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3 11:08:47
序論:在您撰寫非公有制經濟的特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非公有制經濟;制度障礙;融資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26-0207-02
1 引 言
非公有制經濟是相對公有制經濟而言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劃分標準也不盡相同,在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具體含義主要是指個體工商業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同胞投資經濟、外商投資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制經濟等。只有正確理解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含義,才能依據其特點制定出滿足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所需的法律保障機制,它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法律機制建設的依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與我國公有制經濟形成了相互協調和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格局。但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所需的制度基礎在建設上存在著不少的障礙,其中法律保障機制是影響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需要從法律制度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保障機制,從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護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進行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對促進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的意義。
2 當前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法律機制的制約
盡管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已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目前在某些具體的制度上還存在很多缺陷,這些制度上的缺陷會直接影響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我國法律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1)稅法上對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實行差別待遇。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系民生和維持社會穩定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在我國現行稅法機制中,非公有制經濟常常無法享受到與公有制經濟和外資經濟的各種稅收上面的優惠,而且在稅法的制定和修訂中也經常忽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特殊需求,這種差別化的待遇直接導致非公有制經濟稅負的不公平。例如在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方面,這種稅負上的不公平機制必將影響未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也是我國法律部門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2)金融立法上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缺乏有效的支持。金融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如果離開了金融方面的有效支持,經濟是不可能正常發展的。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的現狀是以銀行為主導,證券市場不成熟,金融資源配置低下。金融體系的滯后已經成為阻礙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融資難的問題,已經是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頭號問題,而且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所以政府部門應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改革現有金融機制,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率。這樣才能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金融制度環境。
3 完善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所必需的法律保障機制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所必需的法制建設是符合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現實和要求。而在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法律機制是一種有效的保護形式,它能夠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平臺和制度環境。因此,完善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保障機制,已經成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未來發展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1)制定科學合理的稅收機制。稅收是國家用來調節經濟的有力手段,也是影響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稅法部門在制定稅收制度時,必須要考慮非公有制經濟的特點,這樣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稅收制度。對非公有制企業而言,所謂科學合理的稅收機制,就是有利于減輕其企業發展的負擔,并能促進其企業的發展。稅法部門應該要為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營造一個公平良好的稅收環境,科學合理地對非公有制企業征收稅款,并且讓非公有制企業享有公平的稅收待遇。此外,稅收部門應該要以切實減輕非公有制企業負擔為目的,在加強對稅收監管的同時,還要通過合理的途徑擴大稅收的來源,降低稅收比率,從而在總量上減輕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稅費負擔,特別是對那種創新型、成長型非公有制企業,應該在稅費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優惠政策,使其能夠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構建良好的金融保障機制。金融機制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好壞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機制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如何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構建良好的金融保障機制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在我國非公有制經濟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非公有制企業一直都存在著資金短缺,融資難的問題,這也是我國非公有制企業未來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障礙,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良好解決,必定會使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在未來無法實現突破性和持續性地發展。因此,政府部門應該要轉變觀念,把非公有制企業作為其重要的服務對象,考慮非公有制企業的特殊需求,改革我國現有的金融機制,構建出與非公有制企業特點相適應的金融機制。同時,政府還應該鼓勵非公有制企業積極加強自身的直接融資能力。只有這樣通過各種合法途徑積極地拓寬非公有制企業的融資渠道,才能真正解決好非公有制企業資金短缺方面的問題,也才能真正有效地為非公有制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金融方面的保障。
[關鍵詞] 非公有制 經濟發展 現狀分析 江西崛起
一、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現狀
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將更加重要,將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融合的成分,并將在以后相當長時期內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從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特點看,在我國經濟非公有制的產出結構中,國有、集體經濟的比重最大,私營經濟、股份制經濟的比重也有大幅度增加;在全國民營經濟的投入結構中,外商、股份制經濟的比重最大,增長率也高于國有、集體經濟;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以輕工化為特征,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領域;民營經濟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的產業組織規模結構水平總體較低,對其適應工業結構高度化進程帶來困難;民營經濟的資本、技術密集度低,這也對其適應工業結構高度化進程帶來困難。但是民營經濟天生具有與市場經濟接軌、融合的特點,對中國經濟轉軌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第二,從國家政策看,目前,針對政策環境不平等,缺乏法制化的財產保護體系,融資困難,“”與“尋租”等問題,私人財產的保護問題及地位等急需解決,對應不失時機地制定政策措施,促進非公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財產保護體系、稅收體系和其他經濟活動規范體系。要大刀闊斧地改革復雜繁瑣的審批制度。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因此,非公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有利于基本經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第一,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之間的關系。原則上說,在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個大框架下,兩類企業之間本應是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關系。作為市場經濟的基本主體,它們不僅必須根據法律的要求照章納稅,還必須尊重勞動權和勞動收益權,同時也必須依法有效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但是,這并不排除目前階段客觀存在的各種制度性和政策性歧視。
第二,非公有制企業之間的關系。競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類企業間的基本關系,更是非公有制企業間的基本關系。各類企業之間在市場上展開競爭,必然派生為對市場利益的爭奪,包括對更多、更好資源的爭奪,對更多、更好技術的爭奪等。對于這類爭奪,處理得好,有助于經濟發展;處理得不好,則會導致矛盾加重。
第三,非公有制企業內部所有者與管理者間的關系。這實質上是雇主與雇員的關系。企業招雇經營管理者,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是,雙方事先達成的聘任契約,并不能保證經營管理者一定能夠在事后表現出色,而即便表現出色,實際上又有一個事后重新談判的問題。這是一個雙方間的博弈過程。一旦利益失衡,博弈的鏈條則很可能會發生斷裂,產生矛盾。
第四,陳舊的思想觀念制約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目前,來自社會各方面一些陳舊思想觀念,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其表現為:一是認為非公有制經濟是市場行為不規范的制造者。二是社會上仍有一部分人用老眼光看待今天的非公有制企業家,總以為他們是靠偷稅漏稅賺錢的暴發戶。三是有極少數非公有制企業家經不起困難的考驗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磨煉,想見好就收,不思進取,這是一種小富即安的心態。
三、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江西經濟發展的現實選擇
第一,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加快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選擇。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革開放的春潮中,我國個體戶、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斷加快,江西也是這樣。非公有制經濟的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多元化市場主體競爭的格局,形成了充滿活力的市場競爭環境,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機和強大的活力。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生力軍。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不足1%,提高到現在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固定資產投資占社會投資的比重也超過了50%。近年來江西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很快,從經濟總量上看,2005年江西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的增加值占到全省的生產總值的35%以上,從投入上看,近年來非公有制投資比重逐步提高,去年的非公有制投資比重達到了40%以上。
第二,堅持以創新為動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非公有制經濟也必須努力創新,才能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先機。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規模不斷壯大,發展的質量也不斷提升,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經濟起步晚,起點低,經濟領域有待于拓寬,產業層次有待于提高,競爭的實力還有待于壯大,競爭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面對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新的形勢,非公有制經濟必須堅定不移以創新為新的動力,進一步謀求發展的新趨勢。
第三,切實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毫不動搖地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黨的既定方針和政策。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環境顯著改善,但在思想觀念、體制、政策法規、生產要素的獲取、競爭環境等多方面還存在著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諸多問題,需要各級政府、經濟理論界、企業界等進一步探討和努力加以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源: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2]鮑洪俊: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J].經濟日報,2006年03月09日
[3]王黎明: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J].中國改革,2006(6)
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總量增加,在全區經濟的比重提高
經過初步測算,2004年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的增加值占全區GDP的比重為30.8%,比上年提高近2個百分點。從內蒙古經濟發展狀況看,目前仍以公有經濟為主,但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和比重不斷增加,已成為全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經濟類型看,個體私營經濟是全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8%,外商及港澳臺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8%。分產業看,第二產業仍是非公有制經濟主力軍,所占比重最大,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的產業特征仍呈“二、三、一”格局。
(二)發展快,增速快于GDP
近年來,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增長速度超過了GDP和公有制經濟。經過測算,2000-2004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平均增長26%,比GDP年平均增速快11.6個百分點,比公有制經濟增速快10個百分點。2004年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27.4%,比GDP增長速度快8個百分點,比全區公有制經濟增長速度快11個百分點。從構成看,2004年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增長30%,外商及港澳臺經濟增加值增長18%。與上年相比,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速度提高了4個百分點,其中個體私營經濟增長速度提高了5個百分點。
(三)貢獻大,對全區經濟的推動作用增強
2004年由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速度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大幅度提高。經過測算,2004年在全區GDP增長19.4%中,非公有制經濟貢獻了8個百分點,成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從非公有制經濟內部構成看,個體私營經濟仍是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個體私營經濟對全區GDP的貢獻率達37%,外商、港澳臺經濟貢獻率為4%以上。
(四)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較好,在非公有制經濟中具有較大優勢
2004年,工商登記的城鎮個體私營企業48.7萬戶,其中私營企業42681戶,比上年增加7567戶;從業人員100.3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比重的29.2%;全區個體私營經濟占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達90%。由此可見,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本地私營企業及民間投資的推動。
(五)非公有制工業發展快,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非公有制工業的快速增長,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占全區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高,全區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占全區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6%,比2003年提高3個百分點;工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比2003年增長30.8%,比上年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是發展最快的行業。工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對全區GDP的貢獻率為28.7%,比2003年提高3.7個百分點。在工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中,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增加值分別占82%和18%,說明內蒙古非公有制工業主要是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
(六)非公有制經濟是房地產業、住宿餐飲和商品流通領域的主力軍
2004年,房地產業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經濟比重達70%;在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非公有制經濟份額占到80%,其中個體私營經濟消費品零售總額590多億元,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7%,同比增長21%。
(七)投資加快,投資結構多元化
2004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680多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達到38%。其中,城鎮個體私營、外商及港澳臺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個人建房)1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倍。民間資本投資增長的加快,改變了投資結構,從過去主要靠政府和銀行投資求發展的格局逐步改變為全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資結構,減輕了政府投資壓力,分散了投資風險,使民間資本投資成為投資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八)擴展稅源,增加了財政收入
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做出了較大貢獻。2004年,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創造稅收(含國、地稅)56.66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18.1%,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稅收37.2億元,港澳臺和外商投資企業稅收11.64億元,成為內蒙古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及制約因素
(一)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差
由于內蒙古地處內陸,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觀念相對落后,非公有制經濟起步較晚,起點較低,與沿海省市比非公有制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差。2004年,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只有830多億元,而2002年廣東已達到6108.48億元,江蘇、浙江分別達到4999.6億元和4271.76億元,分別是內蒙古的7.3倍、6倍和5倍。內蒙古個體私營工商戶注冊資金680.6億元,戶均注冊14萬元,而浙江2003年末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注冊資本已達2515.43億元,比內蒙古多1835億元。就非公有制企業管理模式看,多數企業實行的是粗放型和封閉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現代經營意識不強,從業人員素質總體不高,發展意識不夠,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嚴重地制約了內蒙古非公有制企業的做大做強。
(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不足,差距較大
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以個體私營為主,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決定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和發達省市相比,仍顯不足。截至2003年末,內蒙古個體私營企業戶數59萬戶,從業人員159.73萬人,遠低于廣東、浙江、江蘇等省。2004年內蒙古個體私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8%,遠低于浙江2003年52.1%的水平。在上繳稅收方面,2003年,廣東為340億元、浙江為288億元、江蘇為283億元,而內蒙古2004年國、地稅收入僅為37.2億元。
(三)融資渠道不暢,企業資金短缺
融資困難,資金短缺一直是制約個體私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嚴重制約了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由于個體私營企業規模小,變化大,整體素質不高,銀行對其信貸資產保全難,防范風險難以落實,所以個體私營企業進入直接融資或間接融資市場困難較大,致使相當部分業戶置身利率高、風險大的民間金融市場,通過非正常渠道籌措資金,既增大了經營成本,又擾亂了金融秩序,影響了發展。非公有制企業很難獲得政府的專項財政資金;商業銀行受體制、管理和觀念的影響,對非公有制企業心存戒備,貸款門檻較高;資本市場的融資更是難上加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非公有制企業上市融資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據金融機構統計,2004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短期貸款余額中,個體私營企業貸款僅占1.39%,“三資”企業貸款占0.3%,與其創造的增加值比率極不相稱,非公有制經濟的貢獻與金融資源的占有不匹配。全區民間投資占全區城鎮以上單位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3.9%上升到50%。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受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制約,金融部門對個體私營企業財務狀況了解難,放貸額度掌握難,辦理抵押擔保貸款評估難,負債情況摸清難等諸多困難。另一方面,有些個體私營企業也確實存在信用不佳,市場行情摸不準等問題,放貸條件不夠充足。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是制約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了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刺激非公有制經濟投資,盡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勵信貸資金向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傾斜的政策措施,但非公有制企業在獲得國有銀行貸款方面仍沒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政策效應顯現不夠。因此,融資難問題不僅是制約以前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今后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四)非公有制投資比重偏低,發展后勁仍需增強
長期以來,由于內蒙古對民間投資的一些限制和認識局限,使民間投資“啟而不動”,發展較慢,非公有制投資比重偏低。2004年,內蒙古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809.6億元,非公有制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8%;其中個體私營固定資產投資(不含住宅)143億元,僅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
我們分析,目前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既有深層次的問題,也有淺層次的問題。從客觀原因來看:
1.法制環境不夠完善,市場主體準入門檻過高。目前的法律法規還不適應進一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要求,有不少法律法規急需制定和有待修改,現行的一些法律法規缺乏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和與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在市場主體準入方面,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雖然制定了不少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但事實上的歧視性政策規定和不公平的做法仍然存在,非公有制經濟不能與其他經濟成分共享平等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加快發展。
2.生產經營資金短缺是制約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問題。造成資金短缺除個體私營經營者自身因素外,體現在銀行方面,也有政策性限制因素,認為個體私營企業誠信度低,經營管理及效益預期不佳;用財產抵押貸款數額有限;對一些下崗失業人員申請的小額擔保貸款,審批制度過嚴,關心不夠。
3.電力不足、運力緊張,仍是制約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由于供電短缺,造成許多非公有制工業企業難以持續正常生產,一些建成企業遲遲不能開工生產。目前烏海市的海南區高載能工業園區里開工企業僅占入駐企業的三分之一。運力不足,也增大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4.政府管理部門還存在人為設卡和重收費輕管理的問題。雖然不是普遍問題,但至少說明我們的政府管理部門從觀念到扶持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的轉變和改進。如有關部門重復收費的問題;稅務部門存在不是按照個體私營企業的實際效益而是確定一個較高的標準機械執行的問題;個體工商戶稅費負擔較重,有些收費不合理;一些執法部門嚴重超編,靠罰款養人;個別地方政府在優化環境中,對待地方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有不一視同仁、重企業輕個體的問題等。
5.行業商會、協會作用發揮不夠。有些行業商(協)會還隸屬于一些政府職能部門,自上而下成立的,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形勢。商會和個體私營協會對基層分會和行業協會的重視還不夠,從而基礎性協調作用發揮不到位,一些個體私營會員的呼聲不能及時反映上來,遇到實際問題協調不得力或無力協調。
三、加快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解放思想,提高認識,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全區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徹底更新觀念,打破阻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改變一切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和政策約束,牢固樹立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新觀念,做到思想上“放膽”、機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寬”。進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各項方針政策,使社會各界達成共識,在全區范圍內營造一個良好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輿論氛圍,將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實處。
(二)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
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是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關鍵。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一是各級領導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把工作重點放在制定規劃、政策引導、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對民營企業少干預、多服務,少限制、多支持;二是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清理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減少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三是嚴禁各種形式的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亂攤派,清理整頓行政機關的中介服務、有償服務、強制,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四是讓非公有制企業主掌握最新的政策信息,既可讓他們對政府行為有所了解,也便于政府部門開展工作;五是完善社會服務體系。根據全區中小企業成長的需求、服務市場的發育狀況和財力狀況,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富有成效和特色的服務體系,包括信用擔保、籌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咨詢、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經營管理、國際合作等,為非公有制經濟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三)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拓寬融資渠道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信用制度建設,發展誠信企業,建立和發展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對非公有制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是解決非公有制經濟融資和改善經營的重要途徑。加快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加快建立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各商業銀行分(支)行要根據非公有制企業的特點,積極開展相應的新業務、新品種,同時研究新的風險控制辦法,在控制風險的同時,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金融體制改革中,地方金融機構要考慮吸收民間資本,積極探索銀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二是將政府設立的財政性引導資金、財政性補助扶持資金向非公有制經濟開放;三是加快擔保體系建設;四是充分發揮風險投資公司的作用,積極引導非金融機構、企業集團、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資本組建風險投資機構,培育和壯大非公有制科技企業;五是通過股份制改造、上市、資產重組等多種方式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直接融資。
(四)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一是企業家的培養。非公有制業主要加強自身修養,面對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知識化的新形勢,盡快加強各種法律、法規、經濟政策以及市場競爭規則的學習,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二是技術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非公有制企業必須完善人才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吸收社會人才,充實壯大技術人才隊伍,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創造條件,鼓勵人才到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另一方面,要加強現有專業人才的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為高科技人才提供發展空間。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形成科學有效的人才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保證技術人員隊伍的穩定;三是加強從業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和政策法律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非公有制企業的創新任重而道遠。在融資渠道上,要從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求發展,轉到多元融資發展上來;在企業管理上,要從傳統的家庭式管理轉到科學的現代化管理;在企業組織上,要從小而散向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集團化方向發展;在企業發展上,要從短期行為轉到可持續發展和注重保護環境、生態上來;在經濟理念上,要不斷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經濟全球化和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現實,使企業在采用先進技術做好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有條件的企業應建立自己的技術創新體系,并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科技企業,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五)提升企業科技含量
要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支持,通過采取“產學研用”等經營模式,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優勢,開發具有發展潛力、科技含量高、適宜地區發展的項目和產品,逐步形成高起點、快發展的具有良好前景的企業集團。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科技人員帶著科技成果來內蒙古創業,加大吸引和鼓勵科技人員創辦非公有制企業的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科技含量。引導有條件的國有科研機構轉化為科技型企業,提高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的科技含量及整體水平;加快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向高加工度、高集中度、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轉化,實現產業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加速產業升級與結構優化。
一、鼓勵從事非公有制經濟
凡符合條件的本市居民均可在本市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申辦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私營獨資企業或者個體*戶。凡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均可作為投資主體,在本市依法設立非公有制企業。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通過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組建中外合資、合作企業;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資本為紐帶,組建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
鼓勵外省市的非公有制企業到本市創辦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參與本市企業資產重組,所涉及戶口、子女就讀、公用配套等問題,由公安、教育、建設等部門按有關鼓勵政策予以解決。同時,支持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到外省市投資,開拓市場。
二、實行規范一致的經營范圍
除法律、法規規定的外,個體*戶、非公有制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范圍與其他不同所有制企業一樣不受限制。鼓勵非公有制企業投資和經營高科技、農業產業化、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大中型企業生產配套等項目。
對須經資質評定才能進入的行業,市有關部門要按照同等標準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進行資質評定,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進入,不得變相限制非公有制企業的經營范圍。
除國家法律、法規或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明文規定的外,本市任何部門不得專門針對非公有制企業設定專項審批或者許可,并將其作為登記發照的前置條件。
對國家法律、法規和本市地方性法規規定的審批事項,要根據實際情況,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對本市設定的審批事項,要進行梳理,凡不符合本文精神的應予以取消。
三、暢通融資渠道,公平稅費負擔
銀行要在嚴格按照《*銀行法》及國家有關規定發放貸款的同時,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并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有信用的非公有制企業。
除公司制之外的合伙企業、私營獨資企業、個體*戶,可憑營業執照正本到銀行開設帳戶。對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銀行給予辦理銀行承兌匯票及其它便捷的結算業務。
積極探索建立貸款擔保機構,為包括非公有制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服務。
市有關部門要以產業導向為主要標準,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逐步取消所有制差別待遇。
完善稅收征管方式,允許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依法領取和使用增值稅發票。
規范收費項目,統一收費標準,公開收費程序,堅決制止對個體*戶、非公有制企業的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行為。個體*戶、非公有制企業對“三亂”有權抵制,并可向有關部門舉報、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四、鼓勵參與公有制經濟的結構調整
市和區、縣有關部門要結合產業、行業特點,制定具體規劃,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產業結構、組織結構調整。
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調整,可以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改變產權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租賃、承包、托管等改變經營權的方式進行。
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調整,涉及資產抵扣、稅收征收、產權交易費用、收益處理等方面的政策,按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個體*戶、非公有制企業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按照市勞動、財稅部門的規定,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
鼓勵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持有效下崗證明的本市下崗人員,可申辦個體*戶或非公有制企業,并可依法擔任該企業的負責人或法定代表人;其與原企業的勞動關系,按本市有關規定執行。按照市勞動、財稅部門的規定,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五、鼓勵參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鼓勵和支持出國留學人員、具有一定技術職稱的在職人員以及其他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非公有制企業。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本市創辦或聯辦高科技企業、企業集團以及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與大專院校、研究院所聯合進行技術研究、開發、應用,促進科技進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非公有制企業或個人可將其擁有的專利、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通過評估后作價投資。
非公有制企業在承擔科研項目、申請科研成果鑒定、參與政府評獎、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非公有制企業在獲得科技貸款和技術改造項目貸款、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取得財政稅收支持、開展進出口業務、引進人才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六、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服務、引導
各區、縣要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納入本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市有關部門要研究落實個體*戶和非公有制企業的車輛牌照發放、進出口經營權、出國審批、人事檔案管理、住房公積金繳納、職稱評定等事項,更好地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服務。
*聯要進一步加強與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和人士的聯系,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管理、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要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
新聞單位要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為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戶要自覺執行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用工、社會保障等法律、法規,遵守市場規則,依法納稅,公平競爭。同時,要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營者的素質。
一、鼓勵從事非公有制經濟
凡符合條件的本市居民均可在本市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申辦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私營獨資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凡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均可作為投資主體,在本市依法設立非公有制企業。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通過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組建中外合資、合作企業;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資本為紐帶,組建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
鼓勵外省市的非公有制企業到本市創辦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參與本市企業資產重組,所涉及戶口、子女就讀、公用配套等問題,由公安、教育、建設等部門按有關鼓勵政策予以解決。同時,支持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到外省市投資,開拓市場。
二、實行規范一致的經營范圍
除法律、法規規定的外,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范圍與其他不同所有制企業一樣不受限制。鼓勵非公有制企業投資和經營高科技、農業產業化、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大中型企業生產配套等項目。
對須經資質評定才能進入的行業,市有關部門要按照同等標準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進行資質評定,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進入,不得變相限制非公有制企業的經營范圍。
除國家法律、法規或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明文規定的外,本市任何部門不得專門針對非公有制企業設定專項審批或者許可,并將其作為登記發照的前置條件。
對國家法律、法規和本市地方性法規規定的審批事項,要根據實際情況,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對本市設定的審批事項,要進行梳理,凡不符合本文精神的應予以取消。
三、暢通融資渠道,公平稅費負擔
銀行要在嚴格按照《商業銀行法》及國家有關規定發放貸款的同時,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并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有信用的非公有制企業。
除公司制之外的合伙企業、私營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可憑營業執照正本到銀行開設帳戶。對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銀行給予辦理銀行承兌匯票及其它便捷的結算業務。
積極探索建立貸款擔保機構,為包括非公有制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服務。
市有關部門要以產業導向為主要標準,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逐步取消所有制差別待遇。
完善稅收征管方式,允許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依法領取和使用增值稅發票。
規范收費項目,統一收費標準,公開收費程序,堅決制止對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的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行為。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對“三亂”有權抵制,并可向有關部門舉報、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四、鼓勵參與公有制經濟的結構調整
市和區、縣有關部門要結合產業、行業特點,制定具體規劃,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產業結構、組織結構調整。
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調整,可以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改變產權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租賃、承包、托管等改變經營權的方式進行。
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調整,涉及資產抵扣、稅收征收、產權交易費用、收益處理等方面的政策,按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按照市勞動、財稅部門的規定,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
鼓勵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持有效下崗證明的本市下崗人員,可申辦個體工商戶或非公有制企業,并可依法擔任該企業的負責人或法定代表人;其與原企業的勞動關系,按本市有關規定執行。按照市勞動、財稅部門的規定,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五、鼓勵參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鼓勵和支持出國留學人員、具有一定技術職稱的在職人員以及其他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非公有制企業。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本市創辦或聯辦高科技企業、企業集團以及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與大專院校、研究院所聯合進行技術研究、開發、應用,促進科技進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非公有制企業或個人可將其擁有的專利、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通過評估后作價投資。
非公有制企業在承擔科研項目、申請科研成果鑒定、參與政府評獎、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非公有制企業在獲得科技貸款和技術改造項目貸款、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取得財政稅收支持、開展進出口業務、引進人才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六、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服務、引導
各區、縣要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納入本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市有關部門要研究落實個體工商戶和非公有制企業的車輛牌照發放、進出口經營權、出國審批、人事檔案管理、住房公積金繳納、職稱評定等事項,更好地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服務。
工商聯要進一步加強與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和人士的聯系,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管理、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要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
新聞單位要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為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要自覺執行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用工、社會保障等法律、法規,遵守市場規則,依法納稅,公平競爭。同時,要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營者的素質。
七、梳理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管理的政策規定
一、為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從市場和經濟結構這兩個高度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可以增強市場經濟活力。非公有制經濟有助于打破壟斷,有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還可以促進創業。第二,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解決二元經濟結構問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可以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可以鼓勵農民進城創業或者就業。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政務環境、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和市場環境。1999年和2003年的憲法修正案,以國家最高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005年2月,非公有制經濟36條出臺,是我國首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中央政府文件,建立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基本方針、基本政策、基本框架。2010年5月,非公有制經濟新36條的頒布又為非公有制經濟、民間投資的發展提供了政策空間。
二、制約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問題
1.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安排缺乏可操作性
雖然《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的實施,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平臺和法制環境?!段餀喾ā贰缎姓S可法》《公司法》等法律的頒布或修訂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但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尚未完全成為具體的制度安排,許多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還停留在宏觀層面,另外,這些政策性文件規定過于原則化,對于哪些行業和領域允許或禁止非公有制經濟進入缺乏明確的清單,更缺乏具體的、易于操作的措施和辦法。
2.市場準入方面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制障礙
在那些傳統的國有經濟控制的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經濟仍面臨著市場準入方面的各種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間接的限制與阻礙,一直是非公有制經濟投資涉足最少、進入最為艱難、最難以擴張的產業領域。公用事業領域目前仍然沒有實行政企分開,政府沒有退出,民營資本無法投資。即使在競爭性領域,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的進入上也受到來自不同部門和地方的行政力量的干預,經濟壟斷和行政壟斷相互結合。
3.稅收方面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阻礙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絕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雖然它們在支持國企改革和提供就業機會和保證社會穩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是我國在稅法的制定和修訂中經常忽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特殊需求,非公有制經濟也不能與公有制經濟、外資經濟一樣享受到各種稅收優惠。與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享受的種種優惠相比,在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面,非公有制經濟都面臨著稅負過重的問題。
4.金融方面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阻礙
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證券市場不成熟,金融資源配置低下。金融體系的滯后已經成為阻礙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融資難的問題,已經是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頭號問題,而且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一是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直接融資限制較多。在現有的上市公司中公有制企業占大多數,在企業債券融資方面國內95%以上的企業債券是公有制企業發行的,非公有制企業多數無法通過證券市場進行融資。二是金融體制改革尤其是銀行體系改革的滯后使得間接融資制度對非公有制經濟限制較多。另外,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著某些非法集資和利用不正當手段的貸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本稀缺,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現行的金融體制和立法方面還存在著諸多不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障礙。
三、切實營造良好的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
1.進一步轉變法制觀念,不斷營造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
從法律制度上,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私人性質,需要更加科學、嚴格、合理的規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社會公共屬性,于國、于民、于社會發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需要更加科學、嚴格、平等的保護。這既是客觀實際,也是立法、司法、社會管理者觀念轉變、與時俱進必須面對的現實。要由過分依賴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調控逐步過渡到政策的支持、引導與法律法規調整并重,在法律法規上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掃除體制障礙,要加快清理和修訂那些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使非公有制經濟在投資、財稅、土地使用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與國企享有同等待遇。
2.切實做好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的細化與配套
在國家加快相關立法工作,切實將政策上升到法律層面方面。一是制定適用全國統一的基本法。以《憲法》和國務院兩個“非公有制經濟36條”為基礎,制定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基本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法》,同時修改與之有沖突的法律法規,使各法做到無縫對接。二是依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法》的原則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或辦法。針對不同行業各自的特點,可分別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具體實施細則。對于一般領域,則應完全向非公有制經濟開放。三是以“非公有制經濟新36條”為基礎,完善行政許可制度。加快實現行政審批制向行政許可制的轉變,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發揮行政許可制度的作用,保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中自由競爭,激發競爭活力。
3.制定有效的產權保護制度,切實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財產
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的特殊存在形式,制定有針對性的產權保護制度。通過不斷完善我國現有的產權基本制度,制定相配套的具體產權保護制度,并落實為具體制度安排,來保護好公民的這些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另外?!段餀喾ā防镉幸粋€重要的原則,就是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中處于平等地位,享受相同的權利,遵守相同的規則,承擔相同的責任。然而,在執法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多半處在弱勢的地位,這也是法制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在司法行政工作中要切實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
4.建立公平的市場準入制度,拓寬非公有制經濟準入的領域和范圍
一是堅持非禁即入原則。清理行業準入中不合理的限制性規定,讓非公有制經濟暢通地進入到電信、郵政、石油、金融等行業和領域。二是進一步細化市場準入法律法規。制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非公有制經濟準入基礎設施、石油石化、電力通信、社會事業等領域的實施辦法,規定具體的出資限額、經營范圍等準入資格和條件,將鼓勵型政策盡可能落到實處,切實破除玻璃門現象。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從中央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應積極鼓勵通過聯合、聯營、集資、入股等方式,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投資經濟效益較好的領域。
5.建立公平合理的財政稅收制度,使非公有制企業獲得公平的稅收待遇和財政支持
一是公平合理對非公有制企業征收稅款。稅收部門要以切實減輕非公有制企業負擔為目的,在總量上減輕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稅費負擔。二是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稅費減免。對那種創新型、成長型非公有制企業,給予更多的減免優惠政策。三是規范各類行政事業收費。要加強治理向中小企業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現象,堅決取締重復的收費項目,切實減輕非公有制企業負擔。四是加大國家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財政支持。加快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6.加速金融制度創新。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的融資渠道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步伐
李總代表工商聯在新春聯誼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值此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我們謹向一貫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年累月奮戰在私有經濟第一線的各位同仁致以節日的問候!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非公有制經濟不斷開拓創新,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石河子市工商聯的正確領導下,非公有制經濟正在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多元化市場主體競爭的格局,形成了充滿活力的市場競爭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機和強大的活力。
前不久閉幕的師市黨委擴大會議,制定出我區發展的“xxx”規劃,繪就了今后五年八師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也為我們民營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進。
改革開放后,經過多年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規模不斷壯大,發展的質量也不斷提升,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經濟起步晚,起點低,經濟領域有待于拓寬,產業層次有待于提高,競爭的實力還有待于壯大,競爭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面對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新的形勢,非公有制經濟必須堅定不移的要以創新為新的動力。具體來說:
一是要推進制度創新,進一步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活力。要加強科學管理、引進現代經營管理理念,采取先進的管理技術,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還要大力提高我們的個人素質,多參加一些境內外的培訓,開拓視野,不斷提升我們經營管理企業的能力。
二是要推進產業創新,進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產業優勢和競爭力。目前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制造業和商貿流通業,尤其是很多的企業,都聚集在成熟的產業或者衰退的產業,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發展的空間有限,成長的潛力不足,競爭卻十分激烈,因此努力推進產業創新,拓展產業發展的領域,加速產業轉型,也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一項重大的課題。
三是要推進市場創新,進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經濟運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能力。市場是企業配置資源的最基本的平臺,當前,全球化加速推進,既給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非公有制經濟要積極搶抓機遇,努力應對挑戰,要大力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引進來、走出去,主動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是要推進發展模式的創新,進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在新的形勢下,集群化發展,規?;洜I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非公有制經濟布局比較分散,小規模經營的特點比較突出,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創新為動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非公有制經濟也必須努力創新,才能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