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0:24
序論:在您撰寫集體主義美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理論教學
1.1學生情況的調查目前我科承擔的安徽醫科大學本科生急診醫學理論課程的教學是安排在學生實習結束后回校等待畢業的期間內,而此前已經有部分學生在相關教學醫院急救醫學科(中心)實習,接觸過急救醫學;急診醫學是選修課,且一些學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學生曠課的情況。為提高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我們以實用性為原則指導教案與授課方式的選擇,獲得了學生的好評,選修人數逐年增加,從最初的開課班級學生上課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時也提高了授課老師的綜合素質。
1.2教學內容與授課方式學生已完成醫學基礎課程,有一定的內外科知識,已經歷了臨床畢業實習階段,在這個時段學生求知求新欲望強,渴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高,這是開設“急診醫學”選修課的較適宜時機。且他們即將成為一名臨床醫師,作為一名臨床醫師,無論從事何專業,面對的患者是一個整體,可遇到各種本專業或本專業外的突發急癥,故必須具有一定的急診基礎理論,掌握基本的急診搶救技術,熟悉常用的監護技術。我們以集中大課授課形式進行教學,并以多媒體教學。
1.2.1大課教學內容我們參考目前主要的急診醫學方面教科書。內容包括了急診醫學的專有概念和理論,提供了實用的診療知識和具體的急診搶救操作步驟。力求條理清楚,敘述簡潔,通俗易懂。授課過程中,授課老師以教材為基礎,對某些知識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校正和補充,如講解心肺腦復蘇這一章節時,以“2005年復蘇指南”為依據,也結合講述相關的急診醫學進展性知識,并舉了許多親自診治的臨床實例,增加了內容的生動性。在授課休克章節時,增加休克治療指南方面的知識,在介紹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時,增加目前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技術進展,講解多發傷章節時,增加損傷控制外科和損傷控制手術;同時介紹重癥醫學方面的進展。隨著急診醫學發展,我們逐年增加授課內容,并貼近現實。
1.2.2大課教學方式全部理論課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由中、高級職稱醫師負責授課。對教學各環節質量監控。急診醫學教研室按照學校統一部署,制定了急診醫學教學的質量標準,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到成績考核及記載等均有明確的質量要求。首先授課前一周備好教案。對年青醫師授課前科室先進行集體備課,并嚴格執行試講制度,先在科內試講,經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準確與課時安排的合理性。其次嚴格按照按教學計劃編寫教案,保存教案以供檢查。按教學計劃的進度教學,按規定時間輔導答疑。定期征求學生教學意見和建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做好課程結束前考試復習和命題工作,及時閱卷并進行試卷分析、報送考試成績,按照試卷分析報告,改進教學方法。
1.2.3多媒體教學具有極大的優勢多媒體教學具有巨大優勢:1)豐富和增大了課堂教學信息量,可及時獲取、充實和更新課堂授課內容,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進度,實現了多種教學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2)通過大量的圖像、視頻及動畫,使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抽象、靜止、局限的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動態和全面。有效改善學生的認知環境,教師的描述性講授大為減少,可將更多的時間用來啟發學生思考疾病產生的原因、機制及疾病發展的趨勢等,從錯綜復雜的癥狀中找出影響生命體征的要害因素,提出治療要點,活躍學生思維[2],增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3)具有可重復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對某一重點、難點或課堂反饋上來的問題,可反復點擊圖片或點擊尋找圖文并茂的相關內容,進行多次演示和比較,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和思考,有利于師生共同分析和總結。有些課件學生可以帶回宿舍復習。4)時間利用率高。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可以節省大量板書和懸掛掛圖的時間,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了教學的信息量,擴展了教學內容,有利于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師生的互動;為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提供時間上的保證。從而引發了教育思想的轉變,有力地推動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當然現實中,學生長時間、單一的注視大屏幕投影,因視覺上的疲勞,容易使大腦進入抑制和嗜睡狀態,根據多媒體教學實際情況的反映,學生上課打嗑睡現象明顯高于傳統方式的授課,還有部分同學反映教學節奏快,不容易跟上教師的思路等。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要避免出現這些缺點,老師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1)保證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幻燈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綱攜領、簡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書。2)把握教學的節奏和氣氛,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消化。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及時掌握和解決學習中反饋上來的問題[3]。3)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4]。4)強調學生課前預習,做到心中有數。
1.3教學結果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評估采用期末書面的考試方式,有選擇題、名詞解釋、問答題,考核成績合格率達99%以上。成績欠佳的學生都是因缺課之故,而考核的知識點正是對書中知識點的校正或補充,學生很滿意。
2臨床教學
由于學生在實習前理論學習主要按系統疾病學習各科科危重癥。它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而明顯地橫向性聯系不足,使急診教學內容凌亂,影響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使學生在較短的急診科實習期內了解更多的急危重癥,并且將各科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我們對照具體病例加強急診理論知識的教學。
2.1多方面提高教師水平我們對急診帶教教師進行全面培訓,我們有兩位赴香港學習,取得急救醫師培訓導師資格。當前醫學教育發展較快,要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必須要提高急診醫學教師的素質,這不僅在專業技術方面,而且在師德、人文素質方面也需要培養。近兩年,我教研室認真進行集體備課制度、試講課制度,要求每位教師認真撰寫教案,并對年資較低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以利于教師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融教于學,收到較好的效果;對于高年資教師,一方面提高自身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學習,同時對低年資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建設性意見。以從多方面促進全教研室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2多元化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5]提高診斷、鑒別診斷的能力及處理疾病的水平。我們通過多種途徑對實習生進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1)通過帶教教師在臨床工作當中實行疾病的規范化診療流程來進行臨床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對某一種疾病采用規范化診療程序,以便使學生形成一個慣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特殊的急診思維方式。從急診醫學實際出發,針對急診患者個體差異大、疾病癥狀暴露不充分,臨床診斷時間緊、資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況,運用綜合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科學判斷。2)專門安排小講課,對于臨床常見疾病和癥狀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對實習生進行講授,以培養實習生知識的全面性和對醫學理論知識的歸納性。3)開展疑難危重病討論和典型病例討論制度,由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指導,對此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先由實習生自己討論并提出診斷處理意見,后由教師進行臨床病例分析及點評,以糾正實習醫生討論中出現的錯誤概念和補充不全的知識點。4)開展教學查房,針對某一典型病例或有較強鑒別意義的病例,由帶教老師充分準備后帶領實習生進行教學查房,同時規范實習生的臨床查體操作,培養實習生的對疾病的整體觀念。5)強化學生的綜合運用和實際操作能力,特別注意對學生的診斷及治療預以總結,幫助分析把握不同病癥的根本區別。6)進行道德意識和良好心理素質的示范和教育。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就可以防止和減少醫療糾紛。
3模擬教學在急診教學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診療安全知識的空前強調以及醫學倫理學的發展[6],模擬教學技術也開始應用于醫學臨床教學[7-8]。我院教育科引進了一批輔助模擬設備,為我們的模擬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急診最大的特點是“急”:病情急、時間急、患者與家屬的情緒容易急。因此急診醫學中任何工作失誤和差錯都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脅生命,易產生醫療糾紛。因而模擬教學規避了包括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操作不當而引發的傷害甚至死亡以及受訓者本身可能因操作缺陷受到的傷害。
3.1通過單項操作模擬教學可以進行各項重要的急診搶救技能的標準化、規范化練習,包括氣管插管、心肺復蘇、呼吸機應用、除顫機的應用和深靜脈穿刺置管等,可反復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并可在階段訓練后考核技能掌握情況,我們有兩位專門在香港培訓的兩位高年資醫師輔導。我們有專門的操作訓練室,在心肺腦復蘇(CPR)的臨床教學中,學生在模擬人進行CPR測評。測評中男生初次胸外按壓合格率為45%、女生為23%。有些學生在觀摩其他人行CPR時,可以提出其缺點和不足,自已操作時卻犯同樣的毛病。我們多次訓練,使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要領,達到了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模擬教學,使胸外按壓合格率男生達90%,女生達87%。
論文摘要: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是指在通常的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選擇和運用計算機教學媒體,以多種多樣的媒體信息對學生產生作用。本文就如何使多媒體教學形成豐富的教學過程,達到最顯著的教學效果,做了一些探討。
一、選擇課件制作工具
多媒體的課件制作可選擇用Director,PowerPoint,Flash等等多種計算機創作工具,課件制作者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和愛好選擇相對應的制作軟件。比如PowerPoint應用簡單,容易制作,展示性很強,比較適合相對較多的文字和視頻圖像等信息展示需要,而Flash制作的二維動畫比較方便,課件優點是文件較小,效果較好而且放大不失真等,比較適合DNA結構以及細胞結構等知識的呈現。
二、收集教學資料
(一)生活事件:如在講解案例時,可以采用人的四種交流模式即“聽,說,讀,寫”案例;
(二)常見的現象。如在講解常見的現象時,相應介紹平時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等;
(三)利用圖書館資料,報刊或圖書。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廣泛的去收集各種教學素材,如互聯網的下載,掃描圖像,拍攝標本,手動制作等等。
三、選擇教學資料
(一)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有針對性、新穎性,既要密切聯系與課程相關的教學內容,又要突出重點,注意前瞻性,要盡量避免過多或空泛的內容,以防案例的討論中出現一些不著邊際,泛泛而論等現象。
(二)在資料的選擇等方面,應該選擇一些常見的,貼近生活的事件或素材。
(三)在表現資料的形式上,做到醒目簡潔、圖文并茂、如剪輯視頻、CAI課件、Flash動畫、圖片影像等。
(四)在對教學目的的要求上,應當具體和明確,可以相應的提示問題的思考角度,提出教學內容的相關重點,列出相關的參考書目,參考資料等,以及課堂的討論的方式等。
四、安排與選擇教學內容
安排與組織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認知體和系教學目標,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的科學、組織的合理十分必要和重要。雖然了具備良好的視聽等功能,并且具有比較好的可接受性和比較大的信息輸出量,但多媒體教學要根據載體的相應特點、教學的內容、知識點的差異,來選擇和編輯從而制作出適當的多媒體,要提高對適度信息量和優化教學內容的重視,能夠做到高度概括,主題鮮明,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課件的設計時,對于教學的目標而言,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布局要以教學目標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依據,在情感領域的教學則要以情景創設作為基礎來進行氣氛的渲染,技能動作等領域的教學目標要注重體現出可操作性和示范性。
五、設計頁面
頁面的設計與創意是制作課件的靈魂,美觀而又主題突出的頁面設計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對在頁面上出現的各種圖形、文本、動畫、圖像以及聲音等等信息,設計時應該著重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一)重點突出;
(二)層次分明;
(三)字體規整。
(四)圖像和圖片清晰并且貼切。
(五)動畫和視頻要適宜得當;
(六)統一風格,畫面簡潔、實用。
六、處理好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相互關系
教師,學生,教材以及媒體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包含的四個要素,四個要素緊密聯系,互相制約從而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為了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處理好這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真正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核心知識建構的幫助者是教師,教師不是施教的灌輸知識者;多媒體是創造學習情境的認知工具,也是學生主動的學習,協作,探索和完成知識建構的認知工具。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輔助不能以多媒體簡單的替代教師的傳授功能,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能突出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功能。
七、多媒體計算機教育的實現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認知主體的作用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例如:在多媒體計算機相互學習的環境中,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可以選擇練習適合自己水平的習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學習,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獲得有效的認知。
(二)有利于組織和管理教學信息,對教學信息等的組織和管理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超文本功能來實現。例如:可以按照教學的目標,把不同媒體信息和各種教學內容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組織各種教學資料。
(三)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知識的保持。多媒體計算機對于外部的刺激并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對于多種感官的綜合性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及保持非常的重要。根據有關的專家的實驗結果,人類對信息的記憶和保持能力與提供信息的方式密切相關。
八、小結
計算機多媒體的組合教育,不僅能夠延伸學生的眼,還能延伸學生的耳,甚至能夠延伸學生的腦,它是優化我們課堂教學的非常好的手段;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多媒體教學有相當多的特點和優點,我們也不應該忘記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輔助的手段,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應該被忽視。即使我們掌握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也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加以運用;選擇好恰當的切入點,從而配合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最優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長江.工程設計變更對造價管理的影響.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6,1
[2]甘霖.多媒體教學的探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4
[3]徐揚.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中國大學教學,2002,4
[4]黃秋生.談談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中的幾個問題,中國電化教育2002.07
1、建構主義理論是多媒體美術教學的理論支撐
以往的美術教學中過分重視學生的美術基礎,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存在忽視現象?,F代社會提倡創新型人才,需要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加以重視,注重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比較高,提倡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這種新時代的教育要求,必須要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基礎支撐,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新的教學模式、方法以及策略,促進教學設計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學角度的多層次化。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信息資源的豐富性,為建構主義理論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建構主義提倡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主要的一個過程是通過情景構建,促進學生自身的意義建構。其情景構建需要構建出一個真實的情景,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而現代信息技術則為意義建構提供了眾多的可使用技術,包括視頻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幫助教學過程中情境的構建。
2、建構主義理論支持下,多媒體美術教學的教學設計
多媒體美術教學的教學設計必須要首先對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確定正確的教學策略,同時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及教學軟件,最終實施教學過程。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支持下,有助于教學設計的系統化以及整體化,將教學系統中的各個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促進教學的實施。教學設計涉及到的要素比較多,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確定、教學形式的選擇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選擇出合適的教學方式,設計師生之間的角色關系,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層次理解以及掌握,最終實現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應該將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部考慮其中,并且將要素置于在整個運動的系統中考慮,注重教學設計的整體性以及系統性。
3、建構主義理論支持下,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媒體的選擇對師生關系以及教學內容表達等都有著重要的聯系。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必須要考慮教學內容,考慮教學條件,同時還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的教學媒體應該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吃甜瓜與吃葡萄的孩子》一節美術課時,教師單純選擇幻燈片作為教學媒體的話,不能很好地將教學內容表達出來,不利于小學生對作品表達意思的理解??梢岳镁W絡多媒體的配合,搜索各種教學資源,采用多媒體中的多種技術手段,例如視頻技術,多層面地表達教學內容,進而解決這類問題。合理選擇教學媒體,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有助于教學活動的實施,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4、建構主義理論支持下,設計多媒體美術教學課堂
現階段,我國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教學活動的實施主要形式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的設計是關系教學質量的一個根本內容,必須要對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所展現的教學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運用的教學媒體等多方面的元素進行設計。通過將課堂中的各個要素進行設計,實現課堂的高效性,同時利用多種有效的多媒體技術促進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豐富性,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的快樂的體驗,并培養學生的審美以及鑒賞的能力,促進學生完善人格的培養。
在《色彩學》一節課中,使用便捷的教學軟件,將色彩學、自然科學以及人類心理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知識點增加的同時,培養學生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學生聯想能力的提升,利用建構主義理論,建構出以視覺、聽覺等外部刺激為基礎的能夠激發學生聯想以及想象的情景。在這種情景下,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發掘多層次的教學美感,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簡述
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教育理論的一部分,從皮亞杰的時代開始便逐漸廣為人知。1988年,夏爾曾提出,積極性學習、建構性學習、累積性學習及目標指引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要具備的四個核心目標。1998年,Roben·JanSimons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兩個新的核心目標,作為建構主義學習的具備要素,即診斷性與反思性。在此之后,高文又指出了建構性學習的幾個重要特征,即問題定向的學習、探究定向的學習、社會性學習、情境化學習與內在驅動的學習。建構主義認為建構主義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了使學生進入教學的情境,創設學習環境的情境必須是對學生建構有意義的。通過學生對資料的搜索與分析,并且提出問題、設想并根據自身的知識進行驗證,發現其中的規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用語言和文字向周邊的人進行闡述、使整個學習群體共享每個學生的思維與智慧,實現建構的最終目標,即學習內容的全面理解與掌握。構建主義理論學習環境包含了協商、情景、對話等屬性,而多媒體技術則是這些屬性的具體體現。
二、建構主義理論實踐
1.情景創設與多媒體教學結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利用各種資料,通過不斷建構方法獲取知識,而不是教師授予的,學生在復雜、真實的環境中學習,通過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適當的“情景”,喚起學生對認識結構的知識與經驗,激發學生對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創設真實情景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最重要的,而多媒體技術是創設真實情景最重要的工具,通過仿真技術的應用,能夠讓人感覺到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在教堂過程中,教師通過電影、錄音、錄像,將英文影片、人物傳記、地理風貌等各種媒體信息引入到課堂上,豐富多彩的畫面與人機交互界面所產生的效果,更能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不僅滿足了建構學習對環境設計的需求,還能提供虛擬現實的語言環境,實現真實的情境教學。教師通過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語言能力。
2.交互性創設與多媒體英語教學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學生設為中心。換言之,主要強調學生的認知,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作為只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并不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信息的主體,是意義的建構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的對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交互,對知識意義的建構發揮著關鍵作用。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從而進行交流與討論,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營造新思維、培養協作精神,建立學習群體,在群體中進行協商與討論。這種交互性不僅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之間的交互性以及學生與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的交互,為知識建構創設廣泛的學習共同體,提供知識建構所需要的資源與支持。學生在情景之中,通過多媒體主動用所學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看法或疑問。學生的疑問包括語言情景、語言表達上的各種障礙,通過這些豐富了主題上的內容,學生就可以全面表達自己的語言。接知識能力強的學生盡情表現出自己所學的語言能力,通過這種學習方法,讓其他學生參與到其中,通過聽、學習、模仿,在教師的指導下,接受知識能力弱的學生需要進一步挖掘問題,同時,調動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來發表意見,讓學習能力好的學生進行回答。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習,在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帶動下,將全體學生都帶動并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口語能力,達到學生之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多媒體輔助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輔助英語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不僅利于知識信息的輸入,彌補傳統英語教學缺陷,還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英語教師素質的提高。具體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將文字通過圖像、動畫、聲音結合,形成立體、生動、多元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學生通過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認知方式與學習材料,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習進度,使“學習者是認知的主體”這一人文主義的理論得到體現。
2.學生通過信息進行快速語言實踐
計算機具有龐大的信息存儲與信息處理的能力,教師通過網絡制作教案,而計算機所傳遞的信息與內容相比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有很大的差別,它能有效提高時間的利用率與學習效率,方便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靈活掌握,保持教學的層次性與連續性。
3.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
大學英語通過網絡傳播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全面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不僅為教師的教學提供物質基礎,還對教師的自身素質與知識儲備提出挑戰。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要求,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能夠根據教學計劃靈活運用多媒體資源庫的材料,將書面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音頻及視頻效果,增加教學趣味,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求知欲望;善于將學科上復雜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全面地向學生講解教材與傳授知識。
四、對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建議
第一,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教學實踐,需以學生為主體,但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媒體教學不能忽略教師的作用,雖然學生作為語義的建構者,卻不能由學生自主極端地教學。因此,仍然要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不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者,還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與管理者;既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又是課堂氣氛與語言環境的營造者。第二,教師對課件的設計要考慮教學系統中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即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嚴格遵循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教師最優秀的構想通過多媒體展現出來,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作用。同時,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要結合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這樣才能利于學生對學習進行自主的發現及探索。
五、結束語
一、使用多媒體教學,要找準多媒體與教材的作用點
多媒體的優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優越性的發揮必須有一定的條件,并不是說在課堂上使用了多媒體就一定能改善教學,更不是說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有的教師在課件的制作中容易過分地強調華麗的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如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動畫、音響等,在課堂上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課件作為一種輔助教學軟件,它的使用應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為宗旨,應避免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現象。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應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課件。從教學內容上看,并不是所有學習內容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如果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提高教學質量,也就談不上比傳統教學的新與優。
只有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形式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環境的目的。因此,不能離開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來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學習的對象和主體。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之前要認真鉆研教材,找準媒體與教材的最佳作用點,既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優化設計,又要在表現形式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使用多媒體教學,要重視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任何教學手段的使用,都離不開教師。有的教師把上課要說的話,錄制下來作為配音,跟隨課件播放。上課時,教師操作計算機,學生隨屏幕顯示學習,一節課看不到教師在黑板上寫幾個字,在講臺上講幾句話。在教學中沒有注意把媒體與教學內容充分整合,過分依賴媒體技術,不重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課件的放映員,不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其實,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教師的作用。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教師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授課的過程也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對學生心理活動進行積極引導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良好情緒智力的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生成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的過程。因此,應遵循“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設計原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多媒體教學過程。教師的講解和啟發不能僅用多媒體設備的播放來代替;不能只強調教學容量而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規律;不能讓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和多媒體設備提供的教學信息;不能簡單的用電腦的“人機交互”代替溝通師生情感交流的“人際對話”。
課件的設計還要注重反饋性。科學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重視怎樣教,更重視學生如何學。因此,教師在課件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反饋準確、及時的特點,使課件具有跟蹤學生學習情況的功能,以便教師獲得有效的反饋信息,從而更加合理地調整教學程序。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要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部分教師備課時沒有對多媒體課堂的教學程序進行周密的設計,只是片面、盲目的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認為多媒體對教學的作用是至高無上的,從而忽略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這樣,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手段脫節,不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是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這一特殊工具的教學,它不可能拋棄所有的傳統教學手段。因此,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之前,先要弄明白這堂課使用多媒體的目的;所選用的多媒體課件能否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還需要采用哪些傳統的教學手段相配合。然后,根據教學教學目標、內容以及教學對象的特點精心設計多媒體教學過程。在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準確把握使用多媒體的良好時機,處理好多媒體和黑板、粉筆、普通教學用具、語言表達等傳統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要有適當的課堂講解、板書、師生交互和學習反思過程。在應用多媒體課件時,要綜合考慮好如何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組合功能,靈活地調用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信息,強化人機之間的交互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欲,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使用多媒體教學,要給學生留下創造思維發展的空間
一、忽略教與學的“主導”和“主體”關系
培訓教學過程中,學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這一點應是永恒不變的。在實施多媒體課件教學中,也應如此。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往往很容易顛倒教(知識信息的展現手段)與學(交互功能的運用)的“主導”和“主體”關系。在制作的課件中,只強調“教”,而忽略了“學”,總是想方設法將學員的思路捆綁在課件設計的既定流程上,從而造成教學課件變成“書本搬家”或多媒體演示片,并不能發揮出多媒體最有魅力的互動功能。用這樣的課件進行課堂教學,雖然看似內容豐富,但學員參與的機會卻大大減少,思考的余地也不多。這實質上是將“以教師為中心”演變成了“多媒體課件+教師為中心”,從而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員的被動性,因而導致了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最終的實際收效肯定不佳。因此,在對整堂課教學流程的設計時,應著重從學員與多媒體課件、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的互動關系入手,并對運用多媒體的基本教學規律和要求進行深入地探討,選擇合理的表現方式,為課件設計出最具互動性的方案,以防止師生的思維空間受到課件媒體的制約而影響教學效果,進而削弱了多媒體教學優勢的充分發揮。
二、對傳統教學基本功的忽視
目前許多職業學校建起了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許多教師備課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熱情不斷高漲,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教師越來越多。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其形象、直觀、生動的教學形式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喜愛,教師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了相應的成就感和榮譽感。表面看來,教師的傳統教學基本功好像沒有多大用場,許多教師不管教學內容、自身能力如何,爭先恐后制作多媒體課件,搶著使用多媒體教室。一時間好像不使用多媒體教學就落后,就跟不上培訓教學現代化的步伐。這種傾向導致了對傳統教學基本功的廢棄。那么,傳統教學基本功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該不該廢止?應當說,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必須做出回答和決斷。事實上,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取代教師教學,機器終究不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機器沒有。而教學中的感情教學,決不是可有可無。例如教師的言語、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聲音的悠揚頓銼,計算機是無法做到的。所以,即使西方發達國家,至今也未敢取消教師教學而代之以冷冰冰的計算機。因此,可以說在培訓教學各環節中,計算機多媒體教學不能獨立開展教學,而且很多環節,仍然需要靠我們教師去“說”,去“做”,去“畫”,去“演’,傳統的教學基本功是培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
三、教學課件制作質量不高
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首先要求能制作出適合教學更求的課件。就目前而言,市場上基本還沒有系統的具有科學性的配合教學的現成課件可以利用,尤其是石油各專業的教學課件更是少之又少,一切只能靠教師自己制作。但由于受技術水平和計算機學識水平所限,制作出來的課件有的很難達到教學要求,而往往流于形式化和粗糙化。許多教師只是把教學內容制作成幻燈片進行演示,并沒有達到教學課件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師把教學內容變成電子文檔搬到屏幕上了事,變成了文字搬家。試想一下這樣的課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怎樣克服這—問題呢?筆者認為:一是教師要吃透教學計劃和大綱,熟知需要制作課件的教學內容;二是對教師培訓制作多媒體課件知識,請行家傳授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技能和技巧;三是購置設備,使得教師具備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手段;四是經常性的舉辦多媒體課件比賽,開展多媒體課件制作研討。這樣可以提高教師素質和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水平,從而提高多媒體課件質量,促進培訓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并非所有教學內容都需要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培訓教學中并非所有教學內容都需要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一些簡單的、學員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可以不使用多媒體課件。例如石油工程各專業初級工的應知教學內容,以及中級、高級工的大部份應知教學內容都沒有必要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一些使用實物、掛圖、模型可以講解清楚的內容,應盡量使用實物、掛圖、模型。例如操作技能實訓教學只能使用實物(或模型仿真)進行訓練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代替不了實訓操作教學。只有對那些復雜抽象,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楚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直觀、生動地展現給學生,這樣重點、難點才能突破,才能使學生在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礎上逐漸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多媒體課件教學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
一、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運用電教媒體業務不熟。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時,體現出諸多業務不熟現象:一是影像位置不合理。如在制作教學課件時影像位置不正確,有的不能把畫面調清晰,有的不能將影像放在臺面中間,有的技術不熟練,只能勉強湊出一個圖像,不能把圖像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呈現合理的大小。二是呈現時機不合理。在教學中,圖像和聲音出現的過多或出現的不是時候,成了多媒體展示會,造成喧賓奪主的問題。 三是不及時關閉畫面,有的將投影內容長時間投在銀幕上,或用錄音機播放完錄音后,閃爍燈依然閃爍,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四是誤操作出現關機、死機現象,致使出現人為故障,影響使用。
2.把本應該展示實物的也用圖像代替。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圖像很方便,可以多角度展示,并且可以做成動畫做過程演示,很多教師就喜歡使用多媒體展示來代替其他教具。例如,有的教師在講授內燃機時,不使用汽油機和柴油機模型直觀教學,而只將汽油機和柴油機制成復合投影片,一層一層地投影到銀幕上來展示給學生觀察等等,將立體的物體平面化,弄巧成拙,不利于學生理解。
3.教學中濫用多媒體。例如,在演示牛頓第一定律時,探究滑塊滑動的距離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實驗現象較明顯,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師為了體現在教學中運用了電教手段,將上述有關的實驗現象通過課件的形式做出來。還有的老師在進行大氣壓強的實驗教學時,明明用馬德堡半球演示實驗簡單、操作方便、易被接受,還是花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編程序來模擬,在屏幕上畫上馬德堡半球,再畫上幾匹馬拉不開。雖然設計生動活潑,但華而不實,讓學生懷疑是老師用電腦故意做出來的,不相信是事實。
4.用錄像代替實驗。雖然它形象直觀生動,能夠較好地幫助老師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幫助,然而,學生由于沒有見到實物,只覺得是在看電視,真實感不強,親切感不足,不少學生對其內容半信半疑。由于沒有親自動手,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的意義也就失去了。
5.課前準備不充分。一堂課的成敗,備課是關鍵,其中準備好所用的電教媒體是備好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備課不充分的現象。如開機后找不到自己要展示的內容,用錄音機播放錄音時,或播不出聲音或播放出與教學無關的內容;還有的進了教室使用電教設備時,才知道設備已壞,不能進行正常工作等等。
二、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1.老師加強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學習?,F代化教育技術是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能正確選擇、熟練掌握各種電教媒體,從而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就必須努力學習現代化教育技術。
2.科學地運用電教媒體。一是符合教學規律,明確電教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更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二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就是要把握住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利用聽覺和觸覺加強教學效果時,應提高視覺刺激的強度和視覺的有效性。如練習電表讀數時,可用投影電表,將其投影到銀幕上,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操作引起的電表讀數的變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三是正確掌握應用媒體的時機。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以及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準備因素,恰當地掌握電教媒體的演示時機,是搞好課堂教學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演示技能的組成部分。
3.不能用電教媒體代替直觀教學。一是讓學生對具體事物和現象直接感受,直接觀察。能夠運用實物教學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操作,這比機械地將實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銀幕上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正確對待實驗教學。實驗教學特別是學生實驗直觀形象,既能培養學生實驗的各種能力,又對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大有幫助。學生通過實驗,可以直接得出新理論、新概念的結論。因此,實驗教學是任何教學手段不可代替的。
4.做好課前準備。一要備好課,寫好優化課堂教學的教案,教學過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體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證操作規范熟練、運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課件,使課件不用則靜,用則迅速播放,聲音清晰,畫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