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16:09:01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生產經營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原材料不合格
影響企業發展。受國際國內市場供應價格波動的影響,部分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且原材料有缺陷而導致產品不合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如:生產用的原材料由于不合格,導致件產品返工或報廢。
(二)訂貨需求有所下降
由于產品質量問題,與客戶摩擦越來越多,訂貨需求有所減弱。訂貨需求的減少,影響力企業效益,加大了市場競爭的壓力。
(三)企業融資困難
影響企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由于效益不好,加之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連續出臺,受從緊的貨幣政策影響,流動資金比較緊張,企業融資成本增加,融資難度加大,企業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擴大生產規模、產品的技術升級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
(四)招聘困難,人才不足
由于人力資源不足,加上員工不穩定,很多企業已面臨熟練工人短缺的問題,尤其專業技術人才及高層次管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造成企業開工不足,生產設備利用率不高。生產管理存在窩工、怠工、沒有有效地利用時間效率潤。
二、解決企業目前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把好原材料質量關
加強對原材料質量和價格的監控、檢驗,為企業營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公司要開展節能降耗和研制新型能源的開發,倡導節約材料和能源,從而減少原材料以及能源供應的壓力,達到平抑供應價格,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
(二)開源節流,增產降耗
積極采取各種措施,調整產品的生產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技術升級,要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加強管理、節約開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三)建設節約型企業
要在全集團范圍內加大節能降耗的技術研究和宣傳力度,努力提高電能效率。全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企業。
(四)要重視人才
努力為企業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解決人事關系、職稱評審、子女受教育、家屬工作隨調、戶口安置、住房等相關問題。讓他(她)們安心在企業工作,更好地為北洋的生產、發展獻策獻力。
(五)提高勞動報酬
企業在產能擴大、經濟效益好的情況下,應及時增加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讓員工分享企業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成果,樹立以企業為榮的光榮感和責任感。當企業面對困境時,應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使企業經濟平穩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證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不減少,盡力留住人才,這是解決用工短缺的有效途徑。
(六)抓好與增產增效、節能降耗相關的其他具體工作:
1、在我廠集中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活動,使廣大職工認清形勢,堅定職工完成公司各項任務指標的決心。
2、發揮整合優勢,以增產為核心,強化生產管理和設備管理等項基礎工作,著力解決變料頻繁帶來的質量波動,以及進廠物料不能滿足工藝標準等突出問題,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燒結礦、球團礦產量邁上新臺階。
3、狠抓隱患治理,保障安全生產。重點加強關鍵部位、行為的安全管理與檢查,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4、超前謀劃、積極做好下月生產計劃編制,達到年、月、周、日都有計劃,對計劃工作有檢查、有落實、有講評。
5、健全完善對標體系,制定攻關目標與措施,降低成本,增產盈利。在各單位實施四季度超產獎勵辦法,充分調動職工挖潛增效的生產積極性。
6、加強人員培訓,樹立精益生產思想,杜絕質量缺陷,杜絕浪費,杜絕無效勞動。
7、發動全體員工開展合理化建議,向管理、向技術、向觀念要產量、要質量、要效率,最終達到優質、低耗、高產的目的。
8、落實兩個一。即:生產管理一流,工作效果把工作一次做好;減少返工返修,降低不必要的消耗。
9、加強統計、計劃工作,嚴格控制人工、設備、材料、能源使用,按計劃使用,杜絕代用、大料小用,充分合理套裁和多用邊角余料代替整料。
10、改進工藝,理順工藝流程、路線,合理利用工具、器具等。在檢修期間,保證工件不落地,規范作業動作,作業時間,減少無效勞動,提高工效,在保證檢修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做到提前開機生產,擴大產能。
11、加強設備保養、維護、減少停機和空運行時間,降低能耗,提高設備利用率。設備需開停機時間必須結合用電峰谷期用電情況(峰期;平期;谷期;),設備需開機時,必須聽從調度室統一安排。
一、充分認識規范化工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重要意義
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品種繁多,用途廣泛,發展較快,布局分散,進入門檻低,企業數量眾多。多年來,化工產品生產經營監管工作相對薄弱,化工產品濫用現象時有發生。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化工生產經營管理,構建行之有效的日常監管體系,有助于維護食品藥品和飼料安全,有利于化工工業健康發展。
二、明確經營管理責任主體,強化化工產品生產企業責任意識
企業是規范和加強化工生產經營管理的主體,是落實規范經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進一步提高社會責任和守法經營意識,以監控原材料采購、產品質量和流向為核心,完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嚴禁非法生產和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生產和添加的化工產品,防止非食品藥品和飼料類化工產品流向食品藥品和飼料加工業。
(一)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守法經營意識。企業要切實履行化工產品生產經營安全主體責任,嚴格遵守《質量法》、《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采購、生產、銷售管理制度,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為化工產品生產銷售管理第一責任人,產供銷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
(二)強化工商登記管理?;て髽I工商登記應詳盡申報產品經營范圍,超核定范圍生產應重新申報、變更經營范圍。
(三)加強項目管理。新建、改建、擴建化工企業和生產裝置,應到縣及以上發改部門核準,并將相關情況抄送所在地工業主管部門及質監、環保、安監等相關部門。
(四)加強采購環節管理?;どa企業要建立完整的原材料采購及出入庫臺帳。不得購入來源不明、標識不規范、成分不清、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
(五)加強生產環節管理?;どa企業要建立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嚴把產品質量關。
(六)加強銷售環節管理。化工生產企業要嚴格銷售管理,實行實名銷售制度。一是建立用戶登記制度,查驗購買用戶有效資質,了解其購進用途。不得明知可能非法用于食品藥品和飼料生產而向客戶銷售不屬于食品藥品和飼料添加劑的化工產品。二是建立用戶承諾制度。在銷售非國家公布的食品藥品和飼料等添加劑產品時,要求購買方承諾所購產品不用于食品藥品和飼料加工等非法用途。三是要建立出廠銷售臺帳,確保信息真實完整和可追溯。
(七)規范產品包裝標識。產品包裝要登記編號,明確標注中文產品名稱、分子式(或有效成分)和用途。非國家公布的食品藥品和飼料等添加劑產品,須加注“嚴禁用于食品藥品和飼料加工”等警示標識。未按要求規范產品包裝標識的,按照《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八)加強出租廠房(設備)管理。企業在出租閑置、廢舊車間(庫房、設備)前,要嚴格審查承租方的生產經營資質,詳細了解其產品的用途,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有關規定簽訂正式租賃合同。在向房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同時,將正式租賃合同、承租方營業執照、經營資質等有關資料抄送屬地鄉鎮(辦事處)經濟管理部門。出租方對承租方的生產經營活動負有監管責任。
(九)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管理?;どa企業要建立化工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臺帳,強化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
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從事生產經營的化工企業,各職能部門要依法依規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罰;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加大日常監管力度,依法規范化工產品生產經營行為
(一)地方政府對本地化工產品生產經營安全負總責。各縣(市)區、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強對轄區內化工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違規生產化工產品行為。
(二)強化職能部門對化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監管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全面加強對化工企業生產經營的日常監管,建立健全化工產品生產企業信息資料庫,一企一檔,并按照涉毒、涉農、涉食品和添加劑以及生產設備等情況,實行分類管理,把產品可能用于食品藥品飼料和農藥生產的企業、有反應釜的企業、租賃生產企業等作為重點監控對象,加大監管力度。
工信部門負責化工行業管理工作,擬訂行業發展規劃,指導行業發展;貫徹落實相關產業政策和有關法規、技術規范及標準;監測分析行業運行情況,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加強化工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宣傳教育活動,指導化工商(協)會積極開展工作,增強行業自律意識。
工商部門要加強化工生產企業注冊登記及日常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取締無照經營、超出登記范圍生產行為,配合有關部門查處無證經營行為。嚴肅查處市場上標識不規范的化工產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對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鹽酸克倫特羅等藥品的化工企業,要堅決予以查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營業執照。
質檢部門要加強對化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監管。加強化工企業產品質量和規范包裝標識的檢查監管;檢查、督促化工生產企業建立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按要求完整、詳細記錄原材料采購臺帳、產品銷售臺帳和質量管理臺帳,保障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認真履行對生產企業實施監督檢查的法定職責,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打擊違法生產活動。依法對化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組織抽檢,特別是要加強對個體、私營組織或外地企業租用本市化工企業廠房從事生產活動的抽檢力度,一旦發現有違法生產鹽酸克倫特羅等藥品的,應立即依法予以制止,并及時將情況提供給相關主管部門,為相關主管部門查處違法行為提供線索。
農業部門要加強涉農化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監管。嚴肅查處無農藥生產許可證及超范圍生產行為,重點加大對農藥產品的有效成分及添加禁限用高毒農藥成分的監管。對生產經營含有禁用藥品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企業,要依法懲處,吊銷其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準文號,并予以通報;對擅自生產禁用藥品的獸藥生產經營企業,要吊銷其生產、經營許可證;對違規擴大獸藥使用范圍的生產、經營企業,要依照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食品藥品監督局要按照藥品(含原料藥)生產企業管理規范的要求對藥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加強監管。對未取得藥品批準文號、非法生產鹽酸克倫特羅的生產企業,以及向無《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醫療執業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銷售鹽酸克倫特羅等藥品的生產經營企業,要依法嚴厲查處。
環保、安監等部門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履行監管職責。
(三)充分發揮基層政府的監督作用。各鄉鎮(辦事處)要組織村(居)委會,對本轄區內租用停產、半停產企業的廠房、車間、倉庫以及城鎮臨時建筑、民房等從事化工生產經營的活動進行經常性的排查,及時發現并配合有關部門查處取締違法制造存儲化工產品的窩點,搗毀地下銷售渠道。
四、加強領導,多措并舉,切實把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配合,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行為。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化工企業生產經營監督管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建立由地方政府牽頭負責,各部門協作配合,基層政府積極參與的聯動機制。建立健全監管信息交流和反饋機制、監管執法聯動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形成聯動打擊合力,確保不留隱患和死角。
(二)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各地各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企業守法經營誠信經營意識,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形成良好社會輿論氛圍。要引導生產企業開展“講誠信,保質量,樹新風”活動,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做出守法經營承諾。充分發揮化工商(協)會作用,引導、鼓勵、督促企業建立誠信自律機制。
一、明確企業應急管理的工作目標
*市各類生產經營企業在20*年底前,完成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編制;建立健全企業應急管理體系,把應急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形成上下貫通、多方聯動、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企業應急管理機制;組建訓練有素、反應快速、裝備齊全、保障有力的企業應急隊伍;加強企業危險源監控,實現企業突發公共事件預防與處置的有機結合。
二、健全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
在*市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框架下,各大型企業設置或明確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開展應急管理工作,形成企業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群團組織協助配合、相關人員全部參與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筑施工企業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企業(以下簡稱“高危行業企業”)設置或指定應急管理辦事機構,配備應急管理人員。其他各類企業在企業負責人的領導下,組織開展應急管理工作。
按照“分級分類、屬地為主”的分工,各區縣政府全面掌握本區縣內的高危行業企業分布、企業重大危險源、應急隊伍、救援基地、應急物資、道路交通等基本情況,加強與企業聯系,組織建立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關聯單位之間的應急聯動機制,形成統一指揮、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合力,協調有序地開展應急管理工作。中央在滬企業、市屬企業集團要加強與其所在地的區縣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主動接受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的指導,發生突發公共事件后要及時報告有關情況,預警信息,并按照所在區縣相關應急預案實施應急聯動處置。
三、推進預案體系建設和管理
(一)編制完善企業應急預案。各企業要針對本企業的風險隱患特點,編制或修訂本單位易發、常發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預案內容要簡明、管用、注重實效,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生產企業要在預案中,明確可能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具體應對措施。各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點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中小企業、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狀況較差企業、產生或經營危險廢棄物的企業和改革重組改制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指導,督促按照區域總體應急預案、相關專業部門應急預案及行業標準制定完善本企業應急預案,提高預案質量。
(二)加強企業應急預案管理。建立企業預案的評估管理、動態管理和備案管理制度。各企業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標準,應急預案演練情況,以及企業作業條件、設備狀況、產品品種、人員、技術、外部環境等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及時評估和補充修訂完善預案。企業應急預案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報所在區縣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并告知相關單位。備案管理單位要加強對預案內容的審查,實現預案之間的有機銜接。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預案演練。各企業要從實際出發,有計劃地組織開展預案演練,尤其是高危行業企業要針對生產事故易發環節,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預案演練。要加強對演練情況的總結分析,及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應急管理工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預案演練的指導,并組織高危行業企業開展聯合演練,促進各單位的協調配合和職責落實。各企業要積極參與跨企業、跨區域的綜合性應急演練,不斷提高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加強企業應急隊伍和基地建設
(一)加強企業專兼職隊伍和職工隊伍建設。按照專業救援和職工參與相結合、應急救援和平時防范相結合的原則,推進以專業隊伍為骨干、兼職隊伍為輔助、職工隊伍為基礎的企業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大中型高危行業企業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小型高危行業企業要建立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并與有關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合作、聯動機制;其他企業要根據需要,指定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對已經建有專兼職消防隊的企業,其應急救援隊伍應當依托已有的專兼職消防隊組建。涉及高危行業的中央在滬企業和市屬企業集團要建立現代化、專業化、高技術水準的救援隊伍。各企業要切實抓好應急救援隊伍的訓練和管理,加強對職工應急知識、技能的培訓。特別是要使安全生產關鍵責任崗位的職工不僅熟練掌握生產操作技術,更掌握安全操作規范和安全生產事件的處置方法,增強自救互救和第一時間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簽訂救援協議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要定期協助協議企業排查事故隱患,熟悉救援環境,開展技術咨詢和服務,協議企業要予以配合和支持。充分發揮專家對企業應急預案編制、應急演練、應急處置等工作的指導作用,提高企業應急管理水平。
(二)加強企業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大型企業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建設專業特色突出、布局配置合理的應急救援基地,并在做好本企業應急救援的同時,參與社會應急救援。具備條件的中央在滬企業和市屬企業集團要率先建立一批管理規范、裝備先進適用、信息暢通、處置能力強的區域應急救援基地,承擔起一定區域內的重大搶險救災任務。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應急救援基地建設的支持,充分發揮救援基地在區域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搞好隱患排查監管和應急處置
(一)開展企業隱患排查監管。各企業要組織力量,重點針對企業生產場所、危險建(構)筑物以及企業周邊環境等認真開展隱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災害及衍生災害。對查出的隱患,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時整改,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對隱患較大的,要采取停產、停業整頓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發生突發事件。對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實時監控,并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的應急措施。改革重組改制企業要特別重視矛盾糾紛和其他影響社會安全的隱患的排查化解工作,防范發生。有關部門要加強隱患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同時要加大隱患的監控治理和督促檢查力度。
(二)搞好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企業要立即根據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組織開展即時處置,并按照有關要求,迅速向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對危險化學品泄漏、放射源失控等可能對周邊群眾和環境產生危害的突發公共事件,企業要在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報告有關情況,并及時向可能受到影響的單位、職工、群眾發出預警信息。要控制事故發展態勢,標明危險區域,組織、協助應急救援隊伍和工作人員救助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并采取必要措施,特別是要避免因處置不當,導致事故擴大的現象發生,防止出現次生、衍生事件。各級政府要按照相關預案要求,加強對應急處置的組織指揮,協調開展救援和疏散群眾,搞好各項救援措施的銜接和配合。應急處置結束后,各企業要盡快組織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消除環境污染,并加強事后評估,完善各項措施。
六、強化企業應急管理職責分工和相關政策措施
(一)明確和落實企業應急管理責任。企業對自身應急管理工作負責,要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在*市應急體系框架下,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原則,開展應急管理工作。安全生產是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的重點,各級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要強化對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的綜合指導和協調的職能,市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及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要按照現有職責分工,進一步加強監管。其他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監督指導有關企業預防和應對其他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要按照出資人職責,負責督促監管企業落實應急管理方針政策,把監管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對監管企業應急預案的制訂和落實情況開展檢查。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針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等不同類型企業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不同特點,加強對企業應急管理的分類指導。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應急管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或獎勵,對不履行職責引起事態擴大、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人要依法追究責任。
一、明確預算收入級次
(一)主要稅(費)的預算收入級次
1.縣(市)區級及以下企事業單位繳納的增值稅25%部分、營業稅地方分享部分、城建稅、房產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等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
2.*市、*縣、*縣、*縣境內市及市級以上單位(不含遷移企業和分支機構)繳納的增值稅25%部分、營業稅地方分享部分、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為企事業單位所在地財政預算收入(以上不含中央“四大部門”增值稅25%部分和營業稅、鐵道部門集中繳納的中央級收入、省以上金融機構營業稅,下同)。駐歷下、市中、天橋、槐蔭市內四區(以下簡稱市內四區)的市及市級以上單位(不含遷移企業)繳納的上述各項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駐歷城、長清縣改區以前為縣級預算收入的市及市級以上企業繳納的上述各項地方稅收,為區級預算收入,其余市及市級以上企業繳納的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高新區科技城內19*年以前市級以上企業繳納的上述各項地方稅收,為高新區預算收入。市及市級以上企事業單位遷移、改制、兼并、重組后實現的地方稅收,按本文的有關規定劃分。
3.駐各縣(市)區市及市級以上單位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為市級預算收入。各縣(市)區級及以下單位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
4.企業所得稅按企業隸屬關系分享,駐各縣(市)區的市及市級以上企業所得稅,為市與中央、省分享收入,縣(市)區不參與分享??h(市)區級及以下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由縣(市)區與中央、省分享。
5.“市內四區”范圍內各級各類企業實現的城市教育費附加、排污費收入為市級預算收入;其余縣(市)區和高新區范圍內各級各類企業實現的城市教育費附加收入根據正稅的預算級次情況、排污費收入根據企業隸屬關系情況劃分。歷下、市中、天橋、槐蔭、歷城五區范圍內實現的水資源費收入均為市級預算收入;其余縣(市)區和高新區范圍內實現的水資源費收入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
6.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應稅收入來自市及市級以上單位,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和市及市級以上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均為市級預算收入;其他來源應稅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
7.契稅在“市內四區”和高新區轄區范圍內按房地產交易賣方的隸屬關系劃分,難以確認隸屬關系的和在其他縣(市)區均歸交易發生地所有。
(二)幾類企業(單位)納稅的預算收入級次
1.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市及市級以上各部門所屬企事業單位及其再投資成立的企業與縣(市)區級及以下企事業單位或自然人(以下簡稱市級以下投資人),聯合組建的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以及這些企業再投資與“市級以下投資人”組建的聯營、股份制企業,其實現的各項地方稅收,繳入市級國庫,年終由市財政按“市級以下投資人”的投資比例返還企業所在縣(市)區。
2.外商投資企業。市及市級以上企事業單位與外商組成的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其實現的各項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縣(市)區級及以下所屬企事業單位與外商組成的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其實現的各項地方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市及市級以上企事業單位與縣(市)區級及以下企事業單位聯合與外商組成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其實現的各項地方稅收,繳入市級國庫,年終由市財政按縣(市)區的投資比例返還。20*年底以前在“市內四區”范圍內的外國企業及注冊資金在3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獨資企業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30萬美元以下外商獨資企業稅收為區級預算收入。在其他縣(市)區和高新區范圍內的外國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20*年*月*日后在“市內四區”范圍內的外國企業及由區引進的外商獨資企業不論其注冊資金多少,實現的各項地方稅收為區級預算收入。
3.外地進濟企業。在“市內四區”和高新區轄區范圍內外地進濟獨立經營的納稅人,其所有制形式為集體、私營、個體經營的,其稅收為主營業務所在轄區財政預算收入;國有進濟經營企業實現的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股份制進濟經營企業如有國家股份,其實現的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在其他縣(市)區和高新區內的外地進濟獨立經營的納稅人實現的地方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外地進濟實行租賃或聯合經營的企業,其實現的地方稅收根據出租或聯營方的稅收隸屬關系劃分。對縣(市)區招商引進的*市轄區以外的企業實現的地方稅收,不論其所有制形式,按照“誰引進,誰受益”的原則歸引進縣(市)區所有。對“是誰引進”的界定,主要看引薦、運作人的身份,由縣(市)區政府、企事業單位、自然人引薦的,實現的地方稅收歸當地財政。市與縣(市)區聯合引進的企業,其實現的地方稅收繳入市級國庫,年終由市財政按縣(市)區投資比例返還,投資比例不好計算的可與縣(市)區協商確定返還比例。
4.各類市場。在“市內四區”和高新區范圍內,凡由市及市級以上部門、單位參與投資建設的各類專業市場、超市、商城、交易所,其市場本身的地方稅收繳入市級國庫,區級部門、單位或自然人有投資的(市級單位職工集資入股等形式的投資應作為市級投資),年終由市財政按比例予以返還;其他為所屬轄區縣(市)區級預算收入。
5.改制企業。市及市級以上企業與縣(市)區企業實施兼并、資產重組完成后,如果兼并、重組各方仍實行獨立核算,并且資本未在兩級企業間發生轉移,稅收按原渠道管理;如果實行統一核算,其地方稅收繳入市級國庫,年終由市財政按縣(市)區企業重組前資金所占比例返還縣(市)區。市及市級以上企業股份制改造、再投資或資產剝離后新建立的獨立核算納稅人實現的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
6.遷移企業。企業遷移是指企業生產經營、納稅登記、工商注冊的地點同時由某一轄區遷往另一轄區。在*市轄區內,市及市級以上企業遷移未出“市內四區”和高新區,稅收的財政歸屬不變;遷移到其他縣(市)區,其稅收繳入市級國庫,年終由市財政根據增長情況給企業所在縣(市)區50%的增長分成??h(市)區級及以下企業在不同轄區間遷移后稅收歸屬應隨之變化,但遷入轄區財政應在協商的基礎上對遷出轄區給以補償。
7.納稅人設立的分支機構。市及市級以上納稅人在*市轄區范圍內設立的分支機構,不論其是否獨立核算,其實現的地方稅收原為市級預算收入的仍歸市級財政。
8.勞動服務企業。市及市級以上單位投資建立的“勞服企業”實現的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市以下單位投資建立的“勞服企業”實現的地方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完全由職工個人出資的新建“勞服企業”實現的地方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市與縣(市)區聯合建立的勞動服務企業稅收,參照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的規定辦理。
9.社會力量辦學。市及市級以上單位投資建立的各類學校實現的地方稅收為市級預算收入;市級以下單位投資建立的各類學校實現的地方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完全由自然人出資建立的各類學校實現的地方稅收為縣(市)區級預算收入;市與縣(市)區聯合建立的各類學校實現的稅收,參照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的規定辦理。
10.城區范圍內非從事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有納稅義務的,除前面有規定的以外,其繳納的稅收首先按納稅人隸屬關系劃分歸屬,隸屬關系不好確定的,按轄區劃分歸屬。
二、嚴格審查現行稅收預算級次管理情況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統一領導,集中審定,分級入庫,逐步理順”的原則,切實加強預算收入級次的管理與監督,保持正常的財稅收入秩序。各收入征收機關要嚴把納稅登記關,按上述收入劃分辦法重新劃分稅基歸屬,從源頭上控制稅基混淆現象。由市財政局牽頭,從市國稅局、地稅局、審計局、工商局和人民銀行*分行營業部抽調得力人員,對現行稅收預算級次的入庫和稅基的歸屬劃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稅基歸屬劃分不符合本規定的立即變更納稅登記,同時更正今年的混庫稅收;對以前年度市級預算收入混入縣(市)區級金庫的稅收,自變更納稅登記之日算起,在核實無誤并報市政府批準后,由市財政年終通過體制結算予以扣回,并在以后變更財政體制時調整其收入基數。
三、建立完善稅基仲裁、協調、監督機制
稅基管理是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審計局和人民銀行*分行營業管理部等單位的共同責任。要協調建立稅基仲裁機制,財稅協調會議要定期研究稅基管理中的問題,根據相關規定對出現爭議的稅基歸屬做出仲裁。要加強協作配合,建立及時發現、相互通報、共同配合的協調機制,及時解決稅基管理中的問題。要建立日常監督、定期審計和專題檢查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各征收部門和人行*分行營業管理部要在日常稅款的收繳、劃撥過程中進行全過程監督,市審計部門和財稅部門要定期進行審計,并根據體制執行中發現的具有共性的問題進行專題檢查。
關鍵字: 煤炭企業 成本 銷售 利潤
0 引言
成本與利潤的預測方法有許多種,如回歸法、成本定價比例法、目標法等等。面對劇烈的市場競爭,煤炭企業必須從社會的需要出發,加強經營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搞好經濟核算,在講究社會效益的同時,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以滿足社會需要擴大再生產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需要。所以,在對出煤炭的生產中進行決策時,必須預測成本水平,預測銷售量,才能實現預定的利潤指標,做到心中有數。
1.分析煤礦企業生產現狀
煤礦企業中的各種消耗比較大,也很不好控制。井下投入的各種設備材料丟失埋壓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地面跑、冒、滴、漏現象又非常普遍。長此以往導致煤礦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控制成本而且又不能單純為控制成本而人為降低某些成本指標呢?比如說,為了把成本降下來,就停發一部分工人獎金;降低辦公室的各種辦公用品數量;招待所的招待費降下來等等。這樣用簡單的辦法去控制成本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相反,越控制效益越差。該發的獎金不發,職工的生產積極性降低了;辦公室該干的基礎工作往后拖;客人沒有招待好,該辦的急事不批。到頭來。成本也沒有控制好。確造成了惡性的連鎖反應。
所以說,抓好煤礦的成本管理不是簡單的壓幾個指標,減少
一些支出就可以辦到的。煤礦成本構成非常復雜。那么煤礦成本這么多項目.又這么復雜要如何控制?也是一個難點問題。而市場成本反映的是管理,是效益。管不好就沒有效益.就沒有工資和福利.甚至資不抵債.最終破產。線性盈虧平衡分析法(或稱保本點分析)就是揭示煤炭銷售量、成本、利潤之間關系的一種預測方法。它是通過煤炭企業計劃生產的成本和總收益的變化作線性分析,從分析成本、利潤與銷售量的相互關系中掌握煤炭盈虧變化規律和利潤的盈虧界限,為達到預定的利潤指標而需要完成的最優銷售量。
2.以利潤為導向, 全面推動煤礦企業的建設
利潤作為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用于擴大再生產和改善職工生活條件的主要來源,也是企業抵御市場競爭和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理論,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企業只有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目的,銳意改革,不斷進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根據集團公司“伸展雙翼、搏擊世界”,逐步建成投資、利潤、成本三大中心的偉大構想,煤礦企業的建設也將逐步拉開新一輪改革的序幕。
3.加強材料管理,降低成本,向企業內部要效益
企業的產品成本主要包含兩部分:勞動成本和物化成本。因此,韓城礦業煤田要想提高自身的利潤水平,就必須加強材料管理,不斷降低材料的價格水平和材料的消耗數量。
(1)實現比價采購,降低材料費用。所謂比價采購就是在保證材料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采購價格最低的產品。為了降低采購價格,企業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物資采購信息系統和物價管理監控系統;其次,必須建立物資采購價格體系和物資、設備比價采購管理辦法,從制度上保證比價采購制度的真正實現。
(2)加強材料使用管理,在企業內部建立修舊利廢制度。為了加強材料的管理,企業必須結合不同的地質條件、作業環境、生產方式、井巷設計和作業規程等實際情況,制定平均先進的材料消耗定額;其次,加強對材料的領取、使用和回收等管理工作,實行材料的現場和跟蹤管理,完善材料檢查、考核和獎懲制度,杜絕材料浪費;最后,為了降低材料消耗,還要抓好材料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工作。加大監控區域,杜絕丟失浪費。
4.提高產品質量、穩定產品價格、增強企業信譽
產品質量是反映產品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總和?!霸谫|量的大堤下生活”,此格言充分的說明了產品質量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提升“龍門牌”的瘦精煤品牌效應,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就必須把煤質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第一,制定“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用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方針,加強煤質管理,樹立向質量要效益的意識。;第二,推行質量體系認證,搞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通過制定《煤質管理辦法》,實施“零雜物工程”,搞好生產、洗選、儲裝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5.改變產品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該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不斷的對產品進行深加工,才能大幅度的提高產品的價值,獲得高額的利潤。韓城礦業精煤煤炭品種以焦煤為主,具有低磷、低硫、低灰、高發熱量和可選性好國內稀缺優質配焦煤種,因此,韓城礦區要想獲得持續的高額利潤,就必須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加大產品品種的開發力度,以洗選加工為龍頭,結合以上洗精煤的特點,生產多種品牌的煤炭產品,不斷適應市場要求,提高產品競爭力,在獲得高額利潤的情況下,促使企業全面發展,盡快步入良性循環的成長道路。
6.發展現代煤炭物流,建造技術裝備先進適用、物流服務綠色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
受全國經濟增速下滑影響,煤炭市場一片寒意。國內煤炭需求低迷,加上進口煤的沖擊,國家加大治理灰霾力度,煤炭市場持續疲軟。
從2月15日開始,鐵路貨運價格將上調,煤企物流成本大增,煤企將面臨更大的壓力,由于未來鐵路貨運價格進一步市場化,繼續上調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煤企也將面臨成本繼續上漲的壓力。
當前形勢下,除了增產增收、提質增效、降低成本、調整產品結構外,更要求我們發展現代煤炭物流,增強煤炭銷售能力,提升社會化、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摸清了用戶的庫存和運營情況。征集了用戶對煤炭產品的需求和意見,預測煤炭市場供需形勢,為積極應對煤炭市場形勢,制定切實可行的煤炭銷售方案,增強煤炭銷售能力,基本形成物流網絡配套銜接、技術裝備先進適用、物流服務綠色高效的現代煤炭物流體系
7.結語
加強煤礦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一是要講科學,充分把經營理論和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改革發展、創新。二要在抓好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產量。以增加產品銷售收入。三要深入現場抓好設備配件材料的管理。降低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實現安全、高效、優質、創利的目標。
8. 參考文獻
[1]. 張其友 我國企業新時期競爭戰略的選擇-大學出版2011
一、當前制約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的突出矛盾
(一)企業渴求發展的愿望和現實資金短缺的矛盾
中小微企業中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其成長歷程可概括為:由原國有或集體企業改制而來;由原國有或集體企業中的精英分子運用原始資本投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形成;由原市場經濟初期的弄潮兒經大浪淘沙、千錘百煉、逐步發展而成;還有員工為維持生計運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形成特色,慢慢發展,逐步形成作坊式微小門店。企業要發展,在現有的生產要素中資金問題是最大的制約瓶頸。主要表現在:
一是銀行貸款難。首先,銀行體制問題造成資金供求失衡。經過多年的金融體制改革,銀行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等級制。國有政策性銀行,如進出口行、國開行、農發行;國有控股銀行,如工、農、中、建、交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農信及村鎮銀行,形成了多層級的金融運行體系。按理說,這一體制的形成,通過競爭是能夠滿足不同層級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但從整個資金擁有量來看,大的國有銀行最多。在原計劃經濟時期,它們擁有絕對的壟斷權,設置眾多網點,占有了國家經濟和大型企業的絕大多數經濟資源,擁有社會資金總量的80%。而村鎮銀行、信用社、城商行則資金占有量最少。如果用“金字塔理論”形容,塔底是國有或國有控股銀行,塔尖是村鎮銀行。而在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以數量多少比喻,小微企業處在塔底,上市公司、實力雄厚的國企則在塔尖。從資金供應對象的角度說,底部的大銀行供應的是企業金字塔的頂部企業,而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則設置了很高的門檻,造成了當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困局。其次,是監管部門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問題。在銀行監管的要求中,好的商業銀行的標準是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存貸比例、不良貸款率等諸多指標必須保持充沛的流動性,維持銀行自身的正常支付能力。這樣,商業銀行為達到好銀行標準,堅持審慎經營原則,惜貸、慎貸現象的產生就不足為奇了。再次,企業自身經營指標不符合商業銀行貸款投放要求。原因如下:企業自身的經營指標不真實;企業財務賬務基礎差;企業各種檔案不健全;企業證照不齊全,影響了企業貸款的正常申報。最后,貸款擔保難,這是共性問題之一。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時期,由于擔保企業承擔的是連帶保證責任,一旦被擔保企業出現信用風險問題就會引起債務連鎖反應。所以,許多中小企業在選擇互保企業中慎之又慎,加劇了擔保難問題的產生。
二是企業直接融資更難。企業上市融資、募集和發行企業債,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只是夢想。到目前為止,作為一個工業較為發達的地級市,新鄉市僅有不到10家左右的企業在銀行間市場得到了發行企業債的許可,兩家大型企業在一板市場上發行了股票。而直接到社會進行民間融資,很可能會被定性為非法集資,且由于中小微企業自身管理和盈利能力不透明等問題的存在,社會公眾認可度低,加之近幾年來社會上民間融資詐騙案的出現,使得中小微企業民間融資十分困難,且成本相當高。
三是三角債難解,使中小微企業資金緊上加緊。三角債是困繞我國企業經營的長期問題。經濟危機發生后,許多企業經營下行,特別是冶金、電力、采掘、鋼鐵等國民經濟基礎行業不景氣,造成許多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大幅增加,企業流動資金長期被大型企業占用,形成了環環相扣的三角債甚至多角債,成本增加、利潤減少、資金鏈斷裂,中小微企業經營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二) 市場需求不足和產業過剩的矛盾
由于世界經濟危機沒有根本轉變,近十幾年來,我國以出口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紡織、機電設備、玩具制造、服裝、鞋帽類加工企業深受影響;采掘業、電力能源業、鋼鐵業的產能過剩越加明顯。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宏觀經濟運行中問題重大,其主要表現在產能過剩。中小微企業為了維持簡單再生產急于尋找訂單,買方強于賣方,貨款滯付,商品流轉不暢,流動資金更加緊張。這些企業為了生存,“創造”條件,進行票據融資,申請簽發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個別商業銀行存貸掛鉤,搭售理財產品,變相提高貸款利率,辦理足額承兌匯票和存款定單質押貸款,大力擴張信用額度,取代央行的貨幣創造功能,造成社會上貨幣流動性泛濫,推動了貨幣增發,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和正常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力成本的增加。
(三)產品同質化和創新能力不足問題十分突出
中小微企業以民營經濟為主,而企業的發展中良性企業的示范效應十分明顯。新鄉市的工業結構中,這一問題十分突出。由于新鄉市是全國的老紡織企業基地,又有新鄉化纖公司的存在,紡織業比較發達,中小微紡織企業眾多。天豐鋼構公司的發展和鋼構設備的制造,催生了大批鋼構企業。新鄉起重設備廠的存在,帶動了該市整個起重行業興起。太行電源公司及環宇公司的發展,推動了該市電池材料產業的生長等。這些企業的生存壯大和發展,推動了地方經濟產業的聚積、拉長了產業鏈條、促進了經濟發展。但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同質同類企業的大量存在,造成了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價格相互拼殺,技術人才大量流動,企業管理難度增大,人力成本被迫增加,企業利潤下降,關鍵產品的創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
一是人才隊伍不穩定。有一定管理能力、技術研發能力、銷售能力的企業精英們和一線高級技工們,或者另立門戶成立公司單打獨斗,或者被其他企業高薪聘請,企業間互挖墻腳,竊取技術或專利,隊伍穩定性差,造成企業創新能力基礎不牢。
二是企業主的短期行為所致。部分企業主由于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隨意延長工人勞動時間,攤薄成本,不為職工購買“三金”和保險,不能解決員工長期利益問題,也是造成人員流動、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是資金匱乏影響創新能力。由于資金不足,高端科研設備、科研經費不足,留不住人才;也聘請不到高端人才,無法與大學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長期持久的技術合作;新的專利產品無法引進,新的技術設備無法購置,落后產能無法及時淘汰,生產效率難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更加不足。
(四)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與地方政策棚架之間的矛盾
為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大量新的扶植中小微企業政策,如金融服務、財稅減免、行政審批等。但由于基層落實不到位,加之政府部門分工不同、條線監督問題、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矛盾,造成政策棚架,政令不暢問題長期存在。
二、政策建議
(一)充分發揮財稅杠桿作用,減輕中小微企業負擔
一是進一步清理稅費征收,擴大中小微企業稅費減免范圍,放水養魚,涵養財源是首要問題。特別是要充分運用土地使用稅和固定資產方向調節稅這一杠桿,調動企業技改資金投入的積極性,加大創新能力。例如,如果中小微企業因產品創新和結構升級增加固定資產,應允許其部分抵免經營虧損,以鼓勵技術升級。當前國家減免中小微企業33項稅費的政策出臺后,深得人心。但是,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小微企業所承擔的各項稅費還有200余種,減輕中小微企業稅費負擔任重道遠。
二是建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補貼機制。國家要根據企業實際支付貸款利息及時給予專項財政補貼,使企業和銀行及保險機構自覺自愿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三是建立中小微企業技改扶持專項基金。這些基金可以從中小微企業增值稅中提留,用以支持中小微企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創新。
(二)強化行業監督與制約
由專業機構落實財稅政策扶植中小微企業專項基金的到位情況;由銀監會監督大型銀行真正服務中小微企業、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措施及其他銀行的政策落實情況;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加對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并進行政策指導;證監部門應進一步研究和出臺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措施;加強和規范現有擔保公司的擔保行為,使在響應國家政策中應運而生的社會擔保機構,真正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實質性擔保服務,而非高利貸公司,來套取國家財稅補貼收入;進一步清理和規范行政性收費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微企業財務負擔;加強對企業的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監督,使企業必須為職工繳納“三金”,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約束勞動者務工行為,穩定企業用工制度,減少人員流動。
(三)加強行業指導
建立政府牽頭的企業信息交流平臺,調整中小微企業結構,減少生產盲目性,合理配置社會資源,遏止浪費,增加中小微企業信息獲得渠道。
(四)強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和升級
淘汰落后產能,促進企業產品研發和創新,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基本平衡,穩中求進,促進整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五)遏制商業銀行貨幣創造功能的非正常運用
限定商業銀行承兌規模,減少企業貼現利息支出,從而減輕企業經濟負擔,保持貨幣供給的大體平衡和穩定,減少流動性泛濫,遏制貨幣貶值,促進勞動力等基本生產要素價格的穩定。
(六)放寬民營銀行準入標準的限制
加強對民營銀行的監管,促進和調動其對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積極性。
(七)放寬中小微企業民間融資的限制
關鍵詞:精益采購;全員質量管理;相似代用;采購接收臺賬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11006102
精益采購是一種可簡化采購業務流程,滿足預測需求,提高采購效率的理想型物資采購方式。該種采購模式要分析外部供應市場和供應基礎,制定出滿足企業正常運轉的采購策略,以便尋找到最優的供應資源,并建立良好供需合作伙伴關系。
精益采購管理思想已得到廣泛應用與研究,程升和湯兵勇將采購提前期視為隨機變量,研究供需雙方的提前期和批量合作,提出了基于提前期折扣的系統協調策略。劉紅勝和盧慧清就精益供應鏈企業間的交付風險因素進行相關探討,提出了理論指導性較強的供應鏈交付風險預防策略。Yao J S 和Chang S C研究了在不允許缺貨補入的情況下,模糊訂購量和需求量的經濟訂貨批量模型;本文以一生產水泥裝備的大型單件生產企業為背景,系統研究了精益采購管理思想在企業的應用,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精益采購管理系統,較好地實現企業、供應商、經銷商和客戶間的信息集成和資源共享。
1 案例企業精益采購特點
與傳統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方式相比,精益采購選擇的是能夠長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單一供應商,不再是制造商采購部門與供應商銷售部門的單方面接洽與協調,而是生產商與供應商多部門交流。精益采購管理不斷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和措施,降低傳統應急采購模式中的采購成本。案例企業的精益采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
(1)精益采購一般推行單點供貨,保證外購件的品質。案例企業的水泥回轉窯備件中有一重要密封件即窯頭密封,它是一種密封性能要求較高,需求量大的柔性密封件,制造商為降低生產成本將其委外生產。如果采用多點供貨,會造成密封精度等級參差不齊,影響回轉窯運轉性能。
(2)精益采購采用小批量訂貨。采用小批量不僅使供應柔性化,降低庫存浪費,實現連續的單一流生產,滿足了精益采購交期快、質量高和成本低的采購要求。案例企業是一家典型的大型單件小批量訂貨型生產企業,客戶需求的多樣性要求生產線不斷更新配件型號,批量規模小和供應頻率高是該類企業最優選擇。
(3)采購過程始終貫徹落實全員質量管理。單一流生產可實現小庫存低浪費的目標,但它的連續性要由高標準的質量管理來保證,在外購件和原材料的交付訂單中就要強調相關質量管控標準,采購件質量由供應商保證。案例企業在生產Ф4.2*13的水泥磨的傳動接管時,需要退火、鉆孔、防腐處理和鉚接組校圓與焊接,其中的防腐處理由于對處理設備等級和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該企業將該業務外委給外協廠商。外接管的表面防腐質量由外協商保證,制造商分派技術人員進行生產指導,在完成訂單后進行交付時由制造商的采購部人員和技術部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質量把關,檢查防腐層厚度和可靠性,驗收合格后也要經倉庫管理員的檢查標識后才能入庫。
(4)精益供應鏈下的采購采用相似代用來提升采購柔性。相似代用即選擇與計劃物料相似規格的物料,以應對物料短缺和外購件價格波動對生產的影響。在制定采購計劃時,不僅要進行庫存盤點,還要記錄相似占用物料。在選擇代購件時要遵從公司《代購件選擇規范和流程》,如果代用配件要更改材料類型要與技術部人員溝通,首先由材料工程師提出申請,經工藝工程師審核同意和質量工程師批準,才能辦理相關代用手續。完成代用手續后要及時更新技術部門、質量檢驗部門、倉庫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的代用零件信息。
2 精益采購管理流程
2.1 采購基本流程
精益采購是傳統采購管理思想和精益策略相結合后產生的一種運作模式。其基本流程與傳統采購流程類似,首先各部門提交的材料計劃通過審核后,下推到采購部,采購部有針對性地進行公司資源調研(主要統計倉庫余量和代用配件數量),然后擬定采購計劃并進行任務分工。針對不同類型原材料和零配件選派不同的采購人員,各采購人員經詢價和議價后選擇幾個外包商,填寫比價單送予審批部門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對供貨商下訂單。
2.2 材料計劃變動處理方式
材料計劃一般由市場部門提供,市場部根據前期銷售業績做出市場銷售預測,根據該預測擬定具有信息支撐作用的市場營銷計劃,將市場營銷計劃進行細化成材料計劃。
在水泥裝備產品在裝配過程中,由于客戶需求的變更或者現場環境的變化,材料計劃會發生變更,對于材料計劃提交程度,案例企業會有以下不同的處理方式:
(1)若材料計劃還未提交到采購部,則各部門直接將修改后的材料計劃提交到采購部,而采購部后續業務和倉庫物料管理按原計劃進行。
(2)若材料計劃已經提交到采購部,若采購物料需求減少或采購業務取消,則按采購變更管理的相關流程進行,申請提交物料采購變更單。若要增加物料,則直接以新的訂單提交到采購部。
(3)若物料減少和取消的采購訂單已經下達到供貨商,且該訂單不能取消,則必須對這部分物料進行轉備庫處理。
為了更好的解決落實材料計劃,快速應對材料變更,案例公司建立一套關聯性強的采購接收臺賬,此接收臺賬是建立在信息化管理系統上的電子管理方式。該采購管理臺賬可實現以下功能:
(1)顯示倉庫過期物料和配件的數量與金額,通過系統的過期預警提示管理者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2)顯示倉庫多余物料的數量與金額,判定屬于供應商多送或重復送的物料與配件。
(3)降低重復下單的風險。
企業按照申請、審核、采購、檢驗和付款程序辦理采購業務時,記錄采購與付款等環節相關的信息,建立完善的采購登記制度,加強申請手續、采購訂單或合同、驗收合格證明等文件和憑證的校對工作,切實保障采購計劃的下推和采購流程的優化。
2.3 供貨商選擇數學模型
外包商的選擇標準是一個集價格、質量、時間和技術為一體的加權平均綜合評價體系。采購人員要將配送方式、物料性價比、外包商生產能力和供貨及時率等方面作為外包商選擇依據,其中承包商的生產能力和供貨可信度是考察的兩個重要方面。案例企業外包商選擇流程如下圖1所示。
圖1 案例企業外包商選擇流程S=V·R1/2
(1)
V代表當前生產力;R代表可信度;S代表外包商選擇標準。
其中 V=0,若CK
CKMλK{Ck},其他
(2)
CK代表第K家外包商的平均生產力;D代表預期內所需生產力。
外包商的可信度R是以供貨廠商最新準時發貨性能為預估計評定標準,但發貨性能是一個動態值,用t代表當前時間點,外包商的可信度應由最新準時發貨性能和歷史可信度狀態共同決定。
R(t)=α·P(t-1)+(1-α)·R(t-1)
(3)
P(t-1)是最新準時發貨性能;0
R(t)=α·P(t-1)+(1-α)·[α·P(t-2)+(1-α)R(t-2)]
=α·P(t-1)+(1-α)α·P(t-2)+(1-α)2
R(t-2)]
(4)
當發貨準時性越高,則此評估重要度越低,故權重值應該隨時間不斷調整和監控,該參數可通過增大實際狀態和R(t)符合度來更新。但參數確定也要依產品而定,特別對一個新興產品而言,外包商的最新發貨狀態更為總要,因此,最新發貨表現賦予較大的權重比例。
準時發貨性能P(t)是由一個訂單延遲效用函數來定義的,如果沒有延遲則準時發貨性能值設為1,當拖延值超過最大可接受值,P(t)設為0,所以準時發貨性能一般在0和1之間且小于最大可接受值。
3 系統實現和系統實施成效
案例企業采購管理系統包含需求計劃管理、物料占用管理和采購計劃管理等在內的14項功能模塊,有效實現過程數據的錄入和更新與預警機制的自動化響應,有效地避免采購流程中的重復性,降低采購風險,提高采購信息的一致性。本系統采用的B/S模式,采用了平臺和SQL Server 2005數據庫,其中B/S模式是涵蓋業務邏輯層、數據服務層和外觀表現層在內的三層構架模式。圖2是采購管理系統界面,圖3是物料需求管理模塊。
4 結語
本文研究了精益采購在水泥裝備制造業的應用,根據該行業的生產特點簡單介紹了精益采購的特點,重點研究了采購流程中的物料變更處理方式和供應商選擇的數學模型。最后整個采購信息系統在平臺上設計完成,此系統降低采購風險,保證供應鏈各節點的信息同步性,完善企業采購機制,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曾麗卿.精益供應下準時采購和庫存管理研究[J].管理創新,2012,(1).
[2]程升,湯兵勇.供應鏈采購提前期與批量合作模型應用[J].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7,24(1):100104.
[3]劉紅勝,盧慧清.精益供應鏈企業間交付風險的識別及防范探析[J].科技創業,2010,(3).
[4]Yao J S,Chang S C,Su J S.Fuzzy inventory without back order for fuzzy order quantity and fuzzy total demand quantity[J].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2000,27(10):9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