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16:09:22
序論:在您撰寫新課標地理教學設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已經擺脫了傳統的教學設計理念,受教學論、學習論、系統科學、傳播學的啟發,地理教學設計的新理論、新方法不斷出現,現代教學設計的研究已經成為廣大地理教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一、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突出準確性和可測性。
教學目標設計是地理教學設計的原點,是指教學活動結束后的預期行為結果,因此有四大基本特征:首先是指向性,即規定教學活動的運動方向;其次是選擇性,即教學活動中的方式方法、媒體手段的選擇必須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再次是整合性,即課堂教學活動的每個要素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都服務和服從于教學目標;最后是可測性,即課后對學生的行為結果能進行測量,并對本堂課的目標實現度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由此可見,地理教師首先必須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突出準確性和可測性。教學目標設計的準確性必須依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通過準確解讀課程標準把握教學要求,并圍繞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
二、科學設計教學方法和策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巧妙創設導入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新課導入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每節課課堂教學的第一步,關系到該節課的教學效果。一個創設巧妙的情境導入可以喚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欲,使學習變為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知。德國一位學者曾做過一個形象恰當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都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將很容易地在享用佳肴的同時將其吞下。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融入情境之中,方可顯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價值體現在“情”與“境”兩個方面,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這是情境中“情”的作用。另一個是“境”,就是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現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形象地說,“境”就是一座橋梁。有了這座橋梁,學生就容易實現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識與熟知的溝通和轉化,從而使學習的理解變得容易和有趣。
(二)科學構建地理課堂教學信息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根據傳播學的理論,傳播不僅與信息的意義相關,而且與信息的形式和結構有密切的關系。信息的合理結構是有效傳播的必要條件,而無序的信息由于缺乏結構易被遺忘。而大多數教學信息只需改變原有信息的呈現形式,例如可以把文字信息轉變為語言信息和圖像信息的結合,即轉變為視聽信息。這看似只是一種形式的轉變,但其信息結構更完善,課堂教學效果更顯著。
(三)精心設計學生合作探究環節,構建以生為本的有效課堂。
多項教育研究表明,只有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才能真正開展有效教學。
怎樣才能設計出一系列科學的學生合作探究環節呢?為此我以“探究曲線”為理論指導,力爭用設計的合作探究把學生引入琢磨狀態。
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發現了問題之后才會產生真正的探究動機,在學生提出假設之前,學生的思維和行為都處于發散狀態,一旦提出假設,學生的心理指向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驗證假設時,學生的心理指向是直線指向目標的,總是希望越快越好,但實際上,真正的探究行為卻是曲折的,是正反饋(+)和負反饋(-)不斷交錯出現的。
如何利用好這一規律把學生的迫不及待之情很自然地引到合作探究中呢?我認為“問題”是學生進入琢磨狀態,開展合作探究的導火索和發動機。學生的探究過程是“發現問題—嘗試錯誤—體驗成功—趨近目標”的過程,我們在問題的合作探究中可以設計小步子問題,層層深入遞進,引導學生探究質疑。這種探究設計避免了一種困境:一下子將一個大而無邊的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無所適從。同時分層次小步子問題更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發揮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三、合理設計重難點的突破,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通俗化。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都屬于高度綜合性學科,涉及自然科學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涉及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方法論,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的兩大特征。因為讓學生掌握地理科學的問題需要自然科學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及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方法論實現,所以高中地理教學往往一開始就讓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高難度的體驗,對地理學科產生畏懼感,也讓學生對地理學的興趣泯滅在學科難度的體驗中。
如何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設計中就應該體現“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原則,這是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我們在地理教學設計的時候,針對眾多難點的課時體系,一方面可以提煉核心問題、分層次小步子層層剖析,另一方面可以運用“幾何地圖”教學法突破難點。
隨著地理教學改革的深入,進一步開展地理教學設計研究,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轉換為教學實踐,避免地理教學活動的盲目、隨意,增強地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義。探究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掌握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地理教學設計質量、增強地理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
參考文獻:
[1]陳澄.地理課堂教學設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家清.地理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04(1).
[3]王向東,袁孝亭.對地理教學設計的認識與思考[J].地理教學,2002(10).
[4]王民.地理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一、概念的界定
1.教學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M?加涅認為:“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事件?!薄督逃筠o典》中指出:“教學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苯虒W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其特點是在各科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陶冶品情操,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
2.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針對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關于教學設計的含義存在著多種不同的觀點,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觀點:一是認為教學設計是系統規劃教學的過程;二是認為教學設計是創設和開發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的過程;三是認為教學設計是一門設計科學。本文主要認同第一種觀點,即認為教學設計是一種運用系統方法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對教學中的相互聯系的各部分做出的一種整體安排或策劃。
3.地理教學設計
我國地理課程專家袁孝亭先生認為:“地理教學設計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理論、傳播學、地理學、教學媒體等相關理論與技術,來分析地理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并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钡乩斫虒W設計是教學設計在地理課程中的具體運用,它既符合教學設計的特點,也符合地理教學的要求,遵循一般教學規律。
4.地理單元教學設計
地理教學設計按照其設計范圍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學年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和課時教學設計,教師在接受某一年段的地理教學時,往往會從學年的角度出發進行一個整體規劃,再將教材劃分為若干單元、進行單元設計,最后再具體到課時的教學設計,即我們所說的備課。學年教學設計和單元設計屬于宏觀和中觀層次的規劃,而課時設計是從微觀角度,著眼于具體的一堂課,在表述上更為細致。地理單元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對教材進行了完全的解讀、剖析后,加以教師自己的理解,并根據授課學生的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把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整合、轉化成符合本校學生的教學內容,并把教學內容分割成一個個教學單元,然后對每一個單元進行統籌安排,制定出一定的教學策略,確定出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以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這里的地理單元教學設計和地理教學單元不同,地理教學單元是將相對完整的一個教學內容組織起來進行集中講授。
二、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單元化的必要性
1.從教學內容上看
從教學內容上講,單元教學設計不再拘泥于教材固有章節順序,改變以課本為中心,依據對《課程標準》的分析和學生的需要以及學科內在邏輯,統籌重組和整合優化教學內容體系。例如,《大氣》單元中主要圍繞大氣運動來組織教學內容,因此大氣運動、天氣系統等就成為本單元的核心概念,大氣環流和天氣過程成為本單元要闡述的基本地理過程。同時,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缺乏整體性的單課時教學設計難以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所以從教學內容上看高中地理需要單元教學設計。
2.從教學目標上看
在《地理課程標準》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目標明確了地理學科的本體價值,是三維目標系統的基礎與核心,要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融合成為實現育人價值的必要手段;“過程與方法”目標是保證課程順利進展的操作系統,是學生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時的親身經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彰顯了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是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和最終目標,但卻不能直接“教授”,必須有機滲透、自然感悟,無拼湊或“貼標簽”之感。理想狀態是以有意義的人文或科學議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動機或使命感,積極投身于研究性學習,通過自主、合作、研究性學習,學會學習,又學到知識與技能??傊?,三者應該是有機融合、不可分割的。
3.從教學策略上看
一、研究新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最基本的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地理課程標準體現了國家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地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闡述了地理課程的結構體系和地理教學的指導思想,規定了地理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要求和必須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設計了相應的學習活動,提出了教學、評價和課程資源開發的具體建議,它對我們全面了解高中地理教學的要求,明確章節教學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把握教材
新課程改革促使我們改變傳統的地理教材觀,由單一教材向多元教材轉化,由被動依賴教材向主動構建教材轉化。地理教材是一個復雜的知識系統,由課文、圖像、閱讀、活動和作業等多個部分組成,它們體現著深層次的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種版本的教材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在新課程理念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準繩,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途徑和手段,“運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是新課程地理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則。因此,分析和處理教材對地理課堂教學設計顯得極其重要。分析和研究教材要遵循從“整體一部分一整體”的思路,既在概要領略教材全貌后,再將教材層層分解,最后全面掌握教材的內容。
三、了解學生
學生不僅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也是教學活動中的核心。因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主要依賴于教師對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水平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同時,也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水平,從而更好地為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提供背景和依據。要了解和分析學生,就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把握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理心理特點,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調整、補充和刪減教材。
四、設計課堂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它主要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媒體等教學基本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規劃和設計,為教學實施提供具體的設計方案。在地理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過程要在教學進程的編排和教學環節的組織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獲得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形成科學的地理觀念,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進程的編排上,要由傳統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這種單向、封閉的教學形態,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多維、開放的教學形態轉變。
五、制定課堂教學策略
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學觀的指導下,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地理教學,根據特定的地理教學內容,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動方式、步驟、手段和技術的總和。構建地理課堂教學策略追求的目標:改變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
六、選擇課堂教學媒體
教學媒體是傳播和再現教學信息的工具,直接溝通教與學兩個方面。教學媒體的選擇應該遵循實用、有效的原則,要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兩方面加以考慮。教學媒體應有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促進三維目標的達成。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地理課程中已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勢。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形象、生動的地理圖畫和影像,使地理事物呈現出更強的視覺效果。
一、設計地理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
1了解地理學習基礎
地理教學目標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預期結果,由于學習具有累積性的特點,所以學生學習的預期結果的出現必須基于他們原有的學習基礎之上。因此,確定地理教學目標必須以符合學生地理學習基礎為前提條件。學生地理學習基礎主要包括地理學習內在動力基礎和認知基礎兩方面。
(1)了解地理學習的內在動力基礎。學生地理學習的內在動力主要指與地理學習活動緊密關聯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一般來說,學習動機越強、興趣越濃,學習期望就越高,而地理學習期望越高就要求地理教學目標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和更高的水準。
(2)了解地理學習的認知基礎。認知基礎包括認知結構和認知能力。無論是認知結構,還是認知能力,都是地理教學目標所涉及的領域,如果教師不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基礎,那么他確定的地理教學目標有可能會超出學生的認知基礎,使目標高不可攀,也有可能低于學生的認知基礎,使目標成為“過去完成式”。在《旅游資源》這一節,學生對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非常感興趣,同時學生已經對本地的(如襄城縣紫云山、平頂山市石人山等)和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資源(如長城、西湖等)有所了解,在設計過程中應掌握這一點。
2分析地理教學內容
地理教學內容是地理教學目標的“物質材料”,由于“物質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并且相互間具有復雜的聯系,所以確定地理教學目標前必須理清“物質材料”。
(1)分析地理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和地理教學內容中的各個知識點,了解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此作為地理教學目標的基本內容;分析地理教學內容中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知識結構,以此作為地理教學目標等級劃分的依據。
(2)分析地理教學內容的教育因素。地理教學內容不僅具有知識教育價值,同時具有促進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發展的作用。如學習各類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空間能力;學習我國南北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如橫亙東西的萬里長城、巧奪天工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等),能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激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等等。地理教師確定的地理教學目標必須反映地理教學內容的這種心理教育因素,使地理教學目標全面體現地理教學特點。[H01mm]
二、設計地理教學目標的要求
1.地理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全面性
地理教學目標設計要堅持全面性原則,教學目標體系既要包括認知領域和技能、能力領域,又要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同時,地理教學目標是全體學生共同的學習目標,所以地理教學目標設計還要堅持全體性原則,既要基于學生的整體水平,又要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
2.地理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層次性
新課標要求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重視個體差異,應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學生能力等多方面制訂高低層次不同的目標。根據新課標的特點一般可預設幾個層次的目標:一是基礎性目標(課程目標),二是高層次目標(彈性目標和發展目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目標層次越低越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相反,高層次的教學目標,特別是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教學目標,需要的時間較長,是逐步達成的。
地理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
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學習的期望,因而目標實施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新課標一改過去那種把教師當做行為主體、從規范教師的教學角度出發的設計方式,從學生角度出發,設計學生學習的行為結果。同樣,地理教學目標的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學生學習的結果,體現“為學生而教、為學習而教”的理念。如,“掌握闡述旅游資源的特性”意思就是說,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旅游資源的特性。
4地理教學目標必須是學生地理學習的結果
地理教學目標必須是學生地理學習的結果,而不能是地理學習過程。如“旅游資源的價值”這一知識,表示地理學習結果的目標為“學生學會分析旅游資源的價值”,而“掌握旅游資源的價值”則是設計地理學習過程的教學目標。地理教學目標更不能以教師的活動為內容,如不能以“講述旅游資源的價值”作為教學目標,這樣的目標只是表示教師的教學活動,而沒有表示出教學活動之后學生應當達到什么樣的地理學習效果。
依據以上設計思路,《旅游資源》教學目標可以設計如下:
《旅游資源》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a掌握闡述旅游資源的分類,知道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在旅游方面的意義。
b理解和掌握旅游資源的特性以及各種旅游資源的價值和功能。
B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分析各種旅游資源價值的能力。
b初步培養學生在旅游活動中的審美能力。
c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C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a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真摯情感和對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并增強愛護旅游資源的意識。
關鍵詞:激發興趣;優化;教學設計;拓展;地理思維
新課標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技巧,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何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這是新課程改革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地理教師應不斷創新課堂教學設計,激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提升綜合能力。
一、激發學生帶著興趣走進“課堂”
(一)合理利用新教材中案例,提高學生興趣,拓展學生思維
興趣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在興趣培養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鉆研事物的本質,找出事物的規律,使其獲得成功的,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引進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動,改變了以往教材知識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現象。在教學中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些案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教師必須認真閱讀教材中案例的內容,理解各個案例所要描述的具體地理事物、說明的問題、表達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的內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看案例開始,充分發揮對案件內容進行聯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因此對于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和講解的時候就可以減少資料的搜集、整理、核實的麻煩,同時是同學們養成演繹、聯想等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培養了他們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二)創設外部的“境”激發學生,以境促情
通過生活引導學生發現地理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敏感地捕捉學生生活實際與經驗中有教育價值的地理問題或現象,創設生活情景,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生活化,將具體的生活經驗地理化,讓學生經過探究活動解釋說明或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創建富有激情與生命力的生活課堂。如課前地理信息會,課后的辯論、地理角等都是創設情境的有效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
二、優化教學設計,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從高中學生的心智發展特點來看,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教的作用逐漸減小,越來越多地依靠學生的獨立性。如教學《工業區位條件》一課時,教師通過組織學生調查本地工業園區的發展,以鄉土地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工業區位的條件及對本地工業園區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地激發,不僅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得到了培養,而且通過對工業區位的理解,幫助學生鞏固了區域性、綜合性的地理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運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工業的變化,加強了對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本節課由“一維的知識性目標”拓展為“豐富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過程性目標和情感性目標;不僅解決了“怎么教”“教什么”這兩個層面上的問題,而且較好地解決了“怎么學”“為什么教”的問題。
我們必須在考慮教師教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學。要營造和諧氛圍,實行民主教學,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將學法指導列入教法設計中,使學與教并重。積極倡導啟發式教學,重視學生智能的開發和培養,提倡在理解、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能運用它們與其他學科一道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合理利用新教材中的案例,拓展學生思維
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引進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動,改變了以往教材知識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現象。在教學中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些案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教師必須認真閱讀教材中案例的內容,理解各個案例所要描述的具體地理事物、說明的問題、表達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的內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看案例開始,充分發揮對案件內容進行聯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如教學《洋流》一節時,教師創設洋流與航海的相關情景來啟迪學生的思維:(1)請在世界空白地圖上繪出哥倫布兩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線,并標注經過的洋流名稱。(2)請在地圖上指出鄭和下西洋的路線,為什么冬季出發,夏季返回。(3)請指圖講解: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的航行路線、沉沒地點,及慘劇發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歷史事件,創設誘人思考的問題情境,不僅考慮到了問題情景的現實性,而且考慮到了情景的創設是否有利于本節課目標達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個載體。因此對于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和講解的時候就可以減少資料的搜集、整理、核實的麻煩,也是同學們養成演繹、聯想等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培養了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注重實踐性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94-02
新課程改革給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得更加注重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的發展,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遵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既完成對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基礎性目標,又要達到學生發展性目標形成的高度。過去的地理教學中,面對高考的壓力教師過于重視教材內容的講解而忽略了對講課方法的研究,甚至無視課堂秩序與學生的聽課狀況,只要求學生能將考試重點內容記住就可以。長此以往,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科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錯誤的估計了地理學科的實用性,認為其屬于文科類的課程,死記硬背考試重點就可以取得好成績,忽略了對課本知識的融會貫通,到頭來學到的是毫無用處的"死知識",離開課堂以后并不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到頭來還要留下一番"地理無用論"。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境中的自然現象與和人文現象及兩者之間關系的學科,高中地理的研究范圍既包括人文地理也包括自然地理的內容,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地理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極強的實用性,隨著世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綠色地球等理念不斷被人們提出,這些都與地理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學好地理學科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比起初中地理的學習內容,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更加注重對知識的理解與靈活運用,以及更加注重內容的深度,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學生會認為課堂所學內容自己都理解,到了做題的時候正確率卻沒有保證的原因。高中地理教師要做的不再只是傳授知識這一項任務,還要教給學生如何用地理學科的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新課程改革是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改變,作為地理教師要做好課堂引導者的角色,使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興趣,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從課堂之上有所收獲,獲得啟迪,自發地改變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重新審視地理學科的重要性,重拾學習地理的興趣。為此,本論文從提高教師自身素養與完善課堂設計兩方面,就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環節展開論述。
1.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環節是備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它包括了教育目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想要達到的預期效果?!陡咧械乩碚n程標準》對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理念有了新規定,要求:"培養未來公民的基本素養,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的時候,不單單注重對"知識與技能"還要兼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在課堂上除了傳授知識,還要注意講課方式以及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在每一節課都能有所收獲,帶著學到知識的滿足感結束課程,才能算是成功的高中地理課堂。
首先,教師要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設計出適合本班級的課堂教學目標,歸根結底還要從教師自身做起。新課程改革是對現有教學體系的新發展與嘗試,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對多年教學成果的反思與革新,對于課堂教學方面的理念有許多值得教師學習并勇敢嘗試的地方。因此,不管是思想與時俱進的青年教師還是有多年執教經驗的老教師,都應該學習地理新課程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僅在思想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也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聽課感受,重新樹立一套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先進教學理念,才能設計出符合教學要求的課堂教學內容。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每年都面對不同的學生,對學生來說這些知識都是陌生未知的,但作為老師特別是教齡比較老的教師來說,這些知識已經給很多屆學生講過,對它們的熟悉程度甚至已經不需要看課本,這不免會使很多教師對地理課堂產生倦怠感,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直接把以前的教案找出來照搬硬套,不愿意認真對待。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學習狀況各有不同,每個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進度也會有所差異,教師不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不認真制定教學目標的行為是很不可取的,因此教師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調整自己的教學熱情,只有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興致高,才能感染到聽課的學生以更大的積極性應對課堂,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
最后,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社會在飛速發展,很多領域的知識也是與時俱進的,地理課本上的知識每年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以適應地理學科領域的新發現新理論。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覺悟,才能在進行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時有新的靈感,使課堂教學內容充滿趣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完善課堂設計策略
關鍵詞 新課標;理念;高三地理;復習課;問題;設計
新課標對于廣大師生來說,是一項新的教學理念,正因為新,因此并不存在現有的經驗作為借鑒,只可以通過過去的經驗,再同現實的狀況相結合,實行具體分析,運用具有代表性的應對方法,才可以在高考中獲勝,獲得優秀的成績。最近幾屆的高考當中,大量的能力型、應用型的文綜試題逐漸增加。高考更加關注于實踐性和創新性。在高三地理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怎樣將新課標的理念滲入進去,讓地理課程具有獨特的魅力,讓地理課的課堂可以大放光彩,讓平靜的課堂教學可以變得有趣,并且讓地理課不再成為一門留有遺憾的學科呢?
一、對于新課標理念下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中問題的設計應當進口課程準則
高三地理復習課的教學應當嚴格依照地理課程的準則進行,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一切問題的設計都要通過課程準則的結構進行,這也使確保復習工作不會遠離高考需求的關鍵環節。對新課標理念下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的問題,不但是常規教學里要求處理的問題,也是對于高考復習備戰時值得關注的問題。
在高三地理復習階段,老師在教學過程里對于地理問題關鍵來源于教材、資料、試題等,最主要來源于本身的教學,通過教學發現問題并采取原創的適合課程標準要求的地理問題比較少見。我們通常遇到的狀況是,老師詳細講解教材或資料里的每一個關于地理的問題,反復的印制試卷、試題,可是卻忽略了必要的研究,促成復習備戰里有關地理的問題遠離于課標以外,最后錯過了提升能力的良機。
地理教材作為編制教材的工作人員通過對課程標準的解釋才進行教學文本編寫的,教材版本的不同對教材中相關的內容展現出編制工作人員對課程準則的理解均不相同。因為某些原因,新課標沒有規定的內容卻經常出現在某些教材當中,所以,課標規定的內容也會不出現在某些教材當中。因此,教材里的某些問題的設計或許是脫離了課程準則的需求。源于教材的教學輔助資料同實體也具備了相關的問題,老師只有更加仔細的研究課程準則為基礎,再次對資料進行選擇,才可以正確的展現適合課標需求的地理問題,讓老師可以通過有效的問題最大程度的讓學生了解考試的要求。
二、進行問題設計時要關注能力和知識
能力作為文綜測試的主因,它的出發點是通過考察的能力為出發點進行命題,研究使用知識解析真實問題的能力。外表體現了高考試題經常以實際問題進行立意,實際問題的意境,通過問題的需求,用某種主要知識作為核心問題進行展開,來測試學生解析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比如說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透過向弟子進行啟迪式的提問方法促進教學;大約也是這個時期的西方,位于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通過教育過程里構成了聞名遐邇的“產婆術”,也就是要不斷的提問、追尋、漸漸出現學生回答里的不足,仍學生在長期的思考中,明確自身結論里的荒謬,并讓學生自身去尋求正確的答案。
在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中對于問題的設計,要根據課程準則來進行,加入相對不足的行為動詞,完全將教學目的要求的行為動詞考慮進去,讓學生通過不斷地了解掌握這些行為動詞的指向和意義,確定具體的復習力度,也就是能力的要求,這樣才可以在高考中明確方向,這也是尋求地理問題設計價值的意義。
三、問題的設計要將思維的定律打破
很多教學案例都可以證明,思維定勢對處理問題具有的不好的影響,如果新的問題環境出現,它會有效防止學生出現新解題的思路或者出現新的創新思維來處理新的問題。
所以,在進行問題的設計時,不要依靠書本上的習題、資料上的習題來進行,而是要運用被你法進行,所有創新的挖掘性能云因,要對思維定勢負責。
四、問題的設計要多注意其他樣式
學生在通過高考的測試題時會經常遇到棘手的事情,既覺得熟悉,也覺陌生。新的習題狀況,會無法遠離新問題及典型性,沒有辦法把貌合神離的新問題同具有特點的問題進行概括,這樣才更容易感受出賣方的主人。
學生提出的問題展現出教師教學的問題,獲取的知識道路,更加不夠清晰,待到抽象,他運用的面積也就會越來越大。比如說:可以將自然界、背景燈進行創造,可是創造出相同的地理問題;可以通過地理事物的因果關系。把地理圖像里的地理元素改掉,再展現出更新的地理情境。
綜上所述,新課標理念下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要完全運用生活里的地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地理課程對學生終身受益。在課堂教學過程里,老師要經常創新教學情景,將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出來。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體會到地理復習課教學的獨特魅力。老師要積極改變教學理念,強化自身的理論學習,讓學生進行指導性學習,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出來。教學的法則不可以是固定模式的。要不斷進行創新、實踐,才可以運用新課標的理念,滲入到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當中,地理課不再成為一門留有遺憾的學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