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8 10:12:22
序論:在您撰寫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民族文化;景觀素材;民族元素;景觀設計
一、國內景觀設計的現狀
1、缺乏新穎的設計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前些年,建造古代題材的游園、電影主題影城(如,紅樓夢、大觀園、太湖影城、秦皇宮)、還有其它仿古景觀園多不勝數,但大多缺乏規劃、設計,信息量也相當小。最盛時,國內類似“西游記宮”、“大觀園”、“三國城”之類的人造景觀多達729處。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造景觀主題公園發軔于深圳市的“錦繡中華”,由此帶動了國內主題公園的一個。這些以復制縮微景觀于一園為賣點的人造景觀,曾一時吸引眾多國內游客,但曇花一現,后來吸引力逐漸下降,利潤銳減,許多景點陷入困境。隨著央視無錫等地外景基地的建設,從唐城到三國城、水滸城,一時又帶動各地建設仿古文化城的。然而,一陣喧嘩熱鬧之后,多數主題公園又面臨生存危機。[1]這些旅游風景區的景觀設計沒有新意,所以失敗了。
2、抄襲之風仍存在
國內人造景觀都朝一種模式建造,你抄我,我抄你,缺乏內在的文化內涵。無錫“統一嘉園”開始建造時,模仿央視無錫影視基地以拍戲帶動建造沒有成功,立馬又搞始祖文化,想給臺灣胞提供一個祭祀始祖的場所。該園建成幾年后,只有1萬多游客來觀光,注定又一次失敗。原因很明顯,景觀的本身特質與文化定位發生了沖突。很多人都知道,媽祖文化發源于福建沿海,媽祖是海神,與江南的太湖文化牽強附會。這種不按實際情況的做法,必然得不到人們的認可。這類的模仿實質上是嚴重的抄襲行為。反觀美國的迪斯尼,它同樣也是人造主題景觀公園,但全球皆知并且風行,它的成功就在于它立足了美國文化,又加上有高投入與高科技的支撐。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國內的主題景觀公園和旅游風景區景觀設計卻對中華文化挖掘得不深,造成現在許多人造主題公園遭遇到生存困境,其實這是對以往盲目投資的一種清理。只有植根于中華文化,定位合理,民族元素恰當的運用在設計中,旅游區的風景景觀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
二、民族文化元素
1、中國民族元素的運用
詩意化的視覺經驗是一種感物的性情,即感物之心的情調之美已經融于所看到的周圍世界中,這是中華民族深埋心靈的一種感物的性情。中國傳統文藝的特質體現出“情景交融”很深,這方面文化因素包括文字、書法、工藝美術、文學、民間藝術、水墨畫、書籍印刷與裝幀,也包括起居飲食與茶文化等。神韻與內涵的傳承是深層次對傳統民族元素的傳承與發揚。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審美情趣和審美哲學獨特,其文化隨著具體的事物在表現在視覺效果上,如:國畫與書法、易經與禪學、五行八卦等等。另外,還有民間的剪紙、泥塑、木版年畫等。設計師在神韻傳承中不直接引用符號,而是將傳統民族元素的表達形式與意蘊、審美方式等綜合之后,產生獨特的設計方法,從而達到與傳統“神似”的目的。
2、中國民族文化元素
一想到中國民族元素,中國紅、中國功夫、大紅燈籠、龍、京劇臉譜、旗袍等展現在人們頭腦中。但是事實上中國元素還有許許多多,其內涵非常寬泛并且深厚,表現形式也并不只局限于具體的符號上。中國文化藝術,也包括那些經常出現在建筑、服裝與繪畫上面的元素,中國民族元素多不勝數。中國民族元素總的來看是民間的民俗文化以及手工工藝,歌舞、器樂、說書、皮影、絕活、繪畫、剪紙、木雕等;從細分來看是民間民俗中分離出來和延伸的符號與概念,是發展與變化并世代相傳的歷史。應用中國元素做設計的時候,放寬眼界,打開視野是設計師的第一步,有些設計師只關注某些視覺元素,而中國元素實際上還包括很多觸覺元素和味覺元素,還有傳統的民間樂器、樂曲等音樂元素。
3、從民族文化傳統中尋找靈感和素材
中國民族文化元素在設計中的應用,既要尊重這些民族文化元素,又要在思想上把握好設計,景觀設計中應用中國民族文化元素,要繼承更要創新,不能不加思考地隨意亂用。設計師不清楚的東西,一般不要輕易使用。不智慧,不精致的作品也不適合出現中國民族文化元素。
4、挖掘文化內涵促進旅游品質提高
人們到一個地方旅游,看風土人情,游青山秀水,玩主題活動,品美味小吃,聽山歌民語,收藏特色物品,這些都是不少人講究的。人們旅游看風土人情,看精彩的節目表演,也看旅游地建筑景觀和裝飾特色、民俗民風。這些東西都與中國民族文化元素相關聯,只要和旅游有關,其中國民族文化元素的藝術價值就能體現出來。對于中國民族文化元素,當代設計師應巧妙運用之,避免符號化作為設計的幌子,使之在現代社會中重新煥發出生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的內涵,促進旅游品質的提高。
三、結合當地特色進行景觀設計
1、改造與利用舊建筑
我們現代的建筑在很大的程度上有繼承古代建筑的風格和他的合理成分,比如都江堰的合理布局和它的作用,趙州橋的結構,古人有他自己的智慧,有很多的時候也會給我們留下很多謎團,但他的智慧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可以借鑒的經驗。對于旅游景區一些實在是破爛不堪的舊建筑,應該改造利用,而不是拆掉。旅游景區的建筑景觀很有保存和觀賞價值,對于古建筑景觀的研究可以提升我們對于古代歷史的了解程度。傳統的建筑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重要遺產,也是中華文化得重要組成部分。
2、保護歷史建筑
中國古代建筑也是風景旅游區重要景觀,建筑的藝術價值高,體現了社會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比較強,能起到有益作用。運用一切因素,綜合各種手法塑造整體形象,是中國古代優秀建筑作品的共同點。無論整體環境,還是單座房屋,每一部分的空間外部與內部、裝飾色彩、其他藝術形式,都協調一體。重視環境整體經營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的具體表現,如五岳五鎮、佛道名山、邑郊園林等重要的風景名勝,放在首位的是環境經營。帝王陵的建筑靠環境的藝術性展現建筑魅力,并生風水地理,單體建筑與群體建筑相互融為一體。形式比較簡單的中國古代單體建筑,定型化是基本特點,它的效果依靠群體序列來獲得。例如,明清時期單體建筑的式樣并不多的北京宮殿,經過空間序列的變化與轉化,每個建筑單體就有在整體中的獨立特點,使藝術形象與構造技術相統一。變通成其他形狀的中國古代建筑,木結構體系適應性相當強,穿斗式和抬梁式兩種屋頂構架,可做出穿插、重檐、披搭、重檐等樣式結構。因此,中國古代建筑的造型美,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不要破壞,應當得到保護。
3、利用當地人文與自然特色進行設計
景觀是一片寄托了人類生存理想的土地及土地上要素的集合,可以說人類與景觀的交融史貫穿了人類文化成就的始終?!叭祟惢顒拥倪z跡和景觀中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成了景觀的一種非自然的、非視覺的構成要素。[2]文化一發生就帶有鮮明的地域特征,使各地域的文化相互區別。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文化,又會反作用于原生環境,使之發生變化,出現新的環境,進而使文化進一步分異,地域文化并不必然是國民性或民族性的文化,但國民性,民族性則必然表現出其地域特性。[3]假如按照中國各地的民族風格,帶著民族文化元素,發揮民風民俗,并有積極意識來設計,就會有獨具特色又很規范的設計。比如,桂林強調馬頭墻、白墻、翹檐、庭臺樓閣,青碧琉璃瓦與碧水青山交互輝應,從不同的任意角度去看,能感覺出這是桂林的建筑風格,不是其他地方的風格。又比如我們看泰國建筑,那民族特色就是泰國而不是云南,這個區別就是不同的民族元素在起作用了。
四、結束語
如果在西方文明已經反省他們文明的缺陷的時候,我們還一味跟隨他們的歷史腳步時,我們必定要失去更多,我們應該有肯定自己民族的勇氣!如今有很多人在呼喊將民族元素融入設計中,期待有中國特色的旅游風景區景觀設計真正茁壯成長。
作者:葉俊東 單位:阿壩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陸楣.現代風景園林概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112.
一、導游群體在民族地區旅游發展中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旅游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已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特別是民族地區旅游業已成為其經濟支柱產業和扶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導游是旅游業發展中最活躍最關鍵的要素,也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而日益壯大。旅游業需要導游,正如旅游學專家王連義教授所說:“沒有導游的旅游是沒有靈魂的旅游”。國際上亦普遍認為“導游是旅游業的靈魂、旅行社的支柱、參觀游覽活動的導演”。
優秀的導游人員本身就是一種的動態的旅游資源,導游在整個旅游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通過旅游活動的實踐,人們已經明白:在旅游業中任何現代化的手段都無法代替導游的作用,不可能僅憑互聯網和電腦等走遍天下,因為互聯網以及電腦都缺少情景交融,缺少聲情并茂的講解,缺少導游人格魅力的吸引。而出色的導游可以使景區自然風景和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合,提升景區景點的品位又可以感動客人,并且使游客成為對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宣傳者,由此可見導游在旅游產業中的重要性。
是在民族地區,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對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展示和傳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導游人員文化素質特別是民族文化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游客對目的地民族文化的感知和欣賞,導游精彩、生動而有依據的導游詞更能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中享受“異域”文化的魅力,從而加深對旅游地民族文化內涵的理解和感知,更加尊重當地民族文化,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從而獲得更加滿足的旅游體驗。鑒于此,筆者以旅游人類學的視角,從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入手,對貴州省的民族文化特色景區景點導游群體展開調查,并引發一些思考,以期對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民族地區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培養有所啟迪。
二、貴州省導游群體素質的現狀分析
截至2011年11月25日,貴州省擁有導游資格證并持Ic卡(即上崗資格證)的導游總數為8739人。其中,大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80%,初級導游占97%,導游隊伍呈現出低學歷、低等級的狀況。另外據貴州省旅游局《2013年上半年旅游投訴情況通報》指出,2013年上半年旅游投訴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6.67%,其中導游投訴占到總投訴的46.67%。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職業道德欠缺,服務意識淡薄?!氨姸鄬в喂ぷ髌饋頍o精打采、壓迫游客購物卻精神抖擻;解說旅游地文化時敷衍了事、講起索要小費的理由時卻眉飛色舞”,這是很多游客對導游群體素質現狀的描述。說明我們的導游職業道德欠缺、職業責任感缺失、缺乏服務意識、缺少愛崗敬業的精神。
(二)基本功不扎實,民族文化素養缺失。導游是針對景觀客體為游客提供文化服務的職業。導游的文化傳播功能在旅游業發展之初就得到了無庸置疑的認同。旅游業發展初期,導游作為“民間形象大使”受人景仰,俗話說:“祖國山河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然而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目前導游隊伍存在明顯的知識結構不完善的特征。他們大都只能一般性勝任旅游目的地的講解,而難以勝任旅游環境或旅途景觀的導游講解。
在導游講解過程中,許多導游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主要表現在:導游講解太少或根本不講的啞巴導游;導游對景點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學術價值缺乏了解,講解時信口開河;導游講解時很呆板解感覺是在背誦導游詞。如西江千戶苗寨的導游隊伍就可以分成帶路型、背誦型、解釋型3類,他們存在主要的問題是杜撰史實、張冠李戴,講解水平不高,在為游客講說當地的民風民俗與地方性知識中存在偏離及其過度詮釋現象。
(三)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缺乏學習毅力。人們常說導游是“雜家”在旅游工作中涉及的知識面廣,要求導游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就需要導游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而大部分導游則表現出不愿主動學習,積極性不足,對自我的提升更是缺乏計劃性,大多數導游都是按照現有的導游詞來講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沒有新鮮的內容。
(四)導游民族文化知識習得渠道較少。作為導游,必須具備系統的知識結構。一個好的導游必須具有旅游知識、生活常識、語言技巧知識、心理學、美學和歷史地理等文化知識。在民族地區,導游還應該具備本地區的民族文化知識。民族文化知識包括的范圍及其廣泛,其中涉及到民族歷史,如民族的族源、民族的發展及變遷等;民族藝術,如民族的音樂舞蹈等;民族經濟,如生計方式等;民族精神,如神話傳說、思維方式等。
在民族地區導游群體的民族文化知識主要來源于當地旅游局編寫的相關資料和一些旅游知識培訓以及導游在實踐中自己的親身感受。但是,旅游政府部門編寫的相關資料大多都是總結性的,針對性較弱;而且旅游知識培訓的頻率很低,在我省專業的旅游知識培訓只有在每年導游資格證年審的時候才集中培訓三天,而旅行社對導游的知識培訓基本沒有;導游的自身實踐習得的知識更多的都是表面的,對本地區民族文化內涵的理解還很欠缺。
三、導游的素質差異對民族文化傳播的影響
導游被業界人士譽為“旅游業的靈魂”,在以“文化體驗”為主的休閑經濟時代,導游服務在旅游接待服務中發揮著核心與紐帶作用,其服務質量水平已成為現代旅游者旅游滿意度高低的標志,特別是民族地區導游對民族文化內涵的解讀和傳播對游客更好的欣賞和體驗當地民族文化特色有著關鍵性作用。
導游服務的文化傳播是游客對異域文化知識和文化品味追求的過程。在導游服務過程中,無論是導游的講解,還是導游與游客的日常交談以及其儀容儀表、行為舉止,無不直接或間接的表達、滲透著旅游目的地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導游人員為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游客提供服務,通過引導和生動、精彩的講解使游客獲得知識、樂趣和美的享受,有意無意中展示和傳播著當地的文化。因此導游自身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當地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傳播有著不同的影響。
導游的文化素養與審美情趣,決定了其能否更好的展示和傳播當地的民族文化內涵,這對于吸引旅游者開拓旅游市場,,促進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交流,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任何形態的文化,其主體都是人,旅游文化的主體就是旅游者。旅游者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旅游不僅只是追求身心的放松和愉悅,更是為了拓展自己的人生閱歷,開闊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人生體驗,對他們而言,特別是對以“文化體驗”的旅游者而言,一個具有知識魅力的導游,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導師。
四、培養導游民族文化素養的建議
(一)加強培訓力度,細化培訓內容。我省導游群體的平均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大都沒有廣博的知識積累,雖然都經過培訓,但是培訓的時間不長且頻率很低,培訓專業化程度不高,培訓的內容也比較混亂,沒有具體要求,培訓課程內容也沒有固定安排隨意性比較大,往往是有什么老師就上什么課,且培訓方式主要以授課為主比較落后。同時,來源于旅游局編寫的風土人情、地方性知識和一些導游詞,一是依據不足,二是不完整,因此她們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鏈。提升導游群體民族文化素養必須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聘請在研究部門從事民族研究的專家來擔任教學工作,借鑒民族文化研究的成果,編定比較系統的培訓內容,從淺至深、由表及里。
(二)建立鼓勵機制,激發導游內在學習動力。目前,我國導游的生存環境很艱難,被戲稱為“三無人員”。一是專職導游,一般只有很低的基本工資,絕大多數兼職導游連底薪都沒有,有的地方導游還要向旅行社交“人頭費”。不合理的薪金制度不能全面評價導游的工作量和工作質量也不能保證導游勞動價值的補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安心工作和學習。二是大部分導游表現出的不愿學習,懶于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另一個原因是導游等級晉級制度沒有起到激勵作用。根據調查,旅行社對導游的等級并不十分看重,只要能接團就可以,對不同等級的導游沒有明顯的待遇差別。所以大多數初級導游都沒有繼續晉級的動力,也就不會繼續學習。所以必須改革導游的薪金制度,建立健全導游證等級晉升的激勵機制,使導游的素質與其收入掛鉤,才能真正的激發導游內在學習動力,主動積極的加強民族文化的學習。
(三)增強民族自信和自我認知。我省的導游大都來源于傳統社區,特別是民族文化旅游景區的導游多來自于本地區的本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很多導游對本民族傳統文化以及獨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識比較淡漠,時常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比較,帶著一種新奇的眼觀,總感覺到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好的。這種想法固然不錯,但作為一個導游更應該了解景區景點的民族傳統,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導游,對自己民族及其文化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增強民族自信。只有這樣,才能使游客不僅僅聽到的是一個導游的講解,而是在欣賞一個民族的文化。
鄉村憑借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和別致的自然環境,吸引了諸多現代都市人的青睞,成為當前體驗真實的鄉村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創新形式。鄉村民俗文化是在歷史長河發展中,由特定的社會群體創造出的一種群眾性文化成果,是一種適應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的程序化生活慣例和行為模式,是群眾所有的文化積淀。將鄉村民俗文化作為旅游載體,融入鄉村旅游內容,重視鄉村旅游中民俗文化的開發保護,將利于塑造鄉村旅游品質,打造鄉村旅游勝地,對鄉村旅游的長足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一、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塑造鄉村旅游品質
鄉村文化作為一種原生態文化,是現代民俗文化的根基,不僅包括村落規劃、歷史遺址、各類建筑等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舞蹈、武術、雜技、美術、戲劇、曲藝、音樂、醫藥、民族語言、民間文學、生活民居和傳統技藝等各類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在開發鄉村旅游時,不僅要恢復、保持鄉村原有建筑面貌,還應挖掘具有模式性、傳承性、集體性現象的民俗文化展示。
鄉村民俗文化作為一種生生不息的深厚文化現象,表現在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是群眾性的集體文化積淀,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都市人往往選擇在鄉村旅游,可以接觸到和自己所處地域不同的風土文化,通過真實的體驗讓游客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種鄉村民俗文化環境。鄉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給游客以全新的民俗文化體驗,讓游客可以接觸到現代民族的深處,回到原始生態的生活,實現大自然和人的和諧統一。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可以從精神民俗、制度民俗和物化民俗三層面入手,其中精神民俗是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增加游客的民俗文化感知,即在鄉村旅游中增加民俗文化內容的展示,讓游客在鄉村美景中還可以體驗到具有原生態的民俗風情,真實感知鄉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如傳統節日、風情民俗、宗教儀式、民間歌舞、建筑風格、婚喪嫁娶等;制度民俗是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將鄉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結合,增強游客對鄉村旅游的參與度,讓游客在參與體驗中感知民俗文化,如地方娛樂、婚俗過程、節慶活動、競技參與等;物化民俗是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讓游客直接參與體驗物化民俗文化內容,如購買土特產、飲食品嘗、田園活動、歌舞觀賞等。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將民俗文化產品作為鄉村旅游的內容,塑造鄉村旅游高品質。
在鄉村旅游建設中,加強民俗文化和鄉村旅游的互動,將鄉村民俗文化的內涵融入鄉村旅游,將鄉村民俗文化作為促進鄉村旅游長足發展的源動力,塑造鄉村旅游品質也離不開挖掘鄉村民俗文化的支撐,鄉村民俗文化也因鄉村旅游的發展而更加豐富、深化。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塑造鄉村旅游品質,是鄉村旅游未來發展的主動力和創新的方向。
二、傳承鄉村民俗文化,打造鄉村旅游勝地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很多都市人或者他們的祖輩都是從鄉村出來的,和鄉村有著割舍不斷的關系,多數的都市人都有著獨特的鄉村情節。當前,發展鄉村旅游,吸引都市人的不僅僅是鄉村的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更多的是鄉村民俗文化,給都市人帶來悠閑自在的自然環境和濃郁和諧的人文氣息。鄉村旅游勝地的發展不僅需要有獨特的自然田園風光,還需要有傳承的鄉村民俗文化,吸引都市人享受鄉村休閑旅游。
隨著現代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經濟步伐加快建設的同時,大自然和人類活動之間不可避免的遭遇沖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往往存在違背自然、人文發展規律的行為,打破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給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帶來污染。而自然規律的認知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對人類非理有著警示作用,避免遭受人類破壞。鄉村民俗文化蘊含的理念和精神,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對人文環境的改善,對鄉村旅游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保護鄉村民俗文化,不僅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需求,也是現代農業背景下保護文化遺產的趨勢。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家的發展進步離不開鄉村的支撐,鄉村悠久的發展歷史已經融入鄉村各領域,是自然發展規律下大自然和人的和諧,注重鄉村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是鄉村旅游創新發展重要理念,在現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從鄉村角度看,鄉村文化對多樣性生物維系、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保障、資源持續利用均有重要現實價值;從民俗角度看,民俗文化對生活環境保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特色的傳承,和諧社會的建設均有重要基礎作用。以鄉村旅游為導向,挖掘鄉村民俗文化,以鄉村旅游在載體,以鄉村民俗文化為內涵,實現鄉村民俗文化傳承保護和鄉村旅游持續長足發展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民俗文化;保護;旅游開發;辯證關系;主體選擇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據民俗學家鐘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說,民族文化分為上層文化、中層文化、下層文化。上層文化即貴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層文化為市民文化,下層文化即廣大農民及其它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中、下層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家和民族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鐘先生還指出“民俗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布和演變”;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為規范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眾習得、傳承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這個概念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對民俗文化有多種分類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類為物質生產、生活方式、社會禮儀、歲時節序、傳統節日和信仰的民俗,還有把民俗文化分為精神民俗、物質民俗和社會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種“生活文化”,與一個民族某一地區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間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間文化中,本文探討的范疇界定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國55個少數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態、活態等特點,在具有高旅游開發價值的同時,在文化保護與傳承上表現出極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為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在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學科學術研究中日益凸現出不可或缺的研究價值與傳承價值。在全球一體化、現代開放型社會,旅游開發成為眾多民俗文化資源豐富地區發展經濟的首選路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護與傳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與焦點,而如何正確認識并處理好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成為有效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關鍵。
一、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的辯證關系
旅游開發作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本質上體現為一種辯證的矛盾統一關系。
1、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
我國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實踐與理論探討中,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旅游開發帶來的濃厚商業文化侵蝕著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強勢現代流行文化沖擊著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現普遍的“庸俗化”、“偽民俗”、“同化”、“商業化”等現象;受到侵蝕、沖擊的民俗文化,改變著擁有這類民俗文化的地域群體的整個價值取向,改變著群體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這種改變體現在物質、精神及行為規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變遷歷史進程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突變特征。
與主流的漢文化相比,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屬于稀缺的文化資源,彌足珍貴,突顯出巨大的文化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適當的方式極易轉換為經濟價值。對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即“文化經濟化”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具體體現,是普遍認可的優化路徑選擇。最普遍采用的價值轉換方式就是旅游開發,因此,在認可旅游開發促進民俗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回避旅游開發給民俗文化演化發展、歷史變遷帶來影響的現實。
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地普遍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以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以擺脫貧困為單一戰略目標或者為主導性目標,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旅游開發必然會把強勢主流文化引到當地,使當地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完全暴露在外來文化環境中,當地以落后經濟為基礎的弱勢民俗文化必然會受到經濟實力較強的異文化的強烈沖擊、以及旅游開發所具有的濃厚商業文化對傳統的樸實的民俗文化的沖擊,在僅以追求經濟利益導向的旅游開發背景下,導致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的流失、甚至喪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核心資源在于獨特的、稀缺的、原生態的民俗文化,通過旅游開發,將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厚的經濟收益,改善貧困的生活條件,但旅游開發過程中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卻隨之削弱,被強勢文化逐漸同化,寶貴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資源逐漸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將隨之消失,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想終將成為泡影,依靠旅游產業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也成為不切實際的設想。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構成了似乎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關系。
2、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統一關系
實際上,旅游開發在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下,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會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喚醒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覺性、增加民俗文化價值、提高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豪感等。開發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被價值化的過程”。學界對旅游開發的認識也越來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開發實際對民俗文化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方式。
因此,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兩者之間并非單純的矛盾對立關系,應從民俗文化所處的客觀現狀來看待旅游開發對民俗地區文化的正面效應。旅游開發作為民俗文化經濟價值的轉換器,在轉化價值的同時,也承擔著宣揚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價值的角色。在宣揚文化與挖掘文化價值的過程中出現的偽造現象,并非僅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個別現象,因此,對于惡意偽造行為,應以政策法規手段進行有效管治。在宣揚文化、利用文化獲取經濟價值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過度商業化現象,也并非是僅僅存在于我國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獨特現象。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與民俗文化保護相背離的一些現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開發本身,而是在于旅游開發目的導向設置出現偏頗。根據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依托的文化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因果與依存關系,一個民俗地區的旅游開發首先應是保護民俗文化、其次才是發展旅游經濟。在沒有保護好民俗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實現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只能是“殺雞取卵”、難以實現長期發展。因此,旅游開發的首要任務應是保護、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圍繞著首要任務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務才是轉化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獲得經濟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項目保護、傳承、挖掘某一個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項,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現給游客,在保護、傳承、挖掘、呈現獨特文化的同時,可以自組織地實現文化價值向經濟收益的順勢轉化。現實中,在策劃旅游開發項目時,往往首先考慮這個項目能獲得多高的經濟收益、能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護好一個或幾個文化民俗事項為首先考慮的問題。正因為這樣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開發理念,導致了與民俗文化保護不和諧的現象及文化破壞大量出現并難以扼制。
民俗地區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存在內在的統一性、關聯性。一旦某個民俗地區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經濟價值也會隨之消減。因此,民俗文化保護是根本,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旅游開發項目、還是來自各方的力量,都應以民俗文化資源保護為核心,這樣文化價值可持續轉化為經濟價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護為核心導向的地方政策指導方針的確立、旅游開發的角色定位與開發理念的重新審視,成為加強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統一關系的重要前提。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政策引導將旅游開發統一到文化保護的大系統內,協調文化保護與經濟收益的矛盾性,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經營理念的創新提高兩者的內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與變遷速度。
二、旅游開發背景下民俗文化保護主體的選擇
依據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論述,可指導民俗文化的保護主體的選擇,以制度安排如出臺政策加以規范與管理,以強化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的協調統一性。通過對民俗文化保護主體的重新設定和再思考,將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問的矛盾通過旅游開發主體與民俗文化保護主體之間的融合統一于一個主體內,并以制度約束主體的行為,盡可能緩解開發與保護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護的主體主要有兩類:政府與民間組織。但在旅游開發背景下,還需將“開發商與經營戶”作為一重要主體納入到民俗文化保護系統中,與政府、民間共同構成三大保護主體。
1、民俗文化保護的兩個主體: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體
民俗文化保護的過程模式可歸結為兩種:一、直接來自政府層面的主導性保護,如貴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借由2008年貴州旅游發展大會刺激西江千戶苗寨的旅游開發,為保護村寨民俗文化,從縣委政府層面積極推行保護措施,主導編制苗寨發展與保護規劃及各項開發與文化保護項目;二、先起由民間自發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協助引導,支持民間民俗文化的推廣、傳承與保護,’從民間主導逐漸轉化為由政府主導保護工作。在主流文化強力沖擊下,起源于民間的文化保護,一旦缺少政府政策與財力等的支持,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不管哪種過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續傳承和發展在一定時期內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與資金投入。
行政保護力量不可或缺,民間自發組織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視、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間自發組織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體中的部分人員構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態性,因此民俗文化保護應涵蓋保護地域內的全部民眾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個群體。
政府與民俗文化的依存群體力量兩者構成密不可分的兩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護、傳承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補。政府的角色:優化文化存留與傳承所需的條件與環境。文化依存群體的角色:承擔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與傳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傳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體,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保證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尤其利于活態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2、民俗文化保護第三主體的選擇與定位
對于旅游開發地而言,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須納入到民俗文化保護主體之中,即依托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創造經濟財富的開發商與經營者群體。民俗文化作為一種資源,其價值為開發商和經營戶所利用轉化,利用轉化得當,則既可有益于保護好民俗文化,又可創造必要的經濟價值;反之,則在為當地帶來一定時期經濟發展的同時,將會對民俗文化產生破壞性影響。因此,約束好開發商與經營戶的經營理念和經營行為對民俗文化的科學利用非常關鍵。
開發商和經營戶的定位問題:他們應不僅僅是投資商、開發商、經營者,更應是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人,是兼具商人與文化保護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護、傳承身份為主導。如何約束與監管開發商和經營者的“二元身份”,應納入政府以行政法規手段進行監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護為主導的“二元身份”制度設計,是將旅游開發納入到民俗文化保護大系統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體、開發商與經營戶群體,三大主體是一個民俗文化地區以旅游開發為手段帶動經濟發展且同時保護當地民俗文化所必須管理好、引導好、規范好的三個重點群體。三者之間協同合作,使命共擔、利益共擔、風險共擔,共同構建一個依托旅游開發保護民俗文化為核心、帶動經濟發展的雙目標優化模式。
此外,學者及社會其他群體,可作為三大主體的必要補充,為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民俗文化資源在旅游發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蘊含豐富的旅游資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數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飲文化、民族服飾、建筑風格、人文景觀、勞作方式、文藝形式、風俗人情、民族工藝等,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點成就了其基礎性的壟斷性地位,形成地區獨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獨特的魅力吸引,能滿足旅游者多種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飾、建筑、工藝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質樸之美能給游客純真的審美感受;傳統的民族節慶如達斡爾族的庫木勒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壯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動能夠使游客參與互動,滿足娛樂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參與體驗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民俗文化資源能促進特色旅游發展,關系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依托民俗文化資源優勢開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開發、宣傳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擴大地區影響力。同時,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發展也能帶動其他產業鏈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增加財政稅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優勢發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凸顯民俗文化資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經營者都要對弘揚民俗文化引起足夠重視,充分發揮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民俗傳人、文藝團體、文化研發機構的優勢和作用,鼓勵、引導、支持全社會參與對地方民俗文化資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讓瀕臨毀滅、失傳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觀得到及時修繕翻建,讓無形的民俗文化重放異彩。要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點研究,深入挖掘,通過文字、聲音、影像、藝術表演、專題展覽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讓更多的游客對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詳實的了解,凸顯民俗文化資源的魅力。
(二)不斷豐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內涵,重視民俗文化旅游互動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過多種形式讓游客滿足求知、求新、獵奇、休閑、審美、娛樂等多重需求,讓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聞、腦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靜態的參觀游覽,更要融入愉悅的互動體驗,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要加強博物館、展示廳、陳列室、民俗風情園建設,讓特色民俗文化內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時,更要加強旅游項目的娛樂性與互動性,讓游客能夠以愉悅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態參與到活動中,讓他們通過身臨其境體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活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輝煌燦爛與博大精深。
(三)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謹防民俗文化異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點,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須加強保護,謹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沖擊和影響而產生異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對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加強對瀕臨消失、異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現,宣傳民俗文化的價值所在,增強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來影響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關部門要為民俗文化傳承和發展提供平臺和條件,讓民俗文化得到鞏固和加強。加大對外宣傳,提高游客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不良影響。
(四)加強民俗文化與其他旅游項目融合,創造機會宣傳民俗文化
作為文化資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場地,為民俗文化的宣傳、發展和傳承提供了條件。在民俗文化發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過民俗旅游專線或主題游將民俗文化與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物古跡等有機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還可以將民俗文化與其他旅游項目建設有機整合,在國內外大型旅游景區、重要旅游城市開辟民俗文化旅游專區,將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藝術,餐飲文化、服裝展示、特色娛樂項目、民俗工藝品加工等進行綜合開發和集中展示,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機會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關鍵詞:“旅游+”;民俗文化;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產業,是實現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旅游+”把旅游業的要素滲入、融進其他相關產業和領域,帶動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等的共同進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理念的新型業態、新型發展模式和新型產業結構體系??傊奥糜?”成為現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推進會議上,國家旅游局李金早在《開明開放開拓迎接中國“旅游+”新時代》中明確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構建中國旅游的發展格局。即把旅游作為一個平臺,來整合其他社會資源,把旅游產業作為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主體;把“旅游+”作為工具來構建新業態下旅游新路徑;將“旅游+”作為手段用來推動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作為一種現代的旅游活動發展起來。30多年來,學者們相繼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民俗文化的見解和認識。在《中國旅游百科全書》中,認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觀賞、考察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于一體的活動。當然,這里所說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與“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與文化旅游的一體化發展。將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從不同方面激發旅游者的動機,從而使旅游者產生想要旅游的沖動。當前,文化旅游已成為新業態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民俗文化作為一個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由于具有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資源開發的靈魂。因而,從某種意思上來講,民俗旅游屬于高層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漸成為實現“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從目前旅游業的發展來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區域性、神秘性、文化性與傳承性,日益成為現代旅游獨具魅力的項目;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來看,將民俗文化與“旅游+”相結合,將各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悉數呈獻給游客,能夠有效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還能有效弘揚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對實現經濟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現階段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旅游規劃欠科學。民俗文化旅游的整體規劃不夠科學。一個科學完善的旅游開發規劃是各種旅游建設成功進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區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上也要有一個科學完善的規劃。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區的民俗文化開發,本質上并沒有立足于當地文化資源的實際水平,加上對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場開拓不完善,致使當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處于低水平的初級階段。
(二)旅游設施不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夠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復雜性,景區的道路設置不夠暢通,增大了游客進入的困難性,嚴重抑制了游客的整體數量,這就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充分開發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二是在于后備資源供應滯后化,當前民族地區除較早開發的個別資源突出地區,具備較好的基礎供應條件外,許多一般資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區都存在供應不充足的情況;三是信息傳播閉塞化,當今社會是智慧旅游的時代,信息的獲取和傳遞是發展旅游的關鍵。但是部分民族地區仍存在網絡通訊設施落后的問題,導致手機等移動客戶端出現無信號無網絡的現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發展。除此以外,景區排污設施、生態環境保護設施的缺失,不僅對旅游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還明顯抑制了整個民族地區旅游的快速發展,不能很好地發揮旅游的經濟效益和聯動作用。
(三)產品創意缺亮點。當前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在開發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缺乏創新點,尤其是對體驗型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較少,大部分景區是吃吃特色的飯菜,簡單參觀少數民族的建筑、服飾和生活環境,而對當地真正的生活缺少體驗。當下正是體驗經濟時代,體驗作為最有效的營銷手段之一應當被我們應用在產品開發中。很多民族地區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縮型生活景區建設,意在完整展示少數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相互模仿和復制,既沒有體現原有的民族特色,還造成了服務產品的嚴重同質化。當然,體驗經濟下少不了對民俗表演節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區過分熱衷于制造偽民俗,采取杜撰與附會等方式,給游客造成了錯覺,這對特有的民俗與風情的傳承是不利的。然而,當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愛好旅游者,他們懷著對少數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關注的不僅僅是作為一名游客停留在觀賞的層面上,而恰恰是體驗型、參與型的旅游活動。
(四)服務水平不夠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產業的一部分,旅游業所提供的產品是一種無形的直接服務,同樣民俗文化旅游業提供的也是這種無形的服務。如果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不高,微觀上會直接影響到旅游的服務水平,從宏觀上說會影響整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導游作為游客參觀游覽的伙伴,要充分體現作為游客的另一雙眼睛的作用,在導游過程中講解景點不能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還要和游客互動,激發游客的興趣,提高游客對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的整體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數都是私人經營的家庭式旅社,這些經營者由于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存在著經營管理不善、服務不到位等這樣那樣的問題,降低了游客對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滿意度。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旅游+”的新時代下民俗文化旅游業持續發展,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已迫在眉睫。
(五)保護力度不健全。20世紀80年代時,我們普遍認為旅游是無煙產業,但是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慢慢發現旅游并不是無煙的,相反旅游過程中的交通廢氣、景區污染已然成為大氣污染、環境破壞的重要來源。所以,我們在討論民俗文化旅游創新發展時不可避免要討論到保護問題。首先是環境的保護問題。隨著大眾度假時代的到來,游客的規模越來越大,旅游的超負荷接待增大了保護的難度。現階段地區的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更多是追求經濟效益,進行掠奪式開發,并不重視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態環境,如景區的違章建筑問題、污染排放問題;其次是文化的保護問題,包括外來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業化問題。旅游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過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匯聚一堂,各種文化相互融合。在這一過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來旅游者所帶來的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沖擊,其特有的風俗習慣等隨著外來文化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長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來文化所異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會隨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獨特的文化來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這種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現代文明所改變,那么對游客的吸引力也會隨之降低。從利益相關者角度來看,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經營者大多是追求經濟利益的商人,過分的商業化嚴重破壞了民族地區的生態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趨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資方式范圍小。旅游業的良好發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離不開良好的投資環境。雖然國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增加了對旅游、特別是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方面的投入,然而隨著旅游熱的持續升溫,現有的基礎設施承載負擔過重,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在“旅游+”背景下眾籌逐漸成為旅游投資的重要方式。眾籌翻譯自國外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包括發起人、跟投人、平臺等,是指一種向大眾募資,來支持發起人或組織的一種投資形式,由于眾籌的投資來源比較多,未來眾籌將會是旅游發展的主要動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戰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就要創新理念、創新思維,樹立起創新的意識,具體來講就是從區域規劃、文化創意、信息平臺、人才培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以及生態發展七個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創新性的發展戰略。
(一)整合區域化資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規劃應該是在資源整合驅動下的民俗文化產業資源的整合。民俗文化產業資源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對于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借助電視、雜志、網絡等媒體,一方面通過廣告電視作品或專題紀錄片、多語種旅游網站,來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過影視節目或節日會展等重大事件來整合現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或已經轉化為旅游資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影視節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內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時,影視節目對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時間相對較長,有利于對潛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這對轉化為現實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痘咏憬恪?、《爸爸去哪兒》等影視節目火爆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的繁榮發展。因此,制作有內涵的、豐富的民俗文化節目對擴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奥糜?”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僅僅是民俗文化資源小范圍內的簡單組合,而應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體發展規劃下進行的整合。具體是在省內已有成熟景區基礎上,達成“大帶小,強帶弱,先帶后”的規劃思路,即以大景點帶動小景點,以競爭強資源帶動弱勢資源,以先發展起來地區帶動后發展地區的規劃思路,如以精品景區中的大景點帶動地域性的小景點;以處于強發展階段的景點帶動發展弱的旅游景點;以先發展起來的成熟景區帶動后發展的景區。
(二)打造創意化產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規劃的重點應是加強旅游產品及項目的開發規劃,根據不同的地區分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情況,結合具體區位特征、資源稟賦等針對性地開發旅游新產品和旅游新項目,這是實現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的關鍵。我國五千年文化積淀,56個民族集聚發展,因而大力推動旅游與民俗文化資源的融合發展,不僅傳播了民族文明,還豐富了旅游產品內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臺。在技術力量的作用下,“互聯網+”正在全面地改變著各個行業,同樣擁有強大的市場開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悅生活、飽含人文交流優勢的旅游,也正通過“旅游+”給旅游行業帶來深刻影響。由于不同地區存在的差異很明顯,加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導致旅游發展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地區聯動發展的意識薄弱,各個地區內部的行政管理部門缺少有效的平臺進行旅游資源的交流與分享,不僅使地區的旅游發展差異日趨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體發展進程,因而盡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臺,對于不同地區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除了加強在線上的定期溝通以外,積極促成線下旅游相關會議的召開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優質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屬于知識及資源雙密集型的產業,其發展的速度、競爭力的強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響,優質的人才是旅游產業實現創新的關鍵。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際的基礎上,政府部門一是要根據市場需求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具體來講,就是在高等院校確定與旅游相關的專業合作,構建科學完善的旅游人才培養方案,或者考慮成立職業性學校,培養旅游專門人才。最重要的是組織旅游從業人員定期參加必要的培訓,以及開設模擬導游和講解員課程,實地強化基層人員素質;二是是擴大從業人員的來源,吸納社會未就業人員,組織旅游專業培訓,引進從事旅游研究、規劃、營銷、策劃、紀念品開發等專業人才;三是激勵機制,首先要提高從業人員的歸宿感和成就感,給予員工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員工親身的參與進來,既能鍛煉自身的能力,拓寬職業生涯的通道,同時可使自身價值得到體現。還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時為一些緊缺人才、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設立高職高薪的回報體系,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外流。
(五)開發多元化產品。新常態下旅游產業是商養學閑情奇六要素俱全的產業體系,在旅游產品的開發方面空間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區存在特色性和體驗性較低的娛樂項目的問題,因此要將民俗文化中的娛樂活動設置與“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豐富旅游的體驗項目。首先,應把普通的觀光型旅游轉變為豐富的體驗性旅游,調動游客的參與積極性;其次,要積極借鑒經驗,尤其是國內外成熟民俗景區與“旅游+”融合實踐的經驗,建設融合休閑、文化、購物、體驗、觀光的現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區。在完善旅游基礎配套的同時,嚴肅整頓不恰當文化,主動融入時尚元素,合理開發以體驗性為基礎的娛樂休閑旅游產品,有機結合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創新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產品設計,構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產業鏈,進而促進民族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從游客的需求角度來看,要開發特色化、專一化旅游線路,如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如對中小學生推出“教育游”、“少數民族風情游”,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和體驗不同文化;針對大學生推出“民俗探險游”、“文化體驗游”,以此來滿足90后大學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針對情侶推出“浪漫蜜月游”,可體驗少數民族的婚慶事宜;針對銀發市場推出“休閑保健游”來滿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針對短途游客推出“一兩日游”;對國外游客主推“民族歷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體化品牌。營銷的概念源于管理學。現將營銷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產品設計上,則是指以游客為中心,對不同區域、不同資源進行融合,統一發展的目標,從而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單個民俗景點來說,要從景區內部提高民俗文化內涵。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不同民族區域的特色資源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營銷手段。對于知名度相對較高的民俗旅游產品,可以采取“大帶小”的理念,在具體發展時,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發展成旅游產品,在原真性基礎上打造精品旅游區,構建民俗文化旅游體系中的高端旅游產品;對即將失傳或者已失傳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查找歷史書籍記載,挖掘歷史面貌,以人造微縮景觀的方式再現出來。從游客角度來講,基于游客對民俗特色文化的興趣,應進行不同開發層次及營銷整合。如調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齡比例、職業構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資源的開發和項目的設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當;在旅游路線的設計上有針對性的分層次分群體進行營銷。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駕游等,逐漸成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應該加大對道路、宿營地等基礎旅游設施的建設??傊?,從游客的需求和特點出發,進行針對性的營銷是有重要意義的。
(七)持續生態化發展。從長遠發展來看,加強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不僅有利于旅游業發展的持續性,也保證了文化的傳承性。在黃金周、小長假等時期,通過信息平臺及時游客數量信息,實現對游客人數的合理控制;在景區,設置節能型、環保型車輛。著重聽取民俗文化的傳承者意見,尊重當地居民意愿,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適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自然地進行傳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必須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體生態發展規劃,發揮政府部門在旅游中的的宏觀調控職能,協調各級分管部門的力量,加強民俗旅游景點的可行性論證與生態建設;積極鼓勵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嚴厲制止濫用民俗文化資源的商業,營造民俗旅游持續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總之,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文化已經融入到旅游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而民俗文化作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眾度假時代到來之前,研究其與“旅游+”的深度結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創新型生態發展顯得格外重要。(圖1)
四、結語
旅游活動是一種涉及面非常復雜的活動內容,其旅游資源要素、旅游產品形態、旅游產業邊界都是不斷擴展的,隨著“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動更加廣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生態、心理等多個領域,同時也帶動了工業、農業、教育、物流、養老養生、婚俗等多個行業的發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顯得意義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種融合為研究基礎,分析了民俗文化這種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實際旅游發展中需要關注的一些問題,包括觀念認識不足、產品創意、旅游服務、保護力度、投資主體、品牌營銷等,并在此基礎上從區域規劃、文化創意、信息平臺、人才培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以及生態發展等七個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創新發展的戰略。當然,推動“旅游+”還需要市場的配合和政府監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稱之為“旅游+市場”和“旅游+政府”。我們知道,在經濟學中市場總是被稱為無形的手,這只無形的手在旅游市場中為旅游資源配置、旅游基礎建設、旅游需求的滿足、旅游景區的規劃等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是旅游市場蓬勃發展的動力系統;那么從這個意義上說,“旅游+政府”相對來說就是實物形態存在,不妨稱之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過行政力量和法律條例保證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政府的公報、政策也會對旅游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導向性,正如我們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號召下新興的研究方向。同需求與供給的平衡一樣,既要通過市場的力量,不斷豐富旅游的內容,拓展旅游的邊界,擴大旅游的影響;也需要依靠行政資源和行政權力的進行資源配置,在“旅游+市場”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這樣的匹配性,同時也要融合區域規劃、文化創意、信息平臺、人才培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以及生態發展,這樣對“旅游+”的融合、對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滲透、相互配合就會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與“互聯網+”一樣,具有平臺的功能,在這樣一個平臺上,不僅要實現“旅游+互聯網”,也要實現“旅游+產業”、比如農業、工業、文化、物流等,互聯網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強大的技術力量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就十分需要關注在“旅游+”下旅游發展各個面的研究??梢韵胂蟆拔磥砭皡^”可以實現“旅游+技術”,也就是發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實現形式,就體來講就是通過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和技術手段,為景區打造集電子智能服務、數據分析能力、網絡營銷平臺的于一體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時也是踐行旅游行業“互聯網+”和實現從供給側改革,來推進旅游行業全新發展的有益嘗試,標志著“互聯網+旅游”新模式的正式開啟。作為“旅游+”帶領下的未來景區,將會以更美好的姿態迎接訪客的到來,如掃碼支付景區門票、景區地圖電子導覽和解說系統等在內的全線產品。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金早.開明開放開拓迎接中國“旅游+”新時代[N].中國旅游報,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經濟社會發展新思路[N].中國旅游報,2015.9.18.1.
[3]馬勇,周霄.旅游學概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劉敏,潘貴渝.民俗生態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經濟,2015.17.
關鍵詞:貴州?。幻袼孜幕?;旅游資源;開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揚,并成為區域內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資源。將民俗文化作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并將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作為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根本核心,推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雖然對于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能夠追溯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但對于貴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較少,本文以貴州省為例進行研究,對該地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一、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
貴州全省近4000萬人口當中,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高達1500萬人,占貴州省總人口數量的38.98%。在眾多的少數民族當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瑤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貴州省的少數民族多達17個。這也是貴州省民俗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的關鍵。同時,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以及語言習慣等構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內容。
在貴州省的民族大家庭當中,各個民族當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輝映,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特點。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豐富多彩,并具備大量的旅游資源,貴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得到推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針對貴州的各個地區,都能夠發現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存在。針對貴州省內某一地區來說,其體現的是貴州省內民俗文化的“孤島”,針對貴州省的整體布局而言,由各個“孤島”形成“千島”奇觀。這些文化各具特色,體現著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貴州省當地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相對較晚,歷時十余年的時間,目前這一領域市場開發的前景較為廣泛。隨著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開發,使得當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對當地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來,隨著我國對生態旅游、民族旅游業的不斷重視,貴州省憑借著這一推動力以及自身具備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大力的發展旅游業,使得該地區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關產業的貢獻率超過53%,并且具備持續增長的趨勢。
二、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當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滯后,宣傳力度不達標并且與現代旅游行業的發展嚴重脫節,不能夠滿足旅游開發的根本需求。由于貴州省的少數民族眾多,并且民俗旅游景點多分布于群山當中,這些地區較為偏遠,交通欠發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旅游資源的開發。交通問題是阻礙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關鍵問題,由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夠滿足旅游開發的需求,導致開發的效率低下。同時,全省各個地區接待游客服務的住宿環境以及條件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節明顯存在床位不夠,并缺乏星級賓館滿足接待需求,這一方面的問題主要存在偏遠山區當中。由于該地區是當地人世代生活的區域,依舊沿襲傳統的生活以及生產方式,導致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受到破壞,當地居民對于旅游文化重視程度低下,不能夠參與以及自主的保護當地的民俗文化,嚴重的影響旅游文化的開發。
2.整體上缺乏統一的合理規劃。貴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開發過程中,除少數民俗景區外,貴州省內的大多數已經獲得開發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區未獲得科學合理的規劃以及評估,導致全省在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缺乏實地的調查以及整體規劃,造成景區分布不夠合理,呈現出混亂狀態。由于貴州省內的多數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區都分布與村寨當中,開發以及建設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開發模式,只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長遠發展戰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的產生,導致民俗景區與民俗景區、民俗景區以及非民俗景區之間的不能夠得到良好的銜接。體現了民俗文化的層次較低,缺乏配套設施的建設,導致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經濟效益不盡人意。
3.民俗文化生態資源開發等相關體制落后。當地在開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與民間組織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對開發與保護的必要專項資金的科學管理,經營管理呈現出混亂的狀態。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關體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發展受到阻礙。同時,民俗文化是反映當地發展情況以及風俗習慣的關鍵內容,但具體涵義在進行實際開發過程中被歪曲,為了經濟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導致民俗文化的傳承遭到破壞。因此,加強旅游資源體制建設,保證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揚,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人才匱乏。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人才匱乏是影響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得關鍵。目前,貴州省內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人才奇缺,邊遠山區民俗文化的發展需求屬于當地民俗文化的人才進行推動,保證當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揚,但目前旅游資源開發人才并不愿意到偏遠山區從事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導致民俗文化在開發的過程中缺乏優秀的人才進行推動。同時,由于當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員擔任民俗文化景區的管理者以及向導,但其并不懂得當地民俗文化的具體含義,造成理解上出現偏差,并由于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習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資源開發受到影響。
三、促進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對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建設是保證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內容,只有將基礎設施不斷的完善與發展,才能夠在根本上保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區位于村寨當中,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應該給予政策支持,保證村寨交通的基礎建設與完善。在滿足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促進偏遠地區的發展,促進區域內部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住宿條件,政府以及管理者應該充分的重視住宿條件的改善,滿足游客的實際旅游需求。群眾是整個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民眾的環保意識以及參與程度,保證民眾參與到民俗文化旅游當中,推動民俗文化的傳播,展現地域特色,推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
2.進行統一規劃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地域性較強的特點,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綜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條件、文化條件以及社會經濟條件都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進行實際的開發過程中,應該重視資源的合理規劃,制定科學有效的開發模式。首先,在具體規劃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地域文化的特色,從當地的旅游資源層面出發,保證將該地區內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將具體的民俗文化特色進行凸顯。將景區的設計進行整體規劃,有效解決區域內部景點分布不均的狀況;其次,在貴州區域內部的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點”與“面”的關系,保證多方位多角度的發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區域內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經營成本;最后,在開發貴州地區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應該貫徹并落實民俗文化的保護性原則,以保護為根本內容進行建設,保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在保護中謀求發展。實現自然生態以及人文生態相結合,促進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高效發展。
3.充分協調各方關系。由于貴州省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響,造成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緩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協調各方關系,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將政府、民眾以及當地開發商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保證當地民俗旅游文化的開展能夠打破以政府為主導的局面,將當地民眾的地位進行提升。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到民俗文化旅游當中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監督機制;第二,處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關系,將三方關系進行充分的協調,保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將傳統民俗文化進行保護,避免過度開發產生的負面影響;第三,協調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應該重視社會效益,加強貴州地區人文環境、生態環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工作,切實的讓當地民眾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福利。
4.加強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養。人才是保證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貴州省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需要大量的人才進行保障。因此,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將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與貴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列為同等重要的位置。對于貴州地區旅游專業人才的實際培養,需要重視傳承??梢酝ㄟ^家族傳承、社區范圍內的人才培養等方式推選出更多促進民俗文化發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證人才對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充分的運用學校教育的優勢,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學校專業的教育與旅游地的實踐訓練相結合,打造一支具備高素質的旅游人才團隊。
四、結論
“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勝江南”這是對貴州地區美好風光的詮釋,同時也是對該地區旅游資源的充分肯定。貴州省旅游資源的開發不光是自然風光,還有獨特的民俗風情。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在該地區定會取得蓬勃的發展,帶動整個貴州省旅游經濟的增長。大力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對推動該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曾石.貴州省苗族服飾文化旅游資源的價值及開發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