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6 10:56:23
序論:在您撰寫民族文化傳播的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民族理論課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運用民族文化傳播,提高教學效果,以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使學生普遍具備民族文化特征,為民族文化的大繁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1. 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滲透。民族理論課教師要對授課內容進行全方位整合,把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理論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既能促進民族文化傳播,更能有效地加強民族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滲透。民族理論教師要加深認識民族文化傳播的特點,依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選擇、整合教學內容。要以傳播民族文化、加強民族文化認同為準則,以繼承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為目標,以強化對民族文化進行現代意義的詮釋為重點,使民族理論課程內容在多個層面上展開。促進大學生對學校所處區域內各民族文化的學習,給學生提供系統學習中國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比如關于世界民族與中國民族概況這一章的教學中,要明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各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各民族之間存在著文化、經濟等多種形式交流的現實情況。不僅要重視幫助全體學生理解自己所屬民族的文化,更應使學生們接納和欣賞我國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認識到文化具有豐富性與多元性,必須要剔除偏見,打破文化的界限。2. 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民族理論課教學要把培養學生民族情感和樹立民族自信心作為課程價值評價的核心部分,積極進行以繼承發揚民族文化為主要任務的獨立的課程設計,從而有效推動民族文化進課程,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大學生傳承民族文化、闡釋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感。如針對中國各民族與國家統一這一章的講授,從中華文明起源開始,隨著夏商周三代更替,華夏民族內部和華夏及四裔民族之間,通過民族文化傳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榮的景象,強調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統一國家。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進一步讓學生明確自己是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而學習,達到提高民族理論教學效果,真正起到切實加強大學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增進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的作用。只有把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觀內化成為自身的信念與價值觀,才能將自我實現融入中華民族的發展之中。只有培養中華民族認同感才能使中華民族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有效維護我國的民族團結與統一,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3、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培養理性的中華民族意識。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隨著文化價值觀的多元化,人們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會不斷產生出困惑和疑問。大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的大學生,面對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文化選擇與自覺,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痛苦和矛盾情緒,在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外來文化、主流文化的強烈碰撞中陷入疑惑狀態。大學生要明確認識民族文化的形成、特色和發展趨向,“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2]所以民族理論課程必須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達到同志所提出的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的要求,注重引導學生把樸素的民族情感轉化為理性的中華民族意識。4. 民族文化傳播有利于培養學生尊重民族文化多樣性,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在民族理論教學中必須強調尊重文化多樣性,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運用民族文化傳播提高民族理論教學效果時應注意的問題
( 一) 以民族文化傳播為教學重點,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現在大學生過多的關注于流行文化、西方文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連最基本的常識也不具備,如我國 56 個民族當中的一些民族的名稱都會叫錯,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和學生對民族文化漠不關心的態度密不可分。另外,學生平時也很少有機會接觸民族文化,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平,但是對民族文化元素,卻是一無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民族文化知識的欠缺,將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障礙。民族理論教師要提高自身民族文化水平,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將民族文化內容授之于課堂,把民族文化同各專業學生知識結構進行結合,改變學生忽視民族文化的觀念,增加學生民族文化知識,為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民族理論課在民族文化傳播中優越于其他課程之處,就是作為公共必修課,民族理論課可以有效地引導各專業的學生將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他們的本專業當中,在各學科中進行滲透。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與學校主流文化疏離,有形而無神,忽略了民族文化對民族價值觀等的生成作用,是不符合學校教育的育人取向的[3]。在民族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在于加強對民族文化的宣傳的同時,要讓學生不僅僅是了解浮于表面的常識,更要從深意入手,挖掘出新意,讓學生真正對民族文化產生興趣,認識到民族文化對他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有選擇地吸收并進一步利用民族文化對本專業進行創意實踐,這樣才能真正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 合理設計民族理論課堂教學,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民族理論課堂是各專業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基本場所。民族理論課教師要讓課堂成為實現民族文化融合、共享的地方,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使雙方獲得文化的提升。要優化民族理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文化傳播效果。特別注重精心選擇細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組織方式進行全面優化組合、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巧妙利用教學藝術,通過優化設計民族理論課堂教學,以實現民族文化的高效傳播,不斷地提高民族理論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可以進行多種嘗試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與風俗習慣這一章,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具體民族文化特性時,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用大量圖片和適當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民族文化。比如針對民族服飾文化,可以先用圖片或視頻對比展示我國各民族的古今服飾,引導學生指出民族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和特點,折射出各個時代的民族發展狀況。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性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主選擇與主題有關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講解他們自己對民族元素與所選主題結合創作的一些想法,同時,教師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比較,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討論過程中讓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可以采取表演方式個性化地傳達對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讓學生從自己家鄉的民族講起,從熟悉的生活當中找尋民族文化對自己的影響,在同學們的相互交流和補充中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讓大量有關各地民族文化的信息,通過本班學生間具有親和力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使大家更好地接收。( 三) 確定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實踐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恰好與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實踐性等特點相契合,是適于民族文化傳播的極佳途徑。要重視民族文化實踐教學,突出與民族文化傳播相關的民族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積極和相關部門進行聯系,確定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參與民族文化活動,如民族文化保護、文化旅游、文化宣傳等。民族理論課要以傳播民族文化為目標,靈活設計活動主題,如組織學校民族文化傳統活動、參觀民族古跡和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館等形式。目前民族理論課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生數量較少。如內蒙古民族大學的民族理論課,每個教師都帶有7 -9 個合班,一個教學班人數在一百人左右,有的班級甚至超過了二百人,難以實現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F在解決的方法只能是在各合班內選個別代表或者抽一個小班去進行實踐,不能真正實現全面民族文化實踐教育。其次,實踐教學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民族理論課程民族文化實踐環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開展實踐環節需要經費支持,用來進行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設置、購買所參加活動場館的門票、提供學生進行比賽活動的獎品等。經費不足就導致實踐教學的手段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如帶領學生參觀與民族文化相關的設施場館,就只能選擇一些免票的項目,或者選代表參加活動。對于在民族文化社會調研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小組,只能給以精神鼓勵。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傳播實踐教學的形式,需要更進一步完善??傊?,在民族理論教學當中,教師要盡力挖掘、整理、研究各民族文化元素,全面開展民族文化傳播。堅持創新和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大膽創新教學模式,協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積累、形成典型案例,探索出民族理論教學中開展民族文化傳播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以此提高自我的身心和諧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實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文化滲透,增強大學生的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發展。
作者:劉海池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院
關鍵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藝術;傳播;發展
中圖分類號:J722.2;G2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05-0109-01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藝術是最為直接,最生動、最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最能夠直觀清晰的表現出當地民族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人民的性格、氣質、文化、內涵、生存狀態、等等。民族舞蹈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文化藝術叢林中的一顆不可缺少的常青樹。
一、中國民族舞蹈文化藝術的傳承發展
關于中國民族舞蹈文化藝術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只有原汁原味的民間舞蹈才是中國傳統的民族舞蹈,否則就不算是民族民間的舞蹈,只能說是創作舞蹈;另一中說法是只有從民間舞蹈中加以提煉,才能算是民族舞蹈藝術。這兩種聲音都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著中國民族舞蹈藝術發展,民間舞蹈需要從生活中走向舞蹈,需要從中加工提煉,以獲得更多觀眾的接受和認可,使之成為演繹性的的舞蹈藝術,過分的強度“原生態”會對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起到負面的阻滯作用;而對于民間舞蹈的提煉過程,也要防范其隨意性,民族民間舞蹈需要有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有其獨特的民族風格,突出其獨有的特征,才具有存在的價值意義。
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進步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而改變,在繼承與發展的過程中,認真嚴謹的學習,立足于創造性的發展,保留民族傳統,又要有所創新,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豐富和提高。在繼承方面,主要有如下幾種,首先,要倡導民族舞蹈傳統的傳承方式,尤其是對于一些涉及宗教儀式的舞蹈,一些沒有專門記錄方式的特殊舞種,需要上一代親身將一招一式教授給傳人;其次,在民間的娛樂活動中,積極引導傳承,在節慶日中,民族舞蹈在自娛自樂的過程中慢慢傳遞給參與其中的每個人,不需要專門的教,這種以自娛為主的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再次,將民族民間舞蹈納入到學校教育中,在課堂上,讓更多的學生去了解、接受民族舞蹈文化藝術;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需要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民間舞蹈。民族舞蹈文化藝術處于發展時期,要堅持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其民族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審美思維、觀念等,需要在真正深刻理解其內涵與本質的基礎上,用現代的審美觀念去審視,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掌握民族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探索其內容與形式,韻律與節奏等的關系,追求深層次的文化意蘊。
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特征
1.民族民間舞蹈具有群眾性、娛樂性。“心中喜樂、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這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美學觀點,這就是說,人們常常是為了表達和體驗一種歡樂喜悅的心情,才跳起舞來。我國的民間舞蹈,多半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的形式之一,是社會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看到,每逢傳統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或者是秋天收獲后的農閑季節,人們總是以歌舞表達豐收的喜悅和節日的氣氛,她們或跳秧歌、或打腰鼓、或揮龍舞,或耍獅子,千姿百態,熱鬧非凡,表現出民間舞蹈極大的娛樂性,顯示出舞蹈藝術與現實生活的融洽與和諧。
2.濃重的感彩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發展過程中的顯著特征。中國民間民族舞蹈藝術情感色彩主要表現在形象性的情感表達方式,民間舞蹈是現實生活藝術形式的反應,強調其形象的感彩。民族舞蹈藝術是人們群眾情感色彩的體現,其內在文化底蘊、精神氣質、內容形式、風格特點,都是其民族審美意識以及民族信仰賦予的,是人們群眾精神審美的需要,更是人們對未來美好期望的寄托。
3.舞蹈與歌唱結合的藝術形式是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主要特點。載歌載舞的舞蹈形式,自由、活潑、生動,相對一般純粹的舞蹈來說,更通俗易懂,且所表現的內容更加豐富,是我國各族百姓非常喜愛的舞蹈藝術形式。而且中國的民間舞蹈中,很多都使用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道具,例如,扇子、手帕、花傘,甚至是器皿,像是碗、壇子等等。例如,苗族的民間舞蹈“板凳舞”,是苗族人民自娛性的、寓體育運動于舞蹈的藝術形式,由一人或者是數人,手持板凳相擊打為鼓點,眾人圍在外邊起舞,鼓點的節奏歡快、輕松,眾人時而聚攏,時而散開,且舞蹈的動作幅度比較大,粗獷、豪放、激情昂揚,表現了苗族人民的熱情豪放。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藝術的傳播,需要秉承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理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伴隨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審美觀念的轉變,時代的發展進步,不斷的汲取新的生命力,促進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促使民族舞蹈藝術將民族文化傳播給更多的受眾,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對于民族藝術的審美。
參考文獻:
[1]劉曉莉.論民間舞蹈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13).
關鍵詞:少數民族節日 傳播 意義
少數民族的節日傳播我們大體上可以知道,就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和傳播。著名傳播學者李彬認為,所謂人際傳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們相互之間面對面的親身傳播,所以又稱面對面傳播,人對人傳播。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來分析少數民族節日所帶來的一些文化意義。
一.潑水節
說到潑水節,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一幕場景,就是人們穿著傣族的服裝,歡聲笑語的互相潑著水。傣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少數民族,一提到傣族,人們就會自然地想到潑水節。潑水節實際上就是傣族的新年,它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最富魅力的民族節慶活動之一。傣族的新年在傣歷六月,時間大體相當于公歷四月。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里,傣族人民舉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慶祝,其中人們相互潑水祝福是一項最富民族特色的活動。因此,“傣歷新年常被稱為潑水節”。
1. 潑水節的來源
傣族潑水節一般要過3-4天,第一天是除夕,中間的1-2天是“空日”,最后一天是元旦。除夕這天,瀾滄江邊的傣族村寨,成千上萬的傣族群眾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瀾滄江邊,觀看賽龍船。在除夕和元旦之間的“空日”里,傣族群眾更是身著盛裝,在村頭樹下翩翩起舞,男女青年則到廣場上興致勃勃地玩“丟包”的游戲,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元旦那天,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天剛亮人們就抬著供品到佛寺,每一戶人家都在佛寺旁用沙子堆成四五尺高的沙塔,在上面插上鮮花和彩紙,并在沙塔旁聆聽佛爺誦經。“人們盡情地潑水,互致祝福,共同祈求疾病不生,四季平安”。
關于潑水節的起源,傣族民間有著很多不同的傳說。其中流傳較廣的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有一個兇惡的魔王,他到處燒殺搶掠,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他搶了七個傣族姑娘作妻子,第七個妻子善良勇敢,決心要殺死魔王。在探知了國王的保身秘密后,她和六姐妹一起,在魔王熟睡之際,用魔王的頭發拴住他的脖子,勒下了魔王的頭。但魔王的頭在地上滾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姑娘們情急智生,她們把魔王的頭抱起來,火就熄滅了。就這樣,七個姑娘輪流抱著魔王的頭,每人抱一年,一年一換,從此傣族人們才有了幸福的生活。為懷念這七位姐妹,傣族人民每年潑水,意為她們洗去身上的血跡,祝她們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所以每年都要潑一次水,世代相傳,一直沿襲到現在。
2. 潑水節的文化意義
傣族群眾認為水是吉祥之物,它能洗去煩惱、帶走疾病災禍、為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在浴佛時,人們不僅把放了香水的水灑向緬寺的佛像,同時,還用小杯子從盛水的桶里舀水出來,每一杯水都先舉過頭頂,然后灑向緬寺里面及外走廊的每根柱子上。這是傣族村寨里每個人都必須親自去做的,因為傣族群眾相信:只有這樣,吉祥的水才能把過去一年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和不順利的事全部帶走,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帶來吉祥如意。盡管當代潑水的形式已有所改變:從前潑水僅用青樹枝點灑以示祝福,今天已發展到用盆或桶裝滿了水來潑;從前人們潑的是河邊或溝邊的水,而今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裝上了自來水。但無論潑水的形式有何種改變, 潑水節的象征意義也沒變,那就是:水是吉祥之物,水能沖走疾病災難帶來健康幸福。
二.火把節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傳統火把節歷史悠久。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蘊,反映了彝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具有傳承傳統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具有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彝族火把節時間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幾天。
1. 火把節的起源
關于火把節的起源,有不同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點:一則是認為火把節習俗起源于彝族先民對火的原始崇拜(秋浦《火與火把節》);二則認為火把節實為彝族十月太陽歷的小年節(楊和森:《楚雄彝族概況》),而十月年則是大年節;三則認為火把節與彝族星月歷有關,是通過所觀測到的星相的變化而定的過年日(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回節源流考》)。實際上,這三種看法的本質都強調了火崇拜的因素及其與年節的關系,都不約而同地說明了火把節是通過火崇拜的一系列儀式活動來祭歲、除穢、祈年的。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有緣由的,楚雄彝族火把節也不例外,據說他是由一個故事引發的,那是一個美麗感人的愛情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楚雄州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和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傾心相愛。可一個叫魔哈的陰險狠毒的山官頭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諾娜為妾。在魔哈的下,英勇的阿查以弱勝強,以精湛的技藝戰勝了險惡的魔哈老爺,魔哈惱羞成怒,便用巫術轟裂了土豬梁子,阿查不幸墮落深淵。后經眾鄉親搭救才脫險。在阿查遇難的時候,諾娜為免遭賤踏,便越懸崖絕壁,離家逃走,尋找阿查,終因氣力耗盡累死在紅山懸崖之下,諾娜的身影永遠顯映在懸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稱。阿查得知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找遍了叢山峻嶺,最后才發現諾娜留在紅崖上的白色身影。他想跳崖與諾娜同歸。眾鄉親前往勸阻,從崖邊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復仇的辦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的鄉親們高舉著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燒了魔哈宮殿,燒死了魔哈,為諾娜報了仇,為眾鄉親解了恨。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們都要點燃松明火把,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燒死蚊蟲,驅邪除惡,以示吉祥幸福、清潔平安。巡游之后,將火把插在田頭地角,村前開闊地帶,男女青年就圍著火把跳起歡快的“左腳”,老人們圍坐火塘,打開醇香的白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這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2.火把節的功能
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祭神祭天、祈年豐收、送邪惡為主要風俗內容。在彝區的各家各戶門前都豎一個火把,當夜幕降臨時,全村男女老少便端著自己準備的瓜果、釀制的米酒匯集廣場,點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撲撒火把,頓時光焰沖天。
彝族火把節具有傳承傳統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他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經濟功能。在以民族文化為內涵,旅游業為依托的民族文化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火把節在楚雄以文化資源形態,積極進入旅游業市場。
通過上面兩個節日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火把節和潑水節這些民族節日,具有很多文化意義,潑水節能洗去煩惱、帶走疾病災禍、為人們帶來吉祥幸福。火把節能夠促進教育、經濟的發展,還能很好的促進旅游事業,所以我們必須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彬,傳播學引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關鍵詞:組織傳播;民族村寨文化
楓香坡侗寨位于湖北省恩施芭蕉侗寨民族鄉,氣候溫和、山清水秀,土壤為紅土,呈酸性利于茶葉種植,是湖北十大茗茶“恩施玉露”的原產地。該村以土家族、漢族、侗族為主,茶葉收入占村民收入的絕大比例。該村是鄂西民族村寨的一個代表。對于其組織過程的解構、反思和了解,以及研究民族村寨的建構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組織傳播與民族村寨文化傳播
長期以來,在結構功能主義的影響下,人們把組織理解為靜止的、封閉的“有機物”,組織傳播是組織所從事的信息活動。與人們對組織的傳統認識不同,蒙特利爾學派把其理解為“組織的過程”這一開放的、動態的過程機制,傳播不再是組織的一種功能屬性,而是“傳播構造了組織”。這樣理解的組織與傳播的關系適應了現代社會中人們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穩定的、邊界清晰的組織的認識,人們活動的范圍更像是一張關系網絡下的地圖,不斷的從一個組織節點跳轉到另外一個組織節點,形成復雜的組織網絡。
基于以上理論,我們把民族村寨文化傳播作為一種組織傳播理解,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組織概念已經不能解釋作為社會形態一部分的民族村寨形態的變遷,人們走出生長的村寨工作又回到村寨進行生活建設,村寨成為了“個人為中心的網絡”;另一方面,通過對其“組織傳播”的比擬,為人們更好的理解組織文化傳播提供了可能。
二、作為組織的侗寨與其“組織過程”
民族村寨是如何在其組織過程中實現建構的?麥克菲和莊試圖通過區分出“成員身份協商”、“組織的自我建構”、“行動協調”和“制度性定位”等四種基礎性組織傳播流,來具體闡釋傳播如何構成組織的。本文正是以此為路徑,通過對于民族村寨的“組織過程”的解析,將有助與我們進一步理解作為民族文化傳播對于民族村寨的構造。
1.侗寨的“成員身份協商”
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是經由原來黃泥塘侗族鄉與芭蕉鄉合并之后的形成的,侗族居民主要居住在黃泥塘,是恩施侗族的主要分布地。楓香坡侗寨的主要居民有漢族、土家族、侗族等民族,對其民族身份的調查中有學者提出了侗族民族身份“再造”質疑。在分析其原因時,學者向麗、李珊珊等都將其歸為“為發展旅游經濟政府主導下的身份建構?!比欢鴥H僅把“穩發展旅游經濟政府的主導力量”看做是侗族民族身份變遷的主要原因,就忽略了村寨在組織過程中真正的組織主導者――侗寨村民。
對民族身份的認同是對民族文化認同并得以傳播的基礎,而在侗寨的組織過程中,這里的民族身份“認同”更多表現為“我們希望成為誰”。一位當地經營農家樂的村民介紹“搞旅游時民族身份變更過,當時上面要求大家改為侗族,說少數民族有優惠政策?!痹谶@位侗寨農家經營者樸實的回答中,透露出對于獲得“上面優惠政策”的渴望,表達了村寨的組織成員在“協商”的過程中確定了成為侗族身份的期望。
2.侗寨的“自我建”與“行動協調”
侗寨的“自我建構”是指侗寨居民在其“期望身份”基礎上進行的村寨建構,需要遵守的一些“行為準則”,并付諸于實踐以實現村寨文化更好的傳播。侗寨成員是侗寨文化傳播的直接“講解員”和“再現者”,在傳播過程中,需要通過表演侗族歌舞、過侗族節慶活動、穿著侗族服飾、講侗族語言等生活、行為方式實現一種“舞臺真實”。侗族有三寶,鼓樓、大歌和風雨橋。本文以侗寨在侗族”三寶”的建構為例,闡釋傳播侗寨文化中侗族成員需要遵循的“行為準則”及所需要承擔的工作。
侗族建筑作為侗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展現侗族生活環境、民族技藝等的“重要窗口”。寨內可供游客體驗休息的建筑有二十余處,處處彰顯者侗族風情。風雨橋是侗寨入寨口的第一個侗族代表性建筑,整個建筑結構不用一釘一鉚,以杉木為主要建筑材料,豎起寶塔式閣樓。鼓樓位于侗寨休閑區,作為侗族的主要建筑標志,是侗族進行議事的組要場所。為侗寨文化傳播的需要,當地居民的房屋建設以青瓦斜面、飛檐翹角木質結構、白色墻體等為要求,以實現整體的一致性。村寨成員“為了配合景區建設,有的人家在平房外墻上鑲上一層木板,讓整個房子看起來更‘民族感’。”由此可見村寨在組織過程中達成建造侗族的規制,并共同建筑侗族建筑。
侗族歌舞對于侗族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為了侗族歌曲的“前臺表演”,當地居民在踩歌堂里為游客表演侗族大歌,主要有《嘎果貢》《嬋之歌》等曲目。當地居民在表演大歌以傳達侗族文化的共同規制下,自覺進行排練,可見其對于侗族歌舞的認同與傳播的渴求。
3.侗寨的“制度性定位”
組織的“制度性定位”是指在組織過程中外部力量賦予組織制度的“合法性”,是對其制度的認同,并試圖通過取悅這些外部力量的認同來維持其發展。在侗寨組織過程中制度的“合法性”主要來源于政府、大眾媒介、旅游社團等“傳播流”,是對其“身份協商”與“自我建構”等組織制度認同的主要外部力量,也是其取悅的重要對象。
在侗寨的組織制度定位中,來自政府的“認同”主要包括:對侗寨侗族身份的承認,并通過戶籍認證得以實現;因此侗寨居民在外來者詢問其身份時,統一回答“侗族”的少數民族身份。上文中農家樂經營者的話體現其對外民族身份“口徑”一致的制度性定位。此外對侗寨的推廣、扶持、與宣傳,通過行政、財政等力量為其發展提供保障。在侗寨的組織過程中,由于當地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為侗寨旅游帶來了很多不變。當地政府先后投入900余萬元用于道路的修繕、寨內相關建筑景點的建設、改善當地的通訊照明狀況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為當地發放侗族服飾,并遠赴貴州黎平顯請來老師教授歌舞等。相應的侗寨居民按照政府的要求統一建筑木質房屋結構、穿侗族服飾、積極參加侗族歌舞的學習,迎合政府的相關制度。
旅游社團為侗寨帶來了游客,并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收入。侗寨村民積極配合“舞臺表演”來吸引游客目光,每周末在戲臺進行侗族歌舞表演,游客多時增加表演的場次;并建設民俗文化官展示侗族生活勞動工具,并讓游客參與當地的茶園采摘活動,體驗農家勞作的樂趣;開辦農家樂、學做侗族菜,為游客提供休閑與吃飯的場所。旅游社團在認可其侗寨身份的前題下,帶來了侗族文化傳播的直接“受眾”,侗寨對其取悅可見一斑。
三、侗寨“組織過程”的反思
侗寨文化傳播構建了侗寨,然而當地由于缺乏侗族文化的根基,其侗族文化傳播的“真實性”與“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可想而知。與此同時,由于侗寨組織過程中對其原有“民族身份”與本土文化的部分否定,也阻礙了原有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發展。再次,對于外來力量的過分迎合以及相應的利益糾紛,給侗寨居民和諧帶來了隱患。
1.侗寨文化傳播的表層化與停滯化
民族村寨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該民族建筑、習俗、語言、歌舞、規約、信仰等習俗的“文化場”,而侗寨的組建構只停留在建筑、服飾、表演等復制性強的表層文化的層面,對于民族語言、信仰、規約等深層次的文化傳播則力不從心。民俗文化館中勞作工具的簡單陳列,不能描繪侗族勞作的生活場景;民族服飾的穿著,不能表達侗族身份的真正認同;民族建筑的搬造,不能解釋民族習俗的獨特性;民族節日的移植,不能體現侗族的文化內涵。
此外,由于村民沒有侗族語言、信仰,只需要行為方式等符合村寨制度,就不會受到組織的制裁,對與侗寨文化的深層次發展也就疏與關心。沒有根基的侗寨文化傳播也不能實現侗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只能滿足旅游表演的需要,是一種工具性的利用。
2.本土民族身份與文化的認同與發展的制約
在侗寨的組織過程中,當地非侗族居民的身份協商與更改,雖然滿足了侗寨文化傳播的需要,但造成了本土民族身份認同與文化發展限制。
楓香坡侗族本是土家族與漢族為主的民族構成,其中土家族作為恩施主要少數民族之一,擁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侗寨組織過程中對于民族身份的更改,模糊了人們對于民族身份的認同,對于與外界交流更頻繁的年輕一代來說,這種模糊性更為強烈。
據當侗寨土家族老人回憶,從前當地有陪十姊妹、十弟兄等民俗,現在芭蕉鄉其他地方仍然保留著本民族的喪葬方式。此外,土家族能歌善舞,以前也有唱山歌的表演習俗。但在侗寨的組織過程中,原有的民俗沒能得到發展,而是迎合了外來的侗族民俗。模糊了本地民族身份,限制了本地土家族文化的發掘與發展,出現了表現的“民俗”。
3.民族團結村的建設受到限制
侗寨是武陵地區民族團結村的示范村,民俗文化館的墻上寫著“民族團結貴如空氣”的大字。在侗寨建設之前,當地土家族與漢族和諧共處,關系融洽。然而在侗寨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村民興辦農家樂,為爭奪客源,相互之間關系發生了變化。商業化氣息變的濃厚,以前相互走家串門的場景變成了農家之間的相互排斥等地步。此外,旅游帶來的利益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也產生了貧富之間的分化,人們之間的交流來往變少了,民族團結村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侗寨成員的團結是侗寨組織過程得以實施與行動協調的關鍵因素,沒有了團結,侗寨文化的傳播也就無從談起。侗寨組織制度的失效,對于當地的村寨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和社區和諧帶來了威脅。
四、對于侗寨文化傳播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在侗寨的組織過程中,只注重對于侗族文化的淺層次的發掘與移植,其民族文化的“真實性”遭到了質疑。侗寨的發展也忽略了本地土家族文化的發掘與傳播,讓本地文化讓位與“移植文化”。此外,村寨組織規約的失效阻礙了侗寨文化的傳播,限制了民族團結村寨的發展。
因此,侗寨應該發掘傳播本土文化,鞏固“民族團結示范村寨”土家族文化作為侗寨組織的寶貴資源,應該從分給予發掘與傳播。首先,應恢復原先土家族的民族身份,通過家譜等方式尋根溯源,增強民族身份的認同感。此外,在已有的基礎上,恢復或建造土家族建筑物,形成土家族民族區。通過當地土家族老人的回溯,與相關文獻資料的查找,發掘例如十姊妹、十兄弟,當地喪葬習俗等民俗習慣,增強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對于侗寨的形象的建構主要是突出其民族團結的特征,展現侗寨組織中土家族、侗族、漢族相互團結和諧的畫面。這樣以來,不僅豐富侗寨民族文化傳播的內容,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也為民族團結起到了示范作用。
此外,侗寨應明確其侗族文化傳播“前臺”的定位,汲取芭蕉鄉黃泥塘侗族聚居地的民族文化,展現侗族文化的深層次內涵;也可請來這些侗族居民作文化“講解員”,傳播侗族文化。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謝靜.組織與傳播再建構――后功能主義的組織傳播學研究路徑分析[J].新聞大學,2012,2.
[3]陳心林.村落旅游的文化表述及其真實性――以鄂西楓香坡侗寨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11.
[4]向麗.對民族村寨文化現代性建構的反思――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楓香坡侗寨的調查[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5.
作者簡介:
唐曉楓(1974.05―),女,湖北建始人,恩施州電視臺總編室副主任。
全球化概念,當被看作是文化的一種發展趨勢以及世界經濟推動力的話,就涵蓋了包容派“跨文化性”和“跨國界擴展”的理念。當一種文化受到外界影響,它會接納其中有益的部分,與此同時它也從一個自足的“文化”變成了新的“混合文化體”。眾所周知,日本動畫產業在全球動畫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包裝并推向全球市場的過程中,必本文由收集整理然會涉及到眾多文化問題,通過多年的實踐,有理由相信其是文化混合的代表例證。本文第一部分綜述有關全球化,本土化和混合文化的概念,以期為研究打下理論基礎。作者引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來分析影片《歲月的童話》的文化內涵。第二部分通過對影片的集中分析探討其中展現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以及影片如何利用這些因素來成功創造一種混合文化從而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 全球化,本土化和混合文化理論
關于媒體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進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方面跨文化領域學者已多有論述,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學者普遍關注如何實現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有效溝通這一問題的研究。
1.全球化理論
在無線通訊,電子商務,大眾文化和國際旅游業等的驅動下,全球化被認為是通向“同質化”的一種趨勢。皮埃特茲歸納出全球化的三種模式,即:永遠相異,聚合,或者新型的“混合文化”(pieterse, 2004)。里茲提出盡管有許多因素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區變得越來越相似,這些因素并不是不可抗衡的,在某些地區,它們的力量被本土力量弱化甚至改變。
2.本土化理論
全球化與本土化內在地相互依存。幾乎所有學者都認為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溝通的增強并不意味著將產生一種大同的“世界文化”。因此,世界歷史的演進會朝著文化多樣化而不是文化同質化的方向發展。
3.混合文化
根據皮埃特茲的觀點,全球化的第三種形態是文化的混合化,它是對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的整合。在全球化和多種多樣的本土現實的整合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獨特全新的混合形式,同時這也顯示了在文化聚合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可延續的程度加深的多樣化而非同質化的趨勢。所以,文化混合的過程也是不斷產生新的文化實體的過程。
混合文化這一理念的核心是全球本土化。事實上,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曾有學者把全球本土化理論視為研究全球化的第四種模式。全球本土化可被定義為對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解釋,其在不同地區產生了獨特的影響。
4.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
霍提出了一套廣被引用的文化價值取向模式,可歸納成五種文化價值。
1)個人主義(idv)/集體主義:與重視個人/重視團體取向相當。
2)權力距離(pdi):接受不平等權利分配的程度。
3)不確定性回避(uai): 指情況的模糊性或不可預測行
4)陽剛(mas):剛柔傾向指一個文化的陰陽氣質。
5)長期導向(lto):對傳統的尊重,履行社會使命。
二、 文化混合——《歲月的童話》例析
動畫影片《歲月的童話》講述了一個27歲,名為妙子的單身東京白領的生活。得到休假機會的妙子為了幫助住在山形縣的姐夫家摘紅花來到了她從小就向往的鄉村,在去往山形的火車上以及住在鄉下的幾天里她不斷地回憶起童年時光,鄉下靜謐的生活也讓她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已及思考生活的意義。
1.本土化描繪
如圖所示,在日本,陽剛性是居于第一位的特點,個人主義排名最低。日本文化是集體主義文化,也是高度避免不確定性的文化典型。電影《歲月的童話》里,深入描繪了日本這種傳統本土文化。
1)高權利距離
“高權利距離文化中的父母看重子女對其的順從并表現出專制的態度(hofstede, 1980)”。“子女的順從性”在電影中得到鮮明反映,例如:一次全家人決定去飯店吃飯,小妙子因為任性拖延以及沒穿鞋就跑出去,被父親不由分說地摑了一巴掌。
2)陽剛性
電影中,妙子的父親是全家生計的來源,其也代表了大多數日本家庭中的父親形象,即:永遠擁有決策權,嚴肅,不茍言笑,給人一種距離感。而母親則是全職照顧孩子和老人。
3)長期導向
長期導向文化一個典型的特點是對傳統的重視,之前提到的那次場景中,妙子父親之所以盛怒之下打了她,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妙子沒穿鞋就跑出屋子,這在日本傳統里相當于沒穿衣服就出門,恪守傳統的父親當然不容許自己教育出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另外,母親主張妙子穿姐姐的舊衣服體現了長期導向文化的勤儉特點。
由以上這些對電影場景的分析可以得出,正是這些文化維度建構了獨特傳統的日本文化。
2.全球化描繪
盡管電影刻畫的大背景是傳統的本土化的日本社會,主創人員通過添加全球化因素使得電影更加的國際化,也更易于被其他文化的人接受。從對故事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電影在勾勒日本社會傳統文化的大背景的同時,又塑造了一個高度獨立有深刻洞察力同時又具有典型西方觀念的女主角。同樣可以從霍氏的文化維度理論加以探討。
1)低權力距離
霍指出,“低權力距離文化中的人們不會輕易接受成規,他們具有不同程度的質疑精神(hofstede, 2001)。”
電影中妙子在學習分數時遇到困難的場景顯示出女主角體現出的低權力距離特點,并不像其它同學那樣不問原因機械地遵循權威所訂立的數學公式,她總是想找出為什么。而在妙子姐姐幫助她時,也總是以高權利距文化中長輩的做法,要求她規規矩矩按照公式做,不要問那么多為什么。最終,由于尚處在萌芽狀態的求知好奇心與邏輯思維能力被強制性地壓制,數學也就成了妙子永遠的“痛”。
2)回避不確定性程度低
影片最后妙子通過回憶少年時代和對當下生活的重新審視,毅然地放棄東京光鮮的白領生活,決定重拾童年夢想,回到鄉下開始“心”的生活。這在深處日本高度避免不確定性文化的其他人看來,都是無法理解,反常的偏離正軌的行為。
3)陰柔性程度高
“陰柔性文化中,男女的地位較為平等,人們普遍強調生活質量和服務意識而不是成就感,競爭,與追求物欲”(陳國明,2009)。
影片中,通過妙子的內心獨白以及最后母親問她為什么決定留在鄉下生活,妙子的答案很確定“媽媽,我覺得我屬于這兒(鄉下),在這里我得到了未曾有過的內心的滿足感。”妙子的選擇清晰顯示出一種陰柔文化的特點:“工作是為了生活”而非陽剛文化中“生活是為了工作”。
3.混合文化
通過上文利用霍的文化維度理論對影片的分析可以得出,影片先寫實地描繪了傳統本土化的日本社會,高權利距離,長期導向,陽剛性,又通過對妙子的刻畫,一個具有高度獨立精神有深刻洞察力同時又具有典型全球視野的女主角被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了。除此之外,此片的電影配樂也體現了其文化混合的特征,影片中兩次應用匈牙利民樂,多次提到英國的披頭士樂隊,以及改編自英文歌曲又用日語重新演繹的片尾曲,都充分顯示了其混合文化特質。
引言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跨文化傳播,它總是和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交織在一起,是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必不可少的活動。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與傳播已成為文化交融及發展的大趨勢。從旅游業方面看,民俗旅游的興起和發展從它自己的角度對這一趨勢進行了印證。民俗旅游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形式,以其顯著的民族和文化特性吸引了越來越大的旅游市場,廣西武鳴伊嶺巖景區就是一個顯著的范例。廣西壯鄉素有“壯鄉風景在武鳴,武鳴風景在伊嶺”之說,為了更有效地傳播、更直觀地展示壯族文化,伊嶺巖景區被打造成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民俗旅游景區。伊嶺巖本身是一個喀斯特溶洞,景色奇麗,素有“地下宮殿”的美譽。伊嶺山寨所處的廣西武鳴是廣西著名的壯鄉,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壯族傳統文化。因此景區除了奇麗的自然風光外,還對廣西壯族的建筑、飲食、生產方式、藝術形式等進行了生動的展示,游客可以通過嗩吶迎客、參與對歌、跳竹竿舞、參觀釀酒等環節進行參與性強的互動活動,趣味橫生,感受深刻??梢哉f,從民俗旅游景點開發的角度來看,伊嶺巖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
任何景點都離不開文字的介紹,對于民俗旅游景點來說更是如此。既然民俗旅游是一種文化旅游,那么它所涉及的文化現象必須通過其載體:文字來進行解釋、傳播,包括口頭的及書面的。為了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在全球跨文化傳播語境的今天,這些文字資料的譯介、傳播顯得尤其重要。景點資料的全面、恰當與否對民俗旅游景區的存續有相當大的影響。在大部分景區,相對于開發者對景點硬件建設的重視,其景點資料的完善,特別是譯介方面的完善亟待提高,應考慮采用有效的策略。本文以伊嶺巖為例,試分析如下。
一、通過回譯重現壯族傳統文化,提升跨族群傳播
對于中國這樣的多民族國家來說,跨族群的文化傳播是實現國家多文化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壯族是廣西原生的少數民族,為古代百越族群后裔,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他們是稻作文明的創始人之一,在冶煉、紡織、文學藝術等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現人口發展到1700多萬,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先民早在商周時期就創造了刻劃文字符號,在其漫長的發展史上,通過與漢族的接觸融合,在一千多年前借鑒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古壯字,即土俗字,是一種方塊字,歷史上曾相當普及,盛行于明清,一直使用到上世紀50年代。廣西少數民族古籍出版社編撰的國內外第一本《古壯字字典》所收古壯字達10700多個,顯示了方塊壯字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壯族的許多重要典籍和民間藝術作品,如《布洛陀經詩》、《儂智高的故事》《劉三姐》、《百鳥衣》、等都是用這種古壯字記錄、編寫、整理的。由于歷史的原因,古壯字沒有得到規范和統一,有些字筆劃過繁,書寫不易,五十年代壯族在政府的幫助下創造出以拉丁字母為字母的拼音壯文后,古壯字亦即土俗字逐漸不再使用。
盡管如此,古壯字的發展伴隨著壯族社會的發展,是壯族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和載體。盡管不再作為活的語言流通,它仍應該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存在。現在的人們,包括許多壯族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經創造的文字,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對于像伊嶺巖這樣的壯族民俗旅游景區來說,可以展示性地向旅游者介紹壯族的重要典籍,如《布洛陀經詩》、《劉三姐》等的文字片段,不僅要有漢語譯本,還應有壯文原文版本,或將漢語譯本再回譯成壯文。這可使旅游者對壯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民俗旅游不僅僅耽于表面。在這一方面,納西族對東巴文的開發利用是一個可堪借鑒的例子。東巴文是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現只有極少數人掌握,早已不是流通的語言。但以東巴文字為元素開發的旅游產品深受歡迎,加深了人們對納西文化的了解,實際上起到向外推介、傳播納西族文化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外譯,促進跨國傳播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及國際地位的提升、對外交往的日趨頻繁,跨文化交際及傳播成為研究熱點。與其具有天然孿生關系的學科――翻譯也受到更多關注。文化傳播通常是從強勢文化走向弱勢文化的,多年來我國翻譯界始終處于譯入大大多于譯出的局面。我國近期提出的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旨在使中國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并發揮其應有的影響。旅游景點,特別是文化旅游景點作為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其資料的外譯顯然不容忽視。然而調研顯示,除故宮、秦始皇陵兵馬俑等代表國家形象、受到足夠重視的文化景點外,我國大部分旅游景點資料的譯介亟待提高。有些景點資料完全沒有譯文,有譯文的也不完善,存在若干問題。首先是缺失的問題,例如,除了景點名、路牌配有譯文,其它的介紹都沒有譯文;其次是翻譯過于簡略的問題,譯文通常少于原文,有的甚至只譯出原文的一半左右,碰到難以處理的文化元素則采取略過的態度;再者是外譯語種單一的問題,目前大部分翻譯的語種為英語、日語,其它語種比較少見。鑒于此,類似于伊嶺巖的民俗旅游景點在對其景點資料進行譯介時穎注意以下問題。
(一)進行多語種譯介
在對景點資料進行譯介時應注意到語種的多樣性。對語種的選擇不應該僅僅以該語種客源目前所占比例為決定因素,例如,日語游客多就譯成日語,韓國游客多就譯成韓語,更應考慮該語種在國際上的使用人數和影響,除英語等大語種外,法語、西班牙語等國際語言應受到充分重視,因為這些語言在國際上的使用遍及全球較多、較有實力的經濟體,覆蓋面廣,具有較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以這些語言的使用者為目標進行跨文化傳播可以造成較大的影響。
(二)利用恰當有效的媒介
多語種譯介會給景點現場資料的陳列帶來篇幅的問題,這就促使我們靈活使用媒介,以期有效地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例如,電子顯示屏等電子設備具有容量大、視聽效果好、允許互動等特點,是承載多語種譯文十分恰當的媒介。此外,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用心建設多語種網站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傳播方式。外語游客在到達景點前和離開景點后,甚至在沒有機會到景點的情況下都可以通過網站遠程了解信息,感受文化,對于景區來說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傳播工具。
三、靈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體翻譯,實現跨群體傳播
在跨文化傳播中,跨群體的傳播由于不像跨國、跨族群傳播那樣顯眼,有時會受到忽視,然而這方面的傳播需求卻是很大的。在任何一個文化體中,與主導文化相依相伴的還有許多共生的文化群體。對于那些對語言傳播不太敏感或不感興趣的人群來說,則應該采取更靈活的、非文字語言的傳播方式。事實上,在英語中“翻譯”一詞為“interpretation”,其意義為“詮釋”,不僅包括文字語言的轉換,也有“表演、演奏、藝術處理”等意,即通過別的符號進行詮釋。從宏觀的角度看, 一切用于表達、交流的符號系統可以看作是人類的語言。許多人認為,在跨文化交際中,要掌握的工具只是外語,其實,在跨文化交際中,非文字語言的交際行為和手段比語言交際行為所起的交際作用更大,在語言交際發生障礙時其代替、 甚至挽救交際的作用則更不可低估。鑒于此,我們在進行跨文化傳播時,應該有大翻譯的思想,除文字的翻譯轉換外,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語言符號進行詮釋,如舞蹈語言、音樂語言、繪畫語言等,這些語言形式有的比文字更抽象,有的比文字更具象,但它們與文字語言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是,比文字語言更加直觀。恰當地使用這些語言可以更好地適應具有不同偏好的受眾群體,更好地實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間進行跨文化傳播的目的。
類似于伊嶺巖這一類型的少數民族民俗旅游景區,除對景區資料進行文字語言的翻譯外,還可以立體地運用其它藝術語言就行詮釋。以廣西桂林的另一民俗旅游景區劉三姐大觀園為例,園內有形式豐富的壯族對歌、舞蹈表演及真人實景再現等,直觀地展現了原汁原味及經過藝術加工的壯族生產、生活及文藝活動場面,使人們不用通過對文字的閱讀和理解過程也能感受到壯族文化,對某些人群來說效果甚至更好,是跨文化傳播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于一些缺乏場地,或無意采用娛樂元素的民俗旅游景區來說,可以采用其它媒介作為文字資料的補充,如進行影像資料的放映,把音樂、舞蹈、繪畫移到影像中去。事實證明,有些使用影像放映的文化旅游景點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揚州中國佛教文化博物館,廈門陳嘉庚紀念館等。通過對影像資料的觀看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結合文字資料的介紹解釋,有助于對文化事件和現象達到深層次的理解。
四、結語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動畫;東鄉族
檢 索:.cn
中圖分類號:J0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5)01-02-0097-03
The?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of?Ethnic?Cultural?Elements?in?the?Animation?Art? Design, "Little-Known?Dongxiang", for?Example
XU Yuan-yuan, LI Wen-li, SHI Yi-ting, LEI Ting-ting, LU Zeng-lian, MA Xiu-lan(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1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huge impact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ccompanying the slowly disappearing of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fast-growing emerging industry, has hu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imation will be abstract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simple and intuitive screen image by its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nsumer group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pread of minority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animation desig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innovation way in the process of animation creation.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al; animation; the dongxiang nationality
Internet :.cn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是先輩們遺留的精神瑰寶,是人們思想觀念的集中體現,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精神氣節。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有責任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延續性的特征,形成了豐富的內容,多樣化的內涵。只有找到人們喜歡的合適的傳播形式才能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生活化、大眾化,為人們了解和接受。動漫作為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播形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動漫產業正以其自身強大的優勢進入民族文化傳播的行列之中。它以千變萬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的表現風格,在吸引觀眾興趣、感染觀眾情緒以及傳播動畫內容和思想的真實情感。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動畫創作之中,不僅有助于豐富動畫題材和內容,更對國家文化和國家形象的傳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動畫設計中使用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及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文化的不斷傳播,中國本土民族文化正被不斷地稀釋,少數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巨大的沖擊。由于人們的關注點發生了轉移,導致在動畫創作中忽略了自身豐富的民族文化的運用,少數民族現行的生活習俗正隨著世代更替而逐漸消亡。好萊塢動畫以及日本動漫作品大量涌入中國文化市場,使得我國動畫電影在內容題材、造型、藝術深度等各方面面臨著挑戰。很多外國動畫作品靈活借鑒中國特色民族元素和題材,將中國神話傳說、功夫等特色民族元素融入到動畫創作中。把中國民族文化以動畫的形式包裝一新,推廣全世界,獲得巨額利潤,賺取中國人票房,做到了我國動畫工作者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這種現象也給我們敲醒了警鐘。
2008年夢工廠推出的《功夫熊貓》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在這部影片中中國傳統元素無處不在,從角色造型到場景設計,從道具的使用到背景音樂以及中國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在影片中將中國功夫和大熊貓巧妙的結合是作為影片的一大亮點。功夫是中國獨有的一門傳統元素,在影片中卻表現的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呈現在觀眾眼前。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是中國文化符號的象征,本身具有笨拙、可愛、憨態的特點,動畫制作者又賦予它饞嘴好吃的特點,為影片添加了很多笑點,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在中國文化中烏龜向來被看做長壽的象征,擁有者無窮的智慧,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覺。影片中的烏龜大師正是迎合了中國的這種精神理念,他具有超人的智慧、豁達的胸襟、還能未卜先知,任何時候都表現出一幅泰若自然、高深莫測的神態。影片中的五大高手也是一大特色,虎、螳螂、鶴、蛇、猴等形象并不是制作者隨意安排的而是結合中國傳統武術虎拳、螳螂拳、鶴拳、蛇拳、猴拳特意塑造。這樣就把抽象的“中國功夫”進行了高度概括和具象化。影片的開場進行了一場“龍斗士”的選拔,“五大高手”所暗含的中國傳統武術就潛移默化的進入了觀眾的頭腦,是一種娛樂而不是說教。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文化資源寶庫豐富,對于動畫創作有著不可估量的的發展潛力,但是動畫創作者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并不是一味的對傳統文化樣式和表現形式進行照搬照抄,而是應該將傳統精神融入現代創作的思維理念,在保持傳統精髓的同時迎合大眾的口味。動畫傳播不是教條式的說教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們在輕松娛樂的狀態下感受傳統文化精神。
二、民族元素在動畫中的運用對傳統文化傳播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與此同時動畫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豐富多彩的、風格各樣的動畫片大量涌現。但是,無論如何發展,它都是一種傳播媒介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動畫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特別是作為民族文化傳播的載體,它為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博大的文化精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覺窗口。因此,在動畫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就會使傳統文化隨著動畫的傳播而得到擴散。例如動漫作品《鄭成功》,它的取材是中國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鄧成功的故事。在整個作品中展現著大量的閩南沿海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將中國民族傳統的優良品質發揮額淋漓盡致。
大家都知道日本動畫越來越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而日本動畫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立足傳統進行創新,像《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紅豬》等一系列優秀作品無不折射著日本傳統文化。影片《幽靈公主》中男主人公阿西達卡生活的村落便是取材于日本真實存在的一個民族部落,其主人公的服裝造型、生活風俗都體現了現實生活民族的原貌。在《千與千尋》中宮崎駿把日本民族元素抽象成了各種鬼怪造型,如無臉男、還有光顧油屋泡澡的各種神靈,體現了日本大和民族對神靈的信奉。《龍貓》里的龍貓和煤炭精靈,《幽靈公主》里的樹靈精和山神獸,雖然沒有太多的對白和復雜的情節卻能吸引大量的觀眾,讓世界人們在娛樂的同時更加了解日本文化。
中國是一個擁有多民族的文化大國,各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才形成了如今我們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擁有豐富的民族題材資源,但現階段中國動畫將少數民族元素運用到動畫中創造出經典的較少。一方面很多動畫創作者對少數民族文化不了解。各民族宗教、傳統文化的不同,無法深入其中領悟文化內涵,盲目的追求形式化,過于刻板。另一方面歐美、日韓等流行元素的輪翻沖擊,使年輕的一代人對傳統文化已經產生了距離感。在進行動畫創作時,提煉民族文化之精華,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把少數民族元素,如:民族服飾、傳統民間音樂、民族傳說靈活運用到動畫創作中,不僅可以豐富各民族地區的人民娛樂精神需要,而且能夠傳播和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動畫短片《你不知道的東鄉族》創作過程
我們的動畫短片名為《你不知道的東鄉族》用一種簡潔、輕松、幽默的方式來介紹東鄉人們的風俗習慣、人文風貌。在動畫短片中我們用一種詼諧的語言講述了東鄉族的發展歷史、生活習俗、婚嫁禮節。讓觀眾以一種清新愉快的心情走進東鄉族,了解東鄉族的風土人情。
在《你不知道的東鄉族》人物造型制作中人物大多使用較為簡練的線條,背景大多使用明度較高的純色背景,給人以簡潔明快的效果。人物造型在提煉少數民族元素方面主要參照了東鄉族的外形特征。男人喜歡戴平頂軟帽,有白的,也有黑的,但并沒有太多講究,只是花紋會不同。衣服為長袍、男性有腰帶。東鄉人民的衣服花紋多,但是顏色多為青、藍色或藏青色。婦女的蓋頭分黑、綠、白三種顏色,顏色也隨著年齡改變,七八歲戴綠蓋頭,婚后戴黑色蓋頭,老年戴白色蓋頭。所以蓋頭的顏色就是她們身份以及年齡的官方認證。在制作中把人物的五官抽象為點和線,這也是動畫具有超越現實性的特征。
東鄉族的婚嫁習俗還是具有較多講究的,畫面會以父母高堂而坐來表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之前男女青年是不得謀面相談的,大多通過媒人中間傳話。畫面會用夸張的形式來表現傳話過程的復雜和趣味性。結婚后新郎還要到廚房去“偷”一件炊具,象征掌握烹調技術,讓新娘心靈手巧。畫面將展示一個滑稽蒙面小偷的形象來表現這一習俗。接著畫面會展示新娘哭著拉拉面的場景代表第二天晚飯,新娘要下廚搟長面,稱“試刀面”。將復雜的傳統習俗用簡單的畫面來表現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吸引觀眾。
我們通過這些詼諧有趣的畫面來表現東鄉族的風俗習慣、人文風貌,讓人們能更好地認識了解東鄉族。最重要的一點是短片中出現的情節都是我們熟悉或經歷的事物,有參照,并不是虛構的情節。我們采用的是一種有趣的方式,對東鄉族進行科普解說,以簡潔的畫面給人以最直接的傳達,動畫中還融合了民族說唱,民族方言等元素。短片具有時間短、速度快、語言詼諧有趣等特點,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口味。讓他們休閑娛樂的同時了解東鄉族人們的傳統文化。這也是《你不知道的東鄉族》創作的鮮明特點,這個動畫短片并不像傳統的動畫片一樣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者套用一個神話傳說傳達一種理念,而是采用一種現代人的思維觀念、以現代人喜歡的流行文化方式來呈現東鄉族人們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樸素醇厚的情深面貌。讓更多的人了解東鄉族,也為東鄉族文化的傳播起到一定作用。
四、結語
在經濟信息一體化的今天,若要大力弘揚本民族傳統文化,只有汲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充分將本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精髓與時代精神相互融合,用創新的演繹方法,再加上巧妙的動畫表現技巧,才能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傳承與弘揚下去。在制作動畫時,要充分將文化的傳統元素與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進行對比,而且要結合時代特色,創作出全新的角色與故事,豐富文化產業。只有在繼承和挖掘民族民間文化的同時,將創新性、民族性、世界性和時代性的高度統一,才能用傳統文化創造新的時尚潮流。保留經典,給觀眾耳目一新的審美感覺,從而引發觀眾的興趣,使文化、商業達到雙贏。若要動畫片適應現代這個高速發展的環境,時代特色與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兩者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 尼?巴音查汗.少數民族元素在動畫創作中的借鑒及應用[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2
[2] 張昭陽.動畫創作中對民間文化元素的挖掘與創新[J].電影文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