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0 10:35:41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治理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初的“禮”具有道德和法律的雙重性質,從內在和外在兩方面規范著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秩序。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禮”的外在強制逐漸減弱而內在規范卻日益增強和完善。提倡禮治的儒家通過以仁釋禮,把禮從外在的規范約束解說成人心的內在要求,提升為生活的自覺理念,使人們依據禮義文化機制回歸生命的意義世界,從而確立一種精神信仰。在這種倫理規范與心理欲求合而為一的內在精神信念支持下,使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理念的和諧社會的內在和諧得以實現。
傳統的中國社會,從政治學的方面看,是一個“人治”的社會;從社會學的方面看,是一個“禮治”的社會。論文百事通在這樣一個社會里,社會秩序的維持主要靠傳統的禮,這樣的秩序自然要強調修身、提倡克己和注重教化。
一、禮治的歷史淵源與內涵
“禮”起源于氏族社會末期的祭祀儀式。西周時期,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規范,“禮”和“刑”共同構成了當時社會法律體系的基礎?!岸Y”發揮積極主動的教化功能,“刑”則發揮消極被動的制裁功能?!岸Y”對于社會成員的舉止言行提出正面的指導性要求,明確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而“刑”則對社會成員背離‘禮”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懲治與處罰。
儒家一貫主張禮是為政的重要基礎,禮與治國密不可分?!叭藷o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國之治亂,全系于禮之興廢”。在周代,道德就其形式來說,表現為大規模的、系統化的禮。但三代之禮不下庶人,在春秋時已然崩壞,無恢復可能,在復雜的社會生活條件下,思想家們開始對道德規范加以理論的解釋和宣傳,并使道德規范明確化、系統化。孔子主張維護周禮,想通過重建禮樂教化的努力,徹底轉化現實政治的權力結構,讓互信互賴的道德意識取代強制性的統治模式而成為社會穩定的基礎,這正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孔子提出“為政先禮”,認為禮是國之所以昌、人之所以立的根本??鬃影阉膿碜o禮的主張集中成為他所謂“正名”的理論,明確提出為政之道以“正名”為先,認為治理國家必須首先“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因此,“正名”,是正禮治秩序之名,就是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但是通過“正名”建立的“禮”,僅僅是外在的強制性的制度,孔子認為,“禮”不僅應該是人們自覺地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應該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感情在外部的恰當表現。
二、禮治通過以仁釋禮確立一種精神信仰
為了使禮反映人們內心的道德感情,孔子提出“仁”的概念,以仁釋禮,將禮的強制規定與仁的自我要求融為一體。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核心,是理想人格,是解決人際關系問題的最高準則。按照孔子的解釋,“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孝悌??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并指出,“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把在家孝父從兄與在外尊君事公卿聯系起來??鬃诱f“孝慈則忠”,孝親與忠君的關系是同體異用,君臣如父子,對父能孝,對君就能忠,對君主的忠是對父孝的自然延伸,國家君臣關系是家庭父子關系的放大??鬃诱J為,能夠實行孝悌,并把這種品德影響到他人身上,這也就是參與政治了?!捌錇槿艘残?,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當政者應致力于孝悌這個根本的基礎。二是愛人??鬃诱J為:“仁者愛人”,“古之為政,愛人為大。”孔子主張從“親親”出發,由親近愛敬自己的父母親人,推而廣之,到愛眾人,即所謂“泛愛眾,而親仁”。愛人實行起來有兩個方面效果:在消極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我不愿意別人怎樣對我,我也不怎樣對別人,這就是孔子所謂“恕”;在積極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我愿意別人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對別人,這就是孔子所謂“忠”,這兩方面合起來稱為“忠恕之道”?!爸宜≈馈本褪菍嵭小盀槿手健薄?/p>
從“仁”的內容可以看出,孔子突出了“仁”作為個體生命的主體性特征,強調“仁”是完全內在于生命,與生命同在的。由于人不是孤立的個體,是彼此互動成長的,需要禮來規范和調整,而這種規范又是以個體生命的道德修養為基礎的??鬃诱J為,仁和禮的關系是統一的,仁是禮的基本精神,是內在的道德,禮是仁的現實體現,是道德的標準,仁以禮為客觀的社會標準,禮以仁為實際內涵?!叭硕蝗?,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一個人如果不具備“仁”的觀念和品質,是不能貫徹禮樂的,禮的種種規定,也就徒具形式,失去了意義。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努力克制自己的行為,加強自身的修養,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規范,就算有了仁德。仁與不仁,要看視聽言行是否符合禮的要求,如果違禮,也就是違仁??鬃油ㄟ^把禮納入克己的自我修養中,以禮作為克己的客觀尺度,使這種克己不再是單純的主觀性活動,禮也由此成為仁社會化的一個中介,是個人從本能生活中超越出來,使自己成為一個社會人的重要中介。孔子用仁來解釋禮,從而給禮以新的思想內涵,注入新的生命力,禮因此獲得了生機,同時也奠定了儒家以禮教為中心的傳統思想的基礎。
孔子通過以仁釋禮,重新挖掘和弘揚了禮的真精神,使之建基于日常生活情理,把禮的血緣實質規定為孝悌,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親子之愛上,這就把禮從外在的規范約束解說成人心的內在要求,把原來的僵硬的強制規定,提升為生活的自覺理念,把一種宗教性神秘性的東西變而為人情日用之常,從而使倫理規范與心理欲求融為一體。正是這種合一,使個體的自我修養和人格完善成為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礎和出發點。自我修養的目的是為了立身治國,而立身治國的基礎或前提是修己,通過“修己以敬”,達到“安人”、進而“以安百姓”的目的,這就是孔子的德治模式。這一思想后來又被儒家經典《大學》進一步概括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圣外王之道”。秦漢已有“三禮”著述作為政統教育,儒家明確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實踐步驟,并以此步驟歸納、闡發道德規范,使道德規范系統化、理論化,至宋明時期進一步強化為封建“道統”?!岸Y”經過歷代精英闡述而形成的“道”,構造了中國禮治社會的意識形態。
三、傳統禮治構成社會內在和諧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國語?鄭語》)“和”,來源于作物生長所需要的陰陽調和,和諧就能生長萬物,相同就難以持久。用別的事物去協調另外的事物,叫做和諧,所以能豐厚增長并吸引萬物?!岸Y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為貴”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內容,蘊涵著深刻的理性價值。因此,“和”由原來陰陽調和之意,引申為指人際關系及不同事物之間的和睦、和諧、融洽。在孔子那里,“和”即“中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個基本準則。孔子解決社會問題的著眼點旨在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改變不良的社會風氣,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這種思維模式與中國“家國同構”的政治模式和整體主義的倫理價值模式是合光相配的。這種力求人際和諧社會穩定的思想,是傳統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學源遠流長、影響深遠的關鍵。
一、從法治視野看現代社會治理面臨諸多困境
依法治國實施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難題,對我們如何更好地進行社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從法治的視域看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熟人社會逐漸瓦解,法律的權威尚未建立,社會治理難度增大。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競爭機制的引入激發了市場的活力,促動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人口的流動,原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單位和集體逐漸淡化,傳統的熟人和半熟人社會逐漸瓦解。與之相適應的社會規則和社會管理模式也漸漸變得不再適用。由于長期的封建專制和歷史的慣性,對法治的信仰和認同尚未完全建立,人們解決問題方式的思維定勢還是“情、理、法”的人治思維,而不是按照“法、理、情”的法治思維來作為,尚法、遵法、用法意識還不強。伴隨區域間人口流動數量和頻率增加而來的社會治安問題、不同群體間的文化隔閡以及流動人口就業、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涉及基本利益的問題,這些都給給社會管理者帶來新的挑戰。
(二)權力意識的覺醒,民眾對公平和程序正義的要求增大,社會治理壓力增大。長期以來我們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存在偏重對結果的正當性、合理性及道德性的關注,忽視程序的正當性的問題。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全面深化,人們越來越關注改革成本如何分擔、改革成果如何分享的問題,收入分配不公平,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致使貧富分化加劇,社會不公正感倍增。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權力意識的覺醒,對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實現實體正義,更要求從程序上規范社會各項事務的處理。
(三)多元化的利益訴求,涉及民生的問題增多,社會治理帶來新挑戰。我們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趕超”階段,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時,各多元化利益訴求也帶來了更為復雜的社會關系和更多方面的社會矛盾。政府疲于處理工業化發展與當地人居環境間的矛盾、城市化與耕地保護間的矛盾、現代化與傳統生活方式間的矛盾、產業轉型升級與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間的矛盾等不同群體間的利益協調問題,群體性事件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治理目標的實現。
二、建設法治文化是破解困境的必由之路
在現階段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法治化進程、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法治文化建設引導人們對法律權威的尊重,喚醒其參與意識,為社會治理提供“軟實力”。法治文化通過實踐中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人們知法、尚法、守法,從而提升人們內在法治理念的精神升華,形成法治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法律化習慣。法治文化一旦深入人心,形成人的思維定勢,就會成為推動、維護、強化法治建設的動力源。開展法治文化建設。
(二)法治文化建設推進社會法治化進程,是法治建設目標實現的“推進器”。法治文化是一種規范力,使人們確立基本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使人們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法治文化更是一種推動力,法治文化幫助人們在更深層次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據法治的精神積極地推動立法和執法走向更高的階段。只有法治文化變成為牢固的社會意識,依法治國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
(三)法治文化建設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是社會治理的“穩定劑”。法治的目的是要確保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社會追求的就是化解矛盾、解決沖突,使社會歸于和平與安寧,他們在根本目標上是一致的。要建設和諧社會我們必須擁有體現我們特質的文化基礎,而法治文化是文化系統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重要前提之一。
三、建設法治文化的有效途徑
(一)強化領導干部法治意識。使領導干部自覺把憲法和法律作為最基本和最權威的行為規范,著力培養其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義,以人為本,以法為尊的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在法治建設實踐中提高其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全面提高群眾法治意識。確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公民中樹立權利義務對等的思想,并且使他們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促使其成為法律性格健全的公民,為各種法律的實施創造基本的社會條件。只有廣大民眾具有這種法治意識,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不斷壯大社會協同力量。社會治理能力的提高,法治的實現,不僅需要公眾參與的力量,還要廣泛借助社會組織、新興媒體的力量。建設法治文化必須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使行政權、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
關鍵詞:圖紙會審;設計變更;管理
一個工程項目建設階段中技術含量高,工作量大,作業時間長,投入產出多的階段當推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如何保證設計質量和工程施工質量,關鍵的環節是高度重視圖紙會審和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圖紙會審可以使圖紙中存在的不利于施工正常進行一些問題提前暴露出來,并加以解決,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設計變更的發生。
1 圖紙會審和設計變更的目的和意義
圖紙會審是工程開工前最重要的技術工作之一,也是工程施工前的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圖紙會審的深度和全面性、細致性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設工程施工的質量、進度、成本、安全和工程施工的難易程度。設計變更是指設計部門對原施工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所以加強設計變更的管理,對規范各參與單位的行為,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價,進面提高設計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圖紙會審和設計變更的概述和要求
2.1 圖紙會審概述
圖紙會審的時間應在工程正式開工前??捎山ㄔO單位和施工單位協商,根據工程建設的合同工期和熟悉圖紙的情況,定下具體時間后由建設單位組織,并通知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參加。
2.2 會審要求
(1)項目工程師應組織各專業工程師(技術員)、施工、質檢人員熟悉圖紙,細致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要點,掌握施工的關鍵部位,澄清圖紙中的疑點,糾正圖紙中的錯漏。
(2)加強各專業之間的配合,最大限度地發現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減少圖紙中漏查項目,消除設計缺陷,把圖紙中的差錯糾正在施工之前,給施工的正常有序推進提供保障。
(3)向設計單位提出建設性意見,使設計更加完善、合理和便于施工,以保證不出現因為圖紙差錯而給質量、安全、環保地完成施工任務造成障礙,為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準備創造條件。
2.3 設計變更的概述
(1)設計變更是指設計部門對原施工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根據以上定義,設計變更是僅包含由于設計工作本身的漏項、錯誤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補充原設計的技術資料。
(2)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兩者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凡屬設計變更的范疇,必須按設計變更處理,而不能以現場簽證處理。設計變更是工程變更內容的一部分,因而它也關系到進度、質量和投資控制。所以加強設計變更的管理,對規范各參與單位的行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和進度,控制工程投資,進面提高設計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4 設計變更的要求
設計變更應盡量提前,變更發生得越早則損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設計階段變更,則只須修改圖紙,其他費用尚未發生,損失有限;如果在采購階段變更,不僅需要修改圖紙,而且設備、材料還須重新采購;若在施工階段變更,除上述費用外,已施工的工程還須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
3 圖紙會審和設計變更的主要內容
3.1 圖紙會審的主要內容
(1)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地基處理和基礎設計有無問題,是否符合現場地質實際情況。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有關環保、節能、降耗的有關規定。設計中有無重大施工難點,或會采用造成重大環境因素以及不可接受風險的施工方法。
(2)圖紙會審會主要解決施工圖紙中的錯、漏、碰、缺問題。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和有關規定、規程;圖紙是否經設計單位正式簽署。主要審查各層平面圖在同一軸線標注是否對應。特別要注意上下層墻、柱、梁的位置變化而引起軸線編號的改變部位,弄清變化后的軸線尺寸關系是否一致。
(3)審查平面圖中的大樣圖與索引詳圖是否相符、大樣圖與節點剖面圖是否相符。這些整體與細部的圖示,經常發生矛盾或不一致,也容易被設計、施工所忽視。上下各層平面圖中,門窗位置、洞口尺寸是否一致。對有變化的門窗要分析是否符合滿足使用功能及美觀效果要求,特別是外墻上的門窗洞口,上下層有變化時,一定要仔細核對是否與該外立面圖的外立面效果相符。
(4)建筑、結構、裝修、水電、設備各工種之間施工工藝,尺寸位置有無矛盾;土建和安裝配合方面有無矛盾。圖紙說明是否齊全、清楚、明確,建筑、結構尺寸、坐標、標高有無問題,管線、道路交叉連接是否相符。門窗洞口尺寸是否與門窗表一致,洞口的位置、開閉方向是否與該房間內的家具、水、電等設備器具相協調,人的進出是否方便、采光通風是否良好。
(5)結構受力情況有無明顯的錯誤。結構平面大樣圖是否與結構節點詳圖一致。屋面結構圖,特別是坡屋面結構圖中造型比較復雜的屋面構架圖,看圖紙是否全面、準確、清晰的反映其結構做法。如發現圖紙不能清楚表達,應要求設計補詳圖表達清楚。
(6)按圖施工是工程技術人員和全體操作工人必須遵守的紀律。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需對原圖進行修改時,必須嚴格遵循設計變更,堅持洽商技術簽證制度,或由設計部門下發技術核定單,并由建設方、監理方簽字認可。口頭通知一律無效。
(7)水、電、暖、氣圖中設備器具用房設置的位置、尺寸及工藝要求,與土建圖中的設計要求是否統一。如消防控制室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應在入口處設置明顯的標志,而土建設計中要看門的開啟方向是否達到上述要求。泵房預埋件土建圖是否與水衛圖中的尺寸、位置一致。
3.2 設計變更的主要內容
(1)建設單位提出的設計變更主要涉及到:已經批準的建設規模、基本原則、主要技術標準、主要功能體系、主要部位,對外部群體景觀、主要使用功能和主要施工方案有重大影響,如建筑物整體布局,道路、管線總體走向或高程,大面積地基處理,大面積路基路面結構,群體建筑立面效果,主要材料和設備的變更等。
(2)設計單位提出的設計變更:應本著對工程技術、工期、投資等三大控制相結合的原則,對設計過程中的錯、漏及優化問題,及時提出變更申請。對變更理由、內容及相關專業影響等,應從全局考慮并詳細說明,按程序報批。
(3)監理單位提出的設計變更: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現場情況與設計圖紙不符合,或為了減少投資,縮短工期,確保質量和安全生產,更好地推進工程建設,根據規范合理提出變更要求。
關鍵詞:檢查職能 社會管理
做好“兩個環節工作”,做好社會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打擊犯罪這一首要環節工作,打造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打擊犯罪是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是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防并舉,標本兼治”方針的前提條件。嚴厲打擊各類影響社會穩定的刑事犯罪。依法從重從嚴打擊那些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暴力性犯罪、“黃賭毒”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風氣的案件;嚴肅查辦職務犯罪;對發生的重大案件檢察機關要主動提前介入,積極引導偵查取證,及時收集和固定證據,協助偵查機關共同分析和解決訴訟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達到“罪當其罰”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二是做好維穩這一檢察環節工作,打造廉潔的政務環境。通過認真履行批捕、等職責,積極參與嚴打整治活動和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工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始終做到嚴格公正執法,所辦案件無一錯案,辦案中無任何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問題。不斷建立健全涉檢工作機制,重點抓好“大一體化”接待處理工作機制,創新開展“檢調對接”工作,建立有效載體,延伸檢察工作服務觸角,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每一個合理訴求。
做到“三個積極推進”,做好社會管理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應對社會新問題的研究工作,打造公正的司法環境。
針對轄區青少年犯罪多發的態勢,認真開展“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幫教、一案一預防”的預防青少年犯罪活動,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等案件辦理機制,推進刑事和解、量刑建議等工作,加強了對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人員等特殊人群的對社區矯正工作。著力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體現司法人文關懷,積極應對涉檢網絡輿情,把準民眾焦點,主動回應,強化主流輿論、爭取中性輿論、孤立負面輿論。
二是積極推進、全力做好涉檢上訪工作,打造司法的誠信環境。
妥善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問題,積極化解矛盾糾紛,真正做到案結事了、息訴罷訪,以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如通過加強和規范控告申訴檢察工作、堅持檢察長接待日制度等,努力做到把90%以上的涉檢問題解決在首辦環節,把90%以上的刑事申訴、刑事賠償案件息訴在基層,上級要結果案件按期報結率達到100%,協助黨委、政府對涉檢無理,努力做好穩控工作。
三是積極推進法制宣傳工作,打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認真開展舉報宣傳周和法制宣傳日、宣傳月等活動,結合檢察工作實際,經常性的開展“走、訪、送”活動,深入社區、街道,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大力推行“檢務公開”。通過開展下訪巡訪、參與社區矯正、印制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固定宣傳標語、舉辦法制講座、接受人民監督員的監督、走訪調研等工作方式,開展法律宣傳、法律咨詢服務活動,擴大平安創建宣傳力度。以良好的社會形象,扎實的工作成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的滿意度。
為更好地發揮檢察職能作用,自覺踐行為民宗旨,在區委、林業局及上級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下,深化對建設美麗中國、平安興安的認識,將在三個方面著手予以保障:
一是注重司法公平,進一步貫徹嚴打方針,實現嚴格執法與民生穩定相結合。
公平是人們追求的基本社會價值,是社會秩序得以維系的基本理念。而司法是維護公平的最后一道屏障。繼續重點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及有組織犯罪,以及“兩搶一盜”等侵財性犯罪,增強群眾安全感。堅決依法懲治各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同時,正確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過失犯,主觀惡性較小、犯罪情節輕微的,采取輕緩的刑事政策從寬處理,能不捕的依法不批捕,能不訴的依法不,切實體現以人為本、人性化執法的理念。
二是注重執法公正,進一步加強職務犯罪預防和查辦工作,實現有效發揮自身職能與尊重人民意愿相結合。
公正是司法的最終和最高目標。進一步加強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加強對職務犯罪發案原因、特點、規律的研究,積極開展預防工作,認真做好重點行業、重點部門職務犯罪狀況的調查與研究,找出其內在的規律,及時督促發案單位建立健全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機制,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掃清障礙;既從嚴治標,更著力治本,標本兼治,努力從源頭上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進一步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查辦有影響,有震動和林區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案要案。嚴肅查辦經濟犯罪背后的行賄受賄、等職務犯罪案件,以及以木謀私等犯罪案件,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享有生產要素的環境。
關鍵詞:醫院 人力資源 后勤 社會化
實行全面的后勤社會化改變了傳統的后勤管理模式,經過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加強后勤服務的社會化幫助醫院降低了后勤的成本,進一步提高了醫院后勤部門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幫助實現了醫院人力資源的配置,從而提高了醫院的競爭能力。
1.后勤社會化的具體實施
1.1實施后勤社會化的第一步就是解決人員編制問題,對醫院后勤機構的工作崗位進行了削減,把一部分編制崗位設置為后勤監督,其他部分的崗位都用來吸收具有豐富經驗和海外先進技術的人員,大力引進專業的醫療技術人員,保證醫院的醫療實力,從而優化醫院人力資源的配置,使后勤機構更加精簡干練,以最少的人力發揮最大的效用。
1.2對后勤人員的引進要嚴格把關,并進行相關培訓。每一個企業雇傭員工都要簽署合同作為約束,醫療機構也不例外,每一個后勤人員都要佩戴相關證件上崗,要進行嚴格的崗位培訓。比如,與食品有關的崗位員工一定要持有健康證、上崗證等。每一年醫院的后勤要負責督促員工都要進行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對于某些特殊的崗位要進行特殊的培訓和考核。這樣做的目的,既能提高后勤人員的自身素質,又能提高后勤服務的質量。
1.3運用低廉的用工成本壯大后勤隊伍。企業的用工成本占醫院的15%~20%,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廉價的用工成本壯大后勤隊伍。例如,一家醫院雇傭800名員工為醫院提供后勤服務,而按照傳統的編制,后勤人員的數量僅僅200多人,這樣一來,后勤的人力成本就有所降低。后勤公司可以承包醫院的各類物業管理項目、醫療輔助項目等等,充分地保障了醫院的后勤工作。
1.4要實現醫院后勤的社會化,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研究,我們可以將醫院的后勤業務交付給一些專業的后勤企業來完成。例如,可以將掛號、護理、運送等業務都交給后勤企業來處理。后勤企業可以組成一個三十人左右的后勤小組,24小時在醫院待命,哪里有需要就及時趕上去,例如,負責運送病人去手術室、傳送檢查報告、藥品消毒等等,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為醫護人員分擔了很多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工作,使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好本職工作。
2.實行后勤社會化對醫院的影響
2.1使醫院的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例如,一家醫院的在職員工2000名,而衛生技術人員就有1900名,全部工勤人員僅僅100名。而此醫院招聘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有524名,本科以上學歷的有1088名,中級以上職稱的1026名,副高以上職稱的有429人。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該醫院的員工在學歷和職稱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2.2減少醫院后勤的服務成本。醫院每進入一名新職員,就要增加將近10萬元左右的經費。如果我們還是實行傳統的后勤管理模式,醫院每年支出的經費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雖然,國家承擔一部分的費用,但是,醫院本身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是實行后勤社會化以后,可以幫助醫院節省很大一筆后勤開支費用。醫院不需要自己組建后勤隊伍,因此也不需要解決住房、交通、子女等問題。后勤費用的不斷降低,為醫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3為醫護人員減輕了負擔。醫院大大小小的運送任務達到幾百萬次,而每一次運送都要耗時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如果全部由醫院的醫護人員來完成這些運送任務,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耽誤了救治更多病患的時間。實行后勤社會化以后,為醫院的醫護人員分擔了很多的工作負擔,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醫治病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
2.4提高了工作效率。實行后勤社會化以后,醫院的業務數量不斷增加,急診人數和住院人數都在不斷上漲,但是后勤人員的數量卻沒有增加很多,增加的人數多為一線臨床人員,因此,這些都歸功與后勤社會化所發揮的效用。另一方面,人力資源得到改善以后,不僅醫院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社會效益也得到良好發展。在大量的壓力下,醫院還能夠保證醫療質量不下降都有賴于后勤社會化的功勞。因此,實行醫院人力資源配置中后勤社會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3.結論
實行全面的后勤社會化能夠幫助醫院合理人力資源,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引進高技術和高素質的技術人員,組建一支技術精湛的醫療隊伍。把一些低學歷和低技術水平的崗位分離出來,可以有效節省醫院的編制崗位,為更多高技術人才留出崗位,進一步幫助醫院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才能利于不敗質地,后勤企業的人員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素質,提供完善的服務,從而才能降低人力成本。即使后勤人員在社會后以后與醫院沒有直接的雇傭,但是,堅持為病人和醫院提供良好的服務是他們的職責。所以,作為一名后勤服務人員一定要有一顆為人服務的心,改善自身人力資源的同時,間接也優化了醫院的人力資源配置。
因此,實行后勤社會化對于醫院的人力資源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又能保證醫院和后勤企業的良好合作關系,使雙方健康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學生管理中的作用
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宗旨意義深刻,內容豐富。高職院校學生更是日后社會的棟梁,立德樹人是他們的責任,因此,一定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入到每名學生的血液中,同時完成教育和管理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沉淀的精華,是完全符合高職院校管理觀念的,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在進行管理的同時一定要不斷提倡民主、公正等多種能夠使管理更加科學、合理的價值觀,使管理空間放大,將管理工作擴散到教師與學生身上,讓管理層次更加明確,這樣,不但能保證管理層面的公平性、透明性,還能夠有效促進師生責任心。在管理過程中,要是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給予學生自由空間,養成自覺遵守學校紀律的意識。高職院校進行全校評獎活動時,首先要做到公平、開放式評優,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能算得上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幫助高職院校整理風氣,起到引領作用。學生的價值觀都是后天培養的,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的心理、精神都會起到引導作用,有助于培育出一代代社會精英、國家棟梁。
二、在高職院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一)分辨美丑,明辨是非。
所謂價值觀指得是群眾在自身需要的范圍內去衡量事物和即將、已經以及未發生事件的見解和意義。因為個人所處的生存環境不同,因此,每個人想要獲得的利益和需要都不相同,當然價值觀也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不斷變化。但是,從大方向上來看,人們追求的方向是相同的,在需求和所得上都有很多的共同點,因為我們畢竟仰望一片藍天,生活在一個時代背景下,所以我們的價值觀總體來說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取決于這個國家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而民族的靈魂就是身后無形的價值觀和核心體系,只要有強而有力的精神支柱在背后支撐,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民族的靈魂便是國家的靈魂,便是整個核心價值觀的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根據馬克思精神、時代精神、愛國精神組成的民族核心系統,在堅持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代表精神,是人民群眾的思想方向和標準,是高職學生承認并遵循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想要將人們的思想凝聚在同一個出發點上,唯一的方式就是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幾年,社會主義榮辱觀逐漸成為評價個人品德的標準,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讓高職學生了解到什么是丑惡的、污穢的,通過榮辱觀樹立價值觀,分辨美丑,促進我國思想道德的友好發展。近年來不斷發生高職學生打架、吸毒、泡吧、說臟話等不良現象,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到高職學生管理中,才是目前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正確分辨是非、黑白。
(二)傳承文化,再造輝煌。
高職學生是決定未來社會風氣的一代人,作為文化和中國傳統美德的代表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久發展還要靠高文化、新思維的學生,他們不但要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要將其體現、實現。之所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職學生管理具有必然效果,是因為只有將高職學生的管理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將建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進一步完善,當然,這也是提高高職學生對國家信任的最有效辦法,潛移默化地影響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避免受到信息時代的影響,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重現中華輝煌。
(三)培養高職學生思想道德觀念。
關鍵詞:高職院校 交誼舞選修課 社會適應能力 重要性
交誼舞既是一種群眾性、自娛性、健身性舞蹈,又是一種藝術性較高、技術性較強的表演性、競技性舞蹈。它兼有文化娛樂的內涵和體育競賽的形式。它不僅讓學生接受音樂、舞蹈的陶冶,給以形體、素質、舞蹈技能和藝術表現力等方面的訓練,同時在儀表、風度、氣質等內在素質方面也得到潛移默化地熏陶。它集藝術、娛樂、健身為一體,對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健美體態、增進健康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它被譽為當今最好的頤養身心的運動和娛樂形式,也是一種終身受益的健身手段。高職院校開展交誼舞選修課,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該課程改造了傳統體育課的教學方法, 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人生價值觀,更好的遵守社會規范和準則,從而減緩客觀要求和個體需要的矛盾產生的壓力,進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一、高職院校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現狀
1、當前高職學生存在的問題
(1)自理能力較差。目前的在校生, 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 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 家庭長輩們長期的溺愛, 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有強烈的依賴性。
(2)“自私”心理比較突出。家長的遷就和寵愛,導致學生個性心理畸形發展, 使他們難以適應集體生活, 且部分學生妒忌心理較強, 經常因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怨天尤人, 把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全推到對方身上, 容易產生矛盾糾紛。
(3)自學能力較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是學生的天職, 但從現狀看還存在許多問題。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正確, 學習效率低, 自學水平有待提高。
2、高職學生培養現狀
高職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而高職教育的一個盲點是由于過多關注學生專業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而忽視一些非智力的、非技術性的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而導致學生的個人文化素養不高,缺乏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但從社會和企業的需求來看, 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由于一些高職院校人文教育力度不夠, 導致學生走出校門后,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應變能力等都比較匱乏,同時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造成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很好的適應工作環境。
二、交誼舞選修課對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高職院校不能只把學生培養成“技術人”, 而應該把學生培養成適應職業需要并在職業活動中得到晉升的“職業人”, 更應該把學生培養成能夠適應社會, 改造社會, 并能在社會中得到發展的“社會人”。
交誼舞選修課程是促使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的積極因素,使學生通過鍛煉間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大學生心理適應能力與情感控制能力,創造良好的交流平臺。通過融入就業理念,以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鍛煉,培養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新型人才。交誼舞選修課對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注重環境適應與控制能力的培養
交誼舞課程的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在練習中加強自我認識,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情緒的方式。使得自己的行為與價值保持一致,同時能夠尊重別人的意見、顧及別人的利益。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練習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各種適應問題,從心理上、思想上幫助學生尋找問題的最佳解決途徑, 規整出現自我認知的偏差和目標迷失,自信心不足等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有的資源, 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激發其潛能。在同學之間建立起平等坦誠的人際交往關系,相互尊重,為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以多樣的教學形式強化學生意志品質與創造力的培養
交誼舞課程中的練習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競爭精神, 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 同時,學生隨時會和不同系不同專業的的同學結為組合建立合作關系進行練習, 擴展交往范圍, 體驗助人與被助的快樂。該課程可以拓展學生學習動力與價值,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3、創造交流平臺, 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社會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交誼舞課的特有形式, 啟發和教育學生把學習過程與活動的開展當作鍛煉平臺, 鍛煉學生的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形成獨立選擇、決斷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不斷積累經驗, 挖掘創新。在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很好發揮各自才能, 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誼舞以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為目標,強調個人與團體目標的一致。然而影響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在教學中做出有效的正面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社會價值觀念,充分發揮高校體育在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中的特殊功效,強調學生個體與社會目標的統一,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參與意識與責任感, 營造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對培養和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實踐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