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39:17
序論:在您撰寫初級會計實操學習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為會計專業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是一定要拿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無奈從業??迹絹碓蕉鄷媽I學生選擇轉戰初級會計考試。相對于非會計專業的考生而言,會計專業考生具有三大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是每天耳濡目染,有著相對深厚的會計基礎知識;其二是有著規律的學習、作息時間及相對氛圍濃厚的備考環境;其三是有學識淵博的會計老師專業的指導。
2、按性別劃分,分男性考生和女性考生
每天關注初級會計考試的人群中男性考生約占30%的比例,女性考生占70%左右,這一點可能出于會計行業穩定的工作性質所以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考生報名。就歷年初級會計考試經驗來說男性考生表現出備考計劃清晰、實操能力更強的優勢,尤其是對于《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學習中,他們表現出更多的框架梳理能力和計算能力,很多考生都選擇考前突擊學習,當然這種方式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而女性考生則在《經濟法基礎》科目表現出突出的筆記整理能力和扎實的記憶力,多數考生都采用細水長流,提早備考。希望大家在備考過程中能夠互幫互助,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3、按年齡區間劃分,分青年考生、中年考生和大齡考生
關鍵詞:會計 人才培養模式 階梯式 分方向
一、引言
教育部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職業院校要深刻認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要認真貫徹關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切實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會計電算化專業是許多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能服務區域經濟和滿足社會需要的創新型會計人才,已成為廣大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課題。目前我國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存在培養目標不清、教學定位不準,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滯后,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嚴重缺乏,生源素質普遍較差,學習主動性不高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改革。近年來我們在創新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就業崗位為切入點,以職業證書為主線,以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學生為本位,重構課程體系,提出了工學交替、能力遞進、因材施教的“階梯式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
二、階段式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內容及要求
(一)劃分培養階段 根據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采用階梯式分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按年級將人才培養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即第一學年。學生應該掌握會計通用知識、具備職業通用能力、能對小型企業進行賬務處理。圍繞培養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這一人才培養目標,依據財政部頒發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確定學生應掌握的能力并設計課程和實訓項目。會計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具有相應的財經法規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具備會計核算方法的基礎操作技能(包括審核各種單據、填制各類會計憑證、登記不同會計賬簿、編制簡單的會計報表、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操作等)。根據這一階段的能力要求,將主干課程確定為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初級會計電算化、會計實務(一)和計算機基礎等課程;主要實訓項目包括:會計職業基礎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操作實訓、驗鈔與點鈔實訓、臺式計算器操作實訓、計算機技術實訓等。在完成相關課程學習和實訓項目之后,統一組織學生在第一學期參加廣東省會計專業知識考試、在第二學期參加會計電算化考試,并憑兩次考試的成績合格單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為后續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創造條件。
(2)第二階段,即第二學年。學生應該掌握會計專項知識、具備職業專項技能、能對大中型企業進行全面核算與專項管理。圍繞 “初級會計師” 的人才培養目標,參考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會計師考試大綱確定學生應掌握的能力并設計課程和實訓項目。初級會計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完整會計業務操作的能力、成本核算的能力、應用稅法正確處理納稅事務及進行稅收籌劃的能力、利用其他經濟法律解決企業現實問題的能力等。依據對應能力的要求,將主干課程確定為會計實務(二)、成本會計、稅法、經濟法、稅務會計等課程;主要的專項實訓項目包括:會計實務模擬實訓、ERP模擬實訓、納稅申報模擬實訓等。完成本階段的學習任務,統一組織學生在第三學期報名、第四學期五月份參加全國初級會計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獲取相應的職稱證書。
(3)第三階段,即第三學年。根據學生證書獲取情況和自身職業規劃需要,采取分方向教學,將教學分為財務管理方向和財務實務方向,設置對應的課程,以滿足社會不同職業崗位對會計專業人才的不同需求。引導第四個學期獲得初級會計師職稱的同學選修更深入的課程,這部分學生將按照財務管理的方向進行培養,學生必須掌握財務管理知識、具備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的能力。為此,將主干課程確定為中級財務實務、財務管理、審計實務、管理會計、供應鏈管理等課程,主要實訓項目包括:會計綜合實訓、審計綜合實訓、頂崗實訓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這個方向的學生畢業之后可以逐步走向會計職業的管理崗位,并參加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或注冊稅務師的考試,獲取相應的職稱證書或執業資格。引導第四個學期沒有獲得初級會計師職稱的同學選修更具體的賬務實操課程,這部分學生將按照財務實務方向進行培養,學生必須鞏固會計基礎知識、提高實踐能力。為此,將主干課程定位為:行業會計、出納實務、倉儲管理、OA管理等,主要實訓項目包括:常用財務軟件實訓、會計崗位實訓、OA軟件實訓、頂崗實訓等。通過學習,學生可以自愿參加一些行業技能認證考試(包括防偽稅控開票系統上崗證等),這部分同學能熟練掌握每個會計崗位的工作流程,具備對應崗位賬務處理的能力,能盡快勝任不同會計職業基礎崗位的工作,力爭實現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無縫對接。
(二)確定培養方向 在能力培養、課程設置、實訓項目構建、考證安排等方面都體現了階梯式分方向特色見表(1)。
關鍵詞:會計證;初級會計電算化;以證代考
前言:
會計專業有自己完整的證書考核體系。從業需要會計從業資格證,專業技術資格(職稱)方面有初級(助理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和高級(高級會計師)。以及相關專業執業資格證書還有: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
證書對于會計專業的從業人員來說非常重要,這直接關系著他們的工作業務范圍、職業發展前途和工資待遇。而對于大專院校的會計專業在校生來說,考證是頭等大事,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就業。
一、會計證考證情況的變化
近幾年來會計相關證書的考證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說會計專業在校生必須要考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通過需要考的三門課:會計基礎、財經法規、初級會計電算化,考試范圍更大了,需要學習的內容更多了,題目出的更靈活了。拿初級電算化舉例,08年之前初級電算化中的理論考試部分只有一套題,出題的范圍是廣東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組編寫的考前模擬試卷,有8-10套題目左右,學生只要將其內容做熟練就可以通過考試(實操部分一般都沒有問題)。而從08年開始,初級會計電算化理論考試的題庫發生了變化,題目量內容增加了,學生考試的試卷也變成了上半年2套,下半年4套。而從09年開始,題庫又發生了變化,題目量進一步增加,學生考試的試卷也變成了隨機抽題,甚至有我所教授過的一名學生考試時抽到了8道考五筆方面知識的題目,而在此之前這一部分內容是不做重點講解的,因為之前考五筆知識的題目最多只有1-2分,而學習這部分內容耗用的時間太多。直至今天,題庫增加到了2000多道題,也不再只是考重點知識,而是涵蓋到廣東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委會編制的《初級會計點算化》這本書的方方面面。要想考過,就必須將課本看懂吃透,大量做題,這和以前相比,學生考證壓力增加,考證通過率發生了降低。
二、針對考證通過率降低的應對措施
在會計證考證難度增加,學生考證通過率降低的情況下,我所在的系部做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以增加考證通過率,有:
1、精選有考證經驗的任課老師
對于會計系的大一新生來說,會計基礎、財經法規、初級會計電算化這三門課既是引領他們入門的專業基礎課,又是會計從業資格證必考的考證課,老師的選取至關重要,一定要盡量選擇專業技術過硬,有多年考證課任課經驗的老師講解。同時采用以老帶新的方法培養有能力的青年教師接班。
2、以證代考,提高學生的考證意識
盡管學校和老師對考證的重要性反復強調,很多大專院校在校生還是意識不到考證對于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有多么重要。所以我們嘗試采用考證課以證代考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考證積極性。考證課期末不安排考試,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考證通過情況來登記這門課的期末成績。學生為了通過考試,修滿學分,就會去積極考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考證通過率,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期末工作壓力,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學生考證。
而事實證明,以證代考確實提高了我校學生的考證通過率。經過統計,以證代考改革前08年第一次會計從業資格考證通過率僅為13%,而以證代考改革后考證第一次考證通過率數據如下:
很明顯,以證代考改革后考證通過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第一次考證通過率顯示,從2008年到2011年:會計電算化考證通過率上升了51%,雙科(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證通過率上升了50%,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上升了45%。
結論
以證代考改革取得的效果是明顯的,我們應該進一步推廣這項改革,將其應用到更多的會計專業課程中去,如助理會計師考試對應的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注冊會計師考試對應的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課程等。甚至于推廣到其它非會計專業課中,如英語4、6級對應的大學英語等課程,計算機等級考試對應的計算機基礎等課程。(作者單位: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羅湘,劉鋼. 高職教育“以證代考”考核模式探微[J].職業教育研究,2008,(13)
大多數同學希望畢業后能立即走上會計崗位,并且在畢業前能夠取得會計初級資格證書。根據我院對企業會計崗位的調研,結合學生的意愿,我們認為《財務會計》課程很有必要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課崗證”一體化教學模式。所謂“課崗證”一體化是指:課程知識、職業崗位技能和證書知識有效融合成一個整體,也就是將職業崗位技能和證書知識通過課程的教學設計,充分融入到課程知識之中。《財務會計》課程“課崗證”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會計職業崗位技能和會計初級資格證書充分融入到《財務會計》課程知識之中的教學模式。我院會計專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財務會計》課程進行“課崗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
(一)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
我院會計專業根據國家會計專業初級資格鑒定的內容和要求,設計《財務會計》課程標準,使《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會計初級職業資格標準相適應;把會計初級職業資格標準細化,融入到《財務會計》課程內容當中?!敦攧諘嫛氛n程內容和會計職業資格企業會計崗位技能對應表如下:
(二)教材的對接
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材,為了體現“課崗證”一體化教學,我們選用了兩套體系的教材。上學期采用基于工學結合、校企聯合編寫的教材,這套教材打破了傳統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設計,以培養具有會計核算能力為重點,以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以會計工作任務為載體,讓學生置身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和會計工作崗位的職業情境中,認知會計情境,接受會計核算任務,與他人分工與協作,完成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的核算。下學期選用的教材是全國會計初級資格考試指定的《初級會計實務》教材,幫助學生考取會計初級資格證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方法的對接
過去我院《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主動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為輔的教學方法。這種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手段與職業能力標準很不相適應,因此我院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創新教學方法手段,基于工作過程、以任務為驅動、以實踐為導向開展項目化教學。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我們靈活運用了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實操訓練等多種教學方法。項目化教學能夠將一定的教學任務通過目標設定和任務分解,按流程組織開展實施。通過項目教學,我們來培養基礎理論扎實、職業定位明確、動手能力較強、綜合素質全面、崗位技能過硬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二、教學效果
(一)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
《財務會計》課程實施“課崗證”一體化教學模式后,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由原來的“逼我學”變為“我要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激發了,很多同學表示對會計職業又有了重新的審視和計劃。
(二)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
實踐性教學是訓練職業技能、培養職業能力、提高全面素質、實現高級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和手段?!敦攧諘嫛氛n程教學模式改革以后,我院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通過計算機網絡實訓平臺和手工實訓兩種實訓方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會計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
(三)學生考取初級會計資格的積極性提高
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得會計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社會對會計人才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會計人員知識更新速度更快,以適應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經營方式的變化,另一方面也為會計人員多渠道地獲取新知識提供了途徑。基于此,本文就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教育中社會初級會計人員培訓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改革創新談一些淺見。
關鍵詞 知識經濟 社會初級會計人員培訓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變革與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首要資本,知識經濟的特色就在于創新。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教育必須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進行通才教育,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的日益普及,使會計人員對現實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適應性較差。當前為企業管理提供服務的會計及其模式,有些內容已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展的需要。我國會計教育體系中,會計學歷教育、會計繼續教育以及會計職稱、資格等考試培訓構成了會計教育的主要內容。隨著知識經濟逐步滲入經濟生活,培養會計人才要結合我國社會實際和未來的需要,未來會計的發展與創新應從初級會計基礎教育抓起,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繼續教育則應使會計人員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方法。這里就重點闡述對社會初級會計人員的培訓及繼續教育的變革創新的思考。
一、社會初級會計人員培訓的應試教育弊端及改革創新的思路
我國現行的會計教育中對初級會計人員培養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學校的會計學歷教育,二是社會職業培訓機構對社會人員的會計培訓。但不管是哪個途徑,我國《會計法》都明確規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所以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課程就成了培訓初級會計人員的必修課程。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課程包括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初級會計電算化或珠算五級,前兩門是筆試理論考試,后兩門是實務操作考試,從考核結構來看,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確實是考試的最優結構,然而就在這種最優結構考試后,很多通過考試并取得會計證的人員對現實的會計工作無從入手,根本不能運用考試課程中所學的內容來勝任會計職務。這是為什么呢?歸根到底,這就是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首先,兩門理論考試課程的內容主要是理論基礎概念知識及法律條文,雖然包括實務知識,但卻限于紙上談兵,為了通過考試,不管是培訓教師和還是應試學生都只會注重考試內容的講述和學習,而不會花時間進行會計實務操作的訓練。其次,初入門的應試學生僅靠對這幾門課程的學習,內容范圍非常有限,尤其是對非會計專業的社會人員,根本不能對會計工作有詳細的認識,即使通過考試也只停留在對會計入門概念的理解上,無法進行實際的會計工作。所以切實改變目前應試教育對人才的束縛,轉向素質教育,培養優秀會計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也是會計教育改革和創新的方向。
1、對初級會計人員的培養層次主要是培養實用型人才,會記賬、算賬、報賬,滿足社會和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對初入門的會計人員除了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內容外,還應增加手工會計實務操作和電算化會計操作相結合的考核,加強對初級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業務實操知識的培養和提高。更新培訓內容,完善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結構體系,豐富相關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向網絡化、管理型發展,掌握必要的網絡和應用軟件知識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人員的必然要求。
2、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在教學中,教師可將有關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去感知、認識和交流信息。采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開放式的教學,使學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識,豐富和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建立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問題,讓學生上網查找資料解決,逐步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探究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所學的知識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使學生獲得能夠受益終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
3、針對社會初學會計的人員,應將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相互補充,以加強學生的職業經驗的訓練??梢栽O計模擬現場業務范例,購置供實習使用的各種憑證、賬簿、報表、操作臺等,讓學生親自操作,按會計工作程序進行綜合訓練。還可以在學生中分組,分別循環扮演會計部門中的不同角色,以滿足學生對不同崗位職責的認識和掌握。在會計實驗室里模仿從多媒體教室里學到的會計案例知識,進行會計核算模擬實習,以此驗證從案例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從而增強了動手能力,加深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
二、會計繼續教育的變革和創新
在我國,會計繼續教育是會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財政部發了明確的規定。會計繼續教育是對正在從事會計工作和已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以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為目標,以及為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而進行的再教育、再培訓。我國現在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去參加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自己,而是為了財政局年審會計證的需要才參加繼續教育的,面對知識經濟對會計教育的影響,不僅要在會計學歷教育上進行變革和創新,而且還要在會計繼續教育上進行變革和創新,要求會計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1、樹立會計人員終身繼續教育理念,增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積極性。在知識經濟經濟時代,人才的競爭非常重要,大力宣傳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競爭意識,使廣大財會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都積極支持、關心、投入會計繼續教育的活動中。會計人員接受繼續教育,不僅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實際需要,更是適應社會形勢及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樹立起學無止境、終身學習的理念,使“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我必學”,增強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做到自覺主動學習、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步伐、適應工作需要。
2、及時更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實效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應堅持聯系實際、講求實效和學以致用,將重點內容放在會計人員急需的會計理論與業務知識更新、會計法規條例變更修訂、技能訓練補充、會計職業道德等方面。在具體繼續教育的內容選擇上,還要充分考慮會計的具體工作差異、根據會計專業技術資料(職稱)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級別,按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層次性和差異性來劃分。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會計人員應設定不同的繼續教育內容,使每位會計人員都能從培訓中真正受益。
3、創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方式,徹底改變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形式化。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培訓學習,應以自學為主,培訓為輔;以專門培訓為主,其他學習形式為輔。既可運用傳統的課堂講授、錄像、講座等方法,也可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網絡教育、網絡查詢、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方式,還可以進行實地演練。在教學方法上,要針對在職人員的特點,盡可能采取操作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教學形式,增強內容的可聽性、教學的互動性,提高培訓效果和質量。在培訓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咨詢,解決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會計服務水平。
關鍵詞知識經濟社會初級會計人員培訓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變革與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首要資本,知識經濟的特色就在于創新。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教育必須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進行通才教育,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的日益普及,使會計人員對現實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適應性較差。當前為企業管理提供服務的會計及其模式,有些內容已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展的需要。我國會計教育體系中,會計學歷教育、會計繼續教育以及會計職稱、資格等考試培訓構成了會計教育的主要內容。隨著知識經濟逐步滲入經濟生活,培養會計人才要結合我國社會實際和未來的需要,未來會計的發展與創新應從初級會計基礎教育抓起,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繼續教育則應使會計人員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方法。這里就重點闡述對社會初級會計人員的培訓及繼續教育的變革創新的思考。
一、社會初級會計人員培訓的應試教育弊端及改革創新的思路
我國現行的會計教育中對初級會計人員培養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學校的會計學歷教育,二是社會職業培訓機構對社會人員的會計培訓。但不管是哪個途徑,我國《會計法》都明確規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所以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課程就成了培訓初級會計人員的必修課程。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課程包括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初級會計電算化或珠算五級,前兩門是筆試理論考試,后兩門是實務操作考試,從考核結構來看,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確實是考試的最優結構,然而就在這種最優結構考試后,很多通過考試并取得會計證的人員對現實的會計工作無從入手,根本不能運用考試課程中所學的內容來勝任會計職務。這是為什么呢?歸根到底,這就是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首先,兩門理論考試課程的內容主要是理論基礎概念知識及法律條文,雖然包括實務知識,但卻限于紙上談兵,為了通過考試,不管是培訓教師和還是應試學生都只會注重考試內容的講述和學習,而不會花時間進行會計實務操作的訓練。其次,初入門的應試學生僅靠對這幾門課程的學習,內容范圍非常有限,尤其是對非會計專業的社會人員,根本不能對會計工作有詳細的認識,即使通過考試也只停留在對會計入門概念的理解上,無法進行實際的會計工作。所以切實改變目前應試教育對人才的束縛,轉向素質教育,培養優秀會計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也是會計教育改革和創新的方向。
1、對初級會計人員的培養層次主要是培養實用型人才,會記賬、算賬、報賬,滿足社會和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對初入門的會計人員除了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內容外,還應增加手工會計實務操作和電算化會計操作相結合的考核,加強對初級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業務實操知識的培養和提高。更新培訓內容,完善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結構體系,豐富相關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向網絡化、管理型發展,掌握必要的網絡和應用軟件知識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人員的必然要求。
2、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在教學中,教師可將有關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去感知、認識和交流信息。采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開放式的教學,使學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識,豐富和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建立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問題,讓學生上網查找資料解決,逐步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探究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所學的知識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使學生獲得能夠受益終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
3、針對社會初學會計的人員,應將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相互補充,以加強學生的職業經驗的訓練??梢栽O計模擬現場業務范例,購置供實習使用的各種憑證、賬簿、報表、操作臺等,讓學生親自操作,按會計工作程序進行綜合訓練。還可以在學生中分組,分別循環扮演會計部門中的不同角色,以滿足學生對不同崗位職責的認識和掌握。在會計實驗室里模仿從多媒體教室里學到的會計案例知識,進行會計核算模擬實習,以此驗證從案例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從而增強了動手能力,加深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
二、會計繼續教育的變革和創新
在我國,會計繼續教育是會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財政部發了明確的規定。會計繼續教育是對正在從事會計工作和已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以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為目標,以及為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而進行的再教育、再培訓。我國現在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去參加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自己,而是為了財政局年審會計證的需要才參加繼續教育的,面對知識經濟對會計教育的影響,不僅要在會計學歷教育上進行變革和創新,而且還要在會計繼續教育上進行變革和創新,要求會計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1、樹立會計人員終身繼續教育理念,增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積極性。在知識經濟經濟時代,人才的競爭非常重要,大力宣傳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競爭意識,使廣大財會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都積極支持、關心、投入會計繼續教育的活動中。會計人員接受繼續教育,不僅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實際需要,更是適應社會形勢及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樹立起學無止境、終身學習的理念,使“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我必學”,增強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做到自覺主動學習、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步伐、適應工作需要。
2、及時更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實效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應堅持聯系實際、講求實效和學以致用,將重點內容放在會計人員急需的會計理論與業務知識更新、會計法規條例變更修訂、技能訓練補充、會計職業道德等方面。在具體繼續教育的內容選擇上,還要充分考慮會計的具體工作差異、根據會計專業技術資料(職稱)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級別,按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層次性和差異性來劃分。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會計人員應設定不同的繼續教育內容,使每位會計人員都能從培訓中真正受益。
3、創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方式,徹底改變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形式化。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培訓學習,應以自學為主,培訓為輔;以專門培訓為主,其他學習形式為輔。既可運用傳統的課堂講授、錄像、講座等方法,也可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網絡教育、網絡查詢、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方式,還可以進行實地演練。在教學方法上,要針對在職人員的特點,盡可能采取操作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教學形式,增強內容的可聽性、教學的互動性,提高培訓效果和質量。在培訓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咨詢,解決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會計服務水平。
關鍵詞: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會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23198(2013)13013802
會計行業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明文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而我國高職教育的辦學定位強調并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為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能否在畢業后順利找到會計崗位工作,首要條件必須在校期間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然而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3號)規定第十條和第十一條規定,2013年7月1日起會計從業資格各考試科目在全國范圍內均實行無紙化考試,題庫由財政部統一組織建設,三科連考且應當一次性通過的考試模式帶給廣大考生很大的沖擊與難題。肇慶市財政局率先在2013年4月份第一次實行新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模式。根據統計考證通過率比較低,考生普遍反映考試題量大時間不夠,考試范圍廣,考試難度大。因此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作為培養會計人才的搖籃,面對新考試模式會計教師應該研究其變化情況,進而積極探索適合的會計教學模式。
1 新考試模式下的變化情況
1.1 考試模式的兩次變革
近幾年隨著國務院財政部門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中對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政策的修訂及頒布實施,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03年1月1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模式發生了兩次變革,《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兩門考試科目由以往的有紙化考試模式—2010年起兩門考試科目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采用無紙化考試模式—2013年7月1日起三門考試科目在全國范圍內均實行無紙化考試,三科連考且應當一次性通過的考試模式。這種新考試模式不僅采用隨機抽題,而且三科連考且應當一次性通過,難度大大增加。
1.2 考試內容的變化
以往《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采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的第三版教材,《初級會計電化》采用的軟件版本是“會計電算化通用教學軟件10.0”?,F在改為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廣東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系列書籍,共四本:《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內附考試環境演示光盤)以及《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習題集》??荚嚱滩牡淖兓鹂荚噧热莸淖兓鹤兓畲蟮氖恰敦斀浄ㄒ幣c會計職業道德》,新增考點比較多,增加了“現金管理”、“主要稅種”、“第四章財政法律制度”等考點;《初級會計電算化》改用新軟件版本“用友暢捷通T3”。
1.3 考試題型的變化
與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相比,《會計基礎》考試題型未變,依舊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但各大題的分值變化較大,前面三道客觀題由以前的45分增加為80分,計算分析題由55分調整為20分,這種考法考生復習的側重點應該適當調整?!敦斀浄ㄒ幣c會計職業道德》的題型增加了案例分析題(不定項選擇題),這種考法雖然增加了難度,卻能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冻跫墪嬰娝慊返念}型變革最大,以前考試題型是先考操作題,操作題60分以上才可以考理論題,操作題和理論題同時達60分以上方為合格。現在是理論題和操作題同在一份考卷,考試順序先做理論題(40分)再做操作題(60分),兩部分合計算分,此考法注重實操技能。
1.4 考試題量與考試時長對比分析
《會計基礎》和《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題量合計為70小題,《初級會計電算化》理論題40小題,操作題15題。而每科考試時長均為60分鐘,三科連考合計180分鐘,中途不設置休息時間。考試題量與考試時長對比分析可知題量大而考試時間緊迫,所以導致很多學生考后抱怨不夠時間完成題目。
2 新考試模式下的會計教學改革
2.1 調整課程設置與教學進程
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當考慮,配合學生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提高考試通過率。結合目前無紙化考試變化情況,高職會計專業應該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會計基礎》(每周6節課),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時,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由于本課程新增考點比較多,課時安排由每周2節調為每周3節?!稌嬰娝慊凡粌H是考證科目,而且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核心課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如果在校期間過分看重考證而忽略了專業綜合技能的提高,滿足不了職業技能的需求,因此為了協調好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技能之間關系,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應該使用“雙教材雙學期”上課,在大一第二學期學習《初級會計電算化T3版》(每周2或3節課),這樣可以及時趕上當年6月份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二第二學期學習《會計信息系統實驗教程-用友ERP-U8.72版》(每周4節課),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提高會計電算化操作技能,不僅可以爭取在大三第一學期獲得全國信息化工程師ERP應用資格證書,而且方便學院選拔優秀人才去參加全國大學生用友杯比賽。除此之外,每學期可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開設會計上崗證選修課,進一步提高考證通過率。
2.2 建立有效的考核體系
依照國家職業分類標準及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關職業證書的要求,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應該根據自身生源的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教學考核體系。對于生源質量比較好的高職院校,可以采用嚴格的考核制度,推行“雙證書”制度,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獲得學歷證書而且在職業資格證書上起碼要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順利畢業。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視,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對于生源較差的高職院校可以建立激勵的考核制度,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與課程考核接軌,直接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成績作為課程考核的成績;或者對于部分成大學生在中職學校已經獲得了會計從業資格證,可以免休相關課程,把精力放在沖刺全國初級會計師考試上。而對于普通高職學生,如果在大一第二學期順利通過了考證,可以免考《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與《初級會計電算化》兩門科目,并且期末考試成績為100分,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學生可以優先獲得獎學金的資格。這種激勵的考核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斗志,激發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學習動力。
2.3 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1)緊扣考試大綱制作優質的課件。任課教師做到心中有大綱,緊扣考試大綱進行精心備課,制作優質實用的課件,方便采用多媒體教學。其中制作實用而又精美的課件適用于《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兩門課程的教學。以《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為例,教材整本書都是文字,枯躁乏味,倘若教師采用以往“黑板+教材”傳統模式,迅速劃完重點然后完事,學生不僅記不住該記的知識點,而且會增加學生厭學的情緒,為了激發學生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師應該精心制作課件,課件內容做到以考試大綱為主線,重點突出,課堂練習具有針對性典型性,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演示課件可以做到精講多練、加快課堂節奏,提高學生訓練的速度和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2)巧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運用得恰當,不僅增強課程內容的生動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稌嫽A》是入門課程,是學好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擔任該課程的科任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興趣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引路人。在課堂教學在避免滿堂灌理論知識,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運用生動鮮活的實例去由淺入深講解抽象的專業術語,講完建賬—憑證填制—賬簿登記—期末處理—財務會計報告每一個知識點后,可以進行仿真模擬實訓,通過實訓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純理論教學的枯燥乏味,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的鞏固。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中要注重與考試大綱相聯系的知識點講解透徹,多聯系生活實例去講解重點知識,運用“對比式”“遷移”方法去找出類似知識的異同點,為準確答題做好鋪墊,精做習題以鞏固課本知識。在《初級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采用理論夠用為度,重在實操。由于《初級會計電算化T3版》教材缺少實驗操作指導,教師在演示操作步驟時節奏不能太快,提醒學生要對關鍵步驟做好筆記,多練多思考。另外,課堂教學并不只要求學生聽懂所講知識,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當學生懂得了如何去學習,才能適應三科連考的無紙化考試模式,在考試中做到靈活應變,獲取好成績。
(3)以賽促學。
在教學過程中,圍繞無紙化考試的考試大綱內容組織有針對性的會計基礎知識大獎賽、會計基本技能大獎賽等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加深學生對會計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以賽促訓,以訓強技,最終能讓學生理論知識與操作訓練全面提高,為順利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做好充分準備。
2.4 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考試資源
面對學生在備考中的盲目性,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考試資源。優質的考試資源包括從市場擇優購買實用的考試資料和在網上建立習題、試題數據庫,自動生成電子試卷,學生可以在線進行自我練習和測試的方法。但要建立這樣的試題題庫,需要投入相應的設備、技術支持以及會計系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應該有效積累相關教學資源,在廣泛涉取知識的基礎上,提煉出知識的精華展示給學生。學??上葟臅嫃臉I資格考證課程開始著手建立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題庫,參照考試題型、各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將要求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涵蓋在題庫中,通過練習讓學生對知識點各個擊破。網上測試平臺的建立不僅能很好地與會計從業無紙化考試接軌,而且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