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39:19
序論:在您撰寫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直通教材,以國情建立學生環保意識
蘇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關于環境保護的內容主要有兩大點,分別是保護環境和科學發展觀。利用環境保護的意識去發展經濟,結合科學的發展路線去實施環境保護,這不僅是當前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標志,更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任務。所以,通過環境保護來闡述科學的發展戰略,利用環境保護研究“保護我們的共有家園”時,應該通過以下思路為學生進行講解。
結合國情,樹立學生環保意識,讓學生加深對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情況的了解。人口方面,我國人口比例偏向老齡化,人口數量眾多,增長率快。而且我國山區農村人口偏多,加之他們的觀念陳舊,整體素質偏低,這便為環境保護帶來了制約。資源方面,我國目前資源嚴重缺乏。雖然我國資源豐富廣博,但是人均占有率卻不高,再加上我國資源分布不均勻,一些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不高(比如風能水能等),這便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日后發展敲響了警鐘。環境方面,目前我國在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便說明我國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緩。法制方面,當前雖然我國基于環境問題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但是從實施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明顯,這便需要相關人員以予嚴肅關注。
基于以上問題,該如何實施治理呢?在課堂中,要帶領學生反觀教材,針對教材中的一些觀點進行分析,從而整理有效的解決對策。比如實施合理有效的保護政策,讓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礦產資源、水土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結合法律來實現科學的發展路線;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幅度,提高人均資源占有率,確保經濟與資源的和諧發展;及時做好宣傳工作,提高人口教育程度,讓可持續發展路線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創新能力,實施科教興國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那么,作為初中生來說,他們又該怎么去做呢?首先,他們可以在自己的認知觀念中樹立起可持續發展意識;其次,積極開展活動,向公眾宣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再次,從自身做起,將環保工作落實到最細處。只有將學生的環保意識充分激發出來,才可以讓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時代的洪流中得以落實,實現思想品德教材中“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觀”的教學初衷。
二、反觀案例,以現實喚醒學生環保意識
近兩年,因為環境保護不當而造成的自然災害非常的多。就拿北京等地出現的沙塵暴來講,由于植被的嚴重破壞,水土資源的嚴重流失,使得地表風化嚴重,從而在氣流的影響下形成沙塵暴,給城市的空氣等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這個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區的人們受教育水平偏低,他們受傳統經濟發展思想的影響,不斷開墾土地,加上這些地區的法制管理沒有落到實處,從而造成了環境的持續破壞?;谶@點,不僅要轉變這些地區民眾的觀念意識,同時要更好地樹立起他們的法制意識以及責任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在講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保護環境與科學發展觀”時,筆者就結合了上述的實際案例。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讓學生結合科學的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等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談談該如何治理案例中的問題。針對筆者的提問,學生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雖然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眾多,所以資源的相對數量嚴重不足,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持續浪費,實現中國夢的理想就會遙遙無期?!薄搬槍@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解決。第一是自身方面,可以提高對這些地區民眾的再教育,讓環保意識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第二是強化法制建設,將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全面貫徹,從而讓人們嚴于律己,自行遵循;第三是結合科學的發展觀,開展一些植樹造林、還原植被的活動,確保水土流失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學生的回答不難發現,實際案例是最具說服力的,它真實反映著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所帶來的危害。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結合實際案例展開教學,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來感受知識和責任,這比照本宣科地教學更具效果。
1關于目前國內外的環境保護形勢
經濟的發展,使水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主要是來自工業的重金屬污染,工業化的生產模式雖然加快了經濟發展的速度,但是也給水環境系統帶來了很大的污染。當前國內外的水環境遭受到不等等級的水污染,對于水環境的污染指數,治理水環境的污染工作迫在眉睫。在水環境遭到污染的同時,土壤環境也在被逐漸的污染。土壤環境遭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農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大量的使用農藥,以及工業生產帶來的污染,這些污染來源使土壤環境不斷的惡化與侵蝕,致使土壤出現沙漠化的現象。另外,對大氣環境的污染表現得也很嚴重,大氣環境被污染對整個環境系統造成致命的傷害。對于工業廢氣造成的大氣環境污染,主要會形成酸雨和霧霾具有很強的影響力。環境的污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生物物種的滅絕。由于環境被污染后破壞了生物生存的環境,致使土地不斷的惡化以及生物物種大量滅絕,草原也在逐漸的消失和減退。對于環境的污染形勢,國內外的環境保護部門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保護,但效果一直都不明顯,始終無法徹底的解決環境問題,充分的說明了環境保護工作有待研究與進展。
2關于環境保護的研究進展
2.1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
為了使人類能夠充分的了解環境保護對生活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需要通過宣傳的手段加強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能夠促進國內外的經濟發展,以及使環境問題得到解決。對環境系統進行有效的保護工作,能夠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了人類能夠在環境系統中更好的生活,需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使環境系統得到有效的保護。
2.2增強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交流
相對于生態系統而言,它的資源不是無限的。在生態系統中,環境系統是最重要的。由于環境系統的重要性,在加強社會群眾的環保意識基礎上,還需要增強人類對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保護環境系統和解決環境問題。希望環境保護的意識能夠走進人類的心中,通過交流的方式,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
2.3落實環境保護的監測與控制工作
由于環境的保護工作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在落實環境保護的相關工作時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能夠實現保護環境的美好愿望,需要環境保護的相關部門結合環境的實際狀況設計出合理的、具體的落實方案,對環境保護的監測與控制人員進行技能的培訓,增強他們的保護環境工作技能,對環境的質量以及實施方案作出專業性的評估,更好的落實環境保護的檢測與控制工作。
2.4構建環境保護的應急系統
國家的環境保護與管理部門,在明確了環境的污染來源和破壞的主要原因之后,實施了統一、規范的管理,并通過構建環境保護的應急系統來實現對環境的保護與監控工作,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具有很好的成效。相信在未來的經濟與環境保護中,該應急系統能夠結合處理環境被污染的方法,能夠得到有效的應用。有利于環境保護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對環境進行全面的保護,并制定最適宜的應急方案。
3總結
【關鍵詞】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對策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經濟發展,這也使得他們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而且,經濟的發展促使企業的生產也在不斷的擴大經營,這就加大了破壞生態環境的力度,從而使得生態環境無法滿足人民生活以及發展的需要。又因為生態環境對于人類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一旦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不僅無法為動物提供和諧美麗的家園,同時也破壞了人類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在企業高速發展時,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就破壞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開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研究,找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及時的解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完善,這也是為了給動物和人類提供一個更加美麗的家園,同時也是為了我國可持續發展建設。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問題的研究也可以促進讓人們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并且也讓企業認識到自己的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從而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相協調。
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1.對動物和人類
生態環境保護可以為動物和人類提供一個和諧美麗的生活家園,這也可以促進人民身心健康。和諧美麗的環境不僅可以愉悅身心,同時也可以激起人民對它的保護欲。美麗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創造,也需要大家共同維持。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以更好的促進環境的建設,并且可以讓動物能夠擁有一個干凈的生態環境已供它們生活下去。而且,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地球的壽命,從而給人類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以及精神歸宿。
2.對社會
企業在發展中有可能會向河里排放污水,或者是砍伐樹木,也有可能會向空氣中排放污染物,這樣一來就會使得企業以破壞生態環境發展為代價來進行經濟發展。如果企業一味地破壞生態環境,那么就會使得社會經濟發展也受到了破壞,也會打破大自然的平衡。所以,這也需要國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讓企業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注意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樣企業可以認識到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并且盡全力去補救企業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不僅僅是對社會的負責,也是對人類的負責。
三、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1.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由于人們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使得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無法更好的完善。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企業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那么他們就會你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企業的經濟,這樣就嚴重損壞社會效益。而且,又因為人們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環境加以保護,這樣也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這樣也不利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2.缺乏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
由于缺乏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這也使得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不合理。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缺乏專業性,那么他就無法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進行合理的規劃,并且對突發狀況也無法更好的解決,這就嚴重的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缺乏素質和責任心,這會使得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工作熱情和細心,并且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這樣就給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完善帶來阻礙作用,這樣也就自己阻礙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四、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1.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要想更好地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就需要增強企業和人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我國生態環境部門可以通過宣傳、游行、講解等方式來讓更多的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當然,我國的生態環境部門還可以通過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課程的方式來增強人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良好的意識是行動的前提,只有具備了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才能激發人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欲望,從而付諸于行動,以此來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2.培養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
要想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那就需要培養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生態環境部門在聘請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具有專業性知識的人員,并且對于在崗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進行專業性知識的培訓。并且通過績效考核制度、獎懲制度、激勵制度來激發生態環境保護人員專業性課程的培訓熱情。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可以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都完善,同時,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還可以根據現存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從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五、總結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和人民都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這就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所以,要想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提供一個干凈而舒適的生活環境,那就需要能夠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當然這也是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雖然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國的有關人士還在不斷地探索與完善,這對于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慶禮.中國生態環境現狀可是續發展[M].生態環境資源管理,1995.
[2]林迎星.可是續發展中國生態環境發展的一個現實話題[M].世界生態環境研究,2000.
[3]趙景柱.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系統分析[M].生態學報,1999.
[4]徐中民.可持續發展定量指標體系的分類和評價[M].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0.
一、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意義
1.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全球多個環境問題均與化學學科息息相關,化學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必須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環境教育得到化學教師的高度重視,但在中等職業學校的環境教育則相對較少,并沒有開設專門的環境課程,學校培養的學生主要以手工操作實踐為主,從事的行業多多少少能改變環境污染的狀況,對中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真正讓學生意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影響.具體而言,給中職學生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灌輸給學生如何保護環境,教導他們遵守環境保護規則,并積極參與社會環保實踐活動等,從而促使更多的人來保護環境.化學學科與環境的結合點較多,大多數中職學校并未開設專門的環境保護課程,因此,教師在化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顯得尤為必要.2.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意義將環境教育滲透到中職化學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可以為中職類學校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一定的幫助.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可以讓學生在掌握環境保護知識的基礎上了解環境污染和危害.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及使命感.除此之外,在化學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可以帶領其他學科也將環境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為以后專門開展環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幫助.
二、中職環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備課所費精力較多由于中職教育的化學課本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較少,所以教師在進行環境教育時要進行費時費力的備課,教師不僅要找到環境教育在課本中的切入點,還要考慮環境教育和課本內容的關聯,為了有更好的授課效果,教師還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除了考慮如何將這些知識教授給學生,還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范圍,以及盡可能多的找到環境保護知識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2.中職學校缺乏環境教育的意識相對其他課程來說,化學課中有關環境知識的相對較多,尤其經過新課改后的教材中環境保護的知識相對更多,學校領導和教師更為注重的是學生專業課的培養,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較弱,導致學生接觸到的環境知識非常少,再加上部分專業并未開設化學課,致使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尤為薄弱.
三、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措施
一、利用數學學科特點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知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創造一個教育的環境,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毙W數學是一門宣傳環保知識、滲透環境教育的重要學科,不管是介紹環境知識,還是做出環境保護的決策,都離不開數學數據的收集、整理和處理。教師應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有意識地創設環境教育情境,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在小學數學中引進環境教育的實例,并通過數據的呈現和處理,能夠更加敏銳地反映環境保護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解決環境問題的急迫性。例如,在教學“名數的改寫”時,出示:“根據我國有關部門對532條河流的監測,有436條河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據推測,每年排人海洋的污水和固體廢物已超過1000億噸。”在學習“量與計量”時,可以引進這樣的例子:“我國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0.8-1.5千克,有的城市達2.5千克。全國年產垃圾8000萬噸,北京年產430萬噸,相當于兩座景山。”這一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讓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二、充分挖掘數學教材內容。適時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星球,有著優美的環境,有著適合生物生存繁衍的空氣、水……小學數學課本中編排了很多環境教育的內容,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得到環境保護的教育。
現就小學數學教材中,可以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的素材舉例如下:
1.“1公頃森林在生長季節5天可以吸收4.5噸二氧化碳,照這樣計算,100平方米森林每天可以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護知識,增強愛護樹木的責任感。)
2.1986年某國因吸煙引起的死亡人數約有34240人,是機動車造成死亡人數的16倍,吸煙引起的死亡比機動車造成的死亡人數多多少人?(讓學生意識到吸煙污染空氣,有害健康。)
3.1987年的統計顯示,我國污水排放約416億噸,其中187.2噸來源于城市污水,228.8噸為工業廢水,城市污水排放總量的百分之幾?工業廢水占污水排放總量的百分之幾?(保護、利用水資源。)
4.“一只山雀7天能吃1155只害蟲,照這樣計算,一只山雀一個月(按30天算)能吃多少只害蟲?”“我國鳥類種數繁多,約有1166種。全世界鳥類約有8590種。我國鳥類種數約占全世界鳥類種數的百分之幾?”(鳥是人類的朋友,愛護鳥類,保護環境。)
教師不僅要熟悉數學學科的專業知識,還要主動學習與數學專業相關的環境知識,找出數學問題中隱含的環境問題,將數學教育和環境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環境知識和處理環境問題的技能,培養他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責任感。
三、加強數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能力
環境保護意識的形成必須依賴于學生的實踐。如果沒有接觸過協調環境關系的有關活動,那么,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只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提高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完“簡單的統計”之后,可讓學生課后統計自己家里每個月的用水量,并繪制成統計表和統計圖,在全班進行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投入到保護水資源的行列中來,這樣,不僅提高了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而且使學生真正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另外,還可結合“6?5”世界環境日、“4?3”愛鳥周、“3?12"植樹節等紀念日開展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現參與環境保護的愿望,增強熱愛環境的情感,同時深化數學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環境保護;化學實驗;化學教學;實驗改革;化學污染
地球只有一個,宇宙只有一個,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宇宙中。保護環境,珍愛生命,維護健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人們如何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突飛發展,環境與化學的密切關系,越來越突顯。中學化學教育是普及化學知識的開始階段,如何把環境保護融合在化學教育過程中,使環境保護成為21世紀化學教育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化學工作者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那么,我們這些化學教育工作者應如何將環境保護意識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呢?在化學教育過程中,為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教育,我們主要從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過程、化學實驗這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1增強化學教師的環境保護教育理念
化學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目標主要是普及化學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瘜W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因此教師觀念更新,具備了環境保護意識才會產生積極的行為效果。我國化學教育中存在著思維僵化的問題,許多教師從畢業開始教學,雖然教學方法和化學知識在不斷的增長,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不斷發展變化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使化學教學與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觀念相違背。因此,現在化學教師要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日益顯得重要,只有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才有可能使化學教育更加服務社會,提高民族實力。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就應該努力作到:首先,化學教育工作者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環境保護有利于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化學教育必須體現環境保護的新內容,要在教學中體現環境保護的理念,使環境保護的思想和內容貫穿于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始終。教師在課堂教學、化學實驗等方面,要始終貫徹環境保護的思想;要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事環境保護研究與開發的能力。
2把環境保護融入到中學化學教學過程當中
要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最關鍵的問題應該是從小培養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人,學生最早系統地學習化學知識是在中等基礎教育階段,這就需要將環境保護思想貫穿于中學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把環境保護融合于中學課程教材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之中,使環境保護成為中學化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中學化學教育的嶄新課題。要把環境保護的理念貫穿到整個化學教育之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中學化學中許多物質的制取反應、化學工藝等都是值得討論和重新考慮的。這給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如在學習《自然界中的水》時,聯系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的措施。讓學生認識到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污染危害重大,治理水污染勢在必行。從而增強節水意識,防止水污染的意識。在學習《空氣的成分》時,讓學生認識空氣污染的危害性,認識到空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變暖,從而使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洼地將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諝庵泻械亩趸蚝投趸?,可形成酸雨。酸雨危害極大,可以使植物莖葉嚴重侵蝕,甚至死亡。使土壤酸化失去養分,使湖泊水質酸化變壞,魚類絕跡,此外還會腐蝕水泥,大理石,使鋼鐵生銹??諝庵械囊谎趸加卸荆牒髸谷梭w內的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使人體直接中毒。因此,讓學生意識到環保、減排的重要性,認識到環保減排人人有責,意義重大。
從以上中學化學涉及到的有關眾多環保知識的實例中,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到在中學化學教育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且還會認識到環境保護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顯現了人的能動性。環境保護體現了化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學科學高度發展以及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作用的產物,對化學本身而言是一個新階段的到來。作為新世紀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發展新的、對環境更友好的化學,以防止化學污染;而且要讓年輕的一代了解環境保護、接受環境保護、為環境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3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滲透環境保護的思想
在現行的中學化學教材中很多知識是通過化學實驗獲得的?;瘜W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的實驗現象,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驗設計的時候卻很少關注到環境污染問題,僅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涉及到了尾氣處理問題。在絕大多數實驗涉及中,只重視操作方法,裝置簡單,現象明顯卻很少有人顧及到環境污染問題?;瘜W實驗必定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利用微型化學實驗,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源。微型化學實驗是以盡可能少的試劑來獲取所需的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它具有現象明顯、效果良好、節約實驗材料和時間、減少污染、安全、便于攜帶等優點。它不只是儀器微型化了,而且減少了試劑在器皿上的附著量,有時還應盡可能減少中間產物的產生。更重要的是它在環境保護思想的作用下,預防化學污染的新實驗思想、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改進和發展。是改革和發展實驗減少化學污染的得力方法之一。
創新改進實驗,減少環境污染。在現行中學化學教材中,有些實驗沒有指明藥品濃度。我對許多涉及藥品濃度的實驗探索和改進,既節約了藥品、保證了實驗效果,又減少了環境污染。(1)指示劑濃度的減少,指示劑酚酞、石蕊等原濃度為0.5%~1.0%,經改進可減少到0.1%~0.25%。(2)對檢驗氯離子用的硝酸銀溶液濃度進行改進,由1%降到0.1%。這些改進實驗藥品的濃度的方法既減少了污染,又節約了藥品還增強了實驗效果。降低實驗藥品濃度的例子還很多,作為化學實驗工作者,應具有環境保護的思想,并指導日常工作,盡可能地降低實驗藥品濃度,減少藥品的損耗,預防環境污染。在中學化學實驗中,對部分實驗從實驗技術、方法、儀器等進行重新設計,把分散的實驗綜合起來,這樣,可防止有毒氣體進入空氣,而且,還可以節約藥品和縮短實驗時間。如,將實驗室制取氧氣和氧氣的化學性質綜合起來實驗,并將產生的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等物質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并且防止了二氧化硫擴散到空氣中。再如,把制取一氧化碳和利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整合起來,并將產生的尾氣進行點燃處理。又如,將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產生的氣體用一個干燥管吸收,在實驗中用環境保護思想來指導學生更能有效的防止污染。
在中學化學實驗中,大部分實驗的藥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確給出限量。以至學生很難把握藥品的實際用量,這樣既影響實驗的科學性和實驗效果,又會造成藥品的浪費,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規范化操作。若將藥品規定了用量和濃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讓學生接受、觀察和記憶,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和科學的實驗方法,同時節約藥品,減少環境污染。教師實驗教學過程中,限定用量,把好的經驗傳播給學生,妥善處理化學實驗的廢棄物(回收、無害化處理),加上正確引導,既提高了實驗的科學性、為實驗操作的規范化奠定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學生學到實際應用技術。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減少環境污染的重要保證。
人類生產、生活中都應貫穿環境保護的思想,每位公民都應養成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人,在生活中對其廢棄物也要妥善處理,決不能隨意傾倒,造成環境污染。采取積極態度,明確環境污染的綜合防治思想, 將環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按照污染物的產生、變遷和歸宿的各個環節。采取法律、行政、經濟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措施,防治結合,以防為主。以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用最經濟的方法獲取最佳的防治效果,以實現資源、環境與發展的良性循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我們作為化學教師更應做環境保護的先鋒,并教育好自己的學生,要具有環境保護思想,積極從身邊的生活做起。讓全社會的人都來保護環境,不制造污染。那么,我們的地球將是清潔的,天空將是明亮的,人類和大自然將是和諧的。
參考文獻
[1]楊斌.充分利用教材加強對初中生的環保教育.中學化學教學.1999, 11
[2]吳曉靜.探索神秘的地球,2004,5
【關鍵詞】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2-092-01
在當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環境侵權事件頻繁發生的背景下,環境保護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上。
一、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目的與意義
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是指大學生對于環境保護事業運用自己的法律心理、思想和知識來指導自身行為的認知,是其依據對環境保護認識水平和認知程度而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來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生態之間相互關系的意識領域的活動。
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和發展的生力軍,在畢業后各行各業的工作中都能起到廣泛的表率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周圍的群體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的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社會對于環境保護的認識和環境保護行為的發展,加強對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的培育,是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性、長遠性的工程。
二、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理論基礎
替代轉化理論和共生進化理論是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基礎。替代轉化理論將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作為一個互相聯系、目不可分的整體,在這一整體中,人類社會與神態環境之間無時不處發生著能量的轉化和傳遞,當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之間處于平衡狀態時,相互需求相互制約,二者之間是和諧統一的狀態,雙方都可以繼續生存發展,這也正是共生進化理論所揭示的道理,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并非對立征服關系,而是將其當做人類社會生存與進化不可缺少的共生單元,與人類利益息息相關。
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是環境保護中非常重要的一只力量,在高校加強大學生的環境法律素質教育,培育大學生的環境保護的法律意識則顯得非常必要,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之間共生共榮的關系,人類自身的科學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系統的良性循環,自然環境的健康發展為人類生存提供更好的生命孕育環境。
三、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現狀令人堪憂,在高校環境法律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大學生環境法律教育方式單一,高校重視程度不夠。在目前高校開設的有關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培育的課程中,大多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生態倫理教育等內容結合在一起,沒有單獨的開設環境保護法律意識方面的課程,而且,采用的教學方式多為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目的僅在于應付考試,而非實實在在地提高環保知識和認知,以對大學生的行為產生指導作用,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環境保護知識。
其次,缺乏環境法律實踐和職業訓練。環境保護能力的提高需要環境保護的實踐,環境法律教育忽視了對環境法律實踐能力和職業訓練的培養。在實踐中,大學生普遍缺乏實際運用能力,只是單純地硬搬、硬套法律條文,缺乏對案件的具體情形全面的分析,因此,在環境法律教育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法律職業訓練,提高實踐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增強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方法途徑
為更好的加強對大學生環境保護法律意識的培養,需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第一,深化環境法律教育課程的改革,提高對環境法律教育的重視程度。
面對當前高校教育中對環境法律教育重視不足的現狀,必須采取相措施使環境法律教育受到學校、教師及學生的重視。為了提高大學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就必須增強環境法律課程的教育,深化改革,拓寬法學選修課的門類和范圍、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和形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都產生對于環境法律知識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從理性的和感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特別是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從而使環境保護法律意識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二,增加環境法律職業訓練,提高大學生環境保護實踐能力。
對于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的培育,應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更多組織學生進行與環境法律有關的活動。學??梢愿鶕陨淼亩ㄎ?,制定符合本校學生的環境法律教課程,注重課本知識教育的同時,高校更應該組織多種多樣的與提高環境法律意識相關的活動,如組織學生旁聽法院有關環境保護的案例審判、增加學生“模擬法庭”的組織舉辦、在環境保護日進行多種方式的宣傳、環保法律知識的問答、舉辦環境保護相關講座和培訓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提供學生在律所、環保局等機構的實踐機會,增加大學生對于環境保護的切身體會,提升環境保護的能力。
第三,采取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參與環?;顒?,規范環境法律行為。
高校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在校園活動中,可以組織社團活動,在社會實際中,積極參見民間環保組織和政府環保組織的多種活動,開闊視野,將環境法律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有效應用到環境保護的實踐當中,并深化對于環境環保事業的認識,提升應對環境問題的能力,規范環境法律行為,促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利雅.論生態主義法律價值觀的確立[J].學術探索,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