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6 09:59:25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農業的措施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禁止秸稈焚燒,促進農業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是農村環境污染源之一,提高農作物秸稈還田率是綜合利用秸稈的重要途徑之一。環太湖地區農村秸稈粉碎還田機增長較快。2011年太湖流域地區擁有秸稈粉碎還田機12905臺,是2007年的3.64倍。由于農作物秸稈主要是糧食作物產生,這里按糧食種植面積計,2011年農作物每萬畝糧田擁有秸稈粉碎還田機6.86臺,比2007年每萬畝增加6.20臺。其中,鎮江地區增加量最大,5年來每萬畝增加了13.90臺。
2.綜合整治畜禽養殖場所,有效改善太湖水體環境。一是對規模畜禽養殖場所進行摸底調查,排出限期達標的重點整治單位。二是制定相應的治理方案。根據各個畜禽養殖場不同的生產規模和基礎設施條件,分別采取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治理方法,實行關、停、整頓搬遷;采用了干濕分離、建造化糞池、沼液過濾還田等辦法,有針對性地開展糞便等廢棄物的綜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杜絕了污水直接進入河道污染水體。三是加大投入治理資金的力度,如蘇州市近3年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對全市排出的多家規模養殖場進行治理。
3.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初步形成循環農業發展框架。環太湖地區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步伐不斷加快,逐漸形成了幾種循環模式:主要有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種養復合生態循環模式、農業面源污染生態攔截模式等。這些模式都有取得比較成功的典型,實施后獲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如: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淳化生態牧場開展的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通過糞水三級沉淀、曝氣發酵和生物凈化后用于飼料地、綠化地,形成“三圈一帶”自流灌溉的循環型生態體系。干糞經過堆積發酵,還可用作肥料還田還茶,加工后的有機肥每噸售價20元,每年給牧場帶來近6萬元的收入,整個牧場達到綠色環保目標。
4.加強品牌建設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城鄉居民身體健康,促進農業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環太湖區域農產品“三品”基地和認證工作穩步開展。2011年太湖流域農業“三品”基地面積為851.90萬畝,農產品“三品”認證個數為3639個。與2009年相比,三品認證個數增加了1145個。
二、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面臨的主要難題
太湖流域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傳統農業正在向現代農業轉變,受市場與環境的約束越來越明顯,圍繞太湖水環境治理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形勢更加嚴峻。在建設生態農業的過程中面臨以下難題:
1.水環境治理與農業循環利用目標難同步。自2007年太湖水危機爆發以來,防治水污染和修復湖區自然生態系統成為政府及社會各界關注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強化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態農業建設的緊迫性。為實現太湖水環境的盡快好轉,強制性的禁漁、禁養(畜禽養殖)、禁種(水稻種植)等行政禁令,在快速改善湖水周邊生態環境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態農業有機循環鏈條的斷裂,造成了農業各產業之間的關聯度降低,原有的種養立體循環模式被破壞,產業內部廢棄物重復利用的耦合性失去可能。例如,畜禽糞便本是農作物有機肥料的天然來源之一,對養殖業的普遍關停造成了生態農業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長,人為地中斷了種養業內部的可持續發展。太湖流域的一些強制性治理措施帶來了農業經營者短期經濟效益的損失,導致他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誤區:一方面,重經濟效益、輕生態效益,為降低成本,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細作的傳統技術,更傾向于使用可快速帶來顯著效益的化肥、農藥。另一方面,重產品產量、輕產品質量,更關注提高農作物產量,以獲取較多的現金收入,不愿意花費力氣開發利用秸稈、人畜糞便等生物資源,通過較長期的改變土壤質量和產品品質,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共同改善。
2.發展需求與供給能力存在差異。生態農業建設不同于傳統農業,其設施性、標準化等高要求,需要獲得充足資金、先進技術、穩定土地等各種資源的協同保障。就當前而言,這些要素供給還遠遠不到位。從資金投入來看,生態農業資金缺口大。根據鎮江市“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測算,“十二五”期間,全市建設41.7萬畝高標準農田,投入資金總額達9.6億元,平均每畝需要投入2300元。其中用于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應用補貼、秸稈還田等耕地質量建設的投資總額有1.8億元,平均每畝需要投入434元。從技術保障來看,生態農業建設需要現代技術支撐與應用型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滯后的現狀存在矛盾。由于科研、教學、推廣與生產需求相脫節,生態農業的諸多技術尚未成熟,急需典型性強、效益好、易推廣的專項生態農業技術的普及和傳統技術的挖掘和提高,包括秸稈還田技術、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技術、小麥水稻收獲后的集中晾曬技術、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技術等。從土地穩定性來看,農業的弱勢地位導致農業用地因規劃頻繁變更,容易被工商業或公共基礎設施侵占。農業生產周期性較長,對土地的依賴性強。規模經營農戶往往還沒等到土地變成“熟地”就被收回了,配套建設的排澇、大棚等基礎設施也常因此遭到損壞,既不利于土壤持續改良,又動搖了農民對農業投資的信心。
3.經營主體素質與生態農業要求不匹配。目前農業經營主體的整體素質不高,難以達到從事生態農業所需的理念、知識、技術等水平。他們在生產及銷售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調整的各種風險打擊。部分地方政府、企業及農戶的生態環保意識不強,掠奪式生產屢禁不止,看不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開發的廣闊市場前景。以特種農產品為例,效益高的農產品生產一哄而上,缺少長遠規劃,在對市場競爭估計不足的前提下,產品營銷渠道不暢,價格變化頻繁,成本居高不下,優質品牌效應及品質差異無從體現,經營收益大打折扣,經營信心因此動搖。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勞動力的難題普遍出現。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現象嚴重,缺乏青壯年后備力量。各鎮農業服務中心這樣有正規編制的部門,也難以招收到對口農業大專院校的大中專畢業生。工作在農村一線的往往是“40、50”后技術人員,隨著年齡的增長,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紛紛轉崗。在果蔬等農業產業園,采摘、施肥、打藥等生產過程仍需要大量勞動力,經常會陷入“招工難”的局面。
4.扶持政策初衷與實施成效相背離。首先,省級層面主要出臺導向性方針,多數措施以地方制定實施細則為主。因地區差異大,又以地方自行配套資金為主。有利的是更加符合地區實際,經濟發展快的地區推廣的快;不利的是對于經濟條件較差又必須實施生態種植業的地區推進力度顯得不足。加強統一標準的制定、加大省級財政支持力度,十分迫切。第二,已有政策或因時間演進效力降低,或因對實際狀況了解不足而執行力減弱。例如,一些污染治理工程或生產經營工程往往由非農業部門下達,因缺乏對實際情況的深入把握,造成投資大而收效微的后果。如面源氮磷流失生態攔截工程項目投資可觀,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萬頃良田工程需要大塊成片土地的整合,涉及宅基地、漁塘、工廠等搬遷整理,但復墾整理質量粗糙,很難作為農業使用。第三,還有些農戶急需獲得的政策尚未出臺。例如,推動生態種植業后期營銷過程的配套政策比較缺乏,有些優質農產品因營銷不到位而出現滯銷、虧本的現象,影響農戶或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又如,大型農業機械的投入不足。農產品收獲量大且收獲期短,如果遭遇突變惡劣天氣,無法及時收割存放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缺乏大型烘干設備和正規晾曬場所等問題依然突出。
三、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的推進措施
加快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步伐,需要采取綜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建立生態農業長效投入機制
首先,要加大省市縣(市)三級財政對蘇南太湖流域生態農業的投入。地方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于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盡快形成生態農業建設資金的穩定來源。加大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農業的比重,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建設用地稅費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生態農業建設。其次是加快制定農村金融整體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業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額貸款組織互為補充、功能齊備的農村金融體系,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擔保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生態農業建設的信貸投放。再次是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抓緊建立支農投資規劃、計劃銜接和部門信息溝通工作機制,完善投入管理辦法,集中用于重點生態農業地區、生態農業重點項目,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要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工商企業、農民和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生態農業建設。加快農業投入立法進程,加強執法檢查。
關鍵詞 生態農業;發展;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4-0300-02
福建省素有“東南明珠”的美稱,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生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長期以來,農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化肥、農藥、生長激素等產品來提高產量,單位面積化肥和農藥用量偏高,農地質量不斷下降,農產品遭受嚴重污染,土壤板結和食品安全問題凸顯,因此亟須更新觀念、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在環境與經濟全面協調發展的觀念指引下,按照農業系統內物種共生、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利用的生態學原理,因地制宜結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發揮地區資源優勢,根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合理規劃組織生產,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安全持續發展,生態與經濟2個系統的良性循環,自然、經濟和社會“三個效益”的統一[1]。發展生態農業,既能夠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和安全,還有利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解決當前主要依靠化肥、農藥、生長激素等產品來提高產量,農地質量不斷下降,農產品遭受嚴重污染,土壤板結等問題。因此,發展生態農業,是當前及至今后相當長時間內必須要持續發展的道路,現結合工作提幾點對策與措施。
1 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1.1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法律法規
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農業生產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它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要把發展生態農業目標任務落實并分解到年度計劃和各項具體措施上,并根據發展生態農業的總體思路,結合本地區發展的實際狀況,研究制定適合本地發展的支農惠農政策,確保生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貫徹落實宣傳好《農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國家、地方性法律法規,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配套推進財稅、金融、農業信貸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加強農業執法隊伍建設和執法力度,懲治破壞和浪費資源的行為,為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1.2 加大政策傾斜,健全獎懲機制
生態農業要迅速發展,必須制定可操作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來支持生態農業建設,加大循環農業、綠色農業、畜禽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業廢物綜合開發利用的扶持,加速“石油農業”向“生態農業”轉化,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鼓勵國家、地方、集體、個人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資金為紐帶,加快生態農業建設。同時還要通過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以個體協議、押金抵押、財政補貼等形式對企業和個人形成約束,對遵守協議及完成指標任務的給予表彰、獎勵,對違法違規責任人要重處重罰,杜絕以犧牲農業生態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事情發生。只有這樣才能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有利于促使生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1.3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發展觀念
全面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的觀念,將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生態農業作為制定農業發展戰略、計劃和政策的指導思想,改變過去以犧牲農業生態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發展農業的行為。充分發揮報紙、刊物、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媒體的作用,加強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宣傳,讓全民大眾了解到農業生態環境面臨污染的現狀和考驗,使其認識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農業的迫切感與重要性。通過宣傳,讓農民、農業生產組織增強責任意識,將發展生態農業的現念轉化為自覺行動,讓農業企業把生態、節能作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提升企業形象的大事來抓。
1.4 加大科技投入,激發創新思維
根據當前農業生產現狀及發展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應用生態學、系統科學進行技術創新,合理開發農業資源、替代資源,研究治理和防止污染、適應本地應用的生物工程技術、化學合成技術,引進推廣高產、優質、低耗、抗逆的農作物、畜禽、水產品種,繼承和發揚立體種植、精耕細作、增施農肥、用養結合等傳統技術,針對現階段水、肥、藥、膜資源使用不合理、浪費嚴重等現狀,集中力量在有機肥料的生產使用、新型肥料開發、良種培育、生物農藥研制、污染修復等關鍵領域有所創新和突破,提出節水、節肥、節膜等適應農業生產的配套技術,通過推廣日光溫室、配方施肥、高效化肥、無公害農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保護土壤環境,促進生態良性循環,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的目的[2]。應用科學技術對環境資源、農作物生產情況進行預測、預報和監控,通過農業遙感及衛星圖象分析來進行綜合調控與技術引導,把高產農業科技成果應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5 加大資金籌措,構建評估體系
建立財政資金扶持長效機制,逐年提高財政支出的比重,增加農業投入總量,整合各級農業、科技部門財政支農資金,要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專賬管理、統籌安排、各計其功”的原則,集中捆綁重點用于生態農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產品開發、人才培育、文化品牌建設等各個環節,加大對標準鋼架大棚、溫室、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農業機械等設施的補助標準,擴大財政獎補范圍。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按照“靈活、方便、安全”的原則,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擴大農業信貸資金規模,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持。鼓勵民間社會資本采取合作、合伙等形式參與生態農業開發與經營,支持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生態農業建設,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勵農民以土地使用權流轉或直接入股等形式參與生態農業建設,逐步形成政府引導扶持、農民自主投入、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生態農業投入格局。建立一個既能反映經濟發展規模、速度、水平,又能衡量是否達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農業要求的績效評估體系,用來客觀地評價整個農業經濟的發展。
2 發展生態農業的措施
2.1 抓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建設,推進生態農業發展
循環農業是通過建立“資源―產品―再利用―再生產”的模式循環機制,以畜禽糞便利用和農作物秸稈利用為重點,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通過發酵或技術處理,實現原料能源化(肥料、飼料、沼氣能源),在種植、養殖之間循環利用,實現資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物質和能量高利用的目標,消除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推進生態農業發展。畜禽糞便經過發酵后可直接還田作為飼料使用,產生的沼氣可直接用作生活、生產能源;農作物秸桿可堆漚還田,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還可以通過氨化等技術處理作為牲畜飼料或作為造紙等原料,實現再利用,確保農業的循環發展[3-4]。
2.2 抓綜合治理、標準體系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做好農業污染源治理,建立健全配套的標準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生態農業健康發展。首先是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在充分考慮當地資源條件、發展基礎和環境承受力的基礎上,科學劃定禁養區、禁建區和可養區,加快推進禁養區內養殖場搬遷拆除工作,切實加強禁養區外規模養殖場的污染治理,防止污染防治后反彈,全面禁止在禁建區新、擴建規?;笄蒺B殖場,合理布局生豬生產,促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在遠離城市(鎮)、經濟不發達、土地寬廣、有足夠的農田消納養殖污染的地區,采用“全過程綜合治理+農田回用”的生態養殖方式來種植果蔬等經濟作物,推廣豬―沼―果(林、草、菜、稻田、魚)立體生產模式,在墊草、墊料材料豐富的地方宜采用推廣生物發酵床、墊草墊料養殖技術,殘余廢料用于生產有機肥或生產沼氣,變廢為寶??茖W用肥和使用農藥,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種植紫云英綠肥、有機肥料、秸稈還田腐熟技術,減少農藥不合理使用次數和濃度,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其次是要通過建立具有本地資源優勢與特色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圍繞“保證產品質量、規范企業用標”兩大工作任務,以“三品一標”品牌作為行動的主軸,促進當地農產品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和市場化發展,為加工龍頭企業提供安全、優質原料,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監管部門要加大農產品市場抽檢,尤其是對風險程度高的茶葉、水產品、蔬菜等產品的抽檢力度,加大對農產品所在地的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超市集中開展“三品一標”標志使用專項檢查,對發現假冒產品,不規范用標產品按相關規定從嚴予以處理,全面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2.3 抓生態旅游、生態縣(區)建設,帶動生態農業發展
結合“百姓富”“生態美”為重點的美麗鄉村建設,把生態環境、民俗文化、農耕生產、游客參與融為一體,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以開展創建國家(省級)生態示范縣(區)工作為契機,高標準、嚴要求來規劃生態農業建設,通過生態示范縣(區)創建的帶動,實現生態農業的全面發展。
3 參考文獻
[1] 翁伯琦,羅濤,黃毅斌,等.生態強省建設與循環農業發展[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
[2] 孫鴻烈.走資源節約型高產農業之路[J].中國科技論壇,1990(3):13-14.
1.1加強產業生態引領,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高原生態環境給人以良好印象,高原特色農產品給人一種生態優質的感覺,大理州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因此,在大理州應大力發展具有高原特色的農業產業,推進無公害生態農業建設,如高原蔬菜、馬鈴薯、茶葉、蠶桑、水果、蕎麥等高原糧食產品,還有獨龍牛、烏骨雞、小耳朵豬等高原特色畜牧品種。對這些高原特色產品進行合理布局和規劃,加強高原地理標志工作建設,使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大理州云龍縣,其最大優勢是原生態。因此,可以大力挖掘云龍縣具有原生態內涵的特色優勢資源,通過生態化、市場化運作打造大栗樹原生態綠茶、諾鄧火腿、天燈烏骨雞等原生態農業品牌,同時,云龍縣依托國家林業重點項目,進一步優化核桃種植基地,云龍已成為6.67hm2以上核桃產業大縣,據統計,2014年核桃產量為4.25萬t,產值12.07億元。這些原生態品牌不僅在本地受到歡迎,同時也熱銷省外。
1.2多措并舉,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
大理州農業屬于典型的山地農業,對于發展生態農業既有優勢也有劣勢。要揚長避短,采取多種措施,齊頭并舉,切實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第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大理州地理及氣候特點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探索和實踐“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的農業產業模式,致力于生產有高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比如祥云縣在推進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就進行了有益探索,大力發展優質蠶桑、烤煙、畜牧、林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取得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積極效果。第二,大理州生態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要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道路;倡導推廣有機化肥和生物農藥,盡可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避免農業生態環境被污染。要實實在在地把大理州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市場經濟優勢,有效推動“三農”發展。
1.3以生態農業為依托,著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云南省山區具有相當豐富的景觀資源、生物資源和人文資源,具備發展生態旅游、休閑觀光農業的先天優勢。當前,以生態旅游為主的旅游業已然發展成大多數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大理州作為云南典型的農業州,更是如此。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截至2013年底,大理州已經發展了農家樂172家、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園300個,特色客棧358家,總收入達36.5億元。一方面,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土特產品,形成品牌優勢,比如漾濞縣的“漾寶”牌、“傻哥”牌核桃食品,南澗縣的“土林”“無量山”茶葉品牌,都遠近聞名;另一方面,豐富觀光農業項目,建設綜合性農業觀光帶。彌渡縣的彌渡花燈表演、漾濞的核桃文化節、以及大理州的以無公害蔬菜為主的觀光農業旅游產品,都是比較好的例子。
2結語
在很多地方,要解決相應的問題,還要根據當地的實情,因地制宜,采取相應的舉措,才能完全將問題根除。舒蘭市是國家重點商品基地縣,2011年糧食產量創下105萬噸的歷史新高,目前舒蘭市擁有6667公頃國家級綠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一個,有機雜糧、水稻、黑木耳基地5個;無公害蔬菜基地3個,“三品”基地規模2萬公頃?!叭贰闭J證產品64個;認證企業18家。通過“三品”認證,助推了農業生產加工企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5000余人,實現產值4.9億。洪德堂、富野、天永、舒蘭禾、非我莫黍、舒朝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的涌現,極大增強了舒蘭市農產品市場竟爭力,為活躍地方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發展生態農業,舒蘭市統籌規劃,根據市情,采取相應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宣傳力度宣傳是推進工作的基礎,可利用農業廣播、電視、媒體等多渠道,多種形式,加大綠色農業標準知識的宣傳,增強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綠色農業意識,促進農業生產方式,同時,在農民培訓方面,要深入基層,在全社會形成綠色、環保、和諧發展的氛圍。
加大資金投入綠色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多學科多部門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完善基礎設施等建設。與此同時,對依托項目建設培育起來的綠色園區加大其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積極、主動、自覺地發展綠色農業的風氣。
構筑農業生態群一方面以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建設為契機,根據區域優勢,對宜林宜牧等地區因地制宜相繼開發,對因不合理種植方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開展進一步的治理,另一方面加強保護現有生態資源,杜絕新建有污染項目進入舒蘭區域,構筑多種類的高效農業生態群。
多元化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生態農業的一個重要步驟,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改變傳統方式的糧食單一種植,向綠色水果、蔬菜、藥材以及禽、肉、蛋多元化發展。其次,加強認證產品和地理標志的使用,整合資源,達到互利共享,為綠色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擴大“三品”規模,培育做大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品牌效益好、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群。
建立監測預警系統監測預警系統是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的一個創新,能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建立監測預警系統,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強化服務,推廣新技術。為確保綠色農業穩步快速發展,發揮農業技術資源優勢,把工作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專業技術人員整合到一起,起草標準、匯集技術,加快綠色標準技術推廣。其二,利用生物工程、生態環保、基因工程等綠色環保綜合配套技術,開展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減少盲目用藥。
建立綠色基地拓展市場市場的變化對農業發展有一定的導向性,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國內企業也將走出國門,走國際化道路。為此我們必須建立綠色產品基地,提高產品生產標準,擴大生產規模,理順出口體制,加大資金投入,打破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阻礙,逐步建立與國際標準相適應的環保、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的新標準,保證當地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商機,增加出口份額。
結語
是社會效益低下,它是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困境的最集中表現。農業生產效率的低下必然會影響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和質量都呈現下降的趨勢,最終反映在農民的收入水平上。農民收入水平低下將會進一步加深我國東西部收入水平的兩極分化,不利于社會穩定和發展。西部地區農民無法通過農業生產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這是和諧社會發展的障礙。社會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收入的兩極分化必然會給社會發展造成很多不確定因素。西部民族地區社會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農業發展的滯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之間有著內在邏輯關系,它們在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效益低下趨勢和狀態。這集中反映了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困境,對其農業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消極的影響。
一、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問題的成因
我國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其中農業發展落后是一個重要的表現。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社會層面和自然層面。社會層面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地區社會整體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平衡的局面,兩極分化趨勢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西部民族地區是兩極分化中的弱勢一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處于發展動力不足和發展水平不高的狀態。西部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水平低下的重要表現就是生產力水平的低下。生產力水平低下主要表現在科學技術水平的有限性。西部民族地區科學技術水平低下一方面是社會發展不平衡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水平落后的直接結果。西部民族地區與東部和中部相比,科技落后、信息不暢,交通運輸不便等都會直接造成西部社會經濟發展的落后性。宏觀層面的發展不足將直接影響西部農業的發展水平,農業發展水平的低下又影響了西部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使得西部民族地區陷入惡性循環的經濟發展怪圈中。自然層面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地區惡劣的自然條件。我國西部地區地域遼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雜多變的自然地理地質環境使得本區的農業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且頻次高、強度大、影響面廣,加之自然的和歷史的原因,農業生態災害也呈不斷惡化的趨勢,已成為西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1]影響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惡劣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旱災、洪澇災害、沙漠化與草原退化、農業環境污染等。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還呈現出種類多樣化、分布廣泛性和發生周期性等特點。農業生產對于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要求較高,因此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受到了其惡劣自然條件的嚴重影響。西部民族地區既有的自然條件直接導致了農業發展的落后。
二、發展生態農業是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民族政策的內在要求。西部大開發就是以促進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的宏偉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內在地要求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關系到西部大開發戰略最終效果的重要方面。此外,西部民族地區由于自然和歷史原因,發展相對落后。國家和政府充分認識并加大對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扶持,在民族政策中始終強調發展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不管是西部大開發戰略還是民族政策要求,都是內在要求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農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是可持續發展,這是符合當今世界發展規律的趨勢。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領域的延伸,它是對現代常規農業發展引發的一系列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反思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其核心是正確處理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社會的關系,促進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效益的統一和協調,從而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2]可持續發展是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是西部民族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農業由于其生產的特殊性,常規農業生產已經產生了一定的經濟、社會和生態上的問題。根據當前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的現狀,在可持續發展方向標的指引下,加強生態農業發展是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農業是一種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動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體系。[3]這種生產體系要求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要素能夠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達到動態結合和協調。生態農業是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核心,以促進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發展為目的。[4]從生態農業的概念和特點來看,它都符合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特點,能夠有效地、有針對性地改善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問題,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生態農業建設是促進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西部民族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的路徑及對策
發展生態農業是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根據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條件和存在的問題,在西部民族地區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堅持以下幾個路徑或對策:
首先,通過宣傳、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群眾的生態意識。發展生態農業,首先就要樹立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意識和理念,這樣才能有效地引導生態農業建設取得良好的效果。樹立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群眾生態農業意識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三下鄉”、媒體、網絡等形式進行宣傳,在西部民族地區的各個區域進行持續的宣傳和講解,讓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到生態農業的概念以及其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方面的效益。尤其要強調經濟效益,這是樹立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群眾生態農業發展意識的關鍵點;二是通過學校進行生態農業教育,將生態農業發展的方式和方法介紹給當地的人民群眾,幫助他們在具體的農業生產中提高產量和改善環境。只有切實的效益才能有效地樹立和鞏固西部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發展生態農業的意識。
其次,改變農業粗放型發展方式,加大集約型發展力度,通過技術改進克服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社會和自然條件限制。當前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最突出問題就是以粗放型發展方式為主,農業生產不僅效率低下,還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粗放型發展能夠取得一時的產量增加,但是卻要付出更多的經濟、社會和環境代價,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生態農業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因此需要通過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來實現集約型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明顯不足之處就是生產力水平低下,集中表現在技術水平的低下。生態農業的發展非常依賴于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而這也正是集約型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提高和發展生態農業技術需要政府和高校給予充分的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對西部民族地區技術支援,培養生態農業發展的專家,專門指導西部民族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高校在產學研一體化中可以將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納入其體系中,不斷地對西部民族地區輸入技術和管理,實現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 生態農業建設;問題;措施;成效;山東青島
中圖分類號 S1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1-0238-01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生態文明建設再次成為亮點,三中全會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深化了“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相提并論,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和諧社會。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美麗中國愿景的必經途徑,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基礎[1-3]。青島市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黃淮海流域作物a地之一,產品在國內主要面向東三省、京津地區等。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其人口多,人均資源量少,經濟發展速度快與過多消耗資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強化生態意識成為當務之急。
1 青島市生態農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農村經濟高速增長,資源消耗過快,環境質量壓力大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屬溫暖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62.1 mm,屬嚴重缺水城市。每年夏秋季節雨量充沛,但春、冬2季降水少。近十幾年來,伴隨著農產品生產的迅速發展,農業用水量猛增,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同時農家肥使用減少,化肥使用量急速增長,但其利用率不高,不僅造成嚴重浪費,而且使土壤板結,地力下降,使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病害發生嚴重,同時也加大了農藥的使用量。這些因素造成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污染,也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
1.2 農民環保意識仍需加強
近幾年,為了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在提高產量、增加收入的基礎上,為加強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建設,青島市開展了農業技術人員到村到戶宣傳活動,對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態環境進行了大量宣講,但覆蓋范圍不足,使得一些先進生產技術未能得到有效推廣,在有的地區無法貫徹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農民環保意識的提高。
1.3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相對滯后
長期以來制約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沒有配套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環境目標的建設上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范,這樣就無法正確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進行準確的評價,也就談不上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懲罰。同時,對農產品的日常檢測機制也有待提高。
2 青島市生態農業建設采取的措施
2.1 加強生態文明意識教育
首先要從源頭做起,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使廣大農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農村營造良好的生態文明氛圍,尤其應注重在學校中進行環保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態文明教育機制,最好能從小學生抓起,從小培養其保護環境的意識。
2.2 找出重點,強化農業生產資料監管
針對近幾年市場上經常查出有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青島市開始大力整治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對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加強監管,實行定點銷售,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同時,開展農藥、種子、化肥農資打假護農行動。
2.3 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生產高標準農產品
青島市制定和實施了多項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并嚴格執行國家農業標準,建成市級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203處,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縣、場)13處,標準化生產示范帶動面積達14萬hm2,各類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年生產總量達到100萬t以上[4]。在強化生產的同時,在各級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對上市的蔬菜、水果、茶葉等農產品進行抽查檢驗,每年平均抽檢各類樣品2 000批次以上。各生產基地生產的農產品在上市前要進行自檢。
2.4 加強制度建設,明確責任
迄今為止,青島市已經制定地方農業標準100余項,制定并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187項,包括糧、油、果、菜、茶;其次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查體系、監管體系,建立起一支由市、縣、鎮、基地人員組合的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監管隊伍,明確責任目標,加大考核力度。
3 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的成效
隨著生態農業建議工作的扎實推進,不僅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的條件,提高了農村環境質量,而且也提升了青島市農產品質量。目前為止,全市已有現代農業園區695個,共有著名農業品牌166個,其中國家級名牌13個,省級名牌17個,市級名牌136個,中國馳名商標10個,省市著名商標31個。膠州大白菜等3個產品成為我國首批認定的中國名牌農產品。大澤山葡萄被評為“有較強影響力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膠州灣蛤蜊等農產品也享譽全國。今后還應加強對農業地理標志性產品的進一步挖掘及發展,加快研究推廣,才能進一步推進青島生態農業發展。
4 參考文獻
[1] 黃國勤.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探索[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2] 張志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建議[J].湖南農業科學,2013(11):117-120.
關鍵詞 豬—沼—菜;生態模式;示范應用;推廣
中圖分類號 S1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6-0261-02
沼氣是一種潔凈的生物能,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之中,廣大能源科技工作者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探索解決沼氣在厭氧發酵過程中的發酵池密閉、自動投料、沼氣安全收集、貯氣、出氣以及安全方便出沼液、沼渣等關鍵技術問題[1-2]。經過幾十年的攻關努力,20世紀末這些制約沼氣發展的關鍵技術均得到解決,我國成為世界生產沼氣生物能源大國,并受聯合國委托為不發達國家培訓技術人員,在世界各地推廣。為了推廣普及沼氣生物能技術,我國各級政府專門設有能源辦和能源研究所,投入大量資金扶持農村發展沼氣,把發展沼氣列為發展農業生產、開發“三品”農產品、凈化農業環境、提高農村衛生健康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地創造出各種以沼氣為紐帶的技術模式。結合舒城縣的“三農”實際情況,在縣農委能源辦的支持下,重點示范推廣“四位一體”農村能源技術模式,重點探索豬—沼—菜模式,同時探索了豬—沼—稻、豬—沼—魚技術模式的生產應用規律,并分析其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效益。
1 生態農業模式示范推廣的目的和意義
舒城縣歷來就是合肥市蔬菜和肉禽蛋魚等副食品生產供應基地?!笆晃濉庇直涣袨槭洕?,省委、省政府更加明確發展菜籃子工程是舒城農業發展的重點。全縣蔬菜、食用菌等生產面積達1.47萬hm2,大棚設施栽培占13.6%以上,最大的城郊連片設施蔬菜栽培面積就有200 hm2。同時,舒城縣歷來是水稻產區,全縣4.27萬hm2耕地中的70%種植水稻;全縣有可養殖水面1.8萬hm2,是全縣水域面積的40%。所以在重點改善和提升蔬菜產品的品質和產量的同時,改善和提升稻谷、魚產品的品質和產量也是全縣農業生產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另外,舒城縣的地理位置處于巢湖水系源頭,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還是省、市開發以“萬佛湖”為旅游中心的景觀、休閑、度假旅游重點縣。
以上這些方面都要求舒城縣要大力降低農業生產面源污染、提高農業生產率、推動農業“三品”(即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發展,從而提升農產品檔次,以便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要逐步實現這些目標,推廣普及沼氣開發及綜合利用技術,以土地資源為基礎,太陽能為動力,種養一體的生產模式,它既能生產清潔的沼氣生物能,滿足農民生產、生活對能源的需求,減少秸稈燃燒對大氣的污染,節約礦物能源消耗,又能把農業生產、生活中產生的人畜糞便、生活污水、秸稈等廢棄物轉化成沼液、沼渣優質有機肥、生物農藥、飼料,減少化學肥料、農藥、激素的使用,凈化了環境,減少了農業生產面源污染,又能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多方位地增加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對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3-4]。
2 豬—沼—菜技術模式示范推廣的措施與成效
2.1 建設示范沼氣池和配套豬舍
在縣能源辦的支持下,舒豐公司雙豐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隨著自身不斷地發展擴大,示范沼氣池的建設也不斷發展擴大。2003—2006年先后根據園區規模和示范的需要,建成4 m3(1個)和8 m3(5個)2種規格磚混結構的沼氣池共計44 m3。為了保證冬季產氣,分別建在試驗溫室和保暖向陽豬舍里。2008—2012年又建設80 m3塑鋼地下式沼氣池。磚混結構沼氣池配套建成豬(禽)舍400 m2,塑鋼結構配套建成豬舍4 000 m2。
2.2 示范推廣成效
2.2.1 沼氣、沼肥產出量。①沼氣:2003—2006年期間建成的44 m3磚混結構沼氣池,經統計平均年產沼氣4 800 m3(相當于1 600~1 900 kg液化石油氣),截至2012年6月已正常使用9年。2008年6月建成的80 m3塑鋼結構沼氣池,平均年產沼氣8 700 m3(相當2 900~3 500 kg液化石油氣),截至2012年6月已正常使用4年。②沼肥:經測算44 m3磚混結構沼氣池平均年產沼液110 t、沼渣18 t(相當于3.5 t三元復合肥);80 m3塑鋼結構沼氣池平均年產沼液200 t、沼渣33 t(相當于6.4 t三元復合肥)。
經統計,從2003年春季開始建示范沼氣池到2012年6月止,雙豐示范園共建成124 m3沼氣池,累計產出沼氣5.1萬m3,相當于17~20 t液化石油氣,若按5元/kg,為園區節約能源支出8.5萬~10.0萬元;產出沼液1 170 t、沼渣192 t,相當于37 t三元復合肥,若按2 600元/t計價為園區節約肥料支出9.62萬元。
2.2.2 “四位一體”開發利用情況。前后建成的124 m3沼氣池均與溫室、大棚、豬(禽)舍、廁所設計整合在一起,既保證沼氣池有充裕的原料供給,同時也保證沼氣池充分利用太陽能動力,在冬季有穩定的發酵產氣溫度,確保四季均衡產氣和提高產氣率,以保證園區生產、生活對沼氣和沼肥的需求。①沼氣利用情況:2003年最先建成的12 m3(4 m3和8 m3各1個)沼氣池生產的沼氣,因園區尚未通電,試驗示范用地僅為3.33 hm3,主要用于員工在園區辦公、勞動生產、生活照明、做飯、燒水等,以后陸續建成32 m3(4個8 m3)沼氣池產氣除了用于員工生活外,主要用在0.13 hm2韓式5聯棟溫室和2 hm2大棚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生產上,用于棚室補光、冬季輔助加溫和CO2施肥,保證冬季棚室各種蔬菜良種引進、新栽培技術引進試驗,還用于冬季養豬加溫熱水喂飼和最冷季節母豬產仔輔助加溫保證仔豬成活率等。2008年園區面積擴大到80 hm2,蔬菜試驗示范大棚面積增加到20 hm2,現代化溫室面積增加到8 000 m2,為適應蔬菜新品種引進、種苗快繁培育、先進栽培技術引進試驗示范之需,園區又建成80 m3新型先進的塑鋼沼氣池。所產沼氣主要用于棚室CO2施肥、補充光照和4 000 m2豬舍冬季熱水喂飼及豬舍加溫。②沼肥利用情況:2008年前示范園區共建沼氣池44 m3,每年平均產沼液110 t、沼渣18 t,其中80%用于2 hm2棚室蔬菜試驗示范生產。平均施用沼液510 kg/hm2、沼渣9 t/hm2,相當于每年平均施三元復合肥1 500 kg/hm2。2008年園區擴大規模后總共建成發揮正常效益沼氣池124 m3,年平均產沼液200 t、沼渣33 t,全部用于園區擴大后的1 hm2溫室和20 hm2大棚蔬菜試驗示范。相當于年平均施三元復合肥384 kg/hm2,并總結出豬—沼—菜技術模式。
前期所產沼肥有20%用于園區水稻、油菜等大田農作物各種試驗示范,相當于平均施三元復合肥300 kg/hm2,確保了水稻、油菜各項試驗示范正常完成,并總結出豬—沼—稻技術模式。
在養殖方面園區還利用0.27 hm2水面探索沼液養魚,水深約2 m,分層放養白鰱、花鰱、草魚、鳊魚、鯉魚和鯽魚等,定期用沼液4.5 t/hm2灑入水面,收到很好的效果,每年清塘捕魚量都在15 t/hm2以上??偨Y出豬—沼—魚技術模式。
2.2.3 效果效益分析。近10年來,由于以沼氣為紐帶,集能源、養殖和種植為一體,把沼氣、生物、肥料、飼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生產模式,為園區創造出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①蔬菜種植方面。園區前后引進蔬菜新品種逾400個、新技術逾60項,申報認證芥藍、菜心等19個品種“綠色食品”,特種專供蔬菜品種4個,年產各類精品蔬菜6 000 t,培育種苗2 000萬株,年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逾600萬元。蔬菜平均效益36萬元/hm2。由于蔬菜種植全部施用沼肥,且起到防治病蟲害作用,實現園區蔬菜不用農藥,至少節約農藥費用1 500元/hm2,年節約農藥費用2.5萬元左右。②水稻、油菜等其他農作物種植方面。據園區歷年承擔水稻、油菜等農作物品種、栽培等新技術試驗示范項目統計分析,因為施用沼肥,在產量和質量方面均較其他地方同樣項目有新提高。產量一般高出10%~15%,米質提高一個級別,菜籽含油率也有一定提高??稍黾有б?50~1 500元/hm2。③養豬方面。由于沼氣在冬季能給豬提供熱水喂飼,能保證肉豬維持正常生長,加速肥育速度,提高出欄率;又能給產仔母豬和幼仔豬取暖,保證了母豬產仔100%成活,在正常的濕度情況下,提高肉豬、仔豬的抗病能力,2007年全國豬藍耳病大發生,但園區無豬染病。前期園區每年出欄肉豬500頭,2006年以后每年出欄肉豬1 500頭,年創經濟效益20萬元。④其他效益方面。由于園區各種農事活動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而主要以沼肥為主,2008年測定園區土壤有機質上升0.8~1.0個百分點,并且杜絕了土壤鹽漬化出現,實現了園區零面源污染。由于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園區出現多年久違的珍稀鳥類如白鶴、黒鶴、啄木鳥、八哥、灰喜鵲、黑喜鵲、斑鳩、山雞等逾20種,在園區生息繁衍捕捉害蟲;還有少見的菜花蛇、烏鱧蛇和黃鼬經常出現園區,使園區少有鼠害發生。
2.2.4 生態模式推廣情況。10年來,園區通過以沼氣為紐帶示范“四位一體”技術,具體總結出豬—沼—菜、豬—沼—稻、豬—沼—魚3個技術模式在全縣推廣。在縣各級領導的關懷和重視下,通過現場參觀、辦培訓班在全縣推廣這3種技術模式。據初步統計,豬—沼—菜技術模式已達到2 000 hm2,其中最大的一片城郊就有200 hm2,為全縣蔬菜安全性、品質、產量提高做出有益的貢獻。豬—沼—稻技術模式也推廣近1 000 hm2,據推廣種植戶反應,稻米質量和產量都有很好的提高。豬—沼—魚技術模式也推廣有340 hm2左右,得到推廣應用的池塘養魚單位面積提高近2倍,深受池塘養魚戶的歡迎。
3 結語
通過以上以沼氣為紐帶的3個技術模式的示范推廣效果和效益分析??梢钥闯觯谵r村發展沼氣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提供清潔可再生生物能:沼氣能可解決農村生活用能,又能部分解決生產用能,其燃燒后的副產品CO2是蔬菜棚室生產優質氣肥,無污染。二是提供優質有機肥:沼肥完全可替代化學肥料,兼有緩、速肥優點,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保證農作物優質、高產、穩產。實現農產品“三品”化,保證農產品安全、優質、營養,促進城鄉人們身心健康。三是降低農田面源污染:沼肥既含有大量N、P、K肥料三要素,還含有各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質,是理想的生物農藥、生物激素,可以增加農作物和畜(禽)、魚的抗性和病蟲害的防治,結合其他物理及生物防治可以減少農業生產對農藥、激素的需求。四是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沼氣是以充分利用人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為原料,使其轉化成可再生優質生物能、有機肥、生物農藥,減少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改善和恢復生態環境,促進城鄉可持續協調發展[5-8]。
4 參考文獻
[1] 陳道友.沼氣生態農業技術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農業,2013(3):154-155.
[2] 陳月桂,陳霞.“豬—沼—菜”高效生態種養模式優點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9(24):288.
[3] 孟憲清,梁凱,趙惠斌,等.“豬—沼—菜”生態種植機械化技術的研究[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4):56-58.
[4] 孔凡標,沈軍,臧崢崢.生態循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淺談東??h桃林鎮“豬-沼-菜”循環農業模式的實踐[J].上海蔬菜,2012(1):8-10.
[5] 苗翠香,許彩蘇,馬小梅.“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的推廣應用[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3):107-108.
[6] 商春剛,張福彪.沼氣生態農業技術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