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6:15:01
序論:在您撰寫旅游管理專業綜合理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模糊綜合評判模型的建立
1.評價要素的設置
評價要素的設置,是對旅游管理本科課程體系進行綜合評價的前提。由于評價對象為課程體系目標實際達成程度,因此選取課程體系目標作為評價要素。考慮到課程體系目標主要在于提高學生在旅游行業就業的能力,因此可以參照旅游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來選擇評價要素。溫衛寧等認為酒店業人才應具備的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溝通和人際交往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酒店的經營管理能力、獲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靈活運用各種知識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職業生涯及職業發展的能力、應變能力和外語交際能力。丁雨蓮等指出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選用多基于專業性、工作經驗、語言能力和個人素養等方面。
綜合以上觀點,本文認為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目標主要包括增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實際操作知識和專業外語知識四個方面。其中每個目標的實現與否又取決于各門課程目標的實現程度,這樣就構成了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評價要素。評價要素集合為:
U={U1,U2,U3,U4}(1)
Ui={Uik}(i=1,2,3,4;k=1,2,…,nk)(2)
(1)式中,Ui代表U的子集,為各單要素。其中,U1代表專業基礎知識,U2代表經營管理知識,U3代表實際操作知識,U4代表專業外語知識。
(2)式表示子集Ui中含有nk個評判因素,Uik代表各門課程。各單要素具體包括哪些課程,取決于高校開設的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
2.評語集合及評價要素權重子集的確定
在對要素開展評價時,主要通過衡量課程對學生的幫助程度來判斷課程目標實際達成程度。根據評價決策的實際需要,將評價等級標準劃分為“非常有幫助”、“較有幫助”、“有些幫助”和“幾乎沒什么幫助”四個等級。即評語集合為:V={非常有幫助,較有幫助,有些幫助,幾乎沒什么幫助}(3)
為了衡量要素的相對重要性,需要確定其權重系數。在確定各子集Ui權重(一級權重)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主要依據學生對各子集的重要性判斷來確定權重。在重要性判斷中,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分為5,4,3,2,1共5個等級標度,5代表非常重要,4代表較重要,3代表一般,2代表較不重要,1代表不重要。在學生做出重要性判斷后,計算各子集重要性得分的均值,然后進行總和標準化,得出各子集權重。在確定各子集中要素的權重(二級權重)時,將各門課程對增強該類知識的客觀作用視為相同,因此1/nk即為子集中各要素權重。
3.評判的實施
在模型評判的過程中,首先對子集Ui中的各門課程目標實際達成程度的評價結果,分別求出其對各個評價等級的隸屬程度,構成評判決策矩陣Ri,如果Ui中各門課程的權重集為Ai,則第i個子集Ui的綜合評判結果為:Bi=AiRi=[bi1,bi2,bi3,bi4](i=1,2,3,4)(4)
然后對4個子集Ui(i=1,2,3,4)進行綜合評判,其評判決策矩陣R為:(5)
如果各子集的權數分配為A,則可得綜合評判結果:B=AR(6)
最后依照評語集合,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對綜合評判結果進行判斷,得出課程體系目標實際達成程度的評價結果。
二、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模糊綜合評判模型的應用
1.問卷調查概況
為了獲取評價要素權重子集和評判決策矩陣,我們選取南京財經大學旅游管理專業06級本科生開展問卷調查。問卷發放50份,有效回收45份,問卷回收率為90%。其中女生占88.9%,男生占11.1%。
2.問卷內容設計
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各項知識重要性和課程對學生的幫助程度判斷兩大部分。其中知識重要性判斷依照前述的5個等級,對專業基礎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實際操作知識和專業外語知識進行判斷。
課程對學生的幫助程度判斷則依照評語集所確定的四個等級來評價。在具體操作時,首先,依據各門課程所側重的目標,將所有課程分為四類,結果如表1所示。然后請學生評價每門課程對其幫助程度。
表1專業課程分類
類別課程
專業基礎知識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法規旅游客源國概況旅游心理學中國旅游文化
旅游美學
經營管理知識現代飯店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餐飲管理旅游市場營銷旅游開發與規劃
實際操作知識旅游管理信息系統導游業務旅游禮儀
專業外語知識實用旅游英語
3.信度分析
所謂信度指的是一份量表所測分數的可信度。同一群被調查者在同一份問卷上多次填寫的答案如果具有一致性,則表示信度高。衡量信度的方法中,以Cronbachα系數應用較多。根據美國統計學家黑爾、安德森、泰薩姆和布萊克的研究,計量尺度的Cronbachα值大于0.7時,表明數據可靠性較高,當計量尺度中的項目數小于6個時,Cronbachα值大于0.6,表明數據是可靠的。此處我們對各類課程對學生幫助程度的評價結果進行信度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信度分析結果
課程所屬類別項目數Cronbachα
專業基礎知識70.8225
實際操作知識30.6760
經營管理知識60.8417
(說明:由于專業外語知識方面,僅有《實用旅游英語》一門課程,故未做信度分析)
從信度分析結果來看,專業基礎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實際操作知識部分各門課程幫助程度判斷的數據可靠性均較高,其中,實際操作知識方面的數據可信度雖然低于0.7,但由于其項目數為3,因此數據仍為可靠的。
4.評價要素權重子集確定
在一級權重確定過程中,依據學生的重要性判斷結果,得出專業基礎知識、實際操作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專業外語知識重要性得分的均值,然后進行總和標準化,得出一級權重子集A為:A=[0.2496,0.2480,0.2480,0.2544](7)
由于此處將各門課程對對增強該類知識的客觀作用視為相同,因此二級權重子集A1中各門課程權重約為0.143(1/7),A2中課程權重為1(1/1),A3中各門課程權重約為0.333(1/3),A4中各門課程權重約為0.166(1/6)。
5.綜合評判
綜合評判過程中,由學生依照評價等級標準對各門課程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各個評價等級的隸屬程度,確定各子集中單要素的評判決策矩陣Ri(i=1,2,3,4)為:(8)
對二級權重子集Ai和評判決策矩陣Ri進行合成運算,即可得到基于單要素的模糊綜合評判結果Bi(i=1,2,3,4),然后得出U中各子集的綜合評價決策矩陣R。對一級權重子集A與綜合評價決策矩陣R進行合成運算,得出課程體系
目標實際達成程度的模糊綜合評價結果B。(9)(10)
對照評語集,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判斷,該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總體上對學生較有幫助,因此課程體系目標實際達成程度較好。但評價結果同時也說明課程設置還有待完善。
三、課程體系完善建議
1.重視經營管理課程設置
在各項知識的重要性判斷中,學生普遍認為經營管理知識重要性高于其他知識,其權重在四項知識中相對較高,為0.2544。這一結果的形成,與學生對自身發展方向的認識是密切聯系的。在問卷調查中,筆者還調查了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目標的判斷,調查結果顯示,95.6%的學生選擇了中高層旅游管理人才。相對于中高層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要求,現階段經營管理課程門數較少,因此建議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專業經營管理課程,如可以圍繞旅游業中的某一行業(如酒店業)來設置相關的課程,著重培養該行業的專業人才。
2.適當增加操作技能課程
從學生對操作技能課程的評判來看,大多數認為此類課程非常有幫助。一般來說,學生進入旅游企業后,需要先從基層做起,然后再逐漸升至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從人才市場現狀來看,高職院校學生由于操作能力較強,受到旅游企業的青睞,本科生則往往由于操作能力欠缺,競爭力相對較弱。因此在繼續重視理論學習的同時,應適當增加操作技能課程,這樣既有助于本科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其就業后較快地融入企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優秀的旅游管理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但在教學中,由于受到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教學觀念等因素的制約,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產生不利影響。今后在教學中需要改變這種情況,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積極采取相應的完善策略。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不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域不足,并以就業能力為導向,還提出了相應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能夠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工作提供借鑒與指導。
一、基于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校內學習活動
第一,課堂訓練活動。該訓練一般是單項訓練,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就能實現對學生能力的訓練。
第二,專業練活動。該模式是指在規定場所,根據授課的進度,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實際工作進行單項訓練或者是綜合訓練。訓練中的硬件設備應該模擬成仿真,根據實訓任務,對各項工作進行演練,通過角色扮演來掌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工作技能。比如:接待計劃制定、接待禮儀,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情境,要求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學會接待禮儀、動作、技巧、從而強化技能技巧。此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實訓的場景錄制下來,然后進行分析與講解,指出學生在實訓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更正意見,使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加以改正,提高技能。
2.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校外實訓活動
校外實訓主要包括社會調查、旅游管理工作崗位階段性實習、旅游管理理論與實務綜合實習、專業方向頂崗實習等。通過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能夠較大幅度的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工作的能力,為他們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發揮自己的才能奠定基礎。
二、基于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長遠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然而,盡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及實踐取中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旅游管理專業特色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特色,不能滿足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需要?;A課程太少,顯得單調貧乏,這就使得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基礎能力培養顯得不夠。理論教學過多,實踐教學不夠,且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不夠。此外,原有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能將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很好的滲透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難以體現該專業課程教學的鮮明特色。
2.教學的課時安排不科學不合理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表現為課時安排不合理。主要課程的課時安排不足,容易導致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夠,考核內容單一,考試內容難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專業實習、見習時間安排不夠,與專業教學難以同步進行。
3.教學中忽視對學生的就業技能訓練
現行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實踐課時缺乏,見習、實習課時十分有限。并且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條件的限制,這些有限的課時也難以得到保證。這樣一來,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出現重視理論知識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的情況,使得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不到位,不能很好的適應整個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要。
三、基于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整個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教學中存在著問題與不足,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影響了人才的能力培養。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和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的現實需要,筆者認為今后在教學中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明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建立專業課程體系,具體措施如下。第一,課程體系中重視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其中專業知識包括基礎知識、專業課程知識以及其它相關知識;專業能力包括作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業務能力、實踐能力等。第二,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學科知識,建立專業課程體系。專業基礎理論包括旅游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實務包括文書寫作、公共關系學、管理學、營銷學;基本技能包括計算機、外語、辦公自動化、汽車駕駛;素質修養包括寫作、演講、禮儀等等。只有建立起了健全與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才能為培養優秀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2.優化和整合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
一方面,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精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由于學習時間與能力所限,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要學習和掌握那些精煉的內容,獲取最基本、最有效、最實用的知識。因此,在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用最精煉的內容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優化整合原有課程體系。將有關聯的基本課程按照它們內在的聯系對其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利用現代的學科思想和方法,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從而使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內容得到優化,提高專業課程體系的靈活性,適應整個社會的需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
3.注重教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的結合
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要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技能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將任選課、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相互結合起來,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重視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還要開展校外實習,模擬訓練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改進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此外,還可以合理安排教學與考試,改進對學生的評價方法,重視評價與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旅游管理技能,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此外,學生也要轉變思想認識,加強對實訓教學的重視程度。針對在角色扮演中出現流于形式、難以獲得真實感受的情況,可以實施優秀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走進課堂的計劃。比如:邀請優秀的旅游管理工作者進入課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綜合采用多種方式,比如:講座、現場展示、現場提問等方式,讓學生對旅游管理工作有真實的感受,提高實訓教學環節的效果。
4.重視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管理工作
基于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離不開教學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規范教學的各項工作,促進教學有序的進行下去。因此,必須加強教學管理,為校企合作、學生能力培養提供保障。比如: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合理分配學時,完善考核評估體系等等。完善實踐教學考評方法,加強對實訓效果的評價。針對實訓量化評價困難的問題,有必要制定實訓項目考評方法,加強對實訓效果的評價。根據專業教學的安排,在教學課程中設置實訓項目,并設置相應的技術技能指標和學生綜合表現指標,并根據這些指標對學生進行考察。比如:在演講口才課程中,可以設置相應的考察指標,包括演講主題、流利程度、態度語言、演講效果等,通過這些指標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考察,以解決評價困難的問題。
5.重視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師資隊伍建設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不言而喻,學校必須對此重視。要重視對優秀教師的引進工作,不斷充實師資隊伍。同時,鼓勵現有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進修,充實知識,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此外,還要完善相關政策,對教師在科研、立項等方面給予支持,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注重研究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前沿領域,關注整個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要,為更好的培養人才做好準備。此外,教學中還要重視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實際工作情境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教與學相互進步,提高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6.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
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指引下,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學??梢孕F蠛献鳛槠鯔C,聘請優秀的旅游管理人才來學校講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向學生傳授更多的關于旅游管理工作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學校和企業還可以聯合開發教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對崗位的適應性,為今后更好的從事工作做好準備。學校還要重視拓展實訓基地,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加強與校外實訓基地的聯系,密切雙方的合作,不斷擴大實訓基地的種類與數量的同時,與實訓基地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可以派遣老師去企業掛職鍛煉,也可以讓學生去實訓基地進行志愿服務,邀請旅游管理專家對學生進行講課,通過多種方式密切與實訓基地的聯系拓展實訓基地,為實訓教學的開展、密切校企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四、結束語
一、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
專業培養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如何確立科學的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關系到旅游管理專業發展能否構建科學合理、高效運作教學體系,培養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問題。面對旅游產業發展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養的新趨勢,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目標應該是:為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及相關部門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綜合素質較高、德才兼備的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
首先,旅游教育的應用性特點和旅游產業自身的不斷發展要求旅游管理人才必須是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經過旅游教育的長期實踐和理論研究,學術界對旅游教育的應用性形成了共識。應用性教育門類,都應該與某一領域相適應,與某一行業相適應,與某一職業相適應,而且要在相對穩定中依據實際需求的變化進行適應性調整[1]。旅游教育作為一種應用型人才教育,其培養的人才要面向旅游業的各部門及其企事業單位,學校應在注重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十分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以及旅游產業自身的不斷變革,要求旅游教育為旅游企業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人才,為旅游企業依靠自身的創新素質形成獨立的研發優勢與自主創新機制提供人才保證。
其次,旅游產業的綜合性特征和旅游學科的知識復合性決定了旅游管理人才必須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旅游產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服務產業,飯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區)構成旅游產業的主體,他們各自的運行規律和其內部的管理關系是不同的,其業務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同時,旅游管理學科本身是建立在旅游產業實踐基礎之上、多學科之間相互交叉、融合、滲透的產物,它所涉及的知識與理論非常廣泛,其自身的知識復合性決定了所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
第三、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由于旅游企業是以顧客活動為紐帶,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宗旨的服務型企業,其業務活動的無形性、綜合協調性、強文化性、生產與銷售的同一性、脆弱性、產品質量的不穩定性等特點,決定了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勝任其工作需要,其綜合素質結構應包括思想品質、職業素質、管理素質、人文素質、科學素質、操作技能、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
二、實踐性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教育作為體現人的認識規律的重要形式之一,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具有特殊的實踐性和交互性,是一種教與學相互密切作用的實踐體系,理論來自實踐又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伴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而誕生的旅游教育同樣要遵守教育的這一本質規律。在旅游管理專業整個教學環節中,實踐教學具有與理論教學一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進一步理解、深化、升華,并將理論應用于旅游實踐。實踐可以很好地檢驗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檢驗學校培養的學生是否受社會歡迎,學生自己選擇的旅游管理專業是否合適,將來謀求發展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等等。同時,旅游產業的應用性、綜合性且變革迅速的產業性質要求旅游教育培養的旅游管理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要有進行實際操作的專業技能和實施科學管理的能力,同時還應具備較寬知識面和創新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僅靠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是難以達到目的的,旅游教育必須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并提供旅游管理人才成長良好的實踐環境,通過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實踐性教學環節,才能實現知能轉換。因此,實踐教學是旅游管理專業實現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內在要求和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適應和滿足旅游產業對旅游人才需求必經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實踐教學在旅游人才培養模式中地位的同時,我們應把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規律和特點,使實踐性教學應避免兩種偏向:一種是重理論輕實踐,強調理論上的高層次,在本科階段就細分專業方向,拔高本科教育,誤導學生似乎旅游管理人才不需要從基層做起,忽視基本技能、專業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鍛煉。一種是重實踐輕理論,以實踐操作、技能學習代替專業理論學習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把本科教育等同于大專教育,降低本科教育的層次,使學生難以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
三、基于實踐性教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發展要求
實踐教學在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以培養德才兼備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其終極目標。具體來說,基于實踐性教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以旅游產業需求、旅游學科理論為依據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
作為旅游業發展的產物,旅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滿足旅游產業發展對旅游人才的需求,其實踐教學內容設計首先應該以了解旅游產業的需求為前提,針對旅游企業崗位群的對于旅游管理人才應對旅游產業需求的能力和知識、素質結構,確定實踐性、實用性、實效性的實踐教學內容。同時,旅游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理論知識基礎上的,旅游教育作為旅游理論體系在高等教育中的體現,其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也離不開旅游學科理論的指導。
2、以能力提升為導向,根據實踐教學內容構建專業實踐教學平臺
應用型人才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動手能力、操作能力較強,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并將所學專業理論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能提供應用型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根據實踐教學內容,以能力提升為導向構建專業技能模擬操作平臺、專業理論應用能力訓練平臺、綜合實踐能力應用平臺等實踐教學平臺,較好地實現專業技能、專業理論應用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訓練。
3、以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推進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變革與創新。一方面通過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擔任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師生互動的新型實踐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另一方面重視信息技術及網絡資源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注重用信息化帶動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現代化,優化實踐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成自主探索性學習的良好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結合問題
旅游教育不能只講純理論、純知識,理論教學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才能實現知能轉換,必須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完美結合,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2]。要實現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的合理銜接,首先在教學理念上應擺脫傳統的學科人才的培養模式的影響,改變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堅持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并重的原則,淡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界限,使實踐教學成為理論教學的延伸,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其次,在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的銜接及其時序安排上,應根據學習過程的認知本質和本科學年的周期,在奠定學生初步的專業理論基礎上,通過建立專業技能課程模擬實踐課程專業理論專業理論應用能力的實踐和訓練專業戰略理論及知識拓展課程綜合實踐的培養程序與階梯式提高機制,及時地通過實踐教學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并由此融會貫通。第三、鑒于旅游教育的應用性特征,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的合理銜接還應考慮與業界的有效結合問題。在學校專業建設、教學資源開發與教學實施等各方面緊密依托旅游企業,跟蹤旅游企業最新管理創新和技術發展,緊密貼近就業市場,使學生的專業學習與旅游產業業界的動態變化保持高度一致。
2.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分配比例問題
實踐教學作為專業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貫穿于整個專業體系中,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各項活動。通過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的內容、時間、進度等,有效防止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之間的沖突,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由于旅游管理專業屬邊緣學科,開設的課程多,不同的課程又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在進行實踐性教學比例的分配時,應注意該課程的特點,靈活實際地分配好實踐與理論的比例,不可一概而論。例如:餐飲管理、客房管理、導游概論等實踐性較強的科目,理論知識較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根據調查和實踐證明,理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的比例應3∶2比較適宜。實踐的比例過少,學生達不到實際訓練的效果;實踐的比例過大,理論基礎知識又掌握不夠,不能指導學生實踐。再如: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經營與管理等理論性較強的科目,應根據其特點,適當加大理論教學的比例,一般情況下,實踐和理論的比例按4∶1或3∶1進行為宜。
3.實踐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問題
按照國家教育部要求,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主要學習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旅游經營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旅游行業調查和旅游企業業務實習10~12周。但一些旅游企業出于對利益的考慮,一般情況下不愿意接收實習期半年以內的學生實習。因此,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方面,不應該局限于旅游企業第一線的實習,而應該尋求模式的多樣化。如,建立模擬實驗室,通過對旅游管理相關應用軟件的操作,培育學生對計算機、儀器設備等與實際工作相仿的環境、程序、設備的適應能力;建立校內實習基地,如實驗酒吧、客房、餐廳、實驗旅行社等,學生在實習中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雙贏、互動”為指導思想,與一些大賓館、酒店、旅游景點、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 建立鞏固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熟悉旅游企業的具體操作過程。另外,還可以采用假期服務實習、積極參入地方旅游節會、社會調查、市場調查等方法手段,熟悉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以及企業具體運作情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志江.關于旅游教育與旅游業發展的適應性問題[J].旅游學刊.旅游人才與教
育教學特刊,2004,19-20.
一、旅游管理專業中校內實訓教學活動開展的現狀
在校內實訓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時期,側重于培養旅游方面的專業研究型人才,但是在當今的旅游業發展中,社會更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綜合性人才,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況中并且有較強管理能力的人才。其次,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設施較為落后,不能滿足旅游管理中實訓教學活動的需求。校內實訓活動對于校內設施的要求較高,但是由于投資力度以及重視程度的不足,導致無法順利開展實訓活動。
二、推動校內實訓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中發展的對策
1.擴大教師隊伍,合理化實訓教學活動時長
校內實訓活動作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體階段,學校應當給予這部分的教學活動足夠的重視以及合理的安排。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應當緊湊安排課程內容,將理論知識課堂體系化、精細化,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實訓活動,讓學生更多地在實訓活動中感受旅游管理專業的精髓,在實訓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水平。此外,學校應當合理安排實訓教師,可以從實訓教學的需求出發,安排各項活動所需的教師隊伍。例如,專門安排旅游管理高層的講座,為學生展示真實的旅游業管理現狀以及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還可以安排教師帶領孩子們前往知名的企業進行考察活動,在考察活動中學生也能體會到不同的旅游業管理風貌。
2.完善校內各項實訓活動設施
學校應當充分重視校內設施建設對于校內實訓教學的推動作用,利用各種渠道收集投資資金。比如,學??梢耘c旅游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為旅游企業提供專業的對口人才,而旅游企業則為學校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在校內建設生產基地。校內生產性建設基地主要有兩方面的功效,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實踐的場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生產經營的作用,與企業共同合作生產旅游產品,提供實際的旅游服務,充分地發揮生產性基地的實際效用,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擔任其中職位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旅游管理的認知水平,如此,不論是學校、企業,還是學生都能夠在這樣的生產性基地中獲得不一樣的價值。
3.明確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實踐化導向 高職院校 旅游管理 專業課程改革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對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改革不斷進行。而旅游管理專業術語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能夠從事服務和管理的綜合性人才。近期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改革更加關注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改革的實踐化趨勢日益增強,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加強對改革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說明,并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基本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設立之初就是為了旅游市場和旅游企業而設置的,根據旅游產業的結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主要為旅行社、飯店、景區等旅游企業單位培養人才。目前國內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基本包括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須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等幾種類型。各個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并對各個院校的資源比較優勢和旅游發展對課程設置進行改革,但總體趨勢是減少了理論課程的數量,增加了實踐課程的內容,呈現出實踐化改革的趨勢。
二、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實踐化中存在的問題
1. 實踐內容設置不合理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化導向的課程改革趨勢不可逆轉,各個院校分別開始借助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但是在設置課程過程中,如果合理的設置相關課程的實踐內容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很多院校在實踐操作課程上要么設置的課程多,要么設置課程以后缺少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講授,這是目前我國旅游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在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比例方面,部分院校減少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增加了純粹的實踐課程,也有不少院校減少了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理論課程的課時,增加了專業選修課程和專業選必修課程的課時,還有很多學校也存在一些院校要求每一門專業課程必須安排一定課時的實訓。這些課程設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課程的性質和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缺乏對課程體系和學生能力培養的綜合考慮,其設置的科學性值得思考。
2.課程內容實施不完整
旅游專業增加了實踐內容主要是為了增加學生到企業實踐的機會,但學生到旅游企業實踐還需要更多的旅游資源,而在我國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實習,但其實也就是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的一個學期自主實習,而國際上主要旅游專業的學生學習期間就會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這種形式在我國還沒有形成,這是我國旅游專業教育的癥結所在。旅游市場的高速發展加速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擴招,但是相關教材的內容和實踐內容難以滿足課程實踐的的要求,相關專業的教師也是十分緊缺。此外,高職院校整體課時安排在客觀上也難以完全適應課程實訓的需求,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院校要實施設置的課程實踐內容存在很大的困難,很容易出現有課程無教材,有教材無教師的場景。
3.課程實踐內容評估體系不完善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實踐內容的評估考核是一個相對松散的體系,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容易出現形式主義。很多學校的內部存在評估標準制定不完善,教師實踐技能不精湛等現象,對一般院校來說用于實踐的空間比較少,學生實踐實踐也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學生在校外實際績效評價中存在的評價主體不全面,評價方法不科學的現象,缺乏過程性的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評價是很難反應出學生的實際能力。在評價過程中很多院校只重視崗位技能的培訓和考評,忽視了的職業道德的考核和評價,專業的內涵性表現不突出。
三、基于實踐化導向的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發展對策
1.優化課程實踐的內容
首先,明確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明確該專業學生的具體職業素質、道德素質和基礎知識、基礎理論、業務基本技能等要求;其次,合理的設置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等結構體系,包括每一項課程的數量、名稱和課時的數量;再次,根據人才培養的方向、學校的實踐條件以及師資情況明確時間內容的課時數量和時間,并明確課程時間教學的方式。
2.夯實課程基礎理論
首先,基礎課程的教學課時不能隨意減少,并嚴格對學生基礎知識的了解情況和運用能力進行考核;其次,知識理論的選擇和理論深度的講解應該與相應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相對應,不斷強化理論在旅游企業與旅游市場的應用。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再次,積極的鼓勵學生主動的學習基礎理論課程,不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讓學生明白堅實的理論基礎是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支撐。
3.加強校企合作
高校應該與有條件的旅游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讓學生能夠在校內模擬練習,并在次基礎上深入到旅行社、飯店和景區等單位去接觸實際的業務,感知旅游企業的現狀和真實的服務過程,通過在企業中實習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意識以及對自己職業的忠誠程度,不斷培養學生適應誰的綜合素質、服務意識。合作企業作為學生校外實訓實習的固定場所,避免放任自流式的綜合實習方式,教師、實習單位與實習學生共同評估學生的實習過程與實習結果,制定評估指標與層次分析法等評估方法,完善校外實訓實習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
[1] 羅許伍. 本科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優化――以大學為例[J].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02)
[2] 于成國. 論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目標、原則與程序[J]. 統計與咨詢. 2010(02)
[3] 岳冬菊,李海民,楊瑞. 基于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
[4] 謝莉.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3)
關鍵詞:高校 旅游管理 課程 改革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旅游行業也隨著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處于快速發展之中的我國旅游行業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作為培養高質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軍,已經為旅游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質量,與社會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難以適應旅游行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的要求。鑒于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我們應當依據旅游市場的需求,深入認識旅游高等教育的特點與規律,進一步深化課程體系改革,讓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當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符合企業用人需要
當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與設置原則,沒有規范與系統的理論依據。課程設置上未能充分結合旅游企業對人才在知識與能力、素質等方面的需要,難以充分體現出地方旅游特色與發展需要。
2.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明確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向企業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業的管理人員不可能從應屆畢業生中產生,這就導致了供需之間形成嚴重錯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在實踐能力、專業理論水平上都有欠缺,難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
3.實踐教學普遍較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課程明顯不足,導致實踐與理論出現嚴重脫節,課程體系未能實現整體優化,選修課所占比重過低,學生缺乏自主選課權利,而且課程內容重復,內容陳舊過時,與旅游管理的實際需要差距甚大,課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盡合理。
二、實施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1.結合實際調整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高等學校要培養合格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一定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當堅持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辯證統一,面向旅游單位,培養具備扎實基礎知識、較強操作能力、良好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的專業化人才。鑒于旅游教育是一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因而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管理人才的內涵,要讓學生理解: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員,首先必須要熟悉基層工作,具備良好的業務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實際、盲目攀比的心態。所以,在課程設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型特點,從而有利于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既給學生奠定扎實而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能讓學生擁有較強的實踐技能,以滿足用人單位對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
一是要將課程的知識體系與理論體系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也就是要將最新的科學知識引入課程,經過時間的考驗,作為成熟的科學知識后,再為課程所選擇。凡是存在爭議的思想與觀點、不成熟的理論等,都不能引入到課程中。二是要對各門課程進行最佳組合與系統優化。專業課程中,先開什么課程、后開什么課程,都要符合教育發展與學生心理成長的規律。當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級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二年級學習旅游管理方面的專業課程,到了三、四年級再學習基本操作,呈現出由深入淺的狀態,這并不符合本科教學的客觀規律,對此一定要進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級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二年級學習基本操作并進行實踐,三、四年級則要結合實踐學習專業理論,并開展管理培訓,還要在相應階段頒發行業證書形式。如此,由淺入深、從實踐到理論,不但可以防止學習理論過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學生越學越沒興趣現象的出現。當然,在課程設置中還要注意到專業的發展趨勢及學科動向。因為專業在不斷發展變化,部分課程可能會逐漸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設置課程也有可能成為該專業課程,這就要求及時對課程設置做出恰當調整,從而使整體課程體系保持合理化、科學化。
3.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要倡導實踐教學。為此,要專門設置實踐實訓環節的課程板塊,不僅要強調專業培養,更要注重素質的培養,以拓展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旅游行業十分看中從業者的經驗,要求旅游專業畢業生的動手能力與綜合素質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實踐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提高其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校出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這就是旅游管理專業實現其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之中,要協調好專業課與實習實訓課之間的關系,將實踐教學環節真正納入到整個課程體系之中,通過加強實踐調查與增加模擬教學等途徑,有效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飲管理、客房管理、導游學、中國旅游地理等課程中,均應將實踐學時安排在課程的總課時當中,而且實踐時間應當占該課程學時的一半以上。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要通過多種渠道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并將學生的實習時間進行累積,計入學分,從而使大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能對旅游行業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促進理論學習的針對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要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旅游人才,就應當堅持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大膽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方法與新思路。當然,本文所述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方法的實際可操作性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與完善,但是衷心希望以上建議能對旅游管理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旅游管理課程改革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旅游行業也隨著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處于快速發展之中的我國旅游行業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作為培養高質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軍,已經為旅游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質量,與社會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難以適應旅游行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的要求。鑒于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我們應當依據旅游市場的需求,深入認識旅游高等教育的特點與規律,進一步深化課程體系改革,讓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當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符合企業用人需要
當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與設置原則,沒有規范與系統的理論依據。課程設置上未能充分結合旅游企業對人才在知識與能力、素質等方面的需要,難以充分體現出地方旅游特色與發展需要。
2.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明確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向企業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業的管理人員不可能從應屆畢業生中產生,這就導致了供需之間形成嚴重錯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在實踐能力、專業理論水平上都有欠缺,難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
3.實踐教學普遍較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課程明顯不足,導致實踐與理論出現嚴重脫節,課程體系未能實現整體優化,選修課所占比重過低,學生缺乏自主選課權利,而且課程內容重復,內容陳舊過時,與旅游管理的實際需要差距甚大,課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盡合理。
二、實施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1.結合實際調整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高等學校要培養合格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一定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當堅持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辯證統一,面向旅游單位,培養具備扎實基礎知識、較強操作能力、良好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的專業化人才。鑒于旅游教育是一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因而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管理人才的內涵,要讓學生理解: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員,首先必須要熟悉基層工作,具備良好的業務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實際、盲目攀比的心態。所以,在課程設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型特點,從而有利于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既給學生奠定扎實而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能讓學生擁有較強的實踐技能,以滿足用人單位對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
一是要將課程的知識體系與理論體系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也就是要將最新的科學知識引入課程,經過時間的考驗,作為成熟的科學知識后,再為課程所選擇。凡是存在爭議的思想與觀點、不成熟的理論等,都不能引入到課程中。二是要對各門課程進行最佳組合與系統優化。專業課程中,先開什么課程、后開什么課程,都要符合教育發展與學生心理成長的規律。當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級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二年級學習旅游管理方面的專業課程,到了三、四年級再學習基本操作,呈現出由深入淺的狀態,這并不符合本科教學的客觀規律,對此一定要進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級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二年級學習基本操作并進行實踐,三、四年級則要結合實踐學習專業理論,并開展管理培訓,還要在相應階段頒發行業證書形式。如此,由淺入深、從實踐到理論,不但可以防止學習理論過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學生越學越沒興趣現象的出現。當然,在課程設置中還要注意到專業的發展趨勢及學科動向。因為專業在不斷發展變化,部分課程可能會逐漸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設置課程也有可能成為該專業課程,這就要求及時對課程設置做出恰當調整,從而使整體課程體系保持合理化、科學化。
3.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要倡導實踐教學。為此,要專門設置實踐實訓環節的課程板塊,不僅要強調專業培養,更要注重素質的培養,以拓展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旅游行業十分看中從業者的經驗,要求旅游專業畢業生的動手能力與綜合素質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實踐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提高其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校出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這就是旅游管理專業實現其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之中,要協調好專業課與實習實訓課之間的關系,將實踐教學環節真正納入到整個課程體系之中,通過加強實踐調查與增加模擬教學等途徑,有效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飲管理、客房管理、導游學、中國旅游地理等課程中,均應將實踐學時安排在課程的總課時當中,而且實踐時間應當占該課程學時的一半以上。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要通過多種渠道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并將學生的實習時間進行累積,計入學分,從而使大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能對旅游行業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促進理論學習的針對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要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旅游人才,就應當堅持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大膽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方法與新思路。當然,本文所述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方法的實際可操作性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與完善,但是衷心希望以上建議能對旅游管理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