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2 13:00:56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決定成功的積極心態 怎樣形成積極心態
參考文獻: 教育學心理學有關資料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學生積極心態已成為思品課教學的功能之一,也是培養學生使其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成功學”的創始者拿破倫.希爾特別強調心態問題,他在所著的《成功學》專著中歸納了十七條成功定律,第一條就是人的心態。希爾曾說過,人與人之間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什么呢?就是心態。積極的心態使人獲得成功,消極的心態則容易讓人走向反面。希爾還說過,人們要想成功,首先認識自己的護身符,這個護身符有兩面:正面刻著積極心態——PMA,反面刻著消極心態——NMA。這個護生符有著驚人的神力:用正面,這個人就熱情、自信、主動,不畏困難,百折不撓,堅忍不拔,就能走向成功;用反面,這個人就頹廢、消極、悲觀,遇難而退,遇挫折一蹶不振,必然走向失敗。
為什么心態的好壞會導致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呢?行為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有了心態或信念之后,就會把這種心態或信念付諸行動,而這種行為又反過來影響人的心態或信念,因而形成一種循環狀態。心態積極的人,行動也積極,反之,行動卻消極。
在實際工作、學習、生活中能正確把脈心態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決定成功的心態是什么呢?根據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總結到了以下十種決定成功的心態。
1、有決心。決心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為重要的積極心態,這種心態將決定一個人的行動目標,并沿著目標不懈奮進。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并非易事,鎖定目標,永不退卻,下定行動決心,命運的操作棒終究掌控在自己手中,行事果敢、快捷,給行動以更大支配力量,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勇氣和支柱。
2、企圖心。企圖心,即對達成自己預期目標的成功的意愿。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僅有希望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通過人擁有足夠的雄心壯志去實現,常言道:有志者事競成!這個志就是雄心壯志。一個人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有了一定的目標意愿再增添上雄心壯志,何愁事難成?
3、主動。主動,就是將命運的掌控權操控在自己手中,不消極地等待時機,而是把命運的主動權留給自己,尋機行動。與之相反的表現就是被動,被動地承受他人的主宰,將命運交給別人安排,消極地等待機遇的降臨,一旦機遇不來,他就像泄氣的皮球---無法了。因此,凡事都應主動,被動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4、熱情。是對某種事物著迷的一種情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狂熱的喜悅,是種完全會把人近乎熱high的內功。 情感是會傳染的,這種激情和奮進會帶給你近乎狂熱的地步。熱情表現在活潑、開朗、快樂。沒有一個愿意跟一個整天沒有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領導愿意去提升一個毫不熱情的下屬。
5、愛心。所謂愛心,是指同情憐憫之心態(有時還包括相應的一定行動)。內心深處的愛是你一切行動的源泉。不愿意奉獻的人,缺乏愛心的人,就不太可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失去別人的支持,離失敗就不遠了。
6、學習。學習是透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從而導致可量度的穩定的行為變化,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或審視過去的精神結構。信息社會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展成為學習力的競爭。信息更新周期已經縮短到不足二年,危機每天都會伴隨我們左右。中國社會已進入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
7、自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自信心、信心十足、永久自信。自信就是眼睛尚未看見就相信,其最終的回報就是你真正看見了。建立的基本方法有三:一是不斷地取得成功;二是不斷想象成功;三是將自己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卓越圈”運用神經語言的心理技術,移植到你需要信心的新領域中來。
8、自律。指在沒有人現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自覺地遵循法則,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讓一大堆規章制度來層層地束縛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崇尚自由。成功需要很強的自律能力,自律將是成功的基石。
9、頑強。是自覺地確定自己的行動目標,并根據自己的調節、支配自己的行為,排除萬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我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挫折與失敗。你不打敗他們,他們就打敗你。俗話說:“困難不是鐵,困難不是鋼,困難是彈簧,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只有具備頑強的精神,才能夠積極、主動、持久的學習,在學習上才能真正做到好、樂、勤;才能夠真正學有所成。
10、堅持。堅持,“堅”即意志堅強,堅忍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堅持是意志力最完美的表現,堅持也常是成功的代名詞,假若成功只有一個秘訣的話,那應該就是堅持。持之以恒去辦事直至成功 以上十種積極心態,只是一個學生努力的方向,但必須要求教師去掌握培植學生積極心態的方式、方法。如何去培植學生的積極心態,已成為我們廣大同仁十分注重和研究的熱門話題。現實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滲透、培植學生積極心態,去樹立學生積極心態的勇氣和力量。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培植學生這方面的心態更需要我們潛心挖掘、探索。近三十多年,我一直在教育教學中苦苦思索,也一直在向學生提出這方面的要求,收效多多,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可從以下十方面做起:
1、培養學生的言談舉止。他要求廣大教師從培養學生文明語言,舉止文雅,讓學生知曉:積極行動會導致積極思維,而積極思維會導致積極人生心態,心態是緊跟行為的,如一個人消極心態開始,等待著感覺把自己帶向行動,那他就永遠成不了他想做的積極心態者,更不會達到言談舉止文雅,成為一名人之向往的儒雅之士。
2、樹立必勝的信心。美國億萬富翁卡耐基說過:“一個對自己的內心有完全信心的人,對他自己有權獲得的任何其他東西也會有支配能力?!碑斘覀儗ψ约河行判臅r,我們就開始成功了。樹
立必勝的自信心至關重要。如農民種地,工人做工,科學家搞科研都是從自信開始的。3、讓學生樹立人生目標。一個人有了自信心,有了美好的人生感覺,必不可少的就是人生目標了,有了目標就有了行動的方向,并沿著這個方向去奮斗,去清掃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最終達到幸福的彼岸。
4、生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經常請教于人,聽聽別人的評價和建議,集思廣益,隨時矯正自己的行動和動機。常言道: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學會頃聽,學會理解,你的行為才能獲得他人的贊譽,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支持。
5、要心存感激。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別人的關愛和幫助,使你走出困境,要記住幫助過你的人,常懷感激之心。并主動去關心需要幫助的人,傳遞愛心,讓社會更美好。
6、學會稱贊別人,在家庭中稱贊母親,讓他們開心。在學校稱贊同學、老師,使師生關系融洽,贊美是一種推動力量。
7、學會微笑。微笑是上帝賜給人的專利,微笑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表情。面對一個微笑的人,你會感到他的自信、友好,同時這種自信和友好也會感染你,使你油然而生出自信和友好來,使你和對方親切起來,正如一則諺語中說道:“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介紹信”。微笑將會為你打開通友誼之窗,如果我們想要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積極心態,那么我們就得要學會微笑不可。
8、要求學生尋找新觀念。有積極心態的人時刻在尋找最佳新觀念。這些新觀念是增加學生積極心態者的成功潛力。法國作家雨果說:“沒有任何東西的威力比得上一個適時的主意?!庇腥苏J為,只有天才才有好主意,事實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態度,不是能力,一個思想開放有創造性的人,哪里有好主意?直到他對這個主意可能產生了優缺點都徹底弄清楚為止。據說,世界最偉大的發明之星是愛迪生,他一生杰出的發明,是都是在給失敗的發明找一個額外用途的情況下誕生的。
9、教育學生放棄一些雞皮蒜毛之事.有積極心態的人不是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小事上,深知小事會使人們偏離了主要目標和重要事項,記?。阂粋€人為多大的事情而發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
10、注重培植學生的奉獻精神。人生的目標就是奉獻別人,這個奉獻就是表現出助人的激情與意愿。一個積極心態者所能作的最大貢獻是給予別人。近些年,我國舉辦了那么多的世界盛會,每次都有許許多多的志愿者參與,并把工作做得那么完美,這些行為是無私奉獻的典范,值得人們頌揚和學習。
一、創建積極的研討性教學環境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賞識教育是觀看了“周弘談賞識教育”的片子。他的語言很樸實,其中的一句話更令我永遠難忘,他對自己的女兒說:“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他既然能把雙耳全聾的女兒培養成了中國的海倫•凱勒。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能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材。首先,賞識教育并不是一種教育方法,“賞識”是一種態度,“賞識教育”是教育者所持有的觀念,既然不是方法,也就沒有使用的尺度問題。當人們感覺到教育失敗時,只能解釋為教育方法不當,或者沒持有賞識教育的觀念。其次,“賞識”不等同于“愛”,有“愛心”并不一定“賞識”,賞識更重要的涵義是一種信任和肯定,賞識本身就體現出平等,不平等就無法賞識。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另外,賞識也是無私的。有時,我們為學生付出了很多并希望得到回報時,往往發現被感動的學生沒多久就令我們失望了,因為他覺得為報答你強迫自己做的事情很累人,不如讓自己麻木些。而真心的賞識一個人是不需要回報的,初中學生只要覺得自己真正被賞識,他會充滿激情,從不斷的完善自己中得到樂趣。下面就舉個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的案例。還記得原來我教的初一一班是特別懶散,成績特別差,還有個“混小子”總不服老師教育,上課和老師對著干。從來上課他都是我行我素,無論老師怎樣說,他總是偏著頭不說一句話,可也沒把老師一句話聽進去。一次數學課“探討瓷磚的鑲嵌問題”,我讓同學先自己設計瓷磚樣式,所有同學都在練習本上畫各式各樣的瓷磚。當我走到他的身邊時,發現他在練習本上無聊的畫起了廚房,他看到我立即把本合起來,把頭一偏等待我的訓斥,當時我想到了賞識教育,對全班同學說:“我們班有的同學不僅已經設計完了瓷磚,而且現在正在設計鋪瓷磚的廚房呢!大家想不想一起看看???”“想”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下他還有點不好意思了。不過到底是孩子,聽到全班的掌聲,在我鼓勵下終于上黑板畫上了一個廚房,“非常漂亮的廚房,而且設計的瓷磚也很簡單大方。老師要是裝修房子,你愿不愿意幫老師設計呢?”“老師這個瓷磚我設計的太簡單了,明天我設計另外幾個復雜的瓷磚給你看”。第二天,他果然拿來了自己設計的另外幾個瓷磚,很精美。在我發自內心的贊美聲中,他高興的看著我,說了一聲“謝謝老師”。自從這件事情之后,在數學課上,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主動發言,主動問問題,期中考試他的成績是87分,在短短一個月之內提高了46分。是賞識教育開啟了初中學生的心靈。就這樣賞識教育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在我的課堂上,杜絕厲聲地訓斥,消滅嘮叨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老師燦爛的微笑,親切的叮嚀,學生都很陽光,健康,他們的心靈得到觸動,自己能主動認識到錯誤,并加以改正,我的賞識,我的寬容,我的因人而異,緩和師生之間固有的緊張局面,轉變了逆反學生的心理,抵制了學生的不良情緒,做到了融洽的解決了所有問題。然而賞識也要恰到好處,且不能濫用、過度使用。賞識的前提是要正確客觀地分析,從學生的身心出發,掌握初中學生的心理狀態,依據真實需要進行表揚、鼓勵。不能為達到某些目的而牽強地賞識,這不僅對學生本人達不到真正效果,還會影響,感染周圍的學生,讓學生無所畏懼,從而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度。同樣賞識不能過度,否則會使學生對自己產生錯覺,出現自滿自傲的心態,但如果稍遇不順,便會一蹶不振。還有賞識要因人的性格而適度操作。比如:對內向,不愿說話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表揚;對自律性差、自覺性差的初中學生,要適當采取方式方法,肯定的同時要多提新要求,爭取讓他克服不良習慣。
二、讓學生認同學習的目標
初中學生的點滴進步,如果老師善于發現,并及時、中肯的評價: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驚奇的眼神,一個贊許的手勢,都會讓他們感到高興,從而更加有前進的動力。所以,我會繼續努力,讓賞識教育伴我和我的學生共同成長。
作者:桓鐵軍 單位:大連市第八十中
強調一題多變深化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通過一題多變訓練不但可以使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加深理解,而且能使學生在解題時運用轉化思想,從而提高解題能力,深化創造性思維。如已知甲數是7,乙數是5,求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學生很快說出了得數。為了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深化,教師讓學生繼續動腦思考,根據題中的已知條件展開聯想,提出不同問題。學生提出了:⑴乙數是甲數的幾分之幾?⑵甲數比乙數多幾分之幾?⑶乙數比甲數少幾分之幾?⑷甲數是乙和甲和的幾分之幾?⑸甲乙兩數和是甲乙兩數差的幾倍等。這樣通過一題多問的訓練就深化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初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a.例如:在教學生“水”“飯”等生字時,除了教學生用學過的生字組成詞以外,還要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口頭組詞,并口頭用組成的詞語再說一句話或一段話。這樣,既為學生學詞、學句、作文打下基礎,又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教生字“水”時可以讓學生口頭說:“水”;“河水”;“河水清清”;“一群白鵝在清清的河水中游來游去”。水:礦泉水;我愛喝礦泉水;我家附近的商店里有很多瓶礦泉水;可供全村人飲用。水:雨水;地上的雨水不斷的流向低處。飯:米飯我愛吃米飯;媽媽做的米飯又白又香。我請小朋友來嘗一嘗。飯:飯桌;飯桌有各式各樣的。園的,方的,大的,小的,顏色也有很多種。飯:飯后;飯后我幫媽媽洗碗。飯:吃飯;我看爺爺吃飯很香。我特別高興。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連字成詞,連詞成句。例如:學、寫、學、生、字、習??蛇B詞學習;學生;寫字??蛇B句:學生學習寫字。
b.在學生掌握了所學生字后,把生字分成部件讓學生重新組成生字。在活動過程中即鞏固了所學生字,又給學生一個嶄新的視角,有了新的啟迪。然后讓學生自己想出一些出題方式來考所學生字,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而不是枯燥的重復練習。例如:學習生字早、媽、燈、爸、看、送這些字時,在教學完生字后,教師可出“找朋友”一題:日、父、十、火、巴、丁、關、手、之,目。讓學生用連線的形式或卡片重組的方式找到朋友。學生會很感興趣,這樣既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生字,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把上面的形式變化成:看誰找錯了朋友,請你幫幫他們。教師出示錯誤卡片,請學生重新組成正確的字。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出題方式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初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體育課上教師帶領學生做游戲,也可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跳繩時,可以讓學生做出各自不同的跳法,讓學生進行比賽,看誰的跳繩方法多。還有在玩皮球時,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創新教育。
四、在勞動中對初中學生實施創新教育
在勞動中,學生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此時,應及時啟發鼓勵學生有創新意識,想出新方法、新路子,使學生愛創新敢創新,有濃厚的創新意識,真正做到把創新落到實處。
五、在音樂課上對初中學生實施創新教育
一、營造寬容和諧的家庭氛圍。
“寬容是一種愛?!敝挥性趯捜莺椭C的氛圍里孩子才能健康樂觀地生長。這一點,家長們在平靜時都十分清楚。但一旦在子女犯錯時,這種平靜往往被沖動所代替,從而說出或做出一些傷害子女自尊心的話與事。家長經常教育孩子對人要寬容,但孩子卻從家長的“不寬容”中學會了不寬容,覺得家長的教育是虛偽的,教條的。
確實,凡事對孩子不寬容,又怎能教會孩子寬容呢?看來孩子是把父母的實際表現來做為榜樣的。沖動的父母對孩子的過失采取的是“熱處理”方式,而理智的父母所采取的是“冷處理”的方法。兩者比較而言,其教育效果是大相徑庭的。因此,當孩子出現以下某些狀況時,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切勿簡單化處理:
(1)子女考試成績不理想時。(2)當子女出現“早戀”苗頭時。(3)當子女情緒不穩定時。(4)當子女與人發生爭執時。(5)當子女有厭學情緒時。(6)當子女提出過分要求時(7)當子女自私自利時。(8)當子女說謊時。等等。作為家長要及時與子女溝通。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平等的對話,也可以是朋友式的談話。如散步式談心、書信式談心均不失為心靈溝通的有效途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最真誠的朋友,推心置腹而不至高無上,相信子女能體會到父母的一片摯愛之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調查發現,大多從平等、寬容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能與人和諧相處,自信而不自傲;而來自缺少尊重和平等家庭的孩子則往往自私、粗魯,自傲而不自信?!胺N豆得豆,種瓜得瓜?!敝傅木褪侨绻覀円押⒆优囵B成具有怎樣品質與修養的人,是可以通過家長們自身的率先垂范來努力實現的。如果說智力因素是與生俱來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塑造的。而促使非智力因素如何發展的是教育者與家長共同的責任。
二、構建“學習型”的家庭模式。
曾經有人說過:“去過上海的人不想住杭州;而去過杭州的人不想住紹興?!边@并非說這些地方風景如何,而是想告訴人們一個城市信息化的程度有多大。我們的國家已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所以,只有全社會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于是,各種在職進修班、培訓班、老年大學等都為成年人的繼續深造提供了機會和舞臺。“學習型家庭”的組建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是家庭文明化程度的一種具體體現。讀書型的家庭并非要求父母雙方必須是有高學歷、高地位的。但是基本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讀書是有用的,是終生的,是快樂的,是自覺的。讀書型的家庭大都具備下列特點:(1)家里至少訂閱1-2種書刊,及時了解國內外時政信息。(2)收看電視新聞,不孤陋寡聞。(3)家里設有1-2個書柜,并擁有相關知識的書籍和刊物等。(4)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書房或臥室兼書房、客廳一角等。(5)經常與子女一起討論有關學習的話題。(6)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常向子女談自己的學習感受。(7)外出購物時常去書店購書或了解新書動態。(8)父母與子女比學趕幫超,共同進步。
家庭就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因此,學習型的家庭,其意義是社會化的。古人云:“淡薄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弊x書可以讓人們驅除浮躁與貪婪。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樂學上進,那么我們的市民素質就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祥和、更文明。
三、對攀比、奢侈說“不”。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一代中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逐步被淡忘。講究吃穿、擺闊氣、講排場成為了部分學生中的一種時尚。因此,對孩子進行節儉教育,刻不容緩。而崇尚節約,不講排場首先應該從家長做起。不少家長在不經意之間為子女做了反榜樣。如請客、送禮、謝師宴、生日宴、團圓宴等等讓子女覺得這些很正常,反正父母有的是錢。有識之士曾在報紙上大聲吶喊“有錢買點少年窮?!敝荚谟谧尲议L們醒悟今天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生活所需,而是精神貧乏。國外某家報紙公然叫囂:“今天如再來一場中日之戰,那么中國的青年絕對被我們的青年打跨,…”,某國中情局也在精心策劃如何搞跨中國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品質。如果我們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而缺乏意志品質的培育,那么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是令人擔心的?!皟€以養德”是良訓。應該教育子女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努力做到:(1)家庭支出計劃化,不鋪張浪費,不與人攀比。(2)父母穿戴得體,不夸張,不過分追求時尚。(3)不賭博、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4)不收受不義之財,不搞職務犯罪。(5)不浪費糧食和生活用品。(6)外出購物以需要為準,不過分消費。(7)走訪貧困地區,感受清貧生活。(8)節約水電資源,隨手關燈關籠頭。等等。
有句話說得好:“滿腹史書氣自華?!蔽覀兊那嗌倌暌坏碛辛藴Y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思想內涵,那么就會讓人感覺到那種熠熠閃爍的精神之光。新頒布的中學生《新守則》、《新規范》就是要全社會都來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關心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名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生活中的第一位導師。以自己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去影響和帶動孩子,成為社會健康道德的培育者和宣傳者。
四、“國家興旺,你的責任”。
我們曾經所說的“國家興旺,匹夫有責。”把對國家的前途命運之責推向了“一部分人”的身上。所以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說:“國家興旺,你的責任?!睆男∨囵B孩子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愛國家的情操,講述歷史上的志士仁人的愛國故事,讓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紹興來講愛國名人志士不勝枚舉。鑒湖女俠秋饉、一代文圣魯迅、數學家陳建功等等,都是曾留學海外而滿懷報國情懷的愛國典范。秋饉出身名門而不圖富貴,魯迅棄醫從文而拯救麻木的心靈,陳建功“我出國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我的祖國?!敝两窕仨懚?。家長應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家是我們的大家,而家庭就是小家。當兩者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服從國家的利益。狹義地講,當學校、班級與你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要努力服從集體的利益;而當父母的利益與所在單位有所沖突時,家長應該服從單位集體的利益。這是最好也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為對于一名普通公民來講,愛國決非要轟轟烈烈,而是要踏踏實實,把愛國體現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在崗位建功立業上。從而以平實行動來教育感召孩子“國家興旺,你的責任?!?/p>
五、培養受挫能力,迎接生活挑戰。
前些日經常聽說某某學生輕生了,跳樓了。追問為何,卻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一與父母發生爭執,就負氣出走;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就跳樓自盡;連自己的明星偶像去世了,自己也不想活了,等等。青少年的心理受挫能力之弱令人震驚。他們過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什么事都有父母擋著。因為,在父母眼里,為孩子做所有一切是應該的,無怨無悔的。但正是由于長期的呵護有加、使得我們的孩子缺少了自己承受挫折、應對困難的能力。
1.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所處的客觀外界條件,是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對于每一個中學生來說,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既依賴于自身生理因素,又依賴于客觀外界因素。生活在社會環境里的人們,處在相對特定的社會關系中,受到特定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因而具有不同的社會意識,具有不同的價值評判標準和道德觀念,因每個人所處的局部環境不相同,社會環境的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也將使人們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人性的善性與惡性都會表現出來,所以避免不了不良社會環境對中學生存在一定的影響。
2.信息時代對中學生的影響。信息時代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給中學生的成長帶來了隱憂,信息傳播方式的變換,改變了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在網絡上遇到各種不健康、甚至非法的東西時,缺乏免疫能力,就會較多時候的受到影響。
3.社會風氣對人的影響。教育教學中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主要擔負起了學生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全球一體化的進程,許許多多的社會不良風氣嚴重侵蝕著學生純樸的心靈。打開電視,孩子看到很多有關腐敗、暴力的畫面,網絡上,也有很多不適宜學生瀏覽的網頁,他們或多或少的面對著不良風氣的考驗。
4.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生活環境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周圍的環境是不是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愉悅他們身心,使他們精神飽滿地面對學習。良好的居住環境有利于身體健康,同時為他們的大腦智力發育提供了條件。一個惡劣的生活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二、如何對中學生進行社會教育
1.加強對中學生的繼續教育。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育人過程中去,特別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要經常向學生進行黨的知識的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按課程標準進行教育教學,增強新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新的形勢下,學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全方位作用,更好地為21世紀培養出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2.加強對中學生的社會教育。社會在不斷演進,歷史在永遠前行,青少年是人類社會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如何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迫切而又重要的問題。要根據中學生成長學習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來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確原則,采取恰當的工作方法,用愛心、誠心、熱心,去感化、教育好每一個學生,這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職責。
3.加強對中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強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級互動,充分發揮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作用,做到有機結合和銜接配合,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設中發揮出整合作用。要變封閉式教育為開放式教育,讓學生在同外界接觸交往中進行比較,鑒別,提高他們認識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免疫力。
三、結語
1.禮儀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禮儀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禮儀是人類社會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基本的道德行為規范,它屬于道德體系中社會公德的內容。對個人來講,禮儀是一個人思想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社會來講,禮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俗的反映,是社會成員素質的縮影?,F在的中學生,將來必將是社會的一員,教育就是為社會筑基,在廣大的中學生中進行禮儀教育,對國民素質的提高,優化社會風氣必將起到推動作用。
2.禮儀教育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禮儀教育是教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怎么交往。做一個現代的文明人,必須懂得交往中的一般禮儀。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又在不同程度地彰顯著一個人的素質,而在整體素質的構成中,禮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古代非常重視禮儀教育。小到家庭生活,比如“食不語,寢不言”“席不正,不坐”;大到安身立命,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在社會交往中不懂禮儀,則會被視為沒有文化,沒有教養,說嚴重點,甚至會影響到自己事業的成功。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3.禮儀教育的問卷調查顯示禮儀
教育的迫切性為了能在中學階段開好禮儀教育的課程,我們“中學生禮儀教育的研究”課題組精心組織編制了《中學生文明禮儀調查問卷》,一共40道題。在高一全年級展開問卷調查,下面是調查結果的部分內容:(1)文明禮儀現狀不容樂觀。例如有70%的學生在課堂上有睡覺、聽音樂、吃零食、玩手機等行為;所有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經常遇到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說話帶臟字等不文明的行為;有40%的學生有過或偶爾有過考試時作弊、抄襲行為;有69%的學生在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不唱國歌;有49%的學生有在上網時發表過攻擊他人或者不文明的言語;有33%的學生有過在墻壁、課桌等公共場所留下涂鴉之作的行為。(2)很多學生不知禮,尤其是對社交禮儀缺少必要的認知;或者懂得禮儀,但因為社會大環境而不能付諸實踐。有53%的學生上下樓梯時,沒有靠右側通行,而是哪邊人少走哪邊;有17%的學生認為個人衛生不屬于禮儀;有30%的學生認為衣著容貌在交際過程中不怎么重要。(3)家庭禮儀教育不到位或者缺失。很多家庭沒有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有63%的學生偶爾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只有40%的學生每天都會主動和父母打招呼。有87%的老師認為當前中學生文明禮儀方面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
二、中學生禮儀教育的可行性
1.禮儀教育是可行的
我國中小學的德育工作事實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的內容陳舊,手法老套,學生認可度很低。禮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生走上社會后在人際交往中所必須具備的常識,所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這次調查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的歡迎,他們迫切希望能夠盡快地在班上開設禮儀教育的課程。鑒于此,我們課題組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加快了《中學生禮儀規范》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以期禮儀教育盡快地進入課堂。從對一些家長的走訪問卷中可以看出,家長對禮儀教育進課堂也是非常歡迎的。從家長的反應中可以看出,學校開設禮儀教育課題,不但可行,而且是迫在眉睫。
2.禮儀教育的形式及內容
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主張利他主義。從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體現了利他主義的精神。事實上,我們從兒童身上就能夠發現利他主義?!皟和苋菀资艿酵饨绲挠绊?,這使在兒童面前表達出來的感情很容易得到內化,他效仿這些感情,分享這些感情。他會因為見到被表達出來的痛苦而感到痛苦,他分享著他人的快樂”。當代中學生利他行為缺稀表現在:有些中學生為了學業的競爭,不愿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與交流學習經驗;有的甚至惡語相向,欠缺合作精神;還有些中學生對他人冷漠,面對需要讓座的孕婦和老人,往往抱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筆者認為,其原因主要有:
1.中學生心理特征的影響
中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其心理發展狀況還達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中學生還不能抵制外來因素的干擾。他們的意識多數還處于易變、易受干擾的狀態,對外界事件的體會和看法容易受到來自他人強烈暗示的影響。近期,助人為樂反被訛詐的新聞事件時有發生。面對求助,幫還是不幫,成了社會討論的話題。作為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中學生們來說,他們還沒有能力去辨別事情的真偽,周圍人的言論很容易影響他們。若周遭的大部分人都反對幫助他人的這種行為,那么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中學生就會拒絕去幫助他人。學者李丹研究發現,性格開朗外向的兒童的利他行為較強,而焦慮、神經過敏性的兒童的利他行為較弱。可見,孩子的心理特征確實能夠影響其利他行為實施的多少,而這種影響力體現最為明顯的是在中學時期。
2.家庭教育的弱化
父母的價值取向是父母的教育實踐、與兒童言語溝通的內容以及作為兒童榜樣的父母行為的基礎,它影響著兒童生活的諸方面。首先,一個溫馨甜蜜的家庭,對子女身心健康發育相當重要。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會學會如何去愛人,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容易形成最初的利他傾向。一個生活在充滿斥責和暴力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冷漠,毫無憐憫之心,也不會產生幫助他人的想法。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激烈,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升高了。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而不關注孩子的道德教育。父母這種“重智力、輕德育”的教育方式勢必導致孩子利他行為的弱化。最后,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父母對幫助他人的態度冷漠,也會影響到孩子。有些父母在和孩子一同看新聞時,常會對有爭議的新聞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若此時父母不能給出積極和正面的引導,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孩子利他行為的弱化。
3.注入式的道德教育
目前,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于中小學校。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是一種“德目主義”。所謂“德目主義”指的是道德教育仿佛是一個“美德袋”,是把經過選擇的道德觀念、道德規范,如誠實、守信、勤勞和儉樸等等,開列目錄,逐步加以講解和訓練的一種思想。這種注入式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輸,遠離學生實際生活,效果不佳。時下,很多學校試圖單靠政治課和班會來完成德育工作,如此空洞的說教達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學校評定學生的綜合素質時,德育部分也是通過一些具體標準予以量化考核的,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4.網絡媒體的影響
網絡媒體對利他主義的引導和宣傳,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和快捷的同時,也給中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一方面,中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網絡媒體對一些事件不切實際的報道和不良輿論宣傳的影響,誤導了中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網絡媒體傾向于關注娛樂新聞等,不重視對助人為樂之類事件的報道,這種導向的偏離使得中學生們遠離了利他行為。
二、中學生利他行為的道德教育
1.培養中學生積極的心理情感
要培養中學生的積極的心理情感,需要運用移情方法。移情是一個人在觀察到另一個人處于一種情緒狀態時,產生與觀察者相同的情緒體驗,也就是一個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識別并體驗他人情緒和情感的心理過程。移情是利他行為產生的基礎。正值身心飛速發展期的中學生,情感豐富,熱情奔放,極富同情心。在這個時期,應該增強中學生對移情的感受。移情對利他主義行為的影響是通過“移情—同情—利他主義行為”這一模型來實現的。通過移情訓練,使學生獲得同情心,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更有利他主義行為的傾向。因此,家長或者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移情訓練來強化中學生的利他主義行為。以下是兩種比較常用的移情訓練法。(1)情景表演法教師在課堂上給中學生們播放一個聯系生活實際的利他行為的視頻短片,然后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類似利他行為的編排,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換位表演,學生們能夠體會到對需要幫助的人的同情,以及幫助他人獲得的滿足感和喜悅感。(2)討論法教師在課堂上給中學生們講述一個真實事件,例如“小悅悅事件”,讓全班同學進行討論,讓每位學生表達個人見解,在平等討論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最后教師做出總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良好的社會行為去關心他人,強化學生的利他行為。
2.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家長,其對孩子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利他行為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能夠學會如何去愛家人,學會如何去體諒親人,從而演變成去愛他人、去體諒他人。第二,家長要將道德教育放在與學習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讓孩子成為高智商、低情商的高分低能兒。第三,家長不能溺愛孩子,應該為孩子做榜樣,身教勝于言傳,要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正確引導孩子的利他行為。
3.加強中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
學校要加強中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學者蘆詠莉等人研究發現,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與青少年的利他行為呈顯著的正相關。在集體生活中,同學之間需要溝通和交往,利他行為就產生于這種集體環境中。因此,學校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讓中學生養成熱愛集體、注重集體利益、樂于助人的品德和習慣,從而培養中學生的利他行為意識。要發揮學校的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利他行為的道德教育。
4.提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