青少年學生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良個性如自卑、脆弱、悲觀、懶惰、自傲、報復心強、嫉妒、猜忌別人、冷漠、孤獨、退縮、虛偽、固執等導致其產生不良行為,進而形成了吸煙、喝酒、吸毒等不良習慣,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暴力行為,甚至導致犯罪行為的發生。近年來青少年學生犯罪率的不斷上升一定程度上也與此密切相關。
3.人際關系不良帶來的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
青少年學生十分重視伙伴間的關系,特別是同齡朋友之間的交往。他們看重友情,渴望得到同伴間的角色認可,獲得心理歸屬感,但在具體人際交往中又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系列具體問題,并因此而孤獨、寂寞,進而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健康成長,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4.由于性心理的發育成熟而帶來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由于青少年學生性機能、性生理發育已日趨成熟,使其對性的意識逐步覺醒和增強,生理變化的刺激不斷地引起心理方面的沖動,于是愈來愈關心有關性的問題,因而會由此產生一些困惑或苦惱。例如:早戀、單相思、經期情緒反常、性困擾、性沖動,以及混淆異性間的友誼和愛情等一系列性心理問題。
二、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形成原因分析
1.生物學原因
就青少年學生生理機能的生長發育來說,年齡在17、18歲以下的青少年學生,其大腦結構和機能正處在進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階段,生理機能尚沒有完全成熟,心理機能也正處在迅速發展和日趨完善的過程中,其心理活動往往是無意識的、自發的,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伴隨著青少年學生身心不斷發展而帶來的問題,諸如自我意識發展沖突、自我評價能力不當、自尊心較強、情緒變化復雜多樣、知識學習難度加大等都需要青少年學生迅速去適應,所有這些都將導致他們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2.精神狀態原因
影響青少年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產生的精神狀態原因是指,青少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特征和個體具有的用以區別于他人的行為活動特征。這些特征是青少年學生在其逐漸社會化的過程中,通過不斷接受社會影響,潛移默化、自我反省、行為模仿等方式,把外在的影響因素逐漸內化、吸收形成了自己的態度行為,構成了青少年學生身上具有自身特點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而所有這些方面的內容在逐漸發展過程中,如果青少年學生一旦接受了來自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響,并發展成為青少年學生個性的一部分,就會導致心理上的不適應,出現個性偏差,從而產生生活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矛盾,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3.社會學原因
無論從個體層面還是社會層面來說,青少年健康行為的發展都非常關鍵與重要。然而,由于受眾多因素影響,青少年在自我發展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現諸如焦慮、抑郁、退縮、暴力等問題行為。與兒童期相比,青少年早期外化問題行為增加趨勢更為明顯。盡管影響青少年行為發展的因素較為復雜,但Heckman&Kautz認為,應重視父母激勵、依戀等品質在子女成長中的價值,因為家庭對孩子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為減少問題行為,促進青少年健康行為及社會發展,對其影響因素及形成機制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本文設想從以下方面加以論述:首先,現有研究關注家庭對子女成長與行為發展的影響,不管著眼于親子關系、教養方式、依戀方式還是監控方式,只是家庭投資的某一方面。因此,有必要將親資作為影響人行為的因素引入青少年問題行為研究中。其次,親資作為人類進化中的典型任務,在家庭投資中無處不在。但由于投資的不確定性,親資決策也存在風險。再次,人類決策受到其生命史歷程的影響。童年經歷、貧窮影響個體成長中不同生命事件的發生與發展,這對親資過程及結果同樣產生影響。
問題行為概述
一般而言,問題行為是對社會化過程中個體行為偏離社會準則或規范的一種表述。其廣義認為,在社會化過程中個體行為偏離常態標準,影響了個體人格和身心健康;狹義則認為,個體因為無法適應多變的環境,可能形成生理或心理障礙。Achenbach將問題行為分為內化問題行為與外化問題行為。其中,內化問題行為(如焦慮、抑郁等)是指個體身上產生的苦惱或不幸;外化問題行為(如侵犯、行為不良等)是指在周圍環境中產生的不安、沖突等。
當然,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產生,不僅受到早期生理、認知和社會性發展的影響,也受到自身所處生態系統的影響。生態系統理論家Bronfenhrenner認為,青少年發展是其所處環境系統交互作用的結果,最大微系統是同伴和家庭。親子關系作為家庭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被視為影響青少年行為發展的中心因素。 Trudeau認為,青少年問題行為及負面效應可通過父母積極的教養方式得以緩沖。父母利用有效監控方式可以規范青少年行為及減少問題行為;相反,如果父母監控不得法,則可能使子女問題行為增加。而長期家訪項目實踐證實,親資能帶給孩子積極效應,如減少問題行為發生和刑事犯罪、較少依靠社會救濟、增加就業及提升健康狀況等。
親資理論背景:進化心理學視野
(一)親資概述
作為人類進化中普遍存在的典型任務,親資受到不同理論框架的關注,其中以經濟學理論和進化心理學最具代表性。Trivers認為,親資是父母為增加其后代的生存機會和繁殖能力而進行的任何投資,以犧牲父母在其他子女身上的投資能力為代價,將經濟學理論引入親資過程,聚焦于投資決策中的合理性。經濟學理論聚焦投資模式在當下最優化產出,并未重視父母對不同性格孩子在投資上的差異性,相比之下,進化理論重視父母有差別關懷,即孩子所代表價值不同,父母對其時間和資源投資也不同,聚焦于最優化父母長期繁殖的成功性。因此,從進化論觀點出發,父母可能選擇最大潛能達到成年及對成功繁殖的子女進行投資,從而提高親代繁殖成功率。
當然,投資作為一種資源分配方式,其預期效應是彌補投資代價,獲得高利潤。但由于代價彌補和獲益的不確定性,投資風險會影響決策,因此,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完整分析再做投資決策。Hlouskova等人認為,家庭不僅決策儲存多少,還決策如何將儲蓄分配在不同類型財產中使用,而決策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結果。因此,親資行為也屬于風險決策。然而,要闡明親資在青少年問題行為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其理論淵源,即親資為何能在青少年行為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谶M化心理學觀點,風險敏感理論和生命史理論為親資解釋青少年問題行為提供獨特視角。
(二)風險敏感理論
風險敏感理論源于進化心理學中的覓食偏好研究。Caraco等人認為,人們的動機影響決策行為,而需要驅動決策行為。需要既可能是人們的目標,也可能是底線。Mishra & Fiddick認為,當二者沖突時人們會優先考慮底線。而當個體狀態與需要狀態存在差距時,便會產生冒險行為。一般情況下,當人們選擇低風險、相對安全選項,但又不能滿足自身需要時,會選擇有一定機會、高風險選項來滿足自身需要。Stephens & Kreh、認為,決策者把決策看作是不確定生存環境中尋求覓食回報的行為反應,目的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適應能力。因此,從進化論觀點出發,風險決策行為不一定滿足效用最大化,而是規避不能滿足自身需要的結果,而后者似乎對解釋親資行為更有說服力。
有研究證實,當個體處于負性情緒、經濟不平等、社區暴力等不利環境下,又無法滿足個人需要時,會尋求高風險或更容易產生風險的行為此外,不同于其他風險決策理論,風險敏感理論認為,不利情境中的風險行為也可能是一種適應行為,可以幫助個體擺脫不利狀態,即風險行為有可能對個體產生有利的結果。因此,親資風險決策并非是盲目的,雖不能滿足效用最大化,卻是為適應當下環境做出的最好選擇。
(三)生命史理論
作為進化心理學的代表性理論之一,生命史理論認為,生命進化過程是將資源用于人類生存和繁殖任務之中,由于資源以及獲取資源的能力有限,而利用資源的項目多,人類面臨一個資源權衡的問題。因此,不管著眼于生存還是繁殖、近期還是遠期發展,親資同樣涉及資源分配與權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