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38:59
序論:在您撰寫課程建設的思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近幾年來,社會在線教育飛速發展,網絡視頻公開課已非常豐富,如網易公開課、新浪公開課、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等等。在線課程涵蓋了文學、數學、歷史等領域,有使用技能課程、學科概論課程,還有貼近生活實際的課程,各類課程一應俱全、琳瑯滿目,而且這些課程都是免費的。基礎教育階段,隨著翻轉課堂的深入推進與應用,網上的微課資源也火了起來,由中小學一線教師制作的海量微課資源已經成課堂教學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創新課程?!盎ヂ摼W+”時代,教育素材、專題資源、課程資源已非常豐富,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基于統整的視野,構建中小學生、教師的個性化學習課程,是“互聯網+”給課程創生帶來的良好機遇。
“互聯網+”時代,教師、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發生根本轉變,移動學習時代已經到來,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終端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這不僅僅是學習手段的變化,而且是學習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直面新常態,課程建設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另一方面需要迎合新型學習方式?;谫Y源統整的視野,巧妙地運用思維碼圖進行課程建設,探索課程建設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開啟一種全新的課程重構模式。
認識思維碼圖
思維碼圖是在思維導圖框架結構的基礎上,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包含內容鏈接信息的二維碼等建立鏈接。思維碼圖具有思維導圖的全局性、色彩和網狀結構等特征。此外,思維碼圖包含的信息要遠遠大于思維導圖。思維碼圖以包含了主題的文本、音頻、視頻等內容信息的二維碼作為節點信息,是信息時代思維導圖的新發展。思維碼圖可以借助手持終端等設備進行閱讀、學習,是“互聯網+”時代一種新型的具有系統性、可視化的知識聯結工具。
用思維碼圖構建個性化課程
課程開發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課程內容的制作,特別是視頻的錄制,耗時耗力。面對大量的網絡視頻資源,何不為我所用,進行重組,開發出滿足個性需求的課程?思維碼圖可以作為一種充分運用現有網絡資源進行課程構建的工具,用思維碼圖構建課程,是一種高效、快捷的課程建設思路。
用思維碼圖構建課程,首先需要做好課程設計工作,即要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進行設計。其次,要做好課程內容的聯結,即根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的設計,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搭建課程具體內容。這個環節需要對網絡上優秀資源進行搜集、整理、分類,是思維碼圖課程建設的主要環節。最后,是構建課程思維碼圖,以思維碼圖完整呈現課程。
1. 課程結構與內容的設計
課程結構設計,就是按照傳統的課程分章節進行內容組織設計,或者以知識點的方式選擇并行、遞進等模式進行內容組織設計,以形成課程的“知識地圖”。
課程內容設計包括課程介紹、視頻課件、授課講義、題庫、試題、教學參考資料等內容的設計。
課程結構與內容設計階段還需對課程的實施、學習評價等方面進行設計。
2. 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聯結
根據課程內容設計,搜集并整理現有網絡資源,并做好與課程內容大綱的鏈接,生成鏈接二維碼,建立課程內容與二維碼的對應關系。做好課程實施中的互動、課程考核中的題庫等內容的選擇與鏈接等。
課程內容的準備是優秀教學資源搜集與篩選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課程內容的準備需要對課程視頻、課件、軟件、游戲、問題、參考資料、拓展資料等一同進行準備,課程內容的準備應保證課程資料基本具有完備性與系統性。
3. 思維碼圖課程的呈現
選擇思維導圖創建工作內容,從而創建思維碼圖,將課程名稱、章節、知識點及內容鏈接的二維碼插入到對應的結點分支,完成思維碼圖課程。
思維碼圖課程可以以傳統的紙質方式呈現,也可以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思維碼圖課程制作完成后,需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完整性測試、正確性測試及版權測試。課程的系統性可以通過查看課程的思維碼圖進行查驗,課程內容的正確性通過手持終端掃描課程內容對應的二維碼,打開鏈接進行測試。
課程建設中,課程內容的開發是最費時費力的環節。網絡課程學習中,課程內容的獲取往往有偶然性、不系統性、零碎性等弊端。用思維碼圖構建課程是現有資源的二次利用,是現有優秀資源的結構化重組,是一種可視化的課程建設方式。課程建設者只需進行課程的規劃與設計,通過盤活資源的方式實現課程“靈感”,省去了課程建設者大量的精力、時間,使現有網絡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得到有效共享,符合課程學習移動化、泛在化的教育趨勢。
用思維碼圖構建課程的優勢
思維碼圖構建課程體現了簡約、開放、共享、互贏的互聯網思維,這種課程具有課程可視化、全課程聯結、移動學習等優勢。
1. 思維碼圖可視化地呈現了課程結構
思維碼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課程大綱與課程內容的相互隸屬關系用層級圖表現出來,實現了課程大綱與課程內容二維碼的鏈接。以圖像方式呈現課程,實現了課程結構的可視化,符合左右腦并用的學習規律,助力學習者對課程的理解,提升了課程的學習效率。
2. 思維碼圖實現了全課程的聯結
思維碼圖可以快捷地建立個性化的課程。課程建設者只需對課程進行科學設計,課程資源采用“拿來主義”的方式,較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一門課程的建設。另外,思維碼圖還具有思維導圖的節點無限延伸的特征,可以方便地實現全課程的聯結,即可以通過一張思維碼圖將各類課程統整起來,實現STEAM課程等全科課程視圖。全課程的聯結構建了課程地圖,為課程學習提供了便捷,學習者可以進行課程的系統學習,也可以在統整課程中進行選擇性學習。
3. 思維碼圖為泛在學習提供了結構化的課程資源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基于手機等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讓學習無處不在,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都可以進行學習。移動學習具有碎片化的特征,這種快餐式的學習很有可能出現重復學習、學習內容缺乏系統性等問題。思維碼圖課程以其結構化、內容豐富等特征,為學習者提供了可隨時獲取的文字、音頻、視頻等課程資源,為高效、快捷的泛在學習提供了資源保障。
思維碼圖是一種課程創生的方式,實踐證明,運用思維碼圖進行學習,學習將變得非常便捷,學習者僅需打開手機,即可學習所需課程。匯聚的課程資源、高質量的課程內容、高度自主的選擇學習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
“互聯網+”時代需要用創新思維進行課程重構,思維碼圖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技術,而且是一種思維的方式,讓人們從舊的、單一的、低效的課程建設中解放出來,實現課程高效的建設。
1新時期開放教育的內涵
國家開放大學于2012年正式掛牌成立,省級開放大學也相繼掛牌并正式招生辦學,這標志著中國現代遠程教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F代遠程開放教育是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是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參與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電視大學經過30多年的遠程教育辦學實踐,綜合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整合共享社會優質資源,摸索出一整套師生相對分離、教學資源高度共享、教學質量可靠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對于開放教育的認識,普遍認為包含以下幾種含義:①以學習者的學習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學校和教學為中心,所有的“教”都是為了“學”而服務;②師生相對分離,教和學的過程打破時空限制;③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海量開放,學生可以隨時通過互聯網和其他手段獲得教學資源。同時,學習對象也是開放的。只要年滿18周歲的公民,具備一定的文化和專業基礎知識,均可以申請入學,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高度的自,可以隨意地選定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學習進度,采用隨意的學習媒體,甚至同老師面授輔導的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
2微課程適用于開放教育的主要特征
南京師范大學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拔⒄n”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以最佳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用流媒體的形式,以簡短的時間,組成一個既微型又完整的教學活動。因此,在微課的設計和制作中,關鍵的是不能總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而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學過程的設計。[2]對于開放教育來說,微課程主要有以下適應特征:
2.1時間短,內容精
“微課”之所以“微”,是因為它的時長為5~8分鐘左右,一般不超過10分鐘。而傳統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一般要40或45分鐘。從這個層面上說,“微課”只是傳統課堂的“課例片段”或“微課例”。相對于內容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則喜歡把問題聚集,突出主題,目標相對單一,“微課”主要是為了針對學科中的一個基本的小知識點而展開教學,展示的僅僅是傳統教學過程中的某個主題、教學環節。因此,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較多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也被稱為“微課堂”。
2.2教學設計“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
“微課”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結構相對完整。它就像一個案例教學視頻一樣,經過完整的教案設計、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以及媒體優化組合應用,甚至師生交互所用的設問情境都預先設計,吸引學習者進入主題的學習情境。就開放教育而言,微課程作為教師課后輔導學生的重要輔助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教育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簡單地利用手機流量或普通的寬帶就可以下載微課資源,做到“隨時、隨地”學習。
2.3資源容量較小,傳播便捷
“微課”的另一個微就是指它所占的空間容量,一般情況下,微課占幾十兆左右的空間,在格式上也是常見的網絡在線播放rm,wmv,flv等流媒體格式。課程后,便于師生流暢地在線觀看,也可根據自身需求下載保存到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終端設備上,以備隨時之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可以通過網上視頻、手機傳播、微博等和傳播,便于展開學生間的協作學習。
2.4創作簡單
正因為課程內容的微小,很多只懂專業而對系統教學工作不熟悉的人也可以加入到制作隊伍中來。這些人往往對具體的某個知識點或專業技能很熟悉,卻沒有系統地講過課,在這種具體微小的教學目標面前,他們便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歷和多年工作經驗把知識點完整有序地展示出來便基本實現目標。其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碼設備的操作基本上人人熟悉,不再需要請專業高手來幫忙操作設備。
3結語
關鍵詞:動畫專業;課程建設;高校;專業課程;建設;新思路
一、高職動畫專業的課程建設
(一)按動畫制作流程的順序來安排課程體系
按照動畫制作流程的順序來安排課程體系,這個應該是我們影視動畫專業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以前我們的課程體系,有點盲目的跟從本科院校的課程安排,在課程體系方面基本上還是參照原來藝術類和設計類、計算機圖形圖像和計算機軟件應用等的課程體系,這些課程體系完全不能適合我們學校的具體情況。為此我們就思考能不能走適應市場需要,適合商業動畫制作崗位的教學之路。
根據動畫制作流程的順序,我們設置課程為:動畫劇本――動畫造型設計――動畫運動規律(里面包含表情、口型、動物、植物的運動等)――動畫場景創作――工業設計(動畫道具)――畫面分鏡頭――制作軟件(做動畫所需要的軟件,比如:FLASH、3DS MAX等)――后期制作。
(二)根據教學原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安排課程體系
作為動畫專業的學生來說,絕大部分在進入這個專業學習的時候,并不是很了解這個專業,到底學什么?怎么學?學完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等等。
我們安排的專業課程第一課就是專業認識。讓學生全面了解動畫專業到底是什么,我對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向,我們要學什么課程和什么軟件等,以及學習動畫的方法等。這樣讓學生對專業有個大體的認識了。然后再進入專業課的學習:動畫概論――動畫片賞析――動畫劇本――影視語言――動畫制作――動畫設計――動畫創作。
軟件的學習,我們也是按照由淺入深來安排的:平面軟件――二維動畫軟件――三維動畫軟件――后期合成軟件――后期特效軟件。特別是三維軟件,我們也有比較詳細的分類進階:三維基礎――三維制作――三維場景――三維角色――三維高級語言及動畫――三維插件――利用三維軟件進行動畫創作。
作為平面軟件,我們只是矢量圖軟件和位圖軟件一樣學會一個,這樣便于學生為3D做貼圖和后期,也能讓學生畢業后能找到平面設計方面的工作。二維動畫我們主要學FLASH這個軟件,這個軟件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容易入門,所以就重點放在利用這個軟件進行電腦二維動畫創作方面了。三維軟件,我們主要學3DS MAX這個軟件,從大一就開始學,一直到大三,其主要目的是學會、學精。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我們才安排MAYA的學習。
(三)強調課程的聯系性和獨立性
我們在設置教學計劃的時候,就計劃要讓每一門課程都是相互聯系,而又是獨立的,從上面可以看出我們在設置課程的時候,每門課程和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性非常緊密的,從市場需求來看,我們的每一門課程體系,又要符合企業對不同人才的需求崗位。比如非線編課程,我們除了學會用非線編做動畫剪輯外,還要學會電視臺的后期剪輯,和一些必要的非線編軟件,這樣學生以后可以到電視臺找到編輯方面的職位。從動畫公司的崗位來看,我們的每一門課程,要符合動畫公司崗位的要求,比如,動畫造型設計這門課程,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要能達到動公司原畫崗位的要求,再比如動畫劇本這門課程,通過學習學生要達到能獨立創作改編動畫劇本的能力,還要能勝任編劇這門職位。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是否達標,我們也是按照動畫公司該崗位的要求來考核學生。這就是我們所強調的課程聯系與獨立,是為了更好的保障學生就業問題,從藝術培養角度看,也能讓學生對自己喜愛的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四)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
作為藝術專業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力,而每個學生的藝術追求和發展方向及特長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還要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為他們設置個人的培養計劃。這個也是我們課程設置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我們在專業選修課中,安排了很多方向的課程,適合發展方向不同的學生在導師的引導下進行個性化的選課,與個性化的培養。
二、從動畫專業的課程建設看高校專業課程建設的新思路
(一)拓寬專業口徑,精煉專業內容
淡化專業界限,實行專業交叉與整合,我們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一方面對原有專業進行梳理,拓寬專業口徑,精煉專業內容,整合優化現有專業,增強專業的適應性。另一方面,積極發現市場熱點,實行專業間的交叉,積極創建新專業。
(二)建立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復合型的人才知識結構是新世紀的需求,在制定教學計劃中應充分體現這個需求。教學計劃是辦學思想、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也是構建人才知識結構的平臺,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中應該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按照拓寬基礎、整合課程、加強系統性、注重專業融合的原則設計教學計劃,使教學計劃突出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形成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首先要形成較寬的課程平臺。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程各占一定比例,使學生能夠在較寬的課程面上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其次是專業課程設置應強調系統性、互通性,強調專業之間的融合滲透,便于學生在全面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相鄰專業知識。第三是加大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比例,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
(三)增強課程的系統性
專業加強了主干課程建設,設立了以主干課程為主的課程環節,每個課程環節之間相互聯系,形成完整的課程鏈條,完成知識的系統培養。在課程環節的組成上以《動畫項目綜合實訓》課程為中心,若干基礎課程、理論課程、技能課程、實踐課程為輔助,形成以一個主干知識點作統帥,其它知識點作支撐的課程模式。
(四)加強實踐課程學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校內建立多個實驗室,以計算機實踐和各種專業技能實踐為主,采用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并行設置的方式,使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成為教學的兩條線,力求互相交融,相互印證,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去。
(五)在課程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實踐性
我們在課程教學目標上實行低年級課程以開發思維為主,教學內容開放活躍、跳躍度大,重在學習設計思維方法和創新知識和能力,在高年級課程則以科學性和市場結合為主,強調理論聯系實踐。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推拿學;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0-0252-02
2015年騰訊微信大數據顯示,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其中企業職員、自由職業者、學生、事業單位員工這四類占據了80%的用戶,公眾號作為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近80%的用戶都關注了微信公眾號,其中13.7%用于學習知識。顯然,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借助移動終端開展微型課程學習將有望成為數字化教育不可或缺的補充模式。其中,微信公眾平臺通過訂閱號的方式,幫助組織或個人創建移動平臺,可以實現教學方法的整合,教學內容的編輯、等,以及基于知識內容的雙向交互功能。在這種新的移動學習的方式下,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更有利于學習目標的實現。然而,移動微型學習不僅包括資源內容的傳輸,也是融合教學模式、協作活動、移動交互和支持服務等要素的完整的學習過程。因此,如何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課程建設,使之有效地應用于移動微型學習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1-2]。
《推拿學》是中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課程。對于實踐、動手能力的要求在推拿學教學過程中尤為突出,圍繞本門課程的教學改革由來已久,但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將對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推拿學》課程建設提出新的思路,并探討其可行性。
一、研究現狀分析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2012年3月,微信注冊用戶過一億。用戶主要是一線城市的年輕人。鄭曉娜[3]調訟允荊84.7%的大學生都在使用微信,在微信用途的調查中,32.8%的大學生想了解學習方面的信息,80%以上的學生會在無聊時翻閱微信。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在2012年8月18日針對企業、媒體、明星等團體用戶推出的一項微信用戶訂閱服務,與微信一脈相承。目前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用戶可以享受到二維碼訂閱、消息推送、品牌傳播等個性化服務。自其誕生至今短短幾個月時間,微信公眾平臺異常火熱,微信公眾平臺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術語,而是一個蘊含著文化傳播、人際交往、社會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種復雜語義的時代命題。[4]
另一方面,《推拿學》作為主干課程,也是中醫院校比較受歡迎的課程,選擇學習的學生比較多,但目前教學手段仍然較單一,僅僅以書本教學及課堂教學為主,并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吳云川[5]等調查顯示:于推拿學課程使用網絡課程教學方式,大部分學生能夠接受;《推拿學》網絡課程的開設最大好處的排列次序是:學習時間靈活、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方式靈活、學習內容更容易掌握、便于和教師交流;大部分學生認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而在國內尚無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課程,各中醫院校推拿學精品課程的學習網站建設強調的是課程資源的展示和資源共享,并不能真正實現網絡課程教學的形式和目標。因此,筆者提出了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推拿學》課程建設的新思路。
二、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推拿學》課程建設思路
微信下的公眾平臺功能可以以推拿學教研室為單位申請一個訂閱號。在微信的體系下,這個公共號就代表了學校相關課程的授課機構,可以通過公共號向所有關注公共號的用戶圖片、文字、視頻、圖文等信息,也可以通過公共號自動回復功能中的關鍵字設置回答用戶的一些提問,實現自動解答用戶問題的功能[6-8]。針對推拿學這門課的學生建立以班為單位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分組,將上課內容的PPT或者數字化板書,結合微信的視頻推送功能,選擇較好的操作視頻,制作成訂閱號推送文章,以圖文信息的形式發送給相應班級;也可以針對具體學生發送作業、提交通知等。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更多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及培養學生的自助學習能力。利用微信訂閱號的自動回復功能,可以解決學生提出的基礎性的問題,大大減少了教師在實踐課程中花費精力去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公眾平臺的自動回復功能實現了對學生基礎性的問題的智能化解答,將解答任務完全交由智能手機上的微信系統來完成,使教師從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也可設計翻轉課堂的形式,根據翻轉課堂的理論把教學環節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環節,在課前將上課內容推送給學生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過程,課中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促進知識的吸收,課后環節主要是通過一對一回答以及投票功能等進行測試和評價,進一步鞏固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9]。另外,利用微信的投票功能以及后臺數據統計功能,可進行問題的設置,以及教學結果的形成性評價等。
三、研究展望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互聯網+教育也是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的方向,近年來我國各級個了教育部門和學校加大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和實施力度,例如網絡課程、微課、慕課的推廣應用等,以移動學習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應運而生順應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通過借鑒國內外移動學習經驗和設計,促進老師角色的轉變,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一方面引導學生的開放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引導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開拓學生思維的工作中。
將微信訂閱號運用于課程建設中,是新穎的移動學習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項目,具有操作便捷、推送精準、內容豐富的特點,在課程建設中也有較大的教育潛力:隨時隨地分享,有利于知識的碎片化記憶,信息化時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移動客戶端進行學習,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單個知識點的記憶;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學生思維,鼓勵學生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獲取相關學科前沿的研究熱點;加強溝通,通過一對一對話功能,與學生的溝通不再受到上課時間和學校的限制,更有利于師生交流;推送課程內容,打造課程品牌,定期為每一屆的相關專業學生進行該課程的推送,將訂閱號的影響力擴大,打造精品課程。根據上述內容,我們認為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推拿學》課程建設思路是可行的,下一步,將把該思路應用于實踐。相信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探索出更豐富的經驗,同時提出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山峰.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微型學習實證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01):97-104.
[2]房敏.推拿學課程實施“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模式的探索[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02):10-11.
[3]鄭曉娜.大學生微信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全國208所高校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2014,(02):83-86.
[4]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04):78-81.
[5]吳云川,金宏柱,顧一煌.中醫院?!锻颇脤W》網絡課程的調查和構建對策研究――以南京中醫藥大學為例[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5):1230-1232.
[6]楊敏.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J].網絡思政,2012,(6):72-76.
[7]黃浩波,何衛華,葉青.微信及其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13,(1):62-64.
【論文摘要】隨著“金稅工程”的順利實施,稅收信息化的深入開展,稅收征管改革不斷推進,稅收征管制度流程和征管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增強稅收專業本科學生的稅收專業實踐能力,高校在進行稅收專業實驗課程稅收管理建設時,要以稅務部門現行的工作流程為導向進行實驗課程建設,并注重產學研合作,引入稅務信息化應用軟件,展現在稅務信息化背景下的稅收征管流程,提高學生的稅收專業實踐能力。
(一)《稅收管理》實驗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1.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落實到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的2009年《經濟藍皮書》預計,2008年年底將有100萬高校畢業生不能就業,而2009年又將有近611萬大學生面臨就業難問題,大學生普遍的專業實踐能力的欠缺成為就業的瓶頸。當前,對于財經類專業,尤其是財稅專業學生,畢業生的畢業實習的去向主要是財稅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但財稅部門是國家機關,很難接收學生進行實習;而企業招聘往往也是要求具備相關工作經驗和專業基本技能的要求,一般的實習生通常都被安排在非業務部門,根本接觸不到專業實際業務,所以,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落實到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
2.增強財稅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是一項重要而緊急的任務。教育部周濟部長在第二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指出: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源于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養成;各種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尤為重要。隨著“金稅工程”的順利實施,稅收信息化的深入開展,稅收征管改革不斷推進,稅收征管制度流程和征管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對高等財經類院校的財稅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進行教學改革,特別是實踐教學改革,增強財經類專業學生,尤其是財稅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成為一項重要而緊急的任務。
3.稅收管理實驗課程的開設是實現稅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內容。目前在開設稅收專業的財經院校中,稅收管理都是專業骨干課程。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是廣西唯一開設本科稅務專業的本科院校,稅收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是本科稅務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骨干課程,在本科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提出了稅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要求熟練掌握稅收征收管理知識、稅務、納稅籌劃等方面的知識和業務技能……”在專業培養要求中明確提出:要接受稅收征收管理、稽查、和籌劃等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稅收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在本科教學計劃中稅收管理理論課程是必修稅務專業方向主干課程,稅收管理模擬實習是必修的實踐課程。近幾年隨著金稅工程的建設,稅務信息化的發展,稅收管理業務流程進行了優化和完善,特別是防偽稅控系統,網上發票認證、網上申報等業務系統的的投入使用,稅收管理工作流程有了很大改變,如果在實踐教學環節,不能把稅收理論與稅務機關實際的工作流程相結合,就會造成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欠缺,所以,開設與稅務機關稅收業務流程相符合并與時俱進的專業實驗課程建設與完善勢在必行。
(二)課程建設目標與原則
1.課程建設目標。稅收管理獨立實驗課程應是一門與稅務專業主干理論課程稅收管理相配套的獨立實驗課程,內容涵蓋稅收管理主要流程,特別結合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的主要業務架構,如圖1,以稅收管理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建設。
按照金稅三期的建設要求,目前稅務機關使用的稅收征管系統都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規范要求開發的,國稅機關已采用統一的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版本,地稅機關統一的CTMX版本正在開發中,但業務流程已按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進行了完善與升級,所以實驗課程的設計將按照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版本的業務模塊布局,將實驗內容分為管理服務、征收監控、稅務稽查、稅務法制與稅務執行五大部分,每部分按稅務專業學生最需掌握的重點內容設計3~5個模實驗塊,每個實驗模塊的內容按重要性設l~6個實驗,每個實驗按業務流程、典型案例、學生實驗三個部分來編寫。學生實驗部分包含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內容等。課程建設力求達到以下改革效果:(1)真實、實用、有用。真實:稅收管理業務實驗流程設計真實,與現行的稅收管理業務流程保持一致;實用:實驗模塊設計實用,選擇稅收管理業務中最常用的業務設計實驗模塊,保證實驗內容的實用性;有用:實驗流程設計、實驗內容設計要確保學生進行實驗后掌握了相關的業務技能,提高專業業務水平,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2)綜合、整合、結合。綜合:實驗課程內容覆蓋主要的稅收管理業務,兼顧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兩種不同角色的業務流程;整合:實驗課程內容設計要與《稅收管理》理論課程內容相銜接,是理論的驗證、復現,便于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整合;結合:實驗課程內容設計要與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相結合,與現有的“防偽稅控實驗室”的設備與軟件相結合,對于防偽稅控業務、納稅申報業務實驗設計上機操作,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利用專業實驗室的實驗設備和環境。(3)直觀、易學、易教。直觀:實驗課程業務流程和操作流程要用流程圖設計,使學生可直觀地學習業務,自主按實驗指導流程進行自主實驗:易學:實驗課程的業務案例和實驗指導要通俗易懂,實驗目的、實驗步驟設計清晰易學,方便學生操作;易教:實驗課程教材、講義、課件編寫要符合本科實驗教學管理規范,內容全面而規范,方便教師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2.課程建設原則。課程建設不僅應滿足本科教學的需要,還要滿足培養大學生四種能力的需要,在建設時應遵循的原則:(1)實驗設計以稅收管理工作流程為導向,與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相結合,與最新的稅收管理信息化應用軟件相結合,反映最新的稅務應用軟件(如電子報稅、發票認證、防偽稅控)與CTMX的業務交互流程的應用方式及步驟。(2)以征稅人和納稅人兩種角色分別設計實驗角色。讓學生在實驗中分組分別扮演征稅人和納稅人兩種不同角色,真實互動地展現實際中稅收管理業務辦理流程。(3)實驗設計以學生自主實驗為主,教師組織指導為輔。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實驗起組織和指導作用,組織學生按實驗指導進行自主實驗,在實驗中掌握稅收管理實務的主要內容、步驟及操作技能。(4)以企業真實的財務數據為基礎編制實驗案例,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業務實驗素材,鍛煉學生的財稅知識綜合運用能力。(5)實驗業務流程保持與現行稅務機關規定同步,采集最新的稅收政策制度,反映征管改革成果。(6)實驗設計新穎,實驗指導全面,實驗數據真實。編制實驗力求與實際業務相符,覆蓋面全,重點突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稅收管理實驗課程建設思路
1.與企業合作,采用“產學研”合作模式,把稅務專業應用軟件引入校園實驗室。實驗教學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是否具備必須的實驗教學環境。在稅收專業實驗教學環境方面,應建設有包含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模擬教學系統、防偽稅控模擬教學系統和電子報稅模擬教學系統的稅收專業實驗室。如果沒有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MX模擬教學系統和稅收業務防偽稅控模擬教學系統、電子報稅系統,學生就無法掌握目前金稅工程建設中最核心的稅務應用軟件,無法了解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在當前以稅務信息化為背景下的稅收管理業務流程的真實操作,無法了解防偽稅控系統的建設原理和納稅人必須掌握的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增值稅防偽稅控認證系統、電子報稅的操作流程目前高校缺乏模擬稅收業務實驗教學軟件,不能滿足稅收專業實驗教學需要,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稅收征管信息系統(CTAIX)和防偽稅控系統是行業大型業務應用系統,并沒有針對高校的教學版。為了滿足稅收專業本科實驗教學需要,應積極探索高校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解決專業業務教學軟件不足的問題,把稅收專業必須學習的業務系統引進校園。
【關鍵詞】外貿單證;課程改革;工作過程導向
“外貿單證”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大部分高職高專、中職學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以及其他經管類專業都有開設。由于各種原因,課程建設水平參差不齊,暴露出一些共性的問題。
一、“外貿單證”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不合理
1.理論、實踐教學失衡
課程發展初期,受教育理念、實訓條件等制約,單證理論和實踐操作并沒有有機融合,實踐中往往是先教理論后開展實訓;如今重視實踐教學,部分院校尤其是中職學校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于強調實踐教學,對必要的理論進行壓縮甚至刪減,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常用的單證慣例和規則不重視。
2.重制單,輕流轉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外貿單證”課程都把教學重點放在單證的制作和審核上,對單證的傳遞和流轉涉及較少。究其原因,制單環節是靜態環節,在教學實施和課堂管理上較易落實;而單證的傳遞和流轉更多體現在過程中,教學中模擬過程較為困難,且難以有效控制和評價
3.過于模式化,缺少靈活應變
不同的貿易國別、貿易術語、結算方式所涉及的單據各不相同。大多數院校的單證教學內容比較模式化,信用證內容基本上像一個模子出來的,單據模板基本由教師提供,學生只要填內容就可以了。實際工作中,外貿單證種類繁多,用途各異,而外貿單證教學中卻往往將其模式化,并用多份合同或信用證反復強化訓練,無形中抑制了學生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4.課程結構比較陳舊
部分院校的課程結構比較陳舊,還是建立在以章節為構架的知識體系上,沒有向能力本位方向改革。很多院校在“工學結合”思想的指導下,對外貿單證課程做了項目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水平參差不齊。
5.重證書、輕能力
近年來高職院校都推行“雙證書制度”,即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在技能證書的選擇上,相對于報關員考試、報檢員考試較低的通過率,較多院校比較看好容易獲得的單證員證書。在實踐操作中,有些院校為了提高通過率,增加持證學生數量,在教學過程中,把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按照應試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忽視了學生單證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
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是“外貿單證”課程教學的一個通病。大部分教師沒有在企業一線實際操作過,缺乏真實的感性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把具體的問題講深、講透,不敢在細節上深入引導學生,只能教授學生一些泛泛的知識和流程。
(三)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
由于單證幾乎是全英語課程,一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還沒開始學就有畏難的想法;有部分學生匯款結算方式下制單還可以,但碰到信用證又過不去了??陀^來說,英語對部分學生來說是個難題,尤其是英語考分較低的專業和中職學校學生,這是外貿單證課程教學不可回避的問題。
(四)教學資源不夠真實、過于平面化
雖然單證教材、數字資源等教學素材在數量上較以前更為豐富,但真實度比較欠缺,相當多的資料還是仿真的,跟實際貼近度不高。部分資料雖然來自于企業,但過于平面化,結匯單據雖比較齊備,但流轉性資料大多缺失,更缺乏支撐不顯示在單據上的“幕后信息”。
二、“外貿單證”課程的改進思路
(一)開展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改革
1.外貿單證“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關于職業教育“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模式有很多。就外貿單證課程而言,“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改革能有效解決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方面的問題。在實踐中,“工作過程導向”單證課程要以真實企業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單證制作等靜態技能,更強調從整體上培養學生在多變工作環境中分析問題、獲取信息、處理事務、承擔責任等能力和素質。
2.外貿單證“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改革的一般流程
(1)課程調研,確定教學目標。外貿單證課程調研的目的是通過對單證崗位的調研,了解用人單位對崗位人才規格的要求,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2)課程結構和內容的確定。由于調研結果不同、區域差異等因素,各個院校之間的課程結構和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傾向于大項目,工作情境化程度高;有的傾向于小項目,便于教學實施的有效管理;有的則采用折中主義,大項目下分成若干個子項目。(3)教學過程設計。“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模式要求盡量在課堂上模擬企業真實情境,需要教學素材盡可能來源于企業一線,在保證真實性、典型性的同時,還要經過一定教學化處理,以用于教學。(4)課程實施。由于以學生參與為主,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所以課程的管理和實施較以前有很大不同。(5)教學評價。評價方法應該多元化,可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評價的依據既有常規的課堂表現、期末期中考核,也有形成性考核,還可以以學生制作的單據成果作為依據。
(二)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的主要途徑是校內專任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下企業鍛煉,有條件的院校也可以組織教師脫產鍛煉。另一途徑是引進校外兼職教師。校外兼職教師往往活躍在企業一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給校內單證教學帶來不同的視野和內容。
(三)以工作任務為主線,強化英語
由于學生個體在英語基礎上存在差異,小部分學生因為英語問題對單證課程產生畏難情緒。英語是外貿單證的基礎,過不了這個階梯,就沒有所謂的工作型學習。因此,有必要在保證教學過程完整性的同時,適度強化單證英語,以滿足單證教學需要。
【關鍵詞】過程流體機械;網絡課程;網絡監控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10―0082―03
引言
“過程流體機械”[1]主要講授典型的流體機械如壓縮機、泵、離心機等的基本結構、基本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能夠表征其生產能力的技術經濟指標,是一門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2,3]。主要的教學環節有課堂教學、實驗等,結合本專業的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4]綜合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由于裝備結構復雜、課程容量大和授課課時所限,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多媒體課件也已經跟不上時展的步伐。網絡時代的來臨,給“過程流體機械”課程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為此,我們根據“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特點,制定了“教學過程網絡化”建設方案,并進行了實踐嘗試。基于網絡將相關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并利用中國數字大學城的網絡平臺,全程記錄整個教學過程和過程考評。
一 網絡課程基本內容的建設
本重點課程建設基于中國數字大學城的網絡課程平臺,需要完成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立體化資源建設
為了能夠使網絡課程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需要把課程的基本內容上網公布,以利于同學尤其是外專業的同學進行網上選修前對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在每次上課之前也可以有效的進行預習。
針對過程流體機械的特點,網絡課程建設平臺的主要包含11個模塊,各個模塊的主要內容介紹如表1所示。
傳統的精品課程只是把一些課件放置在網絡服務器上面,同學上課前后是否上去看,作業的過程等都無法及時掌握。而通過利用中國數字大學城這一交流平臺,有利于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來掌握學習的過程和進度,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對與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也可以及時通過網絡這一平臺及時解決,盡可能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找不到老師,老師抓不住學生的尷尬局面。
2 3D精品課程建設
通過一兩個學期網絡課程平臺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作業和討論等教學過程的積累之后,該課程的資源得到了大大的充實,然后利用精品課程制作平成2D課程和3D課程的制作。制作過程的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
針對前面提到的立體化資源進一步擴充,對申報精品課程的相關內容補充一些必要的材料,就可以生成2D、3D的網絡課程。
3 創建班級進入“本期授課”過程
在立體化資源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完成之后,就可以創建班級進入“本期授課”,可以方便地看到這個班級的情況和選課的同學,主要有如下助理模塊:公告、作業、討論、答疑、文件、交流、論文。通過各個模塊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網絡輔助功能,比如公告、布置作業等。同時針對同學的交流情況也可以看到本周同學新交的作業和提出的問題,可以及時方便地處理。
二 實驗環節的網絡教學過程
實驗教學環節對于工科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理工科的大多數發明發現都是在實驗室實現的,而國家每年也對實驗室的建設投入大量的經費和精力。我們作為專業基礎課的教師應該充分合理的利用這一平臺和資源,狠抓實驗室日常管理,在保證操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吸引同學的學習興趣,發揮同學的創造力。
本課程包含三個典型的流體機械實驗,主要內容如下:
(1) 壓縮機指示功率和排氣量測定
(2) 高速轉子軸的臨界轉速測定
(3) 離心泵綜合性能實驗
實驗環節的網絡教學過程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
首先,在網絡上公告,展示相關的網絡虛擬實驗室[5],通知學生實驗前的預習和準備工作,同時宣布隨機分組名單和分組實驗時間、地點;
然后,在實驗室等待學生前來實驗。由于課前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前來實驗的同學對實驗的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項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原來同學來做實驗時候沒有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及忘記帶工具而回去拿的情況,同時對學生分組也有較好的把握,防止同學來做實驗的時候少數人做多數人看,回去抄實驗報告的情況。
最后,實驗做好以后每個同學各自整理實驗報告,在作業模塊上傳,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可以在討論和答疑模塊得到解決,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實驗結束收工走人,腦子里面什么都沒有留下的情況。通過實驗報告的整理也能幫助同學復習相關章節的基礎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三 網上作業和交流平臺的應用
通過上面實驗環節的教學過程可以發現,作業模塊可以很方便地構架課外時間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平臺。目前使用最多的交作業的方法是通過電子郵件,而這種方式有個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師在批改作業之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對作業進行整理,作業批改好之后對平時成績的登記整理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而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給網絡平臺來實現。專用的作業模塊可以很好的記錄同學的作業情況,同時對教師的批改過程也很方便地能夠看到,還能夠避免教師在不同的電腦操作時候電子資源拷貝的版本不一致導致的誤差。
除了作業模塊,論文模塊也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模式。針對一些需要反復修改的情況,比如大作業、課后討論等,都可以放進去,能夠反應論文的修改過程,同時批復以后學生可以清楚的看到修改意見而不是僅僅一個成績。同時還能根據修改意見進一步對論文進行修改,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真正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能力的鍛煉。
四 考核過程
有了前面的整個教學過程的實踐,學生只有參與其中的作業、討論等各個教學環節才有可能在考核中脫穎而出,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中一考定成績的弊端??己丝梢苑譃槿齻€部分:課堂到課率、網絡學習過程參與度以及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其中前兩個部分可以客觀的打出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30%,與最終期末考試成績加權后得到這門課程的最終總評成績。這種方式所得到的考核成績避免了原來平時成績打分的主觀性,可能有的同學只是每次課都到就會得到比較高的平時成績。
五 教學效果
1 課堂和實驗課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同學經過預習之后基本都對需要學習和實驗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帶著問題來參加課堂學習,甚至會有主動在課堂提問的同學?;径沤^了上課時候不知所云,上課走神,甚至帶錯課本走錯教室的情況。同學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實驗教學過程中動手的同學多了,觀摩的同學少了。
2 作業討論效果
在作業、論文模塊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統計結果,即哪些同學交了作業,哪些同學的作業比較突出可以作為樣本,哪些同學得分是優秀等。這就充分調動了同學參與作業和討論的積極性,網上發言的同學多了,不像傳統的精品課程那樣只能看到老師的課件而不能充分利用到課堂教學中。甚至可以專門組織討論課,讓同學在網絡討論的基礎上到課堂上來暢所欲言,充分做到學有所用,教學相長。這樣教學效果好,而且也對教師上好每堂課提高了積極性。
3 教學檔案的存檔管理效果
整個教學過程都在網絡上留有痕跡,到學期結束的時候還可以下載保存,是很有價值的教學檔案,而且減少了整理教學檔案和歸檔成績的時間,把機械化的工作交給電腦和網絡去完成吧。
六 結束語
通過基于中國數字大學城網絡平臺的“過程流體機械”重點課程建設,有利于我們把教學的整個過程從課堂延伸到網絡,有利于充分調動同學和教師的積極性,有利于在網絡上記錄下整個教學的過程以及教學內容的發展變化,是一種很好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過程的應用,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姜培正,過程流體機械[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2] 潘樹林,盧朝霞.“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的教改與實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8:81-83.
[3] 王君.化工過程流體機械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 化工高等教育,2008,(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