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5 15:33:23
序論:在您撰寫國內農村電商發展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 我國電商零售企業發展自有品牌的策略探討 我國電商節日營銷廣告策略現狀及其發展策略 淺析我國農村電商發展制約因素與改進策略 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研究 我國高等體育專業教育同質化及特色化發展 我國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同質化趨勢及規避策略研究 我國電商企業的物流模式創新及“云物流”發展前景探討 我國海洋經濟陷入同質化競爭 我國工程機械商服務發展策略探討 電商環境下我國零售業應對外資零售業的策略研究 我國電商企業物流管理成本控制優化策略 淺析我國電商企業的網絡營銷策略 我國跨境進口電商面臨的問題與策略 我國金融應對全球化的策略 關于我國電商物流模式選擇問題的探討 由電商之爭看我國零售商業發展問題 淺析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與對策 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論我國電商物流發展中的管理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30514.
[2]中國時尚品牌網.電商平臺同質化嚴重 需要競爭突圍[DB/OL].,20130513.
[4]鄺凝丹.電商退貨評價調查:國內滿意度亞馬遜最高[DB/OL].,20130506.
[6]劉楠.電商陷同質化困局:豪賭大數據勝算幾何[DB/OL].http:///2013/0118/194109.shtml,20130118.
[7]李松.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集中度及成因分析[J].社會科學戰線,2012,(10).
[8]盧慧芳,傅軍.電商價格戰的思考[J].中國外資,2012,(17).
【關鍵詞】郵樂購;農村電商;物流;研究
“郵樂購”是郵政部門為了貫徹國家富民政策,依靠郵政專業網點優勢,憑借郵政部門社會影響力及服務性,打造的服務于人民的公共服務平臺。“郵樂購”在最初階段需要憑借政府提供的大力支持,全面發揮郵政優勢為電商發展提供設施支持,同時與各大線上網購平臺及線下零售市場相結合,推動“郵樂購”通過農村電商網絡平臺獲得發展;期間,郵樂購為了能夠提升農產品營銷效率,促進自身現代化發展,利用農村郵政網絡優勢、農產品經營產業及銷售渠道,與農產品領軍企業及銷售渠道建立合作關系,樹立領軍企業及營銷渠道協同發展的市場局面。2016年,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競爭激烈,“郵樂購”在競爭大軍中獨樹一幟,走在全省電商前沿。在“互聯網+”的社會環境下,加強優化物流設施建設,強化農村企業合作力度,形成大眾配送規模,是當前電商及農村電商物流發展需要快速解決的重要問題。文章針對貴港市電商發展現狀進行闡述,分析農村電商物流發展進程中的影響因素,基于貴港市自身特點提出優化策略。
1貴港市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現狀
1.1農村發展現狀
1.1.1農村基本發展情況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貴港市常住人口大約為431.6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大約為215.81萬人,鄉村常住人口大約為215.82萬人。近年,鄉村戶數、鄉村總人口及從業人數逐漸呈現上升趨勢。1.1.2鄉村經濟發展現狀“十三五”以來,貴港市關鍵性經濟作物產值始終保持增長態勢,推動農產品經濟不斷發展。2020年貴港市糧食產量高達146.8萬噸,其中水稻播種面積大約為311.4萬畝,水稻產量高達122萬噸,全市糧食產值超過47億元;全年水果產量高達50.56萬噸,年末果園種植面積超過103萬畝,水果及果園種植面積同比增長分別為15.8%、3.3%。近五年,貴港市農林牧漁等產業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年平均增長值超過4%。綜合來講,貴港市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使農村電商業發展具備一定自然優勢。
1.2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現狀
1.2.1電商綜合發展狀況2019年,貴港市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全面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全市電商成交額超過13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1%。電商產業快速壯大。2019年,貴港市簡易家具、電子信息、運動服飾以及生鮮水果、旅游等產業電銷成交額均高達億元以上。全市通過第三方平臺創建的跨境網絡營銷商戶超過80家,跨境電商境外成交額超過2億元,其中,簡單的木制品及工藝品的銷售總額分別超過2000萬元、1600萬元不等。電商扶貧獲得明顯效果。全市商務機構聯合企業設立“京東———貴港館”以及“貴港扶貧市場”等平臺,通過電商平臺推廣富硒農產品,開拓農產品營銷途徑,主打百香果、紅薯以及白玉甘蔗和沃柑等“網紅”農產品,僅這四種農產品全年網絡營銷額度超過8000萬元。以上情況均體現了貴港市電商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逐步進入迅速發展階段,是促進廣西消費增長、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打造現代服務產業的重要動力。1.2.2農村物流發展狀況當前,貴港市農村物流產業逐漸從傳統物流模式向現代物流模式過渡。首先,主流產業多樣化發展。主流產業由快遞、倉儲、郵政以及運輸等方面向加工、生產及流通方面拓展,特別是向農產品深加工至營銷方面擴張。從當前階段貴港市農村物流發展現狀來講,農民及農業生產機構是主要生產力,鄉村供應及營銷物流規模較大,比如農產品批發、經銷合作產業等。其次,政府持續向鄉村物流提供支持。中國快遞行業規模始終排在世界首位,廣泛覆蓋全國各個村鎮。貴港市與其他地區制定戰略合作目標,希望通過互相扶持、緊密合作、優勢互補等方式,促進在網絡規劃以及項目建設和農產品營銷渠道建設、管理及電商等范圍內的合作,協同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最后,物流產業與農村經濟現狀之間出現沖突[1]。社會現代化發展及服務通過物流產業得到體現,貴港市鄉村經濟呈現出自產自銷的態勢,不符合農村物流產業發展需求。一則自產自銷的發展定勢造成貴港市無法實現規?;l展目標,服務性能有待提升;再則,農產品加工無法形成一定特點,不能有效促進鄉村物流產業市場開發。
2貴港市農村電商物流遭遇的瓶頸問題
2.1鄉村群眾參與電商觀念有待加強
鄉村群眾人員結構存在一定復雜性,受教育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并且農村地區很多居民是留守兒童及老人,雖然部分地區有青年人群居住,不過很多人的文化水平處于初高中階段。盡管網絡寬帶已經廣泛普及,但是基本用于看電視及玩游戲,網絡資源基本處于閑置狀態,發揮經濟效用的機會渺茫。農村群眾受自身觀念及受教育程度影響,對于網絡交易、電商等概念缺乏認識,對于信息科技及網絡了解不夠深刻,通過電子商務完成購物的觀念及操作能力有待提升,無法充分認識電商對于農產品外銷及工藝品下鄉等網絡平臺的作用,潛意識只認可傳統的實物交易模式,對于新興的網絡交易較為陌生,致使鄉村群眾參與電商的觀念有待加強,使鄉村地區的電商物流受到很大影響。
2.2鄉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國內鄉村電商起步較晚,物流產業嚴重缺乏基礎設施,特別是鄉村農產品冷鏈物流,儲運保管、道路運輸等設備均無法使電商物流需求得到滿足。此外,鄉村各個村落較為分散,特別是新疆、以及青海等牧區,有些地方甚至沒有公路通達,更遑論建設鄉村物流快遞站點[2]。很多電商及快遞企業在此類偏遠山區成立的快遞站點通常只能到達縣、鄉、鎮一級,很難實現“村村通”的服務目標。與城市成熟的物流產業相比,鄉村電商物流當前需要完善道路、儲運、保管、通訊及網絡等基礎設施,即使實現郵政通訊的行政村,其他自然村仍需要自行寄取貨物,使鄉村電商物流的長遠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2.3鄉村電商物流成本要求過高
國內農村地區電商物流興起時間不長,物流產業基礎設施嚴重匱乏,很多電商及物流產業服務站點通常只在縣及鄉鎮或者經濟發達的鄉村出現。再有,農村地區村落及人口過于分散,快遞收寄站點存在一定距離,同時交通不夠便利,使農產品網絡交易受到很大限制,從而造成物流配送時間及成本消耗過高。很多快遞公司對于農村訂單缺乏接收意愿,并且鄉村物流發展速度較為遲緩,使農產品競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導致鄉村地區的電商推廣受到很大限制,成為當前鄉村電商物流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與國際物流成本進行比較,國內農產品物流環節消耗量已經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近28個百分點,物流消耗成本占農產品總成本的30%左右,而其他發達國家的物流損耗僅占總成本的3%,由于差距過于龐大,使得國內農產品市場近95%的電商處于虧損狀態[3]。
2.4農村網絡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隨著國內寬帶戰略的逐漸強化,網絡在我國的發展速度較快,不過鄉村地區互聯網覆蓋面積仍處于較低水平,并且地區不同,發展狀況也存在差距。相較于城市互聯網信息化發展程度,鄉村網絡速度、信息技術及互聯網安裝、運維等環節均有較大差別。當前,鄉村推廣電商物流需要網絡信息化技術給予支持,由于受地理環境、運輸條件、網絡科技及專業人才等因素制約,電商運營網絡產生意外狀況時,無法及時得到維修,使得網絡交易無法正常進行,特別是具有較高時效性要求的生鮮農產品交易。再有,很多鄉村群眾嚴重缺乏互聯網應用的基本技能,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強,基本需要利用移動通訊或社交傳播等途徑知曉市場信息,網絡交易量較為零散。鄉村現階段缺乏專業的物流信息平臺,無法為交易雙方提供有效的主體信息或者存在信息不對等現象,極易錯失農產品最佳交易時間,使得物流配送及儲運等相關資源遭到嚴重浪費。
3破解貴港市農村電商物流瓶頸的有效路徑
3.1在農村范圍大力推廣電子商務產業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無法充分了解鄉村電商產業,對于電商的參與意識有待加強,傳統實體交易理念根深蒂固,參與電商網絡交易仍需要一定時間進行過渡。因此,政府應該大力推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加大鄉村電子商務傳播力度,充分利用新媒體、鄉村標語/標牌、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大力提倡電商經濟發展優勢,強化鄉村群眾參與電商模式觀念。首先,利用新媒體進行專題報道,邀約各大新聞媒體、報社等具有權威的機構,針對鄉村電商發展優勢進行專題報道。其次,張貼標語標識,充分利用條幅、LED顯示屏以及移動廣告車等宣傳途徑,廣泛傳播電商知識,為鄉村群眾打造電商服務環境。最后,發放宣傳資料,在鄉村、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區,安排宣傳咨詢窗口,為鄉村群眾提供電商知識專業咨詢服務。
3.2快速優化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
農村地區受通訊、運輸等基礎設施環境影響,農產品加工、質量檢驗、儲運、保鮮及包裝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硬件設施建設不足使得鄉村電商、物流發展及服務質量均無法滿足發展需求。所以要求工信、交通、農業以及郵政等政府機構和電商及物流企業協同發展,促進鄉村電商物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優化鄉村電商物流服務體制,推動鄉村電商及物流產業健全發展。首先,快速建設鄉村通訊基礎設施,加快光纖網絡普及范圍,推動通訊網絡提速降費,快速擴大農村公共服務網點免費網絡覆蓋面積。其次,應該提升農產品物流標準化發展速度,政府在生鮮農產品物流、質檢、冷鏈、儲運以及包裝等環節給予資金及政策支持。再次,郵政機構及其他民營物流企業應該強化服務設施及系統共享力度,迅速加強農村物流網絡基站建設,加設農村快遞網絡站點,縮減物流成本。最后,交通運輸方面,政府應該加強輸運硬件設施維護力度,優化城鄉一體化交通運輸環境,提高農產品運輸質量。
3.3建設縣鄉村三級鄉村電商物流服務系統
發展鄉村電商物流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是農村綜合業務量及消費群體不夠集中,物流企業通常僅在縣或者鄉鎮地區布置網點,頂多在行政村設置便民服務網點,很難使大部分自然村的物流需求得到滿足[4]。為了能夠有效降低鄉村電商物流網點的建設成本,需要交通、物流產業、網絡營銷及郵政部門相結合,構建鄉村電商物流產業服務系統,發揮縣級區域優勢,展示“多站合一、服務通網、網絡共享”的強大優勢,協同建設網絡營銷、專業培訓及服務的綜合渠道,探索符合鄉村電商物流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在農產品儲運、生產、包裝以及營銷過程中提供助力,促進鄉村電商物流產業信息化發展,推動縣鄉村三級電商物流產業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具備綜合性能的鄉村電商物流服務機制,降低農村消費群體收集營銷信息、儲運損耗、農產品加工等環節的成本壓力,避免中間環節成本損耗過高,壓縮物流運輸周期,確保農產品營銷渠道通暢,保障農產品新鮮度。
3.4提高鄉村電商物流信息化水平
農村信息網絡化發展進程較為緩慢,市場信息傳播速度也較慢,基本需要依靠移動通訊及人際關系獲取市場信息,使得農村電商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受到嚴重干擾。首先,需要對相關資源進行整合,促進關聯機構融合、對接,利用“互聯網+農業”為農村電商物流產業提供支持,推進農產品物流產業實現統一管理。其次,基于農村電商物流建設需求創辦專業網絡平臺,用信息流引領資金、人才、產品及技術等重要因素,突破鄉村物流信息遲滯性缺陷,發揮“互聯網+物流”在市場信息收集過程中的優勢,通過物流信息數據庫,及時公布及接收農產品營銷、儲運及物流等相關信息,追蹤產品信息,提高物流產業服務水準及儲運效率,最大程度保證物流速度及農產品新鮮度。
4結語
2020年的中央1號文件中提到,“堅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開拓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同時促進農業供給側創新,培養鄉村新動力的主要動能。為促進鄉村電商物流產業快速發展,政府陸續推出和電商物流有關的發展策略,并提供破解途徑,為推動鄉村電商物流產業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廖瑜婷.漳州出臺推進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四條措施[N].閩南日報,2021-12-08(002).
[2]岳歡.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貴州省六曲河鎮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06):93-94+104.
[3]孫艷.基于合作博弈的西北地區物流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8):4-5.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歷程;農產品
一、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歷程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經歷了供銷社――集市和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
計劃經濟時期,供銷合作社按照國家和政府的意志對農產品進行統購包銷,是組織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它由總社、包括省、市、縣級社在內的聯合社和鄉鎮一級的基層供銷社組成,所以是一個上下連接、覆蓋城鄉的全國性流通網絡,在當時起到了連接城鄉市場、促進城鄉物資交流的作用。
隨著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農產品產量大幅增加,同時,城市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1991年,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搞活農產品流通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的農產品流通體系。1992年,我國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市場開始發揮其資源配置作用,作為計劃經濟的產物,供銷社決定農產品流通、連接城鄉市場的作用逐漸弱化。自此,農產品開始大量涌入農產品批發市場,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數量和規模都成上升趨勢。
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壯大,使得大量農產品進入以零售為主、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集市或農貿市場。隨著經濟的繁榮,集市和農貿市場的管理和發展出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和矛盾,例如基礎設施落后存在安全隱患,場內規章制度不健全,對保鮮、?;?、衛生檢疫等方面不夠重視,交易秩序混亂等。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強化農產品市場管理、規范農產品流通秩序。與此同時,隨著對自身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不斷重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去超市買菜。所以,農產品進超市,以及對農貿市場進行超市化改造,成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以上傳統的農產品流通中,流通渠道過長,物流技術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經不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農產品電子商務應運而生。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優勢在于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隨時進行跨區域交易,擴大了農產品流通渠道,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物流成本,節約交易費用,提高了交易過程中的信息化程度。
然而農產品電子商務也存在不足之處。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條件下,市場上依然存在銷售品質低劣農產品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無法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農村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使農產品回歸農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只要電子商務貿易主體或者貿易對象涉農,就可稱為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可以實現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準確對接,消費者能夠充分了解生產者的情況,進行農產品質量追溯,同時也對生產者起到監督的作用。從供需角度看,一方面市場上對高品質的農產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高品質農產品供給又不足,低劣農產品充斥其中。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進行改革,提高競爭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對“供給側”的疏忽,造成了高品質農產品需求難以滿足的困境。農村電子商務使得生產者準確獲取消費者需求信息,按照需求量組織安排生產,能夠實現供需平衡,恰恰迎合了“供給側改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電子商務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研究也較為成熟。國外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研究主要包括發展現狀研究、商務模式的研究和物流供應鏈的研究等。
1.發展現狀研究
英國學者Warren和Martyn(2004)通過對本國農產品電商的調查,提出本國農產品電商普及緩慢,農民對網絡的使用率太低。希臘學者N.Manouselis、A.Konstantas、N.Palavitsinis、C.Costopoulou和A.B.Sideridis(2009)通過對希臘農產品電商市場的抽樣調查,并對產品、市場等方面進行分析,指出希臘目前的農產品電商發展趨勢較好,農產品企業相繼出現,但其提供專業技術和知識支持等服務太少,電商的基礎設施在鄉村地區還不夠完善,與國際接軌仍有困難。
2.商務模式研究
美國學者Ivanic(2001)指出,農產品貿易依托互聯網進行,讓銷售方式得到了根本改變。美國學者W.Wen(2007)以知識管理為基礎,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進行創新。澳大利亞學者Molla(2011)對澳大利亞農業通過電子商務的平臺進行交易的方式做了研究,并指出了澳大利亞農村電子商務存在信息處理系統不完善的問題。伊朗學者A.Ali(2011)分析了伊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情況,并以此創新了伊朗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
3.物流配送和供應鏈研究
英國學者H.Renting(2003)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助于通過對農產品供應鏈的追溯來進行農產品質量追溯。美國學者Wooseung Jang等(2009)通過構建農村中小企業物流模型,證明了中小企業發展合作社有助于加強農產品供應鏈的管理。Ruiz Garcia等(2010)運用信息管理系統對農產品供應鏈進行搜和跟蹤,將更有助于了解農產品的物流情況。瑞典學者Techane(2011)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條件下,對食品供應鏈的網絡集成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
從國外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國外學者在準確把握本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進行商務模式創新,目前更多地是進行物流配送和供應鏈的研究。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研究整體來說稍有滯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務模式、案例研究、現狀與對策、平臺建設、物流配送等五個方面。
1.商務模式研究
楊靜等(2008)將農村電子商務分為P2C2B、B2B和P2G2B(P 為個體農戶,C是農業協會或合作社,B為涉農企業或大型超市,G是政府)三種模式。侯晴霏(2011)認為農村電子商務的三大要素是商務模式、物流模式和運營平臺,并提出區域對區域、區域對商家和商家對區域三種以區域為核心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葉秀敏(2011)按照交易主體分類,認為當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分為A2A模式(人與人)、A2C模式(人與消費者)和 C2C模式(個人賣家與個人買家)三種。韓劍鳴(2013)提出P2G2B(農戶―政府―農產品需求部門)和B2B&C(農業生產企業―農產品需求企業+個人需求者)兩種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郭承龍(2015)提出由核心單元(運營單元、美工單元、客服單元、推廣單元和配貨單元)、緊密單元(生產單元、倉儲單元和采購單元)、輔助單元(電商協會、融資單元、培訓單元)等組成的農村電子商務共生系統結構,并根據這種共生結構將農村電商模式劃分為寄生模式、非對稱模式、偏利模式、對稱模式和一體化模式等。
我國對于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研究的局限在于一是沒有形統一的標準化的模式分類,二是提出創新模式之后很少進行可行性分析。
2.案例研究
有學者以某一地區為例創新了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吳曉萍(2010)對安徽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提出安徽電子商務發展的創新模式,一是組建電子商務信息平臺,把農民、企業、市場、社會有機結合的綠色產業鏈模式,二是農業龍頭企業自建特色網站模式。趙蕾等(2012)以石家莊市為例,介紹了石家莊市實施農超對接的情況,認為在電子商務背景下,農超對接是石家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一種新型模式。
還有人總結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2010年,中國社科院信息中心與阿里研究中心通過對江蘇睢寧沙集鎮的調研,首次提出“沙集模式”。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2010)指出,“沙集模式”指的是個體農戶自發地使用電商交易平臺進行家具的交易,獲取收益后吸引其他農戶復制該行為,帶動家具制造及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由此促進了整個農村的全面發展。馬鳳興等(2013)總結出在北山狼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帶領下,農戶網商成為北山狼戶外用品的分銷商,注重打造“北山狼”自有品牌的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北山模式”。鄭春峰(2015)進一步對浙江義烏“青巖劉模式”進行總結,得出“青巖劉模式”是網商形成區域聯盟,以提高對上游批發商的議價能力,保證產品低價格的競爭優勢,并在此基礎上吸引相關配套產業加入市場經營。
上面三種典型的農村電商模式的共同點在于都是農民最先自發組織起來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不同之處在于“沙集模式”和“青巖劉模式”品牌意識差,商戶分散經營,而“北山模式”則相反,因而更具競爭力。
3.現狀與對策研究
于小燕(2009)從我國農民上網用戶比例很低且尚缺乏對網絡信息的認知、農副產品物流滯后等幾個方面分析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并提出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加強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副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發展特色品牌農業等對策。張?。?009)分析了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的現狀,指出要想加快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等。陳亞洲等(2011)認為農民電子商務意識不夠,基礎設施薄弱,且多數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效率低,由此提出了以市場需求為驅動力,農戶、政府、企業三者之間共同協調配合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建議。徐芳(2012)從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所處的信息環境、農業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政策、法律等軟環境的影響三個方面分析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現狀,認為農村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企業、農民的積極參與,需要市場和技術的大力支持,需要法律法規的約束。
可以看出,為了突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困境,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國內文獻大多只是分析現狀,查找原因,然后提出相應對策,并沒有對對策實施的效果進行實證研究。
4.平臺建設研究
孟曉明(2009)指出我國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分為四種,分別是企業自有電子商務平臺、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協同電子商務平臺和國際化電子商務平臺。李紅等(2011)提出基于供銷社創新農產品供應主體,建設現代農產品流通信息體系,構建農產品、食用品標準體系和農產品電子商務流通渠道等。張勝軍等(2011)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農產品商務信息服務平臺、交易平臺和人才培養平臺在內的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建議。弭鳳峰(2014)分析了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原理,結合吉林省農村電子商務信息平臺的實踐經驗,提出建設以“小超市、大連鎖”為特征的新型農村電子商務信息平臺。
5.物流配送研究
一些學者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模型進行了研究。文龍光等(2011)針對我國農村地區開展區域B2C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區域客運班車系統的配送解決方案。劉維(2013)在探討了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幾個基本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模型。吳勇杰(2013)在對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以郵政為基礎在城鎮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新模型,并指出該模型的不足之處。
另外一些學者從其他角度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進行探索。蘇珊珊(2014)對遼寧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發展進行了SWOT 分析,其中優勢是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便利條件;劣勢是農村物流企業規模小,物流信息水平化低,服務功能單一;機會是物流需求量增大;威脅是政策不夠完善。劉利猛等(2015)認為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良性互動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了促進農村地區電子商務與物流的協同發展,提出了重點建設縣級以下物流配送體系等建議。
綜觀國內文獻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研究,可以發現缺少對物流配送模型和物流配送效率等的實證研究。
三、現有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經歷了供銷社――集市和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從國內農村電子商務的文獻可以看出,尚無學者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也沒有從發展歷程這一新的角度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其他方面進行深入探索。
國內學者對農村電子商務定性研究的多,定量分析的少,不論是從商務模式、案例研究、現狀與對策、平臺建設還是物流配送方面,很少從計量經濟學的角度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目前尚缺乏農村電子商務條件下經濟效益的評價、農村信息化測評體系、物流配送效率等的研究。
國內文獻主要集中在對電子商務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應用的研究,比如說物流問題,沒有關注電子商務在引導農產品生產方面的作用。此外,農產品電子商務只是農村電子商務的一部分,農村電子商務的交易對象是農村商品,例如“沙集模式”中的家具、“北山模式”中的戶外運動用品。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惠及“三農”的不只是農產品,還有其他農村商品。而國內大部分學者都聚焦在農產品電子商務,忽視了除農產品外其他農村商品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作者單位:1.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2.北京工商大學文科實踐中心)
參考文獻:
[1] 楊靜,劉培剛,王志成.新農村建設中農業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8,(8):117-121.
[2] 侯晴霏,侯濟恭.以區域為核心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J].農業網絡信息,2011,(5):5-8.
[3] 葉秀敏.三種模式惠“草根”――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析[J].信息化建設,2011,(11):7-9.
[4] 韓劍鳴.農村電子商務供應鏈發展模式及定價探討[J].商業時代,2013,(17):43-45.
[5] 郭承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探析――基于淘寶村的調研[J].經濟體制改革,2015,(5):110-115.
[6] 吳曉萍.安徽農村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探討[J].商業時代,2010,(3):117-119.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公司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26
1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猛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進入市場,農村電商企業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農民自己做起了電商。電子商務給農村帶來了財富,帶來了發展的機會。根據阿里研究院的數據,2013年阿里巴巴平臺上的農產品賣家達到39萬個,相當于所有“淘寶網”賣家的1/20;2014年我國農村網絡消費總額1800億元,預計2016年這一數字將攀升到4600億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1.2可供選擇的電子商務平臺越來越多
電子商務離不開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國內有眾多的電子商務平臺,比較知名的有“1688”、“淘寶網”、“天貓網”、“京東網”、“微商城”、“美團”等等。這些平臺提供了較為成熟的經營管理模式,實現從產品上線到營銷、支付等功能。只要有網絡接入的地方,就可以開展電子商務。
1.3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市場競爭是必然的生態。農產品上市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在一個相同的時間點,大量農產品集中上市,必然帶來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產品銷售立刻形成激烈的競爭。如果產品銷售不暢,往往造成產品價格的急劇降低,或者因為不能及時銷售,致農產品變質腐爛,這些都給農民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高效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營銷模式,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機會,農民有機會通過電子商務把產品快速出售。但是農村電子商務同樣面臨著市場競爭,不僅有產品的競爭,還有技術上競爭、管理上的競爭。
1.4急需大量電子商務人才
我國農村基礎設施長期落后,缺乏人才吸引力,造成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人才缺口很大。很多農民希望開展電子商務,但不僅自身不懂如何開展電子商務,身邊也缺少懂電子商務的人才。因此,農村電子商務急需大量的電子商務人才。
2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問題
2.1產品的特殊性增加電子商務實施的難度
農產品易變質,不耐儲存,上市季節性強,尤其是生鮮農產品短時間大量上市,銷售壓力很大。如何讓農產品快速銷售,是一個難題。需要解決產品信息推送到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推廣,需要解決物流和產品包裝等問題。
在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實施過程中,物流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物流要求時間要短,要快速送達到消費者手中。而產品包裝不僅要能完成產品保護,還要考慮包裝成本,要盡量使包裝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
2.2電子商務技術與規則形成壁壘
電子商務要依靠電子商務平臺。國內眾多的電子商務平臺分屬不同的公司,分別有不同的運營模式和規則。入駐這些電子商務平臺的從業者,必須要了解這些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與規則。但眾多的電子商務從業者在同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從事同一種產品的銷售的時候,由于平臺提供的資源有限,大家必然要競爭有限的產品展現的機會。由于資金、經驗、技術等方面的不同,只能允許有優勢的電子商務賣家獲得更好的展現,從而有機會出售更多的產品。而對于大多數剛剛進入電子商務平臺的農村電子商務業者,這些電子商務技術與平臺規則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壁壘。
2.3人才缺乏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技術與現代商務相結合的一種新興商務模式,需要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去從事電子商務活動,而農村恰恰缺乏專門的電子商務人才。我國整體上電子商務人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經過專業學習的大中專電子商務人才集中在城市,農村由于基礎設施的落后、文化教育設施的不完備等,不足以吸引大量的電子商務人才到農村就業。當前,電子商務人才缺乏極大地影響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2.4資金缺乏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長期以來農產品的價格偏低,使大量的農業從業者缺乏足夠的資金積累。農村個體從事電子商務面臨資金不足的難題,難以承擔電子商務活動中必要營銷推廣成本和人員成本。
3農村電子商務實施“點面結合”策略
如果把廣大農村當作一個“面”,那么其中每個農產品的供應地則當作一個個分散的“點”。每個點單獨從事電子商務活動將面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如果能夠找出一個核心的“點”,圍繞這個“核心點”實施
依托專業電子商務公司,由專業電子商務公司負責實施農村電子商務項目,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專業電子商務公司成為電子商務經營的“核心點”。由于專業電子商務公司在管理制度、專業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農民只負責按計劃實施生產和管理,產品營銷交給專業電子商務公司負責。
專業電子商務公司可以與大量的農村從業者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一點對多點的關系。產品可以實現多樣化,淡化季節性的影響,實現多種經營,如農產品再進行深加工,再進行電子商務營銷。
這種模式,有利于實現電子商務專業化、集約化,能夠適應當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3.2選擇適當產品形成產品“吸引點”
在電子商務實施過程中,由于在同一個電子商務平臺上存在相同產品的競爭。如何將產品推廣到消費者的面前,需要營銷手段和方式。其中,比較有效的方式是以當前消費者最喜歡的產品吸引消費者來訪問網店,有計劃地引導消費者瀏覽網店網頁,在瀏覽頁面過程中逐步向消費者推廣所有的產品,從而帶動整體的營銷。這就是產品“吸引點”。
產品“吸引點”在電子商務實務中非常重要,它能夠為電子商務網站帶來流量,最終提升產品購買量。
3.3點面結合,形成持續“贏利點”
依托專業電子商務公司這個“核心點”,合理選擇產品“吸引點”,帶動全體產品的營銷,達到“面”營銷的效果,這樣自然就形成了“點面結合”。
由于產品眾多,在不同的銷售時刻,都能有合適的產品供應市場,從電子商務技術的角度,能夠不斷地形成轉化,維持好客戶資源,源源不斷地帶來銷售效益,最終形成持續的“贏利點”。
4結語
農村發展電子商務需要專業電子商務公司技術、人才、資金的支持,小而散的電子商務模式不適合農村電商做大做強,專業化、集約化是適應當前越來越激烈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杜立峰,王艷杰.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與變革效應[J].當代經濟,2015,(32):3639.
[2]張欣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08):140142.
[3]涂小云.淺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5,(18):1622.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趨勢
網絡電子商務,簡稱電商,近些年來在我國成長迅速。由于互聯網的普及,人們開始在網上購買個人所需物品,由此誕生的電商巨頭也數不勝數,眾所周知的阿里巴巴、京東、當當網等等。電子商務的發展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以享受到便利的生活,在較為偏遠的農村,近來也開始更多地接觸互聯網接觸電子商務,而電商帶給農民的好處更是巨大的,村民們種植養殖的農副產品從傳統販賣到現在通過互聯網電商在網上販賣,銷售更加便利也避免了很多時間地域造成的問題。
一、電商在我國農村的發展現狀
電商行業在我國農村的建設發展越來越迅速,電子商務的發展崛起主要依賴著互聯網的發展迅速,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達造就了輝煌的電商行業,我國對于電商在農村的建設尤為關注,為此還建立了專門的農業數據庫農業技術數據庫來主要負責收集農民農業的數據,現代化農業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一些這樣的數據支持,數據庫中大量的信息還為一些專門的農業管理部門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但是這些數據庫的信息只是單純為了政府部門使用而已,對于真正受益人的農民和農業企業想要傳達這些信息面臨著很多困難,使農民不能真正得到重要信息。所以要加強建立農業信息的服務平臺,建設好農村的通信橋梁,切實培養電商人才,農民和企業要對電子商務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政府部門的背后支持
電商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總體經濟的發展,也為農村的發展帶來了曙光,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頒布了許多積極促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由此促進了許多人才,基本設施,大環境等的改善。政府重點了以下幾點重點工程:
1.“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
通過大量技術培訓,經濟支持等方式,幫助農村青年學會運用電子商務技術創業、發展、致富。
2.“快遞向西、向下服務拓展工程”
這個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讓鄉鎮的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起來,增加物流行業在我國西部、中部。偏遠地區的遍及,盡量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物流”。
3.“電商扶貧工程”
該工程由國務院帶頭,牽動國家財政資金,帶動社會上更多富裕資本一起進入培養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鼓勵發展貧困鄉優良產品,使之更貼合當今市場的需求。
4.“巾幗電商創業行動”
為了鼓勵女子靠著“婦女之家”類似的平臺開展電商業務,主要銷售各類農產品,實現婦女致富的道路。
5.“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程”
由商業部,財務部實現的行動倡議,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該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創建了許多電子商務走進農村的示范案例,促進了農村電子商務的大力發展,增加了電子商務在農村整體經濟中的占額,大大加快了農村電商的發展進程。
(二)農村信息溝通設施的改善
爭取將通信互聯網等現代化溝通設施實現村村通戶戶通是一直以來我國都在大力發展的事務,目前,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上升了許多,政府和網絡運營在這方面共同努力為偏遠的農村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在此同時,電子商務也發展出了一項分支――移動電商。智能手機的大量普及讓移動購物成了炙手可熱的新興功能,智能手機具有方便快捷,成本較電腦更低的特點,如今到處可見使用手機的人群,網購人群更是與日俱增,手機已然成為更流行的購物端口。
有數據顯示,每一年農村使用互聯網的網民都在增加,甚至有高出城市的勢頭,到了2016年,農村網購人群預計達4600萬。所以在中國,農村已然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網購重要消費群體,他有著巨大的潛力供電商們挖掘,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農村或成為網絡高消費市場。
(三)國內外電商巨頭的介入
近年來,我國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大力發展,整合農村傳統的貨物流通問題,實現互聯網村村通,大大促進了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城鎮和鄉村之間的快速流通,受到了很好的反響。企業也得到了市場主體的領導權,發揮作用,在農村尋找新的巨大經濟消費潛力。
許多電商界的巨頭也嗅到了新的商機,紛紛來到農村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鏈。蘇寧易購首當其沖先與某電器在石家莊簽訂了合約,宣布允許該電器公司成為首批授權點之一。蘇寧此舉想從此開個口子想二三線以后的農村鄉鎮擴張市場。同時其他電商產業巨頭也不甘示弱,先后進入農村電商的建設,加快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四)村民參與度越來越高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身處現代的人們已然養成閑時刷刷手機玩玩電腦的習慣,而互聯網的便利讓人們享受到了足不出戶便能買好所有東西的滋味,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率現在也是越來越高,農村居民從一開始的不懂、不愿到現在逐漸喜歡上了互聯網,使用互聯網網購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居民對于互聯網的認識也不斷提高,甚至一些精明的村民學會了在互聯網上賣出自己的農產品,讓互聯網交易在農村也發展起來是幫助農民更好發家致富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為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著想的。
(五)消費產生多樣化選擇
中國的農業最為發達,是公認的農很業大國,所以農村,農民眾多,是一股強大的消費力。但是由于農村地處偏遠交通經濟不夠發達,很多農民的消費需求并不能很好的給予滿足,能夠給農村經濟發展起來的行業很少。盡管國家已經給了農村很多好政策,但是農民的工資收入水平增長率依然沒有達到城鎮的水平。這樣使得農民在選擇購買商品時可以供選擇的東西很少,很多物品都只有一種,造成村民無法隨心挑選商品的尷尬情況。而農村電子商務的產生,比較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使用互聯網搭建的網上購物平臺,可以使農民有了更多優質的商品可以供大家選擇,并且還可以貨比三家,就算是一件同樣的商品,也有數以萬計的賣家同時銷售,可以選擇質量最優價格最低廉的商品,是村民們最關心的事。簡單來說,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給以往選擇單一的農民帶來了更多便利,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受到農民們的歡迎。
(六)增添了更多更好的銷售農產品的方式
生活在農村,經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最關心的依然是自己家的農產品能否賣得出來,能否有一個好的銷量。以往的農產品銷售方式比較單一,一般都是通過簡單的菜市場或者批發等。銷路何在一直深深讓村民們困擾著,經常在電視上會看到某某鄉村,種植的蔬菜瓜果由于找不到銷路,賣不出去,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爛在土地里的新聞,有時候一年的辛苦可能就此付諸東流。但是自從有了農村電子商務這些互聯網的手段,農民多了很多可以銷售農產品的渠道,銷量也可以大幅上升,農民的收入自然就能提高上來了。
二、農村電商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配送
在構建互聯網購物平臺時,市場在物流配送、村民消費習慣、如何正確的產品定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起城市購物人群的相對集中的密集,農村居民的網購分布相對分散,由此快遞員無法像城市里那樣快速高效的將包裹分裝完畢。但是農村不行,首先農村的交通設施不夠完善,快遞運送車輛很難進入,送貨時間成本加大,很多快遞公司可能只將快遞物件投遞在比較方便的縣城,基本只去交通更方便的鄉鎮,而進入村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電商產業鏈物流卻成了最大的短板,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首先要做好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句話說“想致富先修路”,交通便利了,農村物流才能更好地發展起來。其次,增加農村電商物流站點的布置,投入更多資本。農村電商物流站點是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起來的重要環節,加強物流站的建設就是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二)成本問題
電商巨頭們就是看中了農村所具有的潛力才紛紛來到這里建設農村電商網絡,然而,農村電商的建設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農村市場本身現有的消費能力、店租、成本等諸多問題一直困擾著電商企業,導致農村的電商發展很難真正實施。
蘇寧易購的負責人想出了一個辦法,讓自營和加盟的形式相輔相成,互相補充?!霸缭?010年年初,蘇寧便提出了全面進入三四級市場,讓門店開到全國更多的縣城,并利用實體店和蘇寧易購的產品優勢滿足周邊鄉鎮居民一站式購物需求,并通過蘇寧易購服務站作為門店的延伸,讓O2O模式更加具有深度和廣度?!彼榻B說。
村縣比較有規模的大型銷售實體店都成為了電商巨頭爭奪的對象。實體與網絡雙線并行,得到的銷售發展將是以前單方面實體銷售所比不上的。這樣無論是對電商巨頭企業,銷售實體店,還是顧客買家,都有各自的好處。
另外,這些授權服務站不止為了銷售商品,也具有各種多元化的服務,兼具品牌推廣,購物消費,金融理財,物流售后,便民服務,企業招商等各種功能。更是包含了日用家電、消費百貨、食品飲料、化妝品、嬰幼兒等多種行業,并且有少量實物商品的擺放,讓村民能夠實地體驗和使用。這也是大部分電商企業在農村的普遍發展模式。
三、農村電商的基本發展模式
目前,在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電商產業蒸蒸日上,但是到底基于一個什么模式發展,相關研究還比較少。一般來說,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模式跟大環境的一般電商發展模式差不多,但是要對農村特殊的環境進行更細致的分解。
(一)自組織和產業再造模式
自組織和產業再造模式是農村電商根據農村自主自營產業的發展而得來的。
當地農民自主組織起來創業或者外來務工農民返鄉創業,靠淘寶網銷售商品,帶頭人前路探索成功后,就能迅速地帶領一批同村同鄉的人共同進入這個行業,在網上銷售相同的產品,這種模式叫做自組織模式。
而產業再造模式就是指,在當地的企業無法承受來自市場巨大的銷售經營壓力,競爭太過激烈,無法繼續開展銷售。于是這些企業通過淘寶等網購平臺,從處于劣勢的線下實體業務逐漸轉變到線上銷售來,利用原有的一些優勢比如供貨商,固定客戶等,在網上重新開展交易模式。
(二)資源型產業和特色產業模式
資源型產業和特色產業模式是根據農村電商的資源依賴性決定的模式。資源型產業模式就是利用農村當地的豐厚的資源優勢,通過網上購物交易平臺第三方的介入,在網上開拓交易渠道和新興市場。
特色產業模式是當農村當地不具有任何優勢的資源環境,但是他們可以借助第三方電商交易平臺,創造一個具有他們自己特色的產業鏈群體模式。
(三)自產自銷模式
農村產業很常見的模式,就是通過自己進貨或者自己生產,然后再自行銷售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形成主要來源于電商的形成,自產自銷省去了許多中間費用,使農民自己所得利潤更高。
(四)訂單網銷模式
這個模式的電商主要使用者不是農民自己,而是他人。這些電商自身無法生產或者生產能力不足以應對龐大的消費群體,就必須與農民簽訂合同,農民負責生產,電商負責銷售的模式。
(五)共生模式
淘寶的產業同質化越發嚴重,但是已經有了初步的完整的產業鏈群體。即農村電商的主營發展企業,同時出現了完整的上下線服務。這些上下游服務帶著產業不同環節互相配合,整體構建了完整的組合模式。比如產業連帶的美工、物流等可以幫助主營企業更完善的業務群;可以幫助協調網上交易平臺電商和政府之間的關系的電商協會等等。
結束語
加大農村經濟已經是我國重視的基本國策之一,在農村經濟建設的大背景下,農村電商通過政府和各界巨頭的支持穩步向前發展,這標志著偏遠地區也在跟上互聯網大時代的步伐,成為新世紀的一分子。但是農村電商發展起步較晚,我們在關心它的優勢及可能帶來的利益的同時,也要看清楚農村電商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短板,重視這些問題才能讓農村電商擁有更值得期待的未來成績。
參考文獻:
[1]曹建平.淺析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與對策[J].北方經貿,2015,05:70-71.
[2]郭承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探析――基于淘寶村的調研[J].經濟體制改革,2015,05:110-115.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 標準化 質量追溯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指在農產品生產、銷售、管理等環節全面導入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供求、價格等信息的與收集,并以網絡為媒介,依托農產品生產基地與物流配送系統,使農產品的交易與貨幣支付迅速、安全得以實現。
一、永川區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永川區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建成了黃瓜山、圣水湖、八角寺三個規劃總面積達25萬畝的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和23個鎮街的特色效益示范園或基地。有“永川秀芽”、“黃瓜山梨”、“五間富硒西瓜”、“朱沱龍眼”、“永川豆豉”、“永川松花皮蛋”等一批獨具永川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但其中90%以上的農產品主要銷售區域集中在成渝兩地,以傳統銷售渠道為主,網絡銷售的比重很低,年產值都不是特別高。有些廠家或種植大戶也在嘗試用一些新的銷售手段,比如在京東或淘寶上開設網店、微店,但都處在嘗試摸索階段,起步困難比較多,基本上呈碎片化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缺乏,相關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夠。目前我區農村網絡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覆蓋率遠遠沒有達到100%,且網速較慢,價格相對來說比較昂貴,3G、4G手機網絡達不到全覆蓋,公共上網資源匱乏。一些偏遠鎮街農民意識仍比較落后,更喜歡用傳統模式來完成生產生活的各種交易。其次農村電子商務的專業性人才少。
(2)物流網絡未能打通最后“一公里”,農產品即時即地運輸未能實現。截至2015年永川區從事物流相關的企業有243個,個體工商戶有147戶,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物流配送都沒有把配送網絡延伸到農村,連接工業品進村和農產品進城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沒打通,農產品即時即地運輸未能實現。個別農戶和物流公司簽訂合同,由于未能形成抱團發展優勢,合作價格偏高,造成物流成本較高,從而影響整個產品的競爭優勢。
(3)農產品的標準化問題凸顯。一是農產品本身的特殊性與標準化生產的矛盾。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是執行各種標準和操作規程,而農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導致實現標準化生產難度大。二是對農產品標準執行的監測能力和手段不足。農產品監督檢測在提供質量檢測、技術服務和保證標準實施方面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投入不足,制約農產品標準化的實施。
(4)農產品電子商務中產品的質量監管和責任追溯體系不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國計民生,一旦出現問題危害很大。所以農產品的生產、流通過程,包括從投入要素的生產、供給、使用、加工、流通,直到銷售等各個流程環節都必須采用可靠的現代化手段管理,使政府監管部門能夠即時監督、全面掌控,將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各種風險降低到可控范圍之內。
(5)伴隨著海外農產品的涌入,競爭加劇。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大批海外原產地農產品的進入對本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也是一個巨大沖擊和挑戰。
二、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政府加大支持引導力度,整合優質資源,形成抱團發展優勢
1、打造電商孵化平臺
利用永川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園打造重慶市電子商務示范區的契機,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龍頭電子商務企業,建立電商產業孵化基地,引導和鼓勵建成產品展示、影像文案處理等相關配套功能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并且將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納入該產業園。
2、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設立專門針對農(副)產品企業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組織,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為原則,以參股、融資擔保等方式跟進投資,實行區政府、鎮街二級扶持引導,從而通過政策影響力使其他社會資金追加對本地特色農(副)產品投資。
3、統一打造對外營銷網站或者開發綜合APP軟件
借力其他知名電商企業,整合永川現有資源,統一打造對外營銷網站,建議政府利用自己特殊影響力和公信力,為本地區農副產品在標識、品牌、營銷等方面代言、背書和推廣。
(二)加大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點,培養電商專業人才
1、加快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農村網絡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將寬帶主干線設置入村入院落,組織開展電腦、手機上網知識技能培訓,使電腦與手機等移動商務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普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必需的硬件條件。
2、加快建設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點
借助各知名電商在區縣建立服務中心,在鄉鎮、村建立電商服務點的契機,充分利用目前各村村級服務中心的現有資源,加速農村電商服務點建設。擴大村級電商服務點服務范圍,實現農產品收購、銷售,信息收集、,代購,繳費,代收、發快遞等服務功能一體化,擴大村級服務中心的服務范圍,讓廣大農民體會到電子商務給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3、培育農村電商帶頭人
一是多渠道籌集資金,通過多種方式擴大農村電子商務培訓范圍,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育一批農村電商帶頭人。二是引導高校和企業的電商專業人才進入有基礎和意愿的鎮街進行一對一幫扶,成功塑造發展典型,以點帶面,推動整個農村電商發展。
(三)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1、打造電商快遞產業園,建立分撥中心,增強永川輻射力
按照行業標準和企業生產需求,集中建設集“倉儲、電子商務、郵政快遞和物流配送”為一體的電商快遞產業園,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入駐,建立郵件、快件處理中心。推動全國范圍內有競爭力的快遞企業在永川建立二級分撥中心,提升永川城際和同城產品配送能力。
2、組建物流快遞協會,劃片提供服務,延伸物流到鎮進村
建議相關部門聯合區內物流快遞企業組建物流快遞協會,分片負責一定區域的物流快遞。區政府配套相關政策,支持有實力的快遞企業將觸角延伸到鎮街的電商服務點,負責收集、配送各村商品,按照所收件、配送件數量和距離遠近給予補助,降低農戶的物流成本,提升永川農特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子商務 農村 現狀 對策
一、電子商務概念界定
《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指出,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其通常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張巍巍,2011:P2)。
二、電子商務在冀家村鄉的發展現狀
(一)發展現狀
冀家村鄉下轄18個行政村,2016年6月前后,各村按規模在原有的便利商店或便民超市為載體建立1~2個電子商務服務站,與縣政府簽約的移聯網信公司也在冀家村旭光學校舊址建立園區。這些顯性的現象表明,電子商務在冀家村鄉的推廣已初步開展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其中依然存在許多隱性的現實問題。
(1)電子商務在冀家村鄉的宣傳力度不足。電子商務服務站就在身邊,仍有超過半數的村民未曾聽聞,還有近1/3的村民雖然見過這個招牌,卻并不了解其具體職能。電子商務全覆蓋對冀家村鄉地區發展的影響還有待擴大。
(2)電子商務應用系統不完善。部分冀家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店主表示,由于系統操作不便,故障頻發,他們不愿費時費力料理相應事務。系統用戶體驗差、功能不齊等問題已經給電子商務全覆蓋的推廣帶來障礙。
(3)缺乏專業電子商務技術人才。調查發現,僅2.9%受訪者有從事電子商務行業意向,僅3.6%的村民在從事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工作。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冀家村鄉電子商務發展的阻滯形勢,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使電子商務在該地區的發展缺乏長足而有效的動力和血液。
(4)物流交通等配套體系發展滯后。冀家村鄉位于邢臺縣西部山區,距其最近的物流點位于其東約5.4公里處的將軍墓鎮,物流尚不能直接通至鄉里。超過90%的村民認為當地的物流狀況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二)問題出現的原因
(1)村民文化水平整體偏低,電子商務意識不足。冀家村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僅有初中及以下學歷,村民整體上缺乏電子商務知識和對其發展帶動起來的新興行業的全面認識,無法真正參與到電子商務全覆蓋的推進工作中來。
(2)村民思想對電子商務缺乏信任。87.2%的村民只有必要時才會選擇網購,部分村民甚至從未有網購經歷,其原因多出于對網購的安全性和對商品質量的疑慮。村民們對于電子商務這一新興事物的接受尚需一定時間。
(3)農產品流通渠道狹窄固化,村民對利用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不高。村民們更愿意選擇將自家農產品直接賣給收購商。過半村民認為現有產銷模式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沒有必要“創新”;一部分村民則認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夠,無法獨立操作電子商務平臺;另外一小部分村民認為雖然互聯網擴大了銷售范圍,但同類商品的競爭也更加激烈,考慮到農產品保質期短的特性,一旦滯銷損失更大,也不愿做出改變。
(3)電商全覆蓋初步推進,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冀家村鄉尚未接通寬帶的家庭比例近75%,這從側面反映出當地的電子商務發展與普及仍不理想。
(4)電子商務服務站運營缺乏必要的監管和指導。冀家村鄉的電子商務服務站雖然已經按要求普遍建立,但是并沒有相應的政策措施對其運營進行監管,對服務站內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亦不足。服務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術知識,村民對電子商務的需求和意識不足,監管和指導的缺失,使電子商務服務站難以擺脫成為“空招牌”的命運。
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一)政府:加強監管,規范運行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政府監管。政府應及時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發展,完善監督體系,保證電子商務能在農村地區得到及時迅速的推廣普及。
加強農村基A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體系。農村地區網絡覆蓋率相對偏低,智能手機普及率也相對較低。提高農村網絡覆蓋度,需要政府的牽頭支持和通訊企業的大力投入(徐芳,2013:P32)。此外,交通運輸條件亟待改善。農村道路狹窄、路面缺乏維護,不利于通行。政府應加大人力和物力支持,改善農村地區的交通運輸條件,為農村鋪路就是為電子商務全覆蓋鋪路。
引進和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增開培訓課程。農村地區人才流失情況嚴重,年輕人大多不愿選擇待在農村發展。因此,政府應加強引導,通過出臺優惠政策、招募專業人才等,保證對電子商務發展的人才支持。此外,有關部門可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展培訓,為當地農民提升科學文化素養、樹立電子商務意識提供機會和平臺,吸引農民參與到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的推進過程中來。
(二)企業:注重宣傳,擴大影響
電商企業應加強宣傳,推出更多惠民項目,加強村民對電商企業的了解,引導村民自發擴大對電子商務的需求。
(三)村民:提高自身,開闊視野
村民們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養,積極參加政府和企業組織的電子商務培訓,樹立起合理運用電子商務的意識,正確認識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通過進一步接觸和學習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使用,逐漸消除偏見,提高電子商務利用率。
參考文獻:
[1]韓倩.河北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 2006.
[2]馬雪巍.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