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0:16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英語課程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關注課程建設、校本課程實施,重視教學質量、學生能力培養,以課程改革創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 課程建設;學生主體;課程改革
一、案例背景
每一學生均是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其學習情感的激發、維持,學習能動性的發揮,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學模式校本化改革,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一個開放、靈動、和諧的教學環境,刺激學生說英語、用英語,以綜合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的發展。下面借助蘇教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7BUnit3——Find your way教學案例,提出初中英語課程建設的拙見。
二、案例描述
1.激情導入
課前,讓學生做“立正”、“稍息”、“向左轉”(go left)、“向右轉”(go right)、“仰望”(up)、“俯視”(down)、“指東南”(southeast)等動作,提問地理方位中上下左右分別指的方向(N、S、W、E),以幫助學生回顧復習所學的方位詞及動詞短語。之后,說“你們對地理方位那么熟悉呀!看樣子你們在大自然中不會迷路。那么現在想不想在大自然中借助地圖探探寶藏?”,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愿意”,“好,開始我們的尋寶活動!”借助多媒體,或在黑板上繪出教材中的方位地圖,并將shop,bus stop,secondary,underground等地點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尋找寶藏源(school)。
2.劃分小組
將班內40名學生以座次分為4組,先以小組選員輪流作答方式展開比賽,待一輪比賽結束后以舉手搶答形式組織第二輪比賽,每一小組答對一次得一分,教師在黑板上列出A、B、C、D四個得分欄,得分最多的小組,將有權獲得一張藏寶地圖。
3.小組尋寶
先每組選定一組選手, 讓一個學生帶路,另一個學生疑問,深化句子“Follow me,I know the way.”“Are you sure?”“Let us go down here.”“Do not be afraid. Come with me.”“I think we will have to go up again.”的運用。在每組學生都得以訓練且熟悉舉行后,摘出重點行為詞組如go down,go up,go left讓每一組學生分析,根據方向north,south,west等確定行走方向。展開搶答比賽,如“尋寶開始!現在你在bus stop位置,走向school!”獲得搶答權,并說對路線的小組得分;“尋寶開始!為搶到寶藏,探索從underground到school的最短路徑!”
4.整理寶藏
比賽結束后,學生均收獲了寶藏,且獲勝組贏得了“寶藏圖”,此時讓學生整理所收集的寶藏。首先,讓學生齊讀句子、指定學生朗讀,引導單個學生逐漸脫離課本后只看地圖,大膽得說出句子,并在學生誦讀過程中糾正學生的語速、發音等。其次,讓學生整理以動詞開頭的短語,補充動詞短語的分類,拓展學生知識認識,如以動詞開頭的短語中,可將其分為動詞+介詞,look at…看,look like…看上去像,look after…照料;動詞+副詞,可分為動詞(vi)+副詞和動詞(vt)+副詞,前者如put on穿上,take off脫下,write down記下;后者如come on趕快,cone in進來,sit down坐下,stand up起立;其他動詞組,look the same看起來一樣,have a look看一下;look young看起來很年輕等。再者,讓學生根據講述確定本單元以go開頭的短語類型,讓學生思考go開頭的其他短語類型。最后再次齊讀。
5.創造運用
待寶藏整理后,學生不但獲得了方位知識,且收獲了多樣化的動詞短語知識,此時,教師要緊轉話題,讓學生繼續尋寶:在黑板上畫出本校位置,讓學生尋找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并標注所經建筑,說出走法;借助學校內部資源,讓學生在校內道路、建筑上張貼英文標識,提示路人方向。
三、教學反思
1.英語教學的校本化
教學應當在對學校環境、教材內容、學生水平、綜合素質等進行調查評估后,優選教材內容,并確定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初一基礎較扎實,整體水平較好,能夠較為輕松的掌握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因此,本案例在分析本單元知識點后,將基礎目標定為“掌握方位短語,學會使用帶路語”,能力目標為“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情感目標為“培養學生助人為樂、敢于創新的精神”。因初中生思維活躍、好說好動,比賽教學方式可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熱情,引導學生集中性參與實踐,因此,采用比賽教學方式。
2.優化教學課堂實踐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結果,教學中應當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發揮教師的指導、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以構建靈動、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采用以激情導入方式,提升學生英語興趣;采用多元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熱情;關注學生表現,展開激勵評價。
總之,英語教學要求關注學生說、寫、思、創能力的培養,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以多元化的實踐課程活動形式,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我校英語課程建設必須參照國家課程標準,以本校實際為基礎,以學生實際為立足點,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改革課程結構,關注教學實踐,充分調動多方面的支持因素,以最大程度上實現英語教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永生.2006,名詞化、動詞化與語法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2):83-90
[2]何克抗等.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2—43).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及學法指導》;選修課程;建構主義理論
一、引言
據2008年新浪網開展的一項題為“升入高年級你有不適應嗎”的網上調查,回答“作為新初一、新高一學生,升入高年級后感覺自己學習表現如何”的問題時,竟然有80.6%的學生回答“不適應”。筆者在從事初、高中英語教學的20多年中,發現高一學生常提出此類問題,如:“初中英語學得不錯,為什么高一的起始階段英語學習就很吃力?”其實,這個“不適應”說明了目前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不順暢。而對于那些英語本來就薄弱的學生而言,“不適應”感更為突出,所以更需要引導和幫助。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 “加快學校選修課程建設,轉變育人模式,將課程的選擇權交給學生,促進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實現學生在共同基礎上有個性的發展”?!缎抡n程標準》對高中英語課程結構也作了明確說明,“選修課程的目的是為滿足不同學生的就業選擇升學深造以及個人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要求英語選修課程內容分為三類:即語言知識與技能類、語言應用類和欣賞類?!冻醺咧杏⒄Z的銜接及學法指導》這一選修課程屬于語言知識與技能類,旨在初高中兩種不同層次的教學形式中發揮紐帶作用,幫助高一落后生鞏固基礎知識,完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為其高中英語學習做好必要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的銜接
選修課程《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及學法指導》的目標是:幫助高一落后生鞏固初中所學知識,并循序漸進地接觸和領會新知識,探索詞匯記憶方法,更新高中英語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和抗挫能力,順利完成初高中英語學習的銜接。根據這個目標,從以下幾點做好初高中英語的銜接:
(一)教學目標的銜接
1.知識目標
(1).語音
英語教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而音標的掌握,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和信心?!薄冻踔姓n程標準》2011修訂版中才明確了音標教學在初中階段的定位,據我了解,我們地區初中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沒有教過音標,所以我們必須得好好補上這一課。首先學習26個英文字母的發音,練習校正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的發音。其次,掌握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和閉音節中的發音,了解一些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情況,可以結合模塊一第一單元詞匯表學以致用,找出有相同發音規律的單詞,比如,發 的單詞有upset,thunder,dusk,dusky,suffer等。指導學生區別重讀和弱讀,根據音標念單詞和記憶單詞,學會按“意群”和“升降調”朗讀句子。通過英文歌曲欣賞,了解“連讀”、“不完全爆破”、“節奏”等基本讀音規則,提高朗讀水平,同時在不斷獲取成功和遞進中得到一種輕松、愉悅、滿足的心理體驗,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欲望。
(2).詞匯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學生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詞匯量才能聽懂和讀懂,并為說和寫奠定基礎。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經過漫長的暑假,很多學生忘記了一半以上的初中課標詞匯,所以我校在《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及學法指導》選修課開始時就布置學生要求復習初中課標詞匯,一個星期后進行詞匯競賽,督促學生去做一個必要的彌補,為接下來的高中學習打下一定的詞匯基礎。
隨著高中學習的深入,單詞量不斷增加,每單元生詞少則40~50個,多則70~80個。詞匯學習對落后生來說是個攔路虎,學生的英語成績分化也往往從詞匯開始,他們普遍感到詞匯學習費時費力,卻收效甚微。選修課程《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及學法指導》從構詞法入手,使學生熟練掌握英語詞匯的基本構成方式,并學會分析單詞的內部結構和規律,這樣就可以使詞匯學習變得簡單、高效,使得迅速擴大詞匯量成為可能,并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解詞、辯詞、猜詞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語言學家Nation認為學生至少需要與一個詞接觸5—16次才能真正掌握它。所以,出現新單詞和陌生詞組時,教師要盡量使用學生學過的單詞來解釋,不斷復現剛學的詞匯和句型,幫助學生復習掌握,也可以給出一些包含該詞語的句子,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理解和認識。
(3).語法
2011版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在語法項目表中對五級的要求做了調整。調整后的語法項目難度降低了,如被動語態中只要求學生掌握含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非謂語動詞中只要求掌握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賓語補足語、目的狀語的用法,而定語從句則只要求“能辨認出帶有由that,which,who引導的限定性定語從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
高中課文基本上以復合句為主,要求學生深刻理解句子結構和語法成份,以便清楚地劃分出句子的主干。為此,選修課程《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及學法指導》涉及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定語從句、時態和語態這幾個基本語法項目。其中五大基本句型是關鍵,再復雜的句子也是由簡單句組成的,因此學好簡單句是學好較復雜句式的基礎。不少英語薄弱的學生到了高三都不知道怎么判斷一個句子的正誤,也寫不出一個符合語法的句子,這與對簡單句掌握的不好有很大關系。
2.能力目標
[關鍵詞]課程性質 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 課程團隊 考核模式 實踐條件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2-0208-01一、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課程建設狀況概述
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學科不但是一門文化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重要的工具課。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建設的出發點是要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基礎知識,培養他們多種語言技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由于種種客觀原因,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的建設目標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出現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課程建設進行重新審視和定位,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即是為將來就業和今后的繼續學習打好基礎。職業學校英語課程建設的特殊性在于基礎性、實踐性和職業性的有機整合,因此,英語課程建設的定位應該是培養學生基本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職業素養。
二、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欠缺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盡管教材內容很多,有些教師還是覺得每一項內容都很好,哪一部分都不忍舍棄,因此對教學內容就沒有了取舍,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書上的練習,沒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二)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不夠扎實
由于沒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整合,造成的后果便是教師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教師便開始盲目趕進度,結果造成很多教學任務完成得不夠扎實,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分層教學在課堂上體現得不明顯
學校難以按學生程度進行分班的現實條件下,學生的基礎良莠不齊,因此,教師對全班學生使用同樣的標準,未設定教學目標時進行分層教學,會造成基礎薄弱的學生聽不懂,基礎好的學生沒有進步這樣的結果。
三、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建設思路舉措
(一)教學內容的建設
職業學校學生大多在初中階段成績不佳,英語基礎普遍較弱,英語起點非常低,因此,基礎英語課應從最基礎的內容講起,降低詞匯量,簡化語法和課文,逐步增加難度,重點放在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中職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學內容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所學的內容應在將來工作與生活中具有實用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資源的建設
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以單純的灌輸知識為教學目的,而應通過布置各種貼近生活和讓學生感興趣的任務來組織教學。因此,學校應該具備豐富的教材配套資源,包括電子教案、錄音、課件及示范課錄像等資料,這些教學資源不但能讓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還能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比如在課堂上用多媒體展示大量圖片,能夠非常容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多媒體等資源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備課的負擔。
(三)課程團隊的建設
只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因此,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貫徹新大綱要求,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有意識地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其次,英語教師應注重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培養學生在模擬的真實場景中的語言交際的能力。再次,英語教師一定要突破傳統的教學觀,以學生原有的英語知識作為基礎,以教材上的教學任務為載體,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練習,來培養其基本的語言應用能力。最后,英語教師要能充分且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文件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輔助教學,把教學信息以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給學生,極大地增加課堂容量和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
(四)考核模式及實踐條件建設
實踐證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會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改革過往單一的評價方法。首先要在評價內容上體現創新,在測查筆答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水平,適當加入對口語和聽力的測查。其次,在評價方法上,也要向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這個方向上改革,注重平時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考核,采用分層次測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公正恰當的評價。
我們應當積極研究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新問題,并開展相應的研究。根據各校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新教材的校本教研,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不斷推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研究課。通過開展集體備課,發揮全體智慧,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開拓教師的教學思路,注意積累有形成果,共享生成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新課程 教學設計 評價設計 課堂教學
在當前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實施教學系統化設計是有重要意義的?;A教育英語課程改革和《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實施,有效地促進了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一批專業化的英語教師,專業化的英語教師需要專業化的教學設計,專業化的教學設計需要理解教學與評價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需要專業化的教學與評價設計的理念、程序、方法和技能。從事課程改革的英語教師有必要學習教學與評價設計的有關知識,接受教學與評價設計的專業培訓,發展教學與評價設計的專業技能。本文將從教學設計及教學評價談談自己淺顯的認識。
1.教學目標定向。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好課的主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組成的,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果正確理解這三者關系,也就成了如何正確把握教學目標的關鍵。初中英語按照“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思路,以話題為主線,任務為主導,輔以功能和結構項目,有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課堂上必須確立正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結合英語學科特點我們在實際目標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是識記層次的目標,第二是理解層次的目標,第三是綜合運用的目標。
2.英語視聽導引。
新課程的標準要求: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新教材英語地道、圖文新鮮,體現時代精神開闊視野,立體化設計積極多面的開發學習資源,全新引進現代教學理念,強烈沖擊傳統英語教學,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改變了過去那種“靠教師講、學生被動跟讀”這單一教學手段,借助圖畫、實物、多媒體演示等電教設備來烘托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畫面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領會內容,有利于學生投入到語境中去,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語感。聽力訓練在英語課堂活動中應用最為普遍。在學生尚未接觸材料之前先聽錄音,一是有利于聽力技巧訓練,二是學生對不能聽懂的新鮮內容就會用心地看材料或用心聽老師講解,可增強學生的注意力。講授之后再聽錄音,有利于學生跟讀模仿,享受地道英語口味,糾正語音語調,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3.教法與學法并舉。
一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新課程要求: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再有趣的知識天天照講,也會失去味道。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復雜多樣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依據目標,用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概括性講授語言材料。二是進行學法引導。新課程標準要求教者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生學習奠定基礎。許多學生不能學好英語的主要原因是尚未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所以教師有必要給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外語學習的基本方法。比如說記憶單詞的方法、進行英語閱讀的方法、寫作能力提高的方法等等。學生通過適當教學方法點撥,有了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那就有了繼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英語的基礎。
4.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分層訓練、梯度推進。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尊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反復的強化訓練,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語言知識,形成語言交際技能,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5.當堂反饋,適時歸納。
當堂反饋一方面能督促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能為后面的分層作業提供合理的依據。當教師發現學生遇有知識能力障礙或達不到目標行為要求時,要及時給予矯正指導,困難生練習最好堅持面批指導,以保證效果。適時歸納可以及時梳理已有知識,有利于建構知識體系,形成直觀性長久性記憶。教師或學生自身對課堂主要內容進行概括總結,使學生重新回顧當堂內容,加深印象,在對應目標,將本節課目標達成情況做一總結說明,以便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
6.實踐交際能力達成。
一是課堂教學目標制定必須科學合理。課堂教學目標過高,不易達到,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挫傷英語學習積極性;目標太低,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低入口,小步子,大容量,嚴要求”,保障語言輸入的質與量,既注意控制難度,又保證語言和情景的真實性,正確處理好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關系,充分認識輸入大于輸出的教學思想。二是課堂教學要更新觀念,改革教法和學法。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學習當代外語教學新思想,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更新外語教學理念,緊跟新時代中學生英語學習步伐,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三是課堂教學效果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要分析教學效果。
自初中新課程改革實施五年多以來,新的課程改革確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比如:教師比以往更加好學了;師生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了;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得到越來越多的普及和推廣,但也存在很多問題與困惑,特別是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學,廣大參與課改的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碰到的問題與困惑特別多,如:拔尖的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較以前同級的學生高出許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學生的分化從八年級開始凸顯;學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師在授課中難以兼顧,增大了授課的難度等等?;仡櫸迥甓嗟恼n改情形,從浮華的背后,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憂慮與不安:盡管新課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課改困難重重,舉步維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在參加初中片區英語教研活動中以及平時和課改第一線英語老師的交談中發現有些問題與困惑頗具代表性,現將其列出以供參考。
問題與困惑一:小學與中學的英語教學嚴重脫節:
我縣要求小學三年級以上全部開設英語課。這樣小學生進入初中之前就已經學了三、四年的英語,初中英語老師往往對他們有較高的期望值,認為他們已經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能順利地適應初中英語學習,初中英語教學應該很簡單了,但實際情況卻不盡人意,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沒有了新鮮感,有的對英語產生了恐懼感,有的甚至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如:書寫不規范、發音不準確、用漢語注音等,這一切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經了解得知:在小學,只有語文和數學是主科,英語是副科,學校到家長乃至學生,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認為英語學習是上初中后的事情;小學的英語課開設流于形式,每周只有一、兩節,而且經常被語文、數學占用,時間上沒有保證;師資嚴重不足,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小學語文或數學老師經過縣進修學校一年培訓的培訓,就走馬上任;大多數小學的英語課只是讀讀單詞和課文,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只停留在能讀就行了??梢哉f在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的條件還不夠成熟。
對策:
(1)條件不成熟不開課。
(2)嚴把教師關,引進英語科班出身的大專畢業生。
(3)縣進修學校教研室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進行業務指導,經常開展教學觀摩和教研活動。
(4)保證英語課時,每周四節。
(5)把英語納入小學升初中初考的考試科目。
問題與困惑二:教材的詞匯量大、內容多、語法較零碎,操作難度大:
我縣選擇的初中英語教材《go for it》,有較廣泛的適應性,既可供零起點學校使用,也可銜接任何版本的小學英語教材,供非零起點七到九年級學生使用。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卻發現這套教材對農村中學來講,起點較高,而且詞匯量大:“go for it”七年級階段詞匯量就超過了一千(而英語大綱規定的詞匯量也不過八百多),因而學生上七年級后,僅僅是英語詞匯量方面,就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障礙,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抱有畏難情緒,很多學生背單詞都背哭了。而且“Go for it”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具體的話題展開,每個單元相對獨立,不象以往那樣知識成體系,單詞、詞組的重現率低,語法較零碎,不成系統,教學中難度較大。再加上不少單詞太長、拼寫太難,對于剛上七年的學生來說,記憶起來實在太費勁。這樣一來,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影響了教師的授課質量 。由于學生單詞記不住,老師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教單詞和復習鞏固單詞,老師就只能在趕進度中上完課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能跟得上的同學跟上,不能跟得上的同學就成了差生,兩極分化提前發生,落后面越來越大。
對策:
(1)認真研究英語教學大綱,對大綱不要求的詞匯,不當作考試內容。
(2)難拼寫、不常用的單詞盡量不當作考試內容。
(3)學校應適當增加英語課的節數(每周至少六節)
(4)建議部分農村初中實施英語分層教學
問題與困惑三:評價體系陳舊落后,使教師在新課改中缺乏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評價理念理順了教學與評價(考試)的關系,使評價的內涵得到極大擴充,評價不等于考試,考試只是評價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都以其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這樣的評價體系最易操作,簡單明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接踵而至了,由于學校評價教師只看學生筆頭考試成績,只重考試結果,甚至把這作為教師評選先進的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敢完全放開手腳,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去提高學生的筆頭考試成績(而并非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樣一來,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也就難上加難了。
對策:
(1)根據不同年級,聽、說、讀、寫,采取不同的分數比例,如七年級上學期口頭與筆頭的比例為6:4 ,下學期為4:6 ;八年級上學期口頭與筆頭的比例為3:7 ,下學期為2:8。
(2)期末縣統考應有口試題目。
問題與困惑四:巨大的負擔、低收入與最光輝的職業不成正比
教育被譽為千秋大業,可是很不相稱的是,低工資養著窮教員,小米粥糊口斯文人。如今,雖然拖欠工資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但數額低,入不敷出仍然讓人憂心忡忡。前年調了幾百元的工資,老師們都高興了一會兒,沒想到半月不到我縣的各種物價竟飛漲到與北京相同了。年輕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只能買25公斤豬肉。于是,好學生們是絕對不會去讀師范的。讀了師范也基本不回本地教書的。為什么?答:好累,能掙錢么?學校靠著僅有的、老是撥不下來的辦公費養著,好多學校因修校舍、硬件設施配備、師資培訓等帶賬幾十萬到幾百萬??墒?,學校還得運轉,設備還需運轉。人們就這樣艱難的過著。問到新課程,問到新教育,老師們神采飛揚;問到人員流動,問到工資獎金,他們卻三緘其口。長期負重,他們似乎習慣了,麻木了?;蛘邿o法抗爭,也就默認了。
對策:
(1)充實農村英語師資隊伍,加強英語師資培養
(2)制定師資培訓計劃,進一步抓好教師在職培訓
(3)健全教研隊伍,積極開展各級教研活動
關鍵詞:實踐性作業;優化設計;體驗;探索
一、背景
隨著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觀念在不斷變革,教育模式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在不斷變化。作業作為教學的基本環節之一,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它是教師了解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以及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診斷、鞏固的作用,同時又為教師反思教學、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和信息。美國學者哈里斯?庫帕曾經指出:首先,作業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作業能提高學習技能,改善學生對學習的態度,讓學生明白學習是沒有地點限制的。此外,作業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心,具有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優勢。最后,作業還可以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的過程。
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教學中,作業逐漸成了教師“教的補充”“教的強化”,明顯存在以下缺陷:
1.作業內容機械重復,缺乏創造;
2.作業形式單一,缺乏研究;
3.作業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缺乏實踐;
4.作業多書面形式,少口頭形式,缺乏交際;
5.作業完成方式封閉,缺乏合作和探究。
這種封閉的、僵化的作業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鑒于上述現象,我們必須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更新英語作業觀念,重新全面認識英語作業的意義,賦予它新的價值,優化英語作業的設計。英語作業的設計應該著眼于轉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的負擔,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自學能力、自主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達到樂意學英語、有效學習英語的目的。從課改精神和新課程標準出發,優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二、思考
(一)概念界定
所謂實踐性作業,就是優化英語作業設計,是指改變過去阻礙學生個性發展和潛能發揮的傳統的作業模式,使學生從過去機械地抄寫,煩瑣重復的和脫離實際的書面練習中擺脫出來。使英語作業的內容由偏重書本轉向重視應用,體現個性化、社會化和生活化。作業的形式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強調開放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作業的完成方式由獨立完成趨向于協同合作,追求多感官、多角度。實踐性作業的優化設計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讓英語作業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座橋梁,從而優化英語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筆者盡力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實踐中體驗,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將英語實踐性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原則
1.自主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把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留給學生自己去完成,讓學生有機會去選擇、決定、思考、體驗、感悟、創造、實踐、應用。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編寫作業,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獨立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編寫單元測試卷。測試卷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同學之間交換著做,交換批改,最后評出優秀試題。通過這樣的自主性作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探究事物之間聯系的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
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學生參與實踐,使之帶著問題自主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贬槍W生的這種心理,初中英語作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然后指導學生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不但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形成。因此,英語教師在作業的設計中也要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挖掘自身的創造潛能。
2.趣味性原則。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有內在的興趣。同一件事情,如果用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方式去做,效果會事半功倍。英語教師應通過有趣的方式激發學生是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要打破常規,敢于創新,使作業擺脫原來的單一形式而呈現其多樣化。通過聽、說、讀、寫,結合唱、畫、演、編、論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自主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3.開放性原則。生活是學生對語言進行實踐和檢驗的廣闊天地。英語實踐性作業可以把學生從課堂引向社會、家庭和生活。只有在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學生才能體驗到真實的交際。因此,英語作業的設計應該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自己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從而感受到真實的語言環境,并能從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迫切感,從而加倍努力學好英語。
三、實踐
英語新課程改革強調在發展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等。一些學者認為,課堂只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環境,而“真實的學習”往往是在學生完成作業時發生的。這是因為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調動自己原有的知識儲備,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合乎邏輯的聯想,并通過動腦和動手來完成。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學生也構建了新的知識體系。筆者在一年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精心設計了不同類型的實踐性作業,旨在通過實踐性作業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B:Yes. I won first prize in my group.
A:Congratulations!
B:Thanks.
3.畫一畫,說一說。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畫下來。鼓勵學生以看、聽、摸和想象等多種感官感受知識的存在、進行學問的探討,完成生動活潑的、精彩紛呈的作業。通過畫圖,讓學生在課文情境的再現中加深理解,獲得新知。
例如,在上七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Section A 2b后,筆者設計了如下的作業:四人一組,每人畫一幅自己房間的畫。然后用本單元的句型進行問答
S1:Where is your bed?
S2:It’s near the window.
S3:Where’re your books?
S2:They’re on the dresser.
……
或者每人先寫好自己房間的布局,然后說,讓其他學生把聽到的用筆畫下來。
4.看一看,說一說。教師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電視等視覺等手段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影視內容,并要求學生簡單地對其中的主題、人物或某一段場景進行評論。影視材料是聲畫結合和視聽兼備的一門藝術,影視欣賞與評論不僅能夠最大限度次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如在上完八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Section A后,讓學生觀看影片,同時完成以下表格
之后可以讓學生轉述影片中人物的話語,鞏固間接引語的運用。
5.辯一辯?!队⒄Z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通過真實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進行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減少講解,加大學生的實踐,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動機,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從而使語言技能發展成為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辯論”引入英語課堂,就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種假想情境,根據教材的編排與學生的親身感受,設計出不同的情境和主題,讓學生身臨其境展示才華,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爭議的問題,可以讓他們進行辯論。辯論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可以說它反映了學生英語的整體素質。
如在學了八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B 2b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作業: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支持Michael應該加入獅子隊,另一組持反對意見,展開辯論。
G1:We think Michael should join the Lions. If he joins the lions, he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be a great soccer player
G2:We think Michael shouldn’t join the Lions. If he joins the Lions,he’ll never go to college.
…
(三)課后作業
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升,也是對學生知識水平,理解水平,應用水平和綜合水平的檢測,因此設計的作業盡量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內容。
1.議一議?!坝懻摲ā?,是基于問題學習的一種方法。它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開始,引發學生論知經驗同信息之間的矛盾沖突,激起質疑探究的興趣。并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式的對話交流中,通過質疑、析疑、辨疑,最后達到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運用討論法開展英語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思維啟迪而萌發求新、求異的動力,從而促成知識與能力,智慧與品質的同步協調發展。
例如,Go for it八上Unit 2關于eating habits讓學生談論做作業的習慣。
Different children have different habits. What’s your habit in doing your homework?When do you do it?
提示內容:Have you got any homework?
I don’t like any homework at all
When 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學生作業展示如下:
Li:Hi,Zhang.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Zhang: Yes. Every day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Li:When do you usually do it?
Zhang:I like doing my homework after I get home. What about you?
Li:When I get home, I like watching TV first. After dinner, I begin to do my homework.
Zhang;I like to finish it before dinner.
Li:That’s a good habit. but that’s too hard for me.
Zhang: Why don't you try it?
Li: OK. I’ll try it.
2.做調查。調查類作業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布置調查性作業時,變個別性作業為合作性作業,讓學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業。
如:在上完八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A 3 后,筆者設計了如下的作業:
暑假剛剛過去,大家在假期里都有哪些活動呢?請你做一個調查,兩人一組調查完后,作一個書面報告,報告調查結果。
以下便是學生的調查結果和報告:
Report:Swimming 10%
Sports 50%
Reading 30%
Watching TV 90%
Surfing the Internet 85%
Others 15%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children’s summer time activity survey. During the holiday, most children watched TV and surfed the Internet every day. Some children were very active and they went swimming or did sports every day. As for reading,there were some children reading two books during the holiday. Some children also did other activities,like going to the movies and climbing the hill.
(四)回家作業
1.做一做。讓學生回家動手操作課文中的實驗,以驗證課文所學的辦法或嘗試自己設計方案以達到體驗生活的目的,這也不失為是一種很好的作業類型。操作性作業是以思維的可顯性促進理解的科學性,改變以往以文字和作業本,以學生個人為對象進行的單一的作業形式。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不僅有趣,還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英語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創新能力,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得到提高。
如在上完八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的Section B后,筆者設計的作業是回家做一碗簡單的湯,然后把做的過程寫下來。學生的作業展示如下:
Here is a recipe for you to cook egg soup with tomato. First, wash the tomato and cut the tomato into slices. Put an egg into a bowl,and beat it with chopsticks. Boil some water. Pour the tomato into the boiling water. Cook it until it boils again. Then add the egg to them and mix the tomato and egg up. Finally,put some salt and relish in the water. A bowl of soup is finished.
2.讀一讀。課外閱讀作業是課內閱讀的自然延伸和必要的補充,它可以讓學生將課內的知識遷移到課外去。課外閱讀作業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愛好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新課程改革對課外閱讀量做了大幅度調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給學生選擇材料時應把握以下原則:思想性強,內容健康;材料難易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最好選取循序漸進的讀物,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發展;文章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涉及面廣,且內容生動有趣;語言地道、規范。這樣的閱讀材料可選的范圍還是較大的。
(1)英文報刊。一些能很好地把握時代氣息,精心選材,緊扣學生心理和閱讀興趣的報刊,內容豐富多彩,融知識性與實用性為一體。內容上有文化、體育、保健、娛樂、歷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形式上則有新聞報道、原版讀物、分析推理等等。而且運用的語言能夠涵蓋學生所關心的話題,且可以從多種角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正所謂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圖文并貌,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是學生了解世界,懂得生活的一個重要窗口。如:English Test,Learning English,21st Century,English Weekly,雙語報,瘋狂英語,等。
(2)英文繪本。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對于當代中學生來說,英語學習與母語學習存在著強烈的語言環境差異,這會對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障礙,也會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畏難情緒和厭倦情緒。一般來說,只有當某種知識領域中的實際知識的積累達到一定的水平時,才能產生對這領域的興趣,而英文繪本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厚的思想內蘊,語言簡單、流暢,閱讀朗朗上口。如:The giving tree,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等。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英語 實踐性作業 現狀 建議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知識掌握型學生到知識應用型人才這一理念的轉變過程中,英語課程的實踐性作業以及相關活動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和影響。實踐性作業即讓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注重提高學生動手的能力。而就我國初中英語的實踐性作業來看,從設計到實施的過程中似乎還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初中英語實踐性作業面臨的現狀
1.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夠。由于長久以來接受的都是傳統教育的模式,學生容易產生慣性思維,認為作業就是應該由老師布置、完成在作業本上的,而對于動手操作的作業,學生顯得極為陌生,甚至是出現行為抵觸的現象。
2.形式單一死板。從傳統的課程講授方式過度到以學生和教師互動為主的新式教學模式,不僅是學生需要適應的過程,教師也需要過渡期。教師的不適應則體現在對于教學形式設計的單調上,他們容易拘泥于課本,哪怕是按照課本的要求來,也會出現形似而神散的情況。
3.內容缺乏。以往教師的職責僅是在課堂上完成知識的講授,課后布置習題,而新課程改革中,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任務的改革上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由于經驗不足或者是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上,初中教師普遍出現設計的實踐性活動內容缺乏的情況。
二、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實踐性活動
1.明確教學任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已經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語法以及詞匯方面了,它要求加強初中階段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為高中甚至以后的高等教育奠定堅實的英語應用基礎。所以就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任務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更多的與英語相關的實踐性活動,而針對教師對于實踐活動的設計期間需要注意的就是明確相關的教學任務,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教學大綱,發揮教師在這一改革中的引導、促進作用,將教學大綱融入到設計環節中,時時突出重點,防止脫離主題。
2.營造良好的實踐氛圍。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章節中的實踐環節,教師可以設計好討論場景后對學生們進行提問:“How do you think your hometown?”學生如果反應比較熱烈的話,即可循循善誘進入到相關的實踐環節;如果學生反應不是很熱烈的話,教師則可以再轉移一下話題,比如可以切入到以下話題:“Which city do you like?”“Which place do you like?”以此類推,直到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為止。
3.明確學生的需求,投其所好。如“My name’s Gina.”這一課程活動設計中,可以從話題尋找到切入點,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認為英語名字怎么樣,如果有學生給出正面的回應,那么就接著往下進行:“You can name yourself.”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并且對一些英語名進行討論,而后再進行口語問答的情景模擬,那么這一實踐作業環節可以算是成功開展了。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觀察,基于觀察之上設計的活動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因材施教,形式多樣化。如在“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章節進行實踐性作業設計時,根據教材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這一章節主要是對一些科目的講述,類似于math、science等這些詞匯的掌握以及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口語的交流,這類課程建議采用情景對話的方式進行實踐。如果是“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類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內容,則建議可以采用情境模擬再現的實踐教育方式。
5.及時的總結與評價。實踐性作業的進程固然重要,但是對于活動后的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種順應時展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經驗以及效果方面都需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的考證,每一次實踐作業完成之后教師應將過程中好的方面重點突出出來,對學生進行鼓勵,不好的方面提出來,做出分析,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并且表達出對學生的愿望,向學生傳遞一種合作的訊號,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是我們合作完成的。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課程教育改革對初中英語實踐性教學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就目前初中英語實踐性環節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與教材的基本內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初級英語素養,進而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月芳 初中英語創新教學的嘗試[J].吉林教育(綜合),2013,(3),58-58。
[2]張淑暖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新疆教育,2013,(6),9-9。