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6:14:53
序論:在您撰寫設計心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建筑設計,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心理是人的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情感、意志、性格、意識傾向等心理現象的總稱。本文就以空間、光影、心理中的形象記憶為切入點對大教東4進行分析。
1空間的糾結體驗——桌椅設計的不合理部分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和高度表現出來。而建筑空間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的需要,運用各種建筑主要要素與形式構成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統稱。在感受大教東4的各種感官上,筆者表現出的是一種糾結的體驗。一方面,圓滑木質的課桌在嗅覺和觸覺上給人以舒適、適宜從事思考和伏案的筆頭工作的感覺;另一方面,窄長的桌面視覺體驗,又給筆者一種不利于正常的上課作業活動的感覺。具體而言,就是桌面的寬度不利于課本、筆記本、文具等上課必備工具的正常擺放,且每人間隔的寬度不利于字跡書寫。為此,筆者對此桌面進行分析后了解到,其一,由于桌面長度較長,視覺對比顯得寬度窄;其二,桌面采用連成一排而非個體的獨立方式,給筆者一種私人領地受到侵占的感覺。故會有空間不利于正常上課作業的感覺。領域性是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為取得繁衍生息等生存條件而圈定一定范圍的行為習慣,這里主要指在室內環境中學習不擾或妨礙的心理范圍。人類學家赫爾在對動物的環境和行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征將人際距離進行區分。而根據實地考察了解到,相鄰座位的人際距離在450mm之內,這樣的人際距離給人領域受到侵占的心理感覺。而工作間正常作業的桌面寬度的尺度標準為400~500mm,大教東4的桌面設計也不符合其基本工作作業尺度。人的空間知覺包括形狀、大小、距離、遠近、方位、方向、知覺,生理器官的信息接收和大腦的生理機制,又常依靠環境的幾種參照取得定性和定量的認識??臻g反映的開放性、封閉性、動感、靜感、險峻、雅秀、曠奧、幽靜,對人即客觀主體具有感染激發的作用。人的心理時空存在冗長、偏重、閉塞、壓抑、荒蕪、輕蔑、靈感等形式心理,可在環境設計中利用視錯覺進行心理調整。落實到具體建議而言,筆者想出的解決方案如下:在主體人的眼中,物理空間是有限的,而視覺空間、心理空間是無限的,形有斷而意相連。在距離遠近上采用在座位安排上兩人之間間隔一個空位,留下足夠的空間便于上課正常的作業活動,達到擴大空間感、減少壓抑感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學上則減少采用大教東4作為大課的上課場所選擇。根據人流特點以曲線形式的墻面把人流引向某個確定的方向,利用空間的靈活分隔,向人們暗示另一個空間的存在,使人在不經意中沿著一定的方向或路線從一個空間依次走向另一個空間,增強流動感和空間滯留性。在座位安排上,教室的師生座位安排如果是半弧形則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欲望,但現實中,講臺與學生的座位達到半弧形的效果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根據現實條件,一方面,盡量擯棄后排的座位使用率,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鼓勵講師走下講臺與學生盡可能多的人為互動。
2光影體驗——玻璃頂蓋設計的不合理部分
光與影的體驗和感受是直接和強烈的。對光影的感知主要是通過視覺獲得的,但是其他知覺可以感受到視覺看不到的光線。為此,筆者查閱光影方面的資料了解到,人們為了能夠清晰地思考,對光影的感知依賴天氣的明暗變化和銳利的視覺。思考通常與空白的心智和非集中的視線結合在一起。沒有變化的明亮光線,如同均質和沒有變化的空間,它削弱了存在的體驗,抹去了場所的感覺,使想象變得遲鈍。人的眼睛更適合微弱的光線,而非強烈的日光。在如今,光線似乎僅是數量問題,窗戶也失去了中介和調節、關閉與開放、內部與外部、私人與公共、陰影與光線這種二元世界的重要作用。首先,除了眼睛可以感受到的光線,皮膚也是感受陽光的重要器官,大教東4的玻璃頂蓋設計在晴天直射下方座位,會使皮膚產生灼熱的感覺。而福州的夏季又被冠以“四大火爐之首”,玻璃下方的座位成為教室的高溫區。就小環境而言,不利于正常的室內作業活動。其次,就利于眼睛的健康和適合思考的光線而言,大教東4教室中偏后方的玻璃頂蓋設計,晴天有強烈的陽光照射,一方面光線不適合思考;另一方面,不利于眼睛的健康。最后,教室的窗戶設計上,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窗,更是剝奪了建筑的親切和私密性,在沒有窗簾遮擋的情況下,使得教室的環境給人一種“被迫生活在一種公共的環境中,本質上說就是我們被迫地離開了家園”的感覺。此設計忽略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本質,忘記了人們需要暗光的事實,忽略了微光可以給予人安詳的氣氛。對于光影設計得不合理的部分,建議改造頂蓋的玻璃設計,即將玻璃換成不透光材質,解決陽光照射帶來的不舒適感。另一方面,光源強烈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往往是視覺的中心,會提升焦點和注意力。
3藍色的形象記憶——環境顏色的不合理部分
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對世界刺激的信息儲存。其分為動作記憶、情緒記憶、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其中,形象記憶是最普遍、通用的一種記憶形式。藍色給人憂郁的感覺,而藍白相間又喚起了筆者對醫院的記憶。藍白相間的病號服,白色的床單,藍色口罩的醫生,治療室玻璃治療室內的藍色窗簾。人們具有記憶和想象場所的內在能力。感知、記憶和想象不斷地相互作用。而藍色窗簾和醫院相互聯系的想象在筆者的腦海種則不斷地交織,產生強烈的抗拒和不安全感,甚至可以回想起醫院里牙科的味道。教室中的色彩起著多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促進教學的活力,使環境更富于人情,避免了白墻黑板的冷漠感。色彩作為一種環境語言,以一種信號的形態出現,對不同教室、不同場所的特征進行了表述。為了減少學生對陌生教室環境的疏離感,色彩能夠在復雜的教學空間中獨辟蹊徑,給學生提出現代教室的明確結構,從混亂的氛圍中脫穎而出。對此,筆者調查了大學城的各個高校了解到,教室大部分都是整齊劃一的“工廠式灰色系”,而高等教育需要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工廠式灰色系”不免給人整齊劃一,統一的心理暗示,不利于思維的拓展延伸。木質的黃色與淺綠色的搭配則可以滿足冷靜的思考,避免僵化的思維考量。因此,建議窗簾的顏色選擇淺黃偏白的色系,而教室的墻壁刷成淺綠色。
4綜合的知覺與整體的體驗
心理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存在于建筑設計的每一個角落。通過調查北區教學樓大教東4這一小環境,筆者感受到的是知覺體驗的綜合性和全面性。這種糾結的體驗將建筑和空間作為一種動態的知覺,令筆者感受到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的心理學細節是微小卻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懷敏.人體工程應用與實訓[M].東方出版中心,2011.
[2]沈克寧.建筑現象學[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陳喆.建筑倫理學[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色彩的心理作用有很多具體的表現,比如,面對紅色或者處于紅色環境中,人們的心跳會加速,血壓有所升高,情緒處于興奮和沖動的狀態;處在藍色環境中,人們的脈搏會減緩,情緒處于沉靜、沉悶的狀態。色彩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從人的腦電波可以看出,人的腦電波對于紅色反應是警覺、警醒,對于藍色的反應是放松、自然。色彩的心理作用能力能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而設計是為人服務的,因此在設計中,必須重視色彩,重視色彩心理學在各種藝術設計門類中的不同應用特點。色彩在室內設計中起著改變或者創造某種格調的作用,會給人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差異和藝術上的享受。人在進入某個空間最初幾秒鐘內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對色彩的感覺,然后才會去理解形體,所以,設計師要重視色彩對人們產生的第一印象,這是是室內裝飾設計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
在商業設計中,要考慮到人們對顏色的方式。在Logo設計和其他商品形象設計中,要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調限定對于商品的情感基調的表達。心理學家們曾尋覓一種強有力的色彩和情緒反應之間的相關性,選擇正確的顏色,決定品牌的形象。比如,可口可樂用紅、黑二色作為形象標識;德芙用黑、褐色作為形象標識;麥當勞,德克士、必勝客,肯德基,等快餐店用紅色、橙色等歡快的、青春的、熱情的顏色作為形象標識;一些高端的奢侈商品,則用黑色、灰色、銀色、金色等作為標識。
在影視設計中,色彩心理學的應用也十分重要。很多電影都巧妙地運用色彩來制造各種各樣的心理效果。有的電影以一種色調貫穿始終,有的電影則在特定的場面使用特定的顏色。比如張藝謀的作品,就善于用色彩,在運用色彩營造情緒和情境的基礎上,用色彩來敘事,比如經典的電影《英雄》就用了五種不同的顏色講述了五段不同的故事,傳達了五個不同的段落主題。
二、設計色彩心理的培養
在進行設計色彩心理培養的時候,首先要專注色彩共性的學習,比如每一種顏色的集體認知、民族認知、社會認知等,在此基礎上,還要重視對于色彩個性心理的訓練。要在色彩表現中重視主觀情感的表現,使色彩擁有主觀之美是色彩設計師要重視的。在設計師學習了色彩的基本知識,認識了所有的顏色之后,可以進行色彩主觀性表達的專門訓練??梢栽谠O計中思考十幾甚至二十幾種固有的色彩,這些色彩要豐富,冷色、暖色、中性色應有盡有。要求設計師憑自己的色彩愛好挑選五種以下的顏色,將這五種色彩擴展到畫面中所有的物體設計對象中,對其它顏色可以完全忽視。如設計師選了橄欖綠、土黃、赭石等中性色,就可以以這幾種顏色為主,代替設計對象所呈現的其他顏色。這種訓練有色彩設計的理念和色彩的創意,轉換設計師的色彩觀念,改變設計師對自然色彩的過分依賴態度,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設計師對色彩的感悟力和創造力。
計心理學的應用范疇圖形藝術的形成吸引了各行各業專家的注意,由于不同專業的人共同參與進來,以設計心理學為基礎的圖形藝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中,為社會和民眾廣泛服務,成為設計心理學應用的重要結果。
二.基于設計心理學的圖形藝術作用
圖形藝術具有選擇性、整體性、可識別性、和恒常性等規律,在信息交流、引導行為、解釋議題、宣傳文化等多方面都具有特別的優勢及特定的作用。
1.圖形藝術建立了世界性的
圖形藝術語言體系圖形作為一種直觀的視覺語言,能夠跨越民族、語言、文字等的障礙進行信息的傳遞。它創造了無需語言的溝通,與無國界障礙的交流。即使是較為復雜的議題也可以通過圖形讀懂。目前,各個國家將一些極為重要的圖形標志進行了統一,已經部分實現了世界性圖形語言的通用。如交通標志、醫療標志、環保標志、綠色標志、安全食品標志、安全衛生標志、禁止標志等。
2.促進圖形藝術的理性發展
圖形藝術的創作,運用的是形象思維、具象思維,將具象或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圖形進行闡釋說明。因此設計心理學的介入可以更好的與感性思維方式相結合,有利的引導和扶正圖形藝術的理性發展。
3.提高圖形藝術的實用價值
圖形藝術信息的傳播建立在設計師與受眾之間。設計師與受眾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種相對差異性導致了圖形藝術設計和接受的雙重差異性。而介入設計心理學的圖形藝術,可以最大化的降低這種差異性。從使用或需要的角度出發,使雙發對圖形的理解趨于相對一致,從而圖形藝術的實用性得以加強。
4.增強受眾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這些顏色的不同,能夠讓人從心理上和情緒上都產生明顯的差異。色環中,暖色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紅色,橘色;冷色中包括藍色、綠色等,此外還有一些被稱為中性色。我們看到暖色為主畫面時,這些信號映射至心理,會產生溫暖、安寧的感受,而看到冷色時,則會感覺清新、冷靜。除冷暖色之外,色彩也會對心理產生其他的作用,比如讓人產生距離感的“前進色”與“后退色”。即使位置相同,因由用色的差異也會讓人產生一面向前,一面向后的視錯覺。此外,色相,以及明度也會影響畫面的“重量”,不同的顏色也會使一些具體的內容,在視覺上產生“膨脹”,有一些則會“縮小”。下面,我將用一些比較典型、經典的案例分析和說明招貼設計中的色彩應用對心理的影響。紅色給人感覺熱烈,奔放,它不僅給人積極的感受,而且還是中國人用來表達喜慶,歡樂的代表顏色,我們親切地稱之為“中國紅”。
中國人如此喜歡在喜慶的時刻用紅色來表達心情,不知是否也與她給人熱烈感受有關。下面的這幅招貼作品是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宣傳海報,它以紅色作為基調色,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強烈的中國傳統氣息,而且能感受到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而紅色與其他顏色搭配時也可以表現出很強的顏色性格。下面這幅招貼就是這樣用紅色的色塊與其他顏色的搭配來營造出活潑的氛圍,政府和其“年輕人”的主題,而畫面中的留白,也正好利用了白色給人更多意想空間的特點。黃色雖然也是一個明亮活潑的顏色,我們常用黃色來描述太陽,但是這樣一個輕盈的顏色與莊嚴而又穩重的黑色相遇,則產生了很強的視覺沖突。人們正是利用這樣一種視覺沖突給人以警示的作用。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警示牌常以這兩種顏色相配合。下面這幅海報也是利用了這樣的視覺特點,以詮釋武器對人類的危害。藍色給人感覺自然清新,表現在畫面里也容易使內容顯得干凈而且有秩序,當降低藍色的純度和明度時,更能使畫面的整體看起來更加溫柔。配合以招貼中“大自然與音樂”的主題,能讓人們瞬間進入到畫面中去,靜下心來,去感受自然,去聆聽自然的聲音。紫色給人感覺典雅、穩重,我們看到紫色便感受到夜幕的降臨,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沉靜。而有藍色調傾向的紫色,仿佛被籠罩了一層憂郁。當人們看到這樣的色彩基調的招貼作品,已經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情感投射,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詮釋的主題,地球的悲鳴聲。上面這幅海報是著名的德國設計師蘭堡的代表作之一,利用了簡單的黑白色,制造出了黑暗與光明,我們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書本能給人們帶來的力量。而簡單的用色,強烈的對比,不僅能夠讓人們將更多注意力投入到信息中去,給人明確的主次之分,同時互補色的對比,也很好地表達出黑暗之中對光明的向往與希望。同樣也是基調色以黑白為主的招貼作品,下面這幅則利用了大量的留白給人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以簡單的畫面直截了當地向人們揭示它要傳遞的主題———言論自由。沒有任何其他的顏色,畫面給人感覺嚴肅,發人深省。
二、結語
(一)自身固有的優越性
人們對美的事物的享受大多是經過眼睛對外界事物的捕捉而實現的。一般來說,人的視覺神經系統在捕捉外界事物時主要有兩個特點:
1.對于相對靜止的事物,視覺系統會優先接收那些正在運動的事物或場景;
2.顏色艷麗的事物同那些顏色略顯暗淡的事物相比,更容易獲得人們的注意。視覺心理學本身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它可以將事物的第一印象牢牢印在人們的腦海中。
(二)存在空間局限性
從本質上來說,人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范圍并不是無限大的,如人眼在水平方向上的視覺范圍角度大約為120°,也就是以眼睛中線為基準,左右各一半,而在垂直方向上,視覺范圍角度為上50°,下70°,相應的,有效色彩所獲得的視覺空間范圍則是在此基礎上減掉10°,在這樣一個視覺范圍內,人們所獲得視覺效果是最好的。
(三)可實現視覺效果的完整獲取
一般來說,人們可對自身腦海中的某些深刻印象進行更深入的圖形構建,即現代人常說的“腦補”,以此來獲得更為完整的視覺效果。從自身視覺接收來說,視覺效果并不僅僅局限于對某一場景或事物的顯現,更多的是在當前視覺效果的基礎上對缺失場景或事物展開自助構建,進而達到視覺效果整體性的目的。
(四)存在視錯覺
人在用眼睛接收外界事物時,容易受到光影、眼膜及自身相關因素的影響,故有時對所獲取的事物或場景會產生一種視錯覺影像。另外,在觀看有序水平圖像時,人們往往會獲得一種更為廣闊的空間感,故在室內設計中可利用鏡子,使房間產生一種“變大了”的視錯覺效果,實際上,房子大小并未改變,通過這樣一種形式的設計,不僅可獲得視覺上的享受,還能使日常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二、住宅室內設計中視覺心理學的應用分析
(一)自身固有的優越性與圖形構建性的應用
結合視覺心理學原理,那些運動著的物體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而且在住宅中人們往往都會將目光先轉向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如游戲房,進入這個房間后,人們很容易被色彩明亮的柜子吸引住目光,而后目光轉移,將視線轉向窗邊的燈具,舍不得移開眼球。另外,在室內設計中,圖形的構建也有著較廣泛的應用。如喬治•卡內考于羅森菲爾德住宅設計中,就在墻壁上設計了一個殘缺的圓形,人們看到它時會自覺根據自我經驗來推出那應該是一個圓形,設計者就是通過應用這樣一個殘缺的圓作為墻壁裝飾物,來引起人的遐想,不禁令人浮想聯翩,而且人們在看到圖像的時候,其視覺也會沿著缺口的方向去尋求,進而發揮一定的導向效果。
(二)空間局限性的應用
人們在視覺上存在空間局限性,進入一個陌生環境中,會先環顧四周,大致了解情況,后將目光聚集在某一點上,故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一般都需留一個或是幾個能吸引人目光的視覺中心,以此來使住戶或來訪者獲得更好的視覺享受。一般來說,室內視覺中心概括為三種。一是設計中心。要求設計師必須分清矛盾主次,對重點部分重點設計,次要部分次要設計。比如對于會客廳的兩個界面,需重點關注沙發前面墻壁的設計,因為它是人們在坐上沙發之后眼睛注視點最多的一個地方,故設計時可通過不同造型、材質與色彩等裝飾物來表現,使之成為人們視覺的焦點,但是假如這面墻壁上有電視等設備,其設計就不可太炫目,避免喧賓奪主。二是,功能中心。室內的各個角落都有著不同的功能。比如臥室內,同起坐、儲藏等功能相比,睡眠、休息才是其主要的功能,故設計時需重點突出該功能特點。三是,興趣中心。不同年齡段、性別與民族的人都有著不同的興趣中心,故在住宅室內設計中,學齡前兒童的“游戲區域”、學齡兒童的“學習區域”、白領的“工作區域”、女主人的“化妝區域”,就成為了設計者需要重點設計的“興趣中心”。那么,如何創設住宅室內的“視覺中心”呢?方式有很多。比如,對于地面,可使用地毯、拼花等多種材料,來實現地面突出的效果;對于墻面,可選用壁畫、浮雕與工藝品等來創造一個“視覺中心”,且在整個室內空間中也可應用一些植物或是奇特家具等來進一步突出墻面。
(三)視錯覺的應用
設計者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尤其是對于低矮且窄小的住宅的設計,需全面理解并辯證處理各種各樣的視錯覺情況,并在設計中加以利用。
1.通過降低家具高度來獲得空間變大的視錯覺。人們所居住的房間,高度多為3m,面積多在15m2,故總是希望讓其顯得更大一些,以此來獲得更廣泛的視角空間,緩解因住宅太小而帶來的壓抑感。對此,設計者可盡量選擇一些矮小家具,避免遮擋四周墻壁,從而給人以“屋頂其實挺高的”的感覺。
2.選擇重疊形式組合家具,獲得更大空間。如小房間給人擁擠感,就可選擇上下重疊形式的組合家具,并貼墻放置,以實現室內邊角面積的最大化利用,使人們獲得更大的視覺空間感。
3.利用裝飾畫與色彩讓空間變大。在室內設計中,通過布置一些色彩淡雅但層次豐富且透視感極強的風景照片或風景畫,不僅可使室內景色變得更加好看,還能使室內空間“變大”,尤其是將正面墻布置成風景畫,更是會給人一種望不到盡頭的空間感。另外,不同色彩的選用也會給人不同的空間感。如紅色、黃色與橙色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藍色、綠色與青色給人以清新、寒冷之感,且低明亮度色彩讓人感覺空間變小,反之,高明亮度色彩則感覺空間變大,加之冷色調給人退后感,暖色調給人凸出感,故在住宅室內設計中,設計師需要把握各種色彩所獨有的性質,從而加以設計,給人以視錯覺感。比如,室內窗簾、家具與墻壁最好選用高亮度的淡色作為主要的裝飾色,從而讓居住者有種“房屋更亮”的感覺。
4.利用燈光、材質感與鏡子來合理調節空間。運用燈光或燈具可讓人在視覺上產生錯覺感,如嵌入型燈具與吸頂燈可給人以房屋頂棚“往上提”的感覺,尤其是一些形體比較大的枝形燈具能夠讓人感覺頂棚在“往下降”,故在住宅室內設計中,設計者必須充分利用好燈光這個元素。直接照明會使空間變得更“緊湊”,間接照明則會使小空間變得“更大”,設計者要合理利用直接照明和間接照明。同時,還可利用材質感來改善空間感。比如質地光滑的界面給人以比較遠的感覺,表面光滑的界面則給人的感覺為在往前靠,設計者要合理選用這兩種材質的家具,來調節居住空間。此外,還可利用鏡子來合理調節空間。比如在狹長室內,就可在一側墻面上鑲上一面大鏡子,使之反射出室內景致,讓房間變得更加寬闊,而對于景深較淺的房間,則可通過鏡映來使房間變得更加氣派。
環境設計中生態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立論基礎、生態心理的形成與發展、生態心理的文化內涵及表現形態、生態心理在室內外環境藝術中的表達與運用等,較系統地把人類發展歷史中生態心理的存在形式、表現形態與審美倫理結合起來,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具有開拓性的設計思考與借鑒意義。生態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系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學或環境心理學。這里所說的環境雖然也包括社會環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環境,包括噪音、擁擠、空氣質量、溫度、建筑設計、個人空間等。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心理學作為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學科,它之所以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應用研究領域,是因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環境中的人的行為,自然和社會環境都對行為發生重要影響。滿足生態心理學要求的環境藝術設計應考慮到周圍的自然環境,既要順應環境,又要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環境,達到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和諧統一。例如,我國的一些公共設施,就巧妙地利用自然環境進行了人性化設計。那里到處都是開放式的城市公園;道路、建筑幾乎保留了歷史的原貌;公共座椅、電話亭、書報亭等公共設施的構筑風格古色古香,體現著我國深厚悠久的歷史文脈;道路標志設置醒口;景觀雕塑雄偉壯觀;各種形態、色彩與環境既協調又富有個性。這些設計不但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環境,而且也方便了人們使用。滿足生態心理學要求的環境藝術設計還要考慮到氣候、地域的影響。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地域,城市的公共設施應該不同。如我國北方氣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設施材料多采用具有溫暖質感的木材,色彩鮮艷醒目,以調劑漫長冬季中單調的灰、藍色,這些元素能使人們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溫暖和視覺上的春天,使人們容易抑郁的心情變得輕松愉快。我國有些地方潮濕多雨,因此在公共設施的選材上便十分注意防潮防銹,多為塑料制品或不銹鋼材料,色彩上也盡量使用一些明亮色調。
二、從上面的觀念可以看出
一個符合生態心理學的環境藝術作品的完成,并不是設計師個人創造活動的完結,而是另外一個創造性的、可持續發展過程的開始。因為它存在于自然生態的開放空間中,它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覺藝術展示,來激活它所存在的環境中的其他創意元素。一個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環境設計作品將是一個帶動城市復興的新舉動。在我國,可持續性發展的觀念逐漸被植入到了應對城市環境缺失的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當中,并己被許多環境規劃和環境藝術工程項目所廣泛接受。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心理學是一種思想和觀念的體現,它追求社會的意義,它希望在社會公眾的參與中進入他們的生活、影響他們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一切看似很重要的藝術技巧、手法和材料、樣式等等問題,其實都是在為表達某種觀念服務。設計師們在充分研究了公眾的多種需求后,應該以歷史與當代的文化背景作為基本的框架,以便從中找出最合理的因素加以創造性的發揮,然后再使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藝術表達方案去積極地影響公眾。
三、結語
在展示空間設計中,基于心理學角度分析,需要充分利用圍和透的關系。若是一個空間的設計沒有采用任何一種透視方法,必然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柑橘。若是空間的設計僅僅是開場,就無法充分發揮出內部空間的特征,使用功能無法得到發揮,因此在展示空間的設計中需要把握好圍和透的尺度,根據具體需要表現的事物來進行設計。
1.1空間流動性、引導性設計
展示空間本身屬于一種三維空間,人不可能一眼看到全部設計,需要在走動中看到各種設計,也就是需要注意看到各個設計部分。在這個走動的過程中,屬于一個連續的過程,人們所看到的信息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中就需要保證空間變化的連續性,保證每個空間展示的效果都是連貫性的,保證人能夠得到好的視覺效果,保證人在行走的過程中感到空間的協調一致性,同時又富有變化,增強人的感受。展示空間在設計中原則上需要保證采用有序性原則,人在參觀展覽中,具有非常大的流動性,一般是靠右走,走捷徑,不走回頭路,這就要求空間設計拘留流動性和引導性,合理安排空間布局來安排觀眾參觀,引導人的駐足。
1.2空間長短和色彩的設計
在展示空間設計中,長短因素是影響人們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在展示空間設計中,部分需要偏向于后部,前面的空間設計讓人們產生一種期待感,增強空間的表現效果。在建筑空間的設計中,若是需要強調部分的重要性,滿足人們乘興而歸的想法,可以適當加長觀賞瀏覽的空間設計,針對一些比較特殊的物品,在展示空間設計中,部分就需要放在前面,引起人們的新奇感。在展示空間設計中,色彩同樣是影響人們心理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色彩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觀看事物中,總是先看見色彩,然后再看見物體。在色彩的設計中涉及到了公眾色彩心理問題,這是因為對于人而言不同色彩所引起的直覺效果是不同的,同時也受到、社會規范等的影響。如紅色在美國象征著健康歡樂,在我國象征著信心、傳統等,因此在展示空間設計中需要考慮到色彩對人們心理的影響。
1.3垂直和水平空間的設計
依照心理學分析,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垂直距離越高越容易引起人的壓迫感,因此豎直方向的空間,人們習慣采用遠處觀看的方式。從空間心理學角度分析,高而瘦的事物會引起不安全感,因此在設計中需要盡量避免出現這種空間設計。在垂直空間的設計中可以采用一種抑揚空間法,將高空間的頂面包裝,做成階梯性的變化,降低人們對空間的不安全感。也可以采用一種疊加空間的設計方法,采用疊加增高的方式獲取新的空間。水平空間的設計主要根據不同的空間需求來盡行設計,在展賣空間的設計中要求空間氛圍展示空間、休息空間等,宜采用采用維隔空間法,這是一種最常采用的設計方法。也可以采用連系空間設計方式,通過走廊、彩帶以及花草等形式來連系不同的空間,增強空間的統一性。滲透空間設計方法是一種綜合性的設計,主要達到增加展示層次,達到精致的目的。目前展示空間設計主要方式包括四種,中心布置法是指在空間中心塑造中心,展臺多是圓柱狀,周邊圍繞中心設計。散點布置一般使用在不規則場地空間設計中,網絡布置法使用在商業展賣空間設計中,是經貿展示空間設計基本方法,重視展位的有序性,混合布置法是前集中設計方法的結合,這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種。
2.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