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7 10:00:58
序論:在您撰寫啟蒙教育的作用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 體育啟蒙教育的定義
結合其他相關教育理論研究,將體育啟蒙教育定義如下:讓兒童發現、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發揮體育活動情感教育的功能,促進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發展孩子體能和增進孩子健康,培養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即在幼兒、兒童時期,運用體育的技術、方法與手段,進行引導、啟發、鍛煉和傳授的早期體育教育。
1.2 幼兒體育教學及體育啟蒙教育的發展現狀
幼兒體育分為幼兒園體育和分散在家庭的幼兒體育,幼兒體育是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本文主要針對學前兒童的體育啟蒙教育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即3-8歲學齡階段的幼兒園體育啟蒙教育。
1.2.1 體育啟蒙教育的發展缺乏理論依據
1992年,教育部頒發了義務教育小學、初中體育教學大綱,為了幫助廣大體育教師更好地貫徹實施,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年級出版了6冊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體育教學指導與參考》和3冊三年制初中《體育教學指導與參考》,這套教學指導與參考教材借鑒當時教育學、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特點,提出了各項具體動作的教學建議,對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幼兒體育教育還處在初級階段,并沒有充足的理論依據。《剛要》中所指出的基本動作包括基本的投、跳、跑、走等,指人類最基本的身體運動能力。除此之外,幼兒體育教學體操類教學內容仍占很大比例,教學內容單一,并沒有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人處在兒童期時,由于年齡特征、性格特點的使然,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異?;钴S,并在這些活動中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興趣,注意力和記憶力都相對較高,對于體育技能的掌握和可塑性較強,這一天性使然正迎合了體育啟蒙教育的關鍵。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來看,我國幼兒園包括部分親子活動機構都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幼兒體育教學體系,對于幼兒體育啟蒙教育教學的全面發展,以及對于幼兒的后續教育、終身教育、終身體育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1.2.2 體育啟蒙教育的實踐教學不完善
就目前我國的幼兒體育啟蒙教育研究現狀來看,理論上沒有很好的支撐,在實踐過程中大多數的幼兒體育教師采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進行日常教學,即幼兒的動作發展是結合著內容進行的,在不同的階段教師會根據當下的教育目標、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幼兒的生理、心里發展特點進行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其中符合幼兒身體發展、生長規律是長期以來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這也是幼兒教師在缺乏相應理論依據的前提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但是,幼兒體育教師所選擇的的這些“內容”,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與幼兒體育的動作發展水平是否相適應,就不得已而為之了,更多的是幼兒體育教師順應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配合孩子玩耍亦或師生一起做游戲。這樣的教學并沒有真正對其幼兒的身體、心理、以及動作發展等方面進行體育啟蒙式教育。
2 幼兒體育教師對于體育啟蒙教育的作用
體育啟蒙教育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對其動作發展和身體教育形成一生的積極作用,對人的一生中動作技能的活動和控制都有啟發性意義。作為幼兒體育教育的執行者,幼兒體育教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首先,幼兒體育教師作為幼兒體育教育的啟蒙者,為幼兒體育發展奠定基礎,其次幼兒體育教師也是終身體育學習的開拓者,對于幼兒的人格塑造以及習慣養成都起主導作用,通過對其幼兒的身體、心理、動作發展等方面的影響,闡述幼兒體育教師對于體育啟蒙教育的作用。
2.1 幼兒體育教師對于幼兒動作發展的啟蒙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柔韌度、速度、耐力、靈敏度等各種機能都是在這個年齡段得以較快成長。人類的動作發展以各種身體動作為基礎,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動作貫穿人的發展始終,動作發展是人能動地適應環境和社會并與之相互作用的結果,動作發展的水平與人的身體、智力和健康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然而體育是促進人的動作發展的重要手段,幼兒體育更是人類動作發展以及身體發展的萌芽階段,對于幼兒的生長發育、身體活動、感知覺的發展、動作發展、表現和認知,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及身體各部分比例的變化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體育教師通過系統詳實的理論知識學習可以幫助幼兒完成基本動作技能的學習,如基本技能包括位移技能如:跑步,非位移技能如:扭轉,以及操作技能如:投擲,其基本技能的學習是人類運動、競賽、終身身體活動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兒童會在其童年的早期至中期,大約3-8歲周歲期間,形成各種基本動作街技能的基礎,而這個階段恰好是在幼兒園學習時期完成的,幼兒體育教師正在為其后續成長打基礎。
2.2 幼兒體育教師對于幼兒心理發展的啟蒙
幼兒時期是運動能力形成的決定時期,同時也是個體的認識、情感、意志和個性品質形成和成長的關鍵時期,處于幼年的孩童,身體及心理發展空間較為寬泛,可塑性極強。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因素歸納起來分為兩個方面:遺傳與生理,環境與教育,后者對于個體的心理發展意義更為重要,在個體心理發展過程中,教育起著特殊的主導作用,教育從廣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環境的影響,是由專職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據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特點,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的社會實踐活動。
幼兒體育教師通過對幼兒進行運動心理技能的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形成完善的運動動機還可以對其心理過程包括認知、情感、意志的過程進行塑造,更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的人格心理,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傾向性,心理過程的發展伴隨著人的一生。
關鍵詞:音樂啟蒙;幼兒;作用
“音樂是人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音樂,對教育來說是不完善的,這表明一定要有音樂教育”(柯達伊?佐爾坦,音樂教育家)。有專家指出,幼兒如果得到正確的音樂啟蒙教育,當其成長后,無論是音樂水平還是智力水平,均能有良好的發展。因為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幼兒的思維也表現為一種具體形象,所以正確的音樂啟蒙對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十分重要。
一、研究的基礎
研究表明幼兒的聽覺器官一般早于其他器官,當幼兒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時,他就能夠聽,包括聽音樂,而且能感受到聲音中的情緒。如果是聽音樂,可能幼兒在聽到歡快的樂曲時會喜悅、微笑,聽到柔美的樂曲就會平靜下來,比如搖籃曲。
“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數學、文學和音符”(雨果)。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國際上也有諸多成果,比如奧爾夫音樂教育,具有綜合性、即興性、親自參與、訴諸感性回歸本性等特色。其可貴之處在于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感受,表現音樂的豐富性,這一教育理念在殘障兒童康復領域也有著積極的影響。我國在幼兒音樂教育的歷史中,也有許多著名人物為此做出貢獻,比如惲代英家庭智育等。
但目前可以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時常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出入各種培訓機構,學唱歌,學樂器好像這樣會很有“面子”。而且很大部分音樂啟蒙教育在實施拔苗助長。這些現象均表明當前教育者和家長對幼兒音樂啟蒙教育存在錯誤認知。不重視音樂啟蒙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十分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引起重視。
二、幼兒音樂啟蒙的作用
(一)引導身心發育。醫學和生理學上的研究表明,唱歌可以使心肺、呼吸等器官進行活動,同時引起幼兒血液循環加速,能夠促進幼兒身體器官的健康發育。在幼兒園經??梢钥吹揭环N現象,當幼兒沉浸在音樂中,特別是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中,幼兒會不自覺地手舞足蹈。這表明在音樂節奏中,孩子的身體機能被調動起來,這能夠有效幫助孩子身心成L,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幸存良好的品質,促進思維能力。當采取音樂活動時,孩子得到了鍛煉。但要注意的是幼兒身體肌肉群很弱小,在活動中難免很笨拙,一些精細動作無法完成,心肺能力較差,所以要注意不能過度。
(二)促進智力發展。促進腦發育的一種最佳途徑在于音樂,音樂可以使幼兒智力得到發展。音樂凝聚智慧,符合大腦機能活動規律。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的主要功能在于計算、語言等方面,比較繁忙。右半球的功能則主要是針對繪畫、音樂、空間等的感知,相對比較清閑。很多人存在一種誤區即大腦左右半球差距大。實則不然,在音樂啟蒙教育中,音樂可以使大腦建立更復雜、更多的神經聯系,這需要右半球的參與,而音樂性質這些較為理性的內容就需要左半球去感知。當孩子處于音樂活動中時,左右腦在同時運作,可以有效促進幼兒大腦的健康發育。
(三)培養良好情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贊許和尊重,幼兒同樣如此,但不同的是,幼兒依賴家長和教師,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贊許會使孩子喜出望外。同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運動能力提高,在一個集體中會逐漸誕生競爭心理,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很多時候在音樂活動中,孩子的興趣十分高漲,表現為唱歌跳舞都十分積極。雖然孩子可能唱得不是很好,也應該給予鼓勵,這樣可以有效保持孩子的熱情,會使孩子在音樂教學中更專注,進而培養出良好的情緒。但如果去批評,則會導致孩子產生懼怕心理,特別是在對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有錯誤認識的情況下,更加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自卑、自閉等不健康心理。
三、建議
首先,對于年齡很小的幼兒,需要家長進行音樂啟蒙,比如1~3歲左右的幼兒,家長可以播放一些簡短、旋律鮮明,悅耳的音樂給孩子聽,也可以哼唱一些簡單、活潑、輕快的曲調,促進幼兒產生對音樂的基本感受。引導其產生情緒反應,為了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可以幫助孩子做一些有節奏的運動如拍手、屈膝等。還可以配合一些玩具在聽音樂中活動起來,促進身心發育。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主要的音樂啟蒙教育人變成了教師,可以采取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結合一些有趣活潑的情景,排除孩子的緊張感,引導孩子在音樂中學習、娛樂、游戲。
其次,要在啟蒙教育中融入多種藝術形式,比如借助小公雞等兒歌,結合美術,將歌曲和繪畫結合起來。用色彩、線條表現歌曲內容,使音樂立體,這可加深孩子對音樂的理解。結合舞蹈,在音樂中翩翩起舞,調動孩子的身體,促進孩子成長。而對家長來說,則需要正確認識音樂啟蒙教育,為孩子找培訓班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拔苗助長,要配合好教育工作者,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通過音樂啟蒙教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后,打造游戲音樂課堂,采用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方法,把課堂上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本身是天真的,擁有很多奇思妙想,那么就可以利用這些特點展開音樂游戲活動,引導孩子即興表演。通過游戲的方式寓教于樂,在輕松的氛圍中使孩子得到音樂教育,獲得成長。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可以促進幼兒多方面健康發展,特別是在身體發育、智力發育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幼兒的聽覺器官發育早,跟隨音樂的節奏搖擺是幼兒的天性。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均應該重視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排除錯誤認識,力求在音樂啟蒙教育中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關鍵詞:幼兒;音樂啟蒙;身心健康;提高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6-0100-02
音樂具有潛移默化、美化心靈的作用,是幼兒生活、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素質和能力,還使幼兒的身心得以健康的發展。
一、音樂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
幼兒音樂課的形式活潑多樣,既有唱歌又有律動操和音樂游戲,有時也邊唱邊跳或進行節奏練習,使幼兒各種器官都活動起來。下面我們主要就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闡述。
(一)兒歌
兒歌就是兒童喜歡念唱的簡短的詩歌。兒歌的詞句簡單,內容生動,還有自然的音調,念起來很好聽,很受兒童的歡迎,為一般兒童所愛好。
它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豐富兒童的詞匯,發展兒童的語言。例如:“小老鼠 上燈臺 偷油吃 下不來 喵喵喵 貓來了 嘰里咕嚕嘰里咕嚕滾下來?!痹谏厦孢@首兒歌里,我們可以指導兒童學習名詞和動詞。使兒童增加詞匯,同時也發展了連貫性的語言。指導兒童傳唱,足以引起他們對動物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認識。 第二,可以增進兒童的交往能力,促進他們性格的良性發展。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小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p>
還有很多如富于科學幻想的,計數算數的,生活能力的等等,通過兒歌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語言能力還可以培養兒童性格和情感,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
(二)幼兒舞蹈(邊唱邊跳)
這里說的幼兒舞蹈不是純粹的舞蹈,而是邊唱邊跳的舞蹈形式。首先就要看音樂的特點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幼兒舞蹈中的音樂同樣重要。一首好的幼兒舞蹈音樂,它的旋律流暢、形象生動、樂句整齊、節奏鮮明,有利于幼兒對舞蹈形象的掌握、情感的表達與抒發。每個動作都要選擇適當的音樂伴奏,讓幼兒在音樂中尋找感覺、節奏和情緒。在處理動作節奏時還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音樂的段落和節奏的變化等,使幼兒的動作與音樂合為一體。舞蹈所要表達的內容也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才能被幼兒所接受,要克服成人化的傾向,舞蹈的動作要簡明、活潑、形象,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教幼兒舞蹈時,先把舞蹈的內容講幼兒聽,幫助幼兒理解舞蹈內容,促使幼兒表演舞蹈時創造性的表達各種舞蹈形象。
二、幼兒心理發展特征
在這個連續的自然發展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下面我們主要就幼兒心理發展特征為研究對象,來闡述音樂啟蒙教育的特殊意義?,F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利用音樂啟蒙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益于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增強社會適應力。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大量的刺激,從而促進大腦機能的完善,為各種心理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該積極的開展多方面的音樂活動,在豐富知識的同時有效的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
幼兒健康心理的內容有很多,本文主要就幼兒的情緒情感、社會交往能力、智力的發展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通過音樂啟蒙的方法對幼兒的各方面品質的培養來進行論述。兒歌和幼兒舞蹈是我們采取的基本手段,它可以使兒童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使神經系統綜合調節能力增強,興奮與抑制過程更趨和諧,從而較好的調節情緒。一般來說 ,音樂活動使人心情愉快,活潑開朗,精神振奮,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三、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情緒情感的影響
心理學家指出: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許和尊重。尤其在幼兒階段,孩子們對贊許的需要不希望完全來自同伴,更需要來自家長和老師。在幼兒唱歌和跳舞的過程中,孩子們知道,想得到鄭重的表揚與肯定是不容易的,都必須經過自己的努力。在授課中,孩子在你面前唱了一首兒歌,或許音調不是那么準,我們也應該去鼓勵,對他們說,你唱的真棒!希望他們下次唱的時候能比現在更好。這樣他們在下一次也許會表現的更好;反之,一味的去批評,那不但會打消他們的積極性,或許他們不會再對你唱第二次了。孩子們在一個班集體中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形成了集體的概念,在上課的時候總能跟著老師的要求去完成自己該做的。這不僅讓孩子們明白自己在班級中的個人位置,而且促進幼兒的集體榮譽感的發展,通過接受老師的教導與小朋友共同完成老師要求的動作,切實感受到了集體的氣氛,對幼兒的責任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二)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社會能力的培養
有研究表明,不少獨生孩子由于長期處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在群體中的表現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比如他們在看見別的小朋友玩玩具的時候,本來他們手里已經有玩具了,他們也會去要甚至去搶過來。這樣就比較缺乏合作的意識和技能,很少能體驗到合作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嚴重阻礙了孩子與他人合作這一社會行為的發展。而在我們唱歌跳舞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活動,它要求幼兒認真細致,克服困難,團結協作,相互協調配合;要求幼兒善于自控,遵守規則,服從調配等。在跳舞的過程中必然有同伴間及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幼兒一方面要扮演好自己在舞蹈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理解他人的動作,建立一種相互交流的游戲與學習平臺,以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音樂啟蒙教育對智力的培養
音樂是促進腦發育的最好途徑。音樂教育能促進智慧的發展。記得有人說過:“音樂凝聚著人類的智慧”。雨果精練的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再一把就是音符”,這說明音樂對智力的開發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
音樂能開發人的智力,這是符合大腦機能活動科學規律的。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計算等功能,是比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樂、繪畫、空間知覺等功能,是比較清閑的半球。人們一直把大腦的左半球視為優勢半球,而右半球視為劣勢半球,而音樂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大腦建立更多、更復雜的神經聯系,因為熟悉旋律,感知節奏等音樂活動都需要右腦的參與,而對音樂性質及樂曲之間關系的理解中左腦起著決定作用,尤其是邊唱邊跳的活動中促使左右腦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發展。
一、國學教育在學前教學啟蒙中的作用
在幼兒園學前教學活動創設的過程中,由于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在活動中會組織大量的問題活動,所以,為展現學前啟蒙教學的價值性,幼兒教師在教學方法完善中可以構建問題活動,并通過傳統國學內容的結合,加深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逐漸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在國學教育內容創設中,教師可以通過誦讀、領讀、幼兒跟讀等形式,進行讀書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幼兒閱讀中,應該注重不同幼兒性格的差異性,結合多種教學資源,進行國學教學內容的融入,展現幼兒啟蒙教育的整體價值。例如,在國學啟蒙教育背景下,為了豐富幼兒的探究意識,可以通過展板、LED顯示屏、文化書屋等資源的利用,為幼兒播放傳統文化,使幼兒更全面地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性,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展現學前啟蒙教育的價值性。而且,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家庭環境的營造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多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引導幼兒進行國學故事的講解,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為幼兒啟蒙教育提供有效支持。
二、游戲活動在學前教育啟蒙中的作用
通過對幼兒園活動的分析發現,幼兒活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所開展的游戲活動,幼兒通過活動的參與,可以激發自身的主動性,并在娛樂探究的同時提高對活動項目的認知,滿足學前啟蒙教育的基本需求。幼兒游戲作為學前教育的基本形式,通過與環境的融合,可以逐漸形成良好的活動探究方法,充分展現其內容對幼兒啟蒙的價值性。在幼兒園游戲活動創設中,其核心目的并不是游戲,而是在幼兒游戲參與的過程中,提高認知能力,并強調探索欲望,形成觀察事物的能力,從而為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支持。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幼兒活動創設中,為了充分展現啟蒙教育的價值性,應該做到:第一,構建趣味性的游戲活動;第二,幼兒活動需要具有社會性的價值。例如,在幼兒園拼圖活動構建中,通?^活動可以提高幼兒智力、探究能力以及眼力,實現對幼兒的啟蒙教育,所以幼兒教師在幼兒拼圖活動創設中,可以引導幼兒辨別圖形的特點及顏色,通過對比分析再最終拼好圖形。所以,在這種能力培養的活動背景下,可為幼兒創設活動探究情景,并針對游戲的特點,進行活動的引導,有效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并為幼兒啟蒙教育提供保障。同時,在幼兒園游戲活動情景創設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作為活動的引導者,積極引導幼兒進行問題的探究。在一些探究性的游戲活動構建中,可以使幼兒對活動內容進行理解,并認識到活動中多樣化的游戲情景,豐富幼兒的情感認知,實現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價值。
三、活動主題在幼兒啟蒙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啟蒙教育;實驗教學;探究創新
所謂啟蒙教育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論的人特別是兒童,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時,只能簡單使他們記住結果而應用科學知識,這種忽略證明過程的教育方法叫啟蒙教育。如今的啟蒙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兒童。初三的化學,對于沒有接觸過化學知識的青少年來說同樣也是他們的化學啟蒙階段,學生初次接觸化學,似乎比較陌生,其鐘愛程度也大不如已學習八年的語文、數學。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愛上這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其中化學實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新課改已把教學目標定義為:提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手探究能力,從實踐中體驗過程、培養能力,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而化學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特別是在啟蒙階段,實驗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實驗還能幫助學生學習化學,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一、實驗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面對如今的90后,他們在家里不是公主就是少爺,家務活已由他們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全權包辦,當然這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是這卻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動手能力下降。也正因此,新課改已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寫入了三維目標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實驗絕對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接觸許多實驗器材以及一些基本實驗操作如加熱、量取、過濾、蒸發等等。在一個個完整的實驗中,如,粗鹽的純度測定、儀器的鏈接、裝置的搭建、加熱、過濾等。一個簡單的實驗便將基本操作加以整合,在這些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悄然得到鍛煉和提高。
二、實驗教學是新課改的必然趨勢,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課本的最初,不管是什么教材其作用都是緒言,主要介紹化學的重要作用,理論性較強,常常讓學生感覺枯燥。如若處理不當會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那么,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化學實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一開始就介紹一些化學小魔術,常用的有“魔棒點燈”“無中生有”“水中起火”等等,這些是學生在以前的任何學科中很難遇見的,增加這些趣味性的小實驗,便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敝逃龑<乙苍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我們何不借助實驗來讓學生深深地愛上這門學科并自主學習呢?
三、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欲望
今天的實驗課堂已不再拘泥于照搬課本,更多的則是以探究為主的師生互動相結合的課堂,那么這樣的課堂絕離不開實驗。探究實驗是指通過實驗來進行的一種探究活動,它不僅是科學探究在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化,還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教學觀的具體體現,同時又是化學教學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探究活動,也是化學實驗教學中落實科學素養目標最能激發學生欲望的活動。比如,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我們完全不一定非采用課本中所給提供的裝置,只要根據實驗的原理:利用消耗密閉容器中的氧氣壓強減少,觀察進入水的體積或者密閉容器的體積減小量,均可以測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這樣一來教學形式從最初的“填鴨式”轉為探究式,最重要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欲望,教師要告訴學生不能完全依賴于課本,我們要對課本提出的實驗方案發起挑戰,在探究的過程中思維活躍,情緒高昂,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樂趣,獲得了科學知識,增強了探究能力。試想沒有實驗哪來的挑戰,有的只是課本的照搬照抄,實驗教學激起了他們創新的思維和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實驗,并將實驗加以分析,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掌握了實驗的技能,還培養了觀察和思維能力。
四、實驗教學能幫助學生記憶,減輕學習的負擔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親眼所見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印象。比如,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的實驗,是學生遇到的第一個化學反應。但初次記憶,都感覺比較困難,于是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本著創新的原則將課本實驗加以改進。在試管口看見有小水珠,由此得出生成了水,石灰水變渾濁由此知道生成了二氧化碳,同時聞到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知道氨氣的生成。通過實驗學生不僅提升了創新的能力,還為知識點的記憶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這樣也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化學的樂趣。還有就是些常見儀器的介紹,圖片、視頻遠遠沒有讓學生自己手拿實實在在的儀器所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在介紹一些儀器的操作和使用時,倘若配合一些具體的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幫助學生記憶這些儀器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樣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的記憶更加深刻、長久,自然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就減輕了。
他們的求知路還很長,但能不能在化學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執著,更堅定,啟蒙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能運用好實驗教學,初三的化學啟蒙教育定會錦上添花,最終能為我國化學事業多做一些貢獻。
參考文獻:
[1]戴志群.關于目前化學實驗教學的調查與探討.化學教育,2002(05).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歌;啟蒙作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368-01
學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并且會隨著生理和智力方面的發育而不斷增強。從教育角度來看,不同時期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智力啟發和知識學習的側重點不同,所以我國在各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智力發育特點所準備的教學內容也截然不同。在我國,對于啟蒙教育階段來說,所面對的群體基本上是屬于六周歲以下的幼兒,從智力方面來說,還不具備接受專業行知識的能力,所以在啟蒙教育階段,大多注重行為習慣、情感教育以及智力啟迪等人類本身思維和性格塑造方面的教育。
兒歌就是啟蒙教育過程中最好的載體,在我看來,兒歌句子短小、押韻,富有節奏,并且能和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兒歌通常會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獲得歡樂,以及得到文學方面的陶冶。那么,在下文中,我們就從學前教育的角度入手來具體談談,兒歌在啟蒙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
1.利用兒歌進行情感啟迪
幼兒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正處在智力和思維的混沌階段,在思維和習慣方面都是按照直覺來進行的。因此兒歌在編寫過程中都會考慮到趣味性和情感性,從而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感興趣,并且感受到和自己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有關。
首先,兒歌可以給學生以心靈上的愉悅感。兒歌具有旋律性強、節奏明快等特點。例如"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這首兒歌單從語言這一基礎方面來看就容易朗朗上口,幼兒在讀或唱的過程中,會因為這一特點而產生趣味,進而得到心靈上的愉悅感。并且兒童更容易產生從眾心理,所以在班級教學過程中,只要一個人讀,全體學生都會受到影響而跟著讀,通過個人愉悅情緒帶動整個集體氛圍的愉悅,在反饋到個人身上就容易形成愉悅的翻倍效果。
其次,兒歌能夠啟迪幼兒的情感。為了便于幼兒理解,兒歌在編寫過程中一般都會采用最為簡單的詞語,并且在情感體現方面簡單明了,和兒童的日常生活和習慣息息相關,這樣兒童在聽兒歌的過程中更容易得到情感方面的共鳴。例如"小板凳,真聽話,和我一起等媽媽,媽媽下班回到家,我請媽媽快坐下。"這首兒歌用簡單的語言,體現兒童等媽媽下班的情感,讓兒童在讀的過程中可以回想起自己等媽媽的經歷,進而產生情感共鳴,學會體諒媽媽工作的辛苦。
2.利用兒歌進行智力教育
教育的目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教授知識和啟迪智力,兒歌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進行兒童智力方面的教育。教育過程中所選擇的兒歌大部分都包含一定的知識,所以,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會不覺得達到智力方面的啟發。
首先,兒歌可以幫助兒童認識社會。對于兒童來說,由于社會閱歷的缺失,所以對社會行為規范或者是某些具體事物的了解不夠,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兒歌的直觀性描述來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思維的多層次性。例如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這首兒歌直觀性的描述出了小白兔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讓兒童在讀兒歌的過程中可以想象出小白兔的外形甚至是吃青菜蘿卜的樣子,從而幫助兒童在腦海中加深對于白兔這一種動物的印象。另外,兒歌中還有各種介紹山川草木、飛禽走獸的,通過這些不僅可以擴大兒童的社會視野,更能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從而達到認識社會、自然的目的。
其次,兒歌可以鍛煉兒童的記憶能力。記憶能力是人類在社會生存過程中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種能力,記憶能力啟發的黃金時期正是兒童時期。兒歌朗朗上口的形式更利于兒童記憶能力的開發,"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這種類型的兒歌,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簡單運算和思維快速反應能力。另外,在學前教育時期,尤其是遇見感興趣的兒歌,很多學生能夠進行幾十首甚至是上百首兒歌的記憶,這些都可以無形中提高兒童的"腦容量",鍛煉兒童的記憶能力,為以后正式進入專業性教育階段做好思維方面的準備。
3.利用兒歌進行表達能力訓練
除了身體具有特殊缺陷的人,語言是人在社會生活中進行情感交流最基本的工具,所以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就可以通過兒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兒歌可以幫助幼兒矯正發音。兒童在成長尤其是語言學習階段,容易出現發音錯誤的情況,一方面這是由于學習對象所決定,另一方面也可能幼兒本身語言習慣方面的影響。比如s和sh的發音分不清楚,n和l發音混淆,不論是哪一方面都會影響到幼兒未來進一步語言的學習。通過兒歌可以幫助幼兒一步步改正錯誤的發音形式。例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這對于s和sh發音分不清的幼兒來說就是最好的一首矯正性兒歌。
其次,通過兒歌還可以提高幼兒清晰表達自身想法的能力。兒歌的通俗性和口語化,便于幼兒朗讀,而在朗讀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對一些詞語記憶深刻,這樣在以后的說話和交流過程中可以起到借鑒的意義,繼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4.利用兒歌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
兒童的成長就像是小樹苗的養育,不僅要長得粗壯,更要長得筆直。所以在利用兒歌進行啟蒙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做好知識傳輸工作之外,還要做好行為習慣的塑造,這樣才能培養出智力發育良好,行為習慣優良的未來社會建設者。
國際象棋是一項文明高雅有趣的游戲活動,國際象棋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國際象棋具有競技性,有助于刺激孩子們的競爭力;國際象棋具有娛樂性,有助于孩子們集體意識的形成。國際象棋游戲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國際象棋 幼兒園 教育活動 整合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園通過對往屆生的調查反饋得知:幼兒進入小學往往好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間觀念淡薄,堅持性稍差,競爭合作能力欠缺,幼兒園與小學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如何切實搞好小幼銜接,如何實施大班幼兒由動轉為靜?我園深入研究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發現5-6歲是幼兒即將進入更高一層的學習要求的重要階段,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常規,比較清楚地認識自己尤為重要,于是我們選擇在大班開設國際象棋活動。
二、國際象棋是一種有趣的游戲活動
幼兒園的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建構以幼兒的主體性為特征的幼兒園教育活動體系,培養與發展兒童的主體性,創造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幼兒園生活.棋奕是一種有趣的游戲活動。它具有趣味性,競爭性,益智性,規則性,交際性等特點。在幼兒園開展國際象棋,既是對傳統教學課程改革的嘗試,又是改變教育觀念的大膽探索,既是人類智慧的試金石,又是人類智慧的磨刀石。
(一)國際象棋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
著名的國際象棋大師謝軍曾自豪地說,“噢!那是一本多么美妙的書,它使我的童年豐實多彩,使我在與唐老鴨,米老鼠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一個奇妙的東西―國際象棋?!?/p>
當你初次接觸國際象棋,你是否會被那造型古樸生動的大大小小的棋子所吸引,你是否像中了魔法似的置身于童話世界的小人國一樣,那頭上頂著十字架的皇帝,那漂亮而又威風的皇后,那高墻四聳的車和形象逼真的馬,那披上圣衣圣帽的像以及矮矮的圓乎乎的小兵。是否讓你有躍躍一試的沖動,是否讓你從內心深處產生一股十分強烈的弈棋欲望,是否讓你有想統帥兩支“木頭人大軍”中的一支,并想戰勝對方來顯示自己的指揮才能,是否讓你產生馬上就想和小伙伴一起美滋滋地擺開戰場殺一盤的感覺。國際象棋具有趣味性,按照特定的棋規弈棋,布陣、吃子、將殺、敵王等等。掌握這些內容的過程本身就給孩子們帶來了相當大的成功感,同時棋勢的變化繁復,不間斷地把全新的陣勢推出,又使孩子們產生程度不同的興奮感.國際象棋的趣味性,能夠促使孩子們在較長的時間內集中思考一系列與棋有關的問題,有助于孩子們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二)國際象棋具有競技性,有助于刺激孩子們的競爭力
在國際象棋對弈過程中,得失勝敗帶來的欣喜與沮喪,強烈地刺激著孩子們的競爭心,促使著他們集中注意力去尋找更好的著法,爭取最后勝利。我園幼兒王長紅自從參加國際象棋活動以來,各方面有了飛速發展,首先對下棋產生濃厚興趣,在老師的輔導和家長的陪練下成績突飛猛進,從而贏得女子國際象棋冠軍,從此,自信心提高了,榮譽感增強了,對自己有了一定的要求,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是我省幼兒組唯一的女子冠軍。還有小棋手陳帥竹小朋友參加全省棋士等級賽每次都能名列前茅,但在一次參賽中卻遇到年齡大的棋手對弈,他年齡最小結果輸了4盤,心里很失落,新學期老師給予他鼓勵和支持,在失利的情況下他沒有中途退出,堅持下完,自信心明顯增強,同時培養了克服挫折的能力。還有田晨小朋友連獲三次冠軍并晉升為三級棋士,他們多次參加大賽分別獲獎,通過弈棋不僅培養了他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及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還提高了競爭能力,雙方的協調能力和面對復雜局面的分析判斷能力。還有張佳偉等小朋友升入小學后在比賽中連連獲勝,使他們在小小年紀便體會到了勝負的感受,勤奮與懶惰的差別。長期積累的能量奠定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實現了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國際象棋具有娛樂性,有助于孩子們集體意識的形成
國際象棋是一種有趣的游戲活動,也是一種簡便易學,行之有效的益智玩具,更是一種“準交際手段”。作為在啟蒙教育中使用的一種益智玩具,國際象棋比之于其他國際象棋游戲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國際象棋的棋子造型古樸生動,棋子和棋盤的色彩鮮艷,這和孩子們熟悉的各種玩具具有相同之處,因而能夠自然地喚起孩子們的親近感,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欲望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