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10:29
序論:在您撰寫提高法治思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領導干部 法治內涵 法治思維
【中圖分類號】 C9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3)08-0038-02
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對于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法治思維的內涵及基本要求
(一)法治思維的內涵
法治是相對人治而言,是指法的統治,或者說法的規則。法治強調依據法律治理國家和社會,或者說,用法的精神治理國家。法治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參數。法治思維是相對于人治思維、權力思維來講的,是指思考問題要有法律意識、規則意識,強調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是運用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對所遇到或所要處理的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并作出結論的過程。法治思維有豐富的內涵,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即合法性思維、權利義務思維、公平正義思維、責任后果思維等。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能力和水平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二)法治思維的基本要求
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是我們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形勢下,對領導干部提出的一項新要求。法治思維要求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遵循法治原則,以法為據,以法為尺。領導干部在行使國家公權力或實施社會管理乃至單位內部管理時,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或者是解決社會矛盾、爭議,基于法治思維,應遵循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目的合法。領導干部行使公權力,作決策,應符合法律、法規的目的和宗旨。二是權限合法。即職權法定,越權無效。這一原則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依據法律法規的授權行使權力,作出決策,實施行為。做到法無授權不得行使公權力,否則行為無效。三是內容合法。領導干部作決策,實施某一行為,其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四是手段合法。領導干部行使公權力,作出決策,實施某一行為,其運用的方式方法、采取的措施應符合法律法規。五是程序合法。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程序正義是看得見的正義,也是實現實體正義的根本保障。程序合法、正當,要求領導干部行使權力,作決策,實施某一行為,其過程、步驟、方式以及時限等應符合法定的程序。程序合法要求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要求公權力的行使者對相對人做出不利行為應說明理由、聽取申辯,不得自己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等。對于程序合法、正當的要求,一些領導干部往往不夠重視,不按法定的程序辦事,結果導致許多違法決策、違法行為的出現,給國家、社會的公共利益以及公民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傊?,領導干部在行使公權力時,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或者是解決社會矛盾、糾紛,都應不斷審視其行為目的的合法性、權限的合法性、內容的合法性、手段的合法性以及程序的合法性。若在行為過程中發現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地方,應及時主動糾偏。
二、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的路徑
(一)加強法治教育培訓
法治理念是法治思維的基礎,而法治思維又是自覺、主動和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的前提。因此,要加強法治教育培訓,增強國家公職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斷提高國家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治國理政的能力。近年來,隨著六五普法活動的開展,法治教育培訓已經在國家機關逐步走向制度化。但是,很多普法限于基層和執法機關,還沒有擴展到所有黨政機關,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當前加強領導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訓應從二方面努力:一是加強憲法和法律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增強領導干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職責等法治觀念,使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二是積極參與法治實踐活動,不斷強化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領導干部要積極參與法治實踐活動,如出庭應訴、主持復議案件審理、旁聽法院庭審、調查研究分析案例、談判等實踐活動。通過參與法治實踐活動,使他們樹立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理念,培養公平、公正意識,使法律知識、法治意識、法治精神融入腦海,內化為領導干部的自覺意識和精神素養,外化為領導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通過法治教育培訓,增強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
(二)納入考核用人機制
把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能力納入考核機制,作為領導干部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推動我國法治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在領導干部的考評中設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等相關法治指標,用法治的標準來規范領導干部的的執政行為。二是大力選拔任用有法律背景的人擔任領導干部,充分發揮具有法治思維能力的領導干部的作用,形成正向激勵引導機制。同時,對于堅持人治思維,在決策、執法以及其他行使公權力過程中有法不依、、違法執政,違法行政等,給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害和損失的,要依法問責、依法追責。堅持給人治亮“紅燈”,給法治開“綠燈”,促使國家公職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自覺培養法治思維習慣,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治國理政的能力。
(三)改善法治環境
法治環境與法治思維以及法律手段的運用是辯證、互動的關系。一方面法治思維增強了,會促進法律手段的運用,而法律手段運用多了和運用有效了,會改善法治環境;另一面法治環境改善了,又會反過來影響和促進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這是法治的良性循環。當前改善法治環境,應從以下二方面努力:一是要注重制度建設。首先要進一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尤其是要加快程序方面的立法,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同時要建立健全保障法律執行、運作、實施的各項具體制度。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要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為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四)強化社會監督
當前對領導干部行使公權力行為的監督,除了要加強黨內監督、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外,尤其要強化群眾監督和輿論媒體的監督,促使領導干部養成法治思維習慣,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糾紛。
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習慣的養成和法治思維能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全社會樹立法治的權威,有助于增強公眾的法治觀念和法治信仰。因此,建設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法治社會,關鍵在于領導干部要尊崇法治,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治國理政,進而帶動廣大群眾去信法、尊法、守法、用法,最終法治中國的夢想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 十報告輔導讀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關鍵詞:黨員干部;法治思維;依法辦事能力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5)-09-0028-02
努力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是擺在每一位黨員干部面前的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
一、全面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重大意義
(一)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需要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革命藍圖的實現,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而關鍵還在于黨員干部的態度、決心和行動,在于黨員干部帶頭踐行法治的過程。各級黨員干部作為執掌國家權力和治國理政的重要主體,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擔負重要責任,是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直接決定著黨依法執政理念的落實、影響各級黨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效果,也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成敗。因此,只有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具有堅守法治的定力,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以上率下,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才能建立起法治國家。
(二)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解決當前現實問題的需要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而當前我們在法治建設方面還存在的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比如,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比較嚴重,執法司法不規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現象較為突出,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這些問題,違背了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妨礙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而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靠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和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更重要是依靠有法治思維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黨員干部。作為執政黨,黨員干部應當是法治精神的踐行者、捍衛者。唯有他們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唯有他們事先正己,用行動作出表率,才能將依法治國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具體行為中去。
(三)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黨員干部自身的需要
當前,廣大黨員干部的法律知識、法治觀念和法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相對于經濟、金融等領域來說,法律知識的貯藏明顯不足,運用法律武器解決復雜的社會矛盾還不能得心應手。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法治觀念淡薄,法律規則意識不足,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水平不高。這些問題說明,有些黨員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與依法治國的需求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距離。只有黨員干部自覺學習履行職責行政權力所需要的法治理論和法律知識,自覺的提高法治意識,提升依法辦事的能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更好的發揮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
二、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法律知識欠缺。盡管法律知識是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的重點,但是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將法律知識學習流于形式,以致于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一些基層的黨員干部對法律知識學習的不夠系統、全面,對法律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夠準確、深入,直接影響到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提高。
二是法治思維淡薄。由于一些黨員干部的法律知識不足,法律意識不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觀念還沒有很好的樹立起來,以言代法、、徇私枉法、等現象還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依法行政的水平。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一、進一步加強法治教育、培訓,不斷增強黨員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
法治思維是法治銘記內心、深入靈魂的體現。缺少了法治思維,在權與法之間,領導干部就會迷失方向,跳出法律的框架,濫用、亂用權力。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要知法,懂法,才能在做決策、處理問題時主動和善于運用法律思維。因此,要提高執法人員和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處理事務的能力,第一要務就是加強法治教育、培訓,使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筑牢法治思維方式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1)是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學習制度,系統地學習社會主義法律知識。領導干部在法治知識基礎上形成的法律信仰、自愿守法和自覺用法,是法律實現其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領導干部主動學習憲法和法律,對于職責范圍密切相關的法規制度要稔熟于心,知道哪些是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應該做的要做到什么程度,進而為提高法治思維能力奠定認知基礎。通過強化學習,使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養社會主義法律素養,在思想深處樹立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信仰,使之成為在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具體工作中指引和規范個人行為的基本觀念。
(2)是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規培訓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掌握社會主義法律知識,已經成為了黨員干部必備的工作能力之一。充分發揮黨校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通過系統的培訓,使黨員干部把對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去,融入到工作和學習乃至日常生活之中去,從而確立符合法治要求的權力觀,確立帶頭守法、維護憲法與法律權威的職責意識,牢固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洽思維,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二、完善法治環境,通過法治環境影響和促進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
(1)是強化制度建設,完善法制體系。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需求增長的實際,及時健全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及時將群眾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升華為制度規定,既要健全實體性制度,又要完善程序性制度,既規定應該怎么做,又明確違反法規處理措施,不斷構建完善系統完備、程序嚴密、規范有效的法律法規體系。
(2)是建設法治文化,營造法制環境。強化正面典型的引導作用,把檢查學習和遵守法規制度情況作為黨內組織生活的重要內容,通過評選依法辦事模范人物、宣揚依法辦事先進典型,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使法治成為一種文化自覺。
(3)是進一步推進行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規范化,確保每一項決策的目的合法、權限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法,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政府的權威,建立多元化的解決社會矛盾、爭議、糾紛的機制,健全和完善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各項相關制度,形成良好的法治制度環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把依法依規作為一種行動自覺。
三、堅持法治政績導向,把依法履職水平作為衡量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
(1)是將依法執政能力納入考核體系。要將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法治業績”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察指標體系中,并以此作為選拔、獎懲、晉升、晉級的重要依據,使法治建設真正成為一種硬標準、硬要求、硬約束。
學生的創造思維只能在主動地學習和積極的探索過程中得到發展。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時,針對學生喜歡玩的心理,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強、小勇、小華各帶了同樣長的線去放風箏,小強放出線長的3/7,小勇放出線長的2/7,小華放出線長的3/5,誰放的風箏最遠?誰放的風箏最近?
問題一提出,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有的說可以看出來遠近。有的說看不出來,最后認為要想知道誰的風箏飛的遠,只要比較出三個分數的大小就可以了。由于學生急于知道誰的風箏飛的遠,求知情緒高漲,在這種情況下,師生共同討論,根據同分母,同分子兩個分數的意義比較出3/7>2/7,3/5>3/7,從而比較出三個分數的大校在學生的思維處于階段時,老師問:“還有別的比較方法嗎?能否借助一個分數比較出其中兩個分數的大小呢?”話音剛落,一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因為 3/5比線長的一半多,3/7不夠線長的一半,所以3/5>3/7?!庇忠幻瑢W說:“也可以用線段圖來比較?!苯處熞灰豢隙藢W生的想法,師生共同歸納出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愉悅的教學環境,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強烈愿望,老師的適時點拔又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使課堂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為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思維從動作開始,切斷了活動和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發展?!睌祵W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量一量、擺一擺、拼一拼,手腦并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如教學圓面積,推導圓面積公式時,可這樣安排。首先將一個圓16等分,再按如下步驟進行。
(1)擺一擺。分組擺出已學過的圖形(近似)。
(2)議一議。議圖形的各部分條件與圓半徑周長之間的關系,議各圖形的面積與圓面積之間的關系。
(3)算一算。計算各圖形的面積。通過動手操作,使操作與思維有機結合,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得到了發展。
心理學告訴我們,想象與創造性思維有密切聯系,它是人類創造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為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機會。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品質,能力
數學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規律的本質,是溝通基礎與能力的橋梁。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題論題、死套模式。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建立數學思想,掌握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解題時,加強思想分析,尋求出已知和未知的聯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習的思維品質和能力有所提高。
數學思想方法寓于數學知識之中,數學教學不僅是知識的教學,而且還應包括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粗淺認識。
1.挖掘教材內容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概念、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定理都明顯地寫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數學思想方法卻隱含在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是無“形”的。在新教材中,我們很少看到這個思想、那個思想的字樣,但教材的每一項內容都隱含著若干思想方法。如“化歸”思想滲透在有理數大小的比較轉化為算術數大小的比較;有理數四則運算轉化為算術數四則運算;整數的加減通過同類項的概念轉化為有理數加減;異分母分式加減轉化為同分母分式加減;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無理方程轉化為有理方程;方程組轉化為一元方程;復雜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待解決問題轉化為已解決問題等。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時機和方法。
2.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展現是借助于數學知識、技能這些載體的,離開了具體內容,是無法向學生滲透、傳授數學思想方法的。教材的每一項內容都滲透著若干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中要著力反映這些思想。多次滲透,潛移默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會。下面以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談談自己的看法。
數和形是數學研究客觀物體的兩個方面,數(代數)側重研究物體數量方面,具有精確性。形(幾何)側重研究物體形的方面,具有直觀性。數和形互相聯系,可以用數來反映空間形式,也可以用形來說明數量關系。數形結合(或形數結合)就是把兩者結合起來考慮問題,充分利用代數、幾何各自的優勢,數形互化,共同解決問題,這是數學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決許多數學問題的有效思想。
新教材中體現數形結合思想的內容是很多的。首先是引入數軸,利用“形”――數軸得出“數”――有理數的一系列概念、性質。通過數形結合,學生可以深入理解無理數的存在,進一步理解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系,最終步入數形結合的更高階段:坐標系的概念和函數內容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應不斷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為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函數內容及解析幾何奠定基礎。
數形結合思想還用于更多的內容中,例如,用圖形來反映數量關系。在整式乘法(尤其是乘法公式)中給出許多幾何圖形解釋乘法法則、公式;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用各種直線圖、圓形圖反映相關的數量關系;在統計初步中,畫頻率分布直方圖反映頻率分布等內容都體現以形來反映數的關系。教學中,通過圖形的直觀,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理解問題,同時學會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
在幾何內容中,有許多概念是與代數知識緊密聯系的,例如面積、周長、高、中線、角、勾股數、黃金分割比等。有許多性質是通過代數知識證明或計算得到的,例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面積等。在涉及圖形大小比較的問題中,大多數借助數的比較,化為數量關系進行研究,例如,比較線段、角的大小,在證明它的幾何意義之后,都給出數量關系比較的方法。此外,把握圖形的位置關系,也是采用一種數形結合的做法,例如,點與圓、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都是轉化為數量關系來表示的。
教學中,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數形結合的素材,不斷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代數知識時,能充分利用幾何意義來理解;在教學幾何時,利用有關代數知識去探索,應不失時機地把數和形統一起來,努力幫助學生掌握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3.在解題中重視思路分析
數學解題實質上是數學思想方法的思維訓練,要通過精講、精練,使學生明確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思想方法。還要重視思路分析,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思想方法,在問題類比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訓練,解題的回顧總結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訓練。
4.注重解決問題之前的分析
注重解決問題之前的分析,對于領會數學思想方法是有益的。教學中應結合教材,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去分析,在分析中領悟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尤其是轉化問題的思維過程中蘊含有的各種思想。
例如: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學習,可引導學生如下分析。
前面,我們學習了一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設法消去一個未知數,將“二元”轉化為“一元”,從而使方程組得以求解。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消去一個未知數,達到將“二元”轉化為“一元”的目的呢?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數學思想方法隱含于數學之中"的特點,要針對不同的數學內容,靈活設計教法,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一、什么是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統稱。所謂數學方法,就是人們從事數學活動所采用的方法,而數學思想是人們對數學的知識內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質認識,它是從某些具體數學認識過程中提煉和概括,而在后繼的認識活動中被反復證實其正確性,帶有一般意義和相對穩定的特征,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數學思想直接支配著數學的實踐活動。數學方法是解決問題的策略與程序,是數學思想具體化的反映。簡言之,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數學方法是數學的行為,數學思想對數學方法起指導作用。
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途徑
1、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小學數學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但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一些性質,法則,公式的發現探索過程及方法一一敘述清楚。為此,教學時要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去發現、體驗、領悟。教師要積極創設與教材內容吻合的、新奇的、充滿疑問和情趣的教學情境,誘發他們探究知識的熱情、興趣和欲望,讓學生的思維卷入知識再發現的過程。讓學生面對疑問、困難、障礙,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全過程,從而領悟數學思想方法。同時,又運用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數學問題的解決,獲取新的知識,享受成功的樂趣。
如教《三角形的面積》時,給學生提供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讓學生根據所給材料探求三角形的面積。學生獨立嘗試尋求解題方法。
學生很快聯想到平行四邊形可以分割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所以三角形面積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即三角形面積=底×高÷2。接著我提出問題:還有其它方法可以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情趣高昂,積極動腦,自主探索出多種推導方法:有剪拼法、折拼法、割補法等。
針對上述算法,我及時組織評講,再請學生說說算理,不僅使每個學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領悟到了比公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把新知轉化為舊知,再利用舊知解決新知的化歸思想方法。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很自然的受到了數學思想的熏陶。
2、在合作探究活動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現代社會提倡團隊合作精神,是否具有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已成為決定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所以在教學中,除了倡導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究,還要營造自由、寬松、開放的氛圍,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伙伴",也應參與到學習中去,在參與中通過示范,引導點撥,鼓勵學生大膽地思維,敢想、敢說、敢爭辯。在合作交流中,通過啟發學生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方法,從而獲得清晰的數學思想方法。
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采用"問題—猜想—驗證—歸納"的教學方法,凸顯"數學教學是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這個《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現摘錄其中的一個教學片段:
(1)提出問題,引起猜想。通過復習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后,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能被3整除的數可能會有什么樣的特征呢?"
學生一陣沉默后,爭著發言:
生1:個位上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例33,36,39。
生2:個位上是奇數的數能被3整除。例21,123
生3:不對,13,19都不能被3整除。
……
課堂頓時議論紛紛。那么,到底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呢?
接著我采用"學生考老師"的辦法,一個學生任意報一個數,其余學生用計算器做除法,比比看,誰判斷得又對又快。當學生報出一個能被3整除的數時,我迅速作出回答,并帶出一串數,讓學生驗證。如學生說"345",我就報出"354,435,453,534,543"學生對老師又快又正確的判斷既感到驚訝,又產生疑問。很快不少學生驚喜地發現:一個能被3整除的數,任意交換各個數位上數字位置,這個數仍能被3整除;所以能被3整除的數可能與它各個數位上的數有關……
(2) 合作討論,發現規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發現了規律,組織組間交流,初步得出規律。
(3)驗證猜想,歸納總結。讓學生再次同桌合作,一個報數,一個用計算器再次驗證,以鞏固規律。
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并沒有滔滔不絕地講解數學思想方法,但學生卻在合作探究活動中,從迷惑不解到茅塞頓開,領略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奧妙,體驗了思想放飛的喜悅。
3、在運用生活實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學生在學習數學之前,并不全是一張"白紙",他們已經感悟到一些淺顯的數學知識。教學時應當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并引導學生將這些體驗"數學化"。平時教師要研究小學生生活的背景和知識經驗,從生活中尋找實例。這樣的實例,貼近學生生活,學生不覺得抽象和枯燥,而發覺數學就在身邊,于是對學習更感興趣。
如第六冊《租房》一課,讓學生聯系即將到來的"五一"旅游黃金周,創設"租房"的情景,出示旅店墻上廣告:4人間80元,3人間66元。問題:如果這一旅游團中有男生12人,我們可以怎樣租房間?
讓學生嘗試解決生活中合理安排問題,在實際計算中體會如何找到最省錢的方式,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解題策略等思想方法也就滲透其中。
綜上所述,在數學學習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探究中親身經歷、感受、領悟、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方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促進學生知識、情感、能力的協調發展。使學生學會在復雜的環境中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發現、創造,以適應未來終身學習的需要,實現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從提出問題的形式看,直問式論述題已被材料式論述題徹底取代;材料式論述題的特點是:在題目的情景設計上,可以是一個或幾個具體事實材料,也可以是一組或幾組數據圖表,也可以是上述材料的交錯使用。從題目的設問方式看,可以是明顯性設問,也可以是隱含性設問;可以是一題一問,也可以是一題多問;可以是收斂性設問,也可以是擴展性設問。
從提出問題的內容看,高考論述題側重于考查我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具有文字少信息多、可比性強等特點。考生要正確解答高考論述題,一方面要能夠準確把握一年來的重大時事熱點和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又必須具備良好的理論聯系實際的素質能力。
綜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這類題目在高考試卷中所占分值大(約16分到20分之間),但是考生的得分率普遍低??疾炜忌Х直容^重的原因,我以為主要是在審題即如何看懂表格本身直接體現的信息及信息背后所隱藏的本質內容和解題思路方法這兩個環節上。本人欲在此文中以高考試題為例,就怎樣使用哲學思維進行審題、解題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例:運用經濟學有關知識,分析下列圖表并回答問題
圖表I:我國汽車制造企業的年產量與資金利潤率的關系
圖表II:1990-1998年中美汽車年產量及占世界比重
圖表III:1997年中美最大汽車公司生產規模比較
注:我國目前有115家汽車整車生產廠家,數量堪稱世界第一。
(1)這三個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和問題?
(2)中國加入WTO后對我國的汽車工業會有什么影響?
(3)你認為我國的汽車工業怎樣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
一、利用現象和本質或原因和結果之間的辨證關系以及兩點論的觀點(注:如果材料給予正反兩方面的例子請運用兩點論)對材料進行哲學剖析,力求對每段材料和全部材料之間的內在含義及其指示性方向有正確的把握。
首先,找出每段材料的關鍵詞,并根據關鍵詞的指向挖掘出其隱含的內在涵義;并且,在通常情況下,對關鍵詞的內在涵義的了解和把握正是命題者的意圖所在。
例如:圖表一中,資金利潤率是關鍵詞,而其內在涵義是指企業的經濟效益;年產量是關鍵詞,而其內在涵義是指企業的經營規模。圖表二中,中國汽車產量的逐年增加反映了我國汽車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當材料把中國汽車產量占世界汽車產量的比重與美國汽車產量占世界汽車產量的比重進行比較時,我們可以得知中國仍是汽車生產小國,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對待圖表二,我們要采取兩點論,同時要把圖表的內在涵義"是什么阻礙了中國汽車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透過圖表挖掘出來。圖表三把中國一汽與美國通用兩大汽車公司的某些具體指標進行比較,考生可先分析數字背后的隱藏涵義,并結合題下注(審讀注釋有助于把握圖表的內在聯系及材料的中心觀點)可以歸納出企業規模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內在聯系。
其次,把每段材料中的關鍵詞以及全部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內在的聯系,并利用哲學思維進行剖析,可把其定為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等具體的聯系形式,通過這個步驟,有利于考生明白出題者的意圖并根據其意圖組織答案。
例如:圖表一中,年產量的增加即企業規模的擴大是原因,資金利潤率的提高即經濟效益的上升是結果。圖表二中,1997年中國汽車產量是145.6萬輛與圖表三中的題下注:我國目前即1997年有115家汽車整車生產廠家,數量堪稱世界第一相聯系相結合,可以歸納出在我國存在汽車企業規模小、重復建設嚴重這一現象,而這一現象正是我國汽車企業經濟效益差的原因之一,而此處正是命題的出題意圖所在;而這一意圖正是圖表一的本質內容所在。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圖表二、圖表三是圖表一本質內容的具體化。
二、遷移設問方式,針對不同的設問方式利用哲學道理進行剖析,并按照哲學邏輯組織答案。通過遷移設問方式,考生可以把千奇百怪的設問方式變成自己熟悉的設問方式,這樣有利于考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題目結合起來,以期取得好的成績。
例如:設問一,這三個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和問題可以遷移為這三個圖表是什么?針對"是什么",考生要運用現象和本質的原理組織答案。先分析材料中的關鍵詞--現象及其內在涵義--本質,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以挖掘出每段材料以及全部材料的內在聯系--本質;此外,針對"是什么",考生要注意兩點論的運用,特別是材料中有正反兩方面的素材。例如,透過圖表二中美國汽車企業的產量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得知汽車工業作為美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已經確立--本質;圖表二中中國汽車產量的增加說明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極大進步,而與美國及世界產量的比較又說明我國汽車工業的不足--兩點論。
例如:設問二 ,中國加入WTO后對我國的汽車工業會有什么影響可以遷移為加入WTO將對中國汽車工業造成怎么樣的影響?針對"怎么樣",我們要堅持矛盾分析法中的"兩點論"、"兩分法",力求全面地看問題。例如,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使得面對"入世"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將面對殘酷的國際競爭--不利的一面;同時也是一種機遇,"入世"將促使我國汽車工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速汽車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有利的一面。
例如:設問三,你認為我國的汽車工業怎樣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可以遷移為中國的汽車工業要發展該怎么辦?針對"怎么辦",我們要堅持利用矛盾分析法中的"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系"來組織答案。例如,面對"入世"的挑戰,我國汽車工業要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做到:國家要加強對汽車工業的宏觀調控,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優化我國現在汽車工業的資源配置,以市場為導向,使汽車制造企業優勝劣汰,創造有利于國有大型企業發展的外部政策環境--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企業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以市場為導向,實行企業兼并和大型企業的"強強聯合",組建我國的汽車"航空母艦",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規模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企業要遵循價值規律,堅持市場為導向,不斷提高競爭意識--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提高經濟效益--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