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16:07:37
序論:在您撰寫物流管理專業特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移動改變物流:智能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商務信息的隨時傳遞,不僅是人與人的互通,還是信息與信息的互通,其毛細血管屬性、去中心化屬性將顛覆傳統的物流結構。
2、IT技術從輔助走向核心,成為物流企業最重要的軟實力、發動機,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深刻改變企業的組織、流程、互聯互通和服務方式,而大數據經過了幾年的積累已經具備初步的應用價值。
3、電子商務將各種形態的物流企業融合,從相對單一的功能性物流走向綜合性物流。市場的發展趨勢奠定了未來高校專業發展建設的方向,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勢在必行。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早在2009年就開設物流管理專業(高職),經過6年的探索和教學建設,總結了一套與學院特色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物流管理專業現已經成為學院的特色品牌專業。
一物流管理專業綜合性、系統性教學的重要性
1.1綜合性、系統性教學的意義
教學內容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其中理論教學為實踐教學的基礎。理論教學在給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輔以實踐教學的內容,并給予技術指導??v觀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關于現代科學技術應用的內容比例已經大幅度提升,如電子商務與物聯網技術、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操作、倉儲管理操作與運輸管理軟件操作等,所以學院把優勢專業的實操內容融合到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教學活動中,把教學重點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強化和拓展,讓教學過程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操作性。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加強重點學科的建設與教學體系推廣,把物流管理專業枯燥的專業理論知識變得現實、逼真化,可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有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訓練學生的物流系統電子信息方面的操作能力,從而提升學習的整體效果。
1.2特色化專業建設的目的
在高校開展物流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建設有自己特色物流管理專業變得極為重要,強強聯合的專業共建,綜合化學科體系的建設是各個高校的首要任務。作為應用型、實操型的專業,物流管理專業涉及的應用層面較為廣泛,培養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則更需要以扎實的綜合實踐教學為基礎條件。
1.3綜合性、特色化教學的表現特征
現今狀況是我國高校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均設計有一定比例的綜合實踐教學環節,但是課程的不統一,師資的不平衡,教學方案缺乏系統性,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去甚遠。具體來說,物流管理專業綜合性、特色化教學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深學生對物流的認識
由于物流活動環節多、范圍廣,所涉面中的專業概念多且枯燥,整體內容也比較抽象,關于計算機軟件操作內容猶如紙上談兵,多元化內容無法關聯成一個整體?,F代信息化處理的引入,借助電子商務與信息化平臺,學生了解了最貼近生活的物流內容;管理信息系統軟件操作,把所有實體化的物流內容變成最直觀的數據信息;倉儲與運輸管理軟件操作,把實際工作崗位的內容課堂化,讓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其對理論教學中相關概念、理論的理解。
(2)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性運用
現代信息化技術在物流管理專業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科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把計算機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的專業特點添加到物流管理當中去,強強聯合的專業建設就轉變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全新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擁有省級重點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總結出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無論數據分析、編寫程序、信息化處理、軟件操作等都有獨到的經驗。物理管理中信息處理、管理軟件操作是與計算機信息管理最緊密相關的,發揮其專業特色,把獨創的教學模式融入物理管理教學體系中,開創特色化專業教學模式。
(3)培養“雙技術型”物流人才
“雙技術型”人才培養是市場需求狀況提出的新型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這類人才不僅能擔當物流專業性設備操作的一線崗位工作,還能游刃有余的進行物流信息處理和數據分析的電子信息操作,起到技術支持的作用?!半p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擴大了傳統意義上就業的概念,工作崗位的不可或缺性尤為突出,在對于性別要求高的行業緩解男女比例的就業壓力,實現社會公平性。人盡其才的發展趨勢,對于我國物流業的發展乃至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重大。
二特色專業建設的相關性課程
2.1特色專業建設原則
根據專業特點、學科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建設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物流管理專業綜合教學體系時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性原則
物流管理活動是動態的管理過程,是眾多因素的綜合體,如要把計算機操作能力貫穿于整個物流管理教學活動,就必須把實操項目分散到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如:數據庫管理內容添加到倉儲管理教學中;運輸軟件操作內容放到實驗室教學中;讓學生把統計學中的知識應用到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中;建立與電子信息處理相對應的實驗室中心;維護并開發課堂以外的教學實踐基地等。
(2)物流設備與計算機操作相結合的原則
物流設備的使用具有很強的實操性,現代科技的加入使得操作設備與計算機實現一體化:RFID終端與計算機庫存管理軟件的結合、電子信息展牌(電子標簽)與倉儲管理軟件的結合、配單信息與運輸管理軟件的結合等。如果只是單一理論課程的知識講解,在具體操作時就會亂作一團,所以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開設物流設備使用的課程時都會關聯性的開設計算機軟件實操課程,且學習的課堂就是設備使用場地。
(3)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體現在教師類型的“雙師型”上,物流管理是理論加實踐的綜合性學科,從物流方案的設計到最終的實施需要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要對物流活動有一個整體的把控。相對難度高的專業綜合性教師尤為難得,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特聘省內專家為專業指導,把教師教學內容分為專業知識理論課與實踐操作實訓課兩類。打破了傳統的單一化理論教學模式,讓教學場地變為“教室--計算機實訓室--物流與供應鏈設備實訓室--企業實訓基地”這一新型綜合布局,整合優化教學資源,開創屬于自身特色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
(4)協調性原則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改變統,把原本學生畢業后去參加社會實踐的計劃放在每個學年教學任務計劃中,使用的是“專業理論--信息化實訓--社會實踐--信息化實訓--社會實踐”的綜合協調性教學原則,把特色化的計算機操作實訓作為教學重點,務必讓學生在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模式中鍛煉自身的就業技能。
2.2特色專業建設相關性課程教學方案
(1)基礎理論課程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物流管理專業隸屬于經濟管理系,學院在大力建設學科體系時已經把學院特色融入到各個專業中,在開展物流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之前就已經安排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及VF數據庫等相關知識,經過2年的系統化學習,計算機操作內容貫徹始終。
(2)實踐課程
學院安排的校外實訓課程主要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內容,操作物流設備與設施,包括倉儲管理中常見的運輸設備和軟件操作,如絡捷斯特和中諾思等。物流系統軟件操作是管理內容的關鍵,對于計算機操作的要求更高。ERP模擬實訓軟件、倉儲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成本預算等都是對于信息化處理能力的考驗。學生通過校內、外基地實訓等教學手段加深了對相應原理的理解。目前我院已與陜西省物流協會、中通快遞西安分部、西北建材物流中心等多家物流企業建立了培養新型信息化物流人才的關系;在校內開展物流信息管理設計大賽、小組方案實施等形式多樣的教學輔助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校園生活內容。
三建立特色專業教學體系的保障機制
為了進一步落實特色化專業建設,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一系列綜合性教學保障機制。
3.1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現行的教師團隊出現的怪現象:懂理論的不懂實踐、懂操作的不懂物流、懂計算機的不懂設備使用。為了跳出這種怪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勢在必行,關鍵在于教師的不斷學習。為了適應教學需要而增加個人技能是教學體系和專業特色化建設的核心。
3.2加強對計算機實訓室軟硬件設備的投入
在現有計算機實訓室的基礎上,充實相關實驗設備,加大對實驗室軟硬件設備的投入。購買了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等物流軟件,提高實驗開課率。學院加大硬件投資力度,進一步完善校內物流與供應鏈實訓室,引進先進物流設備及設施,把書本上的內容展現在學生眼前,課堂實踐就是操作。模擬實際工作崗位,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安排崗位操作,提出物流設計方案,實體化軟件操作,撰寫方案報告,增加學生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為確保實踐教學質量,建立了學院—院系—學生的三級教學質量監控體系。1、學院層面,將綜合實訓教學質量檢查納入到日常的教學檢查中;每學期有計劃地對計算機實訓課程及校內實訓課程進行考核;2、院系層面,每學期通過下達教學任務,開展期中檢查和召開年度教學工作總結會,對實踐教學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對下一步工作進行規劃;3、學生層面,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全面聽取學生對教學質量的反饋意見;要求學生對校內、外實訓進行總結并整理反饋意見。
四結語
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人才的培養未能滿足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缺乏大量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結構中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較低。高職院校必須加快改革與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培養更大規模和更高質量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并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離職院校核心發展力與專業群建設
(一)高職院校核心發展力有學者認為: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相對,高職院校核心發展力是指組織獨特內質文化的發展能力,它是經過組織長期培植,蘊涵于高職院校組織內部所形成的支撐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教學優勢、科研優勢、人才優勢、文化優勢,進而內化為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戰略優勢,即核心發展力,而且這種優勢其他組織(行業、企業)不可替代。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之間的差距并不完全是硬實力差距,而是核心發展力的差距;其核心發展力相對于規模發展而言是質量發展,核心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相對于資源發展而言是特色發展,聚焦品牌資源,提升資源轉化為學校文化的實力。
(二)強化辦學特色是培育高職院校核心發展力的重要途徑
隨著我國髙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國已于上世紀末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經驗表明,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走特色化辦學之路是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特色化成為髙等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辦學特色是一所學校區別于其它學校所具有的標志性特征,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優良的、公認的辦學優勢和辦學特征,它不僅代表著學校的辦學水平,也反映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和學校的管理水平等。
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現階段,社會生產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高職院校承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歷史重任,高職教育的發展模式正由規模發展為主轉向質量為主,從外延擴張轉向內涵發展。面對激烈競爭的招生市場和就業市場,能否形成辦學特色已成為髙校興衰存亡的關鍵,高職院校特色不足制約著高職教育持續發展,培育辦學特色成為髙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重要戰略抉擇。
職業教育要實現內涵發展,必須找準定位,突出辦學特色,培育核心發展力,以此推動學校整體可持續發展。高職教育強化辦學特色,要依據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和教育資源配置的差異性,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和比較優勢,揚長避短,挖掘出其他髙校沒有的東西,既要考慮辦學特色的可行性,也應使辦學特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發展性,源于現實又髙于現實。
下文主要是從專業群特色方面進行探討。
(三)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
專業群是指由一個或以上的辦學實力強、就業率高的重點建設專業作為核心專業,由若干個相近相關的專業共同組成的專業集群。專業群中的各專業面向企業中的崗位鏈,可在同一個實訓體系中完成基本的實踐性教學。專業群建設是學校內部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和創新髙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有利于發揮專業群體優勢,增強市場適應性;有利于整合并發揮師資團隊優勢,提高專業競爭力;有利于形成專業特色和品牌優勢;有利于集中力量,改善實踐教學條件,降低實訓建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41〇
專業群建設需要有效實施資源整合,以形成高職院校核心發展力。專業群建設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融合,明確專業群發展策略;要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為導向,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將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轉變。專業群設置要具有前瞻性,在緊跟區域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要密切關注髙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加強重點專業特色凝練,進一步開展深層次校企合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髙職院校要建設若干個重點專業群,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彰顯辦學特色。
二、物流管理專業群的構建
(一)物流產業與物流管理人才需求
物流產業是物流資源產業化而形成的一種復合型或聚合型產業,兼具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特點。物流資源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臺等'現代物流業被認為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三利潤源泉”。隨著我國物流業的迅猛發展,物流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物流貫穿企業的采購、生產、倉儲、銷售、運輸、配送等所有環節,無論是工商企業還是物流企業都面臨著物流流程再造,而物流教育滯后和物流人才匱乏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瓶頸。物流技術進步是物流業實現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推動力,物流技術產業化的深化不僅從量上拉動了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從質上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髙職物流管理專業致力于培養學生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論,熟悉物流法規、政策,具有倉儲管理、運輸管理、物資計劃、庫存控制、物資營銷、物流信息管理等專業能力和相應外語水平,能從事包裝、配送、倉儲、多式聯運、采購、貨代、信息處理等具體業務操作及管理。訓練學生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策劃、設計、組織、運作物流活動[51。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能型人才。物流業的特點決定了企業需要的物流人才不僅是知識結構單一的人才,更需要較為全面掌握物流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識、可以勝任多個崗位、能對作業過程全程監控、優化和提升的髙素質人才物流管理人才還應具備創新能力,在熟練掌握物流操作流程的基礎上能應對變化,不斷創新。
(二)物流管理專業群的構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群的構建要體現并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設置和調整專業群,輻射服務面向的區域、行業、企業和農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在構建物流管理專業群時要把握以下原則:(1)堅持適應性原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3)堅持開放性原則,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培養過程開放、師資隊伍開放、實驗實訓基地開放'(2)堅持科學性原則,明確建設方向和辦學特色。
構建物流管理專業群,首先要結合社會、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評估自身的教學資源,對專業內外部調査結果深人分析,分析評價現有教學資源在專業群建設中的優勢和劣勢因素,評價外界環境中對專業群建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制定專業群的發展策略;在專業群建設中盡可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握外部機會,避開不利因素。
三、強化特色,構建本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群本院物流管理專業群構建要準確定位,挖掘特色,建立比較優勢,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一)區域經濟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提出的戰略定位之一是“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堅持髙端發展的戰略取向,建設自主創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逬制造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和品牌,發展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與港澳地區錯位發展的國際航運、物流、貿易、會展、旅游和創新中心?!?/p>
珠三角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制造業基礎,蘊藏著巨大的物流商機。珠三角地理條件優越,集中了五大港口和五大機場,擁有全國最大的港口群,中國交通大動脈的“五縱七橫”有三縱(京廣、京九、京珠)經過珠三角,珠三角內部高速交通網絡覆蓋面廣,形成了海陸空全面發展的立體化交通格局[8],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基地和集散地。珠三角物流業得到快速發展,物流服務方式曰益多樣化,以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技術為基礎的集成化、一體化物流服務將得到廣泛應用;物流產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步伐加快,社會和經濟發展對各層次物流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對物流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本院實際辦學情況
本學院成立于1985年,地處廣州,2006年轉制為高職院校。學院分設環境藝術系、生物技術系(畜牧獸醫系)、管理系、財經系、商貿系、外語系、信息工程系以及思政部,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以農業與生物技術為特色的8個專業群;同時設有廣東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和農業經濟研究所及教學改革研究中心,擁有17個校內實訓基地和105個校外實訓基地,其中多功能智能園藝溫室被列為廣東省髙等職業教育園藝實訓基地,并獲中央財政“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項目資助。目前,學院形成了集高等職業學歷教育、成人繼續教育、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推廣于一體的辦學格局。
關鍵詞:物流管理;飛機構型與維修;課程定位;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9-0078-02
民用航空業作為全球發展最好的行業之一,也是競爭壓力最大的行業之一,其發展需要的航材資金,是航空公司最大的資金消耗和資產類型之一[1]。目前,有相當數量民航特色類院校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會在航空公司從事航材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實踐中勝任航材管理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方面的知識,但目前各大民航特色類院校設置的相關課程多針對飛行器制造、維修或駕駛專業的學生,專業性較強,對缺乏工程理論知識、工程實踐條件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講,難度過大。因此,有必要針對民航特色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開發一門既能涵蓋所有飛機結構與維修的知識要點、又難度適中、易于被學生接受的課程。《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課程的設計與開發,能夠使民航特色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更具專業性、特色性,為學生后續學習航材管理課程做好鋪墊,為其日后從事航材管理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一、《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的課程定位
基于民航特色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日后從事航材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將《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定位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設計有別行器制造、維修專業及駕駛專業的課程教學大綱,既保證知識點的覆蓋性,同時控制好難度和深度,更多地從實用性的角度確定授課內容及重點,形成教學建設方案,增加趣味性、增添認知性、更具實踐性,確保學生掌握從事航材管理工作所需的所有知識點。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民用飛機的結構特點及各系統的基本構造原理,掌握飛機維修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使學生對飛機的基本結構及維修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為后續專業課航空器材計劃與管理打好基礎。
二、《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教學內容體系
(一)理論教學體系設計
針對民航特色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設計有別行駕駛、維修專業的《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該體系主要從實際出發,簡化復雜的結構、原理等知識,擬構建模塊化的教學體系來幫助串聯所有知識點,側重于介紹飛機構造與維修的全景知識,盡可能地便于學生理解,便于教師講授。篩選后的知識點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模塊1:飛機概述模塊。主要包括:飛機的主要構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ATA100、ATA300等飛機規范、飛機維修手冊IPC、AMM、CMM、MMEL、MEL的內涵及特點、SRM、WDM手冊的基本內容。
模塊2:飛機結構模塊。主要包括:飛機基本尺寸參數、各部分構成材料、飛機艙門的種類和位置、飛機水平、垂直安定面、飛機駕駛艙、客艙的窗戶組成、飛機的機翼及小翼。
模塊3:飛機設備、內飾及燈光系統模塊。主要包括:駕駛艙設備、客艙設備、貨艙設備及應急設備、飛機駕駛艙燈、客艙燈、貨艙燈、勤務艙燈、外部燈及應急燈的外觀及作用。
模塊4:飛機動力裝置及發動機模塊。主要包括:飛機動力裝置構成、發動機點火系統、發動機空氣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發動機指示系統、排氣系統發動機起動系統、發動機滑油系統。
模塊5:飛機液壓系統及起落架系統模塊。主要包括:飛機主液壓系統、地面勤務系統、輔助液壓系統及液壓指示系統、起落架系統中主起落架系統、前起落架系統、機輪和剎車裝置。
模塊6:飛機引氣、空調及電源系統模塊。主要包括:飛機氣壓系統動力源中1發引氣系統、2發引氣系統、輔助動力裝置引氣系統及地面氣源系統、飛機空調系統、飛機交流電系統、直流電系統以及備用電源系統。
模塊7:飛機通訊及燃油系統模塊。主要包括:飛機燃油系統中1號油箱、2號油箱、中央油箱及防喘油箱、油箱放泄活門及燃油量指示系統、飛機供油系統。
(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是需要實踐性操作的課程,如果僅從理論上講授,容易造成學生對飛機結構及配件缺乏實際認知及直觀感應,難以勝任日后的航材管理實踐工作。因此,有必要根據大綱進一步設計實踐教學體系,確定實踐方式和具體課時結構,構建適合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的,更具認知性、趣味性、實踐性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根據課程教學大綱,主要設計以下實踐教學內容,分別通過設計成小任務的形式由學生獨立完成。
任務1:認識飛機的外形和尺寸
這部分主要涉及模塊1、模塊2的教學內容,通過帶學生到某飛機的停放現場,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飛機,觀察飛機機體的表面,弄清楚飛機各部分的結構及材料,對飛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識。同時要求學生觀察飛機機身上各種開口位置和數量,對飛機的登機門、舷窗、以及維護飛機的各種口蓋和艙門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任務2:參觀飛機內部,了解駕駛艙、客艙和貨艙結構
這部分主要涉及模塊3的內容,通過觀看圖片、視頻以及實地參觀的方式讓學生掌握駕駛艙設備、客艙設備、貨艙設備及應急設備的構成及作用;掌握飛機駕駛艙燈、客艙燈、貨艙燈、勤務艙燈、外部燈及應急燈的外觀及作用。
任務3:了解飛機發動機系統
這部分涉及模塊4的內容,通過觀看圖片、實地參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飛機發動機系統,簡單介紹原理,重點介紹實物。
任務4:認識飛機停放、起飛和著陸裝置
這部分涉及模塊5的內容,借助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展現不同飛機的停放、起飛和著陸裝置,或者帶學生前往停放有不同飛機的現場,參觀飛機實物。讓學生重點觀察飛機的起落架,期間,給學生講解起落架的基本功用,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飛機起落架的配置和結構形式。
任務5:認識飛機的燃油供油系統
這部分涉及模塊7的內容,通過觀看圖片、視頻向學生展示飛機上儲存的燃油在飛機上是如何分布的,油箱指示系統如何識讀,結合實際向學生講授飛機供油的方式和原理。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運用語言形式或視聽手段描述真實的特定情景,具有極大的生動性,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閱讀與分析以及在群體中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特定情景,從而建立真實的感受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它還要求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熱烈討論[2]。該方法在《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精選一些來源于有關飛機各部件出現問題和維修的實際案例,通過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對航材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實際問題做出分析和判斷,積極尋找多種答案。在這種學習環境中,不僅可以啟發學生更深入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夠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研究精神。
(二)啟發引導教學法
啟發引導教學法要求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內容涉及的在實踐和理論上有較大爭議的問題,介紹種種觀點,誘發學生思索,然后形成自己的觀點。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明確各種航材配件出現的實際問題以及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培養學生創新性的思維以及敏銳的戰略管理理念,以及將來作為航材管理人員或研究人員獨當一面的能力。
教師運用啟發引導教學法,主要針對優秀學生和學有余力的學生,使用各類實踐性教學資源、聘請校內外專家作專題講座、到民航運輸企業的航材基地進行現場實習等方法,采取啟發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明確實際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該如何正確處理。該方法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思維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個中小任務,并且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和學生互動開展學習[3]。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培養目標側重于新知識的傳授,以及新技能的掌握,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更加印象深刻地了解、掌握飛機部件和維修的基礎知識。同時,學生還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產生對學習的興趣,規定時間內規定任務量有利于學習者克服懶散的學習習慣。任務驅動教學法采取小組形式,小組任務的布置促進了學習者之間的協作學習。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培養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者的信息素養。更重要的是,開放性任務的布置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結論
航材管理是民航特色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重要就業方向之一。為使學生具備從事航材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識,開發專門適用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的飛機結構與維修方面的課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針對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設計了《飛機構型與維修基礎》課程,對其課程定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期望為民航特色類院校的類似專業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燁.如何提高航材管理水平以適應航空公司自身發展[J].科技視界,2015,(5).
關鍵詞:港口物流;實訓基地;實用型
一、背景探討
眾所周知,物流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專業所涉及的學科和內容非常多,一般有包裝學、運輸學、倉儲管理、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管理學原理、物流客服服務、物流系統設計以及國際物流等,但物流專業畢業生能否順利在該行業找到工作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通過對畢業生的回訪我們發現,有時候物流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是物流專業人員,或者物流專業人員在物流企業里從事物流市場營銷的居多,在學校里學到的物流專業知識并未派上用場,最后一種情況是學生所具備的物流實踐技能較缺乏。特別是如今的社會需要實用型的人才,雖然我國近年來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設施建設與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推進,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尚處于起步階段,實訓基地的建設還相對滯后。因此針對企業對物流專業人才的不同需求,有必要為物流專業設置具有崗位方向以及配套實訓項目的實施教學。
二、建設港口物流實訓室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交往的日趨頻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為主體,以江河商港為輔助,并集聚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構成綜合立體式國際航運中心。物流涉及綜合運輸,外貿貨物的物流更以港口為最好的交匯點。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內河港口都是公鐵水聯運的貨運中心,是交通運輸的樞紐。港口是物流鏈上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現今物流的開展離不開港口的服務,而這對物流專業的學生又提出了新的機遇和要求。
北海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保┪挥跒I海城市,其南臨北部灣,是中國第一批對外的14個沿海開放的城市之一。其辦學特色是以服務北部灣區域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為宗旨,以沿海優勢突顯自身特色。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相繼成立,廣西北部灣港口城市群正在成為我國連接東南亞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眾多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環北部灣各城市的港口物流建設也進入,高素質技能型的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專門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同時針對目前實訓基地與教學現狀,港口物流專業應創建特色實訓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行任務學習法與項目教學法,改革專業技能考核方式,提升辦學質量。
1.實訓基地是港口物流的特色需求
港口物流是集物流、航運、加工、貿易、報關、商檢等專業在內的綜合服務行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非常多,這就需要學生學會整合相關的知識點來解決問題。但是在設置專業的時候,往往很多專業是分開的,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了解和掌握港口物流的完整流程與操作就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如何把港口物流所涉及的知識模塊連接起來讓學生可以全面地接觸港口物流十分重要。因此建立物流港口特色實訓室能夠滿足物流港口專業學生對熟悉港口物流流程的需要。
2.實訓基地是港口物流專業的實操技能保證
在港口物流專業建設里,師資隊伍的建立、教學條件和教學設施設備的情況以及實訓基地的建設,而實訓基地應屬非常關鍵的一項。在港口物流操作中,集裝箱運輸、集裝箱裝卸、集裝箱調度、貨運組織等港口作業都需要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走上工作崗位前,學生在實訓基地得到實況操作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三、港口物流實訓基地的特色建設
實訓基地是一種集教學、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職業教育中心,通過校企合作承接企業生產加工業務、參與企業生產和產品研發,把學校的日常實訓融入企業產業鏈,使教學與生產、學生與企業“近距離”接觸,是實訓的基本內涵和實質所在。
1.實訓室建設的不足
(1)現有的實訓室的實訓項目比較簡單或單一,往往只是針對某一專業的實訓項目,缺乏物流的綜合特性。例如模擬倉庫設施設備,往往設置的只是普通貨物倉儲。但是在現實情況下,貨品有可能是鮮活貨物、危險貨物、放射性貨物等,面對這種特殊貨物的倉儲管理知識未能展現出來。
(2)學校有限的經費需要分配于各個專業建設實訓室,因此在經費不夠充足的情況下,需要給實訓室配備的設施設備,例如電腦、軟件、貨架、叉車等,可能會讓專業團隊無法選擇真正適合的實訓室設施設備。
(3)模擬港口物流設施設備是大多數實訓室的考慮,購進大量的港口運輸與裝卸的設施設備模型,學生可以進行參觀了解,但缺少親自動手操作的環節,學生未能了解操作流程,缺乏實訓室的實用性。
2.建設特色港口物流專業實訓基地
面對目前實訓室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先針對以前港口物流專業的實訓室教學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根據高職院校培養實用型港口物流人才的方案,將理論教學和實操有機聯系,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專業技能兩個方面,建立一個特色港口物流專業的實訓基地。
(1)目前在我校已通過 “校企聯合、訂單培養”等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校內和校外的實訓基地。校內的實訓設備始終跟不上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和企業合作建立校外的實訓基地是最好的選擇方式。一方面可以減輕學校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可以確保學生的實訓內容是最新最及時的。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學校合作,提前“培養”適合企業的理想人才。
(2)加強實訓教師的隊伍建設是保證良好教學質量的基礎和前提。一種方法是讓教師到港口物流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這有助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技能,且教師能對港口物流的發展狀況有個良好的掌握。另一種方法是邀請企業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到校園進行實踐指導,可以更加系統、全面地將行業發展的狀況以及企業對人才的招聘及要求信息帶給學生。
(3)實訓教材增加仿真軟件,讓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企業項目去練習。建立港口物流仿真體系可以改變原有的實訓室的運作模式。企業提供真實案例,學生利用仿真軟件參與案例的分析和設計,然后再與企業的解決方案進行對比,這樣可以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教學在真實的氛圍中進行。這樣也增加學校和企業的交流,讓學校可以與企業保持一種緊密的關系。
港口物流業的高職物流物流專業需要培養適合企業與社會發展的實用型人才,就應該將港口物流的實訓基地設置出自己的特色。企業的加入無疑加大了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教師到企業頂崗學習、仿真軟件處理企業真實案例等教學方式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真實的企業工作環境,也為企業準備一批專業人才。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本來繁雜的教學資源通過系統的整合,建設高質量的教學模式,最終滿足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特色需求。
參考文獻:
[1]韋曉陽.新加坡職教特色概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27).
眾所周知,物流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專業所涉及的學科和內容非常多,一般有包裝學、運輸學、倉儲管理、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管理學原理、物流客服服務、物流系統設計以及國際物流等,但物流專業畢業生能否順禾蛀該行業找到工作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通過對畢業生的回訪我們發現,有時候物流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是物流專業人員,或者物流專業人員在物流企業里從事物流市場營銷的居多,在學校里學到的物流專業知識并未派上用場,最后一種情況是學生所具備的物流實踐技能較缺乏。特別是如今的社會需要實用型的人才,雖然我國近年來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設施建設與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推進,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尚處于起步階段,實訓基地的建設還相對滯后。因此針對企業對物流專業人才的不同需求,有必要為物流專業設置具有崗位方向以及配套實訓項目的實施教學。
二、建設港口物流實訓室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交往的曰趨頻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為主體,以江河商港為輔助,并集聚公路、觀、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構成綜合立體式國際航運中心。物流涉及綜合運輸,夕卜貿貨物的物流更以港口為最好的交匯點。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內河港口都是公鐵7iC聯運的貨運中心,是交通運輸的樞紐。港口是物流鏈上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現今物流的開展離不開港口的務,而這對物流專業的學生又提出了新的機遇和要求。
北海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位于濱海城市,其南臨北部灣,是中國第一批對外的14個沿海開放的城市之一。其辦學特色是以^務北部灣區域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為宗旨,以沿海優勢突顯自身特色。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相繼成立,廣西北部灣港口城市群正在成為我國連接東南亞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眾多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環北部灣各城1#的港口物流建設也進入,高素質技能型的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專門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同時針對目前實訓基地與教學現狀,港口物流專業應創建特色實訓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行任務學習法與項目教學法,改革專業技能考核方式,提升辦學質量。
1. 實訓基地是港口物流的特色需求
港口物流無集物流、航運、加工、貿易、報關、商檢等專業在內的綜合月艮務行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非常多,這就*學生學會整合相關的知識點來解決問題。但是在設置專業的時候,往往很多專業是分開的,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了解和掌握港口物流的完整流程與操作加了一定的難度。如何把港口物撕涉及的知識嫩連面來讓學生可以全面地接觸港口物流十分重要。因此建立物流港口特色實訓室能夠滿足物流港口專業學生對熟悉港口物流流程的需要。
2. 實訓基地是港口物流專業的實操技能保證.
在港口物流專業建設里,師資隊伍的建立、教學條件和教學設施設備的情況以及實訓基地的建設,而實訓基地應屬非常關鍵的一項。在港口物流操作中,集裝箱運輸、集裝箱裝卸、集裝箱調度、貨運組織等港口作業都需要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走上工作崗位前,學生在實訓基地得到實況操作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三、港口物流實訓基地的特色建設
實訓基地是一種集教學、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職業教育中心,通過校企合作承接企業生產加工業務、參與企業生產和產品研發,把學校的日常實訓融人企業產業鏈,使教學與生產、學生與企業“近距離”接觸,是實訓的基本內涵和實質所在。
1. 實訓室建設的不足
(1) 現有的實訓室的實訓項目比較簡單或單一,往往只是針對某一專業的實訓項目,缺乏物流的綜合特性。例如模擬倉庫設施設備’往往設置的只是普通貨物倉儲。但是在現實情況下,貨品有可能是鮮活貨物、危險貨物、放射性貨物等,面對這種特殊貨物的倉儲管理知識未能展現出來。
(2) 學校有限的經費需要分配于各個專業建設實訓室,因此在經費不夠充足的情況下,需要給實訓室配備的設施設備,例如電腦、軟件、貨架、叉車等,可能會讓專業團隊無法選擇真正適合的實訓室設施設備。
(3) 模擬港口物流設施設備是大多數實訓室的考慮,購進大量的港口運輸與裝卸的設施設備模型,學生可以進行參觀了解,但缺少親自動手操作的環節,學生未能了解操作流程,缺乏實訓室的實用性。
2. 建設特色港口物流專業實訓基地
面對目前實訓室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尭針對以前港口物流專業的實訓室教學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根據高職院校培養實用型港口物流人才的方案,將理論教學和實操有機聯系,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專業技能兩個方面,建立一個特色港口物流專業的實訓基地。
(1)目前在我校已通過“校企聯合、訂單培養”等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校內和校外的實訓基地。校內的實訓設備始終跟不上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和企業合作建立校外的實訓基地是最好的選擇方式。一方面可以減輕學校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可以確保學生的實訓內容是最新最及時的。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學校合作,提前“培養”適合企業的理想人才。
(2) 加強實訓教師的隊伍建設是保證良好教學質量的基礎和前提。一種方法是讓教師到港口物流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這有助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技能,且教師能對港口物流的發展狀況有個良好的掌握。另一種方法是邀請企業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到校園進行實踐指導’可以更加系統、全面地將行業發展的狀況以及企業對人才的招聘及要求信息帶給學生。
(3) 實訓教材增加仿真軟件,讓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企業項目去練習。建立港口物流仿真體系可以改變原有的實訓室的運作模式。企業提供真實案例,學生利用仿真軟件參與案例的分析和設計,然后再與企業的解決方寒進行對比,這樣可以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教學在真實的氛圍中進行。這樣也增加學校和企業的交流,讓學校可以與企業保持一種緊密的關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才;冷鏈;課程;崗位;
基金項目: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物流管理專業未來五年人才需求情況分析”(編號:JYYB201504)
當前,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階段,在外需疲軟、內需回落、深層次結構變動等力量綜合作用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步入7萬億俱樂部的經濟大省江蘇,面臨“爬坡過坎”關口的考驗,傳統產業需要轉型升級,外向經濟需要提升檔次,農業需要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不僅要關注農業生產,還要關注農業流通,尤其是影響農業流通效率的物流。推動農產品物流發展,冷鏈專業人才是生力軍和主力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作為全國農業高職院校的排頭兵,應結合產業特色和學院優勢學科,重新定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為江蘇、全國培養更多的冷鏈物流人才。
1.物流管理專業冷鏈人才需求背景
1.1農業生產平穩
我國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大國,目前蔬菜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60%,水果和肉類產量占30%,禽蛋和水產品產量占40%,每年約有4億噸進入流通領域。2014年,全國肉類總產量8707萬噸,比上年增長2.0%,水產品產量6450萬噸,增長4.5%;江蘇蔬菜產量5416.971萬噸,瓜果555.4563萬噸,肉類3794576噸,禽蛋1969679噸,牛奶產量607200噸,生豬出欄3073.6萬噸,家禽75739.6噸,水產品518.8萬噸,農業生產平穩。
1.2冷鏈物流需求激增
2014年是我國冷鏈物流真正快速發展的一年,天貓、京東、蘇寧易購、順豐優選等一線電商紛紛高調進軍生鮮市場,生鮮電商崛起賦予了冷鏈產業新的商機;冷鏈市場達11200萬噸左右,較2013年增長了近22%,地域范圍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如北京、天津、大連、山東、上海、廣東、江蘇等;全國冷庫總量達3320萬噸,比2013年增長36.9%。2015年,全國增加冷庫庫容1000萬噸,冷庫庫容年均增長20%,新增冷藏車4萬輛,年均增速32%。
1.3冷鏈物流人才嚴重不足
我國開展冷鏈物流研究和人才培養起步較晚,開設冷鏈物流專業院校不足15家。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以快遞、國際貨代、倉儲管理、貨物運輸等方向為主;部分院校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制冷技術等不同層次專業,可以培養冷鏈相關人才。全社會冷鏈物流從業者基本上是從工業品物流或其他工程技術類專業改行,國外優秀人才回國較少,全社會冷鏈物流人才嚴重不足,無法滿足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企業人才需求,更不要說疫苗等醫藥冷鏈物流企業。
1.4涉農院校專業特色明顯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乃至南方14個省市唯一以培養農牧科技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高等院校,學院緊扣農牧產業鏈辦學,設有動物科技、食品科技、水產科技、動物藥學、農業物聯網、農商管理等10個二級涉農院系,設置46個涉農專業?,F有2個國家級、14個省級、12個市級及8個院級研究平臺或研究所,學院農業特色優勢明顯。
2.物流管理專業冷鏈人才需求
2.1 冷鏈物流典型工作分析
冷鏈物流是指一些特殊產品需要從原料生產、采購、加工、運輸、配送、銷售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中保持全程適度低溫,主要產品包括果蔬農產品、肉類、水產品、禽蛋、奶產品、特殊食品及部分醫藥產品。根據相關產品特點及業務內容,冷鏈物流不僅要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自然、經濟、制冷、冷凍冷藏、生物、保鮮、檢驗檢疫、包裝、通訊、定位、網絡、信息管理系統、自動識別、物聯網、冷鏈物流追溯、冷藏運輸、冷鏈物流標準等專業知識與技術。結合作業流程及工作任務,冷鏈物流主要分冷藏冷凍貨物采購、冷藏冷凍貨物儲存、冷藏冷凍貨物運輸、冷藏冷凍貨物銷售、冷藏冷凍貨物配送、冷藏冷凍貨物信息處理等崗位,每個崗位下面包含若干個子崗位,例如,采購崗位需要有自然與經濟調研、訂單與合同處理、包裝、檢驗檢疫等專業崗位人員,冷藏冷凍貨物儲存崗位需要理貨、庫管、檢驗、生物、保鮮、制冷等人員等。
2.2 冷鏈物流人才技能素質分析
根據社會需求和職業教育特點,高職冷鏈物流教育應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的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學生技術技能培養注意能力中的技能培養,但也離不開知識和素質教育,知識與素質是學生提高與發展的基礎。冷鏈物流知識不能僅限于傳統物流知識點,還應包括制冷原理及選擇、生物保鮮、包裝材料、食品營養與質量、特殊品檢驗檢疫、堆碼等;冷鏈物流能力包括冷凍冷藏技術應用、保鮮技術應用、信息及通訊技術應用、冷鏈物流組織與協調、電商營銷、冷鏈流程優化與供應鏈管理、問題分析與改進及社會交際能力等;素質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嚴謹的思維模式等。
2.3 冷鏈物流人才層次分析
培養冷鏈物流人才是提高農產品、食品及醫藥用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冷鏈物流人才主要包括研究型冷鏈物流人才、管理型冷鏈物流人才和操作型冷鏈物流人才三類。不同類型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定位,選擇培養不同層次人才,如研究生和研究型本科教育著重以培養冷鏈理論研究、冷鏈技術研發等研究型人才為主,如生物保鮮技術開發員、新型保鮮材料開發員、物流技術和設備研究員等;應用型本科及高職高專院??梢耘囵B冷鏈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類管理人才,如冷庫主管、冷鏈運輸調度員、冷鏈項目主管、配送中心主管等;高職及中職院校培養以冷鏈物流技術操作的現場作業人員為主,如冷庫保管員、收發貨員、配貨員、品控人員等。
3.江蘇農牧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冷鏈人才培養路徑
3.1 明確專業冷鏈人才培養方向
目前,江蘇農牧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于儲配物流,儲配物流涉及倉庫管理、配送管理、貨運管理等作業內容,涵蓋企業有制造企業、流通企業,學習知識點多,特色不明顯。新常態經濟下,未來五年內,學院可以結合現代農產品流通和本地生物醫藥產業特點,適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學院不僅有畜牧獸醫、動物藥品、水產、食品技術等特色專業,而且有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關聯專業,因此,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可為:面向農業生產與經營企業、藥品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培養掌握現代冷鏈物流技術、保鮮技術、冷庫、冷鏈配送及運輸等崗位工作的技術技能物流人才。
3.2確定專業冷鏈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開展冷鏈人才培養較晚,冷鏈企業生產與經營處于摸索階段,冷鏈技術仍在引進與研發。學院應加強與河南眾品、雨潤、順豐優選、國藥控股等國內知名企業合作,研究企業物流冷鏈人才需求,制定“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采取工學交替、頂崗實訓、教師頂崗、企業導師進課堂及實驗室資源共享等形式;加強與冷鏈研究機構合作,物流、食品技術、水產技術、藥劑等專業老師與科研院所不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前沿講座、科研項目合作,提高學院制冷、食品工程、食品分析等理論與實踐水平,形成“學校+企業+研究機構”聯合培養人才模式。
3.3建立專業冷鏈課程體系
針對冷鏈物流人才崗位特點和素質要求,結合冷鏈運作作業過程,設置冷鏈物流課程體系。除公共基礎課外,職業技術課中專業基礎課程包括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統計學基礎、會計基礎、經濟學基礎、物流基礎、經濟法;職業技術課中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冷鏈物流技術與裝備、冷藏與速凍技術應用、冷鏈倉儲與配送管理、冷鏈運輸管理、食品及藥品工程技術應用、冷鏈采購管理、冷鏈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冷鏈基礎技能訓練、冷鏈專項技能訓練、冷鏈綜合技能訓練及冷鏈企業頂崗實習等;職業技術課中輔助課程包括食品與藥品檢測、動植物檢驗檢疫、企業經營管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物流英語、素質拓展等;職業拓展課包括ERP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國際貨運與保險、物流與電子商務等。隨著技術變化及師資與實訓實習條件完善,可以適時對課程體系和相關課程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
3.4 配置專業冷鏈教學資源
江蘇農牧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室主要有基于供應鏈實訓室、倉儲與配送作業實訓室、ERP實訓室,實習場所主要有動物藥品成品庫、知名藥企成品及輔料立體倉庫、知名快運公司,適合藥品和消費品倉庫管理、貨運管理、配送管理實習實訓,冷鏈物流設施欠缺。學院需加大冷藏冷凍、保鮮、溫度濕度監控等設施配置,同時面向物流專業開放農業物聯網、藥品檢測、食品技術、動物檢驗檢疫等實驗室。加強冷鏈師資引進與培養,引進國內外企業和研究機構冷鏈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尤其是制冷人才、生物技術人才、冷鏈運作人才;不定期將物流管理、食品技術、動植物檢驗檢疫、生物技術等專業相關老師送至冷鏈研究機構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掛職鍛煉,定期召開課程建設專家會議,提高專業整體教學水平。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物流產業發展呈現新特征,不同專業特色的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優勢,錯位定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應以物流管理冷鏈人才培養為抓手,結合人才崗位特點與專業技能要求,制定“學校+企業+研究機構”人才培養模式,編制職業技術課與職業拓展課相結合的冷鏈課程體系,配置與整合冷鏈人才培養的設施設備及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新常態下的江蘇農牧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才能轉型成功,學院人才職業競爭力才會更強。
參考文獻:
[1]劉廣海,謝如鶴等.物流管理專業冷鏈物流特色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年10期:141-142
[2]蘭必近,韋克儉等.冷鏈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優化[J].高等農業教育,2014年2期:65-69.
[3]初葉萍,紅.湖北省應用型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路徑選擇與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年9期:152-155.
[4]閻冰.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5期:24-26.
作者簡介:
關鍵詞:港航物流;工學結合;創新;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推動港航物流業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港航物流人才隊伍的能力和素質,是為滿足國民經濟與現代社會發展的整體需要,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在培養港航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應加強培養學生具備行業的核心能力和職業素質。因此,本文立足天津區域經濟發展,以天津海運職業學院為例,首先分析天津濱海新區對港航物流人才的需求狀況與港航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有條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工學交替、四段互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具有教育理念先進、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培養環節體現互動和培養方案系統完整的特點,為港航類物流職業教育立足區域,服務產業,加速完善人才培養的實踐提供研究基礎和參考。
1 區域經濟發展對港航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1.1 天津市港航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不斷上升
隨著國務院確立天津市濱海新區為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后,為港口和航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對港口與航運相關專業的學生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然而面對物流行業規模的持續擴大,目前物流專業人才在數量、質量上卻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
1.2 天津市物流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專業能力強、文化素質高的特點
天津多數物流企業的現有從業人員的狀況不容樂觀,存在學歷水平偏低,物流專業人員占總體數量比例低,從事綜合業務的能力差的現象。
1.3 建設北方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對港航類物流人才體現三個層次的需求
戰略型物流人才。戰略型人才必須對企業的為了發展方向和管理體制進行充分研究,熟練把控物流業務全局,具備從戰略上分析企業未來發展趨勢。
管理型物流人才。管理型人才要對物流管理、進出口貿易等知識熟練掌握,熟練制訂有針對性科學的企業物流活動方案。
技能型物流人才。技能型港航物流人才則是指具有集裝箱碼頭、散貨碼頭、件雜貨碼頭業務操作和基層管理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碼頭調度、堆場計劃、泊位計劃、船舶配載計劃、港口倉庫管理、外輪理貨業務、船舶港口、碼頭安全管理、港口裝卸工藝和設備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基層管理實用型人才。
在以上人才需求層次中,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業務操作能力強、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優秀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未來人才需求的重點,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2 高等職業教育港航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特點與能力素質標準
2.1 港航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普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不同之處
以天津海運職業學院為例,港航物流管理專業是以港航商務管理、集裝箱運輸實務、外輪業務、集裝箱多式聯運、租船實務等為專業骨干課程;以港航法規、物流管理基礎、國貿實務與單證、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國際航運管理為專業基礎課程,這些專業課程都有“涉?!北尘埃淙瞬排囵B的標準與要求也就有著不同的特別的要求。港航物流管理人才除了必須具備較強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外,還要求熟練掌握港口、海洋運輸等業務專業知識與技能。
2.2 港航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行業核心能力標準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下,港航物流管理人才應當具備持續學習、終生學習的能力,及時更新業務中遇到的專業知識,進而逐步培養和具備行業要求的核心素能:高水平的語言表達特別是熟練的英語溝通能力,可以滿足因為物流管理工作涉及到協作部門多、流程環節多,必須具有較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的要求;商務處理和運輸港口調度是港口和航運行業的核心業務崗位職能,對于這種需要多方協調、不可預測突發性的工作環境較多的情況,應當具備較好的人際溝通技能、組織協調能力、對突發事件的隨機應變能力;熟練掌握對國際商品貿易進出口流程、各環節的業務單證處理操作、港口內各類型船舶的進出港作業管理能力和港口倉儲與配送運輸操作能力。
3 高等職業教育港航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現有條件及存在的不足
在港航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方面,天津海運職業學院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創新與實踐,獲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形成了以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團隊,聘請企業專家到學校兼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雙向交流,提升現有教師企業實戰經驗,采用外引內培等方式提高本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教學實力。港口航運實踐實訓教學資源在國內高職院校處于領先水平, 內陸堆場營運管理系統實訓室、CFS貨運站營運管理系統、集裝箱碼頭營運管理系統實訓室、件雜貨散貨碼頭可視化綜合生產管理系統實訓室、典型港口機械仿真訓練實訓室等先進實訓設備和軟件系統在教學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學生在具體港航業務環節的實際操作能力。面對成績,也要看到由于種種原因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港航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與物流行業、企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些不足在其他高職院校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應該格外關注。
(1)往屆畢業生整體就業質量有待提高
具體體現在專業對口率低、畢業生工資收入水平不高、職位提升速度緩慢等。分析原因主要為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的創新性不足,在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面前,很多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足,工作創新能力欠缺,整體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2)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不夠深入
校企合作雖然初具規模、正常開展,但是由于校企雙方利益互補上沒有做到互利平等,所以在校企合作上呈現學校積極性遠高于企業,因此,企業為學校提供的學生實習環節、教師頂崗實踐、橫向科研課題的合作開發等資源相對較少,學校也不能及時掌握行業的新發展、新信息。
(3)人才培養的管理運作機制阻礙工學結合教學的有效實施
現有教學評價體系仍然是以期末考試為主要的最終評價標準,對于過程性評價沒有給予足夠大比例的側重,考試方式還是以理論試卷考試為主,對于動手實踐操作型考試方式的應用較少,盡管實踐教學、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在高等職業教育中越來越被重視,但遠沒有形成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現代高職教學與評價體系,這種現狀阻礙了高職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4 高等職業教育港航物流管理“工學交替、四段互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以上港航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嚴重阻礙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因此,在考慮專業的現實需求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獨特之處,針對存在的不足和代表性問題,提出了港航物流管理“工學交替、四段互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港航物流管理“工學交替、四段互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其含義是在學院與企業之間雙向交互,企業學校雙向交互,人才培養過程的各組成環節緊密連續性的互動。即企業與學校互動、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互動、授課講師與學生互動、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互動、知識學習與校外實習鍛煉互動。同時設計了四個層段的工學交替式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養。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實施過程中,學校與校外物流實訓基地及實習企業緊密合作,在學生頂崗實習、教師實踐能力培養、課程改革建設、科研課題共同開發、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創新等方面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人才培養過程由四個層段構成,各階段互相銜接,通過校內港航物流課程的管理理論學習、校外港航實習實訓基地的實操實習、校內工學交替的港航物流管理職業崗位能力訓練、校外頂崗實習四個層段,逐步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崗位技能、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具體實施包括:
第一層段:首先學生在入學后,主要安排在學習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化課程,通過學習能夠掌握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通過人文、價值觀等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第二層段:為學生安排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技術課程的學習,同時通過校企合作,組織學生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專業認知實習。近年來,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在與天津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天津大亞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通遠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等幾家物流企業的校企合作中,嘗試了吸納企業優秀專業技師補充到教學一線和開發橫向科研項目資源,創新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實現學校與物流企業資源共享、合作雙贏。在將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環節進行實施的過程中,分析整理出如下經驗與啟示:
(1)創建平穩運行的實習實踐平臺,保證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可持續性。物流管理本身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在高職港航物流專業的辦學建設中,通過校企對接,建設足夠數量、合作緊密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和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提供平臺。
(2)天津海運職業學院港航物流管理專業建設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廣泛采納來自港航物流企業的專家的建議,對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系統合理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嘗試根據企業生產實際,將核心課程課堂搬到企業作業現場,實施校企兩地授課的教學組織方式,將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于學完本課程后,使學生在專業崗位操作能力、事務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
(3)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相互融合。在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型物流人才的過程中,多次聘請物流企業經理來學校向學生進行職業道德與企業文化教育,組織學生來到企業生產工作現場參觀,通過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相互融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吃苦耐勞、不怕吃苦的工作精神。學生通過在企業實際工作環境下的鍛煉與企業教師的現場指導,在實踐中對港航物流管理基本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從而獲得港航物流企業運作管理以及港口、航運的業務操作崗位所要求具備的技能。
第三層段:教學組織以考取相關的職業崗位從業資格證書為重點,讓學生在校內利用仿真實訓,例如企業貨代管理系統實訓室、內陸堆場營運管理系統實訓室、CFS貨運站營運管理系統、集裝箱碼頭營運管理系統實訓室等,學習港航物流管理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技能訓練課程,課程設置以“港口生產崗位和港航服務崗位”為主線,圍繞船、港、貨、線四個方面,進一步體現港航物流特色,以專業就業為導向,提升專業對口就業。通過將專業課程、技能課程分類分層,使學生能清晰每一崗位對應的課程及技能要求達到的標準。該體系突出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人才培養特色。
第四層段:到企業實戰練習。學院通過組織企業招聘雙選會等形式,幫助學生成功應聘,進入簽約企業完成帶薪頂崗實習,未能應聘成功的學生學院安排其去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畢業論文的寫作和論文答辯同步進行,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通過企業崗位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使學生學習掌握的工作能力與企業崗位能力無縫對接,個人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在未來職業發展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創業能力。
此外,針對港航物流企業的具體業務崗位對相關技能的要求、區域經濟發展對港口與航運物流服務業總體服務質量需求,港航物流管理專業“工學交替、四段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港口與航運物流業“職業崗位能力、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職業核心能力、工作創新能力、個人綜合素養”五位合一作為人才培養總體目標,持續深化在學生實習實訓環節的校企密切合作,同時校企在科研項目上進行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最終通過深入推進實施校企融合、教學中堅持實踐育人,采用先進人才培養方式等提升港航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陶經輝,張曉萍,等. 物流產業發展與物流人才需求模型研究[J].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9(1):106-110.
[2] 鄭麗娟,胥洪娥.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探索[J].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27(4):12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