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6 15:59:51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藝術感受的特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讀”畫 “說”畫 “畫”畫
一、“讀”畫,讀出大師的藝術情感
培養孩子的藝術感受力,需要讓孩子與經典美術作品生活在一起,使其成為生活中的朋友,見面點點頭,走過回回頭,這樣孩子與美的作品接觸多了,起點也就高了,對美的視覺體驗和選擇也會更敏感。
在經典美術作品庫中,每幅作品都有著自身的藝術獨特性,要么側重于色彩,要么側重于線條,亦或是構圖和情感等等方面。因此,我們在選擇作品時要巧妙地引導幼兒來“讀”畫。如在欣賞畢加索的《夢》時,播放背景音樂《舒伯特小夜曲》,請孩子閉上眼睛,把自己假想為畫中的媽媽,然后跟著老師說的話展開想象:“我躺在軟軟的沙發上……我很放松……我做了個夢……我夢見了……”通過這樣的感受,孩子可以較快地進入角色,從而較快地理解作品。在欣賞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時,孩子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表情來感受人物的心情,從人物的所處的環境和色調、構圖等方面感受作品的意蘊。
相信通過對各位大師名畫的欣賞,超越了時間的距離,孩子們能與大師們的作品進行交流,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過程,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對大師作品的欣賞能力。
二、“說”畫,說出自己的藝術體驗
1.我看到:這是最直觀的感受,是視覺上的欣賞。主要引導孩子觀察作品畫面,從畫面表現的景物、構圖、主要的色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等方面引導孩子整體了解作品,并有意識地觀摩畫面細節。
在欣賞《大碗島的星期天》的時候,教師指出的主要問題是:“你看到了什么?”“這些人在干什么?他們有些什么樣的姿態?”“你能猜出他們在什么地方嗎?” “從畫畫上你能看出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嗎?”
在幼兒描述階段,教師要耐心傾聽幼兒的講述,讓幼兒充分表達。只有當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才可以用啟發、提問的方式給予啟迪,引導他們觀察、想象并進一步地陳述清楚。
2.我覺得:從直觀引申到理解,分析視覺對象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現的美的形式。我們可以通過我感覺到、我好想聽到、我可以聞到等適合孩子心理特點的形式帶領孩子走進作品,加深幼兒的審美體驗,提高審美理解能力,這一階段也是教師指導的關鍵階段。教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淺顯而簡明的描述也可以自己用啟發誘導性的語言,引導幼兒反復多次地深入感知、體驗作品,讓幼兒真正地理解這些藝術語言與形式美原理的內涵。
3.我想到:結合觀察體會,表達所思所想,也是審美判斷形成階段,這是活動的難點。
以《大碗島的星期天》為例,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覺得這幅畫美嗎?”“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你看了這幅畫后,有什么感覺?”“這幅畫在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為什么?”這一環節,教師要特別注意尊重和保護孩子的想法,尊重每一位孩子的觀點,對有困難的孩子需要給予適時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同時教師還要為孩子語言表達搭建“基石”,讓孩子有話說、能說好。
三、“畫”畫,畫出自己的藝術感受
幼兒在欣賞之后不可能按照原畫畫下來。因此,我們要合理引導幼兒觀察作品的構圖、色彩等,感受其中的意韻,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1.將難點前置:有些作品內容復雜,在一個活動中進行全面的創作難度較大,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技能掌握水平,將內容分段,使創作的指向性更明確。
2.改變創作形式和作畫對象:在欣賞過程中,有些作品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拘泥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無法創作,為滿足幼兒的需要,我們可以利用改變操作材料的形式,從另一途徑幫助幼兒完成創作。
在欣賞梵高的《星月夜》,教師可以將畫面進行分割,分成孩子人數的份數,每個孩子拿著原圖上的一張紙片,模仿大師的筆觸重現經典,最后作品的呈現就是另一幅孩子的“星月夜”,雖沒有大師一樣精致的筆觸、細膩的情感但卻有著孩子更靈動、更稚嫩的向大師致敬的精神。就是這樣簡單的操作過程,不僅讓孩子感受了快樂,更是拉近了孩子與大師間的距離,這僅僅是源于簡單地改變了創作形式和創作對象。
3.游戲化的作畫過程:我們在創作活動中更注重孩子感受的過程,用孩子喜歡的能接受的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情感和體驗,這樣的創作方式非游戲莫屬。因此,讓孩子和藝術玩玩花樣成為了課題研究的“新寵”。
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就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經典美術作品教學旨在讓幼兒感受作品與激發幼兒因欣賞而激起的創作欲望,鼓勵幼兒敢于自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感想,看到別人視而不見的事物,去想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培養了幼兒的藝術創新能力,從而采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
(江蘇省無錫市愛爾藝術幼兒園)
【參考文獻】
[1]孔起英,《幼兒園美術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這里所說的音樂感受主要指的是一種形象思維能力,幼兒通過聽覺對音樂進行感知,因為本身受到認知水平、生活經驗等非常有限,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始終停留在一種相對膚淺的層面上,他們在感知音樂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周圍的事物對音樂形象進行感受,體會音樂作品中傳達的感情,通過“聯覺”作用使這方面的價值得到實現。
1.通過環境的豐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作為一種聽覺藝術,音樂與文學、美術等藝術不同,通過聲音將情感與觀念傳達出來。幼兒音樂教育重在為幼兒創造豐富的音樂情境,使音樂感覺與音樂知覺得到促進,不斷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幼兒音樂形象的建立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是分不開的,生活經驗不同,對音樂作品產生的想法也會不同。借助“聯覺”,與幼兒的自身經驗相結合,對音樂通過聯想和想象進行感受,在感受的過程中,還可以獲得其他感官的審美感受,使視覺受到一定的刺激,為幼兒創建不同的音樂氛圍,促進幼兒不同音樂感的產生。
2.通過感官的調動對不同音樂形象進行感受
作為一種聽覺藝術,音樂表現與其他感觀不同,通過味道、形狀等去表現,對音樂進行更好的理解。在進行幼兒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鼓勵他們調動不同感官參與到音樂感受中來,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音樂,體會不同音樂的節奏、力量以及速度,通過身體動作將不同形式的音樂表現出來。“聯覺”本身就是集多種感官的參與,將各種感官集合在一起進行共同體驗的過程。通過不同感官的參與,對音樂作品進行感知,幼兒在感受的過程中視野得到開闊,同時想象力也得到了激發。
二、對幼兒理解音樂的作用
理解音樂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感受音樂升華的過程,在進行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應引導幼兒對音樂進行理解,促進他們對音樂節奏、旋律、節拍等表現手法的理解,深刻感知音樂作品的魅力。
1.通過對整體的注重使幼兒的審美經驗得到豐富
作為一種符號,音樂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在理解歌詞內容的過程中,同時也在理解音樂的情緒,比方說他們可以通過音樂的緩慢、沉重聯想到一些諸如大象、老虎或者青蛙、小兔等動物;對于中大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可以理解稍微復雜一些的歌詞,比方說在欣賞《搖籃曲》的過程中,音樂減弱減慢就表示娃娃要睡著了。通過借助“聯覺”,幼兒的動覺、視覺等得到形象的結合,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音樂的整體進行感知,對音樂語言中的變化表現在感官的變化中,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音樂中的情感。
2.通過情感的激發使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得到內化
作為一種事物引起的體驗,情感是社會生活的產物,幼兒時期是情感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重要階段,因為受到社交范圍影響,他們的情感體驗開始逐漸豐富,情感性較強的音樂可以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借助“聯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將幼兒的情感與他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通過各種感官表達一定的感情,最終達到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三、結語
幼兒的舞蹈欣賞活動包括了幼兒欣賞舞蹈藝術作品、欣賞現實生活中社會事物和自然現象呈現的動態美。藝術作品中的美,是藝術家按照一定的審美目標、審美實踐要求和審美理想的指引,根據美的規律所創造的一種綜合美。生活美是一種經驗現象,是人們經常能夠欣賞和感受的。不同年齡段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要根據幼兒能力發展情況進行選擇。
第一,3~4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可以選擇藝術美中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內容和形式,帶有模仿性很強的動物形象、姿態的舞蹈作品;選擇欣賞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中的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舞蹈動態,例如:小貓伸懶腰、玩耍時的動作,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態等都可以給幼兒開展舞蹈欣賞活動。
第二,4~5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可以選擇描繪兒童生活的舞蹈作品、幼兒感興趣熟悉的童話劇等。例如:舞蹈《十一點半》、幼兒童話舞劇《丑小鴨》等;適當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幼兒熟悉的事物、舞蹈形象以外,還可以欣賞幼兒生活中不常見的舞蹈形象,欣賞日常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例如:企鵝笨拙的走路樣子等。
第三,5~6歲幼兒舞蹈欣賞的內容則可以選擇不同風格的作品,在欣賞的同時注意活動的可延伸性。例如,欣賞完芭蕾舞蹈以后可以嘗試自己墊著腳尖跳舞等。還可以選擇欣賞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欣賞自然環境中有代表性舞蹈動態,并能夠分析其特點。
2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內容選擇的原則
2.1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內容要有思想性和藝術性
舞蹈是美育手段之一,傳情是舞蹈藝術的特點。舞蹈的思想性必須通過藝術性來體現,所以幼兒舞蹈欣賞內容選擇時既要考慮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例如,欣賞幼兒舞蹈《我不上你得當》,通過對舞蹈內容的欣賞,讓幼兒懂得我們不能隨便地跟陌生人離開,面對好吃的、好玩的等等誘惑,要堅決抵制。這就是舞蹈作品對幼兒的教育意義,體現了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2.2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教材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我們為幼兒選擇的舞蹈欣賞活動內容應該是生動、活潑、有模仿性和趣味性,能夠反映幼兒日常生活,是幼兒能都理解和接受的。動作簡單、形象、健康、活潑、大方,確切地表達所反映的思想內容。
例如,我們要選擇《天鵝湖》的片段作為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作為成人或許更喜歡欣賞黑天鵝32圈的旋轉技巧、天鵝之死的凄美動人,但是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會更喜歡四小天鵝的音樂節奏和動作特點,他們會對小天鵝的腳上動作更加關注。所以我們選擇的欣賞內容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活動的目標,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
2.3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教材要形象化、具體化
由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形象和具體的,因此舞蹈教材要形象化、具體化,抽象的內容和動作是幼兒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例如:舞蹈《罌粟花的眼淚》這個舞蹈作品,舞蹈通過服裝和道具的配合,表現了吸毒者血與淚的控訴,對于成人來說非常具有教育意義。但是這樣的作品對于幼兒來說,題材過于沉重,表現形式太過抽象,服裝和燈光也以陰暗為主,不適合作為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
2.4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教材要社會化、多元化
教材的內容除了有幼兒生活、社交生活內容外,還要有自然界方面的內容。不僅可以使幼兒從不同角度受到教育,還可以使教育內容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同時選用優秀的國內外的舞蹈作品,還能夠使幼兒獲得多種多樣的情緒情感體驗和美的感受。例如:給幼兒開展以小魚游為主題的舞蹈欣賞活動。我們可以選擇魚缸里小魚游的動作讓幼兒欣賞,感受小魚吐泡泡、喂食等場景里歡快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可以欣賞舞蹈《小金魚》,通過舞蹈動作來感受小金魚和同伴之間游戲的動態,能更大程度使幼兒獲得多種情感體驗,是欣賞內容多元化的體現。
3 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每個幼兒都有熱愛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學習藝術的潛能。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情感性、愉悅性、形象性、想象性、活動性等特點,符合幼兒的思維水平和認知特點。3~6歲的幼兒對鮮明而有特點的音樂和舞蹈動作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幼兒的舞蹈感受力、審美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關鍵時期。人在認識一個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開放的感知覺通道越多,對于該事物的認識就會越全面、越豐富、越深刻。教師在進行舞蹈欣賞活動時,不僅要讓幼兒的視覺感官參與,也要讓幼兒有聽覺、運動覺、觸覺的多感官參與。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表演舞蹈,進行最直接的感知體驗。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舞蹈欣賞能力的差異性,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指導也要分年齡段開展。
3.1 3~4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該年齡段的幼兒喜歡觀看運動中的物象,這為開展舞蹈__欣賞活動奠定了基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認識也是該階段幼兒的一個重要特征,這樣的表現方式為后繼的舞蹈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條件。
(1)以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為主開展活動。3~4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喜歡欣賞舞蹈動作,對欣賞對象中各種形象,動作感興趣。所以這個年齡段我們不管是舞蹈欣賞內容的選擇也好,欣賞活動的組織也好,都要以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為主開展活動。幼兒對舞蹈產生興趣,才能更好地開展以后的舞蹈活動。幼兒興趣的激發可以根據幼兒對這個舞蹈題材的以往經驗來引導,也可以通過幼兒沒有見過的事物,增加他的好奇心來引導等方式靈活處理。例如,幼兒欣賞幼兒舞劇《丑小鴨》,就可以結合幼兒認知的小鴨子的形象和走路的動態來引起幼兒的關注,進而聯系自己在幼兒園和小伙伴的相處情景展開欣賞活動。
(2)挖掘豐富的舞蹈審美資源,拓展幼兒的舞蹈欣賞體驗。舞蹈欣賞活動絕不僅僅是欣賞藝術作品,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作舞蹈欣賞活動的素材,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元素是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這就要求我們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并好好的引導幼兒來激發對舞蹈的興趣。一定不能局限于日常教學活動。例如,教師組織幼兒在戶外散步,看到大雁飛過,候老師可以引導幼兒對大雁飛過的隊形,飛翔的姿態進行欣賞和表演,把生活中的現象和幼兒的身體動作、姿態結合在一起,豐富、提高幼兒的欣賞體驗。
(3)合理控制舞蹈欣賞活動的時間。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在有效的時間段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就要選擇舞蹈欣賞內容的時間,知道什么時間做什么能引起幼兒興趣。欣賞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可以根據活動目標制定欣賞內容,更好地開展舞蹈欣賞活動。
3.2 4~5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該年齡段的幼兒有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和自己偏愛的情節,比如小女孩喜歡宮廷舞蹈,小男孩更喜歡軍旅題材的舞蹈作品。以此為基礎組織相應的舞蹈欣賞活動,教師應該在滿足幼兒舞蹈欣賞需求的同時,拓展幼兒的藝術視野,在指導該階段幼兒的舞蹈欣賞活動時就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對欣賞的舞蹈作品的自我感受。敢于表達是樹立幼兒審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給每個幼兒表達自己審美傾向的機會。在幼兒完成對舞蹈作品的欣賞過程后,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和引導,讓幼兒對剛才欣賞的舞蹈作品的內容進行描述,并且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加深對幼兒舞蹈作品的印象,提高幼兒的舞蹈感受力。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強調作品中希望幼兒能夠理解的舞蹈動作和舞蹈的主題,使幼兒的舞蹈審美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對培養每一個幼兒的藝術感受非常有意義。幼兒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他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但不是說欣賞完舞蹈內容后必須要表演相應的舞蹈動作,才表示他完成了舞蹈欣賞活動。
(2)舞蹈欣賞活動組織形式的多樣化。這個階段的幼兒舞蹈欣賞能力比3~4歲有所提高,能逐漸理解舞蹈作品中簡單的動作含義,對不同的舞蹈種類分辨能力有一定的發展。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我們可以先對欣賞的內容對幼兒加以引導,然后再欣賞,也可以讓幼兒先欣賞以后表達自己的意見,老師再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欣賞;同樣的,可以選擇反映同一或接近主題的舞蹈作品讓幼兒欣賞,使得幼兒較好的感受該類作品的藝術特征。還選擇風格差異性較大的舞蹈作品讓幼兒對比,以感受不同風格作品帶來的藝術感受,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對比欣賞選擇的作品雖然要求有差異,但是彼此間應該是有聯系的。這樣就能更好地在欣賞過程中的增加幼兒創造性表現能力
(3)幫助幼兒學會欣賞舞蹈作品的方法。幼兒在開始欣賞舞蹈作品時,往往是聽聲音、看畫面的過程,只知道用很漂亮、很美麗等語言表述自己對舞蹈作品的認識。隨著幼兒認識能力的提高,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從舞蹈作品的構成元素上欣賞并評價。從細節入手引導幼兒欣賞是進入舞蹈欣賞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幼兒發現美的重要方法,為下一步藝術表現奠定基礎。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舞蹈欣賞理論知識,能夠較嚴謹的分析舞蹈作品。例如:我們欣賞傣族舞蹈,就可以從手的細節動作和變化等方面引導幼兒進行欣賞,還可以通過幼兒對舞蹈服裝、舞蹈背景等內容的關注程度等方面來拓展組織開展專題性的舞蹈服裝欣賞等活動。
3.3 5~6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該年齡段的幼兒,由于觀察力的發展,能夠關注到更加豐富、細膩的肢體語言,對舞蹈的服裝、道具、燈光等元素的欣賞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在幼兒舞蹈欣賞活動中我們應該注意:
(1)對舞蹈作品的欣賞要逐漸傾向于對舞蹈情感的欣賞。舞蹈藝術由于綜合了聽覺藝術、視覺藝術等其他門類的藝術特征,其情感表達與其他門類藝術相比更容易被幼兒感受到。該年齡段的幼兒雖然對舞蹈作品欣賞經驗的積累,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進步,他們能對舞蹈作品中的動作、隊形變化產生更大的興趣,并能基本理解到這些動作和隊形在舞蹈中的魅力。但是,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更加關注舞蹈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內涵以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欣賞幼兒舞蹈《寶寶會走了》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幼兒關注幼兒學步過程中的可愛與滑稽的動作,更應該讓他們體驗到堅韌的精神和成長的快樂。
關鍵詞:幼兒;舞蹈欣賞;觀察力;審美素養
幼兒藝術活動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其首要任務就是“感受與欣賞”。幼兒的舞蹈欣賞活動,不僅僅是欣賞經典的藝術作品,還要讓幼兒能運用審美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中肢體美的外化表現,對其進行理解和初步鑒賞,感染幼兒的心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通過舞蹈欣賞活動使幼兒能夠由欣賞單純的舞蹈作品,發展到對于生活中有節奏,有韻律的事物表現出的動態美都能有感情的欣賞它,帶給他們的不同心理感受,形成幼兒積極、獨特的審美觀。
舞蹈藝術是人作為主體,通過優美的肢體造型來表達情緒情感的。在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有限的情況下,肢體動作就是最好的彌補手段。幼兒階段的思維模式以形象思維為主,而舞蹈欣賞活動為其提供了大量富于美感的形象,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綜合的作用,讓幼兒感受欣賞內容的美好,讓他們的身體作為載體去逐步表達情感。在欣賞活動中幼兒對于形象的認識,可以轉化到將來他們對于世界的掌握,從而以審美的眼光掌握他們的世界。例如:小朋友看到柳樹在隨風飄動,可以引起他對柳樹動態的關注,可以用語言來描述,甚至可以用手臂的動作來模仿和表演。長期的審美環境熏陶及良好的引導也可以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使幼兒更加多地體驗到外部世界給他們帶來的審美樂趣,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審美活動中。例如:我們給幼兒欣賞芭蕾舞蹈,并不是要求他們欣賞完以后一定要學會芭蕾舞蹈的動作,而是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該類舞蹈區別于其他舞蹈種類的風格的一種身體姿態,感受另外一種高貴、挺拔的姿態和氣質。長此以往,幼兒會出現自己獨特審美觀的萌芽,為將來世界觀的形成奠定基礎。
1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內容的選擇
幼兒的舞蹈欣賞活動包括了幼兒欣賞舞蹈藝術作品、欣賞現實生活中社會事物和自然現象呈現的動態美。藝術作品中的美,是藝術家按照一定的審美目標、審美實踐要求和審美理想的指引,根據美的規律所創造的一種綜合美。生活美是一種經驗現象,是人們經常能夠欣賞和感受的。不同年齡段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要根據幼兒能力發展情況進行選擇。
第一,3~4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可以選擇藝術美中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內容和形式,帶有模仿性很強的動物形象、姿態的舞蹈作品;選擇欣賞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中的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舞蹈動態,例如:小貓伸懶腰、玩耍時的動作,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態等都可以給幼兒開展舞蹈欣賞活動。
第二,4~5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可以選擇描繪兒童生活的舞蹈作品、幼兒感興趣熟悉的童話劇等。例如:舞蹈《十一點半》、幼兒童話舞劇《丑小鴨》等;適當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幼兒熟悉的事物、舞蹈形象以外,還可以欣賞幼兒生活中不常見的舞蹈形象,欣賞日常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例如:企鵝笨拙的走路樣子等。
第三,5~6歲幼兒舞蹈欣賞的內容則可以選擇不同風格的作品,在欣賞的同時注意活動的可延伸性。例如,欣賞完芭蕾舞蹈以后可以嘗試自己墊著腳尖跳舞等。還可以選擇欣賞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欣賞自然環境中有代表性舞蹈動態,并能夠分析其特點。
2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內容選擇的原則
2.1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內容要有思想性和藝術性
舞蹈是美育手段之一,傳情是舞蹈藝術的特點。舞蹈的思想性必須通過藝術性來體現,所以幼兒舞蹈欣賞內容選擇時既要考慮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例如,欣賞幼兒舞蹈《我不上你得當》,通過對舞蹈內容的欣賞,讓幼兒懂得我們不能隨便地跟陌生人離開,面對“好吃的”、“好玩的”等等誘惑,要堅決抵制。這就是舞蹈作品對幼兒的教育意義,體現了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2.2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教材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我們為幼兒選擇的舞蹈欣賞活動內容應該是生動、活潑、有模仿性和趣味性,能夠反映幼兒日常生活,是幼兒能都理解和接受的。動作簡單、形象、健康、活潑、大方,確切地表達所反映的思想內容。
例如,我們要選擇《天鵝湖》的片段作為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作為成人或許更喜歡欣賞“黑天鵝”32圈的旋轉技巧、“天鵝之死”的凄美動人,但是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會更喜歡“四小天鵝”的音樂節奏和動作特點,他們會對“小天鵝”的腳上動作更加關注。所以我們選擇的欣賞內容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活動的目標,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
2.3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教材要形象化、具體化
由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形象和具體的,因此舞蹈教材要形象化、具體化,抽象的內容和動作是幼兒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例如:舞蹈《罌粟花的眼淚》這個舞蹈作品,舞蹈通過服裝和道具的配合,表現了吸毒者血與淚的控訴,對于成人來說非常具有教育意義。但是這樣的作品對于幼兒來說,題材過于沉重,表現形式太過抽象,服裝和燈光也以陰暗為主,不適合作為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內容。
2.4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教材要社會化、多元化
教材的內容除了有幼兒生活、社交生活內容外,還要有自然界方面的內容。不僅可以使幼兒從不同角度受到教育,還可以使教育內容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同時選用優秀的國內外的舞蹈作品,還能夠使幼兒獲得多種多樣的情緒情感體驗和美的感受。例如:給幼兒開展以“小魚游”為主題的舞蹈欣賞活動。我們可以選擇魚缸里小魚“游”的動作讓幼兒欣賞,感受小魚吐泡泡、喂食等場景里歡快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可以欣賞舞蹈《小金魚》,通過舞蹈動作來感受小金魚和同伴之間游戲的動態,能更大程度使幼兒獲得多種情感體驗,是欣賞內容多元化的體現。
3 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每個幼兒都有熱愛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學習藝術的潛能。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情感性、愉悅性、形象性、想象性、活動性等特點,符合幼兒的思維水平和認知特點。3~6歲的幼兒對鮮明而有特點的音樂和舞蹈動作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幼兒的舞蹈感受力、審美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關鍵時期。人在認識一個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開放的感知覺通道越多,對于該事物的認識就會越全面、越豐富、越深刻。教師在進行舞蹈欣賞活動時,不僅要讓幼兒的視覺感官參與,也要讓幼兒有聽覺、運動覺、觸覺的多感官參與。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表演舞蹈,進行最直接的感知體驗。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舞蹈欣賞能力的差異性,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指導也要分年齡段開展。
3.1 3~4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該年齡段的幼兒喜歡觀看運動中的物象,這為開展舞蹈欣賞活動奠定了基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認識也是該階段幼兒的一個重要特征,這樣的表現方式為后繼的舞蹈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條件。
(1)以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為主開展活動。3~4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喜歡欣賞舞蹈動作,對欣賞對象中各種形象,動作感興趣。所以這個年齡段我們不管是舞蹈欣賞內容的選擇也好,欣賞活動的組織也好,都要以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為主開展活動。幼兒對舞蹈產生興趣,才能更好地開展以后的舞蹈活動。幼兒興趣的激發可以根據幼兒對這個舞蹈題材的以往經驗來引導,也可以通過幼兒沒有見過的事物,增加他的好奇心來引導等方式靈活處理。例如,幼兒欣賞幼兒舞劇《丑小鴨》,就可以結合幼兒認知的小鴨子的形象和走路的動態來引起幼兒的關注,進而聯系自己在幼兒園和小伙伴的相處情景展開欣賞活動。
(2)挖掘豐富的舞蹈審美資源,拓展幼兒的舞蹈欣賞體驗。舞蹈欣賞活動絕不僅僅是欣賞藝術作品,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作舞蹈欣賞活動的素材,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元素是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這就要求我們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并好好的引導幼兒來激發對舞蹈的興趣。一定不能局限于日常教學活動。例如,教師組織幼兒在戶外散步, 看到大雁飛過,候老師可以引導幼兒對大雁飛過的隊形,飛翔的姿態進行欣賞和表演,把生活中的現象和幼兒的身體動作、姿態結合在一起,豐富、提高幼兒的欣賞體驗。
(3)合理控制舞蹈欣賞活動的時間。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在有效的時間段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就要選擇舞蹈欣賞內容的時間,知道什么時間做什么能引起幼兒興趣。欣賞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可以根據活動目標制定欣賞內容,更好地開展舞蹈欣賞活動。
3.2 4~5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該年齡段的幼兒有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和自己偏愛的情節,比如小女孩喜歡宮廷舞蹈,小男孩更喜歡軍旅題材的舞蹈作品。以此為基礎組織相應的舞蹈欣賞活動,教師應該在滿足幼兒舞蹈欣賞需求的同時,拓展幼兒的藝術視野,在指導該階段幼兒的舞蹈欣賞活動時就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對欣賞的舞蹈作品的自我感受。敢于表達是樹立幼兒審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給每個幼兒表達自己審美傾向的機會。在幼兒完成對舞蹈作品的欣賞過程后,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和引導,讓幼兒對剛才欣賞的舞蹈作品的內容進行描述,并且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加深對幼兒舞蹈作品的印象,提高幼兒的舞蹈感受力。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強調作品中希望幼兒能夠理解的舞蹈動作和舞蹈的主題,使幼兒的舞蹈審美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對培養每一個幼兒的藝術感受非常有意義。幼兒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他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但不是說欣賞完舞蹈內容后必須要表演相應的舞蹈動作,才表示他完成了舞蹈欣賞活動。
(2)舞蹈欣賞活動組織形式的多樣化。這個階段的幼兒舞蹈欣賞能力比3~4歲有所提高,能逐漸理解舞蹈作品中簡單的動作含義,對不同的舞蹈種類分辨能力有一定的發展。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我們可以先對欣賞的內容對幼兒加以引導,然后再欣賞,也可以讓幼兒先欣賞以后表達自己的意見,老師再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欣賞;同樣的,可以選擇反映同一或接近主題的舞蹈作品讓幼兒欣賞,使得幼兒較好的感受該類作品的藝術特征。還選擇風格差異性較大的舞蹈作品讓幼兒對比,以感受不同風格作品帶來的藝術感受,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對比欣賞選擇的作品雖然要求有差異,但是彼此間應該是有聯系的。這樣就能更好地在欣賞過程中的增加幼兒創造性表現能力
(3)幫助幼兒學會欣賞舞蹈作品的方法。幼兒在開始欣賞舞蹈作品時,往往是聽聲音、看畫面的過程,只知道用“很漂亮”、“很美麗”等語言表述自己對舞蹈作品的認識。隨著幼兒認識能力的提高,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從舞蹈作品的構成元素上欣賞并評價。從細節入手引導幼兒欣賞是進入舞蹈欣賞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幼兒發現美的重要方法,為下一步藝術表現奠定基礎。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舞蹈欣賞理論知識,能夠較嚴謹的分析舞蹈作品。例如:我們欣賞傣族舞蹈,就可以從手的細節動作和變化等方面引導幼兒進行欣賞,還可以通過幼兒對舞蹈服裝、舞蹈背景等內容的關注程度等方面來拓展組織開展專題性的舞蹈服裝欣賞等活動。
3.3 5~6歲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指導
該年齡段的幼兒,由于觀察力的發展,能夠關注到更加豐富、細膩的肢體語言,對舞蹈的服裝、道具、燈光等元素的欣賞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在幼兒舞蹈欣賞活動中我們應該注意:
(1)對舞蹈作品的欣賞要逐漸傾向于對舞蹈情感的欣賞。舞蹈藝術由于綜合了聽覺藝術、視覺藝術等其他門類的藝術特征,其情感表達與其他門類藝術相比更容易被幼兒感受到。該年齡段的幼兒雖然對舞蹈作品欣賞經驗的積累,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進步,他們能對舞蹈作品中的動作、隊形變化產生更大的興趣,并能基本理解到這些動作和隊形在舞蹈中的魅力。但是,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更加關注舞蹈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內涵以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欣賞幼兒舞蹈《寶寶會走了》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幼兒關注幼兒“學步”過程中的可愛與滑稽的動作,更應該讓他們體驗到堅韌的精神和成長的快樂。
(2)鼓勵幼兒對舞蹈作品有個性的評價。幼兒通過舞蹈欣賞,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舞蹈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評價標準。教師再鼓勵幼兒用自己理解的動作來表達舞蹈作品中的某個動作或者某一場景,提高幼兒的舞蹈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幼兒在傣族舞蹈欣賞活動中可能會更關注的演員的手指甲很長。那么,教師不能直接否定幼兒的關注點與我們的欣賞活動目標不符合,要認同幼兒的欣賞感受和評價??梢院唵蔚亟榻B一下“長指甲”是為了讓孔雀頭部的動態更加形象的原因,然后鼓勵幼兒再次表達其他的感受和評價,甚至提出肯定和表揚。
(3)舞蹈欣賞活動組織形式的多樣化。由于舞蹈藝術的表演性較強,我們要區別于其他門類的藝術欣賞方式,教師應當鼓勵幼兒使用肢體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同時,能使用語言或繪畫等手段來描述肢體動作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比如:讓幼兒自己表演舞蹈,并且鼓勵大家相互評價,或者讓家長帶著幼兒觀看舞蹈表演等。總之,幼兒的舞蹈欣賞活動應該是多樣性的、長期的,讓審美評價成為幼兒評判周圍事物最常用的方法。
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是培養幼兒舞蹈興趣的方法之一,它豐富了幼兒的生活,擴大了眼界,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我們應該意識到,舞蹈欣賞活動不再是一種被動觀看或傾聽的活動,參與的過程本身就是欣賞的過程,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參與甚至是一種更好的欣賞方式。
參考文獻:
[1] 郭亦琴.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指導[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 王印英.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吳B,史紅茵.幼兒教師舞蹈基礎[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4] 許卓婭.韻律活動[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 許卓婭.學前兒童藝術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0.
[6] 許卓婭.學與教的心理探秘――幼兒園集體舞蹈音樂教學指南[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7] 高月梅.幼兒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8] 蔣麗娜.淺析幼兒舞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
[9] 孫玲.淺談幼兒舞蹈與綜合素質培養[J].
[10] 孫麗娜.論如何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J].
[11] 楊梅.幼兒舞蹈欣賞教學的藝術[J].
[12] 吳邵萍.幼兒園舞蹈欣賞教學初探[J].
[13] 周一薪.在舞蹈欣賞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J].
【關鍵詞】幼兒舞蹈 特點 教育意義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和生理發展成熟的重要階段,也是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在這個時期接受必要的舞蹈教育對其智力開發和身體運動機能完善有著特殊的作用。加上舞蹈是各種藝術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類型之一,被人們稱為“藝術之母”,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傊?,舞蹈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需要通過正確系統的舞蹈教學來促進幼兒的全方面發展。
一、幼兒舞蹈的特點
關于幼兒舞蹈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為了提供幼兒自娛,愛玩是孩子的天下,幼兒通過舞蹈的學習能受到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只不過幼兒舞蹈是一種形象生動,更易被幼兒接受的藝術形式。幼兒舞蹈與成人舞蹈有共同點,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幼兒舞蹈具有直觀性。幼兒各方面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大腦的神經發育尚未成熟,思維具有直觀性,所能接受的事物必須是形象而具體的,所以幼兒舞蹈中的人物心理、情感必須利用具體的舞蹈動作表現出來。第二,幼兒舞蹈具有童趣性。這里的童趣性包括幼兒的情趣和興趣兩個方面,是幼兒對某種事物所產生的探究意識傾向。幼兒喜歡玩游戲,而游戲中的推、拉、跳、滾等行為是幼兒舞蹈動作編排中的借鑒因素,可以說幼兒舞蹈就是一種高級而有趣味的游戲,充滿著幼兒的情趣。第三,幼兒舞蹈具有模仿性。模仿就是幼兒學習知識的主要手段,所以說幼兒對舞蹈的學習是具有模仿性的。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的特點,因而教師在進行幼兒舞蹈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幼兒的心理特征、精神情趣,重視幼兒成長上的問題。
二、幼兒舞蹈教育的現狀
幼兒舞蹈教育與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它屬于一門綜合藝術,是幼兒喜歡且樂于接受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近年來,文藝性教學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幼兒的舞蹈教育方式也慢慢被提上日程。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那就是長期以來幼兒舞蹈教育沒有一個科學且系統的教學理論,通常只是作為音樂教學中的一個補充,它的重要性還沒有被真正認識。下面我們通過對幼兒舞蹈教育意義的分析來說明加強幼兒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幼兒舞蹈教育的意義
1.幼兒舞蹈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國教育的重要主題。幼兒舞蹈教育是一種基本的素質教育,通過舞蹈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啟蒙性的教育,以挖掘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的各方面的發展。幼兒舞蹈教育與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它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除了能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外,還是幼兒喜愛切容易接受教育形式。近年來,素質教育受到廣泛關注,而文藝性教學也慢慢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了培養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因而,教師要重視幼兒舞蹈教學,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多采取形象具體的教育方法,重視與幼兒的情感交流,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以達到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目的。
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舞蹈是以動作為主要表現方式的,在幼兒舞蹈教育中舞蹈動作是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幼兒處于成長發育階段,舞蹈教育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幼兒舞蹈屬于一種運動,適宜的舞蹈動作和科學系統的舞蹈訓練能夠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生理機能發育的完善,經常參加舞蹈教育相關的游戲和活動,還能增強幼兒的體力。另一方面,幼兒舞蹈教育也是一種藝術教育,當音樂響起,為幼兒營造一種優美、和諧、舒適的訓練環境,在這種美好的氛圍之下,幼兒的身心都受到了熏陶。不僅會感覺心情愉悅,而且舞蹈動作就會顯得格外自然、協調,加深了他們對藝術美感的感悟,培養了他們的內在氣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3.有利于幼兒智力的培養
幼兒舞蹈教育是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兒的舞蹈形式、體裁、表現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幼兒通過對舞蹈過程中觀察、模仿、練習、表演等一系列行為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舞蹈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幼兒舞蹈教育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象和創造的空間,通過對舞蹈動作的練習,讓幼兒對美的感覺有了自己的理解,激發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對舞蹈的感受,促進了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此外,幼兒想要學好舞蹈,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可靠訓練,這個過程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十分辛苦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幼兒的鼓勵和引導,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毅力,讓他們明白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從而促進了幼兒的智力發展。
4.可以陶冶幼兒的性格和情操
人的性格并不是朝夕間就能形成,是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學習以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和教育而形成的。一個人良好性格的塑造,從幼兒時期就已經開始。幼兒在進行舞蹈學習時,感受到的是美好、愉快、輕松的氛圍,通過與其他小朋友的默契配合,與老師心靈的溝通,讓幼兒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容易陶冶幼兒的性格,幫助他們塑造熱情、活潑、開朗的性格。
舞蹈本身就是通過肢體語言將人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一個舞蹈包含了人的動作、姿態、表情、心理活動等多種因素,它的綜合性和豐富性為幼兒提供了很好的審美空間。舞蹈是最直接最形象的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幼兒舞蹈以其獨特的形式讓幼兒感受到了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事物的欣賞、對丑惡行為的憎厭。通過科學系統的舞蹈教育,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陶冶了幼兒的情操。
【參考文獻】:
[1]曾大地.幼兒舞蹈教育及意義淺析[J].大舞臺
[2]趙軍.淺談少兒舞蹈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一、首先得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幼兒愿意聽、愿意想象
讓幼兒欣賞的音樂,內容可分為歌曲和器樂曲兩大類,一開始,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具體情況,可選擇歌曲欣賞。因為歌曲有歌詞,能使幼兒感到內容具體,好理解,可為以后欣賞器樂曲打下基礎。如:有欣賞歌曲《蹺蹺板》時,教師引導幼兒一邊欣賞,一邊感受。幼兒對強弱音的感受,猶如自己在玩蹺蹺板,會感到高興快樂。教師不但要讓幼兒用耳朵去感受音樂,更重要的是用身體去感受音樂。
二、創設欣賞音樂的環境
為幼兒創設欣賞音樂的環境指的是兩方面的準備,一是物質及音樂環境的準備;二是做好欣賞前的心理準備,它是欣賞活動獲得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聽音樂前排除一切干擾,要用形象化的主要語言、圖片和有關教具等輔助手段,喚起聽音樂的興趣。巧妙的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例如:在欣賞《羊和狼》的樂曲前,通過觀看圖片、幻燈片等活動加強幼兒對狼和羊的生活習性、體型特征、行動特點的了解,并且交給一些狼走路和羊走路的模仿動作,以此作為幼兒表達內心感受的動作準備。
在欣賞時可設計情景-用幻燈打出一片青草地的背景,通過音樂形象的出現,引導幼兒聯想和想象,幫助他們進入音樂欣賞的情景、把注意力吸引到聽音樂中來。
聽前還應做好與音樂情緒相適應的心理準備,啟發幼兒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頭腦一定要由聯想、想象的內容,在情感上有相應的情緒體驗。欣賞中教師可以提示:在這片草地上什么小動物出現了?它在干什么?還可以啟發幼兒三五成群的扮成小羊,聽著音樂合拍的學小羊做動作。描述小羊的音樂停止,要求幼兒動作也停止。教師用語言提示:“你們聽,這時候又有什么動物來了?”當小朋友能辨別出-是狼來了時,教師可帶著小羊們趕快藏起來,不讓狼發現,扮狼的幼兒隨音樂作出狼的兇狠的樣子,到處尋找小羊,狼沒有找到小羊,灰溜溜的走了,描述,羊的音樂恢復后,小羊重新回到草地上吃草,并表現出非常高興的樣子,結束音樂欣賞活動。這個過程說明,在一定的場合、環境下,教師用語言引導、提示,幼兒可以把感受、體驗及聯想到的情節與內容用動作表達出來。
三、音樂欣賞活動要引導幼兒首先感受音樂的基本情緒和情緒的變化和發展,促進幼兒通過聯想、想象了解內容
例如;欣賞《娃娃》這首兩段體樂曲,第一部分音樂稍慢而柔和,旋律平和,有搖蕩感,表現娃娃睡覺的情景,緊接一段間奏,對前后兩段的內容,情緒起銜接、轉換作用,開始的音樂是中速,表現鳥叫,然后是一段比較連貫的,有弱到強的音樂,繼之漸強而慢, 表現娃娃醒來的歡暢情緒。
第二部分音樂稍快,情緒歡快,旋律跳躍性較大,表現娃娃在歡快的跳舞。
在欣賞時,教師可以告訴孩子,“今天老師請小朋友聽一個音樂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娃娃高興的一天,請你們仔細聽,想想娃娃開始干什么?后來又干什么?你們是怎么聽出來的?”這些啟發性的語言可以促使孩子專心聽音樂、并抓住作品的基本情緒進行分析、聯想,通過音樂的表現去描述音樂的情緒變化的發展,在要求幼兒描述音樂作品內容是,應當注意抓住基本內容,不要描述那些不符合音樂表現特點的細節,此外,還要注意引導幼兒從聽邊音樂的高低、強弱、快慢、音色變化中感知音樂情緒的變化和發展。
四、從音樂欣賞中啟發幼兒對音樂進行描寫
音樂是擅長抒發感情的藝術,幼兒在感受音樂時,思維、想象能力能得到充分發展,音樂形象不是視覺不是形象,而是通過聽覺感受,在人的頭腦中喚起聯想、想象中的形象。人們要感知,要理解音樂藝術形象,需要用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將內容表現出來,孩子的思維有著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欣賞音樂中要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式將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描繪出來。
例如:在欣賞德爾松的《春之歌》后,幼兒可用三種不同方式進行形象描述。
1、語言描述
有個幼兒是這樣描述的;
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里的水慢慢的留著,小青蛙生下的卵變成了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地上長了青青的草,小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春天可美了!
2、動作表達
教師為幼兒準備有關描述春天景象的頭飾,如:太陽、小花、蝴蝶、小草、小蝌蚪、蜜蜂等等,幼兒自己選擇要扮演的角色。聽了幾遍《春之歌》之后,幼兒對著音樂各自表達出角色對春天的感受-蝴蝶、蜜蜂在花叢中愉快的飛舞,太陽公公站在高處點頭微笑,小蝌蚪在小河里自由的游來游去,充分展現出一幅春意昂然的美麗景象。
3、用繪畫表現
讓幼兒通過繪畫表達出對《春之歌》的理解和感受,用彩色的花筆勾畫出春天的美景:金黃色的迎春花同粉紅色的桃花爭相開放,小朋友們到小河邊去撈蝌蚪,柳淑爺爺抽出了新的枝牙,地上的小草長出來了。。。。。。
這些不同形式的描寫,是幼兒表達音樂感受的一種獨特方式,反映了幼兒對作品的了解和感受,教師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充分利用現有的環境,為他們創造條件,滿足幼兒對音樂感受的情感抒發。
五、欣賞與分析曲目
供幼兒欣賞的歌曲,樂曲曲目是極其豐富的,題材也相當廣泛,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現代的也有古典的。
我園于自2009年5月開始進行《藝術教育促進幼兒多元化發展的實踐性研究》課題研究以來,老師們潛心投入,在“用教育的理想實現理想的教育,用藝術的教育追求教育的藝術”理念的指導下,課題研究著力從理論融合、實踐探索、研討反思三個層面展開,做了大量細致而扎實的工作。各種改變在課題研究的 “隨風潛入夜”中進行著。
我們的認識在改變——理論綜合,形成融合性大藝術觀
科學的理論是課題實踐的根本依據。我園教師在全面深入學習各種理論的基礎上,對相關理論加以融合,形成了適合幼兒發展、適合教師研究的大藝術觀。
兒童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主張“藝術教育在于強調個人和自我創造的潛能,尤其在于藝術能和諧地統整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將充分運用羅恩菲爾德的美術教育理論來張揚幼兒個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在心手一致的不斷鍛煉中養成鮮明的個性。
藝術是現實生活或內心體驗的符號化反映,根據符號的形式和實體的不同關系,它可以分為視覺藝術(美術、造型、建筑、舞蹈等)、聽覺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戲?。┑乳T類,因此我們充分吸納了羅恩菲爾德、奧爾夫、加德納等教育家的思想,大膽打破原有幼兒園課程中藝術領域只包含音樂和美術的教育內容,吸納文學教育內容,把藝術教育范疇加以拓寬和融合,形成了以審美感受、審美體驗、審美表現的大藝術課程觀。
我們的研討在改變——深入研討,豐富園本研究方式
1.分層規劃,研究從微觀處著手
課題組在藝術教育主課題下分解了“音樂、美術、文學”三個子課題,在子課題下又分解了“歌唱、韻律、節奏、美術欣賞、繪畫、手工、童話劇、詩歌、散文”九個次子課題,教師在次子課題下確定每學年的微型課題。課題網絡緊密,研究落點準確。
2.組建團隊,研究從難點處展開
課題組在集中分析課題研究諸多問題中篩選出能深化研究的難點,由市級幼教學科人帶隊組成研究小團隊,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實踐、反思,充分發揮了教師的研究特長、滿足了教師的研究興趣,獲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
3.實例探討,研究從理論中化解
每個專題的研究,教科室首先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和講解,子課題組針對實例進行研討,分析原有研究的得失,最后教師進行研究反思,形成一定可分享的研究經驗,比如:個案研究報告對本課題的價值,如何操作,如何撰寫等等。
4.追蹤個案,研究在自然中進行
教師通過確定研究專題,設計研究表格,對幼兒某一藝術發展在一日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原生態的記錄,從而分析出藝術教育對不同性格、不同興趣、不同能力幼兒的影響,提煉出藝術教育的有效方法。
5.展示交流,研究從活動中深化
課題活動的展示與交流能給子課題之間的教師一個相互學習,研究共鳴的機會,尤其是學科之間融合更有大開眼界豁然開朗的作用。
我們的課程在改變——梳理資源,構建園本化藝術課程
自本課題開展以來,教師們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廣泛吸納了幼兒藝術教育中的傳統資源、民間資源和家長資源,梳理和充實了幼兒園藝術教育內容,我們選擇藝術教育內容時遵循以下“四性”原則:
1.適宜性
幼兒各年齡段的發展情況不同使得所需藝術教育的內容也不同,所以每學期課題組成員就要詳細分析幼兒學期發展目標,依此來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每次活動后進行審議反思,期末梳理好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進度表。
2.審美性
藝術作品必須可以讓幼兒多感官感受的積極向上的美,能激發幼兒對美的認同和美的創造的作品。
3.趣味性
童心童趣是幼兒的特點,所以選擇的藝術教育內容也必須具有童真、趣味,才能引發幼兒審美和創美的沖動,用積極、快樂的情感投入到藝術教育活動之中。
4.挑戰性
選擇的活動內容必須在幼兒發展基礎上并又高于幼兒原有的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在大藝術觀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注重發揮藝術綜合的優勢,從最容易感知的審美結構入手,對不同藝術類型的共同審美要素進行互構,使之互為感受、互為理解、互為表現、互為創造。
我們的策略在改變——實踐探索,提煉有效藝術教育策略
藝術活動與其他教學活動的區別在于它更著重于情感的體驗,是精神達到自由、愉悅后達成共鳴、引發創造的活動,所以在藝術教育策略上我們始終把對幼兒幼兒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把幼兒積極健康的精神世界成長作為活動的最終目標。
1.感受與想象同步
藝術作品必須在幼兒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大膽想象才能獲得深刻的美的體驗。比如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充分觀察作品或者實物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經驗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再用畫筆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大膽表現。
2.游戲與練習結合
藝術活動需要一定的技能學習,只有學習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但是幼兒的學習具有直觀形象特點,所以運用適合幼兒心理特點的游戲方法更有效。
3.情境與圖譜互補
藝術活動中幼兒的審美體驗與當時的情緒有直接聯系,因為它是主觀者心態能動的結果,心情愉悅、情緒高漲時幼兒會認為美的作品,在心情不快、情緒低落時則不一定認為是美的,甚至會對美的事物反應遲鈍、排斥。所以在組織藝術活動時創設相得益彰的情境能很快促使幼兒投入情感到活動之中。
4.學科與學科融合
遵循不同藝術形式所蘊含的情感的互通性進行情感同構目標的提煉,在活動中采用共鳴、移情和“創造”的方法來引導幼兒深入感受藝術作品,所以我們非常注重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