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1 09:14:07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筆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將傳統課堂的教學手段與現代化的科技方法相結合
伴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與以往相比明顯不同。投影設備和電子數據的發展,為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教學模式。但是,在這種發展狀態下也存在課堂教學完全依賴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而忽視甚至完全拋棄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的情況。
小學學習階段是小學生認知世界、學習知識的奠基階段,它除了能夠幫助小學生認知與積累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小學生指明了人生的價值方向,成為他們以后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基石。而現代化科技手段,比如幻燈投影、錄音視頻、語音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增添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課堂知識的容量,使得小學語文教育更具有時代性。比如,四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文《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兩篇文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投影設備或者視頻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講解授課,從而使學生快捷地接觸到爬山虎的生長過程和蟋蟀生活的巢穴狀態。然而這種方便快捷的即時性教育模式也很容易忽視掉小學語文知識所具有的實踐性,壓縮了書本所傳遞的知識厚度,一味地增強學生的好奇感而阻礙了他們對文章的情感解讀。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傳統課堂的教學手段與現代化的科技方法相結合,不僅要讓學生認知世界,而且要為他們建立良好的價值情感取向。此外,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世界已經有了模糊的認知能力,但學習的能力和知識還不夠完善,也需要教師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引導。四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中,從海潮的形成、雅魯藏布大峽谷到火燒云等,這些宏觀的形象都需要教師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教學手段引領學生進行認知,但是這些認知的基礎還是要建立在繼承傳統教學觀念、進行基礎性知識的學習的基礎上,比如字詞等。生字詞的筆畫和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還需要教師以傳統性的教學方法進行講解和指導。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在于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更需要教師合理運用傳統“書本+黑板”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師應突出人文性,及時調整教學的重點和策略
教師的課堂教育價值取向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情況,教師怎樣教以及以什么方式來教,都會直接影響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一位注重知識內在價值的語文教師,不僅會對學生的語言運用情況進行課堂考核,而且也會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層面內部所蘊含的情感價值觀的培養與引導。
在這種知識與價值觀念兼顧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更要制定良好的課堂教學策略,區分每節課的課堂教學重點,從而展現出小學語文所具備的人文性。就小學四年級上冊課本中的《去年的樹》《頤和園》及《秦兵馬俑》等課文來說,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普及生字詞的基礎知識,更要兼顧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和引導。比如,《去年的樹》的故事情節和其蘊含的感情,不僅需要學生去讀,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語去復述,用感情去講述鳥兒與樹的故事,教師要有側重地進行課堂教學。而《頤和園》《秦兵馬俑》等課文的教學則需要教師在講解課文的同時,注意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普及,而不是只對課文中文字層面的知識進行串講。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還不知道中華民族的歷史,更無法體會這些民族遺產的珍貴價值,而教師將側重點向歷史層面傾斜,不僅可以為學生普及歷史知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學生對文章的解讀進行了心靈上的指導,同時也是對學生價值情感取向的培養。
同時,小學四年級語文的課本內容也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認真解讀,如古詩的學習,四年級上冊有兩篇《古詩兩首》,而下冊則增至《古詩三首》,可見新課標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認知、學習能力進行了能力上的提升,而這種提升不是跨階段的,它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能力增長,它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引領學生突破自我。在如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多數忽略了中國古詩詞的文化內涵,而是側重于對古詩詞背誦熟記及對古詩主題的理解。現代化的科技教學方法雖然便捷了教師的課堂引入和講解,但是“快餐型”的文化輸入并不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也不能提高教師課堂的講課效率。因此,針對不同的語文課程,小學語文教師應有側重地進行課堂教學,將不同的教學策略運用到不同內容的課堂教學中,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感和認同感,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
三、將課堂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
如今,在學生的學習方面,閱讀成為很枯燥的內容,無論是讀書筆記還是家庭閱讀作業,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學生都能夠在網絡上找到各式各樣的“快餐型”閱讀經驗,稍加改動便可成為他們閱讀作業的答案。但是,這種閱讀行為并不能提升學生的文學品位,相反只會讓他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隨波逐流、迷失自我。因此,適當進行課堂知識延伸,是使學生建立閱讀習慣的必要前提,而教師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學生甚至家長提出一些閱讀建議,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在社會快節奏的影響下,雖然不少的動漫、影視作品等可以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但是這種懶惰的學習方法并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容易使學生喪失對學習的勤奮,使他們的文學品位越來越低下。適當進行課堂知識的外延,讓學生在家長和教師的督促下養成閱讀的習慣,逐漸養成自律的能力,這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初級學習階段的重要科目,不僅需要學生擺正學習態度,更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課堂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規劃和調整。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拋棄,新式的教學技巧和科技手段也要不斷地引入課堂中去,從而完善課堂輸入的方法和輸出的效率。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新的提升,而課堂知識的延伸與閱讀習慣的建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品位和審美水平。
參考文獻:
[1]莫 莉.提高小W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4).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互動;實效性
課堂互動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和教學媒體之間,在一定環境下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的需要,通過對信息的交換、溝通和分享而產生的相互影響的一種方式和過程。課堂互動的真諦,是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溝通,達到交流思想、思維碰撞和情感溝通的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激發學生潛能,形成創造性思維,也有利于教師廣泛利用教學資源,發現問題,提高反思能力,促進自身專業成長。但是,很多農村中小學教師并沒有能夠對課堂互動進行有效把握和運用,有的淺嘗輒止,有的又回到了“一言堂”的老路。筆者對自己所在縣的農村中小學課堂互動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研究,本文試就如何提高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互動有效性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互動實施的現狀與問題
1.多數教師認為課堂互動對教學有幫助,但認識有待提高
課題組對筆者所在縣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了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00名教師中,認為課堂互動對教學有幫助的占95%以上,5%的教師表示無所謂。
2.在課堂互動方式選擇上,缺乏創新
在回答“你認為課堂互動最困難的是什么?”這一問題時,最多的答案是“問而不答”“冷場”“學生不配合”,其次是“自己把握不了”“缺乏技巧和耐心”,再次是“影響教學任務完成”“收不住課堂紀律”等。
通過對近千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筆者總結:課堂互動是必要的,是教學的有效方式,但課堂互動的高效性十分重要,農村中小學課堂互動的實效性有待提高。
二、提高農村中小學語文課堂互動實效性的策略
1.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是課堂互動的基石
講臺固然是屬于教師的,但是講臺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無形的隔閡,教師只有走下講臺,與學生形成親和的平等關系,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互動的樂趣,才愿意敞開心扉,展示真實的自我,教師也才能真正發現自己在講臺上看不到的、學生潛在的另一面。有時候,教師教學的缺陷和不足,也能通過互動折射出來,以便教師及時修正。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互動有效性的基礎。
2.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是實施課堂互動的沃土
語文教學的重要特征是體現人文因素,語文課堂教學就是緊扣語言運用這個中心。語文課堂互動有別于科學實驗,也有別于數理化探微,它要求教學體現人文意識。準確的表述、精確的拼讀、聲情并茂的朗誦和規范的語言要求,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吸引和有效組織學生進入互動的前提。因此,用心營造一種良好的人文氛圍,是語文課堂互動之樹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3.目標明確,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是課堂互動的關鍵
課堂互動的目的是使課堂形成多向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探究問題的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課堂互動務必有的放矢,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必須明確預設,并對互動有清晰的把握。恰如其分地收放,才能使教學錦上添花,收到實效。反之,盲目、隨意的互動將是低效的,甚至會因為互動無效而成為教師心理上的包袱。
4.技巧是提高課堂互動實效性的催化劑
筆者舉一個案例:錯發作文本(作文教學片斷,堯梭中心小學四年級語文)。
課堂教學開始,教師對本次作文的總體情況做了簡要評說后,提出三個問題:“你認為你的這次作文寫得成功嗎?優缺點在哪里?老師對你的評價你能理解接受嗎?”之后,教師就開始發作文本。但教師并沒有按學生姓名分發,而是把本子隨手發了下去,學生人手一本,拿到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的作文本。正在學生疑惑的時候,教師開口了:“同學們,你們大多數人手里都是別人的作文本,請你們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自己又是怎么寫的。通過比較,找出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用筆記下來,再交換給另一位同學,最后歸還給本人,然后再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學生高興地回答:“好!”之后就開始認真地看自己手中的作文,并認真記錄,然后和同學交換,再看再記錄。15分鐘后,學生自己的作文本回到了本人手中,開始舉手回答教師的問題。大多數學生都講得具體而有條理,最后教師歸納總結。這樣,就輕松地解決了學生寫作中的反思與修改的問題,是一個成功的探究互動。
綜觀這個案例,不難得出結論,教師對課堂互動的構思與把握,是講究技巧的。這些技巧可歸結為幾個要點:一是互動目標明確具體;二是注意啟發引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三是互動方式選擇正確;四是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思考的空間;五是把問題設置在學生最近發展區間上,設置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不過于簡單,也不讓學生遙不可及;六是巧妙利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七是不面面俱到,對學生不完全責備;八是靈活處理課堂預設與課堂互動生成的關系,教師要靈活掌握,做到收放自如。
一、用于激發興趣時
色彩鮮明的圖片、悅耳動聽的聲音或形象生動的視頻,無疑會強烈沖擊學生的視聽。因此,在教學內容特別平淡的課文時,巧妙使用媒體,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將生字短語隱藏在一只只紅艷的、橙黃的、翠綠的蘋果、橘子、西瓜背后,標上序號讓學生自主選擇認讀。面對具有誘惑力的圖片、富有挑戰性的游戲,學生興味盎然,躍躍欲試,注意力高度集中,比單一地出現字詞認讀的效果更好。在教學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課文時,也可以通過音像資料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教學詞串“塞北、秋風、駿馬”,有位教師出示駿馬在塞北遼闊的原野里迎著秋風奔馳的圖片,并配以相關音樂,即刻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紛紛描述畫面,表達心中的感受。這就要求教師研究學生學習需要,善于發現那些能激發學生興趣的“點”,適時、適量運用多媒體為課堂增添一些趣味,為學生學習增加一些樂趣。
二、 用于引導質疑處
學貴有疑,有疑之處,正是有思之時。選擇文本中最易產生疑惑的地方展現在屏幕上,學生便容易聚焦問題,產生思考。如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時,把游人登山時的表現與老人說的話一同呈現,啟發學生質疑:看看游人的表現,再聽聽老人的話,你心中會產生什么問題?學生自然會感到意外:為什么上同一座山,游人那么累,70多歲的老人掃著石階卻不累呢?進而深入閱讀,領會老人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精神。以多媒體呈現反差較大的同類事物或異類事物,也可以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如教學《黃山奇松》時,在品讀了描寫幾種形態松樹的句子之后,集中欣賞幾張姿態奇特的黃山松圖片,再欣賞幾幅平原常見的松樹圖片,引導質疑:欣賞了黃山松,再看平原松,你的心中有什么疑惑?學生會發問:同是松樹,為什么生長于黃山與平原其形態會截然不同呢?探究的愿望被激起,教師再要求學生提出假想,課后查找資料,探尋其中的原因。
三、用于突破難點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些內容礙于學生生活積累所限,將文字轉化為形象的難度很大,這便構成了教學的難點。此時,運用多媒體突破難點易如反掌。如《霧凇》一文中關于霧凇形成過程的描述比較抽象,涉及許多科學常識,小學四年級學生不易理解。用FLASH制作出霧凇形成過程的動態畫面之后,再配以課文內容提要式的講解,學生一下子就能明白,教學難點迎刃而解。課本中還有些教學內容離學生生活時代久遠,學生往往也難以披文入境,此時媒體的介入就顯得十分必要。記得有位教師在試教《馬背上的小》一文時,學生對過草地的艱難一直難以入情入境。盡管教師使出渾身解數,以語言描述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情境,可學生的朗讀效果表明收效甚微。第二次試教,他截取了電影中的一組鏡頭:戰士在泥濘不堪的草地上艱難行走,發現有能吃的野菜,連忙采摘下來在袖子上擦擦就往嘴里塞,大口大口嚼著……看著這組鏡頭,無需教師多言,學生已進入情境,朗讀起來十分投入。有些課文光是語言的渲染不足以喚起學生對環境與心境的體悟與融匯,但是配上音樂后效果就截然不同。多媒體如一葉小舟,載著師生一同渡過語言的海洋,走過狹窄的山道,領略一路無限風光,感受人間真切,徹悟世間道理,探究科學奧秘……
四、 用于強化印象處
在教學中,常常有一些思想的火花一閃而過、有一些印象隨著時間流淌而過,需要我們即時捕捉,將其固化,儲存到記憶里。黑板的容量有限,多媒體的價值便突顯了。一些文學常識可以經過教師的提煉呈現在屏幕上,成為學生當堂筆記的內容。教學名家名篇時,教師常常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作者的資料,學生的匯報往往是零散的、包羅萬象的。這就需要教師擇其要而顯,強化印象,引導學生做筆記。如教學《草原》時,學生依據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對老舍作了比較充分的介紹后,我在屏幕上顯示了有關資料: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寫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寫有劇本《茶館》《龍須溝》。這樣,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強化了必要的知識點。同樣,關鍵字詞、重要句子的意思,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之后也需要一個固化的環節。適時運用多媒體呈現,便于學生將流動的語言符號凝固,以規范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無論是對知識的積累,還是對語言的學習都是大有裨益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感恩教育 教學策略
引言
陶志瓊博士說:“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讓小學生知恩、感恩、報恩、施恩?!毙W階段是孩子們思想啟蒙的重要時期,在語文教學中積極滲透感恩教育不僅有益于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對他們今后的成長與發展也大有裨益。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意義
《辭海》曰:感恩,即在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后,對他人產生的一種感激和愛戴之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父輩們經過吃苦耐勞、艱苦創業后,創造了良好的生活?,F在的小學生從小便生活在蜜罐里,冷漠自私、唯我獨尊、缺乏責任感、耐挫能力差等心理特點凸顯無疑。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各個媒體平面搜索到許多案例:
事件1:東東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最近因在課堂上故意喧嘩被老師罰值日。他一肚子的怨氣,回到家后要求爸爸媽媽到學校去替他值日,否則的話他就絕食。最后,由于爸爸媽媽工作太忙,不能脫身,爺爺奶奶親自到校替孫子擦黑板、掃地、擦玻璃。
事件2:雯雯在課堂上走神了,被老師發現,受到了批評。課下,雯雯惡狠狠地對同桌說:“真可惡,一點也不給面子,等我長大了,一定找機會好好地給這家伙一個教訓?!?/p>
事件3:“六一”兒童節到了,政府、學校為貧困生準備了愛心禮物。上臺領取時,阿旭嘻嘻哈哈,一臉的無所謂,下來后還對同學們說:“就這點東西,捐贈的人也太摳門了吧!”他們貧困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
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甚至于已經成為一種認知常態。為了一點小小的挫折、誤會而離家出走、傷害親人、報復社會等案例也不時地見諸報端,都讓我們傷心不已、徒留嗟嘆。文教材中,有許多如臥冰求鯉、扇枕溫衾的典故,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的格言,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詩詞名句。當我們閱讀自然山水的文字時,要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山河,感恩自然饋贈;學習無私親情的課文時,要引導學生領悟父母之愛的偉大、深沉……點點滴滴、潤物無聲,有效地滲透感恩教育,促進小學生情感態度的健康發展,這或許也正是課程改革的初衷。
二、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內容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只要我們敏銳捕捉、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夠覓得豐富、精彩的感恩教育的內容,為有效滲透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一)自然饋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編者安排了《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鳥的天堂》《火燒云》這幾篇文章,風起云涌、潮漲潮落、奇花異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強大的魔術師,在我們的面前呈現出精彩絕倫、神奇瑰麗的美好畫面。在享受這篇篇美景的同時,我們也要心懷敬畏與感恩,以自己積極的學習態度、謙遜的人文品德,和大自然一起健康成長,共享和諧。教學《觀潮》時,師生在課堂上進行了下面的對話:
師:同學們,現在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談一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生1:我最喜歡的句子是“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兩丈多高”,該有多高啊,恐怕比我們的教學樓還要高,這是多么壯觀的畫面??!
生2:我最喜歡的句子是“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這震耳欲聾的聲音,這浩浩蕩蕩的氣勢,讓我特別想去見識一下錢塘江大潮,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生3:這篇文章中我喜歡的句子很多,很多,幾乎每個句子都讓我甘之如飴、愛不釋手,我想大自然給了我們如此豐厚的饋贈,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常懷感恩之心,不亂扔垃圾,不隨意踐踏草坪,不破壞公物,不隨地吐痰,等等,讓大自然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永遠美麗、萬古常青。
……
另外,感恩自然的材料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屢見不鮮、俯拾皆是,像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就編有《第一朵杏花》《走,我們去植樹》《沙漠中的綠洲》《天鵝的故事》等文章,只要我們心懷感恩,善于發現,眼前就一定繁花似錦、姹紫嫣紅。
(二)祖國歷史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編排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一文,教學時老師可以聯系五年級下冊《囚歌》一詩開展對比閱讀,組織學生交流閱讀這兩篇文章的感受。
生1:讀了《秦始皇陵兵馬俑》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折服于它恢弘的氣勢、高超的制作技術,引用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話:“這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
生2:再讀《囚歌》,我依然懷著莫大的沉痛與崇敬,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前赴后繼、英勇斗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變得更美好,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生3:無論是《囚歌》中革命者艱苦卓絕的斗爭,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中流露的古代藝術,這兩篇文章都讓我由衷地感受到,我們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不屈斗爭精神的民族,我為自己是一名炎黃子孫而無比自豪!
……
悠悠數千年,祖國的歷史既有唐宋華章的精彩,又有屢遭侵略的恥辱,這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滲透。教學中適時地把握這些素材,不僅有益于升華小學生感恩教育,而且對塑造他們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大有裨益。
(三)父母親情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編排了《第一次抱母親》這篇文章,學生們非常感動于教材中母親牽著作者、背著妹妹、挑著重擔的畫面。他們是善于聯想的,在強烈的心理共鳴中,學生們紛紛談起了生活中爸爸媽媽的點點滴滴。
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我第一次獨自上學,心里很高興,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拐彎的時候,我無意地回頭,竟隱約發現爸爸就跟在我身后不遠的地方。我瞬時明白:爸爸,就是無時無刻的愛。
生2:有一次媽媽燉了三個雞腿,說我們一家人一人一個,我一會兒就狼吞虎咽地下肚了。后來,爸爸說自己太胖了,肉吃多了不好,便把他那只給了我,媽媽也說自己不愛吃,她的留到晚上讓我再吃。記得當時我特高興,現在才理解,父母的愛多么偉大、深沉。
……
千百年來,歌頌父母之愛、美好親情的文章數不勝數,引導學生積累、品讀這些文本,是積極滲透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與載體。時常沐浴在愛的長河里,知恩圖報會像一粒粒春天的種子,在成長的歲月中破土、發芽,并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三、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方式
新課程背景下,創新課堂模式,改革教學理念蔚然成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以開放的胸懷,構建種種行之有效、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滲透感恩教育。
(一)課堂活動
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采取以下幾項課堂活動滲透感恩教育。
首先,誦讀體驗。這篇文章有很多雷棣的語言描寫,組織學生誦讀這些語句,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感恩體驗,讓他們了解現在社會的和平是多么地來之不易,我們要像雷棣一樣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長大后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課堂辯論。就“雷棣應不應該接受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的邀請”這一話題展開辯論,不應該接受邀請的原因是雷棣需要學好本領,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昂首闊步走進大學;應該接受邀請的原因是雷棣只有盡快地到大學里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盡快地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貢獻。觀點各異,本質卻是一樣的,它們都有著濃濃的感恩心理,而這正是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初衷。
再次,隨堂練筆。就“爸爸,我想對你說”這一話題,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雷棣的口吻開展隨堂練筆活動,一方面將閱讀與寫作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還可以深化學生的語文素養,潛移默化地滲透感恩教育,潤物無聲。
(二)實踐作業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六”安排了“和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的寫作內容。對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實踐作業,而不必急于開始寫作,如“回家后要認真端詳媽媽,或者爸爸的臉、手、脊背,或者腰、腳5分鐘,然后用筆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吃完飯后主動幫助媽媽刷洗碗筷,注意觀察媽媽的表情,傾聽媽媽會絮叨些什么”、“嘗試著送給爸爸一份禮物,可以是一首歌、一個擁抱、一幅畫,或者是寫給爸爸的一封信,給爸爸端一盆洗腳水,或者在爸爸洗澡的時候給他搓一次澡,通過爸爸的表情變化揣摩他的心理活動”……
這次實踐性作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在寫作時不但下筆千言、一揮而就,而且情真意切,對爸爸媽媽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受此啟發,我們可以結合植樹節、教師節、母親節、感恩節等中西方節日,聯動學校各德育教育組織,開展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升華感恩教育效果。
(三)結合網絡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安排了“我最敬佩的人”口語交際活動,為了激發孩子們的交際靈感,我們可以從網絡中下載一些精彩的感恩教育視頻,利用班班通教學設備在教室掀起一陣感恩的熱潮。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將學生們的感恩行動、演講情況,還有他們的相關習作上傳到網絡中,供網友評論點贊,最大限度地升華感恩教育活動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走進了社會各行業的各個角落,結合網絡技術開展語文教學、感恩教育,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濃郁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有效引導他們形成科學、健康的網絡意識與習慣,為他們今后的成長鋪就一條陽光大道。
誠如安東尼所說,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既是小學階段人文精神的重要內容,更是每個人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抗擊風雨、毅然前行的精神杠桿。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當立足教材、注重細節,以開放的胸襟、創新的態度,在點點滴滴中有效滲透感恩教育,為培養一批批德才兼備、陽光健康的世紀人才不遺余力。
參考文獻
[1]王從吉.小學語文教學中對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滲透[J].新課程,2011(06).
[2]王偉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感恩教育[J].學周刊,2010(11).
我從師范畢業出來參加工作已經六年了。在這六年里,我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廣泛涉獵各種教育教學有關的知識。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善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發揚教學民主。通過各種途徑吸收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為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熱。
一、樹立信心,摸索教學方法。
在師范的三年里,我所學的知識泛而不精,很多的知識不能用在實踐中。當我第一次接手一個班級的時候,內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擔心自己不能將他們管好、教好。因為我知道我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孩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最后是什么主要就是看我在上面怎樣涂、畫了。我不能誤人子弟,不能辜負了家長們的托付。我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我認真鉆研教材、教學用書。學習好教學大綱,虛心地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經過一段時間后我開始積累了一些經驗,為自己的教育教學總結了可行的教學方法,為今后的教學打好了基礎。在這期間,學校領導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指導我怎樣備課、上課。在剛參加工作的那一年,還讓我代表學校參加鎮舉行教學技能比賽。在這種情況下,我要求自己要盡心盡力地搞好教學工作,為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出一份力。在我任教的幾年里,我所教的班的語文成績都能排在鎮里的中上。2001年四年級鎮的水平,我班語文成績排在第八名;2002年鎮沒有進行統一的水平測試,2003年畢業班水平測試,我班語文成績排在鎮的第七名;在2003年舉行的從化市小學教學設計評選中,我的教學設計《豐碑》獲得了三等獎;2003年12月輔導我班的***、***兩位同學參加市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競賽,其中***同學獲得市的一等獎,在我鎮是唯一的一個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同學獲得了三等獎?!耙环指牛环质斋@”,有了收獲,我對教育教學的興趣和信心更強了。
二、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文化素質。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我感到僅僅依靠自己目前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要總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還必須吸取其他人好的方法、經驗。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經??匆恍┯嘘P教育教學的報刊、雜志,如《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師道》《廣東教育》等,吸取別人的精華為己所用。我非常珍惜每次的聽課和學習活動,在2003年8月份的新課程標準學校時,本來不是我參加的,但我仍主動地要求參加,每次的聽課和學習活動我都是早早地到場,尋找最佳位置,生怕自己看不清、聽不清。聽課時我認真地做好筆記,回到學校再去仔細地分析、總結。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時間長了,積累的心得也多了,許多好的教學方法,我都能靈活地運用于教學當中。與此同時,我還明白: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去運用才是最好的。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我一出來工作就報考了教育學專業的自考??疲F即將畢業。除此之外,我還參加了鎮舉辦的計算機培訓課程,并取得較好的成績,現在學校里的全部資料、文件都是由我打印的。
三、大膽創新,提高教學質量。
自從去年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后,語文的教學內容更豐富、更開放了。除了讓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以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求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所在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比較落后。這使得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的任務十分艱難。經過多次實踐,結合自己的實際,我認識到優化語文課堂教學,首先應該從基礎抓起,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里,我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課堂上盡量用一些圖片,錄音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些課文適合演課本劇的,我就讓他們自己表演課文,讓他們融入課文的情景當中,并且評選出最佳的小演員。通過這些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文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我讓學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物,盡量寫一些真實的事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后給予一些作文水平高的同學授予“寫作能手”“小作家”的稱號,以激發他們寫作文的熱情。學生每一節課都上得興致勃勃,每一節課學生和我都有不少的收獲。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學好語文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我希望學生在課外也能主動地學習語文。所以在課余時間,我除了要求學生完成一些必需的書面作業外,還要求他們自己動手制作手抄報、制作作文集等。發下報紙后,我要求他們認真閱讀,并讓學生找出報紙里面寫得好文章,摘抄其中的好詞好句。這些的作業,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增長了見識,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越來越愛上語文課。
四、承認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
一、樹立信心,摸索教學方法。
在師范的三年里,我所學的知識泛而不精,很多的知識不能用在實踐中。當我第一次接手一個班級的時候,內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擔心自己不能將他們管好、教好。因為我知道我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孩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最后是什么主要就是看我在上面怎樣涂、畫了。我不能誤人子弟,不能辜負了家長們的托付。我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我認真鉆研教材、教學用書。學習好教學大綱,虛心地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經過一段時間后我開始積累了一些經驗,為自己的教育教學總結了可行的教學方法,為今后的教學打好了基礎。在這期間,學校領導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指導我怎樣備課、上課。在剛參加工作的那一年,還讓我代表學校參加鎮舉行教學技能比賽。在這種情況下,我要求自己要盡心盡力地搞好教學工作,為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出一份力。在我任教的幾年里,我所教的班的語文成績都能排在鎮里的中上。2001年四年級鎮的水平,我班語文成績排在第八名;2002年鎮沒有進行統一的水平測試,2003年畢業班水平測試,我班語文成績排在鎮的第七名;在2003年舉行的從化市小學教學設計評選中,我的教學設計《豐碑》獲得了三等獎;2003年12月輔導我班的***、***兩位同學參加市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競賽,其中***同學獲得市的一等獎,在我鎮是唯一的一個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同學獲得了三等獎?!耙环指?,一分收獲”,有了收獲,我對教育教學的興趣和信心更強了。
二、 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文化素質。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我感到僅僅依靠自己目前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要總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還必須吸取其他人好的方法、經驗。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經??匆恍┯嘘P教育教學的報刊、雜志,如《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師道》《廣東教育》等,吸取別人的精華為己所用。我非常珍惜每次的聽課和學習活動,在2003年8月份的新課程標準學校時,本來不是我參加的,但我仍主動地要求參加,每次的聽課和學習活動我都是早早地到場,尋找最佳位置,生怕自己看不清、聽不清。聽課時我認真地做好筆記,回到學校再去仔細地分析、總結。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時間長了,積累的心得也多了,許多好的教學方法,我都能靈活地運用于教學當中。與此同時,我還明白: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去運用才是最好的。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我一出來工作就報考了教育學專業的自考??疲F即將畢業。除此之外,我還參加了鎮舉辦的計算機培訓課程,并取得較好的成績,現在學校里的全部資料、文件都是由我打印的。
三、 大膽創新,提高教學質量。
自從去年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后,語文的教學內容更豐富、更開放了。除了讓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以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求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所在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比較落后。這使得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的任務十分艱難。經過多次實踐,結合自己的實際,我認識到優化語文課堂教
學,首先應該從基礎抓起,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里,我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課堂上盡量用一些圖片,錄音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些課文適合演課本劇的,我就讓他們自己表演課文,讓他們融入課文的情景當中,并且評選出最佳的小演員。通過這些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文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我讓學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物,盡量寫一些真實的事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后給予一些作文水平高的同學授予“寫作能手”“小作家”的稱號,以激發他們寫作文的熱情。學生每一節課都上得興致勃勃,每一節課學生和我都有不少的收獲。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學好語文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我希望學生在課外也能主動地學習語文。所以在課余時間,我除了要求學生完成一些必需的書面作業外,還要求他們自己動手制作手抄報、制作作文集等。發下報紙后,我要求他們認真閱讀,并讓學生找出報紙里面寫得好文章,摘抄其中的好詞好句。這些的作業,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增長了見識,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越來越愛上語文課。
四、 承認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
[關鍵詞]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 閱讀理解; 閱讀加工水平; 識別校對水平; 閱讀遷移水平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賀平(1980—),女,河南濮陽人。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數字化學習、基礎教育信息化等研究。E-mail:。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腦的性能越來越強大、價格越來越低廉、體積越來越小、功耗越來越低,表現形態也越來越人性化。人人一臺筆記本電腦或是平板電腦,已經不是夢想,這在許多學校已經成為現實。所謂的“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即“利用網絡技術將若干臺多媒體計算機及相關的設備互聯成小型的教學網絡環境,每位學生都有一臺計算機可隨時上網在線學習”。[1]這是一種新型的、高度綜合的學習方式,它尤其強調個性化與移動性,允許每位學生通過可交互的數字化學習設備開展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隨著大量的智能化、便攜式數字設備進入校園,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課內開展一對一數字化閱讀,這種新型閱讀方式對學生閱讀理解水平是否存在影響?這成為眾多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所共同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
一、研究問題
為了深入考察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效果,筆者長期進入中小學語文課堂開展考察與研究。H校于2009年9月開始參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探索性試驗,并首批開設10個“數字班”。所謂“數字班”,即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在課堂網絡環境下開展一對一的數字化學習。那些只有黑板粉筆或簡易信息技術條件的相對傳統情境下實施教學的班級被稱為“常規班”。這兩種形態的試驗班均接受相同理念與模式的語文教學,如:教學時間相同,教學理念、模式、內容與方法完全一致,師資水平大致相同;每節語文課都會有8-10分鐘時間閱讀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文章,閱讀內容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數字班學生均人手一網的筆記本電腦,閱讀材料以超鏈接文本或網站的形式呈現,可隨時上網查找或瀏覽相關資源,并在網絡平臺中與教師、學生交流感受、表達想法;而常規班學生則直接閱讀紙質的線性文本材料?,F如今,H校開展探索性試驗已長達三年半,數字班學生表現出“更喜歡閱讀”、“閱讀能力更高”、“當堂遷移寫話的表現更好”等特點。關于此,筆者之前以該校六年級學生為對象展開的研究結果顯示,數字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整體強于常規班學生,長期在一對一數字化環境下開展課內數字閱讀會對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產生顯著影響。[2]首批參與試驗的班級中,既包括從三年級開始加入試驗的六年級學生,也包括從一年級就進入試驗的四年級學生,如今的四年級數字班學生開展常規化的課內數字閱讀也已長達三年半。與六年級學生相比,長期的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對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是否也存在顯著影響呢?
本研究將對H校四年級兩種形態的試驗班(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進行對比測試,嘗試用來自一線教學現場的數據解答以上問題。對此,本研究擬解決以下三個子問題:第一,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第二,不同性別的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第三,閱讀理解水平的各維度之間是否存在相關?在回答這三個子問題的基礎上,進而對四年級與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相關結論展開綜合討論。
二、文獻綜述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計算機網絡技術日益成熟與普及,以屏幕閱讀為主的數字閱讀開始動搖傳統紙質閱讀的統治地位,許多國內外研究者先后展開多項關于電子顯示與印刷顯示、電腦屏幕閱讀與紙本閱讀之間的對比研究。這些關于兩種呈現方式下的閱讀理解水平的研究,大致存在著以下不同的研究結論。
第一種,大多數國內外學者認為運用電腦屏幕閱讀與紙質閱讀兩種媒介方式下的閱讀理解水平和效果不存在明顯差異。Muter等人以大學學生和職員為研究對象展開兩次驗證性實驗,以陰極射線管和紙張兩種方式呈現文本,比較電子顯示與印刷顯示的可讀性,兩次實驗研究均表明這兩種呈現載體下的閱讀理解水平不存在差異。[3][4]之后,國內也有學者展開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兩種呈現方式下的閱讀理解水平并未表現出明顯差異。[5]此外,Kristine對小學三年級學生運用iPad閱讀電子書的閱讀效果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運用iPad閱讀電子書和閱讀紙質課本的效果不存在明顯差異。[6]
第二種,個別研究者發現屏幕閱讀與紙質閱讀的效果存在差異。如:Matthew等人以小學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的一項研究中卻發現紙質閱讀方式下的閱讀理解率要明顯高于電腦屏幕閱讀方式;而在回憶信息方面,使用電腦屏幕閱讀的學生自由回憶記起的信息更多。[7]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文本的不同呈現方式對閱讀效果有影響,且達到顯著水平,具體表現為打印文本的閱讀效果優于Word文本的閱讀效果。[8]
已有研究(見表1)普遍認為數字屏幕閱讀與紙質閱讀的效果“不存在差異”或“紙質閱讀效果優于數字屏幕閱讀”,由于這些研究多以短暫、非連續性的實驗研究為主,比較缺乏自然、真實、長期的研究,并普遍對研究樣本和變量進行嚴格控制,研究結論并不具備代表性和大范圍的適用性。而筆者之前以H校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所展開的跟蹤性研究,與以上兩種研究結論均不一致。在閱讀理解水平的整體表現上,數字班學生(長期在課內開展常規性屏幕閱讀)與常規班學生(長期在課內開展常規性紙質閱讀)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表現為數字班學生明顯優于常規班學生。這意味著,在自然、真實的學校情境中,研究對象使用電腦屏幕閱讀的時間、閱讀量大小、屏幕閱讀行為是否持久等都有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三、測試題的編制
(一)研究框架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是讀者主動構建自己對文本的“文本圖式”或“認知地圖”,并形成關于文本內容和文章結構的整體感知的過程。Kintsch等人認為,讀者閱讀時關于文本的表征可分為三種水平,即文章字詞本身的文本水平、由命題及其關系構成的文章語義結構水平(包括對句子的理解水平)、與其他先前知識整合而成的更深層理解的篇章表征水平。[9]國內對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有多種不同劃分,如:有學者對文章閱讀活動過程進行重新分析,將語文閱讀過程分為文章微觀理解閱讀、文章宏觀理解閱讀、評價閱讀和發散閱讀等四個方面;[10][11] 也有學者從字詞的掌握、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語言的能力和理解結構的能力)、推論能力、評價能力等四個方面考察小學生的閱讀能力。[12]
本研究在借鑒已有閱讀理解框架的同時,結合閱讀心理學的一般理論和國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從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等三個層面對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加以考察,其中閱讀加工水平包括詞語理解、句子理解、篇章結構理解和篇章推斷判斷等四個維度。
(二)測試標準
采用自編《小學四年級閱讀理解測試題》,測試題共包括2篇不同體裁和不同難度的文章,每篇文章后面均設有三類答題項,即4個單選題、1個糾錯題、1個主觀題,其中糾錯題需要從指定的原文段落中找出錯別字并改正,限時20分鐘。測試題總計50分,分項評分標準分別為:每個單選題3分、糾錯題每找出一個錯別字并改寫正確記2分(每篇共設4個錯別字)、主觀題按照三個等級分別記分(1分、3分、5分)。以上這三類答題項分別對應考察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
四、實施過程
(一)研究對象
H校四年級共5個班,其中4個數字班,1個常規班,數字班與常規班整體規模并不均勻。本研究按照整群隨機抽樣的方式,以不打亂原有的教學班級單位和不影響既定的教學秩序為原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整體抽樣。由于常規班只有1個,直接進入測試;而從4個數字班中隨機選擇了3個進入測試,以盡量減少抽樣帶來的誤差。另外,四年級入學伊始,學校按照學業成績表現將4個數字班所有學生進行了重新分班,這也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數字班學生樣本更加均勻和更具代表性。本研究共選擇122名學生作為測試對象,其中數字班學生93名,常規班學生29名,男生63名,女生59名。
(二)數據分析
數字班的一對一數字化閱讀與常規班的紙質閱讀,均為長期的常規化課內閱讀。為了有效檢測兩種班級形態的學生在某一時間點的閱讀理解水平,并保證數據的有效性與統一性,本研究采用傳統的紙質測試方式,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試。測試于2012年11月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測試前由主試者念指導語,測試結束后當場收回測試題,并由5位語文教師按照評分標準流水批閱試卷,學生的各題分項得分與總分均使用Excel表格統計。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簡單效應檢驗、偏相關分析等。
(三)信度分析
將測試獲得的所有數據進行Cronbach’s Alpha檢驗,整套測試題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為0.715。兩篇文章的各個答題項信度系數分別為:詞語理解0.706、0.722;句子理解0.704、0.713;篇章結構理解0.704、0.712;篇章推斷判斷0.707、0.722;識別校對水平0.690、0.677;閱讀遷移水平0.687、0.694。吳明隆提出在信度系數的接受度上面,分層面最低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最好高于0.60,而整體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要在0.70以上。[13]因此,整套測試題的整體信度與各答題項的信度都達到可接受程度,信度良好,測試數據可靠、可信。
五、測試結果
(一)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比較
對所得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見表2):在閱讀理解水平總分上,t=-1.81,p>0.05,不同
表2 不同組別(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
閱讀理解水平比較(M ± sd)
*p
組別(數字班與常規班)下的學生整體閱讀理解水平總分不具有顯著性的統計學意義。雖然數字班學生的平均分比常規班高3.97分,但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在閱讀理解水平的整體表現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第一,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比較。
在閱讀加工水平總分上,t=-2.99,p
第二,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比較。
在識別校對水平上,t=-0.08,p>0.05,數字班學生僅比常規班略高0.06分,但不具有顯著性的統計學意義。在閱讀遷移水平總分上,t=-1.81,p>0.05,數字班學生總分比常規班高0.43分,但不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這表明,長時間在一對一數字環境下進行電腦屏幕閱讀并不會對學生的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產生顯著影響。
(二)不同性別的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分析
對閱讀理解水平總分進行2(性別:男女)×2(組別:數字班、常規班)的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見表3):從性別來看,F(1,118)=9.78,p
第一,不同性別的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比較。
表3 不同性別的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
閱讀理解水平比較(M ± sd)
對閱讀加工水平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性別主效應顯著,F(1,118)=6.34,p
依次對各個維度進行方差分析。①在詞語理解上,性別主效應、組別主效應以及性別與組別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②在句子理解上,性別主效應顯著,F(1,118)=5.27,p
第二,不同性別的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比較。
對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分別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識別校對水平上,性別主效應顯著,F(1,118)=4.57,p
(三)閱讀理解水平的三大變項之間的相關分析
為了考查學生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我們進一步對數據進行偏相關分析,即控制某一種水平之后尋找另外兩種水平之間的關系。對所有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進行偏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見表4):閱讀加工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呈現顯著性正相關(r=0.303,p
表4 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
三大變項之間的相關分析
六、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1. 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存在顯著差異
數字班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明顯優于常規班學生,而數字班學生與常規班學生的識別校對水平、閱讀遷移水平以及閱讀理解總分則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2. 不同性別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存在明顯差異
在數字班與常規班內,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都呈現顯著的性別差異。無論是在閱讀理解總分上,還是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和閱讀遷移水平這三大變相水平上,女生均明顯優于男生。另外,在對性別與組別(數字班與常規班)的交互作用進行詳細分析后發現,數字班男生的整體閱讀理解水平明顯優于常規班男生,而數字班女生與常規班女生的整體閱讀水平之間未呈現顯著差異。
3. 閱讀理解水平的三大變項之間存在相關
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交互效應,具體表現為:閱讀加工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都呈現正相關,而閱讀加工水平與識別校對水平的相關未達到顯著水平。
(二)綜合討論
筆者曾就H校六年級學生的同期閱讀測試數據進行研究分析,結果如下。第一,數字班學生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整體呈現顯著性差異,數字班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和閱讀遷移水平均明顯優于常規班學生。第二,無論數字班還是常規班,不同性別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都不存在明顯差異。第三,閱讀加工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都呈現正相關,而閱讀加工水平與識別校對水平的相關未達到顯著水平。[14]截至2012年年底,H校四年級和六年級的數字班學生(長期在課內開展常規性屏幕閱讀)與常規班學生(長期在課內開展常規性紙質閱讀),堅持開展課內閱讀均已達三年半之久。與六年級相比,本研究關于四年級學生閱讀水平的研究結果既有不同,也有相同(見表5)。
1. 關于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差異表現
在閱讀理解總分上,四年級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 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六年級數字班學生明顯優于常規班學生,這說明一對一數字化課內閱讀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的影響更顯著。
首先,對于四年級和六年級而言,無論是數字班還是常規班,學生們每節語文課中都會有8~10分鐘時間閱讀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文章,“每節課的識字量大大超出傳統教學”,[15]這種長期且連續的常規性課內閱讀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課內閱讀量已遠遠超過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3~4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和“5~6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16]然而,常規班學生的課內閱讀材料僅限于紙質的印刷材料,而數字班學生除了閱讀與常規班學生閱讀內容相同的電子材料外,還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主題資源,并且可以當堂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通過平臺交流與討論,數字班學生也因而比常規班學生的閱讀范圍更廣、視野也更開闊、思維更活躍。這也是在大致相同的課內閱讀內容的情況下,四年級和六年級數字班學生在閱讀加工水平上都明顯優于常規班的主要原因,也意味著一對一數字化閱讀對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識別校對水平并非簡單的識字水平,而是學生對字形、字義和字音的綜合反映,主要通過在指定的原文段落中找到錯別字并正確修改進行考察,這就要求學生既能根據上下文判斷字義、字音找出錯別字,又要掌握字形并正確寫出該字。兒童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四年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看小說或故事時大多只注意事件的進程和變化”,[17]關注焦點多停留于文章或書籍的故事情節或整體概況,對單個的漢字或詞語等細節方面的關注相對較少,而六年級學生則越來越多地關注字詞與語法結構、“事物的規律性知識”[18]等,數字班學生可通過網絡環境隨時解決各種識字和閱讀問題。因而,一對一數字化課內閱讀對高年級學生識別校對水平的影響更顯著。
第三,閱讀遷移水平指學生將已掌握的語文知識、語言文字遷移應用到其他實際情境中的能力;H校的試驗班學生在每節語文課都有8~10分鐘的時間當堂圍繞某一特定主題寫作表達,其中數字班學生在電腦上打寫,常規班學生采用傳統的手寫,長期的課內寫話訓練使得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的閱讀遷移水平都同時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而本研究中,在閱讀遷移水平方面,四年級數字班與常規班學生未呈現出顯著性差異,六年級數字班學生明顯優于常規班學生,這說明一對一數字化課內閱讀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遷移水平的影響更顯著。
2. 關于男女生之間的閱讀理解水平差異表現
關于“不同性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否存在差異”的問題,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男女生性別差異隨著年紀的升高有增大的趨勢,女生在閱讀能力上的優勢逐漸明顯”,[19]具體表現為三年級男女生差異不顯著,四、五年級差異顯著,六年級差異非常顯著;國外研究也指出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男女性別差異,且女生明顯優于男生,“到青少年時期,這種差別傾向于消失”。[20]這里的“青少年”指年滿13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社會群體,一般多為中學生。因此,從普遍意義上來說,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不存在明顯的男女差異,到了中高年段后男女生差異逐漸顯著,且女生優于男生,但到青少年時期這種性別差異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本研究中,四年級數字班與常規班內,女生閱讀水平都顯著高于男生,這與已有研究結論一致,即中年段差異顯著;六年級數字班與常規班內,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都不存在顯著的男女差異,這與已有研究結論“小學高年段男女生差異非常顯著”并不一致。這說明,不管是數字班還是常規班,大量的常規性課內閱讀對高年段學生的影響比對中年段學生的影響更明顯。此外,四年級數字班男生的整體閱讀理解水平明顯優于常規班男生,六年級數字班男生的閱讀加工水平明顯優于常規班男生,即數字班男生在閱讀理解某些方面的表現更優于常規班男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長期的一對一數字化閱讀在提高男生閱讀能力、閱讀心智方面具有比較積極的促進作用。
3. 關于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的相關分析
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的交互效應均表現一致。首先,本研究的識別校對水平主要通過在指定的原文段落中找到錯別字并正確修改進行考察,即便學生已經理解文章篇章或句子的大致意思,也未必能順利找出錯別字并予以改正。這意味著,閱讀加工水平的高低并不影響識別校對水平,識別校對水平的高低也不決定于閱讀加工水平,因此二者未呈現顯著相關。其次,中高年段的學生開始從“學習閱讀方法”到“通過閱讀學習”[22]轉化,對文章或書籍中結構與內容的整體理解不斷增強,并越來越關注人物的內心體驗和真實自我的表達,閱讀加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遷移應用與表達的效果,因而閱讀加工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呈現出顯著相關。第三,數字班的電腦打寫與常規班的傳統手寫,都是學生通過語言的自我建構與內化加工之后真正將語言遷移應用到實際情境的過程,這需要學生對漢字本身擁有足夠的識字量,不但要認識字詞、掌握字義字音,還要能夠靈活運用并且正確拼寫出來,因此識別校對水平與閱讀遷移水平之間呈現顯著相關。
綜合來看,關于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研究結論,與前文關于屏幕與紙質兩種媒介下的閱讀效果已有兩種研究結論(不存在明顯差異、紙質閱讀明顯高于屏幕閱讀)均不完全一致。筆者所研究的數字班學生的電腦屏幕閱讀與常規班學生的紙質閱讀是基于長期且連續的常規課內閱讀而開展的,而已有研究中的紙質閱讀與屏幕閱讀大都是基于某一次的閱讀行為和效果而開展的研究,研究對象的選擇具有較明顯的隨機性和偶然性。本研究的研究樣本僅來自于一所學校,樣本量偏小,未來將擴大抽樣范圍到其他地區和學校,以獲得更大范圍的取樣和進一步的驗證與完善。此外,鑒于橫向研究設計本身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未來將對同一批研究對象開展后續的跟蹤性研究,以求更加清晰、完整地探求兒童數字閱讀的發展規律。
(指導教師:余勝泉)
[參考文獻]
[1] 余勝泉,陳玲.1:1課堂網絡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變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7,(11):25~29.
[2] [14] 賀平,余勝泉.1:1數字化學習對小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的影響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5):99~105.
[3] Muter, P., Kruk, R.S., Buttigieg, M.A. & Kang, J.T.. Reader-Controlled Computerized Presentation of Text. Human Factors, 1988(30):473~486.
[4] Muter, P. &Maurutto, P.. Reading and Skimming from Computer Screens and Books:The Paperless Office Revisited? Behavio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91(10):257~266.
[5] 姜麗紅.電腦屏幕與紙面呈現載體對大學生閱讀效果的影響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08:64.
[6] KristineE. Grace. Comparing the IPAD to Paper: Increas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Digital Age[D]. Master Dissertation,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2011.
[7] Matthew A. Kerr, & Sonya E. Symons. Computerized Presentation of Text: Effectson Children's Reading Ofinformational Material. Reading and Writing. 2006,(19):1~19.
[8] 孫悅亮,肖崇好.限定閱讀時間條件下文本呈現方式對閱讀效果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4):297~300.
[9] Kintsch, W.,&Van Dijk, T. A. Toward a Model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8,(85):24~40.
[10] 莫雷.語文閱讀水平測量(三)(修訂版小學六年級適用)[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
[11] 溫鴻博.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測評量表的編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5:6.
[12] 臧鐵軍.小學生閱讀能力診斷性測評研究(上)[J].學科教育,1998,(5):46~48.
[13] 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244.
[15] 何克抗.兒童思維發展新論——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0.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22.
[17] [18]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5.
[19] 臧鐵軍.小學生閱讀能力診斷性測評研究(下)[J].學科教育,1998,(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