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5 10:29:07
序論:在您撰寫科學技術的源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價值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迫切任務,也是提高整體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镀胀ǜ咧袛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同時,也須關注數學的人文價值,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v觀古今中外教育,任何學科教育目標,都以德育為首,比如孔子的“六藝”;17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了培養具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的教育目標;教育家斯金納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干二凈,最后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边@個本質的重要內涵指的就是知識承載的思想、能力、素養品格。這些都要求數學學科在實踐中要深入研究數學知識所蘊含的德育價值,也就是說要從數學課程文化的角度來研究新課程,實施德育的滲透整合。
1.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內容
悠久的數學史創造了許多世界名家,并為數學教學提供了史料和基礎知識。同時新教材《函數》、《統計》等模塊中大量選入了我國社會建設成就的內容,特別是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經濟方面的數據,內容翔實可信,比空洞說教更具有實際效果。
2.數學教材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點,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去認識世界和探索問題
數學課程有它自身的特點:(1)數學能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數學教育能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品質。(2)數學知識所揭示的對應統一規律,數學內容所展示的現象和本質關系,數學變化過程中蘊含的量變與質變規律,都體現了事物的運動變化、相互聯系等觀點,為我們實施數學教學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提供了可能。(3)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教師在教學時要貫穿和體現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點,也要善于培養學生的辯證觀,能用辯證法的思想組織教學和評價學生。
3.數學教學本身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有機滲透德育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數學教師必須在“授業”、“解惑”的同時,結合數學學科特點進行“傳道”?!笆跇I”與“傳道”是每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業務素質和思想品質,又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而培養新一代具有良好數學素養的人才,數學教師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數學教師應是活教材,結合數學本身,深入挖掘數學知識內蘊的德育內容。實踐證明,通過數學具體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大有可為,脫離數學本身的特點進行空泛的說教,將會大大地影響教學質量。
二、德育滲透的原則
德育內容應有機滲透到教學上去,讓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因此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應當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第一,有機結合原則。
數學學科教學任務必須與德育大綱的任務有機整合,讓德育內容、過程、方法等完全融化在學科教學中。數學知識、技能是主線索,教師則應充分利用其與德育內容的內在聯系,抓準材料,精心設計,畫龍點睛,挖掘德育的滲透點實施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還應重視結合實際的應用,緊跟信息時代,不斷調整完善現實中顯性德育因素以充實數學教學。如圓錐曲線統一定義為:平面內到一定點F和到一條直線l(F不在l上)的距離的比等于常數e的點的軌跡。
當0
可以用多媒體《幾何畫板》進行動態演示,隨著e的逐漸增大,橢圓就逐漸扁平;一旦e=1,橢圓就“質變”成為拋物線;越過e=1這個“關鍵點”,就“質變”成為雙曲線,并隨著值的增大而開口漸大。因此我們可以把拋物線看成是橢圓和雙曲線之間的分界線,這正如零是正數與負數之間的分界線一樣。這樣處理的目的:幫助學生感知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對圓錐曲線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與批判性,掌握辯證法,培養辯證思維的素質。
第二,方向性原則。
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必須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導向,堅持全面發展的德育目標,突出并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堅持面向全體為主線,堅持以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影響學生,堅持引導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第三,循序漸近原則。
數學教學滲透德育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高中生學習數學興趣、思維各有特點,故應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從實際出發,注重實踐,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這樣針對性明確,不僅有利于各年齡段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道德選擇和判斷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認識層次,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如《統計》學習中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吸煙者與肺癌患者的統計案例進行未成年人行為規范教育。
第四,情感性原則。
人的認識活動與情感是緊密聯系的。課堂中單純傳授數學知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往往并不是很濃厚。教學中滲透德育應注意情感,創設產生情感的環境,促進認識的深化。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課堂中飽含真情,穿插介紹有關數學史、數學符號、數學思想、方法等的產生和發展等,這些往往可使學生思維興奮,興趣倍增。真情是認識轉化為行為的催化劑和橋梁,教師有情感的投入,講述娓娓動聽,就會使學生受到感染,激情洋溢,產生共鳴、認同,以至內化。
三、德育滲透整合的途徑
品德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學生思想品德的形式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內化過程。筆者以為滲透德育途徑最為關鍵是選擇滲透點,準確地發掘教學進程中的德育因素。
第一,以情激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1)各章節的第一節課學生剛學時,往往充滿新鮮感,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生動、具體、真實地介紹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為學生學習數學營造良好的氛圍。中國是文明古國,數學成就顯著。如計算圓周率,東漢張衡、三國劉徽、南北朝祖沖之等多位數學家為之進行艱苦探索,得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為準確的圓周率。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在1247年就編著《數學九章》,“楊輝三角”提示二項式系數的規律早西方數學家400多年,祖恒求幾何體積的獨特創見比意大利數學家早1000多年。近代徐光啟、李善蘭;當代的華羅庚、陳景潤所研究的數學領域居于世界領先的地位。教師飽含真情的宣講,能夠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熱情。
(2)組織講座專門講
數學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數學家嘔心瀝血孜孜探索的故事,也有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故事,又有我國古代的數學家為人類做出不朽貢獻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既能啟迪學生的智慧,又能拓寬學生的數學素材,體現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借助專題講座宣講,比如介紹數學家的鉆研創新精神及目前世界數學難題,介紹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生平事跡,華羅庚學歷僅是“初中畢業”,可他深鉆細研,成為當代國內外知名的數學家??杉顚W生發奮學習;也可介紹數學中的大量的美學原理及數學文化史在人類文明中的作用等。
第二,探索規律,大膽創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恩格斯曾經指出:“現實世界的辯證法在數學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學生到處都能遇到辯證法這些規律的表現。”這就要求教師不應把辯證法作為外來的東西引入數學,而應從數學內容與方法中發現辯證的因素,在數學中必須充分運用數學本身的辯證因素,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具體可以:一、開展變式習題訓練,讓學生在理論上明確,在實踐中領會;二、設計探索性、開放性問題。教師應大膽讓學生去探索規律,多讓學生解一些結論并不唯一的開放性問題。
第三,言傳身教,滲透科學態度、科學素質教育。
(1)從自己做起。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教師首先要有嚴謹治學的態度,方能教書育人。教學時運用數學語言要準確、精練;板書要有條有理,推理有據,書寫規范,時時事事給學生做出嚴謹求實的表率。
(2)從小事抓起。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態度,遇到難題要有堅忍不拔、刻苦鉆研的品質。哪怕是學生作業中一個錯別字、一個小數點失誤也要強調修正,從而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學生通過對數學問題的研究,能親身體驗數學研究的樂趣,同時在解題中能體驗到“以退為進,逐步調整”等解題策略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培養自己“能進能退”的開闊心胸,在逆境中分析、研究問題的良好心理品質。
(3)從身邊事做起。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身邊的物體,從生活中提出問題,收集有關數據資料,啟發引導學生討論、研究,并大膽創新,選擇研究性課題,能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學生數學小論文。
第四,借助信息技術,擴大視野,滲透現代科技德育意識。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至今日,已經為數學學科提供了現代信息教育的工具?;ヂ摼W上一些教育網站中有許多數學教育的素材,特別是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德育內容。教師應經常讓學生領略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文明的便捷,讓學生明白只有投身于學習現代科學的熱潮中,才能報效國家,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柳斌.中學教學全書(數學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2.
[2]王曉芬,劉國學.點點滴滴潤物無聲――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之中[J].教書育人,2000,(19).
【關鍵詞】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 文化價值滲透 素質發展
體育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優勢,對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達到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等多重目的。由此可見,在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中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資源,可以滿足大學生主體素質提高的需要,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一、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教學的概況分析
體育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技術和規范規則,利用必要的設施和用具,學習特定內容的過程。在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程是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羽毛球、籃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課程組成。
體育課程的教學任務首先是傳授給學生以某種或某幾種技能為中心的體質教育,可以鍛煉學生健美的體格,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體育課程的教學任務又不僅僅如此??傮w而言,體育課程教學是一個包括身體、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態度等在內的全面教育。因此,體育課教學既應注重培養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和鍛煉身體的方法,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還更應注重對大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如體育課教師可通過在寒冷的天氣下進行長跑比賽,加強對學生意志力的鍛煉,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組織一場激烈的球類比賽,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又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其實,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能起到提高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發展學生的理,豐富學生的智力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意志等作用。
二、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分析
通過對體育課概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體育課程中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這些文化價值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下面就文化價值的含義及體育課教學所蘊含的文化價值進行分析。
(一)文化價值的含義
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及其創造過程。體育文化則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主要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物質條件等。價值是人們對物質、文化需要的體現,價值的產生是由物質、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決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決定了人們需要的程度,決定了價值的高低。
(二)體育課教學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分析
第一,身心健康教育。在體育課教學中,不僅使學生能夠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而且可以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身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發展,提高身體素質和人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第二,團隊協作教育。在體育課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組織教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與精神,并能促進學生情感成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隊列隊形的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們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反應速度、動作準確和協調一致的能力;在體育游戲和各專項教學比賽中,特別是球類項目所具有的凝聚力,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都具有顯著教育作用。
第三,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學生在校期間體育價值觀的形成和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對畢業后乃至今后人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畢業后要步入社會,他們在職業教育階段樹立的終身體育價值觀,不僅引導著自身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而且還會影響周圍的一部分人加入到鍛煉隊伍中來,這對發展社會體育,增加體育人口,增進人們健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第四,社會教化教育。體育競賽本身就有嚴格的比賽規則,人們在競賽過程中必須按照規則執行。因此,這些規則在規范和制約著每個人的行為,在自覺和不自覺中改造自己的行為,增強了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能力。在體育課中教師通過各項運動的競賽規則講解使學生了解掌握并運用到比賽中。通過參與各項賽事活動能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學會處理人際關系,養成遵守社會規范的習慣。
三、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文化價值滲透的途徑分析
體育課本身蘊含的文化價值已經毋庸置疑,在體育課教學中注重文化價值滲透既可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又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就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文化價值滲透的具體途徑進行分析。
(一)提升體育教師綜合素質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實施者,其自身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所以,作為體育教師,第一要樹立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第二要端正教學思想,從適應社會需要培養人才的素質出發,樹立以育人為目標的現代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第三體育教師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科學理論。這樣,教師在執行體育教學任務時就會得心應手,提高教學效果,才能更好發揮體育教師在發展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二)完善體育教學內容,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現行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田徑、籃、排、足球和武術等項目,教學內容較單一、枯燥,技術性較強,趣味性不足。為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結合職業院校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增強運動的趣味性、健身性和娛樂性。一方面,開設盡可能多的項目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在教學中增強對學生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的教育,結合各項目教學特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勇敢、頑強的優良思想品質。另一方面,要把當前體育教育與終身體育教育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深刻理解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
(三)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現代的體育教學過程應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利用身心共同參與體育過程的有利條件,培養學生將來擔任社會角色所必須具備的體育素質,以期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目標。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采取各種措施,優化教學方法,運用豐富多彩、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如在練習中教師通過增大動作難度、運動強度,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在完成各種所能承受的運動中得到磨煉。
(四)加大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力度
體育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學校體育對學生的影響,決不僅僅在于課堂,還應有一個課外的廣闊天地。課外體育是課內體育的延續,讓課內體育和課外體育相互結合,使學生個體在不同環境中實現全面發展。建立以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為主線的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如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的“主人翁”作用。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內外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頑強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質及堅強的意志,發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
四、結束語
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高職生不僅就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其身體素質、意志品質等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加強職業技術院校體育課教學研究,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通過提升體育教師綜合素質、更新體育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等途徑,可以更好促進體育文化價值滲透,以最大限度發揮體育課文化價值在發展學生素質教育系統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學改革;證券投資分析;對策建議
目前,我國職業技術院校正從規模和數量的發展向規范化和提高質量的方向發展。課程是育人的方案,它與作為育人過程的教學一起成為達到教育目標、實現教育目的、完成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之一。課程活動體現著人類教育活動的基本特征――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因而,課程活動作為先于教學活動的預設育人方案的規劃,對于教學的正常運行有先導作用。證券投資分析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對于我國職業技術院校的正確定位、辦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職業技術院校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改革的現狀分析
1.1 課程內容稍顯呆板
目前,市場上的教材幾乎都是國外投資理論的翻版,在我國證券市場上有些理論似乎不太適用,機械、教條地照搬,甚至會誤導學生。特別是,我們現有的教材對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國外理論的介紹過于呆板,甚至相互傳抄的現象較為嚴重,而對價格運動本身的研究做得不夠,這急需扭轉。另外,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快、變化大,許多新事物不能在教材中及時反映出來。
1.2 教學手段有待改進
證券投資分析教學一直沿用的是“粉筆+黑板”的傳統模式,但在講解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時會涉及大量的圖表,而且這些圖表在黑板上畫比較困難或根本不可能,結果造成學生聽課效率低,教師講課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局面。證券投資分析課程講授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提升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但我國大部分院校教學手段比較落后,沒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內容和提高教學效果。
1.3 實習實訓環節需要加強
我國目前很多院校金融證券專業的實驗室建設相對滯后,即使有了金融證券類實驗室,部分院校也沒將其看作專業教學的正常投入,而是將它主要用于創收。同時由于師資的缺乏,導致了很多院校的證券投資分析教學目前仍然停留在課堂講授上,實驗操作、模擬交易、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嚴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網絡教學資源亟待開發。
2 職業技術院校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改革的對策建議
2.1 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習興趣
從職業技術院校學生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圖文、音像、視頻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的教學工具,再結合現實的證券市場案例加以講解,既便于學生理解又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成為參與其中的一份子。例如,在每節課剛開始,讓學生來介紹證券市場最近的行情動態,最新發生的事件以及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由教師作出點評。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不太成熟的證券市場來說,及時掌握市場的各種訊息很重要,因此每節課安排一定的時間給學生交流,既能突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能鍛煉其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2 改革相關課程設置,完善課程內容
專業基礎模塊應包括: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投資銀行學、證券投資基金等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專業必修課程。專業技能模塊應包括:證券投資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公司理財、衍生金融工具、證券法律法規等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設為選修課程。同時從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考慮,應鼓勵證券專業的學生掌握跨專業知識。通過專業輔修模塊和第二課堂來擴充知識面輔修的方向,主要包括法學、財務會計、信息管理、市場營銷等,使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同時具備法學、財會、信息管理、市場營銷的知識結構,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競爭需要。 同時,編寫并選用適合我國國情的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材。
2.3 明確實訓任務,落實實訓成果
實訓課程的開展應根據每次需要完成的不同任務及其難易程度由長短不同的課時組成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完成一個任務目標。根據前文分析的工作任務,基本上是由軟件操作、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公司分析、K線分析、形態分析、常用指標、綜合實戰任務模塊組成。歷經四個環節完成一個任務模塊,八個任務模塊組成一個實訓體系,真正落實通過實訓來讓學生掌握工作技能的目的。此外,還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模擬證券投資交易大賽,讓學生在賽中學,以賽代訓,綜合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
2.4 改進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
為更好提高教學效果,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討論、模擬炒股及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手段。 案例分析討論是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雙向受益的過程,通過互動,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的作用。模擬炒股教學方法可使學生對證券投資產生切身體會及增強操作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豐富和擴展書本知識。目前部分證券公司網站和專業財經網站都提供網上模擬炒股的程序,可利用這一條件對學生進行訓練。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完全可以將以上理論,結合市場的實際材料,用立體的圖表編寫出圖文并茂的講義??梢?,這一教學方法可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5 豐富考核方式,動態考查能力
對于該課程的理論考核,應以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證券投資分析科目的重點為綱,鼓勵學生以證代考,對于那些通過了該科目從業考試的學生可以免于其參加理論考試。另外,課程的實訓環節在期末總評中應占有一席之地,要動態地考查學生在實訓環節中的綜合表現。證券投資分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為了達到課程應有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正視現存的一些問題,并積極從多個方面加以改進,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其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尚運生.關于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的思考[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0,(4)
[2] 于志武.開放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1,(8)
[3] 沈雪達.對證券投資課程建設的探討[J].中國證券期貨,2012,(11)
關鍵詞 軟式排球 硬式排球 實驗研究 教學改革
引 言 排球是我院高職學生體育課中的必修課,近幾年由于我院高職學生人數增長較快,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都參差不齊,絕大多數學生在中學就沒接觸過排球,連基本的傳、墊球技術都不會,沒有排球基礎。初學者在學習時因為技術動作不到位,容易造成紅腫和挫傷等問題,這就影響了學生對排球學習的興趣,降低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給硬式排球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排球選項的學生逐年減少。軟式排球是一種新興的運動項目,它球體輕軟、手感舒適、飛行速度慢,技術容易掌握,規則寬松,健身性、娛樂性強,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關注和喜愛。因此,利用軟、硬式排球結合進行教學給我們探索學校排球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適合在高職院校廣泛開展。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學院高職11級兩個班的8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為實驗班(40人),另一個班為對照班(4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期刊網、知網和萬方論文數據庫等,查閱了大量有關軟式排球的相關文章和資料,為教學實驗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實驗教學前對11級高職學生座談了解情況,并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為95%,發現問題,提出實驗教學方案。
1.2.3試驗對比法
根據實驗設計,實驗班采用軟、硬式排球結合教學,對照班采用硬式排球教學,兩組采用相同的教學時數、教學內容、進度和手段,進行16周32學時的教學實驗,最后對教學效果進行對比。
1.2.4數理統計法
教學實驗中對實驗班、對照班相關基本技術、教學比賽效果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獲取有依據的數據指標。實驗教學后,對兩班再次進行座談進行心理對比得出結論。
2統計結果與分析
2.1 對學生喜歡的常見運動項目的調查
表1 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
籃球 軟排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硬排 健美操
男生
213人 人數 52 35 40 30 27 21 8
% 24.4 16.4 18.8 14.1 12.7 9.9 3.8
女生
72人 人數 12 22 6 7 11 4 10
% 16.7 30.6 8.3 9.7 15.3 5.6 13.9
合計
285人 人數 64 57 46 37 38 25 18
% 22.5 20 16.1 13 13.3 8.8 6.3
從表1可見,軟式排球在學生喜歡的常見運動項目中是學生比較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且最受女生的歡迎,喜歡軟排的學生遠遠超過了喜歡硬排的學生。這是因為,軟式排球回合球多,趣味性強,不易受傷,競爭激烈,適合不同水平,不同人群的需要,符合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而硬式排球對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要求高,并且速度快,球體硬,接球時前臂會疼,傳球或擊球時手指容易受傷,這就使學生容易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造成課堂上的練習氛圍不夠,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受到抑制,從而使得硬式排球受到學生們的冷落。
2.2實驗教學中實驗班、對照班基本技術掌握情況對比
表2 墊球、傳球、發球三項基本技術統計表
墊球 傳球 發球 綜合成績均分
技評成績均分 達標率 技評成績均分 達標率 技評成績均分 達標率
實驗班(40人) 87.6 96% 84.8 95% 77.5 89% 83.3
對照班(40人) 79.7 92% 77.3 90% 73.8 86% 77
差異 7.9 4.0% 7.5 5.0% 3.7 3.0% 6.3
從表2可見,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各項基本技術技評、達標率及綜合成績評定各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實驗班明顯要好于對照班。因為實驗班在軟、硬式排球結合教學中,首先用軟式排球進行技術動作的學習,完成動作技術定型,然后再進行硬式排球技術動作的學習和練習,學生對硬式排球的接觸學習有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消除了初學者對硬式排球來球的那種恐懼感,達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軟排球體輕軟、速度慢、手感舒適、容易掌控,學生長時間練習也不會有疼痛感,能能保證練習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學習動作的要領上,增強了練習積極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另外,軟式排球的墊、傳發球技術相對硬式排球來說,對手型、手指、手腕和全身協調用力的要求較低,在學生學習初期,能加快對學習排球基本技術的掌握。
2.3軟、硬教學比賽效果的對比分析
在完成了教學實驗后,對實驗班分別進行了軟式排球和硬式排球的教學比賽。采用三局兩勝和每球得分制,25分為一局,統計結果如下表。
表3 軟、硬式排球教學比賽效果對比表
回合球(平均) 最長時間 比賽時間(平均)
軟排組 4.7次/球 30min/球 21.3min/局
硬排組 2.5次/球 18min/球 12.8min/局
差異 2.2次/球 12min/球 8.5min/局
從上表可以看出,軟排比賽的回合球次數、每球最長時間和比賽時間明顯多于硬排比賽。軟排比賽中的比賽氣氛、娛樂性和激烈程度都比較理想,而硬排比賽在各方面效果都較差。
3實驗班、對照班通過實驗教學后的心理對比
實驗教學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座談。實驗班普遍認為:軟、硬排結合學習動作技術容易掌握,能夠達到軟排――硬排的自然過渡;軟式排球球體軟,手感舒適,娛樂性強,練習能夠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有成就感,課余時間也喜歡活動。對照班普遍認為:硬排球體太硬,易受傷,不好控制,排球課太枯燥不感興趣,為了體育課成績而被動練習,課堂氣氛差,課余時間不活動。
可見,針對當前我院學生現狀,學生普遍愿意接受排球課中運用軟、硬排結合的教學方法,且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更偏向于對軟式排球的學習及課余活動的喜愛,所以,體育課中軟式排球教學的引入需要向縱深發展。
4結論與建議
4.1經過教學實驗研究發現,在排球教學中結合軟式排球教學能夠對硬式排球教學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得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適合在排球教學中推廣,也可在硬式排球教學的前期先安排軟式排球的基本技術內容,再進行硬排學習。
4.2軟式排球在教學實驗中受到同學們的親睞,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比賽較激烈,學生能踴躍參加,課堂氣氛活躍,且學生在課余活動中已與軟排結緣。所以,應加大軟排教學力度、教學時數、進行專門性選項學習,把軟式排球的內容納入到教學計劃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高職一、二年級的學生實行軟式排球選項課教學,使軟式排球在校園得到廣泛推廣。
4.3加強軟式排球師資力量的培訓,教師要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努力提高和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提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為軟式排球的開展做好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排球管理中心 軟排介紹(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2.葛春林 對我國開展軟式排球運動的回顧與思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3.楊薇 論軟式排球在學校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中的優勢及作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每月定點連續隨機抽樣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該問卷選取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每月分別抽樣30例調查住院滿意度,該時段內共調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實施“HIS”護理模式服務前(實施前)共調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齡18一84歲,平均(45.38±15.25)歲。2012年1月一12月實施“HIS”護理模式服務后(實施后)共調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齡19一82歲,平均(44.71±15.67)歲。兩組數據基線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調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規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調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護理服務。
1.2.1 常規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常規胃腸疾病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熱情接待、積極完善相關檢查,給予胃腸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指導,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疼痛的護理,鼓勵多活動、早活動,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種管道的護理,飲食、疾病康復健康知識等指導。
1.2.2 "HIS”護理服務“HIS”護理服務較常規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在以下7個方面有所改進。
①信念(conviction:堅定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信念。全程覆蓋貼心護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熱情接待、加強術前溝通以及責任護士的快速康復圍手術期護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隨訪工作,開展諸如針對腸造口患者的華西大講堂、針對慢性感染傷口患者的出院后傷口換藥延續服務。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醫護一體化合作?!癏IS”護理服務模式中強調醫療和護理共同協作,通過改變晨會交班形式、進行醫護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級護理。
③關懷(care):注重關懷患者身心需求?;颊咦≡浩陂g或多或少存在焦慮和恐懼心理,對此,我們開展了責任制整體護理,使得患者與負責護士相對固定。
④溝通(communication:永不斷線的溝通??剖易o士在工作之余積極動手制作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胃腸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視頻等,以加強患者與主管醫護人員的溝通;開設具有胃腸外科特色的醫護懇談區,每周舉辦2一3次由科室年輕醫生、護士共同進行的胃腸道疾病專科互動講座,將健康知識講解與患者答疑相結合,解決患者住院期間的問題;此外,每間病房還配有溝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參加懇談會的家屬提問,責任護士和病房護士長在1一2個工作日給予回復。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誠的行動取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胃腸外科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取得患者信任的業務學習,提升其專業技術能力和護患溝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間取得信任,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學利用資源最大限度的達到醫護患三者的便利。開展基于患者舒適的胃腸疾病加速康復外科:不常規安置胃管、術后盡早拔除尿管、術后限制靜脈補液量、盡早進食。
⑦滿意(contentment:良性循環多方滿意。護士們在患者住院體驗上根因分析,開展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
1.3 評價方法
比較并分析“HIS”護理服務實施前后兩組患者間住院滿意度。滿意度調查表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護理質量控制管理院內自測滿意度調查表,設有統一指導語,包括14個條口,每個條口的回答結果分為“滿意”“較滿意”“較不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未涉及)”。各條口單項分數計算公式為:滿意度=[(滿意條口數+較滿意條口數x0.8+較不滿意條口數x0.6+不滿意條口數x0.4+很不滿意條口數x0.2)/總條口數一未涉及條口數)x100%,總滿意度為第14條口患者住院期間對于病房護理工作的總體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度越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先檢查數據正態性及方差齊性情況,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之前共調查360例患者,其總滿意度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之后共調查360例患者,其總滿意度為(97.92±6.23。實施后滿意度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001,P<0.05。調查表中14個條口的滿意度均較優質護理服務實施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護理質量是醫院質量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衡量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如何提高日常護理工作中的服務質量是提升患者住院體驗需要改進的迫切問題,護理人員創新性地提出“HIS”護理服務模式,探索胃腸外科臨床護理的重點??平ㄔO之路。
3.1 “HIS”護理服務模式的優勢
“HIS”護理服務模式強調堅定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信念,促進護士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解決患者的問題。全程、貼心的護理服務使得患者住院期間更為舒適放松,增加的延續護理內容更是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幫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時“HIS”護理服務模式還強調醫療和護理共同協作。在臨床醫療過程中醫療和護理是密不可分的兩個主體,在治療疾病、維護健康的過程中發揮同等重要的作用。"HIS”護理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出團隊的優勢,以先進、精湛的治療、護理技術服務患者,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費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時提升住院體驗。針對患者住院期間或多或少存在焦慮和恐懼心理,責任護士不僅對患者的機體進行護理,還對患者的心理、社會關系和家庭生活狀況等進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復需要,給予最佳護理。護患溝通路徑化管理能責任到人,敦促護士主動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護士依據共同遵循的溝通模式,可以不斷對教育內容進行評估、計劃、實施、評價、再教育,保證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時間內實現并達到預期效果。
在“HIS”護理服務模式實施過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醫療服務質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夠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達成。此外,新的護理服務模式更加順應多學科協作發展趨勢的發展,加強患者、家屬、臨床醫師、護士、麻醉師等相互合作,利用現有臨床手段對圍手術期各種常規治療措施進行改良、優化和組合,可以達到減少或減輕外科手術打擊的效果。
3.2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促進患者滿意度提高
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和醫療市場化,患者的角色發生了向醫療服務消費者的轉化,在護理服務中應尊重患者的需求,體現醫療服務系統人性化?;颊咝枰o士關心、尊重和理解,需要獲取有關自己疾病的相關知識,需要尋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慮時得到安慰等,需要護士提供系統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顧。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是影響患者滿意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眾所周知,滿意度可以表達患者對所接受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反映護理質量水平,因而成為現代醫院質量管理的金標準。本研究結果顯示,“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后患者的滿意度高于未開展前滿意度,說明在胃腸外科重點專科建設中應用“HIS”護理服務模式不僅可以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還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間感受,提高滿意度。
3.3 護理人員參與護理重點??平ㄔO的積極性轉變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浪潮賦予了新時代的護理人員更深層次的歷史使命,加強自身醫德的職業素養,將服務意識滲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級護士用實際行動對重點??平ㄔO的最佳支持。這與多項研究中強調的護士參與全過程質量控制,提高護士工作責任心和業務素質,調動全體護士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觀點一致?;顒娱_展以來,護士對待工作更加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將科室快速康復流程,傷口治療、靜脈治療等??谱o理范疇的理論與臨床實際結合,夯實基礎護理,從為患者洗臉、梳頭等細微之處著手,耐心細致地維持患者住院期間整潔有尊嚴的生活;再結合專科知識進行住院流程再造,從減少患者的痛苦,點滴之間著手,縮短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間的舒適度,將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緊密結合,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從而提高住院滿意度。
3.4 “HIS”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前景展望
關鍵詞:測控技術;儀器
一、測控技術與儀器的研究現狀和發展概況方向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一門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皽y控技術與儀器”是指對信息進行采集、測量、存儲、傳輸、處理和控制的手段與設備,包含測量技術、控制技術和實現這些技術的儀器儀表及系統。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涉及儀器學、電子學、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信息與控制技術等多項技術,這些技術涉及多個學科領域。測控技術是一門應用性技術,廣泛用于工業、農業、交通、航海、航空、軍事、電力和民用生活各個領域。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需要,測控技術從最初的控制單個及其、設備,到控制整個過程,乃至系統,特別是在當今現代科技領域的尖端技術中,測控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屬于工程技術專業,是建立在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以工為主、多學科綜合的專業,它主要研究各種精密測試和控制技術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藝。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在測控技術的應用研究中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測控技術是直接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應用技術,它的應用涵蓋了“農輕重、海陸空、吃穿用”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儀器儀表技術是國民經濟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斗力”以及法制法規中的“物化法官”。計算機化的測試與控制技術以及智能化得精密測控儀器與系統是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研究、管理檢測監控等領域的重要標志和手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測控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并稱信息科學技術的三大支柱,而測控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源頭,是信息流中的重要一環,為信息技術的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儀器儀表是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邊緣性學科,以信息的獲取為主要任務,并綜合有信息的傳輸、處理和控制等基礎知識及應用,“儀器儀表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工業的源頭?!笨茖W技術發展史實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歷史、也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技術的發展首先取決于測量技術的發展。近代自然科學是從真正意義上的測量開始的。許多杰出的科學家夢都是科學儀器的發明家和測量方法的創立者。測量技術的進步直接帶動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二、廣東測控技術與儀器面臨的機遇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在各領域對測控技術有更多更關鍵的應用。制造業的產業化發展,產品大批量生產的特點是循環作業和流水作業,要讓這些自動起來,就要求加工生產的滅個階段自動檢測工件的位置、尺寸、形狀、姿態或性能等。為此,需要大量的測控裝置。另一方面,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工業興起,就需要大量的測控儀表。自動化儀表開始標準化生產,按需構成自動控制系統。同時,此期間還誕生了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在其中都有重要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儀器儀表從只能進行簡單的測量、觀察開始,已成為測量、控制和實現自動化必不可少的技術工具。為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儀器儀表已從傳統的應用領域擴展到了生物醫學、生態環境、生物工程等非傳統應用領域。21世紀以來,一大批當代最新的技術成果,如納米級的精密機械研究成果、分子層次的現代化學研究成果、基因層次的生物學研究成果,以及高精密超性能特張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和全球網絡技術推廣應用成果等相繼問世,是儀器儀表領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促進了高科技化、智能花的新型儀器儀表時代的來臨。
三、個人對測控專業的理解和就業意向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在報紙雜志上經常出現測控技術這四個字眼,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正在欣欣向榮地闊步前進,報紙媒體大力地宣傳著。當然,航天測控是離我們一般測控專業很遙遠的,然而我們可以了解,現代社會正在奮力向智能化發展,智能化的前提就是機械的自動化。要使得機械得以自動化,就要依靠測控技術。測控技術包括兩個主要方面:測量和控制。這兩項是任何一個機械工作必須完成的。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項任務,任務信息的獲得要依靠測量,任務的自動化完成要依靠控制。我認為,測控是一個國家技術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哪個國家的測控技術先進,那么該國就擁有較強的競爭力!測控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是個必然,就在這幾年必然會顯現出來。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到技術學校、研究單位、生產企業、管理部門,從事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設計、生產、應用、經營、管理以及質量檢測與技術監督等工作。
四、對測控專業的個人意見和建議
形成本專業的培養特色:本專業遵循“測控一體、光機電融合、計算機信息化特征”的專業定位,以機械學、電子學、光科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檢測技術、控制技術、光電技術以及儀器設計與運用為主要技術手段,強調學生堅實的多學科理論基礎的獲得,著重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造就,突出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工程技術應用方面的訓練。
參考文獻:
模式。
關鍵詞 大學生;成果轉化;科技傳播;協同創業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5-0221-02
科技作為拉動國家經濟增長和綜合國力提升的有效手段,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家政府關注的重點。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21世紀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也被國家日益重視。在國家的倡導下,各部委部門、各級職能部門,制定出臺了多種多樣的政策和措施,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旨在培養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能力,并鼓勵其進行技術轉化,大學生通過專利成果轉化、技術創業的案例屢見不鮮,相應地高校中開展和從事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的大學生數量和規模穩步增加、參與形式也變得豐富多樣。通過專利成果轉化與科技傳播協同創業成為一種新趨勢。
1 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與科技傳播協同創業優勢
科學技術始終是國家科技綜合實力的重要衡量指標,一直是國家科技領域工作的重點。國家對于公民或科研機構開發科學技術一直秉持支持態度,出臺了多種形式的鼓勵措施。專利成果轉化與科技傳播協同的協同創業模式符合國家支持的導向,是國家支持和倡導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在國家的倡導下各級職能部門也出臺了有效的扶持措施,國家通過加大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財政投入、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導,倡導高校重視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并鼓勵大學生通過專利成果轉化獲取技術。來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業。例如國務院明確工商注冊資本登記取消資金限制,降低創辦企業準入門檻,同時更加大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提供創新創業便利條件。
傳統行業領域的自主創業主要通過市場化的商業經營模式開展,除了需要充裕的時間、資金及人脈支持,還需要專業化的工商稅務、市場競爭、風險規避等諸多知識、經驗和能力,需全身心的投入。高校大學生雖然具有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接觸新事物快,理論水平高的優勢,但是由于處于高等教育階段,在學校以課業為主,無法做到全脫產創業,同時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群體而言,在企業管理和經營知識儲備上均有所欠缺,從事傳統行業領域顯然是不具備優勢的。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和科技傳播,承接企業項目研發、合作或者技術入股轉讓合營,具有更加長期和穩定的優勢。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技能和科學技術的自身獨占特性優勢,科技創新與技術協同創業模式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學生創業的市場穩定性,受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創業者的親睞。
2 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及科技傳播制約因素研究
分析
2.1大學生群體自身研發能力和轉化意識不足
據調查結果顯示,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沒有興趣、覺得沒有用、成了大學生對科技創新以及科學技術轉化主要認知。鑒于我國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模式,以及現有的大學教育整體態勢,在步入高等教育前接受中等教育的大學生們,在科技創新能力的基本素養,是亟需提高的。大學生交叉創新意識薄弱,也成了制約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主要需要交叉學科的能力培養,不僅涉及到自然科學方面,同時更加涉及到社會科學方面,往往需要結合自然學科和社會科學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大學生群體在校內的交際面和科技創新人脈的儲備,也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在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上有所突破。在對數據的整理和研究中發現,從源頭而言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科學技術能夠成型的源頭,大學生科技創新需要引導,科學技術的轉化需要進一步系統的規劃,擴大科學知識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知曉度,只有首先抓好大學生科技創新技術,才能進一步的有相應的科學技術方法,從而實現大學生科技創業的可能。
目前而言,由于知識和視野受到限制,大學生在從事大學生科技創新研發成果轉化選題的時候,存在盲目的現象,導致研發出來的科技成果沒有市場應用轉化的前景,從而加大了科技研發成果的市場轉化難度,致使大批量的科學成果,無法被有效轉化。還有就是大學生科技研發產品、研發成果雖然具有較強的市場應用價值,由于信息資源、以及財力物力缺乏有效的支持,現有的科學技術有時候無法實現轉化,欠缺必要的技術和資源指導。對科學技術申請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對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過程的概念并不清楚,較多的同學因為不了解覺得很神秘,這些因素導致了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能力的信息閉塞。從而未能使其順利的進行市場的轉化和有效
引導。
2.2 大學生自身資源、人脈有限,缺乏必要的有效引導
各高校先后設置了相應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例如《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供學有余力的同學進行申請。通常情況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分為自然科學類,科技制作類、人文社科類研究。大學生通過自主選題以及教師選題的方式進行項目申報書的撰寫。然而高校大學生提交申請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中,在自身的研究條件下無法完成的更好。
就目前而言,一是要加強對大學生選題的引導,通過練習對接教師的科研項目中的子課題以及相關的課題的延伸和綜合,提升大學生研究項目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圍繞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的實際需要,進行非均勻的基金項目劃分工作,改變傳統的不論大小,統一一刀切的形式,將大學生科技創新的資金實際使用到位。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從事科技創新研發的時候,需要技術以及相關硬件條件支持?,F有高校運行機制應充分合理使用高校的科研設備以及教師指導資源,協助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研發,促使其專利成果轉化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向科學申請技術方面轉化的支持力度,促使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更好更加平穩地的向科學技術
過渡。
2.3 在校大學生于社會市場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
技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對于市場的反應滯后,要加快對技術市場環境的預測監管機制,形成一個有需求有研究,有研究有科學,有科學有轉化的一套盡力而為的推動推手,就要建立起一套高校自身和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引導機制??茖W技術的開發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創新,需要滿足技術的“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等相應的硬性要求,同時對于科學案件的申請也是需要專門的業務知識,常常有科學機構來完成對科學的文件撰寫、提交,但是由于科學技術的申請相對復雜,科學機構需要收繳一部分費用,因此造成了科學申請成本的增加,打消了大學生科技創新研發向科學技術轉化的積極性。
例如現有的科學案件的申請,已經由傳統的紙質文件申請,轉變為現在的電子科學申請,網絡時代的來臨,加快了科學申請的速度同時也提高了對科學申請人綜合素質的要求。有鑒于此,大學生進行科學技術研發的過程中,在完善自我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需要熟悉科學的申請流程,加強對科學法和知識產權法的學習,需要進行有重點的突出學習,從而才能夠更好地保證研發出來的科技創新產品能夠及時申請成為科學技術,充分穩定保障科技創新成果,為后續的科學轉化奠定相應的
基礎。
3 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和技術協同創業模式
大學生科技創新產品需要引入外力進行推波助瀾效益,協同創業模式一方面充分使用校內的教師資源,要引入高校專家、學者、例如教授、高級工程師,通過加大教師教學實踐補貼,讓教師成為大學生科技創新路上的技術引導者,借助教師科研的經驗和思維模式,通過教師的引導,更進一步地激發和提升大學生從事專利成果轉化的能力,對大學生原始的科技創新研發作品的性能做進一步的優化和驗證,進行二次開發設計,符合工業或者市場的使用,其具有更加科學、合理、經濟的特點,使作品形成產品,以便于同市場進行更好地接軌,獲得企業孵化的親睞。
協同創業同時探索“雙導”牽引制。通過社會邀約、特聘的方式,開放理念,著力聘請社會上具有突出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推廣和營銷能力、手段、資源的社會專家,同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轉化產品進行對接,促進產學研用同步協調接軌,實現在專利成果轉化的源頭有作用,在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的過程中有指導,在研發之后又轉化,轉化之后能夠形成創業企業的配套推動模式,在大學生創業扎根生存、市場開拓,銷售營銷及后續的創業過程中予以全程指導、并可通過其引入一定規模的風險投資,將科技創新產品的科技創業做到資源最大化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需要對科技創新產品進一步進行市場推廣研究,根據科技創新產品類別特點,設置大學生科技研發和科學技術轉化協同創業營,對其自身的科學技術申請進行培訓,同時進行開設相應的科學技術向企業創辦轉化過渡的培訓學習班,以提升廣大大學生群體科技創業的意識和知識儲備,為大學生群體開展科技創業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4 結論
在現有的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下,基于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科技創業即將成為大學生科技創業的主要潮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科學技術研發,符合大學生創業的實際需要,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創業渠道,而且能夠促進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但目前而言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過程還缺乏有效的必要的溝通互動協調機制。
通過大學生自身的科技研發能力基礎,結合高校和政府的有效引導,建立起一套溝通協同機制,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能力,并把控研發源頭和方向,加快加深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進程和轉化程度,并探索高校與政府職能部門的專業對接,引導相應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科學技術進行協同創業,在創業過程中反促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無法創新或者不具備創新能力,都必將成為制約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瓶頸,要結合大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進行引導。然而克服這個困難,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通過高校間、政府職能部門、大學生群體自身的協同工作,探索大學生科技創業、低風險創業的工作機制和機理,實現大學生科技創新研發和科學技術轉化協同創業的模式。
參考文獻
[1]柴徑.以點帶面推進創業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2(10):38-39.
[2]范賢超.教育創新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94-197.
[3]國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團.回歸工程多樣化宏觀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
[4]朱高峰.談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
[5]劉連新.對本科工程教育人才素質及其培養模式的思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
[6]李士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5(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